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安全文化 构筑平安电网
建设安全文化 构筑平安电网
安徽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电网经营为核心业务,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电力能源保障和优质服务的重任。2005年,公司完成售电量533.82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27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20.1万元/人?年;在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年度业绩考核中综合排序位居第七,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并已连续3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中获满分。安徽电网取得了安全运行6000天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面临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现实,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通过“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在电网企业内质外形建设方面明确了具体内容和标准;围绕企业价值观架构,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安徽省电力公司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实现在先进的文化理念指导下进行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活动。为此从安全文化建设入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通过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使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落地生根,实现“安全基础扎实”愿景目标。
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突出实践性,强调系统性,注重操作性;同时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推进过程的管控,不断巩固、丰富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内容和成果。
一、突出实践性,安全文化建设精心策划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实践性,使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落地。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框架体系形成于2003年。期间,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循环,从提炼总结,构建出较为成熟、完整的安全文化建设框架体系,到强化宣传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对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结合和指导作为最根本的标准。
1、成立安全文化课题小组,组织课题调研。省公司成立了安全文化课题组,首先是对基层单位安全文化现状进行了摸底,对各单位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广泛收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其次,对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做法进行分析比较。在这期间,课题组深入基层,分别召开市公司、工区和班组层面座谈会,深入了解基层和分析一线员工对于安全文化具体实践的需求,教育和引导员工知晓“安全文化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建设安全文化”的问题。
2、总结提炼,构建安全文化建设整体框架。经过召开座谈会,充分讨论酝酿,在指导实践的基础上,安徽省电力公司先后出台了《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两份指导性文件,确立了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提炼出了“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内容,明确了安全文化管理的流程、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同时还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制定了《班组安全制度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关于供电企业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的意见》等支撑性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3、宣讲发动,让理念深入人心。为了引导、教育员工进一步知晓、理解和认同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省公司加强了宣讲发动,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抓住两头。一方面对基础较好的单位进行重点推进,不断深化和丰富安全文化建设内涵和实践案例。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进行宣讲,灌输安全理念,指导基层如何结合实际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接受培训的班组长及以上人员达到2000多人。由于安全文化的理念来源于实践,注重与现场结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很快便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二、强调系统性,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完整
通过对电网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和系统的归纳,安徽省电力公司从“提炼安全理念,抓好安全培训,落实安全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等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出发,提出从“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全面系统地具体落实和有效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任务。
1、保证设备健康无损,构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
设备文化建设理念:“健康无损、维护及时、运用规范”。设备是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形象。设备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本质上是人的认识和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认识能力和观念水平,就会有相应的设备质量标准和设备形象标准。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对设备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设备管理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外形内质俱佳的设备、科学严格的管理、及时细致的维修保养、正确规范的操作运用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要求。通过设备管理这个环节打牢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2、保证制度有效执行,构建安全文化的制度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理念:“因地制宜、简洁实用、操作性强”。制度文化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形象和水平,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目前电网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因所(班组)而异、简洁实用的规章制度,缺少对制度的执行力。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徽省电力公司理顺生产各专业的管理体制和机构、岗位设置,建立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运作机制,仔细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站、所和班组,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建立一套比较实用、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在进行制度建设时体现人性化,让员工感受到执行这个制度是对自己的关爱,对别人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规章制度的落实重在明确责任界面,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实现人人都是安全点的要求。
3、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构建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
素质文化建设理念:“提高素质、体现价值、保障安全”。实现安全生产,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由人的素质决定。因此,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素质文化建设中,安徽省电力公司从电网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做起,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重在抓好一线员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员工素质达到岗位要求,既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从根本上讲,更是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徽省公司系统建立了安全知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方面年度应试试题库。通过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岗位技能;通过考试考评,形成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机制;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增强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心;通过创造安全文化氛围,转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观念。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4、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构建安全文化的外部条件
环境文化建设理念:“规范有序、展示特色、享受环境”。环境状况体现管理水平和审美境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安徽省电力公司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环境,使员工所处环境既具有约束作用,又具有展示作用。约束作用体现在规范有序上,指示、提示、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比较完备,体现对生命的关爱,有利于安全生产。展示作用体现在各自的环境特色和审美情趣上,让职工身处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享受到工作的快乐,体现快乐工作的境界。
三、注重操作性,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独特
1、以星级变电站和高等级线路的创建与考核评定,推进设备文化建设,实现电网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公司制定了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的质量标准和管理维护标准;制定和修订了变电站等级评定办法、输电设备评价办法、配电设备评价办法;制定和修订变电工区、线路工区和配电工区管理评价办法。省公司成立星级变电站评定领导小组,每年从设备外观、检修与试验、技术管理和性能指标等四个方面对变电站内16类设备和生产场所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得分和质量评定得分结果,对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进行等级评定。等级分为二星级至五星级变电站和非星级变电站共五等。经过3年时间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提升,到2005年底,公司已评出3座220kV五星变电所,17座220kV四星变电所、17座220kV三星变电所和20座220kV二星变电所。
依据《安徽省电力公司输电设备评价办法》,开展对全省线路进行等级评价。总分为200分。其中设备运行质量状态100分,根据设备新旧程度、运行指标、缺陷情况和灾害专项设施配置等四个方面评分确定;设备运行维护管理100分,根据设备的巡视、检修、维护、防灾害与外破工作和基础资料等五个方面评分确定。到2005年底,公司系统已评出A级220kV线路42条,B级60条。A级110kV线路90条。
2、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认真梳理、制订简洁适用的规章制度,建立面向现场、便于执行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执行力。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从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班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开始梳理。其中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设备管理(检修、维护、消缺、更新改造等)、技术规程制度、电网及设备运行(含调度)管理、基建技改工程承发包和临时工管理、文明生产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三措一案”、“两措”、事故调查分析报告、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安全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等管理制度;班组管理制度包括班组建设、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及岗位动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班组民主管理等。
安徽省电力公司还制定了《班组安全制度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具体规范制度建设。目前,公司系统各单位已按照国家、政府、电监会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颁布的规程制度,省公司颁布的有关制度,市公司级制度,工区级制度,班组级制度等6个层面,按“重点掌握”、“熟悉”、“了解”和“一般了解”四个层次标准进行梳理、修订完善,形成了“因地制宜、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知识共享,互动学习。此外,相应建立配套的闭环记录、反馈、考核和奖惩运作机制,加强对制度贯彻的执行力。
3、强化岗位技能培训与年度应制度,引入培训—合格—上岗竞争机制,促进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从事安全生产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重新修订了各专业的《岗位说明书》,对从事相应岗位的人员在知识层次和技术技能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为从事安全生产的各类人员设置了准入“门槛”。公司将对员工进行大规模的培训作为提高安全素质的最重要手段,制定下发了《关于供电企业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的意见》,全面贯彻生产岗位员工年度应试制度,并结合企业、工区、专业的特点和员工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分25个专业工种建立了员工培训试题库,试题库分为共性题和个性题,强调将试题内容与岗位实际和现场要求结合,随时进行补充设计,并依此每年组织培训和考试,将培训考试情况与考核上岗、薪酬兑现等联动。公司倡导通过团队学习、“导师带徒”、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员工技能和安全素质。在培训形式上,既有“请进来”的专项培训,又有“走出去”的集中学习。
此外,公司还大力开展各项劳动竞赛,在生产人员中开展反事故演习、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活动,激励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技能、积经验,做安全生产和岗位成才的表率。开展了省公司层面上技术专家,首席技师的评选认定,提高受聘的技术专家和首席技师的待遇,并充分发挥其带动和引导的作用,为技术和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员工安全素质的全面提高。
4、大力营造和谐的软硬环境,创造一个“环境与人,环境与设备和谐共存”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在硬环境上,主要突出作业场所、管理场所和室外场所三个部分:作业场所正确统一使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视觉识别(VI)系统,规范使用各种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做到工作场所宽敞明亮,通道畅通,视野开阔,物品摆放有序。管理场所设置安全宣传栏,及时报道安全生产状况和先进事迹,对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宣传。在显目位置设立安全生产无事故记录牌,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室外场所主要是通过绿化、美化、净化,达到地面通道平整、畅通,无积水、积尘。近年来,公司系统还在生产运行场所广泛开展了“共建绿色家园”活动,进一步营造舒适的外部环境。“环境与人,环境与设备和谐共存”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初步实现,营造和构建出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
此外,在打造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上,安徽省电力公司致力于工作现场危险点的消除和安全环境的营造,投入数千万元,全面实施电力设施和工作现场标准化建设,使各类设备、设施和安全工器具标准化。在登高作业施工中,普遍使用攀登自锁器,防止踏空、断裂等意外高空坠落。在变压器检修时,采取在龙门架上悬挂速差控制器等措施,实现了高空作业的100%防护。安徽公司持续改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开展了安全文明生产总体概念设计,实现了“策划可控、实施受控、监督在控”的目标。工程现场初步达到了“设施标准、行为规范、施工有序、环境整洁”的要求。
四、加强过程控制,安全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理念的灌输和笼统的要求上,还要通过具体的管控手段和方法来评价、推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提高,效果长远。
1、运用目标管理进行考核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实现。近年来,安徽省电力公司通过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原理来具体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基层单位重点工作项目的管控力度。每年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省公司重点目标管理课题,制定了中长期远景规划和年度工作要点,在每年印发的目标管理课题体系中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要求和评价标准。同时制定管理控制计划,明确在相应的时间段里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标准要求。实施月报工作制度,对基层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定期调研和点评,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对基层单位的三项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之中。省公司党组对于安全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部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公司还多次召开相关的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2、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制度的执行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安徽省电力公司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切实保障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省公司党组对基层单位执行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求各基层单位党委要构建制度执行的保障体系,逐级分解并明确各级党组织在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党委要主动深入一线、走进基层了解职工思想和各项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每个领导干部要重点帮助指导一个或几个部门加强制度落实,对于严重违规违纪、威胁安全生产的人和事,要落实帮教责任人,有重点地做好工作。二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做执行制度的表率。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觉遵守制度、自觉执行制度、主动维护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权威性,带头执行按制度办事的原则,明确制度执行各个层面的责、权、利,有效授权,合理分工,提高管理效率和组织执行力。三是培养员工对执行制度的认同感。在员工中牢固树立“执行制度不是对职工的约束,而是对职工的关爱”的思想观念。营造“执行制度就是尊重自己,违规违纪必然受到处罚,遵章守纪就会赢得赞誉”的良好氛围。
第二篇:建设安全文化 构筑平安电网(安徽)
建设安全文化 构筑平安电网
发布时间:2006-07-28
点击次数:
安徽省电力公司
安徽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电网经营为核心业务,担负着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安全可靠电力能源保障和优质服务的重任。2005年,公司完成售电量533.82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274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完成20.1万元/人?年;在国家电网公司企业业绩考核中综合排序位居第七,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并已连续3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中获满分。安徽电网取得了安全运行6000天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面临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现实,国家电网公司提出要通过“三抓一创”的工作思路,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战略目标,在电网企业内质外形建设方面明确了具体内容和标准;围绕企业价值观架构,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安徽省电力公司充分认识到企业要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和谐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实现在先进的文化理念指导下进行企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活动。为此从安全文化建设入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通过电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使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落地生根,实现“安全基础扎实”愿景目标。
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践,突出实践性,强调系统性,注重操作性;同时加强对安全文化建设推进过程的管控,不断巩固、丰富和完善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内容和成果。
图1:安全文化建设实践实施框架图解
一、突出实践性,安全文化建设精心策划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突出实践性,使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落地。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框架体系形成于2003年。期间,经历了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多次循环,从提炼总结,构建出较为成熟、完整的安全文化建设框架体系,到强化宣传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对企业实际安全管理工作的结合和指导作为最根本的标准。
1、成立安全文化课题小组,组织课题调研。省公司成立了安全文化课题组,首先是对基层单位安全文化现状进行了摸底,对各单位成功做法和经验进行了广泛收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其次,对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做法进行分析比较。在这期间,课题组深入基层,分别召开市公司、工区和班组层面座谈会,深入了解基层和分析一线员工对于安全文化具体实践的需求,教育和引导员工知晓“安全文化是什么”和“为什么要建设安全文化”的问题。
2、总结提炼,构建安全文化建设整体框架。经过召开座谈会,充分讨论酝酿,在指导实践的基础上,安徽省电力公司先后出台了《安徽省电力公司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意见》,《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两份指导性文件,确立了安全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框架,提炼出了“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理念和内容,明确了安全文化管理的流程、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同时还针对其中的关键环节制定了《班组安全制度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关于供电企业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的意见》等支撑性文件,进一步细化了安全文化建设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3、宣讲发动,让理念深入人心。为了引导、教育员工进一步知晓、理解和认同公司安全文化理念,省公司加强了宣讲发动,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抓住两头。一方面对基础较好的单位进行重点推进,不断深化和丰富安全文化建设内涵和实践案例。另一方面,深入基层进行宣讲,灌输安全理念,指导基层如何结合实际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接受培训的班组长及以上人员达到2000多人。由于安全文化的理念来源于实践,注重与现场结合,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很快便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推进打下良好基础。
二、强调系统性,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完整
通过对电网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和系统的归纳,安徽省电力公司从“提炼安全理念,抓好安全培训,落实安全制度,强化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等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出发,提出从“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全面系统地具体落实和有效实施安全文化建设任务。
1、保证设备健康无损,构建安全文化的物质基础
设备文化建设理念:“健康无损、维护及时、运用规范”。设备是企业经营的物质基础,也是安全生产和安全文化建设的物质形象。设备的内在质量和外在形象,本质上是人的认识和观念的反映,有什么样的认识能力和观念水平,就会有相应的设备质量标准和设备形象标准。因此,安全文化建设必须首先对设备管理提出明确要求。设备管理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外形内质俱佳的设备、科学严格的管理、及时细致的维修保养、正确规范的操作运用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要求。通过设备管理这个环节打牢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2、保证制度有效执行,构建安全文化的制度体系
制度文化建设理念:“因地制宜、简洁实用、操作性强”。制度文化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形象和水平,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目前电网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缺少制度,而是缺少因所(班组)而异、简洁实用的规章制度,缺少对制度的执行力。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徽省电力公司理顺生产各专业的管理体制和机构、岗位设置,建立有利于安全生产的运作机制,仔细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到具体的站、所和班组,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建立一套比较实用、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在进行制度建设时体现人性化,让员工感受到执行这个制度是对自己的关爱,对别人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规章制度的落实重在明确责任界面,提高每一个人的安全意识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实现人人都是安全点的要求。
3、提高员工安全素质,构建安全文化的核心内容 素质文化建设理念:“提高素质、体现价值、保障安全”。实现安全生产,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是由人的素质决定。因此,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素质文化建设中,安徽省电力公司从电网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做起,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身上,重在抓好一线员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员工素质达到岗位要求,既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需要,从根本上讲,更是员工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徽省公司系统建立了安全知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等方面应试试题库。通过抓好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素质和岗位技能;通过考试考评,形成竞聘上岗、择优录用的机制;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增强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心;通过创造安全文化氛围,转变每一位员工的安全观念。通过员工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为安全生产提供保证。
4、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构建安全文化的外部条件
环境文化建设理念:“规范有序、展示特色、享受环境”。环境状况体现管理水平和审美境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同时也对人的情绪、行为产生相应的影响和作用。安徽省电力公司从以人为本的观点出发,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环境,使员工所处环境既具有约束作用,又具有展示作用。约束作用体现在规范有序上,指示、提示、警示标识和防护设施比较完备,体现对生命的关爱,有利于安全生产。展示作用体现在各自的环境特色和审美情趣上,让职工身处整洁优美的环境中得到熏陶,享受到工作的快乐,体现快乐工作的境界。
三、注重操作性,安全文化建设方法独特
1、以星级变电站和高等级线路的创建与考核评定,推进设备文化建设,实现电网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公司制定了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的质量标准和管理维护标准;制定和修订了变电站等级评定办法、输电设备评价办法、配电设备评价办法;制定和修订变电工区、线路工区和配电工区管理评价办法。省公司成立星级变电站评定领导小组,每年从设备外观、检修与试验、技术管理和性能指标等四个方面对变电站内16类设备和生产场所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得分和质量评定得分结果,对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进行等级评定。等级分为二星级至五星级变电站和非星级变电站共五等。经过3年时间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提升,到2005年底,公司已评出3座220kV五星变电所,17座220kV四星变电所、17座220kV三星变电所和20座220kV二星变电所。
依据《安徽省电力公司输电设备评价办法》,开展对全省线路进行等级评价。总分为200分。其中设备运行质量状态100分,根据设备新旧程度、运行指标、缺陷情况和灾害专项设施配置等四个方面评分确定;设备运行维护管理100分,根据设备的巡视、检修、维护、防灾害与外破工作和基础资料等五个方面评分确定。到2005年底,公司系统已评出A级220kV线路42条,B级60条。A级110kV线路90条。
2、按照自上而下的原则认真梳理、制订简洁适用的规章制度,建立面向现场、便于执行的制度体系,确保制度执行力。制度文化建设主要是从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和班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开始梳理。其中生产技术管理制度包括生产设备管理(检修、维护、消缺、更新改造等)、技术规程制度、电网及设备运行(含调度)管理、基建技改工程承发包和临时工管理、文明生产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目标和责任、“三措一案”、“两措”、事故调查分析报告、职业安全卫生、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安全器具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等管理制度;班组管理制度包括班组建设、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及岗位动态、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班组民主管理等。
安徽省电力公司还制定了《班组安全制度建设工作指导意见》,具体规范制度建设。目前,公司系统各单位已按照国家、政府、电监会颁布的法律法规,国家电网公司、华东电网公司颁布的规程制度,省公司颁布的有关制度,市公司级制度,工区级制度,班组级制度等6个层面,按“重点掌握”、“熟悉”、“了解”和“一般了解”四个层次标准进行梳理、修订完善,形成了“因地制宜、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并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知识共享,互动学习。此外,相应建立配套的闭环记录、反馈、考核和奖惩运作机制,加强对制度贯彻的执行力。
3、强化岗位技能培训与应制度,引入培训—合格—上岗竞争机制,促进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从事安全生产的业务技能不断提升。重新修订了各专业的《岗位说明书》,对从事相应岗位的人员在知识层次和技术技能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为从事安全生产的各类人员设置了准入“门槛”。公司将对员工进行大规模的培训作为提高安全素质的最重要手段,制定下发了《关于供电企业建立健全培训机制的意见》,全面贯彻生产岗位员工应试制度,并结合企业、工区、专业的特点和员工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分25个专业工种建立了员工培训试题库,试题库分为共性题和个性题,强调将试题内容与岗位实际和现场要求结合,随时进行补充设计,并依此每年组织培训和考试,将培训考试情况与考核上岗、薪酬兑现等联动。公司倡导通过团队学习、“导师带徒”、现场教学等方式提高学习的效果,增强员工技能和安全素质。在培训形式上,既有“请进来”的专项培训,又有“走出去”的集中学习。
此外,公司还大力开展各项劳动竞赛,在生产人员中开展反事故演习、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活动,激励员工学技术、钻业务、练技能、积经验,做安全生产和岗位成才的表率。开展了省公司层面上技术专家,首席技师的评选认定,提高受聘的技术专家和首席技师的待遇,并充分发挥其带动和引导的作用,为技术和技能人才成长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促进了员工安全素质的全面提高。
4、大力营造和谐的软硬环境,创造一个“环境与人,环境与设备和谐共存”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在硬环境上,主要突出作业场所、管理场所和室外场所三个部分:作业场所正确统一使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视觉识别(VI)系统,规范使用各种安全标志、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做到工作场所宽敞明亮,通道畅通,视野开阔,物品摆放有序。管理场所设置安全宣传栏,及时报道安全生产状况和先进事迹,对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宣传。在显目位置设立安全生产无事故记录牌,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室外场所主要是通过绿化、美化、净化,达到地面通道平整、畅通,无积水、积尘。近年来,公司系统还在生产运行场所广泛开展了“共建绿色家园”活动,进一步营造舒适的外部环境。“环境与人,环境与设备和谐共存”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环境初步实现,营造和构建出良好的安全文化环境氛围。
此外,在打造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上,安徽省电力公司致力于工作现场危险点的消除和安全环境的营造,投入数千万元,全面实施电力设施和工作现场标准化建设,使各类设备、设施和安全工器具标准化。在登高作业施工中,普遍使用攀登自锁器,防止踏空、断裂等意外高空坠落。在变压器检修时,采取在龙门架上悬挂速差控制器等措施,实现了高空作业的100%防护。安徽公司持续改进基建工程安全管理,开展了安全文明生产总体概念设计,实现了“策划可控、实施受控、监督在控”的目标。工程现场初步达到了“设施标准、行为规范、施工有序、环境整洁”的要求。
四、加强过程控制,安全文化建设扎实推进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理念的灌输和笼统的要求上,还要通过具体的管控手段和方法来评价、推进,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提高,效果长远。
1、运用目标管理进行考核评价。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来保障实现。近年来,安徽省电力公司通过运用目标管理方法原理来具体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对基层单位重点工作项目的管控力度。每年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省公司重点目标管理课题,制定了中长期远景规划和工作要点,在每年印发的目标管理课题体系中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管理要求和评价标准。同时制定管理控制计划,明确在相应的时间段里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标准要求。实施月报工作制度,对基层单位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进行定期调研和点评,将考核的结果纳入到对基层单位的三项责任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评价考核之中。省公司党组对于安全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部署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公司还多次召开相关的座谈会和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2、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制度的执行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安徽省电力公司通过加强执行力建设切实保障安全文化建设的效果。省公司党组对基层单位执行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要求各基层单位党委要构建制度执行的保障体系,逐级分解并明确各级党组织在保障体系中的主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党委要主动深入一线、走进基层了解职工思想和各项管理制度执行的情况。每个领导干部要重点帮助指导一个或几个部门加强制度落实,对于严重违规违纪、威胁安全生产的人和事,要落实帮教责任人,有重点地做好工作。二是要求领导干部要做执行制度的表率。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自觉遵守制度、自觉执行制度、主动维护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权威性,带头执行按制度办事的原则,明确制度执行各个层面的责、权、利,有效授权,合理分工,提高管理效率和组织执行力。三是培养员工对执行制度的认同感。在员工中牢固树立“执行制度不是对职工的约束,而是对职工的关爱”的思想观念。营造“执行制度就是尊重自己,违规违纪必然受到处罚,遵章守纪就会赢得赞誉”的良好氛围。公司还开展了向解放军学习执行力活动。向解放军学习养成教育、使命教育、纪律教育和榜样示范教育。培养员工追求卓越的精神,培育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服从执行意识,对严格执行制度的人或事,公开点评,表扬鼓励,使遵章守纪真正成为企业的风尚和行为习惯。
五、巩固好局面,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启示
通过近几年的安全文化建设,安徽省电力公司的安全生产局面成效显著。自2002年以来没有发生人身重伤及以上事故、重大及以上设备事故,截止到目前,公司电网安全运行6000多天,公司连续3年在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中获满分,2005年,公司获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总结在安全文化上所做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理念先进,内容系统。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多年来常抓不懈的一项基本工作,但是缺乏先进文化的指导,安全生产管理很难实现“可控、在控和能控”。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安徽省电力公司吸收和借鉴了当今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文化理念,结合电力行业特点和企业现状,从系统思考的角度全面构建安全文化建设框架体系,“设备、制度、素质、环境”四个方面既符合当前的企业实际,又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可操作空间。在具体实践和创新上易于让生产一线员工接受。
2、机制健全,层次清晰。安全文化建设要从自发到自觉,从局部到系统,不仅要靠对安全文化理念的灌输和宣传,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运行机制。安徽省电力公司通过目标管理来确保安全文化基本目标的实现,利用调研、点评等形式加强过程管理,实现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细化管理和推进。在安全文化建设内容上,由省公司制定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主要任务和具体内容要求,基层市级供电公司负责在框架以内的具体实施、丰富和完善。在省公司系统内形成整齐划一的安全文化建设推进模式。
3、融会贯通,成果显著。在建设安全文化过程中,安徽省电力公司继承和发扬了企业长期以来形成的好的文化传统和管理方法,在国家电网公司“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整体架构要求下,将创建学习型企业、思想教育、团青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有机融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并以安全文化建设实践,按照“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应该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理念,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推进和创新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公司荣获全国 “五一劳动奖状”、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文明行业、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创建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等称号。
第三篇:创新平安建设 构筑和谐社会
创新平安建设
构筑和谐社会
——综合治理调研
当前,我国经济和金融事业速度发展,银行的各项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我国的改革就将停滞不前,振兴大业就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国内虽然经过历年的“严打”整治斗争,社会治安形势有所好转,但是在一些地区,黑恶势力还没有完全铲除,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还比较薄弱,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一些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把侵害的主要目标对准银行,严重地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金融秩序,阻碍了当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和银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维护正常金融秩序,确保金融的安全与稳定,我们应该抓好以下工作。
首先,各级部门要不断加强对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与监督管理,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各级部门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综治工作要常抓不懈。各级部门一把手是本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因此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抓紧抓好,真正承担起确保一方平安的责任。
其次,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各分支机构要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逐级签订责任书,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建立严格的监督检查制度、定量考核制度和评比奖惩制度,要把各级部门一把手抓综治工作的实绩,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晋职晋级和奖惩直接挂钩。同时要加大责任查究力度,对因领导不力、官僚主义、失职渎职而导致重大、特大安全事故、案件发生及影响社会与金融稳定的单位和有关领导,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要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力宣传和表扬,形成弘扬正气的良好风气。各级部门要注意提高综治部门的权威性,对综治部门在业务经费上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为金融改革和银行各项业务工作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金融的稳定。当前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维护社会稳定和金融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各级部门要按照中办、国办转发的中央综治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意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探索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在金融机构深化改革的关键时刻,要 2
随时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虚心听取群众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加以研究和改进。切实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努力减少矛盾、缓解矛盾、解决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社会稳定和金融稳定的冲击,确保金融的安全与社会稳定。
第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调查研究工作。综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新的社会治安环境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级部门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调查研究。各级部门在研究部署综治工作时,重点是研究如何正确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妥善处置冲击金融机构、挤提存款等群体性突发事件。建立完备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防控能力。各级部门在抓好金融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从更深层次上研究和思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带有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的问题,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不断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为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电网建设
按照国家关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提出了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目标,并将其写入了社会责任报告书。作为供电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节约发展的工作思路,扎实做好降损增效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线损率综合反映了电力网规划设计、生产运行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估,查找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而从技术上、管理上双管齐下,运用科举的措施与方法,实现电网的“降损增效”。降损增效之技术措施
1.1加强配电网规划,加大电网建设改造力度
在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项目安排时应对线损因素给予适当考虑。要以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降损增效为原则,对电源点和配电网网架结构规划进行细化、优化,逐年修编配电网的滚动规划。在技术改造项目立项时应把节能降损提高到国家电网公司重点工作的层面,其中节能降损项目投资比重应大大提高,使节能降损项目措施落实到位,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结合迎峰度夏及城网改造,对部分超负荷配变及线路进行改造,根据城市负荷发展情况,及时增加新的电源布点,缩短供电半径、减少迂回供电。
1.2合理调度,提高经济运行水平
加强变压器负荷监测,及时调整负荷,保证三相负荷平衡运行。并根据负荷情况,合理配置变压器,彻底淘汰高能耗变压器要减少变压器轻载、空载和过载的机率。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和安装位置,消除“大马拉小车”和三相不平衡现象。调整公用变压器三相负荷,尽量采用三相平衡送电,对于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线路,变压器出口处不平衡度应不大于10%。业扩报装宜统一受理,重点处理好负荷分布,调整负荷过重或过轻的线路,合理配置公用变容量。进一步加大降损后评估工作的力度。
1.3加快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提高城网科技含量
配网自动化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停电,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线路冗余容量,减少线路的投资。因此应对配网自动化进行深入研究,学习韩日等国的先进经验,对配网自动化的实用化进行研究和规划,让配网自动化为降损提供更好的支持。通过配网自动化建设,形成一套配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配电设备运行状态和配电网络实时监控,建立“数字化”配网,实现系统资源共享,提高营销服务水平。
1.4合理进行无功补偿,提高功率因数
结合技改资金,对部分变电站增加的容量集中补偿设备,同时变电站根据电压情况,要及时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投切,结合主变有载调压调档,充分提高供电电压质量;对于线路长、分支多、密度低,且较分散的10千伏配电线路可采取分散补偿和集中补偿相结合;对于变电所10千伏母线,可加装高压补偿电容器。对供区配变容量在100KA及以上的客户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就地平衡无功电量,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路损耗。同时,开展200千伏安及以上客户的不合格计量装置的技术改造。
1.5合理安排设备检修,搞好输、配电线路维护
要尽可能做到供、用电设备同时检修试验,以减少停电时间和次数。搞好输、配电线路维护管理工作,减少泄漏电,主要是清扫、更换不合格的绝缘子,修剪树枝,经常测量接头电阻,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对线路消缺等工作,要尽可能采用带电作业,控制停电作业。
1.6推广现代化手段,加快电量远传工作
充分发挥电量采集系统功能,密切关注大中客户和联网电站计量装置的计度情况,加大远程监控力度,适时跟踪并分析电量异常情况。
积极推广配网线路、大客户在线监测系统、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在线检测和用电信息发布等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进一步完善负荷管理远程工作站使用功能。电量数据是线损工作统计基础,数据的远传是提高线损管理水平、实现线损管理的可控、在控的前提。要结合预试检修停电,安排好变电站电量远传系统建设工作,同时加强电量远传系统主站功能的开发利用,使其在系统功能上切实具备线损实时分析的功能。逐步实现变电站电量远传、负控系统和电厂电量远传等系统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信息资源,提高线损管理的科技水平。降损增效之管理措施
2.1要积极开展线损分台区管理工作
贯彻执行“统计清楚、分析透彻、重点突破、综合治理”的线损管理总体工作方针,梳理线损管理流程,制定相关制度及细则,同时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及执行力。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分台区管理,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人员,努力做到线损管理每项工作有明确分工,每项小指标有明确的责任单位。通过分台区管理,掌握低压损失电量的根源,更加有针对性的安排降损计划,逐步推行台区考核表计自动抄录,提高供电量数据同时率,减少低压线损率波动。完善线路、台区考核计量装置,规范线损率的统计口径,全面推行《单线单变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分站、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分析和考核,做到量化考核到线、到台、责任落实到人,实行当月考核,当月奖惩,当月兑现,加大执行力建设。
2.2加强线损预测分析和理论计算工作
线损分析要实行三对比:与上月比,与去年同期比,与理论计算比。对线损率完成情况,每月要定期召开用电形势、线损分析会,做到及时总结,特别是对重点线路和异常线路进行剖析,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月度线损分析报告中,要认真做好次月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率等情况预测,确保线损管理的可控、在控。将每月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按月奖惩。加强线损上报、录入数据的管理,保证数据准确、及时,确保线损率指标完成。要认真做好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充分掌握电网运行的损耗情况,各线损责任单位要在上一年理论计算的基础上,提早准备,对所管辖线路变更情况及参数及时进行修正,并对低压配电线损进行实测分析,明确降损主攻方向,为制定降损方案和降损计划提供依据。
2.3加强计量管理
加大计量装置投入,提高精度,保证计量准确性,对国家已明令淘汰的电能表全部更换;对低压电流互感器由0.5级更换为0.2级。做到定期轮校电能表。加大计量装置的防窃电改造,采用电能表集中安装于表箱或专用计量柜;低压用户安装漏电保护开关;高供高计用户采用高压计量箱并配装磁卡表等形式。同时做好计量装置的周检、轮换工作。对表计实行定检和抽检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表计校检,确保计度准确性。
2.4组织开展营业大普查活动
重点以查偷漏、查帐卡、查倍率、查电表及接线为主,采取突击查与定期查、互查与自查相结合,通过核查帐、卡、票、表四相符情况,检查对临时用电的管理,对表计修校、换验的管理,以及到现场实测电能表,核查电能表底数,检查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变化,电能表接线等工作来堵塞营业管理上的漏洞,消灭错接线、错抄录、错倍率。杜绝由于管理不善、业务不熟、表计失灵、责任心不强等损失的电量,提高抄收和计量准确性。同时严格执行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推行标准化作业,做好“箱封、表封、铅封、变压器桩头封”等“四封”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计量安装质量引起的营销差错发生,从源头上杜绝窃电行为。
2.5深入开展反窃电工作
对窃电行为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预以严厉打击。要加强营销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建立起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体制。强化用电营销检查、稽查大队的作用,加强对内、对外的监督。做好用电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反窃电的良好氛围;建立完善反窃电长效机制,电力稽查大队要与公安机关、新闻媒体密切配合,严厉打击涉电犯罪,整顿用电秩序;利用负荷管理系统的计量监测与防窃电功能,对客户异常用电进行监测。
定期组织营业抄收人员集中学习,提高稽查、检查等人员检查、发现、处理违章用电的能力。
电网的经济运行是降低供电成本的有效途径。电网降损管理工作者除了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外,还需要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取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五篇:2012电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连城县2012电网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电力工作,为加快连城县经济发展,推进电力基础能源建设,进一步提高电网保障能力和供电可靠性,连城县政府以完成电网建设为己任,积极组织、协调各部门、各乡镇会同连城县供电公司共同开展电力建设工作。通过召开电网建设推进会,出台《连城县电网建设工程征占用地和青苗补偿标准》,组建连城县电网建设领导小组,为连城县电网建设构建了协调机制,分解落实了电网建设协调任务,为连城县电网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此条件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2012电网建设目标,现将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连城县电网基本情况
连城县供电有限公司担负着全县的17个乡镇33余万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电力供应任务。截止到目前,连城县供电系统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120兆伏安;110千伏变电站6座,变电总容量344.5兆伏安;35kV变电站8座,主变11台,总容量70.4兆伏安;110 千伏输电线路8条,长140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21条,长360公里;10千伏线路106条。
目前最高负荷119兆瓦,部分变电站容量不足,存在单线单变供电情况。110千伏输电网络较薄弱,两条从220千伏莲冠变接入,另一条从220千伏上杭旧县变经连城110千伏庙前变、110千伏新泉变、110千伏朋口变等接入连城电网,走向如葫芦串,造成电网运行可靠性差,影响我县重要负荷安全供电。如2013 年1月5日,220千伏莲冠变失压,造成我县电网全境瓦解,影响福建鑫晶精密刚玉科技有限公司的正常生产供电,造成该企业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2012年电网建设完成情况
2012年,连城县35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共7个,具体项目如下: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110千伏西郊变二期扩建工程、110千伏新泉变一期工程、110千伏朋庙线开断进新泉变线路工程、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工程、110千伏南阳~庙前脱开改接入220千伏塘厦变线路工程、35千伏姑田~赖源Ⅱ回线路工程。
(一)电网建设开工情况:按计划开工电网建设项目7个,实际开工7个,开工率100%。
(二)电网建设竣工投产情况:按计划完成投产电网建设项目7个,实际投产6个,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工程未投产,投产率达86%。
(三)电网建设投资完成情况:计划完成投资775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7410万元,投资完成率96%。其中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771万元、110千伏西郊变二期扩建工程实际完成投资800万元、110千伏新泉变一期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251万元、110千伏朋庙开断进新泉变线路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66万元,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156万元,110千伏南阳~庙前脱开改接入220千伏塘厦变线路工程实际完成投资234万元。
三、电网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多方联动,营造电网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 县发改局、经贸局、住建局、国土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把电网建设作为部门重点工作,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发挥职能作用。县经贸局是县政府电力供应调度的牵头部门,及时掌握全县的电力运行与需求情况,加强与电力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县发改局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电网规划,配合电力部门做好选址、建设工作,将符合条件的电网建设工程列入重点工程。县住建局依法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控制电力设施布局规划确定的变电所(站)建设用地和线路走廊。县国土资源局努力保障了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用地和土地审批,按照县重点工程有关政策优先保证110千伏电网建设工程的建设用地指标。县环保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也积极配合,抓好落实。各乡、镇政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推进所属区域内电网建设工作,做到优先立项、优先落实所址、优先解决线路通道、优先征迁土地、优先为电网建设项目办理相关手续,切实负起责任。要求对 “十二五”期间电网建设重点工程项目,要责任到人,明确时间要求,定期督促检查,一个一个地抓好落实。同时,要求作为投资主体的供电公司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多与当地党委、政府商量、沟通,共同做好工作。
2.加强协调,规范操作,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
一是依法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基本前提。二是加强协 调,搞好政策的衔接。各乡、镇政府重视并加强电网建设工作,主要领导积极关注和介入,做到亲自督查重点项目进展,亲自过问工作进度,有必要时亲自协调解决重大困难问题。重视建立健全日常性的事前协调和双向沟通机制。县供电公司努力做深做细项目前期工作,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努力提高项目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2012年7月,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2~#3塔,因当地2户农户,以线路在其房屋周围经过,会造成其居住不安全为由,要求县供电公司为其异地搬迁,并赔偿200万元损失。当时分管该项工作的邱振生副县长,多次到林坊乡政府,召集政府领导、工作人员进行开会协调,对当事人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当事人对电网运行是否有害人体健康的疑虑。最后采取保护性施工方案,完成了110千伏莲冠~朋口线工程#2~#3塔的基础施工、导线架设工作。
3.严格考核,奖罚分明,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
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地方政府和部门,及时给予表彰。对因工作失误、失职,造成电网建设项目延期甚至被取消的,或者不能完成责任状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级政府通过完善工作督促检查机制,加强了对电网项目建设进度跟踪评价和督促检查。
(二)多管齐下,为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 1.努力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方面,我们抓住龙岩各县市电网建设改造的契机,加大资 金投入,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步伐。另一方面,县供电公司切实加强安全和质量监督检查,完善应急措施,维护电力安全。
2.落实电网供电能力限制预警方案
对部分电网主变、线路负载率较高等“卡脖子”现象严重的区域,从电网建设、用电管理和电网安全运行等方面加以严格调控,确保电能“受得进、供得出、用得上”。与此同时,县供电公司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有序用电工作,确保安全可靠用电。
3.切实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构建电力设施保护“政府统一领导、企业依法保护、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工作格局。要求各乡、镇政府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切实从组织上、机制上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完善电力设施保护长效工作机制,依法有效打击和防范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构建电力设施保护网络,确保电力设施安全和电力可靠供应。
四、存在的问题
(一)在输电线路走廊林木砍伐清理工作中,项目管理单位目前无法按照林业部门的要求,办理林木砍伐手续。据了解整个福建省电网建设项目,输电线路走廊林木砍伐手续都无法办理。而未办理砍伐手续就清理线路走廊,将涉及非法损害公私财物罪!这个问题需请市政府、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与福建省林业厅沟通协调,根据输电线路的特点,如何方便建设管理单位,办理线路走廊林木砍伐手续,以便项目管理单位合法开工建设。
(二)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1~#19塔位于上杭县界内,需请市政府、龙岩电业局帮忙协调,委托上杭县电网建设办,尽快完成青赔工作。
(三)随着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的建成,增加一条从220千伏塘厦变送到连城县的110千伏线路,将彻底改善连城县110千伏输电网络,大大提高110千伏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届时可避免再出现类似福建鑫晶精密刚玉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供电突然中断的问题。
五、连城县2012年电网建设完成指标自评情况
本电网工程建设完成率=本电网工程建设项目开工率×40%+本电网工程建设项目投产率×40%+本电网工程计划投资完成率×20%。经自评,电网工程建设完成率为100×40%+86×40%+96×20%=40+34+19.2=93.2%,自评为优秀。
六、“优秀推进奖”推荐单位
2012年,连城县新泉镇政府大力支持配合龙岩电业局、连城供电公司,顺利完成了110千伏新泉变电站、110千伏朋庙线开断进新泉变线路、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新泉镇界内)等工程的土地征用及施工损失补偿工作,为龙岩市首个110千伏智能变电站顺利投产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推荐新泉镇政府为“优秀推进奖”获得单位。
七、先进工作者推荐名单
2012年,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20~#37塔(在庙前镇界内),青赔工作线路长度6.067公里,在连城县庙前镇政府副 书记黄德铮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了110千伏塘厦~新泉线路#20~#37塔共18基塔的青赔工作。110千伏莲冠~朋口线路#49~#68塔,青赔工作线路长度7.12公里,在连城县朋口镇镇长黄建波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完成了110千伏莲冠~朋口线路朋口段7.12公里的青赔工作。因此推荐连城县庙前镇政府副书记黄德铮、连城县朋口镇镇长黄建波等2位同志为“龙岩市电网建设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