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竹房区域联动治超实施方案
“竹房”区域联动治超工作
实施方案(讨论稿)
为深入贯彻《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加大从事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力度,保护公路设施完好,维护公路安全畅通,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十堰市路政治超区域联动工作实施意见》,结合城区、房县、竹山、竹溪三县一区区域特点及治超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按照 “ 政府主导、部门协调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建立区域联动治超体系,整合各县执法资源,统一治超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确保联动治超工作持续、稳定、有效开展,形成长效治理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三县一区”区域联动治超,力争达到区域内超限超载车辆明显减少;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执法手段明显加强;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区域联动治超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治超网络平台逐步建立;努力实现全面遏止非法严重超限超载的车辆上路、上桥行驶,严禁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确保区域内超限超载车辆控制在4%以下;运输砂石料车辆一律遮盖帆布,无遗漏、抛洒、污染公路的现象;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参与联合行动,形成综合治理超限超载的整体合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三、组织协调
(一)按照《十堰市路政治超区域联动工作实施意见》,市局总体负责本次区域联动治超活动的统一协调、指导、督导工作,区域各成员单位在市局领导下开展工作,使联动治超工作有序进行。
(二)“城区、房县、竹溪、竹山”区域联动治超组织协调工作按照《十堰市路政治超区域联动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本轮轮值组长单位竹山县公路管理局将积极作为,与县政府办、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综合执法局、县物价局、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安监局、县纪委监察局、新闻宣传、各乡镇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力争在联动治超工作中做到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在法定职权内履行岗位职责,完善政策措施,团结协作,齐抓共管,推动本次联动治超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区域各成员单位也要相应做好当地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工作,为联动治超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各成员单位要对区域联动治超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主动参与配合,确保联动治超的每个环节依秩推进,形成整体合力。
四、活动实施时间及方法步骤
区域联动治超活动自2014年8月31日起全面启动,联动治超时间为2014年8月31日至2015年8月31日。为了确保“联动治超”活动有序开展,此次活动按以下步骤开展:
(一)召开联席会议,第一次联席会议拟定于2014年9月11日在竹山县召开,由此正式启动“竹房”三县一区区域联动治超工作。参加会议人员有:市局相关领导、各成员单位分管路政执法工作领导、路政大队长、治超站长等。集思广益,共同商讨联动治超具体事项。再次需召开联席会议则视联合治超工作开展情况而定,经主管部门同意后提前通知区域成员单位。
1、本次联席会由组长单位牵头,负责组织区域联动单位参加,一是讨论修改本方案,力争完善、实用;二是研究确定在联合治超中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执行标准》等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对治超标准(轻微超限、一般超限、严重超限)以及本单位区域内收取的公路路产损失赔补偿费、处罚额度执行统一标准问题。
2、各成员单位要成立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信息联络组、宣传报道组、稽查组、集中整治组,在活动开展前上报市局和组长单位。集中抽调人员要做到职责明确、听从指挥、分工负责。在行动开展前,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岗前培训。
3、建立信息通报制度。明确区域联合治超工作联络员,建立区域联动治超联络人员QQ群,充分利用电话、传真、互联网等通讯工具,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二)宣传发动阶段(2014年9月20日—2014年10月10日)
1、“三县一区”同时开展为期20天的区域联动治超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期间,区域各单位要以《公路安全保护条列》、《湖北省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为宣传重点,以沿线矿山、运输企业、货运车主为宣传对象,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宣传单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争取社会各方的理解和支持,为联动治超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成员单位在宣传阶段,各抽调二台路政执法车进行一周的集中流动宣传。
3、按要求印制300份宣传资料并定期印发《治超简报》。
(三)联动治超阶段(2014年10月20日—2015年8月20日)
为加大路面治理力度,确保联动治超取得成效,区域各单位采取“固定治超站点与流动稽查相结合、属地与异地交叉稽查相结合”的方式,联合地方公安交警、综合执法局、运管等执法单位开展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超限超载治理专项行动。形成路面与源头监管的高压态势,重点打击绕岗、闯岗、大吨位恶意超限以及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治理:
1、加强车辆货物装载监管。对从事货物运输易洒,易漏车辆要求运输散装货物时必须平厢并进行覆盖,未采取严实密封防护措施的运输散装货物车辆不得上路行驶。
2、加强非法改装车辆整治。对在道路上行驶和从事货物运输的非法改装、加高、加宽的车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协调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间内恢复原状,逾期未整改的,一律强行切割,并依法给予严厉处罚。
3、加强对恶意超限及55吨以上上路车辆整治。严禁车货总重55吨以上的车辆上路行驶,对经检测认定的恶意超限违法车辆,将其按照一般程序办理,除实施卸载外,加大对其处罚力度。
4、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在联动治超中,各区域单位要建立违章信息通报制度,对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在治理超限过程中顶风上的货运单位及不服从超限检测、恶意超限、恶意冲岗等方式扰乱超限检测秩序的驾驶员,实行“黑名单”管理,进行“黑名单”登记备案,同时上报组长单位汇总后印发给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要对“黑名单”上所列违法车辆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四)交叉稽查、集中整治(穿插于联动治超活动期间)
1、由组长单位按市局统一安排,从区域成员单位抽调执法人员若干名,组成联动治超稽查组,一月开展一次对各区域治超站点开展稽查督导,主要对非法超限运输车辆聚众闯卡、拒检抗检、只罚不卸、办理罚款“年票”“月票”以及利用职权伙同他人通过收费带车、放车或以其他约定形式,擅自放行非法超限运输车辆等违法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和督导。稽查结果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区域成员单位通报。
2、择机集中成员单位执法人员开展两次以上集中整治,营造氛围,构建良好的执法环境。
(五)巩固总结阶段(2015年8月20日—2015年8月31日)
首轮区域联动治超结束后,组长单位负责召集成员单位总结首轮区域联动治超工作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并对活动中的好做法和不足通报各成员单位。
五、工作要求
(一)严明工作纪律。区域各成员单位及参入执法人员在市局的统一领导和组长单位的协调组织下,必须顾全大局,服从指挥,听从安排。在执法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十条禁令”和“五不准”等治超工作纪律。
(二)加强协作配合。区域成员单位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积极协调争取本地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治超,与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整体联动,规范超限治理,打击超限行为。
(三)加强督导检查。组长单位要组织各成员单位组成工作专班,明察暗访,跟踪督办,并及时通报督查情况。
(四)建立奖惩机制。对在区域联动治超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消极散漫的单位或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第二篇:鄂东南五市区域联动治超工作
鄂东南五市区域联动治超工作
实 施 方 案
(讨论稿)
为了进一步宣传贯彻执行《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和《公路超限检测站管理办法》,有效制止公路超限运输违法行为,保障公路的完好与畅通,维护公路运输秩序,经省公路局研究,决定在鄂东南的武汉、黄冈、咸宁、黄石、鄂州五市开展区域联动治超工作,特制定《鄂东南五市区域联动治超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依法严管、标本兼治、立足源头、区域联动、长效治理”的总体要求,立足于遏制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过桥,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公路桥梁安全畅通。通过开展区域联合治超专项行动,加强区域内公路部门间协调配合,建立鄂东南五市统一行动、资源共享、密切协作的无边界、无缝隙治超网络,建立、完善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倒查机制及长效机制。
二、工作目标
通过此次鄂东南五市区域联动治超,力争做到区域内超限超载车辆明显减少;执法相对人的法律意识明显提高;执法手段明显加强;队伍素质明显提升,区域联动治超长效机制基本形成,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治超网络平台逐步建立。确保无行政诉讼败诉案件。
努力实现区域内公路超限超载车辆检测率100%、卸载率100%(不含不可解体货物);无车货总重超过55吨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确保区域内超限超载率控制在5%以下;运输砂石料车辆一律遮盖帆布,无遗漏、抛洒、污染公路的现象。
三、活动实施时间和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9月6日-9月15日
1、统一宣传时间:五市同时开展为期10天的区域联动治超宣传活动。在宣传活动期间,从各市抽调1-2名执法人员分两组对五市执法现状进行检(稽)查摸底。对检查查出的问题,如实通报各成员单位;对执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由各市自行组织整治。
2、统一宣传内容:《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联合治超公告、五市统一治超原则及标准、文明规范执法宣传等。
3、统一宣传形式: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报刊、宣传单等媒介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争取社会各方的支持和理解,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此阶段须贯穿整个行动始终。
(二)联动治超阶段:2011年9月16日-2012年7月15日 加大路面治理力度,采取固定治超站点与流动稽查相结合,联合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展开24小时不间断、无缝隙超限超载治理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绕岗、闯岗、大吨位恶意超限以及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
第一站:咸宁 2011年9月16日至2011年11月15日
第二站:武汉 2011年11月16日至2012年1月15日
第三站:鄂州 2012年1月16日至2012年3月15日
第四站:黄冈 2012年3月16日至2012年5月15日
第五站:黄石 2012年5月16日至2012年7月15日
(三)检查验收阶段
联合行动结束后,实施单位要认真总结得失,及时上报工作总结,并将工作情况及时上报省治超办,通报各成员单位。
四、工作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立足源头、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治超机制,以固定检测站为依托,采取“源头监管与路面治理相结合,专项整治与长效治理相结全,固定检测与流动稽查相结合,属地稽查与异地交叉稽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统一宣传口径,统一组织领导,统一联动时间,统一执法标准,统一检查监督,统一规范治理,打击超限运输违法行为。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执法标准。严格执行统一的超限超载认定标准,即按照交通部、公安部、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车辆超限超载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455号)的要求和超限超载认定标准。
统一鄂东南片区内自由裁量权标准。对于超限在20%以内的违法行为,以宣传教育为主,处理以告知并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制定湖北省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价费[2003]100号)的规定,收取路产损失补偿费,同时卸载至标准
装载范围内;对于超限在20%以上的违法行为,卸载至标准装载范围内,并按《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制定湖北省公路路产损失赔偿收费标准的通知》(鄂价费[2003]100号)的规定,收取路产损失补偿费,同时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和第六十四条规定处罚。严禁车货总重超过55吨以上的非法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违者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十三条和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上限处罚。
统一车厢拦板切割标准。车厢拦板以核发的行驶证为标准,非法改装车厢由车主自行恢复,否则强制拆解,强制拆解所产生的费用由车主承担。
统一防抛洒保护措施。所有运输易抛洒物品的运输车辆统一覆盖帆布,未覆盖者一律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四十三条和第六十九条处罚。
统一卸载标准。坚持“科学检测,卸载放行”的原则,开展对辖区内超限运输车辆集中治理,统一对治理区域内的超限车辆进行卸载,如有拒绝卸载者,执法人员要对其进行强制卸载至标准装载范围内。
在实施检查过程中,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做好执法文书,要运用照像、摄像设备收集证据,建立档案,做到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确保无行政败诉案件。
2、统一执法时间和地点。第一阶段: 2011年9月15日下午5时前,黄冈、鄂州分别指派5名执法人员及车辆到S208咸宁咸安马桥治超站集结;黄石指派5名执法人员及车辆到G107
武汉江夏云井山治超站集结。第一阶段联动治超时间为10天,第二阶段联动治超工作根据情况另行商定。
3、统一执法人员。由区域内的参与单位各派出5名执法骨干,携带一台治超检测车、本人的执法证件和生活用品到指定地点集结,组成联动治超小组。
4、统一部门协调。轮值单位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与纪检、纠风、公安、交警、运管等部门的协调,按照国家九部委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所确定的“加强配合,各司其职”的原则,继续保持路面执法协作和联合治超机制,公路部门负责非法超限车辆的查处,交警部门负责将上路行驶的非法拼装、改装车辆强制恢复原状,公安部门要维护好治超检测站点的治安秩序,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切实保障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5、统一执法纪律。参加区域联动治超的执法人员必须服从驻地单位的统一安排,顾全大局,严格遵守驻站的作息时间和工作纪律,参加24小时轮流值班。
在执法过程中,严格执行治超工作“十条禁令”和“五不准”纪律,严禁随意拦截车辆进行检查。严禁以车辆超限超载为名乱罚款,严禁以目测为依据认定车辆超载,严禁以罚代卸、以罚代纠,未消除车辆违法行为一律不得放行,严禁不具备执法资格的人员上路执法,严禁收费、罚款不开票据。联动治超行动中,驻地单位将与相关部门组成稽查组,严查违纪执法和“三乱”行为,对查实的违纪违规行为一律通报派出单位,由所属单位进行严肃
处理,绝不姑息。
6、统一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综合信息平台,加强治超中心与检测站的信息共享与互联互动,在第一时间将超限超载车辆有关信息录入,对恶意超限车辆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列入黑名单的车辆被再次查获时,执法人员在法律规定内对其实行上限处罚。
7、统一后勤保障。参加联动治超的执法人员的生活住宿由驻站统一安排,接待标准每人每天不超过100元,以统一在站(点)内食宿为原则,以上人员的差旅补助费用等由原单位自行解决。
驻地单位对交通流量大的检查路段,派人维护秩序,疏导交通,对可能发生的重大情况做好充分分析和排查,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和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制度,成立救援小组,确保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执法过程中,严禁执法人员强行追车检查,确保交通安全和执法人员的人身安全。
区域联动治超期间联系人:
武汉:宋 娟 联系电话:*** 黄石:马建喜 联系电话:*** 鄂州:曹胜刚 联系电话:*** 黄冈:陈 明 联系电话:*** 咸宁:张凌云 联系电话:***
二○一一年九月五日
第三篇:安庆市货运源头治超砂石运输区域联动
安庆市货运源头治超砂石运输区域联动
管理专项工作方案
为加强货运源头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工作,保障本市辖区内货运源头治超同步联动,相互间协调发展,建立“有效联动、同步治理、公平公正、规范长效”的区域联动工作机制。根据《安徽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工作方案》及省局《关于加强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的指导意见》(皖治超货源[2010]4号)要求,借鉴省内其它地市区域联动工作经验,针对我市砂石货源超载、扬散等违章行为比较严重且主要集中在桐城、怀宁、潜山、太湖等县,运输途径为G206、G318和G105国道上这一状况,就开展砂石运输专项管理,强化区域间的联动机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共管、行业监督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区域货运源头治超联动机制和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畅通、安全的公路运输环境。
二、工作目标
以加强联动区域内砂石、矿产品及建筑材料生产加工等重点货源单位督查,强化本市辖区内各县(市)之间货运源头治超力量的协调与配合,重点打击货运车辆擅自改装,取消砂石尖方运 1
输,砂石装载量不得超过车厢栏板高度,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砂石脱落、扬散。通过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异地互查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联动优势,齐抓共管,突出重点,有效打击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发展。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责分工
为有效开展货运源头治超砂石运输区域联动管理专项工作,成立安庆市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组。
组 长:张连生
副组长:张受怀、何兴宁、吴兆胜、徐向中、李权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张受怀,成员:张承 怀宁县区域联动工作小组,组长:何兴宁 成员自定 桐城市区域联动工作小组,组长:吴兆胜 成员自定 潜山县区域联动工作小组,组长:徐向中 成员自定 太湖县区域联动工作小组,组长:李 权 成员自定
(一)工作组主要工作职责:
1、根据本区域内重点货源单位及超限超载车辆活动特点,确定所在地及周边相关县(市、区)货运源头治超联动区域的覆盖范围,加强对区域联动治超工作的统一指挥,组织开展货运源头联合集中整治行动。
2、建立区域联动治超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适时组织召开区域联席会议,通报区域联动检查情况、协调联动治超工作平衡、2
有序进行。
3、建立区域联动信息互通制度,定期通报区域联动工作的进展及存在问题,及时完善相关工作措施,协调重点案件的处理及相关事项。
4、市处将抽调部分运管人员,组成区域联动检查组,配合各县(市)所开展的异地互查或专项检查工作。
(二)相关县(市)工作职责:
1、服从和支持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组对区域联动治超工作的部署。
2、按相关制度要求准时参加区域联席会议,贯彻落实区域联动治超工作要求,加强与相邻区县联动治超工作的互通和配合。
3、在治超区域联动工作组的领导下,积极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各部门的协调联合,配合组织好异地互查的重点区域等事宜,形成执法合力,提高执法效率。
4、相关各县(市)定期通报本行政区域内货运源头治超工作情况,研究并解决当前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努力消除本行政区域内车辆超限超载违法行为对相邻区域的影响。
四、区域联动具体工作步骤
根据实际情况,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分宣传发动、联合整治、总结提高阶段、长效治理四个阶段具体实施。
(一)宣传发动阶段(二○一一年六月十日至二○一一年六月三十日)。营造浓厚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氛围,把治超宣传贯彻融入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中,通过网络、报纸、电视、交通广播、车载屏幕及发放宣传单、悬挂条幅、粘贴标语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的意义,通过多角度的宣传工作的开展,保证舆论声势,使广大人民群众和运输业户、货运源头企业增强超载、超限运输的危害性认识,货运源头治超工作开展的必要性、重要意义,赢得社会各界对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开展的理解和支持。
(二)联合整治阶段(二○一一年七月一日至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异地互查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区域联合整治行动,每月不少于一次,要突出重点,取得实效。
(三)总结提高阶段(二○一二年一月一日至二○一二年一月三十日)。严格按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要求开展工作,及时做好工作总结,推广好的工作经验,表彰先进。研究并解决当前区域联动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着眼全局、恪尽职守、快速反应、及时高效”的原则,做到快收集、快整理、及时总结,努力提高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工作。
(四)长效治理阶段(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后)。进一步规范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机制,有效整合系统内部资 4
源,多管齐下,互补互促,形成强大的治超合力,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逐步建立货运源头治超区域联动的长效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区域联动治理。为确保区域联动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各县(市)积极争取所在地人民政府支持,出台专项整治工作意见,要在协调好本行政区域内各部门联动治超的基础上,密切配合相邻行政区域开展联动治理。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机制顺畅,信息共享。
(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集中整治。定期召开区域联动联席例会,每月不少于一次。同时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召开临时会议,完善区域联动治超协商制度,适时组织开展集中联合整治行动和跨区域执法行动,打破地区间限制,把好重要关卡,在联动区域内形成治超的高压态势。
(三)健全信息通报机制,增强执法处置能力。重视联动区域信息报送,建立每月相互通报的信息报送机制,建立超限超载违法车辆数据库,逐步实现联动区域信息共享。严格执行抄告制度,及时将查获的违法超限超载行为,抄告相关市、县(市、区)联动工作机制,积极做好协助执法工作和案件协查工作。高度重视抄告函单位,主动配合,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共同努力加强对货源单位、违章车辆和驾驶员的责任追究。
(四)规范联动程序,完善工作监督机制。按照“条块结合、5
以块为主”的原则,对涉及有关市、县(市)和有关部门的事宜实行归口办理。切实做好工作对接,加强沟通协作,凡遇到需共同解决的事项,必须服从区域联动工作组的统一指挥,并互相配合,通力合作。区域联动工作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领导机构报告。
(五)加大区域联动工作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强合法装载、合法运输、保护环境、拒绝超载的宣传教育,增强货源单位和货运经营者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和谐、畅通、安全的公路运输环境。
(六)加强监督,落实责任。区域联动工作组要对区域联动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将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到实处,对未按规定开展区域联动或开展区域联动不力的相关区域县要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
第四篇:2011 区域党建联动共管实施方案
区域党建联动共管实施方案
为提高城市区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努力促进构建“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推进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机制建设,经街道党工委研究,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打破区域界限,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健全区域党组织设置、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党组织互帮互助、干部人才交流“六大统筹体系”,推进基层党建区域联动、工作互动,形成基层党建工作“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新格局,实现基层党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加快科尔沁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1、形成党组织网格化格局。通过完善街道辖区党工委,全面构建辖区非建制性功能型党组织,形成横向渗透、纵向延伸、整体辐射的基层党组织网络。
2、形成联动的发展模式。通过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与辖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等方式,推动区域全面发展,建立基层党建服务区域发展、服务辖区居民的联动机制。
3、形成为民服务的辖区党建品牌。通过延伸拓展“一街一品、一区一品”创建活动,吸纳辖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创建区域特色为民服务党建品牌,以为民服务党建品牌积极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4、形成党员联管的工作载体。通过分类建立党员信息库,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制度,开展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日、“一进四双”等活动,建立起辖区在职党员、直管党员及其他社区党员联动管理,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服务社区居民的有效平台。
5、形成资源共享的共建机制。通过发挥辖区党组织作用,整合区域范围内的组织、场所、工作、人才等资源,推动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集约利用和良性互动。
三、主要措施和进度安排
1、建立完善推进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的组织体系 完善非建制性街道辖区党工委,建立对区委负责并报告工作制度。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打破单位、行业等界限,吸纳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以及离退休党
员,建立非建制性功能型党组织。功能型党组织要突出功能性特点,本着便于党组织管理、便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按照趣缘、地缘、业缘等特征进行组建、设置,如票友党小组(党支部)、书法协会党小组(党支部)、流动党员党小组(党支部)等,确保覆盖辖区全部党员。各功能型党组织创建工作由街道党工委进行指导、审批。(5月底)
2、建立完善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的运行机制(1)建立街道辖区党工委全委(扩大)会议制度。每年召开1-2次全委(扩大)会议,由街道辖区党工委常委会主持并报告工作,提出工作任务目标要求以及需要共同研究解决的问题等事宜,交大会审议通过。(12月底)
(2)建立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建社区党建联席会,吸纳驻区单位党组织为成员单位,并报街道党工委备案管理。由社区党组织主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建联席会议,协调相关事项,研究推进工作。每次会议事先确定主题,由成员单位轮流承办。(11月底)
(3)建立项目共建协议制度。由街道辖区党工委常委会根据街道和社区的实际提出共建项目,与辖区单位
协商确定,并签订共建协议。要将共建协议上报至街道党办。(5月底)
(4)建立为民服务党建品牌联创制度。延伸拓展“一街一品、一区一品”为民服务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通过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共商、共建等方式,丰富原有党建品牌内容,增强区域内涵,形成区域特点突出、发挥作用明显,能够推动街区发展、服务街区居民的区域党建精品。年内实现全部党建品牌区域化。(10月底)
(5)建立党员联管制度。在街道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并分类建立直管党员、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流动党员以及特长党员信息库,明确任务事项,强化服务功能。社区要建立党员服务站,并设立相应的信息库和服务项目。建立在职党员联系制度,制作在职党员联系卡,到社区党员服务站报到,参与社区建设;建立共产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日制度,开展认养绿地、义务宣讲、义务巡防、困难帮扶等便民活动。全面开展“一进四双”活动,即在职党员进社区,实现双向交流、双向管理、双向监督、双向服务,达到社区和驻区单位党组互联互动互助的目标。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在职党员居住地登记、党员志愿服务和双向联系反馈制度。(12月底)
(6)建立区域考核制度。将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
工作纳入党建考核体系,设立考核目标。对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的社区、辖区单位党组织及个人,街道将进行表彰奖励;对不参与、不支持、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党组织及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并与相关负责人谈话;对市、区属单位及驻区中区直单位,将考核情况及评价意见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并同时报送其上级组织。(12月底)
四、组织领导
1、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社区党组织要高度重视街道党建辖区联动共管机制建设工作,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措施可行的实施方案,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要建立社区党组织书记负总责、具体人员抓落实的责任体系,街道党工委将适时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推动情况进行指导检查,对工作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步子不大,对实施方案落实不到位、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不利的社区“一把手”进行谈话。
2、要真抓实干,确保实效。要充分认识建立联动共管机制对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调研、狠抓落实,做到真懂、真做、真有实效。真懂,就是要深入研究和领会联动共管机制的性质、内容、意义,能
够有效指导和推进党建工作;真做,就是要深入实地调查摸底,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单位的实际状况,包括人才资源、场地资源、单位性质、特长党员等等,主动与驻区单位对接、洽谈、协商,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创造性的抓好落实;真有实效,就是能够促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确保能够推动街道区域发展、服务居民群众。
3、督查推进,强化考核。街道党政办将采取不定期巡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督查检查力度,促进基层党建联动共管工作扎实推进。结合社区考核,每季度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把区域党建联动共管工作,纳入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考核社区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
第五篇:治超工作实施方案
治超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化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加大从事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超力度,保护公路设施完好,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和公路安全畅通,根据《黑龙江省道路货物运输源头治理超限超载暂行办法》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七台河市道路货物运输源头(以下简称“货运源头”)治超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原则
坚持“立足源头、依法严管、标本兼治、长效治理”的原则,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负责、部门共管、行业监督”的工作格局,建立和完善货运源头治超长效机制,确保治超工作持续、稳定、有效开展。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以源头治理为重点,通过对货运源头单位(主要是砂、石料、焦炭、煤炭、钢材、水泥等生产经营企业及主要货运、物流站场等)和货运企业、车辆、驾驶员的严格监管,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行为,使货运市场秩序明显改善,促进全市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发展和交通安全形势明显好转,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具体目标:2011年12月底前,市、县(区)运管机构巡查的货运源头单位达到公示总数的100%,派驻监管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达到公示总数的100%,违规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厂)率低于4%。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工作职责,强力推进源头公示工作。为确保货运源头治超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安、工业和信息化、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及相关规定,做好源头治超的相关工作。各级运管机构要认真开展对依法取得行政许可或者注册登记的货运源头单位摸底调查工作。上报的货运源头单位由源头治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并确定重点监管单位,在新闻媒体、政府网站予以公示,公示期满,由运管机构对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实行巡查或派驻监管。
(二)组织开展培训,规范治超行为。在源头治超工作领导小组
统一领导下,各级运管机构要集中组织执法人员、货运源头单位负责人及治超管理员、装载员、计重员、开票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统一持证上岗。同时加强对道路货运企业负责人、营运货车驾驶员及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其合法装运、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三)加大货运源头监管力度,规范运输市场。各级运管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对经政府公示的货运源头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督管理职责,认真做好监管、移送、抄告等源头治超工作。要建立和完善本辖区内政府公示货运源头单位档案,根据辖区货运源头单位数量及分布情况,抽调业务骨干,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采取“一日一查、不定期抽查、重点派驻”等多种监管方法,重点对货运源头单位车辆装载货物过磅单、车辆装载登记表、治超职责履行、相关人员培训、统计制度和档案建立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四)强化货运源头单位主体责任,规范装载行为。各级运管机构要督促货运源头单位配备必要的计重设备,严格执行货运车辆称重检测规定,对进出厂区、货场的车辆状况,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实行登记制度,严把货运车辆进场关、登记关、装载关、称重关、出场关,杜绝违规及非法改装车辆装载和超限超载车辆出场(厂)。货运源头单位要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健全源头治超工作机构,公开相关制度,做到货物装载出场有记录、进厂有登记、落实制度有记载。积极配合运管机构执法人员开展货运源头治超监管工作,为巡查和进驻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禁止为无合法经营手续或被列为黑名单的货运企业、货运车辆和驾驶员装载、承运货物。
(五)强化路面、源头治超执法联动,严格责任追究。各级运管机构要积极主动与路政管理机构加强联系和沟通,建立和健全治超工作联系机制。对辖区路面执法查获并反馈的违规超限超载车辆,凡属本辖区货运源头单位装载出场(厂)的,要严格按照责任倒查的程序,按规定对货运源头单位进行处理,并移送、抄告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违规超限超载车辆属本辖区的,要将车辆违规信息记录在车属货运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档案中,作为质量信誉考核的重要依据,并责令企业进行整改。对违规超限超载驾驶员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货运源头治超科技投入、配备源头治超办公设备、工作装备,要积极探索建立重点货源单位治超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车辆管理系统和营业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管理系统等,实现准确、高效、先进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协同化的综合信息管理。
(七)加强对机动车货运经营者和维修企业的监管,规范货运企业和维修企业的经营行为。各级运管机构要重点加强对本辖区内的机动车维修企业的排查工作,对有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嫌疑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重点跟踪、重点监管,并依法处罚。
(八)要严格按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加强对道路运输企业及货运车辆驾驶人员的管理。
(九)主动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公开举报电话和邮箱并在市运管处机关、各县(区)运管站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0464-8395202;电子邮箱:ygct560@163.com。
四、组织机构
为保证源头治超工作有效推进,成立七台河市源头治超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云鹏市政府副市长
副组长:邵洪杰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成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旭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副调研员
田林军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局长
关云飞市运管处处长
杨志勇市质量技术监管局副局长
柳万喜市交警支队政委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运管处,负责日常工作。主任:关云飞(兼)。
五、工作职责
各部门在市源头治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下,各负其责,统一联动,加强配合。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无证照经营的货源单位和车辆改装、汽车维修经营者依法进行查处。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非法改装、拼装车辆企业依法进行查处。市运管处:加强对由市政府批准并向社会公布的矿山、水泥厂、煤场、沙石料场、汽车货运站(含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蔬菜集散站(场)等货运量较大、易发生超限超载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监督检查。
市交警支队:加强机动车辆登记管理,严禁违反规定办理登记业务;配合维护交通部门治超检测站点的交通秩序;组织交警开展路面执法,配合交通部门引导车辆进入超限检测站点进行检测,依法查处超载和非法改装车辆等违法行为。
六、有关要求
(一)2011年10月15日前,分层次对相关人员开展培训,建立健全辖区货运源头单位监管档案和制度。
(二)2011年10月31日前,全面完成辖区依法许可的货运源头单位公示工作,并确定和公布市、县巡查和重点派驻监控货运源头单位名单,逐级上报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三)2011年11月底前,完成货运源头单位巡查和重点单位人员派驻工作,确保超限超载车辆不出场(厂)、站。并将源头单位违规装载情况通报其相应主管部门或许可部门、依法取缔非法装载源头。
(四)2011年12月底前,配合省主管部门组织对我市源头治超工作进行验收,检查源头治超工作落实情况,发现不认真履行职责或工作不力的单位,要进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