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
附件1
2018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指南
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1-1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我省实际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竞争力研究
1-2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3 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 1-4 “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5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6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1-7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8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9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1-10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11本科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2-1 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3—16 创新创业在线共享课程建设与应用
3—17 “互联网+”与高校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3—18 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组织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4-1 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2 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3服务“一带一路”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 4-4 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4-5 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4-6高校关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4-7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 4-8 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4-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
4-10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与运行机制研究 4-11 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4-12 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4-13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14 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5 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16 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17 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4-18 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研究
4-19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4-20 拔尖创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6-8 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
6-9 跨校在线共享课程运行与学分认证机制改革 6-10 基于课程的跨校在线共享课程共建共享 6-11 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6-12 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的改革与实践 6-13 教学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七、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
7-1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 7-2 基于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 7-3 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行机制 7-4 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 卓越计划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7-6 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7-7 高校学生实践能力评测标准研究
7-8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7-9 高等学校学科竞赛、大创计划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7-10 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
7-11 高等学校“校内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建设与实践
7-12 教学科研优质资源平台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构建 7-1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7-14 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 7—15 本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与质量评估体系建设
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与实践
9-11 高校教师发展及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9-12 发挥教学名师引领作用的研究与实践 9-13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办法探索与实践
十、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10-1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 10-2 高校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10-3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10-4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10-5 高校教授治校的研究与实践 10-6 高校合作联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0-7 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0-8 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
10-9 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
十一、研究生教育
11-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1-2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及其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
11-3 重点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建设绩效评估研究 11-4 研究生分类、分层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1-5 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模式研究
11-6 研究生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7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
13-2多元化办学模式下高校转型机制研究与实践 13-3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融合研究
13-4高校转型后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3-5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和重构 13-6校企合作办学与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与实践
13-7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8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分类管理实践运行模式的构建
13-9高校转型学科专业布局和定位的研究 13-10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3-11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研究与实践
13-12 转型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13-13 高校转型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衔接课程改革与建设
13-14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课程改革
十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14-1新工科建设的内涵、特征、规律和发展趋势 14-2新经济对工科人才需求的调研分析
14-3面向新经济的工科专业改造升级路径探索与实践 14-4多学科交叉复合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14-5工科专业设置及动态调整机制研究与实践 14-6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与实践
14-7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4-8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第二篇: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附件2
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立项指南
一、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研究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不同类型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 3.“双一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4.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5.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6.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7.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8.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9.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10.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11.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12.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13.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14.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15.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培养方案的研究 16.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17.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 18.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9.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践体系研究 20.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1.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
2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3.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 24.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25.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第三篇: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附件1
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一、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1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2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1-3 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4 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5 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1-6 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7 本科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2-1 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2-2 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2-3 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2-4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2-5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 2-6 对高年级明确毕业去向的学生按类管理分类指导 2-7 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实施路径研究
2-8 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分类管理实践运行模式的构建
三、高校转型发展
3-1 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3-2 中外高校转型发展的比较研究
第四篇:2016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选题指南
附件3:
2016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选题指南
一、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1 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应用技能型本科教育综合改革
1-2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发展定位与结构优化研究 1-3 构建高等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4 校企、校院(所)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1-5 基于自主学习的本科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 1-6 跨校、跨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的试验研究
1-7 本科专业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二、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
2-1 高校管理中的分类指导实践体系建构 2-2 本科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指导的比较研究 2-3 高校分类体系和分类标准设置研究 2-4 应用技术型高校教师分类管理与评价研究
2-5 地方高校教务管理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研究 2-6 对高年级明确毕业去向的学生按类管理分类指导 2-7 高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实施路径研究
三、创新创业教育
3-1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3-2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3-3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研究 3-4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3-5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3-6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3—7 大学生创业实训平台建设与实践
3-8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9 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建设与评价机制研究 3-10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3-11 政府、社会、企业、高校共同促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研究
3-12 基于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模式探索研究 3-13 创新创业案例教学改革与建设
3-14 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3-15 系统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 3—16 创新创业在线共享课程建设与应用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1 以“三农”建设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2 为新型城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4-4 基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4-5 地方高校“教师.辅导员.家长”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研究
4-6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4-7 校企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研究 4-8 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4-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持续发展及效果评价研究 4-10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与运行机制研究 4-11 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4-12 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与实践 4-13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14 创业教育与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15 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4-16 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17 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4-18 海外孔子学院教学模式研究
4-19 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4-20 拔尖创新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五、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5-1 吉林省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群建设
5-2 有利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学科基地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
5-3 特殊人才专业教育标准建设与实践 5-4 高等学校品牌、特色专业建设
5-5 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与调整 5-6 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5-7 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评估体系研究 5-8 本科专业质量标准建设与综合改革实践 5-9 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与实践
5-10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 5-11 高校立体化教材建设 5-12 应用型高校实践类教材建设 5-13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5—14 优质海外课程引进与课程国际化改革
六、教学信息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6-1 通识课资源共享网络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6-2 面向数字化学习方式的电子教材设计 6-3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 6-4 基于B/S模式的高校公共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研究与开发
6-5 MOOC环境下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6-6 MOOC背景下的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6-7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课程资源的建设与研究
6-8 高等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 6-9 跨校在线共享课程运行与学分认证机制改革 6-10 基于课程的跨校在线共享课程共建共享 6-11 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学习系统的构建与实践 6-12 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的改革与实践
七、实践教学改革和能力培养
7-1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改革实践 7-2 基于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运行机制的研究 7-3 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运行机制
7-4 专业实验教学内容改革与实验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7-5 卓越计划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7-6 产学研结合实践育人基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7-7 高校学生实践能力评测标准研究
7-8 应用型本科院校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7-9 高等学校学科竞赛、大创计划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
7-10 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驱动的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与应用
7-11 高等学校“校内一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协同建设与实践
7-12 教学科研优质资源平台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构建 7-1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7-14 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应用 7—15 本科实验室标准化建设与质量评估体系建设
八、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8-1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8-2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 8-3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8-4 高校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8-5 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8-6 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8-7 高校院系教学绩效评估体系研究
8-8 教师教学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8-9 教学质量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8-10 高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与实施方案研究
九、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9-1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式与途径研究 9-2 高校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9-3 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9-4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
9-5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9-6 提高青年教师实践能力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9-7 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9-8 高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9-9 高校教学名师培养与管理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9-10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9-11 高校教师发展及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十、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10-1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本科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研究 10-2 高校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10-3 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10-4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10-5 高校教授治校的研究与实践 10-6 高校合作联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0-7 高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0-8 高校学分制改革研究
10-9 专业评估、认证的标准、方法、程序及反馈机制研究 10-10 教学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研究与实践
十一、研究生教育
11-1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1-2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及其质量保证的研究与实践 11-3 重点学科及学位授权点建设绩效评估研究
11-4 研究生分类、分层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1-5 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模式研究
11-6 研究生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7 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评价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11-8 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11-9 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1-10 研究生三助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11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1-12 导师队伍建设及导师队伍遴选、聘任机制的研究 11-13 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11-14 研究生社会评价与外部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十二、民办高等教育(含独立学院)12-1 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与转型发展的研究 12-2 民办高校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12-3 民办高校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研究 12-4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12-5 民办高校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研究与实践
12-6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2-7 民办高校创办应用技术型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十三、高校转型发展(只限于全省参与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的高校申报)
13-1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激励机制研究 13-2多元化办学模式下高校转型机制研究与实践 13-3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融合研究 13-4高校转型后教师教学发展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3-5地方高师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和重构 13-6校企合作办学与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与实践 13-7普通高校转型发展思路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3-8应用转型背景下高校分类管理实践运行模式的构建 13-9高校转型学科专业布局和定位的研究 13-10转型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3-11地方高校转型中的学科专业调整改革研究与实践 13-12 转型背景下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改革)13-13 高校转型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衔接课程改革与建设 13-14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课程改革
第五篇: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附件1: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下简称“省教改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教高〔2007〕14号)、《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教改项目是指由黑龙江省教育厅对学校审核上报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进行汇总确认的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省教改项目旨在促进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加大教学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第三条 省教改项目的组织实施,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难点和热点问题以及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开展研究与改革,力求实效。
第四条 省教改项目的主要范围与分类
省教改项目的主要范围是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保障、教育教学特色培育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根据研究的内容,省教改项目一般可分为七个类别。
1.综合性研究:是指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相对宏观的问题进行的战略性、全局性的研究与实践,主要包括区域高等教育的结构与布局、高校发展战略、院校比较研究、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地方高等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大战略决策和重点工作推进措施等方面的探索。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针对某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的项目,主要包括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理念、大类人才培养、卓越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创新。
3.课程与教材建设:面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等方面的改革项目。
4.实践教学改革:主要包括实践教学体系与机制建设、创新性实验计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大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5.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是指促进高校科学管理的改革与实践,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与实践等。
6.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包括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高水平教学团队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的提高等。
7.其他项目。
第五条 省级教改项目完成时间年限为2--3年。
第六条 省教育厅负责省教改项目的规划、组织、指导、推广等工作。
第二章 项目上报
第七条 黑龙江省教育厅每年发布通知和指南,公布各校申报限额,各高校据此组织本校项目遴选并统一上报。同时将《项目申请书》电子文档上传到“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系统”(http://61.180.175.202/)。不受理个人上报项目。
第八条 省教改项目实行项目主持人制。项目组人员原则上不超过5人,每次限报一个项目。项目主持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黑龙江省内高校在编教育工作者,近三年无教学事故或其他不良记录。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学一线的讲师、教学管理部门或教学辅助单位的助理研究员)。
3.因违反第十四条规定,有“撤销、中止”记录的项目主持人,三年内禁止上报新项目。
第九条 为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研究实践,设立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改试点项目,主持人年龄应在35周岁以下(项目组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三年及以上工作经验。项目上报名额为每年各校上报名额总数的15%(不占各校上报名额总数)。
第三章 项目汇总与确认
第十条 省教改项目实行学校审核、省教育厅确认制。
第十一条 省教改项目汇总确认程序为:
1.学校审核上报。各学校组织专家进行遴选审核并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上报项目。
2.省教育厅对各校上报项目进行形式审查、汇总、确认、编号,发放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通知书,并行文发布。
第四章 实施与管理
第十二条 项目所属学校要在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加强对项目研究工作的管理、指导和检查,采取有效措施为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必要条件。
第十三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由项目主持人在项目结题前至少一年以上时间内提出申请并填写《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调整申请单》,经学校签署意见后上报:
1.变更项目主持人或参加人。
2.由于特殊原因申请延期结题或中止项目研究。
第十四条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将撤销项目,中止项目研究。
1.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
2.未经申请批准,无故中止的项目。
3.获准延期,但到期仍不能完成。
第五章 经费
第十五条 省教育厅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专项经费,用于资助省教改项目的实施。资助额度为每个项目3--5千元。
第十六条 省教改项目资助经费来源于省财政厅,划拨到承担项目的学校后,由学校财务部门设立专门帐户并由学校主管教改项目的部门统一管理,各学校必须保证不少于1:1的经费配套。项目所在学校要保证省教改项目资助经费专款专用。
第十七条 教改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范围:
1.资料费和印装费,含与项目研究相关的材料打印、复印、装订费,图书、教学软件等文献资料的购置费和邮寄费;
2.项目研究所需的调研差旅费、会议费;
3.与项目相关的论文、著作出版费;
4.项目结题验收或成果鉴定费用。
第十八条 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项目资助经费的使用进行管理、监督、审核。
第十九条 部委学校、高职院校所立项目由其主管部门提供经费支持。
第六章 结题验收
第二十条 已完成的省教改项目由学校统一组织上报,由省教育厅进行确认。第二十一条结题需要提交的材料包括:《结题验收书》,项目研究报告,项目成果(包括成果被采用、转载及获奖等情况的证明及其他可以说明研究成果的有关材料,如论文、教材、著作、课件、培养方案、获奖证书等)。结题材料的提交和报送根据有关通知的具体要求,并通过“管理系统”提交与纸质材料相同的电子文档。
第二十二条 结题项目所提交成果材料的要求:
1.研究报告:1万字以上,内容包括:项目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具体措施,研究成果,取得的成效及推广应用价值。
2.论文:需围绕研究内容在省级及以上期刊发表1篇以上教研论文。
3.教材:要突出教学改革和创新内容,须正式出版并被应用。
4.多媒体教学课件或软件:须正式出版或被采用,说明其先进性、实用性、创新性和实效性。
5.著作:要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成果的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6.项目主持人必须有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项目参加人必须有相关成果。
第二十三条 项目结题时间以通过确认的日期为准。
第二十四条 初次结题不合格的项目可暂缓结题,项目主持人须提出延期结题(最多不超过1年)的书面申请,经学校教改项目管理部门同意后上报。待项目组完善相应材料、补充相应成果后,可再次申请结题。
第七章 成果推广应用
第二十五条 省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论文、软件、课件、专利等)公开发表或出版时,应在醒目位置标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和项目编号。省教改项目研究成果归属黑龙江省教育厅和项目完成学校。
第二十六条 高校要采取积极措施和手段加强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的宣传、推广和转化,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第八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高职院校、成人(继续)高等教育院校省级教改项目管理参考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其解释权和修改权归黑龙江省教育厅。
黑龙江省教育厅
2014年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