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饶阳镇东草芦中心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第一资源,学校发展的驱动,归根结底要靠教师发展的引擎来实现,而教师专业化发展则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条必由之路。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校领导开拓进取精神的引领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务本求实之路。具体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学校在职教师24人,教师的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以上学历7人,本科在读5人,占50%;专科学历17人,占66.6%。;小学高级教师6 人,占25%,一级教师18人,占75%。现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县级名师一人,县骨干教师3人。领导班子平均年龄为42岁,一支年轻有活力的领导班子队伍带出了一支特别勤于钻研、敢于实践、大胆探索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队伍。
二、建设规划
1、提高认识。
为了提高全体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学校建设的认识水平,学校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了《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建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并通过撰写学习笔记、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在我校形成了浓厚的教师专业成长氛围,各位教师也树立了岗位终身学习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制定规划。
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制定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制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明确,任务具体。针 对岗位为每位教师制定了年度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每位教师结合个人实际,依据学科专业化、教育专业化和职业理论专业化的要求,制定了明确具体的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三、寻找发展支点
几年来,学校始终把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宋领弟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副校长崔树卫负责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理念,注重学习相关专注和文献资料,同时做了相关学习笔记和学习心得,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具有了比较深厚的理论素养和较高的学识水平,逐步明确了教师专业化工作思路,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现状问题,我们进行了多次的调查研究,反反复复拷问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不断探索撬动整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支点究竟在哪里,在调查问卷、教师会座谈等多种方式倾听“民意”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学校的发展理念,并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规划——不断寻求自我发展与团队共赢。正是在“成全学生,成就教师”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制定了属于自己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激发了教师发展的内驱力。
四、健全制度体系,保障有序运行
为保证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工作的运行质量,学校制定了校长及专业人员职责、部门职责,考勤考绩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体系,做到了制度上墙,并把相关制度汇编成册。每学期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根据教师的成长汇报按照评估细则量化附分,与教师绩效相结合,大大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在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们明确责任,确保了各项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有执行、有检查、有反馈这样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 2 循环过程。
为切实加强科研的力量,我校成立了专门的教研机构,由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张素稳、李凤担任教研组长。教研组每学期初都组织教师修订研修制度,制定切合实际的教研计划,日常教研做到了管理有序、高效,教研记录齐全完整。同时,本着整体协调,分工合作的原则,将各个教研组有机组织起来,做到了月度有检查,学期有总结,并且将教研工作与教师的综合评价、考核、奖惩结合起来。
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现拥有图书阅览室一座,各种新版图书共九大类1963册,基本上满足了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其中的教育理论专著和专业理论书籍也在不断更新中。还订阅了《中国教育报》《河北教育》《小学生学习方法报》等专业报刊杂志,更好地为我校师生服务。现有远程教育接收室、光盘播放室,每天都接收大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为师生服务;2011年新建备课室一个、多媒体教室一个,其中备课室有电脑六台,并且已全部接入互联网,基本上能满足教师电子备课、网上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教室作为学校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公开教学的多媒体培训场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五、学习交流 学习型校园特色彰显
我校坚定不移地引导教师确立“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自主学习”的先进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强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水平,通过学习交流,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型校园特色彰显。
1、读书学习,手不释“卷”。
阅读是一种幸福的元素。对教师而言,当下最要紧的就是选择过一种阅读的生活。我们按照学校制定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每学期定期为老师们购买图书,推荐紧跟课改时代脉搏的文章,并鼓励教师们买有价值的图书,不断开拓教师的视野。学校每学期召开两次全校 3 型的读书交流会,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大家进行了共享。其次,组织教师利用远教系统和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高学习,组织教师观看学校购置的教学光盘,足不出户便可获得相关的经验和信息,教师们在观看之后写下心得体会并利用教研时间进行交流,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资源的共享。
2、领导培训,校内引领。
学校从校长到教导主任主抓教学领导,坚持对教师的业务指导,年轻教师很快成为能研善教的“行家里手”,领导们上讲台、进课堂,与教师一起讲课、听课、评课,共同参与教师的集体备课,与教师们一起研究教材,探讨教学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学校领导走出去,参加校长培训和校长高级研修班学习,回来后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这就是每学期的“领导讲堂”,领导培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每次的培训都能让教师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振,专业引领把我们的教研质量提上了高度,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更是一种影响、一种唤醒。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每学期组织教师走出去、请进来的外出学习、专家引领已成为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学校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创造“均等”的外出学习的机会,关注教师参与的广度与深度,组织尽可能多的教师外出,让更多的教师都能看到外面的天空,同时坚持外出学习汇报制、学习成果共享制,外出学习的教师已把回校的二级培训当成一种习惯,及时与同伴们进行交流。2011年李凤老师参加了国培班主任培训、尹丛梅老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我校有五人参加了“国培计划”,回来后我们进行了二级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师们通过学习,把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最新课改前沿信息及时带回学校,做二级培训,使广大教师的课改视野和思路得以拓宽,实践新课程的方法和策略得以创新。
4、远程培训实惠多多。
不出家门就能聆听到名师的指导,这是远程教育平台为我们提供的便捷。每学期我校教师积极参加河北远程教育培训,我们的参训率为100%,合格率为100%,教师及时反思交流心得。另有6名教师有幸参与了英语、语文、计算机、数学几个学科的国培远程培训,正如他们在总结中写到的:一路走来忙碌着、收获着……
5、反思交流,智慧碰撞。
为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我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广大教师利用进修学校的网站、学校教研博客及数字化校园为我们提供的广阔空间在平台中得以交流共享,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教师定期将自己原创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堂实录、反思、个人成长集及时上传至学校教研博客,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同时学校多媒体、电子备课室又为教师们的专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教研博客栏目可以进行师生、生生、家校的互动交流,真正实现了无障碍沟通。
六、校本研训,体验职业快乐
1、以校本为平台,以问题为切入口,校本研训规范化。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以教导处为龙头,以校本研究工作室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平台,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实现互动双赢的专业发展模式。为了使各学科组、教研组活动更富实效,除了集中的周二下午教研时间外,学校根据教师的任课情况进行了整体划分,分别利用组内成员的空余时间开展扎实的教研活动,真正做到了四个确保——保证时间、保证人员、保证领导参与、保证活动富有实效。与此同时坚持活动序列化:以严把教材关为突破口,在课堂实效上下功夫。语文组还特别关注了当前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学段现象不清的问题,提出了:准确定位学段目标,确保课堂实效的专题,让教研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每学期我校都要邀请教育局、进修学校和教研室领导来我校 5 进行听课指导。教研室吴晓星主任为我们全体教师进行了校本研修培训,引发了教师对校本研修更多的思考,下一步将邀请吴主任跟踪教师们的家常课,不断提高教师的“常态课”质量。
2、各组教研经常化、问题化、活动有的放矢。
我校各组的教研活动可谓开展的如火如荼,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两个转变,即“推门课” 变成了“邀请课”:从开始时不管是听课者还是被听者大家都有顾虑,不敢推门进,到现在各组的教研活动安排得紧凑有序,每个组每周都有邀请课,同组听课、跨组听课,主题研课、课下聊课……校内时时是研究之时,处处是研究之地。大家能够放下包袱与架子,胆子放开了,上课自如了,邀课听课已成为我校每位教师的习惯。其次就是听课后交流的主角由“教研组”变成了“讲课教师”: 教师们研讨氛围轻松热烈,品尝到了这种“以校为本”的教研的甜头。
3、“名师”培训,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2011年李凤老师参加了国培班主任培训、尹丛梅老师参加了数学培训,回来后我们进行了二级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以“名师”工程创建为依托,骨干教师“点对点”的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认真落实“名师培养”计划。学校特别注重骨干教师的选拔培养和模范带头作用。2009年,王伟慎老师被聘为“衡水市小学语文中心组成员”“饶阳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2010年王伟慎被评为县级学科带头人,崔树卫、王娜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2011年崔树卫被评为县级名师,李凤、尹丛梅两位老师被评为“饶阳县小学骨干教师”。我校充分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榜样、示范、辐射、引领作用,鼓励教师之间“结对子”,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传、帮、带活动”,效果非常明显。
我校的李建凤、尹丛梅的优质课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肯定。她们多次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2011年5月李建凤 6 的优质课获市一等奖。
4、组建教研共同体,创建互动双赢的教研模式。
我们不仅重视校本教研,也注重校际交流,积极建立“跨校教研共同体”,与兄弟单位保持密切的教研往来。我校与良见小学、张池小学的整合课交流使得教师们对学科整合有了更深的认识。就是通过这样的“好课共分享”实现教育资源与教学智慧共享。合作交流的过程,是骨干队伍、骨干教师自我加压、自觉学习、自主历练的过程,同时也是整个团队挑战自我、争创优质的过程。今后我们还将积极探索与更多的兄弟单位结成了更广泛的“教研共同体”,让优质资源在互动中实现共赢。
5、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还特别重视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4月,派王伟慎老师参加了衡水市心理健康辅导员第一期培训,取得了中级心理辅导员证书。培训回来后,我校及时组织了二级培训,并结合本校师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心理知识学习计划。
七、紧跟时代,教科研工作呈新局面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们逐渐认识到自己不仅是教育者,更是研究者。在这一理念的影响下,我校的教科研工作也呈现了一个新的局面,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听一节课,评一次课,而是要挖掘更深层次、意义更为深远的研究课题。2009年12月,我校承担的饶阳县“十一五”课题《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利用教材,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已顺利结题;2012年5月,我校承担的衡水市“十一五”规划课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进程中生成和调控关系的研究》也已结题并顺利通过验收。构建并验证了“问题的生成与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科研将带着我们一路前行。
八、总结发展成果 抢占发展制高点
一路走来教师们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幸福的收获着……
(一)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队伍情况
我校教师学历全部合格,现有本科学历7人,本科在读5人,专科9人,小学高级教师7人,县级骨干教师3人,镇级骨干教师5人。2009年,我校被授予“衡水市小学语文学科基地建设学校”、“衡水市德育工作示范校”,对兄弟学校起了引领带动作用。
2、个体发展
近年来,我校青年教师异军突起,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2010年李凤、尹丛梅代表饶阳镇参加了县教研室组织的说课比赛,分别获语文组一等奖、数学组二等奖,2010年、2011年李凤代表饶阳县参加了衡水市优质课评选,获得了语文组二等奖、一等奖,2011年、2011年李凤、尹丛梅两位老师参加了饶阳县教研室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2012年3月份,宋璞玉老师的作文指导课《循规又蹈矩,老树开新花》获“河北省第四届优质课电视大赛三等奖”。宋璞玉老师在2012年5月9日代表我县参加了衡水市心理健康课说课比赛。在2011年饶阳镇艺术节中张翠显老师和李晓孜老师指导的舞蹈“好日子”获饶阳镇一等级奖,王笑丹老师和崔杏苗老师指导的舞蹈“爱我中华”获饶阳镇三等奖;在今年5月份刚刚结束的饶阳镇艺术节比赛中,张秋影老师和张坤老师指导的舞蹈“欢乐宝贝”获饶阳镇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王伟慎、崔树卫、李凤老师分别获得2009年、2010年、2011年市级优秀教师。
3、团队发展
我校注重在教师中营造宽松、真诚的民主学术氛围,注重加强交流与合作,倡导团队观念、团队精神,营造集体创优的氛围。我校青年教师较多,组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孔新倩、李凤、尹丛梅在县级师德论坛以及青年教师论坛的精彩表现;李凤、张素稳、尹丛梅县级优质课的成功等都是我们集体创优的结晶。
(二)示范辐射作用
1、培训支持
我校承担了饶阳镇研训基地建设的任务,每周四组织全镇部分教师来我校进行交流研讨,为全镇教师搭建起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交流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兄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成果推广
2009年5月份,我校成功地举办了“饶阳县校本教研现场会”,带动了兄弟学校的校本教研的开展。
(三)取得成绩
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我校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全体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和自己的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有利地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校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镇前茅。2006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全镇第一; 2007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全镇第二;2008年在全镇统考中名列全镇第一; 2009年在全县小升初考试中数学名列全县第二、语文名列全镇第二,2010年2月被评为衡水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2010年7月被衡水市教育局授予“衡水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示范学校”,受到了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我们欣喜是因为成绩的背后带来的是静悄悄的变化——
学生喜欢学习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他们在课堂上找到了自信,各项大赛崭露头角。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了:以前的教研和集体备课往往流于形式,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集体研究,共同破解教学中的问题,共同预设大量的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课堂这一主阵地也真正成为了教师快速发展的展示平台。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找到了:教师没有职业幸福感的根本原因就是自己的劳动没有体现创造性,现在的课堂,每天都会生成大量的有价 9 值的问题,每天学生都会有新的进步,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自己发自内心的高兴,真正是在“成全学生的同时成就着自己”。新的学校文化内核逐渐形成了:原来我们的校园文化注重表面的文化,并没有真正形成学校文化的内核,现在专业化发展学校建设,学校的理念更清晰了,实施更有方向了,“诚实、勤奋、严谨、创新”是我们的目标,“成全学生,成就教师”是我们的追求,学校的潜在的学习文化正在逐步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将产生强大的后劲。
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大增强了:正是在实践的探索中我们的羽翼日渐丰满,大大增强了教学的底气,每学期开放的课堂,赢得了家长们的认可,有了社会、家长的关注也成为了学校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应该说我们教师在东草芦小学任教是幸运的,在职业生涯中我们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里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重要的位置。面对明天我们更是踌躇满怀,我们将在上级的领导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踏实教学,精心育人,务实高效地做好学校各项工作,无愧于一方百姓,造福一方人民,为饶阳教育事业增光添彩!
东草芦小学 2012.6.10
第二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代表大龙华中心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来我校督导检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多年来对我乡教育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校依据《易县示范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评估标准》,以提升师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紧紧围绕“立足家乡,办人民满意教育;彰显特色,育时代创新人才”的办学理念和建设“让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理想学校的奋斗目标,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狠抓教师专业发展。并开展了一系列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大龙华中心小学成立于2009年9月,学校占地面积45270平方米,建筑面积8076平方米。现有40个教学班,在校生1376人。教职工90人,专任教师6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教师全部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学校配备了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教室、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计算机教室、语音室、劳动器材室、卫生室、少先队科技活动室等14室,4个教学班实现班班通。学校共有图书31477册,学校校园网与班班通运行正常。
二、加强领导与制度管理,保障经费和硬件设施到位。我校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以校长
佟荣喜为组长,副校长王建国为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为成员。明确了由“校长、主任引领,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和艺术教研组具体落实”的工作职责。由教务主任崔继伟(原大龙华中学英语教师)分包英语教研、由总务主任任永山(原大龙华中学语文教师)分包语文教研、由教务处干事卢建忠(原大龙华中学数学教师)分包数学教研、由德育主任闫建民(原大龙华中学英语教师)分包综合科教研。各主任直接参与听课、评课、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和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了教师专业发展能够科学化、长效化,我校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教师继续教书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听课、评课制度》、《科研制度》。坚持把教师参加各级培训、校本教科研的业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评优评模以及评定骨干教师、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发挥激励作用。
在经费投入上,把校公用经费预算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校本教研、教师培训和及时购臵教师专业发展所需要的图书、报刊、资料等。
三、扎实开展实效性教研。
1、加大课改力度,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聚焦课堂,让课改的魅力呈现于课堂,强化把“把课本教厚”的理念,确立了“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的三段式的教学思路,采取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方法落实课标新理念,力争实现“轻负担高质量”。学校几位领导分头听
所包学科的课,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情况,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听课意见,提出改进方法。通过研究教学设计、课堂观察、课后研讨、行为改进,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和自我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正是在这种“磨课”的过程中,教学中的现实问题解决了,课堂教学规范了,教师自身业务能力提高了。“磨课”中狠抓“五种课型”,努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一是推门课。学校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推门听课,及时了解教师教研教改现状,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指导他们落实教学常规和基本的教育理念。
二是过关课。对于新分的15名特岗教师,安排骨干教师根据学科结对子,亲临课堂指导,适时组织骨干教师听课验收,并汇报验收情况。给年轻教师压担子,分任务,使他们迅速成长,与其他教师齐头并进。
三是展示课。每位教师每学期把自己最欣赏的一节课拿出来做公开展示课,各教师交流听课收获,及时推广先进经验。
四是示范课。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外出学习,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并指导和参与集体备课,每学期至少上两节示范课,发挥好骨干教师带头作用。
五是研讨课。分学科按不同的主题定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及时推广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形成总结性材料,在全校进行交流。
2、探索集体备课方式,促进教师共同发展,为校本教研
注入活力。
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教研活动方式,我校一直在摸索着前进。我校实行集体备课签到制,现已做到集体备课出勤正常化。每个备课组主要以同年级同科的两位教师为主,各年级同科教师为辅,采用“伙伴式”备课。“伙伴式”备课具有“三个体现”:体现互助、交流、合作;“伙伴式”备课分三个层次。第一是“个人备”,首先是教师个人自备,每位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个人的教学风格,发挥自己的特长,备出个性化教案;第二是“集体备”,集体备课时要吸取伙伴备课中的“亮点”,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二次设计,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第三是“课后备”,教师课后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将具有实效性、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总结经验、加以完善,对于不符合本班实际,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的教学设计查找原因,加以改进。
3、开展主题集体教研活动。
我校定于每个第二周的周四下午2:30—5:30进行学校的主题集体教研。每个教研组根据教学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定出活动主题,然后集体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最后形成教学成果。
4、倡导教学反思,让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我校积极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一天一小反思,写在教案的课后小结中。两周一大反思,写在自己的教学随笔中。反思成为了我校教师的自觉行为,老师们在反思中促进了自己专业发展。
5、互助成长,结对子提高
学校十分重视结对帮扶活动,制订了同伴互助的具体方案,采取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促进年青教师迅速成长和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我们根据每个教师的特长与薄弱点进行组合成立互助小组,共同提高。如教学经验方面的问题有经验足的老教师、理念新的骨干老师帮青年教师;课件的制作、网络的使用由青年教师帮老教师。我们老师虚心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我校的老教师也全部能够制作课件,使用课件教学。
四、实施课堂结构改革,开展微型课题研究,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2009—2010学年,我校各教研组大胆尝试,开展课题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完善,取得了一些教学经验。如语文组——“在阅读中渗透写作指导”、数学组——“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英语组——“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综合组——“实验教学法”等。这些课题在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下,正在逐步辐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较大提高,学习兴趣较浓,自主学习的习惯得到了培养,实践和创新意识加强,学业成绩优异。现在语文组——“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数学组——“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英语组——“小学英语课堂导入发的研究”、综合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等课题正在研究实施中。
五、丰富教研形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教师读书活动。自我校成立起,就开始了“书香校园”的创建,努力打造书香教师。“最是书香能致远”,通过读书提升其精神境界,保持阳光的心态,消除职业倦怠,寻找到新的兴奋点,创生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创造充盈的教育人生。学校要求教师一学期至少读一本教育专著,坚持写读书笔记。如今,读书已经成为龙小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职业习惯,读书增加了教师的“底气”。
2、计算机培训活动。学校多次组织计算机培训,从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入手,到课件的制作,网络的建设等,内容丰富,收到了教师的欢迎。本学期我们又把教研室的专家请来开展了一次多媒体培训。
3、推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2010年田凤玲老师、庄若云老师参加保定市骨干教师培训,崔继伟和周淑明老师去石家庄参加了“因特尔未来教育”培训。今年,闫红英和崔继伟老师去北京参加了阅读课培训。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来后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二次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采用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六、特色办学,打造品牌学校。1、2011年,在市、县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我校与贝塔斯曼传媒公司和绿孩子读书俱乐部项目组联合,“阅读课特色实验班”已正式在我校落户,我校为实验基地之一。
2、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努力开发学校校本课程。我
校在认真执行国家地方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了适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校本课程。已经实施的有国学教育诵读《论语》、《行规礼仪教育》和《可爱的家乡、成长的摇篮》。
七、取得的成效。
随着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2010年7月苑凤娟老师的论文《小学习作教学新探索》获全国一等奖。2011年3月佟荣喜校长在全县校长评课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并接受了中国教育报的采访。2011年4月在县级课件大赛中马萧箫老师、庄若云老师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2011年3月赵小微老师辅导的征文《易水湖畔我的家》在“颂家乡、提干劲”征文大赛中获得保定市一等奖。2011年5月闫红英老师辅导的征文获得第二届冰心大赛三等奖。
我校先后获得县级“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教学质量优胜单位”、“颂家乡、提干劲征文大赛优秀组织奖”和“冰心文学大赛优秀组织”等荣誉称号。
八、问题与反思
总结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在取得小小的一点成绩的同时,我们还有着更多的思考和追求。
1、教研活动缺乏开展的深度,学习内容较为局限;同时新课程对我们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我们的理论水平还不高,需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开阔视野
2、我们的工作还处于层面之上,还未深入到校本教研的精髓,没有留下多少值得细细品味、或供人评判的资料,需要
我们在今后工作中注意收集和整理。
3、期盼走向网络教研之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大龙华中心小学
2011年6月12日
第三篇: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促教师专业发展,创特色品牌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汇报
多年来,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快乐、和谐、进取、创新”为办学理念,以“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特色育人”为办学宗旨;办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育全面发展德才兼备学生为办学目标。学校始终把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当作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教师们自我更新、主动发展的意识逐步显现,在观念、思想、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极大的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带动了教育质量的年年新高,从而实现了学校的长足发展。现将我校的教师专业发展专项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大力健全组织机构,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功能。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和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组员由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组成,各学科组有明确的任务和职责,做到职责分明,任务具体。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定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理论,牢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理念,和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的理念。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的认识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在创建工作中,从管理制度入手,做到了日常管理有序、高效,管理资料项目健全、归档合理。制定了相应的活动制度和文档记录制度,做到学期前有计划,学期中有检查,学期末有总结,学年有评价、考核、奖惩。
二、全面加大教学投入,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条件。
1、经费保障。
学校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多方筹措资金,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划拨专项资金用于满足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设施配备及教学资料、教师培训、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的经费需要。我们订阅了大量的教育期刊及杂志供教师阅读,先后多次派出教师前往山东、石家庄、保定、等地参加各类培训及学习交流活动,扩宽了教师的视野,将许多最新的教育信息带回了学校,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学设施。
投入情况。学校办学水平档次有了大幅度提高。
我校建立了电子备课室、语音室、器材室、打印室、档案室、多媒体功能教室各一个,均接入了宽带网络,校园网联通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建立了固安三小网站,图书室设立了开放式书架,便于师生阅览。
学校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及时为教师购买教学必须的教学用书等相关资料,为每位教师购买了“U”盘,购买了两个300G的移动硬盘,并不断充实各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光盘等软件储备,从根本上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要。我们还及时地将教师所制作的课件汇总整理在一起,将教师的讲课录像刻成光盘予以保存。
3、时间保障。
学校的校本主题研训日,集中培训活动其次、时间。
我们采取优惠政策,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种类的培训,学校规定教师进修学习期间,负责调课,并享受在岗上班教师的一切待遇,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我们派人去山东、石家庄、北京、张家口、保定等地学习,一年来,我县参加省市县培训教师达40多人次,为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强力打造教师专业发展队伍。
(一)继续教育制度: 我校教师队伍优良,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并积极鼓励教师岗位学历进修。继续教育工作有专人负责,建立健全了教师全员岗位培训制度,每年的继续教育参训率和考核成绩的合格率均为100%
(二)建立教科研一体化制度
我校构建教研室、学校、学科教研组的三级教研网络,明确职责,强化责任,确保校本教研不走过场,务求实效。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校本教研领导小组,制定了校级领导参与指导校本教研的制度。学校还建立了“校长—副校长—教到处——学科组长—年级组长”这一强有力的教学管理指挥系统,保证工作系统畅通,确保校本研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此处加入导师制度。
为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学校先后出台了„„等相关制度,还制定了校级骨干教师及优秀教研组评选细则。制度和细则中对教师发表文章、写课堂札记和做教学反思、做案例分析等都细化了质和量的要求,把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情况作为评先、评聘的重要参考。这些较为系统、完善的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
(三)加强教科研活动的开展
1、校本研修
为了让校本教研更加常态化、有效化,更有利于教师间的取长补短。我们打破了以往校级研讨过多的局面,将教研活动重点放在教研组内进行,实行了教研组长负责制。教导处人员每周都会深入指定教研组,和教师共同研讨,使教研组的研讨内容更加充实、效果更加显著。教研组也形成了平时随时研讨,固定时间重点研究,每周都为教师们安排了教研活动时间和集体备课时间,每周周三下午两节课后为教师微机培训时间,每周二下午为网络教研活动时间;教师们积极踊跃参加网络教研活动,日前我校已有30余名教师发帖或跟帖加入到网络教研活动中;我校教师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联片教研活动,活动中老师们自觉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展示自我,从而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己。
2、教学研究
(1)实施以学代训即推荐或指定一些专业书籍和教育期刊杂志等让教师阅读,通过自学的形式来代替培训。通过教师自我学习,提升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从而达到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为使此项活动稳步、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制定了《校本教研读书制度》.(2)构建合作交流平台此处 加入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内容
在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积极为那些没有讲过公开课的教师创造机会,通过听、评课等方式,帮助其改进课堂教学,为其提供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舞台,培养、树立教师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主题研究
老师们把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重点、难点问题,经过归纳提炼,作为研究主题,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出周密的研究计划。教导处负责为老师们提供相关学习资料,组织相关讲座,由老师们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进行具体研究,使教师人人成为研究者,提高了科研能力,促进了自我成长。教导处还利用教研时间为各年级组织主题研究的研讨课。具体环节要求如下:组内一名教师讲述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一名教师作课展示课题在课堂中的体现;一名教师进行说课;组内教师进行评课;与现场老师们互动。老师们通过主题研讨课总结亮点,发现问题,并进一步调整计划,以期最后形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题研究的材料成果,从而使主题研究实现了理论化、课程化。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势在必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申报了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科学民主的师生综合评价
1、教师评价
建立教师评价制度。我们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水平、课堂教学、教学成果、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形式,对每一位教师作出公平、公正的评价,既肯定教师的成绩,又为教师指明发展的方向,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我校开展了星级教师的评选活动,备课星、讲课星、作业处理星、关爱学生星、教研教改星、师德星、团结协作星、教学成绩星、纪律星、班级管理星,并制定了相应的评价细则。目前我校有19名教师被被评为校级星级教师。
2、学生评价
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实施公平、公正、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学业成绩,身体情况,心理状况等多个方面。参与学生评价的也不仅仅是教师,学生本人、同学、家长、老师都是评价者,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对学生学业的评价,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考察,知识能力,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都在学生考察的范围之内。这样的评价制度,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寻找学习中存在的差距,充分利用评价促进每个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课程标准的实质,过去单一的以考分论英雄的评价方式扼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在对学生评价方式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改变了学习优则全优的观念。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树十星”活动,即:尊师星、学习星、卫生星、团结星、文体星、纪律星、劳动星、创造星、敬老星、助人星。鼓励学生自己给自己设奖,请同学评议,只要半数通过,学校批准评奖,多了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了一批优秀的学生,使学生人人都能够受到适当的表彰,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评价方式树立了学生的自信。
3、质量评价
学校始终将教学质量作为办学的生命线,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质量意识,把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考试后,学校要求教师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了学校发展
1、加强骨干教师、学科组长的培养力度,实施名师工程。
(1)每学年都要组织教师参加校内组织的新课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培训,及时让教师获取教改前沿的经验,使教师少走弯路,快速提高。
(2)每年学校通过组织评优课、说课、教学设计、等评比活动,通过青年教师汇报课,中年教师示范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市、省级乃至国家级名师,扩大现有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营造人才培养的氛围,加速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骨干教师队伍。以名师带名校,以名校带名生。目前,我校已涌现出一大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他们是:„„等。(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吸收营养,强化队伍素质。学校每年都要在教师外出学习上投入资金,派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各地去学习、考察,获取更多的信息,积极参加县聘请的有关专家来县开展专题培训活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养,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我校有 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他们。
2、专业发展成绩
近年来,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其中教育教学论文及课件获奖较多,共写出100多篇教学优秀论文,获县级优秀论文奖有30篇。教师个人和学校获奖情况。
3、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学校虽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需要继续完善和实践的方面。例如:缺少名师的引领,由于学校条件有限,只能派部分教师外出学习,而不能请名师来学校举办讲座,与专家近距离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师徒带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有效制度。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师徒带教不能只靠师徒的道德自觉,应采用更为有效的机制来保证师徒关系名至实归,让师徒双方的合理要求得到落实。
今后,我们将以评估标准为依据,从制度建设入手,细化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量化考核,完善教师培训的组织和管理,让全校师生在张中的校园里愈加幸福地成长。
二
第四篇: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工作总结
专业成长成就不变的美丽
——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工作汇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见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所以,我园坚持将“教师专业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并在2009年提出了我们创建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的理念:专业成长成就不变的美丽,让每一位教师在幼教这片热土上快乐成长,成就其美丽人生!
一、幼儿园师资的基本情况
我园拥有一支教育教学理念先进、专业素养扎实、精神风貌高尚、工作态度进取的教师队伍。全园教师17人,其中本科学历6人,大专11人;教师中经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的1人,经过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4人,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的2人。专业技术职务构成:高级教师12名,一级教师5名。教师的年龄分布均衡,35岁以下教师占60%,是一支经验丰富并富有朝气、充满活力的娘子军团。
二、组织领导与运行保障
1、完善组织机构,实施一把手工程。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园长负责制,闫秀华园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并由主管主任熊建新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
2、建立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为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本着对教师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我园把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摆在优先实施的战略地位,作为幼儿园总体规划中的重要内容,纳入了议事日程,统筹规划,认真实施。幼儿园建立了园长任组长,保教主任任副组长,教学副主任、教研组长、各班组长为组员的教师专业发展组织机构,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同时以教研室为研修处,保教主任为研修员,认真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工作的实施。
3、在运行保障上,幼儿园具有满足园本研训和教师自主学习需要的硬件设施。图书收藏丰富,各类期刊足有10种以上,达到1000册,同时每位教师都至少订阅一份与教学相关的杂志报刊,利于教师自主学习。硬件建设上,每班配备了电脑、电视、投影仪、钢琴,综合活动室配备了多媒体,实现了现代化教学;电子备课室里满足了备课教师每人一台电脑,满足教师远程学习、研修需要的网络支持平台和网络环境。
幼儿园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经费,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每年都派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并聘请专家讲座,为教师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的经费保障。自2009年—2011年以来我园共投入2万余元作为教师外出培训、研修费用。
在时间上,幼儿园将每周一、二、三、四下午3:00至4:00时间进行学习和教研,幼儿园每月安排1次以上园级园本主题教研活动。而且每年寒暑假都派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如,在今年我园就有1人次参加了国培计划骨干教师培训,6人次参加了十二五国家重点课题培训会,两人次参加了上海骨干教师培训活动。
三、理念引领和制度建设
幼儿园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是幼儿园发展最关键最根本的环节,工作中坚持用“铸造精品、和谐发展”的办园理念,指导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重点,以深化教科研工作为主线,以促进教师、幼儿有特色的发展为目标,加大管理力度,创新管理措施,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以优质的服务和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实现幼儿园整体工作和谐发展。
我园在管理工作中,不断对科学规范的、人文化的管理制度进行探索,现在除了实行园长负责制、岗位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目标考核奖惩制和活动申报制,还制定了促进和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教师专业发展学习制度》、《教科研工作制度》 2
等制度,去年9月份又在总结以往管理的经验的基础上,对目标管理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奖惩方法进行改革,重新细化和修订,使之更加科学,更好的发挥了体制激励功能,将各项管理制度内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为,使“制度”成为激励、引导、规范教职工的有效机制,形成了积极向上、团结互助、敢于创新的工作氛围,在良好的环境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措施特色
1、分层管理,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在对教师的管理中,按教师的教龄成长历程及能力划分层次: 合格教师:在见习期新教师以及1—3年幼儿教师,完成由实习教师到合格教师的转变。我们选择高级教师对新教师进行活动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带教,根据要求开展传帮带的培养工作,帮助他们熟悉本园教育教学常规工作,有教育责任感,热爱幼儿园,热爱幼儿。目前我园教师已全部渡过了这个层次。
成熟教师:从事幼教工作3—5年以上的教师,已完成了合格教师到成熟教师的转变。
骨干教师与其结成帮带对子,在师德修养、教育理论、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带教,使这个层次的教师掌握各年龄段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学科专业知识扎实,能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来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现处在这个层次的教师有5位。(赵莹莹、吴玉梅、刘学静、刘春红、张丽)
园骨干教师:教龄6~12年以上的教师,完成了成熟教师到骨干教师的转变。选择富有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导师,在理论学习、教育科研、学科教学、班级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在此层次的教师学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形成自己风格,实绩明显;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带教青年教师能力。
处在此阶段的教师8位。(熊建新、张建辉、刘红霞、郝静、何丽娜、段长立、沈树艳)其中亟待提高的几名青年教师,由园长亲自指导,争取在两年内从其中再带出1名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研究型教师:完成骨干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过渡。主要通过努力学习、接受专家指导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科研能力,并形成独有教学风格,在教科研上要有效运用科学的方法,争取在课题研究方面形成更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在园本教研活动中要带动教师群体集体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在区有一定知名度。
处在此层次的教师有1位。(闫秀华)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并在去年出版了专著。
针对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对每个层次的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定时深入每一个教师的课堂,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去听课,了解每名教师的长项、弱项,指导教师快速成长。
2、以特色活动促教师发展,打造幼儿园特色品牌。
我园本着开展特色活动建设,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理念,选择了“游戏”作为幼儿园特色活动的主要内容。
为使游戏更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发动家长和老师凝聚智慧,共同研究。老师们将收集到每一则游戏对其内容、情节、规则及所相配的儿歌、童谣等都要进行分析、改编,对每个游戏的改编与创新都反复揣摩、实践,进行游戏的可行性研究。老师们将老游戏赋予新的内容、含义,使之与时代精神、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相适应。
现在,我园根据季节的变化将跳绳、跳皮筋、沙包作为冬季孩子们的主要户外游戏,每天各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活动,由于活动材料准备充足,充分保证了孩子们活动时的需要。同时老师们还将这些凝聚着众人智慧的游戏汇编成了“幼儿园游戏集锦”,不仅在我园开展,还将推荐到手拉手单位进行推广,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开开心心、4
快快乐乐的游戏。
3、“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档次。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有一个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同时更需要有一批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名师、学科带头人,为此幼儿园有针对、有目的、有步骤地将已渐成熟的教师“送出去”学习、培养,每学期都派教师到北京、上海、石家庄、秦皇岛等地学习,使她们得到更高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同时,幼儿园结合园本培训,邀请区教育局教研室、天津幼教专家名师,北京“6+1”礼仪品格素质教育机构、北师大幼儿数学教育专家、唐山市心理教育专家等,以开设讲座、上示范课、听课点评、课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让教师在教学思想、策略、技能等等诸方面开阔眼界、提高水平。
4、开展合理有效园本培训,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1)强化幼儿教师必备的技能技巧训练。结合省、市、区教师综合素质大赛活动,加强教师弹唱、绘画、舞蹈等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教师基本技能素质。(2)组织课例分析研究,提高教师组织教学的水平。每次教学观摩,挑选需要重点扶持提高的教师,将教学活动录像,由教研室提出教研点,组织教师集体逐句、逐节的进行分析讨论,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实践、再讨论,使教学活动逐步完善。通过课例分析,强化了教师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能力。(3)园长亲自主持开展思想、业务主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教育研究》、《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等,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的理论知识。(4)通过打造“精品课堂”开放日活动,敞开门教学,全员、全日开放,请手拉手单位和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听评课,教师在活动后互评、反思等,搭建平台,广泛吸纳有益建议,进一步完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幼儿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5)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实现教学、备 5
课现代化。结合我们申请的十二五课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与发展的研究》,聘请三十八中的信息技术老师,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学习ppt、Photoshop、flash等的应用,教师学会了自己制作动画和幻灯片课件,自己动手制作了一批多媒体课件,并应用到教学活动之中,使集中教育活动更直观、形象、丰富、生动,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的点和需求,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且在今年的多媒体课件评比中我园有4件作品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5、以教育科研为支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园一贯坚持“向教科研要质量,以教科研促发展”的发展理念,不断建立和完善教科研制度,逐步形成了“园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的全员参与教科研的机制,将幼儿园的教科研工作作为工作的主线,通过园本教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的全面发展,和幼儿园特色的形成。
积极倡导教师做“研究者”,积极承担课题,学会教育科研,成为学科知识专家、教学专家。
⑴人人参与教育科研,进行实验研究,并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⑵以教研组为载体,纵向深入,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⑶以班组为核心,横向发展,形成了班组之间的良好的竞争态势,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在十五期间《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实践研究》、十一五期间《幼儿园礼仪品格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都已成功结题。老师们在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动脑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最后将自己原创的一些儿歌、故事、歌曲等编辑成册,形成园本教材。在此期间有多篇论文获得了国家级的一、二、三等奖。
幼儿园今年又成功地申请了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教师信息素养培养和发展的研究》和十二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力体系研究》的两个子课题《礼仪教育生活化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幼儿园游戏与主题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其中
《礼仪教育生活化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是我们十一五课题的延续,也是将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工作中,对实验内容不断完善的过程。二是通过《幼儿园游戏与主题活动整合的实践研究》,探索游戏与主题活动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通过游戏让孩子快乐地玩,有效地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老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形成了各个班级的班级特色。
五、示范辐射
“发挥城市幼儿园的中心辐射作用”,一直是我们计划之中的一项工作,我们和佐家坞、刘家营、泉河头、银城铺乡是手拉手单位,我们主动开展“手拉手”活动,不仅有思想理论指导、帮助其科学规范管理、教师专业发展上的示范引领,还有物质支持,帮助姊妹园共同发展。
1、开展主题讲座,在思想、理论上引领。
在教育局的组织下,我们园长和骨干教师为农村幼儿园园长、教师做过专题讲座,有《开展幼儿园特色活动建设,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如何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等,帮助农村幼儿园的园长老师们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受到园长们的一致好评。
2、协助建园、帮助其科学规范管理。
佐家坞中心幼儿园从建园开始,我园派了两位主任亲临一个月,从硬件到软件的筹备和建设对其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幼儿园建成后,又邀请佐家坞的幼教专干到我园从入园晨检到离园进行一日跟踪学习达半个月时间。在我们一步步指导下,佐家坞中心幼儿园顺利地通过了二类园和一类园的评审验收。在今年又申报了河北省农村示范性幼儿园。一个暑假,我们的老师都没有休息,帮助拉手园的老师们布臵室内环境、指导他们科学安排一日活动和如何有效组织室外游戏等。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这个幼儿园已焕然一新,在今年还被评为目标考核优秀单位,如今等待着示范园的验收,希望他们取得好的成 7
绩。
同时还有刘家营乡的三所幼儿园申报一类园时,我们几次下乡对其园舍改造和户外活动进行了指导,他们两所园也顺利通过了一类园的验收。其中刘家营联一幼儿园还取得目标考核优秀的成绩。
这一次次的帮助与指导如同催化剂,更快地促进了拉手园和我园老师们专业水平的提高。
3、教学观摩与送课下乡相结合,和姊妹园教师共同提高专业水平。
每学期我们都主动和佐家坞、刘家营、泉河头、银城铺乡的姊妹园接洽,共同开展教学观摩活动,除了在我园开展教学活动,请来姊妹园教师来观摩交流外,为节省农村园教师的时间,减少她们的开支,我们带领教师送课下乡,根据她们的需要上教学示范活动,并传授体操、律动和游戏。姊妹园教师学到了所需知识技能,我们的教师看到她们在艰苦的条件下敬业工作,深深受到感染,增添了向上的动力,使送课下乡成为一个双赢的活动。
在这学期我们一改往日的活动形式,结合教育局组织的农村语言教学评比活动,采取下乡听课,请上来讲课,说课反思,再统一上课评比的形式进行了一次拉手单位语言活动大评比。参加的单位有泉河头镇、左家坞镇和刘家营乡的老师。园长亲自带领骨干教师采取一对一的形式,对讲课教师逐个指导、层层选拔,最后刘家营乡的贾淑玲老师以自然亲切的教态、娴熟的教学技能和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脱颖而出,来参加局里组织的语言教学评比活动。这次幼儿园“手拉手”教研活动做得实实在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提高,相互交流、共同探讨的平台,大家带着学习的热情齐聚一堂,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促进私立园和城镇公办园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推动我区幼教事业的整体发展!
4、物质支持,资源利用最大化。
我园设备更新后,将闲臵的一些幼儿桌椅、玩具厨和幼儿床,还
有部分图书和玩具送给需要的农村幼儿园,让他们换下小学化的桌椅,为孩子们丰富玩具,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条件,使闲臵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在2011年暑假,我园又投入了近4000元物资协助左家坞幼儿园创建农村省示范园,解决了左家坞幼儿园由于资金紧缺而造成的硬件设施不足,在区领导验收的过程中受到了充分的认可,现以足够的信心迎接高一层领导的检查验收。
六、成果与实效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促进了幼儿园的发展,幼儿园领导对幼儿园发展方向上宏观把控,相关制度的订立和保障监督机制的落实,使得教师专业发展得以稳步推进,并逐步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很好的促进了幼儿园整体工作的发展,幼儿园今年被评为教育局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也促进了教师个人的成长,硕果累累,成绩喜人。教师们撰写的《在游戏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家园共育》、《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几点策略》等多篇论文分别获奖和发表;教学活动设计与评析《小小船儿飘啊飘》、《好玩的磁铁》、《会跳舞的棉签》、《可爱的小动物》《语言活动:爱》等分别在省、市、区获奖;郝静、何丽娜、刘红霞、段长立等多名老师参加了区幼儿园教师素质技能大赛,六人次获综合一等奖,两个单项一等奖,三人获二等奖,并且何丽娜老师获得了市级的参赛资格并获得了二等奖及一个单项优秀奖。区艺术节活动中,我园排练的文艺节目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的成绩,老师们的书画作品也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成绩。区优质课评比说课评比中刘红霞、郝静老师获得一等奖。现已有郝静、何丽娜、刘红霞等教师分别在语言、音乐、游戏等领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特色教师。细说今年教师取得的成绩:刘红霞老师在区保教能手大赛和说课评比中获一等奖;郝静老师在区 9
语言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郝静、张建辉老师编排区艺术节节目《飞啼声声》获一等奖;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8人次获一等奖。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过程。幸福道幼儿园的全体教师已经确立了终身学习、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把每一次的成绩看作是新的起点,为幸福道幼儿园辉煌的明天而努力。
第五篇:创建沧州市示范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创建沧州市示范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工作汇报
东光县实验小学
我校自创建示范性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以来,一直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宗旨;以“人的发展为本、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实现教育引领社会”为办学理念;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为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推动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全面提升,现将工作具体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设规划
(一)发展理念
我校确定了以“教师发展为本”,坚持把“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通过学习、讨论树立了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岗位终身学习的理念,并在校内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基于学校自主发展需要的五年发展规划。
(二)发展目标
以“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构建教师“以校为本”继续教育机制,以研修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善“以教师的发展为本”的教师管理、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素质和探究能力的教师队伍。争创以“自主认识、自主发展、自主提升”为标志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规划
我校教师队伍年富力强,从教师的个人发展来看,正处于黄金阶段。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以人为本、注重内涵、强化特色、加速发展、创建一流”为整体战略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建设为核心,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课题研究、学术报告、自主研究、研训互动、教学实践和社会考察等形式,开展校本研发和师资培训工作。学校针对岗位为每位教师制定了和未来三年发展的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制定了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和校本教研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目标和计划、建立了教师个人业务档案,并实现了网上动态管理。各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整体规划,在每学期初制定本组的校本研修计划,并按期进行教研活动,解决教学中的新问题,交流反思,及时总结,并留有反思总结材料。以此促进我校教师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学校注重对教师心理的疏导和对心理知识的学习,保证了教师在一个良好积极的工作状态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
第1页
二、组织领导
(一)学校领导
我校行政管理人员均为大专以上学历,自身综合素质较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强,工作勤奋,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研究能力,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理论水平及创新能力。学校建立了领导听、评课制度,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到年级组指导备课,深入课堂听课。教务处每学期都要组织本校的县、市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做公开课,课后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此外,所有任课教师每学期都要上一节教学研讨课,新调入教师要上汇报课,对课改精神吃的不透的教师,班子成员要跟踪指导备课、讲课。一学期,教务处人员每人听课至少70节,而且都做到有听有评,提高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二)管理机构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努力使学生得到和谐、主动、全面地发展,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按照国家和省教育厅的规定,开全开齐三级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年级、教研组的作用,建立“教、学、研”一体的校本研修制度,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每学期开始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教务处按计划督导落实,保障各项教学工作的圆满完成。
我们根据教育新形势和本校实际情况,对我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进一步完善了各类教学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对教师的德、勤、能、绩等方面均有详细的量化考核细则,每学年以计分方式对教师的整体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评估考评,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教活动,每学期各年级进行学生座谈会、交流会,举办学校开放日,召开学生家长会,及时反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并制定措施积极改进。
三、运行保障
(一)硬件设施到位
学校建有一流的教学设备设施:有科学仪器室、实验室各1个,音美器材室、音乐教室各1个,体育器材室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56座的语音室1个,多媒体教室3个,教学光盘播放室1个,卫星接收室1个,电子备课室2个,藏书7万余册的图书室1个。教学仪器配备均达到国家标准,各功能教室及室内仪器设备都能充分利用。学科报刊杂志 五十余种,能够满足教师学习和教学需要。同时,学校还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及时上传、更新资料内容,网站资源丰富。我们还开发了满足教师远程学习、研修需要的网络支持平台,真正实现了教师在网 第2页 络环境下进行备课、学习、研讨、交流。学校的会议室配有多媒体网络系统,可满足200名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和研讨。
(二)研修经费到位
学校建有一整套的经费保障措施,将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每学期及时购买教学资料、教师用书、教具等,保障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所需经费。冯校长为了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多方筹措资金,并不惜花重金聘请知名专家到我校为教师做讲座。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各种级别、形式的业务培训。为了开阔教师的眼界,学校组织区名师培养对象参加各种类型的中小学优秀教师研修班的学习。并分赴北京、天津、太原、沧州、石家庄等地参加教学交流活动。教师每一次外出培训后,都及时进行二级培训。教师通过学习先进的教学改革理念,借鉴教学经验、方法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
(三)时间保障
学校要求教师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4小时,各教研组每周按照学期初制定的教研计划保质保量地进行教研活动,每学期,我们都安排至少四次大型集体教研学习活动,有效地保障了校本主题教研和培训的时间。
四、制度建设
(一)严格落实继续教育制度
学校把继续教育的学习培训、考试成绩、作业笔记等均列入期末量化评估考核办法,对于成绩优异的教师给予加分奖励。落实教师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学校要求适龄教师全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学习和考试,多年来考试成绩成绩合格率均为100%。
(二)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1、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为将校本教研工作扎实有效地进行,我们从我校实际出发,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校本教研评价制度》、《星级教师评定制度》等制度,使校本教研工作日趋规范化。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坚持深入教学、教研一线指导教学、教研工作。学校规定,学校业务领导,每学期必须听课70节以上,每周必须亲自参加某一学科组的一次教研活动,活动中带头发言,活动后及时评价指导。建立教师自我反思,参与教研活动的检查制度,为每个教师创造平等参与教研活动的机会,使校本教研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内在需要。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态,有效地开展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研究。加强自我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 第3页 开发和建设的能力,形成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状态。同时,加强学科间的沟通整合,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科教研大组、年级各教研小组两级级校本教研制度。规定校级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校级教研活动以统一的新课程理念、课标、教育思想学习和案例分析,课例评析、典型课观看、讨论为主;年级各教研小组活动则以学科的针对性业务学习,案例分析,好课评析,课例研讨、备课为主。教师参加活动情况与期末评估直接挂钩。
2、加强校本研修管理
我们自2009年4月就启动了校本教研“一二三四工程”,即“一个中心”——以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两个基本点”——以提高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基本点;“三位一体”——努力形成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三位一体的教研网络;“四轮驱动”——继续坚持每周公开课、集体备课、群体研讨、集体培训四种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相互补偿,共同推进。
我们坚持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制度上有保证。学校规定每个教研组固定的教研时间,做到雷打不动。教研活动中要求做到“三个有”,即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有活动记录。二是组织上要到位。教研组是开展校本教研的中坚力量与基本组织。我校非常重视教研组的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分成15个学科教研组,明确各教研组长的职责,加强对教研组的指导与考评。三是行为上要主动。要求教师主动参与各类教研活动,主动与同事交流实验中的得与失。广大教师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被动研究”变为“主动研究”,学校教研氛围日渐浓厚。
3、加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管理
我们要求教学设计要有明确的教学理论作指导,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自觉学习为主,要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要在全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表现和展示的空间。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将备课的过程变成教研组教师研究、对话、分享的过程。注重集体备课,备课经历单元个人主备、集体议课、个性运用三个过程,课堂上,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吸引力,教学更贴近了学生的实际。
4、改革教案撰写形式,推行集体备课
广大一线教师既要进行理论的学习和转变观念,又要探索研究新的教材教法,因而普遍感受到压力大、适应难。针对这一问题,教导处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召开了教研组长研讨会和教师代表座谈会,经过细致的分析和充分的研究,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对我校教案撰写形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全面推行集体备课制度,将教师花在机械抄写教案的大量时间转移到追求教案的创新、实效上来,转移到研究教法、学法、学生上来。
第4页
(三)建立校本科研制度
校本教研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即校本教研要以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业务水平为中心。在日常教研管理中,我们注重强化教研组的职能,使教研组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做到有主题、有序列,扎实有效。每一个教研组都要有自己的教研主题,每一位教师都要有自己的教研专题,此外,学校每一学年都要确定一个公共教研课题。这样不同层面的教研课题的确定,促使教师直面教学问题,让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使教师逐步成为教学的主动研究者。经过不断的努力,我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多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在省、市交流中获奖。近年来,我校先后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沧州市重点课题《进行有效课外阅读指导的研究》等多个省市、国家级的课题,相关成果已在我校乃至全县推广。目前,市级重点课题《人教版教材的使用与研究》、省级课题《小学生作文模式的研究》等正在我校课题组如火如荼地开展研究之中。
此外,我校还广泛开展了以“一个人解决一个教学或教育问题”为特征的“小课题”研究,力求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本校、本班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通过各项课题的研究力争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达到了凝炼队伍、完善素质、提升质量的目的。
(四)导师制度
2007年以来,我校聘请多位知名的专家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不拘形式地多与名师学习,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结合本校实际,我们还大力开发我校的现有资源,开展本校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和结对活动。我们规定我校的名师每学期上一节高水平的公开课,教导处每学期负责搜集最新的教学方面的报刊资料进行两次集体学习,同时,我校也十分重视外出学习的机会,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培训。凡去外地参加培训的教师回来后,都要进行二级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讲座交流,并上示范课。
(五)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
我校积极寻求教育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的智力支持,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成为众多教育教学专业委员会的会员学校,通过与县教研室、市教科所的教师论坛、教学观摩等活动以及各地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为教师学习和发展创设了有力的条件。
(六)健全评价奖惩制度。
为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我们加大对教师的评价力度,学校以《东光县实验小学教师量化评估细则》为基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奖励机制,从教
第5页 师个人的发展规划、实施过程、目标达成情况等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做出评价和奖惩。每学年,在师德、教学、专业发展、出勤等方面进行加分核算后,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估考核并作为评优评先的先决条件。形成了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教、学校评估的教学评估机制,从职业道德、专业水平、专业发展、课堂教学四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综合、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位教师,并把教师的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要素,采取一票否决制,取消师德考核不合格教师的评优、评先资格。
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管理制度。我校每位教师均有一个档案盒,每学年进行更新评选,并以电子的形式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登记册,逐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管理。
五、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队伍情况
学现有48个教学班,3156名学生,152名专任教师,4名特岗教师,其中取得学士学位的有 80人,本科学历96人,专科学历70人,学历达标率达到了100%。学校每年通过组织优质课、说课、教学设计、论文等评比活动,青年教师的汇报课,中年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的展示课,全方位出击,推出了一批校级优秀教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出了省、市级骨干教师,扩大了示范性学科及学科带头人的数量,并逐步形成了一支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目前我校拥有由1名市级骨干教师,3名县级骨干教师,9名县级学科带头人组成的教师梯队。
(二)个体发展
1、名师工程
在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中,对于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明确即:建设一支在我县具有影响的骨干教师队伍。因此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养,努力实现“校内培名师,名师促名校”的战略目标。目前我校已形成了由“ 4名县级首批名师,6名名师培养对象”组成的名师团队,通过名师的引领、互助和辐射作用,已成为我校提升教师队伍、成就一大批骨干教师的关键。通过开展教学论坛、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智慧,资源共享;通过“专业讲座”、“名师引领”等活动,扩充知识背景,显示才能;通过撰写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风格,崭露头角。特别是名师、骨干教师的展示课,使老师们听有所思,思有所获,不仅大大提高教研的实效性,同时使得名师、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落到了实处。
2、青年工程
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使青年教师努力缩短“适应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尽早实现由新手向能手的转化,学校坚持实施“青年工程”。
第6页(1)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通过这种“导师制”,由骨干教师对新教师从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帮助指导,以老带新,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采用新教师的“公开课”“优质课”、年轻教师的“随堂课”、老教师的“经典课”,分步优化,分层发展,整体推进,每种课型都在教研组内进行详细的评课议课,使每位教师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一年来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每位教师的理论水平都有所提高,能将吸收的理论知识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培新帮带”工作开展得井然有序。
(2)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校坚持提供各种机会,搭建各式平台锻炼青年教师。我校每学期开展教师素质大赛、优质课评比、演讲比赛各一次,学校校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参赛。在这些活动中,李秀芝、郭敏、徐美玲等老师在脱颖而出,既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也得到了磨练。
(三)团队发展
(1)通过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听评课活动、教师论坛活动、教师成长汇报会活动、说课活动、教师粉笔字、朗读比赛、教师才艺展示活动等,带动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发展。
(2)借助校本课程的开发强化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的成长密切相关。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使教师成为课程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更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既是学校文化创造、重建的过程,也是教师重建自己文化结构、形成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个性品质逐步完善的过程。我校许多教师都踊跃地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之中,王贵荣、张广占、石丽华、刘恩霞、冯新娟等老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本组教师开设出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小学生文明礼仪》、《武术》、《素描基础》、《书法》、《五线谱学习入门》、《经典诵读》等校本课程。特《小学生文明礼仪》已初具规模,成为我校的一大特色,我校开发编写的《小学生文明礼仪》教材已经在全县范围内应用推广。
(3)充分发挥教研小组的作用
我校加强教研组文化氛围的营造,创建了组内成长档案袋,加强了教研组的管理,倡导组内合作学习,鼓励教师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围绕问题进行合作交流,使教研组成为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团体。我校每学期都要评选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组长,并在绩效考核中予以奖励。
六、示范辐射作用发挥
(一)培训支持
第7页 我校有容纳200余人的多媒体会议室,经常为县、市、省等各级培训部门提供培训基地和资源。
(二)交际结对
作为我县的龙头学校,我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学校健康发展的同时,我们与世纪小学结对子,并多次送课下乡,还为全县近百名特岗教师提供了学习培训机会,对我县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得到了县局领导及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
(三)成果推广
每学期,我校都会配合县教育局教研室派出骨干教师下乡送课,并通过课后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把我们的好的教学经验以及课题研究成果向各兄弟学校推广交流,特别是我们与世纪小学互派教师,深入到对方学校,全程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种校际合作,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共享。通过支教骨干教师的帮扶、以及受扶教师到我校的见习,从而实现了帮扶双方的优势互补,促进了共同发展,实现了双赢。石晶老师在张秀玲老师的帮助下,在解读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并在全县做了“汇报课”,其“设计理念、课堂生成、师生互动”得到了现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她在校际结对活动中获得了自身的发展。
七、学校教师发展学校带动了我县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一)特殊作用发挥
我校的王贵荣、石丽华两位老师多次被县教研室、各乡镇教研室聘请为历届特岗教师、农村教师进行观摩课教学以及主题讲座活动,且均在河北省的新教材培训班、省教学观摩引路课中做课,每次都能顺利完成任务,在得到各级领导肯定的同时,也使自身的教学能力越来越高。
(二)特色创新
我校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不仅提升了教师的素质,也全面推动了学校的发展,先后获得团中央授予的“雏鹰行动先进大队”、省“中小学艺术节先进学校”、市“素质教育先进校”、“教育科研先导校”、“教育质量先进校”、“中小学礼仪教育先进校”、县“创建十A学校模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去年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验收中,我校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学校中近百位教师所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及教学评优课在县、市、省、国家级评比中获奖。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的有1人,省级奖励 3人,市级奖励 6人。因为有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深化了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我校学生在华人 第8页 杯作文竞赛、美术作品、电脑制作、科技小制作等评比活动中每年都获得了大量的奖项。三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6人,省级人8,市级12人。
回首昨天,在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探索路上,留下了我们跋涉的足迹,凝结了我们的心血和汗水,也展示了我们的智慧和才华。这其中,有欢乐也有遗憾,有成绩也有不足,但我们成就了学生,成就了教师,更成就了学校。放眼未来,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步履坚实,依然豪情满怀,信心满怀。
第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