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模版]

时间:2019-05-13 08:44: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模版]》。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模版]

河北省藁城市实验学校 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6分。将答案写到表格内)1.澶渊之盟后,辽宋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削弱 B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C 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D 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2.“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在宋朝广为流传,它说明()A 宋朝时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全国重要的粮仓 B宋朝时北方战乱,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苏州、湖州 C 宋朝时,朝廷的粮食主要到苏州、湖州征集 D 宋朝时,政府主要从苏州、湖州来征收赋税

3.唐朝以前,黄河流域粟和小麦广泛种植,粮食产量超过南方。从唐朝中晚期至宋代,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较快,粮食产量逐渐超过北方,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上述材料说明()A 粮食产量的增多促进人口的增长 B 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C 农业经济重心南移 D 灌溉技术的改进使粮食产量增多

4.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B 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D 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经济发展

5.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角度展示了颇具魅力的民族饮食文化。早在宋代,中华饮食文化已空前繁荣,那时人们的主要饮食习惯包括()

① 主食类:北方以粟麦(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② 肉食类:北方吃羊肉为主,南方以猪肉或鱼为主 ③ 饮茶之风盛行 ④欧美的饮食方式备受欢迎

A ① ② ③ B ① ② ④ C ① ③ ④ D ② ③ ④.宋元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处于当时世界文明的高峰。下列选项与宋元时期史实不符合的是()

A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B 司马光主持编写《史记》 C 关汉卿是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 D 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 7.元朝时期采取的发展农业的措施不包括()

A 多次下令禁止圈占农田做牧场 B 治理黄河,兴修水利

C 推广棉花种植 D 开凿了会通河和通惠河两段运河

8.黄岩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1279年我国处在()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9.明朝规定科举考试必须用八股文答卷,其实质是为了()A.加强君权 B.使考试更规范、更科学 C.选拔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D.鼓励考生独立思想 10.靖难之役的实质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 B.民族间的战争

C.农民起义讨伐地主政权的战争 D.地主政权之间的割据斗争

11.“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中俄雅克萨之战

12.下列有关倭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明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我国沿海居民把经常骚扰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称之为倭寇 C.明朝中期,倭寇十分严重

D.到浙东沿海抗倭的年轻将领是戚继光

13.亚洲许都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不少同郑和有关的事迹,这是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见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中外民间经济交往 B.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C.销售中国的手工业品 D.促进中国的海外贸易 14.“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民族团结 B.反抗侵略 C.社会变革 D.和平交往 15.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八股取士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D.设立军机处 16.下列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属于清初统治者采取的有()①确立册封**、**制度②组织雅克萨之战③平息倭寇之患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清朝前期,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其主要意义是()A.第一次把西藏和新疆地区纳入了中央政权版图 B.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C.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D.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18.明朝中期以后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 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21.2003年明太祖的陵墓——明孝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下列史实与明太祖有关的是()

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六部②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③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④大型文字狱⑤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22.以下关于清朝前期疆域四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东到太平洋B.南到南海诸岛C.西抵葱岭的巴尔克什湖北岸D.北至西伯利亚 23.乾隆皇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许多贡献,他自称有“十全武功”。下列属于“十全武功”之一的是()

A.收复台湾B.组织雅克萨之战C.设置驻藏大臣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4.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自秦朝以来,历代不断整修。明长城蜿蜒6000余千米,它的东西起止点是()

A.东起嘉峪关,西至鸭绿江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25.毛泽东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③平定准葛尔叛乱④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6.我国封建社会明清时期的特点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衰落B.封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C.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继续发展D.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27.(10分)宋元时期,我国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灿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1)右图中政权①的建立者是谁?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3分)

材料二 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瑚熟,天下足”。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

材料三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2分)

材料四 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4)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出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2分)

28.(7分)(2012湘潭)2012年,某些周边国家不断在中国的东海与南海挑起事端,引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反抗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郑成功

材料三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28题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1分)戚继光为实现这一愿望作出了哪些努力?(1分)

⑵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1分)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1分)

⑶材料三中“罗刹”是哪个国家?(1分)为“剪除”其危害,康熙帝采取了什么举措?(1分)

⑷材料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特征?(1分)

材料二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材料二 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对西藏的治理更加严密,使中央政府 在西藏行使主权管辖的施政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

⑵ 为了强化对西藏地区的统治,清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取得了怎样的成效?(1分)

⑶一直以来,叛逃在外的**喇嘛在世界各地活动,企图分裂西藏。对此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2分)

答案

27.(1)赵匡胤。女真。从民族政权并立到完成统一。

(2)南方战乱较少,中原人(北方人)大量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3)民族融合。回族。(4)活字印刷术,指南针。

第二篇: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命题人:徐志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钱穆先生说:“从秦到清两千年,我们对以往的传统政治,至少不能很简单的说它是专制政治了。”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西周分封制B、唐代三省六部制C、明代废丞相D、清代军机处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B、郡县制的确立C、宗法制的确立D、三省制的确立4、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2011年11月27日落下帷幕,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共有133万人报考,最终参考人数约为97万人。公务员考试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统治者很早就重视人才的选拔,下列各项关于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说法正确的是()A、汉朝选官主要实行世袭制B、魏晋南北朝暑期科举考试是主要的选官制度C、唐朝选拔官吏实行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方式,具有一定的公平性

5、“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A、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B、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C、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D、人民主权的观念

6、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胜利B、《权利法案》的公布C、责任内客制的形成D、进行议会改革

7、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8、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这反映了()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9、英国学者费纳在《政府史》中指出:人类社会技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两大类:集约性技术和延展性技术。所谓集约性技术,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类的生产效率、增强对自然资源的汲取和利用能力的技术;而延展性技术则指的是那些能提高人类(特别是国家)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的技术。下列各项属于美国首创的延展性技术是()

①分权制衡思想②成文宪法

③联邦制④责任内阁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

10、右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结合大事年表,下列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A、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11、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的造币厂门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是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满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银币。„„总额是四百五十万英镑,这五大车的白银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批“古怪银币”最有可能来自于()A、《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B、《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12、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清效力 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

13、《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指中共)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1923年中共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中共犯了“左”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中共较好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14、若以诗句比喻1921年前后的中国政治状况,较为恰当的是()

A、柳暗花明又一村B、横扫千军如卷席C、万马齐暗究可哀D、无可奈何花落去

15、为纪念红军长征七十周年,中央电视台组织了《我的长征—重走长征路》的活动,下列哪个地点他们没有经过()

A、瑞金B、南京C、遵义D、陕北

16、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此役”是指()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17、1941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代表居里来华,路过香港时对宋庆龄说,他将警告蒋介石,如继续同共产党对立、玩弄手段是不成的。居里至重庆后,会见周恩来并表示:美国造成中国统一,反对日本侵略。分析当时的历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居里上述言论其实是假反蒋B、当时美国赞同国共一致抗日 C、在对华政策上,美国把国共两党同等看待D、居里考虑总的出发点是蒋介石集团的利益

18、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1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实践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的一次伟大的制度创新,它们创建于()

A、解放战争时期B、1949—1956年过渡时期C、十年探索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20、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21、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22、《布尔什维克主义的胜利》一文写道:“1917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俄国的革命,不过是使天下惊秋的一片枫叶罢了”,这段材料意在说明()

A、二月革命结束了俄国的沙皇专制时代B、十月革命将无产阶级专政变成了现实 C、十月革命将给中国革命带来新的希望D、社会主义革命已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潮流

23、世界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影响和推动二战后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西欧走向联合B、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C、不结盟运动兴起D、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24、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认为,“在相互信赖的世界上,美国所能做的就是带头,但不能主宰。”出现这一认识的原因是()

A、美国放弃了霸权思想B、中国对美国的挑战 C、多极化世界已经形成D、美国实力相对削弱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与我们生活最为密切的是建筑,而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制度的特色。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故宫建于北京城的中央,以南北为中轴线,坐北朝南,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统治思想,故宫城外是皇城,皇城外又有北京城,城城包围,显示了森严的等级制度。材料二: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公民集会的场所被设计成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并且是能够容纳几千人的剧院式结构,目的在于确保每一个参加者不仅能看到发言的人,也可以看见其他出席的人。

材料三:数百年前,爱尔兰议院模仿古希腊建筑构造了半圆形议事厅,而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宫内部则一直使用长方形的议事厅。后来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议事厅在实践中取得了截然不同的效果。丘吉尔概括说“英国议会机构的全部物质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上,即议会下院是长方形而不是半圆形的结构。因为长方形的会议厅更适合政党体制,对个人来说,所谓‘左’、‘右’立场很容易改变,但穿过发言席的行为需要慎重的考虑”。

——(美)迪耶·萨迪奇·海伦·琼斯著《建筑与民主》

材料四:美国国会大厦俯瞰着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座由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亲自奠基的大厦,对历任美国总统来说都是一个需要小心应付的地方。

美国的开国者们因为长久的自治传统„„使他们对一个坐拥大权的政治领袖患有极大的忧患„„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约束总统的权力。不仅是司法、立法制度上的约束,甚至在宪法中加上了弹劾权,对犯有“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轻罪”的总统和其他行政官员进行弹劾,并予罢免。——《大国崛起·美国》(1)根据材料一的描述,能反映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有哪些特点?(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就是这种民主政治才是灭亡古希腊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请分析持这种观点的最有力证据应该是什么?并谈谈这给我们提供了什么可以借鉴的教训?(4分)

(3)根据材料三所透露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分)(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约束总统的权力”的?(3分)

(5)上述四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都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请综合评价这些政治制度的相同点。(要求不要分别叙述,要综合概括)(4分)

26、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学者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3分)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5分)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4分)

(4)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历史学家在对世界近现代史进行整体化和多视角思考后,可以将20世纪一百年的历史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是“战争、危机和革命”的年代。第二个阶段是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初,这是“A”的年代。第三个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至21世纪的今天,这是“B”的年代。

材料二:几幅反映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图片资料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所示新中国外交活动与世界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8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想作解释。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影响。(7分)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答题卡

25、(1)(2分)

(2)(4分)

(3)(3分)

(4)(3分)

(5)(4分)

26、(1)(3分)

(2)(5分)

(3)(4分)

(4)(4分)

27、(1)(5分)

(2)(8分)

28、(7分)

第三篇:高一2017-2018学第一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一2017-2018学第一学期历史第三阶段阶段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重要的原则是()

A.“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B.“节用裕民„„以德服人” C.“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D.“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在君权和相权的矛盾运动中,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但历史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复的情况,相权出现反弹发生在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3.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殷之宗庙,以子能继父者为大宗,身死而子不能继位者,虽长于昆弟,亦降为小宗。宗法者,辨先祖宗庙昭穆亲疏之法也。”材料主要强调的是()A.宗法制起源于嫡庶之制 B.宗法制与周公制礼无关 C.宗法制商代已经存在 D.宗法制起源于宗庙祭祀制度

4.古代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任何人不能因为思想而受惩罚”。这说明()

A.古罗马人认为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 B.罗马法保证人在各个方面是平等的 C.罗马法强调司法实践中的证据意识 D.古罗马人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如图所示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人物为希腊民主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梭伦改革奠定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基础

②克利斯提尼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确立起雅典的民主政治 ③克利斯提尼为维护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了陶片放逐法 ④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雅典是城邦小国 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B.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

7.程汉大在《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英国国王在(光荣)革命前保证“维护先王批准的法律和文件”,而革命后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这主要表明 A.崇尚法治是英国一贯的传统

B.革命前后英国民主制度无实质性的变化 C.革命后国王成为可有可无的虚君

D.革命前后英王权力来源发生了重大改变

8.2016年11月9日在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击败了希拉里赢得了选举。下面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总统不能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第1页,共5页 B.总统可以任免大法官,而且大法官任职终身 C.总统由选民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D.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还是军队的总司令

9.因为欧陆的各国革命只是一些起义和随之而来的权力调整而已„„实际上对社会的根本触动、改变不大。若以调整大的政治格局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而言,并不能和英国的(1832年)议会改革相提并论。这意味着1832年议会改革对英国的影响是

A.英国完全的改变了政治制度 C.较大改变了议会议员的组成 B.君主立宪制被彻底改变 D.工人农民得到更多席位

10.一年前,郑观应出版《盛世危言》,“危言”前一定要加上“盛世”,不敢说已是衰世;一年后,严复却在《救亡决论》中响亮地喊出“救亡”的口号,自这时起的半个世纪内,“救亡”成为中国人最关注的问题。导致这一剧变的重大事件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11.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据此反映了()

A.孙中山认为反革命的专制阶级是皇帝势力 B.孙中山认为资产阶级主动采取了灵活措施 C.孙中山找到了辛亥革命失败的真正原因 D.孙中山分析了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12.史学界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也是近代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的开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主要表现在 A.中国的政治制度开始趋向民主化 B.中国被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文化所取代

D.中国成为世界外交舞台上重要的一员 13.1838年6月,英国外务大臣巴麦尊在给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训令中写道:“关于鸦片走私贸易,英国臣民破坏他们前去贸易国家的法律,女王陛下政府不能够为此进行干预。这些人(鸦片商)遭受的损失,必须由自己承担。”这反映出当时 A.英政府承认鸦片贸易的非法性 B.英女王支持立即发动战争 C.中英两国军事实力差距不大 D.林则徐多次挫败英军进攻

14.有史学家认为:“德源(洪仁玕)的思想虽不够充分,但却十分可贵,朝这个方向走下去,一定能上道。”文中的“这个方向”是指()

A.借用西方的基督教和儒家大同思想发动群众 B.坚持将反封建与反侵略结合起来挽救民族危亡 C.发展资本主义,追寻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的理想社会

15.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是因为()

A.提出了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口号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它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D.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2页,共5页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6题20分,17题20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部《王位继承法》,被看作是《权利法案》的补充,这两个法案确立了英国“议会至上”原则,是迈向君主立宪制度的重要一步,议会逐渐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百度百科

材料三1866年对奥地利战争胜利后,为了使新成立的北德意志联邦“有章可循”,惯于专断的普鲁士首相竟然像签发公文一样,将他拟定的宪法草案送给北德意志联邦议会强行通过。故而有人称这部宪法是俾斯麦的个人“著作”。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就是在这样一部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邢来顺《略论德意志帝国政治架构的发展趋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体现的政治制度的实质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4分)说明这一政治制度是怎样在英国确立的?(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出台形式和内容的特点。(6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二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后,对于正在酝酿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取美国式的总统制还是取法国式的内阁制,同盟会内部存在着分歧和争

第3页,共5页 议。经多次讨论,孙中山同意行内阁制,并拟议以黄兴为内阁总理。12月下旬,南京各省代表会议上,多数代表赞成总统制,会议通过《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维持总统制。清帝逊位(1912年2月12日)后第二天,孙中山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推荐袁世凯继任大总统。同年,3月11日正式公布参议院起草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治的组织形式为内阁制。

材料三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材料一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6分)

(2)材料三反映了当时革命党人的争论焦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有何目的?(6分)

(3)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评价辛亥革命。(10分)

参考答案

第4页,共5页 1--5 ACDCA 6--10 ADDCD 11--15 DBACB 16.(1)唐朝君主专制制度;美国民主制度

(2)特点:国王统而不治,议会权力至上。

确立:通过《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两个法案(3)形式上不是制宪会议或国民议会民主讨论的结果;

内容上带有深厚的封建专制色彩。

17.(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6分)

(2)焦点:政体之争(或总统制和内阁制之争)

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分)

(3)进步性:

①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定的民主和自由;(3分)

②经济:制定颁布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法令和措施,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分)局限性

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4分)

第5页,共5页

第四篇: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宋明华)

„★„★„★„★ _„★__„★__„★__„★__„★__„★__„★__„★__密答__„★ 号„★考„★ „★„★ _„★__„★__„★__„★ 级„★班„★ „★„★__„★__„★__封题__„★__„★_ „★名„★姓„★„★„★ _„★__„★__„★__„★__„★__„★__„★_ „★校„★学线线„★„★ _„★__„★__„★__„★__„★__„★)市„★(„★县„★„★ „★„★„★

八年级(八年级历史)

A.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B.非洲是最早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洲

C.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十分重视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

D.中非人民联合开展反帝、反殖、反霸斗争

16.2002年,中华大地掀起了“唐装”热,色彩靓丽的唐装成为街头巷尾一道

美丽的风景线,你知道这一景象与下面哪次会议有关()A.云南世博会B.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C.海南博鳌亚洲论坛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会议 17.李明同学以“我国高科技领域的成就”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下列研究内

容与主题不符的是()

A.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B.“两弹”的成功研制

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18.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②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③“科学技术是

(八年级历史)

材料二:“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⑵请指出在广东划出并成为对外开放窗口的特区是哪一个地区?并说说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分)

材料三:“中国特色”一词的出处,来自于改革开放初期一个颇为难答的问题:在中国落后的生产力状态下,走什么道路才能发展生产力,才能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的回答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由此走红全国,并套用在各种句式之下,它表达的是一种自信,更是中国人走向改革开放的法宝。拥有它,在30年的时间里,中国有了天翻地覆之变。⑶根据材料三,说明邓小平理论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什么根本问题?(2分)

⑷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方面取到了巨大成就,有了天翻地覆之变,这说明了什么?(2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我国《反分裂国家法》(八年级历史)

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八年级历史)

第五篇:2017-2018学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7-2018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历史试卷

(三)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

1.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A.水利工程的兴修 B.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C.青铜器在农业中广泛使用 D.农业肥料的使用 2.“光盘行动”意在提高人们节约粮食的意识,培养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百家诸子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生活奢侈浪费的是()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庄子 3.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

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车同轨

5.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6.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7.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 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

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8.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9.“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10.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11.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12.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

13.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时间:公元184年

领导人:张角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 A.时间

B.领导人

C.口号

D.作用

14.“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以上古诗中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的地区在汉代被称为()A.关西

B.新疆

C.西域

D.西藏

15.西域各国与西汉王朝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16.“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

17.近年来“东突”恐怖分子在新疆地区活动猖獗,他们鼓吹新疆独立,妄图把新疆从我国分裂出去。下列哪一史实最能证明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出使西域 C.丝绸之路的开通

D.西域都护的设置

18.东汉明帝时,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派遣了一位人物出使西域,该人物是()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卫青

19.汉朝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向东、西最远分别可达国家或地区为()A.朝鲜、日本

B.日本、非洲

C.天竺、大秦

D.日本、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20.如果八(1)班历史兴趣小组探究某一问题时遇到“御史大夫”、“推恩令”“郡县制”、“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等名词,那么他们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两汉的政治与经济发展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二、组合列举(每空2分,共10分)

2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请根据描述写出下列内容。

(1)商周时期出现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2)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笔画规整的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2.中国古代发生了很多经典的战争,传递出了宝贵的战争思想和智慧。

(1)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空前的 ,赵军向秦军投降。(2)春秋时期的晋文公遵守承诺“退避三舍”在中大败楚国。(3)公元前207年,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秦朝走向灭亡。

三、辨析改错(10分)

23.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半坡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错误:

改正:

(2)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错误:

改正:

(3)春秋时期,晋文公以“尊王攘夷”名义进行征战,成为第一位霸主。()错误:

改正:

(4)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错误:

改正:

(5)为了防御匈奴进攻,秦始皇征发大批人力,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灵渠。()错误:

改正:

四、材料解析题(第24题13分,第25题13分)24.(13分)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原文大意:(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发制度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应了什么时期的历史情况?

(2)为了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这种情况,秦始皇采用了什么措施?

(3)采取这些措施起到什么作用?

(4)为巩固材料二图中的疆域,统治者在边疆修筑了什么军事设施?在地方又实行哪一项制度?

25.(13分)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话说秦皇汉武”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读图说史】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提出的主张。

【史海泛舟】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2)董仲舒的这段话与后来汉朝实行的哪一项国策有关?结合所学知识,理解这项国策的实行对“孔子之术”的影响。

【比较归纳】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沁园春·雪》(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皇汉武”并称的主要原因。

五、探究题

26.某历史爱好者开展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看图说史】

材料—

敦煌壁画

(1)根据材料一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的什么史实? 汉代丝绸最远可以运到A国,写出该国的名称。

【论从史出】

材料二“丝绸之路”开辟后的中西交流

(2)据材料二的史实,可以推理得出什么结论?

【重走丝路】

(3)假如你参加了一个旅行团重走丝绸之路,重温“丝路”的辉煌与繁荣,沿途会有一些令人惊叹不已的景点,请列举两个并对其中一处景点作简单介绍。

【学以致用】

材料三

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

(4)结合材料回答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什么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符合题意。)

1-5BBCBB

6-10CDDBD

11-15CCCCC 16-20BDBDC

二、组合列举(每空2分,共10分)21.(1)甲骨文。(2)小篆。

22.(1)长平之战(2)城濮之战(3)巨鹿之战

三、辨析改错(每题2分,共10分)

23.(1)半坡人遗址改为北京人遗址。

(2)√

(3)晋文公改为齐桓公

(4)战国改为春秋

(5)灵渠改为长城

四、材料解析题(第24题13分,第25题13分)

24.(1)秦统一前或春秋战国时期。(3分)(2)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3分)(3)作用:加强中央集权;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3分)(4)(万里)长城(2分)

郡县制(度)(2分)

25.(1)主张:焚书坑儒(3分)(2)国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分);影响:使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影响深远。(3分)。(3)主要原因:①都是我国封建时代重要的君主;②都采用创新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③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且对封建社会历史起到推动作用;④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4分)。

五.探究题(14分)

26.(1)史实: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2分)A:大秦(罗马)(2分)(2)结论: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3分)

(3)景点:玉门关遗址、嘉峪关、敦煌莫高窟、楼兰故地、火焰山等等(写出两个即可);介绍:玉门关遗址:玉门关是汉代建立的重要关口,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关隘。楼兰故地:楼兰是汉代西域的一个小王国,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他言之成理亦可)(3分)

(4)现实意义: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或互利共赢)。(言之有理即可)(4分)

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8初三政治第三次月考试题

    线号考名姓封级班校密学 2018年哲觉中学九年级文综第三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题时请合理分配时间,注意卷面整洁。 2.考生答题时可参考思想品......

    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一、史林判断(1-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

    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题(汇编)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身体分节是节肢动物的一个特点、下列不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A、虾B、蟹C、蜈蚣D、蚯蚓 2、关节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奋斗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高 三 政 治 一、单项选择题部分(30×2分=60分) 1.截至2016年,中国人已经连续三年成为海外购买力最强的群体。在跨境购物中,“品......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数学试题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共7分)。1、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偶数。()3、棱长6厘米的正......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迈思特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三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一、基础题(24分) 1、默写古诗或按照原文填空。(10分) (1)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夜发......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jū shù huá xiáng wǔ rǔ yōng dài( ) ( ) ( ) ( )tuí què pò zhàn jǐ liang lóng zhòng( ) ( ) ( ) ( )二.下面三组词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16_2017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 高二 文科综合 一、单项选择 12.2017年1月,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探索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在量子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