福建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

时间:2019-05-13 07:4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福建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福建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

第一篇:福建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

福建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

福建警察学院是在原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全日制本科院校,担负着为福建省培养高素质的现代警务人才、法学人才和培训在职民警的任务。经过63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升本”以来学院更加注重内涵建设,坚持特色发展,现已成为福建省后备警察的培养基地、在职警官的培训基地、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科技研发基地。

2011-2012学年,学院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福建警察学院、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办学体制调整方案》,按照办学体制调整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完成了内设机构、编制、人员安置管理等工作,加强了学院和中层领导班子建设,继续坚持服务公安工作、服务公安队伍建设、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的“三个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内涵建设为主线,以特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展,综合办学水平稳步提高,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学院再次被评为“福建省第十一届省级文明学校”。

一、突出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

(一)本科教学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果

本学年度,学院进一步规范教学日常管理,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本科教学工程”取得了新成果。新增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侦查学)、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刑事科学技术、侦查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国家级20项、省级30项;获得公安部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截止2012年8月,学院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个,省部级教学成果12项;建成国家精品课程4门,省部级精品课程26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各1个;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国家级20项、省级46项,在全国公安院校中走在前列。

(二)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增强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通过采取引进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凝练学科方向、整合校内资源、优化学科团队、制定相应制度和政策措施,使学科、专业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在学院现有行政管理学、作战指挥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院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基础上,本学年度新增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福建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新申报省级重点学科2个(公安学、公安技术学),新增警务指挥与战术1个本科专业,使学院本科专业增加到7个(其中法学类5个、管理学类1个、工学类1个)。同时正在积极申报监狱学、信息安全2个本科专业。

(三)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提升

本学年度有1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有1人入选2012年度“福建省高等 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有6人晋升为教授,3人晋升为副教授,1人晋升为副研究员;2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获得硕士学位,6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派出了1名访问学者,抽调4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师资结构和学历层次进一步改善。2012年暑期,学院教师在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文科一等奖和工科二等奖;在全国首届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四)实验实训条件进一步改善

学院继续加强实验室建设,完善了法医物证鉴定实验室,法医物证鉴定项目通过省司法厅审核和行政许可,使该实验室具备了开展亲子鉴定和个体识别鉴定工作的条件和能力;扩建了数字化侦查实验室,建成可在全院公安网实验室共享的警务综合执法办案仿真实验平台;新建视听功能鉴定实验室,成为我省司法鉴定领域(包括公安系统)第一个按国家标准建设的视听功能检查鉴定实验室,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新建了行政管理综合实验室;有4个实验室建设项目分别通过2011年和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评审。院内警务综合实训场(馆)建设已正式启动。

2012年经省公安厅批准,原19个“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实习基地”更名为“福建警察学院实习基地”,并新增设平潭综合实验区等4个实习基地。

(五)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加强

学院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有效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一体化的跨学科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福建基地、禁毒研究中心、心理测试与训练中心、司法鉴定中心、电子数据检测鉴定及培训中心等平台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科研能力、服务社会中的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

学院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依托公安业务部门为主开门办学,坚持走与公安业务部门和社会紧密结合的合作办学之路。本学年度,学院在校局、校企合作方面也迈出了新步伐。学院以帮助莆田市公安局拘留所建设禁毒宣传教育场所为切入点,在拘留所建立了毒品预防教育示范点和禁毒专业实践基地,并定期为拘留所在所人员提供远程在线心理咨询,培训相关工作人员;还与平安保险公司等多家保险公司开展合作,探索联合培养保险查勘人才的订单人才培养的新路子。

(六)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生源质量明显提高。本学年度,学院共招收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生344人、普通专业本专科新生268人。其中本二批文理科录取分均超出最低录取线70分以上,高职高专批理科录取分超出最低录取线180分以上,文科录取分超出最低录取线120分以上,生源质量有了较大提高。

2.学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学院坚持警务化管理与学风建设相结合,通过举办警院论坛、公安工作大讲坛、读书广场、公安民警执法资格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推进了学风建设;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励志校园·感动海西”人物评选、学生资助公益活动以及演讲、歌唱、书画比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营造了具有警察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本学年度,学院法学专业有68名学生顺 利通过国家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比省内同类本科院校高出10%;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分别获福建省首届大学生“奥华杯”知识产权知识竞赛三等奖,第二届“中国警界明日之星论坛”二等奖、优秀奖;省第十届大学生运动会第一名2个、第二名4个、第三名1个;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优秀创作奖2项。学生有4名立功,42名受到嘉奖,97名受到通报表扬。

3.毕业生就业势头良好。学院从人员、经费等方面加大就业工作保障力度,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搭建就业平台,畅通就业渠道,做好就业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就业指导,通过课堂辅导、开设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学生就业打造优良条件。学院2012届毕业生1819人,截止2012年8月31日,已就业1330人。预计今年秋季公务员招考后,本届毕业生就业率将达到99%以上。

二、强化科研工作,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制度保障

本学年度,学院成立了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福建警察学院学风建设实施细则》,建立了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加强了科研诚信教育,强化监督管理,推进学风建设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倡导学术自由、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全院范围内营造严谨治学、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激发了教师开展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科技研发的热情。学院改选成立了第五届院学术委员会,重新修订了《福建警察学院学术委员会章程》,进一步明确了院学术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提高了基层学术组织在学科专业建设,制订教学、科学研究计划方案,评定教学、科学研究成果等有关学术事项方面的自主权。

(二)采取激励措施,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

本学年度学院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提高了纵向科研项目的配套比例,为提升科研水平提供经费保障;评选表彰了院第七届优秀科研成果和2009-2010学年科研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调动了广大教师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出台了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努力培养优秀科研后备人才;努力培育具有前沿性、特色性、优势性的科研项目,争取更多、更高等级科研课题的立项。

本学年度学院教师共发表论文67篇,其中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11篇;出版专著2册,译著1册;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课题24个,目前获批课题22项,与上学年度相比增长69%。学院新成立了现代行政法执法研究所、数字化侦查研究所,搭建了新的科研平台。

(三)积极拓展学术交流合作

本学年度学院先后举办了“警务实战教官与管理者论坛”、“中美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学术交流会议”、“中英人口跨国非法流动问题交流会”等3场国际学术研讨会,进一步促进了学院与美、英、德、意、加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在警察制度、警务学术、警务实战理念与技巧方面的交流、合作;举办了“第五届全国公安院校刑事科学科技研讨会暨刑事科学技术教育论坛”、“全省首届司法鉴定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二届公安院校警察法学教育论坛”等3场国内及全省性学术会议,促进了学术 交流,提升了学院的学术影响力。

三、发挥特色优势,服务社会成效明显

(一)服务公安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警察训练

本学年度共举办33期省内在职民警培训班,培训学员2570人次;受宁夏回族自治区公安厅的委托,承办了宁夏青年教官警务实战培训班和宁夏公安机关禁毒业务骨干培训班;承办了新疆昌吉州新警培训班;受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承办了第2期东南亚部分国家禁毒执法培训班;受公安部的委托,承办了第2期外国警察徒手格斗培训班。为配合全省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工作,学院还抽调一批骨干教师成立“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培训课程研发组”,积极开展综合警务改革创新培训课程设置和教材研发编写工作,得到省公安厅的充分肯定。

(二)积极开展“送教下基层”,服务公安一线 学院积极开展“送教下基层”活动,组成教学小分队服务公安一线。本学年度,学院警察战术系、实验中心、警体部等部门为省边防总队、福州市公安局、厦门市公安局等举办了多期专题培训班,受训学员1300多人次。去年和今年暑假期间,根据公安部要求,学院组建了“公安部‘送教西部行’福建警察学院教官团”,先后奔赴宁夏、西藏开展送教活动,培训民警共计5300余人次,受到宁夏、西藏公安机关高度赞扬。

(三)积极开展司法鉴定,服务法制建设

学院司法鉴定中心积极为司法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文书、痕迹、法医毒物、法医病理和法医临床等检验鉴定。本学年度共受理鉴定1000多件,鉴定结果客观公正、文书规范,在司法界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和品牌。鉴定中心还在平潭综合经济实验区法律服务中心设立了分所,直接服务平潭综合经济实验区建设。“7.23”甬温动车事故发生后,鉴定中心受事故善后工作组委托和省政府指派,承担了福建籍受伤旅客的伤残等级、护理依赖等项目的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为保护受伤旅客的合法权益和善后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广大群众和相关部门的高度评价。学院“福建省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还举办了1期司法鉴定机构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内审员培训班,2期交通事故车辆检验鉴定业务培训班,1期“‘中华财险’福建分公司理赔业务骨干‘反骗赔’培训班”,较好地发挥了鉴定中心服务社会的功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积极组织学生投身实践,服务社会和国家 2011年暑期,为响应福州市争创文明城市的号召,学院先后抽调两批共1000名学员,历时两个月,前往福州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参与创建文明城市交通整治工作,为福州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52名学生受到嘉奖表彰,鼓楼东街派出所实习生荣获“学员优秀中队流动红旗第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郭维同学见义勇为,勇擒“两抢”嫌疑人,《东南快报》等媒体对其事迹进行了报道。安健莹等21名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自主策划、自筹经费,利用暑期到闽东山区屏南岭下中学开展自费支教活动,其事迹被《中国青年报》、福建新闻频道“新闻21:00”栏目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学院还把直接服务国家重大活动作为师生争先创优的具体实践,在完成重大任务中检阅办学质量。继完成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安保任务后,2011年暑期,学院又先后组织1515名师生参与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安保工作,有6名优秀带队干部、5名学警之星、3个标兵集体、7个先进集体、127名标兵学警、253名先进个人受到深圳市公安局的表彰,33名学生荣立三等功,276名学生受到嘉奖。2011年8月24日,国务委员、公安部长孟建柱签发命令,为学院增援大运安保工作团队记集体三等功,通令嘉奖福建省5个环粤(深)公安检查站。

2011年11月,福建省学校创先争优活动简报第103期《福建警察学院以服务 社会管理为主战场深入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对我院服务社会情况作了专门报道。2011年,学院被评为省级“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四、警察文化建设和研究取得新成就 为更好推进警察文化的传承、建设和研究,我院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紧密结合自身特点,着力打造警营文化;另一方面依托学院警察文化研究所,积极开展警察文化研究,为建设先进警察文化和发展新型人民警察公共关系做出了应有贡献。

本年度,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盛事安保得真知,守望和谐育人才——福建警察学院实践育人活动综述》获2011年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二等奖。

警察文化研究所以警察文化为视角,开展了构建和谐警民关系问题的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从警察言语交际能力、警察亚文化、警察文化素质等影响和谐警民关系建设的三个重要方面探讨了如何有效建立更加和谐的警民关系,提升警察整体形象。根据党中央和公安部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学院正积极筹建警察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警察文化研究。

五、存在的问题

(一)体制改革后学院新的配套管理制度和机制亟待建设

本学年度,学院办学体制进行了调整,学院人事管理、教学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新体制的优越性,我院亟待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省公安厅、教育厅以及省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积极探索,大胆改革,建立系统配套的有效管理制度和机制,更好地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以实现体制调整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二)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科研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由于近年来我院人事冻结,影响了师资和人才的引进,尽管学院在教学改革、公安理论和公安科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其他一流本科院校相比,师资科研实力相对较弱,高层次领军人物不足,省级以上重大科研成果不够多,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不够强。目前,学院正积极采取加大人才引进和教师培养工作力度,增加经费投入,建立奖励制度等措施,全面实施“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计划”。

(三)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当前,全省正广泛开展综合警务改革,面对一系列新情况、新形势,学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程 体系,加大教材研发力度,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学院的教育训练工作始终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实战。目前学院正在深入开展教学改革的相关调研工作,拟于明年上半年全面铺开新一轮教学改革。

第二篇:福建工程学院2011-2012办学质量报告

福建工程学院2011—2012学办学质量报告

发布者:校办 更新日期:2012-11-12 访问次数:

一、学校概况

福建工程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的普通全日制本科院校。学校是2008—2015年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2010年以突出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占地面积136.88公顷,校舍面积61.5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8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6万册。现设14个院系(部)及继续教育学院,另有3个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校企合作”办学机构,43个本科专业。专任教师113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7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10人。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5088人,其中本科生21605人。

二、办学定位与发展目标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福建省“十二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精神,在充分调研、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并正式颁布《福建工程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了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教学型、区域性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工为主,工管结合、工文渗透、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笃志求真、诚实守信、勤奋耐劳、勇于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福建,面向基层,贴近行业,服务社会。

(二)发展目标

“到2020年,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三、本科教学工作举措与效果分析

(一)教师队伍

1.高层次人才。学校投入专项经费1千多万元用于引进和聘任高层次人才。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学科引进3位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和1位闽江学者讲座教授,聘请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曹海平博士为兼职教授,聘请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任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主任,引进1名省建筑大师作为建筑学学科建设负责人;现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1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级杰出科技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高校新世纪创新人才、优秀人才计划、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教学名师、优秀教师、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42人;“材料加工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工程造价” 被列为省级教学团队,“新能源汽车与车联网技术”、“ 现代土木工程技术与信息化”和“新材料制备与先进成形技术”被列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2.教师培养培训。选派海内外访问学者17人;通过实施硕博培养计划,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18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目前还有21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3.教师聘任。柔性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教授短期来校工作,包括20名院士在内的125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积极聘请台湾名校教师来校任职,促进优质资源共享。

(二)专业建设 1.专业结构调整。组织申报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改革项目,对现有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梳理、调整,对2012—2015年新开办专业进行规划和论证;交通运输、物联网工程、知识产权等3个本科专业获教育部批准于2012年开始招生。2.专业评估与认证。加强教学评估制度建设,制订学校2012—2016年本科教学评估规划; 2012年5月,我校城市规划专业顺利通过住建部高等教育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组织的评估,是福建省6所举办城市规划专业的高校中率先通过该专业评估的院校。3.课程与教材建设。进一步完善课程库和优化课程资源。向教育部报送了2006年以来我校教师编著的95本教材,推荐《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15本教材参加“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评审。

(三)教学改革

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6个专业获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有1370多学生参加该培养项目。此外,学校还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造价、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工程等6个校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2.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共有10个专业列入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专业推荐为国家级项目;3个专业获第七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8门课程获省级精品课程,1个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3个项目获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立项;30个项目获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3.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编制本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立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公共基础课改革项目。4.实践教学改革。开展本科实践教学改革项目工作,增加“三性”实验的比例,促进课内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有机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规范实验教学过程。

5.闽台高校交流合作。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逢甲大学、明道大学、台南应用科技大学等高校继续遴选最具优势专业进行合作,新增建筑学专业、交通工程专业、广告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新闻学、物联网工程、工商管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专业参加“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2011年“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招生346人; 16个台湾高校访问团组来我校交流访问,14名台湾教师到我校任教,25人次作讲座和学术报告。

6.国际交流合作。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启动《中德高校合作培养德制工程师项目》,首批选拔的学生和教师已赴德国攻读德国制式硕士工程师项目或进修访学;与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签署《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并已招生;2012年3月学校获批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

(四)教学管理 1.教学运行管理。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执行,保证日常教学运行有序。

根据学生能力实际和志愿方向,完成2011级学生235人的转专业工作,以及571人修读主辅修、双专业(学位),涉及23个专业。2.校内教学检查与评估。完善两级教学督导工作,组织开展教学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检查;从学校教学督导组评价、学生评教、学生信息员评教、领导和同行听课评价、教学专项检查等5个方面形成学年评教结果分析报告;组织对国脉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等6个学士学位授予权专业评估,保证首届毕业生培养质量。

(五)教学条件与利用 1.实验室建设。着力打造三大实验教学中心。进一步完善已经建成的国内先进水平的电子电气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快土木工程综合实践中心施工馆、结构馆建设,力争成为省内领先的土木工程综合实践教学中心;新增五千平方实验用房,整合提升现有机电类实验室,重塑国内一流的机电工程实训中心。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实验室,如,与SIEMENS(中国)工业自动化集团共建“工业网络控制技术实验室”,项目总投资1710 万元;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共建“移动通信实验室”,中国移动福建公司投入设备总价原值近2000万元;与泉安企业共建“消防工程实验室”;与福建美的暖通设备销售有限公司共建“美的中央空调技术服务实操培训中心”。组织做好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共1100万的项目建设,申报5项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和4项实践基地建设项目。2.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教育部等部门批准,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新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建设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图书文献平台。阅览室周开放时间100小时,网络电子资源每天24小时在线服务;大学新区校际图书馆之间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实现图书互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配合大学城FULINK平台建设工作,正式启用该平台。4.数字化校园支撑平台。校园网实现了全网IPv4/IPv6覆盖,并开通了基于IPv6的DNS、Web、视频直播等50余个应用服务;自主构建了云计算高性能服务平台,为校内各单位提供了先进高效的网络服务平台;自主开发的校园网络电视组播系统运行良好;校园网出口总带宽达2.2Gbps;办公自动化系统(OA)开始逐步应用和推广。

(六)教学效果 1.大学生学科竞赛。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共获得全国奖175项,其中一等奖12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84项;获得省级奖237项,其中一等奖44项、二等奖74项、三等奖95项。

2.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2012年7月4日,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97%,较2011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初次签约率达87.23%,比2011年提高了4.38个百分点,其中校本部的初次签约率达91.42%。2012届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达94.81%。3.校内评价。各类教学检查情况表明,学校教学秩序良好,教学运行正常;绝大部分教师遵守教学工作规范,教学态度认真,能较好组织课堂教学,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到课率高,学风良好;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满意度高。4.社会评价。组织开展用人单位对2010届和2011届毕业生的质量跟踪调查。从单项评价看,除工作创新能力和职业定位外,各项素质的评价满意度均超过90%。从总体评价看,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评价满意度达98.80%,使用情况评

价的满意度达97.44%。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学校办学。丰润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民慈善基金会、中宇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福建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海天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厦门东昂企业、校办企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与学校合作,设立多种专项奖学金。

四、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举措与效果分析

(一)学科建设

1.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与“海西”支柱产业密切联系的特色优势学科,在交通信息控制、车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高端制造技术、新型材料开发与利用、土木建筑施工技术与工艺、工程管理与工业工程等方面优势凸显。福建省重点学科增加到9个。

2.学科平台建设。与福建省知识产权局合作成立福建省知识产权研究院,与福建省机床工具行业协会合作成立福建省机床行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福建省汽车电子与电驱动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模具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评估验收,福建省高校材料制备及成型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绿色节能环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评估验收;牵头组建的福建省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省科技厅批准。

3.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3个授权学科和机械工程、管理科学2个支撑学科以及公共服务体系和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进展顺利;与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遴选研究生导师65人;2011年7月通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中期检查。

(二)科学研究 2011,学校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65项,年科研经费335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科技重大专项专题1项,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3项,省社科规划项目11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教育改革试点项目7项,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32项(其中重点项目12项);“增程/插电式重型商用车动力系统总成开发”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立项;获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出版著作、教材共14部。申报专利78项,其中7项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91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05篇。

(三)社会服务 1.产学研用合作。与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中铁乾达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台湾云林科技大学签订了共建“福建省高校闽台合作土木工程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组织220多名科技人员到企业调研交流,与9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13项技术转让合同;与福建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福建省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福建有限公司、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星网锐捷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等签订车联网联盟协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VMware Inc、IBM Inc、Esri公司开展云计算测试平台合作研究。

2.组织大型学术活动。组织2011海峡西岸新能源汽车论坛、福建省“知

识产权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举办了2012年在榕高校模具行业技术对接会活动。2012年3月,主办第三届制造科学与工程国际学术会议,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会,促进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知名学者的交流。

五、文化传承创新举措与效果分析

(一)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召开共青团工作、学生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专题座谈会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深入研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新途径新举措。坚持文明建设与学校改革发展同步推进,荣获省第十一届“文明学校”称号。

(二)校园文化建设

推进校级社团活动品牌化,培育“一系一品”,打造17项校级精品文化活动;以“师德师风工程”、“文明服务工程”和“学风工程”等活动为载体,促进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加强校史研究和教育,进一步深化师生“知校、爱校、荣校”的意识,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三)地方文化研究

与商务印书馆合作编纂《福建文献汇编》(160册)于2011年正式出版,全面辑录了文津阁《四库全书》中300多种有关福建的文献,弥补了福建历史上地方总集的空白;建立了福建地方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深入开展学校办学前身“苍霞精舍”创始人之一林纾的教育生涯、文学作品、翻译作品、书画艺术作品等研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1—2012学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教育思想观念尚需更新,思想不够解放,思路不够开阔;二是师资力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数量偏少,技术支撑队伍相对偏弱;三是学科专业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如何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四是与老本科院校相比,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还不强,研发平台相对较弱,重大成果较少,服务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学校党政高度重视,认真研究,明确提出努力方向和对策措施。近期,学校结合学习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出台《福建工程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实施方案》,采取更加有效措施,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新提高。

(以上数据截止到2012年7月)

第三篇:【福建警察学院专业介绍】_福建警察学院专业排名

福建警察学院专业介绍:

一、公安司法类本科专业(本科提前批)

公安司法类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立场坚定,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具有较高文化道德素养,较全面地掌握法律知识、警察业务知识和警务技能,纪律严明、体魄强健、机智勇敢,心理健康,能胜任艰苦、复杂警察工作的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侦查学专业(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在熟悉和掌握公安各主要业务工作知识的基础上,系统地掌握刑事侦查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运用现代侦查技术和设备开展刑事侦查工作,按照规范的法律程序办理刑事案件。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侦查学原理、犯罪现场勘查、数据库与犯罪信息、法医学、刑事技术、侦查措施与策略、刑事案件侦查、侦查讯问、擒拿格斗、射击、驾驶与警械武器使用等。

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基层所队及其他政法保卫部门工作。

(二)治安学专业(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在熟悉和掌握公安各主要业务工作知识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治安管理业务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掌握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治安管理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主要专业课有:治安管理学、治安秩序管理、治安案件查处、社区警务、消防管理、涉外警务、擒拿格斗、射击、驾驶与警械武器使用等。

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基层所队及其他政法保卫部门工作。

(三)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理工类)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刑事科学技术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侦查学、犯罪现场勘查、摄影摄像技术、公安图像技术、手印学、足迹学、工具痕迹及特殊痕迹检验、枪弹痕迹学、文件检验学、法医学、微量物证与毒物检验等。

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公安机关侦查技术部门、基层所队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工作。

(四)经济犯罪侦查专业(理工类)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掌握经济犯罪侦查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经济犯罪侦查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经济犯罪侦查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侦查学、司法会计、涉税犯罪案件侦查、金融犯罪案件侦查、商业犯罪案件侦查(含公司企业犯罪案件侦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侦查)等。

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公安机关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基层所队以及检察机关、工商、税务等经济执法部门工作。

(五)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在熟悉和掌握公安各主要业务工作及法律知识的基础上,全面系统掌握警务指挥与战术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术,具备较高的战术素养和作战技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反恐、处突、防暴的基本理论与应用技战术,具备较高的执法作战技能。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侦查学、刑事技术、治安管理学、警察战术学、警察作战指挥学、警察指挥自动化、警察谋略学、警察参谋工作业务、反恐学、群体性事件的现场处置、游泳、攀爬越障、驾驶、擒拿格斗、射击、警械武器使用与器材保障等。

毕业生适合到各级公安机关特警、反恐防暴、刑警、治安警、警务实战教育训练,以及公安各级指挥中心部门,基层所队及边防和其他政法保卫部门工作。

(六)监狱学专业(含狱政管理方向、社区矫正方向、戒毒方向)

1.狱政管理方向(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掌握法学、监狱学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监狱、戒毒矫正和社区矫正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监狱、戒毒矫正和社区矫正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监狱学基础理论论、刑法、刑事诉讼法、狱政管理学、罪犯教育学、罪犯心理学、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狱内侦查学、监狱信息管理、罪犯劳动与组织管理等。

毕业生适合到监狱机关、社区矫正机构、戒毒矫正机构及其公安机关看守所工作。

2.社区矫正方向(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掌握法学、社区矫正学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区矫正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社区矫正理论与实务、刑法、刑事诉讼法、刑罚学、社会学、犯罪心理学、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与管理、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外国矫正制度、社区社会工作等。

毕业生适合到社区矫正机构、司法行政单位、监狱及其他社区、法律服务所等。

3.戒毒方向(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掌握法学、戒毒学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戒毒康复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戒毒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毒品学、法学基础理论、禁毒法、戒毒机构管理实务、毒品预防与戒毒康复、矫正教育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药物滥用与治疗、社会工作概论、成瘾医学等。

毕业生适合到强制隔离戒毒机构、自愿戒毒所、戒毒康复机构、社区戒毒管理机构等单位。

二、普通类本科专业(本科二批)

1.法学专业(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掌握法学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法律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法律实务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毕业生适合到国家机关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法律事务工作。

2.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安全管理方向 文理兼收)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种社会组织的行政管理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组织行为学、公共关系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务员制度、市政管理学等。

毕业生适合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从事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

3.信息安全专业(数据恢复与电子证据取证技术方向 理工类)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能熟悉和掌握信息安全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从事计算机应用及安全管理、网络应用技术及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技术及安全攻防、数据恢复及取证工作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信息安全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

开设的课程除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外,专业核心课程有: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网络安全综合实训、数据存储与恢复技术、信息安全标准与法律法规、电子数据勘查取证与鉴定技术、网络安全与入侵防范技术、电子取证与鉴定模拟实训、软件安全、信息安全评估等。

毕业生适合到政府机关、国家安全部门、银行、金融、证券、通信领域从事各类信息安全系统、计算机安全系统的管理工作,可在公安、国家安全部门、法律、海关、保险、工商等领域从事数据恢复、取证工作,也可在IT领域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福建警察学院优势专业:

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为高职高专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刑事侦查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为省级、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行政管理和作战指挥学为福建省新建本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第四篇: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办学质量报告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1-2012学办学质量报告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0年7月,学院获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1年,学院荣登“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榜首。

2011-2012学年,学院设有涵盖理、工、文、经、管、法等学科的19个分院、系,45个本科专业,70余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近14300人。

在这一年,嘉庚学院继续高举“规范与创新”的办学旗帜,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培育办学特色,稳步进入学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一、稳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一)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从办学之日起,嘉庚学院就努力进行各种教学改革,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学院视实践教学为一种强调能力培育的教育元理念,将实践教学渗透到教学的所有环节。2011-2012学年,学院进一步加强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引导、组织工作,并积极推进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2011年9月,学院与厦门天能电子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准社会体验工作中心,厦门天能电子有限公司每年出资20万用于该中心的运营和管理,为学校和企业搭建双向沟通的桥染,为学生提供与企业互动交流以及进行实战演练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无缝”对接。2011年11月,人文与传播学院和漳州海达航运有限公司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在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上达成共识,漳州海达航运公司将为人文与传播学院提供科研、实践平台,而人文与传播学院也将为该公司提供对外形象推广、广告设计方面的支持。2012年3月,电子商务系与网易公司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教学与创业基地,该系师生自主开发建设电子商务网站“E道网”进行真实创业,此举不仅为该系师生营造了真实的电子商务实习环境,也为其他专业师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营销活动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二)切实抓好学科专业建设

经福建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顺利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的36个专业被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经济学、广播电视新闻学等4专业入选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与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学院申报了城市规划、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物联网工程等专业,获得审批通过,并列入招生专业。

(三)成立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中心筹委会

2012年6月,学院成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高等教育改革研究中心筹委会”,筹委会的成立标志着我院在继续强力推进各项教学改革实践的同时,通过加强理论探索的形式来提升改革的理性内涵,深化改革。筹委会将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造诣深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等教育学专家学者,同时从学院现有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中遴选部分成员,组建一支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的研究团队。

(四)启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工程

2011年11月,嘉庚学院正式启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工程,推进与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高等数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开展高等数学教学组织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使学院的高等数学教学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适应不同学科专业的实践需求,帮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障碍,让高等数学“学而有用”。

(五)营造更为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

从该学年第一学期开始,嘉庚学院定期(每1至2周)安排一场全院性的学术讲座,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或者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人。此外,学院通过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短期授课、开设讲座等方式,为学子带来学科专业的前沿资讯。学院还先后承办了第十七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福建省决赛和第七届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华南赛区比赛,通过举办高水平赛事,增进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拓展学子视野。

(六)人才培养初显成效

2011-2012学年,嘉庚学子获得省级以上奖项共计200余项。在2011全国3D大赛上,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最佳工业设计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一、二等奖各1项;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各1项;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一等奖;在2011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绿色领袖营精英赛中获一等奖;在全国健美操冠军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各1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二等奖;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获二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绿色建筑创意设计大赛中获最佳作品奖;在第九届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获铜奖;在第十七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2012年3月,电子工程系学生的两篇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源之一的EI收录。2012年5月,建筑学系学生郑晨收到9所美国高校硕士录取入学通知书,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加大教师特别是中高层次教师的招聘力度,全年新聘专任教师115人,教师队伍无论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还是性别结构都有了进一步的完善。

为了促进新教师更好地适应学院教学工作的发展需要,提高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学院制定了新教师培养计划,开展了组织新教师入职培训、安排专门的导师进行业务指导、组织包括分院、系、教学部主任在内的有经验的教师深入新教师课堂听课和评议、组织新教师跟班听取老教师授课、安排新教师上公开课等各项培养工作。在学院的精心培养下,新教师们均已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情况总体良好,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院大力推进教师科研工作的开展,出台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关于加强科研工作的若干意见》、《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科研奖励实施办法》、《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校级科研孵化项目实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设立校级科研孵化项目,每年为20-25项科研项目提供研究经费资助,并提高了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重点奖励发表在权威核心刊物上的文章和产生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这些举措的推出,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科研热情。

此外,学院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专门开辟了“学风建设网”,推出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风建设实施细则》《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术规范条例》等规定,促进学院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三、深度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一)拓展合作院校与领域

2011-2012学年,学院先后接待了日本京都文教大学、英国阿伯斯大学、英国格里姆斯比大学中心的来访,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学院还与已经形成合作的院校英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堪萨斯城分校、英国赫尔大学等就合作领域的拓展进行了协商。此外,我院也积极拓展与台湾地区大学的合作,与台湾台中教育大学签署了学术交流协议书及学生交流协议细则。

(二)文化交流好戏连台

学院与来自日本、美国、台湾等地的高校文化交流频繁,好戏连台。2011年12月,嘉庚美术馆开馆。此后,该馆先后迎来了荷兰、冰岛等地的艺术家和美国云林艺术学院的展览。2012年4月,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与来自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的师生开展了主题为“闽台缘,你我圆”的联谊活动;6月,同样来自台湾,有“台湾配音天王”之称的李景唐为学子带来了精彩的配音表演。5月,日本新生代演奏家岸部真明和台湾指弹吉他大师黄家伟同台献技,为学子进行了吉他弹奏。7月,日本“里千家”流派茶道教授、南开大学客座教授、天津日本“里千家”茶道协会主任坂井宗晴教授在日本文化教室进行了4场地道的日本茶道表演,表演面向全院学生开放报名,令学子大开眼界。

(二)交流学生广受好评

日本京都平安女学院大学是我院日语系“2+2”留学合作高校,自2009年9月起,我院已先后派出3批学生赴该校留学。其中07级学生骆婧、09级学生陈思颖先后获得日本京都府颁发的“京都府名誉友好大使”称号,骆婧还被该校授予“雅迪奖”(相当于“特别优秀毕业生奖”),该奖每年仅一至两名毕业生获得。鉴于我院留学生的优异表现,京都平安女学院大学决定从2012年起增加对我院的招生数,从原来的10人增至15人。在英国的合作院校,我院学子的表现同样抢眼,通过“2+2”项目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商学院留学的9名07级学生顺利毕业并拿到学士学位,其中黄雁、王紫昀获得一等学士学位及该校颁发的联合培养学生奖学金。

四、努力完善办学条件

2011-2012学年,学院进一步完善各项办学条件。学院投入近1870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和设备的购置、维护与更新,完成漳州校区棒球场建设工程、漳州校区风雨球馆二楼加装铝合金窗工程、学生活动中心三期琴房改建工程、教师公寓中庭景观绿化工程、教师公寓石板路铺设工程、大湖心岛东侧景观改造工程、公共教学楼1号楼及人文大楼北侧、东侧景观改造工程、经管大楼四层办公室装修改造工程、嘉庚美术馆装修改造工程、人文大楼二层装修改造工程、学生园区绿围网更新工程、网球场围网更换工程、学生园区智能控电系统网络版改造等项目,并批量更新了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学院还先后补种加种各类树木近3400株,进一步提高校园绿化水平。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便利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学院出资83万元为学生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参与厦门市基本医疗保险的学生均可免费获得一份最高保额为63.5万的补充医疗保险;学院积极与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厦门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漳州市医院、漳州市医院开发区分院沟通协调,于2012年3月成功开通学院师生厦漳两地医保刷卡功能。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生活上的便利,学院推出教务系统手机Android客户端,学生下载后可通过手机查询到自己的课程表、考试安排、考试成绩等。学院还购买300辆崭新的公共自行车供师生使用,使校园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增加到2000多辆。

五、加大学生创业就业的指导力度

(一)完善创业教育工作机制

学院通过构建创业课程体系、举办学生创业比赛、加强创业辅导培训、开辟校园创业试验田等方式推进创业教育。2012年3月,我院创新创业教育孵化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与美国创新管理研究领域最好的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亨利布劳克管理学院开展密切合作,聘请该院院长陈丁琦教授为高级顾问,聘请8位风险投资人、天使投资人、成功创业人士组成创业导师团,共同培养传承嘉庚精神的企业家。目前,有近30个学生创业项目在该中心孵化。我院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第三批“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名单中,我院榜上有名。

(二)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2011-2012学年,我院继续坚持就业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加大对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的“双困生”的帮扶力度。此外,学院举办的招聘会形式也更加多元化,除了依常规举办一年两次的学院供需见面会外,学院还首次与厦门大学联手举办供需见面会,支持院系举办具有行业特点的系级招聘会,大大拓展了毕业生们的就业空间。

六、加强育人工作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本,做好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工作。针对2011级新生,学院先后举行六场院长与新生对话会,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学工部为新生策划编撰了《我的大学——嘉庚学子成长手册》,为学生提供安全、心理健康、医疗保障、生涯规划等全方位的入学指导。为欢送2012届毕业生,学院组织了9场毕业典礼,由王瑞芳院长逐一为毕业生扶正流苏、授予学位,并开展“文明离校”活动,安排专车送毕业生离校。学院深入推进行政秘书兼辅导员“心语计划”,推进学生工作进生活园区。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院开展了5.25心理健康活动月、漳州校区心理剧大赛、心理健康主题体验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问题,完善校园心理健康监测系统。每学期初,学院对学生开展思想动态系列调研工作,倾听各院系学生代表心声,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

七、提升社会服务水平

学院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主动贴近,主动融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艺术设计系与校区周边的“双鱼岛”项目形成合作,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为其提供给水排水、中水回用、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绿化工程等方面的技术支撑,艺术设计系则与“双鱼岛”项目在国际推广和设计建设上形成合作。

七、问题与对策

(一)高水平师资缺乏

虽然在2011-2012年,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工作被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年新聘全职教师115人,但与学院迅猛发展的势头相比,这样的人才增长速度仍然不够。高水平人才引进难,究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对民办高校认可度不高所造成的。

人才是我院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要素,为了引进更多的高水平人才,学院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采取更多的方式、拓展更多的渠道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除此之外,稳定现有高水平人才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学院将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努力挽留高水平教师;对教师队伍采取“多元发展,区别对待”的态度,鼓励教师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各自的特长和潜能,使各位教师能够“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二)生源质量仍需提高

虽然生源质量逐年提高,近几年全国生源85%以上为本二线上生源,但要提高嘉庚学院的办学层次,还需进一步较大幅度地提高我院的生源质量。一方面我院需要进一步地提高教学质量,创特色树品牌,增加社会各届对我院的信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积极主动地增进与社会的沟通,改变社会上对我院不正确的认识,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报考我院,争取在今后3-5年的时间内让我院本一线上生源有较大增幅。

(三)社会服务水平还需加强

因为建院时间短,在办学前期,学院的主要关注点还在教学方面,着力为社会培养合格适用的人才,但学院也一直在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如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艺术设计系与校区周边的“双鱼岛”项目合作,在绿色环保、国际推广、设计建设上提供专业化的建议与支持。又如在2011年6月的第十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我院教师的研究专利获得了企业的青睐,与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

有力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已被我院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学院一方面将加大对师生应用性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在环境、政策、制度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另一方面也将大力推进共建合作,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咨询服务。

第五篇:福建警察学院迎接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

福建警察学院迎接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工作

简 报

第 2 期

院迎评办编 2010年 7月16日

〓〓〓〓〓〓〓〓〓〓〓〓〓〓〓〓〓〓〓 

 〓〓〓〓〓〓〓〓〓〓〓〓〓〓〓〓〓〓

我院召开期末工作总结暨学士学位授予权

迎评工作动员大会

6月28日上午,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总结期末工作,并就学士学位授予权迎评工作进行动员。省公安厅副厅长、学院党委书记张建生,院长熊一新,院领导刘忠良、倪小宇、刘瑞榕出席了大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大会。大会由刘忠良同志主持。

熊院长就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权迎评工作向全院教职工做了工作动员。他强调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迎评工作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性,是学院发展上的一件大事,全体教职工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以切实的行动,全力投入到学院迎评工作中来。随后,院领导刘瑞榕就暑期做好迎评工作有关事宜进行了安排部署。

此次总结和动员大会使全院教职工们进一步明确了做好学士学位授予权迎评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要求。迎评办召开专业迎评工作研讨会

6月29日至30日,迎评办召开专业迎评工作研讨会,分别与各系迎评组成员就专业迎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研讨会由迎评办副主任杨晓华老师主持。在研讨会上,各迎评组成员详细汇报了本专业迎评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就碰到的问题与杨晓华老师进行了全面的沟通。会议结束时,杨晓华老师作了总结发言,希望各授权系要总结经验、保持干劲、注重创新,严格按照迎评工作各项指标体系要求,高质量、高标准地做好迎评准备工作。

迎评办召开专业专项指标迎评工作

交流与汇报会

7月2日至6日,迎评办召开专业专项指标迎评工作交流与汇报会,院领导、迎评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刘瑞榕,迎评办副主任林辉、杨晓华,各迎评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瑞榕同志主持。交流与汇报会共召开了六次会议,分别就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教师队伍、教学条件及利用等六个指标项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汇报。刘瑞榕副组长详细听取了指标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耐心解答了各系在完成指标工作任务过程中碰到的各种疑问,并就各系如何更好、更快地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他对迎评组成员在暑期期间仍加班加点工作表示肯定,希望大家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全身心的投入到迎评工作中去,切实完成好迎评工作任务。迎评办召开单位专项指标迎评工作

交流与汇报会

7月6日上午,迎评办召开单位专项指标迎评工作交流与汇报会。院领导、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刘瑞榕,迎评办主任何继芳、副主任林辉,一、二级指标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刘瑞榕同志主持。

在会上,各指标负责任人分别就各自负责的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做了详细的汇报,同时就完成任务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向迎评办做了反映。院领导刘瑞榕就各指标负责人当前的工作进展情况表示满意,但也指出了各责任人在理解评估文件、吃透指标体系以及材料搜集、整理上还存在的不足。他希望各指标负责人要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掌握好评估文件精神和指标体系内涵,花心思、下苦工,把第一阶段的迎评工作任务做好做实。

随后,与会人员就如何解决当前碰到的有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交流讨论。

会议成效显著,在许多问题上找到了很好的解决办法,并达成了许多共识,为圆满完成第一阶段迎评工作任务,顺利展开第二阶段迎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省厅政治部主任高文根看望慰问

为迎评而加班工作的教师

7月6日上午,学院迎评办和各专业教师正在为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而加班工作时,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高文根,政治部副主 任郑昆义等领导莅临我院亲切看望了参与迎评工作的教师。高文根主任看到教师们在暑假期间冒着酷暑仍然加班加点,忘我地为学院迎评工作而努力时感到十分的高兴,他高度赞扬了老师们的奉献精神,肯定了他们对学院迎评工作的贡献,并鼓励大家继续发扬风格,群策群力,团结一致,认真做好学士学位授予权迎评工作。

领导的重视和鼓励,激发了全体迎评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坚定了我院教师出色完成迎评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各相关系全力以赴积极做好专业迎评准备工作

暑期开始后,各相关系专业迎评工作组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切实的行动全力以赴积极做好专业迎评准备工作。

治安系根据院党委和迎评办的安排部署,及时召开了系部教师迎评工作动员大会,成立了专业迎评工作组,并提出了同舟共济、主动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的工作原则,积极做好老师的思想工作。在暑期开始后,治安系领导带头加班加点,与迎评工作组成员一起全力投入到迎评工作中去。在全系教师的积极配合下,迎评组有计划地推进工作,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对每个组员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登记,做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全员推进。经过全体迎评组成员的不懈努力,到7月8日止,治安系已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迎评任务。

侦查系在本次学士学位授权评审中,承担着两个专业的迎评工作任务,压力很大、责任很重。在接到任务后,侦查系立即于 2010年6月11日成 立侦查学专业迎评工作组,分解迎评任务,具体落实到每一位教师。同时对迎评工作组和全体成员提出了克服困难,各负其责,开动脑筋,合乎规范,互相支持,保证质量,落实进度的工作要求。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到7月8日止,侦查系已完成自评报告初稿撰写、自评自查表填写及以及佐证材料的初步搜集等任务。

刑技系于2010年6月10日成立迎评工作组,按要求确定了联络员,并于第二天即制定出迎评工作计划,把任务具体分解、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刑技系迎评组克服人少事情多的困难,冒酷暑、挤时间,在暑假开始后加班加点,不敢松懈。经过全体迎评组成员的努力工作,目前刑技系即将完成第一阶段迎评任务。

我院专业迎评工作组开展专业

迎评材料自查工作

按照迎评工作时间安排,我院专业迎评工作组于7月7日至8日开始进行专业迎评材料自查工作。迎评办副主任杨晓华老师参与指导了各工作组的自查工作。

经过先前迎评办召开的多次专业迎评工作研讨会和专项指标迎评工作交流与汇报会,各专业迎评工作组已切实掌握了省学位办下发的评估文件精神,对各项评估指标内涵也有了全面、具体的领会。迎评办和各迎评工作组成员放弃暑期休假,不顾酷暑,专心一致投入到迎评准备工作中去,也为各工作组做好有关佐证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 前,各工作组自查结果良好,已基本实现原定的工作目标。

迎评办组织进行专业迎评材料初步验收工作

7月9日,迎评办组织进行专业迎评材料初步验收工作。院领导、迎评领导小组副组长刘瑞榕,迎评办副主任杨晓华参与了验收工作。验收工作由杨晓华老师主持。院领导刘瑞榕在验收工作开始前就当前迎评工作整体进展情况做了简要的说明,在肯定各迎评组的成绩时,也指出了需要注意的几个情况。验收工作开始后,杨晓华等迎评办老师详细阅看了各迎评组提供的简况表、佐证材料等材料,并与迎评组成员就简况表填写、材料搜集整理等事宜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根据初步验收情况,各迎评组已基本完成简况表的填写、佐证材料搜集整理也比较充分、有条理,针对指标体系评审内容和标准进行的自评依据说明也比较细致、规范,基本实现了预定的工作目标。

迎评办召开单位迎评工作阶段检查小结会议

7月14日上午,迎评办召开单位迎评工作阶段小结会议。院领导刘瑞榕,迎评办副主任林辉,一级指标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林辉同志主持。

在会上,一级指标负责人详细汇报了迎评材料搜集整理的进展情况,反映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就进一步加强与相关系的协 作、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迎评办副主任林辉就有关工作要求做了具体说明。院领导刘瑞榕逐一听取了指标负责任人的汇报,在肯定了他们的工作进展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他要求各指标负责人要主动工作、不等不靠,严格按照指标要求加快做好材料搜集整理工作。他还总结梳理了各指标负责人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指导性的意见,并就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迎评办检查指导刑技系专业迎评准备工作

7月15日,院领导刘瑞榕,迎评办副主任杨晓华前往刑技系检查指导迎评准备工作。

刑技系主任、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负责人张绍雨首先汇报了刑技系专业迎评准备工作总体情况,详细介绍了工作进度,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需要迎评办协助解决的事项等。刑技专业各二级指标负责人对照专业指标体系评审内容与标准,逐一汇报了各自负责的项目自评及佐证材料搜集整理情况。迎评办副主任杨晓华老师就刑技系开展迎评准备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进一步的说明和强调。

最后,院领导刘瑞榕肯定了刑技系前一阶段的迎评工作,并就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做了部署。他强调了刑技系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在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教学过程及管理、实践教学等方面拥有比其他专业更大的优势,希望刑技系内部妥善分工,克服人手少、事情多的困难,做好做实迎评准备工作。

迎评宣传工作进展良好

为全面反映我院迎评工作情况,在迎评办和迎评宣传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截至目前为止,迎评宣传工作进展良好,实现了既定的工作目标。一是按要求完成了两期迎评工作简报的编写和分发工作,及时反映了我院迎评工作动态和整体进展情况。二是制作完成了福建警察学院学士学位评建网网页。网页页面设计清新大方,设臵了迎评动态、通知通告、组织机构、评估文件、迎评简报、评建知识和下载专区等几个栏目,信息全面、方便阅看。三是认真编写迎评宣传手册。迎评宣传手册通过简要介绍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基础知识和学院基本情况,可以加深全院师生对评审目的、过程、意义,以及学院整体情况的了解,增强他们参与评审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迎评宣传手册已完成了框架搭建,预定于九月初完成手册的编写,并向学院师生分发。

抄送:省厅政治部、本院领导 学院各部门、各专业迎评工作组

下载福建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福建警察学院2011-2012学年度办学质量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警察精神演讲稿

    让福建警察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我是**派出所的民警**。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福建警察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 因为我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小......

    福建警察学院政法干警军训感言(共5则范文)

    军训感言三月,春风刚刚吹散冬天的阴冷,淡淡的阳光时有时无,若不是我有使命在身,这舒适的日子真值得细细体会。但我来不及体会,因为从步入福建警察学院成为2011级政法生的第一刻起......

    浙江警察学院

    浙江警察学院 2008年成人高等教育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浙江警察学院是浙江省唯一的公安本科院校,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49年的浙江省公安干校,历经浙江省公安学校、浙江公安专......

    警察学院管理制度

    中国刑警学院本科生督察队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11-04-19 | 文章来源:警英网 一、 督察宗旨: 切实贯彻执行公安部《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和《中国刑......

    兰州警察学院

    往昔夸父誓逐日,光辉满乾坤;今朝政法聚英才,慷慨话警魂 兰州政法职业学校是实行军事化管理、专门培养人民警察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市警校占地32亩,前身是始建于五十年代的......

    述职报告 -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述职报告警务管理系于德仲2008年是我校教学改革力度较大的一年,由于2005、2006级学生的毕业实习提前进行,需要对既定的教学计划重新作出调整,涉及理论教学、综合实训、论文辅导......

    学院办学情况汇报

    学院办学情况汇报 立足服务地方 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北部湾经济区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之后中国发展的新一极。这是广西......

    参考文献格式-警察学院论文[精选合集]

    参考文献 高长永,张岱渭.浅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对策[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1:205-206. 常启云.群体性事件中网络舆情与舆论的形成与转化[J].重庆工商大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