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化学及物理内容重点(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3 07:52: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材料化学及物理内容重点(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材料化学及物理内容重点(本站推荐)》。

第一篇:材料化学及物理内容重点(本站推荐)

研究分析材料物理及材料化学的内容重点

材料是人类文明的里程碑,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正是材料的使用,发现,发明,才是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走出混沌蒙昧的时代,发展到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在材料学家看来,人类的文明史就是材料的发展史,并往往以不同特征的材料划分人类不同的历史时期,如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高分子材料时代,硅材料时代……

材料,信息和能源使人们公认的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的品种,质量和产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直接标志。人们普遍认为,一场以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物科学魏前沿的新产业必将到来。在今天,我们已经开始从各个方面研究各种材料的结构,组成,性能以及应用。作为材料的专业的学生,学院现在对我们大三的学生开了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两门很基础的专业课。也是刚刚接触专业课,就简单的以我个人的角度来总结一下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学的学习重点及研究重点。

材料物理是介于物理学和材料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旨在利用物理学中的一些学科的成果来阐明材料中的种种规律和转变过程,材料的发展日新月异,材料学,材料工程与材料可蹙额的内容也在不断深入和更新,随着材料研究方法,测试技术的进步吗,一些问题诸如:材料中的物理模型,材料在各种外界条件下发生的变化,出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效应,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运动状态,物理性质,化学成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等也正在不断的凸现出来,因

此,突出物理学的主干,从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出发,较为系统的总结和介绍上述这些重要问题是很有必要的。材料物理是继材料学,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发展起来的。

材料物理以材料的晶态结构,晶体缺陷,材料固态相变,材料固态相变,材料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磁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为重点学习。

材料的晶态结构,我们都知道材料中的原子或分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可能是又规则的,也可能是无规则的。对材料中的原子(分子)是否有规则,是何种排列的描述即材料的晶态结构。按原子(分子)空间排列方式可以将材料分为三类: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做有规则的周期性重复排列的材料称为晶体,即其中的排列是长程有序。如果材料中的原子(分子)不规则的排列则称为非晶体。准晶体是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有序结构。

人们对晶态结构的认识始于1912年索末菲等用X射线照射晶体发现了衍射现象和和布拉格父子提出的布拉格定律。我们今天对晶体的描述用到点阵(晶格),晶胞,晶系这样的名词。我们将排列中周围环境相同,彼此等同的原子,分子或原子群,分子群的中心抽象魏规则排列于空间的无数个几何点,这种几何点的空间排列称为空间点阵,简称点阵。而为了说明点阵排列的规律和特点,在点阵中取出一个具体的代表性的基本单元作为点阵的组成单元,称为晶胞。晶胞是我们研究晶体的基础,它的六个参数为三个棱边长a,b,c和晶轴x,y,z之间的夹角A,B,C限定,这三个参数不仅确定了晶胞的形状和大小,而且完全可以确定空间点阵。对于晶系,我们常按晶系把晶体分成七类:三斜,单斜,正交,六方,菱形,四方以及立方。

晶体的各向异性特性,使得其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性能(如电导率,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强度,光学性能,表面化学性能),为了描述这种差异,将晶体中连接特定的阵点列的直线称为晶向;将特定取向的平面,一般是阵点所构成的平面陈为晶面。晶向指数表示为【uvw】,晶体中因对称而等同的各组晶向课归并为一个晶向族,用〈uvw〉表示。晶面指数:以晶胞的晶轴x,y,z,以点阵矢量a,b,c为坐标轴的长度单位。取该晶面在坐标轴的截距的倒数,化为最小的简单整数加以圆括号,(hkl)。

非晶体中的原子(分子)排列不规则。我们熟知的如玻璃,石英玻璃等。用X射线照射,晶体得到的是在特定角度出现数个尖锐的衍射峰,而非晶体的衍射峰明显宽化,出现馒头峰。对其结构可定性的描述:长程无序,短程有序。

准晶体则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长程有序结构,是不同的单胞按一定的规则周期性重复堆垛而成。我们对于准晶体还在进一步的研究之中,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以色列科学家达尼埃尔·谢赫特曼Daniel Shechtman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准晶体”。对于准晶体从1984年以来在晶体学界,物理学界都很受重视。现在国内也在进一步研究。

金属材料的晶态结构。

纯金属多为具有高度对称的简单结构典型的有:面心立方(A1,fcc)如Al,Cu,Ni,Ag,Au。晶胞中原子数4个,致密度约为74%。体心立方(A2,bcc)如Cr,Nb,W。晶胞中原子数为2个,致密度约为68%;密排六方(A3,hcp)如Be,Mg,Zn晶胞中的原子数为6个,致密度约为74%。其中面心立方与密排六方都是最密排结构。

陶瓷材料的晶体结构

陶瓷材料的晶态结构。陶瓷为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离子型或共价性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构成的材料。传统的陶瓷包括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还有先进陶瓷,指用人工合成的原料采用普通陶瓷工艺得到的新材料,如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等。陶瓷结构可以是晶态的,如大部分特种材料是晶态的。陶瓷也可以是非晶态的,如玻璃。许多情况下是晶相和非晶相的混合。

以上两种材料是我们在材料物理中学习的重点,此外呢,还有低碳材料的结构,讲到薄膜的形成和结构,不做深入学习了。上面谈到晶体,均属于理想晶体,即阵点在三维空间周期地重复排列构成的,点阵中的每一个阵点的周围环境相同且彼此等同。但是理想晶体是不存在,是存在缺陷的。按形成晶体缺陷的原子种类,可将晶体缺陷分为化学缺陷和点阵缺陷。其中点阵缺陷是指原子排列处于集合上混乱状态。可将点阵缺陷分为点缺陷,线缺陷(位错)和面缺陷。点缺陷分为肖脱基缺陷和弗兰克尔缺陷。

点缺陷对性能的影响:1引起电子在传输过程中的额外散射,增加电子在电场中移动阻力,所以随空位浓度的升高,导体电阻升高。

2导致扩散加快。3导致体积增加,密度减小。4辐射损伤。上述的点缺陷是针对平衡态,即热力学上的自由能最低状态,但实际上材料常常处于非平衡态,其点缺陷浓度高于其平衡浓度,即成为过饱和点缺陷。产生原因有:1高温淬火2冷加工3高温辐射。线缺陷(位错),指晶体中某一列或数列原子发生有规律的错排形成的。为了表征位错引起的点阵畸变程度,我们利用由柏格斯提出的柏氏矢量。位错分为刃型位错,螺型位错和混合位错。其中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垂直的是刃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平行的是螺型位错;柏氏矢量与位错线既不垂直又不平行的是混合位错。

面缺陷中我们学到晶界,晶界是取向不同的两个晶体之间的界面。其中相邻晶粒取向差小于15°的晶界为小角度晶界;大于15°晶界称为大角度晶界。两部分晶体沿一定的晶面成镜面对称关系,称这两部分晶体为孪晶,孪晶之间的界面称为孪晶界。晶体的外表面是指固体与气体,液体或真空的界面。表面存在悬键,所以形成了表面能,使原子的排列发生了调整,原子的排列方式和晶格常数会发生变化来降低表面能,这种调整有表面重构和表面弛豫。

上述谈到晶体和非理想晶体,材料中还有晶体结构为改变而磁性,导电性等性能发生改变的现象,涉及到相变问题。工程上常利用相变前后的性能差控制材料的性能。材料物理中主要研究的是固态相变以及相变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相变是材料从旧的相存在方式向新的相存在方式转变。固态相变的新相是在母相中形成的,根据相变前后热力学函数变化分为一级相

变和二级相变。常见的固态相变分为:同素异构转变,固溶体的多晶型性转变,脱溶,共析转变,包析转变,条幅转变,马氏体转变,块状转变,贝氏体转变,有序化转变,磁性转变和超导转变。课程中我们主要研究和学习共析转变,马氏体转变以及贝氏体转变。共析转变是形核-长大的过程,属于扩散型相变,是热激活固态相变,其生长速度与转变温度有关,如铁素体向渗碳体转变的过程。马氏体转变一级相变,非扩散型。马氏体相变的特点是:1切变共格和表面浮凸。2具有一定的为相关系和惯习面。3无扩散性。4有大量晶体缺陷。5可逆性。6不完全性。马氏体转变的动力学的三种形式是变温转变,爆发转变以及等温转变。马氏体的组织形态因合金不同而不同主要形成板条状马氏体和片状马氏体。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提出了不同的马氏体转变机制,有Bain模型,K-S模型和G-T模型。

贝氏体转变属于一级转变,半扩散型。将奥氏体的钢冷却到550摄氏度至Ms温度等温,将产生贝氏体,也成为中温转变。它是介于扩散型珠光体转变和非扩散性马氏体转变之间的一种中间转变。贝氏体的组织形态是在Bs-350摄氏度之间等温,形成上贝氏体;在350摄氏度-Ms之间等温形成的是下贝氏体。其中上贝氏体id强度低,范性,韧性低于屈氏体。下贝氏体强度高,韧性好。我们以等温净火是方法得到下贝氏体。

材料的固体扩散也是材料物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材料的性能有一定影响。在固体扩散这部分,主要是扩散动力学和扩散机制,以及影响扩散因素。

扩散动力学有扩散第一定律及扩散第二定律及其公式推导过程。其中第一定律适用于稳态扩散,第二定律用于非稳态扩撒。由扩散第一定律知,扩散的快慢取决于浓度梯度和扩散系数。在浓度分布确定的情况下,其速度主要取决于扩散系数,表达式: CJD

x按不同的机制进行扩散,所需的激活能不同,因此扩散系数不同,扩散快慢不同。

我们也学习和分析了间隙扩散及置换扩散的机制。

影响扩散的因素,我们已经知道扩散的快慢是取决于扩散系数D而D是由扩散常数,激活能和温度决定的,因此温度,固溶体类型,晶体结构,溶质浓度,第三组元,晶体缺陷等均是影响固体扩散的因素。

我们都知道材料的成分和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上述我们谈到了材料的结构中的一些概念,变化,正是因为晶体的缺陷,材料相变,及扩散这些因素决定材料的性能及其用途。接下来分析材料物理中材料的一些性能。

材料的电学性能。主要是金属的导电性,半导体的导电性,离子晶体的导电性,超导电性,热电效应和材料的介电性能。

就金属的导电性能,我们可以用电阻率准确的描述导电能力,用欧姆定律来反映:J=E/b(其中J是电流密度,E是电场强度,b是电阻率,1/b是电导率)。温度对导电性的影响很主要,温度升高,电

子散射显著,导体的电阻增大。广义的电导功能材料有导电材料(主要用以输送电流),电阻材料(提供特定阻值的电阻),电触点材料(开关,继电器等原件)。

半导体的导电性。半导体分为本征半导体(指导电性由其固有的传导性能决定的纯半导体),杂志半导体(是极稀的置换式固溶体),n型半导体(其中多数载流子是带负电的电子),p型半导体(其中的载流子是带正点的空穴)。对于导体和半导体在磁场中会产生霍尔效应。

离子晶体的导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形成晶体的点阵的基体离子或溶剂的离子由于热振动脱离周围离子的束缚而形成热缺陷,称为本征导电。二是参与导电的载流子主要是杂志或溶质。低温下杂志导电是主要的导电机制,高温时本征导电是主要机制。

超导电性,超导是因为导体在温度低于某特定温度时,电阻降为零的现象。当今的超导材料应用也比较广泛。主要用于产生强磁场。材料的磁学性能。主要是材料磁学性能的表征参数和材料磁化分类,孤立原子的磁矩,抗磁性和顺磁性,铁磁性和强磁材料。磁学性能的参数主要有磁感应强度B,磁场强度H,磁化强度M。材料磁化的分类是由磁化率x与0大小,以及数量级来分类,分为抗磁体,顺磁体,铁磁体,亚铁磁体,反铁磁体。

原子的磁矩不考虑原子核的贡献,原子的总角动量和总磁矩由其中电子的轨道和自旋角动量耦合而成,根据红特规则和保利不相容原理。

材料的热学性能主要是材料的热容,热传导,热膨胀,以及热稳定性。材料的热容我们接触了毒隆-珀替定律,热容的量子理论,爱因斯坦热容模型,以及徳拜热容模型,模型有进步,但有些对于有些化合物热熔计算与实际不符所以就是徳拜的模型也是有局限性的。材料的热传导在宏观上看来是热量自动从热端传向冷端的现象,其机理高温处的质子的热振动强烈,振幅大,通过质点间的作用力使其临近的质点振动加剧热运动能量增大,此时发生了热量的传递和转移。材料的热膨胀是指材料在常压下长度和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其微观机理是温度升高晶格振动向两个方向的振幅都增大,但原子相互远离的振幅增大更大,所以原子平均距离增大。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材料应力和应变,载力学性能指标,及材料硬度。材料的变形如材料的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蠕变及黏性流动和粘弹性。材料的断裂如材料的礼物呢断裂强度,格里菲斯断裂强度理论,以及材料断裂过程。材料的疲劳如疲劳现象和疲劳极限,疲劳破坏的微观机制。

材料的光学性能主要是光与材料的作用,材料的发光和激光以及光学材料。光与材料的一般规律:一是光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是,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继续传播;二是引起材料中电子能态的改变。分别介绍了金属和非金属对光的吸收,以及非金属材料对光的折射,反射和散射。光学材料中有发光材料,固体激光工作物质,和光导纤维。

对材料物理的内容重点总结如上,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材料物理

和材料化学的相通的地方很多,下面是对材料化学内容的简单总结。材料化学是研究材料的制备,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学科。是推进材料科学发展的重要的内容。

材料化学这门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晶体学基础,非整比化合物材料与亚稳态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以及新功能材料。晶体学基础在材料物理中提炼过,就不在再做总结了,材料化学中主要提到晶体的X射线衍射对晶体确定,我们知道X射线的波长很短,穿透物质的能力很强,大部分射线将穿透晶体,极少部分发生反射,其余部分被吸收散射,可以形成尖锐的衍射峰。晶体的特征有均匀性,各向异性,自范性,融化时有固定熔程,很好的对称性等。

非整比材料化合物的成分可以改变,出现变价原子,混合物价态化合物一般导电性比单纯价态化合物强,颜色深,磁学性质改变等。主要应用有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光功能材料,高活性固体材料,复合功能材料,充电电池材料和储氢材料。亚稳态材料包括纳米晶体材料,非晶态材料,准晶态材料。这些材料的亚稳态也是取决于晶体的不理想性。

在材料化学的讲到的金属材料中,主要以金属键和金属特性,金属单质结构,金属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及稀土材料为主展开。我们高中就学过,金属具有不透明性,有光泽,导电传热,具有延展性。一方面是因为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决定,另一方面是因为金属之间特殊的键合力----金属键。金属键也有一些解释,如自由电子理论,能

带理论。

谈到金属就一定要提到合金,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和某些非金属经熔合形成的宏观均匀结构体系。合金一般分为金属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所谓金属固溶体是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相互溶解组成的均匀物相其中组成比例可以改变而不破坏其均匀性。用X射线确定,存在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缺位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是由于原子半径,电负性和价电子层结构及单质结构型式见差别增大,易形成。金属化合物物相有组成确定的正常价化合物,组成可变的电子化合物。

金属材料领域是当代的很领域,金属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在我们今天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之重要的作用,在应用中有轻质金属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钢铁等,应用覆盖面非常广。除了以上的一些常见的合金外,现今我们已经研发了很多的新型合金材料,也很好的应用于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如储氢合金,形状记忆合金,高性能合金(超塑性合金,减振合金,硬币合金等)。无机非金属材料是金属以外的一大材料系。五金非金属材料包括水,玻,陶,耐以及新型无机材料,这在材料物理中总结过。在材料化学中很详细的介绍了碳素材料中金刚石,石墨,球碳,无定形碳的结构。单晶硅中单晶硅,多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及应用。还重点讲解了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础---硅酸盐的基本特征,结构特征(有限硅氧骨架,无限硅氧骨架)以及这样的结构的好处及应用。材料的第三大家族---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

为基本组成,加入适当助剂,经过一定加工制成的材料。相对分子质量在一万以上饿化合物。根据高分子材料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半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三大类。根据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质可以分为塑料,橡胶,纤维,粘合剂和密封材料和涂料五大类。根据高分子的热性质课分为热塑性高分子和热固性高分子。根据组成高分子的主链结构可分为碳链高分子,杂链高分子和元素高分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高分子的结构通常又分为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其中是指单个高分子链的结构和形态,包括近程结构(一级结构)和远程结构(二级结构),一级结构包括高分子链中原子的种类,排列,取代基和端基种类,结构单元的排列顺序和,支链类型和长度。二级结构指分子的尺寸,形态,链的柔顺性一级分子在环境中的构象。而聚集态结构是指高分子材料的整体内部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等有关高分子材料中高分子中链间堆积结构。

高分子性能特征。高分子化合物与小分子化合物的区别:1相对分子质量不同2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和分子链尺寸存在分散性,而小分子结构确定。3分子间作用力不同。4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线链状和交联结构。我们主要从力学性能,电学性能,光学性能,热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来学习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及因地适宜的应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我们现在用的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来源于天然动植物;聚合反应合成;以及通过化学反应对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进行改性。在合成高分子和对其改性,我们有以下方法:自

由基聚合,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配位聚合,可控/活性聚合,缩合聚合,加成缩合聚合,逐步加成聚合,氧化偶联聚合,高分子化学反应。以及聚合反应实施方法,其中包括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悬浮聚合,熔融聚合,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好人固相缩聚。

我们说五大高分子材料是塑料,橡胶,纤维,黏合剂和涂料。塑料是其中产量最大的高分子,约占70%-75%。分为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通用塑料,特种塑料和工程塑料。塑料这块我们主要了解和学习其应用及组成。橡胶是一种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在橡胶中我们主要学习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和丁腈橡胶饿组成和应用。纤维是保持长度比本身直径打100倍的均匀条状或丝状的高分子材料。有天然和化学纤维两种。在应用方面我们研究聚酯纤维,尼龙(锦纶或耐纶)和聚丙烯腈纤维的应用和组成。涂料是一种涂布于物体表面能结成坚韧保护膜的物质,可是被涂的物体的表面和大气隔离,起到保护作用。分为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以有机涂料为主进行学习。涂料的应用我们从醇酸树脂涂料,氨基树脂涂料,丙烯酸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料方面了解学习。对于黏合剂和密封材料我们从氯丁橡胶系列黏合剂聚氨酯系列黏合剂等作为了解。

在人类不如21世纪之际,科学技术更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开始了解纳米材料。1nm=10-9m=10-10A。纳米是一个非常小的单位,所以就不同于我们平时见到的其他材料,它存在小尺寸效应,使得材

料的声,光,磁,热,力学等特性表现出新的特性。我们也分别从这几个方面研究了纳米材料的性质。纳米微粒尺寸小,表面能高,位于表面的原子占相当大的比例,会产生表面效应。纳米材料还存在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材料是尺寸在1-100nm范围内的材料,分为碳纳米管,纳米棒,纳米丝碳纳米网和同轴纳米电缆,我们学习这几种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组成和优缺点。材料化学中主要研究纳米材料的制备,我们学习纳米粉体的合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碳纳米管的制备。无论什么材料,其性能和制备都离不开先研究其组成和结构。纳米材料的结构包含纳米微粒(线度处于1-100纳米的离子的聚合体),纳米固体(纳米微粒聚集而成的凝集体)和纳米组装体系(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材料体系)。对于纳米材料的性质我们从光学性质,催化性质,光催化性质,化学反应性质,化学反应动力学性质展开研究和学习。

纳米的应用领域很广,主要应用于信息能源方面如纳米磁记录材料。化学化工方面,如纳米粒子的化学催化。应用于光学方面。以及医学方面等等。

材料化学和材料物理的研究领域有很多相交的领域,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学习。

第二篇: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

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注重于光电功能晶体和器件、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纳米光电材料、固体换能材料等的研究与应用。实验室现拥有光电子晶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热电材料、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功能材料制备和性能检测的先进完善科学仪器设备,为充分发挥和利用重点实验室良好的科学研究条件,吸引和资助优秀学者来重点实验室开展有关方面的高水平研究,加强合作、增进交流,实验室特设开放基金,以鼓励本领域的科技人员来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

本开放基金资助与实验室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科研项目,欢迎国内科学工作者根据以下申请指南提出申请。

一、2019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

(1)光电信息功能晶体:新型激光晶体和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固体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金属团簇光电功能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等。(2)光电子晶体器件的工程化研究与应用开发:光电子晶体及器件的工程化技术,激光、非线性光学应用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等。(3)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半导体物理与器件,ZnO、GaN和其他宽禁带半导体单晶的生长、器件制造及相关基本科学问题的研究;其它信息领域使用的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等。

(4)能源转换材料:新型光功能材料(光能-光能转换),太阳能转换材料(光能-电能转换),光催化材料(光能-化学能转换)、新型热电转换材料(热能-电能转换),新型铁电-压电材料(机械能-电能转换),新型锂离子电池与燃料电池材料(电能-化学能转换),新型储氢材料的相关合成、晶体生长、性能测试、物理化学机制分析和原型器件制造。(5)光电材料制备新设备:研制新型宽禁带半导体薄膜材料生长设备、新型透明陶瓷材料合成和其它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光电材料制备设备中的相关研究。(6)光电材料分析、表征与机理机制研究的新设备和方法:研制高分辨激光光谱测试系统、中红外荧光光谱测试系统、宽波段晶体材料的关键光学系数测试系统、半导体材料的综合分析系统的相关研究。(7)其他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的光电材料的相关研究。

二、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与上述研究方向相关的研究经历,年龄不超过55周岁;(2)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需有两位高级职称的同领域专家推荐;

(3)是国内有关科研单位、企业、大专院校和其他部门的在职人员;(4)申请人或所在课题组需至少选择一个本实验室课题组开展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合作,形成相互需求的紧密合作关系。同时与该课题组签订合作研究意向表,意向表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合作研究的课题名称以及研究方向、预期目标等; ②.合作课题组应当阐明提供合作研究项目实施所必需的主要实验设备以及人力、物力等条件。

三、申请及资助模式

(1)申请人需填写项目申请书和合作意向表,项目申请书和合作意向书均作为正式申请材料提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审并确立资助与否后,交由重点实验室主任批准执行;

(2)项目期限一般为2-3年,经费1-2万。项目申请截止时间为每年9月之前;

(3)获资助的项目申请人每年应向实验室报送进展报告。项目结题或中止时应及时提交结题报告或中止报告。材料报送时应注意:

①.报告于每年1月15日之前报送实验室;

②.报送时需提供发表在正式学术刊物上的学术论文(论文抽印本)及其他与项目有关的研究成果的复印件。

四、成果署名说明

开放基金资助项目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利等其它成果形式请标注“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2008DP173016)”资助,英文表述为: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08DP173016);或成果完成单位署上“中国科学院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02”,英文表述为“Key Laboratory of Optoelectronic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五、经费使用说明

项目经费由本重点实验室统一管理,报销要求及程序按本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的财务规定进行。经费开支只限于:

(1)与本项目直接有关而发生的科研费用,包括材料费、测试费、科研业务费和协作加工费等(约占总经费的70%);

(2)到本实验室参加学术活动费(学术会议、调研与出版费等),来实验室从事研发工作的客座人员旅差费、住宿费及生活补助和科研津贴等(约占总经费的30%)。

第三篇:环境化学重点

简答

1光化学烟雾(洛杉矶):①定义(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②性质(氧化型烟雾,蓝色,由汽车排气引起。)③污染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PAN,醛类),④形成条件(a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存在。b大气温度较高,24℃以上。c有较强的阳光照射d湿度低e臭氧浓度高。),⑤日变化曲线(白天生成,傍晚消失,污染高峰在中午或稍后)⑥燃料(汽油,煤气,石),⑦易发季节(夏,秋),⑧毒性(对眼和呼吸道有强刺激作用,臭氧等氧化剂具有强氧化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硫酸型烟雾(伦敦烟雾):①定义(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颗粒物以及由二氧化硫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②性质(还原型烟雾,黄色,由燃煤引起。)③污染物(颗粒物,二氧化硫,硫酸雾等)④形成条件(白天夜间连续出现。气温低4℃以下,湿度较高,日光较弱,臭氧浓度低。)。⑤易发季节(冬季。)⑥毒性(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严重时导致死亡。)

2离子交换吸附与专属吸附区别和特点:区别:①非专属吸附(发生吸附的表面静电荷为负;金属离子作用为反离子;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为阳离子交换;吸附时体系PH>零电位点;吸附发生在扩散层;对表面电荷无影响。)②专属吸附(发生吸附的表面静电荷为正,0,负;金属离子作用为配位离子;吸附时所发生的反应为配体交换;吸附时体系PH为任意值;吸附发生在内层;对表面电荷的影响为负电荷减少,正电荷增加)。特点:①离子交换吸附:定义(由于环境中大部分胶体带负电荷,容易吸附各种阳离子,在吸附过程中,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的其他阳离子,因此把这种吸附称~),属于物理化学吸附,是可逆反应,而且能够迅速的达到可逆平衡。该反应不受温度影响,在酸碱条件下均可进行,其交换吸附能力与溶质的性质,浓度,及吸附剂性质等有关。从概念上解释胶体颗粒表面对水和金属离子的吸附是有用的,但是对于那些在吸附过程中表面电荷改变符号,甚至可使离子化合物吸附在同号电荷的表面上的现象无法解释。②专属吸附:定义(是指在吸附过程中除了化学键的作用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和范德华力或氢键在起作用。)专属吸附作用不但可使表面电荷改变符号,而且可使离子化合物吸附在同号电荷的表面上。在水环境中配合离子,有机离子,有机高分子和无机高分子的专属吸附作用特别强烈。吸附发生在胶体双电层的Stern层,被吸附的金属离子只能被亲和力更强的金属离子取代,或在强酸性条件下解吸。专属吸附在中性表面甚至在与吸附离子带相同电荷符号的表面也能进行。

3分配作用与吸附作用区别(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分配作用,即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物的溶解作用,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物的溶解度相关,放出的吸附热量小。吸附作用,即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或干土壤矿物质对有机物的表面吸附作用,前者主要靠范德华力,后者则是各种化学键力,如氢键,离子偶极键,配位键,π键。吸附等温线是非线性的,并存在竞争吸附,吸附过程要放出大量热。

4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的关系:两者是同一个平衡体系的两种酸度。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处于暂时平衡状态,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土壤胶体是氢离子和Al离子的贮存库,潜性酸度是活性酸度的储备。

5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二次释放诱发因素:a盐浓度升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阳离子可将被吸附在固体颗粒上的金属离子交换出来,这是金属释放主要途径之一)b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沉积物中耗氧物质使一定深度以下沉积物中的氧化还原电位急剧下降,并将使铁锰氧化物部分或全部溶解,故被其吸附或与之共沉淀的金属离子也被释放)c降低PH(金属离子释放量随PH升高而降低。PH降低,导致碳酸盐和氢氧化物溶解,氢离子的竞争作用增加了金属离子的解吸量)d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配合剂可以与重金属形成可溶性配合物,使重金属从固体颗粒上解吸。)名词解释

1生物富集: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2生物放大: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3生物积累:就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和生物富集是属于生物积累的一种情况。

4毒物的联合作用:协同作用(是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eg:四氯化碳与乙醇,臭氧与硫酸气溶胶)相加作用(=。eg:丙烯腈与乙腈,稻瘟净与乐果)拮抗作用(<。eg:二氯乙烷与乙醇,亚硝酸与氰化物,硒与汞,硒与镉)独立作用(指各毒物对机体的侵入途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等均不相同,因而在其联合作用中各毒物生物学效应彼此无关,互不影响。即独立作用的毒性低于相加作用,但高于其中单项毒物的毒性。eg:苯巴比妥与二甲苯)

5土壤酸度:活性酸度(是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叫有效酸度,用PH表示。氢离子来源主要是土壤中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的碳酸和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以及土壤中矿物质氧化产生的无机酸,大气酸沉降是活性酸度的一个重要来源)潜性酸度(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氢离子和铝离子,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当通过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可增加土壤溶液的氢离子浓度使土壤PH降低。只有盐基不饱和土壤才有潜性酸度)

6汞的生物甲基化: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水体底质中某些微生物能使二价无机汞盐转变为甲基汞和二甲基汞的过程。(微生物利用体内的甲基钴氨蛋氨酸转移酶来实现甲基化的。该酶的辅酶是甲基钴氨素,属于含三价钴离子的一种咕啉衍生物)

7效应:毒理学把毒物剂量(浓度)与引起个体生物学的变化,如脑电,心电,血象,免疫功能,酶活性等的变化称为效应。

8反应:把引起群体的变化,如肿瘤和其他损害的发生率,死亡率等变化称为反应。

9氮的微生物转化:同化(绿色植物和微生物吸收硝态氮和铵态氮,组成机体中蛋白质,核酸等含氮有机物质的过程)氨化(所有生物残体中的有机氮化合物,经微生物分解成氨态氮的过程)硝化(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反硝化(硝酸盐在通气不良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固氮(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把分子氮转化为氨的过程)

10硫的微生物转化:硫化(硫化氢,单质硫等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氧化,最后生成硫酸的过

2-程。硫杆菌和硫磺菌最重要。H2S→S→SO4)反硫化(硫酸盐,亚硫酸盐等在微生物作用下

2-进行还原,最后生成硫化氢的过程。脱硫弧菌最重要。SO4→H2S)

11.ED50(半数有效剂量)/EC50(半数有效浓度):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毒物浓度。数值越小,受试物质的毒性越高。

12.LD50(半数致死剂量)/LC50(半数致死浓度):半数有效剂量/半数有效浓度,若以死亡率作为毒作用的观察指标则称为~。

13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

注意:离子电荷数越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越强,同价离子中,半径越大,能力越强。

1八大公害:富山事件(Cd中毒,痛痛病);米糠油(多氯联苯);水俣病事件(甲基汞污染水体);四日市哮喘事件(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产生废气);伦敦烟雾事件(燃煤);洛杉矶光化学雾烟事件(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马斯河谷事件(SO2及SO3引起);多诺拉事件(二氧化硫及其氧化物作用的产物)

1.大气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散逸层。

2.大气温度层结: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的分布。

3.大气垂直递减率r:表征大气温度层结。对流层(r>0)等温层(r=0)逆温层(r<0)(逆温现象发生在较低层中,这时气层稳定性特强,对大气垂直运动起阻碍作用。)

4.逆温分为:①近地面层的逆温(辐射,平流,融雪,地形),②自由大气的逆温(乱流,下沉,锋面)

5.辐射逆温:①地面因强烈辐射而冷却降温形成的。②多发生在距地面100-150米高度内。③最有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④有云和有风都能减弱逆温。⑤风速超过2-3m/s,逆温就不易形成。⑥温度下降,逆温层厚度变厚,清晨最厚;温度上升,逆温层近地面处首先破坏,自下而上变薄,最后完全消失。

6.大气稳定度:①由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共同决定,②与大气垂直递减率r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rd 有关:稳定(rrd),③r越大,越不稳定;r越小,越稳定,甚至逆温或等温,对大气垂直运动有巨大阻碍,污染物难以扩散。7.自由基来源:①HO(清洁大气:臭氧光解;污染大气:HNO2,H2O2的光解),②HO2(醛类光解;H和HCO与氧气反应;亚硝酸酯和过氧化氢的光解;另外若CO存在,促进HO2产生),③R(乙酸丙酮光解;O和HO与烃类发生摘氢反应),④RO(甲基亚硝酸酯和甲基硝酸酯光解),⑤RO2(烷基与氧气结合)8.酸雨:①含有多种无机酸,有机酸,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多数以硫酸为主,②降水PH下降主要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经氧化后溶于水形成硫酸,硝酸,亚硝酸,③关键性离子:硫酸根,钙离子,氨根离子。

9.大气颗粒物分类:总悬浮颗粒物TSP(<100μm);降尘(>10μm);飘尘(<10μm);可吸入粒子(≤10μm).10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爱根核模(Dp≤0.05μm);积聚模(0.05μm<Dp<2μm);粗粒子模(Dp>2μm)。

001.吸附等温线分类:H型,F型,L型(G=G*c/(A+c))G为单位表面上达到饱和时间的最大吸附量。

2.等温线:①溶质浓度甚低时,初始阶段为H型,浓度较高时,曲线可能为F型,但统一起来都是L型的不同区段。②颗粒物对重金属吸附量随PH↑而↑。

3.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溶解规律:固体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具有两性的特征,它们和质子或羟基离子都发生反应,存在一个PH值,在该值下溶解度为最小值。在碱性或酸性更强的PH值区域内,溶解度都会变得更大。

4.pE↓,电子浓度↑,体系提供电子的倾向就越强,还原性越强;pE↑,电子浓度越↓,体系接受电子的倾向就越强,氧化性越强。5.腐殖质分类:腐殖酸:(溶于稀碱,不溶酸),富里酸(溶于酸和碱),腐黑物(不溶于酸,碱)。1.土壤可交换性阳离子分类:①致酸离子(H+,Al3+)②盐基离子(Ca2+,Mg2+,K2+,Na+,NH4+)2.土壤中氧化还原体系:铁体系,锰体系,硫体系,有机碳体系,氮体系。

3.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Eh:①旱地Eh>水田,②Eh>700mV(土壤完全处于氧化条件,有机物迅速分解);Eh=400-700mV(氮素主要以NO3-存在);Eh<400mV(反硝化开始);Eh<200mV(NO3-开始消失,NH4+大量出现);Eh=-100mV(土壤渍水,Fe2+浓度超过Fe3+);Eh<-200mV(H2S大量产生,Fe2+变成FeS沉淀)③pH↑,则Eh↓,氧化性↓。

4.植物对重金属污染的耐性机制:①植物根系作用②重金属与植物细胞壁结合③酶系统作用④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

1.物质通过生物膜方式:膜孔滤过,被动扩散,被动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消耗能量),胞吞和胞饮。

2.N的微生物转化:①同化②氨化③硝化④反硝化(条件:厌氧环境,环境氧分压减小,反硝化加强。有丰富的有机物为碳源和能源)⑤固氮

2-2-3.S的微生物转化:①硫化(H2S→S~SO4)以硫杆菌,硫磺菌最重要。②反硫化(SO4→H2S)以脱硫弧菌最重要。

1.Cr:①pH>4,Cr3+沉淀②强碱性介质中,遇氧化性物质,Cr3+→Cr6+,在酸性条件下,六价铬被亚铁离子还原成三价铬。

第四篇:电磁学是高二物理的重点内容

电磁学是高二物理的重点内容,从高考角度看是高考的重考内容;在生活中运用很多,对不能升学的同学,学好了,今后改变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学起来,难度很大。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我有一些点滴体会,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分享。(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高二物理)

一、做好两个实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近几年由于多媒体进入校园,对教学多段改变很多。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无法用多媒体代替。课件是由人制作的,很有规律,易于控制和验证规律,好处很多。实验带有很大的误差,实验更具有真实性,有时还不一定成功。我每次在上电磁学时,只要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同学们亲自做。让他们体会实验的乐趣。

如我在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时,就采用了实验教学。我准备了多种电源:学生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小灯泡(2.5v,0.3w)先用实验让学同们直观认识电源有电动势,然后讲解,在认识电源内阻时,我用学生电源稳压6v和干电池6v对同一小灯泡供电,给果不一样,用学生电源的不发光,电池的发光;又用它们对6v的收录机进行供电,都可用。时这也同学们的想法不一样了,学初中的知识不能解释了,分析原因是电源的内阻在作怪。后又用实验测得学生电源的内阻为100欧,电池的内阻为0.08欧。这样让同学们确实承认电源也有内阻。又如在上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时:我也才用了实验教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储能用电解电容(1000μf)即可完成,效果明显,同学们看到了电容器确实有这些特点,在做电容器的电容与(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困难了。看不到现象,正当同学们开始有些怀凝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生进行了物理学历的教育,这个实验我们今天做起来困难,在2XX年前,当物理学家们研究时,不知经过多少次失败,才有结果。所以我们今天不仅要学习人类智慧的结晶,更要学习前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激发同学们探索物理的兴趣。如何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也做了一些偿试。

1、利用实验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发现,成功的实验是激发同学们学习物理的最好武器。如我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证明电源内阻的实验,实验一做,同学们的兴趣大增。又如我在上静电屏蔽一节时,我带了一个小收音机和屏蔽罩。先让同学们课前猜测这个现象,然后再做实验,当我把收音机打开,收到电台,然后放进屏蔽罩时,后面的同学站了起来,声音没有了。同学们信了,情绪高涨了。

2、充分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和器材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也是提高同学们兴趣的有效方法。只有将学的东西变成现实,才能体会到所有所用,兴趣才会大增。如我上完电阻定律一节后,组织同学们自制滑动变阻器;上完日光灯原理,准备了学生实验。在上完交流电一章后,组织部分学生自制电风扇。在上电视、雷达一节,我打开了电视机的后盖,让同学们了解、观看内部结构,演示了场、行不同步的情况。这些科技活动,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物理兴趣。

3、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物理学也有自己的发展史,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高中物理电学教学的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

第五篇:政治学重点内容

名词解释:

1.政治: 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周延性、确定性、本质性)

2.政治学: 政治学就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3.政治关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

4.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5.利益关系:不同利益主体基于利益而形成的社会联系

6.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就是人们结成群体后形成的利益,即群体利益;或者是不同群体结成更大群体后形成的更大群体的利益

7.利益矛盾: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

8.政治权力: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公共力量(社会公共权力)

9.权利: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10.政治权利:是权利的一种,是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权利。11.政治行为:人们在特定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围绕着政治权力的获得和运用、政治权利的获得和实现而展开的社会活动。

12.政治统治:在利益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政治权力的主体为了维护其在特定政治关系中的支配性地位,进而实现其利益要求而建构起来的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威-服从关系。表现为政治权力主体对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的控制和约束。

13.政治管理:在政治权力制约关系的矛盾性和同一性的驱使下,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社会共同利益、协调和解决利益关系中的利益矛盾而实施的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行为。

14.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形式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15.政治体系:由社会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有机构成的系统,是政治关系的组织实体和组织制度的体现,包括政治组织和政治制度。

16.国家:是经济上占有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按照地域划分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以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统治和政治管理组织。

17.政党:本质上是基于特定的阶级利益,由特定阶级的政治先进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权,进而实现阶级利益而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它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

18.政治社团:指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国家政权机关政策制定、变更和执行的社会团体。

19.政治文化:是政治关系的心理反映或精神表现,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认知、情感、思想、理论及其政治伦理、道德和习俗的总和。20.政治心理:就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对基于经济关系的社会政治关系,及其表现出来的政治行为、政治过程和政治体系等社会政治现象的一种直观、自发的心理反映。21.政治思想: 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观念、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高级表现形态。

22.政治社会化: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政治学习和社会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或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

23.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本质上就是政治关系的变革和调整。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量变与质变辩证统一的过程,政治发展的量变通过政治改革(政治改良)实现,政治发展的质变通过政治革命实现。

24.政治革命: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新的社会政治力量为改变政权的阶级属性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剧烈社会活动。

25.政治改革:本质上是统治集团对政治关系的调整、变革和完善,从现实看是统治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的共同利益要求和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政治体系进行改进,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26.政治民主:在特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基础上,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得到平等实现的政治形式。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以特定阶级利益为基础,平等实现社会成员政治权利的国家形式。

简答,论述:

1、利益的形成:(1)“利益”起源于人的“需要”,(2)“生产”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基本途径,(3)共同的生产使人们结成社会关系,(4)受到社会关系制约的“需要”就是“利益”

利益的构成要素:(1)人(社会群体)——利益的主体,(2)需要——利益的心理基础,(3)生产活动——利益实现的基本途径,(4)社会关系——利益实现的本质途径。

2、利益的内在矛盾:

① 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② 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之间的矛盾 ③ 利益的目标性和手段性之间的矛盾

④ 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3、政治权力的形成:(1)政治权力形成的物质基础——利益,(2)政治权力形成的社会条件——利益关系,(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力量对比关系的非均衡状态,(4)政治权力的最终形成——纵横力量对比关系的交汇。

逻辑过程:利益→利益关系→力量对比关系(非均衡状态)→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

4、政治权力的构成要素:

客观要素:(1)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2)主体对社会财富的占有,(3)主体对暴力的占有(暴力执行者、暴力组织和暴力工具)。

主观要素:(1)主体自身的能力素质,(2)主体的身份资格,(3)主体的理论与策略,(4)主体的组织化

5、政治权力的特性:(1)主体利益性,(2)强制约束性,(3)专属排他性(垄断性),(4)扩张延展性,(5)多重职能性

6、政治权利的形成:(1)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共同利益,(2)政治权利的基本内容——社会成员和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对共同利益主张,或对实现各自利益的共同规范的主张,(3)政治权利所主张的共同利益的范围层次——全社会范围层次的共同利益,(4)阶级社会政治权利具有阶级性

7、政治权利的特性:(1)主体的相对个体性,(2)法定规范性,(3)权利主体的自主性,(4)权利-义务的统一性,(5)自由价值性

8、政治统治的特性:

(1)政治统治的出发点——维护政治权力主体地位,(2)政治统治的基本内容——构建政治权威-服从关系,(3)政治统治的道义依据——社会公共伦理的正当性,(4)政治统治的基本功能——控制和约束矛盾和冲突于政治秩序范围内,(5)政治统治的首要价值取向——政治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9、政治统治的作用:

① 维护和保持政治权力主体的权力和利益,② 保持和维护既有政治权力制约关系,③ 保证政治权力的作用效力,④ 保证和维护社会和政治安全,⑤ 保障社会秩序和稳定,为政治管理创造条件,⑥ 确认和保障特定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利

10、政治管理的基本特征:公共性,组织性,责任性,服务性,以效率和公平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11、政治管理的职能:

(1)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确定社会共同利益,实现社会共同利益(核心环节),维护社会共同利益(重要保障),分配社会共同利益,发展社会共同利益

(2)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矛盾:把握利益矛盾,分析利益矛盾,解决利益矛盾

12、政治参与的特性:

(1)政治参与的主体——普通公民,(2)政治参与的内容——普通公民对于社会共同利益提出自己主张的行为;公民对于个别利益的主张不属于政治参与的内容,(3)政治参与的法定关系——普通公民与政治权力之间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4)政治参与概念的外延——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5)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不局限于政府立法和决策,还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与政府组织和活动相关的政治生活

13、政治参与的作用: 在政治生活中:

(1)影响政治权利主体的利益主张的实现——通过影响政治权力实现利益要求

(2)影响政治统治的合法性——通过政治参与体现公民对政治统治合法性的认可和支持(合法性参与)

(3)影响政治管理的民主化——通过参与国家事务管理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

(4)影响政治文化的发展——通过政治参与提高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从而培育其政治人格

(5)影响社会政治的稳定——通过政治参与协调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从而增加政治和社会稳定因素

在社会生活中:

(1)影响社会公正与公平——通过政治参与影响社会利益分配政策、实现社会公平公正

(2)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作用(3)影响社会流动与自治——通过政治参与促进社会流动和社会自治的发展

(4)影响社会进步与发展——通过政治参与推动政治变革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4、组织化与个体化参与的不同:

个体化参与:政治权利主体以个体形式参与政治活动; 组织化参与:政治权利主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政治活动

组织化参与的优势:

(1)政治参与需要付出成本,持续不断的政治参与要消耗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个人难以承受;

(2)个体化政治参与缺乏足够的分量,难以引起决策者的重视;

(3)个体化政治参与容易出现“搭便车”现象,最后导致谁都不参与;(4)组织化参与在精英人物的引导下,更有利于实现和维护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

15、国家的本质:

①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公共权力组织,它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②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其国民的。③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

16、政党的基本特征:

(1)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2)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阶级的先锋队组织,(3)政党具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4)政党以谋取、执掌政权作为实现其纲领的根本手段,(5)政党有正式的组织章程和健全的组织机构

17、政党的作用:

① 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愿,② 集合和壮大阶级政治力量,③ 影响或领导国家政权,④ 培养本阶级的骨干分子,⑤ 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18、政治社团产生原因:(1)社会重组——社会转型期社会公众的心理需要(2)社会利益分化——多元化利益表达的需要(3)政治权力扩张——对政治权力的利用和制约的需要(4)政治权利扩大——公民政治参与扩大的需要

19、政治社团的功能:象征性功能,意识形态性功能,沟通性功能,工具性功能,政治社会化功能 20、政治心理的特点:

①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现象的感性认识,② 政治心理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现象的反映,③ 政治心理的存在形式具有潜在性和隐秘性,④ 政治心理反映特定利益主体自身的利益倾向

21、政治心理的形成基础:

外部因素:

① 物质环境:社会生产力水平是影响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等政治心理客观基础的决定性因素

② 社会关系环境: 在各种社会关系和利益中,经济关系和经济利益对于人们的政治心理具有决定意义;规定了社会心理的社会内容和社会取向。

③ 政治制度环境:社会政治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政治心理,其变化必然导致社会政治心理的变化

④ 思想文化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对政治心理的作用,往往是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实现的

⑤ 动态环境:动态的政治过程中的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事件和公共政策等,也是政治心理的产生的重要因素

内在因素:(1)社会成员的自身特征,(2)社会成员的心理背景,(3)社会成员的社会经验,(4)社会成员的个性倾向

21、政治动机的含义:是指激励并维持政治主体实施某种政治行为,以达到特定政治目的的内在动力,是隐藏在政治行为背后、推动政治行为发生的内驱力。

政治动机的产生:(1)在政治认知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产生特定的利益需求,(2)将这种利益需求与政治联系起来,确立某种政治目标,(3)这种利益需求及其向政治目标的转化,形成了政治行为的内驱力,即政治动机

22、政治思想的特性:

① 政治思想是人类对于政治现实的理性认知,② 政治思想反映着政治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的逻辑关系,③ 政治思想集中体现特定利益主体的利益要求,④ 政治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

23、政治思想的作用:

① 支持并服务于特定的利益主体,② 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③ 指导并帮助人们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④ 主导和统领人们确立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

24、政治社会化的作用:(1)传播、维持和改变特定的政治文化,(2)培养和塑造“政治人”,(3)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4)影响和制约政治发展

下载材料化学及物理内容重点(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材料化学及物理内容重点(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一讲话(重点内容)

    七一讲话 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

    考试重点内容

    复习题 应用文对于主题的要求。 计划的概念、结构、标题形式、特点。 总结的结构和写法。 消息的特点、分类、标题形式、写作要求。 申请书和一般书信的区别。 简报的报头、......

    党章重点内容[最终定稿]

    党章重点内容 1.中国共产党性质 2.党的指导思想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4.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

    行政管理学重点内容

    行政管理学重点内容1.西方学术传统对“行政”有哪几种解释?P2页共3点2.行政管理有哪些特点?P3页共3点3.西方行政管理学的发展三个阶段及每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或代表理论?P12-16页4.古......

    六年级重点内容

    六年级上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后惊喜若狂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

    《朝花夕拾》重点内容

    《朝花夕拾》内容简介 《朝花夕拾》作于一九二六年,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一九二七年,鲁迅在广州重新......

    物理和化学的关系

    物理和化学的关系 通过近一个学期对于大学物理和工程化学的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物理和化学之间的关系,对于物理和化学这两门课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初步了解到了......

    《海洋化学》重点总结(精选)

    海洋研究的对象宏观分为三纵向、五横向分别是:三纵向:1、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2、物质全球循环(海洋动力学)3、生态系原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 五横向:1、海洋界面作用2、海洋酸碱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