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佛教跟基督教
佛教跟基督教
佛学答问:佛教跟基督教
问:佛教跟基督教有什么相同?请法师开示。
答:佛教,前面二次讲演大致上都介绍过了。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的教导,它是属于教育而不是属于宗教。基督教与佛教相同的地方就是上帝爱世人,佛法讲的慈悲也是关怀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不同的,佛法不但是广泛的教学而且是非常深入的教学,它是帮助众生开启智慧。宗教的目的是希望众生能升到天国,这是在最后这个阶段不相同的地方,虽不相同但是并不矛盾,这个我们应当要晓得。我们在经典上能够看到,佛菩萨以及佛教导他的学生,对于上帝的尊敬绝不亚于宗教徒,甚至于比宗教徒还要超越。因为佛法经典里面对于天界里面的状况,说得非常详细,比基督教的《圣经》详细很多。
第二个问题,“基督教里的„永生‟和佛教里的„往生‟,有何区别?”
答:这个区别很大。不一样,完全不相同。基督教里面,它最高的境界是升天。这个升天他们不晓得,以为天堂只有一个,上帝只有一个,唯一的真神。其实,上帝太多了,数不清的。他们那个上帝,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忉利天主。你看看一个单位世界就有一个忉利天,三千大千世界里面,有多少个忉利天?一百亿个,一百亿个忉利天,一百亿个上帝,你到哪个上帝那里去?何况忉利天寿命的确是比人间长得多、福报大得多,还是有尽的时候。佛告诉我们,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一百年,他们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也以我们这个算法,一年三百六十天,他的寿命是一千岁,他的一天我们人间一百年。寿命再长也有到头的时候,到头之后还要搞六道轮回,他哪里叫永生呢?看错了,不是永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同,那真正是永生,这个一点都不假。
第三个问题:„天主教、基督教说他们一旦生天,永远不会再受苦,和我们讲得不同,请问他们是打妄语吗?‟
答:他们没有妄语,他们说的话也是正确的。实在讲,其他宗教修行功夫也有浅深不相同。生天,我们知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有二十八层,他是生哪一层天,这在他们经典里面讲得不够详细。但是天人寿命长,天上福报大,正是所谓„乐多苦少‟,一般人很容易误会生天是永生,不会再受苦了。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忉利天人可能就是他们所说的天,中国人称„玉皇大帝‟。天人到什么时候才受苦?临命终时前七天。佛在经上讲,五衰相现前,他才感到恐怖,才感到苦。由此可知,他那么长的寿命,通常他没有觉得他有苦受,只有在临终之时,他才有苦受,这是很容易被人误会他是永生,永远离苦得乐,会产生这个误会。以忉利天来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我们以人间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假使天上也是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他的寿命是一千岁,要到最后临终前七天,他才会感觉到有痛苦。由此可知,天人容易被顺境所迷,他很少有逆境,他被顺境所迷惑了,误以为生天是究竟。寿命虽然长,但有一定的寿命,寿命到的时候苦报就现前,而且还不免要轮回六道,这是我们一定要懂得、要明了。
关于其他宗教的这些人,我们有缘分也一定要帮助他。帮助他生天也不错,无论在哪一层天上,我们在佛经上看到,都有佛、都有菩萨在那边讲经说法,教化众生。所以不全是我们人间有佛法,天上也有佛法。他在这个地方不相信佛法,他相信耶稣,要到上帝那里去,我们就帮助他去;去了之后,上帝天天请佛来讲经,他不就跟上帝一起听经了?这都是好事情。所以我们要懂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问:如何引导基督教的朋友、亲人来学佛?和探讨真正的究竟和三世因果。听说基督教耶稣有十三年的时间不见,记载在《圣经》,是否也去印度取经?也是菩萨示现,在西方国家行善?
答:度基督教徒,你这个心不能说不好,也不能说完全好。我们跟所有宗教往来,不要有一个这样的心,就是想把他变成佛教徒。如果有这样一个心,宗教就免不了要有战争。为什么?争信徒,会打架,不可能和睦相处。我们如何跟他相处?我们尊重他、敬爱他、信赖他、帮助他,希望他是真正的基督教徒,希望他将来真正升到天国,亲近耶稣,这样就对了。我们要想把他拉进佛教来,他想把我们佛教徒拉去信他们,这个事情不是麻烦吗!这不是朋友之道。我们跟你交朋友,我不会把你家的小孩拉来,说:„你叫我爸爸,不要承认你自己的爸爸,你要反对他,你要认我作爸爸。‟这两家不就要打架了?我们对他应怎样?„你要孝顺你的父母,要听你父母的话‟,人家很欢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以千万不要有这个念头。
我们劝导他,好好的学它的经典。神爱世人,你要把神的爱落实在自己身上,自己代表神、代表上帝爱一切世人。我们要这样教他,这个世界上就不会有宗教战争,宗教与宗教之间才会和睦相处。他信哪个教,我们尊重他那个教,我们帮助他信他那个教。
我们对任何一个宗教都礼敬,决定没有毁谤,决定没有轻视。我们入基督教堂,见到十字架,我们也致敬。到天主教堂见到耶稣像、见到圣母像,我们也跪下来拜。
他们看到就很奇怪:„你们怎么会来拜?‟
我就告诉他:„那是阿弥陀佛。‟
„那怎么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神通广大,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你们是基督徒,应以基督身得度者,观音菩萨、阿弥陀佛就现基督身来度你们。应以阿訇身得度,就现阿訇。这是回教。所有宗教都是一家。‟
他们讲:„神只有一个,唯一的真神。‟
我们也跟他说:„确实是一个真神,一个真神能够示现种种不同的形相,度种种不同的根性,于是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宗教,还是一个神,那就不会打架了。‟
所以我见到耶稣也拜,见到玛璃亚也拜,见到大梵天也拜,见到他们的宗教我都拜。我拜给他看,„我不但拜你们的神,我还读你们的经。我知道你,你不知道我,你吃亏了。你要想知道我,你好好去念佛经,你就晓得了。‟
所有宗教都是一家人。你要提倡这个第一,反对那个,最后反对都是反对你的神,那个神变一个样子,你就不认识了,你就反对他。错了!他是千变万化。就好我们自己的爸爸一样,我们自己的爸爸换一个打扮,穿上另外一种衣服就不认识了,就不认他是爸爸,这成什么话!。
所以你要肯定,大家都敬神,神的神通广大,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以佛的立场来看,所有一切神都是佛菩萨化身。如果换到你们的立场来说,诸佛菩萨都是上帝的化身,不就扯平了。在回教里面,所有一切宗教的神明都是阿拉的化身。统统摆平了,一家人不要再打架了,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大家都能过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就好。
基督教与佛教之间的渊源
虚云老和尚:佛教与基督教本是同源,耶稣18岁以后曾往印度研究佛教,跟马鸣菩萨的弟子学过法。在印度呆了十几年后,才经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传教济世。这段经历,在耶稣首徒大彼得写的《水上门徒行传》中有记载,可惜此书在一千多年前为教廷所禁,以至于并没有公开流传。
季羡林教授:佛教未来的弥勒佛,与基督教的救世主弥赛亚是同一个。他认为,弥勒与弥赛亚都被称为未来的救世主,名字的发音非常相似,而且弥赛亚被视为慈悲的象征,弥勒也叫慈氏,是慈悲的意思……既然两教的未来救世主是一个,那认为佛教与基督教之间素有因缘,这应该也没什么大的矛盾。
德国学者凯斯顿(HolgerKersten)在印度、土耳其、伊朗等国研究考察十多年后,1983年出版过《耶稣在印度》一书,后来还拍成电影。里面也讲了,耶稣在12岁前往印度学佛,10年后返回故乡以色列。
俄国历史学家诺托维奇早在1894年,也曾于研究著作中表示,他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所寺院里,亲自读到两卷西藏经书,记载了耶稣在14岁时因为逃婚,随同商人来到印度地区,在此学习6年。后以种种原因,辗转到尼泊尔,继续学习佛法6年。
有些历史还说,耶稣之所以开创基督教,是因为他觉得释迦牟尼佛的教义相当甚深,直接传给世人的话,他们一下子很难接受,于是就以特别浅显、不违佛陀教义的博爱精神,作为弘法的立足点,让世人普遍奉行。
无独有偶的是,基督教四位圣徒所写、被教廷视为正统的四大福音书中,耶稣从12岁到30岁之间的事迹,竟然不约而同完全是空白。之所以这段经历全部被删除,有人猜测是教廷不愿承认耶稣与佛教有关,否则,就会有损基督教的权威地位。
其实,基督教的《圣经》,也并不是耶稣本人所造,而是以四大福音书为基础,由不同时代的40多位作者,经1600多年的时间编辑而成。所以,在某些方面,大家还是值得思考。
如今基督教在西方国家十分兴盛,上至国家总统,下至平民百姓,90%以上的人都信奉基督,这对他们行为等各方面,起到的约束作用不可思议。试想,假如没有基督教的导人向善,大多数人都唯利是图,只盯着眼前利益不放,那人类的道德肯定越来越下滑,整个世界也会动荡不安。所以,人类应当向真善美的方面发展,倘若抛弃了宗教的道德约束、古代的优良传统,到了最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可想而知。
第二篇:佛教与基督教差别
试比较佛教与基督教的差别
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09级宗教学系
200900011037
张燕红
内容提要:佛教与基督教都是世界范围影响力很大的宗教,作为宗教,它们有很多的相同之处,而作为不同的信仰模式,它们在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教义、经典等等方面有着很多的差别,在与中国的关系也有不同的发展模态。关键词:佛教 基督教 差别 中国
佛教和基督教都是影响力比较大的世界性宗教,那么它们是如何从产生一步步发展到现在的状况的,我们从比较中来探寻。
一 产生背景及发展传播的比较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是释迦牟尼考察当时印度的各个宗教而创立的。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是婆罗门教,其主要的教义是“梵我一如”、“业报轮回”,当时,随着印度政治、经济大发展,非婆罗门教的各种思潮兴起,统称“沙门思潮”,佛教也属于当时沙门思潮的一种。释迦牟尼寻求解脱苦难的道路按照苦行的方式修行了多年,不断折磨自己的肉体,结果并没有达到解脱。释迦牟尼通过反思,放弃了苦行,到尼连河沐浴,受牧女供养,调养身体恢复健康,到菩提树下静坐冥想七日,顿然了悟,成就了无上正觉,得到解脱的真谛,于是从身边的人开始传播。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当时在古罗马的帝国的统治之下,巴勒斯坦战争不断,灾难深重,压抑、绝望、萎靡、对统治者的仇恨,使犹太人指望“救世主”来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基督教主张弥赛亚和世界末日论,对现存秩序不接受,认为耶稣就是救世主,信仰他就可以得救,进而进天堂解脱苦难。基督教最先是继承犹太教的基本模式,以旧约为经典,后来又发展出了新约。
在各自成为世界性宗教的过程中,二者各自以不同的方式突破了自身的局限而为更广大的地区和人们所接受。
佛教有很强的融合性,在传播过程中能够其他的思想形态相结合。例如在印度,与印度教相结合,在中国,吸收儒家道家思想,在日本,与传统的神道教相结合。另外,佛教的教义有很强的渗透人心的力量,其教义指出了人生的痛苦,并分析成因即来自人的欲望,寻求解脱的途径,这一点有普遍的人性依据,因为每个人都会有烦恼,并对宇宙人生有很多的困惑。
基督教跨越了犹太教的民族主义,在新约的歌罗西书,第三章11节这样说“在此并不分希腊人、犹太人、受割礼的、未受割礼的、化外人、西古提人、为奴的、自主的、惟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基督教逐渐受到统治者的支持,成为了罗马国教,从而成为了世界性宗教。在教义方面,基督教在以全人类的视角,宣扬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原罪面前人人平等;耶稣以自己的牺牲赎了所有人的原罪,大家都获得了拯救;末日审判也是审判全世界的人,信仰耶稣的人得救。
二 教义、仪式、宗派等横向差别
总体来说,佛教更多的是智慧,这种智慧洞悉宇宙命运祸福无常的根由,不是“无法理解,所以相信”的信仰,是一种有哲学倾向的合理性思考,主张发挥人的内在本性来解除多种烦恼。基督教更多的是信仰,通过尊重、信仰、敬拜上帝,获得拯救,是对上帝的外在的信赖和依靠寻求解脱和得救,比佛教有更多的神秘主义色彩。
在具体的方面,它们的差别有: 1
神的信仰
神的信仰是宗教的基本点。
佛教是以释迦牟尼为最高神的多神论,基督教是一神论,摩西十诫之一就是“除我之外,没有别的神”,在神灵系统方面,佛教比基督教要复杂。在一神教看来,信仰只能是信一个神,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的多神信仰又可以看做是无神的,佛教徒也自称“学佛”而非“信佛”。
释迦牟尼称为佛陀,简称佛,他是觉悟了的人,自觉觉他,不仅了悟人生烦恼,洞彻人生究竟,而且帮助他人解脱世间烦恼,是觉行圆满。上帝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创造并主宰着世界,他是圣洁、公义、慈爱,是真理、道路、生命。释迦牟尼是佛教神的谱系中最高的,但是佛教认为佛与众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佛是觉悟了的人,人是未觉悟的佛”。上帝是绝对的至高者,高于人类和一切生灵,人类不能僭越和亵渎神,不过人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2
经典
经典是宗教的载体。
佛教经典众多,是人为的经典,分为经、律、论三种。经典有印度传入的原典,也有译梵文为中文,也有中国人伪托佛陀而编纂的,同时各个宗派有不同的主导经典,不同的经典有不同的主题。主要的经典有《金刚经》、《心经》、《楞严经》、《净土经》、《法华经》、《地藏经》、《阿弥陀经》、《六祖坛经》等等,体系庞大,传入中国后更是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更重要的是“佛无定法”,讲究“不立文字”,佛法对每个人受用程度不同,不执著于文字定理。
基督教只有一部《圣经》,是神启的经典,分为旧约27章和新约39章,各种宗派都以唯一的《圣经》作为经典,对《圣经》的态度比较严谨拘束。3
戒律
佛一般有基本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有菩萨八戒,沙弥、沙弥尼的十戒,严格来讲,有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佛教大乘讲持戒作为修行的方法,坚定持戒可以解除烦恼,渐渐解脱。
基督教基本的是摩西十诫:一,除我之外,没有别的神;二,不可雕刻偶像崇拜;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四,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五,孝敬父母;六,不可杀人;七,不可奸淫;八,不可偷盗;九,不可作假见证;十,不可贪恋他人财产。基督教的戒律是基督徒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导向,通过戒律让人知罪,虔心信主耶稣。4
仪式
仪式是宗教信仰的外在表现。
佛教仪式主要有礼佛、礼忏和课诵。礼佛即寺庙内供佛、菩萨,以香烛、花果供奉;礼忏,礼拜诸佛、菩萨,忏悔所造诸恶业;课诵,即早晚课诵念经典,诵念时有各种乐器配合。佛教徒例行仪式是赞颂佛法,祈求光明智慧,在民间佛教尤其是汉传佛教中,供养敬拜佛则有很明显的功利性。
天主教和东正教有七圣事:洗礼、坚振、告解、圣体、敷油、神品、婚配,基督新教主要有洗礼和圣餐两种,洗礼是新教的入教仪式,表明洗净罪恶,接受耶稣为救主;圣餐,分食饼和酒,代表耶稣的身体和血,圣餐后就领受了耶稣的灵性和诸益处。在平日的祈祷中,基督徒是赞美上帝,感恩和祝福。5
节日
宗教节日是宗教信仰的集中体现,佛教和基督教的节日都与自身的发展历史的重大事件有关。
佛教的重要节日有:浴佛节,即佛诞日,农历四月初八;佛成道节,即腊八这一天,佛在菩提树下顿悟成道;涅槃日,佛传教45年,80岁时的12月15日中夜涅槃。
基督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庆祝耶稣诞生,12月25日;复活节,纪念耶稣在死后第三天复活,春分满月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圣灵降临节,《圣经》中记载,耶稣复活后的50天,圣灵降临门徒,从此,开始向全世界传播福音。6 佛教僧侣和基督教神职人员
佛教可称长老、法师、师父、律师、禅师、上师、和尚、比丘、沙弥,女众则称和尚尼,比丘尼,沙弥尼,尼师等。佛教称僧是三宝之一,佛是真理的觉悟者,僧,是真理的弘扬者与传承者,依靠三宝才能在轮回里得到解脱,因此要拜佛、法、僧三宝。小乘的僧侣主要是起到传播佛法的作用,大乘的僧侣会有关注社会的慈善行为。
天主教神职人员是:教宗、枢机主教、主教、神父、修士、修女,基督新教里有牧师、长老、执事。教宗(教皇)具有较高地位,宗教改革之前,普遍认为教皇是上帝的代表,救赎要通过教皇才能领悟上帝的旨意,但基督徒单单敬拜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
佛教徒要靠自己的修持,除非明心见性、悟道成佛,否则不能出三界“轮回”,基督徒依靠认罪、悔改、信耶稣,才能得救。7
教派
宗派是宗教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表现。
佛教总体来说,分大乘和小乘,按照具体教义来说,分为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密宗等等。
基督教自从宗教改革后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者分别有很多的小宗派。8 修行观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不用外求,所有要努力自我修行,把压抑遮蔽的佛性开掘出来,就可以觉悟,解脱烦恼,目的是离苦得乐。佛教是智慧型的内在超越,主张发挥人自身的潜能。当然,修行也有外在的方法,大乘讲六度法门,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般若即智慧的理悟。
基督教认为,得救只能依赖信仰上帝,靠耶稣基督的救赎,即“因信称义”(基督新教),目的是赎罪获救。基督教是信仰型的外在超越,主张信靠上帝。10
苦难观
佛教四谛中有“苦谛”,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是苦的,痛苦的根源是来自人性中的贪、嗔、痴,此谓三毒,只有“降伏其心”,内修开掘佛性,了悟人生究竟,克制欲望,才能消除烦恼,达到解脱。
基督教也认为人生是苦的,但其根源是人的罪,人类祖先犯的罪是“原罪”,会遗传给世世代代,人类自己所犯的罪是“本罪”,由于这双重的罪会造成生命的苦难,个人无法靠自己解脱,只能信赖上帝的解救。
来世说
佛教三世说,前世、今世、来世,前世受无明之惑而造业,今世受报,感受苦果,而今世又造业,来世又报,就这样在六道之中无尽轮回,只有涅槃才能脱离轮回。
基督教分现世和来世,没有轮回的观念,在受末日审判时,信基督的、行善的人来世能够进入天堂享受极乐,作恶和不信基督的要下地狱,遭受折磨。14
宇宙观
佛教主张一切是因缘和合而生,释迦牟尼不是创世神,世界的成因是依循成、住、坏、空的自然定律循环。
基督教认为宇宙是上帝创造,由上帝统治主宰,而且按照上帝的目的来运行。15 宗教性格
这里所指的宗教性格是宗教作为一个单元,其处理事情的态度。
佛教的性格比较宽容温厚,也符合东方人的性格,对其他宗教或者思想流派是静观和吸收接纳的态度。基督教的性格比较严肃,因为是一神教,所以排他性比较强。
三 与中国的关系渊源及现代发展模态
“佛教在传入中国及其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与中国本土宗教,如儒道的冲突、融合过程,从而促使佛教在倡导‘普度众生’的教义的同时,展示出它固有的文化圆融特征。”①
佛教传入中国有东汉明帝夜梦金人的传说,公元64年,汉明帝派人去印度去请佛教人士,后来他们与摄摩腾、竺法兰返回洛阳传播佛教仪轨;魏晋时期的空观与般若义理相近,当时的“格义”把佛教经典翻译成汉文,用儒道的方法来解释比附和阐述佛教理论;南北朝时期,中国化佛教独立发展,唐朝时期达到鼎盛,虽然武宗废佛,其他的皇帝都是大力扶植。宋元明清时期,与儒道相融,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形态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
基督教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公元635年,景教,派罗马主教长安,受到唐太宗的友好接待,允许传教,后来武宗废佛,景教也消失了;16世纪60年代,明朝时期,天主教士罗明坚、利玛窦等进入中国传教,康熙到嘉庆时期,对基督教采取严格的措施,禁止传教,18、19世纪,帝国主义活动将传教作为一种手段。
佛教在传入中国之后,就以宽容和适应的态度积极融入中国文化,以重要的身份参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赵朴初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中提到,佛教对中国的思想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在文学、文体、艺术、天文、音乐、医药等都有着很多丰富的文化成果。“综观中国佛教的特质,主要有三个,即调和性、融摄性和简易性。”②佛教积极与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潮的变化相适应,吸收其他思想流派的观念,同时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所以形成了与印度佛教不同的思想体系,可以说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十分成功,不管是在文化及意识形态上,而且在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民族性格上都有着深刻的印记。
注释:
①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第五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 页
②文史知识编辑室:《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页
参考文献:
卓新平主编:《宗教比较与对话》,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黄心川 主编:《世界十大宗教》,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文史知识编辑室:《佛教与中国文化》,中华书局,1988年版 李宽淑(韩):《中国基督教史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第三篇: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人生观
一个人的人生观常受他所信宗教的影响。因此,基督徒与佛教徒在人生观中显得颇为不同。在本论第二、三、四篇中,已论及两教各种人生问题。在本篇中,为了较有系统地作一总括起见,若干或稍会重复,亦所难免。
基督教的人生观
一、人的起源:人类最初的祖先亚当与夏娃,由上帝在造天地万物时最后一天造成。人被造时与其它动植物被造大有分别。上帝造万物,只是用说话的方法,要有什么,便有了什么。但在造人时,却是根据自己的形像,并将祂的灵气吹入人的鼻孔中才造成的(创一
26、二7)。上帝的形像是指祂最高最完善的德性,非指外表形像。人接受了上帝的灵气,是指人从上帝秉赋了生命,并开始与上帝直接发生灵性的交通的关系。
因此,人在世界万物中,显得最高等及最尊贵。人有理性,也有良心。人能揣摩思想各种复杂问题,如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以及如何改善衣食住行等实际生活。人又能欣赏各种古曲文物、音乐艺术,因人是万物之灵,与动物全然不同之故。动物只会本能地觅食疗饥,与别的动物争斗,毫无文化生活可言,人既由上帝所造,故人类应互相尊敬相爱,彼此帮助,过和睦生活 至于虐待他人,集中营制度以及蓄奴养婢等有违人道之事,都为基督教所不许。
二、人的命运:人类祖先未犯罪前,在伊甸园中曾过着纯洁、快乐、无罪的生活。但自从他们违背上帝,被赶出乐园以后,原罪便进入世界。于是,整个人类的命运,便都伏在罪恶与死亡之下了(罗五14-15)。人有时也许会偶有「快乐」,但均是世俗表面之乐,其根本罪恶问题,并未解决。因此,当尚在世界活着时,已与上帝断绝灵交,成了「灵死」,以后有一天肉体一定要死去,成为「身死」,当耶稣再次来世,人类都要接受审判,凡未称义得救者最后都要轮到「永死」的悲惨命运。
至于基督徒,他的一生命运都在上帝的引领与安排之下。但并非都能保证个个前途光明,一帆风顺。因如能「担保」,那末基督教便与那些主张「有求必应」专拜泥塑木雕偶像的宗教无所分别了。上帝为了加增信徒信心,使他更能坚固不移,有时且常会使基督徒遭受某种有限度的困苦与艰难。例如旧约中的约伯便知道这点,他虽在大痛苦中仍旧说:「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伯廿三10)再如新约的雅各也规劝人说:「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耐…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基督徒在世时,因有耶稣同在,信心坚强,仰望主恩,所以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始终心中平安喜乐,决无沮丧懊恼失望现象,耶稣对门徒说:「如今你们求就必得着,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约十六24)保罗也劝勉信徒说:「在指望王要喜乐。」(罗十二12)又说:「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四4)
三、人的救赎:救赎是指拯救人的灵魂而言。一般宗教及世人的拯救方法,大致不外三种:
1、攻克己身的苦行法,如佛教、婆罗门教和耆那教等。
2、求神悦纳的「献祭法」,如印度教、犹太教,以及我国一般民间宗教信仰。
3、画符念咒的「符咒法」,如道教、佛教中的某些宗派,如密宗以及各地未开化土人的原始信仰。
但基督教不用以上的方法,却有其独特的救赎之道。两千年前,那稣从天而降,道成肉身,用言教启迪人心,以自我牺牲,死于十字架上,完成了救赎人类大功。人只要一面确信自己是罪人,实在无法自救,真诚悔改;一面虔信耶稣是上帝道成肉身,他的死与他的流血,确能赦免我罪。人如有这种信心与行动,便能得到救赎,还我清白无瑕,此即原罪蒙赦。在人的救赎一事上,除耶稣能救人外,任何人及任何思想都不能插手帮助什么。因此,基督教中没有人为的超荐,或替死人代求代祷等协助死者早入天堂的事情,关于人如何信教等详情,请阅本书第九篇「礼仪观」。
四、人在世界的地位:上帝造好人类祖先后,便吩咐人类管理这个世界,使万物伏在人的脚下。「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创一28)新约希伯来书说:「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赐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伏在他的脚下。」(二7)但人终因犯罪结果,已失去了这种荣耀;唯有信耶稣者,因耶稣的代赎救恩,才恢复这种人是万物之首的崇高地位。例如今天世界各地仍有不少人视上帝所之物为神明,见了水牛、狐狸、大树、怪石及自然界诸现象,如雷、雨、日、月等,莫不虔诚不拜,以为无上神祗。人岂非反而伏于万物之下?但基督徒因清楚明白世界万物不过是上帝所造,毫无神秘可言。因此,不单不拜它们,反要使用万物。衣食住行,可说都是取于万物。如食用猪、牛肉以养身体,用皮制衣御寒,用木头造屋等等。
五、人与别人的关系:基督徒根据圣经,相信现今全世界人类是由一个家系而来,即由始祖亚当、夏娃而出。但如再严格讲,人类是从亚当后裔挪亚的三子,闪、含、雅弗而来。亚洲人是闪的子孙,欧洲人是雅弗的子孙,非洲人是含的子孙。圣经说:「祂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徒十七26)
原则上,基督教次为世界是一个大家庭,上帝是天父,我们都是祂的儿女,因此人人应该彼此相爱,互相尊敬。基督教更以为服事别人南一种爱人的表现。耶稣曾说:「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因此,基督徒的整个生活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世界上的慈善福利事业,做得最多的便是基督教。
基督徒虽称呼同样信耶稣的人为兄弟姐妹,但那不过是教会中一种独有的「称呼」,并非说信耶稣的人才是弟兄姐妹,不信者则把他们视作仇敌。不管人信或不信,他们都为上帝所造,基督都爱他们。因为耶稣教导人说:「因为祂(上帝)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太五46)
基督徒在家庭中,也是孝敬父母、亲爱妻子、扶养儿女、有正当职业、做良好国民、爱社会、爱国家,规规矩矩在世做人,耀上帝,帮助别人,直到离世去天家为止。基督徒相信家庭中每一成员,都是上帝所安排的,父母是上帝在世界的代理者。为教养儿女,妻子或丈夫都是上帝所选的忠实配偶,儿女则是上帝所赐的。一家人都是互相尊敬,相爱相亲,融融洽洽,过那是快乐光明喜乐的基督化家庭生活(弗六1-4,五22-33;箴一8;诗一二七3)
六、人生的目的:基督徒活在世上的目的,不只是劳苦工作,成家立业,传宗接代便算了事。基督徒因仍旧是人,当然要过正常的人生生活。但除此外,尚有一个人生最大目的等着去做,即是想法子把耶稣的救人福音,再去传给那些尚未信主的人,使他们有一日也能归入基督救恩之内,同享永生福乐。
在地上推展天国,领人归主,是每个基督徒必须应尽的责任。耶稣要门徒多结果子,荣耀上帝,结果子便是领人归主(参约十五1-16)。使徒保罗为了要引领他自己国家的犹太人同胞归主,大发热心,时常时伤痛,甚至说,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也都愿意(参罗九1-13)
基督徒既有这种神圣目标,因此他人生观变得十分积极,为了达成这个目的,梯山航海,赴汤蹈火亦所不惜。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特别表现在深入蛮荒边疆不毛之地宣教的基督徒们,我国早年基督徒亦曾深入塞外边疆地区广传福音,建立教会。时至今日,在世界每一角落,基督徒仍继续地默默做着个人布道工作。
基督徒在世上时,因有人生最大目的亟待实现,所以天天依靠耶稣,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从不灰心后退,非达目的而不停止。基督徒因有救人离罪的最高神圣目标,所以无形中,对世界的名利追求也显得淡而乏味,只要生活过得去便足够了。因此,基督徒很少会犯罪,以及自杀的,他们实在也为国家治安机关省了许多麻烦。
佛教的人生观
一、人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1、据佛经说,世界最初人类是由色界第二静虑处(第二禅天)的第三天光音天下凡而来。据说,当世界成劫初时,光音天中已有众生福报满尽,被迫不断下降,最后来到这个世界做人,成为人类最初的祖先,详见阿含第十四梵动经,第二十二本缘品,起世经第九本缘品等处。我国佛教徒对这印度古代神话似乎十分相信,例如印顺法师说:「这一个世界的人类,传说是从光音天下来……古代蒙昧的原始社会,一切是平等的,与佛经所说的最初人间恰好相合……。﹂(佛法概论九一页)如果人类真是如此而来,那末,佛教的五蕴人间说与轮回说都该推翻了。其实,从光音天来人的神话,与日本人曾自夸其祖先由天而来一样,都无非是一个民族想自抬身价,把自己说成是「天神」子孙的狂妄者罢了。
2、大乘佛教以为万物均由因缘生,无实读、无本质、无自我,都不过是若干「因」借着若干「缘」而生成的结果罢了,至于人,亦不过由「色受想行识」五蕴所成而已,蕴是「集合」之意。色蕴 Rupa,人的物质部份,受蕴 Vedana,人的感觉作用,想蕴 Sanna,人的知觉作用,行霭 Sankhara,人的思维作用。识蕴 Vijnana,人的个别作用,人心理活动的统一状态。识的意义甚多,佛教中有第八阿赖耶识,第七末那识等的说法(详情请阅佛教学研究一○六页)第一色蕴是人的物质部份,后四蕴是人的精神作用。人的整个组合就是如此,都是因缘假和合而成罢了。
至于人的生命究竟从何而来?佛教甚难答复,只能笼统地说是由六道轮回而来,心悟法师说:「我对于自己的生命究竟从何处而来到人间,尚且一无所知,更何况是他人的生命?」(佛教人生观)
二、人的命运:人生是苦,自诞生以至死去,都在苦的波浪中翻腾。人生少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忧悲恼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等八苦。中阿含经第七:「云何苦圣谛,生苦……所求不得苦,略五盛阴苦。」苦的根源是「无明」。如能好好修行,除去无明,便不再轮回,而在涅盘中安寂了。佛教又信「业」Karma,现今人生一切之好坏苦乐以至贫富等差异,都不外是前生业力所致。心悟法师说:「现实人生之果报,走出业感所感召的,至于苦乐与祸福,乃是由于过去业行善恶所招致。」(见同书)
佛教也许为了安慰人心,说人生不单是苦,但也有好处,是指人有智能能追求佛法而言。佛教以为生为「人」,实在不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梵纲经序)「人生难得,如优昙花。」(涅盘经二十三)又说人生有难,「正法难听……人身难得……。」(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第三三论品)其中「人生难得」一句,佛教徒最喜讲说,以为在人间道做人是最难得不过的了。佛教一面高唱人身难得,人最有价值;一面却又主张人不过由五蕴因缘假和合,无「自我」,无本体,是「无常」,甚至说成是由猪羊狗马等畜生所变,岂菲显得相互矛盾?如人只不过与别的众生一样,由因缘所集成,那还有甚么价值与尊贵可言呢?
三、人的救赎:有两种信仰,1、人只要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不断地念他的名号,并加上若于修行,死后便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享福快乐。这种信仰大约起自纪元前后,并在我国发达,最后成了一个宗派,叫做「净土宗」。依靠阿弥陀佛得救的思想,也叫做「他力信仰」,日本人信的也很多。
2、人必须要好好修行,勤修三十七道品,及其它种种方法,人只有靠自己的力量苦修,才能开悟,绝对不能依靠外来的任何神佛人等的助力。这种思想也就是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们的主张。在我国,从前的禅宗行者最能代表这种信仰,因属自力解脱,所以称作「自力信仰」。在我国自明朝后,由于各种原因,已变成「禅净双修」,禅宗也好,净土宗也好,不少佛教徒都认为是一样,成了无所谓。所以,现今的中国佛教界似已不分他力自力,变成了一个「混合宗」(真正坚持自宗信仰者除外)。凡不属净土宗的其它宗者,除密宗外,都能划入这个自力信仰之内。所诪密宗,在日本称为真言宗,信大日如来,注重咒语,与其它宗派又是不同。西藏佛教属于密宗范围,但与真言宗又不一样。
四、人在世界的地位:从六道轮回思想看来,人在这个世界是苦乐参半,既不好亦不坏,总比主在饿鬼、畜生、地狱等道受苦来得好些。因此,佛教要说「人生难得」,因为做了人后,才能有机会听佛法而开悟。据说畜生要先变成人,然后才能听佛法。佛教又说世界一切万物都有佛性(Buddhata),都是未来的佛,不单万物平等,人人也都一律平等,这就是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大般涅盘经第二十七师子吼品)。
如真是如此,那么人与万物便成一体,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便要大打折扣了,既然连猫狗虫蚁等都有佛性,那么人有佛性有何希奇呢?不单不希奇,反而有损人的威严,因把人与人以下的万物看为一体之故。其实,说穿了,这个所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思想,不过是从印度原有的泛神论信仰发展而来。再者,所谓人人一律平等,也不过是当年释迦牟尼在印度传道时为了争取更多信徒,高唱打倒四姓阶级制度而来。但以后逐渐推演结果,所谓佛性平等,也发展到人以外的动物、植物,一切山川草木国土身上去了,以为它们也都能成佛。再进一步更以为滚滚流水便是佛的说法,峨峨山岳即是佛身显现。佛即万物,万物即佛了。日本的宗教学权威加藤玄智博士称这种佛教信仰为「万有神教」。
五、人与人的关系:
1、对别人?佛教从轮回观点出发,以为自己的前生以及各生中,部曾有父母,而他们在今世也都在人间道做了人。因此,凡此世界的任何男子即是我父,女子即是我母。梵网戒经卷下称:「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如根据最后一句,那末,一切牛羊、一切鬼怪、一切飞禽、一切虫蚁,以至一切万物都成了佛教徒的父母了,因它们都是人道轮回中的众生。佛经虽如此说,也有佛教徒使用这些话批评别的宗教,尤其对基督教,说什么基督教只知爱信耶稣的人而不爱别的众生,但佛教却不是如此。佛教这种说法实在要不得,我们从未听说或看到有那一位佛教徒真心口喊相认一切陌生男子为父,一切陌生女子为母的。「一切」,当然也包括全世界的各色人种在内。
2、对自己家属?我国一般佛教徒从推演轮回思想结果,竟以为自己家庭中的每一成员,不是前来讨债索冤,便是前来还债报恩。无论父母、夫妇、子女、兄弟、姊妹,都是由于前生各种业力关系,而再投生在这个家庭中,以求重新互相解决前世的信冤,有的报冤,有的报德,有的收债,有的还债……。」(当代佛教演讲集中「妇女学佛应有的态度」一文)大致来说,凡对方对自己友善和好,顺服听命,被想成还债报恩;凡对方对自己凶恶残酷,倾家荡产,犯罪作恶等等,则属于前来讨债索冤。佛教徒就是用这种眼光来看家中的每一个人,如一个家庭的成员真是如此,岂非多么悲惨可怜?还有何快乐可言呢?因为大家的感情与生活都建立在利害关系上面罢了。我们很少听佛教徒说,家庭中父母以外的人,如夫妇、兄姐……,也都是自己的父母,照轮回道理及佛终来说他们也在一切众生之内,也应是佛教徒自己的父母才对,六、人生的目的:一个真正热心的僧、尼或白衣信徒,他的人生目的,不单自己努力修道,希望有一天能得解脱。也热望未信者也能相信佛教。因此,便努力向人传扬佛教。这点,在各宗教间并无分别。
但佛教徒也许需要多注重种种修行工夫,因比,不知不觉地,他的人生最大目的便落在自己的苦修与期望开悟这方面去了,换言之,别人如何,我不管他,只要自己多多修行,早日解脱,便是达到我的人生目的了。大乘传教徒常批评小乘佛教徒,只顾自救,但在中国大乘佛教徒所表现的,也并不优于小乘多少。从前,在我国大陆各地,许多佛教丛林寺院,都建于高山森林之间,与社会人民隔离,度其与世无涉的自力自养自修的消极解脱生活。既已远离社会,所以他们对社会既不行恶,也不行善,不发生任何作用。
佛教的修行工夫多而且繁,如想真正做到,只有夜以继日行之,这样,仍尚难达到所要求的最高标准。试想,为自己的修行,解脱目的已够辛劳,那有多余时间去完成其它的人生目标呢?甚至号称他力的净土宗信徒,也必须日日夜夜努力念佛,方能达到所定修行的标准若干,试想那有其它时间再做别的事?今日我国佛教僧尼及信徒,在传教一事上似远逊于古时信徒,现在大家终日或念经拜忏,或营商做事,为解决衣食等生活问题而忙碌不堪,那有多余时间与心情再去做个人布道,达成所谓佛教救人的人生目的呢?要言之,佛教的人生最根本目的,是要自己努力勇猛苦苦修行,有一天能救自己脱离轮回苦海,以达所谓涅盘境界。
第四篇:比较佛教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比较佛教和基督教生死观与临终护理
摘要:目前的科学技术还无法是人类逃脱必死的命运,走向生命终点的人都会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宗教在临终关怀中发挥的作用为临终者提供一定的宗教力量,一定程度上使临终者宁静安详的过渡到死亡,佛教和基督教在临终关怀中所起的作用各有特色,佛教和基督教在世界上拥有大量的信徒,其思想和理念具有很深的根基,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临终关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生死基督教佛教生死观临终关怀 关于生死
生死这个问题是人类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作为动物家族的一员,它的自然属性决定了“求生避死”是其本能的欲求。自然界的一切生物,无论生命长短,都不具备人类那种对死亡的深刻恐惧。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矛盾之中:一方面,科学技术影响并改变着整个世界,随着医疗水平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大大的延长,面对周围的环境,人类的能力越
【】来越强大;另一方面,无论科技怎样发达,至少目前人类还逃脱不了必死的宿命。1
1.1 生死现象
现代医学以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为基石,相信人在大脑死亡后,其意识即告终结,临终关怀无法减缓、也无力挽回这个过程。从现代医学诞生起,作为宿命性的死亡,就一直是医学所刻意规避的弱点,当现代世界确立其地位时,它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把“死者”从生者的社区中隔离开来,并将其排除出“人”的范畴。生与死之间被硬生生地设置了无法逾越的鸿沟,死亡带给人的是无尽的悲凉和强大的挫败感[2]。死亡使得个体生命成为向死而生的存在,赋予了人之生命的神圣性与唯一性,同时也赋予生命以尊严与权力。通过对生死的思考,人才会懂得生的有限性、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懂得死的终极性、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人才不会总是像一个动物一样地仅仅是追求“活着”,人要追求生存的价值。
当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点的时候,内心就会有逐渐增长的紧迫感和恐惧感,而当他(她)被疾病缠身,现有的医疗手段已经无法解除他(她)的痛苦,无法阻止死亡的降临时,宗教对于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与认识展现了其拯救或救赎的一面,是人对未知世界寻求慰藉的方法之一,也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所有世界性的宗教无不预设了解脱的存在,它们都指向对作为终极宿命的死亡本身的超越。无论是从历史上来看,还是从现代临终关怀的角度上说,宗教文化都起着特定的作用,临终关怀是宗教的起点和归宿,临终护理作为一个多学科、综合课题,帮助临终者宁静,安详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的一种手段,探索宗教理念在临终关怀中的影响及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宗教生死观
2.1 基督教生死观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念,一是上帝创世说。世界一切万有皆自上帝所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上帝在一个人出生之际,便将其生命蓝图赐给他,这个生命蓝图不仅在于此生,也包括死后的生命,人的生死是由上帝主宰的。二是原罪救赎说3。“原罪”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死”是上帝对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所犯“原罪”的惩罚,“原罪”遗传给后世子孙,成为人类一切罪恶、灾难、痛苦和死亡的根源。“就如罪恶藉着人进入了世界,同样,死亡也藉着罪恶进入了世界,这样死亡就殃及了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罗马书5:12)所以,死亡对于基督徒来说,是必须要坦然面对和接受的事情,无须抱怨或质疑,因为“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希伯来书9:27)。人类既然有了“原罪”,于是上帝派遣耶稣降世人间。耶稣通过他的“死”而为人类赎免了罪过,只有相信和依靠救世主耶稣为人类赎罪,人才能求得死后永生。三是末日审判观。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即将死亡时,都会在“世界的末日”接受上帝的最后宣判,宣判之后,得到耶稣救赎者就可以升入“天堂”,回到上帝身旁,去享受永恒的幸福。而无法获得耶稣救赎者,魔鬼缠身,受尽折磨,必受下“地狱”之苦。
基督教认为,人有两种生命:身体的生命(physical life)和灵性的生命(spiritual life);同时,人
【】也有两种死亡:身体的死亡和灵性的死亡4。在新约《圣经》中,基督教并没有将身体的死亡
看作是人之生命的结束。在基督徒看来,“今世的生命不是全部的生命”(路加福音18: 30)。死亡不再是令人害怕的仇敌,而是人脱离尘世的希望。基督徒常把身体的死亡比作“睡了”。死亡对于基督徒来说并不是一件可怕、绝望的坏事,而是“有福了”,“息了自己的劳 【5】苦”,安息在上帝的怀抱中,因此,基督徒面对死亡应当“时常坦然无惧”。基督教的这种生死观为其信徒提供了一个此生与彼生连续性的观念,在他们在面对死亡时起到一定的安慰情绪的作用,使得死亡不再那么可怕。对于临终者的亲属来说,这样一种以后会在乐园或天堂里与死者再次相见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悲伤的情绪,并从失去亲人的情感性冲击中脱离出来,带着与亲人再见的期待继续自己前面的生活。【】2.2 佛教生死观
佛教的生死观体现了佛教对人生的基本看法,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生价值的基本判断—“一切皆苦”一是超越人生痛苦的途径和结果—“涅梁寂静”。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说和“三法印”说。“四谛”中最根本的是“苦谛”。“苦谛”的意思是说生存就是苦——不仅人的生存是苦,一切众生的生命都是苦,不仅人的现世是苦,人的前世和来世也都是苦。最常见的是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取蕴苦等。佛教认为人生是无常的,无我的,所谓“诸行无常”,简单说就是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世界上没有湛然常住、永恒不变的事物。所谓“诸法无我”,是说一切存在都没有独立的不变的实体或主宰者,一切事物都没有起着主宰作用的我或灵魂。从佛法的眼光看来,人生、老、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战乱等诸苦,都由“生”而来。既有生则必有死,必有死后的再生,所有生命体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恶鬼道、地狱道这“六道”中不断流转、轮回转世。在佛教看来只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能超越生死,脱离苦海。而脱离生死流转的前提就是看破生死,所以,看破生死是佛教的根本教义。
在佛教看来生命是一种轮回,人活着要经历各种苦难,人生终究都是辛苦的,每一次的死亡都是一个机会,要么再次进入六道,开始下一次的生命旅程,要么跳出三界之外悟道成佛,所以人应该看淡生死。
2.3 基督教与佛教生死观异同
两者都相信神灵的存在;承认肉体的死亡;终极宿命是对死亡的超越。都关注死后的世界,宣扬人的肉体死后,其心灵进程并没有结束,或灵魂永存,或轮回再生,行善者死后享福,作恶者死后受罪,以此创造劝善止恶的社会教化效益,解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调节和平衡社会心理。基督教倾向于认为人是靠借助神的外力来得以解脱,佛教则倾向于个人自身的努力。临终护理
临终关怀的服务哲理是:以照料为中心,维护人的尊严,提高生命质量,共同面对死亡。其目的在于,给予濒临死亡的患者以亲切的抚慰、良好的照顾和尽可能的帮助,让其安然故去。临终关怀从本质上说是为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存质量,而不是延长生存时间,使临终者坦然地、舒适地、安详地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同时给予患者家属精神上的支持,进而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现代临终关怀从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等方面对临终者进行关怀
【】和照顾,使“逝者魂安”、“生者心慰”,做到“生死两安”6。
3.1 临终护理历史渊源与发展
临终关怀系译自英文“ Hospice”,最初孕育于基督教徒在瘟疫与战争中,缺乏医疗机构的情况下对濒死者的慈爱关怀,Hospice多隶属于宗教团体,是一种慈善服务机构。1967年英国人桑德丝(Dame Cicely Saunders,1918-2005)创办圣·克里斯托弗救助院
【】(St.Christopher’s Hospice),乃是现代临终关怀运动兴起的标7。1987年,我国大陆建立第一所临终关怀机构———北京松堂关怀医院,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开始了现代意义临终关怀的研究与实践。临终关怀运动的兴起与推广,得益于西方基督教的思想传统,至少在其创始人桑德丝那里,她仍然将这种关怀理解为对“上帝之爱”(love of God)的诠释,并将其视为自己的天职。临终关怀运动所秉承的乃是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人自身尊严和价值的发现。桑德丝同时也主张打破宗教的壁垒,把不同教派、信仰的宗教徒和非宗教徒中的需要帮助者,尽可能多地纳入到临终关怀运动的体系之中。虽然与基督教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临终关怀运动在其产生之初,就带有一种普世性的道德情怀,始终把临终者本身作为首要的关注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临终关怀运动便超 越了基督教的范畴,使其与其他宗教或地方性知识的结合成为可能。西方宗教以基督教为主,东方则以佛、道、儒三教为主,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宗教有基督教、佛教、道教和儒教等。相比于其他宗教,佛教更像是一套专门为死亡所准备的哲学。一方面看,佛教对生活的淡然无视可以帮助临终者放下对外部世界的留恋与不舍,以获得内心的平静;而在另一方面,它又提供了具体的训练方法,使病患、亲属及治疗师三方,都可以通过一项确定的技术——冥想(meditation)技术来达到上述平静状态。
3.2 基督教临终护理
基督教的临终关怀建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理念:站在基督教的立场关怀临终患者,使其透过宗教信仰的力量,得到内心的安宁,勇敢和安详地面对死亡,能坦然、安宁、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基督教认为死亡并不不是终结,人类可以通过相信耶稣,在肉体死后,灵魂去往天堂与主共享永生之乐。临终者可以坦然面对死亡,从死亡中超脱出来,迈向新生,超越死亡。这样,用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对临终者的灵性的抚慰,相信者必可获得对死亡的释然。基督徒认为疾病会带来上帝的恩典,因为神会借着疾病来造就人,病痛是一种让人和基督合一的方式,病人应当坦然接受病痛的现实,并积极等候其背后可能的祝福和恩典,但这也并不代表病人只能在消极的忍耐病痛的折磨,而应该积极地治疗。“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哥林多前书3:16—17)拒绝看病,放弃医药就是抗拒神,违背神的命令。临终的病人应当把他/她最后的自我呈现给上帝,既然死亡代表着与基督合一,那么基督徒在临终时是希望离开尘世的。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启示死者与生者此都不只是躯体,使他们明白灵性与生活蕴藏着无穷的寓意,帮助家属和临终者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死亡,坦然面对死亡的到来,选择适当的临终关怀方式,为临终者平静度过肉身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也为生者提供一个值得期待、继续生活的理由和前景。
在基督教群体中,被期待提供临终关怀的主要有这几类人群:亲属、神职人员和其他信徒。临终及死后的基督教仪式也是整个临终关怀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通过为临终者祷告、抹油,消除心中的恐惧和减轻身体的痛苦。在病人临终时,神职人员需要为病人做一件圣事——傅圣油——又称终傅,即由神父用经主教祝圣过的橄榄油敷擦病人的耳、目、口、鼻和手足,并诵念祈祷经文,减轻病人精神上和身体上的痛苦,同时赦免病人的罪过。基督徒死后的葬礼不只是要埋葬死者的尸体,还要为他举行安魂弥撒。基督教的临终关怀实践,包括祷告、葬礼、抹油等仪式都是生发于其关于人、生命、死亡的基本看法,旨在为 死者平静度过肉体生命的最后一段路程,也为生者提供一个值得期待、继续生活的理由和前景。
基督教的生死智慧在理论和实践上对临终关怀有深刻影响,在理论层面,对临终关怀提出了积极探索,即以积极的、理性的态度面对死亡及开展全面照护。
3.3 佛教临终护理
在东方国家,在以佛教信仰为主的日本、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也有其以佛教源起的临终关怀传统,虽然形式不同于西方,但其人性、人道的普世性核心价值却大同小异。佛法注重普世济人,佛教的博爱精神并不只限于信佛者。但佛教在临终关怀的实践中并未获致普遍的接受,因为一方面它与传统的儒道文化相冲突。在儒学作为主流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国人的死亡价值观倾向于忌讳谈论死亡,对临终者更是一个不愿面对的残酷事实;另一方面,佛教的临终关怀,其对象是非常有限的,还有就是佛教僧团本身对临终关怀的参与程度并不高[8]。佛教临终关怀的目的就是超越轮回的束缚,最起码助一臂之力,使临终者以欢喜的心情去转世,有机会再进一步努力;再者,可有效地管理现实的情绪,提高生命层次;最终,在临终或中阴之时摆脱轮回,彻底解脱。
佛教认为执念是万恶之源、痛苦之本。在进行临终关怀工作中帮助患者破除“执念”,通过讲解佛法故事帮助患者分析过去、现在、将来的执念,劝其放下人世间的名利,看淡生死,使其得以无所牵挂地离开人世。患者接受规劝同时要静坐休养,进行内省反思,达到心
【】灵上的平和9。相对于其他宗教,佛教有着特有的“冥想”技术。“冥想”技术是整个临终关怀工作的核心。通过“冥想”技术的应用,临终者把疾病看成是一种“牺牲”与“受难”,是在为亲人承受苦难,为他们挡灾积福,从而获得克服死亡的勇气及幸福。此外,佛教的瑜伽、禅定、气功等方式都可以使患者达到安宁的状态。
在临终关怀的方式上,主要是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汉传佛教以“助念”为主,是指在病患死后,包括僧侣、亲朋、家属在内的人员集体念诵佛经、佛号,以帮助死者更好地往生。佛号多选择净土宗的“阿弥陀佛”圣号,佛经则包括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法华经、华严经、药师经、金刚经这五部。而在藏传佛教中,临终关怀实践以“迁识”为主。迁识也叫作“颇瓦法”(phowa),它是指密宗的法师们能够通过其自身的修行,将死者的神识超度至西方极乐世界。当病患过世后,西藏的法师们会反复修颇瓦法,并辅以超荐法、忏摩法、六道净化法等,或念诵莲师心咒、观音心咒、金刚萨埵咒、无量光阿弥陀佛咒。3.4 宗教与临终关怀
如果临终者本身是某个宗教信徒,那么宗教形式的临终关怀无疑会为其带来强大的宗教力量,为其平静的过渡到死亡提供一定的帮助。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其实从小是处于与宗教隔绝的状态,甚至将宗教视为一种“迷信”,他们已经无法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只是在经历的生活的苦难和病痛的折磨之后可能会转向对宗教的信仰。当一个临终者对现有的医学和科技水平失望时,他(她)可以在宗教中找到想要的资源,愿意接受宗教的指导,对世界的新的理解可以帮助他们获得内心的完整,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并帮助他们重整业已失范的自我的认知秩序。
代临终关怀已经发展出“四全照顾”,即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照顾。全人:把病人看作具有身体、心理、社会及灵性各方面的需求及反应的全人;全家:除了照顾病人以外,还要考虑到家属可能发生的种种问题,为家属提供咨询、协助、哀恸等照顾;全程:从病人接受临终关怀到死后的延续性照顾;全队:由一个团队的人为临终的病人及家属提供服务,其中包括医生、护士、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宗教人员等。笔者认为为了践行多元文化护理的理念,为了满足信仰宗教的甚至非宗教信徒的临终者的需要,医院可以与宗教团体展开合作,建立起更加健全的临终关怀的体系,即使是非宗教信徒的临终者,运用宗教的一些理念来指导临终者及其家属也有一定的意义的。大量的人生实践表明,凡信教患者,可以很好地进行与宗教相关的临终关怀引导,使人的死亡认知逻辑合理化(而非结果合理化),进而产生强大而有效的临终关怀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建波.拷问生死:哲学视阈中的生存意蕴[D].郑州大学,2005:3.[2].A Matter of Life and Death[J].Beijing Review,2007,06:20-21.[3]龙爱仁(Aaron Kalman).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ideologies represented in the Hebrew bible and taiping jing :conceptions of life and death.[D].Zhejiang Univeisity,2014 [4]黄剑波,孙晓舒.信仰、生死及死亡之后——基督教与现代临终关怀的理念与实践[J].社会观察,2007,09:20.[5]余秋胤.基督教·佛教生死观及其价值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16:192.[6]郑金林.基督教的生死智慧与临终关怀[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02:25-27.[7]黄剑波,孙晓舒.基督教与现代临终关怀的理念与实践[J].社会科学,2007,09:137-141.[8]刘丽,韩传强.佛教对临终关怀的参与——护理伦理视域下的临终关怀之管窥[J].学理论,2014,18:32-33+36.[9]嵇承栋,崔明,钱洁,李超全,王鹏飞,马瑜,许畅.佛教在临终关怀中应用的探索[J].医学与哲学(A),2014,06:37-39+47.
第五篇: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基本教义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中记录它们的“历史”“神”等资料的书分别是什么? 佛经有三藏十二部 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经藏是说定学;律藏是说戒学;论藏是说慧学。释迦牟尼佛入涅盘之后,大迦叶尊者率领五百证果罗汉在七叶窟结集三藏。阿难尊者将佛一生所说的法,记录成为经藏。优波离尊者将佛所规定的戒律,整顿成为律藏。大迦叶尊者将佛弟子读经研律的心得,收集成为论藏。十二部就是经典的体裁,分为十二部。有偈云:“长行重颂并孤起,譬喻因缘与自说,本事本生未曾有,方广论议及授记。” ①长行:就是经文一行一行的长文。②重颂:将长行的义理,用偈颂方式重新说一遍。③孤起:单孤的偈颂,与前后经文没有关系。④譬喻:用比方来说明经文的义理。⑤因缘:叙述某种事发生的因缘。⑥自说:平时有人请法,佛才说法,唯独阿弥陀经,无人请法,而佛自说。⑦本生:佛说过去弘法利生的经历。⑧本事:菩萨罗汉在因地所行的事迹。⑨未曾有:从来没有见过的神通变化。⑩方广:就是方正广大的经,有圆融无碍的境界。⑾论议:佛弟子研究经律的报告,或者佛与弟子讨论的记录。⑿授记:佛给菩萨授记,何时成佛、在何净土等等的预言。道教是 《道德经》,《老子》 基督教是《圣经》 伊斯兰教《古兰经》 《水上门徒行》:耶酥基督曾秘密在印度学习佛法十二年 基督教早期经典《水上门徒行》(水徒行传、水徒福音)在2004年被教皇公开确认是真的。《水上门徒行》中基督自述:“你(佛陀)所赐给我的道,我将在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赐给他们,他们也将领受”。这部经典实际上已经指出:耶稣基督是在印度学了12年佛法以后,针对西方人特点,把佛教的净土宗加以简化的方便法。因为天堂虽然不是净土,但是去净土的过渡,是“净土预科班”、净土集训班,基督将在天国把人们送到阿弥陀佛的净土。《水上门徒行》 7;14 节选 耶稣到了加利利的迦拿,是他曾变水为酒的地方。有位法利赛人,名叫安得烈。他听见耶稣到了加利利,就来见他。安得烈问耶稣说:“主啊。你世上的老师是谁?你所行的神迹,若没有老师的教导,无人能行。” 耶稣就对他说:“若不看见神迹奇事,你们总是不信。” 耶稣举目望天说: “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秘密地指导,我接受释迦牟尼佛陀的教义。佛陀是我在世人唯一的导师。我在印度学习了十二年佛陀的教诲。如今人子得到了荣耀,父在人子身上也得到了荣耀。我们父子因为佛陀的伟大方能得到荣耀”。安得烈又问拉比(耶酥):“如何才能道成肉身”? 耶稣回答说: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太初有道,道与佛陀同在,道就是我的师尊佛陀。我的生命就是佛陀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孩子,你们是从血气生的,是从情欲生的,是从人意生的,不是从神生的。我对愚蠢的你们说地上的,你们都不信。如果对你们说宇宙唯一的真理——佛陀的教导——你们如何能信?所以,我只对你们讲最浅显的道理。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秘密地赐给你们一条命令: 乃是叫你们听从我的老师佛陀的教导,荣耀我的老师佛陀。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爱我伟大的老师。你们若有敬爱我的老师佛陀的心,父和我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礼拜我的老师释迦牟尼佛陀: 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将遵守你的道。如今他们知道,凡你所赐给我的,都是从你那里来的;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将在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赐给他们,他们也将领受。他们已确实知道,我是你的弟子。求你保佑他们脱离罪恶。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求你使他们因遵行你的教导而得到永生。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 你的道就是真理。叫他们也因你的真理成圣。” 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地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教皇 保罗二世 与《水上门徒行》 法国时报:教皇保罗二世抵法国路德圣地朝圣 2004年08月15日 本周日是天主教的圣母升天节。凡帝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飞抵法国西南部的天主教圣地路德,为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十余万朝圣者主持弥撒。法国天主教圣地路德,由于历史上传说圣母玛丽亚曾经在此多次显灵而闻名于世。每年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信徒及残疾重病患者来到路德圣母显灵洞祈祷朝拜,期待寻回生命与健康。今天圣母升天节,教皇保罗二世再专程来到路德。依照传统习俗,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到机场迎接教皇。教皇赠送希拉克一套基督首徒彼得所著《水上门徒行》。这也是教皇第八次来到法国。他行前曾表示,这次既不是正式访问,也不是宗教之行,他是以一位身患重病的普通朝圣者身份前往路德。长久以来,凡帝冈教庭与法国政府在政教问题上一直有存有争议,法国实行政教分离国策,规定学校世俗化。最近,法国通过禁止校内佩戴包括天主教在内的各类明显宗教钸物标记,以及希拉克坚决反对将天主教信仰写入欧盟宪章,都曾引发凡帝冈教庭的不满。意大利邮报 在2004年的平安夜祈祷当中,保罗二世为那些丧身于战乱和流血冲突当中的亡灵祈祷;他和众多教众一起,重新回顾了耶稣基督来到尘世的过程,为教众选读了《水上门徒行》。在“弥撒”仪式上,保罗二世向耶稣祈求获得帮助,不过并没有提到任何具体的冲突或是世界性问题。他坐在白色宝座上,祈求着全人类都获得耶稣基督的帮助。除去为基督徒们祈祷之外,教皇的祷词还祈求所有的基督徒、穆斯林、犹太教徒能够和平共处于这个世界之上。教皇用德语祈祷说,希望全人类能够和平共处,共同繁荣,让全世界成为一个安全的乐土,成为无论是清教徒还是追寻真理者的家园。在圣彼得广场上,聚集在这里的大批教众都在欣赏着高达32米的巨大圣诞树——这棵树是从欧洲最高山脉阿尔卑斯雪峰上面砍伐而来。许多信徒早早来到这里,在排过几个小时的队伍、经过种种检查后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参加圣诞“弥撒”仪式。广场四周,意大利警方派出了大量警力维持治安,防止意外发生。
据教皇回忆录完全版《耶稣基督的代理人》(Vicar of Christ),教皇首次在书中公开披露了《起来,我们走吧》(Get Up and Let Us Go)一书中被隐瞒了的真实情节和相关的经典及资料。他在书中写道: 1958年的一天,他正在湖上泛舟,忽被红衣主教召至华沙,受任克拉科夫主教之职。他惶惶然,说道:“阁下,我太年轻了——我只有38岁啊。” 大主教回答说:“请不要违逆圣父的愿望吧!耶苏到印度学习释迦牟尼佛陀的教导时,比你更年轻,此种缺点我们很快便能克服。” 大主教亲手赐给他《水上门徒行》,这是他第一次得见此经。岭云关雪(点评): 《水上门徒行》的作者是耶稣首徒圣彼得。如果基督教信仰系统不信仰他的言教,就跟佛教徒不承认佛陀大弟子大迦叶(尊者)在七叶窟集结的佛经一样可笑。除非你能够证伪它们,但事实上,你很难做到这一点。如果基督早期的思想被视为异端的不纯洁的成分,那么他们是以什么为依据来修订《圣经》的,难道修订以后的《圣经》反而更纯洁了? 这不符合历史的进程——你不可能比古人更了解古人。反观佛教,其轮回学说是有所继承的,《四吠陀》中就有轮回的教义,佛陀并没有简单地否定它。因为轮回在古印度被视为一个事实,佛陀只是以其智慧确认了它,并从因果的角度给予更准确细致地抉择。不偏不依的中道就是这样被实践的。宣称自己是唯一真神的宗教太多了,有些是妄语,有些是错认消息的结果。比如关于与圣灵交流,或浸润在某个光体之中感受大爱,这是你们基督徒经常说到的修持经验。佛教徒也有(这些禅定中的某些体验),但从未有正信的佛教徒会把这看成是“开悟成就”,(在佛教看来)这不过如远足行人沿途看到的路边风景而已。所以佛教能够取得“不希天堂、不惧地狱”,从而“超越三有”的“出世间”修证成就,这是由它的理论决定了的。其它复活故事之所以不赋予“道成肉身”的内含,并非就是事件本身低劣得不足挂齿,而是不在上面增益什么。因为复活除了说明永恒的一面之外,它本身不再证明什么,而“轮回学”说本身强调的就是生命无尽,“复活”也好,“改头换面再来”也好,并没有多大差别。ZT美国最著名预言家爱德格·凯西无意识讲的佛学与基督教道理相同
http://hi.baidu.com/caifuchan/blog/item/0ccc700e9245c1ce7acbe1cd.html 虚云老和尚与孙中山对话——耶稣到印度学佛:http://tieba.baidu.com/f?kz=412653522 佛经中讲述的“佛教与道教本是一体”的铁证:
http://hi.baidu.com/caifuchan/blog/item/d649db331b8a5a4bac4b5f72.html 佛教护法的二十诸天(28天)
http://hi.baidu.com/caifuchan/blog/item/9839932390c9794cac34de6f.html ZT佛经关于人类起源的开示,记载了大梵天(上帝)自称“造人”的因缘
http://hi.baidu.com/caifuchan/blog/item/195fc913a61f2c26dc54015b.html 佛教与基督教本是同源的,耶稣基督十八岁以后,曾往印度研究佛教,可能曾与马鸣菩萨弟子辈谈过道,耶酥在印度留学大约十年或十一二年,才经由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去传教济世.基督首徒大彼得所写的《水上门徒行传》,有这样的记载,可惜此一经本已被后来的教廷所禁了,以致并无流传.耶酥教义与佛教净土宗大致相同!耶酥诞生于释迦之后四百余年,自无可能是净土学自基督.阿育王在基督纪元前二七二至二二六年在位,大弘佛教,派遣正法大僧至叙利亚、埃及、马其顿传播佛教,已将佛教观念播种于中东一带.耶酥自十二岁初次讲道后的事迹,至耶酥三十二岁正式在以色列传道,其中二十年之事迹,全无记载于圣经新约,实无道理!有西洋学者发现耶酥大门徒圣彼得所著作的《水徒行述年纪》,载有耶酥早年赴印度参学佛教之经过及后来经波斯土耳其而返以色列传道,此一记录,据云当初原载于圣经新约,后彼罗马教廷删除, 若此说成立,则更可证耶酥可能受佛教之影响,得到《阿弥陀经》,归国另创新教.基督是主张博爱的,基督教与佛教在教义上精神上,原本是很接近的.基督主张博爱不分种族,佛陀主张慈悲有教无类,基督教人要爱仇敌,佛陀教人怨亲平等.基督教人施予,佛陀教人布施.基督说天国就在心里,佛陀教训说法由心造........;从民族宗教上讲,犹太群体原来是居住在阿拉伯半岛的一个游牧民族,最初被称为希伯来人,意思是“游牧的人”,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血缘上与阿拉伯人相近。根据记载他们历史的《圣经·旧约》传说,他们的远祖亚伯拉罕(阿拉伯语发音为易卜拉辛)原来居住在苏美尔人的乌尔帝国附近,后来迁移到迦南(今以色列/巴勒斯坦一带)。他有两子,嫡幼子以撒成为犹太人祖先,根据《古兰经》的记载,其与侍女夏甲所生的庶长子以实玛利(阿拉伯发音易斯玛仪)的后代就是阿拉伯人。但根据基督教《圣经》记载,以撒有两子,长子以扫是阿拉伯人的祖先,次子雅各是犹太人的祖先,而以实玛利流亡埃及不知所终。基督教的基本教义: 1,创始论;2,三位一体论;3,原罪论;4,救赎轮;5,末世论(灵魂与永生、天堂与地狱);6,因信称义论;7,信、望、爱,爱是基督徒最大的道德。不同教派的教义: 天主教:天主教的信仰生活的核心是七项圣事,即圣洗圣事、坚振圣事、修和圣事、圣体圣事(弥撒)、婚配圣事、圣秩圣事、病人傅油圣事。在这其中,弥撒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中,诵经也是天主教信徒经常进行的活动,这些经文大都是一些经过编排好的重要经文的连祷,例如天主经,宗徒信经和《玫瑰经》。东正教:东正教派的神学和对于经卷的解释都是遵循基督教兴起初期所传下来的典范。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要继续和延续基督传给他最初使徒,以及使徒传给早期教会僧侣的神学和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东正教是最保守的基督教派。新教:新教具有与天主教和东正教不同的教义,比如:强调“因信称义”,即得以称义是不需要任何善行,只在乎信;人人皆可为祭司,因为彼得前书2:9“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上帝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只有圣经为最高的权威,并只承认洗礼和圣餐礼两者为圣礼,这与天主教和东正教注重圣事(即圣礼)的传统截然不同。佛教的基本教义 根据上座部佛教:佛陀并不是千变万化、有求必应的神,也不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救世主。佛陀是一位智慧和德行圆满的觉悟者,是一位教导断除烦恼方法的导师。佛法是佛陀所教导的法,是断除烦恼、灭尽诸苦的方法。主要是“四谛”、“八正道”等,被称为释迦牟尼的根本教法。四谛,就是:苦、集、灭、道。苦谛,即要人们把现世看成是痛苦的,人生充满着苦。集谛,即要人们把苦恼产生的原因,看成是起源于人本能的欲望(色、声、香、味、触五欲)。灭谛,即要人们相信苦恼的根源——“五欲”是可以完全消除的,因此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解脱”而成佛。道谛,即要人们相信有一条可以使人解脱的途径。八正道又叫八圣道,包括: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即要求人们按照佛教的教义来观察、思考、说话、行动和生活。
伊斯兰教基本教义 伊斯兰又称伊斯俩目,在阿拉伯语有顺从、和平和安宁之意.伊斯兰的教义由三部分组成 一. 基本信仰:指信真主(安拉)、信天仙、信经典、信使者、信后世、信前定。二. 宗教义务(尔巴达特):指穆斯林必须完成的五项宗教功课;简称念、礼、斋、课、朝。三. 善行(以罕萨尼):指穆斯林必须遵守的穆罕默德圣人按《古兰经》指导规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五大信仰之说:
1、信安拉。要相信除安拉之外别无神灵,安拉是宇宙间至高无上的主宰。《古兰经》第112章称:「安拉是真主,是独一的主,他没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正敌。」据《古兰经》记载,安拉有99个美名和99种德性,是独一无
二、永生永存、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创造一切、主宰所有人命运的无上权威。信安拉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体现了其一神论的特点。
2、信使者。据传先知列圣数量多达12万4千余人。受命的使者313人。《古兰经》只提到其中25人,其中有20位是基督徒耳熟能详的《圣经》人物。但这些人物的实际内容却与《圣经》的记载有许多出入: 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尔撒(即《圣经》中的亚当、诺亚、亚伯拉罕、摩西、耶稣),使者中最后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伟大的先知,是至圣的使者,他是安拉「封印」的使者,负有传布「安拉之道」的重大使命,信安拉的人应服从他的使者。
3、信天使。认为天使是安拉用「光」创造的无形妙体,受安拉的差遣管理天国和地狱,并向人间传达安拉的旨意,记录人间的功过。《古兰经》中有四大天使:哲布勒伊来(Jibra'il)、米卡伊来(Mikal)、阿兹拉伊来(Azral)及伊斯拉非来(Israfil),分别负责传达安拉命令及降示经典、掌管世俗时事、司死亡和吹末日审判的号角。
4、信经典。认为《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一部天经,教徒必须信仰和遵奉,不得诋毁和篡改。伊斯兰教也承认《古兰经》之前安拉曾降示的经典(如《圣经》),但《古兰经》降世之后,信徒即应依它而行事。
5、信末日审判和死后复活。认为在今世和后世之间有一个世界末日,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现世界要毁灭,真主将作「末日审判」,届时,所有的死人都要复活接受审判,罪人将下地狱,而义人将升入天堂。此外,伊斯兰教还信仰「前定」,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安拉预先安排好的,任何人都不能变更,唯有顺从和忍耐才符合真主的意愿。除了做为整个伊斯兰教中心支柱的作证词念功外,处于四边的其它四个支柱是:礼、斋、课、朝。一个穆斯林必须每天做五次礼拜:晨礼、晌礼、晡礼、昏礼和宵礼。五功的意义是人不应该忘记他是依赖真主而存在的,他通过记念真主获得滋养,新的活力和生命的力量。一个穆斯林每年在伊斯兰教历九月份封阴历一个月的斋,封斋的具体时间是从黎明到日落。从肉体方面讲,他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吸咽,不能进行性交。从精神方面讲,他必须弃绝一切罪恶,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想、非礼勿行、非礼勿言。换言之,他努力通过在自身中体现真主的某些美德而体认自己的真实自我。据传先知列圣数量多达12万4千余人。受命的使者313人。《古兰经》只提到其中25人 :易德里斯、呼德、萨利哈、易布拉欣、鲁特、易斯玛仪、易斯哈格、叶尔孤白、优苏夫、艾优布、苏艾布、哈伦、穆萨、艾勒叶塞尔、祝勒基福勒、达乌德、苏来曼、易勒亚斯、优努斯、宰凯里亚、叶哈雅、尔萨、穆罕默德 由圣经《主祷文》和古兰经《开端》比较基督教与伊斯兰教 下面是基督教《新约圣经》中最经常被引用的段落之一:主祷文(《马太福音》)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天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门。”
这是基督教最经常采用的祈祷文,因为这是由耶稣基督亲自确定并要求众人使用的祈祷文。从这篇祈祷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一些重点:
1、神的形象很人性化,这也是基督教的一个根本特点,神是“我们在天上的父”,给人以家庭的温馨感。在基督教信仰中,上帝给人以父亲的温暖,耶稣给人以兄弟般的亲切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距离和严厉感。
2、强调天国“降临在地上”,这在早期基督教中尤其突出,虽然使徒保罗开始强调“基督徒在地上是做客的”“应该顺服掌权者”,似乎是放弃了尘世,但“在地上建立天国”的思潮在基督教内仍然很强烈,新教的进取精神以及诸多“基督复临派”就是这种思潮的集中体现。
3、祈祷着重于感谢。这里提到“日用的饮食”,倒不是祈求上帝赐给吃喝,而是感谢上帝已经赐给了吃喝。耶稣本人也曾经说过,不要向上帝祈求吃什么、喝什么,这些他都知道,信徒应该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因此基督徒的祈祷,感谢的成分要大于祈求的成分。圣奥古斯丁就曾经断定,祈祷不是乞求,而是与神对话。
4、强调宽恕。“免我们的债”的前提是“我们免人的债”,这是基督教作为“爱的宗教”的一个突出特征。翻开新约,绝大部分章节都宣扬忍耐、宽恕和自甘受苦的美德,虽然这些教诲在后来并没有得到充分贯彻,但仍是基督教伦理思想尤其是新教伦理的基础。
5、害怕“试探”,认为试探和“凶恶”到处皆是,随时需要小心警惕,需要上帝的帮助。这使得基督徒都有一种内省的精神,重视内心的思辩和信仰的深入,害怕自身信仰不坚,当然这也间接造成了后来“宗教裁判所”满天飞的恶果。
6、强调上帝的“权柄”和“荣耀”,实质上也是拟人成分比较大。上帝的“权柄”和“荣耀”当然不同于人间君主,但圣经往往以人间君主为模本来形容上帝,这可以视为一种人性化的近似,使人更容易理解。
再看看《古兰经》的第一章《开端》,这也是伊斯兰教最经常引用的经文之一。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全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报应日的主。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领我们走上正路。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这可以视为伊斯兰教的一篇常用祈祷文,虽然和基督教的主祷文不完全相同,但有很大的相似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伊斯兰教的一些特点:
1、神的形象比较抽象。伊斯兰教几乎从不说真主是“父”,强调真主的概念不能用人间的概念去形容。这种神学观念强调了神的神圣性,却削弱了人性化的程度。在神学体系上可能比较先进,但给信徒的温暖感不足。
2、“仁慈”和“报应”并重。伊斯兰教也认为真主“至仁至慈”,还经常使用“至人主”这个称谓。但即使谈到仁慈,也不忘将“报应日”(审判日)拿出来威吓,可谓恩威并施。在基督教新约里,除了最后一章《启示录》,其他章节很少谈到末日审判和地狱,主要还是说理,但古兰经中却到处强调“报应”“审判”,真主的仁慈形象反而大大降低了。
3、祈祷着重于“崇拜”,而不是基督教的“感谢”。在古兰经其他章节里,真主曾亲口说:“我创造天使、精灵和人类,单单为他们崇拜我。”任何宗教都要求信徒崇拜神,但伊斯兰教显得尤其强调,并定下比较复杂的礼拜和朝觐形式,这在世界三大宗教里恐怕也是最严格的。
4、强调真主的“指引”,这和基督教有些类似。伊斯兰教也害怕“迷误”,伊斯兰教的魔鬼易卜劣厮相当于基督教的魔鬼撒旦,都对信徒起着一个试探的作用,信徒需要神的指引来走上正路。但相对来说伊斯兰教对试探的恐惧没有基督教那么强烈,因此内省程度也不及基督教,反而更加外向。
5、祈祷文有少量诅咒色彩,即所谓“受谴怒者的路”,这与基督教有区别。在新约除《启示录》外的章节里,很少对不信教者进行诅咒,反而是对教内的伪信者指责较多,但《古兰经》几乎所有章节都有对“不信道的人们”的诅咒,连祈祷文里都少不了。
以上只是就宗教文献对两大宗教做一个对比,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只是尽量客观地陈述事实。希望能够起到一个借鉴作用,也欢迎高手指正。总体说来,从这两段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基督教教义比较具体化、人格化,比较强调宽容、忍耐和感恩;而伊斯兰教教义比较抽象化、神圣化,比较强调外向、战斗和崇拜。当然,两大宗教在传播过程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这也是由人的软弱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