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临河区女性就业创业的现状与思考
关于临河区女性就业创业的现状与思考
近年来,临河区妇联紧紧围绕区委、政府的“保增长、促发展,保民生、促和谐”这一工作主线,借助“双学双比”、“巾帼建功”两大活动载体,以促进妇女素质提升、服务妇女创业发展、激励妇女建功成才为重点,采取多项措施扎实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和引导城乡广大妇女就业有岗位、创业有平台、发展有基础。
一、女性就业创业基本情况
临河区位于内蒙古西部,是巴彦淖尔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市区总面积2345平方公里,城市建城区面积32.47平方公里,辖七个镇、十一个办事处、两个农场,2009年,临河区常住人口为53.57万人,其中女性为26.58万人,占总人口的49.6%。全区从业人员28.7万人,其中女性就业人员为11.4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40%。对全区650名下岗失业妇女进行了创业培训,直接或协助有关部门安置下岗女工380人,帮助36名下岗女工实现了自主创业; “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率100%。
二、主要做法
1.摸清底数掌握情况。为了及时掌握临河区无业妇女的创业就业意向,区妇联组织办事处妇联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全区有创业就业意向的女性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大范围的摸底,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及就业意向书等形式,对全区范围内有创业就业意向的女性进行了登记。通过统计,了解到在填表的近3000余女性中,有近50人有自主创业意向,有2500余人愿意在家附近或不出家门就业。在统计的基础上,各办事处妇联建立了妇女创业就业意向信息库。之后我们与商业大厦、富源集团、金河饭店等单位联系为200余名位女性提供了就业信息,83名女性提供就业岗位。同时还选树了一批像 “巧手手编织厂”女性就业示范点,这些示范点共安置无业女性100余人,使下岗失业妇女和部分残疾妇女不出家门实现了就业和创业。
2.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妇女就业观念。通过组织座谈会、再就业事迹报告会、墙报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创业就业形势、政策和典型事迹,帮助失业妇女树立就业信心;通过进社区、进家庭、面对面地与下岗失业妇女谈心交流,了解她们的思想生活,鼓励她们自主择业,利用现场互动、实地观摩学习等方式,对失业妇女提出的各类与择业、就业、创业有关的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通过多层次广泛的宣传教育,使下岗失业妇女的思想观念和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下岗女工摒弃了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了自强不息、竞争就业的新观念,使全社会形成关心帮助下岗失业女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3.以培训为重点,提高就业能力。各办事处妇联因地制宜开展了以电脑、烹调、服装设计、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扎花技术等为培训内容的培训班和SIYB创业培训。今年区妇联和各办事处妇联配合就业部门举办了7期SIYB创业培训,培训学员400多人,其中下岗失业妇女300多人。通过培训,学员们从不知如何更好的创业及经营企业到能写出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并对创业发展有了明确的思路,掌握了一定的经营方法。新华办事处妇联根据实际情况和辖区企业用人单位的需要,与爱帮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为期十天的下岗失业妇女足疗美容保健按摩讲座与培训,并特地邀请了河套大学老师乌云、赵秀荣等六位老师为培训班授课,有83名妇女参加了培训,通过理论课的讲解,学员们反响强烈,认为本次所教的技能对她们非常实用,为再就业起到了辅助作用,培训结束后,有30名妇女被企业录用。
4.以服务为核心,搭建妇女创业就业平台。充分发挥妇联组织优势,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广开就业门路,为实现妇女再就业创造条件。各办事处妇联积极配合就业局举办了就业招聘会,100多家单位提供了适合女性从事的1200多个岗位,有57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现场发放了求职指南卡、《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保障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等宣传材料;同时各办事处妇联对困难妇女实施就业服务承诺和援助服务,积极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如铁南办妇联开展了“送培训、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就业援助很活动,成效显著。
5.以企业为依托,促进就业。为推动下岗女工和女大学生就业,我们协调企业,多措并举,扎实深入开展“女大学生创业导师行动”,积极推荐企业申报全国“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进一步为女大学生创业就业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商业大厦“促进就业示范企业”的典型带动作用,为妇女就业拓宽渠道。
6.依托家政服务中心,打造巾帼家政服务品牌。先后成立家政服务中心4个,为安置下岗女工和农村剩余劳力服务。家政服务中心围绕“家”字做文章,家庭保洁、家宴制作、家庭美容、月子保姆、小学生课后服务等项目不断推陈出新,不仅解决了我们培训后妇女的就业,同时也解决了很多家庭的后顾之忧。为确保培训工作有成效,区妇联积极协调区就业局和就业培训中心,精心设置课程,根据家政市场的需求,培训内容立足女性特点,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1月份,区妇联和区就业局共同举办了为期40天的2010年首期家政服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70名妇女,课程设置以宣传现代家政服务观念和技能为主线,涉及家政服务员道德礼仪、普通话、法律法规、家常技艺、科学护理和居室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观点新、内容实,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培训中,学员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动手操作,全班学员以优良的成绩通过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两门考试,全部获得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职业资格证书》、《职业培训结业证书》。70名妇女全部被宁波家政服公司录用,实现了转移就业。目前,家政服务中心共接待下岗妇女咨询服务600多人次,举办下岗妇女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会30多期,40多家用人单位与求职妇女进行了洽谈对接,达成求职意向180多人次,正式签订合同上岗140多人。部分服务员已得到客户的好评。如在临河巾帼家政服务中心就业的王金莲同志,以良好的素质和出色的表现,赢得客户的赞誉。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1、创业意识不强阻碍了女性创业就业。受地区环境影响我区失业妇女大多就业思想保守、就业观念落后,形成了小富即安的思想,吃苦创业意识不浓。加上文化素质较低,知识技能较差,许多家庭妇女自卑心理严重,一些年龄较大的妇女不愿“奔波”,缺乏创业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女性受传统择业观念影响,还没有从“单位”、“机关”、“贵贱”劳动观念中解放出来,缺乏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淡薄,致使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足。
2.创业资金不足限制妇女就业创业。资金不足是妇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在部分妇女所发展的产业中,投资项目规模都偏小,有的更谈不上成规模,大部分是因缺乏扩建或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有些妇女虽有满腔创业的热情,但由于无法筹到所需资金,再加上对政府扶持政策了解不够,创业的那份热情也就不了了之。
3.对政府优惠政策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运用。调查中发现,在失业妇女自谋职业的人员中,有部分女性没有享受到政府的有关优惠政策。在询问就业中希望得到政府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时,她们提到最多的问题是失业妇女自己创业时,是否可适当减免一些费用。实际上,这方面相关的政策虽然到目前不是很完善但也有,只是她们自己不是很清楚,运用就更谈不上。
四、对策和建议
1.继续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妇女创业就业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广大妇女广泛宣传创业就业相关政策,引导她们树立创业光荣、致富光荣的理念,激发她们发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积极投身自主创业就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业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要积极培育树立杰出妇女创业典型,发挥示范引路作用,服务妇女就业、鼓励妇女创业、关注妇女守业,努力开创妇女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2.找准工作载体,从注重个体帮扶到注重项目带动的转变。过去,通过组织创业女性和女企业家结对等形式,开展一对一的就业创业帮扶工作。这样做虽然起到了引领带动的作用,但涉及的面比较窄,对于面广量大的女性就业创业工作,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下一步,将试行项目带动、一地一品的工作方式,扩大帮扶的工作面。
3、在工作重点上,从寻求政策扶持到宣传用好政策的转变。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临河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无业人员就业创业。比如出台了《临河区2010年小额贷款担保实施方案》,该方案指出临河地区内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初始创业者政府将为其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和贷款期限为2年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5万元。同时,还出台了前两年免收税费等各项优惠政策。这一系列优惠政策,对于促进包括女性在内的市民创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因此,目前,对妇联来说,重要的是宣传好现有政策,帮助妇女用足用好政策。
4.加强培训引导,提升妇女创业就业水平。为帮助失业妇女提高就业技能、择业技巧和职业转换能力,根据她们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意向,组织采取“大群体法规政策和职业技能培训”和“小群体求职策略培训”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使她们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在技能上具备相应资质,提高创业就业成功率。具体办法:一是因人施教,分层次培训。如对从事家政服务的妇女进行礼仪、卫生保健、家用电器的使用、烹饪技术及婴幼儿护理等专业知识培训,对创业妇女进行SYB创业培训,传授创业技能、专业技能和企业管理理念等;二是因地制宜,多形式培训。针对不同情况,切实搞好定点培训和定向培训。定点培训,就是固定培训地点,根据就业形势和需要,对妇女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就是按照用工趋向和妇女实际状况,邀请用工单位进行宣传招募、对口培训。三是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使培训更加灵活多样。在培训形式上,由以集中人员、大班授课的系统培训方式,逐渐转向以就业服务基地为依托的方式。认真组织开展以“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送温暖”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凡适合女性从事的工种,培训中妇女比例不少于40%。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妇女就业创业水平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四是加强培训与就业的有效衔接。根据市场需求有效配置培训资源,与促进就业有机衔接。
第二篇:女性创业就业现状调研报告
妇女在社会生产、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县女性创业就业工作情况,促进我县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近日龙山县妇联走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部分乡镇、系统妇委会等单位及女性创业者,以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对我县女性创业状况开展了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女性创业就业基本情况
龙山县是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位于湘西北边陲,地处武陵山脉腹地,至今不通铁路,正在建设高等级公路,是一个典型的“八山半水一份田,半份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农业县。全县共有34个乡镇(街道)462个村(社区)共57.3万人,其中女性人数27.9万,占总人口的48.7%。
近年来,龙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女性创业就业工作,通过多部门齐抓共管,加大培训服务力度、加大贷款服务力度、加大创业服务力度,使广大妇女创业激情不断高涨、创业能力不断提升、创业途径不断拓宽、创业成效明显。据调查统计,我县共有就业人员32.5万人,其中妇女就业人员14.6万人,就业率达45%,主要从事的行业有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饮食、宾馆、超市、美容休闲、环卫、零售、维修、运输、医疗保健等工作。自主创业女性人数约1.2万人,主要投资于土家织锦、百合加工、服装、美容、餐饮、等行业。三年来,共为1304名妇女发放小额担保贴息贷款4976.8万元,带动3800余名妇女就业。全县女性创业就业状况具有以下特点:
1、女性就业结构方面。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里耶秦简为品牌的旅游服务业的强力推进,女性就业结构有所改善。第一产业就业女性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分布在第三产业中的女性比例上升幅度较大。从就业层次来看,尽管妇女大多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但在第三产业中一些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领域,如金融保险、教育、文化艺术、会计等行业,妇女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就业层次有所提高。
2、女性就业途径方面。采取政府引导和自谋职业相结合的方式就业。据调查,就业女性中通过求职、应聘、录取或考取的比例为21.2%,外出务工的比例为30.3%,自谋职业(农村妇女从事种养殖业)比例为48.2%。
3、女性劳动者素质方面。女性劳动者中,只有小学学历的占18%,初中学历占54%,高中以上学历占28%。城镇女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虽然比农村高,但与岗位要求相比仍然偏低,不适应岗位要求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很多妇女接受的教育有限,因此文化素质偏低就成了多数妇女群体通病。
4、女性自主创业方面。我县自主创业女性比例约占就业总人数的3.8%,比例偏低。女性总的来说比较保守,冒险、创新意识不强,再加上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不够,资金的短缺,女性创办的实体规模普遍较小。
二、我县推进女性创业就业的主要做法
1、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女性创业就业本领。大力开展农民教育活动,针对不同层次妇女特点和需求,我县各级妇联组织联合科技、农技、人社等部门举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创业)培训及富余女劳动力转移培训,举办各类妇女培训班742期,教育培训农村妇女达20万人次,有8万妇女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发放各类学习资料近15万份。
2、搭建就业平台,畅通妇女就业渠道。整合社会资源,协调人社局、发改局、税务、金融等部门,为妇女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推荐、法律知识等方面的创业指导,帮助下岗失业妇女、农村富余妇女劳动力就业创业。与劳动部门联手,有针对性地组织求职妇女参加“春风送岗”现场招聘活动,共为失地失业、返乡妇女提供就业岗位3800个,帮助2759名妇女实现再就业。
3、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妇女创业资金扶持。全力推进“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互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一是争取政府支持,积极协调社会各方,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创业提供帮助,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多种优惠政策。二是与财政部门协调,将贴息资金列入妇联工作项目经费,做到重点扶持,扩大了贷款覆盖面。2011年为姚蓉、卢君寒、杨玲玲等28名大学生争取了39.2万元的无偿资助扶持资金。
4、树立典型带动,激发女性创业就业热情。龙山县妇联近年来,在城镇开展“巾帼文明岗”和“巾帼建功”争创活动。目前,全县共有6个省级文明岗、2个州级文明岗、6个县级文明岗,共表彰了60名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巾帼建功标兵”。在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巾帼示范村”和“双学双比”创建活动。共表彰了34名“龙山县勤劳致富屋里人”、100名“科技致富女能手”。开展了“创业成功女性”评选活动。涌现了“王阿妲”辣子鸡品牌创建人王正娥、“洗车河牌”霉豆腐品牌拥有人刘金霞、升发服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彭迎春、洗车河镇土家织锦工艺厂厂长叶英等一大批创业成功女性。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调动了广大妇女勤劳致富和敢于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三、我县女性创业就业存在的问题
1、就业结构不够合理。我县属于偏远贫困山区,产业结构单一,就业门路狭窄,从事第一产业的妇女较多,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妇女较少。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传统行业大批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难以实现再就业,而新兴的产业、高科技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妇女的就业结构仍然需要改善。
2、创业资金缺乏。以妇女为主创办的龙头企业较少,女性创业者面临的困难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资金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很多创业者表示是因为生活所迫才选择创业,而创业资金的筹措,则一直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女性大多是在自己能力所及范围内筹措资金,较少向银行借贷。虽然有关部门可以提供“小额贷款”,但手续繁琐,担保困难,不容易办成。
3、妇女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依然存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用工单位在招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和偏见,在一些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和岗位也有拒绝招收女性的问题,使妇女就业和再就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困难。由于劳动力市场管理不规范,损害妇女劳动保护权益、社会保障政策不落实的现象时有发生,成为影响妇女平等就业和健康发展的障碍。女性创业要承受更多的艰辛,女性进入商场,在语言、态度、形体等交往方面存在差异,很难一下打开局面
4、妇女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之相比,目前妇女劳动力的文化状况、技术水平、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都有不少差距。妇女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尽快提高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
四、我县女性创业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城乡统筹,加大培训力度。目前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与农村潜在的富余劳动力并存,成为城镇化进程中解决就业问题的最大难题。当务之急,必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增强这部分劳动者的市场竞争能力。政府应给妇联组织增设培训专项经费,专门用于为农村女劳动力转移和城镇下岗失业女性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其次要大大提高再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内容应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与每个人的需要和潜力紧密结合,增强女性的就业能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要继续探索城乡统筹就业模式,积极组织劳务输出,鼓励城镇下岗失业妇女到农村开创新业。
2、加强部门协调,推进女性创业。发挥小额贷款量小、灵活、见效快的特点,进一步健全的妇女创业资金扶持体系,完善妇女小额担保贷款的各项政策和业务流程,大力扶持初次创业的女性和女中小企业业主,做好、做大、做强企业。将小额贷款政策与创业培训相结合,有力推动妇女创业。
3、加大政策倾斜,促进女性再就业。从统筹发展增加妇女再就业岗位的角度出发,积极探索一些有利于扩大妇女就业的政策性措施。可以探索制定阶段性的政策措施,从财政供养人员入手,年龄在50岁以上、工龄在30年以上的正式人员采取内退办法提前离岗或提前退休,用于解决部分大中专学生就业问题。要想方设法开发一定公益性岗位解决零就业家庭和“4050”人员就业。
4、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保障。为使劳动力市场中的招聘、录用工作更加平等规范,政府应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政策指导和支持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行为,保护女性的劳动权益,禁止从职业进入到工作评估、职位晋升、职业安全等就业全过程的性别歧视;同时要在公务员退休年龄上充分体现男女同龄退休原则;劳动行政部门、就业管理部门要加大法律执行监督力度,受理有关侵害妇女就业权益的投诉,并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进行调查核实,依法处理;工会、妇联等非政府组织要依法代表劳动者就用人单位贯彻实施女性就业权益保障的规定进行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维权作用。
第三篇:关于女性创业情况调查与思考
为了探讨和分析**区女性创业的现状、实际需求和面临的困难,找出制约女性创业的关键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更多的女性投身创业、科学创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和促进,区妇联开展了**区女性创业情况调查活动,联同各基层妇联和劳动保障所,分别面向拟创业女性和创业成功女性发放《女性创业意向调查问卷》及《女性创业情况调查表
》,采用个案访谈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在五堰街办、二堰街办、武当路街办、东城开发区辖区共计发放调查问卷和调查表263张,其中有效232张,有效回收率88%。根据个案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现将**区女性创业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一、女性创业现状
1、中青年女性为创业的生力军,创业动机主要是生存需要
调查统计显示,女性创业者年龄在36—45岁的人数最多,占63%,其次是31—35岁的,占22%,25岁以下和45岁以上开始创业的人数相对较少。创业人员以中青年女性为主,以生存需要为创业主要动机的占到了58.8%。这部分女性主要是因为就业或再就业没有合适的岗位,故通过自我创业实现就业再就业。
2、女性创业者文化层次不高,大部分在创业前无相关工作经验
调查显示,创业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以高中及中专居多,占51.7%,大学专科及初中以下的次之,无研究生以上人员。创业前身份主要是下岗失业人员或经营状况不景气的企业单位在职职工,占63.4%,有少量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失地农民。72.3%的女性创业前没有与目前所创业行业相关的工作经验。多数拟创业者也认为创业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身没有一技之长,更没有创业经验,想创业却不知从何处着手。
3、女性创业者多为已婚,非常看重家庭的支持
从访谈和问卷来看,绝大多数创业者为已婚,占85 %;未婚或离异的单身女性占15 %,女性创业者们认为创业过程中的家庭支持非常重要,是创业成功的先决条件。而一些缺乏家庭支持的女性创业者,往往压力更大,甚至因此导致家庭的破裂。对于大部分女性创业者,生活的重心仍然倾向于家庭,照顾好家庭、教育培养好孩子,做一个贤妻良母仍然是许多女性创业者放弃不掉的责任。
4、女性创业者的创业方向多选择商贸服务业,创业缺乏资金支持,以小规模经营为主
根据《创业意向调查问卷》统计,80.4%女性创业者的创业方向为商贸服务业;4.6%选择工业企业。选择工业企业的女性主要是源于我区汽车工业发展的良好形势,创业者曾从事过相关工作。而选择商贸服务业等妇女创业集中的行业,是因为这些行业门槛较低,比较容易进入,而且这些行业往往以家庭为基础,有利于女性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取得平衡。
调查显示,占62.1%女性创业者拟投入的创业资金仅在5万元以下,创业资金的来源多依靠转借他人、银行贷款,有创业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来源的占到了18.3%。基于这些原因,更多的女性选择固定商铺经营,占58.2%;有少部分资金少、起步低的选择了家庭手工作坊和流动商铺经营,占16.3%;而选择开办公司的仅为12.4%。这些数据显示,女性创业者创办的企业仍以小规模为主,投入的资金有限。
二、女性创业存在的困难与需求
1、最大困难是项目选择和资金来源
创业项目的选择是女性创业的首要问题。在访谈中,很多创业成功者提到,在创业之初很茫然,为了生存而创业,但即无技能又无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大部分拟创业者也谈到,想创业,但不知如何选择合适的项目。
创业资金的筹措,则是制约女性创业的瓶颈。女性创业者在投资创业时比较谨慎,大多是使用家庭多年的积蓄或向亲戚朋友借支,资金量小,来源十分有限。一些创业者也申请过政府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但由于手续繁琐,担保困难,不容易办成。
2、没有一技之长和缺乏经验成为多数女性创业者的困惑
对许多女性来说,自主创业似乎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人宁可做不如意的工作,也不敢冒险创业。在访谈时,有些女私营业主坦承,创业是给逼出来的,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没有下岗或者有一个勉强能养家的工作都不会主动去创业。但创业又缺乏一技之长,不选择自己熟知的领域,靠热情盲目创业难免失败,轻则挫伤创业积极性,重则导致投资无果,资金损失,影响家庭正常生活。
3、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发展难度大
主要表现在被调查的女性创业者所经营的的企业生产或销售规模较小、层次较低、产品结构单一,高科技产业较少,多采用传统管理和经营模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搭建平台,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援助,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做
大做强。
4、女性创业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鼓励与支持女性创业的社会家庭氛围尚未形成,女性创业能力受到普遍质疑,创业女性往往被认为是“不安分、瞎折腾、成不了大事”,或者被冠上“女强人”的刻板印象。部分女性在创业过程受到或多或少的性骚扰,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同时,女性创业者家务负担较重,肩负着事业与
家庭两副重担,在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经济活动中,女性在商业上人脉一般不如男性,难以有更多的精力应酬社会事务,处理各种关系。
三、促进女性创业的对策与建议
1、优化女性创业环境,营造女性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宣传和鼓励更多的女性通过自我创业实现自身价值,通过宣传女性创业和女企业家形象,鼓励创新、竞争、拼搏,引导更多的女性增强自信心,投身创业。二是对社会大众层面,宣传“男女都一样,女人照样当老板”的观念;宣传一个家庭中“主外主内不论性别”的道理。三是大力提倡家务劳动社会化,使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为女性创业提供有利的家庭支持。四是进一步加强政府服务部门的管理力度,对一些不良风气和管理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纪现象给予严厉打击,为女性创业提供良好后盾支持。
2、提高女性创业者素质,增强女性创业能力
一是针对我区实际情况,依托劳动就业部门的培训机构,开展体现女性特点、发挥女性优势的创业培训,并将女性创业培训纳入免费培训范围,开展syb创业培训及其它技能性培训。二是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根据知识女性、下岗创业女性、返乡创业女性等不同层次创业者的需要,进行职业规划指导,使其明确其职业方向,为创业打下基础。三是针对多数女性创业者认为创业项目选择是创业的一个大难题问题,对女性创业者进行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培训,分析市场动态及市场需求,对其创业项目的选择提供帮助。
3、建立女性创业融资体系,加强对女性创业者的资金支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银行信贷与信用担保机构的合作。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女性创业人员,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尽可能简化手续。对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女性创办企业,可采取资产抵押、质押或保证等形式解决贷款;对规模较小、缺少发展资金的下岗失业女性创办的企业,可采取企业互保、联保、贷款保险等形式,开辟女性创办企业信贷担保的绿色通道。二是建立女性创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贷款担保基金,形成专门针对女性企业的融资支持体系,为女性创业提供有力的经济保证。
第四篇:女性就业现状分析
请描述女性就业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潜在的不利
一、女性对就业的偏爱
50%的女性即使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条件下也愿意工作;50%的女性不愿工作
影响女性是否就业的因素:年龄因素,25-35岁年龄段的女性最少倾向于外出工作;教育和薪酬,学历高、薪水高的女性,工作的愿望表现得最强烈,58%的大学学历和65%的年薪最低为50000美元的受访者愿意从事有报酬的工作
二、任职比率
1999年,58%的白人和61%的黑人女性被雇用,较男性偏低;1980年、1995年和2000年: 就全世界来看,女性就业率分别是57.4%、60.1%、60.7%,分别比男性低30.1、25.9、24.9个百分点。中国女性就业率分别为75.5%、80.4%、80.0%。2006的调查显示:墨西哥为38%、日本48%、法国49%、巴西54%、加拿大5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工作岗位
女权主义的影响,给了女性去考虑家庭妇女以外的角色的勇气。女性的高学历,为其从事具有更大的挑战性、激励和成就感的职业做了更好的准备为经济的原因工作
三、职业分布的性别差异
考察雇佣最大数目女性和最大数目男性的职业。1990年,对10个男女各自就业频率最高的职业比较发现:男女职业分布有差别女性就业频率最高的职业:秘书、小学教师和出纳员;男性就业频率最高的职业:经理/管理者、销售监督/老板和卡车司机;有迹象发现,职业分离有减小的趋势:管理和专业工作方面,女性的数目迅速增长;观察发现男女追求的职业类型有显著差异:83%的小学教师是女性,只有28%的计算机系统分析师以及6%的工程师是女性在工作领域继续存在显著的性别分离男性倾向于主宰最有声望的职业
四、工作水平的性别差异
在男女就业人数相当的管理工作方面:美国,45%的管理工作由女性从事,中级管理工作中女性比例小于5%,高级主管职位更少,2.4%加拿大,女性担任了41%的管理工作,但只有8%的高层管理工作由女性负责
五、薪酬的性别差异
1、薪酬比较
1999年美国白人女性收入只是男性的75.6%,黑人女性收入是男性的64%在中国,根据全国第二次的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结果,城镇在业女性年均收入为7409.1元,是男性收入的70.1%,比1990年扩大了
7.4个百分点;以农林牧渔业为主的女性年均收入为2368.7元,是男性收入的59.6%,比1990年扩大了19.4个百分点;2004年,美国全职工作的女性所挣薪水只占男性平均年薪的76
形象的描述:如果男大学毕业生和女大学毕业生都做全职工作,那么女大学毕业生会比男大学毕业生一生少赚120万美元。请举例说明阻碍女性晋升的因素有哪些?
(1)职业阶梯女性体验到的一个障碍是她们的工作很少有甚至没有发展空间。许多传统的女性工作没有职业阶梯,如干文秘工作
(2)指导者和社交网络女性很少有工作上的指导者,指导者可以帮助人发展适当的技能,了解非正式的组织结构,与合适的人群交往,把握晋升的机会
(3)歧视性别的歧视也限制女性工作晋升。如,实验室研究发现,女性必须表现出比男性竞争者更强的实力,才会被视为有能力
(4)家庭生活的影响女性和男性职业发展中一个最大的不同是:女性在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承担生育子女和抚养子女的职能,而且这个职能与职业发展在同样的时期内,很可能发生冲突。女性的职业发展中,往往因为要承担生育和抚养子女的职能而发生职业阻断和职业中断。女性从小到大一直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学习到做家务是女性的专利,以至于走向社会的同时就会倾向于顾家的观念,在求职中倾向于稳定的工作,在生活中扮演配角
第五篇:研究生就业与创业现状
研究生就业与创业现状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研究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 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研究生在就业方面不如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奇怪现象。在当前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下,对研究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研究生就业面临的现状
据统计,2009届江苏全省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比上届下降了0.47个百分点;2010届比2009届下降了 0.66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为120万,比去年减少了8.2万人,考研人数首次出现了全国范围大幅度下滑。2009年,四川省重庆市高校毕业生总数127816人。截至7月31日,约10.5万人实现就业,就业率81.9%。在实现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9699人,就业率77.6%;本科生64682人,就业率80.6%;专科高职生53435人,就业率84.3%。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数据,2010年上半年,山东省应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79.26%,其中研究生的就业率为 62.01%,比总体就业率低了 17.25 个百分点,比本科生 82.68% 的就业率低20多个百分点,甚至远低于专科生的 78.04%。这些数据无疑告诉我们一个清晰的事实:研究生不再吃香,为高薪厚职而读研的观念也应适时转变了。
2.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对于出现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不断降低的趋势,社会、教育机构以及学生群体都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不是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各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一)社会需求形势变化
199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上年增加 27.2%, 2000年比上年增加39.4%, 2001年则增加
28.6%, 2002年又增加22.6%, 2003年招生26.89 万,比上年增长32.7%, 2004年录取33万,较前一年又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到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也已经达到了34.4万,是2000年的5 倍多,在校研究生数量也突破了100万。研究生教育规模急剧扩大导致研究生毕业人数呈现跳跃式增长,而研究生的社会需求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另外,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用人单位人才观念发生变化:高校、科研单位热衷于引进“博士学位或者副高以上职称”、“学科带头人”等;企业用人制度也越来越务实,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不用研究生。在这样的社会人才供需结构的前提下,处于中间层次的硕士研究生更是难以找到理想的岗位。
(二)高校教育定位不准、管理滞后
1.研究生培养单位市场意识不足。如果把硕士研究生比作一种待价而沽的商品,那么高等学校就是该商品的生产商,“研究生商品”有没有价值,有多大的价值,价值能否实现,以及在多大的程度上实现都与高等学校有密切的关系。然而,从用人单位录用要求及使用培养过程来看,高等学校在市场意识、学科专业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有不少缺陷。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在毕业研究生就业中角色定位缺失或模糊,使高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设置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差距较大。
2.研究生培养单位教育管理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为:(1)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专业课比例过大,基础课重视不够,必修课多,选修课少, 致使硕士研究生知识面的进一步拓宽受到限制;(2)很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重课堂,轻实践,研究生不能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最终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3)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重就业率、轻就业指导的倾向,即使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也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缺乏对硕士研究生就业“技巧”训练,忽略就业指导的具体内涵。
(三)硕士研究生自身存在缺陷
1.自身素质不高。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继续升学深造就成为很多本科生毕业后的选择,但是这些读研深造的学生并非为了做学问,而仅仅是把读研作为就业的筹码,直接把学位文凭作为读研的目标,在攻读研究生期间也就不能潜心研究。连年扩招导致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研究生导师紧缺,致使一名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再加上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软硬件的不足等,都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
2.择业观念存在误区。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1)择业观念单一性。随着人们利益观念的转变, 研究生功利倾向在择业过程中表现明显,一些人将高待遇、高收入作为衡量实现自身价值的唯一标准。他们无视就业现状,仍热衷于福利待遇高、工作环境舒适、风险系数小的工作岗位,希求鱼和熊掌兼得。(2)择业认识片面性。有些研究生盲目追捧“热门”职业;有些自我感觉良好,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缺乏科学的认知方法;有些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择业能力不能正确评价;有些对社会的看法存在较多的主观性,对影响择业的因素尚存在误区;有些对社会复杂情况及影响就业的因素关心甚少。(3)择业目标短期性。有些研究生择业时缺乏远大的目标和创业精神,仅向往高薪水、高地位、高层次的工作,缺乏远期的规划与考虑。
20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波及中国,成千上万的高校学生投身其中。而如今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更是聚拢了大众的关注。很多人在“创”的浪潮中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但更多人却被一个浪打没了影儿。前扑后继,却仍有着无数的创业英雄朝着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创业草根化了、通俗化了;创业,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代名词,创业资金可以是一千万元,也可以是五千元;创业团队可以是一百个人,也可以是三五个人。创业,是种职业活动,更是一种最复杂的职业行为。根据创业目标不同,我们大致可以把创业者分成三种类型: 1.谋生型创业者--迫于生活压力或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才决定创业的; 2.投资型创业者--已经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与实力,创业只是为了获取更大经济回报的;
3.事业型创业者--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把创办的企业当作自己毕生事业的。很显然,我们目前所谈的大学生创业绝大部份是第一种即谋生型创业,也就是说为了实现自主“就业”,以及带动更多人就业,而进行的创业活动。面对越来越难的就业现状与形式,越来越多的研究生也加入到创业大军之中。
1研究生创业的可能性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我们党提出的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富民之基,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从而致富,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实现共同富裕。同时,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给创业者带来了新的创业机遇:有利于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有利于学习新的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利用外资;创业的地域、范围更大了。因此,努力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新时期必须完成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业能力
首先,从研究生自身来说,应科学地做出自己的生涯管理。生涯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通过分析评价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及价值观,确定自身的价值目标;并通过轮换、培训等手段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而研究生可以借助生涯管理,了解自身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存在的不同需要,不同的职业任务和职业发展需要,从而不断调整,树立并实现职业目标,促进自身的生涯目标。
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除了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之外,还要积极丰富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广泛关注社会需求,增强实用技能培训。这样在创业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展现在专业领域积累的自学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思辨力、创新能力。
其次,学校应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完善价值观教育。高效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部门,要承担起提高学生创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精神与能力的责任。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实干精神,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学会创业。针对学生在创业方面的误区,加强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利益观、成才观,加强创业形势和政策的宣传。扭转研究生重智育轻德育的思想,加强研究生的诚信意识和法制观念,将研究生的德育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把加强研究生的理想教育作为创业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建立研究生就业心理咨询中心,对研究生进行创业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创业心理,能更好的应对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最后,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研究生创业提供相应支持。研究生作为高端人才,如能一展所长,人尽其才,无疑有助于国家和社会的进步,有助于产业和地区的均衡发展,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所以,在创业方面,可通过建立创业基金、创业园区等形式给研究生创业提供支持,园区内实行注册资本、税收、银行贷款方面的优惠政策,提供技术转化为生产的全方位支持。
总之,研究生通过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既能解决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又能磨练意志,积累经验,锻炼成熟的心理,提高综合素质,早日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