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社会工作师: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

时间:2019-05-14 06: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社会工作师: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社会工作师: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

第一篇:2018社会工作师: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

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一、接案(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预估和介入打下工作基础)★

(一)、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通过社工外展工作。

(二)、服务对象的类型:按服务意愿 分为自愿型(现有服务对象)和非自愿型(潜在服务对象)

(三)、会谈的准备

1、资料方面包括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走访社区来了解服务对象个人和社会处境的情况,以及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2、拟定实效面谈提纲,内容包括: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竟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及时协助。

(四)、会谈的目的和场所

目的:在于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成助人目标。时间:配合服务对象的时间

地点:一般情况下在接案社会工作者的办公室或机构专门的会谈室

(五)、会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受助);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工作进程。

(六)、会谈的技巧:主要介绍自己;沟通;倾听(兼有鼓励、同理心)。★

(七)、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收集的内容和范围:个人资料(籍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等)身体情况(病史、残疾、遗传病、长期慢性病、目前生理状况等)

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心理、智力、认知、个性、自我、情感、行为等)

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朋友、家庭、成长背景、学习、家庭经济状况、家人关系等)

2、收集的方法和途径: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完成句子)咨询(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观察(实地观察、家访、深入社区等 观察者本身既是观察者也是观察系统的一分子)

8、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弹性);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重要);

3、决定问题优先次序(轻重缓急);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的问题。

(二)、预估的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发生和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方法等)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找出系统内外的资源并运用)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个人、小组、大型活动等)

(三)、预估的步骤: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需要;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四)、决定介入的策略:决定介入策略的原则是多层次介入。

三、计划

(一)、计划构成中的目的及目标:目的是指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大),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小,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二)、计划构成中的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方法有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行动则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

(三)、制定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要务对象的意愿(自决);

3、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四)、制订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目标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要可测量、可行,具体操作性和现实性和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选择介入系统(正式系统指有专业技能的如律师、医生;非正式系统指 情感的维系如家庭成员、邻里);

选择介入行动(4种: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四、介入

★★

(一)、介入的原则:

1、与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注重服务对象参与)

2、个别化(针对特殊性采取行动)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全力参与)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优先考虑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少的行动,题目多数出是对家庭还是个人开展行动)

五、评估

(一)、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类型: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三)、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1、收集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访谈、观察、记录的直接信息或者亲友、医生、老师等间接信息)

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填写的问卷等)★★

(四)、基线测量评估(又叫做前后测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3种方法: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 并记录目标行为)

2、进行介入期测量(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作为数据比较之用)

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

(五)、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六、结案

(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总结工作(做结案记录并写成结案报告)

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不是不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该转介的要转介)

4、撰写结案记录(书面结案)

★★

(二)、结案的类型: 目标达成的结案;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

(三)、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否认(不愿承认结案期,避开结案话题)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来拖延结案)依赖(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愤怒(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攻击、挑战他们人)讨价还价(寻找理拖延结案)忧郁(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

★★

(四)、结案的处理方法:

1、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介入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成熟。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做心理准备。

3、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给予心理支持。

4、为服务对象提供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网络,稳定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

5、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交流各自的收获,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结案后的一段时期内,社会工作者要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和跟踪,做好结案后的跟进服务。第二章 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的特点

(一)、社会属性的特点: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二)、成长发展的特点:快速性;阶段性(婴儿、幼儿、学前、学龄、青少年、);顺序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分化与互补性(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和成熟,都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

★★

(三)、儿童的需要:生存需要(基本生活照料和获得社会身份);发展需要(获得关爱、教育和引导);受保护需要(免遭虐待、忽视、剥削等伤害);社会化需要(获得在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

★★

(四)、儿童面临的问题:

1、生存的问题(新生儿健康问题;儿童营养问题;儿童户籍问题)

2、发展的问题(贫困问题、家庭监护问题、受教育问题)

3、保护的问题(被遗弃、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性侵、被忽视、被拐卖)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传播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母婴保健、婴儿早期喂养和实践、幼儿早教、亲职教育)

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儿童问题辅导、儿童的娱乐和休闲、儿童社会化引导)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1、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连接现有政策、困境儿童父母就业援助)

2、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亲职教育、课后服务)

★★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1、儿童收养服务(收养信息发布、收养家庭招募、收养家庭评估、收养家庭培训、送养儿童与收养家庭适配、办理收养手续、收养后跟踪回访、评估结案)

2、家庭寄养服务(寄养家庭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估家庭寄养申请、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3、机构养育服务(也被称为集体养育或院舍养育,指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

1、方法要素:以家庭为单位(社工与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建立关系,联合全体家庭成员);聚焦家庭功能(通过提升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家庭发挥其功能的能力);家庭全程参与;建立良好关系(社工与家庭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坦诚和开放的沟通模式);连接资源网络(社工帮助家庭连接社区支持网络)

2、实务原则: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社工必有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家庭应获得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家庭寄养照料是临时安置的方式,应尽量短暂;家庭外照料儿童都应在最短的时间里与父母团聚;如没有回归原生家庭的可能,犯戒应为家庭外照料安置儿童提供永久性替代照顾服务,安排领养寄养;儿童社工服务必有为外照料安置儿童提供保障。

3、主要内容: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监护评估,一般以儿童成长安全视角进行的家庭监护评估,内容包括儿童健康成长、家长监护能力以及家庭和社区环境3个方面。

(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1、友好社区的标志:“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标志为:社区能够保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社区有条件让儿童与同伴见面和玩耍;社区能够保护儿童免遭伤害;儿童在社区里有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的环境;社区能够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服务;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社区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

发挥儿童的作用。

2、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内容: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3、倡导方法:网络媒体倡导、名人效应倡导;海报宣传倡导;讲座论坛倡导等 第三章 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的界定(不满18周岁的为未成年人,本质特征是其发展性)生理:处于青春期,体形迅速变化,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性成熟。

心理:智力、情绪、自我意识、性意识、成长需求等都呈现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动荡与稳定的结合、突变与渐变的统一等特点。

★★文化角度是青少年研究的重要视角。发展特点是:多样的、复杂的

★★按其特点分类:正直青年(循规蹈矩的青年);问题青年(有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倾向,不守纪律,性滥交,吸毒,惹是生非的青年);文化叛逆青年(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特的文化或品位,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政治偏激青年(好打抱不平,喜欢激进的行动,以追求某些理想或社会取向)。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微观(指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一般是个案辅导服务);中观(指家庭和小组层面的);宏观(指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或针对法规或政策而进行的倡导或改变性工作)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

1、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的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2、针对已经发生问题之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的矫正性社会服务;

3、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状况而开展预防性社会工作服务。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

2、在专业方法方面更强调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性作用;

3、更加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

★★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新增):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

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本目标: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

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青少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包括:就业、婚恋、社交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1、思想引导。(郭尔保的道德发展论)主要有:法制教育、公益服务、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

2、习惯养成。(3R理论)即:责任(Responsibility)现实(Reality)正确(Right)。相关服务活动如:自我约定、自我监督、小组中的行为表现的自我评估、如何提升自尊的行为表现等

3、职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面试技巧训练、就业讯息咨询、网络创业公益培训、就业资源联动等。

4、婚恋服务。主要开展:建立健康婚恋观、青春期教育、掌握交往技巧等专题服务,协助青少年提升婚恋交往能力。

5、社交指导。对社会交往有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社会关系调适,帮助其融入社会。

(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1、困难帮扶。对贫困家庭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帮助他们获得政府救济和保障以及社会资助和帮扶,同时培养自强自助的生活态度。

2、权益保护。为青少年提供个案维权服务,解答青少年的求助咨询,及时跟进并协调解决家庭虐待、人身伤害、吸食毒品、沉迷网络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3、法律服务。为青少年提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增强学法、遵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必要时帮助联系法律援助部门给予援助。

4、心理疏导。缓解或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帮助青少年提高情绪自我管控的能力,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未成年流浪乞讨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关爱。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正面联系。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等工作方法,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接触联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扶;加强对流动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

2、临界预防。关注普通青少年向有不良行为青少年转化的边界。及时采取有针对性预防工作,防止青少年与家庭、学校关系紧张、关系断裂。

3、行为矫治。对有不良行为按扣儿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通过进驻社区、学校、戒毒所、拘留所、看守所等工作项目,加强制度规则意识教育和法制底线教育,纠正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4、社会观护。协助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开展取保候审观护帮教、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相关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社会调查等工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自我探索

★★ 罗杰斯“自我论”中的“自我概念”:

1、又称“自我影像”,是指个人对自己整体的了解和看法;

2、是主观性的,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未必与客观条件相符;

3、是可以学来的;

4、处于诡异多变的主观世界里,需要拥有一个积极、正向、稳定而健康的自我概念才不致迷失方向;

5、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某些服务对象(如父母、师长、恩人)对服务对象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具有深远的影响。

6、“自我概念”涵盖3个层面:现实我(真正的我);理想我(希望中的我);客观我(别人眼中的我)。

(二)、生涯规划

★★Wood的生涯选择配合论是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基本内容:首先要自我认识,然后再认识外面的世界,最后使两者对接,充分发挥和配合)

青少年生涯规划的重点:

1、自我认识;

2、认识工作世界;

3、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

4、评估环境因素。

四、改善青少年家庭关系的社会工作方法

(一)构建和睦亲子关系

纵向关系(子女出生后,父母通过抚养、管教及培育与子女建立的亲子关系,其关系是自上而下的)横向关系(子女长成成人,对父母的依赖减弱,与父母以平横的关系相处)

反的纵向关系(当父母年老衰弱时,由子女来照顾年老的父母产生的关系)★★

(二)开展亲职教育辅导服务

亲职教育辅导服务的主要目标:

1、协助父母如何有效地扮演好做父母的角色;

2、协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中的阶段任务与危机;

3、强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渠道;

4、改善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态度;

5、了解家庭气氛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6、如何及早发现与辅导子女的异常行为表现。

理论基础:“父母效能训练模式”有较好的理论参考,如何运用接纳、尊重、同理、倾听等辅导技巧与子女做有效的沟通。主要包括:

1、积极倾听(成为子女的心理辅导员);

2、使用“我-讯息”(展现对子女的同理心);

3、积极沟通(接纳、专注、适当沉默、寻找共识、有耐心做沟通)

(三)社会观护方法(新增)是以少年司法分流制度为基础的偏差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社会观护服务。司法转向计划通常包括4种模式:

1、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2、以警察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3、以法院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4、以社会福利机构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四)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运用的整合性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法和策略具有整合性特征。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的界定(我国政府多以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老年期的划分:60-69为低龄;70-79为中龄;80以上为高龄。生理老化:眼睛需要较多的光才能聚焦,并且对强光反应敏感;辨别颜色的能力下降,有老花眼;难以区辨不同的声音;嗅觉功能可能会严重受损,难以闻出煤气、天然气或变质的饭菜味;可能会有较高的痛觉阈限,更可能发生低烧或高热。

心理老化:老年人的结晶智力比年轻人还多,主要是日常学习和生活积累的结果。感官功能的下降并由此产生反应迟缓现象及记忆力下降。

社会角色变化: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

★★

(一)、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求);

2、经济保障(“反哺式”的供养方式是老年人获得经济保障的最主要途径);

3、就业休闲(丰富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新需求)

4、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需要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

7、身后事宜安排(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墓地的购置、后事的操办等)

8、一条龙照顾服务(可能需要居家照顾、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因此要有良好的过渡与整合)

★★

(二)、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1、价值观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

2、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移情——服务对象对社工抱有全速等特殊感情;反移情——社工把服务对象当作是家中老人,从而对老人出现的感情,有可能会影响服务;倦怠——长期做老年工作,如患老年痴呆症的服务对象工作,可能会产生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针对老年人本身的身心健康,属于直接服务),主要包括: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酗酒和滥用药物问题、协助进行压力管理、锻炼身体方案、设计防范老年人在家中受伤的措施、提供精神健康服务、推广预防性服务、提供跟年龄有关的疾病的信息、提供有关社会服务和后续性健康服务的咨询等。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针对周边系统的服务,属于间接服务),主要包括:送餐、家庭病床、家务、探访、电话慰问等个人协助服务;出行和行动服务,如提供手杖、轮椅和依据改造等辅助手段;紧急呼叫系统安装等技术支持;信息咨询、转介、代际互助、日托、营养配餐、房屋修缮、照顾者的休息安排、入住老人院舍等服务。

(二)、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

★★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抑郁症(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情感)、痴呆症(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功能)、谵妄症(类似痴呆,但它发病突然,并且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可以逆转)和焦虑症(典型的特点是过度忧虑,有非理性的恐惧,并抱怨身体不适)

(三)、处理精神问题

★注意5个方面的问题:

1、珍惜当下(明白时间的珍贵);

2、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

3、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4、协助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与输电网贫嘴贱舌 解和宽恕他人,弥补缺憾;

5、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分类用◎表示)

◎正式支持(涉及较多专业知识,一般中级考的多)◎★★非正式支持(即感情的维系)

1、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分类:家庭成员对父母的养老支持(主要是子女);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社区志愿服务等)

英国学者婉格尔归纳了五种社会支持网络类型:家庭依赖型(与家人密切交往);社区整合型(与家人、朋友、邻居交往均密切);自我涵括型(与家人、朋友、邻居有交往,但均不密切);社区依赖型(与朋友、邻居交往密切);自我局限型(与任何人均不交往)

2、主要支持内容: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家庭是社会救助的主要来源

◎用家庭思维建立家庭支持(指把老年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促进老人的社会融合

三、处理老年特殊问题

(一)、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 类型:

1、身体虐待(打、体罚、限制人生自由、强迫进食等);

2、性虐待(未经同意发生性行为、性攻击、非自愿裸露身体等);

3、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让老人遭受精神上的痛苦,如威胁、恐吓、骚扰,还包括把老人当孩子对待或有意断绝老人与他人的社会接触,与此为手段惩罚或控制老人);

4、经济虐待(不地使用老年人的经济资源、个人财产或其他物品,包括伪造支票或法律文件);

5、他人疏于照顾(主动或被动地未尽责满足老人身心健康的需要,包括未能充分满足老人在饮食、住所、穿衣、医疗照顾和身体保护等);

6、自我忽视(老人没能充分照顾自己又没有其他的照顾者,造成营养不良、脱水、有病没救治、个人卫生差等)

(二)、丧亲问题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研究发现: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一个由:

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构成的心路历程。

★★社会工作者在老人濒临死亡时要做的重要工作如下:

1、提供情感支持(协助老年人及其家人处理情绪,敞开心扉,处理未了事宜);

2、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

3、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4、做丧亲辅导。

(三)、临终关怀服务

主要包括:

1、辅助医疗专业人员为老人(控制)减轻疼痛和症状的服务,包括音乐治疗、宠物治疗、戏剧治疗等;

2、协助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

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四)、自杀 直接线索:老人直接说“我要了结自己”或“有时我真想结束一切”等直接表达,社工就要进一步筛查 的自然倾向,如果已经有具体的计划和实施计划,要马上采取行动。

间接线索:老人借用一些问题看所爱的人的反应,如“没了我你会过得好些”或“这些日子我太麻烦人了”等,尽管家人和社工可能觉得这些话让人恼怒,但这是老人在绝望地呼救,要重视不能视而不见。

行为线索:没有提供任何口头线索,就决定要结束生命,并且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他们常常会在行为上流露出一些倾向,应视为警示信号。如:企图自杀或过去自杀过,收拾东西,储存药物,突然把贵重物品送人等。

四、老年人问题和需求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一)、评估的注意事项:

1、物理环境(环境光线明亮,准备辅助性器具,如助听器、眼镜、纸、笔、步行器、拐杖等);

2、平衡好老人自立与依赖他人的需要;

3、关注最初提议做评估的人(重要他人);

4、注意老年人群体的异质性;

5、尊重老年人的隐私权(保密原则)。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老年人小组工作的节奏比年轻人的小组要慢许多,对小组带领者来说,要学会欣赏成员点滴的进步)

★ 注意事项:

1、尊重自决权;

2、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

3、尊重保密权;

4、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五、老年社区工作

★★老年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

1、独居老人;

2、高龄老人(80岁以上);

3、伤残老人;

4、困难老人。老年社区工作方案的服务类型:

1、居家服务;

2、社区中心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3、社区老人照顾机构服务。

★★老年人社区工作基本的原则: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连接与整合。

六、老年人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正在由服务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 在社区照顾:强调场域,由社区照顾:由社区资源提供的服务,如志愿者 对社区照顾:

★养老机构的类型:老年公寓(不需要任何生活协助的老年人服务机构);临终关怀机构(需要尝试护理的老人的服务机构)

第五章 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和问题

妇女的需要:

1、妇女生命权得到保障的需要(新增);

2、女生生殖健康的需要;

3、保障妇女权益和发展的需要;

4、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妇女面临的问题:

1、婚姻与家庭;

2、针对妇女的暴力;

3、生殖健康;

4、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的问题;

5、就业;

6、贫困女性化;

7、参政(妇女参政率高低是衡量妇女政治地位的最重要的指标)

★四多四少:副职多,正职少;基层多,高层少;虚职多,实职少;辅助岗位多,核心岗位少。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4、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

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直接目标:

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中间目标:

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

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孤独感。

最终目标:

1、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3、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主要问题: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亲的贫困化、就业困难、再婚困难、社会对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偏见等。

社工应做的服务:建立支持小组;帮助获得合法权益和社会基本保障。

(四)、针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

为流动妇女的服务:针对她们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鼓励她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促进其与本地居民的融合;对她们进行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途径;给她们的孩子开办各种夏令营、亲子班及课外辅导班,缓解她们无暇顾及孩子的压力。

为留守妇女的服务: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创造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减轻其生活负担,增加资源以减少她们的压力和困难。

(五)、推动妇女参政的工作:

1、妇女参政包括权力参与(即妇女进入国家及社会事务的各个管理阶层,进行决策与公共管理)、民主参与(表现为妇女作为主要行使民主选举、建议等权利);

2、倡导保障妇女参政的立法;

3、维护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在妇女社会工作中,应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方法时,一定要加入性别视角,遵循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原则。

(一)、性别需求分析

摩塞把妇女的需求分为: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改善妇女的生活条件,不挑战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和两性权利关系,如妇女需要食物、健康、就业等)

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挑战传统分工模式和两性权利格 局,如获得发言权、参与和管理社区事务、享受更高教育等)。

(二)、妇女增能的方法

★ 妇女增能的主要方法:

1、透明化;

2、鼓励和肯定;

3、权力分析;

4、意识醒觉;

5、倡导政策改变。

第六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从专业化走向职业化)

一、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 2006年12月,联合国颁布了第一个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件——《残疾人权利公约》。我国的助残日是: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残疾人的权益和基本需求包括:康复权(是残疾人“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教育权(是实现其就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劳动权(是社会参与的最重要方面);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供养和公共服务等内容);环境友好权。

(一)、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1、物质层面的困难:经济困难;

2、住房困难;

3、医疗困难;

2、精神层面的困难:在心理上产生压力感,残疾人“污名化”导致其产生孤 独感、焦虑感和无奈感

3、社会交往的困难:参与机会的缺乏,导致残疾人封闭的生活方式,连婚姻 恋爱都受到影响。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含: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积极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一)、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有:

1、教育康复(是指狭义上的残疾人特殊教育。包括了对残疾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残疾父母或监护人、家属给予缓解压力和提升照顾者的康复技巧;提升服务于残疾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职业康复(流程是: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培训;就业指导);

3、社区康复(我国初步建立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通过实施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减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等;二级预防是指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通过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三级预防是指防治残疾后出现残障,通过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矩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

★★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区康复中扮演着:个案管理者、连接资源者、服务提供者等多种角色。★★

(二)、社区康复的原则:

1、社会化(多部门、多组织、多种人员共同参与);

2、低成本、广覆盖(采用低投入、高回报、高效益、广覆盖的方法,就近就地开展社区康复服务);

3、因地制宜(从社区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服务);

4、因陋就简(尤其广大农村,缺医少药,交通不便,充分利用传统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而自制康复训练器械);

5、因势利导(提高对残疾人康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为残疾人服务,利用社区资源及志愿者开展工作等);

6、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

“三因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的方法(新增)

1、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资源(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各类志愿者服务)

2、残疾人就业场所(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福利企业(就业能力较强的)和庇护工场(属于过渡性就业场所,就业能力较弱的残疾人)

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

★★服务对象的特点(新增):

1、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2、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3、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4、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核心)。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一)、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嫌疑人的亲友)

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一定要写判决前的调查报告)

★★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

1、犯罪事实的记录;

2、前科;

3、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状况、财产状况、宗教等)。

2、针对服务对象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主要针对这些陷入困境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提供帮助:

1、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生计,如申请社会救济、帮助寻找暂时性工作等;

2、为因事件发生而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如寻找替代家庭或收养机构、与学校老师联系以关注学业等;

3、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

(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

1、协助服刑对象适应监禁场所的生活(帮助对象熟悉监狱环境;协助服务对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困难;预防服务对象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公民教育;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知识与能力提升);

3、帮助服务对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其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其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其构建支持社会网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保持良好品行;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命令;接受矫正社会工作者辅导;及时汇报工作、生活的居住状况,不以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等)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4、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就业;帮助接受教育;做好基本生活救助;落实社会保险)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1、提供住宿场所;

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4、提供物质援助。

(五)、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新增)

1、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及康复服务(建立戒毒人员档案;定期不定期对戒毒人员进行个案辅导或家访;与相关部门合作,为戒毒人员提供生活上的关心和支持,帮助解决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戒毒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及宣传服务(通过小组活动或班会等形式,对中小学校学生、老师

和家长进行禁毒宣传教育;跟进学校和社区中滥用药物和毒品的青少年,为其提供个案辅导和家庭辅导;在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发动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禁毒工作。)

第八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优抚安置工作的界定

1、优待(国家、社会对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优先优厚待遇,包括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等)

2、抚恤(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主要包括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

3、安置(指对特定对象或生产、生活有困难者的扶持、帮助或就业安排,包括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退休士官、退休志愿兵、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等)

★★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分类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属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范畴。

服务对象:伤病残军人、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退伍军人。需求:治疗康复、基本生存、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尊重 介入层面:危机干预

★★

2、光荣院社会工作,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

服务对象:老年、残疾或未满16周岁烈士的遗属、因公牺牲军人的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和进入老年的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赡养人、抚养人无能力的

需求:疏于照顾、药物滥用与依赖、性与亲密关系、婚姻家庭需要 介入层面:人生回顾和哀伤辅导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会重新融入社区。服务对象: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

需求:就业保障、适应新生活、发掘支持网络、加强沟通 介入层面:社会再适应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离退休干部。

需求:军队情结的需要、健康维护、社会尊重、多元养老、社会参与 介入层面: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二)、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问题(参与入院时评估;协助处理不良的家庭关系;增强对病情或医疗程序的了解与适应;手术或特别治疗之前及之后的心理辅导;纠正不当行为;增进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对遭遇紧急或突发事件的服务对象进行危机介入)

2、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解释医院的有关规定;帮助服务对象善于运用医院的设备)

3、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提供相关的医疗资讯;协助及联络医疗团队的各专业同人;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运用有关的社会资源;提供相关的医疗及福利的电话咨询;个案处理及转介;疏导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出院及跟进服务(与医护人员一起商讨病情,;教导家庭照顾服务对象;协助家庭与服务对象一起设计跟进及检讨方案;运用居家照顾及社会康复护理等公营或志愿者服务)

5、其他方面(研究工作,提供医院管理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检讨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运作过程;评估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发展教育、支援、自助及治疗等个案、小组、社区服务;协调及促进医疗团队成员的支援网络;参与社区健康计划的有关活动;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进行专业方面的推进和督导;参与医院内有关活动的策划;协调社会资源,整合社会网络。)★★★特别内容:

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包括常规社会工作服务)

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与康复社会工作(或残疾人社会工作)紧密相关

3、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属于精神病理社会工作,它是最深入的社会工作治疗的一种。

(三)、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主要内容:(做好入住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协助服务对象适应光荣院的新生活;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心理辅导;通过策划、组织一些简单易学的活动;协助服务对象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力所能及的院舍活动;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死亡;利用社区或社会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促进深受其害院专业服务的发展;影响社会及环境的决策;其他)

★★★特别内容:

1、疏于照顾:强迫进餐、洗澡、就寝等;隔离;贴标签(3种隐避性疏于照顾)

2、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服用违禁药物;滥用处方药,依赖处方药是一个隐性过程)

3、性与亲密关系的处理(社工应该组织尽可能多的社交联谊活动,满足老人对归属与爱的需要)

(四)、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实现“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主要内容:

1、接收安置前(收集、分析列入交接计划的军体干部资料,做好待移交军休干部需求的预评估和问题的预诊断;协助待移交军休干部了解移交地方后的相关政策)

2、接收安置中(协调移交部队解决遗留问题;审核军休干部档案;利用上门家访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工作;做好群体性的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协调熟读军休干部办理医疗、落户、组织关系、档案移交等方面手续)

3、接收安置后(引导军休干部进行平民化角色转换;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

待遇和生活待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推进军休社区建设;协助开办老年大学;做好高危军休干部的临终关怀工作;培训工作人员;推动志愿服务;协助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各种不同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存在的共性:

1、认知和情绪的处理——敏感、焦虑、紧张、失落、无奈

2、精神问题解决方法——寻求当下生命的意义

3、危机干预——有限的时间内(1-6周)最好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

4、对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建立支持小组 ★危机介入的方案制定:

限定目标尤为重要,可使用SMART方法,即具体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现实性、时间性 ★人生回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善于“积极倾听”,过程包括:

1、邀请(借助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和声音,表明正准备听服务对象说话)

2、聆听(当服务对象回应你的问话时,社工可以借助观察、鼓励等方式予以接收并回应)

3、回应(在服务对象倾诉过程中,可以用“嗯、对、没错”等证据词予以口头跟随或点头、握手等方式予以肯定)

在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时,干预的技巧包括:

1、认知重构;

2、放松技巧;

3、社交技能训练;

4、问题解决技巧;

5、系统脱敏;

6、模仿和角色扮演

第九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的内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

★★★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救急难(不救不活,不救难活);托底线(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可持续(助人自助,能力提升与建设)。

★★★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马斯洛):生理需求(最基本最迫切);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社交需求(就是爱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外部环境尊重,如鼓励孩子们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让孩子有参与社会的成就感);自我实现需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1、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2、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3、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4、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5、工作依据的政策性(最突出的特点)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识别;帮助申请救助;提供心理支持;调节家庭关系;开展能力建设;促进社会融入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提供基本生活条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

(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协助申请救助;改善救治环境;协调医疗资源;强化社会支持

(四)、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提供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补助(即奖、贷、助、补、减);心理能力建设

(五)、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

(六)、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危机干预;外展服务(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机构救助

(七)、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协助安置受灾人员;及时开展危机干预;修复社会支持系统;社区重建与发展

一、评估

(一)、评估的主要特点:

1、保持连续性;

2、救助对象的参与;

3、动态推进,全面了解;

4、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

★★

(二)、如何获得评估信息:

1、直接询问;

2、家庭探访;

3、观察身体语言;

4、使用量表(社工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如人际关系量表、婚姻满意度量表、个人问题清单等)

(三)、评估的重点:

1、服务对象关注什么、问题是什么;

2、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3、服务对象的健康或安全问题的迫切性如何;

4、服务对象发生问题的原因、时间、地点、过程;

5、问题对服务对象的影响及服务对象的反应;

6、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资源

二、危机干预

★人们遭遇危机后的反应:

1、初始和紧张和惊吓;

2、个人或家庭出现严重的紧张情绪;

3、个人或家庭采用不同的反应策略并观察这些策略是否有效。

第十章 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主要包括3个部分:

1、以家庭作为背景的专业服务活动;

2、以家庭作为对象的专业服务活动;

3、以家庭作为活动单位的专业服务活动。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家庭的定义:

1、是依靠血缘、婚姻或法律连接起来的一群人;

2、是家庭成员拥有共同分享的历史和未来;

3、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深厚的情感联系。

★★★家庭的类型:核心家庭(父母与未婚子女);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领养家庭;寄养家庭;单亲家庭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中心视角是把握家庭成员需求的关键;

3、家庭危机是促使家庭成员改变的重要契机;

4、生态视角是理解家庭内外部环境的重要依据。

★ 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分为8个阶段:

1、家庭组成阶段;

2、学前子女家庭阶段;

3、学龄子女家庭阶段;

4、青少年家庭阶段;

5、子女独立家庭阶段;

6、家庭调整阶段;

7、中年夫妇家庭阶段;

8、老年人家庭阶段

二、生态系统理论

1、微观系统(家庭就是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生活场所)

2、中观系统(个从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儿童就是家庭和学校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中观系统)

3、外部系统(对个人有影响但个人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如家庭所在的社区就是这样的系统,成员不一定直接参与社区的活动,但无法摆脱社区的影响)

4、宏观系统(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通过以上三个系统而影响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1、家庭行为学习(首先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鼓励父母在孩子做出适当的行为时给予奖励,做出不当行为则给予处罚)

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

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1、婚姻辅导;

2、家庭暴力的干预 ★★★改善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纵向关系,而改善夫妻关系服务的重点则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横向关系。

四、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

2、家庭成员增能;

3、家庭个别化;

4、家庭成员需求满足(目前需要+长远需要;解决问题的需要+预防问题的需要)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接触阶段、开始阶段、介入阶段、结束阶段)

★★★介入阶段中,主要承担的角色包括:

1、支持者(认识和调动受助家庭成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与其建立积极、信任的合作关系);

2、教育者(把受助家庭成员面临的困难视为某些生活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并向其讲授有关的知识和提供必要的技能训练)

3、咨询者(为受助家庭成员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深入了解面临的困难,以便做出准确判断)

4、使能者(为成员提供相关服务机构的服务信息,增强受助家庭成员运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资源的调动者(是在家庭服务中经常扮演的角色,它要求社会工作者为受助家庭成员建立和扩展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家庭结构图(是评估的工具)□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婚姻关系;//表示离婚关系;/表示分居关系;„„表示同居关系。

绘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2、同辈关系中,年长在左、年幼在右;

3、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四)、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

2、聚焦技巧(是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收窄注意的焦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对问题做深入的探索,保证服务介入活动的效率)

3、再标签技巧(帮助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从而促使受助家庭成员产生新的、积极的行为)

第十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以全体学生为主要直接服务对象,尤其是“社会——情绪——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兼顾服务于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学校和社区环境等。

★★★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网络性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

1、与德育的关系(要重视在实践中预防学校社会工作的“德育化”);

2、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注重学生与学校环境的互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个体自身的作用)

3、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需要与班主任紧密合作);

4、与生活管理的关系(要与生活管理老师互相配合来完成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1、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2、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

3、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促进学生价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

5、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

一、满足所有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促进学生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关系

★★学校社工协助学生了解3种不同的性格特点:

1、“好斗型”

性格特征:眼神凌厉,说话大声而耿直,容易责怪别人,常常希望在辩论中获胜,并先顾及自己的需要

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时会使别人感到不被尊重

2、“被动型”

性格特征:与别人很少有眼神接触,说话声量弱小,迟疑、自责、退缩,期望别人明白自己在想什么

人际关系:虽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往往忽略自己真正的需要

3、“决断关心型”

性格特征:真正知道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会着重而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以温和的声音和眼神与人接触,愿意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以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

人际关系:能与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受到别人的爱戴,同时也能照顾自己和别人的需要。

(二)、增强学生明确自我身份和有效处理冲突的社交能力

(三)、增强学生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

(★较重要)协助学生满足其情绪觉察、情绪表达和情绪控制需要方面,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1、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情绪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明白一切情绪都是与生俱来的,并通过设计情景角色扮演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不同情绪。

2、培养学生分辨个人情绪的能力,认识不同的情绪表达方法,透过分享和体会恰当表达个人情绪。

3、提高学生辨识别人感受和情绪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同理心去理解别人的情绪,明白与人相处时互相谅解的重要性。

4、引导学生认识情绪问题的形成及其影响,探讨情绪与生理反应的互动关系,了解情绪问题的本质,体验以呼吸松弛法、静坐放松法、肌肉放松训练等策略来舒缓压力,减少负面情绪给身体带来的影响。

5、引导学生以正面想法去面对负面情绪,学习“转换想法”的3个步骤:分辨与判断是否存有非理性想法,依据是这些想法是否符合事实,是否造成困扰;是对非理性想法进行驳斥,既能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进行逻辑性驳斥,又能以事实为证据做实证性驳斥;重建合理想法,驳斥非理性想法之后,需重建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用证据去分析或推论的理性想法。

(四)、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包含3个元素:认知结构;认知过程;外显行为。

(五)、提升学生的行动能力

(六)、提升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分辨是非的能力涉及两个主要概念:

1、利他主义;

2、道德判断的发展

(七)、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与抗逆力有关)

★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过程影响我们的行为和表现。

★自我效能感受五种因素影响:

1、个人的成功经验;

2、从他人的成功经验而得到鼓舞;

3、想象成功的经验;

4、旁人的观点和意见;

5、身体情绪状态。

★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要遵循SMART原则:具体的、有意义的、可做到的、实际的、适时的。

(八)、促进学生培养亲社会规范

具体的工作内容:

1、协助学习社会规范;

2、协助学习社会文化;

3、协助学习承担社会责任;

4、协助学习社会角色行为;

5、协助学生分辨是非能力;

6、培养道德感;

7、培养分析能力。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一)、抗逆力理论和方法(必考项)

抗逆力是优势视角基本信念中重要的一部分。抗逆力也是个人具有的特质或能力,它使个人身处危机或压力情境时,能发展出健康的应对策略,抗逆力是一种适应能力。

★抗逆力的表现形式:常规(亲社会)和非常规(反社会)两种形式。

★抗逆力的构成要素:

1、外部支持因素(我有什么资源 I have„„)

2、内在优势因素(我自己有什么I am„„)

3、效能因素(我能做什么I can„„)

★★★培养学生抗逆力的方法和基本步骤:

1、促进亲社会联结(组织学生活动;吸引父母参与学校工作;促进师生沟通);

2、建立清楚一致的行为和规范(明确是非界限,保持清醒头脑,把握好行为做事的分寸和尺度,是避免问题行为的关键措施)

3、教授生活技能(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有与人合作、冲突解决方法、抵制、决策、沟通、解决问题、自我决定、压力管理等)

4、提供关怀与支持(关怀与支持是抗逆力形成的关键因素)

5、建立和表达高期望(强调合作,淡化竞争)

6、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二)、个案管理方法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学生,影响学生的社会生态系统包括:家庭、朋辈群体、学校、社区等。适用对象:有特殊需要的、处境不利的学生,主要包括学业困境、人际关系困境、家庭生活困境、心理困境及有特殊行为问题的学生。★★ 个案管理过程:

1、识别服务对象(4种途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转介;同辈推介;服务对象或家庭主要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发现并介入)

2、对服务对象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

3、评估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4、进行资源——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的对接;

5、监管服务的传送;

6、评估。

个案管理者的角色:服务经纪人、使能者

★★小组工作的过程:

1、考察与预估阶段(按需开展和自愿原则);

2、制订计划阶段;

3、实施计划阶段(4个时期:前期;形成期;协商期;成熟期)

4、评估与调整计划阶段;

5、再评估阶段

第十二章 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一、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公共服务(居委会的工作)

1、社区就业服务。(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2、社区福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养老、文化教育、健康服务、再就业、婚姻];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康复服务、安置服务、生活服务];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帮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困难、开展军民联谊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生活照顾服务、校外教育、失足青年的帮教服务];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帮助再就业、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

3、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取向:

1、学校本位的社区教育;

2、社区工作本位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内容有: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1、补偿式教育,通过社区教育课程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通常采取非正规的教育方式,主要针对服务的中下阶层群体,重点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结构、投诉途径、公民权益等知识,改善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知识欠缺。

2、控制式教育,通过宣传教育,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这种教育以阻止性为主。如乱扔垃圾、强过马路、公共场所吸烟等。

3、发展式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基层社区居民建立自信和自尊。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角度看:

1、家庭生活教育;

2、公民教育(这方面社区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

3、成人教育(以因各种原因失学或未能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士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如下岗工人职业技能训练、老年大学课程等);

4、健康教育(主要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

4、社区治安(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狭义指管辖本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广义包括与治安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单位保卫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及社区居民等。

主要工作内容:

1、宣传教育工作;

2、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3、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4、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提出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5、流动人口服务(新增)

主要工作内容:

1、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服务(如成立“社区青年汇”、交友联谊、文体娱乐、法律服务等);

2、流动儿童服务(开展居家安全教育、亲子沟通教育、人际关系成长、学业辅导等);

3、协助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药具发放、生殖健康宣传等)

(二)、社区志愿服务(新增)

主要工作内容:

1、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

2、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3、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4、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二、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新增)

(一)、农村社区建设。

1、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

2、提升农民素质能力;

3、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二)、农村扶贫开发。

1、执行国家扶贫开发相关政策;

2、在一些地区开展促进农村生计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如小额信贷项目等。

(三)、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成长服务;家庭服务;青少年犯罪预防与行为偏差的矫治服务;社区托管服务);

2、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老人合法权

第15 / 19页

益保障服务;老人文化娱乐活动);

3、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协助开展保健服务;心理健康服务;技能训练和创业支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

三、社区分析

(一)、社区类型分析

商品住宅区、单位型社区、经济适用房住宅区、老旧小区。

(二)、社区问题分析

1、共同性问题的分析(整个社区层面,带有明显的“集体性”)

2、社区内群体性问题分析(包括社区中的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残疾人、失业者、低收入者等群体)★★★

(三)、社区需求分析(布雷德绍1972年提出的)

1、感觉性需求(指居民或服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要)

2、表达性需求(居民或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如申请服务、排除等候服务等)

3、规范性需求(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

4、比较性需求(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有所差别的需求)

四、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执行

★★服务或活动阶段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预算管理(本着节约和“量人为出”的原则进行管理);

2、时间进度管理;

3、服务品质管理;

4、士气激励和提升(主要目的是增强成就感,具体方法是通过口头表扬、墙报表扬等)★★结束阶段主要应处理的工作有:

1、经费报销;

2、服务资料及时归档;

3、对专业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表彰;

4、对服务(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包括对服务(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五、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资源连接

★★★社区资源的连接方式:

1、资源整合(通过整合既有资源和争取更多资源,形成功能上的互补与互赖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包括社区组织之间协调、合作的过程,如场地设施、联合决策和行动等)

2、资源共享(指相邻社区都有资源,但种类不同,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各自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一个社区出场地,一个社区找授课老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计划)

3、资源流通(在社区服务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根据资源的不同特征,配置资源,采取组织、培训、咨询、合作等不同方法进行弹性使用,以保障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协调和使用,如社区居民骨干、幸存者、居民等都是人力资源,应通过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方式来利用这些人力资源,开展各种社区服务)

(二)、推动居民的参与

★★社区参与的层次:告知(最低层次的参与);咨询;协商;共同行动;社区居民自治(最高层次的参与形式)

从结果层面看,对决策结果完全没有影响的是“告知”;而对决策结果有全面影响的是“社区居民自治”。从过程层面看,不需要教育或能力,也不需要权力、责任和沟通的是“告知”,最需要教育或能力,也需要权力、责任和沟通的是“社区自治”。

★★★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分析(新增):

1、参与价值。居民对参与社区事务通常有3种态度:

1、不关心(事不关已,已不劳心);

2、自责(认为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己无能);

3、无用感(认为自己参与并不能影响和改变目前的状况,缺乏参与的热情)。

2、参与意愿。

3、参与能力。可能受到2个主要因素影响:

1、时间和金钱;

2、知识与技巧。★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

1、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

2、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

3、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

(三)、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社区支援网络建立的策略主要有:

1、个人网络;

2、志愿者联系网络;

3、互助网络;

4、邻里协助网络。

第十三章 医务社会工作 第16 / 19页

★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

1、诊断与评估;

2、咨询与辅导;

3、寻求与整合资源;

4、政策和服务倡导;

5、多专业协调与合作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2、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

3、以病人为中心;

4、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

包括:

1、隐私保护(如疾病咨询、病历记录等);

2、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对于服务对象决定治疗方案或放弃治疗时);

3、安乐死(我国目前没有相关明确法律规定);

4、药物或临床研究(必有遵守相关不伤害和告知原则,包括“知情同意书”,也必须通过相关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国内展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11项,包括(典型):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问题对全人类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强调初级预防层面的干预

2、专注于通过干预,强化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水平,尽量减少残疾的发生和院舍化的照顾。

3、由社区工作者与其他健康以及为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所有目标人群都能获取健康照顾和社会服务。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角色:直接服务提供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项目计划者、评估者和政策制定者。

二、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四种疾病具体看书,考点都比较容易理解)

★急诊室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

1、病患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要;

2、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要;

3、急诊管理的需要。

★急诊室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1、支持病患及其家庭(整合社会资源,协助病患及其家属;对情绪做适当处理;帮助病人及其获取各种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

2、协助配合医护人员(详细了解病人的家庭病史、心理与情绪状态等信息,在医护人员需要是可以作为资料;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辅导支持性服务);

3、协调急诊管理(将急诊室的工作状况、工作需要向医院管理层反映,提升急诊的服务质量;通过构建医患沟通良性渠道,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及时发现并预防急诊医疗纠纷)

★★★精神障碍除包括精神病外,还包括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个案工作;

2、小组工作;

3、社区工作;

4、项目管理。

(二)、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个案管理;

2、小组工作

(三)、急诊室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急诊室社会工作需要处理的常见问题:

1、应激障碍症(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给人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导致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为茫然、恐慌、愤怒等情绪反应)

2、心理——社会反应(急诊室复杂的环境和周围重病病人的影响也使病患及家属表现出不良情绪反应,很难自己走出焦虑)

3、哀伤(由于损失和丧失引起的情绪反应)★★★急诊室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危机干预;

2、出院准备服务;

3、社会心理评估;

4、咨询服务;

四、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一)、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

1、生理信息;

2、社会信息(包括家庭、社会支持、社会环境);

3、心理信息

(二)、社会工作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属个案工作,先帮助个人挖掘自身潜能,建立自尊,改变认知,再由他自己改变行为的过程)主要包括8个步骤:

1、详细讲述问题行为;

2、收集数据;

3、设定目标;

4、行为介入;

5、家庭作业;

6、行为改变的强化;

7、第17 / 19页

行为改变的认同;

8、防止故态复萌。第十四章 企业社会工作(新增)

※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社区,企业社工是有物质帮助的,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会相似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1、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

2、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福利权益。(手段)

3、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4、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策略。★★企业社会工作的功能:

1、提供物质帮助,协助困难职工摆脱困境

2、为企业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3、协调内外关系,增强企业组织的凝聚力

4、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5、预防问题产生,保障社会和谐均衡稳定

6、促进能力发展,实现社会的持续创新

◎强资本弱劳动,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任务艰巨

★企业社会工作对象:

1、职工个体及职工家属;

2、职工群体;

3、企业整体或企业内的管理部门;

4、一个行业或一

个社区;

5、整体社会。

★★企业社会工作者的类型:

1、企业内的社会工作者(独立设置的社会工作部门;设在工会内的社会工作部;人力

资源部门工作的专职社会工作者)

2、社会组织中的企业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事务所;项目经费支持和项目过程监督的协 会、基金会等)

3、政府部门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4、工会等人民团体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5、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站中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企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咨询辅导者;

2、促进者(使能者);

3、联结者(中介、经纪人);

4、调解者;

5、教育者、6、协调者、7、倡导者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1、职工福利服务;

2、职工职业生涯规划;

3、职工情绪管理;

4、职工素质提升;

5、职

业安全与健康;

6、职工休闲生活与服务;

7、职工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服务;

8、劳动关系协调;

9、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

10、困难群体关怀;

1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其核心是保护劳动 者合法权益,目标是为了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必须担负的利益相关方责任,如每年出具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等)

一、个案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

(一)、企业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分类:

1、一般信息咨询性问题(职工对企业的作业程序、劳动及社会保

障法规等不清楚,需要帮助);

2、人际交往和感情问题(交友圈狭窄,很难融入企业,恋爱问 题等);

3、家庭问题(婚姻关系失调,代际冲突,家庭暴力);

4、适应问题(工作适应不良,生活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

5、情绪问题(因工作和生活引起的焦虑、紧张问 题,想家,工作引起的沮丧,处理失当的感情等);

6、资源提供与心理支持问题(下岗和失业 人员的再就业的心理与社会支持,工伤(亡)事故的补偿与危机干预等);

7、法律援助和权益 保护问题(包括工伤事故赔付,劳动保护与保险问题,工资拖欠与克扣等问题处理中的协助)★个案服务对象来源:厂医转介的职工、管理部门工作员发现并介绍的职工、职工亲友介绍的职工、社会工作者主动

发现的职工、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的职工等

二、小组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比较多用到)

(一)、企业社会工作中小组对象和内容

对职工:协助他们适应工作环境,增加生活乐趣,解决心理困扰,学习社会交往技巧,适应劳资关系,促

进劳工福利,改善工作环境等

对管理人员:促进管理与领导能力,帮助他们了解职工心理动力,协调劳资关系,寻求合理有效的生产方式

第18 / 19页

★★企业中小组的类型:

1、兴趣、娱乐小组(比较常见,目标是丰富职工的休闲生活,增加职工生活乐趣);

2、成

长小组(目的是让职工有了解或改变他们对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觉、行为的机会,通过小组 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洞察自己的问题,促进个人成长);

3、支持小组(目标是协助成 员应对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并恢复原有的应对能力,加强组员间的沟通及互相帮助,达到互 相支持的目的);

4、教育小组(目标是帮助组员学习新的知识与技巧,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重视组员间的互助,从而达到技能的提升);

5、治疗小组(目标是协助成员改变他们的行为,改善个人问题,治疗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创伤,重塑其人格,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问题解 决)

第二篇: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要点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是军队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优抚安置领域,综合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以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和系统为工作对象,协助有需要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问题,恢复和改善社会功能,是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和福祉的活动。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是指在社会救助领域中社会工作者根据社会救助的性质与特点,以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为指导,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为依据,采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专业服务的过程。家庭社会工作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论和方法帮助家庭解决面临的困难,更好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以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发展和情感需要的专业服务活动。

学校社会工作是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或私人经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对正规或非正规教育体系中的全体学生,特别是处境困难的学生提供的专业服务。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或学校解决所遇到的某些问题,调整学校、家庭及社区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学校、家庭及社区的教育功能,以实现教育目的乃至若干社会目标。

医务社会工作是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的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服务对象、家庭群体,增强、促进、维持和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会工作实施于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是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活动。

残疾人社会工作是针对残疾人和其他身心障碍者开展的社会工作。他不同于一般的残疾人服务,而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帮助残疾人补偿自身缺陷,克服各种环境障碍,重新回归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妇女社会工作是以妇女为对象,在总结和提炼本土的妇女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妇女存在的特殊问题和发展问题,满足妇女的社会福利,维护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发展,推动妇女工作向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社会性别视角的普及和纳入决策主流,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

妇女社会工作的原则1承认妇女的多样性以及与其一起工作的视角的多样性。2尊重妇女作为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家庭角色的扮演着。3了解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和他们的生存选择。4认识到妇女本身也是一个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问题。5妇女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客体。6增加妇女的资源和选择的多样性。7将个体与群体连接起来,促进妇女之间特别是具有类似经历的妇女互助。8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平等。

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觉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将抗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一)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

(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载体

(三)“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

(四)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始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二心理及认知辅导三生涯发展辅导四就学就业辅导五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辅导六行为偏差及矫正服务七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

儿童社会工作是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在当前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为指导和科学的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对儿童开展的助人及自助服务服务活动。

儿童的需要

(一)生存的需要

(二)爱的需要

(三)学习的需要

(四)游戏的需要

(五)社会化的需要

(六)被保护的需要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二)系统理论

(三)生态系统理论

(四)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的分析范式

(一)内外影响力范式

(二)社会功能发挥

(三)生命周期理论

(四)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基本要素1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2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3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二运用综合方法。三工作过程阶段化。四工作任务阶段化。五整合的价值观

通用过程模式中的四个基本系统一改变媒介系统二服务对象系统三目标系统四行动系统

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

第三篇:2017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必备)

2017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通用过程: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结案

一、接案(目标是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一个良好的专业关系,为预估和介入打下工作基础)★

(一)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通过社工外展工作。

(二)服务对象的类型:按服务意愿分为自愿型(现有服务对象)和非自愿型(潜在服务对象)

(三)会谈的准备:

1、资料方面包括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身体和精神健康状况,走访社区来了解服务对象个人和社会处境的情况,以及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

2、拟定实效面谈提纲,内容包括:介绍自己和自己的专长,竟要说明本次会谈的目的和内容、双方的角色和责任,介绍机构的功能和服务、相关政策和工作过程,征求服务对象对会谈安排的意见,了解对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期望,询问服务对象是否有需要紧急处理的事情,以便及时协助。

(四)会谈的目的和场所

目的:在于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是什么,以便达成助人目标。时间:配合服务对象的时间 地点:一般情况下在接案社会工作者的办公室或机构专门的会谈室 ★

(五)会谈的主要任务: 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受助); 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达成初步协议;决定工作进程。

(六)会谈的技巧:主要介绍自己;沟通;倾听(兼有鼓励、同理心)。★

(七)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1、收集的内容和范围:

个人资料(籍贯、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收入等)身体情况(病史、残疾、遗传病、长期慢性病、目前生理状况等)

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心理、智力、认知、个性、自我、情感、行为等)

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朋友、家庭、成长背景、学习、家庭经济状况、家人关系等)

2、收集的方法和途径:

询问(会谈、问卷、角色扮演、完成句子)咨询(向其他专业人士咨询)

观察(实地观察、家访、深入社区等观察者本身既是观察者也是观察系统的一分子)

8、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弹性);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重要);

3、决定问题优先次序(轻重缓急);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一)预估的目的:达到对服务对象、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了解,并对之形成概念化的认识,从而建构一个计划去解决或消除的问题。

(二)预估的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背景资料、所处环境、问题发生和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方法等)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挖掘产生问题的根源)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找出系统内外的资源并运用)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个人、小组、大型活动等)

(三)预估的步骤:

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需要; 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做出预估摘要。

(四)、决定介入的策略:决定介入策略的原则是多层次介入。

三、计划

(一)计划构成中的目的及目标:目的是指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大),目标则是指具体的工作指标(小,可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二)计划构成中的介入方法和介入行动:方法有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络建构和政策倡导等;行动则可以是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理辅导等。

(三)制定计划的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要尊重要务对象的意愿(自决);

3、详细和具体;

4、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四)、制订计划的方法:

1、设定目的和目标(目标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要可测量、可行,具体操作性和现实性和先后次序)

2、构建行动计划:选择介入系统(正式系统指有专业技能的如律师、医生;非正式系统指情感的维系如家庭成员、邻里);

选择介入行动(4种: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四、介入

★★

(一)介入的原则:

1、与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注重服务对象参与)

2、个别化(针对特殊性采取行动)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双方共同全力参与)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优先考虑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少的行动,题目多数出是对家庭还是个人开展行动)

五、评估

(一)评估的目的:

1、考查社会工作介入效果、服务对象进步情况及介入目标的实现程度

2、总结工作经验、改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二)、评估的类型: 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三)、收集评估资料的途径:

1、收集服务对象档案进行评估

2、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访谈、观察、记录的直接信息或者亲友、医生、老师等间接信息)

3、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填写的问卷等)★★

(四)、基线测量评估(又叫做前后测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3种方法:一是确定介入的目标,二是选择测量工具,三是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

2、进行介入期测量(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作为数据比较之用)

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基线进行对比)

(五)、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要切合实际需要。

六、结案

(一)、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总结工作(做结案记录并写成结案报告)

2、巩固已有改变(回顾工作过程;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给服务对象积极支持)

3、解除专业工作关系(不是不接触,而是不再提供服务,该转介的要转介)

4、撰写结案记录(书面结案)

★★

(二)、结案的类型:目标达成的结案;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

★★

(三)、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否认(不愿承认结案期,避开结案话题)倒退(回复到以前的状态来拖延结案)依赖(对社会工作者过分依靠)抱怨(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意)

愤怒(对社会工作者不满、攻击、挑战他们人)讨价还价(寻找理拖延结案)忧郁(表现得无精打采、失落而无助)★★

(四)、结案的处理方法:

1、结案前与服务对象回顾一下介入工作的过程,以确定结案的时机是否已成熟。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做心理准备。

3、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给予心理支持。

4、为服务对象提供对他们有帮助的资源网络,稳定服务对象的改变成果。

5、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服务对象交流各自的收获,相互鼓励面向未来。

结案后的一段时期内,社会工作者要定期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和跟踪,做好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第二章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的特点

(一)、社会属性的特点:

童年是每一个人人生的基础;儿童是每一个家庭的基础;儿童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

(二)、成长发展的特点:

快速性;阶段性(婴儿、幼儿、学前、学龄、青少年、);顺序性;不均衡性;个体差异性;分化与互补性(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和成熟,都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

★★

(三)、儿童的需要:

生存需要(基本生活照料和获得社会身份); 发展需要(获得关爱、教育和引导); 受保护需要(免遭虐待、忽视、剥削等伤害);

社会化需要(获得在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行为方式)★★

(四)、儿童面临的问题:

1、生存的问题(新生儿健康问题;儿童营养问题;儿童户籍问题)

2、发展的问题(贫困问题、家庭监护问题、受教育问题)

3、保护的问题(被遗弃、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性侵、被忽视、被拐卖)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传播健康成长理念和知识(母婴保健、婴儿早期喂养和实践、幼儿早教、亲职教育)

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

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儿童问题辅导、儿童的娱乐和休闲、儿童社会化引导)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

1、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连接现有政策、困境儿童父母就业援助)

2、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亲职教育、课后服务)★★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

1、儿童收养服务(收养信息发布、收养家庭招募、收养家庭评估、收养家庭培训、送养儿童与收养家庭适配、办理收养手续、收养后跟踪回访、评估结案)

2、家庭寄养服务(寄养家庭招募、筛选合格家庭、评估家庭寄养申请、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儿童家庭寄养跟踪和评估服务、儿童家庭寄养服务结案)

3、机构养育服务(也被称为集体养育或院舍养育,指将家庭监护缺失儿童集中安置在儿童福利机构中,由机构工作人员集体看护的一种照料模式)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以家庭为中心的方法

1、方法要素:以家庭为单位(社工与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建立关系,联合全体家庭成员);聚焦家庭功能(通过提升家庭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家庭发挥其功能的能力);家庭全程参与;建立良好关系(社工与家庭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坦诚和开放的沟通模式);连接资源网络(社工帮助家庭连接社区支持网络)

2、实务原则: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永远是第一需要考虑的;社工必有通过相关服务了解儿童需要和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儿童和家庭不应因为语言、宗教、发育迟缓等原因受到不同对待;家庭应获得

服务以保持儿童在家庭中生活,避免发生亲子隔离创伤;家庭寄养照料是临时安置的方式,应尽量短暂;家庭外照料儿童都应在最短的时间里与父母团聚;如没有回归原生家庭的可能,犯戒应为家庭外照料安置儿童提供永久性替代照顾服务,安排领养寄养;儿童社工服务必有为外照料安置儿童提供保障。

3、主要内容:以家庭为单位开展的监护评估,一般以儿童成长安全视角进行的家庭监护评估,内容包括儿童健康成长、家长监护能力以及家庭和社区环境3个方面。

(二)、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方法

1、友好社区的标志:“将儿童置于其关怀中心的社区”,标志为:社区能够保障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社区有条件让儿童与同伴见面和玩耍;社区能够保护儿童免遭伤害;儿童在社区里有干净的饮用水和卫生的环境;社区能够为儿童提供所需的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服务;儿童能参与家庭、社区和社会生活;社区能够在其发展过程中发挥儿童的作用。

2、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内容: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3、倡导方法:网络媒体倡导、名人效应倡导;海报宣传倡导;讲座论坛倡导等

第三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的界定(不满18周岁的为未成年人,本质特征是其发展性)生理:处于青春期,体形迅速变化,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性成熟。

心理:智力、情绪、自我意识、性意识、成长需求等都呈现出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动荡与稳定的结合、突变与渐变的统一等特点。

★★文化角度是青少年研究的重要视角。发展特点是:多样的、复杂的 ★★按其特点分类:

正直青年(循规蹈矩的青年);

问题青年(有越轨行为甚至犯罪倾向,不守纪律,性滥交,吸毒,惹是生非的青年); 文化叛逆青年(喜欢标新立异,追求独特的文化或品位,建立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 政治偏激青年(好打抱不平,喜欢激进的行动,以追求某些理想或社会取向)。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层面:

微观(指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一般是个案辅导服务); 中观(指家庭和小组层面的);

宏观(指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或针对法规或政策而进行的倡导或改变性工作)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

1、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社会发展需要,提供社会资源的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2、针对已经发生问题之青少年的个人、家庭、社区环境的不良因素而提供的矫正性社会服务;

3、针对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学校、社区状况而开展预防性社会工作服务。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1、在价值理念上更突出对青少年群体的多元化和主体性的尊重与接纳;

2、在专业方法方面更强调在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和发挥群体示范性效应方面的整合性作用;

3、更加注重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的政策倡导。★★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新增):

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

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本目标:激发青少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潜能。

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青少年成长发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包括:就业、婚恋、社交等方面的专业服务)

1、思想引导。(郭尔保的道德发展论)主要有:法制教育、公益服务、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等。

2、习惯养成。(3R理论)即:责任(Responsibility)现实(Reality)正确(Right)。相关服务活动如:自我约定、自我监督、小组中的行为表现的自我评估、如何提升自尊的行为表现等

3、职业指导。主要包括:职业规划、就业见习基地建设、面试技巧训练、就业讯息咨询、网络创业公益培训、就业资源联动等。

4、婚恋服务。主要开展:建立健康婚恋观、青春期教育、掌握交往技巧等专题服务,协助青少年提升婚恋交往能力。

5、社交指导。对社会交往有障碍的青少年进行社会关系调适,帮助其融入社会。

(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1、困难帮扶。对贫困家庭青少年、残疾青少年,帮助他们获得政府救济和保障以及社会资助和帮扶,同时培养自强自助的生活态度。

2、权益保护。为青少年提供个案维权服务,解答青少年的求助咨询,及时跟进并协调解决家庭虐待、人身伤害、吸食毒品、沉迷网络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案件。

3、法律服务。为青少年提供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青少年增强学法、遵法、守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必要时帮助联系法律援助部门给予援助。

4、心理疏导。缓解或消除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帮助青少年提高情绪自我管控的能力,促进健康

人格的形成,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未成年流浪乞讨等特殊群体的心理关爱。

(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1、正面联系。通过个案、小组和社区等工作方法,加强对闲散青少年的接触联系,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扶;加强对流动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

2、临界预防。关注普通青少年向有不良行为青少年转化的边界。及时采取有针对性预防工作,防止青少年与家庭、学校关系紧张、关系断裂。

3、行为矫治。对有不良行为按扣儿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通过进驻社区、学校、戒毒所、拘留所、看守所等工作项目,加强制度规则意识教育和法制底线教育,纠正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

4、社会观护。协助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开展取保候审观护帮教、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相关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社会调查等工作。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自我探索

★★罗杰斯“自我论”中的“自我概念”:

1、又称“自我影像”,是指个人对自己整体的了解和看法;

2、是主观性的,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未必与客观条件相符;

3、是可以学来的;

4、处于诡异多变的主观世界里,需要拥有一个积极、正向、稳定而健康的自我概念才不致迷失方向;

5、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某些服务对象(如父母、师长、恩人)对服务对象自我概念的形成往往具有深远的影响。

6、“自我概念”涵盖3个层面:现实我(真正的我);理想我(希望中的我);客观我(别人眼中的我)。

(二)、生涯规划

★★Wood的生涯选择配合论是生涯规划的重要理论基础。(基本内容:首先要自我认识,然后再认识外面的世界,最后使两者对接,充分发挥和配合)

青少年生涯规划的重点:

1、自我认识;

2、认识工作世界;

3、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

4、评估环境因素。

四、改善青少年家庭关系的社会工作方法

(一)构建和睦亲子关系

纵向关系(子女出生后,父母通过抚养、管教及培育与子女建立的亲子关系,其关系是自上而下的)横向关系(子女长成成人,对父母的依赖减弱,与父母以平横的关系相处)反的纵向关系(当父母年老衰弱时,由子女来照顾年老的父母产生的关系)★★

(二)开展亲职教育辅导服务

亲职教育辅导服务的主要目标:

1、协助父母如何有效地扮演好做父母的角色;

2、协助父母了解孩子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发展中的阶段任务与危机;

3、强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渠道;

4、改善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态度;

5、了解家庭气氛对子女成长的影响;

6、如何及早发现与辅导子女的异常行为表现。

理论基础:“父母效能训练模式”有较好的理论参考,如何运用接纳、尊重、同理、倾听等辅导技巧与子女做有效的沟通。

主要包括:

1、积极倾听(成为子女的心理辅导员);

2、使用“我-讯息”(展现对子女的同理心);

3、积极沟通(接纳、专注、适当沉默、寻找共识、有耐心做沟通)

(三)社会观护方法(新增)是以少年司法分流制度为基础的偏差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社会观护服务。

司法转向计划通常包括4种模式:

1、以社区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2、以警察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3、以法院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4、以社会福利机构为基础的转向计划。

(四)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运用的整合性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方法和策略具有整合性特征。

第四章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的界定(我国政府多以60周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老年期的划分:60-69为低龄;70-79为中龄;80以上为高龄。

生理老化:眼睛需要较多的光才能聚焦,并且对强光反应敏感;辨别颜色的能力下降,有老花眼;难以区辨不同的声音;嗅觉功能可能会严重受损,难以闻出煤气、天然气或变质的饭菜味;可能会有较高的痛觉阈限,更可能发生低烧或高热。

心理老化:老年人的结晶智力比年轻人还多,主要是日常学习和生活积累的结果。感官功能的下降并由此产生反应迟缓现象及记忆力下降。

社会角色变化:会丧失象征中年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

(一)、老年人的需要:

1、健康维护(最为关注和渴望满足的需求);

2、经济保障(“反哺式”的供养方式是老年人获得经济保障的最主要途径);

3、就业休闲(丰富日常生活成为他们的新需求)

4、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

5、婚姻家庭

6、居家安全(需要安全宜居的家庭氛围和社区环境)

7、身后事宜安排(包括子女的生活、财产的处置、墓地的购置、后事的操办等)

8、一条龙照顾服务(可能需要居家照顾、社区照顾、院舍照顾等不同类型的服务,因此要有良好的过渡与整合)

★★

(二)、老年社会工作应注意的事项:

1、价值观问题(可能会影响社会工作者对待老年人的态度和行为);

2、移情与工作倦怠问题

(移情——服务对象对社工抱有全速等特殊感情;

反移情——社工把服务对象当作是家中老人,从而对老人出现的感情,有可能会影响服务; 倦怠——长期做老年工作,如患老年痴呆症的服务对象工作,可能会产生倦怠,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针对老年人本身的身心健康,属于直接服务),主要包括: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酗酒和滥用药物问题、协助进行压力管理、锻炼身体方案、设计防范老年人在家中受伤的措施、提供精神健康服务、推广预防性服务、提供跟年龄有关的疾病的信息、提供有关社会服务和后续性健康服务的咨询等。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针对周边系统的服务,属于间接服务),主要包括:送餐、家庭病床、家务、探访、电话慰问等个人协助服务;出行和行动服务,如提供手杖、轮椅和依据改造等辅助手段;紧急呼叫系统安装等技术支持;信息咨询、转介、代际互助、日托、营养配餐、房屋修缮、照顾者的休息安排、入住老人院舍等服务。

(二)、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 ★★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 抑郁症(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情感)痴呆症(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功能)

谵妄症(类似痴呆,但它发病突然,并且有生理方面的原因,可以逆转)

焦虑症(典型的特点是过度忧虑,有非理性的恐惧,并抱怨身体不适)

(三)、处理精神问题 ★注意5个方面的问题:

1、珍惜当下(明白时间的珍贵);

2、找到往事的意义,以此建构生命的意义;

3、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4、协助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与输电网贫嘴贱舌解和宽恕他人,弥补缺憾;

5、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分类用◎表示)◎正式支持(涉及较多专业知识,一般中级考的多)◎★★非正式支持(即感情的维系)

1、非正式支持体系的构成分类:

家庭成员对父母的养老支持(主要是子女); 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兄弟姐妹及远亲、姻亲等);

非亲属对老年人的支持(邻居、朋友、同事、慈善机构、社区志愿服务等)英国学者婉格尔归纳了五种社会支持网络类型: 家庭依赖型(与家人密切交往);

社区整合型(与家人、朋友、邻居交往均密切); 自我涵括型(与家人、朋友、邻居有交往,但均不密切);

社区依赖型(与朋友、邻居交往密切);自我局限型(与任何人均不交往)

2、主要支持内容:经济支持、情感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家庭是社会救助的主要来源

◎用家庭思维建立家庭支持(指把老年人看成是复杂的多代关系系统的一部分)◎促进老人的社会融合三、处理老年特殊问题

(一)、虐待和疏于照顾问题 ★★类型:

1、身体虐待(打、体罚、限制人生自由、强迫进食等);

2、性虐待(未经同意发生性行为、性攻击、非自愿裸露身体等);

3、情感或心理上的虐待(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让老人遭受精神上的痛苦,如威胁、恐吓、骚扰,还包括把老人当孩子对待或有意断绝老人与他人的社会接触,与此为手段惩罚或控制老人);

4、经济虐待(不地使用老年人的经济资源、个人财产或其他物品,包括伪造支票或法律文件);

5、他人疏于照顾(主动或被动地未尽责满足老人身心健康的需要,包括未能充分满足老人在饮食、住所、穿衣、医疗照顾和身体保护等);

6、自我忽视(老人没能充分照顾自己又没有其他的照顾者,造成营养不良、脱水、有病没救治、个人卫生差等)

(二)、丧亲问题

★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研究发现:个人在接受自己不可避免的死亡或他人的死亡时,会经历一个由:否认期——愤怒期——讨价还价期——抑郁期——接受期构成的心路历程。

★★社会工作者在老人濒临死亡时要做的重要工作如下:

1、提供情感支持(协助老年人及其家人处理情绪,敞开心扉,处理未了事宜);

2、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

3、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4、做丧亲辅导。

(三)、临终关怀服务 主要包括:

1、辅助医疗专业人员为老人(控制)减轻疼痛和症状的服务,包括音乐治疗、宠物治疗、戏剧治疗等;

2、协助老人及其家人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

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四)、自杀直接线索:

老人直接说“我要了结自己”或“有时我真想结束一切”等直接表达,社工就要进一步筛查的自然倾向,如果已经有具体的计划和实施计划,要马上采取行动。

间接线索:老人借用一些问题看所爱的人的反应,如“没了我你会过得好些”或“这些日子我太麻烦人了”等,尽管家人和社工可能觉得这些话让人恼怒,但这是老人在绝望地呼救,要重视不能视而不见。

行为线索:没有提供任何口头线索,就决定要结束生命,并且不愿意和别人沟通。他们常常会在行为上流露出一些倾向,应视为警示信号。如:企图自杀或过去自杀过,收拾东西,储存药物,突然把贵重物品送人等。

四、老年人问题和需求评估的目的与方法

(一)、评估的注意事项:

1、物理环境(环境光线明亮,准备辅助性器具,如助听器、眼镜、纸、笔、步行器、拐杖等);

2、平衡好老人自立与依赖他人的需要;

3、关注最初提议做评估的人(重要他人);

4、注意老年人群体的异质性;

5、尊重老年人的隐私权(保密原则)。

(二)、老年小组工作方法(老年人小组工作的节奏比年轻人的小组要慢许多,对小组带领者来

说,要学会欣赏成员点滴的进步)

★注意事项:

1、尊重自决权;

2、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

3、尊重保密权;

4、干预小组动力,保护小组成员免受伤害。

五、老年社区工作

★★老年社区工作的重点目标人群:

1、独居老人;

2、高龄老人(80岁以上);

3、伤残老人;

4、困难老人。

老年社区工作方案的服务类型:

1、居家服务;

2、社区中心服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3、社区老人照顾机构服务。

★★老年人社区工作基本的原则:优势视角;充权;统筹规划;资源连接与整合。

六、老年人社区照顾(社区照顾正在由服务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在社区照顾:强调场域,由社区照顾:由社区资源提供的服务,如志愿者对社区照顾: ★养老机构的类型:

老年公寓(不需要任何生活协助的老年人服务机构); 临终关怀机构(需要尝试护理的老人的服务机构)

第五章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和问题 妇女的需要:

1、妇女生命权得到保障的需要(新增);

2、女生生殖健康的需要;

3、保障妇女权益和发展的需要;

4、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妇女面临的问题:

1、婚姻与家庭;

2、针对妇女的暴力;

3、生殖健康;

4、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的问题;

5、就业;

6、贫困女性化;

7、参政(妇女参政率高低是衡量妇女政治地位的最重要的指标)

★四多四少:副职多,正职少;基层多,高层少;虚职多,实职少;辅助岗位多,核心岗位少。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1、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2、关注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3、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4、强调“个人的即政治的”;

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 直接目标:

1、缓解压力和宣泄情绪;

2、重塑自信,提升对自我的认识;

3、解决妇女的实际困难和需要。中间目标:

1、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认识到“个人的即政治的”;

2、提升性别意识,促进自省、自信和自我认同;

3、建立妇女支持小组,减少成员孤独感。最终目标:

1、重新建构权力关系;

2、建立妇女网络与网络之间的连接;

3、倡导和建立全社会的性别公正和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三)、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主要问题: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单亲母亲的贫困化、就业困难、再婚困难、社会对单亲母亲的歧视和偏见等。

社工应做的服务:建立支持小组;帮助获得合法权益和社会基本保障。

(四)、针对流动妇女和留守妇女的服务

为流动妇女的服务:针对她们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鼓励她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促进其与本地居民的融合;对她们进行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途径;给她们的孩子

开办各种夏令营、亲子班及课外辅导班,缓解她们无暇顾及孩子的压力。

为留守妇女的服务: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其农业技术水平,创造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减轻其生活负担,增加资源以减少她们的压力和困难。

(五)、推动妇女参政的工作:

1、妇女参政包括权力参与(即妇女进入国家及社会事务的各个管理阶层,进行决策与公共管理)、民主参与(表现为妇女作为主要行使民主选举、建议等权利);

2、倡导保障妇女参政的立法;

3、维护法律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在妇女社会工作中,应用社会工作的个案、小组、社区方法时,一定要加入性别视角,遵循妇女社会工作的实践原则。

(一)、性别需求分析 摩塞把妇女的需求分为:

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改善妇女的生活条件,不挑战传统的性别分工模式和两性权利关系,如妇女需要食物、健康、就业等)

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改善妇女的社会地位,挑战传统分工模式和两性权利格局,如获得发言权、参与和管理社区事务、享受更高教育等)。

(二)、妇女增能的方法 ★妇女增能的主要方法:

1、透明化;

2、鼓励和肯定;

3、权力分析;

4、意识醒觉;

5、倡导政策改变。

第六章残疾人社会工作(从专业化走向职业化)

一、残疾人权利和基本需求2006年12月,联合国颁布了第一个全面保护残疾人权利的国际法律文件——《残疾人权利公约》。我国的助残日是: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

★残疾人的权益和基本需求包括:

康复权(是残疾人“独立生活”的重要保证); 教育权(是实现其就业和社会参与的重要保障); 劳动权(是社会参与的最重要方面);文化生活权;

社会福利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供养和公共服务等内容); 环境友好权。

(一)、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1、物质层面的困难:经济困难;住房困难;医疗困难;

2、精神层面的困难:在心理上产生压力感,残疾人“污名化”导致其产生孤独感、焦虑感和无奈感

3、社会交往的困难:参与机会的缺乏,导致残疾人封闭的生活方式,连婚姻恋爱都受到影响。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包含:努力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积极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一)、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有:

1、教育康复(是指狭义上的残疾人特殊教育。包括了对残疾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对残疾父母或监护人、家属给予缓解压力和提升照顾者的康复技巧;提升服务于残疾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职业康复(流程是:职业咨询;职业评估;职业培训;就业指导);

3、社区康复(我国初步建立三级预防体系,一级预防是指预防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通过实施免疫接种、围产期保健、减少暴力、预防交通意外等;二级预防是指防止伤害后出现残疾,通过残疾早期筛查、定期健康检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三级预防是指防治残疾后出现残障,通过实施康复功能训练、假肢矩形器及辅助功能用品、必要的矫形替代性及补偿性手术等措施)。

★★社会工作在残疾人社区康复中扮演着:个案管理者、连接资源者、服务提供者等多种角色。★★

(二)、社区康复的原则:

1、社会化(多部门、多组织、多种人员共同参与);

2、低成本、广覆盖(采用低投入、高回报、高效益、广覆盖的方法,就近就地开展社区康复服务);

3、因地制宜(从社区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服务);

4、因陋就简(尤其广大农村,缺医少药,交通不便,充分利用传统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而自制康复训练器械);

5、因势利导(提高对残疾人康复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如利用“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为残疾人服务,利用社区资源及志愿者开展工作等);

6、康复对象及其家庭积极参与 “三因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

(三)、促进残疾人就业权利实现的方法(新增)

1、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资源(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社区各类志愿者服务)

2、残疾人就业场所(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福利企业(就业能力较强的)和庇护工场(属于过渡性就业场所,就业能力较弱的残疾人)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

★★服务对象的特点(新增):

1、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2、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3、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4、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核心)。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司法判决前的服务、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一)、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和犯罪嫌疑人的亲友)

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一定要写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

1、犯罪事实的记录;

2、前科;

3、本人的生活史(记载家庭、受教育、工作经历、身体状况、财产状况、宗教等)。

2、针对服务对象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主要针对这些陷入困境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提供帮助:

1、寻找社会资源以维持生计,如申请社会救济、帮助寻找暂时性工作等;

2、为因事件发生而失去依靠的儿童少年安排、照料生活,如寻找替代家庭或收养机构、与学校老师联系以关注学业等;

3、因事件发生而产生心理困扰的家庭成员提供辅导服务。

(二)、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

1、协助服刑对象适应监禁场所的生活(帮助对象熟悉监狱环境;协助服务对象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协助服务对象解决生活困难;预防服务对象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

2、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公民教育;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知识与能力提升);

3、帮助服务对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其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其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帮助其构建支持社会网络)

(三)、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

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保持良好品行;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命令;接受矫正社会工作者辅导;及时汇报工作、生活的居住状况,不以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等)

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

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

4、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促进就业;帮助接受教育;做好基本生活救助;落实社会保险)

(四)、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1、提供住宿场所;

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4、提供物质援助。

(五)、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新增)

1、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治疗及康复服务(建立戒毒人员档案;定期不定期对戒毒人员进行个案辅导或家访;与相关部门合作,为戒毒人员提供生活上的关心和支持,帮助解决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戒毒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援助)

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及宣传服务(通过小组活动或班会等形式,对中小学校学生、老师和家长进行禁毒宣传教育;跟进学校和社区中滥用药物和毒品的青少年,为其提供个案辅导和家庭辅导;在社区开展禁毒宣传教育;发动组织社区志愿者参与禁毒工作。)

第八章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优抚安置工作的界定

1、优待(国家、社会对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优先优厚待遇,包括现役军人、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烈士遗属、现役军人家属等)

2、抚恤(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主要包括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

3、安置(指对特定对象或生产、生活有困难者的扶持、帮助或就业安排,包括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退休士官、退休志愿兵、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等)

★★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分类

1、优抚医院社会工作,属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范畴。

服务对象:伤病残军人、带病回乡复员退伍军人、患严重精神病的复员退伍军人。需求:治疗康复、基本生存、家庭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尊重 介入层面:危机干预

★★

2、光荣院社会工作,属于老年社会工作的范畴

服务对象:老年、残疾或未满16周岁烈士的遗属、因公牺牲军人的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和进入老年的残疾军人、复员军人、退伍军人、无法定赡养人、抚养人或赡养人、抚养人无能力的

需求:疏于照顾、药物滥用与依赖、性与亲密关系、婚姻家庭需要

介入层面:人生回顾和哀伤辅导

3、复员退伍军人安置社会工作,会重新融入社区。服务对象:复员军人和退伍军人

需求:就业保障、适应新生活、发掘支持网络、加强沟通 介入层面:社会再适应

4、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移交政府安置的军休干部、离退休干部。

需求:军队情结的需要、健康维护、社会尊重、多元养老、社会参与

介入层面: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

(二)、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协助处置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问题(参与入院时评估;协助处理不良的家庭关系;增强对病情或医疗程序的了解与适应;手术或特别治疗之前及之后的心理辅导;纠正不当行为;增进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对遭遇紧急或突发事件的服务对象进行危机介入)

2、协助增强服务对象对医院环境的适应(解释医院的有关规定;帮助服务对象善于运用医院的设备)

3、协助处理服务对象与医疗系统的关系(提供相关的医疗资讯;协助及联络医疗团队的各专业同人;协助服务对象及其家庭运用有关的社会资源;提供相关的医疗及福利的电话咨询;个案处理及转介;疏导医疗纠纷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4、出院及跟进服务(与医护人员一起商讨病情,;教导家庭照顾服务对象;协助家庭与服务对象一起设计跟进及检讨方案;运用居家照顾及社会康复护理等公营或志愿者服务)

5、其他方面(研究工作,提供医院管理和发展方面的政策建议;检讨优抚医院社会工作的运作过程;评估服务设施的使用情况;发展教育、支援、自助及治疗等个案、小组、社区服务;协调及促进医疗团队成员的支援网络;参与社区健康计划的有关活动;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服务进行专业方面的推进和督导;参与医院内有关活动的策划;协调社会资源,整合社会网络。)

★★★特别内容:

1、复员军人慢性病医院社会工作(包括常规社会工作服务)

2、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社会工作与康复社会工作(或残疾人社会工作)紧密相关

3、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院社会工作属于精神病理社会工作,它是最深入的社会工作治疗的一种。

(三)、光荣院社会工作的内容★★★

1、主要内容:(做好入住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协助服务对象适应光荣院的新生活;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案心理辅导;通过策划、组织一些简单易学的活动;协助服务对象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力所能及的院舍活动;引导服务对象正确看待死亡;利用社区或社会资源;推动志愿服务并对志愿服务进行督导;促进深受其害院专业服务的发展;影响社会及环境的决策;其他)

★★★特别内容:

1、疏于照顾:强迫进餐、洗澡、就寝等;隔离;贴标签(3种隐避性疏于照顾)

2、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问题的预防(服用违禁药物;滥用处方药,依赖处方药是一个隐性过程)

3、性与亲密关系的处理(社工应该组织尽可能多的社交联谊活动,满足老人对归属与爱的需要)

(四)、军休社会工作的内容

★★★实现“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主要内容:

1、接收安置前(收集、分析列入交接计划的军体干部资料,做好待移交军休干部需求的预评估和问题的预诊断;协助待移交军休干部了解移交地方后的相关政策)

2、接收安置中(协调移交部队解决遗留问题;审核军休干部档案;利用上门家访机会,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工作;做好群体性的政策解答和心理疏导;协调熟读军休干部办理医疗、落户、组织关系、档案移交等方面手续)

3、接收安置后(引导军休干部进行平民化角色转换;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军休干部的政治 待遇和生活待遇;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做好医疗保障工作;推进军休社区建设;协助开办老年大学;做好高危军休干部的临终关怀工作;培训工作人员;推动志愿服务;协助促进社会政策的良性改变)。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各种不同的优抚安置社会工作存在的共性:

1、认知和情绪的处理——敏感、焦虑、紧张、失落、无奈

2、精神问题解决方法——寻求当下生命的意义

3、危机干预——有限的时间内(1-6周)最好的努力产生最大的效果

4、对工作人员压力问题的处理方法——建立支持小组 ★危机介入的方案制定:

限定目标尤为重要,可使用SMART方法,即具体性、可测量性、可实现性、现实性、时间性 ★人生回顾的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善于“积极倾听”,过程包括:

1、邀请(借助身体姿势、面部表情和声音,表明正准备听服务对象说话)

2、聆听(当服务对象回应你的问话时,社工可以借助观察、鼓励等方式予以接收并回应)

3、回应(在服务对象倾诉过程中,可以用“嗯、对、没错”等证据词予以口头跟随或点头、握手等方式予以肯定)

在认知和情绪问题的处理时,干预的技巧包括:

1、认知重构;

2、放松技巧;

3、社交技能训练;

4、问题解决技巧;

5、系统脱敏;

6、模仿和角色扮演

第九章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社会救助的内容: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

★★★社会救助的工作原则:救急难(不救不活,不救难活);托底线(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可持续(助人自助,能力提升与建设)。

★★★社会救助对象的主要需求(马斯洛): 生理需求(最基本最迫切);

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 社交需求(就是爱和归属感的情感需求);

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和外部环境尊重,如鼓励孩子们参与社区志愿活动,让孩子有参与社会的成就感);

自我实现需求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

1、救助对象的多样性;

2、救助类型的复杂性;

3、工作过程的持续性;

4、工作方法的融合性;

5、工作依据的政策性(最突出的特点)

(一)、最低生活保障中的服务内容:服务对象的识别;帮助申请救助;提供心理支持;调节家庭关系;开展能力建设;促进社会融入

(二)、特困人员供养中的服务内容:提供基本生活条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提供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

(三)、医疗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协助申请救助;改善救治环境;协调医疗资源;强化社会支持

(四)、教育救助中的服务内容:提供教育机会;提供教育补助(即奖、贷、助、补、减);心理能力建设

(五)、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转变就业观念;自我认知调整;职业技能培训;连接就业资源

(六)、临时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危机干预;外展服务(包括街头救助和全天候救助);机构救助

(七)、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协助安置受灾人员;及时开展危机干预;修复社会支持系统;社区重建与发展

一、评估

(一)、评估的主要特点:

1、保持连续性;

2、救助对象的参与;

3、动态推进,全面了解;

4、合理利用知识和经验

★★

(二)、如何获得评估信息:

1、直接询问;

2、家庭探访;

3、观察身体语言;

4、使用量表(社工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如人际关系量表、婚姻满意度量表、个人问题清单等)

(三)、评估的重点:

1、服务对象关注什么、问题是什么;

2、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什么;

3、服务对象的健康或安全问题的迫切性如何;

4、服务对象发生问题的原因、时间、地点、过程;

5、问题对服务对象的影响及服务对象的反应;

6、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拥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资源

二、危机干预

★人们遭遇危机后的反应:

1、初始和紧张和惊吓;

2、个人或家庭出现严重的紧张情绪;

3、个人或家庭采用不同的反应策略并观察这些策略是否有效。

第十章家庭社会工作

★★★家庭社会工作主要包括3个部分:

1、以家庭作为背景的专业服务活动;

2、以家庭作为对象的专业服务活动;

3、以家庭作为活动单位的专业服务活动。

★★★家庭社会工作与家庭治疗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家庭的定义:

1、是依靠血缘、婚姻或法律连接起来的一群人;

2、是家庭成员拥有共同分享的历史和未来;

3、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深厚的情感联系。★★★家庭的类型:

核心家庭(父母与未婚子女); 主干家庭(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

联合家庭(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 领养家庭; 寄养家庭; 单亲家庭

★★★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中心视角是把握家庭成员需求的关键;

3、家庭危机是促使家庭成员改变的重要契机;

4、生态视角是理解家庭内外部环境的重要依据。

★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

一、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分为8个阶段:

1、家庭组成阶段;

2、学前子女家庭阶段;

3、学龄子女家庭阶段;

4、青少年家庭阶段;

5、子女独立家庭阶段;

6、家庭调整阶段;

7、中年夫妇家庭阶段;

8、老年人家庭阶段 ★

二、生态系统理论

1、微观系统(家庭就是微观系统,是家庭成员成长和发展的最重要生活场所)

2、中观系统(个从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儿童就是家庭和学校关系就是非常重要的中观系统)

3、外部系统(对个人有影响但个人并不直接参与的系统,如家庭所在的社区就是这样的系统,成员不一定直接参与社区的活动,但无法摆脱社区的影响)

4、宏观系统(影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通过以上三个系统而影响家庭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反映社会的道德标准)

三、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1、家庭行为学习(首先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鼓励父母在孩子做出适当的行为时给予奖励,做出不当行为则给予处罚)

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

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二)、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1、婚姻辅导;

2、家庭暴力的干预★★★改善亲子关系服务的重点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纵向关系,而改善夫妻关系服务的重点则是关注家庭生活中的横向关系。

四、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

2、家庭成员增能;

3、家庭个别化;

4、家庭成员需求满足(目前需要+长远需要;解决问题的需要+预防问题的需要)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实施步骤:(接触阶段、开始阶段、介入阶段、结束阶段)★★★介入阶段中,主要承担的角色包括:

1、支持者(认识和调动受助家庭成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与其建立积极、信任的合作关系);

2、教育者(把受助家庭成员面临的困难视为某些生活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并向其讲授有关的知识和提供必要的技能训练)

3、咨询者(为受助家庭成员提供必要的咨询,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深入了解面临的困难,以便做出准确判断)

4、使能者(为成员提供相关服务机构的服务信息,增强受助家庭成员运用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

5、资源的调动者(是在家庭服务中经常扮演的角色,它要求社会工作者为受助家庭成员建立和扩展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

(三)、家庭评估的常用方法 ★★★家庭结构图(是评估的工具)□表示男性; ○表示女性; ——表示婚姻关系; //表示离婚关系; /表示分居关系; „„表示同居关系。绘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长辈在上、晚辈在下;

2、同辈关系中,年长在左、年幼在右;

3、夫妻关系中,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四)、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

2、聚焦技巧(是帮助受助家庭成员收窄注意的焦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以便对问题做深入的探索,保证服务介入活动的效率)

3、再标签技巧(帮助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以往的消极态度和认识,从而促使受助家庭成员产生新的、积极的行为)

第十一章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以全体学生为主要直接服务对象,尤其是“社会——情绪——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同时兼顾服务于学校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学校和社区环境等。

★★★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特点: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网络性 ★★★学校社会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关系:

1、与德育的关系(要重视在实践中预防学校社会工作的“德育化”);

2、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注重学生与学校环境的互动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个体自身的作用)

3、与班级管理的关系(学校社会工作需要与班主任紧密合作);

4、与生活管理的关系(要与生活管理老师互相配合来完成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

1、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

2、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

3、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4、促进学生价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

5、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

一、满足所有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促进学生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关系 ★★学校社工协助学生了解3种不同的性格特点:

1、“好斗型”

性格特征:眼神凌厉,说话大声而耿直,容易责怪别人,常常希望在辩论中获胜,并先顾及自己的需要

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时会使别人感到不被尊重

2、“被动型”

性格特征:与别人很少有眼神接触,说话声量弱小,迟疑、自责、退缩,期望别人明白自己在想什么 人际关系:虽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往往忽略自己真正的需要

3、“决断关心型”

性格特征:真正知道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会着重而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以温和的声音和眼神与人接触,愿意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以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

人际关系:能与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受到别人的爱戴,同时也能照顾自己和别人的需要。★★个案管理过程:

1、识别服务对象(4种途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转介;同辈推介;服务对象或家庭主要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发现并介入)

2、对服务对象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

3、评估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4、进行资源——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的对接;

5、监管服务的传送;

6、评估。

个案管理者的角色:服务经纪人、使能者 ★★小组工作的过程:

1、考察与预估阶段(按需开展和自愿原则);

2、制订计划阶段;

3、实施计划阶段(4个时期:前期;形成期;协商期;成熟期)

4、评估与调整计划阶段;

5、再评估阶段

第十二章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一、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公共服务(居委会的工作)

1、社区就业服务。(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2、社区福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养老、文化教育、健康服务、再就业、婚姻];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康复服务、安置服务、生活服务];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帮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困难、开展军民联谊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

务[生活照顾服务、校外教育、失足青年的帮教服务];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帮助再就业、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

★★

3、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取向:

1、学校本位的社区教育;

2、社区工作本位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内容有: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1、补偿式教育,通过社区教育课程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通常采取非正规的教育方式,主要针对服务的中下阶层群体,重点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结构、投诉途径、公民权益等知识,改善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知识欠缺。

2、控制式教育,通过宣传教育,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这种教育以阻止性为主。如乱扔垃圾、强过马路、公共场所吸烟等。

3、发展式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基层社区居民建立自信和自尊。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角度看:

1、家庭生活教育;

2、公民教育(这方面社区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

3、成人教育(以因各种原因失学或未能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士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如下岗工人职业技能训练、老年大学课程等);

4、健康教育(主要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

4、社区治安(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狭义指管辖本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

广义包括与治安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单位保卫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及社区居民等。主要工作内容:

1、宣传教育工作;

2、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3、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4、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提出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5、流动人口服务(新增)主要工作内容:

1、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服务(如成立“社区青年汇”、交友联谊、文体娱乐、法律服务等);

2、流动儿童服务(开展居家安全教育、亲子沟通教育、人际关系成长、学业辅导等);

3、协助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药具发放、生殖健康宣传等)

(二)、社区志愿服务(新增)主要工作内容:

1、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

2、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3、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4、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二、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新增)

(一)、农村社区建设。

1、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

2、提升农民素质能力;

3、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二)、农村扶贫开发。

1、执行国家扶贫开发相关政策;

2、在一些地区开展促进农村生计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如小额信贷项目等。

(三)、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成长服务;家庭服务;青少年犯罪预防与行为偏差的矫治服务;社区托管服务);

2、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老人合法权第15/19页益保障服务;老人文化娱乐活动);

3、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协助开展保健服务;心理健康服务;技能训练和创业支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

三、社区分析

(一)、社区类型分析

商品住宅区、单位型社区、经济适用房住宅区、老旧小区。

(二)、社区问题分析

1、共同性问题的分析(整个社区层面,带有明显的“集体性”)

2、社区内群体性问题分析(包括社区中的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残疾人、失业者、低收入者等群体)

★★★

(三)、社区需求分析(布雷德绍1972年提出的)

1、感觉性需求(指居民或服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要)

2、表达性需求(居民或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如申请服务、排除等候服务等)

3、规范性需求(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

4、比较性需求(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有所差别的需求)

四、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执行 ★★服务或活动阶段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预算管理(本着节约和“量人为出”的原则进行管理);

2、时间进度管理;

3、服务品质管理;

4、士气激励和提升(主要目的是增强成就感,具体方法是通过口头表扬、墙报表扬等)★★结束阶段主要应处理的工作有:

1、经费报销;

2、服务资料及时归档;

3、对专业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表彰;

4、对服务(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包括对服务(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五、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资源连接

★★★社区资源的连接方式:

1、资源整合(通过整合既有资源和争取更多资源,形成功能上的互补与互赖来达到共同的目标,包括社区组织之间协调、合作的过程,如场地设施、联合决策和行动等)

2、资源共享(指相邻社区都有资源,但种类不同,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各自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达到自己的目的,如一个社区出场地,一个社区找授课老师,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计划)

3、资源流通(在社区服务过程中,社区社会工作者根据资源的不同特征,配置资源,采取组织、培训、咨询、合作等不同方法进行弹性使用,以保障资源能够被有效地协调和使用,如社区居民骨干、幸存者、居民等都是人力资源,应通过有组织、有目标、有计划的方式来利用这些人力资源,开展各种社区服务)

(二)、推动居民的参与 ★★社区参与的层次:

告知(最低层次的参与);咨询;协商;共同行动;社区居民自治(最高层次的参与形式)从结果层面看,对决策结果完全没有影响的是“告知”;而对决策结果有全面影响的是“社区居民自治”。

从过程层面看,不需要教育或能力,也不需要权力、责任和沟通的是“告知”,最需要教育或能力,也需要权力、责任和沟通的是“社区自治”。

★★★影响社区居民参与的因素分析(新增):

1、参与价值。

居民对参与社区事务通常有3种态度: 1)不关心(事不关已,已不劳心); 2)自责(认为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自己无能);

3)无用感(认为自己参与并不能影响和改变目前的状况,缺乏参与的热情)。

2、参与意愿。

3、参与能力。

可能受到2个主要因素影响:

1、时间和金钱;

2、知识与技巧。★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

1、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

2、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

3、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

(三)、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社区支援网络建立的策略主要有:

1、个人网络;

2、志愿者联系网络;

3、互助网络;

4、邻里协助网络。

第十三章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的功能

1、诊断与评估;

2、咨询与辅导;

3、寻求与整合资源 ;

4、政策和服务倡导;

5、多专业协调与合作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与医疗卫生体系相融合;

2、以服务对象的健康为主导;

3、以病人为中心;

4、服务规范的专业化

★★医务社会工作的特殊伦理议题与价值观包括:

1、隐私保护(如疾病咨询、病历记录等);

2、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特别是在对于服务对象决定治疗方案或放弃治疗时);

3、安乐死(我国目前没有相关明确法律规定);

4、药物或临床研究(必有遵守相关不伤害和告知原则,包括“知情同意书”,也必须通过相关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

国内展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11项,包括(典型):

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以及卫生监督协管服务规范。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以流行病学的方法来认识社会问题对全人类健康状态和社会功能的影响,强调初级预防层面的干预

2、专注于通过干预,强化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水平,尽量减少残疾的发生和院舍化的照顾。

3、由社区工作者与其他健康以及为专业人员合作,确保所有目标人群都能获取健康照顾和社会服务。★★公共卫生社会工作者角色:直接服务提供者、研究者、咨询者、管理者、项目计划者、评估者和政策制定者。

二、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四种疾病具体看书,考点都比较容易理解)★急诊室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必要性:

1、病患及其家属的心理危机干预的需要;

2、医疗团队及其成员的需要;

3、急诊管理的需要。★急诊室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1、支持病患及其家庭(整合社会资源,协助病患及其家属;对情绪做适当处理;帮助病人及其获取各种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

2、协助配合医护人员(详细了解病人的家庭病史、心理与情绪状态等信息,在医护人员需要是可以作为资料;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辅导支持性服务);

3、协调急诊管理(将急诊室的工作状况、工作需要向医院管理层反映,提升急诊的服务质量;通过构建医患沟通良性渠道,获得社会大众的理解与支持,及时发现并预防急诊医疗纠纷)

★★★精神障碍除包括精神病外,还包括痴呆、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和行为障碍、心境障碍、神经症性障碍、应激相关障碍、躯体形式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三、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公共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个案工作;

2、小组工作;

3、社区工作;

4、项目管理。

(二)、医疗机构与疾病治疗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1、个案管理;

2、小组工作

(三)、急诊室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急诊室社会工作需要处理的常见问题:

1、应激障碍症(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给人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导致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为茫然、恐慌、愤怒等情绪反应)

2、心理——社会反应(急诊室复杂的环境和周围重病病人的影响也使病患及家属表现出不良情绪反应,很难自己走出焦虑)

3、哀伤(由于损失和丧失引起的情绪反应)★★★急诊室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危机干预;

2、出院准备服务;

3、社会心理评估;

4、咨询服务;

四、精神卫生领域社会工作常用方法

(一)、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

1、生理信息;

2、社会信息(包括家庭、社会支持、社会环境);

3、心理信息

(二)、社会工作干预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属个案工作,先帮助个人挖掘自身潜能,建立自尊,改变认知,再由他自己改变行为的过程)

主要包括8个步骤:

1、详细讲述问题行为;

2、收集数据;

3、设定目标;

4、行为介入;

5、家庭作业;

6、行为改变的强化;

7、行为改变的认同;

8、防止故态复萌。

第十四章企业社会工作(新增)

※企业是一个特殊的社区,企业社工是有物质帮助的,企业社会工作与工会相似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1、争取职工的职业福利是企业社会工作的核心内容

2、协助监督企业落实涉及职工权益的法律、法规、维护职工福利权益。(手段)

3、因地制宜开展和设计有特色的服务项目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4、兼顾公共性、公益性与多方共赢的统一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策略。★★企业社会工作的功能:

1、提供物质帮助,协助困难职工摆脱困境

2、为企业职工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3、协调内外关系,增强企业组织的凝聚力

4、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

5、预防问题产生,保障社会和谐均衡稳定

6、促进能力发展,实现社会的持续创新 ◎强资本弱劳动,维护社会公平和公正任务艰巨 ★企业社会工作对象:

1、职工个体及职工家属;

2、职工群体;

3、企业整体或企业内的管理部门;

4、一个行业或一个社区;

5、整体社会。

★★企业社会工作者的类型:

1、企业内的社会工作者(独立设置的社会工作部门;设在工会内的社会工作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专职社会工作者)

2、社会组织中的企业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事务所;项目经费支持和项目过程监督的协会、基金会等)

3、政府部门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4、工会等人民团体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5、社区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站中的企业社会工作者 ★★★企业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1、咨询辅导者;

2、促进者(使能者);

3、联结者(中介、经纪人);

4、调解者;

5、教育者;

6、协调者;

7、倡导者

★企业社会工作服务内容:

1、职工福利服务;

2、职工职业生涯规划;

3、职工情绪管理;

4、职工素质提升;

5、职业安全与健康;

6、职工休闲生活与服务;

7、职工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服务;

8、劳动关系协调;

9、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建设;

10、困难群体关怀;

11、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其核心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目标是为了维护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必须担负的利益相关方责任,如每年出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

一、个案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

(一)、企业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分类:

1、一般信息咨询性问题(职工对企业的作业程序、劳动及社会保障法规等不清楚,需要帮助);

2、人际交往和感情问题(交友圈狭窄,很难融入企业,恋爱问题等);

3、家庭问题(婚姻关系失调,代际冲突,家庭暴力);

4、适应问题(工作适应不良,生活环境适应不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等);

5、情绪问题(因工作和生活引起的焦虑、紧张问题,想家,工作引起的沮丧,处理失当的感情等);

6、资源提供与心理支持问题(下岗和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的心理与社会支持,工伤(亡)事故的补偿与危机干预等);

7、法律援助和权益保护问题(包括工伤事故赔付,劳动保护与保险问题,工资拖欠与克扣等问题处理中的协助)

★个案服务对象来源:厂医转介的职工、管理部门工作员发现并介绍的职工、职工亲友介绍的职工、社会工作者主动发现的职工、自己主动寻求帮助的职工等

二、小组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比较多用到)

(一)、企业社会工作中小组对象和内容

对职工:协助他们适应工作环境,增加生活乐趣,解决心理困扰,学习社会交往技巧,适应劳资关系,促进劳工福利,改善工作环境等

对管理人员:促进管理与领导能力,帮助他们了解职工心理动力,协调劳资关系,寻求合理有效的生产方式等

★★企业中小组的类型:

1、兴趣、娱乐小组(比较常见,目标是丰富职工的休闲生活,增加职工生活乐趣);

2、成长小组(目的是让职工有了解或改变他们对自己及他人的思想、感觉、行为的机会,通过小组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洞察自己的问题,促进个人成长);

3、支持小组(目标是协助成员应对充满压力的生活事件,并恢复原有的应对能力,加强组员间的沟通及互相帮助,达到互相支持的目的);

4、教育小组(目标是帮助组员学习新的知识与技巧,补充相关知识之不足,重视组员间的互助,从而达到技能的提升);

5、治疗小组(目标是协助成员改变他们的行为,改善个人问题,治疗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创伤,重塑其人格,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问题解决)

第四篇:2018年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 复习要点(包过)

第一章通用过程模式

1.“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视角就构成了通用社会工作实务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人:增能,环境:培育好的环境,人与环境的互动:人适应环境。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包括人们生活所处的各个社会环境系统的理论,重点放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

社会工作者为了评估和解决人的问题:必须了解人在每个发展阶段的需要和资源,同时也要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人们如何认定和满足这些需要,包括人们生活中的各个社会系统(人个、家庭、群体和社区),以及社会系统是如何推动或阻碍人们保持与获得健康、幸福的理论和知识。

4.社会系统理论就是一个具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社会组织,系统的每个部分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系统论重视分析社会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这些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

系统理论分析组织、政策、社区和群体对个人的影响,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社会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服务对象与其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的形态和性质。

在系统视角下,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的环境系统是社会工作者介入和改变的场域。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实务强调:

1、注重个人的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帮助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解决问题,满足需要。

系统视角下的社会工作实务对服务对象问题所持的观点:

一、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疾病医疗模式或心理病理模式,即不再是一种个人归因。其问题的产生是内部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采取“社会病理”模式,既考虑对象外在环境中的社会支持网络和情况,也考虑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问题,以及人们所处环境与社会制度的限制或不公平。

二、对个人问题的评估,焦点不仅在于服务对象个人内在生理或心理的行为特征层面,而且涉及与服务对象问题相关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的外在环境的特质、功能和运作情况。

三、服务对象问题的相关层面或系统的各部分是动态的。

四、服务对象问题的处理需要采取周延和连续的整合观点。5.生态系统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中的“人在情境中”的观点一脉相承。

栖息地是指人生活的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生存空间是指人在社会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滋养性环境能够在适当的时刻和方式下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和支持,以增进社区成员的认知、社会及情绪发展。如果人面对生活压力又缺乏社会支持,便会出现严重沮丧,甚至产生偏差行为,这种环境是不友善环境。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体需握有取得资源的机会,否则无法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适应良好与病态、偏差等问题无关,而是天时、地利、人和下的成功交流,适应不良指的是个人的需求和环境提供的资源、支持之间无法搭配调和。

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人类的发展公式是D=F(P。E)即发展是人与环境的函数,主张个人的发展是主动的、有目的和目标的,人会为自己做最好的决定及选择。

6.生态系统工作切入点:1)微观系统指个人在亲密情境下的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它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系统。2)中观指小群体,包括家庭、工作群体和社会群体。一是中间系统,两个以上的系统间发生关联,二是外在系统即两个以上的关联系统发生关联。3)宏观系统包括组织、机构、社区和文化。

7.生态系统理论强调社会工作的目标是使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能够适应环境的要求。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社会工作将焦点放在:一是促进人们的成长和发展,二是增强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三是先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的阻碍,四是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们需求的响应和营养成分的提供。

8.生态系统理论下工作实务的任务,生态系统理论说明,个人或家庭问题产生的根源不单纯是个体内在原因,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环境资源的不足与障碍,是多种因素互动而形成的。

一、人与环境的调和程度,二、环境的品质,三、生活中的问题。社会工作实务干预的目标在于:一要增强个人和群体的能力,二要聚集于加强或建立社会支持。通过对环境进行干预,从而增进人与环境的调和度。

社会工作的功能就在于增进个人、家庭、群体的需要与环境中的支持资源的两相调和度,同时兼具直接服务和宏观干预两个层次的专业功能。直接服务重在通过环境工作提升个人应对环境压力的能力,满足发展的需要。间接服务是在社区、组织及政策倡导等层面发挥专业功能。

9.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优势视角的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力量(天才,知识、能力和资源)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都要立足于发现和寻求、探索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梦想,并面对他们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抗拒社会主流的控制。优势视角的优点在于它有分析、探索和发展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和能力,也在于它为服务对象培养那些能够解决他们问题的环境资源,协助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以及满足他们自己的需求。社会工作的角色是帮助对象自我增能。优势视角认为: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

优势视角强调:1)每个人小组家庭都有优点,都有他们内在和外在的资源。2)创伤疾病可能是伤害,也可能成为挑战和机遇。3)个人和小组家庭潜能是无限的,4)社工与服务对象协作才能更好提供服务。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优势视角将增能建立在五个理念之上: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扩大对象能力的优势的强调;关注个人或家庭与环境;将对象视为积极的能动主体;将个人的精神指向一直受到剥夺和压制的人群。

社工的角色不是为他人增能还是帮助人们自我增能,社工要避免以一种父爱主义的姿态与服务对象沟通。优势视角提供另外一种态度:个人和社区的优势是可以再生、可以发展和可以扩展的资源。

10.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人和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需要和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有内部原因,也有其外在的诱因。

11.内外影响力范式试图解释为什么对相同的处境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行为,协助社会性工作者理出其中的头绪。基本假设是人自身及其环境中生成的各种力量促成了他用某种方式行事,即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等各种力量的交互作用导致的行为。

12.生命周期理论观点,通用过程模式的社会工作实务要求有系统地、全面地思考个人或者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的内外因素,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们成长和发展的那些个人和社会因素。

13.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的基本要素:个人或系统完成生命任务的条件与资源;个人或系统与资源系统的互动;个人或系统的困难与社会问题的关系。

(1)非正式系统:家庭、朋友、邻居、同事、亲戚等。非正式系统资源能够提供物资与精神的帮助,情感支持,建议、信息,或直接提供具体服务和资源,如帮助照顾孩子、料理家务;临时性帮助,如借与钱财。

(2)正式资源系统:一种是群团组织,如工作单位、各专来团体、群众组织及各种协会等。另一种是社会性资源,如学校、医院、各种社会服务机构、派出所。

14.通用过程模式的特点:

一、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改变必须是一种主动与自发的过程。必须启发与促进对象内心的动机与愿望,使改变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运用综合方法。

三、工作过程阶段化。

四、工作任务阶段化。

五、整合的价值观。

15.改变媒介是指受雇于公立、志愿、非营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他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是促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服务对象的改变媒介不只是社会工作者还包括其他的助人者,即改变媒介系统。服务对象系统是指社会工作服务的对象,也是社会工作服务的直接受益人。目标系统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

行动系统是指那些与社会工作者一起努力,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是社会工作者的合作者。

第二章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1.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包括接案、预佑、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阶段。

(一)2.接案是指社工开始与服务对象接触时的第一步工作,包括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就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服务对象的需要而展开的沟通,包含了社会工作者如何与服务对象开展工作的知识和技巧。成功的接案是专业助人活动的前提。

3.社工的任务是: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对于非自愿的对象,社工要消除他们对机构和社工的不信任感,并引导他们接受服务。4.接案的资料准备:负责按案的工作者在面见服务对象之前要做好接案的资料准备工作。1)、事先研读服务对象资料,2)、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3)、了解服务对象是否有特殊事项需要谨慎小心处理。4)、走访社区。5.面谈的主要任务,P27要了解

面谈的技巧:1)主动介绍自己。通过向服务对象主动介绍自己,向他们说明协助的目的,主要介绍机构的目标、功能,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长,对求助者受助的看法等,打消对象的戒心和防卫,消除其疑虑,使他们顺利进入受助者的角色。2)沟通。内容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交流双方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和机构的功能,以及社工对角色的看法和期望。包括“事实性”和“治疗性”沟通。3)倾听。倾听的技巧:1.通过语言和非语言行为即身体上和内心态度上传达对对象的专注。2.面谈中的倾听不仅是为了了解情况,也是为了建立专业关系,鼓励对方更加开放自己。3.倾听不仅要听还要有参与,与服务对象互动,并给予适应的回应。

6.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1)、有一个双方共识的目标。2)、有一个特定的时间架构,即有时间的限制。3)、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中心。4)、在关系中,社工握专门知识、伦理和专门技巧。5)、这种关系是控制性的,即掌握工作的大方向。

7.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1、同感,投入到他们的感受和所关心的事情中。

2、诚恳,要始终保持诚恳、开放的真实的态度

3、温暖与尊重

4、积极主动。

8.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一、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

二、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三、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四、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五、社会文化因素。(“差序格局”来区分远近亲疏,首先是接受自家人帮助,其次才是他人)。

六、不同专业间的配合出现问题。

9.接案注意事项: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遇到紧急情况时,就要跳过其他阶段直接进入介入程序。如自杀、性暴力问题,对离家出走的孩子要及时安置在儿童保护中心,发现被虐待危险的要提早进行预防。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无能力的通常是向机构督导报告,由其安排人选继续提供服务。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尊重对象的意向,先易后难。4)保证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所提供的服务是服务对象所需要的。

(二)10.预估是为了帮助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需要了解服务对象的详细信息和资料,从而能够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他们,并且能够对他们所表现出的“问题”给予解释。这个工作过程就是助人过程中的预估阶段的工作。

11.预估的目的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2、识别服务对象的主观因素,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与使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12.预估的特点:

1、持续性,2、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共同参与。

3、行动取向。

4、有可识别的步骤。

5、渗透了专业判断。

6、有局限。

13.预估的原则

1、个别化原则

2、合作原则

3、避免片面

4、避免简单归因

5、兼顾服务对象的弱点与长处。

14.预估阶段收集资料的方法:1)询问。包括会谈、角色扮演和问卷。2)咨询。向有关专业人士咨询意见。3)观察。通过实地观察,以增加对服务对象及其社会环境的了解,增加对问题的真实感受。4)家访。5)利用已有资料。

15.预估报告的结构:第一部分:资料和事实。主要是对问题的呈现,包括问题的时间及涉及的人和系统,以及服务对象和问题的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学业、就业历史等。第二部分:专业判断。内容:对资料的理解;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评估;对形成问题原因的分析,对问题原因的理解和解释;判断改变的可能性和改变的益处。

(三)16.计划是获得了对服务对象问题、需要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资料及对这些方面的问题的基本判断后。社会工作者需要设计指导介入行动的整体计划来帮助服务对象。17.制定目标的要求:

1、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

2、目标要可测量。

3、目标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性。

4、应说明完成目标的时间。

5、目标应与机构功能保持一致。

18.通用过程模式关注对象包括以下几种:个人、家庭、小组群体、组织、社区。19.制订服务计划原则:

一、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二、要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即案主自决。

三、计划要尽可能详细和具体。

四、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五、要能够总结与度量,为评估打好基础。

20、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一)设定目的和目标。目的是宏观,目标是阶段性的。

(二)构建行动计划,1)选择介入系统。2)选择行为内容。社会工作介入行动是实现目标的手段,行动可以分为如下类型:

1、危机介入。

2、资源整合。

3、经济援助。

4、安置服务。

5、专业咨询。P60 21.服务协议的过程从接案时就已经开始。

(四)22.介入是实际执行服务计划,满足服务对象需要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行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社会工作者发掘和运用服务对象的内在动机、潜能,并与他们一道寻找资源解决问题。

23.介入特点:介入是有计划有目标的行动,干预是介入的核心,物质帮助和精神支持并重,介入有短期效果和长期效果。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二、个别化。

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五、瞄准服务目标。

六、考虑经济效益。

24.直接介入的策略:

(一)促使服务对象运用现有资源;帮助服务对象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和现有的外部资源,以达到改变的目标。

(二)进行危机介入:危机是由于个人生活中的压力或突发事件使个人原有的满意状况有所改变,导致出现不平衡,或者失去稳定的一种状态。危机是正常的,而不是病态的。危机介入的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帮助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其社会功能。

危机介入应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而不是解决整个问题。介入的策略(要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造成服务对象生活危机的事件有:担当新角色、增加新责任、改变已有的生活方式或生命发展过程的转变等。社会工作者可提供的支持与协助有:保护、接纳、提供希望与鼓励及教育与指导。

25.危机介入的技巧:

1、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而不是解决整个问题。

2、帮助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支持,以防精神崩溃(输入希望)。

3、介入目标要现实。

4、担任教导角色。

调解行动:是指社工帮助对象与环境中的系统一起找到利益共同点、从而带来改变的介入策略。

(五)26.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27.过程评估是对工作过程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阶段分别作出评估,关心的重点是工作中的各种步骤和程序怎样促成了最终的介入结果,方法是了解和描述介入活动的内容,回答服务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

28.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

29.差别影响评分首先由服务对象对介入影响进行自我陈述,报告自己有哪些变化,然后分析区分出哪些是介入本身带来的变化,哪些是其他因素带来的变化。

(六)30.结案是介入计划已成完成,介入目标已经实现,服务对象的问题已得到解决,或服务对象已有能力自己应付和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31.结案的类型或条件:

1、目标实现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

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的结案。32.巩固已有改变一些方法:

1、回顾工作过程

2、强化服务对象已有的改变

3、表达积极支持的态度。

33.结案反映的处理方法:

1、与服务对象一起讨论他们对结案的准备情况。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识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3、在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逐渐减少与服务对象的接触。提醒其学会自立,给予心理支持。

4、社工要估计一些可能破坏改变成果的因素,预防问题的发生,继续提供一些服务。

5、必要时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让对象分享各自收获,以建设性的方式表达感受,相互鼓励。

第三章 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的需要P77

1、生存的需要u包括生命存在的需要和社会存在的需要

2、发展的需要u一是获得良好的家庭生活,得到父母的爱和适当管教,良好的亲子关系,二是拥有受教育的机会,有良好的教育和学习环境,满足其求知欲。三是获得足够的休闲和娱乐,有安全的娱乐场所,为儿童形成良好的娱乐休闲态度方式手行为提供教导和培养。

3、受保护的需要,免受虐待、忽视和剥削。包括身体虐待,情感和性虐待等伤害,免被忽视,有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的忽视,免受儿童剥削。

4、社会化需要,包括一培养儿童的基本生活技能,二是促使儿童的自我观念发展,三是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个人与他人、学校社会待方面的关系。

4、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儿童的问题:

儿童生存的问题1.新生儿健康问题;2.儿童营养问题;3.儿童户籍问题 儿童发展面临的问题1.贫困的问题;2.家庭监护的问题;3.受教育的问题

儿童保护的问题1.儿童遗弃的问题;2.儿童遭受体罚和肢体虐待的问题;3.儿童被性侵的问题;4.儿童被忽视的问题;5.儿童被拐卖的问题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类型1.支持性儿童福利服务(个别化咨询辅导、休闲娱乐)2.补充性儿童福利服务(亲子能力不足)(经济补助、托育、育儿咨询、技能培训)3.替代性儿童福利服务(亲职不当和缺失)(收养、寄养、机构养育)4.儿童保护服务(遭到伤害)(虐待、忽视、剥削、暴力伤害)

四、儿童社会工作的层面1.微观:根据儿童个体需要开展的个案辅导工作2.中观:针对儿童家庭或有相同问题同伴开展的小组工作3.宏观:针对社会组织和社区的社会工作、政策改变

五、儿童社会工作实务的原则u儿童中心的原则u服务个别化的原则u儿童发展的原则u儿童参与的原则

第二节儿童社会工作主要内容

(一)促进儿童健康成长u 1.传播儿童健康成长的理念和知识(母婴保健、婴儿早期喂养、幼儿早教、亲职教育)u 2.提供家庭支持服务(亲职辅导、婚姻辅导、家庭辅导、亲子关系辅导)u 3.开展儿童支持服务(儿童问题辅导、儿童的娱乐和休闲、儿童的社会化引导)

(二)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u 1.补充和改善经济状况(连接现有政策资源、困境儿童父母就业援助)u 2.补充和改善家庭监护状况(亲职教育、课后服务“四点半课堂”)

(三)救助和保护儿童u 1.儿童收养服务(送养儿童信息发布、收养家庭招募、收养家庭评估、收养家庭培训、送养儿童与收养家庭适配、办理收养手续、送养儿童进入收养家庭、收养后跟踪回访、评估结案)u 2.家庭寄养服务(寄养家庭招募、帅选合格家庭、评估申请合格家庭、寄养家庭培训、儿童与寄养家庭适配、跟踪和评估、寄养家庭服务结案)u 3.机构养育服务(创造家庭氛围)

第三节儿童社会工的作主要方法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个案辅导

1.传统辅导模式: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人本治疗模式、家庭治疗模式 2.游戏辅导模式:发挥游戏的治疗性力量(1)游戏辅导形式与类型——无导向游戏辅导(自由玩耍)——导向型游戏辅导(人物创造和编故事)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团体辅导1.类型——儿童发展性团体辅导——儿童治疗性团体辅导2.学校辅导课程(P96-97)——儿童团体辅导在校园中的一种形式,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活动3.离异家庭儿童团体辅导(P98)——干预离异家庭儿童的方式之

团体辅导对离异家庭儿童的优势在于:同龄人更愿意与同龄人交流,团体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使成员对父母离异现象有更加全面和现实的了解,成员对团体的忠诚有助于提高成员应对挑战的勇气和信心。表现在一让参与其中的成员直观地了解到父母离异不是自己一个人独特的经历,周围还有人经历着和自己一样的困难和挑战,从而迅速形成团体认同,缓解对环境的压力感。二是离异家庭儿童通常都有情绪异常的问题,由于他们有相同的经历,较为容易接纳彼此,并有机会发泄负面情绪,最终恢复平和。三是离异家庭儿童常常挣扎的问题就是无控制感,而团体辅导活动是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能够帮助成员体验和恢复自己对生活的控制感。

(三)“儿童友好社区”的标志u 儿童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u 有条件让儿童与同伴玩耍;u 保护儿童免受伤害u 有干净的水和卫生环境;u 提供教育、医疗和紧急庇护;u 参与家庭、社区生活;u 社区在发展中发挥儿童的作用

2.儿童友好社区建设倡导的内容u 1.完善社区基本建设u 2.建设安全、益智的儿童游戏场所和设施u 3.健全社区儿童和家庭服务体系u 4.创新社区儿童参与工作机制

第四章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的需要

u 接纳自己身体与容貌,表现符合社会所规范的性别角色期望u 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u 追求个体情绪的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以及他人u 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u 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 u 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u 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u 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u 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二)n青少年的问题(2015修订)

u贫困问题u亲子关系问题u心理健康问题u厌学问题u网瘾问题 婚恋问题u犯罪问题u社会参与问题

(三)工作原则 u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u接纳与关爱青少年u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u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大修P114-119 1.服务青少年成长发展

思想引导u习惯养成u 职业指导u 婚恋服务u 社交指导 2.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u 困难帮扶u 权益保护u 法律服务u 心理疏导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u 正面联系u 临界预防(重视早期典型行为)u 行为矫治u 社会观护

第五章 老年社会工作

(一)n老年人的需要u 健康维护u 经济保障u 就业休闲u 社会参与u 婚姻家庭u 居家安全u 身后事宜安排u 一条龙照顾

(二)老年人面临的问题u 疾病与医疗问题u 家庭照顾问题u 宜居环境问题u 代际隔阂问题u 社会隔离问题

(三)n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u 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u 社会工作者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u 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四)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1、健康促进与健康维护服务:治疗、康复、预防

2、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生活照料、家务助理、出行协助、信息咨询、事务管理

2、处理认知与情绪问题:

1、抑郁症、痴呆症、谵妄和焦虑症P1392、消除产生情绪的因素:改变认知,帮助适应

3、注意老年人对待介入的态度:对认知和情绪问题有偏见,抵触,情绪困扰躯体化

3、精神问题的解决:

1、珍惜生活

2、找到往事意义,构建生命的意义

3、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憾

4、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5、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

4、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1、老年伴侣工作

2、家庭体系的工作

3、照顾人支持体系的工作

4、促进老年人与社会相融合的方面的工作

5、老年特殊问题的处理:

1)虐待和疏于照顾 指恶意对待老人,在身体上、情感或心理上、性方面或以济方面对老人构成非人道对待或剥削。介入措施:一是保护老年人免受经济方面的剥夺,二是提供支持性辅导,三是发展支持性服务。四是改变和调整环境。

2)临终关怀 服务包括

1、控制疼痛和症状(第一位)

2、协助解决医疗费用方面的问题

3、提供丧亲后续服务

3)丧亲问题 服务包括

1、提供情感支持

2、代表老人及其家人争取合理权益

3、提供相关信息

4、做丧亲辅导

4)自杀

1、自杀评估:直接、间接、行为线索,如果当这些风险与直接或间接线索一起出现时,老人实际采取自杀行动的风险可能就很高P144

2、自杀干预:清除危险、安全约定、缅怀往事治疗、动员外部环境资源

社工要担当先行者的角色进行危机干预,措施包括:设定一个极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目标,帮助老人缓解压力,首先清除眼前的危险;找人陪伴老人或者联络医护人员让老人住院接受进一步的评估;同老人作安全约定,让他答应在社工下次来探望前不要自杀,并每次联络时重新确认这一承诺;社工还要做简短的缅怀往事治疗,积极地与老人一起找出他发挥过的长处和应对技巧;最后动员老人外部环境资源。解决问题灌注希望。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一)评估的目的P146l 识别老年人的优势与不足 识别支持和维护现有功能的方法l 识别恢复丧失功能的干预措施l 识别替代丧失功能的支持性措施

(二)老年人评估的基本类型 1.社区居家养老评估(评估重点是独立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环境支持条件)l 2.机构养老评估(评估重点是老年人的需求能否与院舍提供的服务相匹配)l 3.老年个案管理评估(重点服务的需求满足状况)

(三)老年人的评估方法 1.实施评估的物理环境:理想是的老人家里,第一次评估尽量与老人单独进行 2.选择最佳时机:感觉好、不疲惫3.解释评估的目的 4.注意保密问题 5.通过观察收集评估信息

(四)老年人评估的工具 评估内容:基础性评估 包括:人口特征、身体健康水平、心理情绪、社会功能、日常活动能力、经济状况、环境安全

(五)评估注意事项

1、平衡好老人自立与依赖他们的需要,防止老人保持自立使自己生活充满风险。

2、关注最初提议做评估的人。

3、老年人群体的异质性。

4、尊重老年人的隐私权。

l 工具:量表P148-149

2、缅怀往事疗法 通过回忆一生的成就,老年人能增强自己进入老年后的自尊。

3、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

现实辨识小组 进行简单的辩识水果蔬菜,讨论新闻实事 玩简单游戏 生日晚会 看电影和听音乐 本地游玩等

动机激发小组 手工制作 做饭 表演 充当自愿者等 用来帮助老年人重新与他们建立关系,摆脱负面消极的精神状况。

4、老年社区照顾 由社区照顾 是非机构、非住宿、非隔离式的综合照顾。社区内照顾指机构形势照顾

社会工作者在机构照顾中的角色(新增P154-155)(1)协助居住者最大限度利用设施和资源(2)增强居住者、家庭、员工之间的沟通(3)协助获得并维护具有治疗作用的环境(4)鼓励社区参与

第六章 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需要 生命保障需要 生殖健康需要 保障妇女权益和发展的需要u 建立性别公正的政策、制度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二、妇女面临的问题 婚姻与家庭问题u 针对妇女的暴力问题u 生殖健康问题u 留守妇女和流动妇女问题u 就业问题u 妇女贫困化问题u 参政问题u 失独家庭问题

三、目标

1、直接目标:缓解压力、重塑自信、解决困难

2、中间目标:重新界定妇女问题、提升性别意识、建立妇女支持小组

3、最终目标:建构权利关系、建立妇女网络、建立公正公平的意识和制度

四、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婚姻和家庭关系的调适

1)婚姻和家庭关系调适

1、夫妻关系调适;

2、婆媳关系调适 在传统社会性别观念影响下,把婆媳问题归因为婆婆或媳妇个人的问题,实际上是个误区,解决婆媳关系这个永久的话题要从根本上根治性别制度入手。同时要教育媳妇认识到婆家和娘家都要平等对待,不要分亲疏远近。调适时应该遵循包容和相互理解、将心比心等原则,建立平等尊重的婆媳关系。

3、亲子关系调适

2、针对单亲母亲家庭的服务

1)、存在的问题:亲子关系、孩子教育、贫困化、就业困难、社会歧视、缺乏社会保障 2)、如何看待单亲母亲家庭:正常的家庭形式 ;不是单亲母亲个人的问题,而是社会福利不足、社会歧视观念等导致的问题 ;尊重单亲母亲的能力和智慧。

3、针对失独家庭的服务 1)存在问题 失独之痛难以排解,进而产生逃避、厌世甚至仇恨等心理;养老出现困境;现有的救助政策保障力度不够,无法满足这些家庭的需求;婚姻破裂,甚至陷入经济困境,社会缺少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等。2)干预措施:1.社会层面:倡导保障失独家庭的社会政策不断完善和加强;2.社区层面:通过社区公共教育让居民意识到失独家庭的困境,营造对这个群体尊重、关怀和帮助的氛围;帮助解决困难,提供所需服务;鼓励和动员他们参与社区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重塑生活意义。组织互助小组提供支持。3.家庭层面:通过家庭工作,提供心理辅导,鼓励夫妻相互支持,给他们提供心理辅导等。

4、针对伤害妇女行为的干预

干预原则

1、接受受害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受害者

2、尊重受害妇女的人格独立,提升她们的自信心

3、关注受害妇女的生命安全

4、与受害妇女建立信任、真诚的专业关系

干预策略

1、促进相关立法及法律完善

2、为受暴妇女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

3、建立受暴妇女支持小组

4、开展反对妇女暴力的综合干预行动

5、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性别分析的方法

性别角色分工分析:妇女角色:生育;生产;社区管理。性别需求分析:P129:食物、健康、就业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分工模式、权利

一 进行需求评估 列出需求 优先排序 寻找排序出来的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是制定工作目标和工作手法 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妇女地位,提升妇女意识。经济小组,文艺小组等 三是小组组建和发展过程 深入访谈中建立关系 在小组中加入服务宣传教育功能 提升妇女们拓展市场的意识和自信心 从经济小组中慢慢发展妇女组织 妇女小组干预家庭暴力 引导妇女参加村委会工作 开展社区宣传和教育

2)妇女增能的方法

一、干预目标 意识提升,树立妇女状况、歧视、权利和机会的意识,并把他作为迈向性别平等的第一步;增强能力、发展技能,尤其是计划、决策、组织管理,开展活动以及与周围人和机构打交道等方面的能力; 参与扩展在家庭、社区和社会方面的支配和决策的力量;采取具体行动,以获得两性间的平等权利。

二、干预方法 工作过程透明化;鼓励和肯定;权力分析;意识醒觉;倡导政策改变(一人一故事剧场)

3)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方法

建立平等的协作关系

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

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面对的问题

协助类似处境的妇女建立支持小组

社区层面加强教育和宣传 参与式学习、倡导、资源连接 4.多部门合作(2015新增)第七章 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残疾人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二、残疾人的权利和基本需求 康复权u 教育权u 劳动权u 文化生活权u 社会福利权u 环境友好权

三、残疾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物质层面的困难1.经济困难; 2.住房困难; 3.医疗困难;u 精神层面的困难 “污名化”的残疾文化对残疾人及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 u 社会交往的困难 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弱势直接导致其社会交往的困境。

四、残疾人社会工作就是社工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帮助残疾人进行能力建设并克服自身缺陷的局限性,构建社会性支持系统并克服各种环境障碍,使得残疾人能够全面融入社会生活,并提升人类社会整体生活质量的活动。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尊重残疾人的公民权利,促进残疾人平等的社会参与,实现残疾人体面工作和尊严生活。

五、1)功能发挥的特殊性

微观层面

1、提供直接的物质性帮助

2、提供能力建设的支持服务

中观层面

1、推动残疾人组织和为其服务的社会组织的发育

2、推动社区性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的发育

宏观层面

1、推进残疾人社会政策变迁

2、增加社会资本,形成“亲和力”的残疾人文化

2)实务前提的特殊性 1.残疾人社会工作更加注重残疾病患得到长期照料2.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更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3.残疾人社会工作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能力,强调残存功能的发挥。

第二节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政策层面: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政策体系 政策体系建设 民生和人生权力得到法律保障 发展残疾人事业规划

二、服务层面: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内容 p195 第三节 残疾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一、社区康复模式

如何开展社区康复 康复原则

1、社会化的工作原则;

2、低成本、广覆盖 ;

3、因地制宜 ;

4、因陋就简;

5、因势利导;

6、康复对象及家庭积极参与 具体内容

1、开展残疾的预防(三级预防:伤害、残疾、功能)

2、开展康复评定

3、开展全面康复服务具体内容

二、社会康复模式 目 标

1、使功能丧失减低到最低限度

2、防止增加的损伤,提高生理功能

3、增进自我处理、照顾能力,倾诉和沟通能力

4、使获得情绪支持,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5、提高职业技能,发挥潜能

具体内容

1、维持康复后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照顾能力。

2、考虑康复后应有的基本医疗设施并进行转介服务

3、实施家庭照顾方案

4、开展社会服务项目(医疗服务)

5、提供其他专业服务(权益维护、职业培训、特殊教育)

措施

1、协助政府机构制定法律、法规和各种政策

2、保障残疾人生存的权利

3、为残疾人自身的发展提供帮助

4、消除家庭中、社区里和社会上的物理性障碍

5、消除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

6、组织残疾人与健全人一起参加社会活动

7、帮助残疾人实现经济自立或提高经济自立能力

8、鼓励和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政治生活

三、职业康复模式 1职业咨询 综合考察残疾人对相关职业的适应能力 2职业评估 评定残疾人的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的可能性,涉及身体、心理和职业适应性三方面 3职业培训 开展就业前、上岗前培训 4.就业指导

提供就业市场、就业方向等信息和具体的就业指导意见

四、教育康复方法(特殊教育 方法

1、对残疾人: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咨询服务、专门辅导

2、对残疾人父母、家属:引导正确认识和对待残疾人

3、对社会组织、服务机构和残疾人康复工作者:提高知识、技能

第八章 矫正社会工作

一、服务对象的需要 u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u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u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新增)u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 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的行为使其较难获得社会公众的同情u 2.社会功能缺失的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的难度u 3.受刑者的身份使其处于社会资源网络的边缘地位

第二节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 社工的主要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并提交法庭作审判参考。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包括 犯罪事实的记录 前科 本人的生活史

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1.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2.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3.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

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 P218

4、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 ? 提供住宿场所 提供就业、就学辅导 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

提供物质援助 第三节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p221 理论看PPT175 177 178

3、同伴教育(朋辈)在矫正服务中的运用(新增/重要)

一、同伴教育及功效:1.改变自我认同,提升自信,获得价值感2.明确自身定位,获得使命感和责任感3.增强帮助同伴的动力,提升生活意义4.增强抵御毒品诱惑的能力5.为其他同伴树立了弃恶从善、改过自新的榜样

二、同伴教育的方法P225-22 1.同伴教育辅导员能力提升小组(针对同伴教育辅导员)2.同伴教育主题活动(针对同伴教育辅导员)3.“同伴信箱”(辅导员给“场所”内同伴写信)4.“星火计划”(辅导员在社工指导下与同伴面对面交流)5.同伴之音”(辅导员担任热线主持人为同伴提供咨询)6.“同伴演讲”(辅导员以亲身经历演讲感染同伴建立改变信心

4、致力于改善社会环境的社会工作方法

一、社区工作方法

1、进行综合治理,以改善矫正对象的生活环境

2、开展社区教育,培育社区居民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意识和习惯 3.挖掘社区志愿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二、社会工作行政

宏观:把社区矫正的政策法规变成社区矫正的服务活动

微观:通过加强对社区矫正服务机构内部管理的途径,以提高社区矫正实施效果

三、社会工作研究

社区矫正的哲学基础、价值理念、理论依据、适用范围、责任主体、工作队伍、工作制度、项目实施、绩效评估、经费保障

5、个案管理:协调、整合的服务提供模式 u要重视和善于与矫正对象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u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u要善于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的服务u要着眼于矫正对象的潜能发掘和自己解决问题,切忌包办代替

第九章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PPT184

1、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PPT

2、光荣院社会工作的特别内容

1.疏于照顾问题 包括服务对象丧失基本日常生活选择权 隔离

帖标签 2.药物滥用与依赖预防 加强日常检查以及教育 3.性与亲密关系处理 加强社交联系活动以满足老人对爱与归属的需要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ABCDE理论

情境分析 认知干预 认知重建 行为改变

四、危机干预方法P248-250

1.开展评估2.建立关系3.聚焦问题(问题扫描、问题细节、优先问题)4.稳定情绪5.制定方案6.实施计划(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7.后续跟进

第十章 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作用

1、协助服务对象申请合适的救助项目

2、协助服务对象提升反贫困的能力

3、促进服务对象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支持

4、疏导和解决服务对象的心理困扰

二、就业救助中的服务内容

1、转变就业观念:要帮助他们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参与就业培训,获取就业信息,通过就业改变生活状态。改变生活态度

2、自我认知调整:协助对象分析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的不足,调整自己的认知和心态,以更加乐观的心态积极就业。

3、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就业培训,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

4、连接就业资源:寻找就业信息;鼓励接受新岗位;努力开发岗位

三、受灾人员救助中的服务内容协助安置受灾人员u 及时开展危机干预u 修复社会支持系统u 社区重建与发展

第十一章 家庭社会工作 第一节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特点 1针对家庭的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方式进行干预u 2协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困扰产生的坏境因素u 3为家庭成员提供直接、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1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 2家庭中心视角是把握家庭成员需求的关键3家庭危机是促使家庭成员改变的重要契机4生态视角是理解家庭内外部环境重要依据

三、1家庭系统理论 ?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1.家庭成员的问题是由整个家庭不良的沟通交流方式导致的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既是机会,也是挑战3.因“问题”而导致的家庭功能的失调能够有效解决 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l家庭系统概念的核心要素

1、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

2、家庭系统努力维持改变和稳定之间的平衡

3、家庭系统中每一位成员的改变影响所有其他家庭成员

4、家庭成员的行为遵循循环影响的原则

5、每个家庭系统既包含很多个系统,又归属于更大的社会系统

6、家庭系统依据已经建立的规则运行

核心观点? 家庭也像人一样有一个成长、发展的自然变化过程? 强调家庭成员的互动交流关系以及需要会随着家庭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每一家庭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和需求需要家庭成员去面对? 在家庭发展比较脆弱的阶段容易出现问题 八个(家庭)阶段及其任务要求(P284 表11-1)1.家庭组成—2.学前子女—3.学龄子女—4.青少年—5.子女独立—6.家庭调整—7.中年夫妇—8.老年阶段

3家庭抗逆力:家庭在逆境中也象个人一样并不一定必然成为问题,任何家庭在问题面前都有应对困难的能力,并且通过克服逆境中的困难可以寻求到新的发展。抗逆力不是从问题的角度理解家庭面临的问题,而是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家庭面临的挑战。

l基本假设家庭成员在逆境中不一定必然成为“问题”,任何家庭在“问题”面前都拥有应对困难的能力,并且通过克服逆境的过程寻求新的发展。

l要求:不利的危机因素和有利的保护因素两个方面考察家庭面对逆境过程 4生态系统理论 微观 中观 外部 宏观系统P286

四、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1、改善亲子关系的服务 1家庭行为学习对家庭中的年轻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

2家庭照顾技巧训练 帮助父母学习更有效的方式与孩子互动,增进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

3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将家庭教育、技能训练和社会支持等方式综合一体

2、改善夫妻关系的服务 1婚姻辅导 夫妻角色的界定、扮演以及相互之间沟通交流方式改善 2家庭暴力的干预

妇女权益的法律援助,对家庭施暴者的心理辅导

五、家庭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1、家庭处境化原则在家庭自然生活场境中观察、评估,关注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

2、帮助家庭成员增能原则不仅是帮助解决问题,更要增强家庭成员应对问题的能力

3、家庭个别化原则每个家庭都是独特的,从受助家庭的特殊处境和方式着手,把握真实需要,提供服务

4、家庭成员需求满足原则关注目前需要+长远需要;解决问题+预防问题

六、家庭干预的常用技巧

1、观察技巧P293 运用系统记录实际行为表现的方式,让受助家庭成员了解自己面临的问题以及改变的状况

2、聚焦技巧

帮助受助家庭收窄注意焦点,将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运用

3、例子使用

运用例子向受助家庭成员解释、描述和传递重要的信息和想法,让其了解困难解决的不同途径和经验

4、再标签

帮助受助家庭成员从更为积极的角度界定问题,改变消极态度和认识

第十二章 学校社会工作

一、满足部分学生特殊需求的学校社会工作

1、学业困境学生 原因:1学生自身因素 如心理生理 缺乏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低,偏科、基础差等

2、学校因素 老师教学方法不利,教学态度因素,同学关系紧张等 3家庭因素 家庭的学习环境和父母的管教方式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4社区因素 社区环境和学生的社交关系网络对学生影响重大。

学生遭遇学业困境往往是多因素交错影响的结果,学校社会工作可以提供几方面服务:1对于一般原因引起的学业困境问题,可以以服务对象的学业进步为中心任务,通过学生的家长、老师、同学等收集资料,判断其问题形成的原因。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协助其制订解决问题的服务方案。2对在学习障碍方面存在共性的学生,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等,可以把面临问题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让他们彼此分享经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互相鼓励、互相促进的效果。3对学习障碍的学生,如考试焦虑,读写困难等,社工可以与老师商谈,建议采取个别化教学方法,通过降低学业要求,霉变教学方法等方式,协助其走出困境。4对因家庭问题陷入学习困境的学生,社会工作者与其家庭联系,并与家长合作,以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人际关系困境学生 主要表现:

一、沉默寡言型

二、遭人排挤型

三、行为偏激型

四、专横霸道型

学校社会工作者应先对这些学生的人际关系困境进行评估,发掘他们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然后再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对其开展服务。1对那些遭遇严重人际关系困境的学生,可以通过咨询和辅导,了解他们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和他们一起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对他们进行自我肯定训练,并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教导人际交往的良好方式。3一方面教导学生学习良好的人际互动方法,学习互相尊重与帮助,另一方面采用人性化的行为规范准则,以理性民主的态度来指导学生。4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和老师、家长以及同学多方联系,请求他们的协助,共同解决学生的问题。

3、家庭生活困境学生

问题:一是情绪问题,遭人歧视,自卑心理,有很大精神压力。二是经济压力问题,三是孩子照顾的问题。来自家庭的这些问题都可以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和人格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情感支持,通过适当的感情介入与情感支持,帮助表达心声,宣泄情绪。通过专业技巧,帮助学生增强自信,恢复勇气。

2、发展支持系统 可以把相似家庭背景的孩子组成互助或成长小组,让他们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挖掘社会资源 主动与相关社会机构、民政部门有关团体等帮助解决困境。4开发学生潜能

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自己,发现自己的优势,让他们看到家庭困难是挑战也是机遇,激发潜力超越自我。

4、特殊行为群体学生

是指暴力倾向、网络成瘾或违纪的学生。其问题往往具有特别的个人经历,失败的家庭教育或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服务时,尽量不要用教育者的口气对他们进行训话,而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先了解他们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对他们的行为表示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开展服务。1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个案辅导,探究问题行为的真正原因。然后制订介入计划,实施辅导。2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兴趣小组、交流小组等互助成长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发泄情绪与压力,获得彼此支持。3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家长的管教方式、亲子关系及家庭状况,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亲子教育方案,促使家长改善家庭环境,改变教育理念,提高教育技巧,并帮助家长识别和改变孩子的问题行为。4社工应努力协调当地公安、校外教育机构,取缔社区内的不良场所,防止不良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优化社区文化,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社会环境。

二、抗逆力 P312 313图重要

第十三章 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社会工作目标:P320-321 ? 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 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二、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就业服务

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1、开发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岗位

2、开发社会化服务岗位

3、开发老年生活照料工作岗位

4、开发社区工作岗位 2)

1、便民利民社区服务企业

2、社区服务型小企业

3、就业型中小企业

(二)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1、税收优惠政策

2、工商登记优惠政策

3、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

4、场地安排等

(三)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1、采集社区岗位需求信息

2、探索社区就业服务的有效方法

1、培训项目课程、方式方法

2、创业培训

二、社区福利服务

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

1老年人 养老;文化教育;健康;再就业;婚姻

2残疾人 康复;安置生活

3优抚对象 贯彻政策 解决困难 军民联谊 4青少年 生活照顾 校外教育 失足帮教 5贫困者 再就业低保制度扶贫济困

三、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1 社区疾病预防与康复工作

1、疾病的社区预防工作

2、社区康复工作

2社区精神健康工作

1、为社区普通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2、开展社区康复医疗,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3、维护精神残疾者的合法权益,争取社会支持

4、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活动,减少社会歧视

3社区环境卫生

1、社区环境改造

2、社区环境卫生

3、宣传教育工作

四、社区教育 1)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1、补偿式教育: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及其有系统的活动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提供必需知识技能,改善欠缺

2、控制式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

3、发展式教育:促进思想解放、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改善社会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

2)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看

1、家庭生活教育

2、公民教育

3、成人教育

4、健康教育

五、社区治安 1 宣传教育工作

1、法律政策的宣传

2、社会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

2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1、群防群治的工作

2、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

3、监督管理,帮助教育 3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

1、外来人口管理宣传

2、建立户口协管队伍

3、深入了解人口情况 4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及意见、建议

1、反映社会治安动态

2、反映社会治安管理工作意见

3、反映国内外重大事件

4、本地区开展治安防范的建议

六、流动人口服务(新增)1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相关服务 融入培训、交友联谊、文体娱乐、教育培训、法律服务、心理服务 2流动人口劳动就业服务 1.职业介绍2.就业技能培训3.岗位技能培训

3流动儿童服务 1.城市融合服务;2.青少年成长服务

4协助开展流动人口计 1.计划生育登记;2.药具发放;3.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划生育管理服务

七、社区志愿服务(新增P329)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u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u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u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八、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新增)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

成长服务;家庭服务;预防犯罪;行为矫治;社区托管服务

2、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

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权益保障;文化娱乐

3、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

保健服务;心理健康;技能训练与创业支持;文化娱乐

九、社区社会工作的过程

1、社区分析 1)类型分析 如商品住宅区 单位型社区 经济适用房小区 老旧小区

2)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名称历史 人口结构 组织与资源等

3)社会需求分析 共同性需求分析 群体性需求分析

社区需求分析 1)感觉性需求 感觉或意识到,并用语言表达出来的。2)表达性需求 用自身行动表达出来 3)规范性需求 由专家评估而决定的需求 4)比较性需求 就是将得到的需求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认为有区别的需求。

2、社区服务(活动)方案的策划 P335 1)策划前的分析工作:对象分析、问题分析、推进步骤分析

2)策划过程:明确社区需求;了解社区居民或者服务对象的特征;订立工作目标;评估自身的能力;制定工作进度表;程序编排

十、n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1、资源连接 社区资源是指可以被社区运用为社区居民服务的一切人力、物力、财力、文化和组织等

连接方式1)资源整合 社区内各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的过程

形成互补,达到目标2)资源共享 相邻社区通过共同合作的方式,各自获得自己的利益或达到目的 3)资源流通 根据资源的不同特征配置资源,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弹性使用,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率。

2、?社区居民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人因素)1参与价值:不关心、自责、无用感

2参与意愿:是否愿意或有动机参与,并身体力行3参与能力:时间和金钱;知识和技巧 ? 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的策略1促进社区居民对参与价值的肯定:社区教育和社区宣传2提升社区居民的参与意愿:与居民利益挂钩3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参与知识和技巧培

3、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1个人网络:针对服务对象现有人际关系及环境内具有发展潜力的成员,通过建立联系和提升助人能力,来协助服务对象。2志愿者联系网络:对拥有极少个人联系的对象,将他们与志愿者建立联系,建立一对一的帮助关系。3互助网络:把面对相同问题或具有相似兴趣和能力的人聚合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联系,促进他们互相帮助和支援。4邻居协助网络:在社区里的邻里,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

第十四章 医务社会工作

一、慢性疾病与长期照顾的社会工作 慢性病患者具有普遍的服务需求:对于疾病的认知及对于疾病和治疗的适应需求;心理情绪支援、家庭支援网络及出院照顾等方面的需求;缓解治疗及临终关怀的需要;处理疾病标签导致心理和情绪困扰的需求。

社工职责(服务内容):

1、在医疗适应方面,协助患者对病情或医疗的了解和适应,鼓励接受病情和治疗措施;鼓励向医护人员了解病情和治疗。同时向医护人员反映需求。

2、在疾病认知方面,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同时对患者疾病及治疗的认识不足及偏差作认知矫正。

3、在心理情绪和支援方面。要为患者因疾病及治疗而引起的情绪困扰提供支援。

4、在出院照顾方面,协助患者对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学习,协助家属照顾的能力,连接有关资源等。

二、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

心身疾病的综合防治内容 服务对象的特点既存在躯体的病变,同时又伴有心理情绪行为的障碍。在通过药物治疗的同时需要注意保护和挖掘患者的自我身心康复能力

1、帮助患者提高自尊,促进其不良情绪的转化,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和不适应行为。

2、鼓励心身疾病患者学习新的健康行为,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3、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改善生活质量,最终达到实现全面心身健康的目的。

4、对于心身疾病患者本人则需要加强健康教育,改变其原有的思想,让他主动参与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第十五章

一、小组工作在企业社会工作中的运用

(一)对象和内容

1.对职工:协助适应工作环境,增加生活乐趣,解决心理困扰,学习社会交往技巧,适应劳资关系,促进劳动福利,改善工作环境等

2.对管理人员:促进管理与领导能力,帮助了解职工心理动力,协调劳资关系,寻求合理有效的生产方式等

(二)类型

1、兴趣、娱乐小组;主要目标是丰富职工的休闲生活、增加职工生活乐趣、陶冶职工性情,增强企业凝聚力及员工之间的关系

2、成长小组;通过成立成长小组,让员工了解自己及他们思想和行为的机会,通过体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寻求解决问题并促进个人成长。

3、支持小组;把具有相同问题的成员组织起来,通过他们的互相交流和支持,鼓励成员分享经验,表达感受,并协助彼此解决问题。

4、教育小组;帮助成员学习新的知识和技巧,补充相关知识,促使成员改变原来对自身问题的不正确看法及解决方式。

5、治疗小组 协助成员改变他们的行为,改善个人问题,修复生理、心理和情绪上的创作。重塑人格,开发潜能,促使其成为健康健全的人。

第五篇:社会工作实务要点

社会工作实务要点

1、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要确定服务目标,必须首先要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了解服务对象寻求帮助的原因、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认及服务对象期望达到的目标。根据对问题的界定,来确定服务目标。

本案例中,小王对服务对象李某的问题进行界定,对李某目前状况进行归因,根据归因结论确定服务目标。但小王对李某目前状况的归因出现了偏差:小王认为造成李某目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失业,而真正造成李某目前状况的原因是李某的错误观念和自身条件。李某认为金钱是万能的,而且梦想着一夜暴富,对收入低的岗位不屑一顾,自身学历低,且从不主动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

小王服务目标偏差

下载2018社会工作师: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社会工作师:社工考试实务复习要点汇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工实务——日本的社会工作

    日本的社会工作1、直接服务 在日本,社会工作专业技能广泛应用于针对有问题的个人或家庭的个案社会工作。在这种个案社会工作中,主持公益服务的社区服务职员跟那些受益人(接受......

    2012年社工考试矫正社会工作复习重点

    矫正社会工作矫正:国家司法机关和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措施和手段,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正常成员的过......

    2016年助理社工师考试实务试题

    社会工作者考试《初级社会工作实务》真题 一、单选题(列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60小题,每题1分。) 第 1 题 对于立一等功的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

    社会工作师 中级实务 各类人群的大纲总结 社工资格考试

    一、儿童的需要:1.生存的需要2.爱的需要3.学习的需要4.游戏的需要5.社会化的需要6.社会化的需要 二、、、问题: 1.婴儿期(0-1):如何避免疾病困扰以及保障生命安全等,主要是生理层......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8岁的小玲在一次火灾中受厂伤,之后常因做噩梦而哭醒,对母亲格外依恋,小......

    社会工作师中级实务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模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案例1-1: 小刚是某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的儿童,今年13岁,2004年来该“中心”。小刚的家在云南省一个......

    2010年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实务试题 应考人员注意事项 一、本试卷由案例分析题和方案设计题组成,共5题,满分为100分。全部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 二......

    中级社会工作师实务笔记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模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 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是关于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提出“人在情境中”“人与环境”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