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规避途径(精)
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规避途径
韦祖汉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530022
摘 要:本文根据广西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现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提出了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先导、以加强主产区建设为重点、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推动产业化经营为手段、以加快科技进步为依托、以加大政策支持为保障等规避粮食安全隐患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 途径
所谓粮食安全,目前一般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从本质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抵御粮食经济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粮食生产供给与消费水平。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确保粮食安全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始终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保障有效供给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到上世纪末,我国粮食生产供给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粮食安全状况大为改观。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入,全国粮食生产供给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给粮食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如何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减轻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是值得各级领导和农业工作者深思的重大问题。广西农业结构调整现状及其对粮食生产供给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制定落实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全区粮食生产获得了较快发展。从1995年到1999年,我区粮食连续五年获得增产丰收,到1999年全区粮食总产达到1722万吨,单产4620公斤/公顷,人均有粮366公斤,分别比1978年增长59%、83%和15%,从而结束了我区粮食供给长期短缺的历史。在此基础上,我区积极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全区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不断提高。到2003年,全区种植业结构从粮-经二元结构进一步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经粮比例由1998年的0.54:1提高到0.85:1,各种农作物的优质率进一步提高,其中优质稻的比例达到70%。同时,通过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全区主要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带集中。农业结构调整成效逐步显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95元。
但是,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同时,近年来我区粮食生产有所下降,集中表现为“四个连年减少”,即耕地连年减少、粮食播种面积连年减少、粮食总产量连年减少、粮食人均占有量连年减少。据统计,全区耕地总面积由1998年底的265.5万公顷,减少到2002年底的263.1万公顷,年均减少0.6万公顷;粮食播种面积由1998年的375.8万公顷,减少到2003年的329.8万公顷,年均减少9.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由1998年的1702万吨,减少到2003年的1485万吨,年均减少43.4万吨;粮食人均占有量由1998年的364公斤,减少到2003年的306公斤,年均减少12公斤。现在全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已经下降到建国以来的最
低水平,粮食总产量下降到9年以来(1995年)的最低水平,粮食人均占有量下降到15年以来(1989年)的最低水平,可以说对我区粮食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农业结构调整影响粮食安全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我区粮食生产下降和影响粮食安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们的思想认识偏差和自然灾害影响等外部因素,也有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内部挖潜不足和科技服务不适应等内在因素。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在结构调整中出现认识偏差,对粮食生产指导扶持不够
1998年以来,我区与全国一样,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主动、合理地将一部分低产水田改种经济作物,这是正常的。但一些地方对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片面理解,把结构调整简单理解为就是调减粮食种植面积,甚至把粮食面积调减和经济作物面积扩大多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绩效考核指标,只在减少粮食面积上做文章,把粮食生产作为包袱,把农民增收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没有认识到调优粮食品种、提高粮食质量、扩大对粮食的转化与加工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因而逐渐放松了对粮食生产的指导和扶持,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直接导致了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水平的下降。
2.2 粮食生产的基础不牢,抗灾能力较弱
我区属经济后发达地区,政府财力和群众投入十分有限,全区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粮食生产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一旦遇上严重自然灾害,就会引起粮食生产的较大波动。加上近年来我区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几乎是年年干旱,旱灾过后紧接着又是水灾,成为长期困扰着我区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2000年以来,我区粮食生产已连续四年下降,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波动很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然灾害。
2.3 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由于粮食价格长期低迷,与部分高效经济作物相比,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据调查分析,农民种植一亩水稻,需要投入生产成本350元以上,按现在的粮食市场价格,每亩纯收入在200元左右,而按前几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纯收入在100元以下,有的甚至还亏本。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农民自然会选择种植经济作物,或对粮食生产减少投入和疏于管理,造成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
2.4 粮食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产品加工转化能力不强
我区农业以分散型的家庭经营方式为主,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较低。据调查,全区平均每户种粮0.45公顷,其中水稻只有0.28公顷,而且农村目前还没有广泛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或粮食行业协会。由于农民各自分散经营,信息不灵,缺乏有效的统一组织,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的冲击。与此同时,全区粮食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加工设备和技术还比较落后,对粮食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多级转化能力较弱,缺乏知名品牌,大部分农民生产粮食的效益只停留在初级产品阶段,不仅效益低,而且缺乏保障。所有这些,均制约着粮食生产自身的发展。
2.5 科技服务不适应新形势需要,影响了新技术推广应用
多年来,我区不断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从区、市、县(市)、乡(镇)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中心),到村屯“农总”、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组成的庞大而又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在促进粮食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区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发生了很大变化,乡镇一级的农业技术推广站在机构改革中被撤并,有的专业技术人员被调走,就是留下来的也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到农村进行技术指导,而且技术推广条件和设备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补充完善,使我区的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受到很大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不利影响的规避途径
广西是一个典型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农业省区,人口多、交通不便和农民还不富裕的基本区情,决定了全区粮食安全必须立足于自身解决。为此,我区的粮食自给率要始终保持在90%—95%,人均有粮达到350千克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统筹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减轻农业结构调整对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
3.1 以提高思想认识为先导,牢固树立科学的统筹发展观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首先统一人们的思想认识。应当看到,农业调整结构的根本目的在于适应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源,尽可能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区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任务。而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发展优质粮食生产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粮食生产的关系,把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统一起来,着眼于全面提高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只有这样,粮食生产才能不断取得新发展,全区粮食安全才有可靠保障。
3.2 以加强主产区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目前,我区32个商品粮基地县(市、区)水稻年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区的三分之二左右,商品量占80%以上,是全区粮食安全的可靠保证和商品粮源,抓住了粮食主产区就等于抓住了粮食安全的“牛鼻子”。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起稳定的粮食生产基地,全面提升我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切实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为全区提供足够的商品粮源。同时,也要积极扶持缺粮地区的结构调整,帮助解决在发展粮食生产上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缺粮地区的粮食自给水平。
3.3 以推进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优化粮食品种品质结构
推进粮食结构调整,优化粮食品质结构是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强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当地实际情况,按照优质化、多样化、专用化的要求,积极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就粮食生产的区域布局而言,桂北、桂中、桂东南和沿海农民商品生产意识较高的地区应大力发展优质稻,桂西旱粮生产传统区继续发展优质玉米和其它杂粮杂豆生产,桂东南地区积极发展冬种红薯、马铃薯,逐步形成我区各具特色的粮食优势产业带。就水稻品种结构而言,全区优质稻的比例要稳定提高到70%以上,并逐步使高档优质常规稻、中档优质杂交稻和高产杂交稻(超级稻)的比例达到2:5:3,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对稻米的需求,同时也要积极发展高产专用稻,不断满足全区饲料粮和食品加工的需要。
3.4 以推动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
一是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实现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逐步向种田能手和现代经营者适度规模经营的转变,推动我区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方向发展。二是通过政策引导和政府扶持,在农村广泛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组织或粮食行业协会,并不断完善其运行和管理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指导和扶持粮食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对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各种系列产品加工开发,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企业和农户联结成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
3.5 以加快科技进步为依托,努力增强粮食发展后劲
实践证明,科学技术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效益十分重要的因素。要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培育、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适销对路的粮食作物新品种,水稻主要是继续引进筛选适合我区种植的超级稻新组合和优质稻新品种,玉米主要是加大推广优质高产单交种的力度。同时,大力推广免耕抛秧、稻田养鱼、稻鸭共育、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病虫综防等节本增效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快建设“吨粮田”特别是优质“吨粮田”,以实现粮食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理顺农技推广管理体制,强化科技服务,促进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6 以加大政策支持为保障,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为了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耕地保护、减免农业税和特产税、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早籼稻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是我们做好粮食安全工作的可靠保证。要不失时机地大力宣传和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措施,尽快把更直接、更有利、更强烈的信号传递给广大农民,让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政策深入农村、深入农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农民积极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实现全区粮食生产的恢复性发展。
作者简介
韦祖汉,男,1955年出生,广西田东县人,现任广西农业厅副厅长,主要从事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通讯地址:广西南宁市七星路135号广西农业厅;邮政编码:530022;电话:0771-2182500
第二篇: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过去的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同时,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开始从供给总量不足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要注重有效配置农业资源
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质是合理、有效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农业资源,使之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合同定购制度,使合同定购数量与价格的确定能切实起到保护农民利益的作用;发挥价格杠杆对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的激励和诱导作用,除了反映在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方面外,还集中反映在农用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在政策上引导和鼓励农民在流通环节进行合作,构造新型的流通合作组织,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散弱小的农户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重要保证。
对土地资源进行进一步规划,一方面围绕区域比较优势,通过资源整合开辟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链条,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特别是培育和发展外向型农业生产和加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源整合,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验和创新农业生产的新的机制,新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品质一致性、农产品生产技术服务、优秀农产品推广、农业生产要素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增强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的目的。为适应农产品国际竞争要求,加快劳动力转移,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和应用农业机械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目标,加大农业固定成本的积累和农业投资力度,逐步加快农业资本积累的步伐,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增长。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加入WTO后,农产品出口的贸易壁垒的突出表现是技术壁垒,而农产品是对土地资源和自然环境依赖性较强,农业资源的减少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遭到破坏性的影响,因此保持或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强对农业资源环境的保护。农业生产过程对农产品品质质量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农产品的生产必须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投入的化肥、农药标准与投放数量符合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的要求,生产过程符合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要求。国家也需要统一制定农产品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政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要注重优化整合农产品
优化整合农产品,首先要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农产品品质质量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农产品品质质量是市场准入的重要条件,是增大农产品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空间,促进农产品市场实现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农产品的层次化、专用化发展为农产品品种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市场开发引进不同品种,开辟新的国际农产品市场,通过产品差异占据市场,避开通过激烈的价格竞争争夺市场。中国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与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尽管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的要求,中国的农业发展战略已经从过去的追求数量为主的“增产”战略转向了以追求质量和效益为主的“增收”战略,中国农业生产确实达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但这是以土地超负荷使用,土壤有机元素靠外来补充的情况下实现的,土壤板结退化,生态环境恶化,为了保护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休
耕”以实现耕地恢复肥力也将是农业资源整合的又一个新的内容。农业“休耕”必须有总量供给平衡的保证,因此,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仍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可从三个层次全面优化整合农产品。(1)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层次的结构,根据自然资源、市场情况和相关产业发展,调整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水产养殖业的产业构成,扩大市场需求大的产业的生产规模,缩小市场需求萎缩的产业的生产,并使各产业间相互协调、联动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业资源、市场规模和相关产业相协调十分重要,如果一个地域有农产品进出口的条件,应该有限发展出口量大的产业,摆脱国内市场需求约束,发挥产品出口对地方经济的“引擎”作用,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地区产业升级,提高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2)调整优化产品层次的结构,协调生产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优化部门内部产品结构,使产品既符合地区资源优势,又与市场需求相一致。比如吉林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玉米种植业,形成玉米产业等。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要考虑资源、市场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避免单一因素造成市场风险。(3)调整优化产品品质层次的结构,即根据资源和市场需求及相关产业发展,调整某一中产品内部品质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产品品质与市场需求的协调一致。随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由主要追求数量上的满足和保障逐渐转变为转向追求品质的满足,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农产品的生产必然在结构上突出品质和质量,把提高品质作为农产品生产的结构灵魂。农业生产对品质质量的追求和农业主管部门对产品品质质量标准的规范,使农产品在品质质量上分为多个层次,象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等。一方面,细分了农产品市场,为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为农产品生产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培育了农产品的市场信誉,为农产品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作好了准备。在以市场竞争为目的的经济生活中,特殊品质的农产品具有专门的应用途径,在产品品质多样化、优质化的同时进一步实现农产品的专用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条件。
要注意利用支持政策体系提高农业竞争力
在加入世界贸易体系后,我国可以在有限度地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前提下,对国内农业实施适度的保护政策。所谓有限度就是只开放部分农产品市场。这部分市场的开放,一是不能冲击国内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就业,二是开放的目的主要是调剂国内农产品市场的余缺,支持农业生产结构的转换。所谓适度保护政策是指在不违背关贸总协定或世界贸易组织体系有关农产品贸易协定的条件下,根据中国国情和财政实力,对国内农产品市场给予必要的保护,并对农业生产进行扶持。
根据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格局,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的措施要分别确立长期措施和短期措施。由于“绿箱”措施以政府提供一般性服务、农业安全和环境保护为主旨,免于削减义务,用好“绿箱”措施是政府长期战略。当前,中国在部分“绿箱”措施的实施领域还不具备载体,如缺少行业组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箱”措施的应用。另外,短期内国家财政收入的预算约束,也不足以支持“绿箱”措施的深度实施。从中国现阶段看,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黄箱”措施以补贴和价格支持为主,对国内农业生产的支持作用更大,更直接,短期内农业政策,以“黄箱”措施为主导
第三篇:农业结构调整
甘肃农业在新一轮结构调整中的思路与对策
李丽莉
(甘肃经济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新时期、新的经济环境下赋予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目前我省农业结构现状以及前几轮农业结构调整中取得的成果和遗留问题的分析,提出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甘肃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农业结构调整;思路;对策;甘肃省
农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在内的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包括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五业的结构、种植业以及林牧副渔内部结构、粮食作物及经济作物内部结构、作物品种结构等五个层次的调整。农业结构(区域)合理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自然经济向集约化经营和高度商品化农业转变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省的农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成就。虽然前几轮调整也留下不少问题,但经过调整,我省农业在农产品存量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提高,尤其农产品存量增加为甘肃解决粮食问题作出很大贡献,而且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逐步改善。当前,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入世”已取得成功的经济形势下,我省农业又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发挥区域优势,提高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农业的综合生产力?必须在农业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甘肃省地域狭长,按经济区域划分为五个主要的经济区域:河西(嘉峪关、酒泉、张掖、武威、金昌)、陇中(兰州、白银、定西)、陇东(平凉、庆阳)以及陇南(天水、陇南)和民族经济区(甘南、临夏)。各经济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水平各有千秋,层次不齐。总体上除河西经济区(除武威)外,全省大部分地区农业结构尚处于不合理或极不合理阶段。结构性问题在陇中、陇南以及民族经济区表现得较为突出。本文根据目前农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说明我省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重点对策。甘肃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的成就
1.1 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农村产业结构是农业结构的一个子系统,这一层次的合理调整,对整个农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作用。一般来说,农村各产业之间有一个内在的演变规律,在第三产业占居第一,而第二、第一产业分别位居第二、第三的阶段为合理的农村产业阶段。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地通过加大农村第二产业的规模,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使我省部分地区的农村产业结构趋于二产位居第一、而三产和一产位居第二、第一的趋于合理化阶段。目前,处于这一阶段主要是河西经济区,其中酒泉市最具有优势。近年来,该市大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调减粮食种植面积27万亩,着力培育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奶牛养殖、优质饲料和粮经作物制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共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149户,年加工储藏能力达到35.7万吨,转移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二、三产业的比重,使农村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化。
1.2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基地逐年壮大
我省地域广阔,自然条件千差万别,地势、海拔、降雨量、光热等各不相同。在这样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里,要普遍发展某一产业或少数产业,显然是与天时、地利相违背的。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之一是资源,各地只有对本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生产出具有当地资源特色的优质产品,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我省的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
米、马铃薯、油料、果蔬和棉花等。畜产品有猪、羊、马、鸡等。主要从面积和产量上讲,我省的马铃薯和甜菜在全国居第四位,占有较大份额。在河西和沿黄灌区,建立了优质专用
料粮、棉、油、糖、菜基地;陇中、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区在发展优质小杂粮(谷子、豆类)、专用马铃薯、名优果品和花卉、蔬菜、药材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主要畜产品马、骆驼、骡的饲量均在全国的前十位。甘肃高山细毛羊以及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声誉,成为我省农畜产品的优质品牌和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
1.3以扶贫开发和黄土高原农业综合开发为主的农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
到2000年,甘肃的“四七”扶贫功坚计划均如期完成。贫困地区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农业
生产的基本条件进一步改善,并引用一批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到2001年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实施65项,初步形成了第二代日光节能温室及蔬菜产业、优质马铃薯脱毒微
型种薯产业,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系统以及装备产业。如河西连片的日光温室使河西经济区不
仅发展成为我国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而且还是全国第二大制种基地,成为增加农民收入与
地方财源的后劲力量。我省黄土高原农业综合开发起点高,重视合理开发,加大了造林、修
梯田的力度,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增加,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设施基础。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
2.1 甘肃目前农业结构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结构先后进行了几轮大的调整。改革之初以及80年代和90年代
前期都是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其主要目标是扩大农产品的供给量、解决总量不足的问题。90
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相对过剩,在此条件下,要实现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是关键。20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经历了一
个由浅入深、由高到低、不断优化的发展演变过程,带动了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升级,促
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从总体来看,我省大部分地区农业结构仍是在满足数量的前提
下的小范围调整,农业在GDP的比重偏大,其中陇中、陇东等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占到了60%
以上,而农林牧副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调整更是举步艰难。目前农村经济还远没有摆脱以农
业为主,而农业又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基本生产格局,农业结构远未达
到合理化阶段。目前国家已启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已加入WTO,甘肃和全国一样,农业
生产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发展由受自然风险约束变为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由于农业资源的破坏与紧缺,农业发展不再以牺牲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甘肃农业要在新的经济环境下,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优质化和专用化的新要求,实现农
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的调整显得既重要又迫切,甚至到了不调不发展,只有
调才能谈发展的地步。
2.2 甘肃省在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中面临的问题
2.2.1 省内大部分地区大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自给自足的农户经营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农
业经济。除河西经济区外,省内大部分地区由于以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为主,农业结构的调整只能徘徊在大农业内部进行调整,尤其牧业和渔业的发展以牺牲林业为代价。同时占主
导地位的“小而全”的农户生产仍停留在传统的耕作技术上、且以简陋的农用工具为手段;
以粮食种植为中心,以传统养殖业和微弱的家庭手工业为补充,严重阻碍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2.2.2农产品质量差,科技含量低,适销不对路。
在农产品供给相对充足的条件下,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说到底是质量、特色、品牌的竞
争。目前我省虽然多数农产品总量过剩,但优质农产品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这说明结构
调整在提高农产品质量方面潜力很大。总体上,我省农产品的品质矛盾还很突出,表现在名
优产品少,大路产品多;平路产品多,畅销产品少,这是当前农产品“卖难”的症结所在。
历年来,我省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思路是“减少低产作物,增加高产作物;压粮食作物,增
经济作物”。但由于农产品质量差以及科技含量低等缘故,年年搞调整,年年收效不大。可
见要解决目前“卖难”等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
2.2.3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省农业发展不可逾越的屏障。
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农业结构调整中反映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不仅自然供给是人类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资源,自然本身也是人类生活
必不可少的要素。由于历史、自然、经济、文化等原因,我省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态
环境不断恶化。在诸多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成为我省农业生态面临的核心问题。水土流失
面积达22.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0.2%,每年流失土壤达5.45亿吨。集中体现在土地退化,即水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风蚀沙化使得农用耕地逐年减少、森林和草场的破坏
更加加剧环境的严重恶化。近年来,我省多风的气候条件常使风蚀成灾,形成严重的沙尘暴,其中河西走廊的沙尘暴次数由60年代的平均每年7次增加到90年代后期的年均23次,而
且强度越来越大,危害越来越严重。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经济快速发展
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思路与对策
3.1 围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利用系
统工程方法,优化生物种群结构和农业技术体系,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出,农村经济的高效
益,环境优美,资源持续利用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它强调农业生产既要改善生态环境又要
增加农业效益的“双赢”结果。从我省生态环境脆弱且农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的实际出
发,我省的生态农业建设可采取以下措施。
3.1.1因地制宜,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控制水土流失。
目前,甘肃省植被覆盖率不足23%,自然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因此科学
合理地安排退耕还林还草,是关系到能否实现恢复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举措。甘
肃南部高寒阴湿地区,中部干旱地区,河西荒漠化地带,生态环境最为恶劣,是实施退耕还
林还草的重点区域。根据自然规律,在河西地区、沿黄灌区、沿沙漠一线及纵深地带,由于
降雨量小,蒸发量大,要求充分利用河水和地下水,优先还草固土养水,再在草地上种灌木,然后根据需要发展乔木;在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应选择种植多年生牧草为主;在降
雨量400毫米以上的地区选择经济林木。其中多年生牧草在我省大部分地区适种植,它不仅
能通过根系固氮,增加土壤养分,而且对水土流失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同时,国内外市场对
草产品的需求明显,所以在我省发展草产业有很大的潜力。
3.1.2从实际出发,发展节水高效农业
水资源短缺是甘肃乃至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环境制约因子。所以,管好、用好、合理开发水资源是取得我省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良好生态效益的有力措施。在不同地区,要发展
不同类型灌区节水灌溉模式。在河西地区的黑河流域与石羊河流域气候条件比较好的地区,可发展大田灌溉小渠化、井灌农田管道化、高效农业微灌化。同时对输配水系统要优化设计,尽可能作到井、泉、河输配系统的高度统一;在农陇中、陇东等干旱半干旱经济区,应全面
推行常规节水措施,积极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同时直至注重研究蓄积雨水的工程和生物技术,把7、8、9三个月的集中降雨通过工程和生物的方式变为全年均衡利用;包括甘南和临夏州的民族经济区林牧草地原区以发展草原牧草喷灌为主,自流灌区以发展常规节水灌溉技术为
主。同时,根据市场需要积极发展温室蔬菜滴灌。另外,各地要研究和推广防止水体污染的技术,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和基本水分利用率。
此外,生态农业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它还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发展种植业和林牧渔业相结合,发展大农业与发展第二、三产业相结合,通过人工设计生态
工程,协调农业经济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甘肃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农产品品质,增强我省主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甘肃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和成本效益来看,发展传统大宗产品没有明显的优势。但
是我省有着自己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优势,适宜于发展制种、优质水果、中药材,土豆
等的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优势产业和优质农产品为方向,进行农业结构调整。
3.2.1 以调整农作物结构为基础,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
农产品品质包括优质、安全、专用等,当今消费者对优质、特色、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
越高,这类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发展潜力很大。而且,加入WTO后,随着国外优质农产
品进入中国市场,质量竞争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所以从政府职能部门到最基层的农业生产者,都要进一步强化精品意识,切实提高我省农产品质量。河西经济区应利用其
光、热充足、温差大的资源特点,在加快发展优质专用粮、棉、油、糖、菜基地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发展优质瓜果、蔬菜、啤酒、葡萄酒原料的生产。以逐步扩大外运销售和西菜东运的局面,提高本地区农产品的竞争力。我省的大部分地区适宜马铃薯的生长需要,特殊的自
然条件造就其含粉量较高,因此我省马铃薯的质量在全国具有接绝对优势,且产量位居全国
第三,列西北五省区第一。目前,限制我省马铃薯出口竞争能力的是加工环节不能完全适应
国际市场要求。入世以后,我们更应该迅速改良品种,提高栽培技术水平,搞好加工专用型
马铃薯的推广和生产,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有竞争优势。此外,我省陇南山区的药材、花椒、茶叶、油橄榄、银杏等特色产业也要在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上面下功夫,才能提高其经
济效益。
3.2.2 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放在农产品深加工和发展畜牧业两个方面。目前,甘肃省农业结
构仍以种植业为主,加工业比例甚小。据有关资料,农业发达国家初级产品占加工产品在消
费的比例以达2:8,而我国还是8:2。发达国家的食品加工业产值一般为农业总产值的1-2
倍而我国仅为农业总产值的15%-20%。可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
民收入潜力很大。甘肃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要与生产基地结合起来,求特色、求规模、求
深度。形成农产品加工的特色产业带。具体讲:河西应继续扩大制种业与反季节蔬菜加工业、以粮食作物为主的酒类深加工为主。陇东、陇南以林果业为主的果品深加工和中药材生产与
加工,高寒阴湿地带应注重发展草食畜牧业。陇中干旱农业区应突出马铃薯的生产优势,进
行优质、专用马铃薯的深加工。各地应把开拓市场与扩大规模结合起来,相互联动,树立品
牌意识,作出特色,增加各地农业效益。
3.3 面对资源调结构,通过提高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将我省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强省
刚刚结束的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将我省建成草业大省和畜牧强省作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我省属于典型的内陆高原气候类型,干旱缺水的自然地理特点为畜牧业的发展
奠定了资源基础,加快发展我省畜牧业、草产业,既是我省自然和历史选择的结果,也是农
业生态系统平衡的需要。而且发展畜牧业不仅是提高农业效益的重要渠道,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加入WTO后,面临国内外市场的双重需求,优质、高效的畜牧业有很大的发展
潜力。其具体措施有:
3.3.1下大力气调整畜牧业结构
畜牧业是大农业内部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身包含三个层次。而我省的畜牧业结构问题主
要突出体现在第一层次。即畜牧业占大农业的比重及畜牧业生产与种植业生产相互联系的基
础结构。我省大农业内部结构尚处于不合理阶段。1999年,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占75.71%,牧业占21.05%,同发达国家地区相比,畜牧业的比重严重偏小。由于经济效益低的种植业占
较大比例,畜牧业的调整发展困难重重。今后要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指
导下,继续调高大农业内部畜牧业所占的比重,积极发展草产业、畜牧业、林果业,使其
成为未来甘肃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3.3.2提高畜产品质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畜产品
质量是畜牧业发展成败的关键。要从产销过程严格把关,以生产高质量的畜产品占领市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我省的特色畜产品河西绒山羊、藏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双峰驼、甘肃
白猪、河曲马、山丹马等品种在省内外享有名气。特别是细毛羊产量仅次于新疆、内蒙,居
全国第三位,是全国细毛羊生产战略重点基地。“入世”后,国内外市场对这些名优畜产品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大,加上生产能力的局限性,预计价格将会上涨,发展潜力很大。所以,今后在发展我省畜牧业中,注重这些畜产品的培育和发展,使其成为我省出口创汇的重要
来源。
3.3.3建立和完善畜产品加工及市场流通体系。
畜产品大多属于鲜活性产品,其保存、加工、销售既有时间限度,又要有技术和设备的支持,才能使大宗产品达到无损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畜产品加工、销售是畜牧业市场价值体现的终端环节,而这方面正是我省欠发达地区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不仅影响了畜产品的多层
转化增值,而且极大地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建设不但是畜牧业二次
增值的基础,还能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这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龙方.2001.论农业结构调整的层次与目标[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7):10~11
[2] 白明.2001.农业和农村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阶段性标准及量化评价[J].甘肃农业
(12):10-13
[3] 冯汝英.1993,92.农业经济管理概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 45-47
[4] 汪建国.2001.对甘肃农业结构调整的理性思考[J].甘肃农业(9)19-21
[5] 史俊通.2001.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3):102-105
[6] 陈万良.2001.西部地区旱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之浅议[J].甘肃农业.12:12-15
CountermeasurestoregulationofGansuagriculturalstructureatthenewtimes
Li li-li
(Gansu academy of economy Gansulanzhou 730070)
AbstractPeasant's increasing revenue,agriculture synergism,banlance of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nd improvement of ecology environment are initial part in the rugulation of
structure at the new situation.This paper gives somethoughtsandmeasuresto regulation
of Gansu agriculture structure through analynising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Key wordRegulation of agreculture structure;Thoughts;countermeasures;Gansu
province.
第四篇: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粮食安全的定义
粮食安全界定为“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足够、有营养和安全的食物”。从广义上说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粮食对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的保障程度。其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消费量加储备量。
我国现实粮食生产状况
1996年,我国发表了“中国粮食白皮书”,根据“白皮书对我国2000-2030 年粮食需求预测,2000年,我国总人口达13(亿)的条件下,平均每人消费385公斤粮食,需求粮食5亿吨。2010年,我国总人口达14(亿)的条件下,平均每人消费390公斤粮食,需求粮食5.5亿吨。2030年,我国总人口达16(亿)的条件下,平均每人消费400公斤粮食,需求粮食6.4亿吨。
改革开放26年,中国粮食生产出现过3次供大于求。第一次是1984年,稻谷价格跌到统购价以下,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第二次是1990年,国家及时出台了保护价、专项储备等政策。第三次是1996年。每次供大于求之后都带来了更长时间的粮食产量徘徊。在经历7年的粮价低迷之后,去年10月开始中国粮食价格上涨。
现实的情况使人担忧,中国粮食生产从1998年到2000年的3年间,总产减少500多亿公斤,减幅达9.84%。2000年,我国粮食总产4.6268亿吨,2002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15.91亿亩,总产4.5264亿吨,比2000年又减少2.1%,人均粮食产量为360公斤。两年产量和人均占有均低于“百皮书”预测值。众所周知,在我国人口基数近一二十年不能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粮食生产的极不稳定对我国意味什么。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耕地流失严重,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严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发展。1996—200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约减少了上亿亩。近几年来,各地在农业结构调整中,普遍调减了粮食播种面积。连续几年的持续调减,出现了粮食生产的较大滑坡,进而导致了供求关系的失衡。
2.种粮比较收益低,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徘徊不前。近些年来,由于粮食价格的持续走低,农民种粮的纯收益大幅度降低,甚至出现了亏本现象。这种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许多农民弃农经商或外出打工,出现了撂荒的情况。粮价对农民种粮的作用非常明显。1994—1996年国家曾连续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价幅度达40%,极大地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1997年以后,受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的影响,粮食价格持续下跌。到2000年,粮食定购价格已降至1994年的水平,而粮食市场价格已低于1994年的水平,农民种粮已基本无利可图。农民对粮价下跌的直接反应就是减少粮食种植面积,改种经济效益较高的其它作物。
3.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业基础的脆弱性更加突出,我国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农产品特别是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能力较弱。国外粮食一旦大量流人国内,必将冲击我国的粮食市场,导致粮食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农民增收将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我国粮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已不具有价格竞争优势。
4.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并出现多样化的特点,加大了粮食供应的 难度。今后随着农村居民收入逐步增加,对粮食的间接消费量必然增大,从而带动粮食消费总量的增加;此外由于我国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收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粮食消费需求又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这又增加了保证粮食供应的难度。
近几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减少较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主动调整的合理因素,也有非正常的因素;既有市场经济法则的作用,也有不少政策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乱征滥占耕地,大搞各种开发区、园区,既侵害了农民利益,又损害了粮食生产能力;二是一些地方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把调整结构与粮食生产对立起来,以为结构调整就是压粮扩经,致使一些地方粮食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
正确对待粮食安全生产挑战
具体标准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与经济发展水平而定。我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划定了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粮食安全标准,即人均占有量温饱阶段为350公斤,小康阶段为400公斤,中等富裕阶段为450公斤。而且每个阶段的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社会(国库和民间)储备量联合国的标准按消费量的18%计算,我国因农业人口多,考虑到传统储粮习惯,按30%计算,对粮食工作稍有放松,就可能使粮食供求形势发生逆转。
考虑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务必要加强农业和粮食的基础地位,从而保证我国粮食产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二是国家要掌握一定的粮食控制权,对粮食储备、进出口和粮食一级市场应保持必要的控制力;三是要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持我国粮食基本自给的水平;四是要保证在我国让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有饭吃;五是我国生产和市场供应的粮食与其它食品要符合卫生质量标准;六是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通过粮食进出口来有效调节国内市场的供求平衡。
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粮食问题是关系经济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2003年10月国务院还专门召开了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明确了确保粮食安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重大政策措施。
经过多年艰苦努力,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了1万亿斤的水平,实现了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历史性跨越。正是有了这个前提,我们才有条件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才有基础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总的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是好的,当年产量加上现有库存仍然是供大于求的格局,市场供给是有保证的。现在强调粮食安全,并不是说粮食安全出了问题,而是要防范和消除影响粮食安全的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和苗头已经出现,粮食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如果这些问题任其发展下去,加上目前粮食市场信号的放大效应,各地各方面粮食购销的同步效应,以及粮食生产的滞后效应的影响,就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就会对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措施
1.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方针,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坚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
2.遏制耕地锐减的势头。为了支持经济的外延发展,牺牲一部分耕地是必要的,也是难免的。但如果耕地递减速度过快,面积减少过大,将直接对粮食安全生产构成威胁,必须引起警惕。
3.科学调整粮经作物比例。为了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又不至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在种植结构调整上,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种植面积,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粮食生产走标准化、专用化、规模化的道路,促进粮食安全生产。
4.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以达到提高粮食生产的目的。同时给农业结构调整留出更多的空间,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要加快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农科教统筹结合,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要大力推广生态农业、优质高效农业等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并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要运用科技成果保护农业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农业资源的流失与耗竭。要建立粮食安全的技术保障体系,完善良种繁育、引进、推广体系,提高品质育种和良种覆盖水平,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科学施肥、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配套技术。近期要重点解决水资源缺乏问题,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5.稳定农村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认真执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粮农利益,通过税收调节或其它方式给粮食生产以适当补偿,确保 粮食安全生产。
6.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增加农业投入,主要是指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以提高粮食安全生产水平。
7.加快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所谓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为依托,通过生产要素的重组,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技术资金投入集约化和服务社会化。我国粮食生产集约化程度低,经营粗放,高投入、低产出,这是造成种粮经济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实施农业产业化,通过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途径,解决农工商分离、产供销脱节的问题,从而把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衔接起来,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要以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为突破口,大力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主导产业结构及农产品品种结构。粮食生产要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各种不同的生产基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结构调整的现实意义是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和资源、技术、社会条件的不同,对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其目的在于优化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现阶段,我国农业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整体效益不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已成为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是中央在科学分析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基础上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
虽然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依然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困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在产品供求关系、生产目标、增长方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显著变化,使我国农业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1.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新情况。产生农民增产不增收,收入增长缓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表现在:(1)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大的格局虽经过几年调整,仍未有较大的改观。(2)农村第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目前,我国农产品的综合价格已经很高,有些品种单价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许多,靠提价增收已无空间,相当多的农产品由于成本高、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形成低水平的供大于求,造成大量积压,引发农产品卖难,致使价格下跌;而现代人们追求更好的口感和观感、更高营养价值、更有利于健康的优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却相对不足。2.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变成资源和需求双重约束。农业生产是在自然中进行的,严格地受土地、水分、热量等自然条件的约束。我国国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农业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加之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平衡性,严重地束缚着我国农业发展。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尤其在现有的技术和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下,南方的地少与北方的水少,开发利用的强度已经达到了极限,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余地很小,即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相对不足,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发展构成了制约。
另外,农业产品的品质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长期形成的重数量增长、轻品质优化的农业增长模式,明显受到了需求的制约。我国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短缺、限量供应的紧张状态已基本结束,开始进入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单一的资源约束变为资源与市场双重约束的新阶段。
3.农业生态环境日趋严酷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是在“以粮为纲“的主导思想下发展起来的,过去粮食产量成为唯一的追求目标,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和对农业自然资源的粗放经营,带来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耕地质量下降、“三化”严重、干早缺水、水土流失加剧和自然灾害日益严重等。例如,盲目的和非科学地增投化肥,超过农作物的需要和土地负载能力,不但提高了农产品生产成本,浪费了生产资料,而且也造成水体、土壤和环境污染,导致土地板结、农作物减产、牲畜发育不良等后果。另外,大量除草剂、塑料农膜的使用,也加剧环境和耕地质量的下降。4.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下,剩余劳力越来越多
我国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目前3.4亿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中,文盲与半文盲占24.99%,小学文化程度占38.4%,初中毕业程度占29.37%。这种状况就造成了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知识含量较高的工作,只能从事初级的、粗放的、技术含量低的生产。
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其原因:(1)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就业结构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很慢,致使农村本身就业空间狭窄。(2)过去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力的乡镇企业,正经历着结构调整的阵痛,关停并转了一批经济效益差、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乡镇企业,所以使处于调整中的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所下降。(3)国家也正在进行工业结构调整,实行减员增效,不少企业工人下岗,城市剩余劳力增加,也使得一部分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力重返故土。随着我国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力越来越多,单靠仅有的土地从事第一产业不可能吸收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力。
5.加入WTO,国际市场直接影响农产品供求变化
我国已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农业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越来越大的竞争力。1999年,我国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相当于1995年的80.3%,但粮油等大宗农产品价格仍高于国际市场,如小麦、玉米、大米筹大宗产品的国内价格已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7 成;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又不高,缺乏竞争力。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关税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国内市场就等同于国际市场,这就要求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规格、质量同国际市场接轨,即农 产品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从而使得农产品市场的竞争更趋激烈,农业生产来自于国际市场的压力明显增大。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要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对传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增长的结构变动效益。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目标应是:(1)保持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2)实现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农产品的品种、品质适应市场需求;(3)通过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经济、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4)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持续地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传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指数量或面积上的比例关系变动,这一思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有作用的。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并考虑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必须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符合市场要求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适应农产品市场的现实需求,又要注意研究预测潜在的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既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基本数量需求,又满足多层次、优质多样化的需求;既要适应国内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又要研究分析国际市场的需求,发展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2.效益最大化原则 由区域内自求平衡逐步向发挥区位优势、形成区域间专业分工协作转变;由单纯的种植业向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转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3.依靠科技原则
科技对农村结构调整具有关键作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最根本的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步伐,在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上求得突破,实现农业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资源利用从粗放向精深加工转变,使科技进步成为优化产业结构的主要推动力。
4.发挥优势原则
要使农产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发挥好资源优势、产业优势。针对我国耕地、水资源短缺状况,调整和压缩耗耕地、耗水资源的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密集型农业,发展一批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推进专业化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
5.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不仅要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而且要着眼于农业长远利益,有效地利用、配置、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实现农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什么、少种什么的问题,而是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 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品种和品质结构。(1)调整大农业结构,重点是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业。调整种植业结构,要在保证粮食面积相对稳定、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瓜果、花卉等高效作物,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亩产值、亩效益。(2)调整品种结构。要立足市场需求,淘汰产量低、品质差的老品种,发展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新品种。(3)调整品质结构。大力发展优质农业,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和精细特色农业产品,实施绿色农业战略,发展绿色食品,包括发展无公害粮、油和蔬菜、畜禽、水产品及其加工食品。同时要积极发展新型企业,如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标准农业等。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耕地、林地、草地和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
3、1/
8、1/3和1/4。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增地减的矛盾不可能逆转,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不可能逆转。我国农业不可能走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经营的路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目前,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品种、质量的竞争,是科技含量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走集约经营的路子。要推动我国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就要求:(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高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科研条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逐步建立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开发优质新品种,提高农业科技竞争能力。(2)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普及成熟适用农业技术等示范技术。(3)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兴建农民技术学校,发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农民了解农产品、提高素质创造条件。
3.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效益低,主要低在农产品加工滞后,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我国农产品是进行粗加工或根本没有进行加工就直接进入市场,势必造成竞争能力不强、价格低,影响农民收入。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各地要围绕本地主导产业,有计划地办好各种类型的加工企业。乡镇工业要重点发展以农副产品为主要来源的加工业并加强与科研单位、国有企业、外商的联合,形成一批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起来。
4.积极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我国人多地少,大量劳动力滞留于种植业,大量人口滞留于农村,这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收入水平低于其他产业的根本原因。从农村经济角度来看,农村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要以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特别是食品加工业和以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为主的服务业。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旅游业、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大批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逐步提高环境承载力
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以土壤为标志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已经到了临界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应以牺牲农村环境为代价。在长期发展中,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一直是一对恶性循环的互为因果的关系。吸取发展历史上众多经验和教训,必须从现在起,做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化。为此,必需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防止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超标污灌所带来的化学污染和其他面源污染,摈弃那种高消费、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浪费的发展模式,推行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而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靠,缓解对环境的压力。同时,根据生态建设的需要,加强相应的科学研究与科学规划,通过各种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扬长避短,合理选择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加快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水产业和经济作物产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逐步改善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粮食安全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调整本质上讲都是需要同样土地禀赋资源的农业生产,只是生产类型侧重点的不同,一方面的发展必定会占用另一方面的资源,本质上就是不易协调的一对矛盾。对于突发性灾难而言,粮食生产的意义比结构调整更为重要,安全比调整更为需要。解决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困难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实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所需资源的稀却性与冲突性” 和“粮食安全生产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的艰巨性”。但是,无论如何,粮食安全是第一位的,结构调整是第二位的。结构调整是粮食生产的高级阶段,没有粮食的安全生产,结构调整便是无源之水。
农业结构调整问题与粮食安全问题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在粮食主产区,可以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好,就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处理不好,两者就会产生矛盾,相互制约。我们要把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粮食生产有机统一起来,统筹兼顾,及早谋划,强化措施,主动应对,既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又要下大力气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两者的矛盾:
农业结构调整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与完善和应对加入WTO的实际需要,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是配合满足城乡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但是,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由于种粮的经济效益低,必然会带来粮田面积不断减少的趋势。今年的粮价上涨,形成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几年来农业结构调整中粮田面积调减的效应正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 一。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方面要确保粮食安全,这正是我们所面临的矛盾。
解决的办法
要把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统一起来
着眼于提高质量效益,着眼于全面调整,着眼于提高科技含量,不能把粮食生产同结构调整对立起来,片面把结构调整理解为压缩粮食生产,减少粮田面积,必须坚决纠正有些地区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只顾眼前利益,随意改变基本农田用途的错误做法。实际上,调优粮食品种,提高粮食品质,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扩大粮食加工转化等,既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是近年来我国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政策。目前个别地方存在的片面理解农业结构调整、单纯强调发展粮食的现象。为此,要转变认识,予以正确处理,既要努力发展粮食生产,稳定粮食供给,为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基础;又要抓好农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优势农产品,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农业结构调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压粮扩经”,要由传统的单一粮食观向多元化食物观转变,统筹考虑粮食与畜牧水产品和蔬菜水果等替代关系,适应膳食结构变化,全面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粮食安全生产涉及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要努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协调好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无论如何,粮食安全生产是第一位的,农业结构调整是第二位的。结构调整是粮食生产的高级阶段,没有粮食的安全生产,结构调整便是无源之水。农业结构调整并不是简单的播种面积、作物品种的调整,而是要在结构调整中使整个农业的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上一个台阶。目前,中国农业结构调整中发展最快的是畜禽、水产等产业,但没有足够的粮食作为基础,结构就无法调整。各地必须对粮食在统筹城乡、工农协调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有清醒的认识,绝不能把强调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对立起来,“只有吃饱饭才能够进行结构调整”。
我国要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同时按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这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
国际大环境决定我国大部分时间处在和平发展时期,从客观角度来看,实现粮食安全决不能单纯通过自给来保障粮食安全,而是在合理成本的基础上,从粮食自给率、粮食国际贸易的可行性、粮食储备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的程度,不是取决于粮食自给率,而是取决于国家安全的程度,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国家保证国民充足的粮食供应的能力,取决于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特别是在非常态情况下获取粮食的能力,取决于国际政治因素是否对我国有利。以“国家获取粮食的能力”为原则,将能使我国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参与国际分工,享受国际贸易带来的福利,而不再单单强调必须种植多少亿亩粮食;也不是盲目依赖国际市场进口,而是理性、客观地分析国际政治因素、我国获取粮食的能力之后,决定我国粮食供给在粮食自给率、国际贸易、粮食储备中所占的比重。
此外,还要按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重视粮食生产,又要考虑农民增收和生态安全。因此,要运用市场机制,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资源配置以及分工合作,在西部生态脆弱区 应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林、草、畜牧业。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应大力发展高值、出口创汇型特色农业。中部粮食主产区应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粮食生产,规模经营。同时,改革国家粮食政策,使农民增产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继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原则,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要依靠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把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发展新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变劳动力“包袱”为财富,让有限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发挥出更好的效益。要适应市场抓调整,不断满足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积极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要突出特色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围绕加工抓调整,建好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农村经济组织创新的有效形式,又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又是推进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要落实有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民走向市场的依托,是新型的市场竞争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户找到了龙头企业,就是找到了市场。要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完善企业和农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
对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首先,农业生产要以粮食安全为主要目的,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结构调整。
第一、依法保护基本农田,确保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供给能力,确保粮食生产的大致平衡。根据我国“中国粮食白皮书”预测计划(“在正常年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的前提下:①粮食的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hm2 ;②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单产在1996-2010年之间每年递增l%,2010-2030年之间每年递增0.7%(注:过去46年之间,中国粮食单产的年递增率为3.1%);③保证粮食单产增加的措施:增加灌溉面积,增加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投入,普及、更新优良品种,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等。依靠科学技术实现和确保我国粮食大致平衡。第二、加强国家储备粮基地建设,确保灾难发生后的粮食应急供给能力。第三、加强建设我国农村地区的公共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系统,包括构建农业和农村危机的评价指标体系;农业和农村危机的预测和预警体系;农业和农村危机信息处理和信息披露机制;危机损失评估体系、控制体系、补偿机制、保险体系、危机公共管理与协调体系、公共预算投资体系等,以降低突发性灾难所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同时能够评估危机可能产生的风险、损失,提高农村抗灾自救能力。第四、直接补贴粮食生产者。包括正常条件下的补贴和危机状况下的补贴。第五、加快农民生产组织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生产效益。第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变革农村农业生产方式。
其次,依靠科学技术,实施粮食安全与结构调整有效整合。第一、提高现有耕地单位面积产量。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以达到提高粮食生产的目的。第二、开 发后备耕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弥补结构调整用地。第三、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潜力,提高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和方式。比如,我国水域、草原、山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据统计,全国1747万公顷内陆水域中,可供养殖的水面675万公顷,目前利用率仅为69%;可供养鱼的稻田670万公顷,利用率仅为15%;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利用率仅为28%。努力提高现有水域的生产能力,保持水产品继续快速增长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又如,我国现有草地面积3.9亿公顷,其中可利用面积3.2亿公顷,居世界第三位,若将其中的大部分建设成人工草场,提高草原畜牧业集约化水平,就能增加大量的畜产品。还有中国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70%,具有发展木本食物的良好条件,增加木本食物的前景也十分广阔。第四、合理设计和计算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生产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包括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率,流通加工率,粮食自给率,粮食商品率,粮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率。
二、坚持稳粮调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但最主要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就是农民增收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关系到农村的发展、稳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的阶段必须有新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多种办法,努力开辟新的渠道,拓展新的空间,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去年,在全国大范围出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低迷、农产品价格下滑、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仍保持了4.96%的较 高增长率,主要得益于我们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持续不断地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向农业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要效益、要收入,得益于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产销衔接,促进农业基地化、专业化生产和商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的转化增值附加利润,多方面带动农民增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增收保稳定”的工作思路,牢牢把握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探索新路子,创建新机制,做好做足结构调整这篇大文章,推进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一)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稳定粮食生产。历史地看,我市的粮食生产,“八五”时期,全市粮食平均总产仅为88.7万吨左右。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还相对短缺的情况下,我们主要通过增加粮播面积,依靠增产措施,努力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以弥补粮食供给的不足。“九五”以来,全市粮食生产连年获得丰收,年平均总产达到122.95万吨,1999年达到历史最高的127.76万吨,粮播面积平均达到426万亩,基本解决了广大农村人口的用粮问题,并为城镇提供了部分商品粮。“十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强化粮食安全意识,稳定粮播面积,稳定粮食总产。同时,通过积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依靠科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粮食生产经济效益,实现稳定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统一。如果只讲粮食生产,不讲结构调整,只增产不增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拉大,会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反过来,如果不以粮食安全为前提,一味地搞结构调整,当粮食生产出现问题后再回 过头来搞饭吃,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就无从谈起,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最终也会落空。只有做到一手抓粮,一手抓钱,让农民手里有粮,兜里有钱,才能“脚踏实地,喜气洋洋”。
(二)进一步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十五”期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要紧紧围绕巩固、发展、壮大“农业六大支柱”来进行,要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集中资金,集中精力,把“农业六大支柱”建设成为确保粮食安全、支撑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
1、烤烟在稳定生产、收购总量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质增效,逐步提高上中等烟比例。加大漂浮育苗、土地轮作、揭膜管理等有效科技措施的推广力度。扩大国标烟、综示区的面积和范围,使昆明烤烟质量效益再上一个新台阶。还要继续完善烤烟收购基层标准站(点)建设,进一步规范收购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良好收购环境。
2、蔬菜要在稳定面积、稳定总产的基础上,优化结构,发展精细蔬菜、特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发展脱水蔬菜,提高附加值,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外销蔬菜、出口蔬菜的比例,使蔬菜成为外向型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花卉产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把云南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花卉生产、出口基地的总要求,充分利用昆明的科技、区位优势,加快发展。要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提高效益。要抓住国家计委批准在斗南建设“昆明国际花卉交易中心拍卖市场”的历史机遇,加快昆明花卉产业发展的步伐,完善花卉产业发展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使花卉产业成 为昆明农业最具生机和活力,适应国际市场要求的新兴产业。
4、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重点抓好畜禽商品基地、特别是草食畜商品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养殖、良种繁育推广、疫病疫情防治等重点项目,发展畜产品深加工业,带动产业链的延伸。要大力发展奶牛饲养和奶制品加工业,使之成为“十五”我市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要充分利用荒滩、宜渔低洼荒地,加快发展池塘水产养殖业。
5、继续巩固林果业。要在总结“九五”林果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品种,提高品质,筛选适合昆明特点的林果,重点加以培育、发展。要发展精加工和储藏、保鲜技术,提高林果产品的附加值。
6、在巩固、发展、壮大“农业六大支柱”产业的同时,还要加强生物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昆明农业开发中的新兴产业,如绿色产业、绿色食品、保健制品等,为结构调整寻找新的突破口。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在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对全省的改革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我省粮食商品库存可以满足全省的周转和余缺调剂,但由于我省自然条件严酷,农业生产基础脆弱,粮食生产能力相对较弱,所以从长远看,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更不能掉以轻心。
就做好全省农业和粮食生产工作,陆浩强调,农业结构调整是我们要继续坚持的一条主线。新一轮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调整;不是简单地多种一点什么、少种一点什么的问题,而是要通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依靠科技,走出一条集约化、产业化经营的高产高效路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粮食生产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决不能把发展粮食生产与推进结构调整对立起来。
第五篇:试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doc
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试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引发了粮食安全危机,本文通过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粮食价格、粮食产量、农业生态条件和环境、农业生产格局情况,并针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农业生产问题做了了解。
关键词: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粮食价格、农业
一、引言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迄今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近10多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被列为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之首。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事实。气候带迁移所带来的全球性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的运作和人类的发展。1994年,《自然》刊登文章讨论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内的一些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农业专家指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将加重中国农业生产的灾害风险,加剧农业产区生产力失衡,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二、粮食安全及农业的重要性
粮食,是关系居民生存需要和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性产品,是一国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之一。是最致命的政治武器。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农业是一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产业.不利的气候因素会造成主要粮食生产国减产,出口量大幅下降,特别是全球变暖引起气候变化,从而导致干旱、洪涝等灾害,致使粮食减产,还使得农作物及家畜疾病的增加。
一个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必须保障粮食的安全,准确的说,就是保障农业的和谐发展,注重农业,发展农业,扶持农业,也只有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国家才会繁荣昌盛。把粮食安全放在国家战略安全的第一位,因为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它的兴衰关乎着整个国家的强盛兴衰及社会稳定。国之根本,无农不立。
三、粮食价格上涨
粮食安全危机是个复杂问题。近年来的粮食市场波动和价格上涨日益成为引人注目的焦点.国际粮价不断大幅飙升.“全球米贵”已成为当前不争的事实,粮价上涨已在全球37个国家引起粮食危机.全球粮食上涨将使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但各种因素所催生的粮食价格已不单是纯粹的经济问题.它早已成为部分国家控制其他国家的“政治武器”和垄断国际市场的“强硬杠杆”。
世界粮食价格自2006年以来一直上扬,不断突破历史高位。2007年主要粮食价格的涨幅:大豆为75%,小麦为112%,玉米为47%,大米为12%。2008年前两个月国际粮价又上涨9%,特别是此前涨幅较小的大米价格出现了报复性上涨趋势.小麦、大豆、玉米和大米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上涨:137.5%、79.2%、36.4%、66.6%。目前。国际市场稻米价格达19年来最高点,小麦价格创28年来最高。全球粮食价格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范围最广、幅度最大的上涨。
四、粮食产量
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作为粮食出口大国的澳大利亚连续数年遭受干旱气候,小麦出口大幅锐减.仅2007年的出口量就减少400万吨,葡萄产量比上一下跌30%.为2000年以来产量最低的。同时。水稻产量也将从2006年的160万吨跌至2007年的10.6万吨。同年.乌克兰小麦出口减少300万吨,此外,孟加拉国遭受台风袭击.造成大米减产300万吨。在美国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干旱等因素。从而导致牲畜出栏率降低,肉类价格提高了15%。在美国农业大州加利福尼亚,2006年的反复炎热使农业蒙受了较大损失。预计表明.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气温上升,山区积雪消融过快,影响了地区水源.加州农业今后几十年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在非洲,由于气候变暖,非洲部分地区特别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连年干旱.水资源严重不足,再加上土地贫瘠、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问题就成为他们的最大挑战。莫桑比克、肯尼亚、马拉维、津巴布韦、毛里塔尼亚、喀麦隆等国因干旱而缺粮。导致更多的人营养不良.有的地区还发生了大规模骚乱。因此。日益变暖的全球气候显然是粮食安全危机的一大推手。
五、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5.1
CO2和O3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农田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CO2浓度增加条件下将有所增加.同时,CO2浓度升高将促进作物光合产物流向根系,从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地下部分对碳的固定以及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地下部分碳汇潜力的加强可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对大气CO2的永久固定。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农田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有一定的影响。增加CO2浓度对土壤呼吸有促进作用,主要是由于CO2浓度升高可促进土壤有机碳的输入,为土壤微生物提供更多的可降解底物,促进微生物活动,因而增强了土壤的呼吸作用。
O3是一种强氧化剂,对农作物具有较强的毒害作用,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引起植物的代谢紊乱。试验表明:O3浓度倍增,冬小麦和水稻总生物量和产量呈下降趋势,但17种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造有所增加,冬小麦减产率高于水稻。而17种氨基酸和粗蛋白的增长率冬小麦义高于水稻。自前丁业化时代以来。对流层O3浓度增加了38%。
5.2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气候变化情景下,粮食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的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气候变化对中国小麦总产量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比水稻和玉米要小。考虑CO2直接肥效作用,小麦的单产将显著的增加,灌溉小麦增产幅度大于雨养小麦;雨养水稻和玉米单产增产明显,灌溉水稻和玉米影响不明显。但目前有关CO2对作物直接作用的研究大多处于作物个体水平,作物群体能否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潜力和持续的增产潜力、CO2浓度增加对作物的负面影响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5.3
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气候变化使病虫害为害的地理范围扩大、程度加剧,病害发生期提前、危害加重。气候变化对农作物害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越冬北界北移、越冬基数高、死亡率低;发生期提前,危害加重;迁入期提前,迁出期延后,危害期延长;繁殖代数增加和迁飞区域扩大。
气候变暖在全球呈不均匀性,使得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延续时间和分布发生变化,导致气象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加大。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我国北方沙区的气温每10年上升0.30C,升温幅度比全国、全球都明显。预计21世纪初10年我国北方沙区的气候将进一步暖干化,土地沙漠化的自然过程也将进一步加快。已经过去的6年也证明了这一预测结果的
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正确性.据统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特大沙尘暴在60年代发生了8次、70年代发生了13次、80年代发生了14次、90年代发生了23次。2l世纪初,我国又频频遭受沙尘暴的袭击,仅2000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就发生了15次大范围的沙尘暴.全球变化是荒漠化发生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反过来,荒漠化又影响全球气候变化。1950—1989年,我国平均每年洪涝面积约8.0×106hm2。1990--2000年增至约1.67×107hm2。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70%以上的人口、80%以上的工农业和80%以上的城市均受到多种灾害的严重威胁。
5.4
气候变化对畜牧业和渔业的影响
干旱、半干旱牧区.水分是牧草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因此温度升高对牧草生长的作用不明显。且在水分严重不足区,温度升高,会加剧蒸发,使土壤干旱。反而加重了牧草需水的胁迫,不利于畜牧业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气候变化对温带和寒带的家畜生长是有利的。对热带和亚热带家畜和牧草生长不利。渔业生产因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珊瑚白化、海温上升和海水酸度增加,而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较为敏感。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渔业资源产量和分布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气候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渔场的位置变动、鱼群的洞游路线以及渔汛的时间早晚等。
六、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发展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涉及到人类的粮食安全.这主要是因为全球气候变化引起降水格局的变化,而降水对农业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处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和缺乏应对手段的第三世界国家,气候变化将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气候变暖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下降.1980--2000年,气候变暖引起黄淮海农业区雨养小麦全面减产,其中西部减产幅度大于东部。在水稻结实期,温度上升l℃~2℃,产量将下降10%一20%。温
度每增加1℃,玉米平均产量将减少3%。在未来100年内,华北地区冬小麦产量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减产10.1%。在未来30—50年,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农业生产面临3个突出问题:粮食产量波动将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将发生变化;农业成本和投资将增加.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产量在总体上因全球变暖可能会减少5%一10%,其中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均以减产为主。模拟结果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到2l世纪后半期,小麦、水稻、玉米等几种主要农作物产量可能下降37%,气候变化将直接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气候变暖使中国东北、西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发生较大改变。西北东部冬小麦种植界限向北、西、高海拔扩展,种植面积扩大10%~20%。喜热作物棉花适宜区种植海拔高度升高l00m左右。面积扩大l0倍。复种作物适宜区海拔高度升高200m左右,复种面积扩大4~5倍。黑龙汀省作物的高产中心发生移动,玉米高产中心南移2个纬度,小麦和大豆高产中心北移2个纬度。水稻的种植面积以年递增率10%的速度增长,单位面积上的产量大幅度增加。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主要以小麦和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为以玉米和水稻为主,水稻的种植区域明显向北扩展,小麦的种植区域向北收缩。
七、结尾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人类迄今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也是2l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不断变化,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粮食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农业发展是社会进步的经济基础,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才能谈发展谈进步,只有保障农业的和谐发展,注重
综合自然地理学论文
农业,发展农业,扶持农业,才能进一步解决粮食问题,国家才能快速平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秦大河,罗勇.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变化趋势,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16—21.[2] 肖风劲,张海东,王春乙,等.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可能影响及适应性对策.自然灾害学报,2006,15(6):327—331.
[3] 高帆.国际粮价上涨和我国粮食生产.农业经济问题,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