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

时间:2019-05-13 07:4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

第一篇: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

一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团结合作中,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携手并进,共同奋斗。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此上下求索,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场。农民阶级发动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封建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发起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戊戌变法运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民族危亡的严峻现实,强烈召唤和迫切要求真正强有力的核心力量,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诞生后,科学分析中国社会性质和阶级结构,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为阶级基础的民主党派,有着反帝爱国、实现民主的政治要求,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基本一致。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由相互同情到相互支持,戮力同心、患难与共,为团结御侮、抗日救亡大声疾呼、共同斗争,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促和平运动,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为筹备新政协、建立新中国而不懈努力,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追求变为现实,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同中国共产党一道参与国家建设和事务管理的政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三反”“五反”运动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为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主党派作为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在推进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我国经济繁荣昌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康富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百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蓝图正一步步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成立的初衷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有了这种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在几十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结下了深厚友谊,成为彼此风雨共渡、团结合作的强大动力。有了这种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岁月,还是在曲折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甚至是在“文革”特殊的年代,从未动摇过彼此团结合作的坚强意志和坚定信念,把共同为之奋斗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激励着亿万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召唤着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更加紧密地团结奋斗、共创伟业。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有着辉煌的前景。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光辉历程,秉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激励广大成员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凝心聚力。要大力弘扬民主党派老一代成员为实现政治抱负而不懈奋斗的高尚品质和光荣传统,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多建科学发展之言,多献共建和谐之策,多做富民惠民之事,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再谱团结奋斗新篇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再创多党合作新辉煌。

二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建立了卓著功勋,赢得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拥护与信任,确立起自己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奋斗目标中,团结联合民主党派共同反对国内外反动势力。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互相配合,抗击日本侵略者,反对国民党的妥协、投降政策。抗战胜利后,在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历史关头,民主党派在比较和鉴别,同时也必须做出选择:到底谁才是真正站在中国人民一边,代表中国光明前途。国民党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独裁政策,不仅武力镇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而且大肆镇压民主运动,残酷打击和迫害手无寸铁的民主人士,先后策划和制造了震惊中外的“较场口惨案”、“下关惨案”、“李闻血案”等,诬蔑民盟、民建、民进等党派是“中共的新的**工具”,宣布“民盟”非法、强行解散。残酷的现实,一次次血的代价,民主党派清醒地认识到了国民党蒋介石的独裁本质,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是民主党派最可信赖、值得依靠的强大力量,是中国的希望所在;只有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民主党派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在历经风雨洗礼后,民主党派从同情、倾向共产党到转变为公开自觉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转变。1948年4月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民主党派积极响应,表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克服重重困难北上,同中国共产党共商建国大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满怀信心地走向伟大复兴。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中不可替代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展新局面的领导力量,是民主党派值得信赖、依靠和合作的领导者和亲密友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特质和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卓越贡献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正如民盟领导人费孝通所说:“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的民主党派和广大知识分子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爱国强国的抱负。”几十年来,不管国际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和挫折,民主党派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立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多变,民主党派自身发生深刻变化,多党合作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认真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会、专家辅导报告和座谈会等,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成就,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要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宝贵经验,学习多党合作历史和民主党派历史人物的典型事迹,传承民主党派老一代成员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光荣传统,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变成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行动纲领,同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功立业。

三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

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由该国的国家性质、基本国情、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团结合作中共同选择的结果,是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

近代中国,灾难深重,民不聊生。为了救国救民,先进的中国人把向西方学习、走西方的路作为追寻的目标,但总是一次次失败。路途漫漫,何处是正道?正当人们苦苦思索时,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一批年轻的知识分子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开启了一条新的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观察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武器,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这一政治纲领和主张,得到民主党派的认同。民盟领导人沈钧儒说:“中国要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决不再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中国革命的经验,世界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旧民主主义的道路走不通。”在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一道,积极探索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在探索这一道路过程中,民主党派认清了国民党蒋介石代表的是一条独裁、倒退之路,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一条民主、进步的光明道路,在国共两党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根本行不通。面对两种前途、两种命运的重大抉择,民主党派经过比较和思索,从同情、倾向共产党,最终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中国人梦寐追寻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方针,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伟大进程中,民主党派作为参与者和亲历者,热烈响应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同中国共产党一道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

回望过去,为找到一条引领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经历了无数的曲折与坎坷,许多人甚至献出宝贵生命。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戮力同心、患难与共。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才能不断发展,才有光明的前景。今天,在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征途上,还面临着许多风险挑战,需要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明确前进方向,切实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探索中国发展道路进程中所付出的巨大艰辛和所取得的辉煌业绩,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所包含的丰富内涵,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变为一种自觉行动。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重温历史、同心同行”主题教育,引导广大成员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符合民主党派的根本利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要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通过典型宣传、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成员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更加自觉地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懈奋斗,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局面、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五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团结合作历程中,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经济日渐衰微,社会灾难深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救国救民、促进社会发展进步,是一切进步力量和政党面临的重要任务。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的,它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大力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建立,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包括民主党派在内的全国人民积极开展土地革命,发展工农业生产,使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顺利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促进社会繁荣发展。各民主党派坚持把发展作为团结奋斗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地区、中原经济区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三江源地区、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改革等问题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华民族历经沧桑,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舞台:摆脱百年屈辱、重获独立尊严,走出悲惨境遇、迈向繁荣富强,告别愚昧贫穷、进入文明小康。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全国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齐心协力的结果。正是有了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历经沧桑保持先进性,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拥护和信任;民主党派才能够经受曲折而保持进步性,不断发展前进,彰显参政党的价值。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们要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始终秉持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引导广大成员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实施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聪明才智,在致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中促进团结合作的内涵不断深化、领域逐步扩大、水平日益提高。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打造服务科学发展、促进民生改善的“同心”品牌,发挥多党合作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政治优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

论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经验

李 丽 赵安民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并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牢固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深入把握“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继续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一、牢固确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生命线”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准确定位和形象比喻。“生命线”论断的最早提 出是在 1932 年 7 月 21 日《中央给苏区中央局及苏区闽赣两省委信》中: “政治工作不是附带的,而是红军的生命线”。1934 年 2 月,在全国红军第一次政治工作会议上,周恩来、朱德、王稼祥等党和军队的主要领导同志首次全面系统地谈到

“生命线”问题,并从理论高度指出了“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这一论断。这一科学原则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化、正规化的开端,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内的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发挥政治工作的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当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取得全面胜利,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时候,毛泽东于 1955 年 12 月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文的按语中指出: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这一新论断的提出对于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后,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他指出: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就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落实和推进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上来,并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进行了更为科学严格的界定。由以上事实可知,“生命线”这一科学论断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新时期,为了使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对此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正确的把握。具体来讲,“„生命线‟是指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广大群众的正确引导,对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的保证、服务作用。其中引导、保证、服务三者是统一的。”只有正确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保证作用,才能更好地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服务。同样,只有为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服务,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保证作用。“生命线”是维持生命体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和条件,然而,“生命线”并不等于生命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也不能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万能的,可以取代经济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建设作为物质基础的决定地位。思想政治工作只能是上层建筑意识态中的一部分。它不是无所不能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

二、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人民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在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从而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条件下,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人”作为生产力中的主导要素,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巨大而深远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就必须抓住“人”这个关键。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

我们的传家宝。”江泽民同志则在“三个代表”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新时期,为了使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思想,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建立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的基础之上,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维护其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深入把握“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就是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人们重视实际、崇尚现实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往往取决于教育者本身的形象。“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以身作则”,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感染受教育者,以促进其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是因为广大领导干部遵照了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共产党员应该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和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实际的革命工作中坚持了“身教重

于言教”的基本原则,发扬了艰苦奋斗、以身作则的优良作风,才完成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对象的不断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方法、手段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不能丢弃,必须予以坚持。为了提高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动员力和号召力,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发扬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优秀传统,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威信力与凝聚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创崭新的局面。

四、继续完善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题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的集中体现。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世界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就会失去生命力,失去斗志。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凝聚力。1921 年,中国共产党“一大”纲领就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在 28 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战胜千难万险,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理想。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 “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就是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就有了铁的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将来这都是我们真正的优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理想信念教育已经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已经成为关系我们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阶段,各种利益取向多元化并存。市场经济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部分人尤其是少数党员干部的思想中蔓延滋生。这些腐朽思想不仅阻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而且阻碍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五、加强党的领导是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有效途径。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和管理。1927 年 9 月 29 日,面对秋收起义受挫的严峻形势,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正确主张,确保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至此,军队的内部广泛实行民主集中制,保证了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开创了新型的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一贯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思想政治工作领导的重要性。需要肯定的是,这些年来,全党在这方面做了 大量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例如: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高校、农村、企业,分别建立了校长负责制、村委会负责制、厂长负责制等新的领导体制,与此同时,加强了党对各行各业的领导,使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有了可靠保证。然而,也有一部分党员同志由于受市场经济利益优先原则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已经过时,或者仅仅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口号,在领导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过程中追求一己之利,把获得利润和享乐作为人生最高目标。不可否认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反对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从而保证其无产阶级性质和社会主义方向。因此,抓好“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仍然是摆在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战略任务。无数事实 表明,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既获得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又有失败的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新时期客观环境的改变、形势任务的变化、工作对象的转变,为了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的胜利,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大胆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新途径,进而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下勇往直前。

[参 考 文 献]

[1]张蔚平: 《新编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修订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 年版,第 2 页。

[2][6]《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 368、106页。

[3]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 年版。

[4]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17 页。[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522 页。

第三篇: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2016年01月19日09: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作风建设贯穿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全过程。90余年来,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三个时期,先后在全党开展12次大规模整风。从方式上看,改革开放之前是搞“运动”,此后改为“活动”(集中教育活动)。从周期上讲,每次短则半年(如1950年整风运动),长则三年多(如延安整风运动、20世纪80年代整党)。从频率上讲,改革开放新时期是党史上整风频率最高的一个时期,迄今共开展6次集中教育活动,大致每6年一次。2001年9月,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份专门针对作风建设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重视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这一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深化认识,进一步搞好当下的作风建设,切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本文着重就党风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谈点一得之见,以期抛砖引玉。视角与侧重点不同,所作归纳难免见仁见智,这是需要事先说明的。

一 党的作风建设的历史经验

90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与重视作风建设密不可分。在长期作风建设过程中,我们党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每逢重大历史转折关头或完成重要历史任务的关键时刻,格外重视作风建设,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

这一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越是紧要之时,越发重视抓作风建设

党史上历次整党整风的背景,均印证了这一点。譬如,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在延安养成一种新风气,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把陕甘宁边区建成全国最进步的地方,建成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的意

义。” 他强调,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才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再如,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我国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加强作风建设作为贯彻十八大精神的开局起步,以八项规定作为切入口和动员令,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着力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实针对性强 例如,为了妥善解决党内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影响,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等优良作风,延安整风运动以整顿“三风”为重点,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思想、作风、组织方面的“三个严重不纯”,针对干部经商办企业、乱发奖金、倒买倒卖紧缺物资等新的不正之风,中央着手全面整党,将整党任务确定为16字: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去年结束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3、整党整风与当前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展的多次整党整风中,这两者关系没有处理好,影响和干扰了经济工作。新时期以来,这种偏向得到纠正,每次活动都强调处理好这两者关系:整党整风是手段,目的是为了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一次大扫除,为推进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创造条件、排除障碍、增加动力。1983年10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处理好整党与生产、工作的关系,保证整党与经济等工作两不误,相互促进。

(二)抓作风建设,在方式方法上既有继承,又注重创新与完善

以前抓作风建设,主要采用搞“运动”方式,常有过火之处。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在党内开展大规模集中教育的先例,独创了在全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也有失误,在审干反奸过程中掀起所谓“抢救运动”,大搞“逼供信”。结果,延安地区在十多天里清查出1400多个“特务”,造成许多冤假错案。再如,1951年整党与“三反”运动相伴随,在追查贪污犯即“打老虎”阶段处决刘青山、张子善,教育挽救了大批干部。但运动开展得很迅猛,以致出现偏差:全国被打出的“老虎”最多时达29.2万多人,多半是把小贪污、公私不分、失职、浪费算成“老虎”,或因赃物折价过高定为“老虎”,有的甚至完全是错案;很多地方搞“逼供信”,致使有人因肉刑逼供而致残。1957年整风运动的节奏被反右派斗争打乱,导致大批党外人士挨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文化大革命”期间,“左”的错误全面泛滥,党的建设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进入新时期后,整党整风摈弃了过去政治运动中盛行的那套“左”的做法,从搞“运动”转为搞“活动”,方式方法大变:昔日大轰大嗡、大搞“群众运动”的方式不再延续,转为自上而下、分批开展集中教育活动,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着重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不搞“人人过关”。这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精神,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既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妥善解决党内问题、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又避免了像过去政治运动那样留下许多后遗症、引起社会震荡。

“三讲”教育在新时期党风建设中起了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这次活动按照中央规定的四个步骤,在具体运作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程序:学习文件,查摆问题,征求意见,民主评议,自我解剖,开民主生活会,深入整改,开展“回头看”。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上级派巡视组督导。这套做法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基本为日后开展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所沿用。

(三)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作风建设内涵丰富,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中共七大将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其一是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即密切联系群众。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其一为群众路线,这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而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据报道,2012年间,西部某省一官员在与记者争执时质问说:你是记者,你是党的喉舌,你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党服务的?身为干部,居然将党性与人民性割裂开来,一时引得舆论大哗。在新形势下,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脱离群众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历次集中教育活动均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主旨;鉴于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集中表现在“四风”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整治“四风”为重点。每次具体开展活动时,均强调走群众路线,开门整改,听取群众意见,让群众监督和评比;均重视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别强调,要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注意防范、遏制脱离群众现象,这就把握住了党风建设的核心问题。

(四)作风建设的重点是抓干部作风

每一名党员的言行都关乎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普通党员虽然不握有权力,谈不上犯做官当老爷等毛病,但也须防止沾染不正之风、影响党的形象,所以作风建设是面向全党的。另一方面,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的主体是干部,党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文风也集中体现在干部身上。脱离群众主要指干部脱离群众,“四风”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因此,干部是作风建设的重点对象,改进作风主要指改进干部作风。干部作风好,上行下效,全党就风清气正;反之则是另一种情形。

建党以来特别是成为执政党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抓干部作风。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郑重指出,国家的命运掌握在几十万县委以上的干部手里,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邓小平同志1979年11月在一次干部会上针砭了干部特殊化现象。他表示,为了整顿党风,搞好民风,先要从我们高级干部整起。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党要管党,首先要管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严治党,首先要治理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一个执政党,如果管不住、治理不好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后果不堪设想。”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六届中纪委三次全会剖析了干部队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他告诫说,干部作风不实,不仅会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会给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带来严重损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党每次整党整风,均以干部为重点。延安整风运动首先是在高级干部中展开,以此带动全党整风。在新时期开展的历次集中教育活动中,“三讲”教育专门在县级以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进行;其余几次活动面向全党,但大多明确强调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

(五)作风建设必须与党的其他建设统筹推进

搞好作风建设,必须与党的其他建设统筹推进,尤其要与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结合起来。

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其根源在于理想信念不坚定、私心杂念膨胀。我们党历来重视从思想上建党,通过思想建设来推进作风建设。延安整风运动便是一个典型,通过开展集中教育,使众多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新党员实现思想上入党。新中国成立、我们党拥有执政资源后,是否入党关系到个人的政治前途和发展空间,于是抱着功利目的入党的人多起来了,基于理想信念入党的人少了。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发展市场经济后,各种诱惑急遽增多,客观上又进一步加大了坚守理想信念的难度。鉴于这种情况,历次整党整风特别是新时期的集中教育活动,每次都组织理论学习,加强党内思想教育,甚至开出学习书目,包括作为立党、治党、管党总章程的党章,以及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基本著作。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以“科学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总书记一再强调要防止温水煮青蛙现象。他指出,对党员、干部来说,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我们党根据时势变化,一直积极推进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建设,制定了许多正风肃纪的党内法规,收到成效。不过,相关制度仍不够健全和完善。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在我们的国家中,人们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尊卑贵贱的分别。谁也不是低人一等的奴隶或高人一等的贵族。„„共产党员和干部应该把谋求特权和私利看成是极大的耻辱。”然而,尊卑贵贱之分、人身依附关系仍有所体现和存在,上下级关系有时蜕变为猫鼠关系、主仆关系。前些年有些地方流行称一把手为“老板”,***怒扇已是副部级的王立军耳光,便是例证。万庆良担任广州市长时初学游泳就在横渡珠江中夺得第二名,次年又以市委书记身份稳稳夺冠,这种“励志”故事当时就遭人讥讽。对权力监督和约束不到位不得力,潜规则、关系网、利益链也就难以有效破除。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建章立制并取得重大进展。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切实改变“牛栏关猫”现象,堵塞制度漏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以上五条经验,分别涉及作风建设的方式方法、核心问题、重点人群,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时机选择、以及如何处理好作风建设与当前工作的关系,与党的其他建设的关系,等等,是我们党作风建设走向成熟的体现。这些经验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

第四篇: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历史经验

学习党的基本历史经验,创造幸福的生活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21-2011)

理论是一面旗帜。掌握了正确的理论,是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成熟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并在革命胜利后长期执政,关键就在于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

90年的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做得好,党的事业就发展、就胜利前进;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办了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

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国家和民族赋予的伟大历史任务,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信任,首先要把自身建设好,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党。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称得上一个老党,但依然充满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强有力地领导着一个13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满怀信心地阔步前进。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历史现象。

要深刻理解这一历史现象,最好是研究一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征程中,不知道遇到过多少艰难困苦和挑战考验,遭受过多少失败和挫折。但是,这一切都被一个一个地克服了、战胜了。历经磨难和曲折,中国共产党从失败走向胜利、又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极为丰富,有非常珍贵的成功经验,又有十分惨痛的失败教训。中国共产党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肯定成绩,纠正错误,记取教训,并把它们提升到思想理论高度,教育全党,取得共识,形成合力,步调一致地沿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前进;绝不因为犯过严重错误而全盘自我否定,也绝不因为取得伟大胜利而固步自封。

中国共产党90年间积累的丰富经验是一笔巨大财富,把它们总结起来会给党以巨大的推动力。对于党的丰富经验,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列出若干条,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有以下三条,其中每一条都关系党的兴衰成败和生死存亡。

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

理论是一面旗帜。掌握了正确的理论,是一个工人阶级政党成熟的主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胜利并在革命胜利后长期执政,关键就在于有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这个理论,不是什么别的理论、什么别的主义如民主社会主

义等,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在中国共产党内,第一个提出这一思想原则并付诸实践的是毛泽东同志。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而又不断发展,是推动中国历史车轮不断向前的思想力量。有了毛泽东思想,才有中国革命的胜利。与中国共产党差不多同时成立的许多国家的共产党,其中不少至今还没有取得革命的胜利,就主观条件来说,主要就是没有形成符合本国实际情况、有着明确奋斗目标、能够凝聚全党力量的正确理论指导。这是一个鲜明的历史对照。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刚从“文化大革命”的内乱中走出来,“中国向何处去”又到了一个历史的关节点。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经验,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经过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相继提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指导下,中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实现了令世人惊奇的大发展大繁荣,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背弃马克思主义,采取错误的理论为指导,结果纷纷失去执政地位,有的连国家都解体了。这又是一个鲜明的历史对照。

正确的理论来之不易。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同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集中全党的智慧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倾向。对于正确理论的形成来说,正面的经验是重要的,反面的经验同样是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前者。毛泽东同志说过:在民主革命时期,“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邓小平同志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后也曾说过:“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制定的。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他甚至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没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和一系列政策。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而发展。这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在这里。用毛泽东同志的话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空前而不绝后”。在发展理论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外国的实践经验,学习和吸收人类创造的、包括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是,借鉴和学习一定要适合中国的国情。不研究中国的特点,不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硬搬外国的东西,不但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反而有害。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党在历史上曾经吃过大亏,有过沉痛教训。

理论要发展,就一定要创新。所谓理论创新,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实践创新作出理论概括。这不是从理论到理论,不是只在词句上变花样,而是从把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同时,理论正确与否,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被证明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是强国富民、振兴中华的正确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科学理论,虽然它的某些具体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过时,但它的基本原理、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会过时的。在我国,作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可以有多样性,指导思想不能多元化。如果用其他的什么思想、学说去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那就是历史的倒退。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工人阶级政党,代表的是中国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决不将自己观点束缚于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面,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由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从只有几十个人的小政党发展成为拥有7700多万党员、领导着13多亿人民的执政大党?靠的是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为什么能够凭着小米加步枪打败由美国武装起来的800万国民党军队?靠的是人民。曾经十分落后的古老中国为什么能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用60多年时间发展成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是人民。离开人民的支持,就一事无成。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民之中,同中国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建立了不可分离的血肉联系。我们决不应当忘记,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对党的支持,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党的事业。90年的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密切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做得好,党的事业就发展,就胜利前进;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办了不利于人民的事情,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失败。英国元帅蒙哥马利1960年访问中国后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同毛的会谈》中这样说:“毛泽东的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他说得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奉行的哲学。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集中体现在党的政策上。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党的政策好不好,对不对,要看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就是说,党的政策必须符合群众的愿望、需求、意见和现实的情况。要了解群众的真实情况,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放下架子,同群众打成一片,做系统细致而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的调查研究;把从

调查中得到的大量材料加以分析研究,集中起来,形成政策,再把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在实践中检验政策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群众的意愿。如此往复循环,政策便逐步完善起来。这就是我们党历来倡导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现在大家不是在谈论民主吗?民主应该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最可靠、最实在、最能反映民意的民主。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落实到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中,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胡锦涛同志强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又是人民群众的领导者。领导者有一个教育群众的责任,即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文化、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影响、启发群众,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境界。这是关乎提高整个民族素质的大问题,具有长远的意义,切不可等闲视之。在我们的工作中,自以为是,对群众采取命令主义的态度是错误的,必须反对;对群众采取尾巴主义的态度,甚至迎合群众中低俗的、愚昧落后的东西也是错误的,也必须反对。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面临着新的严峻考验。在一些党员干部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淡忘了,脱离群众的现象增多了,甚至出现了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违法乱纪、生活腐化等腐败现象,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这虽是局部的现象,但决不能有丝毫忽视。针对这种情况,江泽民同志尖锐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垮台。”正所谓人心向背决定一切。在这个问题上,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再三提醒全党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并采取各种办法教育党员干部,用严格的纪律与制度规范和管理党员干部的行为,不断加强反腐倡廉的力度。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就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自身建设

中国共产党要完成国家和民族赋予的伟大历史任务,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信任,首先要把自身建设好,成为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巩固的党。党的建设包括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等多个方面。这里着重就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谈一些看法。

把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是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这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古田会议开了先河,延安整风是一次重大实践。通过延安整风,全党掌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

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统一这个基本方向,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和全国革命胜利,从思想上奠定了基础。它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对党的建设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行拨乱反正,首先就是从思想上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接着,在全党兴起学习邓小平著作高潮,把全党思想统一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党又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回顾从古田会议提出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80多年间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到头等重要的地位。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一个非常突出、非常现实的问题。早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不仅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思想上入党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又多次提出做合格的共产党员的问题。到2001年,江泽民同志再次提出不仅要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思想上入党的问题。这应当引起全党特别是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党的正确思想总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和倾向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我们党强调以正面教育为主,同时也不放松对错误思想倾向的批评。这一点十分重要。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长期忽视党内的思想教育,听任各种错误思潮自由泛滥,搞乱了思想,涣散了组织,最终垮台,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党在思想上的统一需要有组织上、制度上的保证,这个制度就是民主集中制。在庆祝建党70周年的时候,江泽民同志曾这样说过:“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万党员的大党,靠什么组织起来并具有强大力量呢?很重要的是靠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削弱和否定它,就会损害党的战斗力,以至瓦解党的组织。”

实行民主集中制,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民主和集中的关系。民主和集中是统一的,就是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只有集中没有民主,就是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独断专行;只有民主没有集中,就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各行其是,就会造成无政府主义泛滥。民主是基础、是前提,把民主集中制说成是“集中制”而加以否定,显然是不对的。实行民主集中制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制度保证。

在实行民主集中制这个问题上,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哪个时期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就前进得比较顺利,遇到了困难也比较容易克服,党内生活就生动活泼;哪个时期违反甚至破坏了民主集中制,党内生活就很不正常,不能形成真正的全党一致,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甚至发生倒退。不

能因为党在民主集中制问题上犯过错误,给党的事业造成过损失,就否定民主集中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恰恰证明了民主集中制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中又一个重要问题。从毛泽东同志提出支部建在连上,这个制度就一直延续下来了。这是我们党所特有的一个组织优势。基层组织是党的基础,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关键环节,党的政策都要通过基层组织贯彻到实际工作中。一个基层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就是团结和凝聚一个地方、一个单位广大群众的核心力量。人们还记得,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映秀镇顷刻间变为一片废墟。就在这片废墟上,映秀镇党委的牌子挂出来了,让受灾群众立刻感到有了依靠、有了希望、有了信心。镇党委及其成员成了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他们带领群众坚持战斗在救灾的第一线。类似这样的事例是很多的,说明了党的基层组织在群众心目中占有多么重的分量。基层组织的状况,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牢靠不牢靠。当前正在进行的创先争优活动,就是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措。

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是满意的。但是,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凸显,而且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复杂多变、并不太平的国际环境。客观形势向我们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始终保持和不断发展党的先进性,就成为党的建设中一个根本性问题。

作为一名高校大学生,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党的历史经验,不断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时俱进;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培养自己创新思维,为将来工作和幸福生活而奋斗。同时,我们要有危机意识感,明白时代的历史任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深入理解人民群众,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第五篇: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年的历史经验

我党之所以能够具备将全体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强大凝聚力,九十年来仍然能够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蓬勃的朝气,这与我党善于总结、吸取经验的优良传统密不可分。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九十年光辉历程,可以得出的历史经验主要体现于“变”与“不变”的辨证统一,“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

第一,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顺应历史潮流,把握时代脉搏,在重大历史节点,始终能够以自身的调整与变革,积极应对国内与世界格局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实践,得出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这也是我党永葆青春活力的一条重要原因。

一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能够正确的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革命相结合,走出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使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毛泽东根据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明确提出,我们不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而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毛泽东多次谈到《共产党宣言》对于他的影响,在各个历史时期,他都强调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树立阶级斗争的观点,强调要建立、发展和保卫人民的武装力量,强调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从“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到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惊世壮举;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到召开首届新政协会议。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求新求变的政治理念,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卓尔不群的政治智慧,体现于中国革命史上的每一个重大时期,在历史的星空中焕发璀璨光辉,时至今日仍然历久弥新,催人奋进。

二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战略思想运用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逐渐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0世纪30年代,在党内存在两种不同的态度。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看不到中国革命的独特国情,把俄国革命的道路和革命战争的规律生硬地搬到中国,结果导致苏区的丧失,党和红军的力量受到空前打击。在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科学命题,提出马克思主义要有中国特性问题;20世纪40年代初,他又赋予了“实事求是”这个古老命题以新的含义,进而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中国化表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深刻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大胆打破既有政治模式,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探索,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土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此,中国迎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春天。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全党上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采用了一系列新办法,初步解决了一系列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为我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扎实基础。通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党探索、总结出一套顺应时代特征、适合中国国情的执政、发展经验,为我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变铺平了道路。

三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能够不断解答不同时代的重大问题,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这是确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一条宝贵经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体系,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实践经验与集体智慧的伟大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为开创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二,建党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的是观念,转变的是策略,转变的是角色,而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优良作风、统一战线法宝、“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却始终如一。这就是我党“不变”的历史经验。

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从党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建立以来始终坚持的根本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是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始终坚持的一贯思想和实践。

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为张思德召开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内容博大精深的命题,把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共产党人的人生观、道德观、党性融为一体。从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千千万万共产党人的座右铭。雷锋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他正是以这种革命的“螺丝钉”精神,成为一代青年的楷模。

党九十多年来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实践,都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实践。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尤其需要广大党员和干部牢记党的宗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清政廉洁,真抓实干,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二是党的优良作风不变。

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指理论联系实际、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毛泽东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总结概括出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形成的全党统一的优良作风,是我们党同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显著标志,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重要法宝。

历史和现实都证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战争年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的是革命胜利,让自己的祖国不再积贫积弱,让中国人民不再受列强欺凌。正因为共产党人与人民群

众的血肉联系,使我党获得了人民的真心拥护,使我党最终战胜国民党反动派,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继续保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同奋斗,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初步建设起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走过弯路,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这样的政治运动,这为后来的共产党人树起了一面镜子,编写了一本“反面教材”。可以说,如果没有这面镜子,没有这本“反面教材”,就不一定会有日后的改革开放,今天的中国,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样子。

今天,全党同志必须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把宗旨教育、当好公仆、勤政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终生的修养课题,时刻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解人民群众之所忧,办人民群众之所盼,把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全心全意地、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做到为官一任,兴一方经济,建一方文明、富一方百姓,献一方热血。

三是统一战线法宝不变。

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夺取一个胜利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从工人罢工血腥的斗争中汲取教训,提出了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张,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党又适时地提出建立广泛的爱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确主张,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旗帜,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推进了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历史一再证明,团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战胜一切艰难困苦,不断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四是“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不变。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要在党内出特权阶层。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坚持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面对改革开放不久党内腐败现象逐步增多的问题,邓小平告诫全党,“这股风来的很猛。如果我们党不严重注意,不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那么,我们的党和国家确实要发生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的重要思想,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聚精会神抓党的建设,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新的提高。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倡导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带头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严厉惩治腐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能不能成功地解决党内监督问题,尤其是对高中级干部的监督问题,是加强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哪个地方、部门什么时候党内监督工作抓得比较紧,民主集中制执行得比较好,个人专断、滥用职权和“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就比较少,消极腐败现象也会受到抑制。反之,监督工作薄弱,民主集中制受到破坏,权力被滥用而又得不到制止,往往就会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事实再次告诉我们: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越是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越要有严格的党内监督。

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改变了历史。抚今追昔,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必将发奋图强,迎难而上,克服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与挑战,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从辉煌步入新的辉煌!

下载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历史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的若干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的若干历史经验 历史上,我们党曾经被共产国际看成是“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意思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不正统”,然而,就是这“山沟里的马克思主义”最终夺取......

    论中国共产党与反腐倡廉

    论中国共产党与反腐倡廉 所谓反腐倡廉,腐,为腐朽腐败;而廉,为廉洁廉明。这个词不是建党以后才有的,这件事更是不新鲜。人类的进步发展一直伴随着腐败这一议题,无论哪种经济体制社......

    论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

    论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 史 天 社一、领导班子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所谓领导班子,是指在一个组织中,按合法程序产生,由若干优秀领导者个体有机组成的群体。领导班子的团结合作,是指班......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中国共产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王东维 路建华 [摘 要] 党的历史上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参加革 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为农......

    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自身错误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自身错误的历史经验 武定一中 蒋兴旺 九十年的风雨历程,九十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年的成长过程中,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伴随着艰辛的探索之路。正如......

    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意义[推荐阅读]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理 论 研 讨 会 征 文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斗争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意义 作者:赵建功单位:怀远县总工会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在长期的......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的历史经验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这80年来,“三农”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现代化的主要因素,也是所谓中国国情(特殊......

    论当代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五篇范文

    论当代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摘要: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下,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成为其主要职能,也是民主党派权力的体现。参政议政形式多种多样,参政形式有担任政府职务、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