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

时间:2019-05-13 07:4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

第一篇:20、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

“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

一、背景及动因

南木林县地处后藏,为西藏第二人口大县,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牧区流动党员社会结构和组织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给农牧区党员群众的管理及农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

一是流动党员日益发展壮大。我县每年外出流动党员达3000余人次,占党员比例较大,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已经成为了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新形势下出现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问题,尤其是流动党员外出前教育、专人联系、定期汇报等制度无法有效实施,同流动党员经常性联系不够,未能完全掌握和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学习、工作情况,经常出现流动党员离家又离党,党员受教育。

三是流动党员管理遭遇新问题。近年来,南木林县由于地域优势,农牧区大量流动党员外出藏北、日喀则、林芝、拉萨等地务工经商,有的甚至走出了藏区,对其政治表现、思想动态、行为处于无人监管、无人知晓状态,加之部分流动党员长期在外、容易受宗族派性影响,出现无人管理的现象,党员成分、生活环境及思想意识形态趋于复杂化,为县域社会和谐稳定带来诸多隐患。

二、主要做法

1、暖心工程。一是解放思想变思路。各级党组织通过多种 形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进行思想疏导、理顺情绪,引导他们增强发展欲望,坚定发展信心。对有创业意向的,为民服务机构实施“一条龙”式服务,帮助应对困境,走出低谷,让流动党员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二是凝心聚力帮技术。通过联合人社、农牧、水利等部门,组织开展为期1周的创业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班,鼓励返乡外出流动党员依靠自己力量,实现创业或二次就业。采取就业指导、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推荐给有用工需求的企业等措施,努力帮助流动党员在家乡实现再就业。三是统筹协调聚资金。通过协调金融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政府项目部门、驻村工作队等,帮助流动党员协调解决创业资金,为返乡外出流动党员创办项目,带动就业。四是组织联户帮生产。充分利用“双联户”工作,在农忙季节,积极组织联户生产,解决流动党员家庭的劳动力问题。

2、爱心工程。目前,我县共有农牧区留守人员4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达200名。为切实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着力构筑四大“爱心”格局。一是以党组织为主体的组织爱心网络(村居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把各级组织的关爱送到流动党员心中;二是以教育部门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爱心网络(教育局党支部、县一中、二中党总支、乡镇完全小学党组织),把学校的关爱送到他们心中;三是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爱心网络(工青妇、志愿者),把团体的关爱送到他们心中。四是以民政为主体的社会爱心网络,把社会的关爱送到他们心中。组织开展“同在蓝天下,城乡手拉手”、“你我携手,关爱空巢老人”活动,组织社区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开 展结对助学助困活动,增强城乡交流,增进彼此友谊,有效地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乏味、兴趣单调、缺少关爱问题,拉近城乡儿童距离,解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

3、向心工程。为切实加强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实施了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向心”工程。一是开展一次走访慰问活动。各级党组织利用流动党员返乡之际,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做好一个思想汇报。规定外出流动党员不论走到哪里,每年都要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外出思想工作情况,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经常性信息沟通,使流动党员不论走到哪里,永远不脱离组织。三是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流动党员外出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时,党组织主动向他们压担子,要求他们至少要向家乡提供一条合理化的发展建议,引导外出流动党员把市场信息、发展项目等及时带回家乡,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而且还要带领群众致富。四是带动一次贫困户外出务工。通过开展流动党员致富能手结对一名困难党员活动,帮助困难党员掌握一项技能,帮助困难党员脱贫致富。

4、放心工程。通过完善四个一,让流出党员放心。一是一人一卡。外出党员所在党支部给每个外出党员建立一张跟踪服务卡,内容包括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联系方式等,支部做到心中有数,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各方面情况。二是一人一联。各村党支部通过认真挑选思想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支委会成员与外出党员以1+1形式结成对子,同时担当“联络员”,负责对外出流动党员的联系和教育管理。“联络员”定期 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主动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情况,引导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党内活动,提供致富信息和参与家乡建设,督促其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到流入地或原党支部参加组织生活。三是一季一访。外出党员所在党支部至少每个季度要到外出党员家中走访一次,了解外出党员家属思想、生产生活等情况,并给予关心和帮助,解除流动党员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四是一年一议。每年春节、藏历年期间,党支部对外出党员的《流动党员流动证》进行查验,了解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并对其进行民主评议。评议内容包括是否遵纪守法,是否执行了流动党员管理的有关制度,是否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遵纪守法,特别是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业致富等方面进行考核,做出评议结论,把评议结果进行存档,并在支部进行公开。通过落实“四个一”,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使全县各基层党组织改变过去外出流动党员管理难的被动局面,对外出党员做到“知去向、知现状、知思想”,确保不让一个外出流动党员脱离党组织的管理。

5、温心工程。一是提升素质“促发展”。开展“我与家乡共话发展”活动。各乡镇党委充分利用春节、藏历年期间外出党员返乡之际,积极组织本乡镇流动党员召开座谈会、慰问会、茶话会和到流动党员家中慰问等形式,加强同流动党员的交流与沟通,向他们通报党组织的工作情况和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为家乡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同时,各乡镇党委在春节、藏历年期间通过“发放一套学习资料、组织 一次集中学习、开展一次专题讨论、收看一次远程教育专题片、提供一条致富信息”等办法切实抓好春节、藏历年期间对流动党员的集中学习培训工作,提升流动党员的素质。二是创新载体“促创业”。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以“组织提升水平、党员提升素质、创业提升质量、家乡提升影响”为目标的“为驻地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活动,引导流动党组织和党员“双联双争”,即联系当地党组织、联系广大外出党员群众,争创“五个好”先锋党组织、争当党员致富创业能手。三是上门关怀“勤指导”。县委组织部通过选派专人专程到新建立的流动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集中培训,对新发展的党员进行考察谈话,为他们上党课、讲形势,指导他们开展党内活动。四是优化环境“助发展”。出台返乡创业优惠政策,主动搭建服务平台,给返乡创业人员以外商同等待遇,在资金、技术和信息上给予大力支持,对返乡党员在创办企业、建设基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协调解决,为他们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采取各种举措,积极引导和鼓励外出党员回乡创业,积极引导他们为家乡建设出力,为困难群众献爱心,为高原特色产业基地县建设展示才华、发挥作用。五是主动帮扶“护权益”。通过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保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开通了流动党员维权专用电话号码,在流动党员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配合驻外流动党组织与流动党员所在地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在劳动纠纷调解、法律援助、工伤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维护流动党员的合法权益。

一是流动党员台帐工作标准化。针对流动党员较为分散和管理难的实际,充分利用春节、藏历新年等流动党员返乡时机,每 年开展一次流动党员普查,做到“五个摸清”,即即摸清党员基本情况、摸清外出时间,摸清联系方式,摸清流动去向、摸清从事行业。县、乡、村三级均建立了流动党员电子信息库和文本信息库,扎实抓好了流动党员信息录入工作。乡、村两级逐步完善了流动党员档案、归类存档、登记造册等具体工作,对流动党员信息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更新,及时向县委组织部反馈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初步形成了“平时收集、集中采集、按月汇总、季度更新”的信息采集模式。目前,全县已将367名经常外出的流动党员纳入了信息库。

二是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制度化。结合实际,下发了《南木林县流动党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全县流动党员的管理、服务机构以及相关部门单位的职责、义务。制定了“一证四表”,即《流动党员活动证》以及《流党员登记表》、《流入党员登记表》、《流动党员意见反馈表》、《流动党员结对帮扶情况表》明确乡村两级需定期将流入、流出党员登记如表;党员外出前应向所在党组织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流动党员意见反馈表》,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做到自觉持证、亮证、用证;党员返回前需将《流动党员反馈意见表》交由流入地所在党组织,填写意见说明,并加盖公章;党员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意见反馈表》交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并如实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流出地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签署意见并盖章存档。

三是流动党员帮扶关怀工作人性化。一是建立结对帮扶机制。针对流动党员大部分是外出党员的特点,建立了结对帮扶机制。一方面,积极发动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外出流动党员形成结对,每名乡村干部至少与1-5名外出党员形成结对,为外出流动党员家庭和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进行关心和服务,确保外出党员在外能安心;另一方面,将那些外出经验丰富、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外出党员作为所在地的流动党员联络员,负责与所在的本县外出流动党员形成结对,定期与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解决外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外出党员在外能安心。目前,在拉萨、那区、日喀则等地明确了14名流动党员联络人。二是建立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制度。乡村两级定期走访慰问外出党员家属,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在走访慰问中,坚持做到“五访五问”。即:党员流出前必访,问流出去向、联系方式;党员流出后必访,问思想动态、参加组织活动情况;流出党员家庭情况必访,问家属生产、生活、工作情况;流出党员返家时必访,问党员在外表现、是否继续流出等情况;流入党员必访,问流入时间、流出地及流出前的生产、生活、工作等情况。

四是流动党员激励工作经常化。针对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范围广、经营门路多、获取信息灵的特点,各乡镇在流动党员外出集中时段,组织外出党员召开专题会议,引导广大外出流动党员在外遵纪守法、带领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为流出地提供信息和引进先进技术,增强家乡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乡镇还组织外出流动党员公开承诺,使流动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党组织监督,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在无职党员设 岗定责工作中,各乡镇设立了外出党员作用发挥岗,交由经常外出的流动党员领岗,要求他们每年收集农牧产品流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致富信息不少于5条,积极向村“村两委”反映,向群众反馈。去年以来,外出流动党员收集劳务输出信息100余条,劳务输出流动党员达到1600余人。

五是考核工作规范化。乡镇党委每年审核一次外出党员的《党员活动证》及《流动党员意见反馈表》,对审核未通过者,乡镇党委次年不予以办理离乡手续。同时,把流动党员纳入考评考核范围,乡镇每年召开党员大会、村“两委”每年召开党员群众民主互评会对流动党员进行专项评议,对党员外出流动期间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遵纪守法,特别是维护社会稳定、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创业致富等方面进行考核,做出评议结论。通过民主评议,使流动党员明确自己应该怎样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外出流动党员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他们作为共产党员、先进分子的觉悟,使每个流动党员“流动不离党、人散心不散”。

三、成效与反响

南木林县实行“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管理“五化”新格局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的广泛认同,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了经济发展。据统计,各乡镇设立了外出党员作用发挥岗,由经常外出的流动党员领岗,要求他们每年收集农牧产品流通、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致富信息不少于20条,积极向村“两委”反映,向群众反馈。自去年以来,外出流动党员收集劳务输出信息达120余条,劳务输出流动党员达到1600余人,推 动全县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二是促进了社会和谐。据不完全统计,在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中,共化解矛盾纠纷356件,开民思想调解255次,谈心谈话110次,结对帮扶465对,改善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是促进了民生改善。自流动党员管理开展以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与流动党员结成帮扶对子190多个,为群众办实事120多件。包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与外出流动党员形成结对,每名乡村干部至少与1-5名外出党员形成结对,为外出流动党员家庭和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进行关心和服务,促进了民生改善。

四是筑牢了基层基础。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制度和“一证四表一办法”的管理,确定了流动党员的规范化管理,在走访和慰问中,“五访五问”进一步明晰了党员的思想动态、组织生活情况、在外表现、家属生产、生活、工作状况、流出地的生产、生活和工作情况,对基层流动党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筑牢了基层流动党员基础。

五是转变了干部作风。各级基层领导干部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带头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既当组织推动者,又当实践示范者,有力的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

第二篇:“五化五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新格局

统筹资源配臵

推进协调发展

河北邯郸峰峰矿区“五化五创”构建城乡一体党建新格局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河北邯郸市峰峰矿区立足城乡交错、工农交叉的区情实际,坚持“五化五创”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构建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优化支部机构设臵,创建城乡一体的联合共建新机制。区委坚持“按需对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创新基层党组织设臵模式,延伸城乡党组织网络,打破行政区划,建立龙头企业和跨行政村的区域联建型党支部18个、产业型党支部22个、功能型党支部38个、流动型党支部13个,初步建立了城乡统筹的基层党组织设臵体系,实现城市党建与农村党建的融合互动。同时,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选派55名优秀区、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发挥他们知识、信息、人脉优势,助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计划地从退伍军人、党员民营企业家、科技能手、农村经纪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28名优秀人才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充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组织农村党员干部35人次到镇机关、区直部门和企业挂职锻炼,推动城市理念、服务理念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

强化定期沟通联络,创建城乡一体的资源共享新机制。区委设臵各类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共建项目75个,实现联合党组织之间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联合党支部各单位基层党组

织的功能和作用得到有效整合和提升。同时,联合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定期、不定期地组织联建单位党员开展党员干部结对互访、互学、互助等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截至目前,全区91个联合党支部共组织活动152次,实现城乡党员干部互联互动。

实化对口帮扶措施,创建城乡一体的以帮促进新机制。领导促扶。区级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定期深入联系点,调研了解情况,帮助联系村完善经济发展规划,协调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截至目前,23名区级领导共深入基层158人次,协调资金65余万元,解决村民饮水、出行、上学和看病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题356件。部门帮扶,区直有关部门采取帮物资、帮资金、帮技术、帮项目等多种方式,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链”、“产业链”、“信息链”、“服务链”,协调帮扶资金95万元,新上发展项目115个,提供致富信息650余条,重点帮助扶持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发展和就业信息、扩大销售渠道、招商引资、技术引进等,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细化党员服务管理,创建城乡一体的统筹管理新机制。一是积极发展党员。对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优秀农民工和各类优秀人才,区委采取异地培养、委托培养、专人跟踪培养、网上培养等多种方式,由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实行“双重培养考察、双重征求意见、双重张榜公示”,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发展机制。二是强化教育培训。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和信息平台,区委对135

名流动党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365次,实现了城乡党建信息资源共享,让城乡党员同步学习、同步提高。三是加强管理监督。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和管理,发挥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站点作用,充分利用通信、电话、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流动党员信息互动平台,完善全区党员信息库,进一步加强党组织与党员、城乡党组织之间的双向联系,共同做好对流动党员及进城务工党员的分类管理。

深化党内关怀帮扶,创建城乡一体的保障激励新机制。一是落实“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区财政列支499.5万元,按时足额发放了921名农村“两委”干部基础职务补贴,进一步完善农村干部社会保障机制;拿出46万元为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办理了养老保险并每年进行了一次健康体检,解除了农村干部后顾之忧,缩小了城乡基层干部待遇差别。二是健全党内分类关怀机制。通过财政列支、党费支持、党组织和党员捐助等途径,区委筹集党员党内关怀基金108万元,采取临时救济、固定补助、定期慰问等方式,对“创业型”、“家园型”、“弱势型”党员实施各类关怀帮扶620人次。三是开展走访慰问和送温暖活动。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到社区、企业、农村的生活困难党员和老党员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全区3942名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成了帮扶对子,落实慰问帮扶资金52万元,解决困难1154件,累计发放慰问资金、物品折合人民币44.3万元,切实让那些困难党员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党的温暖。

第三篇:构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新格局2012.8.2(修改稿)

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

构筑全覆盖、无盲区网络

消防安全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着社会安全稳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消防安全,专门眄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其中首次正式提出,把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作为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加强消防工作组织的一项创新举措。最近,中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公安部、民政部等五部局又专门出台了《关于街道乡镇推进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公通字

[2012]28号)。《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结合实际,充分依靠基层政府和社会组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城市街道办事处以社区为单元,在乡镇人民政府以村屯为单元,划分若干消防安全管理网格,对网格内的单位、场所、居(村)民楼院、村组实施动态管理,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且逐年明确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的目标任务,采取各种推进措施,力争到2015年,全国所有街道、乡镇基本建立责任明晰、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组织和工作机制,使城乡消防安全条件明显改善,使防控火灾能力显著提高。

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把消防安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广大消防官兵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精神,推进我市消防形势总 1

体稳定,消防安全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消防意识明显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传统和非传统消防安全问题相互交织,消防安全保障能力不足,消防安全隐患还没有彻底消除,公民消防知识普及率不高,社会消防安全意识不强,加强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一种革命和创新,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巡查,建立一种监督和处置互相分离的形式,有助于我们主动发现隐患,及时排查整治,将过去传统、被动和分散的管理,转变为今天现代、主动和系统的管理,有效提升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是提高基层防控火灾水平的重要手段,是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务实举措,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选择,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

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领导,构筑网络体系。各县(区)党委、政府要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火灾防控的重要任务,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全力抓好落实,依托统一的管理模式,将管理辖区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建立以乡镇(街道)为主体的“大网格”,以社区(村屯)为主体的“中网格”,以楼栋(庭院)为主体的“小网格”,通过加强对单元网格的监督管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消防安全管理网络,同时,要积极培育树立工作典型,及时总结推广

经验做法,拓宽经费保障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推动县(区)政府将乡镇、街道消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二,各司其职,形成强大合力。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责任分工,落实领导责任、岗位责任、个人责任,真正把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措施落到实处。公安部门要定期安排业务骨干到各街道和乡镇调研、指导工作;综治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城乡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建设等考核评定的重要内容;民政部门要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纳入城乡居(村)委会建设规划和考核评价体系;工商部门要严把登记准入关,依法办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安全监管部门要将消防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监管范畴,作为安全创建考核评定的重要因素。各级公安、综治、民政、工商、安全监管部门要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充分形成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第三,创新机制,着力破解难题。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常态化的网格排查治理机制。坚持推行“网格联控,户户联防”隐患排查机制,“大网格”工作人员每月组织各有关部门开展消防联合检查;“中网格”工作人员每周对责任片区开展消防检查。另一方面,要建立经常性的网格宣传教育机制。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积极与群众开展互动交流活动。“大网格”工作人员坚持每周深入社区和行政村开展一次消防宣传活动,在每个社区和行政村设立一个基层消防宣传阵地,定期播放消防影片、广播消防常识,普及消防常识,增强消防宣传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四,强化队伍,提升应急水平。加强公安消防队装备建设,加快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巩固和提升乡镇保安联防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深入开展执勤岗位练兵活动,提升灭火救援能力,普及城乡社区和企业志愿消防队,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构建公安消防队和政府专职消防队为主体,乡镇保安联防消防队、城乡社区志愿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及志愿消防队为补充的区域整体联动、公共应急力量与互助自救互动的应急救援网格体系,真正实现“小火不出村、大火不出镇”。

推行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市上下要全面落实各项要求,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筑牢基层一线火灾防控网络,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水平,为全市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四篇: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汇报材料_0(最终版)

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汇

报材料

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汇报材料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乡劳动力流动日趋频繁,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的数量越来越多。加强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既是促进我乡劳务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形式下党建工作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根据中央、省委领导批示精神和市、县委组织部的要求,乡党委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了全乡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现简要汇报如下:

老军乡辖10个行政村,38个社,1812户,7618人,党员372名。农村适龄劳动力3672人,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1920人,至1月份,返乡农民工1900人,其中党员121人。我们从摸清情况、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程序入手,通过搭建发挥作用平台和改进服务水平等举措,促进了农民工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摸清底数抓管理。利用农民工和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认真开展调查摸底活动,对全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切实做到“四个摸清”,即摸清外出时间和联系方式、摸清职业及流入地区、摸清思想状况、摸清作用发挥情况,并将调查摸底情况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帐。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我们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探讨管理思路,以“加强管理、搞好服务”为宗旨,按照“理顺关系、健全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的工作路子,实施“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做

到农民工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党建工作相结合,与计划生育工作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二、强化领导抓管理。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抓好工程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我们制定下发了《老军乡返乡农民工冬季培训工作意见》、《老军乡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意见》和《流动党员管理六项制度》,对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建立了党委负责,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协调配合的流动党员管理目标责任制,把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目标管理的考评内容,逐步完善了党委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努力把返乡农民工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抓到实处、抓出成效。

三、健全网络抓管理。一是乡党委在返乡务工人员和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焦湾、老军、祝庄和孙庄成立了1个临时

党支部,并选派乡上有管理经验的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以四个村的支部书记为委员具体开展工作;二是在相对分散的村,适时设立党小组和工作联络站,对返乡务工人员和流动党员实行直接管理,通过“划整为零”的方法,使管理更加简便;三是抓好《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与查验工作,在流动党员返乡之际,认真查验活动证登记信息,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在外表现及参加组织生活情况;四是做好宣传工作,我们印发了《致外出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将咨询服务电话、联系人员等信息广泛告知务工人员,在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可随时打电话同乡上联系,保证能及时解决问题。同时加大对流动党员责任义务的宣传,提高了流动党员的责任意识。

四、加强培训抓管理。我们紧紧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有利时机,结合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党员冬训,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工作。立足乡情,围绕草畜、劳务、特色种植、节水技术和务工技能

等五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内容包括沙棘栽培及果实采收技术、肉牛肉羊舍饲养殖技术、无公害马铃薯栽培技术、优质胡麻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渠道建设和节水灌溉、农机具使用及操作技术和务工人员所需的各项技能技术。第四季度共培训劳动力463人,其中120取得了技术上岗证。利用春节党员返乡的契机,积极开展流动党员冬训活动,培训内容以党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为主,培训方式采取座谈会、讨论会、技能培训班等方式进行。对一些不能及时参加集中培训的零散回乡人员,乡村干部通过“一对一”的办法,对他们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将参加培训情况同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流动党员素质的提升。

五、改进服务抓管理。针对务工人员在外务工,很难顾及家庭和子女的状况,全乡各级党组织积极为流出党员排忧解难提供服务,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在外安心务工。春节前夕,乡党委

对23名生活困难的务工人员和流动党员进行了慰问,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同时组织学校教师开展家访活动,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情况反映给家长,让他们全面了解子女的学习情况,督促子女较好地完成学业。

随着流动党员的逐年增多,给我们在组织管理上也提出了许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员去向难掌握、组织活动难开展、管理措施难落实、先锋模范作用难发挥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争取在这项工作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第五篇:党员网格化管理 打造精细服务模式新格局

党员网格化管理 打造精细服务模式新格局

为扎实做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巩固党的群众基础,转变工作方式,根据xx 街道党工委关于加强“党员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社区党支部制定“网格化管理、打造精细服务模式新格局”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利民、惠民、便民为宗旨,以树旗帜、优服务、做奉献为抓手,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分类指导、建立长效服务机制,探索“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网格体系,真正实现党组织核心作用更加突出、党群关系更加密切、社区居民更加和谐的工作目标.二、工作思路 依托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建设,以辖区内的居民为服务对象,划成东、西区域,每个区域划分成 3 或 4 个网格,每个网格又囊括五至七个楼栋。同时,每个网格区域内成立一个党小组,网格书记由社区党员担任、管理员、助理员、协警员、消防宣传员、司法员等 6 类人员由积极分子担任。实时采集网格内居民家庭情况,实现对网格内居民的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零距离动态管理和服务,这样既缩小了工作力量的单位面积,扩大了社区服务的密度,更大程度的激发了居民群众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公共资源整合化,管理水平更有效率。也为我们开展精细服务提供了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同时要求网格书记在工作中,亮党员身份,树党员形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努力营造和谐氛围,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三、工作方法

(一)、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

1.明分工。制作网格范围划分示意图,明确社区范围内的网格划分,有效纳入人员配备、房屋、驻街单位等工作信息,明确了每个网格的范围,充分发挥网格的作用。

2.划网格。结合小区分布现状,及分界线、路线范围将辖区合理划分为东、西区域,七大网格,每个网格内风别包含七个相邻的楼栋,每个网格内居民 290户左右,人口约 700 人,网格内的车棚、小商铺纳入网格管理之中。

3.互协作。由社区网格化管理领导工作小组领导,每个网格成立一个党小组,负责网格内居民的动态管理和服务,定期上党课,传达政策法规,畅通基层群众直接反映问题的渠道。同时,社区网格与社区综治工作站、街道综治工作中心紧密联系,履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职责,以网格工作运行为轴心,主动发现问题、积极介入、有效化解稳控,形成常态化主动服务管理。

4.建信息。了解服务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以及服务需求,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资料信息库,便于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工作动态。针对社区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体、4050 成员、低保家庭、娇正人员、出生死亡、留守儿童等重点服务对象,做到服务有重点,工作有方向。

(二)订制度、定职责、优服务,打造全方位工作新格局

1.订制度。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形成一种工作机制。如制定《网格化管理联、、、络员制度》《网格化管理工作人员工作职责》《网格化管理工作例会制度》《网格化管理问题反馈制度》等,用针对性较强的工作制度来规范操作,使服务工作开展有的放矢,同时,制定关于聘用网格联络员考核奖惩制度,对于服务精细到位、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联络员,每月支付 100 元的报酬,以此激励工作热情,保障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2.定职责。首先,社区成立网格化管理领导工作小组,社区书记牵头,副主任协助,聘用网格联络员,使网格化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联络员定期的将对网格内调查到的信息整理汇总,对居民反映求助的事件,进行分类处理:一般性事务,由联络员现场处理需要协调处理的,上报工作领导小组协商处理紧急性事务,联络员立即上报社区,并全程跟踪,做到 “去有目的、来有问题、后有反馈”,服务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3.优服务。为确保网格化服务见成效,社区网格化管理联络员与社情民意工作室工作成员协同服务,向社区居民群众提供近距离服务,帮助党组织全掌握社区实际情况,准确掌握居民利益诉求,有效凝聚居民群众,并推出《网格备忘录》,网格联络员随时记录了解到的居民情况,并及时与社区沟通联系,掌握动态信息。对于记录事件,解决一件注销一件,让工作落在实处。

四、工作要求

1.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精细化。以网格为依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网格队伍准确搜索群众基础数据,及时掌握群众动态信息,做到有目的性地为老百性排忧解难,有针对性地预测、预防各类安全隐患,真正实现对网格的无缝化管理、精细化服务.2.通过网格化管理,实现服务综合化。坚持“以人为本,便利公众”的原则,优化组团结构,提升组团的综合服务功能,要求社区干部、在册党员、社区志愿者、在职党员等网格成员多角色参与网格内的医疗卫生、文化娱乐、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引导建立完善的网格服务中心体系,满足网格群众的多样化需求。

下载20、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西藏南木林:“五项工程”构建流动党员“五化”管理新格局.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