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0622
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0622
发言材料汇编
湖南省教育厅2017年6月 目
录 1.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湖南省财政厅 12.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73.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推进会上的发言——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114.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 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醴陵市教育局 165.合作培育
公费就读
定向就业 县级农村教师培养计划探索教育扶贫新途径——桑植县人民政府 196.严细准实
着力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中共湖南商学院委员会 22
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湖南省财政厅2017年6月2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省财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做好财力保障等服务工作。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财政职责,谈两点意见。
一、近年来财政支持教育扶贫的主要工作扶贫先扶智,扶智先育人。近年来,各级财政在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聚焦贫困、关注薄弱,实行政策和资金倾斜,教育扶贫工作正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聚焦贫困地区,给予倾斜支持。一方面,对于中央规定由各级财政分担的教育投入事项,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中生均公用经费、高中(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等,坚持中央和省拿大头的原则,对51个贫困县执行最高的资金补助比例和最低的资金分担比例,尽可能减轻县级的资金筹措压力。另一方面,在按因素法分配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发展等专项资金时,将51贫困县都划归一类项目县,予以特别倾斜支持。据统计,2016年,省财政拨付安排51个贫困县各类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05.2亿元,占省对市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52.4%。二是聚焦困难学生,确保学有所教。以各类国家奖助学金、免学杂费等政策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学段,多种资助方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国家规定的学生资助政策之外,省财政安排资金,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贫困县,对民族县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建立了高校毕业生赴贫困县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制度。2016年全省投入各类学生资助资金123.9亿元,约838万学生获得资助。三是聚焦薄弱学校,改善基本条件。支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和高中、中职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计划,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均衡”的原则,支持补齐办学短板,保障基本办学条件。通过争取中央支持和省级新增投入,2016年省财政拨付安排各类教育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资金65.7亿元,市县财政也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整合存量增量,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按照规划、对照标准统筹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四是聚焦乡村教师,促进师资均衡。中央和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定向培养计划,建立了省级统筹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支持实施 “三区”教师支教计划、义务教育校长教师轮岗交流计划,建立了发达地区城市学校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机制;支持实施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水平,缓解了基层教师“派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支持实施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通过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等方式,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水平。2016年,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用于乡村教师培养培训以及提高待遇的资金规模达到34.4亿元。
二、支持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措施要求当前,教育扶贫已经进入攻坚决胜阶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更要高度重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增量投入空间收窄的新形势,配合教育等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圆满完成教育扶贫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教育扶贫的资金需求。推进教育扶贫,投入保障是关键。按照中央和我省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挂钩事项的要求,教育投入不再与财政收支增幅挂钩考核,但依然是各级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领域,今年国务院新印发的“十三五”教育规划,强调要通过加强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投入,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最新文件要求,结合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和推进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积极克服困难,切实加大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扶贫的资金需求。对已经明确分担比例的,要严格按照规定比例落实到位;对要求列入年初预算的,要在年初预算中予以优先保障;对已编实项目规划的,要对照规划落实资金。同时,要积极鼓励通过校企合作、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方筹措教育扶贫所需资金。二是完善支持政策,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程度。目前,我省既有教育扶贫的总体规划,也有针对贫困学生、薄弱学校、乡村教师的分项支持政策,但实际执行中,客观地说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政策落地、资金投入的精准程度不高。各级财政部门要配合教育等部门,在教育扶贫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问题,逐步调整完善政策。特别是在贫困学生资助方面,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要注重区分不同家庭的经济困难程度,实行分档资助,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纳入范围并尽可能列为最高资助档次;要督促学校按规定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计提资金用于学生资助,结合扶贫口安排的“雨露计划”等资金、各类公益组织发起的社会捐赠等资金,进一步提高特困学生资助标准,保障学生不因贫而失学;要严格控制“一边免费、一边收费”行为,以及以自愿名义组织征订教辅、参加培训班等变相收费行为,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就学成本,确保家庭不因上学而贫困。根据力力副省长的指示精神,最近,我们正配合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等部门就如何做好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开展调研,各市县也要大胆探索创新,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省财政将通过相关专项给予奖补支持。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与加大投入同等重要。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教育、扶贫等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好、资金使用绩效高的地区,给予挂钩奖励。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各地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监督检查,规范资金使用,将资金落实到教育扶贫对象上去,将日益增加的财政投入转化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要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和资金的统筹使用,做到任务有机结合、项目无缝对接,既要集中财力办大事,突出支持薄弱环节,又要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要督促学校加强财务管理,把好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关口。要科学设立绩效目标,主动开展绩效自评,自觉公开项目进展和资金安排等信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今年9月起我省要全面实行民生资金“互联网+监督”,各地要认真做好相关准备,按要求将教育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都公开在互联网上,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又切实加强政策宣传。总之,教育扶贫是“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扎实工作,力争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2017年6月21日 力力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庄严承诺。省人社厅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勇于担当、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为取得全省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提高认识,着眼大局保障民生、培养人才、促进就业是人社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扶贫工作高度契合,目标高度一致。因此,人社部门做好扶贫工作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指示精神,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把扶贫攻坚作为人社部门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狠抓落实。
二、创新政策,精准发力近年来,人社部门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和完善了“1+3+X”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政策体系。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了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对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和未就业劳动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了大规模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全省每年社会化培训达100万人次,技工院校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5万人。同时我们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逐步提高了职业培训经费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的支出比重,实施了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和未就业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全免费政策;加大了公共就业服务、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全方位构建了培训、鉴定、就业、创业等政策保障体系,为技能扶贫、就业、创业脱贫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通过综合施策,劳动者就业技能得到普遍提升,就业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失业率保持在4.15%的较低水平。对贫困家庭而言,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突出重点,技能扶贫开展贫困人口大规模技能培训,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坚决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优势,整合系统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按照国家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技工院校技能扶贫千校行动,把技工院校技能扶贫行动作为人社部门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按照“四定原则”,深入推进。一是定点。要在全省范围内选择30家办学条件好、专业设置齐、办学质量高的技工院校,就近对接全省51个贫困县,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开展技能培养或学制教育。二是定员。加强和扶贫部门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有培训愿望的两后生子女全部纳入技能扶贫范围,充分掌握培训需求,登记造册,分批次统一开展技能培训。三是定向。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后,各技工院校及政府就业服务部门要跟踪做好就业服务。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协作平台推介到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地区就业。四是定岗。各技工院校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和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培养、定岗培养,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上岗”。要加强对技工院校技能扶贫行动的经费保障,凡就读技工院校的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两后生子女免除学费、住宿费、书籍费并给予适当生活补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未就业劳动力实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给予交通费、生活费补贴。同时我们协调省扶贫办,在扶贫部门实施雨露计划的基础上,将人社部门职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叠加给予补贴。承担对口技能扶贫的技工院校要成立技能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学校主动对接贫困县人社、扶贫等部门,老师要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及就读技工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做好政策宣传、组织招生、实施培训、推荐就业等相关工作。
四、强化服务,促进就业各级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建立“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扶持创业”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教育扶贫既开花更结果。一是要将扶贫工作和“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去哪儿”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开展针对贫困地区和就业困难群体的专场招聘会,提供“天天有岗位,时时在招聘”的公共就业服务;二是要将扶贫工作与人社部门实施的就业扶贫相关专项计划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同步推进;三是要将扶贫工作与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提升和转移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维护权益三位一体服务,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四是要将扶贫工作与劳务协作脱贫结合起来,围绕“全覆盖、建机制、稳脱贫”的目标,实现精准对接、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推进会上的发言 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2017年6月21日 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扶贫部门如何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深化教育扶贫的责任担当。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而比贫困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代际传递。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扶贫理论与实践。实施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三个保障”验收的一项核心内容,是贫困家庭的最大期盼。自2015年10月17日启动“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以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推进教育扶贫,先后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改革实施了20多项特殊的教育扶贫政策,基本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农村教师生活工作条件改善等目标。目前,全省尚有贫困人口330万人,正在就读的贫困学生80多万人。从这次省委、省政府组织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大督查收集的情况看,各地教育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地方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有的地方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或执行出现偏差,存在“该扶的没扶,不该扶的扶了”等现象;有的地方扶贫助学对象没有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有的地方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流于形式;有的地方教育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工作台账管理还不规范等等。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交通、水利、金融、教育、健康等扶贫行动要加强。全省各级扶贫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教育扶贫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扶贫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参谋部、督查队、排头兵”的作用,积极主动配合教育等牵头部门,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全力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彻底拔掉“穷根”,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切实履好教育扶贫的工作职责。作为扶贫部门,在教育扶贫上要重点履好”三大职责”。一是履好“精准识别教育扶贫对象”的职责。全省各级扶贫部门要按照“定点定向、精准到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摸清教育扶贫底数,明确教育扶贫的范围对象,夯实教育扶贫的工作基础。当前要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基础,结合正在开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清理工作,切实把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分布情况,各学段就学情况,失学辍学情况,享受政策资助的情况,接受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情况,培训需求和愿望情况,都要逐一摸清,做到“五清”:底子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建好工作台帐,构建到校到人的教育扶贫体系,为实施教育扶贫提供真实情况和准确依据。二是履好完善健全“教育扶贫政策”的职能。全省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责任,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配合教育、人社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对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标准,认真梳理、分析研判现有各级各类教育扶贫政策措施制订出台情况、执行落实情况,看还需要具体细化哪些政策,出台哪些具体措施;看哪些政策落实了,哪些政策还没有落实,没落实的原因是什么。积极加强与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对接配合,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联动机制。针对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寄宿生未享受政策资助、高中阶段特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不够等问题,研究解决教育扶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全面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覆盖的困难学生资助网络体系,实现全省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全覆盖。同时,注重信息资源整合。要加快与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起教育扶贫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基础数据和需求信息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比对一致,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的水平;与教育、人社等部门教育培训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扶贫资源的优化组合。三是履好“突出抓好雨露计划”的职责。认真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的教育资助和技能培训力度,促进贫困人口有效增强内生动力。一方面,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全部享受“免”“补”政策、扶贫助学补助,并从今年起将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3000元/年,今年要确保5万名贫困新成长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特困家庭扶贫助学的力度。对因贫困面临失学、辍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义务教育、普高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教育部门资助的基础上,扶贫部门要严格程序,认真审核,实行叠加资助政策,确保其能继续接受教育。在培训措施上,要结合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升需求和市场需求,紧扣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着力补齐劳动力技能素质短板,努力拓宽贫困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渠道,使贫困劳动力“主动学、学得起、学得好、输得出、带得动”,实现劳务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在促进就业创业上,各级扶贫部门要将培训就业与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同步推进贫困人口培训就业和地方产业“双赢”发展。积极配合人社部门认真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积极推广郴州等地“免费拎包就读就业”、“就业扶贫车间”等培训就业新模式,大力推广郴州、新田“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就业工作经验,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高其自主脱贫能力。
三、切实保障教育扶贫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一方面,狠抓工作督查。扶贫部门每次组织的督查巡查,要将教育扶贫作为重点内容。通过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和专题暗访等方式,掌握工作动态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政策不偏向,工作不走样。另一方面,从严考核评估。我们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切实以考核评估为抓手,不断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评分细则,较真碰硬抓考核,通过最严厉的教育扶贫考核让各级各部门都有压力,强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
总之,全省各级扶贫部门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力力副省长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责尽责,为打赢湖南教育扶贫攻坚战作出自己应有的积极贡献。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 醴陵市教育局2017年6月21日 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在醴陵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醴陵市教育局紧紧围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建立了“一对一”精准帮扶体系,实现了贫困学生扶助“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湖南日报》《中国教育报》对我市教育扶贫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一、健全体系,构建“一对一”帮扶新模式一是“一对一”结对。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对全市6355名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分别安排一名属地教师和一名属校教师进行帮扶,并建立台帐。二是“点对点”帮扶。认真指导帮扶教师制定帮扶方案,根据学生实际,分别落实困难资助、心理辅导、学业指导、思想引领等帮扶措施,做到“一人一案”;积极组织帮扶教师上门家访,帮助学生解决家庭困难、改变不良习惯、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做到“一年十访”;严格要求帮扶教师填写《帮扶工作手册》,全面记录教育扶贫政策、学生家庭信息、帮扶工作纪实,做到“一人一册”。三是“心贴心”服务。去年以来,为全市所有病残孩子“送教上门”,让他们共享“阳光雨露”;为全市留守儿童举办心理辅导讲座79次、上心理辅导活动课155节,让他们喝上“心灵鸡汤”;为277个山区班级配置了图书角,给边远山区学生送去书籍,让他们憧憬“诗和远方”。
二、创新机制,形成“一对一”帮扶新格局一是四级联动,压实帮扶责任。市局设立扶贫工作办公室,片区督学责任区设立专职扶贫督学,市直学校、镇(街道)中心学校设立专职扶贫专干,各中小学校设立扶贫工作负责人,形成了“市局统筹、片区督促、镇街带动、学校主体”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二是三方协同,增强帮扶合力。建立帮扶教师与相关职能部门、镇政府(街道办)和村委会扶贫负责人联系制度,加强各方信息沟通,充分挖掘扶贫资源,帮扶合力明显增强。三是双向考核,确保帮扶实效。制定了《教育精准扶贫考核工作办法》,采取市局考核和学生评价两种途径,通过电话调查、资料查阅、问卷收集、集中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教师帮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三、拓宽思路,实施“一对一”帮扶新举措 一是拓宽资助渠道。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扶贫助学,实施“天天慈善一元捐”助学工程,举办“大爱瓷城·金秋助学”活动,组织一对一“认领”贫困学生活动,引入和成立了各类助学基金组织5家,涌现了一大批助学爱心人士。国家资助政策出台十年来,我市共筹集社会助学资金 4000多万元,开展大规模爱心助学活动70多次,资助贫困学生13000余人。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利用醴陵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教师扶贫日记”、“我身边的好教师”专栏,开展“优秀扶贫日记评选”活动,并汇编成册;举办“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开展“我身边的资助故事”、“感恩有你”等主题征文活动,表彰帮扶榜样,树立励志典型,引导帮扶工作步步推进。三是开展扶贫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依托职业学校和镇农校,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让每一位帮扶教师成为贫困家庭的服务者、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教育扶贫,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此次扶贫推进会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心共筑中国梦。
合作培育
公费就读
定向就业县级农村教师培养计划探索教育扶贫新途径——湖南省教育扶贫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桑植县人民政府2017年6月21日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全县辖23个乡镇,299个村(居)委会,47万人口,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12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9270人,其中学生16639人,“因学致贫”问题突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工作要求,我县大胆探索教育脱贫模式,在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首创“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自2016年起至2020年,由县政府出资,每年从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选拔一批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委托长沙师范学院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将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与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相结合,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一、摸准扶贫脉搏,确保培养计划切实可行为探索教育扶贫新模式,我县总结多年来扶贫经验,按照三个结合的工作理念,创新实施了县级公费定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一是与现行教师培养政策相结合。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是省级培养计划的延伸和发展,不需要单独制度政策,降低了政策障碍。二是与贫困家庭实际需求相结合。教育支出压力是很多贫困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由县级财政全额负担,每生每年1万元,其中培训经费6000元、基本生活补助4000元,极大减轻了贫困家庭的就学压力。让贫困家庭学生成为国家正式编制教师,相对其它帮扶措施更加有效,真正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三是与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相结合。相比普通的公费培养农村教师,回本乡任教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就近照顾家庭,更能安心扎根于基层,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填补农村教育资源空缺,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师“留不住、下不去、教不好”的痼疾,是一种扶贫支持教育、教育反哺扶贫的可循环模式。
二、完善审核机制,确保培养计划对象精准为确保培养计划的有序进行,各有关部门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工作开展。一是全面调查摸底。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401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贫困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2016年全县共有258名孩子符合招生报名条件,完全满足招生名额。二是广泛实施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社、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发布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并由学校向每一位学生进行宣传,做到了宣传发动不留“空地”。三是严格进行审核。按照招生录取程序,学生一律持本人户口簿和县扶贫办发放的《扶贫手册》进行报名,由初中毕业学校和县扶贫办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考试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校地合作,确保培养计划高效优质我县与长沙师范学院携手合作,建立在校培养期间沟通协调机制,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和跟踪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一是科学分配就读学生,将50名学生平均分配到其他班级,与其他入学新生同等待遇,消除了贫富歧视和学生的自卑心理。二是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全科型”小学教师。设置入学辅导课程,通过团体辅导帮助新生适应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不断进步。三是定期进行回访,定期组织专门队伍到长沙师范学院就扶贫招生委托培养工作进行回访,通过和在校学生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县教育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它地区教育扶贫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借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推进我县教育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严细准实
着力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中共湖南商学院委员会2017年6月21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驻村帮扶是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近三年来,在驻点帮扶村新邵县兴东村,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严、细、准、实”,着力构建起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一、抓“严”基层党建,着力打造“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针对村里党员意识淡薄、思想观念保守等问题。严抓班子配备,选优配强干部,将廉洁务实、敢于担当的党员充实到村支“两委”,换届后的6名成员,均具有高中或大专学历,70后和80后成为班子的中间力量。严抓教育培训,建立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志愿者与村支部、党员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选拨20余名党员赴外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严抓党员管理,实行党员积分制,推动党员联系区和责任岗等制度,实行“三会一课”纪实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将党员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村党支部的群众满意度由全县370名跃升至第29名,村里连续两年实现村民“零上访”。
二、抓“细”基础建设,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要想富,先修路。针对全村“出行难”、“住房难”、“喝水难”和“灌溉难”等老问题,我校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实施上求精、求细,不搞“手榴弹炸跳蚤”。抓“细”道路建设,新修5条机耕道,硬化68条通组入户公路。抓“细”安居工程,新建1座幸福院,改建21座危房。抓“细”安全饮水工程,分片新建5座水塔,铺设15公里自来水管网。抓“细”农田水利建设,新修3.4公里水渠,修整11口山塘。现在全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出行更加方便、居住更加舒适、饮水更加安全、灌溉更加便利,为全面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抓“准”产业开发,着力培育“造血功能”产业搞不准,脱贫就不稳。针对全村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和信心不足等问题。我校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抓“准”规划,先后邀请石雪晖等五批农林旅游专家深入村考察,因地制宜制定了“山顶戴帽子,山中系裙子,山下穿鞋子”的山地产业发展规划。抓“准”产业项目,围绕富硒养殖、特色种植和楠竹开发等三个项目,成立了三个专业合作社,共流转160户村民土地,为贫困家庭提供了50余个在村务工机会,吸引了一批在外地务工的青年返乡创业。抓“准”产业平台,建立了村级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和网络共享平台,在省城开办了实体店,三个合作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今,兴东富硒鸡蛋已远销广东等地,今年第一笔订单就达10万元。上述举措极大催生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四、抓“实”教育扶贫,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给钱送物,不如帮孩子们走好成才路。针对村小学校舍设施破旧、资金匮乏、人气不旺等问题。我们抓“实”一所学校,多方筹集资金120万元,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如今在校学生数、班级数、教师数均已翻倍,被誉为“全县最美村小学”。抓“实”一个基金,2016年,动员校友在新邵县捐资110万元成立了“感恩圆梦教育基金”,用于资助寒门学子和代课教师。抓“实”一群特殊孩子,邀请一百多名师生志愿者深入兴东村,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和学业辅导,组织教职工与全村41名单亲、残障、离异家庭孩子结“亲戚”,组织12名“无妈孩子”到长沙开展“励志夏令营”活动。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也吸引了1位来自南京且不愿透露姓名的私营企业家志愿者,他放弃公司管理,已在兴东村支教半年多,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现在他的妻子也来了,他们夫妇表示会以特殊方式长期进行教育帮扶。教育扶贫百根针,驻村帮扶千条线。在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役中,我校将继续发扬“绣花精神”,努力打造好“湘绣”系列品牌中的湖商精品!
第二篇:扶贫工作发言材料
同志们:
这次全县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盛地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的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和今年的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任务,明确责任,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刚才,县委副书记 同志传达了盛地农业农村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乡、乡作了经验交流发言,会上还签订了责任书,希望大家认真领会会议精神,按照责任书要求切实将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等会,县委 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过去的五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紧紧围绕“强农稳县”发展战略,立足县情,在总结新经验、探索新途径、谋求新突破、促进新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支农惠农富农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狠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历经了特大雪凝灾害、特大旱灾和金融危机“三个百年不遇”的严峻考验,农业工作取得稳定发展,逐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节约型农业、封闭半封闭型农业向开放型农业转变,圆满完成了“”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五年来,全县人民依靠科技兴农,实现了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的组装集成配套,克服了大灾之年大减产的恶性局面,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基本稳定,做到了丰年有余。除 年遭受较严重的旱灾粮食产量有所下降外,至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均稳定在17万吨以上;年油菜籽产量达1.14万吨,比“”期末增长18.75%,年均增长3.75%。年农业增加值12.47亿元,年均增长8.6%,其中种植业增加值7.15亿元,年均增长5.6%;农民人均纯收入2828元,比年净增1288元,年均增长13.4%。
(二)农民科技意识不断增强。以杂稻、杂玉、杂油为主的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玉米育苗拉绳定向单株移栽、水稻旱育浅植(两段育秧)宽窄行拉绳移栽、平衡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旱地分带轮作等重点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普及率达85%以上,粮油作物增产增收从单纯依靠扩大播面转化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农业科技贡献率比年的36%提高了5个百分点。每年兴办县、乡各级各类示范点500余处,示范面积达2.2万余亩,较大地转变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本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性。
(三)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年全县农作物总播面达115万亩,比年增加近7万亩,生态茶园面积达到7.2万亩,比年净增加6.55万亩,引进茶叶加工厂4家,发展速度居全区第一。粮经饲作物比例由年的67.48∶27.2∶5.32调整到65.2∶29.1∶5.7。新建养殖小区67个,新增养殖大户1356户,新增栽培天麻7万平米,新发展以城郊为主的早熟反季节蔬菜达1.2万亩。到年底,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8个,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骨干企业20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个、地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农业产业化经营总收入达4.02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50.1%,农户从产业化经营中增加收入达9850万元,户均增收1173万元。
(四)农业装备水平持续提高。到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8.95万千瓦,新增农机具达2.42万台(辆),植物保护器械320余台,推广机耕面积5.5万亩,全县农机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及基础设施有新改善,农村卫生厕所覆盖率达60%以上,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建设土家民居1080户,修建机耕道18.3公里,连户路22.6公里。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6.8万亩,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32亩,农村饮水安全达27.97万人。森林覆盖面率逐年上升。
第三篇:质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典型发言
在全省质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典型发言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质量立省战略,突出创新驱动,大力实施标准引领、品牌带动、质量提升三大工程,全市质量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质量意识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高。我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荣誉称号。******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成立了高规格的质量立市战略领导小组,建立了质量立市联席会议制度,把质量工作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立市工作对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双考核;出台了《******市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扶持企业结构调整等20多项政策,构建了完善的质量工作政策体系,充分调动了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
二、强化投入。实施重奖激励,设立市长质量奖,对获奖单位奖励100万元,坚持每年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名优产品称号、标准化项目成果、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发明专利的企业或个人分别给予5万元到100万元的奖励;强化投入保障,每年安排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外贸发展资金、农业标准化扶持资金等,用于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2010年以来,累计拨付质量工作经费4075万元,发放名优产品和质量奖励等资金1693万元。
三、标准引领。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出台了《******市标准化项目奖励办法》,3年来累计发放标准化项目奖励资金382万元,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优势产品等方面积极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全市有26家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54项。全市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个、AAAA级景区3个,云台山景区荣获首届省长质量奖、首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四、品牌带动。充分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引领、集聚和辐射效应,积极打造风神轮胎、河阳汽缸套、金箍制动器等“******制造”金字招牌。目前,我市拥有中国旅游知名品牌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河南省名牌产品48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3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91个、出口免验企业1家。3年来获得河南省结构中州杯工程56项、中州杯工程11项。
五、科技支撑。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核心技术开发水平。全市承担国家级863高科技项目2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6个;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3项、省级科技成果52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家。
六、优化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强化联合执法,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综合整治,开展了建筑工程质量、“1790环境污染整治工程”等专项整治活动,扶优惩劣,规范市场秩序。3年来,查办案件2200余起,捣毁造假窝点800余个,有力防范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
七、营造氛围。3年来,先后组织2600多家企业参加“质量安全月”、“三一五”、“计量日”、“标准日”等宣传活动,培训3.6万余人次,引导300余家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726家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自愿性认证,营造了企业重视质量、社会关注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质量是转型的核心、是发展的保障。虽然我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转型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动力,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坚持不懈以质量促进发展、以质量加快转型,努力打造质量强市,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
我一定会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教学中,实践在教育教学上,努力将他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上,表现在家长、社会的满意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起来看看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1
教育扶贫是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承担教育扶贫重担的教育系统应该在其间做好哪些工作,以确保教育扶贫工作能见到实效呢?
一、要切实履行好国家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政策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保证每个贫困学生不能因为家境困难而出现辍学情况。近年来,教育局在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县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及经核查相对贫困的在校生进行了资助,充分体现了政府对这些学生的关怀。但在今年对全县贫困学生的调查统计中,发现一些随父母在县域外出打工上学的贫困学生并未享受到相关的政策。通过电话询问,得知有的是不了解情况;有的是没有时间回来办理;还有的是嫌麻烦最终不了了之。贫困生的个人信息还没有进入大数据管理范畴,这给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和麻烦。
二、是学校在对贫困生帮扶过程中工作要细、实、做出成效。
1、工作安排细致、到位。
根据教育局要求,学校确认的贫困生必须有专任教师进行帮扶,做好“教育三扶工作”,学校将贫困学生进行细致归档,做到“一生一袋”,每个学生的个人资料要详实准确,教师的帮扶过程性资料要完善,所取得成效要体现出来。要求教师具体做好“四个一”工作,即“每天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进行一次励志教育,每月进行一次兴趣培养和家访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生活资助。”这些具体的安排充分体现了县局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
2、检查督促,促进落实
为了更好督促教师按照县局要求扎实做好教育三扶工作,我校按帮扶内容设计了“教育三扶记录单”,内容包括“学业帮扶、励志教育、兴趣培养、家访记录、帮扶感悟、帮扶成效”等内容,要求教师将帮扶情况进行认真填写,一周一汇总,及时入档。在教师们的努力下,所帮扶的孩子,要么在性格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矿区孩子活泼外向性格的影响,他们不再封闭自己,互相成了好伙伴;要么在学习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作业书写认真了,准确率提高了,成绩进步了;要么在卫生文明习惯上改善了,不再乱丢东西,不说脏话,用普通话和大家交流……一点一滴的变化,浸透着教师的努力和付出。
但由于所帮扶的孩子家中绝大多数只剩下老人,父母不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根本谈不上,所以教师要承担的责任非常艰巨和重要。这也考验着教师的责任心和耐心。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更要有好的政策去指导,更合理的教育环境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不要让一代又一代农村的孩子,像他们的父辈一样,离开故土,背井离乡,靠苦力、手艺生存,而不是用他们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让自己的家乡真正走向小康。
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2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过上小康生活,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像对待家人一样,以一种既有责任又有感情的担当精神,一户一户、一人一人地帮扶贫困户、贫困人口脱贫。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和身体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重要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
一、突出责任倒逼,落实各项部署。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压紧压实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是强化一岗双责。市、县区、乡镇都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靠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的主责主业,特别是落实各县区的主体责任、重点扶贫工程专项方案牵头部门的主抓责任、其余市级部门单位的参与责任,做到职能工作与脱贫攻坚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一岗双责、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
二是强化党建保障。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出台党建扶贫21条硬措施,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各级扶贫干部,特别是通过从严从实选配、从严从实履职、从严从实监督、从严从实考评全面加强第一书记工作,注重选派递进培养学员和后备干部担任第一书记,落实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利州区、青川县对每个乡镇增派1名扶贫副乡镇长。全市每个乡镇都落实了1名扶贫专干,每个贫困村都落实了1名第一书记,第一书记平均年龄38岁,其中后备干部占55%。
三是强化督查考评。加强跟踪问效,每月督查通报1次进展情况,及时落实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驻村干部考核情况与派出单位主要负责人考评挂钩。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宣传推广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和典型事例。分类制定贫困县“摘帽”、贫困村销号、贫困户减贫的具体标准,精准考核扶贫成效。对完不成脱贫任务的县区和市级部门,绩效考评降低一个等次,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近期,结合“走基层”活动,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集中对全市73__个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四是强化激励引导。落实激励政策激发集聚各级各方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对提前2年摘帽的县区奖__00万、提前1年摘帽的县区奖500万;对如期脱贫的贫困村贫困户,提升村三职干部报酬,延续产业扶持、技术培训、兜底保障等政策支持;对下派任职的第一书记,保留原机关工资福利,同时享受每月300月至400元的艰苦边远乡镇津贴;对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参与脱贫攻坚表现突出的进行表彰奖励,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支持扶贫的浓厚氛围。朝天区对完成脱贫任务、达到小康标准的村三职干部提高补助标准,与社区干部享受相同报酬。
二、突出问题导向,补齐制约短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市也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特困户扶持难、农村整体发展慢等问题,我们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增添举措,正逐步加以解决。
一是以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金社会资金增加投入。要全面完成贫困村贫困户减贫任务,5年大约需要硬投入250亿元,对于我们这个“吃饭财政”的市来说压力巨大,只能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金融投入和社会投入,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地方财政投入__亿元,对接省__个专项方案争取80亿元,金融投入__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贷款60亿元、扶贫小额信贷30亿元、易地扶贫搬迁收益债__亿元),吸引社会资金30亿元,群众自筹30亿元,基本可以解决扶贫投入的问题。60亿元的易地扶贫搬迁贷款项目已完成项目可研上报省农发行。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评级授信面达86%,授信额达26亿元。旺苍扶贫小额信贷经验全省推广。
二是以“三分红两保障”促进特困户脱贫。针对1.88万户无劳动技能的特困户,采取耕地林地产权流转入股分红、财政扶贫资金股权量化有偿使用分红、种植业托管养殖业寄养理财分红增加特困户收入,整合农村闲置空房保障特困户住上廉租房,实施十大救助制度保障对特困户的救助救济。旺苍县盘活闲置资产为特困户提供廉租房的做法得到了省委农工委认可。
三是以“两轮驱动”促进农村同步发展。针对我市北部山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同村同院落与建卡贫困户差距不大的临界贫困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区域攻坚”两轮驱动战略,既大力解决水、电、路和增收产业等区域共性问题,又切实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农户个性问题,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共同发展。
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3
帮助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让贫困户过上小康生活,是共产党人的职责,是我们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像对待家人一样,以一种有责任的担当精神,一人一人地帮扶贫困户脱贫。要认真贯彻省、市、县相关政策,做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政策,加大做好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力度,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文化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着推动作用。
要强化党建保障。实施党建扶贫工程,出台党建扶贫措施,应该配强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扶贫干部,特别要做到从严从实履职、从严从实监督、从严从实考评,加强第一书记工作,落实脱贫攻坚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要突出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在推进脱贫攻坚中,我市主要面临资金投入不足、特困户扶持比较难、农村整体发展较慢等问题,我们要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加以解决问题。
要以“两不愁三保障”促进特困户脱贫。针对无劳动技能的特困户,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进行帮扶,应该整合农村闲置空房,保障让特困户住上廉租房,实施十大救助制度政策保障对特困户的救助救济。同时要以“两轮驱动”促进农村同步发展。针对我市偏远地区农村发展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同村同院落与建卡贫困户差距不大的临界贫困户,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区域攻坚”两轮驱动战略,既能大力解决水、电、路以及增收产业等区域共性问题,又可以切实解决看病、住房、子女上学等农户个性问题,能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农户共同发展。
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4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我们常说: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改变未来。这也鼓励更多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努力学习走出大山,融入城市,改变贫困的命运。教育好一个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让很多人有着读书无用论的说话。毕业意味着失业,这让很多农村孩子对教育的功能失去了原有的判断。教育扶贫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去上大学,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适龄的孩子读书,接受完整的、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在我国贫困人口中,绝大多数没有受过教育或受很少的教育,生产能力和自身素质的底下导致他们没有获得社会平均收入职业的机会。因此,要解决这部分人口的贫困问题,关键在于发展教育。通过给每个人提供取得收入所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向他们传授知识和技术,提高其劳动技能、技术水平和自身素质,改变他们额劳动形态,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扶贫,不仅要为广大贫困地区孩子提供物质上的帮助,还要带给这些山里孩子崭新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熏陶。有了更多的见识和渴望,或许更能让他们憧憬未来人生的幸福与向往以后美好的道路。尽管这样的过程会很漫长,而且艰辛,但是因为有了希望,我们才会有和贫困不断对抗的动力和支撑。这,就是教育扶贫的治本功能。
所以,工作中,我关注并关爱着每一位同学。课下,我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要,及时给予他们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帮助;课上,我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情,当有人面露疑惑,我会马上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表扬他积极思考,敢于提问。不管有多累,我都精神抖擞地面对我的学生,带动他们充满信心地面对每一天.抓住任何一个契机鼓励他们.爱的力量如此巨大,我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的多疑、自卑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师生间谈笑风生,平等互助,在校长和所有任课教师及学生的共同呵护下,__级二班的孩子们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我永远记得这个日子,快期末考试的时候我感冒了,那天,我感觉四肢又疼又冷,只能抱着常备的暖水袋扒在办公桌上,这一幕被课代表发现了,没想到她把这件事告诉了班长和班主任,等我到了班里,同学们端端正正坐着,一杯装满热水的太空杯放在讲桌上,“老师,您抱着它可能会好点”,看到眼前的情景,我的眼眶湿润了,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了,一天天地长大了
我相信在我的手中,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爱,是我的全部财富。那么让我继续播下这种子吧,相信不久的将来,等待我的是更加丰硕的果实。我一定会把党的先进性落实到教学中,实践在教育教学上,努力将他体现在学生的进步上,表现在家长、社会的满意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光荣的党员教师,面对着那面鲜红的党旗,我要用双手托起祖国明天的太阳。
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5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州、县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教育系统的干部,抓好教育扶贫工作是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抓好教育扶贫工作呢?
一是组建教育扶贫党员先锋队。以教育扶贫党员先锋队精准联系学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确保不辍学。带头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精准资助及资助政策的宣传到户,做到人人知晓。进一步落实“校农结合”工作,确保全县学校食堂向贫困地区贫困户采购农产品占学校食堂采购总量的40%以上。
二是组建教育质量提升党员先锋队。把抓党建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晒、比、评,把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教案上、在讲台上、在作业批改辅导上、在教育教学质量和成绩的提升上,最后落实在对学生的关爱、培养和促进学校的发展上。
三是落实好教育扶贫政策。采取以落实应助尽助为主,“圆梦行动”等方式为辅的方式,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力度,确保不因贫失学。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和高校资助政策加大宣传力度,让其知晓资助项目和标准,做好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的统计,进一步落实相应的资助措施,使每一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都能享受他们应该享有的资助政策。
四是落实就业渠道。首先是对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学一门技术的出路。加强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为中职学生和待业青年提供一个学技能、谋发展的良好平台,增强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其次是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和乡镇中小学现有教学培训资源,积极配合县有关职能部门,做好青年农民、城乡劳动者一些劳动技能培训,积极引导青年农民、城乡劳动者尤其是贫困人口接受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找到脱贫致富的出路;再次是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开展“一对一”帮扶,推荐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青年到园区企业就业。
教育扶贫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5篇
第五篇:教育扶贫工作考核办法
教育扶贫工作考核办法
为确保我校教育脱贫工作真实有效推进,特制定如下考核办法:
一、各工作小组在校教育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工作,严格遵照《绥德县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庭学生”活动实施方案》执行各项任务,凡因推诿扯皮,造成工作延误者,记工作失误一次。
二、全体帮扶教师与学校签订“教师结对帮扶贫困户家庭学生”活动目标责任书,遵照目标责任书要求开展帮扶工作,凡不签订责任书者,记工作失误一次。
三、全体帮扶教师及时了解贫所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认真填写《绥德县贫困户家庭学生(教师结对帮)登记表》,做到“底数清”,帮扶教师要找准所帮扶对象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 帮扶教师要详实了解自己所帮扶对象学习情况,思想状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策清” 帮扶教师每天至少找帮扶对象进行一次交流与沟通,及时做好帮扶对象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以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进行学习、生活,做到“责任清”。通过查看帮扶记录和走访帮扶对象的方式进行检查,凡未进行帮扶或者帮扶次数不够、走过场者,每查实一次,记缺勤一次。
四、全体帮扶教师定期对所帮扶对象进行家访,并通过电话、网络、书信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家长形成教育
合力,形成老师帮,家长促的家校共育氛围,凡未进行家访者,记工作失误一次。
五、学校将帮扶活动纳入全体教师“两学一做”内容和考核中,在《绥德四小教师工作量化考核》中进行量化,对在帮扶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在师德考核、评优树摸、职称评审等方面优先推荐。
六、学校对帮扶工作定期进行考核督查,对工作中敷衍了事走过场的教师除了进行量化考核外。将由校考核领导小组问责,诫勉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