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办函[2010]163号
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度和2011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
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直属单位,各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
根据财政部《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财教便函〔2010〕12号)要求,2010年度和2011年度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为确保项目申报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部在广泛征集环保科技需求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和“十二五”期间环保工作重点,经认真研究,提出了《2010年度和2011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见附件)。请各有关单位按照《指南》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管理办法要求积极组织申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要求
1.项目必须符合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支持范围和《指南》中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为环境管理提供直接的科技支撑。同时,避免与当前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地方科技计划重复。
2.项目建议单位必须具有国内法人资格和独立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综合能力,鼓励优势单位进行产学研用组合。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龄原则上在60岁以下,具有高级职称,每年(含跨年度连续)离职或出国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同期只能主持一个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过去三年没有科研信用管理不良记录。
二、申报时间
项目建议书(格式可在http://kjs.mep.gov.cn/gyxhykyzx/下载)一式二份加盖单位公章后,于2010年2月28日前报送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同时,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邮箱:hbgyxm@126.com。
邮寄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科技发展处(邮编100035)
联系人:陈胜 禹军
电话:(010)***8
传真:(010)66556206
E-mail:hbgyxm@126.com
附件:2010年度和2011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二○一○年二月十一日
主题词:环保 公益性 科研专项 申报 通知
附件:
2010年度和2011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为做好2010年度和2011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工作,依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和我部近期工作重点,按照“全面推进、重点突出”以及“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我部研究提出了《2010年度和2011年度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申报指南》,确定以下研究领域和专题作为2010年度和2011年度环境保护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大气环境领域
针对臭氧、细粒子等区域性大气复合污染控制问题,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为目标,2010年重点开展区域光化学和细粒子污染监控和预报、能见度影响、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影响以及区域协调联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途径和管理机制研究。
针对我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低,公众观感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不一致等问题,2011年开展城市大气质量评价体系、局地尺度空气质量模式和预报以及城市空气污染减排策略和管理机制研究。
针对重金属、POPs等有毒空气污染物污染问题,以保护人体健康为目标,2010年重点开展典型行业有毒空气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研究。
针对空气污染物跨境输送问题,以增强环境外交应对能力为目标,2011年开展常规空气污染物、有毒空气污染物跨境输送过程监测和模拟、输送通量计算及其与周边国家酸沉降、臭氧污染相互影响,提出东亚空气污染控制谈判策略。
针对气候变化问题,以推动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发展低碳经济为目标,2010年开展CO2减排潜力与控制政策、非CO2类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源估算及控制技术,以及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控制策略研究。2011年开展低碳发展技术途径和政策研究。
二、水环境领域
该领域要注意避免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的重叠。
针对我国地下水污染加剧、污染状况不清,缺乏控制和修复技术及对策的问题,以初步构建地下水污染诊断、评价、控制的管理技术体系为目标,2010年重点开展区域地下水污染时空变化的监测技术与方法体系,评估监测技术体系的有效性;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基于风险的地下水安全保障的管理技术体系;研发适于污染场地地下水高浓度难降解复合污染物高效净化技术与设备。
针对我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物减排面临长期压力、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饮用水源地监管体系缺乏的问题,2011年,开展重点流域/区域主要污染物控制途径与减排策略研究,选择若干重点行业开展污染减排技术筛选与评估研究以及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和管理技术研究。
三、土壤环境领域
针对我国当前突出存在的农田土壤农用化学品环境污染问题,2011年重点研究化肥、农药和农用高分子材料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途径和控制方法,尤其是设施农业条件下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环境风险和关键控制技术。
针对我国城市工业场地土壤中有毒有害有机物污染问题,面向污染土壤的环境风险控制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安全利用的紧迫需求,2011年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条件下土壤中挥发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风险识别方法和风险管理技术。
针对石油、化工、工业废物处理处置等典型高风险污染场地环境监管问题,2011年重点开展场地特征污染物快速识别和监测新方法、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和场地修复技术规范研究。
针对我国土壤环境保护刚刚起步,国家土壤环境监管支撑技术体系建设不完整的实际需求,2010年重点开展系统的前期研究,研究制定我国土壤环境保护专项技术中长期研究计划,并提出重大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建议。开展支撑国家土壤环境管理的科学技术研究。
四、生态领域
针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等问题,以维护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2010年重点研究三江源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综合监测与评价以及管理技术。
针对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对区域生态环境的扰动与破坏等问题,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2011年研究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生态风险评价、环境应急监测与预警技术体系,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重建关键技术体系。
针对农村生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保护和恢复农村自然生态功能、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2010年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筛选与评估以及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技术及其配套政策研究。
五、固体废物及化学品领域
针对危险废物、化学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特殊危害、现有污染防治与管理水平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差距,2010年重点开展医药废渣、煤化工残渣、有色金属矿渣及其冶炼渣等影响面较大的特殊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和利用过程及其再生产品的环境安全性评价和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开展水泥窑、电厂锅炉、炼铁高炉等工业窑炉以及生活垃圾焚烧炉共处置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和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开展区域性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最佳管理模式和环境风险控制技术研究;开展有毒化学品污染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
针对居民生活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2011年重点研发生活垃圾、电子废物和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过程对周围人群健康风险和环境生态风险的长效评估技术和控制技术,建立合理有效的环境监测与社会监督技术体系。
针对大宗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率低、环境威胁大的现状,以有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为目标,2010年重点开展尾矿渣、冶炼渣、化学石膏等废物的处理处置、综合利用、生态恢复及其无害化管理技术研究。
针对国际履约的技术需求,2011年重点开展汞和新增POPs的产生与排放、迁移转化和降解机理及其环境影响和控制技术研究,以及履约过程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成本评估研究。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废物进出口体系,开展贸易全球化形势下国际资源大循环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与管理模式研究。
六、核与辐射领域
针对核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不健全的问题,要实现建立自己完整的核电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的目标,2010年重点开展支撑我国先进核电厂核安全管理的法规标准体系技术研究。
针对核与辐射监管信息平台、省级和地级市监管机构信息系统、核应急响应平台系统等条件不足的问题,以实现核与辐射监管信息管理现代化为目标,2011年重点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的研究。
七、重金属污染控制专题
针对我国汞、铅、镉、铬、砷等重金属污染的紧迫形势和污染来源不清楚的现状,以实现准确判断污染来源为目标,在2010年重点研究重点地区或典型行业的重金属污染源解析技术与污染过程分析。
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重金属健康风险和污染范围等问题,以保障人体健康为目标,在2010年重点研究重金属污染健康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重点防控区域划分及风险分级技术研究以及健康损害标准补偿指标体系。
针对我国重金属污染监测技术体系不完整的现状,以实现重金属及时准确监测为目标,2011年重点完善常规监测及应急监测技术体系,开展重金属在线监测和核查技术研究,开展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重金属污染预警和预报技术研究。
针对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涉及重金属行业监管体系,以实现对重点污染源的管控为目标,2010年重点完善不同行业重金属排放标准、不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环境质量标准支撑技术,重金属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健康标准及其兼容性研究,完善重金属污染环境影响评价规范、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体系。
八、环境基准专题
针对我国尚无环境基准体系,环境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的现状,通过开展环境基准的方法学和关键支撑技术预研究,初步实现构建我国环境基准体系框架的目标。2010年主要开展:调研发达国家的环境法规和环境基准体系构架、基准方法学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筛选适合我国借鉴的参考数据和技术方法。进一步确定我国环境基准的基本类型以及水、气、土各类环境基准的保护对象和保护目标;研究环境基准目标污染物的筛选、基础数据需求和获取、以及基准推导和计算模型等基准方法学;研发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紧迫需求的各种风险筛查、分析监测、毒性测试、效应筛选、暴露评估等关键支撑技术。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构建我国环境基准目标污染物的基础信息数据库框架和技术支撑平台,制定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研究的中长期路线图,提出重大研究计划的实施方案建议。2011年开展针对水、气、土不同环境介质的特征污染物的环境基准典型案例研究。
九、其他
针对当前环保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以及突发性环境事件等其他急需解决的问题开展研究。
第二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函
环办函[2011]1273号
关于开展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环境保护部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关于2010年 玉米深加工在建项目清理情况的通报和开展玉米深加工调整整顿专项行动的通知》(发改产业[2011]1129号),我部决定开展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工作,并依据核查结果发布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名单。现将《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请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按照《办法》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抓紧整改环保问题,并于2011年12月1日前将环保核查申请、自查报告及相关材料提交我部,同时抄报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和全国玉米深加工调整整顿办公室。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此次核查。
二、我部组织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和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等单位成立环保核查专家组,对提交核查申请的企业进行材料审查;由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组织对通过材料审查的企业开展现场核查;由我部组织对通过现场核查的企业进行复核。经核实处理各方意见和社会公示后,我部将向社会公告符合环保规定的企业名单,同时抄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电监会等有关部门,为其采取相关监管措施提供支持。
三、对于未提交核查申请、未通过核查以及弄虚作假等未列入符合环保规定企业名单公告的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各级环保部门暂缓审批其新(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不含补办环评手续)、不得提供各类环保专项资金支持、不得受理其上市环保核查申请、不得为其出具任何方面的环保合格、达标或守法证明文件。
四、各省级环保部门和各环保督查中心应加强对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的日常环境执法监管,尤其对未列入公告名单的企业要加大现场检查力度,采取严格的环境监管措施。对于环保违法企业,要依法进行处罚,实施限期改正、挂牌督办、限期治理、停产整治或关停。各地要将查处情况及时报告我部。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一)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 周奇
电话:(010)66556243, 66556244(传真)
邮箱:csc@mep.gov.cn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编:100035
(二)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全国玉米深加工调整整顿办公室)冯志和
电话:(010)68396574
邮箱:he6839@sina.com
地址:北京市阜成门外大街乙22号
邮编:100833
附件:淀粉、淀粉糖、酒精生产企业环保核查办法
二○一一年十一月二日
主题词:环保 淀粉 酒精 核查 通知
抄送: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资委、海关总署、税务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电监会办公厅(室),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中国淀粉工业协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
第三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钢铁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情况的函-国家规范性文件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法律家·法律法规大全提供最新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法规的查询服务。
法律家http://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上市公司环保后督查工作的通知(环办函
【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
【发布文号】环办函〔2009〕777号 【发布日期】2009-08-03 【生效日期】2009-08-0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上市公司环保后督查工作的通知
(环办函〔2009〕777号)
各有关上市公司:
上市环保核查是工业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有效提升了上市公司的整体环境保护水平。为督促上市公司切实履行环保承诺,持续改进环境行为,现决定对2007-2008年通过我部上市环保核查的公司(名单见附件)开展环保后督查工作。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请各公司对照本公司在环保核查期间承诺的环保整改计划和我部提出的环保整改要求,认真检查整改落实情况。对于整改完成的问题,请提供证明材料;对于未按期完成的整改要求,请说明原因和实施进度。
二、请各公司先行开展自查,并将自查报告于2009年9月30日前报送我部,同时抄送各企业所在地省级环保部门。
三、我部将对上市公司组织现场抽查和检查,并适时公布后督查结果。
联系人: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 王晓密 陈洪波
电 话:66556089,66556277,66556244(传真)
邮 箱:csc@mep.gov.cn
地 址:北京市西直门内南小街115号
邮 编:100035
附 件:后督查上市公司名单
二○○九年八月三日
附件:
后督查上市公司名单
序号
上市公司名称
总部所在地通信地址
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东路2号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火炬街21号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19号楼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22号
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北路康家园4号楼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安德路 16 号洲际大厦 4 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大街9号
中国中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A座19层 五矿发展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5号中国五矿集团大厦B座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甲11号中国建材大厦17层
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国兴家园4号楼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7号中关村大厦14层
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黄寺大街1号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门头沟区新桥南大街2号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顺义区双河路9号
北京京能国际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南大街甲2号天银大厦A座西区
中材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内北顺城街11号
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129号金隅大厦21、22层 天津信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学工业区华山路26号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93 号
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林荫路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393号
山西安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介休市义安镇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2号
山西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风陵渡经济开发区工业大道1号
山西同德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河曲县文笔镇大茂口
内蒙古鄂尔多斯羊绒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达拉特南路102号
内蒙古蒙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
内蒙古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大街26号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省凌源市钢铁路3号
中纺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长宁区延安西路 1228 号嘉利大厦 33 楼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宝山区牡丹江路1813号宝山宾馆
双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四川中路63号
龙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逸仙路768号
淮安嘉诚高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朱码镇化工路1号
南京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大纬东路188号
江苏宏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中市明珠广场
江苏澳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塘市镇中路018号
长江润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镇镇山东路
浙江赞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城头巷128号
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锦城
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湖州市杨家埠工业区
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临海园区
浙江禾欣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东方路禾欣工业园
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新安东路555号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城西西路1号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江口开发区永椒路8号
浙江康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温州市马鞍池西路112号康乐大厦
浙江梦娜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工业区三期
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红枫路6号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白马山
福建天宝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136号中银大厦27层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上杭县紫金路紫金大厦
厦门金达威维生素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海沧新阳工业区新昌路35号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贵溪市冶金大道15号
江西永盛矿冶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省新余市团结西路杨家山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香港中路五四广场青岛啤酒大厦
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寿光市圣城街西首晨鸣工业园
山东圣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章丘市化工工业园
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诸城市棉织街7号
山东鲁阳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沂河路11号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工业北路21号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梅元庄
广东博信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登封市中岳街288号
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鹤壁市春雷南路
三门峡天元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三门峡市东风南路十号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甲1号
永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永城市光明路16号
湖北国创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关东科技园高科大厦17层
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襄樊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清河路33号
湖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劳动西路342号有色大厦A栋11楼
湖南金大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泸阳镇工业区
广东万兴无机颜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丰岗收费站旁
广东广晟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北613号振兴商业大厦四楼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云埔工业区东诚片康达路8号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新港东路磨碟沙大街118号
广州路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天河北路890号
广东塔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蕉岭县蕉城镇塔牌大道塔牌大厦
广东皮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工业区11R2-2片区第1、2座
安徽飞亚纺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滨河大道5022号联合广场B座14楼
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兴华路5号荣超滨海大厦A栋20层
深圳市卓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保税区桃花路1-3号达升物流大厦8层
广西方元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109号广西投资大厦
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省桂林市金星路一号
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锦里西路107号锦江时代花园二幢18、19F
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桐梓林北路2号3栋28/29楼3号
四川美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德阳市蓥华南路10号
四川北方硝化棉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泸州高坝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攀枝花市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宜宾市下江北
贵州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省贵阳市新添寨北衙路
云南红塔滇西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大理州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区
云南永保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期纳镇
云南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县阳宗海
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路51号高新大厦
甘肃祁连山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酒泉路力行新村 3 号祁连山大厦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省兰州市高新开发区张苏滩808号
西宁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柴达木西路52号
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青海省西宁市五四大街52号
宁夏赛马实业有限公司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新小线二公里处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
【发布单位】环境保护部 【发布文号】环办〔2008〕70号 【发布日期】2008-09-18 【生效日期】2008-09-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8〕7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项目迅猛发展,这些建设项目成为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项目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市民投诉的热点。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强城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切实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投诉纠纷,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环境权益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城市人口增长、产业布局调整和规模扩大,环境容量受限,环境敏感程度增强。据对11个城市的调研统计,市、区(县)两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建设项目占到当年审批总量的60%以上,有的高达90%。随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既希望政府加快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也期待着改善居住条件和享受方便的餐饮、娱乐、医疗等服务,但由于项目的环境影响,多数居民不希望这些项目建在自己家附近,造成矛盾心理。目前,围绕城市建设项目的投诉、信访已占环保投诉、信访总数的60%~80%。有的还引发了群体性事件,备受社会关注。
近年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结合当地实际,在健全法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依法科学审批、加强过程监管、推进公众参与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工作呈现不断加强和逐步规范的良好势头。但也存在法规不配套、规划管理不严格、公众参与不规范、监管不力等问题。因此,各级环保部门一定要充分认清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坚持依法科学审批,加强全过程监管,努力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投诉纠纷。
二、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一)扎实推进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主动向政府提出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议,在规划的编制和控制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着力解决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问题,努力从决策源头防止建设项目与环境功能交叉错位。当前,应重点推动直辖市及设区的市级城市总体规划、设区的市级以上城镇体系规划,以及城市垃圾处理、道路交通、房地产开发、输变电工程等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着力解决城市建设项目的合理布局问题。对未列入规划的建设项目,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原则上不受理其单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二)严格审批环境敏感城市建设项目。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受理和审批城市建设项目环评文件中,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执行。对选址敏感、影响面大、群众反应强烈的项目要严格把关、慎重审批。
1、严禁审批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的核心区等环境敏感地区内的建设项目。
2、严格审批城市道路交通项目。对位于城市建成区的城市道路交通项目、涉及搬迁量大的其他交通类项目,在环评文件和批复中必须明确噪声防护距离和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3、严格审批各类房地产开发项目。对旧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科学论证项目的环境影响和选址的合理性,注意周边环境问题对拟建项目的影响,在环评文件和批复中,明确要求房地产开发商在预售房时必须公示有关环评及环保验收信息;在工业开发区、工业企业影响范围内及可能危害群众健康的区域内不得审批新、扩建居民住宅项目。
4、严格审批餐饮、娱乐业项目。应在环评文件和批复中,明确有餐饮门面功能的房地产项目必须修建专用公共烟道,划定噪声防护距离和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对项目的选址、烟道设置、排放口与敏感目标的间距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加强对城市建设项目的全过程监管。对选址敏感的城市建设项目必须实行全过程管理,做到建设之前有审批、建设过程中有检查、建成运行后有监督,切实防止和减少环境矛盾纠纷的发生。
1、加强建设期环境监管。发现施工噪声、扬尘扰民等问题时,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防止诱发矛盾纠纷。同时,要加强项目前期的现场监管,杜绝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问题发生。
2、严密组织试生产核查。将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在环评文件审批时承诺的拆迁安置、解决饮用水、建造隔声屏等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等工作纳入核查重点,对未全部落实和兑现的,各级环保部门一律不得批复同意其投入试生产。对未经批准擅自投入运行或生产的企业,必须依法进行查处。
3、严把竣工环保验收关。将当地政府和建设单位在环评文件审批时承诺的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的污染防治设施、拆迁安置等工作纳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内容,进行全面检查核实,凡未落实到位的,一律不予通过验收,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房地产验收批复中,应明确要求开发商在预售房时,必须将经环保部门确认的环境状况评价结果进行公示。
三、完善适应城市建设项目环评管理的监管机制
(一)完善公众参与工作。对布局在环境敏感区域内的建设项目(国家规定需要保密的项目除外)必须进行公示。通过上门走访、听取居委会意见和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协调会等多种形式,开展公众参与,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减少后续矛盾。各地应当对变电站、垃圾压缩站、公交站场、医院等涉及公众利益且编制报告表的项目的公众参与工作进行细化,特别是通过细化和修订公众参与调查表,使得公众参与调查能够客观反映公众反对项目建设的原因,使环评管理有据可依。
(二)完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协同当地规划管理部门,依法将城市建设规划及其规划环评中能够公开的内容进行公开,建立城市建设规划公众参与平台,严格规划管理,防止规划频繁调整变更形成选址不当,造成既成事实,带来具体项目与环境功能要求相冲突,引发环境纠纷和投诉。对现已投入运行的垃圾焚烧发电、变电站进行全面调查和监测,收集相关实测数据,形成监测报告和分析报告。同事,适时将报告向公众发布,在主要媒体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和正面报道,用事实消除群众的担忧和疑虑。
(三)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密切联系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积极推进电网规划、轨道交通规划等专项规划环评。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当地城市垃圾处理、道路交通、输变电工程等重大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和建设计划,针对立项、规划和验收等环节的不同特点,细化有关环保的协办审批要求,特别要明确对项目周边的环境敏感目标实施有效控制的要求,提前介入,防患于未然。对扰民等污染问题,要及时提出整改要求,限期解决。
二○○八年九月十八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