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08:0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

区直各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以下统称学会),各市、高校社科联,各有关单位: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桂政发〔2007〕43号)规定,今年将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现将有关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坚持科学、民主、公平、公正评选原则。通过评奖,鼓励和调动我区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学术研究理论创新的积极性,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富民强桂”新跨越服务,促进我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二、参评成果的条件

1.凡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社会科学论文、调查研究报告,正式出版(含电子出版)的专著、编著、译著、教材、科普读物、古籍整理、通俗读物、工具书;通过专家组鉴定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或其他应用课题研究成果(环评报告、规划除外);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并在当届评选规定时间内通过专家组鉴定结项的课题研究成果;被地级市或自治区党政部门以及相应的企事业单位采纳并产生明显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且有证明材料(以文件为依据)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均可申报参评。在境内用外文出版、发表的成果,著作要附中文翻译目录和较详细的中文章节内容提要,论文附中文翻译件。2.凡与自治区外人士合作的作品,自治区内作者应为主编,或自治区内作者完成篇幅占总篇幅的50%以上(含50%);自治区内作者是第一署名的,其完成的篇幅比例可放宽到30%。

三、参评成果的申报

1.申报者根据评选条件和范围,填写《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申报表》(3份,可复制,电子版由推荐单位统一发至区社科评奖办邮箱a5868842@163.com,每一份申报表的文件名以成果名命名)。申报成果12份,其中至少一份为原件,其他可为复印件。

2.区直学会会员向所在学会申报;

3.成立有社科联的市、高校社科工作者向所在市、高校社科联申报,高校社科工作者属区直学会会员的,亦可向所在学会申报;

4.未成立社科联的市、宁铁,向所在市、宁铁党委宣传部申报; 5.区直机关未参加学会的个人,经所在单位确认盖章后,直接向区社科评奖办申报。区社科评奖办不受理无单位推荐的个人申报。

6.单位和个人限报2项成果(含合作成果排名前5名的成果)。7.申报截止时间:2012年4月13日,逾期恕不受理。

四、奖项和奖励

本奖项为自治区人民政府设立的社科成果最高奖项。获奖者由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获奖证书作为考核、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享受有关待遇的依据。

五、参评成果的退还

评选结果公示后一个月内,推荐单位可到评奖办取回申报材料原件(获得公示的成果且申报材料中只有一份原件的除外)。逾期未取回的,由评奖办统一处理。

请各单位收到通知后,进行广泛动员,发动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申报科研成果。对受理的申报成果,要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第十二次评选实施细则》(稍后在广西社科联网站公布,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为依据,对所受理的成果进行资格审查后,将成果连同填写好的《广西第十二次社 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参评成果汇总表》(电子版发至评奖办邮箱a5868842@163.com),于4月13日前送至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

联系地址:南宁市新竹路5号自治区社科联学会部 邮编:530022 联系电话:(0771)5868842 5866946

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二○一二年 月 日

附注:《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及《<广西壮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第十二次评选实施细则》、《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申报表》

第二篇: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附件

1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评选实施细则

根据江西省社联《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实施办法》(赣社联字

[2005]43号)的规定,2009年将开展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经省社联主席办公会研究,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彻党和政府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坚持科学、民主、公平、公正评选原则,以鼓励和调动我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促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推动江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参评时限

在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期间出版或发表的符合本《实施细则》评奖条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申报参加评奖。

三、评奖范围

凡本省作者在规定参评时限内发表的(一)学术著作类;

(二)论文类;

(三)应用对策研究类;

(四)科普、译著、古籍整理、工具书类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可申报参评:

1.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和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

2.经省级以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赣内资字号)连续出版的内部资料上发表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或被设区市(厅、局)以上党政领导部门采纳、被省级以上领导给予肯定批示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同时需出具相关证明或批示原件。

3.同省外作者合作的专著、编著、译著,必须由我省作者担任主编并 1

由我省作者独立完成二分之一以上篇幅;同省外作者合作的论文、对策研究成果,必须是以我省作者为第一作者;同国外作者合作研究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成果,必须是由我省作者担任主持人,且独立完成二分之一以上篇幅,并经我省作者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材料。本省多人合作的成果,必须由第一作者申报参评。

4.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内容偏重于社会科学的,可申报参评。获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或获其它非政府奖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可申报参评。

5.多卷本的科研成果必须各卷(册)出齐后,以整体成果申报参评,其阶段性成果不予参评。丛书可以整套申报,整套申报的由主编具名申报,此时单本则不能重复申报。如丛书中各作品的内容体系相对独立,可单独申报,但必须得到丛书主编的书面认可,此时丛书则不能再重复申报。

凡属以下情况的,不列入参评范围:

1.教材、文艺作品、新闻报道、工作总结、年鉴、辑集的人物传略、大事记,以及整理、剪辑转抄的资料。

2.已获中央或省部级别奖励的成果;第一作者为副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成果;凡著作权有争议尚未妥善解决的成果;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有关规定,属于国家机密的研究成果。

3.商业运作出版的论文集、增刊。

四、评奖标准

参评成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研究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有独到见解或新的科学结论。

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选题有重要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揭示本学科领域的规律,提出了新材料、新观点、新结论,填补了本专业内的空白;或进入前沿学科,开拓了新的领域;或对原有的研究作了新的补充、完善和更正;或在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对学科建设有较大贡献。

2.应用对策研究成果:选题有现实意义,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社会评价好,被有关党政领导部门采纳

或获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批示,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科普读物:观点正确,科学性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集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获得广大读者好评,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起着良好的启迪与导向作用。

4.译著:翻译的原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译文准确、通达、雅致,符合原著风貌,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获得社会好评。

5.工具书:适应社会科学研究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内容丰富,数据、资料准确,编排科学,差错率极小,检索方便,给社会和思维领域提供了新资料新知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6.古籍整理和注释:准确可靠,缜密周到,有补正残缺、钩沉补漏的作用,注释简明、通达、富有创造,受到学术界和读者的好评。

在评审中,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掌握标准应有所侧重。前者主要考察其学术水平与理论价值;后者主要注重其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五、奖项设置及比例

1.总获奖数控制在总有效申报数的30%以内。其中一等奖占总获奖数的10%,二等奖占总获奖数的40%,三等奖占总获奖数的50%。

2.为鼓励、扶持青年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市及县基层理论工作者,特设立佳作奖(相当于三等奖)。佳作奖设臵比例不超过三等奖的20%。佳作奖授予青年作者(40周岁以下)和市、县基层作者(含市、县党校,专科学校作者)。其获奖证书上注明“佳作奖(三等奖)”字样。

六、成果申报

1.由作者本人按照评奖范围、参评时限和评奖标准的规定,自行选定所申报的学科和成果形式。设区市作者向设区市社联申报,设有社联的企业作者向企业社联申报;省直单位的作者分别向省属各学会、高等院校、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科研处和省直部、委、办、厅、局的研究室(所、处)申报。作者及相关受理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邮寄以邮戳日期为准)向省社联学会部(或相关受理申报单位)申报。填写省社联统一印制的《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评审表》,同时报送成果原件和社会反响材料,并交纳申报费。各受理单位将申报材料和申报费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省社联学会

部。

2.确定成果是否在评奖时限的依据是:由出版社出版的,以第一次出版的时间为准,即不计转载和摘登的日期。内部发表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根据其被有关决策部门或者领导机关批示、采用的时间来确定,但须附相关证明材料。

3.每位申报者只能以第一作者身份申报一项成果。

4.以单位或课题组署名的集体成果,每个单位或课题组只能以主持人申报一项。

5.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不参加评奖,但其中单篇论文可以个人成果形式申报参评。

6.调离本省的作者,如果是申报后离开的,其成果可参加评奖;在申报期内调入我省的作者,其成果可申报参加评奖;已故的本省作者,可由作者所在单位或家属代为申报。

七、评奖程序

1.资格审查:由省社联学会部根据申报条件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提交各学科组评审。

2.学科评审组评审:分为初评、复评(综合评审)。

初评:初评实行匿名评审。评委在个人审读基础上,按量化评分表的要求评出分数送省社联学会部。省社联学会部对分数进行统计,按得分高低顺序选取45%成果提交专家评委会。专家评委会根据相关规定将对初评结果进行复议,确定进入复评的成果名单。

复评(综合评审):评委对入选的成果进行审读,各学科评审组根据所规定的各奖项等级名额控制数,按照本《实施细则》所列评奖标准,严格评审,写出评语,提出获奖成果项目和获奖等级的建议名单;评审后,所有评审表、成果原件及有关材料全部收回,经评审组工作人员清查、整理,交省社联学会部验收留存。学会部将获奖项目和等级的建议名单提交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审定。

3.举行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审定各学科评审组建议的获奖项目和等级。

4.举行省社联常务理事会,审议批准通过以上程序提交的获奖成果。

5.在江西社科网等新闻媒体上公示一等奖、二等奖获奖名单。对评奖

结果有异议者,可在结果公示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省社联学会部提出申诉。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当事人,一经查实,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八、评审原则和纪律

1.各级评审组织均应坚持标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民主评议,按质取优,不徇私情,严禁作弊,宁缺勿滥,确保获奖成果的质量。

2.各级评审组织的成员及工作人员,均应自觉地按章办事,严格遵守各项纪律。

九、奖励办法

1.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含佳作奖)。在必要时,增设特等奖和荣誉奖。特等奖和荣誉奖评审程序为:由学科组评审为一等奖并向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推荐,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研究确定并经省社联常务理事会通过。

2.成果经评审后,召开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表彰大会,由省社联向获奖者颁发江西省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证书和奖金。

3.合作的获奖成果,只向第一署名者或主编授予写有包括合作者姓名的证书1份。奖金只发1份,由获奖者协商分配。

十、组织领导

1.评奖工作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实施。

2.省社联学会部负责评奖日常工作。

3.专家委员会及学科评审组成员,由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实行回避原则,凡申报评奖者不得担任所申报学科的评审组成员。

十一、附则

本《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第三篇:绵阳市社科评奖办公室关于开展我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绵阳市社科评奖办公室

关于开展我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县(市区)社科联、宣传部,在绵大中院校科技(研)处(社科联),各科研单位,市级各社科学会(协会、研究会)、有关部门:

根据《绵阳市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办法》(绵府发[2001]71号)文件规定,并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批准,2010年,我市将开展全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现按照市社科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的《绵阳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实施细则》,作如下通知:

一、认真组织好宣传发动和成果申报工作

评奖的宣传发动和成果申报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各单位接此通知后,要以召开会议、印发文件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要以对社科工作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广度,使我市所有的社科工作者都知晓正在开展的这项评奖活动,清楚参与评奖的范围、条件以及申报的程序和应当履行的手续等,尽量使有资格申报的成果不漏报、不迟报,不符合申报条件的成果不盲目申报。各接受申报的单位要在4月25日前,按时完成参评成果的申报工作,及时将申报的成果汇总表报市社科评奖办公室,逾期不再受理。所需的相关申报表和汇总登记表,可以在市社科评奖办领取,也可以从绵阳市政务网的市社科联网站(http://skl.my.gov.cn)上直接下载。

二、认真开展好成果初评推荐工作

初评推荐工作是各受理单位的第二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在申报结束后进行。申报结束后,市评奖办将根据成果的申报情况,给各接受申报的单位下达初评推荐名额,由各接受申报的单位组织评审小组按评奖条件和评奖标准及市评奖办下达的评选名额进行初评,并将初评推荐成果报市评奖办。随后,由市评委会分学科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初评工作务于6月10日前完成。

三、认真负责,高度重视,确保高质量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奖励优秀社科研究成果,是市委、市府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充分调动社科工作者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繁荣发展绵阳社科事业的重大举措,希望各有关单位,以积极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支持和参与这项工作。各单位必须确定专人负责;组织一个由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同志组成的初评小组(评审小组人员名单报市评奖办备案);评选中,要做到认文不认人,好中选好,优中选优,不论资排辈,不徇私情,把真正优秀的成果推荐到市评委会来,以确保评选的公正性和评选成果的高质量。

申报成果的汇总表和初评推荐成果的汇总表,需报送纸质表,申报数量10项以上的另外还要报送电子文档,也可发送至电子邮箱:LB2245852@126.com。

市社科评奖办电话:2235932

2227317 通讯地址:绵阳市红星街61号市社科联 联 系 人:赵维民

曹智

附:绵阳市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实施细则

绵阳市社科评奖办公室

二○一○年三月一日

第四篇: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实施细则

附件

1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评选实施细则

根据江西省社联《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实施办法》(赣社联字[2005]43号)的规定,2011年将开展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经研究,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贯彻党和政府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方针、政策,坚持科学、民主、公平、公正评选原则,以鼓励和调动我省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促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为推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推进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参评时限

在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出版或发表的符合本《实施细则》评奖条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申报参加评奖。

三、评奖范围

凡本省作者在规定参评时限内发表的学术著作类、论文类、应用对策研究类和科普、译著、古籍整理、工具书类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一)参评成果须符合下列条件及要求:

1.由出版社公开出版和公开发行的报刊发表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2.经省级以上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赣内资字号)连续出版的内部资料上发表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或被设区市(厅、局)以上党政领导部门采纳、被省级以上领导给予肯定批示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但需出具相关证明或批示原件。

3.围绕一个专题,以个人或课题组名义发表于同一刊物同一标题的系 1

列论文,可作为论文类成果整体申报。但围绕一个专题,发表时标题和刊物各不相同的系列论文,不能整体申报,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篇论文申报。

4.与省外作者合作的专著、编著、译著,必须由我省作者担任主编并由我省作者独立完成二分之一以上篇幅;与省外作者合作的论文、应用对策研究成果,必须是以我省作者为第一作者;与国外作者合作研究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成果,必须是由我省作者担任主持人,且独立完成二分之一以上篇幅,并经我省作者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材料。本省多人合作的成果,必须由第一作者申报参评。

5.公开出版的论文集不参加评奖,但其中单篇论文可以个人成果形式申报参评。

6.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内容偏重于社会科学的,可申报参评。获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或获其它非政府奖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可申报参评。

7.多卷本的科研成果必须各卷(册)出齐后,以整体成果申报参评,其阶段性成果不予参评。丛书可以整套申报,整套申报的由主编具名申报,此时单本则不能重复申报。如丛书中各作品的内容体系相对独立,可单独申报,但必须得到丛书主编的书面认可,此时丛书则不能再重复申报。

(二)凡属以下情况的,不列入参评范围:

1.教材、文艺作品、新闻报道、工作总结、年鉴、辑集的人物传略、大事记,以及整理、剪辑转抄的资料。

2.已获中央或省部级别奖励的成果;第一作者为副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成果;凡著作权有争议尚未妥善解决的成果;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有关规定,属于国家机密的研究成果。

3.商业运作出版的论文集、增刊。

四、成果申报

1.由作者本人按照评奖范围、参评时限和评奖标准的规定,自行选定所申报的学科和成果形式。设区市作者向设区市社联申报,设有社联的企业作者向企业社联申报;省直单位的作者分别向省属各学会、高等院校、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科研处和省直部、委、办、厅、局的研究室(所、处)申报。作者及相关受理单位在规定时间内(邮寄以邮戳日期为准)向省社联学会工作处(或相关受理申报单位)申报。填写省社联统一印制的《江西省第十四次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评审表》,同时报送成果原件和社会反响材料,并交纳申报费。各受理单位将申报材料和申报费在规定时间内报送省社联学会工作处。

2.确定成果是否在评奖时限的依据是:由出版社出版的,以第一次出版的时间为准,即不计转载和摘登的日期。内部发表的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根据其被有关决策部门或者领导机关批示、采用的时间来确定,但需附相关证明材料。

3.每位申报者只能以第一作者身份申报一项成果。

4.以单位或课题组署名的集体成果,每个单位或课题组只能以主持人申报一项。

5.调离本省的作者,如果是申报后离开的,其成果可参加评奖;在申报期内调入我省的作者,其成果可申报参加评奖;已故的本省作者,可由作者所在单位或家属代为申报。

6.以外文撰写的公开出版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除提交原件外,须附有中文译文。

五、评奖标准

参评成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研究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有独到见解或新的科学结论。

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选题有重要意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揭示本学科领域的规律,提出了新材料、新观点、新结论,填补了本专业内的空白;或进入前沿学科,开拓了新的领域;或对原有的研究作了新的补充、完善和更正;或在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对学科建设有较大贡献。

2.应用对策研究成果:选题有现实意义,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社会评价好,被有关党政领导部门采纳或获省级以上领导肯定批示,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科普读物:观点正确,科学性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集知识性和科学性于一体,获得广大读者好评,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促进改革开放与和谐社会建设,起着良好的启迪与导向作用。

4.译著:翻译的原著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译文准确、通达、雅致,符合原著风貌,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良好影响,获得社会好评。

5.工具书:适应社会科学研究和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内容丰富,数据、资料准确,编排科学,差错率极小,检索方便,给社会和思维领域提供了新资料新知识,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6.古籍整理和注释:准确可靠,缜密周到,有补正残缺、钩沉补漏的作用,注释简明、通达、富有创造,受到学术界和读者的好评。

在评审中,对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应用对策研究成果,掌握标准应有所侧重。前者主要考察其学术水平与理论价值;后者主要注重其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六、奖项设置及比例

总获奖数控制在总有效申报数的28%左右。其中一等奖占总获奖数的10%,二等奖占总获奖数的40%,三等奖占总获奖数的50%。

七、评奖程序

1.资格审查:由省社联学会工作处根据申报条件对申报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提交各学科组评审。

2.学科评审组评审:分为初评、复评(综合评审)。

初评:初评实行匿名评审。评委在个人审读基础上,按量化评分表的要求评出分数送省社联学会工作处。省社联学会工作处对分数进行统计,按得分高低顺序选取45%成果提交专家评委会。专家评委会根据相关规定将对初评结果进行复议,确定进入复评的成果名单。

复评(综合评审):评委对入选的成果进行审读,各学科评审组根据所规定的各奖项等级名额控制数,按照本《实施细则》所列评奖标准,严格评审,写出评语,提出获奖成果项目和获奖等级的建议名单;评审后,所有评审表、成果原件及有关材料全部收回,经评审组工作人员清查、整理,交省社联学会工作处验收留存。学会工作处将获奖项目和等级的建议名单提交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审定。

3.举行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审定各学科评审组建议的获奖项目和等级。

4.在江西社科网等新闻媒体上公示获奖名单。对评奖结果有异议者,可在结果公示之日起一个月内,向省社联学会工作处提出申诉。对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当事人,一经查实,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八、评审原则和纪律

1.各级评审组织均应坚持标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民主评议,按质取优,不徇私情,严禁作弊,宁缺勿滥,确保获奖成果的质量。

2.各级评审组织的成员及工作人员,均应自觉地按章办事,严格遵守各项纪律。

九、奖励办法

1.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一、二、三等奖。在必要时,增设特等奖。特等奖评审程序为:由学科组评审为一等奖并向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推荐,省社联主席办公会议研究确定。

2.成果经评审后,召开全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表彰大会,由省社联向获奖者颁发江西省第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获奖证书和奖金。

3.合作的获奖成果,只向第一署名者或主编授予写有包括合作者姓名的证书1份。奖金只发1份,由获奖者协商分配。

十、组织领导

1.评奖工作在省委宣传部领导下由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实施。

2.省社联学会工作处负责评奖日常工作。

3.专家委员会及各学科评审组成员,由专家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实行回避原则,凡申报参评者不得担任所申报学科的评审组成员。

十一、附则

本《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属江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第五篇:关于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的通知

关于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我处现开始受理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

评奖工作由保定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管理。成立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设在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办理日常工作。

二、奖项及奖励

本届评奖共设奖项200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130项。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

三、评奖程序

由个人按要求向我处申报,我处统一向市社科联报送。其中一等奖按作者申报等级评审,评不上即为淘汰,不降等参评。其他奖项不按申报等级评审,由评审委员会按评奖标准评定。(评审标准可登陆市社科联网站http://www.xiexiebang.com社科评奖中查询)

四、申报范围 1、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我校作者正式出版(以第一版时间为准)的社会科学专著、译著、教材、古籍整理文献、科普读物、工具书;在公开发行报刊上和经省级新闻出版管理部门批准的内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调研报告等。

2、提交国际、国内、省内重要学术会议并全文收入公开出版论文集的论文。

3、被党政领导机关采纳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应用研究成果。

4、研究、宣传、普及社科理论的电子出版物以及在市级以上传媒播发的社会科学类音像制品。

5、出版日期署为2008年7月1日以后,但由于出版(或印刷)时间延误,到2009年成书且上届未申报参评的,由出版社出具延误证明后,可参加本届评奖。未参加过评奖的著作若再版时间在本届评奖时限内可以参加本届评奖。

6、文艺作品、新闻报道、年鉴、大事记、中小学教材、未结项的市社科规划课题成果以及在港澳台和境外出版、发表的成果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7、凡已获得市级以上同类奖励的社科成果,不再参加本届评奖。

五、申报要求

申报者按一式三份填写《保定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连同成果原件及复印件、有关佐证材料3套,一并报送我处。申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专著、编著类成果申报需原件3份或原件1份复印件2份,成果原件在评奖结束后按申报单位退还作者;论文、决策咨询报告类成果申报需原件1份复印件3份,成果原件经过市社科联办公室资格审查后即行退回作者。

2、申报科研成果的署名均以出版、发表时的署名为准,不以单位或个人的证明信为凭。集体署名和多人合作的科研成果,必须由署名第一位的作者申报,《申报表》所填写的主研人员栏,著作不得超过4人、论文类不得超过2人(不包括申报者),电子出版物按著作类的规定申报。主研人员的界定,应以出版(播出)、发表时的署名顺序为准,署名顺序不清的,以对科研成果贡献大小为据排序,并由申报者向市评奖办公室提交文字证明。与市外人员合作的成果,由我市作者担任第一作者的可申报。

3、个人出版的论文集一般不以专著申报,可以参照评奖范围申报其中的某篇论文;集体组织、出版的论文集(正式出版或有出版部门的准印证号的),由作者以章、篇论文申报。

4、多卷本的著作,参评时间以最后一卷出版日期为准,属同一选题,按一项成果申报;不属同一选题且相对独立成卷(册)的,可以其中的某卷(册)单独申报。丛书类成果由分册主编申报。

5、在境内用外文出版、发表的成果,论文须提交中文译文,著作应有中文翻译目录和较详细的中文章节内容提要,译著须提交中外两种文本。

6、申报参评的调研报告或其他应用类成果,必须提交有关方面的科学论证、采纳以及受益单位的佐证材料。

7、每人申报成果数额不限,但获奖成果原则上最多一项(包括多人合作的科研成果)。

六、申报时间

从即日起到2011年4月25日止,逾期不再受理。(咨询电话:5079611)

社科处 2011年3月25日

下载关于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广西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