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规律(模版)

时间:2019-05-13 08:13: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子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规律(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子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规律(模版)》。

第一篇:子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规律(模版)

子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规律

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1.欧美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

工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与专门人才,17世纪中叶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之后又在大学设立工程学科,大大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1865年,美国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后归Michigan大学)、Columbia 大学、Carnigie-Mellon 大学建立第一批矿冶系。1865—1870年,英国Sheffield 大学、Birmingham 大学、Emperical mining college 学院开始设立矿冶系,分别侧重于炼钢、铸铁、冶炼工艺安排教学。

20世纪前半叶,美国材料学科教育主要在冶金系,以金属材料为主。20世纪40年代后非金属材料有了新的发展,1945年晶体管的出现,半导体材料异军突起。为适应新材料发展需要,1955—1956年,Birmingham大学教授 Raynor 把该校原来的理论冶金系(物理冶金)与工业冶金系(化学冶金及冶金加工)合并,组建并更名为冶金与材料系,同时,Cambridge大学教授Cottrell 把该校冶金系改名为材料与冶金系。并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了“广泛材料”基础理论及非金属材料课程。60—70年代,原设置冶金系的大学逐步将系名更改为材料系或冶金与材料系。80年代,美国大学相应系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而命名(材料科学与工程)。

历史上看,材料系多由冶金系演变而来。60年代之后随着非金属材料发展,化学化工系也部分转向材料。据统计,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均以冶金材料系命名,美国90所安排材料教学计划的高校中有36所设置了冶金系或材料冶金系,有6所为化工与材料系。

2.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的演变

中国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起始于部分高校的采矿系、矿冶系等,已有几十到上百年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历史阶段。

(1)1949年以前在若干大学设置了矿冶学科,开创了我国现代材料教育的先河。

中国近代大学材料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追溯到现代意义上中国最早的大学——北洋西学学堂的矿冶学科。北洋西学学堂于1895年创建,并在其工科中设置了采矿系,开创了中国高等材料教育的历史篇章。之后,国立唐山工学院(1905)、东北大学(1912)、武汉大学(1913)、国立贵州大学(1941)等院校相继设置矿冶系。1946年,国立清华大学从西南联合大学回北京复校后,在工学院中又增设了化学工程系,把材料学科教育扩宽到非金属领域。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材料教育主要是培养矿冶人才,这一时期材料学科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不划分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内容,是一种宽领域培养模式,许多材料界前辈专家就是在这种宽口径学科背景下走出校门的,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为我国的材料科技、教育和材料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1949—1966年间依照苏联模式进行院校调整,建立和发展了较完整的材料高等教育体系,造就了一支宏大的材料学科队伍。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下半年和1955年分别在全国范围对原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951年将大连大学(现大连理工大学)的冶金系调到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以加强其金属材料学的教学规模。1952年4月,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分部)、北京工业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等五所院校的矿冶和材料系为基础创建了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创建后的北京钢铁学院增设了金相、轧钢、金属材料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等材料专业;同年,将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的矿冶工程系,中山大学地质系以及南昌大学的采矿科调整出来在长沙成立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工业大学),并相继增设了有色金属冶金及热处理、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压力加工、粉末冶金物化等材料专业;院系调整后新成立的北京航空航天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设了高分子材料(含复合材料)等专业。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和中南矿冶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为冶金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三所重要工科大学。

按照苏联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我国的材料科学技术人才被分割在十几个专业内培养,分属于冶金、机械、化工等系。仅金属材料就被细分为冶金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焊接、压力加工、金属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专业。由于吸收了当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苏联科学技术知识和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多能在对口行业(或工种)工作并能较快适应岗位等原因,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建国后至1966年“文革”开始为止,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规模有很大发展。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且不合理,学生知识面狭窄等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正当材料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领域形成,欧、美诸国纷纷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却受到“十年**”冲击而处于停滞状态,从而拉大了与当代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距离。

(3)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材料教育在苏联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某些局部开始学习欧美,但尚无突破性进展。

自1978年起,我国逐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加速发展材料科学技术工作的同时,随着对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了解,也开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面对国际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对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面对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内容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清醒认识。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几大材料之间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等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快速推广,都使各方面的创新更加强调基础及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实际上,各类学科越来越相互交叉、渗透、借鉴和移植,从应用上来说,越来越大规模的相互替用、组合已成为客观事实。

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大学率先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此后,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院校相继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或相近名称)系,十几年来参与改革的院校逐渐增多。在此期间,改革的主要内容大致有:在原设置专业基础上扩充内容(如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教学中补充非金属工程材料内容,增加功能材料内容等);试办新专业,如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热加工等专业,总体上体现了逐步打破原专业设置界限、加强专业间的渗透与联系的改革趋势。在此过程中,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经验,但在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尚未有根本性突破。(4)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家面向21世纪进行专业调整以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原国家教委对中国高等学校材料类本科专业的设置进行了整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探索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材料教育培养模式开创了新的局面。

(5)从2000年开始,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将毕业生分配推入了人才市场。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求学校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服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成了保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主要条件,也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针对变化了的情况。1997年至1999年,教育部对现有专业进行了第四次大规模修订,这次修订的宗旨是,改革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过窄,有的专业名称欠科学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本着科学、规范、拓宽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成功经验,由行业划分专业向以学科划分专业过渡。新的专业目录由504个减少到232个。将矿物岩石材料归并为材料物理,将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归并为冶金工程,将金属压力加工、粉未冶金、腐蚀与防护、焊接工艺及设备、以及部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合材料、塑性或塑性工艺及设备归并为金属材料工程,将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程以及部分复合材料归并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将部分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化学归并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此外在导引性目录中,又将归并后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归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2001年,教育部按照新的本科专业目录组建了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按二级学科设置了材料化学与物理、金属材料及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四个分委员会。专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整和整合,为按学科基础培养材料类专业人才、加强教学交流、实施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的发展趋势

整个20世纪,国外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高校的办学模式由受一国的影响转向受多国影响。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众化、民主化、多样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共同趋势,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世界性潮流,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必将呈现出上述特征,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前本科教育国际主流趋向:研究型或重点大学把广博教育放在首位培养本科生,专业培养放在次要位置。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整体,有宽广的面向“所有材料”及材料四要素整体的特点,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当前材料发展的总体趋势,注意加强本科生关于材料的现代基础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和视野。

当前,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招生专业及招生规模发生了变化

1994年,我国有144所高校设有材料类专业,涵盖的专业有硅酸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粉末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腐蚀与防护、水泥、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工、塑料工程、橡胶工程、化学纤维、复合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20余个。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上述20余个专业合并为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6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下表列举了我国高校1994年、2003年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不难发现,除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专业外,其他专业的招生学校增加,特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增加幅度很大。

1994年、2003年我国高校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比较

1994年 2003年

冶金工程类 24所 24所

金属材料工程类 76所 64所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类 53所 64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 42所 98所

复合材料 9所 6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 23所 80所

材料化学 / 90所

材料物理 / 58所

我国高校2003年材料类专业招生达20300人,在校人数达73300人,其中冶金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990、3220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00、10185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60、9049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4950、19210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5670、19358人,材料化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230、5826人,材料物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420、4253人。由此可见,我国高等学校材料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已达到相当数量。

从每年的招生人数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生的规模在下调,这也体现了培养宽口径材料类人才的发展趋势。

(2)材料教育内容及范围不断扩大

已有专业的界限逐渐打破。面对国际材料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迅速发展,几乎全国所有设有材料专业的院校均已程度不同地参与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借鉴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体系,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发展,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从钻研狭窄的单科教育向建立工程意识教育转变;同时,吸收欧美国家的“材料学科共同基础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从学科式课程向整合式课程转变,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课程内容从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转变。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材料教育正在不断打破旧的专业范围的约束,向其他专业甚至其他一级学科渗透。

(3)材料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条件在不断改善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当前在材料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条件有很大改善,随着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加强,实验所用的常规及高级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当然,在主要设备台数、质量以及学生独立使用的可能性方面与国际知名大学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已能初步满足要求;计算机应用的条件已已经改善,但在如何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过程模拟、数据处理,以及组织性能预测等方面的方法还存在问题。

(4)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稳步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为推进高等学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权限,社会和高校对此反映强烈。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组织召开了“高等学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工作座谈会”,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管理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实施意见》,对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加入WTO后急需的专业给予了大幅度的倾斜。

第二篇: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的演变规律

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模式的演变规律

1.欧美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

工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技术与专门人才,17世纪中叶英国成立了皇家学会,之后又在大学设立工程学科,大大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发展。1865年,美国Michigan technological Univ.(后归Michigan大学)、Columbia 大学、Carnigie-Mellon 大学建立第一批矿冶系。1865—1870年,英国Sheffield 大学、Birmingham 大学、Emperical mining college 学院开始设立矿冶系,分别侧重于炼钢、铸铁、冶炼工艺安排教学。20世纪前半叶,美国材料学科教育主要在冶金系,以金属材料为主。20世纪40年代后非金属材料有了新的发展,1945年晶体管的出现,半导体材料异军突起。为适应新材料发展需要,1955—1956年,Birmingham大学教授 Raynor 把该校原来的理论冶金系(物理冶金)与工业冶金系(化学冶金及冶金加工)合并,组建并更名为冶金与材料系,同时,Cambridge大学教授Cottrell 把该校冶金系改名为材料与冶金系。并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了“广泛材料”基础理论及非金属材料课程。60—70年代,原设置冶金系的大学逐步将系名更改为材料系或冶金与材料系。80年代,美国大学相应系多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而命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历史上看,材料系多由冶金系演变而来。60年代之后随着非金属材料发展,化学化工系也部分转向材料。据统计,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伯明翰大学均以冶金材料系命名,美国90所安排材料教学计划的高校中有36所设置了冶金系或材料冶金系,有6所为化工与材料系。

2.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的演变

中国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起始于部分高校的采矿系、矿冶系等,已有几十到上百年的历史,其形成和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五个历史阶段。

(1)1949年以前在若干大学设置了矿冶学科,开创了我国现代材料教育的先河。中国近代大学材料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可以追溯到现代意义上中国最早的大学——北洋西学学堂的矿冶学科。北洋西学学堂于1895年创建,并在其工科中设置了采矿系,开创了中国高等材料教育的历史篇章。之后,国立唐山工学院(1905)、东北大学(1912)、武汉大学(1913)、国立贵州大学(1941)等院校相继设置矿冶系。1946年,国立清华大学从西南联合大学回北京复校后,在工学院中又增设了化学工程系,把材料学科教育扩宽到非金属领域。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材料教育主要是培养矿冶人才,这一时期材料学科教育的突出特点是不划分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冶金、材料等内容,是一种宽领域培养模式,许多材料界前辈专家就是在这种宽口径学科背景下走出校门的,并在长期的实践中为我国的材料科技、教育和材料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1949—1966年间依照苏联模式进行院校调整,建立和发展了较完整的材料高等教育体系,造就了一支宏大的材料学科队伍。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的需要,1952年下半年和1955年分别在全国范围对原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1951年将大连大学(现大连理工大学)的冶金系调到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以加强其金属材料学的教学规模。1952年4月,以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北方交通大学分部)、北京工业学院、国立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等五所院校的矿冶和材料系为基础创建了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创建后的北京钢铁学院增设了金相、轧钢、金属材料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等材料专业;同年,将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的矿冶工程系,中山大学地质系以及南昌大学的采矿科调整出来在长沙成立了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工业大学),并相继增设了有色金属冶金及热处理、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压力加工、粉末冶金物化等材料专业;院系调整后新成立的北京航空航天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增设了高分子材料(含复合材

料)等专业。北京钢铁学院、东北工学院和中南矿冶学院成为当时全国为冶金工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三所重要工科大学。按照苏联的培养模式与教学体系,我国的材料科学技术人才被分割在十几个专业内培养,分属于冶金、机械、化工等系。仅金属材料就被细分为冶金物理化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铸造、焊接、压力加工、金属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专业。由于吸收了当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苏联科学技术知识和教学内容,培养的学生多能在对口行业(或工种)工作并能较快适应岗位等原因,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建国后至1966年“文革”开始为止,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规模有很大发展。但是,这种教育方式带来的学科专业划分过细且不合理,学生知识面狭窄等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正当材料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领域形成,欧、美诸国纷纷进行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关键时期,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却受到“十年**”冲击而处于停滞状态,从而拉大了与当代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距离。

(3)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材料教育在苏联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在某些局部开始学习欧美,但尚无突破性进展。自1978年起,我国逐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加速发展材料科学技术工作的同时,随着对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了解,也开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的进程。面对国际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对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面对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内容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清醒认识。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的发展,材料科学与材料工程之间的界线开始模糊,几大材料之间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和共性。复合材料、陶瓷材料、功能材料等新材料的出现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快速推广,都使各方面的创新更加强调基础及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实际上,各类学科越来越相互交叉、渗透、借鉴和移植,从应用上来说,越来越大规模的相互替用、组合已成为客观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大学率先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此后,北京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院校相继设立材料科学与工程(或相近名称)系,十几年来参与改革的院校逐渐增多。在此期间,改革的主要内容大致有:在原设置专业基础上扩充内容(如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教学中补充非金属工程材料内容,增加功能材料内容等);试办新专业,如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热加工等专业,总体上体现了逐步打破原专业设置界限、加强专业间的渗透与联系的改革趋势。在此过程中,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经验,但在教育思想与人才培养模式上尚未有根本性突破。

(4)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国家面向21世纪进行专业调整以及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针的指引下,原国家教委对中国高等学校材料类本科专业的设置进行了整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探索与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材料教育培养模式开创了新的局面。

(5)从2000年开始,国家不包分配,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将毕业生分配推入了人才市场。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要求学校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必须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需要,服从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因而,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成了保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主要条件,也成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针对变化了的情况。1997年至1999年,教育部对现有专业进行了第四次大规模修订,这次修订的宗旨是,改革高校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过窄,有的专业名称欠科学规范,门类之间专业重复设置的现象。本着科学、规范、拓宽原则,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外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成功经验,由行业划分专业向以学科划分专业过渡。新的专业目录由504个减少到232个。将矿物岩石材料归并为材料物理,将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冶金归并为冶金工程,将金属压力加工、粉未冶金、腐蚀与防护、焊接工艺及设备、以及部分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复合材料、塑性或塑性工艺及设备归并为金属材料工程,将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程以及部分复合材料归

并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将部分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化学归并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此外在导引性目录中,又将归并后的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归并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1年,教育部按照新的本科专业目录组建了新一届教学指导委员会,设置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按二级学科设置了材料化学与物理、金属材料及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四个分委员会。专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整和整合,为按学科基础培养材料类专业人才、加强教学交流、实施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规格的发展趋势

整个20世纪,国外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中国高校的办学模式由受一国的影响转向受多国影响。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众化、民主化、多样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共同趋势,而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些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一个高度国际化的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脱离世界性潮流,中国高等教育在21世纪必将呈现出上述特征,这是毫无疑问的。当前本科教育国际主流趋向:研究型或重点大学把广博教育放在首位培养本科生,专业培养放在次要位置。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整体,有宽广的面向“所有材料”及材料四要素整体的特点,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当前材料发展的总体趋势,注意加强本科生关于材料的现代基础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和视野。当前,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材料科学与工程的招生专业及招生规模发生了变化 1994年,我国有144所高校设有材料类专业,涵盖的专业有硅酸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建筑材料、电子材料及元器件、钢铁冶金、有色冶金、粉末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腐蚀与防护、水泥、玻璃、陶瓷、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化工、塑料工程、橡胶工程、化学纤维、复合材料、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20余个。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将上述20余个专业合并为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6个专业,同时在引导性专业目录中提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下表列举了我国高校1994年、2003年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

1994年、2003年我国高校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比较

特别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增加幅度很大。1994年、2003年我国

高校材料类专业招生情况比较 1994年 2003年 冶金工程类24所 24所 金属材料工程类76所 64所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类53所 64所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类42所 98所 复合材料9所 6所 材料科学与工程23所 80所 材料化学90所 材料物理58所 我国高校2003年材料类专业招生达20300人,在校人数达73300人,其中冶金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990、3220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00、10185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560、9049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4950、19210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5670、19358人,材料化学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2230、5826人,材料物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及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420、4253人。由此可见,我国高等学校材料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已达到相当数量。从每年的招生人数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招生规模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招生的规模在下调,这也体现了培养宽口径材料类人才的发展趋势。

(2)材料教育内容及范围不断扩大 已有专业的界限逐渐打破。面对国际材料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高新技术发展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国外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的改革,我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迅速发展,几乎全国所有设有材料专业的院校均已程度不同地参与了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改革,借鉴欧美诸国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模式与体系,培养模式由“专业培养”向“学科培养”发展,从狭窄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的素质教育转变,从钻研狭窄的单科教育向建立工程意识教育转变;同时,吸收欧美国家的“材料学科共同基础知识”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从学科式课程向整合式课程转变,专业课程从中心地位向载体地位转变,课程内容从以学科发展为中心向以培养学生为中心转变。总体来说,我国高校材料教育正在不断打破旧的专业范围的约束,向其他专业甚至其他一级学科渗透。

(3)材料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条件在不断改善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当前在材料教育中培养学生实际能力的条件有很大改善,随着高等院校科研工作的不断提高,以及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对教育投资的加强,实验所用的常规及高级仪器设备不断完善。当然,在主要设备台数、质量以及学生独立使用的可能性方面与国际知名大学还有相当的差距,但已能初步满足要求;计算机应用的条件已已经改善,但在如何结合本专业的需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过程模拟、数据处理,以及组织性能预测等方面的方法还存在问题。

(4)加强专业设置宏观调控,稳步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调整 为推进高等学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教育部批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7所高校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权限,社会和高校对此反映强烈。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组织召开了“高等学校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工作座谈会”,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改革专业设置管理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自主权的实施意见》,对高新技术类专业和加入WTO后急需的专业给予了大幅度的倾斜。(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校企合作育人的“31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摘要:结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背景、创新思路以及实践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可借鉴性的探讨。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与实践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工学结合为主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为核心,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与企业进行校企深度融合,经过几年的创新与实践,共同探索出了“校企合作育人的‘31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多赢。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背景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供求不平衡、不匹配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迅速发展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10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国内网上零售的用户规模达1.58亿人,个人网店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350万家,未来10年将有1万亿资金投入到电子商务,由此将会引发超过200万的电子商务人才缺口。但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市场的基本现状是:一方面,专业大型电子商务公司和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不能按要求招聘到足够的“熟练工”。为应付需要,有超过半数的是从其他专业或行业改行的,素质和能力明显偏弱,并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熟练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严重供不应求的现象,且缺口很大;另一方面,各大专院校尤其是普通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低的不超过50%,高的也不到85%,不少毕业生学非所用,甚至毕业即等于失业,出现了不适应电子商务实际需要的所谓“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的问题。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也不能独善其身,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不高,招生规模下滑,专业生存形势严峻,改革迫在眉睫。

(二)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出现偏差

结合我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来看,专业教育教学存在课程之间缺乏横向联系、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分离、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不符、教师双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其根源主要是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不一致、实训标准与岗位标准不一致、实训标准与岗位标准不一致以及教师素质与双师结构不一致。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标准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出现了偏差,人才培养的质量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学校与企业无法有效对接和统一。

(三)内涵式发展之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

学校发展现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变,从示范申报到示范建设,再到人才培养水平评估都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相应的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有关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政策文件。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也提出了“要解放思想,推动实际工作为出发点,以学生得实惠,专业教育教学为核心”的工作思路,为项目改革创新提高了政策环境和支持。

二、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

依托行业企业、面向社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优化原有的2+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机制,搭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使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成为名副其实的办学主体之一,与学校一道形成办学的双主体,共同完成人才培育工作。而且在人才培育的过程中,既要考虑电子商务行业通用要求,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通用能力,解决学生以后就业的广泛性和职业的可发展性,同时又要考虑企业的具体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个性能力和岗位拓展综合能力,解决就业的零距离,分阶段对学生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既具备必需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及措施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思路及措施

优化原来的2+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变一元办学主体为二元办学主体,双方各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任务,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工作。整个人才培养工作按照职业通用能力、职业个性能力和综合拓展能力对应分阶段来培养,同时调整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措施

1、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体制,构建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按照校企合作办学指定思想,建设 “两层机构、五个方面”的校企合作机制体制。两个机构为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委员会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委员会;五个方面为校企共同进行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系级校企合作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

2、校企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建设

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委员会和电子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根据专业发展需求,不断拓宽合作领域,积极寻求合适的合作途径与方法,逐渐丰富合作内容。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纽带,积极寻求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几年来,我们与企业建立了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实践中,按照校企合作教学总体安排,学生先在学校完成三学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通用能力培养,第四学期本学期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接受一学期的订单培养。此次订单培养开设的课程以及教学实施计划由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教师均由企业的能工巧匠和业务骨干担任,每天上午理论教学,下午实训,进行工学交替。教学过程中他们制作教案、电子课件、授课计划,布置和批改项目化作业,制订考核标准,组织考试考核并给出考核结果,出色的完成了全部教学活动。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岗位上,以网站建设、网络广告制作、客户沟通、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真实的任务驱动,做真的、真的做,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实现教、学、做合一。通过一学期的订单培养,学生完成了企业学习任务,顺利通过了企业的全部考核,领到了校企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随后将在企业进行带薪顶岗实习,全部实现预就业。

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成果

1、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高,学生适岗时间大大缩短,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在该模式下,企业成为真正的办学主体,整个教学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保持一致,避免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三个阶段培养的学生能力由职业通用能力到职业个性能力再到岗位拓展综合能力,学生的身份也由学员到学徒再到员工,能力阶梯递进,前后连贯,毕业生质量明显提高。企业对学生非常满意,希望与学校长期合作。

2、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评价好。该模式培养出来的能力突出,成长空间大,收入不菲。如2011年初将2009级电子商务专业的55名学生送到了校企合作公司,有的学生上岗的当月就创造了良好的工作业绩,获得9000多元的报酬。经过8个月的实践锻炼,已经有多名学生被提升为基层主管,学生平均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往届的毕业生中有些已经成为公司中层主管。纵观最近的几届毕业生,尽管他们最终有少数没有继续留在校企合作企业就业发展,但他们有些是被其他公司以更高的薪酬和职位挖走了,有些主动应聘到其他公司跟好的职位,而且发展都很好,因为我们选择的校企合作企业是电子商务行业的标杆企业,对整个行业具有带动和引领作用,所以来校企合作企业培养的学生深受同行企业的欢迎。学生一致感谢学校能够给他们提供这样一个教、学、做合一的学习的平台,使他们快速成长,获得这样好的工作和发展机会。

3、整合了社会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该模式把企业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办学主体,把企业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整合为我们的师资队伍,把企业的生产性场地整合为我们的实验实训基地,增强了我们的办学实力,改善了办学条件,也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推广价值

本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运行切实科学,成果的探索出了校企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合作运行的内容、方式方法及运行机制,把双主体办学变成了现实,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对相关专业群乃至校企深度融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2]刘晓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7).〔2〕程光旭.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9,(1).徐斌华,男。1974年9月出生,湖北孝昌人,硕士研究生,院副教授,高级物流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企业改革、高职教学研究。

联系方式:***

第四篇:《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模版]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总结报告

一、项目建设基础情况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兼办大专、中专、技工等多层次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贵州省交通学校(原国家级重点中专、建于1958年)、贵州省交通干部学校、贵州省汽车驾驶技工学校(原省部级重点技校)合并组建而成。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师资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办学需求,具备办学条件。

1.独具特色的“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

“旺工淡学、工学交替”是指根据旅游市场自身的淡旺季的特点,安排学生在旅游旺季到旅游企业见习和顶岗实习,旅游淡季时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这种模式改革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周期,不但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比达到1:1,更体现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根据对用人单位和学生的调查反馈,均认为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模式。

2.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群现有专任教师15人,实训指导教师4人;全体教师中拥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助教7人。其中专任教师全部具有旅游行业企业从业和企业实践锻炼经历,具备“双师”素质,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3.校内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旺工淡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行,2005年学院投资45万,建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贵阳骄苑旅行社,由管理工程系主任担任旅行社总经理;旅游教研室全体教师作为旅行社经营管理人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与旅行社的日常管理与业务接待。做到了“教师既是企业的员工又是专业老师和实训指导老师;学生教学实训和企业生产服务一体,学校与企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系社合一、双师双职”,这种方式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得到了社会和学生的认可,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校外实习基地

以试点为基础,渐进改革。校企磨合确定每年的4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为旅游企业的旺季、11月中旬至次年的4月中旬为旅游企业的生产淡季,施行旺季顶岗实习、淡季回校上课,打破惯常教学安排。教学周期耦合企业生产周期;教学组织呈现灵活学期、分段教学的特点,体现了工学结合的内涵要求。

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积极探索“校企股份合作”模式

学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灵活办学体制,率先在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上于2006年与企业合作,双方投资、共同管理,联合开办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利用企业良好的市场运作经验和完善的实训基地群,探索一条“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积极灵活的办学体制。由学校负责招生、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推荐就业。经过7年的摸索,逐步完善了各项制度,积累了一定的旅游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的办学经验。为进一步探 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走出了一条校企深度融合,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之路。

2.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结合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旅游专业的实际情况,对旅游专业优质核心课程设计应该要设计出旅游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遵循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学习中获取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技能,课程力求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采用校企结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

3.建设“双师素质”型的教学团队

以师德师风建设、专业梯队建设、双师素质建设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专业教研室为载体,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紧密合作,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4.构建基于工作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

旅游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从“旺工淡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出发,组建以旅游行业技术专家、职业教学专家为主的课程体系建设团队,以旅游管理专业面向的导游服务、旅行社工作、景区服务与管理三大岗位群的需要和国家导游员资格证等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以真实旅游服务及管理为载体的岗位工作任务。

5.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针对旅行社岗位能力需要可建立导游实训室、仿真旅游车、模拟旅行社等基地。针对酒店岗位能力需要可建立宾馆,提供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员等专业岗位供学生进行专业实训。

在实训条件的配备上可根据各实习基地的情况进行设备的购买,既要保正质量又要突出效果。相信在这样的方式下授课,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根据旅游专业群的情况在贵州省众多旅游企事业单位中选取那些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酒店、旅行社、景区与学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6.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突出“工学结合”教学特色,强调“做中学,学中做”相结合。在教学中采用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如现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角色教学、讲座式教学等符合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实现工作过程,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企业合作开发教学案例等资源,将旅游企业的工作流程等信息带 到课堂,实现校企联合教学。

三、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

1.“旺工淡学”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实施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除了企业对学生严格管理以外,学校全面介入和企业对学生进行共同管理。在这方面,我系形成学院成绩与企业成绩紧密结合的综合实习考核评定体系、专业教师校内教学任务和校外实训管理任务综合量化的教师考评体系等。但是,将课堂建到生产一线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实习实训安全保障等方面还需与企业密切合作,进一步继续完善一系列的校企共管作业文件,进一步加强过程监控,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作为“旺工淡学、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支撑的骄苑旅行社,需要更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好的发掘市场、充沛客源、给学生营造更多的业务操作机会。

2.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 学校积极主动,而企业热情不高。

 合作形式只是采取了前述形式中一种或几种而已,比较单一。 合作多为基础层面,强效性合作很少,甚至合作难以长期维系或流于形式而名存实亡。这与目前旅游行业整体上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弱以及合作机制中企业利益分享不明确、不实际等因素有关。

3.我系师资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系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有以下特点:年轻化,高级教师相对缺乏,学科带头人数量较少,中青年骨干教师不多,社会实践经验方面还有待加强。

第五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标准

一、知识结构及标准

1、基础知识要求

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掌握必须的公共文化基础理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健全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体质健康达到合格标准。

2、专业知识要求

全面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宽的专业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社会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技能,掌握物流基本理论、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知识;掌握与物流专业相关的经济类、计算机类专业知识。

二、能力结构及标准

1、专业能力(指专项能力)要求

物流调研与业务开发能力;物流项目计划组织与实施能力;物流客户关系管理与客户价值提升能力;物流仓储、终端配送、入场物流和物流运输业务组织与实施能力;物流成本控制能力;物流效果评估能力。

2、综合能力要求

参与企业管理能力;撰写专业报告能力;职业迁移能力。

三、素质结构及标准

1、基本素质要求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身体素质和文化基础,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诚实守信的品德;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积极的进取心、合格的写作和报告能力以及合格的自控能力和抗压能力,能适应工作、生活环境,敢于竞争、迎接挑战;具有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计算机操作和使用办公软件,具有比较突出的英语实战能力,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成本节约意识、关注和满足客户需求的上帝意识、可以用自我行动去影响和引导别人的示范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融资能力,能够自觉和严格地执行公司的程序、制度和流程。

2、职业道德要求

责任意识:具有坚持原则、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具有坚强的执行能力,一定的工作计划能力和业务分析能力,敢于担当责任,并能够熟练运用职业通用工具;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信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四、专业技能及认证

本专业学习内容的选取参照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毕业生除获得专业学历毕业证外, 通过考试还可获得以下资格证书: ①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②英语等级证书

③职业资格证书

在校期必须取得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建议取得以下证书:

物流师资格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报关员资格证书;高级营销员资格证书;单证员资格证书;货代员资格证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证书等。

下载子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规律(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子报告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模式的演变规律(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济南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培养方案坚持传统......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开题报告与实施方案

    湖北省职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 “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 开题报告与实施方案 6月 24日,市职教研究室牵头申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课题,获省职教研究中......

    律师教育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律师教育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发布时间:2010-11-10 07:54:34 【我要纠错】 【字号 大 默认 小】【打印】【关闭】 高等法学教育改革是最近几年颇受社会关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本文来源于:http:guojijingjiyumaoyi1316.html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该文结合徐州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办学实践,提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浅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本文浅谈新形势下公共卫生领域预防医学方面人才的培养问题。【关键词】预防医学;创新能力;实践教育;人才 【中图分类号】R-4 【......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法 作者:杨子立 来源:《职业·下旬》2012年第07期 摘要:高技能人才是一种集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

    计算机科学与计算机工程

    "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science"&"computer engineering")computer science 是学原理,开发,和研究 电脑语言程式和演算. computer engineering 是学习现代电......

    科学与工程实践

    材料科学与工程浅谈作者:数理学院 陈银川 20091326018指导教师 : 赵立龙[摘要]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本文根据暨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对“材料科学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