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佐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3 08:4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杨如佐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杨如佐事迹材料》。

第一篇:杨如佐事迹材料

兢兢业业 乐于奉献

----记滨海县国税局杨如佐同志先进事迹

杨如佐同志,滨海县国税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分管全局人事、教育及党务工作。在从事党务工作以来,她始终如一地勤奋工作、默默无闻地奉献。她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能立足本职,做到爱岗敬业,竭尽全力服从和服从于税收中心工作,尽力解决干部职工后顾之忧,多次受到上级局的表彰。

一、勤于学习、自觉锤炼,提升服务党务工作能力 学习理论,提高政治思想素养。他始终把提高自身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持之以恒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理论与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注重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与国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开展党员干部管理等各项工作;与增强党性观念,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起来,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注重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能把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与税收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科学发展理论知识

特别是税收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用党章精神要求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做好先锋模范表率作用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真正做到融会贯通注重实效,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功底和知识水平。加强自身品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在党务工作上,他立足于服务好全局党员干部工作,热情帮助同志,全身心地投入税收事业中。

二、勤政敬业、无怨无悔,追求党务税收双丰收 一是积极做好党建工作。深知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他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严格要求自己,以一名组织干部来约束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

二是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组织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精神,努力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做率先模范。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督促党员干部完成学习任务,认真写好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把学习实践活动同做好当前的税收工作结合进来,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推动学习型组织创建的深入开展。

三是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分管人事教育工作的局

长,他有一个工作宗旨,即“踏实做事,热情为人”。在干部管理上,全局干部职工的简历、基本情况熟悉到很多能背下来的程度,被誉为人事“活档案”。他就是这样踏踏实实的做事,多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赢了上级领导和很多干部职工由衷的赞誉。

他经常说:公道正派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更是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只有坚持公道正派,才能保证把那些能够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干部选拔好、使用好,才能保证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他在自已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塑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坚持原则、乐于助人,严格发展国税党员队伍 他牢记宗旨,以党员干部的角度帮助困难群众。他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与他们结对子,交朋友,多次去看望慰问,为困难职工群众送去了党的温暖和关怀,成了群众的贴心人。他端正态度,放平视线,谦虚平等对待每一个干部群众,真正做到一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出色的党员干部。他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作为党员干部,比起自己个人的

帮助,争取大家一起来帮助才是真正有效的帮助”,然后他就会第一时间去捐款捐物。作为一名党员,他真正做到了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一名公务员,他真正做到了为人民服务。

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认真执行谈话、考察、公示等制度,严把党员“入口”关,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重视从业务骨干和青年干部中发展党员。为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境界,主动开展谈心活动,用自己的工作经历激励他们:在政治上要关心国内外大事,思想上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品德,作风上要雷厉风行。在他的帮助和教育下,青年党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热情高涨。几年来,滨海县国税局发展多位年轻党员,为滨海县国税局党员干部队伍增添年轻力量。

他深深知道,党的宗旨、干部职工的利益始终占最重要的位置。他常常思考,党员干部如何做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他是这样说的:“人有两种需求,一种是物质上的需求,一种是精神上的需求。解决物质上的需求,就要千方百计为干部职工排忧解难,多做好事、多办实事;解决精神上的需求,就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两者同等重要”。搞党建工作以来,杨如佐同志一

直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投身到本职工作之中。始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把群众的利益实践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二篇:员工优秀事迹-佐江

酒店工程部优秀员工事迹

佐江,工程部机电维修领班,他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团结部门全体员工,思想积极上进,工作主动热情,默默地在自己的岗位上无私地奉献个人青春和力量。

佐江主要工作职责是保障酒店内水、电、汽的正常供应及中央空调等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转。而此岗位是酒店节能降耗的源头所在,那么在此岗位员工的责任心、积极性、创新意识就显的尤为重要。然而这样的一种精神在佐江身上得以充分体现。

首先,佐江阅历丰富深知节能降耗的意义,尤其对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方面有自己独到一手。他凭借自己的知识,对酒店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工作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即不影响空调使用效果,从而又有效节约了电能、天然气。

其次,他维修技术精湛,很多疑难杂症他都能一一解决。他不怕脏不怕累,记得一次地下室排污泵出现故障,导致更衣室遭水浸。排除故障需要下到污水井里面,污水井内的脏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那令人窒息的味道。佐江安排同事拿来风扇置换空气,然后亲自下到井底拆下水泵和同事一起将故障排除。

再次,为了其他员工能在技能上得到提升,成为技能上多面手。佐江经常主动培训员工,结合实际工作随时随地进行,让新员工很快掌握常见故障排除方法与技巧,学会设备保养方法。总之,一位优秀的员工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会很多,在此就不多举例写了。相信他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更好的发挥其所长,尽其之力为酒店的发展发光发热。

第三篇:叶佐庭事迹10

为爱,默默照顾残疾养子21年

――叶佐庭事迹

叶佐廷,彭寨镇寨下村老陶下村屋人,现年65岁,是一名听障残疾人。家庭共4口人,有63岁妻子黄双英,一个亲生儿子,一个残疾养子。叶佐廷在家默默照顾残疾养子21年的事迹,得到了群众的好评,被县残联在2013年评为优秀残疾人家庭。

好心抱养,抚养成人

1972年1月16日,叶恒忠降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生父母由于生活困难,养不起叶恒忠,只好四处委托人,谁家要孩子?叶佐廷知道此事后,将刚出生40天的叶恒忠抱回家来养,一直把叶恒忠当亲生儿子看待,养育到成人。

外出务工,工伤致残

为报答养父母养育之恩,叶恒忠初中毕业以后,就外出务工,选择在东莞做建筑工作。1993年,叶恒忠在工地工作中,不幸从三楼摔下来,发生了工伤事故,伤到胸椎,造成胸部以下无知觉,全家人陷入在悲痛之中。

为了治病,举债借钱

当时工地包工头只给了一万元钱作为赔偿,老实忠厚的叶佐廷一家也没多追究,不惜举债向亲戚朋友借钱,要求医生对叶恒忠开刀治疗,只为想将养子医好。经医院抢救后,虽保住了性命,但还是成了一级残疾人,每天吃喝拉撒睡都在床上,需要家人来照顾。为了治养子的病,欠下了举债。

面对现实,失去生活勇气

叶恒忠非常痛苦,年纪轻轻,不但不能为家庭减轻负担,而且需要养父母来照顾,又欠下了举债,年轻的恒忠不能接受现实,曾几度失去面对生活的勇气。

不离不弃,照顾一生

回家后,有人劝叶佐廷,“放弃恒忠吧,反正不是你亲生的,不然会拖累你一辈子的”,但作为养父的叶佐廷,始终对叶恒忠不离不弃,还找来家里的赤脚医生,期望医好养子的伤残。但奇迹始终没能光临,叶恒忠每天还是一样的躺在床上需家人照顾,21年如一日的家庭艰辛并没减弱叶佐廷的坚强意志:“只在自已还有力气,就不会令恒忠没饭吃”。

叶恒忠在养父母的照料和鼓励下,终于体会到养父母的苦心和伟大的亲情,也不再说放弃自已,更形成自已积极的心态,感恩养父母的辛劳,每次有人探访都只说养父母的难处,不表达自身的痛楚,还要求蒲公英残疾人互助站联系红十字会,表示想填写器官捐赠登记,以让爱传承下去。

叶佐庭这个充满情义的家庭,对亲人不离不弃,虽在经济上困难,但在亲情路上充满爱,无保留的信任,而一家人的坚强精神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同和尊敬,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名副其实的模范家庭,和平好人。

第四篇:杨小玲事迹

学习杨小玲先进事迹体会

(徐文娟)

武汉市第一聋校艺术教育(舞蹈)教师杨小玲,她关爱聋哑儿童、悉心育人的事迹让所有人都非常感动。她先后荣获全国爱心奖、全国特教园丁奖,武汉市十大魅力教师等光荣称号。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她带领聋哑姑娘表演舞蹈《星星,你好》震撼全世界,她输送了9名学生登上中残联艺术团星光璀璨的舞台,她教过的学生在全国残疾人艺术比赛屡屡获得大奖等等,她把本来一个“无声的世界”办得生机勃勃、生气盎然。在她教育长期的教育生涯中,她把自己的温暖和热爱,化作光明,照亮孩子们的人生路,让这些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摸索前进的聋哑孩子们不再感到孤独,更不会迷失潜存在内心的方向。杨小玲被不少孩子称为“杨妈妈”,试想一下,如果不是她无私默默地奉献出自己的爱,孩子们又怎会把这位老师放在“母亲”这个特殊的位置上?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也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年,毫无疑问,压力很大。我不仅要在学科上严格要求自己,也要管理好班级。一年级的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来到小学,面临着很多的改变,作为班主任老师,我要做的很多很多。

从杨小玲教师的先进事迹中,我觉得一名老师必须要有高尚的品德。爱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爱心对教育的意义已经无需证明,在有关教师或班主任的所有论述中,无一例外都会提到爱心。只是,说到爱心,我们常常只想到一些感人的事迹——老师重病在身,却依然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突然生病,老师背着学生直往医院跑„„但是,这些爱的事迹,并不是爱的事迹,而是在特殊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爱。但是,其实我们的爱应该是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呈现出来的,我们要对孩子呈现出依赖之情,依恋之情。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就象杨小玲老师那样,对待象余杰那样多次违反学校的纪律,并产生了放弃学习的念头的孩子也从不放弃,一次次找他谈心,解除他心里的疙瘩,还经常帮他垫付生活费,并在社会上联系热心人士给予他经济上的帮助,解决他学习上的后顾之忧。

杨小玲的爱生情怀、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传播到教育战线的各个角落,此次学习让我深受洗礼,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

第五篇:杨伦事迹

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等栏目集中播出了“寻找最美消防员”候选人黑龙江双鸭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助理杨伦的感人事迹。8分多钟的专题片《三下深井与死神的执着较量》报道,2010年3月29日,双鸭山市岭东区一名群众落入30米深井,井中狭窄井底缺氧随时可能坍塌,现场情况异常复杂。杨伦再三向指挥员请战要求下井救人。指挥员同意了他的请求,第一次下井因为携带空气呼吸器钢瓶被卡在中间失败了;第二次因为被救者的碰撞别住了氧气管导致缺氧,当杨伦被拉出井口时已经昏迷过去,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醒来后他又坚决强调自己熟悉井下情况多次请战要求再次下井。官兵们取来了送风机等设备向井内送风,杨伦几经努力第三次下井终于将被困者成功救出。

杨伦常说,作为一名消防战士,灭火和救援是自己职责。能够让老百姓放心、人民满意,这才是最高兴,最重要的。

拥有16万人的公安消防部队,每年承担着60余万起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广大消防官兵时刻面临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为展示全国16万消防官兵执着坚守、无惧生死、勇于奉献、保民平安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消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关注消防安全的良好氛围,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3月20日正式启动“寻找最美消防员”大型公益行动。在集中展播“最美消防员”候选人事迹中,来自双鸭山市的消防员杨伦走入全国人民的视野。今天本报推出长篇人物通讯,详细介绍杨伦的感人事迹。

他是官兵们眼中的抢险救援先锋,大灾大难面前,他用并不高大的身躯,扛起生命的希望,被战友们称为救援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他是消防部队培养出来的技术尖兵和业务骨干,千锤百炼铸就军中精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他叫杨伦,一个不断释放着青春正能量的“80后” 年轻消防战士。3月27日,记者顶着初春的寒冷,来到尖山区公安消防大队特勤中队,寻找这位被誉为 “最美消防员”称号的杨伦。

刚进院门,一辆重型铲车正从大门外开进来,速度虽快但驾驶者操作手法却十分熟练。教导员李虹利告诉记者:“开铲车的就是杨伦,他呀,什么都会什么都通,是全体消防官兵的榜样!”

自入伍以来,杨伦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市公安局三等功两次,三次被总队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兵标兵”,曾获得双鸭山 “煤城消防卫士”、“十佳优秀人民警察”、“十大优秀青年”和 “黑龙江省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每一枚军功章、每一份荣誉都见证着杨伦对消防事业的热爱,见证着他在救援一线战斗中的无私无畏、勇猛顽强,更见证着他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大爱。他凭着过硬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专业技能、顽强的战斗精神,用实际行动忠实谱写了一曲普通消防战士的青春赞歌。

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当兵就要当个好兵。消防部队是同火灾和各种灾害战斗的部队,对一名消防战士来说,就是要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的能力素质适应灭火救援战场的要求。入伍第一年,杨伦就作为中队的业务骨干参加了支队大比武,并取得了个人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训练场上的流血流汗换来了灭火救援实战中的战斗力。2009年6月2日,双鸭山一家化工企业硫胺生产车间发生爆炸,5名工人被困火海。千钧一发之际,杨伦冒着阵阵爆炸声和四处飞溅的碎片,第一个冲入火场救人,4名职工被陆续解救到安全地带。忽然,从烟雾弥漫的3楼厂房传来最后一名被困女工的呼救声,而此时,火场唯一的通道已被大火封死。紧要关头,杨伦再次冲了上去,以最快速度利用9米拉梯爬上了3楼。刚把人救下来,车间内再次发生猛烈爆燃,火焰从2楼窗口喷出,烧毁了救人用的9米拉梯,这时杨伦感觉腿上奇痒难忍,仔细一看才发现自己的战斗服裤子被硫胺爆炸后产生的液体腐蚀,右侧小腿的皮肤也被灼伤。可伤痛只能折磨他的肉体,事后杨伦说:“不知为什么,救出人的那一

刹那我感觉心里十分踏实,如果最后一名工人救不出来,这件事也许会成为我一生永远的伤痛”。

“最让我们不能忘记的就是那次——他主动请缨,连续三次下深井救人,我们都劝他不要去,太危险了,特别是他第二次上来的时候已经是昏厥状态了,他还要坚持去救被困者。”战友胡振晓回忆说。

那是2012年3月29日,岭东区一名群众落入30米深井,井中狭窄井底缺氧随时可能坍塌,现场情况异常复杂。在现场,杨伦再三向指挥员请战要求下井救人。第一次下井因为携带空气呼吸器钢瓶被卡在中间失败了;第二次因为被救者的碰撞别住了氧气管导致缺氧,当被拉出井口时杨伦已经昏迷过去了,经过抢救才苏醒过来;醒来后杨伦坚决强调自己熟悉井下情况再请战,官兵们取来了送风机等设备向井内送风,几经努力,第三次下井的杨伦终于将被困者成功救出。

杨伦的救人事迹被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和平年代》栏目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他因此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2012年10月15日,集贤县一家工厂办公楼发生坍塌,有多名人员被埋压,杨伦与战友一同赶赴现场开展救援。12时左右,杨伦和战友发现1名被困人员被埋在呈“人”字形倒塌预制板构建内,右腿和胯部被铁管和木方卡住无法移动。杨伦迅速利用凿岩机打开了一个高约40公分,宽约60公分的洞。因为空间狭小,救援工具无法发挥作用,杨伦只能用木工锯和钢锯一点点锯断障碍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快,更快!他一边不停用手挖掘砖石,一边和被困者聊天缓解其紧张情绪。经过努力成功将被困人员顺利救出废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此次救援战斗中,杨伦和战友共营救出两名生还者、挖掘出6名遇难者遗体,因成绩突出杨伦荣立个人一等功。

2010年7月1日下午,双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总队疗养电话,询问杨伦什么时候去镜泊湖疗养区报到。回答是,杨伦去不了了,他已主动放弃此次为期半个月的疗养,请战参加赴大兴安岭灭火突击队,正在奔赴大兴安岭的路上。

那次是杨伦第一次参加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在车辆行进的过程中,大家都在休息准备接受更大的战斗,杨伦利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及时将部队出动过程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记录、总结,为战评积累丰富的材料。

在呼源镇待命期间,由于在镇中心小学驻扎人员、车辆较多,杨伦主动承担起车辆、人员管理工作,每天他总是天不亮就起来,对参战车辆、器材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当别人吃完饭休息的时候他总是默默捡起生活垃圾,双鸭山支队卫生管理得到了总队领导和驻地群众的高度评价;在夜间杨伦同志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在车辆内站岗、执勤。因长时间得不到休息,杨伦同志的眼球严重充血。鉴于他的突出表现,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杨伦同志被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战友眼中的“好兄长”

为了带好队伍,杨伦把全部真情倾注在工作中,严管之外有“真爱”。作为带兵人,杨伦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从不打骂体罚战士,而是以科学的方法管兵,用真情去感化士兵。战士们来自全国各地,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差异大,成份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大。但杨伦从不叫苦喊累,而是用诚心、毅力和耐心温暖战士的心。他记得班里每名战友的生日,并在战士生日当天,亲手为过生日的战士做一碗热腾腾的生日面条;当战友思想上有了“小疙瘩”时,他第一时间为他解惑,勉励他们再接再厉;班里的战士对此打心底里佩服。大家经常开玩笑地说班长工作时是我们的“英雄”,生活中是我们的“母亲”,他是“英雄”和“母亲”的综合体。而杨伦则说:“我没做什么,都是一名战士分内做的事。我就觉得作为新一代的消防军人,应当用我们热情和付出,来展示自己的风采!”

2010年3月的一天,新兵乔龙在训练中指甲折断,并导致流脓发炎,不能参加工作训练,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杨伦热心当起了“保姆”,每天往返于训练场与医院之间,早上带他到医院接受治疗,中午给他送去热腾腾的饭菜,晚上又和战友一起将乔龙接回营区。连续一个多月,不管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由

于杨伦的细心照料,乔龙的病很快痊愈。乔龙动情地说,杨伦比自己的亲哥哥还要亲。

杨伦还是军营里的“全能高手”。从平时节能灯、水龙头的更换到水电线路的维修,还有冬季暖气保障等。这些工作在别人看来是细小而繁琐的,但杨伦却将此作为施展本领的舞台,不断在提高维修技能中尽心尽力地为部队建设服务。整个特勤中队和支队机关2000多米的用电线路、1000米的自来水管、150多处阀门、130多个节能灯具体位置、运行状况等,他都一一记在心里,以确保一旦出现故障能随时排除。坚持每天早晨、晚上查看和检修一次水电设备、线路,这已成为杨伦的习惯。

多年来,在杨伦和历任带兵骨干的努力下,中队战士都学有所长,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团支部、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先后有2人荣立二等功,5人荣立三等功,2人被总队评为优秀士兵标兵,35人次获嘉奖。2010在新兵训练中因表现突出,带兵有方,杨伦被总队新兵团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百姓身边的“最可爱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杨伦敦厚质朴,胸怀宽广,乐于助人。

在部队驻地尖山区朝阳社区,有一位伤残老军人杨富,孤苦伶仃,百病缠身,生活非常艰难。2005年,杨伦得知这个消息后,决定去看看老人。走进老人低矮破旧的屋子,看到老人清贫的生活,他留下了眼泪。从此,杨伦每逢休息日、节假日都要去看望老人,帮助老人洗衣服、打扫房屋,陪老人聊天,还用自己节省的钱给老人买水果和日常生活用品。老人的小屋从此有了生气,时常还会传出老人幸福的笑声。老人逢人便讲:“消防队的子弟兵对我真亲啊!”。2012年11月份,杨富的老伴病逝,杨伦一直在杨富老人家里忙碌,并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料理后事,使杨富老人感动不已。

杨伦还将自己节省下来的津贴捐助了一名特困生崔英黛,并倡议全中队官兵捐款设立救助基金,使这名学生顺利升入高中,现在崔英黛已经考入大学。

入伍10年来,杨伦曾先后在家乡锦州、哈尔滨、双鸭山义务献血10余次,总计献血7000余毫升。每次献血后,杨伦都会留下联系方式,并承诺只要病人需要,他会随时提供帮助。

2011年11月23日8时,双鸭山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值班室接到双鸭山市中心血站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患者急需A型血的血小板进行手术和化疗,请杨伦支援。杨伦经请示领导后赶往现场捐献了血小板,得救后的患者家人感激不已。

“当兵的第一天起,有没有想过会得到这么多的荣誉?”面对记者的问题,杨伦平淡地说:“没想过,我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辜负人民卫士的称号,比什么荣誉都光彩。”当记者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杨伦坚定地表示:“干一行,爱一行,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战友们一起保一方百姓平安,实现自己的价值。”

下载杨如佐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如佐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杨小玲事迹[范文]

    23年用“心”照亮聋哑孩子人生 ——记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特教教师杨小玲 用博爱诠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用智慧点燃学生的希望,为学生成人,为家庭减负,为社会......

    陈杨事迹

    在资助政策下展翅飞翔 ——记陈扬同学典型事迹 陈杨,女,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旅游专业的一名学生,1997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句容市下属镇华山村。村庄坐落在山边,交通闭塞。爸妈......

    杨汉军事迹心得体会

    杨汉军事迹心得体会 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汉军同志,在连续高强度工作了13天后,倒在了他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工作岗位上,人生定格在55岁。杨汉军的一生很短暂,但他却用敢......

    个人事迹-杨成章

    个人事迹 杨成章,男,汉族,1992年9月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秦古镇的一个小村庄。在2011年9月,非常荣幸地成为了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大学期间,我始终......

    杨善洲事迹

    2011年3月20日电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同志的感人事迹在媒体上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

    杨善洲事迹

    义务植树绿荒山 晚年做出新贡献 1988年4月,60岁的杨善洲同志光荣退休。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代表省委找他谈话,让他搬到昆明居住,并说还可以到省人大常委会工作一段时间,杨善......

    杨汉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杨汉军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近日在学校系部集中学习了杨汉军同志的先进事迹,杨汉军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干部的楷模,生前担任武汉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一生奔波、一生奉献......

    杨奎烈事迹

    沿着焦裕禄走过的路 ——追记中信重工能源供应公司经理、党委书记杨奎烈 50年前,从这里走出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如今,还是这里,铸就了新时期践行焦裕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