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整体复习框架

时间:2019-05-13 07:4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工整体复习框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工整体复习框架》。

第一篇:社工整体复习框架

一、社会工作师考试背景相关介绍 考试背景介绍

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民政部门在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2012年,发布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社工规划》)。

《社工规划》是我国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制定实施《社工规划》,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加快推进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对于积极发展中国特色专业社会工作事业、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2013年,李克强总理则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直接指出: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将钱用在刀刃上。相关的政策推出,加上近年来我国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都体现了社会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强烈诉求。

二、考试概况(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分值)考试形式

作为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级)三门课程中唯一的以主观题呈现和考核的科目:社会工作实务历来是考生们公认的难点。

该考试的题型为两类:一是案例分析题;二是方案设计题。其中,案例分析题考查的重点是考生在知识点上的应用分析能力,其中包括《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的知识点理解及应用;而方案设计题则考查考生在实务领域中的知识应用,两种题型,一种考察分析能力,一种考察执行能力。考试题型

1、案例分析题:4道题

2、方案设计题:1道题

考试时长

考试时间150分钟,共计100分,合格分数线:60分。

分数分配:权重在20-25分之间,依据题目长度和难度有所不同。时间分配:3/5时间案例分析,2/5时间方案设计 考试特点

1.试卷整体难度适中,主要考查重点考点。

2.中级实务需要掌握的考点较多,如何成系统地记忆是难点和重点所在。3.答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把考点迁移到考题中去。

4.需要加强练习,做到教材知识点和考题的过度与对接。

(二)历年社工实务中级考试内容回顾 1、2008年:3道案例,1道方案设计,总题量为4道。

从2009年-2012年,均为4道案例,1道方案设计,总题量为5道。2、2008年总体难度不大,涉及知识点优势视角;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家庭结构治疗;基线测量法以及通用过程模式(方案题)。3、2009年难度增加,医务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的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矫正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女性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危机介入(方案题)4、2010年趋于成熟的考试,老年社会工作的机构照顾与居家养老;理性矫正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与情绪治疗模式;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及学校社会工作的抗逆力理论(方案);

5、2011年中规中矩,考查重点;老年社会工作中的社会参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社区康复模式;社工通用过程中接案步骤中面谈的任务;行为理论中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生态系统理论设计服务(方案)6、2012年涉及社区矫正;通用过程模式中的正式、非正式资源;督导;小组工作以及直接介入、间接介入 7、2013年社区矫正、社区服务中的正式、非正式资源;教育性督导;直接以及间接介入 8、2014年老年社工中的特殊问题、社会救助中的城市低保、儿童社会工作中的亲子沟通平行小组、矫正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及个案管理中的注意事项;提升社区居民骨干能力等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本章内容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1.概念2.4大理论依据 3.分析范式 第二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1.特点2.运用通用过程模式应该考虑的因素

第三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4个基本系统对社工实务的作用 1.4个基本系统是什么2.在社工实务中的运用 第一节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本节要求大家掌握9个知识点 1.1 社会工作是个有顺序的过程p2 持续性:学习雷锋活动? 程序性/步骤:六大环节 通用性:各个领域、各类人群 1.2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身边现象:择校、雅安地震 简单表述:人与环境的双向建构

书中表述: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理论,重点是放在人与环境的互动上。(p4第二段)

现实运用:要求我们将视角放到个人和环境的双重因素上(好学校的孩子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学),尤其是重视社会结构、系统和文化规范 1.3 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身边现象:家庭结构、一叶知秋

简单表述:从哲学上个体与整体来理解系统 书中表述:系统视角强调:(第五页)1.注重人与环境的交叉互动和相互影响

2.强调社会系统,类似与社会学的思维。一叶知秋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

立德社工事务所提出:资源链接是社工基本能力 理论运用:用系统视角看待服务对象及其问题

1.拒绝归因个体,采取”社会病理“——环境因素、社会因素 2.动态评估问题

3.整合看问题——360度思考。横向上的相关层面,纵向上的流程和阶段性步骤

1.4 生态系统理论

身边现象:在城市中、猫为什么不抓耗子了?

猫生活在城市的环境中、城市中耗子少了、愿意给猫喂食的人多了,所以猫就逐步的适应这种环境开始不抓耗子了。如果猫还坚持抓耗子,那可能就会饿着。这种现象就可以用生态系统论来解释。简单表述:人是通过与环境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来发展和适应的,社工是通过对人与自然和社会环境见的功能失调的处理,来强化能力,解决问题的 比如:我是在天气、交通、个人学识、家庭出身、社会发展形势、工作单位领导气质、同事关系等很多因素的作用下才形成现在的我的,也形成我现在的问题。那么解决我的问题就要从这些因素出发。书中表述: p6页最后一段 理论运用:

1、关注人与环境的调和度,即适应性、互惠性 社工帮助人适应环境

2、环境的品质,即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社工帮建立支持网络

3、社工应该善于倡导,推动政策和环境改变 1.5 优势视角理论

身边现象:三人行必有我师、化悲痛为力量

简单表述: 人人都是有优点的,我们要通过强化有点来增强其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书中表述:p10中间(1)-(5)

理论运用:注重自决和增能; 社工要于案主协作; 把优势看做是一种资源、可再生、扩展的资源 8个发现服务对象优势的方法

1、多留意细微不显眼的事;

2、不要只着重问题,多谈兴趣或喜欢做的事;

3、不要只关心现在,多了解过往的历史,尤其是过往的工作、成就;

4、从了解如何面对逆境去寻找强项;

5、离开主流角度或意识形态;

6、从另外一个环境或处境及人的不同身份去发掘强项;

7、相信及强调凡事有正反两面;

8、从家庭、小组、组织及社区强项去寻找个人强项。1.6 增能理论

身边现象:我不会打电话 日常表述:授之以渔 理论表述:助人自助

理论运用:案主参与与案主自决额、增加解决问题的能力 1.7 内外影响力范式:分析解释工具

1.8 生命周期理论 0-1岁 信任阶段 1-3岁 自主阶段 4-6岁 主动阶段 7-11岁 勤奋阶段 12-17岁 身份认同阶段 18-22岁 亲密感阶段 23-45岁 关怀阶段 45岁以上 完美阶段 1.9 全面认识资源

非正式资源: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情感支持帮助获取正式资源

正式资源: 群团组织——工青妇、单位等

社会服务组织——学校、医院、派出所等

这两种资源构成了社会处境,在考察一种社会情景时,要关注所面对的生命任务,以及完成生命任务的资源和条件,之后再决定提供哪些帮助。

前疑惑

如何应考《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主要内容及特点: 主要内容

(1)规范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组织的相关法规政策(2)从事社会工作需了解熟悉掌握的法规与政策 如何应考《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主要内容及特点:

特点:知识量、信息量大 各章节相对独立,不能融会贯通更多需要理解和重点记忆整体难度低。

(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考试难度:难度逐年加大,但题型决定能够把握内容决定在三个科目学习中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体系决定复习要全面重要章节内容必须理解掌握透彻。

考试数据分析 2013年:

2014年: 考点广泛、重理解、超出教材内容涉及法律法规原文 重点未变

2015年教材变化

增加规范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组织的相关法规政策 删除已经废止的法律法规

将修订后的、最新公布实施法律法规进行更新

四、通关保障 制定合理复习计划

1.听课、学习教材、通读法规政策原文(2、3、4月)2.以章节为单位做习题、复习教材(5月)

3.集中模拟题、真题训练,查找教材内容理解方面的不足(6月)

第二篇: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框架

企业信息化的完整框架

确立和分析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其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

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进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

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的提出

由于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构成细胞和命脉,推动企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巨大的企业信息化市场中也汇聚着行业主管、企业IT厂商和合作伙伴的多方关注,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政府、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困惑,市场也缺乏统一的游戏规则,企业信息化亟待得到有效的组织和必要的引导。

针对此种情况,2002年4月,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委托计算机世界研究中心/ 计世资讯(CCW Research)进行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开展企业信息化深层次的研究工作。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企业提供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具有实际效用和指导意义的框架指南,通过专家研究并结合企业实际案例分析探讨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内在规律,以促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并发现其中的问题。例如,不同规模、处于不同信息化实施阶段的企业在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应该达到的水平、与成功企业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等。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有效地指导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将推进工作中的各种要素加以提炼,形成可以量化的核心要素,进而帮助和引导企业对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提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针对性。研究的最终成果在于提炼出企业信息化工作中的核心要素,形成基本的企业信息化框架,为企业提供广泛的指导性建议,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偏差。构成要素的主体内容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革命性工程,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力图涵盖信息化推进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既有战略层次的要素,也有管理层次、操作层次的要素;既有衡量财务性能的要素,又有衡量技术、管理的要素;既有外部环境因素,又有内部因素;既有较为抽象的一级要素,又有非常具体的二级、三级要素。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是一个立体交叉的体系结构,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全面的指导。其中五个一级要素分别为:认知与推动、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制造全过程信息化、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以及对于企业信息化有着深远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它们各自包括的主要内容是:

认知与推动:其中包括企业各层领导对于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相应的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机构设置,企业管理基础、企业资源整合与优化以及企业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其中包括企业信息化总体投入状况、企业信息化投入所占比例及每年增长状况、投入资金在不同项目中的分配状况以及企业信息化投资所带来的效益。

制造全过程信息化:其中包括标准与信息编码体系的建立和应用、产品管理、数据仓库及其应用、产品设计信息化、生产过程信息化、产品生产制造系统及其应用、生产管理系统及其应用。

经营、管理与决策支持: 其中包括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及其应用、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及其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及其应用、辅助决策支持(DSS)系统及其应用及电子商务应用状况。企业信息化外部环境:其中包括国际发展环境、国家信息化政策和经济环境、行业信息化环境及关联企业信息化发展等其他环境因素。

构成要素的行业适用性

企业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它们推进信息化的重点也应有所不同。我国企业根据生产方式的不同至少可以划分为五大类型,包括离散型制造企业、流程型制造企业、混合型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及服务型企业。其中,离散型制造企业包括机械加工、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玩具生产等行业;流程型制造企业包括化工、钢铁、医药、造纸等行业;混合型制造企业包括兼具离散型和流程型特征的制造企业;商品流通型企业及项目管理型企业(如建筑业)的生产过程及管理模式与制造业存在较大差异,其信息化关注的重点应有所区别。

以离散型制造企业为例,它遵循着产品本身的生产与市场的发展规律,形成了从专业的零件加工、零部件配套、装配到产品分销至售后服务的一整套制造——销售——服务体系结构。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通常被分解成很多加工任务来完成,每项任务仅要求企业的一小部分能力和资源。企业一般将功能类似的设备按照空间和行政管理建成一些生产组织(部门、工段或小组)。在每个部门,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到另外一个工作中心进行不同类型的工序加工。企业常常按照主要的工艺流程安排生产设备的位置,以使物料的传输距离最小。另外其加工的工艺路线和设备的使用也是非常灵活的,在产品设计、处理需求和定货数量方面变动较多。

从企业信息化投入方面分析,各行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看,制造行业比较重视硬件(含自动化设备)和网络建设的投入。随着几年来持续地投入,针对低端应用的硬件设备的投入已经趋缓,但依然有10%的企业其信息化重点放在了硬件设备的添置和升级方面。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在软件方面的投资比例也呈现越来越大的增长趋势,目前约为40%左右。

对于实施信息化的主体——企业而言,在选购信息系统时应该充分体现行业特色,从企业生产流程特点入手,分清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本质和流程脉络,从而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例如,斯达作为传统行业的下游企业和流程型制造企业,其核心能力就是制造能力,需要更多地关注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成本的控制并保证按订单交货,因而成本控制和管控一体化在斯达的管理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这是系统开发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联想和海尔作为IT、家电行业的上游企业和离散型企业,相对来说更加关注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注重客户服务中心建设和推动以订单流为中心的供应链同步工程。

另一方面,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服务提供商——IT合作伙伴来说,由于企业在生产及管理流程上存在很大差异,用一套ERP系统服务于所有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无论从管理学还是方法学的角度考虑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正确对待行业的差异性,是国内每一个ERP产品提供商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课题组在研究初期已深刻意识到,行业差异性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综合分析以往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经验,60%~70%的高失败率曾经让企业裹足不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IT合作伙伴对于企业核心业务了解不够,任何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也无法包治百病。

有鉴于此,对于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指导的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也应该根据企业核心业务和工艺流程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为避免因为面面俱到,反而造成顾此失彼的问题产生,仅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阐明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及其构成的核心要素,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提供指导性框架。当然,各级核心要素也为其他类型的企业信息化提供了参照。即使在制造行业中,由于流程型、离散型和混合型企业的制造流程和工艺大相径庭,因此构成要素在具体指导某类型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其构成要素也不尽相同。

相关背景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过程与方法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涉及电子信息制造、钢铁制造、化工制造、汽车制造、机械制造、烟草制造、航天制造、轻工制造(造纸)、纺织制造等多个细分制造行业,基本体现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全貌。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先后邀请多达近30位专家参与其中,不同类型的专家包括国家信息化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原国家经贸委、科技部及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行业信息中心、相关学者以及各大企业主管信息化工作的一把手,他们之中不乏原国家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工程院士、教授、高工等在企业信息化方面的资深研究人士。邀请的企业专家均为部委信息化试点及推进代表,如宝钢、斯达、联想、长虹、一汽、海尔、二汽、安彩高科、广西柳工、精纬纺机、红河卷烟……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集合了众多专家的智慧并经过了许多企业信息化实际案例的检验,达到了寻找企业信息化内在规律的根本目的,并通过诸多的核心构成要素体现出来。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和培训工作整体分为以下几大部分:

资料收集及初期预研工作 历时1个月时间,主要内容包括对于目前已有的企业信息化研究体系进行研究、对当前企业信息化的资料进行了解和吸收,同时走访专家、学者和行业信息化主管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形成初步认识。

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工作 历时4个月时间,主要内容包括三轮专家调查及相关政府主管机构座谈、专家座谈、行业和企业座谈等小型座谈会。这期间课题组明确了企业信息化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素,基本形成企业信息化的框架体系。2002年11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牵头并联合原国家经贸委、科学技术部在北京召开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高层研讨会,研究成果受到了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应用研究、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阶段 历时5个月时间,课题组开展了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应用的抽样研究工作,选取处于不同信息化建设阶段的企业进行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研究。针对各行业的特点,与各行业信息中心联合研究制订出各行业企业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并以行业企业信息化的实际应用结合各行业要素进行案例分析。目前已系统开展了电子信息行业、化工行业和钢铁的应用研究工作,随后还将展开更多行业的应用研究工作,为更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服务。

目前,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工作即具备了理论基础,又得到了实践的检验。从2004年4月开始,计算机世界报社/计世资讯(CCW Research)将在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的指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企业信息化构成要素研究巡回研讨活动,聆听更多专家学者和企业CIO对于该研究成果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的培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社工项目方案框架

 项目方案框架(八股文)

1、项目目标(3分)

2、项目内容(5分)

3、项目实施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区教育、社会政策)(2分)

4、项目可行性(政府支持;专业社工团队;经费-社会募集、政府申请、基金会申请;设施-场地、宣传栏等;服务对象需求、优势。)(2分)

5、时间安排(半年到一年)前期、中期、后期(2分)

6、人员安排(社工、志愿者;社区工作者;主管部门人员-提供信息;经费;政策;媒体记者;医务人员;)(2分)

7、评估方式(自评-数据、个案记录或日志;服务对象满意度、改变程度或前后对比;第三方评估:请专业社工评估机构/过程评估、结果评估或效果评估)(2分)

8、经费预算(10-50万):人员成本、调研、专家、场地、交通通讯、宣传资料、评估、管理费10-20%(2分)

第四篇:市场营销复习框架

《市场营销学》复习框架

一、绪论

营销学的核心概念;营销观念的演变;

二、营销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的定义;选择业务组合与成长策略;市场导向及产品导向的业务定义;战略性事业单位的定义;SWOT分析;波士顿矩阵;产品市场方阵。

三、竞争战略

竞争对手分析;波特的竞争定位策略;基于市场的竞争性战略(不同竞争地位的企业类型及策略);

四、管理营销信息

什么是营销信息系统、其任务是什么;营销信息主要来源;营销研究过程;原始数据的收集方法;探索性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方法;因果研究方法;市场试验的定义及种类。

五、营销环境分析

了解影响公司营销的微观、宏观、内部环境包括哪些因素和力量。

六、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消费者信息来源;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各因素。

七、企业市场与企业购买者行为

企业营销与消费品营销比较;企业购买决策过程;与主要购买情形(采购类型)相关的产业购买过程的主要步骤;影响企业购买行为的各因素;采购中心。八市场细分、选择与定位(STP)*

什么是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市场细分的标准、各具体变量;有效细分场标准的条件;目标市场选择的五种模式及内涵;目标市场营销战略及内涵;选择目标市场时一般考虑的因素;市场定位的具体步骤。

九、产品与品牌策略*

产品整体概念的含义(产品的层次);产品的分类;产品属性决策;什么是品牌、商标;包装的作用;产品线、产品组合的概念及内涵;产品线策略及内涵;品牌的含义;品牌决策的内容;品牌归属、品牌命名;品牌战略及选择;服务产品的特点。

十、新产品开发与产品生命周期

什么是新产品;新产品开发的流程;什么是新产品扩散;新产品采用者类型;产品特征及扩散速度;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目标、特点及其策略。

十一、定价策略

制定价格的流程;定价目标与定价方法的选择;三种定价导向及其具体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新产品定价方法;修订价格中哪些可使用的定价策略及适用情况;价格调整的原因及方法。

十二、渠道策略

什么是分销渠道;分销渠道的模式、分销渠道的长度、密度;渠道设计的步骤;渠道冲突的原因及种类;渠道成员的类型;

十三、促销策略

促销的含义;什么是人员推销、非人员推销;促销的作用;广告的构成要素;广告的作用;四大广告媒体;如何选择广告媒体;人员促销的形式、公共关系的作用;营销推广含义作用及方式。

第五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级

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解释

指标说明

决策

目标

设定

绩效目标合理性

部门(单位)所设立的整体绩效目标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与部门履职、工作任务的相符性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②是否符合部门“三定”方案确定的职责;

③是否符合部门制定的中长期实施规划。

绩效指标明确性

部门(单位)依据整体绩效目标所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将部门整体的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

②是否通过清晰、可衡量的指标值予以体现。③是否与部门的任务数或计划数相对应;

④是否与本部门预算资金相匹配。

预算

配置

在职人员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在职人员数与编制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

在职人员控制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

在职人员数:部门(单位)实际在职人数,以财政部确定的部门决算编制口径为准。

编制数:机构编制部门核定批复的部门(单位)的人员编制数。

“三公经费”变动率

部门(单位)本“三公经费”预算数与上“三公经费”预算数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重点行政成本的努力程度。

“三公经费”变动率=[(本“三公经费”总额-上“三公经费”总额)/上“三公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预算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费。

重点支出安排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支出与部门项目总支出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履行主要职责或完成重点任务的保障程度。

重点支出安排率=(重点项目支出/项目总支出)×100%。

重点项目支出:部门(单位)预算安排的,与本部门履职和发展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和经济影响、党委政府关心或社会比较关注的项目支出总额。

项目总支出:部门(单位)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总额。

过 程

预算

执行

预算完成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完成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完成程度。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数/预算数)×100%。

预算完成数:部门(单位)本实际完成的预算数。

预算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单位)预算数。

预算调整率

部门(单位)本预算调整数与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的调整程度。

预算调整率=(预算调整数/预算数)×100%。

预算调整数:部门(单位)在本内涉及预算的追加、追减或结构调整的资金总和(因落实国家政策、发生不可抗力、上级部门或本级党委政府临时交办而产生的调整除外)。

支付进度率

部门(单位)实际支付进度与既定支付进度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和均衡性程度。

支付进度率=(实际支付进度/既定支付进度)×100%。

实际支付进度:部门(单位)在某一时点的支出预算执行总数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

既定支付进度:由部门(单位)在申报部门整体绩效目标时,参照序时支付进度、前三年支付进度、同级部门平均支付进度水平等确定的,在某一时点应达到的支付进度(比率)。

过程

预算执行

结转结余率

部门(单位)本结转结余总额与支出预算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本结转结余资金的实际控制程度。

结转结余率=结转结余总额/支出预算数×100%。

结转结余总额:部门(单位)本的结转资金与结余资金之和(以决算数为准)。

结转结余变动率

部门(单位)本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与上结转结余资金总额的变动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控制结转结余资金的努力程度。

结转结余变动率=[(本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上累计结转结余资金总额]×100%。

公用经费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支出的公用经费总额与预算安排的公用经费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机构运转成本的实际控制程度。

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三公经费”控制率

部门(单位)本“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与预算安排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对“三公经费”的实际控制程度。

“三公经费”控制率=(“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数)×100%。

政府采购执行率

部门(单位)本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与年初政府采购预算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政府采购预算:采购机关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行政任务编制的、并经过规定程序批准的政府采购计划。

预算

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预算管理、规范财务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事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预算资金管理办法、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管理制度;

②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金使用合规性

部门(单位)使用预算资金是否符合相关的预算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算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②资金的拨付是否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

③项目的重大开支是否经过评估论证;

④是否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

⑤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预决算信息公开性

部门(单位)是否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公开相关预决算信息,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预决算管理的公开透明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按规定内容公开预决算信息;

②是否按规定时限公开预决算信息。

预决算信息是指与部门预算、执行、决算、监督、绩效等管理相关的信息。

基础信息完善性

部门(单位)基础信息是否完善,用以反映和考核基础信息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支撑情况。

评价要点:

①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真实;

②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完整;

③基础数据信息和会计信息资料是否准确。

过 程

资产

管理

管理制度健全性

部门(单位)为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产管理行为而制定的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管理制度对完成主要职责或促进社会发展的保障情况。

评价要点: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资产管理制度; ②相关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合法、合规、完整;

③相关资产管理制度是否得到有效执行。

资产管理安全性

部门(单位)的资产是否保存完整、使用合规、配置合理、处置规范、收入及时足额上缴,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资产安全运行情况。

评价要点:

①资产保存是否完整;

②资产配置是否合理;

③资产处置是否规范;

④资产账务管理是否合规,是否帐实相符;

⑤资产是否有偿使用及处置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固定资产利用率

部门(单位)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与所有固定资产总额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程度。

固定资产利用率=(实际在用固定资产总额/所有固定资产总额)×100%。

产 出

职责

履行

实际完成率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实际完成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单位)履职工作任务目标的实现程度。

实际完成率=(实际完成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实际完成工作数: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计划工作数:部门(单位)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预计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

完成及时率

部门(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完成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成及时率=(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及时完成实际工作数:部门(单位)按照整体绩效目标确定的时限实际完成的工作任务数量。

质量达标率

达到质量标准(绩效标准值)的实际工作数与计划工作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部门履职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质量达标率=(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计划工作数)×100%。

质量达标实际工作数:一定时期(或规划期)内部门(单位)实际完成工作数中达到部门绩效目标要求(绩效标准值)的工作任务数量。

重点工作办结率

部门(单位)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与交办或下达数的比率,用以反映部门(单位)对重点工作的办理落实程度。

重点工作办结率=(重点工作实际完成数/交办或下达数)×100%。

重点工作是指党委、政府、人大、相关部门交办或下达的工作任务。

效 果

履职

效益

经济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此三项指标为设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考虑的共性要素,可根据部门实际并结合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设立情况有选择的进行设置,并将其细化为相应的个性化指标。

社会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生态效益

部门(单位)履行职责对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

社会公众或部门(单位)的服务对象对部门履职效果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是指部门(单位)履行职责而影响到的部门、群体或个人。一般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

下载社工整体复习框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工整体复习框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理学复习框架(最终版)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管理活动 1.1.1管理的定义 1.1.2 管理的职能 1.1.3 管理者的角色 1.1.4 管理者的技能 第一章 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续) 1.3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

    社工综能复习精简版

    社工综能复习 1、 我国社会对社会工作的理解:普、行、专;2、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层面目标:解、缓、促;3、 社会工作社会层面目标:解、促;4、 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促;5、 社......

    初中《道德与法治》整体知识框架

    教育部主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三年整体知识框架 2017-10-11孙春雷 快步学习 《道德与法治》教材不是对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编完善,而是在框架 结构、编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设计。......

    《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综合复习》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板块 一、充分自读自悟,完成文后练习。 .学生自主阅读前8篇,尝试完成文后练习题。 2.同桌或小组逐篇交流讨论。二、全班交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

    2017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必备)

    2017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一、接案(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

    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

    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广泛的听课访谈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已经基本理解新理念,并能够体现在教学设计和......

    社工材料(范文大全)

    引入社会工作,构建和谐军休七所 随着军休干部年龄逐渐增大,社会功能不断退化,生理、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了军休干部需求的升级,尤其是医疗保健、精神关怀、高龄及失能等老人的......

    社工材料

    三、考试形式及内容 1、笔试:笔试监考、判卷工作委托有关单位具体负责,报名人员全部参加笔试,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时事政治、公文写作等。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