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榜样效应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浅析榜样效应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特别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著名论断后,我们党一直非常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的需要,整个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社会管理权力不断下移,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也日趋凸显。进一步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排除一切干扰,抵制各种歪风邪气,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总书记曾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有企业发展的历程表明,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的独特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 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国有企业党组织数量众多,是我们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而工作和生活在各地区、各行业的国有企业党员,既是推动国民经济建设的强大力量,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执行者和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定维护者,在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意义重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员最贴近、最直接的政治生活环境。基层组织的政治氛围对党员的思想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基层组织的卓有成效,可以组织、动员、鼓舞广大党员形成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基层组织风清气正,则党员纪律严明;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则党员无所适从。基层组织是否坚强有力,直接关系到全党的生机活力,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二、榜样效应及其在各个时期的影响作用
所谓榜样效应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在影响和激励人们的过程中能产生的效果。
列宁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指引人生方向,探索奋斗轨迹。生活中不乏各种光辉的形象,时刻鞭策着我们要努力奋斗,追求理想,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华民族物质生活状态和精神生活状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民主、法制与经济建设推动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过程中,民众的精神面貌昂扬向上,在这方面,社会榜样的积极作用至为明显。建国50多年来,许多社会榜样都曾引领过一个时代民众思想和行为的向度,如杨根思(1951年)、雷锋(1962年)、南京路上好八连(1963年)、焦裕禄(1964年)、王进喜(1970年)、陈景润(1978年)、蒋筑英(1982年)、中国女排(1984年)、邓稼先(1985年)、孔繁森(1994年)牛玉儒(2004年)和近两年的杨善洲、郭明义等等。由于上述社会榜样的“角色人格”彰显与其所在时代的普遍价值感合拍,因而其“榜样效应”能够得到比较充分的实现。
中国当代社会的公共榜样,应该具有民族的、世界的、传统的和现代的“四性”统一的社会角色人格特征。鲁迅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种“中国的脊梁”式的人物,正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榜样。在当代的公共榜样身上应该体现出的人格特征,除了“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统一外,还应包括竞争与合作的统一,创新与守正的统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统一、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统一等等。
三、党员榜样示范带动效应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我们党赖以发展壮大的根本,失去了先进性,就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也就会失去执政的地位。只有全面推动党员榜样示范活动的不断深入开展、提高质量,达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的。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怎样用好“竞争”这个动力,榜样的示范带动效应不可小窥。
鞍钢普通职工郭明义,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作为这个时代的先进代表,他自己的力量可能有些薄弱,但2006年以来,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倡议,有17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2007年以来,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2008年以来,他发起的希望工程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2009年以来,他发起成立了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和社会人士参与。这就是榜样的作用。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但他所影响的却很深远。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我们需要这些先进,也正是这些无数发光闪耀的“点”的带动,才能积极营造出不甘落后、努力争先,奋起而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在追赶先进中激发创先争优的活力和动力,使后进变先进,先进更先进。
四、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怎样更好地发挥党员干部的榜样效应。
一是不断创新活动载体,选树不同的先进典型
国有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形成了完善的先进选树制度,许多先进人物模范事迹被职工津津乐道,成为个人努力和提高的榜样,这些人中,大部分都具有党员身份,结合基层党组织建设,应该让这部分先进的党员身份亮起来,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而在先进选树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延伸活动覆盖面,开展各种类型的主题实践活动。如组织党员参加 “党员示范岗”、“党员(安全)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实践活动,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好的典型和好的事迹,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在全体党员中开展比学习、比服务、比质量、比贡献,争创思想品德优秀、争当岗位技术明星、争做质量标兵,让组织和职工满意的“四比三争一满意”活动,增强党员创先争优意识,争做“岗位先锋”。
二是完善宣传激励机制,保持先进工作的激情
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成为新阶段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基层党建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直接体现。如何建立健全党内以激励为核心,以关怀为宗旨,以帮扶为途径的长效机制,更加有效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各级党组织面临的重要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
在当今的企业中,激励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协调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于增强企业活力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任何一家企业在选用激励方式时都必须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阶段、不同情况而定,制定合理的激励方式。只有同时满足企业和个人双重发展需要的激励机制,才是真正的有生命力的激励机制。
在党员队伍中树立先进典型激励,要重视党内的精神鼓励,使党员在荣誉上有所追求。坚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每年评选表彰一次优秀党员,坚持对评选出的优秀典型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在党员和职工中树立学习的榜样,既对优秀的党员给予肯定,又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氛围。三是改进学习方式方法,提高学习交流的效果 个人成长是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的内在需求。在学习先进、提高自己的工作上,我们应该开了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和教育活动,包括举办领导干部学党章、学先进、“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等主题教育班、新媒体知识讲座,开展“读书日”活动和开展青年导师带徒、青年“QC”小组活动等,激发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成长成才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大规模培训和实践锻炼,加强对党员政治业务素质的培养。而在学习先进事迹工作上,我们可以通过“党员博客”“党员QQ交流群”等网络交流方式,传扬先进典型的事迹,讨论学习先进的方法,集思广益,找到学习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第二篇: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更不是附庸风雅借以装饰企业的文化,而是企业的精神主宰,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诸如价值标准、管理哲学、企业精神、经营管理、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明生产、文化生活等等;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既是企业生存的重要支柱,又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要使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在企业中得到贯彻落实,必须由一定的组织,通过推动、宣传、培训等途径,形成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动力,构成企业的无形资源。而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作为企业的政治核心,工作重点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直接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日常工作中,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和培育党员、职工的价值观,用优秀的文化整合员工行为规范,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素质,并把员工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因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推动作用,把企业愿景、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基层党组织的争先创优活动中,融入到员工的期望中,通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促进全体员工养成自然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一、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实践中所凝聚、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气氛、精神力量和思想境界,是企业广大员工所认同并付诸实践的行为准则,并随企业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如果说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一条贯穿企业发展历史的纽带,那么对国有企业来说,党组织就应是这一角色的不二选择。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所倡导的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代表着国有企业独特文化氛围,也是先进的企业文化代表。充分利用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优势,引领职工的政治思想融入企业文化中,以思想引领、理念先行的方法,将企业刚性的制度管理与柔性的企业文化完美结合,着力去培育员工核心价值观、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团队活力,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工作、行为、价值理念,促进思想上达成广泛的统一,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领企业文化建设走上更广泛、更适用、更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层次。
三厂是公司线材深加工主力单位,主导产品是镀青铜胎圈钢丝,产品结构单
一、精细化操作要求高,产品质量把控难度大;职工队伍年轻,操作技能不均衡。特别是建厂之初,产量低、成本高,质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导致长期亏损,人心浮动。如何扭转劣势,在市场中站住脚跟,党总支通过调研、分析,认为企业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持“人是生产力的
宜自身发展的良好环境,树立每一员工都是企业形象代言人的意识,让员工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入手,把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举一动与企业的形象联系起来,使员工明白发展目标、前进方向,真心实践、踏实工作与拼搏奋斗,实现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完善,提出了“形象我塑,发展共谋”行为理念。
在党组织的思想引领作用下,“三个理念”得到不断精炼、总结和发展,促进了全员思想统一,树立了正确的工作、价值和行为理念,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全体员工主动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中,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和能力素质得以持续提升,有力地助推了生产经营目标的全面完成。
二、发挥党员、干部践行企业文化的率先垂范作用
企业党员干部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党员干部的模范行为是一种无声号召和导向,对广大职工产生强大的示范效应。如果没有党员干部的以身作则,要想培育和巩固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非常困难的。这要求企业党员、干部观念新、作风正、率先垂范,真正肩负起共建优秀企业文化的重担。
线材深加工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给三厂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为实现企业愿景与职工期望,党总支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党员、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针对生产经营和各项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促进党员干部努力排解企业中心工作中各种难题的主动性,以此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为推动生产经营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实现企业与个人的持续发展。因而在党员教育上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在各项工作都要走在职工群众的前面,做企业深化改革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带头人。
首先,党总支以主题实践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党员干部践行分厂企业文化精神,推动生产经营任务完成。一是坚持开展以“亮身份、树形象、作奉献、创佳绩”为主题的“党员先锋示范岗”活动,发挥党员生产经营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二是以开展“崇尚四德、感恩企业、提升自我”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崇尚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努力提升个人品德。以德约束人、凝聚人,促进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作风转变,教育培养员工忠诚企业、奉献企业、感恩祖国的意识。三是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党员干部积极帮助基层和职工群众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并将帮扶活动引到各科室、工段处理疑难杂症、提高创新能力上,千方百计为职工群众做实事、解难事,把段长以上基层人员能否有效处理相关事件,并使之形成闭环作为一种长效监督机制,不断推动三厂和谐、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践行企业文化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让广大职工群众充分认识、理解和认同三厂的企业文化,把践行企业文化变成每一位党员干部的自觉行为。一是党支部开展 “一满意、两到位、三加强、五明显”活动,实现职工群众满意﹔党员职工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落实到位;各单位工作创新、协调配合、监督评价机制得到加强;思想认识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明显好转、管理效能明显提高、执行能力明显增强、服务环境明显优化。二是开展“群众向我看,员工跟我干,党员行动做示范”活动,确保镀青铜胎圈钢丝半成品转入下工序产品实物质量100%合格。
员工零抱怨、服务零投诉),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实现产品质量稳中受控,努力打造胎圈钢丝精品生产基地。
三、发挥党组织以优秀企业文化培育人才的作用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在新形势下,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需要一大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实用性人才。这就需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人人都可成材”的观念,企业基层党组织要坚持 “党管人才”原则,不仅要“管”好企业党员领导干部,还应“管”好企业经营管理、工程技术、操作实用型人才。把“管”与构建人才竞争的良好机制和搭建员工自我成才平台相结合。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氛围,学以致用,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专业应用、操作实践的能力。努力发挥党组织在推进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以及高素质职工队伍建设的积极作用。
几年来,党总支发挥企业文化建设中人才队伍培育的保障作用。让多年形成的“三个理念”、“五化管理”、“归零机制”的企业文化“种子”在三厂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党总支首先从观念转变,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打破旧框框,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变为一种实践,引导职工以智慧增加收入,认真诠释胡总书记提出的“人人都可成材”人才观。首先是在分厂工程技术人员中开展“双向选择”定岗定薪激励机制,以同一部门不同的‘岗’进行双向选择(即:自己认为能干,职能单位负责人认为你能干和被服务的工序(工段)需要你干相结合)。逐步推向同岗位因工作的内容不同、业绩不同而收入不同,让能干事、多干事、干成事的员工多收入。
分厂党总支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并多次讨论之后,在2008年建立首席员工聘用制,让三厂内部专家有平台。几年来,“首席员工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修订,形成了具有三厂特色的员工成才体系,真正把尊重人才、体现价值落实到了实处,进一步激励了广大员工学习技术、提高技能的热情。
分厂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创建学习环境,搭建成才平台。为促进员工积极参加学习,筹建学习室、职工书屋,添置学习桌椅,购买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并邀请分厂行政干部、工程技术人员为员工传授管理、工艺、机械、电气技术等知识。组织相关管理、技术人员针对生产中的质量、安全控制点与员工操作的不符合行为,以及用户反馈的质量异议、三违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梳理,将制定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方法制作成幻灯教学片来供员工培训。
分厂以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为载体,由专业人员传授理论、技师实战演练,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员工对管理的理解不断加深了,就能自觉融入三厂的各项工作中,不论在精神风貌、制度建设、行为文化等方面都自觉参与。
四、发挥基层党组织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作用
员工对企业文化由认识、认知、认同到自觉践行,这过程需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将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作用,巩固、积淀、提炼已取得的文化建设成果,用规章、制度固定下来,形成企业文化的长效机制,用机制来反映文化理念。把制度的刚性约束与观念文化的柔性疏导相融合,以克服人的“惰性”,使企业文化的传承发展变得流畅而坚实。
三厂党总支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和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建机立制中的文化引领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亮点与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整合、优化,使制度更加切实可行、更加实效。加大对制度执行的检查督促力度,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及时整改,不断提高制度执行效率和落实效果,努力形成环环紧扣的良性运行态势。在制度的硬约束中不断渗进文化的软管理,使软文化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深层推动力。
一是以五化管理作为检查、指导工作的重要抓手,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形成闭环。把“强化细节抓关键,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工作理念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建立完善了《“强化问责制、提升执行水平”实施办法》机制。把努力实现成本零浪费、安全零事故、员工零抱怨、服务零投诉的“归零”机制充分体现在每一员工的绩效中,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善于探索和总结,把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员工、每项工作的节点上,让计划、实施、检查、评估、总结的循环工作体系与绩效测评对接起来,最后通过行为“归零”检验评审,验证是否取得“归零”效应。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形成闭环。
二是理清责任,完善管理岗位人员的责任制,做到有岗必有责、守岗必尽责。将“强化细节抓关键,不找借口找方法”的工作理念和“协作共享、共建和谐”的价值理念融入到三厂激励机制体系。在公司范围内首次推出管理岗位关键业绩指标考核机制,将管理人员“愿不愿尽责、能不能尽责、是不是尽好责”与绩效测评对接,确保“岗位问责制”贯穿到履责的全过程;工程技术人员岗位实行“三薪”(基本薪、绩效薪和创新薪三部分组成)薪酬管理办法。实现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平台、干成事的有成就,营造人人努力、个个争先的良好氛围,形成心齐、劲足、实干的创业环境。
三是以“协作共享、共建和谐”的价值理念和“形象我塑,发展共谋”行为理念为导向,建立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团队合作机制。从员工日常生活行为、工作行为入手,搭建公平、公正、透明的人才竞争平台和“以业绩论英雄”的效绩考核体系。要求各级管理者不断发现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角色从“法官”向“教练员”转变,向员工提供必要的辅导、咨询。真正切实体现 “协作共享、共建和谐”的价值理念,树立“我是企业的形象代言人”的唯有必争精神风貌。
企业文化建设是长期、无止境的。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紧密结合企业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总结,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始终与企业发展相适应,为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基层党组织要牢牢抓住企业文化建设这一要务,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期,不断发挥企业文化在推动企业建设中的指导、实施作用,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篇: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在
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应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作者:时间:2009-10-18 08:52:35来源:人民网
【打印】 【大 中 小】 【查看评论】 【关闭】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笔者认为,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严峻形势,我们应在五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最近,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同时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形势下应把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实抓好。笔者认为,面对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严峻形势,我们应在五个方面下功夫着力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
第一,在倡导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上下功夫。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就要求我们党在各个方面都应走在时代前列,学习也不例外。我们应在党内倡导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党员干部成为学习的榜样,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一是倡导先进的学习理念。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我们生存、生活、生产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学习的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作为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不仅应倡导知识就是财富、本领就是身价、学习就是途径的理念,还应提倡终身学习、普遍学习、工作化学习的理念,还应倡导创造性学习、网络化学习、团队学习的观念,让这些先进的学习理念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的思想动力、理论支持和灵魂指导,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吸取知识的营养。二是弘扬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良好风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各级基层党组织应在党内营造好的学习风尚,做尊重知识和人才的表率,倡导学习活动,组织开展好“读书日”活动和其他形式的读书学习活动;应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宣传栏、橱窗等宣传文化阵地,加强先进学习理念和学习先进典型的宣传推广,在党内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在科学规划学习内容上下功夫。
中国共产党员和党组织自身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内容的特殊性。一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各级基层党组织应积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著作,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对党员干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立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带头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三是加强对经济、科技、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知识的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反映当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发展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成果,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四是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各级基层党组织结合各部门的工作实际、行业特点,认真组织开展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培养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工作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力争成为一名真正的行家里手、内行专家。
第三,在完善学习培训教育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党员干部学习制度。进一步健全党委(委口)中心组学习制度、党支部学习制度、党课制度、党员干部在职学习制度、党员干部自学制度、党员干部学习卡档案管理制度,积极促进机关党员干部一日一读、一周一课、一月一讲、一季一评、半年一会、一年一考的学习活动,尽力保证农村党员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年集中测评一次,推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党员干部人人学习的良好氛围。二是建立健全党员定期培训制度。党员和党组织负责人应定期参加教育培训,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到各级基层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每年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定期不定期组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委各部委负责人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专门学习培训,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采取书面测试考学、民主测评评学、查阅笔记督学等办法,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学习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和“四好班子”考评;建立党员干部学习档案,合理运用考核评估结果,把学习成果与个人利益挂钩,与党员民主评议、评优表模、提拔任用挂钩,督促广大党员加快学习进度,力求学习深度,保证学习质量。
第四,在健全学习培训教育体系上下功夫。
一是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党校、行政学院主体教育作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校、行政学院建设,配强师资力量,配齐教育设备,突出政治理论学习、党性锻炼与修养等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政治道德素质。二是发挥乡镇业余党校、夜校、干校、培训中心和地方高等院校辅助培训教育作用。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强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可以开设农村党组织负责人、新党员、大学生“村官”、党员创业就业技能、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等培训班,有条件的可以实施远程视频培训教育,突出知识更新、专业知识研修、专业技能等培训,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第五,在加强组织领导上下功夫。
各级基层党委(党组)应高度重视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完善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领导,逐渐形成在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党建办牵头,纪检机关、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党校等为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应健全党委部门联系会议制度,联系会议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专题研究解决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基层党组织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证党员干部培训教育经费,妥善解决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各级党委(党组)留存的党
费主要用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各级财政在安排培训经费预算时也应统筹安排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各级安排的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应向农村、街道社区和其他有困难的基层党组织倾斜,努力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对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督促检查。积极开展创评活动,对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好的应给予奖励表彰,对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差的应给予批评鞭策。牵头部门应定期收集情况,及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扎实推进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第四篇:发挥基层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发挥区委党校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刘远忠
今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区委党校是培训、轮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基层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的大熔炉,担负着提高广大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理论修养和执政能力的重任。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对区委党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区委党校必须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形势变化,着力从理念、内容、形式、管理、机制各个方面实现突破,努力做到科学化办学、制度化管理、规范化发展,真正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学校,党员干部相互学习、交流思想的精神家园,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在坚持“三个为主”的同时,注重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的提升,着力体现教育的时代性
尽管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党校作为“基层理论教育的课堂、党性锻炼的熔炉、传播先进文化的渠道、学习新知识的场所、思想政治工作的摇篮”的性质没有变。区委党校要坚持教育对象以党员干部为主、教育内容以政治理论为主、教育目的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质为主的“三为主”办学方针。区委党校的教学必须体现和反映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宣讲摆在突出位置,把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主要任务,把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内容。
在坚持“三个为主”的同时,区委党校要大胆创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必须体现素质和能力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目标,把能力培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不断创新的本领、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一是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面对形势,人们需要做到正确认识和正确应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分析和认识形势的产物,是统一
人们行动的准则,是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必要保证。基层党员干部能否正确认清形势,能否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并加以认真贯彻落实,将直接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成败。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和分化,我国改革开放使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影响,腐败现象和社会不良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基层党员干部靠自己要做到正确认识形势政策绝非易事。因此,区委党校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加强党员干部形势与政策教育,做到结合时事要点,针对党员干部关注的热点,帮助党员干部认清国内外大势,引导党员干部全面准确地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使他们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为各地各单位的骨干力量。
二是要加强专业技能培训。近年来,我区改革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一批高科技企业落户我区,给我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后发优势。同时,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层次偏低、结构失衡等问题制约我区进一步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瓶颈。区委党校要适应形势需要,以产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和引领产业向高层次发展为目标,构建与产业转型升级接轨、国内领先的培训体系,加强对基层党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培养,使基层党员更好地立足本职岗位,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要加强人文素质培训。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所谓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现代的“人文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科学主义”、“金钱拜物教”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它相对于“科学主义”,强调的是关注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本主义;相对于“工具理性”或“技术理性”,强调的是价值理性和目的理性;相对于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注重人的精神追求的理想主义或浪漫主义。“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党员干部是代表国家行使公共权力、执行公务的人
员,其人文素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是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前提,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是维护政府良好形象的有力保证,是促进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没有人文修养的干部是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区委党校要注重从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除了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律、学管理外,还要组织党员干部学文学、学艺术、学历史、学礼仪等,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在突出“三个围绕”的同时,注重党员干部个性化需求的满足,着力提高教育的贴近性
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任务,围绕党员干部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教育培训,突出服务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区委党校保持活力的源泉,也是区委党校必须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要坚持把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立足于促进区委中心工作、促进党员干部素质提高、促进基层社会和谐,把教育培训的着力点放在保持党员先进性和促进科学发展上,始终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领社会发展。
与此同时,要突出基层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按照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党员干部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实践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发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精心组织教学活动,从满足党员干部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强调贴近性,体现多样性。
一是要科学设置内容。近年来,区委党校紧紧围绕“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的要求,立足于大幅度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在创新培训内容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从2007年开始,把《公共政策分析》、《危机管理》、《人源资源管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政府形象与公共关系》等MPA核心课程作为主体班的主干课,受到受训学员的普遍欢迎。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今后,区委党校要按照贴近区委中心工作的要求,贴近基层生产生活的实际、贴近基层党员的思想实际,制订教学计划,设置培训课程,分类施教,开展菜单式选课,使党校教育内容与基层党员干
部所需实现有效对接,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要灵活培训方式。以前,党校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一张讲台一张嘴,一只粉笔一块板(黑板)构成了党校教学的主要模式,呈封闭、填鸭和僵化等特点,学员普遍反映学得枯燥吃力。针对这种情况,区委党校先后推出了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考察式教学、远程教学、光盘教学等,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潜能,做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实现了教学方式的三个转变,即变“被动灌输”为“互动教学”,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员为中心”,变“封闭型培训”为“开放型培训”。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中,区委党校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采取更加机动、灵活、务实的培训方式,办班可合可分、培训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授课有深有浅。多用群众的语言,用党员干部易于理解的方式,乐于接受的平台,便于参与的载体开展教育培训,使广大党员干部愿意来、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三是要丰富教学手段。要进一步深化情景模拟式、体验式教学,规范和推进研究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要多开设微型党课,构筑自我教育的平台,使广大党员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互动中凝聚力量,在实践中推动工作。
三、在实现“三个创新”的同时,注重办学理念的更新,着力提高教育的灵活性
针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要求,区委党校应该努力在形式、载体、机制上不断创新。坚持以课堂教育为主,理论学习和主题教育相结合、专题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和现代电教相结合、固定场所和流动课堂相结合、集中辅导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网上党校的作用,拓展时空,创新平台,开展教育培训。整合现代远程教育网等网络资源,整合人才培训中心、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各种培训平台,进一步推进共建共享、合作办学。
在实现“三个创新”的同时,在办学理念上,区委党校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大党校”的理念,着力提高教育培训的灵活性。
一是要强化阵地意识。区委党校要进一步强化“党校是培训各级党员干部的主阵地、主渠道”这个意识,努力争取区委支持,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把全区各类培训都纳入区委培训计划,和区委党校培训工作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统一部署,把党校这个主阵地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
二是要突出能力培养。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大变化、大发展、大调整的重要时机。不久前,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分别发表重要讲话,紧密联系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我国所处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新的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深刻论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分析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全面部署。这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成为复合型领导干部和人才,做到“精通本职、掌握相关、了解前沿”。因此,党校在教学内容上必须从以知识灌输为中心转到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现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由阶段培训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素质培训向素质和能力相结合的培训转变。
三是要增强效益观念。区委党校要精心安排好教学,使学员感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到党校更不是为了“养养神、串串门、认认人”,而是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有关部门也要减少重复培训,注重培训的质而不能单纯追求量。
四、在做到“三个落实”的同时,注重管理层次的提升,着力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组织领导落实、基础设施落实、师资人员落实,是基层党校经常化、规范化办学的前提和保证。区委要根据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逐年加大党校经费投入,有效改善区委党校的办学条件。要努力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要求的基层党校教师队伍。
与此同时,要切实强化服务,加大管理力度,健全规章制度,把区委党校管理层次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上来。
一是要抓好拓展延伸。面对城市社区化建设、村改居工作,机构改革、企业改制,新经济组织大量涌现等新形势新情况,区委党校要将培训的触角向乡镇(街道)、村、社区、非公企业等领域延伸,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充分挖掘党校培训资源,不断增强党校培训教育的实效性。
二是要加强交流合作。要抓住对口支援这个机遇,结合当前实际,区委党校要加强同对口支援地区党校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先进地区党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办学方式,不断提高区委党校办学质量。
三是要及时总结经验。区委党校要及时总结和善于总结自己的培训特色和亮点,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扩大区委党校影响力,推动区委党校建设再上新台阶。
第五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近些年来,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采取一系列
措施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较好地发挥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一、实施村级阵地工程,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彻底解决部分村级组织办公无场所、党员活动无阵地的问题,我区以巩固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契机,将村级阵地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2006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区村部、社区办公用房及党员活动室建设的通知》,按照“规范、节俭、实用”的原则,采取“五个一点”(即区管党费援助一点,帮扶部门捐一点,争取上级补一点,镇财政贴一点,村集体筹一点)和“两个不准”(即不准增加农民负担、不准增加村级债务)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一千余万元,新建村部14个,建筑面积近两万平方米;按照“十有”标准,新建党员活动室14个,修缮8个,全区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了电教化,同时有32个村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在此基础上,我区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增强活动室的综合服务功能。一是区委对村级组织和党员活动提出了规范性要求,组织部统一修订完善了制度,统一规范了各类表册和活动档案,推进了农村基层组织生活的经常化、规范化,广大党员带头完成任务,推动了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全面实行了村干部值班制度。轮流值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及时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值班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村两委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定期组织党员和干部群众对蚕桑、茶叶等实用技术的培训,使绝大多数党员掌握了1至2门农村实用技术,党员在带头发展产业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发挥党员活动阵地的综合功能,使农村党员活动室成了干部常在的“家”,党员常想的“家”,群众常去的“家”,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班子建设,增强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力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我区把建强村级班子作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是选优配强村级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采取“两推一选”办法(其中4个村实行了直选)对54个村级党支部委员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把171名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群众威信高,能够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班子。目前,全区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一人兼的有3名、交叉任职的“两委”干部48名(其中有12名支委兼任村委会主任),并发现培养了一支120多名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教育培训。结合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和我区实际,改革传统培训模式,完善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规划,创新教育培训机制,建立上下联动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干部培训体系。按照“缺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实行“菜单”式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学理论、现场学典型等办法,加强农村党员干部党的路线方针、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技术、法律法规和农村工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发展现代农业的能力和本领,引导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4月份,我们采取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的形式,对全区村“两委”主要干部、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共170多人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务培训;10月份,我们还组织了5名村干部赴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开展行政与经济管理培训,拓宽了干部视野,提高了干部综合素质,为他们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推动**农村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镇村坚持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考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帮助他们进一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同时,我们还切实抓好“双强”型村干部培育工作,提升培训层次,挑选一批年轻镇村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三是完善报酬机制。对村级干部实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制,坚持论功计酬。推行党务、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村干部工资报酬和升降去留由群众来评说,增强干部监督与管理的民主程度。在确保村干部报酬足额兑现的基础上,我区建立了村干部离退岗生活补贴基金,采取区、镇、村、个人(3∶3∶3∶1)筹集资金,按照任职年限和年龄对离退岗村干部给予生活补贴。各镇也相应出台政策,对村干部报酬和离退岗生活补贴作出补充规定,如**镇规定对任职时间长、成绩突出、达到退休年龄的村干部,将从镇财政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农村党员在新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