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素质综合考评评分细则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13级第三团总支学生素质综合考评评分细则
一、思想政治表现测评:
思想政治表现分=基础分+奖励分+扣分,具体如下:
(一)基础分评定标准:
思想政治表现的基础分满分为80分。
包括以下7项内容,考核分为优秀(80-75分)、良好(74-65分)、合格(64-60分)、不合格(59-0分)四个等级。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乐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主要考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程度和在重大事件中的立场表现。
2.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活动,走与实践相结合、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成长成才道路。主要考核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表现和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
3.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富有奉献精神,顾全大局;树立开拓进取、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观念。主要考核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4.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和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团结、稳定。主要考核遵纪守法情况和关键时刻的表现。
5.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积极参加文明校园建设。诚实守信、勤劳敬业、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主要考核在公共场所和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行为。
6.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努力培养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创造美的生活。主要考核是否具备良好的情趣、情操和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表现。
7.心理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主要考核是否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自我约束规范能力,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及面临困难、挫折时的心理表现。
(二)基础分通过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表现与关键时刻(及对重大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言行等途径,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测评。
(三)班级测评分以全班同学对每一位同学的测评分去掉若干个最高分、若干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计算。
(四)实际得分为班级测评分与年级测评分的平均分。
(五)思想政治表现的奖励分包含荣誉分、社会工作分及附加分。(奖励分最高不超过20分)
1.荣誉分
(1)凡事迹突出,在本学年内获得国家、省、市或校、院荣誉称号的(不含获奖学金者),分别加10分、7分、5分、2分;获得学校嘉奖者,加6分(同一事迹获不同级别荣誉以最高分计,不同事迹可累加)。
(2)凡在本学年内被评为校级或校级以上先进集体称号的班级,该班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每人可加3分,其他班委委员和支部委员每人加2分,班级其他成员加1分;凡在本学年内被评为院级先进集体称号的班级,该班的班长和团支部书记,每人可加1.5分,其他班委委员和支部委员每人加1分,班级其他成员加0.5分。
(3)受校、院、年级通报表扬者每次分别加3分、1分、0.5分(同一事迹获不同级别表扬以最高分计,不同事迹可累加)。
(4)积极参加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被评为文明学院建设积极分子,加3分【以证书为准】。
另:凡所在的宿舍被评为校、院、年级文明宿舍,舍长分别加 2分、1分、0.5分 ;舍员分别加1.5分、0.5分,年级荣誉不加分;
校、院、年级创卫先进个人分别加2分、1分、0.5分(以学校、学院文件为准)
2.社会工作分
(1)担任校、院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校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会长、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会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青年通讯社社长、学生电视台台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校电台台长加8分;学生党支部书记,校、院学生会副主席,校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副会长、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青年通讯社副社长、学生电视台副台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校电台副台长及部门负责人,年级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班长、副班长、团支书等加6分;其他学生干部加分以学院加分为准。
学院各级学生干部加分细则:(结合考核成绩酌情给分)
1、辅导员助理参照年级学生会主席加6分;
2、院各部门正职、年级团总支学生会副主席加5分;
3、院各部门副职、年级各部门部长、班级学习委员、党支部支委加4分;
4、年级团总支各部门副部长、困难评议小组组员、班委其他委员加1-3分;
5、院两委干事、宿舍长加2分 ;
(2)有关部门聘用的学生干部表现突出的,由业务指导部门作出鉴定并报学生工作部(处)审定后,由学院酌情给予加分。
(3)兼任数职者,只取最高一项加分,不累加。
(4)凡学生干部民主测评称职赞成率达不到60%,或在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或不能履行干部职责的,不评给社会工作分或酌情扣分。
3.附加分
(1)为国家、学校争得荣誉,事迹突出者(专指与坏人坏事作斗争、抢险救灾、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抢救伤残病人等),酌情加5—10分。
(2)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者,加2分。
(3)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时间每满20小时加1分,最高不超过5分。
以上均由学生提出申请,并附有关材料,由学院审核认定。
(六)扣分
受到留校察看、记过、严重警告、警告等纪律处分者,分别扣7分、5分、3分、2分。受党团纪律处分者,可依此酌扣。因违反规章制度受校、院通报批评者,分别扣3分、1分。同一事件同时受到党团纪、纪律处分者,不重复扣分。
(七)思想政治表现分同时转换成等级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根据计算结果,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确定思想政治表现考评等级,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同年级同专业的30%(获得省级以上班集体荣誉称号的不超过40%),良好比例不超过60%。
二、学业表现测评
学业表现分=平均学分成绩+英语、计算机过级奖励分+创新实践能力奖励分。
(一)学业测评分以平均学分成绩计算
平均学分成绩=(Kl+K2+K3+……Kn)÷学年所修课程学分之和; K为每门课程实考成绩×该门课程学分
(二)英语、计算机过级奖励分
(l)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者,分别在当学年学业表现中一次性加平均学分成绩2分、4分。(取当学年过最高等级加分)
(2)文科、艺术、体育学科学生通过计算机二级以上(含二级),理工科学生通过计算机三级以上(含三级)考试,分别在当学年学业表现中一次性加平均学分成绩2分。
(三)创新实践能力奖励分(最高不超过20分)
(1)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特等奖,团队人均加平均学分成绩15分;一等奖(金奖),团队人均加12分;二等奖(银奖),团队人均加10分;三等奖(铜奖),团队人均加8分。省级特等奖,团队人均加10分;一等奖(金奖),团队人均加8分;二等奖(银奖),团队人均加6分;三等奖(铜奖),团队人均加4分;优秀奖,团队人均加2分。获奖个人的具体加分按照获奖团队加分总分与每个人的实际作用,由获奖团队指导老师与队长商定。国家特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20分,省级特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12分,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相应级别、上一名次获奖团队的人均分。同项目多层次获奖,按最高档次加分;不同项目获奖可累加。
(2)凡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第一创作者每项分别加平均学分成绩20分;获得省级奖励,加10分;获得市、校级奖励,加5分。第二、第三创作者等加分依次减半。同项目多层次获奖,按最高档次加分。
(3)专业论文或专业作品在学校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发表,每篇加平均学分成绩10分;在B类学术期刊发表,每篇加8分;在CSCD或CSSCI学术期刊发表,每篇加6分;在其它各类学术刊物(CN刊号)发表,每篇加2分;收入各类公开出版的论文集或作品集,每篇加1分。第二作者、第三作者加分依次减半。本项最高加分不超过10分。
(4)获得国家级专业大赛个人项目一等奖,加平均学分成绩10分;二等奖,加8分;三等奖,加5分;优秀奖,加3分。省级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优秀奖,加2分。获得国家级专业大赛团体项目一等奖,团队人均加平均学分成绩8分;二等奖,团队人均加6分;三等奖,团队人均加4分;优秀奖,团队人均加2分。省级一等奖,团队人均加5分;二等奖,团队人均加 3分;三等奖,团队人均加2分;优秀奖,团队人均加1分。获奖团队个人加分按照获奖团队加分总分与每个人的实际作用,由获奖团队指导老师与队长商定。国家一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10分,省级一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8分,国家级、省级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相应级别、上一名次获奖团队的人均分。同项目多层次获奖,按最高档次加分,不同项目获奖可累加。
以上专业大赛必须是学校或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的专业竞赛,赛事级别参照《福建师范大学校内津贴分配方案》(闽师人„2009‟29号)及《福建师范大学专题会议纪要》(„2009‟20号)进行认定;以上创造发明、科研成果、专业论文以及专业作品必须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研究认定。
三、文体表现测评
文体表现分=基础分+奖励分+扣分。
(一)文体表现基础分为80分。
文体基础分着重对学生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进行测评,即测评学生参加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情况和平时体育锻炼情况。具体测评表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计80-75分、74-65分、64-60分、59-0分。由班级评议小组负责评定。
(二)奖励分(最高不超过20分)
1.本学年参加全国、省、校(市)、学院文化体育比赛,分别加评5、3、2、1分;获奖者再按获奖名次酌情加8-0.5分,获得国家级第一名、二三四名、五六七八名、优秀奖分别加8、6、4、2分;获得省级第一名、二三四名、五六七八名、优秀奖分别加7、5、3、1分;获得市(校)级第一名、二三四名、五六七八名、优秀奖分别加5、4、3、1分;获得院级第一名、二三四名、五六七八名、优秀奖分别加4、3、2、1分;同项目多层次竞赛获奖或不同项目获奖可累计加分。体育项目破国家、省、校(市)、学院纪录者可分别加评6、5、4、3分。
2.本学年参加全国、省、校(市)、学院素质竞赛,分别加评5、3、2、1
分;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8、7、6、4分;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6、5、4、2分;获得校级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4、3、2、1.5分;获得院级一、二、三等奖、优秀奖分别加3、2、1、0.5分;同项目多层次竞赛获奖或不同项目获奖可累计加分。
3.参加由院校组织的征文比赛,酌情加0.5分;入围学院舍标大赛作品的宿舍长加1分,舍员加0.5分;参加学院组织的文化体育单项赛事(除运动会外)、团体或成员均加1分;在学院运动会荣获“道德风尚奖”称号个人加2分;
4.学生公开发表非本专业论文(作品),每篇加1-5分。
(三)扣分
凡无故不参加集体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者,每次扣1分。
四、综合素质测评
综合素质测评分=思想政治表现分×20%+学业表现分×70%+文体表现分×10%。
第二篇: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学生素质学年综合考评评分细则(大三上)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2010级学生素质学年综合考评
评分细则
本细则根据《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素质综合考评办法(修订)》
(闽师学工[2012]33号)制定
2012年5月第三次修订
一、思想政治表现测评
思想政治表现分=基础分+奖励分+扣分,具体如下:(一)基础分的评定标准
思想政治表现分的基础分满分为80分。
包括以下7项内容,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计80-75分、74-65分、64-60分、59-0分。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乐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主要考核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程度和在重大事件中的立场表现。
2.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活动,走与实践相结合、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成长成才道路。主要考核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的表现和在集体活动中的表现。
3.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富有奉献精神,顾全大局;树立开拓进取、讲求实效、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等观念。主要考核在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4.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自觉维护和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自觉履行法律义务;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团结、稳定。主要考核遵纪守法情况和关键时刻的表现。
5.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积极参加文明校园建设。诚实守信、勤劳敬业、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尊重他人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秩序、抵制不良社会风气。主要考核在公共场所和人际交往中的道德行为。6.具备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努力培养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创造美的生活。主要考核是否具备良好的情趣、情操和文化艺术修养,以及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表现。
7.心理健康,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主要考核是否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自我约束规范能力,以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及面临困难、挫折时的心理表现。
(二)基础分的评定
(1)班级评定等级:由班级每一位同学根据考评细则中基础分的评定标准,投票选出本学年思想政治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位学生投票数不低于本专业人数的30%),班级评议小组按照等级分配比例(见“政治思想道德分等级的确定”章节)及所得票数高低确定本班每位学生基础分的等级。
(2)两委评定等级:由年级两委及本年级的院两委成员根据考评细则中基础分的评定标准,投票选出本学年思想政治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位学生投票数不低于参评学生总数的30%),年级评议小组按照等级分配比例(见“政治思想道德分等级的确定”章节)及所得票数高低确定参评学生基础分的等级。
(3)班级评议小组评分:班级评议小组根据班级及两委评定的基础分等级,根据考评细则中基础分的评定标准及各等级的分数段设置,按照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如班级与两委评定的等级不一致,参照最高等级评分。)
(4)年级评议小组评分:年级评议小组的评分同班级评议小组。(5)基础分实际得分为班级测评分与年级测评分的平均分。
(三)奖励分的评定标准
思想政治表现的奖励分包含荣誉分、社会工作分及附加分。(奖励分最高不超过20分)
1、荣誉分
(1)在本学年获国家、省、市或校、院荣誉称号(不含奖学金),分别加10分、7分、5分、2分;获得学校嘉奖者,加6分;获得学院或年级嘉奖者,加3分。获得相应级别标兵称号的在相应级别所加分数上再加0.5分。(同一事迹不同级别称号以最高分计,不同事迹获不同称号可累加。)(校三好、精英培训班、职场挑战赛成员之一)
(2)在本学年所在班级被评为校级集体先进称号的,该班班长和团支书每人加3分(任期未满一学年的加2分),其他班委和支委每人加2分(任期未满一学年的加1.5分),班级其他成员加1分。免监考班级享受以上同等加分。获得校级以上集体荣誉称号者(包含校级集体先进标兵等)在相应级别所加分数上再加0.5分,获得院级集体荣誉称号者加一半分。(3)在本学年受校、院通报表扬者每次加3分、1分(同一事迹表扬者以最高分计,不同事迹获表扬可累加)。通报表扬以校、院在网页发布的或者传送的表彰文件为准。
2、社会工作分
(1)担任校、院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校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学生社团联合会主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会长、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会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青年通讯社社长、学生电视台台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校电台台长加8分,学生党支部书记,校、院学生会副主席,校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副主任、学生社团联合会副主席、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副会长、法律援助中心副主任、青年通讯社副社长、学生电视台副台长、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校电台副台长,年级学生会主席、团总支副书记、班长、团支书加6分;校、院团委学生会,校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法律援助中心,青年通讯社,学生电视台,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校电台的各部门部长、院社联主席、年级学生会副主席、年级两委各部门正部长加5分;校、院团委学生会,校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法律援助中心,青年通讯社,学生电视台,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校电台的各部门副部长、院社联副主席、院社联各协会会长、年级两委各部门副部长加4分;校社联各协会会长、院社联各协会副会长、院两委委员及干事、班委及支委其他干部加2分。(任期不满一学年者加一半分)。
(2)有关部门聘用的学生干部表现突出的,由业务指导部门作出鉴定并报学生工作部(处)审定后,由学院酌情给予加分。
(3)兼任数职者,只取最高一项加分,不累加。
(4)凡学生干部民主测评称职赞成率达不到60%,或在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误、或不能履行干部职责的,不评给社会工作分或酌情扣分。
3、附加分
(1)积极参加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突出,被评为文明校园建设积极分子,加3分。本学年宿舍卫生评比获得学校表彰的,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3分。本学年宿舍卫生评比获学院表彰的,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2分。本学年宿舍卫生评比获年级表彰的,宿舍成员每人每次加1分。年级表彰每学期只评前三名,以年级生劳部综合本学期卫生评比总分为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其他同学,由生劳部及自律会部长提出书面申请,经辅导员签字同意后可给予酌情加分。
(2)为国家、学校争得荣誉,事迹突出者(专指与坏人坏事作斗争、抢险救灾、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抢救伤残病人等),酌情加5—10分。(3)积极参加义务献血者,加2分。
(4)积极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服务时间每满20小时加1分,最高不超过5分。(5)一学期满勤者加2分(不计公假),一学年最高加4分。
(6)参加宿舍晚间查房且查房期间无重大事故发生的同学每人每学期加1分。
(四)扣分的评定标准
1、受到留校查看、记过、严重警告、警告等纪律处分者,分别扣7分、5分、3分、2分。受党团纪律处分者,依此酌扣。同一事件受党团纪、行政处分者,不重复扣分。因违反规章制度受校、院或年级通报批评者,分别扣1分、0.5分。
2、每次宿舍卫生评比无人的宿舍,每人每次扣1分。本学年宿舍卫生评比居末尾者,宿舍成员每人每次扣1分。年级每学期只评后三名,以年级生劳部综合本学期卫生评比总分为准。
3、旷课一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一次扣0.5分。一学期累计请假8学时以上者酌情扣1-5分。(不计公假及生病住院者)
4、其他集体活动未经请假不参加者,每人每次扣1分。
5、晚归、夜不归宿者每人每次分别扣1分、2分。
6、周末集中晚点请假者每次扣1分,未请假者每次扣2分。(本条规定自2012-2013学年起执行)
(五)奖励分与扣分的评定
奖励分中的荣誉分和社会工作分由学生本人提交相关证明至年级组织部,附加分和扣分由年级两委相关部门提交相关证明至年级组织部,年级组织部审核之后以班级为单位反馈给班级评议小组,班级评议小组按规定标准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给学生加减分。
(六)政治思想道德分等级的确定
年级评议小组根据政治思想道德分=基础分+奖励分-扣分计算出政治思想道德分的总分。思想政治表现分同时转换成等级制,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根据计算结果,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确定思想政治表现考评等级,其中优秀比例不超过同年级同专业的30%(获得省级以上班集体荣誉称号的不超过40%),良好比例不超过60%。
二、学业表现测评
学业表现分=平均学分成绩+英语、计算机奖励分+创新实践能力奖励分
(一)平均学分成绩
平均学分成绩=(K1+K2+K3+„„+Kn)÷学年所修学分之和 K为每门课程实考成绩×该门课程学分
(二)英语、计算机过级奖励分
1、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者,分别在当学年学业表现中一次性加平均学分成绩2分、4分。
2、通过计算机二级以上(含二级)考试,在当学年学业表现中一次性加平均学分成绩2分。
(三)创新实践能力奖励分(最高不超过20分)
1、获得“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特等奖,团队人均加平均学分成绩15分;一等奖(金奖),团队人均加12分;二等奖(银奖),团队人均加10分;三等奖(铜奖),团队人均加8分。省级特等奖,团队人均加10分;一等奖(金奖),团队人均加8分;二等奖(银奖),团队人均加6分;三等奖(铜奖),团队人均加4分;优秀奖,团队人均加2分。获奖个人的具体加分按照获奖团队加分总分与每个人的实际作用,由获奖团队指导老师与队长商定。国家特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20分,省级特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12分,国家级、省级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相应级别、上一名次获奖团队的人均分。获得校级相应奖项加分为省级加分的一半。同项目多层次获奖,按最高档次加分;不同项目获奖可累加。
2、凡创造发明、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第一创作者每项分别加平均学分成绩20分;获得省级奖励,加10分;获得市、校级奖励,加5分。第二、第三创作者等加分依次减半。同项目多层次获奖,按最高档次加分。
3、专业论文或专业作品在学校认定的A类学术期刊发表,每篇加平均学分成绩10分;在B类学术期刊发表,每篇加8分;在CSCD或CSSCI学术期刊发表,每篇加6分;在其它各类学术刊物(CN刊号)发表,每篇加2分;收入各类公开出版的论文集或作品集,每篇加1分;收入院刊《经济学人》、《经蕾》的学术论文每篇加0.5分。集体创作只加第一作者或以指导老师意见为主。本项最高加分不超过10分。
4、获得国家级专业大赛个人项目一等奖,加平均学分成绩10分;二等奖,加8分;三等奖,加5分;优秀奖,加3分。省级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优秀奖,加2分。获得国家级专业大赛团体项目一等奖,团队人均加平均学分成绩8分;二等奖,团队人均加6分;三等奖,团队人均加4分;优秀奖,团队人均加2分。省级一等奖,团队人均加5分;二等奖,团队人均加 3分;三等奖,团队人均加2分;优秀奖,团队人均加1分。获奖团队个人加分按照获奖团队加分总分与每个人的实际作用,由获奖团队指导老师与队长商定。国家一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10分,省级一等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8分,国家级、省级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团队个人加分不超过相应级别、上一名次获奖团队的人均分。同项目多层次获奖,按最高档次加分,不同项目获奖可累加。
以上专业大赛必须是学校或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参加的专业竞赛,赛事级别参照《福建师范大学校内津贴分配方案》(闽师人〔2009〕29号)及《福建师范大学专题会议纪要》(〔2009〕20号)进行认定;以上创造发明、科研成果、专业论文以及专业作品必须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研究认定。
四、文体表现测评
文体表现测评=基础分+奖励分+扣分
(一)基础分
1、评定标准
文体基础分着重对学生课外文化体育活动进行测评,即测评学生参加学校、学院、年级、班级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情况和平时体育锻炼情况。具体测评表现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分别计80-75分、74-66分、65-60分、59-0分。
2、评定方法
(1)班级评定等级:由班级每一位同学根据评定标准,投票选出本学年文体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位学生投票数不低于本专业人数的30%),班级评议小组按照等级分配比例(参见“政治思想道德分等级的确定”章节)及所得票数确定本班每位学生基础分的等级。(2)两委评定等级:由年级两委及本年级的院两委成员根据评定标准,投票选出本学年文体表现优秀的学生(每位学生投票数不低于参评学生总数的30%),年级评议小组按照等级分配比例(见“政治思想道德分等级的确定”章节)及所得票数确定参评学生基础分的等级。(3)班级评议小组评分:班级评议小组根据班级及两委评定的基础分等级,根据考评细则中基础分的评定标准及各等级的分数段设置,按照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评分。(如班级与两委评定的等级不一致,参照最高等级评分。)
(二)奖励分(最高不超过20分)
1、本学年参加全国、省、校(市)、院文化体育比赛或素质竞赛
(6),分别加5分、3分、2分、1分;获奖者再按名次等级酌加。以校级为例,其他等级依次加倍或减半。校一等加8分,校二等加6分,校三等加4分,校优秀奖加2分。校第一名加8分,第二名加7分,第三名加6分,第四名加5分,第五名加4分,第六名加3分,第七名加2分,第八名加1分。体育项目破国家、省、校(市)、院纪录者分别加6分、5分、4分、3分。
2、本学年公开发表非本专业论文(作品),根据等级和质量每篇加5-1分。在校外纸质媒体上发表的每人每篇加10分,在校外网络媒体上发表的每人每篇加5分。在校报、校团委网站、校学工处网站等校级刊物上发表文章,每人每篇加2分。在院刊《经纶》、《经蕾》、《经济学人》等发表文章,每人每篇加1分。在年级刊物《经彩》、年级记者团QQ空间等发表文章,每人每篇加0.5分。其他校园刊物依此酌情加分。同篇文章在不同等级刊物发表应按最高等级加分,不累加。文章发表数目以年级记者团统计为准,学生本人也可提出书面申请交由年级辅导员审核确定。
3、积极担任学院组织的各类文化演出、体育比赛、学术讲座的观众,每人每次加0.5-1分。参加场次以年级组织部的记录为准。
4、院迎新晚会的主持人每人加1分,参加表演的同学每人每个节目加0.5-1分。参加迎新晚会其他事务并作出一定贡献的,酌情加0.5-1分。以上加分以院文娱部所提供的名单为准。其他类似晚会依次酌情加分。
(三)扣分
凡无故不参加集体组织的文体活动者,每次扣1分。
五、综合素质测评 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分=思想政治表现分×20%+学业表现分×70%+文体表现分×10% 备注:
(1)班级测评小组由班委会、团支部主要干部和学生代表(由全班同学民主推荐产生,不少于考评组1/3)组成。测评小组人数为班级人数的10%。
(2)年级测评小组由辅导员、年级主要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由年级同学民主推荐产生,不少于考评组1/3)组成。测评小组人数为年级两委人数的10%。
(3)各种文化比赛或者素质竞赛加分以奖状为准,并只认准官方组织的盖章。学生社团内部的竞赛获奖不予加分。
(4)其他未尽事宜以《福建师范大学学生素质综合考评办法(修订)》(闽师学工[2012]33号)为准,如本细则与以上文件冲突,以学校的文件为准。(学校文件具体内容文后附录。)
附录1:
A类学术期刊目录(经济学、管理学)
刊名 主办单位
经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世界经济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金融研究 中国金融学会 财政研究 中国财经学会
经济学动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学部 企业管理 中国企业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会计研究 中国会计协会、中国成本研究会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协会、国家统计局统计研究所
B类学术期刊目录(经济、管理类)刊名 主办单位
经济科学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经济学家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 中国经济问题 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 林业经济问题 林业经济 当代经济研究 经济问题 经济问题探索 经济工作通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管理 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与管理研究 经济改革与发展 农业经济问题 中国乡镇企业 国际贸易
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问题 世界经济研究 系统工程 管理现代化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 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等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云南省经济研究所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中共中央编译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管理杂志社 国家计划委员会 北京经济学院该刊编辑部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等 农业部乡镇企业司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贸易 研究所
广州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 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 湖南系统工程协会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财务与会计 财政部
统计与预测 广东省统计学会等 统计与决策 湖北省统计学会等 审计理论与实践 辽宁省审计学会等 中国审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 审计研究 中外管理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审计学会 中国科学技术讲学团等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等
第三篇:社团综合考评评分办法
社团综合考评评分办法
第一条
社团综合考评评分标准共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等级一次对应的分数为:
很好——8-10分
好——6-8分
一般——3-6分
差——0-3分
第二条
社团综合考评分为“社团注册”“社团组织结构”“活动场地报批”“社团骨干培养”“落实社联分配工作”“活动策划”等六个部分。
(一)社团注册
1、该部分考评分为“很好”“一般““差”三个等级;
2、按时上交注册材料,材料按照规定格式、内容完成,评定为“好”;
3、按时上交注册材料,但是材料内容、格式未完全按规定完成,评定为“一般”;
4、未按时上交注册材料,评定为“差”。
(二)社团组织结构
1、该部分考评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社团组织结构明确且健全,能按组织结构吸纳成员,成员分工明确,社团成员名单上交准时、齐全,评定为“很好”;
3、社团组织结构明确,但不健全,能按组织结构吸纳成员,成员分工明确,社团成员名单上交按时、齐全,评定为“好”;
4、社团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但是不能按照组织结构吸纳成员及分配工作,成员分工明确,社团成员名单上交准时、齐全,评定为“一般”;
5、社团无组织结构,不能按照组织结构吸纳成员,成员工作分配混乱,未按时、齐全上交,评定为“差”。
(三)活动场地报批
1、该部分考评分为“很好”“一般”“差”三个等级;
2、按照要求格式填写活动场地申请表,并按照规定时间申请场地,评定为”很好”;
3、场地报批表未按规定格式填写,需要修改或重新填写,但是按照规定时间申报场地,评定为”一般”;
4、场地报批表未按规定格式填写,也未在规定时间申报场地,评定为”差”。
(四)社团骨干培养
1、该部分考评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有健全的社团骨干培养计划和制度,并得到落实,评定为“很好”;
3、有社团新骨干培养计划和制度,并基本落实,评定为“好”;
4、有社团新骨干培养计划和制度,但并未落实,评定为“一般”;
5、没有社团新骨干培养计划和制度,评定为“差”。
(五)完成社联分配任务
1、该部分考评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认真主动完成社联分配的任务,按时上交各类材料,评定为“很好”;
3、认真完成社联分配的任务,并按时上交各类材料,评定为“好”;
4、能够完成社联分配的任务,并按时上交各类材料,评定为“一般”;
5、不能完成社联分配的任务,或未按时上交各类材料,评定为“差”。
(六)活动策划
1、该部分考评为“很好“”好“”一般”“差”四个等级;
2、能够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完成策划,并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活动策划,活动策划按要求附有活动负责人、指导老师签字,评定为“很好”;
3、能够按照规定格式,但内容略有欠缺,并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活动策划,活动策划按要求附有活动负责人、指导老师签字,评定为“好”;
4、能够按照规定格式,但内容有欠缺,并且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活动策划,但活动策划没有负责人或指导老师签字,评定为“一般”;
5、不能够按照规定格式完成策划,评定为“差”。
第二条
由理事会策划部及秘书处相关人员填写社团考核打分表,填写人员需签署本人姓名。
第三条
任何个人不得擅自改动社团考核成绩,对社团考核成绩有质疑者可向理事会咨询。
第四条
社团评比须秉持 “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相关人员须明确自己的责任以及义务。
第五条
具体表格参见附表。
第四篇:综合素质考评工作情况
综合素质考评工作情况
综合素质考评成绩作为在校本科学生评定各类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社会活动积极分子、优秀毕业生等)、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就业推荐等的主要依据之一。本学期综合素质考评工作依据《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学生手册,二0一一年九月编印),我们班严格按照工程技术系领导和辅导员的指示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评出的结果真实,通过考评活动有效地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评审小组名单:
组长:辅导员(李蓉老师)、副组长:班长(万臻臻)
成员:三名学生干部(项忠全、王成、李参军)和两名普通学生代表(冯丽婷、黄海林)
二、评选工作情况:
1、考评前辅导员李蓉老师召开班委会,布置考评各项工作,强调考评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完成考评各项任务。
2、2月15日,我们班成立考评小组,通过辅导员老师组织全体学生认真学习《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考评办法》学生按照规定的标准及条件进行自评,并附依据材料(各类获奖证书原件等)上交班级考评小组。
3、2月16日,班级考评小组审核、公示。我们班考评小组审核、初评,将我们班学生综合素质评分由高至低进行排序,并按照学生综
合素质考评程序统一录入数据。
4、2月17日,班级综合素质考评反馈情况。在经过公示后,我们班全体无异议。
打印初评结果在全班张榜公示一周无异议,由辅导员李蓉老师核准签字,并附依据材料上报工程技术系。
总结,学生综合素质考评成绩直接关系到我们班学生的各类评优评奖,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辅导员李蓉老师及综合素质考评小组成员高度重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杜绝弄虚作假和打人情分的现象,做到公正、公平、公开。本次班级综合素质考评在同学们和辅导员李蓉老师的监督下圆满完成。
班级:10级材料本1班
时间:2012年2月18日
第五篇:员工综合素质考评(本站推荐)
员工综合素质考评
1、热爱公司,关心公司发展,无离开公司的意向。
2、服从领导,听从安排,工作中不挑肥拣瘦,不盲目攀比,不弄虚作假。
3、以公司为家,不散播对他人或公司不利的话,不做对他人或公司不利的事。
4、为人诚实、作风正派、言行一致、勇于担当,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接受他人批评。
5、日常关心同事,爱护公物、吃苦耐劳。
6、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操作规程,能优质高效完成本职工作。
7、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无违章违规现象。
8、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不消极怠工,不敷衍了事。
9、工作中坚持原则,按章办事,不做侵犯他人或公司利益的事。
10、能主动积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