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高院发言材料(修改定稿)
坚持调解优先
注重化解矛盾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四川法院坚持把理念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努力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了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全省法院可调案件年均调解率达63.59%,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推动构建“大调解”体系。面对当前法院信访执行积案高、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群众司法需求增长等多重压力,我们改变过去司法调解单兵独进的做法,在14个中基层法院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建议、出思路、拿方案;推动省委成立领导小组,专门出台文件,召开全省动员大会,构建起了党政统揽、综治协调、职能互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将“大调解”纳入中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省、市、县、乡、村五级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农村所有村社、城市所有社区、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所有行政机关特别是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了行政调解组织。目前,全省已建各类调解组织14.6万个,配备专兼职调解人员56.3万人,实现了资源共用、信息共享。二是明确职能分工。发生的一般民间纠纷,首先由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行
政纠纷,特别是劳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与执法相关的纠纷,由行政机关先行调解。对已经或不愿选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及时开展立案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构筑起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为第一道防线、司法调解为第二道防线、司法裁判为第三道防线的矛盾防控体系。三是相互衔接配合。省法院与省法制办、公安厅等10多个部门会签了12个指导性意见,建立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机制。法院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进行业务指导,帮助规范调解行为,提高调解成功率。对经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的,法院予以确认或执行,给予有力支撑。近两年来,全省法院确认调解协议30569件,强制执行4226件。我们通过推动构建“大调解”体系,使人民调解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制度得以普遍建立,三大调解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分流和多元化治理。
二、全面深化司法调解。我们坚持立足本职,将深化司法调解作为推动“大调解”体系建设的重点,拓展调解范围,完善制度保障。近两年来,全省法院司法调解案件509370件。一是扎实开展立案调解。全省法院均建成立案调解中心,选调调解经验丰富的法官专司立案调解工作。对起诉来院的当事人进行登记分类,未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引导、劝导其先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已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或当事人不愿选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案件,法院立案后,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委托工会、行业协会、基层组织或行政机关进行调解,或者邀请特邀调
解员参与司法调解。全省法院已委托调解、邀请调解案件57500余件。二是实行全程全域全员调解。全省法院将诉讼调解延伸到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一审、二审、再审各阶段的全过程;将范围从传统的民商事案件拓展到刑事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等绝大多数案件类型;调解主体从承办法官扩大到院庭长、合议庭其他成员等所有办案人员。各级法院通过建立调解通报、考评等制度,使调解成为法官结案的首选方式和自觉行动。三是创新调解方式方法。根据城市、农村、民族地区、灾区等不同地域和不同案件的特点,摸索各具特色的调解方法。全省法院组建200多个交通法庭、知识产权法庭等专门法庭,建立了知识产权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纠纷等16种类型化调解工作机制。针对地震灾区大量的涉及救助金、赔偿金分配、灾民补偿等纠纷,出台调解指导手册,共调解各类纠纷174500件。在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聘请当地有威望的长者为特邀调解员,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到80%以上。在农村、牧区等基层,广泛开展巡回调解、就地调解,将化解纠纷与司法便民有机结合。全省法院在社区、旅游景点、移民点、村组建立便民调解点1953个,化解3.6万多起小纠纷。近年来,我们在全省总结推广了“朱军调解室”、民事纠纷“三点调解法”等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促进了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始终坚持调判结合。全省法院在注重调解工作的同时,3
坚持调解审判“两手抓、两手硬”。一是规范司法调解。着力解决盲目追求调解率、违背当事人自愿进行调解等现象。坚持不对调解工作下指标,将调解案件的自愿履行率、再审率和申诉信访率纳入考评体系。制定相关工作规定,明确调解案件的范围、调解时间和工作流程,对违反自愿调解的通报批评。二是突出层级特点。我们根据矛盾纠纷的分布情况和法院的层级特点,在调解与判决的选择上各有侧重。对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要求“能调必调”,通过加强力量配置,整合调解资源,将大量简单纠纷化解在基层;对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的案件则侧重裁判,通过裁判向社会传递司法导向和价值取向,引导同类纠纷合法、理性解决。三是以调解促进审判。将调解过程作为释法明理的过程,作为后期裁判的铺垫,利用调解达成一致的成果来依法作出裁判。裁判以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力量帮助判后释疑、释法,使调解、审判的效果相得益彰。四是坚持当判则判。对不宜调解、调解无望或判决效果更好的案件,及时果断下判。特别是法律有明确规定、判决能够规范社会行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件,始终坚持当判则判。每年都我们集中精力办好疑难案件,办出一批精品案。
我们将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最高法院的部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不断推动四川法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上海高院发言材料(修改定稿)(推荐)
坚持公正高效司法 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上海法院按照最高法院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正义,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且有条件执行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及时得到纠正为目标,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定位三级法院功能,实现公正高效司法的资源优化。公正高效的司法需要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上海法院积极探索区域内三级法院功能的科学定位,让基层法院发挥好基层基础作用,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案结事了的主体;让中级法院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二审终审、定分止争的主体;让高级法院发挥好区域司法权威效应,成为申诉审查、依法纠错与区域适法统一的主体。为此,我们积极推动民商事案件管辖改革,将一审民商事大标的案件逐步下放基层法院审理,实现区县法院涉外商事管辖全覆盖,增加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积极推进“繁简分流”、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和民事小额速裁试点工作,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目前,全市基层法院审理的一审 案件已占全市法院一审案件的98.5%,经过一审后的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1.6%以上。中级法院牢固树立“产品”意识,打牢一审基础,严把二审审查关,二审后的服判息诉率达到98.7 %。高级法院加强指导和审判监督功能,实现“四个转变”,即在工作重点上从办案、指导并重向指导为主转变;在功能定位上从办案、监督并重向监督纠错为主转变;在办案思路上,从个案公正向注重个案公正与类案适法统一并重转变;在办案效果和价值取向上,从重裁判向裁判、息诉并重转变。
二、着力推动法律适用统一,致力公正高效司法的同质效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法律的统一适用至为关键。上海法院高度重视法律适用统一工作,制定了规范和推进法律适用统一的指导文件,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法律适用统一的工作格局。从多元主体入手,完善多方参与、左右兼顾、前后衔接、上下联动的法律适用统一推进和管理格局。既有自觉的推进主体,又有强力的监督主体,既有及时的指导主体,又有明确的协调主体,形成了问题解决内有动力、外有推力、形成合力的工作模式。从保障机制入手,建立多层级多途径案例指引制度、完善法官自由裁量权规范制度,实现法律适用统一从程序规范控制到类案裁判思路指引、从条块分割到统筹协调、从内部质量控制到外部效果管理、从刚性规则制约到柔性案例指导的深化。从推进机制入手,强化关联案件监管,建立问题预防机制;借力各方资源,完善问题发现机制;注重分级落实,建立问题研判协调机制; 强化效果衔接,健全问题的跟踪整改机制,从而实现问题管控从事后纠错向事先预防,问题发现从内部自检向内外合作,问题处理从单点解决向全程跟踪的延伸,为实现全市法院统一司法的同质化奠定基础。
三、强化优化审判管理,夯实公正高效司法的机制保障。上海法院在全面建立审管办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审判管理,以管理促公正、提效率、树权威。强化案件质量评查和讲评制度,特别是健全完善二审、再审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分析评查制度;以简报、月报、专报等形式加强检查结果通报,形成院领导、审委会、质检人员、业务庭内部等多层次讲评体系;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对案件质量的补强管理。健全案件异议反馈机制,建立下级法院对上级改判发回案件提出异议的反馈机制,实现对案件审理的双向制约;在申诉审查、再审以及执行、信访等环节设置案件异议反馈机制,以末端的反馈、评价倒逼前端的公正、高效。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了由32项评估指标、20项调研指标、9项附件数据,共61项数据组成的审判质量效率统一评估体系,并统一评估的平台和标准,使三级法院及其业务部门审判效能实现实时定量、定性、定位分析。经多年努力,上海法院审判绩效得到较大提升,案件质量效率综合指数排名全国前列。2008年以来,上海法院的工作报告年平均赞成率为94.80%以上。2011年各项质量、效率、效果指标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四、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增强公正高效司法的社会公信。为 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期待与关切,上海法院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增公信。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内容,逐步让司法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接受法律教育教化和对法律公正认同的过程,成为显示法律尊严、权威和反映法律价值的过程,让民众因了解司法而理解司法,因参与司法而认同司法,因见证司法而信赖司法。坚持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全程化、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裁判文书上网常规化、公众查阅诉讼档案网络化,打造看得见、能感受的司法公正。截止目前,庭审互联网直播案件974件,网上点击率达4000余万人次;裁判文书上网34万余篇;接待公众查阅电子诉讼档案1.7万余件次。建立完善在线诉讼公众服务系统,实现从材料收转、网上立案到执行督办等功能的“一站式”在线服务。推行法院公众开放日制度,今年已开展活动50余次,参与人数3000余人。全面开通法院微博,加强与网民互动交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强化陪审员来源多元、全程陪审、兼顾专业背景,今年以来人民陪审员陪审率达86.3%。今年初,制定了推进司法公开的35条实施意见,让一切依法应当公开、能够公开、可以公开的司法信息,全面及时公开,得到上海市委俞正声书记和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的批示肯定。
根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和长期任务。上海法院将认真贯彻本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为把上海建设成为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表态发言修改
表 态 发 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名沈强,2007年4月在清水县国土资源局参加工作至今。这次组织选派我来秦亭镇挂职,能和大家一起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挂职锻炼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难得机遇,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能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县委对我的信任,是各级领导对我的关爱。我还是第一次到乡镇工作,尽管工作以来,经常和基层的干部群众接触,但真正来说,我对农村缺乏认知和了解,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经验,对农村工作也不了解,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了,今后的工作还望各位多指点、帮助。我一定借此次锻炼的机会,虚心学习,踏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尽快融入集体,圆满完成挂职锻炼任务。今天,镇人大按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履行选举程序。我如能顺利当选,我将坚决拥护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坚定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做好分管的工作,尽好自己一份力量。
第一,调整心态,转变角色。树立强烈的自我锻炼意识,把完成挂职任务的过程作为自我锻炼的过程,一切从头开始,认识到位,适应新环境、新岗位,尽快上手工作。
第二,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到乡镇工作,会遇到许多棘手的困难和问题。我首先要做到处处留心,仔细观察有经验的同志 1 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善于从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大家的长处。我坚信只要自己勤学习、肯吃苦、善思考、踏实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尊重和服从新的安排,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力所能及的多干实事,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少说话,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以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赢得镇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第三,遵章守纪,严格自律。我要通过虚心学习、扎实工作来提高自身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岗位、新工作的需要,大胆工作,履行职责。主要做到“三戒”:一戒“做客”思想,树立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的大局意识;二戒“歇气”思想,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三戒“镀金”思想,树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积极出谋献策,力所能及地多干实事、多办好事。
第四,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切实履行好自己职责,又要关心全局工作,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促进班子团结。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敢于承担责任。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纪律观念和昂扬向上精神风貌。做“三情干部”,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事业有痴情。
总之,我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挂职 2 锻炼工作中去,在新的岗位上留下进取的身影,洒下辛勤的汗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优异的成绩向组织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第四篇:农业局发言材料(修改
抢抓机遇
调整结构 推动生态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开阳县农业局(2012年4月27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12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将以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两加一推”、“三化同步”为统领,抢抓国发[2012]2号文件历史机遇,以“富裕农村、群众增收”为目标,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基础支撑、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全面完成县委、县政府和市农委下达的工作目标,努力实现增比进位。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减贫摘帽工作要求,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以“强基础、调结构、增收入、重民生”为工作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产业结构优化为核心、以增强科技支撑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扶贫攻坚为重点,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以提升富硒农产品品牌为着力点,以农村土地流转和龙头企业带动为突破口,以产业规范化、品种优质化、产品市场化为最终目标,千方百计在项目建设、开辟农民增收渠道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开创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局面。
二、发展定位
我县农业发展定位为:建设七大基地(贵阳市主要的生猪
基地、贵阳市主要的蛋鸡基地、贵阳市主要的富硒绿茶基地、贵阳市主要的优质烤烟基地、贵阳市重要的富硒精品水果基地、贵阳市重要的富硒粮油基地、贵阳市重要的富硒蔬菜基地);打造七大产业(重点打造生猪、蛋鸡、茶叶、精品水果、烤烟、油菜、蔬菜七大产业);把握五个重点(重点建设山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富硒产业园区、特色种养殖商品基地、富硒农特产品加工基地);狠抓一个创建(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三、发展布局
在产业布局上:一是重点打造龙岗、高寨、毛云现代农业示范区;二是重点打造禾丰、南江、南龙、花梨、龙水、米坪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区;三是重点打造楠木渡、冯
三、宅吉优势农产品示范区;四是重点打造金中、双流、永温、城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区。
四、工作目标
——确保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80元。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6.77万人,完成宅吉乡和高寨乡脱贫摘帽工作。
——实现粮食播种面积45.1万亩,总产14.55万吨;完成油菜播种面积20万亩,总产2.28万吨;新增果树1.25万亩,果树种植达6.85万亩,产量达2万吨;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0.36万亩。蔬菜种植23.4万亩,产量33.5万吨;新增茶叶种植面积0.9万亩,茶园面积达7万亩,产量达600吨。新增牧草种植1.5万亩。
——实现生猪存栏32万头,出栏57万头,肉牛出栏0.7万头,肉羊出栏3.8万只,家禽存栏175万羽,肉类产量6万吨、禽蛋产量2.5万吨。实现奶牛存栏0.3万头,牛奶产量达0.2万吨。
——完成基本农田建设项目8个,治理面积1万亩;完成拟建串户路200公里;完成建设机耕道建设60公里;完成实施大型沼气池2口,中型沼气池3口,农村清洁工程4处。
——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五、工作措施
(一)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区域农业。按照集群经济的理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推行乡(镇)连乡(镇)、村联村、户联户的基地“集群”发展模式,连片开发,板块生产,做大做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主导产品明确、地方特色突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以花梨乡翁昭村次早熟蔬菜基地、双流镇凉水井秋淡菜基地为主,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2012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23.4万亩,蔬菜总产量达33.5万吨,基地建设13.4万亩,食用菌产量1.5万吨。重点建设花梨乡万亩次早熟-秋延晚蔬菜基地、2个蔬菜专业村、2个蔬菜标准园,高寨早秋大白菜生产基地(5000亩)、2.5万亩辣椒基地;二是以青龙河沿线禾丰、南江及构皮滩库区沿线城关、南龙、花梨、龙水、米坪等乡镇枇杷、桃子、葡萄种植基地为带动,形成以枇杷为主的独具规模的精品水果产业带,以宅吉、冯
三、楠木渡等乡镇核桃种植为主的万亩干果产业带。2012年,新增果树种植面积1.25万亩,全县果树种
植面积达6.85万亩,实现果品产量达2万吨;三是以点相串、线相连,扩大禾丰、龙岗、南龙、花梨、高寨等乡镇茶园规模,以贵州百花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贵州省青蓝紫富硒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开阳蓝芝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贵州开阳南龙锦富茶叶有限公司为带动,扩大茶叶基地规模。2012年,完成茶叶基地0.9万亩及配套设施建设;实施3个精品园项目、三个苗圃基地项目,全县茶园面积达7万亩,产量达600吨。四是以双流镇、楠木渡镇、冯三镇等乡镇生猪规模养殖为主,以台农公司为带动,推进生猪产业健康发展。2012年,完成生猪存栏32万头,出栏57万头。建设1.5万头以上的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个、1.5万头以下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五是以龙岗、双流等乡镇蛋鸡规模养殖为主,以南江现代农业公司为带动,加速蛋鸡产业发展。2012年完成蛋鸡存栏达到158万羽,建成20万羽蛋鸡标准化养殖园区2个,10万羽蛋鸡标准化养殖场2个,5万羽蛋鸡标准化养殖场4个;建设洁蛋加工厂1个。六是扶持中天城投集团投资2亿元建5000头奶牛标准园区,做大开阳奶产业。2012年,实现奶牛存栏0.3万头,牛奶产量达0.2万吨;七是以高寨、宅吉、城关、双流等乡镇种草养羊为重点,以贵州生力源公司为带动,加快以山羊为主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建设步伐。2012年,完成肉羊出栏3.8万只。
(二)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在家庭经营收入中的比重。2012年,农民人均非农产业纯收入达到420元。二是把握国家和省、市对农业的投资方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用好用活用足政策,认真落实中央、省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和扶持农业生产的政策,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2012年,农民人均转移性收入达908元以上。
三是依托我县已建立的覆盖县、乡、村三级联动、三位一体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体系,加大土地流转,农民流转土地后可通过外出务工或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增加收入,2012年,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50元以上。四是把农业产业发展与开展“四帮四促”活动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等具体内容和举措充分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收。五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转移劳动力增加工资性收入。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为依托,有针对性地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使其转移到工厂企业、城市服务业,不断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2012年,完成阳光工程计划3500人,“雨露计划”2000人。
(三)加大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加快农村小康步伐。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开发式扶贫工作方针,以贫困程度比较深的4个贫困乡(镇)和23个贫困村为主战场,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依托“集团帮扶、整乡推进”,扎实推进产业化科技扶贫工作。按照“龙头带动、区域示范联动、产业化扶贫推动开阳共富工程”和“三化同步推进扶贫开发”的主基调,加快推进新阶段扶贫开发进程,全面提升增加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和能力;全面完成减少贫困人口和贫困乡(镇)“脱贫摘帽”任务。2012年,完成宅吉乡和高寨乡脱贫摘帽工作。按新的扶贫标准(人均纯收入为2300元以下人口),完成减贫人口6.77万人。
(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一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完善农技推广网络。二是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和生态农业循环技术;三是大力开展农业适用技术
培训。2012年,开展农民农业适用技术培训10万人(次)。四是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等方式,采取“科技人员+基地”、“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基地”和领办科技示范项目(基地)等运行模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五是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联合推进农业重大技术攻关,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
(五)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力度,壮大产业经营主体。
一是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做好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监管力度,协助企业搞好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信息咨询和信贷等工作,努力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二是结合本县资源优势,积极引进省内外龙头企业,参与全县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今年新增市级重点龙头企业8家以上,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3家。三是大力推广台农公司“1515”工程模式,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企业与农户间建立紧密的利益关系,结成共同体,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组成企业与农户同闯市场的“航母舰队”。四是大力扶持和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公司+协会+农户”的方式,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由“单兵作战”变为整体推进,变分散生产为集约经营,增强农户和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12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57个。
(六)大力实施“生态农业”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是以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为重点,采取种植养殖配套发展模式,同时合理配套沼气池建设,实现猪(鸡、牛)—沼—菜(果、茶、药)农业内部生态循环;实施粪污变肥工程,将畜
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二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重点,按照设施基地配套发展的原则,坚持大棚、机耕道、水渠、水窖、农机具、基本农田等基础设施建设跟着基地建设走,建立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设施农业基地。三是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为重点,实施乡村旅游与庭院经济配套发展。大力发展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产品”等多功能一体的庭院经济,着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12年,建设3个乡村旅游(市级示范点),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品牌;四是以项目为载体,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以国发2号文件为契机,切实加快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保障体系等项目库建设,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市项目资金投入,调动各乡镇种养殖大户、农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农业生产投入积极性。2012年,完成基本农田建设项目8个,治理面积1万亩。完成拟建串户路200公里。完成建设机耕道建设60公里。完成实施大型沼气池2口,中型沼气池3口,农村清洁工程4处。
(七)着力抓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一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机制,提高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理解、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树立全程监管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工作思路,开展以农药、兽药和饲料为主的农业投入品经营备案工作,建立农资商品经营台帐,完善农资商品可追溯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准入关。三是把好产品准出关。督促指导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及农产品生产企业、加工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室,严把产地准出关。四是完善农产品例行抽检和不合格农产品通报制度。五是加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情和农作物
重大病虫害发生。六是切实抓好无公害农业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发展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工作。七是建立健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批发市场、重点产地等建立速测点,认真开展好农产品农残例行监测、送检和质量安全专向整治工作。
(八)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提高富硒农产品知名度。
一是充分发挥富硒资源优势,加强与省内外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力开发富硒系列食品,深入推进富硒农产品产地认证,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和申报注册工作,突出打造开阳富硒茶叶、富硒粮油、富硒枇杷、富硒禽蛋、富硒肉制品、富硒矿泉水等产品品牌。二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高频率、广角度全方位宣传开阳富硒产业,提升我县名牌农产品的社会美誉度,鼓励和支持富硒农产品生产企业参加国际、国内特色农产品评选、经贸活动,提高开阳富硒农产品的知名度。三是注重基地标准化生产,在产品包装、品牌推介、品牌营销上加强创新,寻求突破,进一步树立“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的良好形象。四是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宣传引导和培训力度,促使其充分认识到农业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快提高素质、转变观念、掌握技术,自觉走农业创品牌之路。五是进一步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市场营销体系,加快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和农家超市标准化建设,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产品销售,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同时建立并完善农产品网上销售平台,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大农超对接力度,推动我县的优质农产品抢占高端市场。2012年,完成农产品加工值3亿元以上,新产品开发2个以上,实施农产品加工技改
设备项目7个,茶叶加工项目12个。
(九)加领导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突出领导班子执行机制、责任分解机制、督查检查机制。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具体负责的办法,把目标任务分解到科室、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做到“定项目、定点、定人”三定,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完善督查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督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工作末位约谈制和考评机制,强化对工作的动态管理,实行定期或不定期对工作进度进行指导、检查、考核,并按工作进度进行排位通报、诫勉谈话;认真兑现奖惩措施,形成良好的激励制约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努力营造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职责,坚持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重大干部人事调动和大额开支要集体研究决定,把干部职工的思想集中在“发展”上,一心一意谋发展,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四是抓作风转变。坚持领导干部蹲点调研、结对联系、扶贫帮困、信访约谈、难题包案等制度,不断创新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方法,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群众的长效机制,把抓落实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为基层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推进和深化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五篇:预备党员发言材料修改
预备党员汇报材料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能够在祖国建党90周年之际,参加这次学习会议,我深感荣幸。我深知这是党组织对我的关怀及各位党员同志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这里,我表示深深的感谢!下面我汇报一下此时此刻的几点体会。
一、我对共产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匮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清二白的情况下,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新中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1971年重回联合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之下,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的政策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总之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绝对不是在敷衍,我说的都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我可以从我身边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证明我今天所说的这些话!我认为只有加入中共产党,成为该优秀组织中光荣的一员,才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二、我为什么要入党
我深深的认识到: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完全正确的入党动机。
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既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也是对自我的磨练,尤其是在自身品行修养方面,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教育,经受考验,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不仅能够提升自我品格,更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组织意识。我愿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三、我如果成为党员将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领先的观念,创新的意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思想认识也要紧跟形势,努力学习各类学科知识,不断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这些先进理论,正确领会理论的深刻涵义,更要通过思考吸收、更新自身的观念,用先进的理论和创新的意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勇于并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体现,才是新时期党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2、要有蓬勃的朝气、奋发的精神。因为我们的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党员应该充满信心,豪情满怀,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奋斗在岗位上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增光辉”,无论在平凡的岗位,还是在困难面前,党员要始终站在最前面。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党员经受着流血牺牲的考验,在和平年代,党员意味着奉献和进取。
3、要从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去。不能光说不做,而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新时期党的优秀干部汪洋湖、赵为民、任长霞等先进人物成为了时代的标志,给我们树立了无限的力量。路就在脚下,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因此,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4、要努力学习,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我们共产党员首先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的前提,只有通过不算学习,才能变无知为有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读书使人高洁,学习使人聪慧,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光吃老本,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新技术和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一名党员要率先学习,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学为我所用,学为公司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5、要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始终坚信党的领导。
四、表态发言
如果党组织批准我成为预备党员后,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党员义务,注重党员形象,维护党组织利益。二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切以工作为重,一切以大局为重。四是按时缴纳党费,按时参加党组织生鉴于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教训,我会更加注重工作方法,虚心向老党员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实践学习、培养工作中求实、严谨的作风。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一定在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下,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争取如期转为正式党员,并且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