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与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结合**县实际,我认为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在技能培训,着力点在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发展。
一、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就业观念
**县有各类残疾人3.8万多人,在具备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当中,他们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就业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就业就是到机关工作,去工厂上班,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谈不上就业,只是挣钱混饭吃;
二是部分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他们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
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择业意识,在他们看来,国家有法律和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等待政府来安排,缺乏主动性;
四是广大农村残疾人文化素质过低,就业空间狭小,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理解,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属于就业”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就业追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就业心理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的三个转变。通过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残疾人大胆创业。
二、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素质
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生活自信心,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发挥一技之长。近年来,**县残联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种植和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残疾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深,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还不很明显等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当中,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对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联合创业的残疾人,政府及残疾人工作部门要积极地向他们提供开展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并给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开好头,起好步。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为充分展示和深化“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笔者采取“实地调查、座谈了解、查询有关资料”等形式,对全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即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发挥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和总体估价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是指有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和为残联提供办公条件的设施。我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筹划于“九五”末、“十五”初,起步于“十五”中期,收获于“十一五”初。截止目前,市和六个县市区均采取政府划拨和残联自筹资金购买两种形式,完成了所辖区域内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任务。其中市残疾人培训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650万元资金购买,占地1072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为全额拨款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0人,实有13人。设有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医疗训练、劳动就业服务指导、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脑瘫训练康复、用品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援助、文化体育活动等项目功能。区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划拨,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为股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3人,实有5人。设有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就业指导、文体活动、用品用具供应等项目功能。岱岳区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划拨,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争取申报编制4人,现配1人。设有假肢装配、康复训练、电脑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用品用具供应等项目功能。新泰市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150万元资金购买,占地2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设有聋儿语训、弱智儿童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肥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210万元资金购买,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设有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聋儿语训、用品用具供应、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宁阳县综合服务中心,由 残联自筹100万元,政府投资100万元购买,建筑面积860平方米。设有康复训练、盲人按摩、文体活动和办公场所等项目功能。东平县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53万元资金购买,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设有残疾人康复、培训、用品用具供应、就业咨询、办证、盲人按摩、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
通过调研,总的感到,我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残联以及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市、县两级残联坚持不懈、契而不舍的努力和奋斗,有了较大突破,取得了很大成绩。一是建设规模适中,位置选的好。全市除东平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规模与“十一五”规划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外,市和其它几个县市区均符合或超过了上级规定的,市级不低于20**平方米、县级不低于800平方米的建设要求。从中心选址情况看,全市除区从目前看中心位置稍偏远点外,市和其它几个县市区基本都处在城区繁华地段,其中新泰市、宁阳县独门独院,完全符合方便、实用的原则和要求。二是改造装修人性化,项目功能设置合理。各单位实施改造装修,充分考虑到残疾人的特性,注重了无障碍设施建设,项目功能设置比较符合当地残疾人的需求。三是重视加强管理,业务开展初见成效。建设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目的,就是为残疾人搭建服务平台,围绕这一目标,市和六个县市区残联,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完善中心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的同时,着力抓了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先后举办了3期电脑维修、服装裁剪与制作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残疾人99名;接受聋儿训练18人次,目前在训聋儿12名;为脑瘫、智力、肢体残疾人进行医疗康复、推拿、按摩、功能训练250人次;为残疾人和老年人供应各种用品用具150余件;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法律援助120件次。六个县市区累计举办电脑、裁剪、盲人按摩、养殖、种植培训班70期,培训残疾人245名,为残疾人提供各种用品用具1100余件,受大广大残疾人的好评。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领导,切实把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管理、使用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是开展残疾人各项业务、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做好这项工作,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为残疾人服务能力,增强残疾人事业发展后劲的重要举措。各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常年抓、抓常年,做到不解决问题不撒手,抓不出成效不放手。
(二)进一步明确定位,融入大局,用足用活政策。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是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就业培训与文体活动等服务的综合性服务设施,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是在残联领导下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的服务机构。各级残联要按照这一定位,从坚持以残疾人为本,努力满足残疾人各种需求出发,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把残疾人工作融入到政府工作大局,与社会经济建设捆绑推进,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尽最大努力说服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解决好经费投入、人员编制等事关中心长远建设的重点难点问题,逐步配套完善各种设施,不断开创中心建设的新局面。
(三)进一步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好综合服务中心的作用。要严格按照标准条件选准用好中心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切实把素质好、懂业务、会经营、善管理、有爱心的同志选拔充实到中心工作。对目前已在中心任职的工作人员,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肩负起管理、使用中心的任务。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制度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中心的管理和秩序,推进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四)进一步更新观念,创新机制,不断拓宽为残疾人服务的领域。一是按照“社会事业社会办”的思路,通过协调和挖掘社会潜力,为事业 发展提供支持。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鼓励独资、合资开办残疾人服务项目,实行有偿或低偿服务。二是要运用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创新机制。要逐步建立残疾人服务机构与公共服务机构信息互连平台,加强同劳动力市场、职业培训、康复医疗、卫生、扶贫、救助、文化团体等机构的联系,促进残疾人康复、就业、以及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三是要融入市场,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作用。要充分利用服务中心的康复、技能培训、就业网络等技术资源,抓好业务指导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在获得社会效益的同时,创造条件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弥补经费的不足及改善服务条件。做到社会效益与自身发展实力的有机统一,将服务设施真正建设成为为残疾人提供优质服务的残疾人之家和技术资源中心。同时要发挥市、县两级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系统作用,上下联动,凝聚力量,为残疾人提供更贴近、更全面、更及时的服务。
第二篇: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和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努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事业科学、和谐、跨越发展,结合**县实际,我认为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重点在技能培训,着力点在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不断发展。
一、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就业观念
**县有各类残疾人3.8万多人,在具备一定生产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当中,他们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就业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就业就是到机关工作,去工厂上班,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谈不上就业,只是挣钱混饭吃;二是部分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他们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择业意识,在他们看来,国家有法律和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等待政府来安排,缺乏主动性;四是广大农村残疾人文化素质过低,就业空间狭小,对残疾人就业的政策不理解,缺乏自主创业意识。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就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自觉树立只要依法从事有一定报酬的劳动,对社会发展做贡献,都属于就业的就业观,努力实现就业思路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就业追求由理想型向现实型转变,就业心理由自卑型向自信型转变的三个转变。通过就业观念的转变,促进残疾人大胆创业。
二、抓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素质
为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生活自信心,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能够发挥一技之长。近年来,**县残联根据各类残疾人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了盲人按摩等职业技能、种植和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残疾人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深,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效果还不很明显等等。要解决好上述问题,应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要搞好调查分析,对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明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和目标,并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组织他们进行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当中,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对从事个体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联合创业的残疾人,政府及残疾人工作部门要积极地向他们提供开展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并给以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帮助他们开好头,起好步。
第二,政府各有关部门所办的职业培训机构,要将残疾人纳入培训计划随班培训,还可根据市场需要和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单独开设培训班,残联要积极做好协调工作,对在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中学习且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应酌情给予补贴。
第三,区分层次因人施训。政府各有关部门及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要切实抓好本部门、本系统、本单位在岗与转岗残疾职工的职业培训,并为其在培训或进修期间的学习、生活提供保证。农村残疾人职业培训应以乡镇为单位,在县残联和县劳动和人社部门的指导下,依托当地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扶贫活动,对残疾人进行随班培训或单独设班培训。
第四,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要通过定期不定期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检验培训质量,展示残疾人实际工作成果,并以此调动广大残疾人的积极性。
三、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搭建残疾人就业平台
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关键是把对残疾人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救助性安置中解脱出来,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市场的轨道。残疾人劳动服务机构在认真做好集中和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多元化市场就业模式。在城区方面,要积极挖潜,多形式、多渠道推进残疾人就业。一是要通过建设庇护工场,集中安置轻度智力、精神残疾或中度以下肢体残疾人从事劳动,实现就业;二是鼓励兴办、依法监管福利企业,稳定发展残疾人集中就业;三是建立落实政府购买岗位、对个体经营资金支持、税费减免政策,推动就业;四是鼓励和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经营,实现自主就业;五是依法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推动高校毕业残疾学生到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就业;六是依托街道、社区开发,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残疾人实现多种形式的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面。在乡、镇、村方面,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集中安置与个别扶持相结合的就业格局。在有企业、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乡村,全力做好残疾人农民向工人、市民转型工作。一方面由劳动服机构组织他们进企业或就近劳务输出,使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食其力,另一方面要在项目和资金上扶持他们个体就业,通过实施小种植、小养殖、小商店、小加工厂、小个体等工程,促进和鼓励残疾人个体从业,并从政策上给予优惠,从技术给予指导,在经营销售上给予帮助。另外,还应通过建设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帮扶或带动贫困残疾人就业或从业,实现残疾人脱贫致富。
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就目前我县情况看,做好以上工作,对于残疾人就业将会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对于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三篇:盘山县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盘山县残疾人就业工作调研报告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其社会地位、生活状况和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有效途径,加大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地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机会,对促进我县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本状况
几年来,我县残疾人就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重视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残疾人就业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面达100%,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县共有各类残疾人16200人,残疾人就从业人数为9720人,占有劳动能力残疾人86.7%,但仍有1405名达到就业年龄而没有就业的残疾人,所以我县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当前,我们要借助全县上下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契机,积极探索切合盘山实际的残疾人就业的新路子。
二、调研结果
1、结合本地实际,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残疾人培训工作。要以关心、方便残疾人为切入点,就地就近组织培训,采取自办(县残劳所直接办)、联办(与市服务中心或乡镇政府联合办)、委托办(委托乡镇残联组织办班)等形式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培训效果,应注重做到:一要适合当地残疾人的需求,根据文化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由浅入深的辅导;二要引导残疾人发展“短、平、快”项目;三要实行培训后的跟踪走访,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四要在培训资金上予以保证、及时拨付、实报实销,这是搞好定向培训、订单式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
2、对残疾人的扶持、补助,资金是关键。⑴对超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如何补助问题,可按超比例残疾人数超出部分总工资50%的额度补助;⑵对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个体经营、盲按等,以及养老保险等情况,可按3000—5000元的额度组织扶持;⑶对无就业能力又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残疾人,协调有关部门予以供养。我们认为,加大对残疾人的资金投入,用在残疾人身上再多也不为过,关键在于资金。各区县(市)经济状况不平衡,差距极大,补助、扶持“尺寸”就不一样,盘山财政困难,所以需要上级部门在拔款方面给以倾斜支持。
3、应当切实落实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各级政府制定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从方方面面上照顾残疾人,这是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是,有的政策条款不适应广大农村残疾人,残疾人说“我们用不上”,所以要多制订些与残疾人切身利益的规定,如:坐车、住院看病、学杂费、工商管理费、税收等等,减免多少,要做出具体规定。残疾人是社会中最困难的弱势群体,因身体原因,就业后仍有还贫可能,所以再就业后不应当过早取消已享受的低保。
4、要高度重视工疗机构和庇护工厂的建立。建立精神残疾人工疗机构和智障残疾人的庇护工厂,是全省残疾人事业向新的更高层次发展的一项内容,体现全方位为弱势群体服务。成立这一机构,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一要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批准一定的编制,归口各级残联领导,为当地全民事业编制性质;二要资金上的配套;三要进行分期分批的业务培训。
三、加强残疾人就业安置工作的建议意见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辽宁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残疾人就业法规和政策的宣传报道活动,努力使政府各部门、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企业法人都熟知法规和政策的基本精神,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引导残疾人依法维权。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精神,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要组织开展各类扶残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2、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市政府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切实贯彻《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辽宁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等残疾人就业法律法规,特别要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的意见》。把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其计划,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行动计划”,综合协调,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支持、整体联动的残疾人工作机制。
3、规范工作程序,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市政府相关部门要认真编制就业保障金征收计划,不断加强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各级各单位要严格依照《残疾人保障法》和省实施办法的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县残联要密切与财政、地税部门的沟通,依法在每年6月底前将用人单位应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额度进行核定并抄送至财政、地税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对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征收力度。县财政、地税局要早日实行“按月征收”的征收方法,确保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工作全面有效地展开。
同时,要加强监督,认真做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管理和使用,真正把资金用到残疾人事业发展上。
4、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残疾人劳动就业。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改变培训的方式方法,为残疾人提供适合自身特点及市场需求的各种技能培训。要完善有关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自强、自立。对从事个体经营和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的同时,要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经营风险。要适当发展中小型劳动密集型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要进一步重视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督促单位和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要加大公益性助残岗位的购置力度,积极取得相关部门支持,拓展残疾人社会就业渠道。
县残联:石宝刚
2008年11月14日
第四篇:残疾人就业企业调研报告
天心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调研报告区残联
为了更好的掌握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促进残疾职工就业岗位的转型提升,激发用人单位安置残疾职工的积极性,天心区残联联合区地税局于7月12日-13日对区内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情况进行了走访调研。
走访采取“一看二讲三听四问”的形式,一是实地查看了残疾职工的工作环境,向用人单位或缴纳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对关爱残疾人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二是对用人单位宣传了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查政策落实情况;三是听取了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和订单式培训的建议和意见,探讨残疾职工就业岗位转型提升;四是对已就业残疾职工询问残疾人培训及就业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查阅有关资料和发放走访残疾职工情况登记表的形式,进一步了解企业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基本情况和对企业今后发展的基本思路。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走访对象包括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福利企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残疾人个人创业企业和未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等八家单位。
(一)福利企业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福利企业一是湖南长福彩色印务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书报刊、商标印刷、装订包装等。职工总人数108人,残疾人总数51人占人员比例47.2%财务年产值2580万元,年销售2138.48万元,年退税99.37万元。残疾人上岗率87%,福利及保险人均年收入为1.38万元。
二是长沙兴晖机械加工厂。主要产品:机械加工件,职工总
人数16人,残疾人总数4人占人员比例25%财务年产值368万元,福利及保险年收入1万元。上岗率100%。
三是湖南新兴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万能转换开关,各种配电箱。职工总数34人,残疾人总数14人占人员比例41%,年产值1008万元,年销售930万元。退税49万元残疾人上岗率100%福利及保险人均年收入1.32万元。
四是长沙明星锅炉配件厂。主要产品:五金交电、机电产品
等,职工总人数62人,残疾人总人数20人占人员比例32%年产值1298万元。年销售962万元,退税67.4万元。残疾人上岗率90%福利及保险人均年收入为1.5万元。
(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企业情况
此次调研的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企业一是武汉好又多
百货商业有限公司,主要销售:职工总人数159人,残疾人总数5人退休1人,人均年收入1.2万元安置超比例完成。公司为了关心、关爱、残疾人员工每年过节给予慰问发放购物卡,为退休员工开欢送会。
二是长沙恒动泵业有限公司,是残疾人个人创业企业,职工
总数12人残疾人总数2人,安置比例完成。
三是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职工总人数300人,残疾
人职工为零,去年缴纳就业保障金10万元。
四是湖南天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职工总人数50人,残
疾人总数为零,去年缴纳保障金4500元。
所调查的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有市场、销路广、效益好,按要求安排残疾人就业基本到位,享受的优惠政策基本落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产品销路广效益好。我们所调研的8个企业,基本
上生产的是机械、电器产品等,远销全国各地和国外,厂里基本上无库存产品。同时,效益好,所调研的4个企业利润都在10-15%,没有一个企业包括福利企业亏损。
(二)、安排残疾人较到位。在调研4个福利企业中,总职工人数220人,其中安排残疾职工89人,占40%,达到了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25%的比例。
(三)、上交税收及时返还。4个福利企业在去年,区国税局共返还税金215.77万元,全部及时返回到各福利企业。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全区8个企业的情况来看,我区福利企业生产情况和
安排残疾人情况总体较好。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残疾职工文化技能较低。在我们调研疾人职工中,其中
1个残疾大学生、2个中专生、5个高中生,其余都是初中以下的文化水平。从残疾人就业的工作来看,从事技术工作,占20%,还有80%的残疾职工工作在第一线,从事体力劳动。
2、残疾人就业上岗率不足。一是企业安置的残疾人员无法
上岗,如无劳动能力的和多头挂名的;二是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安置的残疾人员不需上岗,只挂名领酬,只需在有关部门检查时才临时通知上岗;三是有些福利企业的没有或只有少量适合残疾人员的劳动岗位。
3、企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表现在个别企业对扶残助残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歧视残疾人、损害残疾人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个别单位和企业缺乏扶残助残意识,对吸纳残疾人就业积极性不高(如重庆海尔家电销售有限公司)。个别单位的领导对残疾人就业保护的法律和政策了解不够,对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认识不足,甚至存在片面强调投资环境而抵制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现象(如湖南天晟房地产开发
有限公司)。
4、残疾人就业面仍然较窄。残疾人受自身文化水平、知识面和社会参与能力、经济状况等诸多因素制约,个体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几乎所有残疾人从事的都是一些技术简单的低收入工作,而且稳定性较差,生活水平很难提高,岗位竞争日益激烈,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残疾人就业更加困难。即使就业了也是没有实现同工同酬,各种保险也很难依法落实。有些福利企业甚至不让残疾人上班,每月只200-400元不等的补贴,这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就业的意义,对这样的企业来说是钻了政策的空子,侵占了残疾人利益。
三、几点建议
结合此次调研,给我们一些启示,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管理、以人为本、创新服务,积极应对新形势下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残疾人培训不足、就业困难的局面,千方百计推进残疾人就业,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推进残疾人就业和权益维护。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主管部门,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企业法人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认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依法安置残疾人就业。要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树立残疾人自主创业成功的典型,带动、引导更多残疾人投身到自主创业的大潮中来。要积极倡导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税务部门要加大对企业未缴纳就业保障金单位的征收力度,未安置的单位或者未及时缴纳就业保障金的单位实
行每季、或者年底在有关新闻媒体、报刊进行曝光,督促这些单位履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对福利企业的年检,在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核定残疾职工比例时,由残联严格把关,对安置上岗率不足,有歧视职工、职工投诉的现象实行税金返还时采取罚金的举措给予处理,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2、加大培训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的文化技能水平。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要尽可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千方百计扩大残疾人就业面。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尤其要提供适合残疾人自身特点和满足市场需求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残疾人技能水平和竞争能力,逐步使残疾人就业从低技能、低收入转变为高技能、高收入。残疾人福利企业或者有关企业单位要积极开展残疾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职工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要制定计划,组织残疾职工分期分批培训或由区残联统一培训,要使每一个残疾职工掌握一至二门技能,促进残疾职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区税务局要认真落实残疾人集中就业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兴办福利企业,安排残疾人集中就业,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残疾人要给予税收优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创业风险,区劳动和人力资源保障局要依法加强劳动监察,坚决纠正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要积极为残疾人就业搭建各种服务平台,通过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开通残疾人就业绿色通道等多种渠道,为残疾人实现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3、加大管理力度,加强规范福利企业退税和日常管理。一是对福利企业的减免税,要严格实行“先安残后审核、先征税后返还”的操作规程,民政和税务应共同审核,互相监督。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检查监督措施和违规处置办法,加大对不按政策减免税、不及时足额退税和截留退税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使福利企
业的减免落实。二是加强福利企业日常性管理。针对福利企业中“一证多用、一人多岗、出勤率不高、侵犯残疾人权益”等违规行为,残联、民政、税务等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监督,防止残疾人员不到位,预防国家税收的流失。针对避交税收现象,加强征收力度,确保税收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残疾人身上,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对冒名顶替的福利企业要坚决清理,将民政福利企业退税,与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劳动报酬直接挂钩,能够体现多安置多优惠的原则,切实保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国家对福利企业的扶持政策,使国家的税收扶持政策真正造福残疾人和名符其实的福利。
4、加大年审力度,深入推行按比例就业并发挥保障金协调作用。省政府第106号令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企业等,均应按照本单位从业人员的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不能按照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每应当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用于扶持和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但是从调查的单位中,还有不足额缴纳就业保障金或者安置残疾人就业的现象,造成政策落实的不严肃性,建议税务局能够及时宣传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完成年审年检工作,对缴纳就业保障金有贡献的单位,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联合区残联给予奖励。从而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关爱残疾人就业的浓厚氛围。
二0一一年七月二十日
第五篇:残疾人工作调研报告
残疾人工作调研报告
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又是困难的群体,社区残疾人工作是依托社区、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力量为残疾人服务,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工作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社区现有总人口1867人,残疾人10人,其中肢体残疾人7人,智力残疾人1人,精神残疾人1人,革命伤残军人1人,为了能够让更快的上情下达、下情上递,社区设立残疾人专职委员1名。
1、在这些弱势群体中,社区工作人员首先为他们建立了残疾人档案。制定了残疾人工作计划和制度,及时为他们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2、充分利用社区的黑板报、向居民发放宣传单的形式向辖区弱势群体做宣传工作,并且不定期的到居民家中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疾苦,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社区残疾人工作的几点思考”
残疾人作为特殊而困难的弱势群体,构成了他们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从而使得残疾人工作更为艰巨、复杂。正因如此,做好残疾人工作更加显示出社区建设的无比优越,显示出社区建设给社会文明带来的。从另一
看,在残疾人中也蕴藏着巨大的碍,必要的条件,就会焕发
潜能。只要帮助消除障
社的能动作用,同样区建设的力量,社会文明的建设者。残疾人的“自尊、着无可替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在社区建设中同样代的感召力,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
思路
四、融入社区是社区残疾人工作的 社区建设为残疾人事业抓住这次机遇,了一次发展机遇。
社区工作的新途径,开辟残疾人工作的重大改革,先决性、基础性,社的新领域。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体制在基层这任何一项要求的工作来说,的意义。,将社区残疾人工作融入社区建设的设计并区建设的总体框架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同步发展是这项工作的总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