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开办农业保险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支农惠农政策,其目的在于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化解农村灾害损失,保障农民切身利益。扎实有效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是将党的这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进入千家万户的关键举措之一。为此,省分公司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指导全省系统各分支机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一、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的和意义
承办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党和政府交办公司的一项政治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关乎公司发展大局和长远利益。因此,全为抓好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是公司放眼未来,统筹发展的战略安排。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经济结构和农民消费水平在发生显著变化,保险需求不断增加.广阔农村具有良好的保险市场成长性。农业保险基层专业队伍和服务网络是我们占领广大“三农”市场,实现公司在县域经济板块可持续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同时,也是我们实现营销政府,搭建平台,全面发展目标的生力军。其次是保证农业保险依法合规经营。实现公司农险业务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电于农民对农业保险认识的差异性、农村地域的宽泛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以及农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决定了承办农业保险情况复杂、任务艰巨,这就要求我们有一支熟悉农村基层情况、精通农业生产业务、掌握保险专业知识的队伍以及相适应的服务网络承担农业保险基层服务工作。再次是完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和赔款支付流程的重要保证。农业保险线长面广,涉及千家万户,必须有专业的队伍和服务网络。才能贯彻落实中国保监会“五公开,三到户”(惠农政策公开、承保情况公开、理赔结果公开.、服务标准公开、监管要求公开,承保到户、定损到户、理赔到户)的工作要求。为此,我们要举公司之力,用心打造全新的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延伸公司服务“三农触角,充分发挥宣传农业保险的阵地、服务农民兄弟的窗口、联系农村工作的桥梁作用。
二、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作用
(一)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包括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在内的网络建设;二是包括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在内的队伍建设。
1、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要求 乡镇农业保险机构名称确定为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全称为“XX县XX乡政府农业保险办公室”(详见附件1)。凡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乡镇必须设立农业保险办公室。在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具体事务中,要认真落实“八个一”建设标准。
(1)落实一个固定办公场所保险领导小组。(2)成立一个乡镇政府农业保险领导小组。(3)悬挂一个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牌子。(4)配备一名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专(兼)干。(5)制定一套工作制度并悬挂上墙。(6)配备一套办公室桌椅。(7)安装一部固定办公电话。(8)设置一个宣传信息发布栏。
2、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要求
凡开办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乡镇,必须聘请一名保险专(兼)干。开办种植业保险的村,必须聘请一名协保员。只开办养殖业保险的村,聘请包村防疫员为村级协保员。
(二)乡镇专(兼)干、村级协保员选聘标准和程序
1、乡镇专(兼)干选聘标准和程序
根据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专(兼)干岗位职责要求,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专(兼)干从乡镇财政所所长、农技综合站站长、动物防疫疫站站长中选聘。具体选聘的程序为:本人填写《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乡镇专(兼)干审批表》(详见附件2)、乡镇政府推荐、县市区支公司初审、市州分公司审核批准方可聘用。鼓励乡镇专(兼)干参加保监部门组织的代理人资格考试,在没有获得个人代理资格证书之前,只能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不得办理群常规性商业保险业务。
2、村级协保员选聘标准和程序
根据村级协保员岗位职责要求,村级协保员从村支书、村主任、村会计中选聘,要优先聘请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群众支持率高的人员从事协保员工作。具体选聘程序为:本人填写《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农业保险村级协保员审批表》(详见附件)
3、所在村推荐、乡镇政府签署意见、县市区支公司初审、市州分公司审核批准方可聘用。鼓励村级协保员参加保监部门组织的代理人资格考试,在没有获得个人代理资格证书之前,只能办理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不得办理常规性商业保险业务。
(三)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职场布置标准 农业保险办公室职场布置要求(详见附件4):
1、“农业保险办公室”标牌悬挂在办公室大门上方或左右。根据实际情况具体确定。
2、办公室室内配备一套办公桌椅、安装一部固定电话,办公桌上分别摆放“咨询服务”、“承保受理”和“理赔受理”三个工作桌牌。
3、办公室墙面悬挂“公司简介”、“乡镇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名单”、“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职责”、“种植业保险投保须知”、“养殖业保险投保须知”、“惠农政策保费补贴标准”、“农业保险理赔流程”、“农业保险“五公开、三到户”的主要内容”等8块模块(详见附件5),张贴省农业保险办公室标牌制作标准(详见附件6)。
4、摆放承保理赔及保险宣传资料,如承保登记薄、理赔登记薄、报案登记薄,以及水稻保险、棉花保险、油菜保险、森林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育肥猪保险等宣传资料。
(四)加大对乡村农业保险队伍的培训力度
2011年省分公司将举办两期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培训班,市州分公司全年对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培训师不少于4次,县市区支公司全年对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培训不少于6次。同时,省分公司组织编印适合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农业保险工作手册》,为基层一级人员提供理赔工具书支持。
(五)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制度建设
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乡镇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工作职责,组织管理架构,业务工作流程和绩效考核办法。
1、乡镇专(兼)干工作职责
乡镇专(兼)干在县市区支公司和乡镇政府农业保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职责为:
(1)统一协调财政、农业、林业、畜牧、保险等部门工作,完成农业保险工作任务。(2)负责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任务,制定出台具体措施与办法。(3)负责本辖区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组织工作,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实务具体要求,防止投保逆选择。
(4)负责向协保员收取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核对(填写)分户清单,办理相关投保手续,发放保险卡。
(5)负责受理协保员或农户的报案并向公司转报案。
(6)负责协调落实公司赔款定损到户,协助农户办理理赔手续,配合公司将赔款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直接转账至被保险人的“一卡通”账户或保险人的其他银行账 户。
(7)负责组织开展农业保险防灾防损(防疫病)工作。(8)办理上级政府和公司交办的其他农业保险工作。
2、村级协调员工作职责
村级协保员在县市区支公司和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农业保险工作,具体职责为:
(1)负责本村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组织工作,防止投保逆选择。(2)负责向农户收取政策性农业保险费,收齐投保农户基本信息、填写投保单与分户清单,发放保险卡。
(3)负责接收农户报案并到现场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转报案。
(4)负责协调落实公司赔款定损到户,协助农户办理理赔手续。配合公司将赔款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直接转账至被保险人的“一卡通”账户或保险人的其他银行账户。
(5)负责组织本村开展农业保险防灾防损(防疫病)工作。(6)办理公司和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交办的其他农业保险工作。
3、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组织管理架构
省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分部,负责全省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制度、标准、流程、考核办法的制定和全省系统的组织推动。各市州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分部负责对本辖区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的审核确定、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聘用审批、工作经费的使用监管、业务培训和业务工作推动等。各县市区支公司农业保险部负责对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业务的具体管理、业务工作推动、绩效考核、工作经费发放等。县市区支公司提请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对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日常事务进行协调管理(组织管理架构图详见附件7)。
4、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业务工作流程(1)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承保流程为:(2)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理赔流程为:
5、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绩效考核办法
为加强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省分公司制定《中国人保财险湖南省分公司乡镇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绩效考核办法》。分基本工作经费和浮动工作经费两大部分进行考核。浮动工作经费分保费任务、理赔情况和优质服务三大部分量化考核(详见附件8)。
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做好农业保障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抓好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事关能否经营好政策性农业保险,事关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各分支公司务必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方案,立足自身实际,全力完成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一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从服务“三农”大局,从公司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认识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抓好抓实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认真组织实施,强化责任。各分公司,特别是“一把手”要亲自抓好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省分公司成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总经理徐如财任组长,副总经理周有颖任副组长,农业保险事业分部总经理宁松、办公室主任唐松青、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向颉、财务会计部总经理申娥英、客户服务管理部总经理杨建雄、理赔管理部总经理伍可平、销售管理部副总经理(主持工作)黄辉、信息技术部总经理赵智国等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办公室,宁松兼办公室主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农业保险事业部牵头,各部门相互协作、组织推动的工作格局。各分支公司也要成立相应机构。负责辖区内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工作。三是细化工作方案,分阶段、分步骤抓好农业保 5 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落实。
(二)积极营销政府,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开展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政府的组织推动至关重要。在开展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时,坚持把依靠政府作为一项关键工作来抓,主动向政府领导及其职能部门汇报工作:讲解建设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县市区和乡镇政府通过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布置。并在办公场所和人员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扎实有效推动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
(三)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实施步骤及时间要船
省分公司要求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在2011年3且31日前全面完成,其具体实施步骤为:
l、省分公司出台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召开会议进行宣讲布置。时间为2011年1月17日至2011年1月27日。
2、市州、县市区两级公司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细化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向当地政府汇报,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并下发文件。时间为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2月20日。
3、乡镇政府召开会议,布置安排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确定办公场所、保险专(兼)干及协保员推荐名单。时间为2011年2月21日至’2011年3月5日。
4、县市区支公司对乡镇办公场所进行初审,填写保险专(兼)干及协保员审批表,进行初审并上报市州分公司。时间为2011年3月6日至201_1年3月15日。
5、市州分公司对支公司上报的办公场所、保险专(兼)干及协保员名单进行审批。时间为2011年3月16_日至2011年3月20日。
6、县市区支公司根据市州分公司审批通过的办公场所及人员名单以文件形式进行确定并正式聘用。同时。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按省分公司“八个一”的要求进行建设。时间为2011年3月21日至2011年3月31日。
(四)加大对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
各分支公司要充分认识建立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对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以倾斜,确保资源配置到位。
(五)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检查验收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检查验收含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检查验收和乡镇农业保险队伍建设检查验收两个部分。具体 分三个阶段实施:
1、县市区支公司初检阶段(2011年3月25日一2011年4月5日)。支公司按照建设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的步骤和时间要求。在完成乡镇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后,由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填写《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及人员选聘验收申请表》(详见附件9)。根据申请表,支公司按照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八个一”标准和保险专(兼)干、村级协保员选聘标准进行初审,发现不合格的要进行整改,不予申报。
2、市州分公司复检阶段(2011年4月6日一2011年4月15日)。各市州分公司根据各支公司申报的<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及人员选聘验收申请表》进行复审,并将复审合格的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及人员花名册上报省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分部。
3、省分公司抽查验收阶段(2011年4月15日一2011年4月30日)。根据各市州分公司上报的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及人员花名册,省分公司组织人员对部分县市区支公司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建设及人员选聘情况进行抽查。
(六)实行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责任追究制省分公司要求,各分支公司必须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任务,不得打折扣,走过场。同时把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纳入对分支公司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的考核,对于检查不合格的乡镇办公室和没有按要求完成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省分公司将严格追究责任。
第二篇: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安徽省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0-2015)
为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气发〔2010〕92号),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制定本方案。
一、需求与现状
(一)需求分析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气象为农服务的职能和作用。构建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需求,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推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迫切要求开展全方位、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当前,我省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针对现代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产业化以及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创汇农业、都市观光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的发展,开展全方位、精细化的农业气象保障服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迫切要求围绕粮食生产全过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国家在保障粮食等重要食物基本自给的发展目标,在商品粮基地建设、核心产区粮食产量的稳步提高、后备产区生产潜力的挖掘等方面,都需要农业气象围绕增产和减灾两大目标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需要围绕农业生产的播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储运、加工等环节提供有针对性的农业气象服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迫切要求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体系。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明显加大,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呈现增多、并发和加重的趋势,农作物产量波动加大。迫切需要深入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对策研究,进一步健全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增强农业抵御气象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安徽,迫切需要加强农村气象生态监测服务体系建设。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为合理地利用气候生态资源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加快生态省建设,需要加强农村气象生态监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估业务,开展农村生态质量气象监测评估服务,进一步提高农村气候生态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能力。
强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快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为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带来了新机遇。作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滞缓,既滞后于综合观测体系的发展,也滞后于预测预报体系的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发展,是农业气象业务在新形势下适应我国气象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体现公共气象服务引领气象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现状分析
一是初步建立了农业气象观测网络。我省建立了包括国家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2个、省级农业气象观测站10个和1个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2个省级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网络,基本实现对主要农业气象要素的专业化观测,为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信息。
二是省、市、县三级布局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全省各市均开展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除马鞍山、芜湖、铜陵、巢湖、淮南市外,其余各市均有农业气象业务,农业气象已成为我省发展最早、相对成熟的专业气象业务。
三是农业气象情报预报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我省各级农气站点不仅为各级政府指挥农业生产、组织防灾减灾等提供决策农业气象服务,而且在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农作物病虫害气象业务服务等方面不断拓展,服务效益不断提高,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已成为国家和各地党政决策部门的重要参考。
四是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不断深化,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应用推广逐步发展。通过大别山区气象科技扶贫,开展了优质茶叶引种和高产栽培、山区水稻高产栽培、脐橙种植技术等开发及应用推广。积极开展设施农业小气候试验研究,推广温棚果蔬花卉高效栽培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分析与精细化区划,粮食生产气候承载力评估等。有效提高了我省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五是建立了安徽农网和覆盖全省的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网。安徽农网经过1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普及包括农业气象和气象防灾减灾等信息在内的农村综合信息的重要平台。通过多网合一,加强内涵建设,全省1327个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站已经成为集“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四位一体的新型气象为农服务载体。
六是培养建立了一支有一定数量、一定水平的农业气象专业队伍。通过有计划地引进应用气象专业毕业生,定期开展农业气象业务培训和竞赛,加强农业气象科研和技术交流等手段,我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队伍初具规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推动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但是,面对农村改革发展、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省农业气象业务服务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发展需求的问题。
一是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分布不合理,观测内容、方法和手段有待调整、改进、充实和完善。我省农业气象观测站点明显偏少;农林小气候、设施农业小气候、特种种养小气候的观测还几乎是空白;农业气象观测项目偏少;观测仪器更新换代速度缓慢,观测能力明显滞后于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共享、标准化处理和传输工作亟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资料效益没有充分发挥;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业气象试验站发展十分缓慢。
二是农业气象服务能力薄弱,农业气象业务产品不能充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求。我省农业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精细化不够、实用性差、服务形式单
一、服务领域不宽,已经不能适应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等对农业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
三是农业气象科技开发能力不足,农业气象业务的科技支撑乏力。农业气象科技开发领域拓展不够,高效优质农业的气象保障技术、粮食生产安全气象保障技术研究较少;农业气象服务缺少系统的指标体系支撑,分析评估产品定性多、定量少,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仍显落后。
四是农业气象业务力量薄弱,业务规范管理不适应发展需求。全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总量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基层农业气象业务力量薄弱,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农业气象业务规范管理不适应发展需求,农业气象业务与天气气候业务有机结合不够,在共同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科学发展方面不能充分形成整体优势等。以上问题亟需通过科学规划,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加以解决。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现代农业为导向,坚持把气象为农业服务作为首要任务;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总体要求,结合安徽实际,依靠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试验、预测预报、分析评估等业务能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农村防灾减灾、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优质高效农业气象服务,为国家粮食安全以及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气象保障。
(二)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以现代农业需求为牵引,以公共气象服务为引领,明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从实际出发,根据安徽农业布局地区差异和天气气候的区域特征,构建具有安徽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
坚持突出重点,集约发展。以农村防灾减灾、现代农业发展、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客观、定量、动态、精准为业务技术发展思路,突破关键技术和发展瓶颈,优化业务环节与资源配置,强化市、县等基层农业气象业务,实现集约发展。
坚持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整合资源,统筹协调,使我省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方向明确,结构更加优化,优势更加突出。以稳定现有农业气象业务为主,科学谋划,分步推进农业气象新业务。
三、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建成适应安徽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与整个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协调发展,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省、市、县三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实现传统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转变。
(二)分项目标
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完成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优化和任务调整,初步形成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观测体系;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观测、试验、示范和推广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观测自动化、资料信息化、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质量控制、装备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预报技术系统。拓展农用天气预报、作物发育期预报、作物最佳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作物产量预报、土壤墒情与灌溉预报、物候期预报、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预报等预报业务,实现农业气象预报业务产品的多元化,提高预报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精准化水平。
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分析评估业务。实现我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灾前风险分析和预警预估、灾中跟踪监测诊断、灾后评估分析,形成稳定的业务能力与规范的业务产品,灾害评估的范围和种类明显拓展,定量化程度和时效性明显提高,基本满足农业防灾减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保险的需要。
发展农业气候资源利用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业务。农业气候资源评价达到客观化、定量化、动态化,实现农业气候区划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能力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和适应性分析等基本形成业务能力和较为规范的服务产品,基本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布局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完善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农业气象业务组织与布局进一步完善,形成以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机构为研究开发核心,以农业气象试验、观测站为试验示范基地的分工合理、责任明确、各具特色、上下协同的省、市、县三级业务布局体系。
发展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建立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多时效、定量化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建设和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安徽农网和乡镇综合信息服务网,实现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用户的广覆盖。
四、主要任务
(一)农业气象业务能力建设
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建立完善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实现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逐步建设农田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农田实景观测试验示范;逐步建设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温棚小气候观测试验和服务示范;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能力建设,面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需求,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示范,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完善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实验平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试验室,开展农业气象移动观测和野外调查;发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建立完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影响评估模型;开发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技术,改进农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完善省级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平台,建立市、县级农业气象监测服务平台。
(二)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分工
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主要由省农业气象中心(安徽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承担,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现代农业气象情报技术,提高农情、灾情和农业气象观测信息定量分析能力;发展现代农业气象预报技术,提高农业气象预测服务能力;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定量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系统,加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监测评估、预警以及防御对策服务;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利用能力与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服务能力,开展农业气候资源动态监测和评估和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服务;加强对市、县的业务指导,下发业务指导产品。
市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主要是加强农情、灾情收集上报能力建设;建立市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在省级业务产品基础上,开展市级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加强主要农事季节和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分析,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评价和对策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示范、推广。
县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主要是完成农业气象观测业务,开展农情、灾情和野外调查;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对上级农业气象服务产品进行订正、延伸;开展农业气象情报预报解释应用工作;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开发、示范、推广。
(三)服务重点
1.农业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围绕农业防灾减灾,在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高温热害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诊断业务系统;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标准和灾情调查规范,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立体化监测与诊断,发展多种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的立体化实时监测与诊断分析业务服务;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早期预警与防范应对的联动机制,开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发展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定量评估业务,开展农业气象灾害灾前预估、灾中跟踪评估、灾后实况评估服务。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省、地、县三级作业指挥系统和作业效果评估系统,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水平,增强农业趋利避害的能力。
2.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配合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加强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建立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的决策服务业务。针对冬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等大宗农作物,开展不同区域的作物产量精细化预报,为粮食生产储运提供气象保障服务;针对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活动、水稻产量提升行动、玉米产业振兴计划,开展专题专项农业气象保障服务。
3.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开展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和气候生产潜力以及气候资源承载力精细化评价,完成省、市、县级精细化的农业气候区划,逐步发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动态评价业务;开展种植基地建设、种植制度调整、新品种引进、重大耕作栽培措施和灾害防御措施的选择,以及农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产生影响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专题报告和决策咨询报告,为农业生产结构与作物布局以及优势品种选择等提供评价分析报告和依据。加强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力布局、种植结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气候资源的利弊影响的诊断分析,提供防范农业生产长期气候风险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策等业务产品,为各级政府在农业生产规划、布局和应对措施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4.面向农村、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强化面向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农业气象服务。开发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重点加强对重要农事活动、农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农业气象要素预报、农作物发育期预报,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加强对各种农事活动的气象指导;强化精细化农业气象情报服务;建立农业气象科普基地,开展农业气象科技知识的普及与技术咨询服务,提高农民利用气象信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和防御灾害能力。
依托公共气象信息发布平台,综合运用计算机、卫星通信、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建立覆盖城乡社区、立体化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系统。
5.面向专业用户的农业气象服务。建立面向大型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种养大户、县乡政府及村委会的气象服务模式,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建立需求调查和服务反馈机制。提供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生产过程,以及农产品储运、加工、销售等专业农业气象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适用技术推广、示范和咨询。依托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产品,进行满足专业用户需求的服务产品深加工。开发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技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气象服务系统,制作农业保险气象服务产品。
五、重点建设内容
(一)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系统
1.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在全省39个站点布设49套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站点布设优先考虑粮食主产区、江淮分水岭易旱区、粮食生产大县(市),兼顾站点代表性、空间分布均匀性。2010年底前完成由69套固定式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8套便携式土壤水分观测仪组成的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网建设。
2农业小气候观测和农田实景观测系统。依托宿洲、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针对主要农作物开展农田小气候观测站点建设;选择具有区域代表特色、城市蔬菜花卉基地开展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点建设;在我省山区茶叶生产基地及水果种植带尝试开展茶树、果树小气候观测。制定作物生长实景观测试验方案,开展农田实景观测试验示范。
3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平台。以小型越野车为载体,经适当改造,除配备常规观测设备仪器外,需分级、分区、分类配备车载设备、新型便携式设备等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设备;制定农业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建立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资料处理与传输平台,建立农业气象灾害试验室,以开展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生理影响试验分析,提高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能力。
4气象卫星农业遥感监测平台。配备热红外辐射计、红外光谱仪、土壤温湿度测量系统、植物冠层分析仪等遥感监测产品的地面验证设备,试点开展遥感监测地面真实性检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作物长势、作物估产、作物分类等遥感监测方法、指标、模型等监测试验,建立地面特征样方及业务服务系统。完善卫星遥感资料接收处理和分析应用平台,建立卫星遥感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卫星遥感与GIS技术应用,开展作物长势和估产、农业气象灾害、土壤水分、巢湖蓝藻、林火和秸秆焚烧、地面温度等方面的定量化、动态化遥感监测和服务工作。
(二)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
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发展的要求,加强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农业气象实验室和试验场地,配备基本试验设施与仪器设备,建立试验设备保障体系。调整与优化试验任务,宿州、合肥(寿县)、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分别按照面向干旱多发的沿淮淮北一年两熟旱作区、旱涝多发的江淮分水岭稻麦一年两熟区、洪涝多发的沿江江南单双季稻区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示范,为建立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和科研开发提供支持。强化农业气象试验站的试验、示范、推广功能,开展农业气象科研成果的中试转化、示范。
在宿州市农试站现有的观测试验研究基地基础上,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的农业气象试验基地,在试验场配备地下水位自动监测仪、农田蒸散仪、土壤水分自动观测仪、农田小气候监控系统等大田固定观测仪器;改造扩建现有的农业气象实验室,改造与扩建面积50平方米,增加配备人工气候箱、光合速率仪、土壤养分测定仪、显微镜、叶面积仪、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实验工作台等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仪器与设备。同时,配备野外观测调查车1台,农业气象观测调查便携式仪器设备5台(套),农业气象灾害现场采集设备1套等,定期进行农田野外调查与作物观测,不定期进行农业气象灾害现场调查等。
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拟建立皖南区域性农业气象试验研究平台,主要建设内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试验研究重点围绕宣城农业生产具有代表意义的水稻和烟叶的“两高一优”生产而开展。组建宣城市农业气象试验中心,配置先进的农业气象监测实验仪器,开展水稻、烟叶光合、呼吸、蒸腾速率监测分析,水稻、烟叶作物模型研究、气候生产力分析、土化测定分析。建设水稻和烟叶两个试验研究基地。
(三)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系统
根据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总体规划和布局,制定粮食生产核心区水稻、小麦、玉米系列化、个性化服务技术流程和不同气候区粮食生产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建立省级和市、县级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开展针对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性农业气象条件诊断分析和预测服务。以农业气象指标、农业气象诊断技术为核心开展农作物适宜播种期预报、土壤墒情监测预报、主要发育期预测、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分析、粮食作物产量预测、收获期预报、全生育期长势定量监测评价。并在发育期预报的基础上,开展未来天气气候条件对重要农事活动和作物发育关键期可能的影响以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与否做出诊断与分析的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在建立粮食加工、仓储环境适宜气象指标的基础上开发粮食加工、储运环境气象预报服务产品。
(四)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分析评估系统
综合卫星遥感、天气监测、农业气象观测等多种信息,开发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和新一代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模型,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完善粮食作物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业务。制定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灾损调查方法,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价模型,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化评估;发展粮食作物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估,为粮食生产规避气象风险提供更加有力的气象保障服务。
(五)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开展全省市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评价和分类农业气候区划等,建立安徽省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利用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产品,开展省、市、县三级应用。做好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脆弱性和适应性分析,开展农业气象防灾减灾适用技术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辐射,为农业气候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种植制度及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作物熟制搭配与品种选择、优良品种引进、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提供决策依据,实现对气候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提高粮食生产的气候资源利用率。
重点开展小麦、水稻气候适宜性区划、水稻高温、冬小麦干旱、涝渍等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加强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农业重大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等工作。
(六)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建设
根据安徽省新增22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总体规划和布局,以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功能区为重点,完善淮北地区人工防雹增雨基地、江淮分水岭地区人工增雨基地建设,建立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到2015年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达到396套(门),标准化作业点200个,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和为农服务的需要;完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支持平台,实现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信息充分共享,提高安徽省人工防雹、增雨抗旱能力和水平。
(七)现代农业气象指标研究
开展种植业、林果业、设施农业的农业气象田间试验和农业气候分析,建立适应我省区域农业和气候特点的大宗农作物、经济作物与特色农业的农业气象适宜指标和重大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开展设施内外气象条件对比观测,进行设施农业气象指标试验,逐步建立设施农业气象适宜指标和灾害(含病虫害)指标。明确各种指标的适用条件和时空范围,开发农业气象指标管理和应用系统,建立综合性、规范化、共享性的基础农业气象指标库。包括:
1建立我省主要粮油作物气象指标。针对我省主要粮油作物(一季稻、冬小麦、玉米、油菜),根据目前种植的作物品种和生产布局开展气象指标研究,初步建立我省主要粮油作物生育期气象适宜性指标、气象灾害指标等。为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2尝试建立我省特色农业、设施农业气象指标。针对我省特色农业(茶树、梨等)、设施农业(大棚蔬菜等),尝试开展其生长发育期气象适宜指标研究和气象灾害指标研究,为开展现代农业气象服务提供保障。
(八)农业气象科研开发能力建设
安徽省农用天气预报业务技术 依托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和农业气象预报,以现代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气象指标为依据,建立判识农事活动适宜程度的模型,利用模型判定农事活动适宜气象等级,分析未来天气气候条件对农事活动的影响,提出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的建议。重点开展主要农事活动的适宜气象等级预报,制作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产品,指导市、县级气象部门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农区针对主要农作物及特色农作物播种、施肥、中耕、喷药、灌溉和收获等各种农事活动对天气条件的要求,设施农业针对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农业气象条件调控及防灾的需求等,制作发布短、中、长不同时效的农用天气预报。
农业气象专题情报制作与作物动态定量评价业务技术。加强不同农业区域农业生产气象影响分析,建立适应我省区域农业和气候特点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气象影响评价模型,研发针对不同目标对象的专题农业气象情报制作技术。研发大宗农作物生长发育综合动态监测技术,开发气象条件对大宗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定量评价技术。为开展全程性、多时效、多目标、定量化的农业气象情报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1农业气象预测预报技术。建立农用天气预报指标库,研发融合现代天气预报、数值预报产品、气候预测技术的农用天气、气候预报业务技术。以统计、作物生长模拟、遥感、农学模型等多种产量预报技术为基础,发展大宗农作物产量动态定量预报系统。以气象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影响分析研究为基础,建立物候期气象预报动态模型。研发土壤墒情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模型,建立土壤墒情预报模型。研发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指标,建立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预报模型。
2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及灾损定量评估技术方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和作物生长模拟技术,结合现代农业气象指标,研究建立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价模型,实现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化评估;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预估方法研究,建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评估和预警服务能力。
六、实施步骤
(一)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试验系统 1.全省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系统
2010.01-06:编制下发《安徽省第二期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建设方案》,完成站址选择;启动新建站点水文常数测定工作;完成设备招标;
2010.07-08:完成观测站建设,完成设备安装; 2010.09—2011.09:完成对比观测和设备标定; 2011.10:投入业务应用。
2.农业小气候观测站和农田实景观测试验
2012年,完成农业小气候观测站试点站建设,开展试验运行;
2013年,在试点基础上完成农田、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点建设;完成合肥、宿州、宣城三个农试站农田实景观测试验; 2014年,完成果树小气候观测点建设。3.农业气象观测信息共享系统
2010.11-12:完成农业气观测信息共享方案设计。2011.01-06:完成农业气象观测信息共享系统开发。
2011.07-09:农业气观测信息共享系统业务试应用,修改完善; 2011.10:正式业务运行。
4.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平台
2010.10:完成农业气象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平台设备采购; 2011.06-12:制定完成农业气象灾害调查技术规范; 2011.10:完成农业气象灾害试验室建设
2012.06:完成移动观测与野外调查资料处理与传输平台建设。5.农业卫星遥感监测平台
2011.06:完成农业卫星遥感监测平台设备采购; 2011.10:完成农业卫星遥感应用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2011.06-2012.12:开展农业卫星遥感监测方法、指标、模型等监测试验野外试验。
(二)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2010.06-11:分别按照面向沿淮淮北一年两熟旱作区、江淮分水岭稻麦一年两熟区、沿江江南单双季稻区,开展农业气象试验、示范的要求,完成宿州、合肥(寿县)、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方案设计;
2010.06-2011.06:分别对宿州、合肥(寿县)、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业务试验任务进行调整与优化,形成调整与优化方案;
2011.06-.12:开展宿州、宣城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2012.06:开展合肥(寿县)农业气象试验站基础设施建设; 2012.06-2014.12:建设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设备保障体系。
(三)安徽省粮食增产气象服务系统
2010.06-11:制定粮食生产农业气象周年服务方案,针对粮食生产核心区,制定完善水稻、小麦、玉米农业气象情报预报服务业务流程;
2011.01-2011.06:建立市、县级各具特色的农业气象情报信息分析与诊断系统业务平台,完善省级平台;
2011.06-.12:完善省级现代农业气象预报综合业务平台,建立市级现代农业气象预报综合业务平台。
(四)农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和风险评估系统
2010.06-2011.06:制定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灾损调查方法,研究开发新一代农业气象灾害预测模型,建立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系统;
2010.01-2014.12:研究开发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价模型,重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建立风险评估业务系统。
(五)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
2010.06-2011.06:建立网格化农业气候基础数据集,完成全省精细化农业气候总体区划和专项区划;提交农业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评估报告;
2011.12:完成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系统建设,2012.01-2014.12:建设气候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六)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建设
2010.08:完成双偏振多普勒雷达、激光雨滴谱仪、雾滴谱仪等设备选型; 2010.12:完成全省装备火箭120套、高炮76门,标准化作业点60个;完成2套双偏振多普勒雷达、4套激光雨滴谱仪、1套雾滴谱仪建设任务;
2011.12:完善全省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平台建设,基本实现省、市、县、作业点四级信息充分共享;开展人工增雨效果检验研究工作;
2011.01—2014.12:每年年均增加火箭50套,新建标准化作业点35个;完成无人驾驶飞机作业系统和地面燃烧炉作业系统建设;完成2套微波辐射计、36套激光雨滴谱仪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人工增雨防雹基地建设任务。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气象为农业服务的要求和部署,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与中国气象局《共同推进气象为安徽农村改革发展服务合作协议》以及省政府召开的”气象为农业服务“会议精神。坚持气象为农服务是气象工作重点的方针不动摇,把农业气象业务作为专业气象业务发展的最优先领域,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安徽省气象局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准确把握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强化科技支撑能力,落实相关保障措施,形成发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强大合力。市、县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和特点,在本方案的指导下,认真梳理本地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编制有针对性的地方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规划,进一步制定实施方案,并加强组织实施,切实把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管理机构和岗位建设。省气象局、市气象局设置专职农业气象业务管理岗位。加强农业气象业务实体和专业技术岗位建设。加强对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分工合理、资源集约的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体系。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迫切需要人才队伍的保障。要大力加强农业气象业务科技队伍与专业研究团队建设。强化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机构,整合农业气象科技人力资源;增设市(地区)农业气象业务机构,科学设置基层台站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岗位,在新增农业气象观测站和增加了农业气象观测项目的台站相应增加农业气象业务人员编制,大力扭转基层台站一线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人员短缺的局面,加强对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分流转岗的农业气象业务服务骨干人员进行统筹调整,鼓励回归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岗位。
采用不同形式加强对全省农业气象业务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业务技能考评,激励农业气象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成长,形成省、市、县三级相对稳定的农业气象人员队伍。
(三)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
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是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保证。要在充分核定农业气象业务任务的基础上,核定农业气象业务单位的业务运行维持经费,纳入部门预算,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长期性,保证常规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的顺利运转。
加大对农业气象业务现代化的建设力度,加强农业气象基础条件建设和农业气象业务系统建设;为农业气象业务建立稳定的经费预算和投入机制,保证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的顺利运转;加大对农业气象试验研究的投入力度,为农试站建立稳定的经费和项目安排,加大对农业气象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专项投入,推进农业气象科研和技术开发,促进农业气象科研成果转化和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
(四)强化科技支撑
本方案的最终实现,将有赖于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主要包括(1)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业务应用;(2)现代农业气象指标体系的建立;(3)现代农业气象动态化、精细化预报技术方法;(4)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定量化评估和风险分析技术方法;(5)卫星遥感定量监测技术方法;(6)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评估方法与风险应对技术;(7)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环境气象监测与保障服务技术;(8)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与试验站布局和任务的科学调整与优化等。同时要进一步组织农业气象试验和观测仪器研发,加强农业气象观测试验保障,大力开发农业气象业务专用GIS系统,开发农业气象业务专用软件、各类模型软件库,加强农业气象科学数据平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建设。
气象业务单位的科技力量要直接面向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发展中的核心技术,大力开展技术开发,建立一批农业气象科研业务紧密结合的部门重点实验室。省气象局在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中应充分考虑农业气象的科研项目,加大对农业气象研究和开发的立项支持。加强市以下的农业气象技术开发支持,同时完善以业务和服务效益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加快农业气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
(五)建立有效的开放合作机制
为了又好又快地推进我省现代农业气象业务的发展,必须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省内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农、林、畜牧、水产等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反馈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合作;利用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开展农业气象信息和技术服务,以及农业气象适用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辐射。与高校、研究院所等开展科技技术合作和人才培养合作。建立部门内部有关业务单位的技术合作和业务服务协作机制,提高业务工作效率和业务服务水平。加强部门内科研、业务单位的合作交流,鼓励业务和科研人员联合申请科研项目,充分利用天气、气候等业务的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业气象科研和业务水平。
(六)加强业务管理
加强省级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市(地区)级气象部门业务管理机构中设置农业气象专职管理岗位,做好基层农业气象业务服务的组织管理工作。
落实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的各项任务,要加强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理顺现代农业气象业务体系中预报预测、综合观测业务和服务业务的互动关系,理顺相关单位所承担的职责和业务分工,建立运行顺畅、高效的农业气象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要建设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规范与标准化体系:包括完善业务规范与技术规程,完善业务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以及建立农业气象业务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气象业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篇:监利支公司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
关于加强“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
(人保财险监利支公司)省政府办公厅鄂政办发[2011]42号文件关于《湖北省农村全能服务“十二五”全覆盖规划纲要》的通知精神,要求在“十二五”期间,水稻、奶牛、能繁母猪、两属两户农房保险覆盖面达到100%,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覆盖面达到50%,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覆盖面达到80%,为农户提供小额信贷保险营造绿色保险环境。为认真贯彻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农业保险发展现状,规范执行落实政策的行为,使“三农”保险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实处,针对当前工作人员力量薄弱,基层网络不健全的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方案:
一、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责任共担。把政策性三农保险作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的一项政治任务,严格遵循“政府引导、商业运作”的运行机制,强化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强化职能部门的深度参与和协同配合职责,着力形成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经办机构对政策性保险责任共担的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
2.坚持依法合规,长期有效。通过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的组织领导和考核力度,进一步健全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和服务队伍,着力解决农业保险收费难、理赔难等症结问题,建立农业保险规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3.坚持因地制宜,注重效率。考虑我县农业保险发展实际,在完善健全现行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控制成本,注重效率,合理选择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办法和途径,确保 “四到户、两公开”落实到位,即:承保收费到户、保险凭证到户、保险理赔到户、保险赔款到户;保险承保情况公开、保险赔款公开。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组织机构。在完善县政府政策性”三农”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的同时,成立乡镇(管委会)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村级农业保险工作辅助网络,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农业保险工作的组织领导。
2.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运行机制。制定和完善农业保险办公室和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建立落实政府对农业保险机构和网络的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机制。
3.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工作服务措施。依托乡镇(管理区)、村行政力量,加强农业保险机构网络和队伍建设,补充完善农业保险信息采集、承保收费、凭证发放、损失核定、赔款支付等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质量。
二、组建工作专班
(一)成立由分管县长为组长的三农保险领导小组, 财政局、民政局、人社局、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气象局、保险公司等单位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办公室工作由政府金融办牵头负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二)乡镇(管委会)组建乡镇级“三农”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乡镇分管领导、镇农办、财管所、农技站、兽医站、保险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的人员各一名。
(三)、组织镇、村保险站、点人员,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各级政府 关于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系列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工作步骤和试点
(一)、步骤:
第一步,成立乡镇(管理会)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日常具体工作.第二步,选聘合适的站点负责人和协保员
各乡镇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除了由一名乡镇领导担任主任外,还可选聘一名站点负责人,每个村选聘一名协保员,建议以村会计为主要人选在乡镇政府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站点负责人主要职责为:
1.统一协调乡镇涉农部门间的保险事务,完成农业保险工作任务; 2.负责组织开展本辖区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工作;
3.负责向各村农业保险负责人员收集农业保险费,核对整理各村分户清单上报县区支公司;
4.负责从县支公司领回保险凭证并分发至各村农业保险协保员; 5.负责受理各村农业保险协保员或农户的报案并向保险公司转报案;
6.收集各村受灾损失清单,核对无误后,汇总上报县支公司; 7.组织开展本乡镇农业保险防灾防损(防疫病)工作等。村级农业保险协保员主要职责为:
1.负责本村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发动和投保组织工作,切实做到宣 传到户;
2.负责向投保农户联系收取农业保险费,采集投保农户基本信息,填写投保单与分户清单;
3.负责将保险凭证逐一发放到农户;
4.接收农户报案并到现场进行初审,对符合条件的进行转报案; 5.负责填写受灾农户损失清单,上报乡镇农业保险负责人员,并协助落实公司损失确定和赔款到户工作;
6.按照乡镇农业保险服务站的统一部署协助做好本村防灾防损工作。
(四)工作经费: 1.依据承保规模,站点负责人基本工作经费300-500元/月,浮动工作经费根据保费任务、理赔情况和优质服务等量化指标考核确定。2.村级协保员实行浮动工作经费,根据保费任务完成、理赔情况和优质服务等量化指标考核确定。
为加强对农业保险基层服务站点和服务人员的管理,事先以委托协议等形式明确工作内容、各方权利和义务关系,建立综合考评制度,并对其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政府鼓励支持乡镇和村级农业保险协保员参加保险监管部门组织的营销员资格考试,在没有获得营销员资格之前,只能办理农业保险业务,不得办理其他商业保险业务。
中保财险监利支公司
2011年六月二十日
第四篇:合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意见(试行)
合肥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意见
(试行)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实施意见》(合发[2009]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服务组织的作用,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皖政[2007]69号),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围绕“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及“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基本思路,在加强建设中增活力,在创新机制中求发展。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加大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活动,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2、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充实一线力量,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进行探索和实践。
3、总体目标。着眼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建设,逐步构建起以县农业中心为龙头,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骨干,以服务对象为基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涉农企业和种植大户广泛参与,分工协作、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充满活力,适应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现代化、多元化基层农业服务体系。
二、建设内容
(一)建立服务体系
1、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立市、县、乡镇和村四级农技服务体系,即形成以市级为龙头,县级为骨干,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为依托,重点村为网点的基层农技服务网络构架。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实行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根据工作职能确定岗位职责,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建立农业服务首席专家制,设立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县级农技指导员和乡镇责任农技员;做到责权利相统一,推行绩效考核,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农技人员考核评价体系。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体系;围绕构建极强竞争力农业产业体系需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生产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体系;建立健全布局合理、职能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健全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与标准管理、档案管理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立健全市、县、乡镇、村级农业服务网点相联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健全 2 资源整合与层级负责有机结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体系;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联手联动、反应快捷、运行高效的预警应急体系。
3、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按照“有编委批准的正式机构、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执法队伍、有与执法相适应的执法手段、有完善的执法制度、有明显的执法效果”的“五有”标准,一是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健全执法队伍;二是按照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需要,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执法装备,提高执法手段;三是坚持行政处罚职能与行政许可、检验检测职能相分离的原则,健全农业执法体系;四是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行政处罚程序、案件举报、案件处理、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行政处罚取证、行政执法公示、行政罚没款物收缴、案件统计、案卷评查等规范和制度,健全执法管理制度;五是建立执法协作机制、执法协调机制、执法信息共享机制、重大农业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执法监督检查机制,完善执法工作运行机制。
4、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构建市县有局、区域(乡镇)有站、村设有员的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二是建立安全责任体系,构建以源头管理、执法监督、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农机服务组织体系,创建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股份(合作)制农机专业服务公司(队)等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四是建立健全农机科技推广体系,形成以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为指导,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农机大户+龙头企业的“3+1”农机推广服务新模式;五是建立健全农机政策法规保障体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强农机配套法规建设,研究制定农业 3 机械管理办法和加快农机化发展的意见;六是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化信息网络体系。
5、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按照“政府投入引导、多元参与发展、运作方式多样”和“服务专业化、运作市场化、管理物业化”的思路,建立以市级农村沼敢服务站为主导、县级农村沼气服务站为骨干、乡村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为基础的三级农村沼气服务网络,不断推进沼气服务机制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农村沼气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6、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市、县(区)、乡(镇)、村四级信息服务网络,构建全市“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广以“三电合一”为重点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模式。建设农业基础数据分析统计系统、新农村“十镇百村”示范综合管理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网络服务平台系统、农业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农产品价格应急预警及监测系统。提升农业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7、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市统一制定全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包括人员配备标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交通、通讯、办公设备标准、区域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建设标准、运行管理制度建设标准等,统一编制合肥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指导全市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二)大力加强农业服务功能建设。
1、积极推进县级农业综合服务,着力抓好植物新品种和关键技 4 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灾害等农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业技术指导、农业公共信息、农村能源建设指导服务及农民培训教育服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接受农民生产咨询,提供应急求助服务,协助处置农业突发事件;协调配合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农政策补贴和农业各类扶持项目组织实施等公益性服务。
2、加强农业综合执法。整合现有的各项农业监管职能,成立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着力抓好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和监管。
3、加强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着力抓好区域内植物新品种和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灾害等农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检验检测;协助对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和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与服务;农业技术指导、农业公共信息、农村能源建设指导服务及农民培训教育服务;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区域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接受农民生产咨询,提供应急求助服务,协助处置农业突发事件;协调配合政策性农业保险、涉农政策补贴和农业各类扶持项目组织实施等公益性服务。
4、加强村级服务网点建设。以农村党员干部、农业科技示范户、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每个行政村选配1-2名农民技术员,驻村服务,建立农业服务“网底工程”。农业的经营性服务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
(三)加强农业服务能力建设。
1、加强县级农业服务机构设施建设。对县级农业服务机构现有资源要素进行整合,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设备;建立具有能开展各类培训的多功能培训室;配备开展土壤成份和种类检测、粮油经蔬等作物成份分析、农产品农药残留测试的试验检测室等办公场所和仪器设备;建立配备农业综合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植物检疫的办案设备;建立农作物病虫观测圃和试验示范基地;建立农业信息服务平台;配置一台农残速测车;配齐交通工具。根据开展工作需要,保证每年人均工作经费。
2、加强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设施建设。每个区域服务中心拥有800平方以上的综合办公楼,包括办公用房与农村服务大厅、农民培训教室、检测与设备室;购置农药残留速测仪、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土壤墒情速测仪等仪器设备;购置投影仪、电脑等培训和办公设备;购置科技入户直通车等交通工具;建立区域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购置相关农机设备。
(四)加强农业服务队伍建设。
1、科学配备人员。县级农业服务机构应确保在一线从事农业服务人员不低于全县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不得存在人员在编不在岗位,不得与经营性服务人员混岗混编。
2、完善人员管理。推进基层农业服务机构用人制度改革,人员的进、管、出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权限办理。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6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完善考评制度,探索建立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机制,将其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其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分配制度,将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
3、理顺管理体制。区域性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人、财、物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在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
(五)创新服务方式。
建立农业服务首席专家制和科技特派员制,逐步形成首席专家带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联普通农户的科技进村入户机制。充分利用农民万事通“12316”新农村服务热线、“三电合一”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推进农业信息服务现代化。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户)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利用科普赶集、科技下乡、流动科技服务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
三、保障措施
市农委成立合肥市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全面负责全市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各县农委是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对建设工作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各地要按照省、市的部署要求,结合当地 7 实际,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建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环节,认真制订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和规划,积极争取国家、省、市项目支持,确保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市农委将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各县农业部门考核内容,逐年推进。
第五篇:宁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宁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2010/12/27
庆阳市科技局
一、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结构
1、学历和职称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各种专业科技人员共有562人,大学本科占16.4%,大专占38.2%,中专以下占45.4%;具有高级职称的占全县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总数的1.8%,中级占15.6%,初级以下占82.6%。
2、编制及从业人员结构。2009年底,全县全民所有制涉农单位共核定编制654人,实有从业科技人员562人,其中农业核定编制285人,从业人员234人,林业核定编制97人,从业人员96人,畜牧业核定编制114人,从业人员70人,水利水产业核定编制59,从业人员58人。
(二)管理体制及经费来源
根据调研,全县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基本上由三种类型构成。
一是政府主导服务型。以政府系列涉农部门构成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也是目前政府服务“三农”的主要载体,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乡镇机构改革前由县、乡两级农技、农经、农机、林业、水利、水保、畜牧等技术站组成,分别为各自主管部门管理。2002年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一级将农技、水保等站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员和经费由乡镇政府管理,主管部门农牧局只负责业务指导和技术职称评审。林业、水产、畜牧在乡镇单独建站,人员、经费、业务指导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农机部门类似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但属差额事业单位,从2007年开始,财政只负担人员工资的80%。这些推广机构,在全县农业、水利、农机、林业、畜牧、水产技术的开发、引进及推广应用,指导农户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外向农业,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副产品的转化和附加值,创办经营服务实体,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开展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等科技推广服务方面,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较好作用。
二是政府引导服务型。主要是把县级科技推广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下派农业生产第一线,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科技“高位嫁接、重心下移”,形成科技人员基层创业,也就是科技特派员制度。全县目前已选派科技特派员148名,累计建立经济利益共同体35个,探索出了建立利益共同体等形式的运行机制。
三是自发组织合作型。主要是由民间各类农业专业技术协会、经济合作组织构成,其服务对内为会员实行非盈利性的有偿服务,对外则以市场为导向,为自身的积累和为会员谋取最大化利益的商业操作。全县目前获得认证的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合作社)已发展到81个,会员(社员)达14170多人,带动农户3.8万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农业机械等领域,协会对发展特色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直接起着作用。
二、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服务“三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较多。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三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对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一些乡村领导干部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农技推广时期,对农民迫切需要的良种、技术、信息、营销等问题,没有真正抓在手上,对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管理体制不够理顺。据调研,近年来县级业务部门普遍对专业技术工作有所放松,每年引进和开展的试验,示范课题很少,加之没有形成一套激励机制,多数专业技术人员下不去,没有具体的任务去搞,广大人民群众迫切渴望技术指导。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后组建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管理体制不够理顺,存在着管人与管事相分离的现状,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不能有力地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进行管理和指导,乡镇安排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搞中心工作偏多,造成农技干部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比较严重,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发挥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功能。
(三)推广经费不够落实。近年来,虽然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方面的投入,但相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仍然偏低。对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公益性服务的经费无保障,绝大多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推广手段落后,设施落后,人心不安,队伍不稳,长期处于“只能养兵、无法打仗”的局面。
(四)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从农技推广服务队伍结构上看,普遍存在学非所用,一线的农技人员偏少,各种专业人才比例不合理等问题。以农业部门为例,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编制285人,缺额51人,其中从事种植业编制的167人,在岗134人,而且工人占13%,管理人员占39.5%,非农专业人员占30.2%,专业人员“不专”的问题比较凸显。
(五)培训制度不够健全。由于受经费和体制的制约,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没有保障,农技推广队伍中高层次人员短缺、能力弱化、知识老化等问题十分严重。技术职称评聘制度也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三、对抓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县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精神,研究制定我县关于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采取措施,切实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解决改革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二)要进一步推进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体系改革。国务院、省政府和市政府对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文件,已明确了具体工作方案。建议县政府根据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组建工作班子,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底子,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县乡两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的合理设置、职能科学界定、管理体制理顺、人员编制核定等工作,落实工作责任,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把我县基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好、发挥好。
(三)要进一步创新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要不断创新农业综合服务的体制和机制,努力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需要。要按照“提升县一级、强化乡一级、延伸村一级”的工作思路,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利用农业科技项目建设一批示范基地,整合技术力量,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利用科技下乡、科技大集和科技流动服务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把服务延伸到村、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到龙头企业、到专业大户,实现农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县级农技推广机构要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引进,开展同农业科技院校的交流合作,加快农作物、畜禽、动物防疾、农业机械化、果品良种选育、节约能源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推广。县一级业务部门要调查研究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每年有目的的安排引进一些试验、示范项目。县乡两级业务部门都要把专业技术工作抓实抓具体,结合实际,制定出一些具有激励机制的政策措施,鼓励广大农技人员热情投身到生产第一线中去发挥作用。
(四)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必要经费。县乡各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经费的投入,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对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县、乡财政要在经费上予以保证。同时要积极稳妥地将一般性技术推广和经营性服务分离出去,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
(五)要进一步加强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建设。一是要积极发展壮大民间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县、乡两级要积极引导、支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行业协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经纪人等民间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帮助他们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服务组织与农户间的双赢服务机制,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龙头企业协会、“协会+农户+基地”的各类专业协会以及个体贩运户、经纪人等的服务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民间农业科技服务组织的指导,保障其规范、健康发展。二是要强化各村委会的服务职能,提高乡村技术能人和“大学生村官”的科技服务水平,通过“传帮带”和业务培训,提高其素质和能力,发挥技术“二传手”的作用。三是要整合各类农民科技服务能手资源,通过培训考核,颁发执业证书,提高服务技能水平。此外,建议对农作物种子进行专营,加大农资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农资供应安全。推广良种是一项投入少、效益高、收效快的农业增产措施。县级良种推广体系直接面对农民、服务于农民,肩负着把良种送到千家万户的重任。然而由于众多的原因,原有的县级良种推广体系将面临新的形势和考验,如不通过改革建立新的良种推广体系,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效益农业。
一、县级良种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省大部份县级良种推广体系是以种子公司为龙头,乡(镇)农科站为桥梁,集引种、试验、示范、良种供应为一体的体制。这种体制在以往的良种推广事业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功不可没。然而,随着《种子法》的实施和县、乡机构改革的推进,原有的良种推广体系将有可能面临“线断”、“网破”的境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体制上不适应:作为“龙头”种子公司是七十年代末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为行政、事业、经营三位一体的体制。存在着政、事、企不分、“划地为牢”和“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经营观念,人员多、负担重。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种子公司将逐步走向企业化经营与管理,面临“脱钩”、“断奶”。作为一个企业,理所当然地要把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然而,推广优良品种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一项公益性事业,决定了其投资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作为企业化经营的种子公司不可能有很多的资金投入到良种推广事业中去,存在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
(二)《种子法》实施后种子公司为主体的县级良种推广体系将面临挑战:一是实行了种子市场准入制度,完全根据经营者的条件和资格取得种子经营权,开放了种子市场;二是明确和提高了申领“种子经营许可证”的条件,一批小规模的种子公司将失去经营权;三是种子经营打破行政区域后,更多的单位和个人参与种子市场竞争。由于竞争将直接影响到县级公司原有的种子销售市场,使利润和销售量大幅度减少,直接影响到种子公司的生存与发展,政府在良种推广方面缺少资金投入,制约了良种推广事业的发展。
(三)乡(镇)农科站的“桥梁”作用减弱;乡(镇)农科站是良种推广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产份,是连接种子公司与农户之间的桥梁。以往的新品种推广和良种供应,大部份通过乡(镇)农科站再到农民手中。乡(镇)农科站作为种子公司下伸点,代销种子公司种子,并从中得到一点手续费。《种子法》实施后,乡(镇)农科站受利益驱使,也可以自己经营或代销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如不处理好与乡(镇)农科站的责、权、利关系,其“桥梁”作用将会减弱,甚至出现“线断”、“网破”的局面。
(四)良种推广手段落后,与发展效益农业不相适应:近年来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市场的主要矛盾不是数量上的短缺,而是结构不合理。但在良种推广上仍存在着重粮食作物、轻经济作物,重产量、轻品质的问题,与当前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不相适应。在良种推广手段上,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模式,种子公司有什么、推广什么。甚至依靠行政命令推广良种,脱离市场需求。结果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好心办坏事。
二、对县级良种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良种推广体系主要由引种示范,良种供应和质量保证等环节组成。面对《种子法》的实施和机构改革的需要,县级良种推广体系出现的新形势、新要求,笔者认为应从体制改革、网络建设和手段创新三方面着手,建立和健全县级良种推广体系,以适应当前种植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需要。
(一)进行体制改革,改变目前这种“政”、“事”、“企”不分的体制。按照《种子法》的要求和当前县级良种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龙头”的种子公司,既搞管理,又搞推广和种子经营的政、事、企三位一体的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革。
1.引种示范和推广工作:这项工作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公共性事业,其承担的主体只能是政府或由政府拨款的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此项工作可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承担。其主要任务是:①征集并向农户提供有关新品种的信息;②负责进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③组织乡(镇)和农民对新品种进行参观、考察,指导农民因地制宜选用良种;④解决良种推广中的技术问题。使良种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
2.良种供应工作:《种子法》实施后,种子经营和良种供应工作将全面放开。县级种子公司经过国家20多年的投资和自身建设,有了一定规模的仓贮、检验、加工等基础设施和有一支有一定技术水平和经营经验的专业技术队伍;国有种子公司供应的种子在质量上有保证,信誉较高,应成为良种供应的主渠道。同时国家也允许其它单位和个人经营(或代销)种子,参与种子市场竞争。种子放开经营后,对方便农民购种、降低种子价格、提高服务水平和加速新品种的应用都会带来好处,使农民得到实惠。但也要加强种子市场管理,防止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使良种在效益农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3.质量保证工作:种子质量是直接关系到良种是否发挥正常的增产效益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事。特别是种子经营放开后,农业部门更应加强种子质量的监督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经营单位和个人进行种子质量监督检查,对发现经营假、冒、伪、劣种子的单位和个人,要按《种子法》有关规定从严查处,以确保种子质量。为保证种子质量检验的客观公正,种子经营和质量监督工作必须彻底分开。此项工作可由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或农业行政执法大队承担。
(二)建立健全良种推广网络:乡(镇)农科站是最基层的一级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农户,服务于农户。在县级良种推广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新《种子法》实施后,乡(镇)也可以从其它公司调入小包装种子进行代销或经营,所以县级良种推广部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经营部门要处理好与乡(镇)农科站的责、权、利关系,合理调整利益分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使乡(镇)农科站在良种推广体系中发挥应有的桥梁作用。
(三)良种推广手段要有创新:要根据当前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新要求,改变目前这种重粮食作物,轻经济作物,重产量,轻品质,忽视市场需求的做法。加大蔬菜瓜果及名特优新品种的引种推广力度,使之与市场需求和发展效益农业相适应。从当前农产品市场需求来看,未来农产品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品种上的竞争。谁手中有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要改变原有的依靠行政手段推广良种的模式,按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推广新品种。推广部门和经营单位可以用建立“新品种展示区(点)”的形式,集新品种引种、试验、示范为一体,集中种植新品种,并组织乡(镇)干部和农民进行参观考察,使农民对新品种看得到、摸得着,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种植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从而达到快速推广良种的目的。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262”目标和市政协主席会议精神,9月13日至22日,在市政协副主席孔繁喜带领下,科经委组织部分委员、有关部门的领导、总农艺师、总畜牧兽医师等专家组成专题调研小组,分别深入到5个市、县,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座谈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围绕我市“种子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种子工程“的现状
据调查,全市种子工作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靠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总体目标,以“积极引导,强化优种,全面服务”为指导思想,积极稚进“种子工程”建设,对加速农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起到的促进作用,优种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多次受到省有关部门的表彰。
1、优种覆盖率明显提高。按照全国种子工作会议关于“突出抓好‘种子工程’,加快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的精神,我市把引进、培育、开发新品种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使我市的五大主导产业的优种覆盖率明显提高。粮油主要农作物优种覆盖率达10。%粮食总产连续几年保持4.1%的年均递增速度,1998年达20·68亿公斤;油料去年播种面积43万亩,总产5400万公斤。林果业从1990年以后逐步加大了更新换代、嫁接改造力度;使用材林优种覆盖率达1 00%,果树优种覆盖率达96%1 998年总产达8.4亿斤。瓜菜优种覆盖率达96%,种植面积由47.8万亩发展到80.7万亩,保持了年均11%的递增速度,瓜年产量达到5.76亿公斤,蔬菜33.8亿公斤,产值达30亿元。畜禽业已基本建立分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良种体系;优种覆盖率分别达到:猪98.5%牛8 6·4%,羊69%,鸡、鸭1 00%。
花卉作为一项新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 998年达1.8万亩,优种覆盖率11 00%亩效益达6000元。由于优种覆盖率高,产品质量好,价格优,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拉动了农村经济。
2、优种的统供加工能力得到加强。目前全市有市级种子公司1个,从业人员95名,有种子精选包衣机2台,加工车间60平方米,优种包衣率达1 00%;有仓库5个,分客1 000平方米、90万公斤;有营业厅160平方米,晾晒场地800平方米,种子质量检测设备14台件,年供种量70万公斤。县级种子公司9个,从业人员541名,有种子精选包及机11台,加工车闸2884平方米;有仓库49个,仓容1036平方米、1775万公斤,营业厅3000平方米,晾晒场地13400平方米,种子质量检测设备97台件,年供种1255百公斤。乡镇级站点86个,年供种390万公斤,基本满足了九县(市、区)用种需求,且市县乡三级优种统供率均缺85%。
_
3、种子基地建设迅速发展。现有农作物一级繁育田2万亩,二级繁育田8万亩,年繁育种子2465万公斤,优种推广覆盖面积2605亩。现有种牛改良站点5个,购冻精1.6万粒,冷配改良母牛1。2万头,牛饲养量52.6王万头,其中存栏30·86万头,能繁母牛12,91万头。种猪存栏94.86万头,并建有省圾二元杂交母猪繁殖场2个,其中能繁母猪11.8万头。有纯种小尾寒羊2万只。种鸭存栏3.2万只,存栏肉鸭1 8万只,出栏26万只。
4、种子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种子工作人员针对本市治种困难的实际,下大力走引种的道路。首先,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繁种基地建立长期稳固的业务关系,取得粮食瓜菜新品种的优先试验示范权,从中筛选出适宜品种和最佳栽培技术组合,可以及时准确地确定我市的当家品种,避免推广产品种决策的失误。其二,注重从国外引优种。我市与日本、荷兰、以色列、美国、法国等国建立了 业务关系,从而使我市的品种资源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每年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近百个,使我市品种资源得到了较好地更换和补充,为“种子工程”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其三,在品种引进过程中,实行订单化管理,严把质量关,做到“四不进”,即不是正式繁育基地的种子不进,达不到国家种子质量标准的种子不进,无检验合格证的种子不进;调运手续不齐的种子不进,从而杜绝了人情种子、关系种子,确保了种子质量。
5、服务态度进一步改善。各种子公司一是推行了承诺制服务,确因种子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经专家鉴定凭购种发票种子公司负责赔偿,让农民买着放心,用着踏实.二是推行精选分级和小包装销售,并在包装袋上附有种子“质量卡片和品种介绍、栽培要点说明,使群众既买到放心种子,又学到了实用技术。三是搞好售后服务。种子一经卖出,服务紧紧跟上,及时为群众解疑答难和技术指导,赢得了本市及周边县市广大农民的信赖。
’
二、存在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市的“种子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调查中委员们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从全市“种子工程”建设的整体发展看,还存在着一些有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一)观念还比较落后,认识不够全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主要农作物的种子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对于主要农作物的优种引进、推广、大面积种植中所带来的增产增收的经济效益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也肯于投入,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但是在人们头脑中,对于大农业的种子工程的概念,即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种植业、养殖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整体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还存有一些局限性、片面性,对于种子在品种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上、品质的改良提高上、高科技含量上。高投入才能获得高效益,在实施跨世纪的科技兴农重要地位和作用上认识得还不够全面深透,种子作为特殊的生产资料来发展龙头产业,带动农业、畜牧业的大飞跃,进一步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意识还不够强烈。
(二)种子工作管理不到位,存有薄弱环节。种子工作是实施种子工程具体运作的关键环节、服务和管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市在种子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①在种子工作申存有投入少、引种乱、队伍散、素质差、管理水平低的现象。考虑眼前利益和部门利益多,长远利益少,必要的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没有跟上,有些乡镇技术人员少,从根本上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②在用种上存在着多、乱、杂等问题,存有一些盲目性,出现了一些优种不优,品质不高,有的甚至还没有完全摆脱农民自繁、自留、.自用的状态。③在经营中存在着小、全、散,真正高标准的种子
经营部门不多,有些种子公司、种子站相似,小打小闹,重复建设,没有特色,没有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经营集团。④仓贮面积小,设备落后,检测化验的仪器少且不配套,上下也没有形成网络化。⑤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强,行政管理不够,执法不严。少数经营点,受利益驱动,还有销售假种子、劣种子的现象,坑农骗农事件时有发生。
(三)种子工程的体系不够完善。种子工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有其自己的完整体系。充分利用现代快速的信息优势,在促进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先进设备的采用和手段的创新上进行大胆有效地尝试,在引、试、繁、如、推一体化下运行,是加速“种子工程”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这方面,我市的差距较大,种子工程体系还不够完善、也不配套。一是在引种上,大路货较多,高精尖名优新特转少,如小麦,高蛋白、高面筋的品种少,玉米、赖胺酸含量高、高油玉米少。这样就难以扭转增产快、增收慢的局面。二是在育、繁上措施不得力。全市主要农作物仅有一级繁育田2万亩,二级繁育田8万亩,远不能满足我市育种的需要。在试验筛选中全市没有建立起一块有比较价值的展示田。没有比较就很难鉴别种子的好求就很难确立自已的拳头产品和名牌种子,给推广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育、繁、推相脱节。育种考虑繁育不够,繁育考虑推产不够,三者形不成紧密的产业链条。四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协调领导机构。科研、农林、畜牧、蔬菜等部门都是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行使职能作用,各自为政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协调统一,督查落实,有权威的领导规划、管理、执法的机构口
(四)资金最乏是实施种子工程的一大障碍。资金紧缺严重制约了引、育、繁、加、推一体化的发展。分析原因一是政府专项投入较少。政府没有单独划拨过实施种子工程的专项经费.所划拨的用于种子工程引进、科研、开发、推广的少量经费也都是与部门的办公经费一起划拨,由于单位机构、人员的超编等客观因素,所拨经费也就都被人头费占用了。即使有一些在科委授批立项的种子工程项目也很难争取到科研经费。二是前期投入资金短缺,从国外引种到示范推广需要大量资金,最简单的从国外引进一头种畜就需要一万甚至几万美元,群众在还没有认可的情况下不肯拿这部分钱,部门资金又不足,这就必然造成前期投入匮乏。三是流动资金有缺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相对过剩,且今年猪、鸡的价格普遍下滑,而适应性较强,已形成种禽种畜良性循环的规模养殖场又需要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来维持正常生产。自有资金不足,加之贷款偏紧,造成流动资金短缺。四是技术装备金少。种子工程是一项系统的配套工程,需要先进的技术装备,现代的检验监测手段来保证。目前我市存在着设备简陋陈旧、无钱更换,必需的先进设备无钱购买,限制了种子工程的建设速度,影响了种子工程的质量。
三、几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委员们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良和的重要性。早在50年代,毛主席提出农业的“八”字宪法,就把种子作为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之一。80年代,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农业靠科学种田,要抓种子,要抓优良品种。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同时指出,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把基因育种工程、信息互联网络等高新技术运用于农业,这里说的农业指的是大农业。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种子工程是实现农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又是搞好种子工作,实施种子工程的前提和关键,所以要加强宣传宣传来提高认识。通过领导讲话、新闻媒体、录制专题片、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多渠道搞好宣传发动工作,使人们真正树立起大农业的种子工程概念,在全市范围内把种子工程的意识炒热,把人们的思想认识提到种子工程是实现农村稳定的关键所住,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是实施跨世纪科技兴农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还要有组织保证。各级政府要真正把种子摆在农业、畜牧业生产的首位,建立起一个有权威的领导机构,加强规划,合理布局,协调关系,强化管理,督促检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使我市的种子工作在特色、规模、效益方面上新台阶,逐步实现良种的规范化、系列化、优质高效化,确保种子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加快制定出台我市种子工程的整体规划。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种子工程还缺乏总体规划、具体实施步骤和措施。目前农村经济面临结构调整的新形势,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优质化,对种子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9月22日召开的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上,市委、政府又对全市农业结构调整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落实好市里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会议精神,种子又是先行官。因为,一个优良品种的突破,能产生一次大的飞跃,一项种子工程可以成为一个龙头产业,也可以带动起一大批相关产业,有的还可以把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或拉紧,充分显示龙头产业的牵动力。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尽快研究制定出台我市的种子工程整体规划。在《廊坊市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意见》、《廊坊市关于大力发展蔬菜生产指导意见》、《廊坊市加快畜牧水产监结构调整指导意见》3个文件基础上抓紧制定出台我市的种子工程规划。规划的制定要体现我市种子工程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先导,以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联系廊坊实际和土质,水利条件、自然资源等.与全国、省种子工程规划结台起来,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措施结合起来,与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结合起来,以便发挥出种子在科技兴农中的重要作用。
(三)加强种子工作的网络建设。古今中外从事农业生产者无不重视种子的改良、研究分推产。谁在良种上突破了,谁的产量、品质就上去了,效益也就提高了。农业、畜牧业的落后,主要是科学技术落后,最主要的还是种了落后。事实证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过去还是将来,良种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因素无法取代的良种已成为国际上农业、畜牧业竞争的焦点。抓农业畜牧业必须抓科学技术,抓科学技术首先要从种子抓起.抓
住了种子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抓农业结构调整,不抓种子是不行的。良种的引进和供应是种子工作建设的突破口,网络建设是统一供种的重要手段,是种子工程全面发展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要搞好统一供种必须走“上合下联”之路,形成市、县、镇三级联合的供种网络。市种子公司上与科研院所、有关部委保持紧密联系与合作,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负责引进。研制、试验、示范、筛选新优品种,建立展示田,先搞试验示范,进行鉴定比较,成功后再大面积推广,并为备县(市、区)提供原种;各县(市、区)种子公司发挥中间环节优势,负责扩繁,推广原种,为乡镇种子站提供原种;各乡镇种子站发挥基层优势,负责生产用种、扩繁,直接供应到户,服务到户,使全市种子供应上下连通,形成网络,既便于种子的管理,又有利于技术人员下乡包村到户进行技术指导,更有利于良种良法的普及推广应用,促进种子工程的深入发展。
(四)加快种子工程一体化进程。实现种子工程一体化,是种子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千中子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科研、生产、推广、销售等部门联合为一体,有利于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有利于实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专业化,从而保证种子的品种和质量。因此要积极引导我市种子产业走引(引手中)、试(试验筛选)、繁(繁育)、加(精选加工)、推(推广)一体化道路。要把国内外高、精、尖、名、优、新、特、奇品种引进来,结合我市气候、土壤、水利自然条件进行试验,建立一定规模的实验田、展示田,对引进的优良品种的特性、品质作出进一步的比较、鉴定,再优中选萃,把适应我市自然条件的种子在基地扩大繁育,经过种子包衣、品牌包装、精选加工,尔后从品种特性、栽培要点、售后服务、技术指导,市场认可等多方面进行宣传和推广工作。首先,培育我市的龙头种子公司,扩大规范的繁种实验生产基地,创出我市种子行业的拳头产品、名牌种子。其次,尽快组建我市的种业集团,使种子公司直接和原种场以及科研育种企业联台,搞集团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不断壮大我市的种子产业。再次,实行种子专营制度。种子经营单位或部门一律由政府部门加强管理,统一发放经营许可证,严格检验监测手段.杜绝假冒伪劣种子流进我市和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同时如大执法力度,凡是没有准营证的不论是个人或部门,一经发现,严肃查处。
(五)如大投入力度,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实施种子工程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来保证。资金不足的问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元投入来解决。第一政府要增加和保证对种子产业的投入和优良品种的扶持资金。每年从财政支农专款资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种子产业,科技三项费用中用于种子工程的部分不要低于科技三项费用的1 5—20%并努力增加用于种子产业方面的周转金和贷款。第二政府要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和措施,鼓励支持多元投入。可采取种子公司与科研单位的联合,与企业大集团的联合来吸纳资金,或采取公司+科研+基地十农户的形式签定台同,风险共担,利益均沾,来增加种子科研开发推广的多元投入,多渠道地筹措资金,以加快我市种子工程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