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统筹城乡扶持创业 江苏省泰州市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统筹城乡扶持创业 江苏省泰州市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近年来,泰州市以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截至5月底,全市创业农民1871万人,创办企业项目1164万个,创造就业岗位5916万个。
一、落实目标责任,统筹城乡创业任务
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充分就业工程,增加城乡就业岗位”列为“改善民生十大工程”之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自王创业的工作意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计划到2010年培训创业农民3万人,扶持农民创业30万人,带动就业80万人。为此,市成立了由有关负责同志任组长,多部门共同参加的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区)、乡镇、村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社会调查失业率制度,在全省率先发布社会失业率,作为把握农村就业形势、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的依据,去年全市的社会调查失业率为499%,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10%,农村调查失业率为5.31%。年初将扶持农民创业、农村调查失业率调控等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市(区)、各部门,列入考核内容。
二、改善创业环境,统筹城乡创业政策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农民创业引导资金,各市(区)根据辖区内农业人口总数按每人每年2元标准设立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专项资金。全市已建立2500万元的农民创业引导资金。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向农村延伸,在贷款额度、贷款次数、贴息比例、反担保条件等四个万面向农民放宽政策。截至六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小企业贷款2.1亿元,带动就业岗位3.36万个。畅通多渠道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农村信用社“一卡通”制度。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担保机构,降低反担保门槛和贷款抵(质)押标准,为创业农民提供担保服务。全市己为1.5万农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1.2亿元。
降低创业门槛限制。放宽农民创业市场准入,取消歧视性的身份和行业限制,拓展农民创业的发展空间。将农民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享受与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放宽工商注册登记限制,对创业农民初创的小企业,按照行业特点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完善创业用地政策,把农民创业生产经营性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民创业。引导和鼓励创业农民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厂房、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等进行创业。
完善税费减免政策。实行农民创业“零收费”,3年内对创业农民免收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民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创业项目免征营业税,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完善社保补贴政策,对农民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吸纳零就业、零转移家庭成员和低保贫困家庭成员上岗,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农民新办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享受3年本企业缴费工资10%的补贴。向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退役士兵等七类对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给予与城镇失业职工同等的就业扶持政策。
三、拓宽工作思路,统筹城乡创业培训
将创业培训向农村延伸,为所有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培训机会。狠抓乡镇创业培训师资培养,在乡镇开办创业培训班,推动农“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去年以来创业培训农民l.3万人,其中成功创业0.68万人,带动就业2万人,较好地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去年全市对16万农民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0.74万农民开展农业创业培训。泰兴市新街镇先后举办以大棚搭建、蔬菜栽培、市场营销等为内容的创业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1756人次。2007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400多元,比上年增加1300元,高效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6.9%。完善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培训制度,对见习培训期满实施创业的农村大中专生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和两年社会保险补贴,一年内免缴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狠抓在校大中专学生创业培训,全市五所高校全部开设创业培训选修课。两年来,已有10批次1470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选修课学习。
依托各地产业优势、地理优势、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民创业培训品牌。兴化市戴南镇放大产业优势,大力培训不锈钢营销人才,延伸不锈钢产业链。泰兴市黄桥镇放大文化资源优势,将黄桥烧饼制作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旅游景点开设黄桥烧饼品牌连锁店1500多家,带动就业l.2万人。
狠抓创业培训基地建设。筹集近亿元资金建成2个省级、5个市级创业培训基地。成立了125人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建立创业服务卡制度,明确扬子江药业等96家为市级创业实习基地。向社会广泛征集了221个创业项目并免费推介。去年共安排1560名学员到创业实习基地实习,有635名学员选择了免费推介的创业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跟踪服务445名创业学员。
四、落实配套措施,统筹城乡创业指导
完善农民创业服务载体。l2个街道、88个乡镇全部成互“创业指导中心”,在222个村试点建设“农民创业指导站”,计划三年内所有村建成创业指导站,并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成立泰州市创业者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外出考察和市场调研,打造成创业人员培训、交流、发展的平台。目前已发展会员1500多人。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民自主创业的典型,组建创业事迹报告团,开通农民创业服务网,按月组织开展“创业服务大蓬车”进乡镇活动,营造“创业光荣、创业有功”的社会舆论氯围。
畅通“十位一体”创业绿色通道。市及各市(区)建立“创业服务超市”,提供创业指导、信息服务、项目推介、技术培训、创业实习、资金扶持、创业孵化、开业指导、政策落实、跟踪服务十项服务项目。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财政给予租金补贴。完善“创业农民绿色通道”制度,建立创业服务联合办公机制,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现场办公,创业农民开业手续由创业指导机构负责办理并确保在七个工作日内办结,为创业农民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
下一阶段,泰州市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完善政策,优化服务,进一步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创业培训。在市及各市(区)成立创业培训学院和分院,依托高校资源强化师资培养,充实专家志愿团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办成全市农民创业培训大学堂。二是在全市以开展争创“十佳农民创业之星”、“十佳服务农民创业先进单位”、“十佳服务农民创业先进个人”活动为载体,营造更加浓厚的扶持农民创业社会氛围。三是完善“创业服务超市”,加强制度化建设。四是强化创业孵化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有效的服务指导,到2010年全市建成农民创业孵化基地50个。五是狠抓各部门的创业服务项目创业服务承诺、创业引导资金等各项扶持农民创业政策的落实,切实为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第二篇:江苏省建立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调研报告
江苏省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调研报告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就业工作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这要求我们加快促进就业工作的进度,加大促进就业政策的力度。
为客观分析我省的社会就业现状,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我厅通过对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泰州市和扬中、大丰市进行了调研,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省推进充分就业工作的现状,并在客观评价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关于充分就业的内涵和现状
(一)充分就业的内涵
“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全部都就业,而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此时,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会存在供求不匹配的摩擦性的失业。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率被后 来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称为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们最初认为自然失业率为2%—3%即为充分就业,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的经济和技术变革,标志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也上升到5%左右。当代经济学家们还认为,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时还有三个特征:一是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二是劳动关系相对稳定;三是劳动者素质得到较充分开发,对其就业产生积极作用。
我国充分就业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状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城乡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出发点。二是市场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渠道通畅,劳动者流动就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环境良好,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三是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或处于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失业率调控在社会可承受的水平,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标志。四是大多数劳动者实现就业且比较稳定,并通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持续地增加收入,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和谐,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结果。
(二)我省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工作现状
2007年,全省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9.37‰,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07‰,下降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30‰,上升0.02个千分点。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62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万人。全省就业规模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省城乡 从业人员461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4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50.5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已连续五年下降,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2万人,已有6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增加108万人、133.4万人,覆盖面分别达98%、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实施。年末全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167.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26.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069.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36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968.5万人。
(三)各地对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探索
部分市区主动围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工作目标,适应统筹城乡就业的需要,统筹规划城乡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管理,探索建立了基于包括城镇和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失业率制度,特别是在界定农村劳动力就业标准时做了大量工作。
泰州通过政府发文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的界定标准为:1.向城镇或非农产业转移直接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或经商的劳动者,以工资性收入为主,每年从业时间满6个月,年收入达到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倍的,视为就业。2.从事种、养殖业的劳动者,年收入达到当地农 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倍的,视为就业。3.劳动者劳动时间不固定,从事多种种养殖业以及其他灵活就业,年综合收入高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的,视为就业。
苏州在部分县(市)开展试点,农村劳动力就业参照标准是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统计周期内从事了1小时以上(含1小时)的生产劳动,月平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农田生产除外),可视作就业。试点地区在试点时期可根据本地区从事林、牧、渔业及农村灵活就业的具体情况细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标准。农村劳动力进入单位就业或被雇工的,以及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按城镇劳动力就业标准计算。
无锡的农村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南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月收入达到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即为“就业”[测算依据:最低工资标准(700)×80%=560与农民人均月度纯收入(6905)/12=515元相当];平均月收入介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之间的即为“不充分就业”;平均月收入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的[测算依据:农村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210)×1.5=315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20元相当],界定为“失业”。
二、我省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进行的有益探索和效果
(一)构建了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促进充分就业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优先考虑,优先安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走出了一条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在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力,2007年末,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 万人,在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中比重最高,达 %。二是在做大做强大中型企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培育发展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的中小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2007年底,全省注册登记的各类中小企业 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 %,从业人员占企业就业人员总数的 %。三是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重视发展就业弹性大的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2000年增加了 万人,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达 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 万人,占三产从业人员增加总数的 %。四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的同时,加快发展外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比重分别 为 %、%,与2000年相比下降 个、个百分点;城镇股份制经济从业人员占 %,上升 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单位从业人员占 %,上升 个百分点;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 万人,是2000年的 倍。五是在苏南快速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着力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就业增长。通过南北共建开发区,实现园区对接、产业联动、优势互补,加速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促进苏中、苏北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二)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促进充分就业的服务体系。几个市都注重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和乡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乡镇。不少地方在城镇所有社区、农村重点村都建立了平台。各地都做到了社区平台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的“六个到位”,探索实施了“三个一”,创新了“八个统一”。一些地方还将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终端延伸到街道、社区,各项管理和服务基本实现了网络化传输,市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劳动保障工作重心的下移。苏州市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的同时,将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到村,扎实推进劳动保障工作“村村通”。目前,100%的乡镇实现了“镇镇通”。“村村通”推进工作顺利。目前,全市已有1888个社区和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管员,专职的占60%左右,其中行政村共配备 了1339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全市社区、行政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到位率超过90%。泰州、南通在完成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分层次、分阶段稳步推进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三)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开发、职业培训体系。在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主阵地的同时,按照市场化要求整合培训资源,建立政府支持引导、市场化运作、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高效培训运行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层次多样化、培训主体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普遍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建立市场信息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输出地与输入地有效衔接、政府与企业功能互补的就业培训维权保障四位一体的机制;在农村地区开展创业培训,扶持有条件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品牌培训,推动劳务输出,推动劳务经济由量向质的转变。泰州市建有2个省级、10个市级培训基地,154家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68家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工种近43个,年培训能力3万人以上;同时针对各类不同的就业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政策:对城乡各类失业人员提供近30个全免费培训工种,对城乡所有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每年一次免费培训机会。对大中专毕业生开展见习培训,对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两后生”开展“两后双百”工程,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实现100%接受培训、培训后100%推 荐就业。苏州市确立80个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基地,开发60个种类的课程和校本教材,培育10大类精品专业。每年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工作要完成对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12万人,外来劳动力职业培训16万人,创业培训4000人。90%以上初次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按照“培训—认证—就业”的公共服务制度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南通市建立了以“培训券”为主要依托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制度。每2—3个乡镇至少确定一个定点培训机构,全市定点培训机构不少于150家。实行“培训四化”一是培训质量标准化,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化,三是培训服务社会化,四是培训补贴全员化。无锡市通过全面实施“农民现代化、知识化”教育培训工程,对有就业愿望、尚未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普遍进行一次职业指导,并帮助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对进入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和储备式技能培训。
(四)初步形成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机制。各市坚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鼓励和扶持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泰州市完善面向所有创业者的扶持服务,实施创业培训“三进”计划(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面向各类群体开展创业培训。建立了与科技、农业、妇联、团委、残联的“五联合”创业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确立了70家创业实习基地,每年组织500名创业者免费实习,并以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征集200 个创业项目并免费推介,跟踪扶持100个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广场”宣传平台和创业者协会交流平台,为创业人员提供专家政策咨询指导、扶持政策“绿色通道”、无限期跟踪服务三项创业支持,切实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培训学员1.38万人,其中创业成功0.86万人,创造就业岗位3.8万个。不断强化创业信贷支持,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小企业贷款和创业贷款政策,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56亿元,发放量居全省第一,支持0.6万人自主创业,带动3.2万人再就业。苏州市初步形成了集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专家评析、融资服务、创业孵化、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于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2002至2006年,全市创业培训合格1.95万人,其中成功创办企业的4210人,自谋职业5314人,新创造就业岗位2.63万个,2007年完成了6000多人的创业培训任务,较好发挥了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目前,市区已建立1000万元的创业引导性资金;建设100个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已有初步成果;全市推介创业项目已超出100个;市区已建立了超过700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全市培训“准老板”已超出1万人。
(五)强化了城乡一体的劳动用工执法监督体系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各市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要求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及时调整、合理确定最低月工资标准和小 时工资标准,规范分配秩序,建立企业工资协商机制。积极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重点建立和完善镇(乡、街道)一级三方协商机制,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镇(乡、街道),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督,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定期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活动,整顿和规范企业用工秩序,严格禁止和纠正不签订劳动合同、故意压低和拖欠工资、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随意裁员等行为。无锡劳动保障部门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黑中介组织。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障城乡劳动者权益。要求企业与城乡劳动者都要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落实最低工资保障,特别是落实建设工程担保、工资保障金和民工月薪制等制度,规范和监督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对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依法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南通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把市区的20个街道(镇)划分为241个网格,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聘请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仲裁员,成立了一支由465人组成的监管队伍,建立针对农民工和城市就业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提供制度,动态监控用人单位方面的用工行为,及时纠正和惩处违法行为。泰州市强势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非公企业和个体业主为重点,建立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员队伍、社区和村的劳动合同指导员队伍、劳动合同监督员队伍三支队伍,完善劳 动合同台帐制度、备案报告制度、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社区等四项制度,构建市、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体系,形成“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一万管百万”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体系。加强和谐仲裁建设,建立了答辩期征询和节假日、晚间开庭预约制度;实行仲裁费用全免;在用人单位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庭”,建立劳动仲裁联系点制度;创造和谐仲裁氛围,着重处理好仲裁机构、当事人、法院以及仲裁委三方关系;制定重大疑难案件处理办法,实行“三方会诊、共同审理”;仲裁结果全部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案例指导、案件评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做到理念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
(六)初步探索完善了促进就业更有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各城市积极探索覆盖城乡各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农村保障体系,将农民纳入;更多的地方是实行针对不同群体的分类体系,包括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外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苏州市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将农村纯农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土地换保障”政策,统一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转移衔接机制,以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村与城镇基本 养老保险两种制度转换接续。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在单位就业的,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劳动者失业后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无锡市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的全覆盖,积极开通了社保“四条通道”:一是对城镇单位就业的所有城乡劳动者,无论是本市城镇劳动力还是进城农村劳动者,不受户籍限制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并实行“五险合一”征缴。二是对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者,要求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三是全面落实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无地和人均耕地0.1亩以下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四是对本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没有纳入其它基本生活保障的老年农民,通过农民个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和财政转移支付三方共同负担的办法,建立起新型农保制度。此外,为了鼓励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在本市稳定就业,还探索建立了“社保户口”制度。南通市以“工伤保险”为突破口,实行与其他保险捆绑征收的办法,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医疗等保险范畴。去年已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特别是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今年又统一将境外劳务、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目前已有25.1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还专门为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开通了工伤保险单险种先行的“绿色通道”。截止2007年底,共有2371名农村劳动者享受了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待遇。泰州市加快推动社会保险制度 全覆盖。实行财政、社会、单位“三三制”办法筹集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帮助困难改制企业退休人员100%享有医疗保险。推出政府补贴的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和在籍学生少年儿童医保统筹办法,出台灵活就业人员自主选择的医保“套餐”政策,实现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出台实施个人缴费、乡镇补助、财政补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明确折算、转保、重新参保三种方式衔接两种养老保险关系,基本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衔接。推出社会保险断保救助制度,帮助特困灵活就业人员解决断保后无力自费续保问题。出台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办法和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办法,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
三、推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遇到的问题
(一)农村就业的标准尚未明确。推进“充分就业”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叫“就业”。这个问题在城镇没有争议,因为对于城镇人员的就业和失业已有了权威和成熟的界定。而对于农村劳动力,究竟何为“就业”和“失业”,是按土地的占有面积还是按收入的多少来区分,在实践操作中确实较难把握,建议省政府人作统一部署和研究。
(二)惠及所有劳动者的就业优惠政策还没有建立。近年来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等自主创业的政策,但促进农民就业或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非常少,除了被征地农民可以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并持证享受税费减免、无息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 政策外,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均无法领取《再就业优惠证》。
(三)覆盖农村和基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弱。特别是村级平台建设。基层平台服务特别是乡镇、村职能不断增加,工作任务重,而受制于财政收原因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非常缓慢,推进难度较大。
(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经费缺口很大。随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项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受惠群体将进一步扩大,统筹就业工作必将面临资金需求增多、缺口增大的困难。
(五)全国范围的城乡社会保险政策不尽统一。异地农民工回归后保险关系转移仍是问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影响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全面对接。
四、对构建促进社会性就业更加充分的政策建议 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需要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在做好促进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创业扶持,在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现时更加注重困难群体的安置就业,在放大就业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的稳定性和保障能力。为实现我省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下一步,我省就业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实施两大战略、建立三大体系、完善七项制度”方面。
(一)实施两大战略,即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积极就业战略。
一是实施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统筹城乡就业,就是从我 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搞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当前,我省要按照“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四个方面的要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要率先实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创业促就业,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要统筹兼顾,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做好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来人员流动就业工作;以统筹城乡就业为先导,带动城乡劳动保障工作不断跟进。要加快形成城乡平等的就业培训制度、城乡贯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机制、惠及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计划。
二是实施积极就业战略。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各项要求,全面总结五年来推进就业优惠政策的经验,制定更加系统、完善、长期、制度化的促进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服务功能,树立人本服务理念,推动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能够完善统一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统一城乡失业登记制度、就业信息发布和岗位对接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 动,能够发挥乡镇、村级工作平台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把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构建“培训就业一体化”运作机制,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式”和随岗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培训质量,健全培训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基地。通过以创业促就业,发挥农民对创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工程,在项目推介、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和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推动农民创业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三大体系,即覆盖城乡的就业规划和管理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规划和管理体系。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包括失地农民的就业、外来劳动力的流动就业)纳入就业计划和劳动保障管理。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特点和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改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就业形态,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根据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注重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政策扶持和双向选择,激发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促进法》要求政府通过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引导、规范职业中介服务 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搞好信息网络和相关设施建设,完善就业信息发布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健全城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更加符合劳动者需求的服务制度。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注意发挥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规范管理,鼓励诚信服务,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与职业中介服务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原则下,重点研究以政府财政投入引导下的、更加优越的农村社会保险政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能力,实现稳定的、有保障的统筹就业。妥善解决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确保工伤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住院医疗保障问题。试行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
(三)完善七项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完善新型就业与失业管理制度。完善城乡劳动者就 业、失业界定标准,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及就业调查统计制度,健全失业登记制度,定期公布城乡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彻底废除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取消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行政收费,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建立跨地区就业劳动力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二是完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制度。加大财政资金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完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将加快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和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引导支持相结合,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城乡劳动者多层次需求的培训制度,特别是在对农村“两后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对企业农民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上有大的进展,形成制度化安排。围绕打造和建立创业型城市,从强化创业培训着手,制定实施有利于创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多层面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形成创业培训连接创业服务、金融信贷、小企业孵化的机制,并延伸到农村和农业富余劳动力。
三是完善城乡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整合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类资源,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注意发挥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规范管理,鼓励诚信服务,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与职业中介服务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
四是完善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 施重点扶持帮助,是市场就业的通行做法,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就业促进法》对此提出了专门的要求。要按照法律的要求健全就业援助的政策措施,并在基本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家庭、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工作机制,实现就业援助的制度化、长效化。
五是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保证金制度,从制度机制上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做到农民工工资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正常机制,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六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督促所有用人单位切实转变劳动用工观念,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管理,严格依法办事。各级劳动监察执法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级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要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
七是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做好工伤农民工的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研究制定低费率、广覆 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五、2008年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主要工作计划
一、提请省政府出台《就业促进法》和国发5号文件的配套文件,在我省建立起更加完善、系统、制度化的促进就业政策、制度、服务环境。
二、提请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创建“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县(市、区)活动,强化领导责任,健全组织体系,加快政策落实,优化公共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科学的创建标准、完善考核验收办法,以高规格的表彰、奖励措施加大促进社会更加充分的行政推动力度。
三是开展第二届创业明星评选表彰活动,力争出台更加有力的扶持创业政策文件,鼓励和扶持更多的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四是出台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解决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突出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就业脱贫工作。
第三篇:扶持全民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扶持全民创业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山东省XX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XX市位于青岛市西海岸,现有辖区面积1846平方公里,辖22个镇(街道办事处),1016个村(居)委会,81.1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44.3万人,非农业人口36.8万人。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为农民和下岗失业职工创业发放小额贷款并予以贴息,引导广大农民和下岗失业职工自主创业,激发了全民创业的热情,为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立创业扶持基金以来,全市累计发放扶持基金6.1亿元,扶持自主创业
1.6万人,吸纳带动就业5.3万人。
一、鼓励全民创业,制定创业贴息贷款政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并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怎样建设新农村?选准切入点,找到突破口,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关键。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生产发展是“第一要务”,农民增收是“第一难题”,2005年,在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创业和资产经营性的收入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7%,农民创业意识谈薄,资金匮乏。对此,我们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结合本市实际,把解决农民创业“贷款难”作为促进农民创业的突破口。从2006年至今,市财政每年都拿出部分专项资金建立“全 1
民创业扶持基金”,对城乡居民创业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政府贴息,贴息贷款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扩大贷款规模,完善管理办法,促进了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社会公平、分类指导、便民高效、责任追究”的原则,切实做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使其成为一项真正的惠民工程。
一是确定创业扶持基金的范围和贴息额度。2006年我市由市财政拿出1000万元建立了“农民创业扶持基金”,当年,共扶持3359户农民实现自主创业,发放贷款1亿多元。随着贷款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贷款范围的扩大,2009年市财政将扶持基金的规模提高到3000万元,贷款额度也由原来的10万元提高至20万元,各镇(街道办事处)也配套了部分资金,专项用于扶持全民自主创业,同时,贴息的范围又扩大到了持《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城乡低收入家庭居民、复员转业退役军人以及具有xx常住户口、有意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要用于发展生产、自主创业的贷款均可以申请财政贴息。
二是确定创业扶持基金贴息标准。2006、2007年我市创业贴息贷款的贴息标准为90%。到2009年,随着贴息范围的扩大,贴息标准进一步细化,确定城乡居民创业贷款贴息年限为1年,投资回收期限长的可延长至2年。贷款3000元至10万元的予以贴息,其中第一年贴息50%,第二年贴息40%,贷款不足三个月
或逾期还贷的不予贴息。持证残疾人、在册城乡低收入家庭居民和城镇“零就业”家庭人员首次创业的,其创业贷款予以90%的贴息。
三是严格创业扶持基金的发放管理。有创业愿望的城乡居民向创业项目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提出创业贷款申请,由相关金融机构对贷款申请人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发放贷款,再向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贴息申请,对符合贴息条件的贴息对象报理事会办公室备案审核。由理事会办公室将贴息名单汇总至相关金融机构,并由市财政局于每月1日将当月贴息资金拨付到相关金融机构。
四是积极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在发放小额贴息贷款工作中,我们从改善农户创业金融环境入手,确保小额贷款的有效利用和回收,并将农民的贷款与创建文明信用户(村、镇)结合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市共评出“文明信用镇”10个,“农村文明信用村”160个,评出“农村文明信用户”11万多户,占总户数的50%,凡被评为农村文明信用户的农户,由市农村信用社发给贷款信用证,对持证农户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制度。文明信用户的贷款利率国家规定浮动部分最高可下调30%,文明信用村的贷款优先安排,文明信用镇当年新增存款的80%在本镇发放使用,并适当提高该镇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比例,通过加强信用管理,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创业者贷款到期归还率达到99%以上。
三、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实现以创业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一是有效缓解了创业贷款难的问题。通过落实创业扶持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城乡劳动者创业缺资金的实际困难,极大地激发了城乡劳动者的创业热情,我市海青镇唐村是远近文明的蔬菜大棚专业村,以前由于缺乏资金,大棚项目无法启动,政策出台以后,农民申请贷款建设了高标准无立柱大棚,以满足蔬菜生产的需要,20多农户得到贷款资金80万元后,立即动工建设,目前47个高标准无立柱大棚已经基本建成,投产后可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
二是农村经济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通过建立农民创业扶持基金,政府由以前单一的补贴农业生产环节向鼓励引导农民创办项目走向市场转变,促使农民由单纯的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实现了农业农村发展方式的转型。度假区王家台后村一村民去年申请创业贷款3万元开办家庭旅馆,可同时接待40人住宿、就餐,年收入可达14万元。宝山镇小窝洛村的几户农民通过创业贷款购买大型农机,成立了农机协会,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初步实现了共同富裕。
三是农民创业带动了就业的倍增效应。通过开展农民创业扶持工作,改变了原来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的单一模式,开辟了一条农民转移就业的新渠道。有的农民创业项目规模扩大后,吸纳了几十名农村劳动力就业,真正形成了一户创业,带动一片,致富一方的局面。我市王台镇充分发挥创业基金作用,依托全国
纺机工业基地优势,大力扶持农民发展“家庭工厂”,目前全镇“家庭工厂”达到860家,户均年收入5万元以上,吸纳近2万名劳动力实现就业。
建立创业扶持基金,实施创业贷款贴息的政策,深受广大城乡创业者的欢迎,贷款规模不断扩大,创业项目和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发挥,贷款银行积极性高涨,广大创业者在积极创业的同时也感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雨露,干群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推动了全民创业工作的全面开展。
第四篇:统筹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统筹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研究
该课题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承担的国务院重点课题《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发改委委托我院具体实施。
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不是单纯的农民进城和人口转移,也不是单纯地将城镇职工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统筹城乡就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是城乡地域之间各种要素优化配置的渐进过程,是城乡规划、产业分布和劳动力配置等一体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个系统的建立,要在正确分析和面对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领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在统一的目标指导下,经过试点,逐步推进,探索出一条适应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协调的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新路子。
一、正确分析和面对我国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改革开放二十几年来,我国劳动保障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就业机制、就业规模和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了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调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初步形成了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目前,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已覆盖绝大多数城镇职工,城镇三条保障线较好地发挥了保障低收入者生活的作用,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进一步拓宽,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支持大幅增加。
在统筹城乡就业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工作,一是从政策上讲原来针对城镇职工的劳动力市场建设、职业培训等政策已经逐步覆盖到农村,二是各地也在进行试点和探索,并且涌现出许多典型的做法,在建立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也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在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突出地表现在:
(一)农民工进城就业在户籍、低保、住房等公共福利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当前,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农民工在获得就业机会和工资报酬、享受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有了政策保障,但在户籍制度改革以及附着在户籍之上的其他公共福利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在户籍制度的改革方面,虽然全国许多地方,基本冲破了在就业准入方面的户籍限制,但在进行户籍改革的地方也往往仅限于就业准入,真正附着在户籍制度背后的其他公共资源,农民工仍然难以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如绝大多数进城就业的农民工不可能真正成为城市居民,很难享受到城市居民享有的许多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即使在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实行了户口登记一元化管理的地方,许多也难以与城市居民同等地享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和福利待遇。由于多年来二元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城乡居民的利益差别短时间内很难消除。
(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失衡、衔接困难、财政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被列为2020年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但真正解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实现城乡劳动者社会保障权利方面的平等,除工伤保险从制度设计上可覆盖城乡所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外,其他险种在实践过程中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一是各种不同保险的衔接问题,如养老保险有农村养老保险、“双低”养老保险、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四种不同的制度;医疗保险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种不同的制度。如
何很好地解决各个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问题,仍然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险问题。一方面由于缺乏农民工定居和稳定转移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保险特别是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没有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致使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无法实现异地转移。再者,我国养老保险运行模式正处在由现收现付制向统帐结合、部分积累制转变时期,对老职工的历史欠帐需要偿付,本身资金投入不足,再要对数量庞大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增加投入,可能会使本来就很困难的地方财政难以承受,真正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上全覆盖尚能达到,但要实现人群的全覆盖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需要强有力的财政支持。
(三)与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相关联的土地、投资、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不配套
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决策、配套改革,劳动保障系统自身无法独立完成;要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土地规划和财政等政策,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需要其他部门的综合配套和相互协调发展。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探索和实践中,劳动保障系统内部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向农村延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一些地方如重庆市、四川省成都市、广东省南海市等城市在城乡一体化的统一规划下,统一协调城市规划、土地集中集约使用规划、主导产业发展规划与农民进城就业、住房安置、社会保险、子女就业等发展政策,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很多地方在建立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时,还停留在提高就业率、将就业政策和就业服务等延伸到农村,将社会保障政策和参保人群覆盖到城镇居民和农村的阶段,产业发展政策、土地使用政策、城市规划等政策的系统配套还停留在论证和探讨建立目标的阶段,真正实施相互配套的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科学研究和制订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中长期发展目标
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应当是公共政策覆盖城市和农村、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并且实现城乡劳动保障管理的统筹协调发展。具体来讲,长期目标可以描述为:
(一)对流动就业人群实施公共政策全覆盖
主要在就业服务政策上要作到城乡一视同仁,在职业培训政策上实现工农全覆盖,在社会保障政策上要分项区别对待,在义务教育政策上要实现城乡区域一致,在财政扶持政策上要实现列入常规预算,在法律援助政策上要作到免费提供服务。
(二)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要突破地域限制,畅通流动渠道;破除户籍壁垒,打开城乡通道;消除就业歧视,改善就业环境;衔接社保关系,便利流动就业;统一规范中介,提高匹配效率;加强市场监管,保障劳资权益。
(三)实现城乡劳动保障管理的统筹协调
改革管理体制,打破城乡、条块分割;建立组织体系,实现五级网络、直通村庄;提高统筹层次,实现中央统筹、省级调剂;完善信息系统,实现全国联网、统一标准;增强服务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改进手段;完善法律,稳定政策。
本世纪的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阶段。到2020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目标为: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分配
格局比较合理,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管理服务规范高效。
-----劳动者平等选择就业,在城乡、地区和各类单位间合理流动,就业形式灵活多样;就业规模适度,城乡就业人数总数达到8.4亿左右,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范围内;就业结构更趋合理,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低于30%,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大幅上升;劳动者普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高中以上就业人员比例大幅度上升,就业人员素质基本达到工业化要求。
-----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城乡居民养老、医疗和最低生活等社会保障都有相应制度安排;城镇居民各项社会保障达到全覆盖,农村居民不同程度地享有养老、医疗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基本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社会保障支出占GDP比重大幅度提高,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进一步加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就业。在“十一五”期间,着力打破城乡分割,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城镇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种不合理限制,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转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实现城镇登记失业率向城乡调查失业率统计监控的转变。2010年以后,随着整体就业压力的减缓,城镇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要统筹安排城乡劳动力就业,逐步加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提高城镇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改善城乡就业的市场环境,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充分程度。
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按照统一、高效的原则,整合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职能,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框架,将试点成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向全国城镇推广,在全国主要城市逐步完成新旧制度转换。2010年以后,在分步推进城镇和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三、统筹兼顾和协调实现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
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农业哺育工业转变为工业反哺农业,政府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二是推进城镇化建设,以城带乡,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就业环境;三是城乡互动,运用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作为城乡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实现以下三个突破:
(一)统一规划、系统决策,在体制创新上实现突破。
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某种程度上讲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从经济结构变迁看,城镇化过程也就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城镇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看,城镇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积聚以及积聚后的再扩散过程。因此统筹城乡的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三次产业结构间的转移要与城镇化的步调一致,完善城镇职工、农民工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与统筹城乡的大背景一致,与统筹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和使用制度、行政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同步。
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和社会保障,要从体制上着手,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监
督管理等一系列制度的优化和调整,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抓到位,多部门综合联动。只有在体制上有所突破,才能确保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目标的根本实现。
(二)进行综合配套政策改革,在制度创新上实现突破。
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政策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统一的目标下进行系统的政策设计,以促进城乡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核心,同时完善农民进城居住、医疗、社保、子女教育和青年就业、弱势群体就业援助等配套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形成城乡一体的积极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再就业援助体系、社会保障经办服务体系,为实现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和政策保障。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要建立一个新的制度框架,这个制度框架包括: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城乡统筹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制度;土地节约集约使用管理与失地农民安置就业制度;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相互衔接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面向城乡的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制度,等等。
(三)实现就业和社会保险体系的良性互动,在劳动保障业务协调机制上实现突破。
正如经济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要相协调,促进就业同样也需要与社会保障发展相协调。在现行的制度设计和实践当中,还存在着就业与社会保障不协调的现象,保障水平过高、保障不足与没有保障的情况同时存在。一方面,为追求基金平衡维持高费率的做法加重企业负担,影响扩大就业;另一方面,片面追求就业量的扩大忽视了对部分群体提供正常保障的问题。在进行统筹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设计时,要在两者协调发展的方针指导下,既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总量,也要与城镇化的进度相适应,优化就业结构,更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就业质量。
国家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在充分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之间做好平衡。在就业压力较大时,首先要积极扩大就业,并通过适度的社会保障来促进就业,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至少应以有利于就业为前提;而在就业压力相对较小、就业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则应该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适当提高保障水平。
四、动态把握和注意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要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相协调
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和规模,必须与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相匹配。城镇化的推进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吸取国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注意保护和节约土地,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合理把握城镇化进度。而城镇化的进程也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过程,因此统筹城乡就业的进程必须与城镇化的进程一致,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立也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协调,与城镇化的进程相协调。
根据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发展的历程,同样存在着先工业、后农业,先城市,后农村的过程。有关专家预测表明:中国的城镇化与西方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完全一致,在中国城镇和农村的人口比例在达到60:40的结构也许是最和谐的状态,不会象西方社会出现80:20的结构状态。因此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
进程的经验做法,更要与我国的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相互协调。
(二)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分区域、分层次推进
统筹城乡就业,包括制度创新、体系完善和政策统一。有的需要从城市向农村开放和延伸,有的需要构筑和建立,有的需要进行整合和共建。就全国而言,现在还没有现成的最优模式可供普遍参照,需要通过试点来闯出新路。在总结城乡统筹充分就业社区经验的基础上,在以劳动保障部、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四部委组成的城乡统筹充分就业试点小组的领导下,城乡统筹充分就业试点工作正在全国20多个省市拉开序幕。通过试点,总结出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充分就业的城市、就业环境最佳的城市、创业型城市、技能兴市等典型城市以及这些典型城市的不同政策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制定指导全国的就业政策,并选择适当的时机逐步推进。
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按照统一、高效的原则,整合社会保障行政管理职能,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形成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框架,将试点成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向全国城镇推广,在全国主要城市逐步完成新旧制度转换。在农村,加快推进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2010年以后,在分步推进城镇和农村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要动态把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良性互动关系
就业和社会保障相互联系、相互协调才能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如果就业率过高,忽视了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这种无保障的就业也是低水平的就业,不稳定的就业。保障水平过高,将会使一部分人失去了就业的积极性,出现“养懒汉”的现象,不利于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和整体性人力资源的开发。高就业率和高社会保障水平要以相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等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我们既要注重着眼于提高就业率、提高保障水平,也要注意把握它们之间的动态协调关系。在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做到:
1.保障水平要适度。
社会保障标准的确定,要同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既要保证基本生活需要,又要有利于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保障水平过高既加重企业缴费负担,加速资本对劳动的替代过程,不利于扩大就业、鼓励用人,又不利于调动低收入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使社会保障制度存在明显的道德风险。
2.保障范围要不断扩大。
目前,我国就业渠道、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必须不失时机地扩大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首先,要将城镇灵活就业人员逐步纳入社会保险,使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覆盖到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和居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覆盖到所有企事业单位及其从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到城镇所有居民。其次,要适应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大趋势,尽快研究失地农民、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参保问题,为该群体提供基本保障。第三,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为农民提供适宜的保障。
3.要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费率居高不下,这不仅使许多单位和个人望保却步,而且加重了企业负担,不利于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也势必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鼓励各类企业更多吸纳就业,除了实施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财金政策、税收政策、外贸政策外,很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适当调整过高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切实减
轻企业负担,使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协调发展。课题组组长:田小宝
课题组人员:靳宏、马云飞、何平、张一名、汪泽英、王永奎 主报告执笔人:张一名
分报告一执笔人:王永奎
分报告二执笔人:汪泽英
第五篇: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就业的建议
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促进创业就业的建议
创业是就业之源,是最积极、最主动的就业。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建立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推动草根创业、大众创业已成为时代新潮流,并摆上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业就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给予扶持。如开辟“再就业市场”,进行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政策优惠等。在创业就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我市创业带就业工作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目前我市的创业带就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困难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创业促进工作重视不够,导致政出多门,缺乏协调和配合。目前劳动保障、人事、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工会、妇联、团委等多个部门都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创业扶持工作,实践中往往是各搞各的,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统筹规划,并导致促进创业的政策不连贯。二是资金投入分散,难以形成合力,不利于产生整体功效。三是创业的政策门槛过高,渠道过窄,许多有意创业者难以实现创业愿望。四是创业环境不够优化,表现在创业项目开发和征集制度不健全,可供创业者选择的项目少,无法满足创业者需求多样性的要求。五是创业培训薄弱,不能 提供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创业就业培训,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六是是创业融资制度不健全,贷款难和贷款回收率低同时并存,创业环境存在诸多问题,各项优惠政策难落实,“三乱”现象难以杜绝等。七是对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两个特殊群体的创业工作关注度不够,没有有效措施促进这两个群体的创业带动就业。
二、有效促进创业带就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各政府部门对创业带就业工作的认识,将创业带就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加强宏观领导,优化创业环境。同时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依托“互联网+”推进部门间公共服务信息共享。
二是要整合力量,建立由政府牵头,劳动、教育、财税金融、工商管理等相关部门参加的领导和组织实施机构,统筹组织和协调各方面的力量,统一政策,形成合力。
三是是进一步放宽创业准入的门槛,拓宽创业领域,要抓住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推动我市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社区服务等领域的创业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整合已有的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等机构,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创业指导中心,建立一站式创业服务的平台;鼓励各类服务机构多渠道征集、开发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信息库”,建立创业项目征集评估机构,由政府出资 征集和购买适合失业人员创业的项目;拓展服务内容,为创业者提供政策与信息服务,开展创业咨询指导服务,提供财税、法律、劳保、外贸等代理服务,提供管理咨询、技术和融资指导服务,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及其招聘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员工落户等便利服务。
五是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经费补贴与培训质量和促进创业效果挂钩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创业辅导员队伍,将有创业经验、熟悉创业政策、热心创业服务的优秀企业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行业专家、管理咨询专家、财税和法律等专业服务人员组织起来,为创业者开展“一人一策、一企一策”的帮扶指导。
六是加大对创业资金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将综合授信贷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与支持创办小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协调和配合商业银行及中小金融机构,探索创业融资的支持方式,扩大对新创企业的贷款。积极推进降低反担保门槛并逐步取消反担保,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建立政府、街道和企业三方互助金制度,解决创业人员创业的发展后劲问题。
七是特别关注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两个特殊群体的创业 工作。应将创业培训引入高校,制定实施适合大学生创业的培训计划和优惠政策;要积极鼓励回乡农民工创业,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农村地区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促进计划,并根据各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创业促进的各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