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了解苦与乐、生与死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苦与乐、生与死,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以提升人生价值。
3、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教学重点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2、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在讲新课前,我们先来讲讲教材中关于“丛飞”的事迹。讨论:
1、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解。
2、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生价值问题,在我国当代青年中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其实关于人生价值问题的讨论已发生过多次,例如:1979—1980年围绕潘晓提出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论题为中心的讨论,张华救老农值不值得等问题的讨论,都涉及什么是人生价值及衡量标准是什么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人生价值?
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1、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两者辩证统一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既包括人生环境的客观条件,也包括个人的主观条件。
三、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1、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
2、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
3、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
四、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
1、苦于乐是辨证统一的。
2、苦于乐在社会生活中都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活动一:讨论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中武文斌和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感人事迹。
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
6月17日晚,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事迹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 2
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只有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析:他们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正是他们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只能看他贡献的大小。贡献大,价值大;贡献小,价值小;没贡献,没价值;索取大于贡献,负价值。活动二:讨论苏格拉底与学生的故事
有学生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达到像他那般博大精深的学问。苏格拉底听了并未直接回答,只是说:“今天我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的事情,每个人都把胳膊尽量往前,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说:“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哪些人坚持做了?”有九成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
一年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学生:“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动作还有几位同学坚持了?”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他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越是简单的事情,人们越不容易做到”,这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分析:人生价值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松完成的,也不都是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更多的人还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从一点一滴的、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小事做起,一步一步地逐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还要有恒心、有毅力,有对实现人生价值的执著追求。活动三:游戏
1、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白纸,在纸上写下“我希望毕业后的工作„„”在一分钟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写下你头脑中所联想到的任何短语。
2、思考:你在以后的工作中寻找的是什么?你判断工作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3、全班分享
分析:实际上,刚才我们所写的也就能反映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寻找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也就是我的职业价值观。
活动四:组织学生讨论同济大学校园“垃圾王”的故事
高志军,今年31岁,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一名普通的2003级研究生。不过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校园“垃圾王”,就如他名片上写着的“同济大学校内废品收购站业务经理”。堂堂的名牌大学研究生,读的又是同济大学的王牌学科,毕业后薪水基本能达到一年10多万,竟然要休学一年去当“垃圾王”,不少人都说他昏了头。
请问你是怎么理解他的行为?
分析:人生价值的评价是有客观标准的。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衡量一个人又没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基本标志,个人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体现自己人生意义的。教师小结:
苦乐观和生死观,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我们要以正确的苦乐观和生死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升人生价值。
第二篇: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一、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二、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1.人生价值不在自己获得多少
2.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3.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思维碰撞:
人为什么活着?
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活着应该做些什么会有意义?
华益慰语录:
“一个医生,只有从内心里尊重病人,才能对病人有耐心。”
“病人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廉洁是医生的本分,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
“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要告诉年轻医生,避免他们走弯路。”
关于“丛飞”的事迹
丛飞(1969.10.29~2006.04.20)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在他37岁的短暂人生中,先后参加了400多场义演,收入并不丰厚,但进行长达11年的慈善资助。他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通过丛飞的感人事迹,谈一谈你对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理解。.结合丛飞的人生经历,想一想我们应当怎样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人生价值不在自己获得多少
2.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两个方面,社会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了个人行为对社会和他人的意义;自我价值是社会对个人需要的尊重和满足,体现了社会对个体存在和个体对自身存在的意义。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自我价值(索取)人生价值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3.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 大家思考一下,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呢?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不是看他从社会、他人那里得到了什么,而是看他为社会、为他人尽到了什么责任,作出了什么贡献,也就是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奉献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
人民英雄 武文斌
•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武文斌和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的感人事迹 • 死得光荣——武文斌事迹
一个战士倒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上万民众为他哭别。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说: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仅这一句话,已经让人们泪流满面。
• 6月17日晚,济南军区士官学员武文斌和战友们冒着大雨将8车50吨重的活动板房建材全部卸载完后,累得瘫倒在泥水地里。就在这个夜晚,他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而停止了年轻的生命。“我们一定要多救人,才能对得起身上的这身军装。”这是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对老百姓的承诺,更是对共和国的承诺。
• 烛照深山——李桂林、陆建芬事迹
•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海拔2800米,进出极为艰难,村民一年难得下绝壁一次。从汉族地区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妻扎根这里18年,把知识的种子播种在彝寨。
• 18年如一日,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教书育人,共培养了6届共149名学生。陆建芬现在还是代课老师,1个月的工资只有230元。夫妇俩第一次来到北京,连照相机也没有。是他们,为偏远山区的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
他们的事迹为什么会感动中国?他们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 他们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们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这也正是他们人生价值实现的标志。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只能看他贡献的大小。贡献大,价值大;贡献小,价值小;没贡献,没价值;索取大于贡献,负价值。
请同学们想一想,下列说法能不能作为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
(1)享受的多少
(2)占有金钱的多少
(3)拥有职位的高低和权力的大小
(4)占有知识的多少
• 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贡献,而贡献又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这两个方面哪个更大些或更重要?
不能说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哪一方面的贡献更大、更突出,只能因人而异,进行具体分析。有的人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大些,有的人在精神方面的贡献更突出一些,有的人两个方面的贡献都很大。
人生价值
• 一个人的价值, 应当看他贡献什么, 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
人生观
•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 是人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个人立身处世的态度的一种看法或见解。
价值观
• 价值观就是人们由心中发出对世界上存在万物万事的认识以及所持有的对待万事万物的态度。
• 价值观念是后天形成的,是通过社会化培养起来的。家庭、学校、所处工作环境等群体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他社会环境也有重要的影响。
什么是人生价值?
• 人生的价值就是人生的意义。一个人一生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由个人评估,而是由社会关系衡量的。
人生价值在于奉献
•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这是伟人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时的讲话。
•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
一个人的奉献不只有好人好事,它体现在各行各业,奉献形式多种多样。• 只有个人对社会的奉献才是人生价值的可靠标志
奉献>索取
• 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935年11月加入加拿大共产党。德、意法西斯支持F.佛朗哥发动西班牙内战,他于1936年冬志愿去西班牙参加反法西斯斗争。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援助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1938年3月,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派遣,率领一个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延安。
• 为减少伤员的痛苦和残废他把手术台设在离火线最近的地方。11月底,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进行战地救治,两昼夜连续做71次手术。
• 1939年2月,率18人的“东征医疗队”到冀中前线救治伤员,不顾日军炮火威胁,连续工作69小时,给115名伤员做了手术。斯霞
• 当代初等教育女专家。曾名碧霄,浙江诸暨人。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小学特级教师,当选过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曾任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2004年1月12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 斯霞老师毕生从事小学教育,为教书育人倾尽心血,贡献卓著。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创造出“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小学语文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法,大面积、高效率地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
陈光标
•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陈光标带领120名操作手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救回131条生命,其中他亲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还向地震灾区捐赠款物过亿元。
• 2010年4月28日,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式公布的“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中,与曹德旺、张海迪、王菲、范伟、韩寒等一同入选“心灵富豪风云榜”十大人物。
• 民营企业家回报社会的排头兵,至今已累计捐赠款物超过9亿元,位居中国慈善家前列。
• 我就要高调做善事,如果你不服你来做,你来和我争“中国首善”这个称号。
奉献带来美好人间
二、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1.人生没有不劳而获 2.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3.诚实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 由高尔基的名言可以看出: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
1.人生没有不劳而获
• 小王毕业于黑龙江某职业技术学校畜牧专业,几经周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他没有灰心,决定自谋职业。他结合自己所学的的专业,经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养鹅是一个致富的有效途径,鹅产品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展养鹅事业。为了尽快掌握孵化技术,他到哈尔滨等地的养鹅基地学习了半年,后又在省畜牧兽医预防中心和同行的帮助下,学到了养鹅防病技术。
• 在家人的支持下,他筹措了资金,买回种鹅500多只,购置了孵化设备,办起了养鹅场,当年就孵化鹅雏10000只,盈利上万元。由于自己的努力和勤劳,他的鹅场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当地有名的养鹅大户。
小王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在劳动创造中实现人生价值?
2.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 我们要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世纪60年代初,在带领学生们下农村生产实习时,目睹了农村粮食短缺、群众生活困难的状况,决心从农作物品种改良入手。50多年来,他克服了种种困难,勤恳劳动,锐意进取,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先进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的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3.诚实劳动,创造人生价值
课堂小结
一、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二、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篇: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案例故事)
哲理与人生故事
1.爱心永存
男孩儿和女孩儿是在医院里相遇的,相处的还不错,很快便成了好朋友。
终于有一天,医院告知他们,二人的病情均已经到了无法医治的地步了。于是他们各自回家了。在家里,他们的病情一天天地加重,但他们却没有忘记曾经的一个约定——写信鼓励对方。
一个月后,女孩儿手中握着男孩儿的来信,带着微笑合上了双眼。痛心的母亲在整理女儿遗物的时候,发现了一叠尚未寄出的信,其中有一封是留给母亲的,信上说,她曾经和一个男孩儿有一个约定,答应和他共同度过人生的最后旅程,她让母亲替她履行诺言,并把信陆续寄给他。
母亲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决定去见这个男孩儿,并让他知道有一个女孩儿要他好好活下去。
找到了男孩儿的家,女孩儿的母亲看到的却是桌子正中黑色镜框里一个生气勃勃的男孩儿。男孩儿的母亲泪流满面,她拿起桌子上的一叠信,哽咽地说,男孩儿在一个月前已走了,让她替他发出那些给女孩儿的信,他说因为有一个与他命运相同的人在等着他的鼓舞。感知:
那一叠一叠尚未寄出去的信,记载着一个至死不渝的约定,传送着一份超越生死的鼓舞与关心,并坚定地告诉我们,爱心是永不磨灭的,是永存的!
2.传奇总统
1832年的美国,有一个人又一次失业了,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改行从政。他参加州议员竞选,结果竞选失败了。他着手创办自己的企业,可是,不到一年,企业倒闭了。此后的几年里,他不得不为偿还债务而到处奔波。
1850年,他再次参加竞选州议员,这一次他当选了,他内心升起一丝希望,认定生活有了转机。第二年,即1851年,他与一位美丽的姑娘订了婚。可世事难料,离结婚日期还有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了,他心灰意冷,数月卧床不起。
1852年,他决定竞选美国国会议员,结果不得不又一次接受失败的打击。但他没有放弃,而是问自己:“失败了怎么办?”
1856年,他再度竞选国会议员,他认为自己争取作为国会议员的表现是出色的,他坚信自己会当选,但是还是落选了。
为了挣回竞选中花销的一大笔钱,他向政府申请担任本州的土地官员。州政府退回了他的申请报告,上面的批文是:“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具有卓越的才能,超常的智慧。”
连续的失败并未使他气馁。过了两年,他再次竞选美国参议员,仍然遭到失败。
在他一生所经历的11次重大事件中,只成功了两次,其他都以失败而告终,可是他始终没有停止追求。1860年,他终于当选为美国总统。他就是至今仍让美国人深深怀念的亚伯拉罕·林肯。
厄运绝不会长久延续下去。有位名人说过:“没有永久的幸运,也没有永久的不幸”,林肯的故事足以印证这句名言。厄运虽然令人忧愁,令人不快,甚至给人不断的打击,但厄运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它不会持久存在。只要你坚持不懈,终究会等来成功的那一天。
点亮智慧明灯: 小草因坚持而生存,失败因坚持而成功,人生因坚持而快乐……坚持,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滴水穿石,铁杵成针”,“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坚持可以改变际遇,改变我们的人生。
3.生命中的至宝
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被查出患了白血病,无边无际的绝望一下子笼罩了他的心,他觉得生活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拒绝接受任何治疗。
一个金秋的黄昏,他从医院里逃了出来,漫无目的地在人群中游荡。忽然,一阵略带嘶哑又异常豪迈的乐曲吸引了他。街角处,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正把弄着一件磨得发亮的乐器,朝着寥落的人群动情地弹奏着。奇怪的是,盲人的怀里挂着一面镜子!年轻人好奇地走过去,趁盲人一曲弹奏完毕时问道:“对不起,请问这镜子是你的吗?”
“是的,我的乐器和镜子是我的两件宝贝!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我常常靠这个自娱自乐,可以使我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可这面镜子对你有什么意义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盲人微微一笑,说:“我希望有一天能出现奇迹,并且也相信有朝一日我能在镜子中看见自己的脸,因此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
白血病患者的心一下子被震撼了:一个盲人尚且如此热爱生活,而我„„他突然彻悟了,自己又坦然地回到医院接受治疗。尽管每次化疗他都痛的死去活来,但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跑过。
他坚强地忍受了痛苦的治疗,奇迹出现了,他恢复了健康。他感到幸福,他也拥有了人生弥足珍贵的两件宝贝: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
点亮智慧明灯: 人生得意,可歌可喜,人生失意,亦需善待。因为人生难免有不如意,随时都可能碰上湍流和险境。如果失去信念,低下头来,看到的仅是险恶和绝望,在眩晕中失去生命的斗志,就使自己坠入地狱;若你能保持信念,昂起头,则会看到辽阔的天空,人生就充满了飞翔的欲望。
4.用微笑代替流泪
在美国艾奥瓦州的一座山丘上,有一间奇怪的房子,房子不含任何合成材料,完全用天然物质搭建而成。住在房子里的人需要依靠人工灌注的氧气生存,并只能以传真与外界交流。
这间房子里住着的人叫辛蒂。十几年前,辛蒂还在医科大学念书的时候,有一次,她到山上散步,抓回一些蚜虫。她拿起杀虫剂为蚜虫清除化学污染,这时,她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却没有料到自己的后半生就从此便为一场噩梦。
这种杀虫剂内所含的某种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使她对香水、洗发水以及其他可能接触到的一切化学物质过敏,连空气都有可能使她的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奇怪的慢性病,迄今为止仍无药可医。
起初的几年,辛蒂一直流口水,尿液呈绿色,有毒的汗水刺激背部腐蚀出一块块疤痕。她甚至连经过防火处理的床垫也不能睡,否则就会引发心悸和四肢抽搐——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为她盖了一所无毒房间,一个足以逃避世间一切威胁的“世外桃源”。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需要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食物中不能含有任何化学成分。
十几年来,辛蒂没有见到过一棵花草,听不见一首悠扬的音乐,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和风的快慰,她饱尝孤独之苦。更为煎熬的是,不管怎样难受,她都不能哭泣,因为她的眼泪跟汗液一样也是有毒的。
然而坚强的辛蒂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她努力在为自己,同时更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受害者争取权益。辛蒂生病后的第二年就创建了“环境接触研究网”以便为那些致力于这类病症研究的人士提供一个信息窗口。1994年辛蒂又与另一组织合作,创建了“化学物质伤害资讯网”。目前这一资讯网已有数千名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会员,不仅发行了刊物,还得到美国 上议院、欧盟及联合国的大力支持。
在最初的日子里,辛蒂每天都深埋在痛苦之中,想哭却不敢哭。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她说:“在这寂静的世界里,我生活得很充实,由于我不能流泪,所以我选择了微笑。”
点亮智慧明灯:
生活是个万花筒,不免会有忧郁、烦恼的花,破坏你的好心情,使你的生活黯然失色。此时,你不妨在心中种一棵“忘忧草”,让它帮你遮挡忧郁,给你的心灵带来方向与快乐。如果不能哭泣,那么我们就要选择微笑。生活教会我们必须如此。
5.在取得之前先要学会付出
一个人在沙漠上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了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经认不清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几近绝望地走到了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台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水来。他颓然坐地,却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有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瓶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之前,请将瓶子装满水!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是装满了水。
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交战着……
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水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这间屋子。
如果照纸条上说的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倒下去抽不上来,他就会渴死在这个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险?
最后,他决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来破旧不堪的抽水机里,以颤抖的手汲水,水真的大量涌出来了。他将水喝足,把瓶子装满水,用软木塞封好,然后放在原来那张纸条后面,再加上他自己的话:相信我,真的有用。在取得之前,要先学会付出。感知:
生活是一个大天平,要维持它的平衡,你的收获和你的付出必须持平;生活也是一个好老师,正是它循循善诱地教导我们:在取得之间,先学会付出,真正的不劳而获是不存在的!
6.只要心存希望
二战期间,盟军于北非获胜的那一天,康黎收到了国防部的电报:她唯一的儿子在战场上牺牲了。他的儿子非常优秀,她一向视他为自己的生命,得知这个消息,她的精神崩溃了,她决定放弃工作,远离家乡,去一个为人不知的地方了却余生。
在清理行装时,她突然发现了一封几年前的信,那是儿子到达前线后写的信,信中说:“请妈妈放心,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对我的教导,不论在哪里,也不论遇到什么灾难,都要勇敢地面对生活,像真正的男子汉那样,能够用微笑承受一切不幸和痛苦,我永远以您为榜样,永远记住您的微笑。”
儿子的信使她打消了背井离乡的念头,下决心坚强地活下去。后来,康黎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女作家,一生写了很多作品,最有影响的就是那本《用微笑把痛苦埋葬》。
点亮智慧明灯:
高考落榜、错过提拔机会、失业、疾病、亲人离去……所有这一切,都使我们的步伐无比沉重。但只有活着,我们的生活才有希望,我们的命运才有改变的可能,生比死更需要勇气,也更能锻炼出辉煌灿烂的人生。
第四篇:《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中职一年级《哲学与人生》第五单元第十四课的内容。本教材为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由高教出版社出版。全书结构清晰,内容充实,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本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是人生观的根本问题,是本元和本教材的基本哲学观点,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共需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涉及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即第一个知识点: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但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已经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不善于思考,对人的存在价值不清,常感到迷茫,同时,缺乏对问题深入剖析的能力,行动时比较冲动。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合作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观念:通过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而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理解并学会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认识到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教学重点: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2)社会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教学难点: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正确认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
四、说教学理念和教法学法
依据中职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和谐的高效课堂,用“学哲学、用哲学”的思想,达到使学生学会做人的德育目标。
具体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穿插案例分析比较、自主探究讨论等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增强学生行动的效率。使学生在探究讨论的过程中分析归纳能力得到提高。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实课堂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会学习的人。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中央十套“寻找最美乡村医生”颁奖典礼现场张也演唱的歌曲——《田野太阳》。创设情境,引出课前案例:“最美乡村医生”周月华。
(二)教师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三)展开教学
这部分是教学主体,分四部分完成: 1、教师播放谭东、袁隆平、雷锋、乡村某小学教师等案例图片,让学生结合案例,谈一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是不是在于自己获得的 多少?是不是谁索取的越多,得到的越多,谁的人生价值就越大? 通过学生讨论探究,使学生正确理解爱因斯坦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进一步总结归纳出:人生价值不在自己获得多少,可见谁对社会的贡献多,谁实现的人生价值就大。人生价值就是指人的一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积极意义。
2、结合图片——中国军魂,导入第二部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首先让学生结合课本马克思的一段段(“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话进行思考探究: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指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关系?
其次看多媒体案例分析(原重庆司法局长文强:文强,原重庆司法局长,任职多年,因为涉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起诉书中,控文强受贿110余起,受贿总额1810万元。2010年4月14日,被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7月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文强在重庆被执行死刑。)让学生自主讨论:文强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人对社会的贡献在于他是不是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
这样使学生们在讨论后很容易的总结归纳出结论: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对于难点问题——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方面,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社会则根据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对个人需要给予相应的满足,从而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价值是人的根本价值,是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人生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各种客观条件,还需要提高个人素质,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名言和课本内容探讨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含义,并通过反面案例正确分析、懂得二者的关系,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教育学生懂得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是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
3、通过课堂活动——慧眼识珠(观看下列一组图片,他们都是些什么人? 他们都在做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你还知道那些最美人物,说说他们的故事。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对你有何启示?引出第三部分内容:
首先,让学生分析教材中胡汉生的事例。
接着播放视频:感动中国人物——沈浩、李桂林、陆建芬。让学生说一说:看了上述的事迹,你有何想法?
引导学生明确: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4、视野广角
在这部分通过徐虎、斯霞、陈光标、白求恩和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人的事例和关于奉献的名人名言,让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当堂训练
在这部分通过一组判断题、两道选择题和苏格拉底的故事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检测。
六、说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一、人生价值不在自己收获多少
二、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三、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七、说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以上教学设计均是我个人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采用事例分析、自主探究、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尽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使德育教学更好的为生活服务。
2、不足之处:本节课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但由于对学生情况预想还不十分准确,有些地 4 方学生不能做出很好的回答,还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知行合一能力的提升。
3、改进探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充实教学容量,增添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日常教学中,注意和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兴趣点。一般师生产生共鸣,达到教学效果,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尊重学生自尊心,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意识。
第五篇:哲学与人生 第十四课
第十四课 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
第一课时
人生价值贵在奉献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的第一课时,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人生价值观的重点内容。当学生开始关注自我、思考人生时,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指导,需要认清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故本课时在知识的把握和情感的提升上都是重要的内容。
本课时的逻辑线索是人生价值不在自己获得多少——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要正确看待奉献和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2.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学情简要分析
中职学生渴望被当作一个成年人来看待,对于这个世界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看法,希望老师和家长能够尊重他们的意见而不是一味说理。学生有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和富有时代感的偶像。此前,通过较长时间的哲学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和理论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判断,但对于如何衡量人生价值,如何处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缺乏理论认识,对于自觉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缺乏认可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和对问题的讨论,了解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和对相关名言的解读,自觉形成热爱劳动、积极奉献的意识。
运用目标:通过体验导行的冲突选择,学会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自觉地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哲学)你认识这两位传奇人物吗? 活着就为了改变世界——乔布斯 像雕塑一样活着——尼克胡哲 问题:人该怎样活着?
结合他们的传奇人生,谈谈你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哲学)探究活动一: 1.典型人物:乔布斯
材料一:乔布斯为地球留下什么……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最早的图形化操作系统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设计精美的苹果电脑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音乐播放器iPod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智能手机iPhone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应用程序商店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平板电脑iPad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为用户创造需求”的设计理念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设计产品如做人”的理念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设计产品时的“简单与专注”理念他为地球人留下了“说不”的勇气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对“工作的意义”的理解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人比资金更重要”的研发理念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对“坚持到底”的理解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永远记住你将会死去”的名言
他为地球人留下了“遵从你的内心和直觉”的人生感悟 材料二:乔布斯获得的个人财富 苹果公司年薪为象征性的1美元
拥有550万股苹果股票,价值为20亿美元左右 拥有迪士尼7.4%股权,价值约45亿美元
问题:乔布斯的人生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 2.问题讨论:
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
马克思所说的“人类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指的是什么?二者有何关系?
3.名言赏析:分析下列名言,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
你若要喜欢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无论一个人的天赋如何优异,外表或内心如何美好,也必须在他的德性的光辉照耀到他人身上发生了热力,再由感受他的热力的人把那热力反射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他本身的价值。
——莎士比亚
不能在我生命里实现人之所以为人,我对不起自己;在为人的生活里不能实现我之所以为我,我对不起生命。这个原则我们应该时时放在心里。
——徐志摩 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的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他摆脱了“自我”,又是为什么。
——爱因斯坦
4.探究小结: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探究活动二: 1.典型人物:乔布斯
问题:结合探究一的两则材料分析,哪个方面更能体现乔布斯的人生价值?为什么他在苹果公司的年薪仅为象征性的1美元? 2.问题讨论:
有人说:“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看其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又有人说:“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看自己获得了多少。”
我们应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呢?
3.名言赏析:分析下列名言,体会其中的人生哲理
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绝顶的聪明人、出色的诗人,但他决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完人和伟人。
——马克思
我们活在世上不是为自己而向生活索取什么,而是试图使别人生活得更幸福。
——奥斯勃 人的价值社会价值(根本价值)满足基础自我价值满足社会、他人辩证统一幸福在于为别人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一个真正的人,应该为人民用尽自己的才智、专长和精力,再离开人间。不然,他总会感受到遗憾,浪费了有限的生命。
——曹 禺
4.探究小结:
社会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大小的尺度。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衡量一个人有没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基本标志,个人是通过对社会的奉献来体现自己人生意义的。
探究活动三:
1.典型人物:尼克·胡哲:像雕塑一样活着!(看视频)
问题:为什么尼克·胡哲被称为“像雕塑一样活着”,他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在哪里? 2.问题讨论:
有人说,衡量人生价值,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你赞成上述观点吗?为什么? 3.探究小结: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归根到底是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
探究活动四:
1.典型人物:烟台91岁老人刘盛兰拾荒18年资助上千名学生
刘盛兰慢性肾衰竭住院期间,很多陌生人来探望他。一位义工对刘盛兰说:你帮了那么多学生,现在你老了,我们就都是你的儿女。
问题:通过刘盛兰老人的事例,你体会到奉献和索取是什么关系? 2.问题讨论:
有人说,一个人的贡献越多,索取越多,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你赞成上述观点吗?为什么? 3.探究小结:
正确看待奉献和索取的关系。
奉献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索取是个人从社会的索要和获取。人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用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是创造、奉献与索取、享用的统一。
(体验导行——生活践行运用哲学)活动一:学校公告栏同时贴出两则启示。启示一:招募
学校志愿者协会招募义务家教,为困难家庭子女和病残儿童义务进行课外辅导。时间安排在周末或假期。启示二:招聘
学校创业社团招募员工,有可观薪资。工作时间:周末或假期。面对这两则启示,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活动二:中职学生可以怎样为兴校振邦做贡献?
1、参加一次青年志愿者活动
2、参加一次义务劳动。
3、为同学捐一次款。
4、献一次血。
5、帮同学一次忙。
(尽管时间不长)(尽管非常简单)
(尽管不是太多)(尽管有些害怕)(尽管事情不大)第二课时
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是第十四课人生价值与劳动奉献的第二课时,同样也是历史唯物主义中人生价值观的重点内容。当学生开始思考人生时,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指导,认清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明确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奉献与索取的关系后要落实到行动上,在劳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故本课时是本课内容的重要落脚点。
本课时的逻辑线索是人生没有不劳而获——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我们要在诚实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1.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
2.我们要在诚实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学情简要分析
此前,通过较长时间的哲学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哲学思维能力和理论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和价值判断。中职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社会,规划自己的人生。他们可能要更早地踏上工作岗位,通过劳动创造人生价值。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他们是否真的认可劳动的价值,坚定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引导。
●教学目标分析
认知目标:通过图片、视频、名言等明确劳动既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也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
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分析,坚定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在诚实劳动中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意识。
运用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自觉地学习和培育劳动技能和职业道德,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
●课堂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直面生活感受哲学)
材料一:千万富婆竟做环卫工人 余友珍是湖北的一位普通农民,因为拆迁赔款而成为千万富翁,现在有17套房子,这样一位身家上千万的农民却每天起早贪黑的做环卫工人。而她之所以这样坚持的理由就是希望能够给子女做个好的榜样。余友珍的子女现在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每个月领着普通的工资。
千万富婆为什么选择做环卫工人,作为母亲,她想用行动给子女传递怎样的信息?
材料二:视频“李嘉诚的一分钟自我介绍”
李嘉诚的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有何启示?
通过以上两则材料的分析,让学生初步认识到人生没有不劳而获。
(引思明理---合作学习领悟哲学)
探究活动一:
教师出示图片和相关名言,让学生总结出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和人,人和劳动,这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
——苏霍姆林斯基 真理从辩论中来,幸福从劳动中来。
——谚语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
任何一项劳动都是崇高的,崇高的事业只有劳动。
——卡莱尔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为什么 “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在人的价值实现中有何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把人与其他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人通过劳动改变自然,创造属于自己的物质生活条件。
劳动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提升主体能力的活动。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活动,正是这种活动,才把人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又把二者统一起来。劳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社会实践,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人类社会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与人类社会。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条件。
劳动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活动。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源于全体社会成员辛勤劳动的积累。
探究活动二: 视频一:状元360 视频二:“油条哥”刘洪安
结合视频,请谈谈如何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
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必经途径。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社会实践中积极能动的劳动创造过程。所以,只有诚实劳动才能更多地奉献社会,才能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论我们以后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要秉承劳动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不断创新,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做出新贡献。
(体验导行——生活践行运用哲学)
中职生职业规划设计竞赛
一、指导思想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设计活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强化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创业观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成功者”的心态,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
二、活动主题
认知真实自我,把握职业方向,规划精彩未来,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