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济源的事迹
杨济源的事迹
2009年12月31日22时许,4名小偷在浙江工业大学北门附近行窃。这一行为被杨济源等大学生发现,他们勇敢地围上去准备抓住这些歹徒。其中一个小偷被抓获后,在挣脱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刀子将杨济源捅伤。杨济源被立即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2010年1月1日16时30分,4名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目前杭州已经追授杨济源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事件
抓小偷被刀捅身亡
2009年的最后一晚,原本是要召开班长会议,但杨济源没去,他叫上了几名同学外出,另一个班的班长吕同学说,“他们班最近有好几个同学的手机都丢失了,他和同班的同学去抓小偷了,没想到就真的遇见了,他是个很为班级同学着想的人,没想到……”说着,吕同学掩盖不住内心的悲哀哭起来。
晚上10点多,杨济源和其他两名同学一起出了学校北门,途经德胜路小吃店门口时果真遭偷,杨济源与同学等人一起将正在行窃的小偷扭获。
在与歹徒搏斗的过程中,杨济源被其中一名歹徒用随身携带的刀子捅伤,当即倒地。
晚上11点多,杨济源被送往浙江省人民医院,伤势严重,生命垂危,终因抢救无效,不幸牺牲。>>目击
歹徒大喊“捅死你”
1月1日,经过反复打听,记者找到了一位目睹整个过程的同学,她说,31日晚上10点多,不少同学都在等着买夜宵,突然有人叫了一句:“怎么回事?”
“我们的注意力很快被一个很高很瘦的男同学吸引过去了,紧接着,那个男生就和一群人扭打了起来,当时我还以为是打群架了。”
在扭打过程中,有两个模样不像大学生的年轻男子往马路上逃跑,但尚有一个被同学们围堵着,这名男子突然掏出一把匕首,对着围着他的同学大喊:“我一刀捅死你。”
“因为人多,同学们并不害怕。但几分钟后,就看到刚才那个高个子男同学捂着肚子蹲下了,还有同学喊„有人受伤了!有人受伤了!‟”
附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居民说:“从听到喊声到大学生被刺,最多就七八分钟。后来学生们也顾不了别的,赶紧把受伤的扶起送医院。”
中刀的大学生就是杨济源,在浙江工业大学07级化学工程专业读大三。
腹部中刀的杨济源是在31日10点40分左右被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的,虽然医生护士努力抢救,但1日凌晨0点45分,杨济源停止了心跳。>>破案
案发后,市、区两级公安机关迅速组成专案组,展开侦破。经参战民警连续18小时的缜密侦查,1月1日下午4点30分,全部抓获了此
案犯罪嫌疑人,他们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追授
授予见义勇为称号
2日中午,受浙江省领导的委托,浙江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有关负责人专程前往慰问杨济源的亲属,并代表浙江省见义勇为基金会向杨济源的家属送上慰问金。并追授杨济源杭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
杨济源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英雄事迹,在校外也引起强烈反响。受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委托,杭州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万光政,于1日晚专程看望慰问了杨济源的家人,对杨济源在抓捕小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嫉恶如仇、伸张正义的英雄壮举予以高度评价。
22岁的杨济源牺牲了,他的离去震动了校园。2010年1月1日上午,浙江工业大学的精弘论坛里专门开辟了“纪念杨济源”的板块,两小时即已达到2000多帖。杨济源在校内网上最后的签名——“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被发掘出来,传遍了校园,成为同学口口相传的名言。
“泣别英雄,杨济源走好。”1日傍晚时分,学校在体育馆为杨济源设置了灵堂。闻讯后,悼念的人群朝这里涌来,直至22时,灵堂门口仍排着队,人流慢慢地移动,在沉重悲怆的哀乐中,许多与杨济源素不相识的同学手持白菊,走到杨济源的遗像前三鞠躬。
1日22时30分左右,距离事发整整24小时,许多人又自发地
汇聚到学校操场,在夜幕下点燃悼念的蜡烛,拼成“20100101”字样,映照着那一朵朵寄托哀思的白菊。
“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是不可以没责任感”的签名网上流传。>>回忆
“正直的好班长,他的班级是最有凝聚力的。”
1月2日零时,4位同学还在操场的烛光边为杨济源“守夜”。“等这些烛光烧完熄灭了,我们再走。”宁夏小伙子马巍告诉记者。
“31日22时14分的时候,我们还通了电话,说好要碰头商量事情,没想到22时38分就发生了这样的事。”马巍哽咽了。在杨济源生前,他们既是亲如兄弟的同学,又是学生工作中的好搭档。杨济源的离去令他感到异常悲痛,但他对杨济源见义勇为的举动并不感到意外:“以他的性格,当时他肯定会出手,虽然这个结果让我们非常难以接受。”
在杨济源担任班长的班级里,约30名同学分别来自宁夏、福建、安徽、山西、浙江等地,却始终亲如一家。在老师和同学的回忆中,这位高高瘦瘦、特别阳光的男生,就是团队的“主心骨”。“杨济源是个北方男生,正直、大气,做事又很细致,很受同学欢迎。他担任班长的班级是年级里最有凝聚力的。”杨济源所在年级的年级主任周老师这样评价。
杨济源同时身兼年级副团总支书记一职,还参加了志愿者工作,所有事他都认真负责。只有少数人了解,老家在天津蓟县的杨济源其
实家境一般,务农的父母要担负三个孩子的成长费用。入学前两年,他一直在勤工俭学。
第二篇:杨济源事迹简介及感悟
人,一定要有责任感
来源:宣传部 时间:2010-04-19 15:39
编者按:2009年12月31日,浙江工业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2007级学生杨济源,在见义勇为抓捕小偷过程中被捅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年仅22岁。杨济源同学勇斗歹徒的先进事迹,在高校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2010年2月21日,教育部追授杨济源同学“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为深入学习、宣传和弘扬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决定,在全省高校中开展向杨济源同学学习活动。连日来,杨济源的事迹在我院传颂,他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感动了无数纺服学子的心。
院记者团 潘梦乔
“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责任感。”这是浙江工业大学天津籍学生杨济源留下的一句话。西子湖畔,海河之滨,两座城市因这样的青春誓言而共同感动着。
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杨济源在与小偷搏斗中英勇献身。他用殷红的鲜血,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赞歌;他用逝去的生命,展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他用铿锵的言语,告诫世人,我们有一份应该承担的责任。其实,不仅是男人,只要是人,就应该有责任和社会担当。为表彰他的先进事迹,2010年2月21日,教育部追授杨济源同学“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
这并不是一时之举
在事情发生后,杨济源的姐姐说:“这次我并不感到意外,他敢作敢当,无论在哪里发生这种事情,他都会这样挺身而出的。”是的,“为社会做好事,是我应尽的责任。”杨济源就是这样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作为大学生的他,无偿献血、迎接地震灾区伤员、保护西湖环境……每一个他所能及的有需要的地方几乎都有他留下的脚印。志愿书上,一连串鲜红的印章是他关注社会、热心公益的最好见证。当一个人的思想和言行相互融合,当这种社会责任感变成一种习惯,那么,他所做的这一切事情都将变得合乎逻辑和理所应当。杨济源不是“一时意气”而成就的英雄,他只是保持了他的习惯,做了他觉得正义的事情。
同龄人有话要说
作为“80”后的我们被称为“垮掉的一代”,而杨济源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他向这个社会大声地宣布,我们这代是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得知这件事是在新一年的第一天,当我们沉浸在新年欢乐中的时候,他却没能迎到新年的曙光,没能和自己的父母、朋友道一声“新年快乐”。他的先进事例带给我们的既有感动、敬佩,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作为同龄人大学生的我们有话要说。在采访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了对英雄的敬佩和赞扬。在现在的社会中,“见义勇为”这四个字好像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杨济源则用自己的青春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同时也为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输入了原本应有的思想。在哀悼和崇敬的同时,这件事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学校四周隐患多,通过这个事件,应唤醒所有学校管理人员,加强学校周边的治安管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见义勇为应该„聪明点‟,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遭遇小偷时不能硬碰硬,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抓住机会,及时报警。平时也应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责任感人人当有
对杨济源事件的感想和思考大家可能都各有不同,然而,对于英雄的离开,我们都抱有深深地哀伤和不舍。“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责任感。”这句话不仅是杨济源自身的写照,同时也唤醒了我们,唤醒了这个社会,人人当有责任感!他的事迹感动了太多人,而在感动之余,他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正义与邪恶之间,进与退之间,我们应该毅然地选择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学习杨济源,并不是让我们每个人都在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就义,我们能从中学到的东西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只是有时候被人性的弱点所掩盖过去了。社会学家戴维斯说:“放弃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就意味着放弃了自身在这个社会中更好的生存机会。”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学习的是杨济源那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态度。
说说对杨济源事迹的感悟
——“五五普法” 心得体会
近一段时间,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的法制工作怎么样?
去年年底,也是一个突发事件,让我感慨良多。第二天我在我的博客发表了下面这篇博文:《我的心要滴血——说说对杨济源事迹的感悟》,今天,我把它附在这里,作为我“五五普法” 的心得体会。
我的心要滴血
——说说对杨济源事迹的感悟
在昨晚央视—1[焦点访谈]节目中,编导以《用青春诠释责任》为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到现在还让每一个当父亲的心要滴血的事件。
事情是这样的: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有一个年轻的生命感动了很多人。在凶狠的歹徒面前,一位80后的大学生挺身而出,奋勇搏斗,不幸受伤牺牲。一个朝气蓬勃、充满阳光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0年新年的到来之际,定格在22岁的青春年华。
这位“80后的大学生”就是浙江工业大学学生杨济源,他在阻止4名不法分子行窃时,不畏凶险,在搏斗中不幸牺牲。
连日来,杨济源的事迹在各地传颂,他的勇气和社会责任感,感动了校内外无数人的心。
一位网友说:“杨济源的牺牲应唤起更多人的责任心,不仅仅是就抓小偷而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责任心,做到这一点,我们就会少一分冷漠,多一分热情;少一分懈怠,多一分积极。”
在杨济源牺牲之后,社会高度关注,媒体连续报道,杨济源的英雄壮举,感动了学子,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及所属网站等各大新闻媒体都对杨济源的英勇事迹予以了高度关注和大篇幅报道。
面对杨济源的英勇事迹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我思考了很多,原因似乎只有一个,我的儿子也是在校大学生,年龄刚好22岁。
见义勇为毫无疑问应该提倡,但是,关键是如何“为”。在确保自己生命的前提下,挺身而出是可以的;我总感觉,当前的“关注”太热,有误导之嫌,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当年的小赖宁,为了扑灭突发山火,献出了年仅14岁的可爱生命,当年的“关注”也很热,但后来非常自然地“冷”了下来……
因此我建议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校应该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在危急情况下的防身、搏斗知识的教育,以免这种让人心要滴血的事件频繁发生。
当然,作为一名父亲的我很敬佩杨济源在校内网上的留言:“男人可以没钱,可以没才,但不可以没责任感”,敬佩他的践行;但是我今天要说的是,我同时感到非常惋惜,我心疼的很啊!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应该说,我们的学校一直很重视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有效地构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体系,确保了我校青少年法制教育的规范运作。但是从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率的逐渐上升——特别是犯罪人员日益低龄化的趋势——以及中小学校园甚至幼儿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事实中,让我们认识到,对在校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因为青少年接受法制教育的主阵地还是学校。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法制教育途径的单一,家庭教育的不完善,导致青少年法制教育质量不高,直接影响了一些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在这里,套用一句广告语:我们一直要努力!
2010年5月6日
看了《杭州市追授杨济源见义勇为积极分子荣誉称号》的文章叫人心情复杂!
说的是2009年12月31日晚,杭州“浙工大”学生杨济源与同学们一起去抓小偷,在抓小偷过程中不幸负伤,英勇牺牲。
面对又一位莘莘学子的不幸离去,我想的更多的是他的家人:该如何接受这一
事实?又该如何面对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人间悲情?孩子可是大人的心头肉,从
呱呱落地一直拉扯到成人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能到杭州读大学更是杨的全家乃至
整个家族的骄傲!如今,一切的一切皆因杨济源的“悄然倒下”而顿成空!
我想,此刻无论哪位家长,只要自己也有孩子,一定跟我一样将心比心!除了感
叹、唏嘘外,更多的就是替杨济源的家长深感失子之痛!
痛定思痛,如何避免这种人间悲剧的再上演,才是今天每一位家长和社会需要考
虑的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状况,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面对血气方刚、不
谙世故的青春期,你我的孩子该怎样生存与应对,值得每一位家长去深思!
昨天与儿子谈及此事,我思量再三,最后也没敢选择一种颇积极的态度去弘扬所
谓的什么精神,倒是言语中不断“婉转”地反复强调着一个关键词:(当面对可能出
状况的时候)“聪明点”!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社会也
有分工。争做好市民、好学生不一定非要见义勇为。读好书、做好人,将来报效社会
和父母,这才是大家更希望看到、更有价值的结果!
„„„„
“杭州警方表示将继续加大对街头盗窃团伙的打击力度,维护好社会治安。同时
提醒广大市民,在遭遇小偷时,不要和小偷硬碰硬,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抓住机会,及时报警;平时最好多学一些防偷招数,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学习杨济源事迹有感
“男人可以没才,可以没钱,但不可以没责任感。”这是浙江工业大学天津籍学生杨济源留下的一句话。西子湖畔,海河之滨,两座城市因这样的青春誓言而共同感动着。在2009年的最后一天,杨济源在与小偷搏斗中英勇献身。他用殷红的鲜血,谱写了一曲见义勇为的英雄赞歌;他用逝去的生命,展示了一份难能可贵的天津人精神;他用铿锵的言语,告诫世人,我们有一份应该承担的责任。
我认为,不仅是男人,只要是人,就应该有责任,就应该有社会担当。尤其是在机关单位工作的我们,无论职位多高,权力多大,功劳多大,都不可心存侥幸,贪赃枉法,应加强党性修养,增加廉洁从政的意识,坚守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共产党人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到廉政,廉洁从政,不贪赃枉法,不以权谋私;做到勤政,心系百姓,把百姓要求的事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是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可是,在当今社会中,很多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在金钱的欲惑下,丧失了思想道德和法纪的防线;在权利的考验下,丧失了共产党人的责任。
正义与邪恶之间,进与退之间,杨济源毅然地选择了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清廉与腐败之间,足与欲之间,党员干部要坚守防线,选择共产党人应该承担的责任。
杨济源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正如他在博客中写道,他呼吁人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当今社会,这一点尤为珍贵,而且他不光只是喊口号而已,毕竟说空话很容易,说到与做到完全是两码事,但他将信念付诸行动,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消息令人悲伤,但又为当今社会拥有像他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
我在网上做了些调查,发现了很多有关小偷的帖子,很多人说扒手偷东西时,路人通常视若无睹,不会上前阻止,不会出声制止,我们的社会似乎很淡漠。我也读到过此类消息,人们熟视无睹也是有原因的,他们害怕因此遭遇危险,现在的偷窃多是团伙所为。
Ashley 在澳大利亚是否会有路人挺身而出制止违法行为呢? 澳大利亚与中国没有太大差别,根本在于个人选择,危险情况下人们会有所犹豫,我认为社会不应该因为这个年轻人牺牲了,把他奉为英雄,我们之所以奉他为英雄,是因为他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人们把他称为英雄是因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他的精神激励和鼓舞了人们。
我们也遇到过不是因为牺牲而被称为英雄的故事,前年四川大地震中,很多人伸出援手,我认为这些人也是英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英雄? 在我看来他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他人贡献自己所有,这是我对英雄的定义。
我这里还有一则关于英雄的故事,三名大学生因抢救两个落水儿童不幸身亡,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14名大学生跳入长江,挽救两名落水孩童,他们手挽手组成人梯,不顾湍急的水流,奋力挽救两名落水儿童,一个男孩被成功救上岸,另一个男孩顺着人梯往岸边靠近,这时激流冲散了人梯,陈及时、方招与何东旭被卷入湍急的江水中,他们都只有19岁,两个月前才跨入大学校门,这是个让人伤心事情,我们会铭记他们的英勇事迹。但许多网友就此展开讨论,三名大学生牺牲自己挽救两个男孩是否值得?
不能说值得或不值得,但我们希望获救的男孩将来有所作为,让三名大学生没有白白牺牲,完全从数学角度来看,三条命换两条显然不值得,但这和小偷事件反应的问题是一样的,人们应该挺身而出,还是袖手旁观,我们希望见义勇为而导致的牺牲不会阻碍人们勇敢地承担社会责任,其实那只是一瞬间的决定,无论如何这都需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见义勇为是个人的主观决定,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采取行动,完全没有时间考虑后果,只是那一刻决定出手相助,我想谈谈值不值得牺牲的问题,我深信生命宝贵,但我们不能以金钱或数量来衡量,生命的重要意义在于精神层面,虽然这些年轻的英雄牺牲了,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这件事情的原因,他们为社会树立了典范,普通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举动,当一些紧急状况可能威胁生命,我能够理解人们的犹豫,因为也有许多令人伤心的故事。
我们一起来一些相关报道,今年1月1日《新民晚报》报道,在上海,一位民工在深夜
见义勇为抓小偷的过程中被刺中,身受重伤,欠下医院5万元的医药费,去年5月《重庆晚报》报道,一名54岁的男子因帮助邻居对付两名持刀劫匪,头部受重伤,而其家人却无法承担医疗费用,许多此类事件发生在草根英雄身上,他们因做好事而受伤甚至丧失工作能力,这对个人和家庭都是极大损失,应该如何补偿他们呢?
面对犯罪行为,这些人能挺身而出,那么在他们身处困境的时候,政府也应该站出来,他们见义勇为的精神,是整个社会所提倡的,我曾在欧洲读书,我记得北欧国家有专门的法律用以帮助伤害案件中受伤的人,罪犯负有首要赔偿责任,但如果罪犯无力赔偿,政府将承担这个责任,如果政府对伤害案件中的负伤者负责,我认为若案件中有人曾经伸出援手,政府也理应给他们褒奖和补偿,我认为主要是机制问题,如果可以证明某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受到伤害,首先需要一个机制肯定他们的作为,承担由此产生的费用,这笔钱应该由某个基金承担,这个机制必须是自上而下的,如果要求医院承担社区中,因做善事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他们可能会产生争议,因为医院需要病人支付费用,来维持日常运营,所以首先要有高层认可见义勇为的行为,当然补偿机制不是没有限制的,必须有明确的预算和规定,当然之后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定义合理的赔偿,对一条生命的合理赔偿是多少,对失去工作能力的合理赔偿是多少,由谁来负责,整个流程如何根据个案来不断改进,这些问题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无论结局如何,总有人觉得不公平,但是我认为即使某人因见义勇为而受伤,他依然会觉得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若问他们,将来是否还会这样做,我想他们的答案依然是肯定的。
【姚岚】
我不赞成大部分对杨济源行为的否定看法。只说两点:第一,你们说他首先连自卫都不会,就去逞英雄,其一他没想到小偷会如此残忍,他的世界里应该人性都是美好的。于是他去做了。第二,举个例子,假如有歹徒入室抢劫,家里只有母亲和年幼的孩子,歹徒想要对孩子不利的时候,母亲是否会义无反顾,毫不犹豫的保护孩子呢?她会考虑自己是否能自卫吗?所以杨济源精神其实和母爱精神是类似的,他是一种大爱,爱他的同学,爱他的社会,他也想改造这个败坏的社会,以一己之力,抛砖引玉吧~~
—————————————————————————————————————————— 【黄轶】
学习了杨济源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之后,我还是有很多的感慨的,以下就是我个人对这件事的看法。
我还是不赞成杨济源同志如此见义勇为的行为的,当然,不是说对见义勇为的否定。可以说在现代社会,每个大学生心中都有一种见义勇为、打抱不平的思想,可以说这是我们青年人热血澎湃涌现出的一种意念!是一种正义感的体现。但是意念归意念,实际归实际,两者是相差甚远的。见义勇为是要有前提的,前提就是要懂得自卫,连基本的自卫都不懂,在见义勇为的同时又怎么能做到保护自己呢?无可否认,杨济源同志对人对事志都充满满腔热情,他同样有着一颗维护正义的心,可是他并不具有自卫的能力,在与小偷搏斗的同时,没有很好的保护自己,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然而,再往深层想,权衡得失,如此见义勇为实在不值得提倡,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来看看杨济源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他得到了一系列的光荣称号,钱,人们的悼念,可他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连生命都失去了,荣耀,钱对他来说还有何意义可言?然而,他的撒手离开,留给了父母无尽的悲伤,留给了亲人永远的伤痛。父母的二十年养育之恩,望子成龙之情一朝丧,换来的是儿子那些已经拿不到的东西,耳边再也没有了儿子身影,再也没有儿子的关怀,再也没有了家书……杨济源父母的悲痛可想而知。而罪魁祸首呢?会得到应得的惩罚吗?现在这个社会已经不是曾经那个“杀人者死”的社会了,行凶者基本上是被判入狱服刑,但是,死去的杨济源再也不法再阳光了。社会上的各种刑事犯罪会因为杨济源的见义勇为而减少吗?若干年后,又有多少人会记得杨济源这个名字和他的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其中的种种,使得他的死变成了一个社会的悲剧。
通过这件事也折射出政府的低效,政府有治安机构,负责维护治安,政府明知那里的偷盗是多发段,为什么不针对这个现象进行根本的治理?事后,警察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承认抓住过很多小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该处设置警卫室?以防突发事件的再次发生?亦或者是,警察口中满口仁义道德,可实际上却只是虚空一片?我不得而知。但是,我确定的是杨济源的悲剧,政府的低效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政府没有做到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
职责,是个很神圣的词,我们必须要履行自己应有的职责。人可以没有才,可以没有钱,但不能没有这职责。这话不错,但是我们的职责是要有范围的,我们能力不能触及的职责,我认为我们还是不该去履行,血的事实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更应该引起重视。谨慎处事,珍爱生命。
第三篇:杨小玲事迹
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体会
(徐文娟)
武汉市第一聋校艺术教育(舞蹈)教师杨小玲,她关爱聋哑儿童、悉心育人的事迹让所有人都非常感动。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等光荣称号。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她带领聋哑姑娘表演舞蹈《星星,你好》震撼全世界,她输送了9名学生登上中残联艺术团星光璀璨的舞台,她教过的学生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屡屡获得大奖等等,她把本来一个“无声的世界”办得生机勃勃、生气盎然。在她教育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她把自己的温暖和热爱,化作光明,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让这些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摸索前进的聋哑孩子们不再感到孤独,更不会迷失潜存在内心的方向。杨小玲被不少孩子称为“杨妈妈”,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她无私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孩子们又怎会把这位老师放在“母亲”这个特殊的位置上?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年,毫无疑问,压力很大。我不仅要在学科上严格要求自己,也要管理好班级。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面临着很多的改变,作为班主任老师,我要做的很多很多。
从杨小玲教师的先进事迹中,我觉得一名老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爱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爱心对教育的意义已经无需证明,在有关教师或班主任的所有论述中,无一例外都会提到爱心。只是,说到爱心,我们常常只想到一些感人的事迹——老师重病在身,却依然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突然生病,老师背着学生直往医院跑„„但是,这些爱的事迹,并不是爱的事迹,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爱。但是,其实我们的爱应该是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呈现出来的,我们要对孩子呈现出依赖之情,依恋之情。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就象杨小玲老师那样,对待象余杰那样多次违反学校的纪律,并产生了放弃学习的念头的孩子也从不放弃,一次次找他谈心,解除他心里的疙瘩,还经常帮他垫付生活费,并在社会上联系热心人士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解决他学习上的后顾之忧。
杨小玲的爱生情怀、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传播到教育战线的各个角落,此次学习让我深受洗礼,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第四篇:杨伦事迹
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集中播出了“寻找最美消防员”候选人黑龙江双鸭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助理杨伦的感人事迹。8分多钟的专题片《三下深井与死神的执着较量》报道,2010年3月29日,双鸭山市岭东区一名群众落入30米深井,井中狭窄井底缺氧随时可能坍塌,现场情况异常复杂。杨伦再三向指挥员请战要求下井救人。指挥员同意了他的请求,第一次下井因为携带空气呼吸器钢瓶被卡在中间失败了;第二次因为被救者的碰撞别住了氧气管导致缺氧,当杨伦被拉出井口时已经昏迷过去,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醒来后他又坚决强调自己熟悉井下情况多次请战要求再次下井。官兵们取来了送风机等设备向井内送风,杨伦几经努力第三次下井终于将被困者成功救出。
杨伦常说,作为一名消防战士,灭火和救援是自己职责。能够让老百姓放心、人民满意,这才是最高兴,最重要的。
拥有16万人的公安消防部队,每年承担着60余万起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广大消防官兵时刻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展示全国16万消防官兵执着坚守、无惧生死、勇于奉献、保民平安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消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3月20日正式启动“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行动。在集中展播“最美消防员”候选人事迹中,来自双鸭山市的消防员杨伦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今天本报推出长篇人物通讯,详细介绍杨伦的感人事迹。
他是官兵们眼中的抢险救援先锋,大灾大难面前,他用并不高大的身躯,扛起生命的希望,被战友们称为救援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他是消防部队培养出来的技术尖兵和业务骨干,千锤百炼铸就军中精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叫杨伦,一个不断释放着青春正能量的“80后” 年轻消防战士。3月27日,记者顶着初春的寒冷,来到尖山区公安消防大队特勤中队,寻找这位被誉为 “最美消防员”称号的杨伦。
刚进院门,一辆重型铲车正从大门外开进来,速度虽快但驾驶者操作手法却十分熟练。教导员李虹利告诉记者:“开铲车的就是杨伦,他呀,什么都会什么都通,是全体消防官兵的榜样!”
自入伍以来,杨伦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市公安局三等功两次,三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标兵”,曾获得双鸭山 “煤城消防卫士”、“十佳优秀人民警察”、“十大优秀青年”和 “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每一枚军功章、每一份荣誉都见证着杨伦对消防事业的热爱,见证着他在救援一线战斗中的无私无畏、勇猛顽强,更见证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大爱。他凭着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专业技能、顽强的战斗精神,用实际行动忠实谱写了一曲普通消防战士的青春赞歌。
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当兵就要当个好兵。消防部队是同火灾和各种灾害战斗的部队,对一名消防战士来说,就是要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素质适应灭火救援战场的要求。入伍第一年,杨伦就作为中队的业务骨干参加了支队大比武,并取得了个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训练场上的流血流汗换来了灭火救援实战中的战斗力。2009年6月2日,双鸭山一家化工企业硫胺生产车间发生爆炸,5名工人被困火海。千钧一发之际,杨伦冒着阵阵爆炸声和四处飞溅的碎片,第一个冲入火场救人,4名职工被陆续解救到安全地带。忽然,从烟雾弥漫的3楼厂房传来最后一名被困女工的呼救声,而此时,火场唯一的通道已被大火封死。紧要关头,杨伦再次冲了上去,以最快速度利用9米拉梯爬上了3楼。刚把人救下来,车间内再次发生猛烈爆燃,火焰从2楼窗口喷出,烧毁了救人用的9米拉梯,这时杨伦感觉腿上奇痒难忍,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的战斗服裤子被硫胺爆炸后产生的液体腐蚀,右侧小腿的皮肤也被灼伤。可伤痛只能折磨他的肉体,事后杨伦说:“不知为什么,救出人的那一
刹那我感觉心里十分踏实,如果最后一名工人救不出来,这件事也许会成为我一生永远的伤痛”。
“最让我们不能忘记的就是那次——他主动请缨,连续三次下深井救人,我们都劝他不要去,太危险了,特别是他第二次上来的时候已经是昏厥状态了,他还要坚持去救被困者。”战友胡振晓回忆说。
那是2012年3月29日,岭东区一名群众落入30米深井,井中狭窄井底缺氧随时可能坍塌,现场情况异常复杂。在现场,杨伦再三向指挥员请战要求下井救人。第一次下井因为携带空气呼吸器钢瓶被卡在中间失败了;第二次因为被救者的碰撞别住了氧气管导致缺氧,当被拉出井口时杨伦已经昏迷过去了,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醒来后杨伦坚决强调自己熟悉井下情况再请战,官兵们取来了送风机等设备向井内送风,几经努力,第三次下井的杨伦终于将被困者成功救出。
杨伦的救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栏目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他因此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2012年10月15日,集贤县一家工厂办公楼发生坍塌,有多名人员被埋压,杨伦与战友一同赶赴现场开展救援。12时左右,杨伦和战友发现1名被困人员被埋在呈“人”字形倒塌预制板构建内,右腿和胯部被铁管和木方卡住无法移动。杨伦迅速利用凿岩机打开了一个高约40公分,宽约60公分的洞。因为空间狭小,救援工具无法发挥作用,杨伦只能用木工锯和钢锯一点点锯断障碍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快,更快!他一边不停用手挖掘砖石,一边和被困者聊天缓解其紧张情绪。经过努力成功将被困人员顺利救出废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此次救援战斗中,杨伦和战友共营救出两名生还者、挖掘出6名遇难者遗体,因成绩突出杨伦荣立个人一等功。
2010年7月1日下午,双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总队疗养电话,询问杨伦什么时候去镜泊湖疗养区报到。回答是,杨伦去不了了,他已主动放弃此次为期半个月的疗养,请战参加赴大兴安岭灭火突击队,正在奔赴大兴安岭的路上。
那次是杨伦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大家都在休息准备接受更大的战斗,杨伦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及时将部队出动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记录、总结,为战评积累丰富的材料。
在呼源镇待命期间,由于在镇中心小学驻扎人员、车辆较多,杨伦主动承担起车辆、人员管理工作,每天他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对参战车辆、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当别人吃完饭休息的时候他总是默默捡起生活垃圾,双鸭山支队卫生管理得到了总队领导和驻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在夜间杨伦同志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车辆内站岗、执勤。因长时间得不到休息,杨伦同志的眼球严重充血。鉴于他的突出表现,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杨伦同志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战友眼中的“好兄长”
为了带好队伍,杨伦把全部真情倾注在工作中,严管之外有“真爱”。作为带兵人,杨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从不打骂体罚战士,而是以科学的方法管兵,用真情去感化士兵。战士们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差异大,成份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但杨伦从不叫苦喊累,而是用诚心、毅力和耐心温暖战士的心。他记得班里每名战友的生日,并在战士生日当天,亲手为过生日的战士做一碗热腾腾的生日面条;当战友思想上有了“小疙瘩”时,他第一时间为他解惑,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班里的战士对此打心底里佩服。大家经常开玩笑地说班长工作时是我们的“英雄”,生活中是我们的“母亲”,他是“英雄”和“母亲”的综合体。而杨伦则说:“我没做什么,都是一名战士分内做的事。我就觉得作为新一代的消防军人,应当用我们热情和付出,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2010年3月的一天,新兵乔龙在训练中指甲折断,并导致流脓发炎,不能参加工作训练,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杨伦热心当起了“保姆”,每天往返于训练场与医院之间,早上带他到医院接受治疗,中午给他送去热腾腾的饭菜,晚上又和战友一起将乔龙接回营区。连续一个多月,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由
于杨伦的细心照料,乔龙的病很快痊愈。乔龙动情地说,杨伦比自己的亲哥哥还要亲。
杨伦还是军营里的“全能高手”。从平时节能灯、水龙头的更换到水电线路的维修,还有冬季暖气保障等。这些工作在别人看来是细小而繁琐的,但杨伦却将此作为施展本领的舞台,不断在提高维修技能中尽心尽力地为部队建设服务。整个特勤中队和支队机关2000多米的用电线路、1000米的自来水管、150多处阀门、130多个节能灯具体位置、运行状况等,他都一一记在心里,以确保一旦出现故障能随时排除。坚持每天早晨、晚上查看和检修一次水电设备、线路,这已成为杨伦的习惯。
多年来,在杨伦和历任带兵骨干的努力下,中队战士都学有所长,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团支部、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后有2人荣立二等功,5人荣立三等功,2人被总队评为优秀士兵标兵,35人次获嘉奖。2010在新兵训练中因表现突出,带兵有方,杨伦被总队新兵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百姓身边的“最可爱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杨伦敦厚质朴,胸怀宽广,乐于助人。
在部队驻地尖山区朝阳社区,有一位伤残老军人杨富,孤苦伶仃,百病缠身,生活非常艰难。2005年,杨伦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去看看老人。走进老人低矮破旧的屋子,看到老人清贫的生活,他留下了眼泪。从此,杨伦每逢休息日、节假日都要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洗衣服、打扫房屋,陪老人聊天,还用自己节省的钱给老人买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老人的小屋从此有了生气,时常还会传出老人幸福的笑声。老人逢人便讲:“消防队的子弟兵对我真亲啊!”。2012年11月份,杨富的老伴病逝,杨伦一直在杨富老人家里忙碌,并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料理后事,使杨富老人感动不已。
杨伦还将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捐助了一名特困生崔英黛,并倡议全中队官兵捐款设立救助基金,使这名学生顺利升入高中,现在崔英黛已经考入大学。
入伍10年来,杨伦曾先后在家乡锦州、哈尔滨、双鸭山义务献血10余次,总计献血7000余毫升。每次献血后,杨伦都会留下联系方式,并承诺只要病人需要,他会随时提供帮助。
2011年11月23日8时,双鸭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值班室接到双鸭山市中心血站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患者急需A型血的血小板进行手术和化疗,请杨伦支援。杨伦经请示领导后赶往现场捐献了血小板,得救后的患者家人感激不已。
“当兵的第一天起,有没有想过会得到这么多的荣誉?”面对记者的问题,杨伦平淡地说:“没想过,我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人民卫士的称号,比什么荣誉都光彩。”当记者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杨伦坚定地表示:“干一行,爱一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战友们一起保一方百姓平安,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五篇:2013杨小玲事迹[范文]
23年用“心”照亮聋哑孩子人生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特教教师杨小玲
用博爱诠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用智慧点燃学生的希望,为学生成人,为家庭减负,为社会分忧;用真诚与爱心、汗水与智慧,为残疾孩子撑起一片蓝天。——杨小玲
对于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孩子,她是灯塔,不仅照亮了他们寂然落寞苦苦求索的道路,更点燃了他们勇敢追求人生梦想的希望。因为她,冷冰冰的无声世界变得温馨而有爱。
23年,她坚持每天下班后为聋哑学生训练舞蹈3个半小时,相当于多工作了10年;她创新独特的聋舞教学方法,为湖北乃至全国聋哑舞蹈教学借鉴;她培养的500多名舞蹈队学生中,《千手观音》领舞邰丽华征服了亿万观众,3个月大就失聪的蒙蒙美丽绽放在北京残奥会的舞台上,8名学生登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璀璨的舞台,更多的孩子上了大学继续深造,或走上社会正常就业。
她,就是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特教教师杨小玲。从青春到不惑,她把自己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这群特殊的学生。回望来路,她说自己最大的骄傲,是没有辜负聋哑孩子用尽全力叫出的那一声含糊却动人的“妈妈”。
因爱结缘,无悔挥洒青春岁月
1990年初夏的一个下午,18岁的杨小玲和3名同学一起来到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透过窗户,她看到一群孩子在教室里跳傣族舞。孩子们的动作很僵硬,谈不上任何美感,但他们眼睛里透出的一股子认真劲儿让杨小玲动容,她的眼泪刷地一下就下来了。
这个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的舞蹈尖子没有想到,就是这段无声的舞蹈,让自己跟聋哑孩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这一年,杨小玲从师范学校毕业,那时毕业生包分配,再加上杨小玲的体育特长曾给母校实现过零的突破,学校领导对她说:“武汉市的小学、幼儿园,随便你挑!”但是,杨小玲只郑重地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
“是他们的坚持和对生活的希望感染了我,我要帮他们做点什么。”杨小玲坚定地说。
刚当教师,杨小玲不懂手语,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排练舞蹈时不知怎么讲解节奏和动作要领,更不用说表达音乐的内涵。她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学生还是没能掌握好动作。回到办公室,她难过地趴在桌上哭了。
擦干眼泪,工作还得继续。为了尽快学会与孩子们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食堂里,孩子们私下“聊天”,杨小玲看不懂,就主动向他们请教,孩子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就这样,杨小玲一步步走进了手语的世界。
在聋校,交流的障碍还只是第一道门槛,困难远比她想象得要大:音乐再悠扬,学生听不见;节拍再鲜明,学生也感受不到;所有的舞蹈术语,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节拍和口令,只能用手势传达,站在这群孩子中间,杨小玲突然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一曲简单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原本以为只用一节课就可以教完,结果她用了5节课效果仍不理想,一个踢腿动作就高低不齐,严重的挫败感让她想打退堂鼓。
一天深夜,杨小玲路过学生宿舍,发现灯还亮着,从门缝往里看,原来是4个小姑娘正在苦练踢腿动作,4条腿同时抬起,坚持、再坚持……抬在半空的腿发起抖来,小姑娘们仍努力咬着牙。
杨小玲扭过头又哭了。这一幕让她坚定了留下来的决心。可是怎么样才能让聋哑孩子感受到节奏?杨小玲苦苦思索,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舞蹈室里的大鼓,她忽然眼前一亮,顿时有了主意: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孩子们第一次“听见”了节奏,眼里放出惊喜的光。
学生们从此喜欢上了舞蹈课。为帮助学生理解,她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为尊重残疾学生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杨小玲的热情投入,点亮了孩子们对生活的希望。
爱生如子,帮学生自信迈入社会
队里最刻苦的队员名叫王志刚,杨小玲为他选定独舞《好汉歌》参加全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当时,杨小玲身怀六甲,不管多晚、多累,她都陪在训练场,打节奏、讲要领。后来,王志刚赢得了全省一等奖,又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上大获成功,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专业舞蹈演员,先后参演央视春晚《千手观音》,登上雅典奥运会闭幕式、北京残奥委会开闭幕式舞台,感动了亿万观众。
如今,退役的王志刚成为天门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舞蹈教师,他带的学生有些成了全省残疾舞蹈表演的佼佼者。
聋哑孩子往往好强而又自卑。杨小玲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垫付学费,自己筹钱给贪玩摔伤骨折的孩子做手术,同时深知不仅要给他们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不能伤害到他们的自强与自尊。学生李青平充满灵气,很有舞蹈天赋,可性格有点儿孤僻,在一次训练中,她不认真的态度被杨小玲严厉批评了,她狠狠瞪了一眼,扭头就冲出了排练厅,杨小玲的眼泪刷地掉了下来,“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好委屈”。
冷静下来,杨小玲悄悄找到李青平的班主任和同学,了解到李青平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还是靠弟弟打工挣来的,早餐经常只吃一个馒头,大强度的舞蹈训练,她的体力显然跟不上。了解了情况后,杨小玲为自己的莽撞而自责,她主动找到李青平,真诚向她道歉,请她继续学习舞蹈。
以后的日子里,杨小玲经常从家里带好吃的给李青平补充营养,训练结束后摸摸她的头,给她一个微笑,一份赞许……李青平快乐了起来,也乐于和同学们交往了。高三毕业,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理工大学,毕业后在广州一所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任教,业余时间主动给学生排练舞蹈。她辅导的轮椅双人舞,荣获广东省残疾学生文艺比赛一等奖。
李青平给杨小玲来信说:“是您给我插上寻梦的翅膀,是您让我找到追梦的自信,是您在我心里洒满梦想的阳光。敬爱的杨老师,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要像您那样,继续这爱的接力。”
杨小玲说:“每个生命都有梦想,我帮他们圆梦,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点亮更多孩子的梦。”
幸福使者,让每个心灵都充满阳光
2009年秋,学校排练的舞蹈《楚风乐韵》代表湖北教育系统去上海参加全国中小学生文艺展演。
与健全孩子一起同台竞技,机会难得,杨小玲和学生们加紧排练。然而一天训练时,杨小玲使劲跺脚,忽感脚下一软,跪倒在地,医院确诊为左脚跟腱断裂。“你的跟腱就像一根长期被反复拉扯的橡皮筋,硬生生被拉断了。”医生告诫她必须老老实实卧床。
杨小玲当过中长跑运动员,知道跟腱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但比赛时间越来越近,她实在放心不下。大年初四,坐着轮椅、打着石膏,杨小玲出现在舞蹈教室,指导孩子们排练。最终,舞蹈队的孩子们发自心灵的舞蹈,拿回了第一名。这一刻,杨小玲觉得所有付出的辛苦,都很值得。
跟腱养好了,杨小玲又站到舞蹈教室里。音乐响起,她仍会不自觉地用力跺脚,她想传达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节奏,还有克服困难的信念。
2006年,杨小玲被借调到中残联艺术团工作,经过半年艰苦训练,她带的队成为艺术团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一年演出70多场,去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好评如潮。
领导们想把杨小玲留下来,承诺帮她解决后顾之忧,爱人工作、女儿读书都不成问题。杨小玲正在犹豫时,远在武汉的学生每天发来短信,问得最多的是“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这些孩子就像风筝线一样扯着她,不管飞多远,心的那一头,总是系着他们。
“艺术团的学生离开我,一样有精彩的人生;跟他们比,聋哑学校的孩子更需要我。”一年后,杨小玲回到了武汉。当她踏入校门,舞蹈队的孩子们一拥而上簇拥着她的时候,她为自己的选择感到幸福,“这是个温暖又踏实的地方,我的心在这里”。
在杨小玲的带动下,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成为全省领先、全国知名的特教学校。“回望走过的路,我离不开这些聋哑孩子,看到他们登上梦想的舞台,或是自信踏实地迈入社会,一切的付出都值得。”杨小玲笑着告诉记者。(记者 程墨 实习生 汪亮亮 通讯员 曹斌 邹永宁)
《中国教育报》2013年9月6日第2版
在无声世界里曼妙起舞
——记武汉市第一聋校教师杨小玲
“咚,咚,咚,咚,咚咚,咚……”在武汉市第一聋校的舞蹈室里,一群聋哑孩子们感受着从地板传来的鼓声震动,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大鼓前,一位老师挥动着双臂用力地敲鼓,眼睛则紧紧地盯着每一个学生的动作,头跟着一下一下地点。
这位老师就是武汉第一聋校艺术教育教师杨小玲。23年来,她用肢体与学生对话,用心灵和学生交流,在无声世界中舞出一曲爱之歌。
“聋校的孩子们更需要我”
1990年,18岁的杨小玲从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在毕业分配志愿表上,只填了一个志愿——武汉市第一聋校。“为什么?”很多人都问过杨小玲,她只是浅浅一笑:“因为聋校的孩子们更需要我。”
初到聋校,不懂手语的杨小玲,完全不知道如何跟学生交流。给学生排练舞蹈,她不知道怎么去讲解节奏、动作要领,更不用说怎样表达音乐的内涵,只能一次又一次地给学生示范。一节课下来,自己弄得汗流浃背,学生却没能掌握好动作。
为了尽快学会与孩子们交流,杨小玲除了背“手语书”,还以学生为师。操场上、教室里、食堂里,孩子们私下“聊天”,杨小玲看不懂,就主动向他们请教,孩子们都很喜欢教杨小玲这个勤奋的“学生”。几个月下来,杨小玲手语水平进步非常快,甚至成了“手语活字典”。
交流障碍解决了,舞蹈教学又遇到了问题。因为是聋哑人,所有的舞蹈术语,杨小玲必须“翻译”成肢体语言。一曲简单的《采蘑菇的小姑娘》,她本以为只需要一节课就能教完,却用了整整5节课。舞是跳下来了,可动作根本不能细看,一个踢腿就高的高、低的低。
学生们没有放弃。他们在课后拼命练习,就怕做得不好。孩子们的认真感动了杨小玲,她苦苦地思索着特教舞蹈的教学方法。舞蹈室的大鼓给了她灵感。鼓声震动,通过地板传递到孩子们脚心,第一次“听见”节奏的聋哑孩子们,眼里放出惊喜的光。此后,杨小玲又不断创新。为帮助学生理解,她把音乐编成一个个小故事;为实现动作整齐,她自创“呼吸传递法”;为尊重残疾学生个性差异,她探索出“无限沟通法”……
“学生的梦想就是我的心愿”
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杨小玲的学生朱诗蒙参与了舞蹈《星星你好》的表演。当镜头晃过朱诗蒙时,她母亲罗爱珍激动地哭出声来。“20年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的聋哑孩子能变得这么自信、阳光。是杨老师让女儿成为了我的骄傲,我们全家的日子更有盼头了!”对杨小玲,罗爱珍满是感激。
“学生的梦想就是我的心愿。在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用舞蹈展现自己的魅力,提升自信。”杨小玲说,这样的鼓励,对大多数心存自卑感的聋哑孩子来说,是信心,是勇气。
“女儿常常„嫉妒‟她的学生。”杨小玲的丈夫陈双鸿说,女儿12岁了,却没有跟妈妈一起过一次生日,但舞蹈队每个学生的生日,杨小玲都记得,而且一定要跟他们一起庆祝。对于妻子,陈双鸿也有一些“抱怨”,或者说是心疼,“她总是不注意自己的身体,经常为了排练而忘记了吃饭。”
作为妻子、母亲,杨小玲有太多的内疚;作为教师,她却给了这些远离父母的残疾孩子难得的母爱。
“我的生活,原本一潭死水,因有了光芒而活跃。我的生命,原本平淡无奇,因有了理想而精彩。追逐光芒,完成理想,是我刻在心里的信条。舞动着人生,奇迹总会出现。”这是学生彭霖倩写的诗。
像彭霖倩一样,舞蹈队里许多孩子,都有过从自卑到自信的心路历程。作为一名舞蹈教师,杨小玲不仅教残疾孩子舞蹈,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本报记者 夏静 光明网记者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