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时间:2019-05-13 09:1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第一篇: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

关于我县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

及防治措施研究报告

棉花是我县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稻改棉步伐加快,棉花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已经成为广大棉农密切关心的问题。1998年之前,我县棉花基本上是常规棉,棉铃虫成为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害虫,1998年棉铃虫大发生,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甚至绝收。1998年以后,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棉花病虫发生情况有所改变,棉铃虫不再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棉叶螨、棉蚜发生呈中等至中等偏重发生趋势(2009年中等偏轻发生),斜纹夜蛾的发生危害程度已大大超过棉铃虫。2003年、2007年三代斜纹夜蛾均呈中等偏重发生态势。近年来,棉盲蝽发生程度加重,已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下面就目前棉花的几种主要病虫发生情况、防治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棉花苗床病害

我县几个棉花主产区调查表明:棉花苗床期病害轻发年份死亩率为 3.5-10.2%,一般年份10.7-17.2%,重发年份15.3-41.8%,最多达60%以上。直接影响棉花生产,加大种棉成本。引起死苗的病害95%以上为棉立枯病和棉炭疽病。

1、症状 立枯病主要症状是幼苗茎基部发病,产生淡黑色、褐色凹陷病斑,然后迅速向四周扩展,逐渐变黑,病部缢缩,子叶垂萎,幼苗枯倒死亡;炭疽病主要症状是棉苗出土前被害,导致幼根、幼芽变褐发病,先产生红色纵裂条痕病斑,后扩大成皱缩状红褐色病斑,严重时幼茎皮腐烂,幼苗枯死。子叶感病在叶

缘产生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

2、发生原因

棉花苗床病害的发生发展与种子质量、病菌数量和播种后棉苗所处的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瘪籽、嫩籽、虫蛀籽、杂籽多的种子,播种前又未晒种和进行药剂处理,出苗率低,抗逆性差,苗床病害发生重。播种后雨水多,气温低,造成棉苗生长缓慢,病菌繁殖快,病害发生亦重。

3、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①苗床选择。选择通风,光照条件好的田块作为苗床。②适时播种。抓住温度相对稳定连续7天以上晴好天气抢晴播种,做到一播齐苗,出苗率达70-80%时,进行通风、炼苗、晒床。此外,播种前精选籽粒饱满的种子晒种1-2个太阳,在杀灭病菌的同时提高种子发芽率。③苗床水分管理。播种前一次性浇足苗床水。盖籽土选用干细土,厚度1厘米。晒床过程中,要使棉苗红茎与绿茎各占一半。控制苗床水分,降低苗床温度,培育壮苗。(2)化学防治。苗床齐苗后5-7天,用药防治一次,间隔10天左右再防治一次。防治药剂种类有80%多菌灵超微粉、70%代森锰锌以及70%甲基托布津等。

二、棉铃虫

棉铃虫常年在我县发生五代,除第一代在马铃薯、豌豆等作物上发生外,其它各代都可在棉田发生,主要发生在棉花生长中后期,主要以幼虫为害棉花的繁殖器官,造成蕾、花、铃的大量脱落,一头幼虫一生能为害十多个蕾铃,食量大,繁殖力强,易暴发成灾。1998年我县四代棉铃虫大发生,造成我县棉花大面积减产,部分田块甚致绝收。1998年后,我县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虫棉,由于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因此,近年来,棉铃虫的发生程度偏低,已经成为棉花上的次要害虫。

防治方法

因抗虫棉保持着对棉铃虫的抗性,一般二代不需防治;三、四、五代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整枝打顶等农事活动,人工除去一部分卵和幼虫。对百株低龄幼虫量达10-15头的棉田开展药剂防治。防治药剂主要有硫丹、甲维盐、虫酰肼、氟铃脲、阿维菌素等。

三、斜纹夜蛾

2000年以前斜纹夜蛾一直是棉花上的次要害虫,随着棉铃虫种群数量下降,开始成为对棉花生长威协最大的害虫之一。斜纹夜蛾在我县棉田常年发生三代,以 7-8月份发生数量最多,为害严重。该虫是一种喜温而又耐高温的害虫。各虫态的发育适温为28-30℃,但在33-40℃的高温下,生活也基本正常。

防治方法

斜纹夜蛾低龄幼虫历期短,且世代重叠现象严重,防治难度较大。

1、农业防治。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摘除卵块和人工捕杀幼虫。

2、化学防治。百株有初孵幼虫1窝时,采用药剂防治,防止其扩散,防治药剂参照棉铃虫。

四、棉叶螨

棉叶螨在我县常年发生18代左右,世代重叠现象严重,每年约有3-5个发生危害高峰期。第一次高峰常在5月中下旬,早播空闲田棉花受害较重。第二次高峰在6月中旬,此时若梅雨量大,雨日多,发生轻,反之发生重。第三次高峰在7月中、下旬,此时已出梅,气温回升,伏旱明显,种群密度大,是猖獗成灾造成大面积红叶的时期;第四次高峰在8月上、中旬,如果伏旱之后接着秋旱,前期防治不彻底的棉田往往发生严重,不能掉以轻心;第五次高峰发生在9-10月间,多发生在植株嫩

绿的棉田,一般年份影响不大。

1、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是影响棉叶螨种群消长的决定因素。干旱并具备一定的风力是其繁殖和扩散最有利的条件。从我县常年降雨量的分布来看,5-6月份的雨日较多,雨量较大,加上在此期间棉苗矮小,很容易受暴风雨携带泥水的冲刷和粘附,使棉叶螨死亡率高达90%以上,大大

推迟和削弱了棉叶螨的发生数量和危害程度。因此,棉花生长期降雨量的大小往往成为衡量当年棉叶螨发生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温度和风力来看,7-8月份正是我县高温和南洋季风多的季节,是其繁殖和扩散极有利的时机。扩散高峰期一般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2)寄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棉叶螨的螨源主要来自杂草寄主。凡杂草寄主多,分布广则其越冬种群基数和春季的繁殖数量就大。这些杂草寄主上繁殖的棉叶螨繁殖到一定数量将陆续向棉田扩散,为害棉花。(3)施肥水平和棉株长势。施肥水平高,棉株生长健旺,叶片浓绿质厚,棉叶螨的繁殖数量和速度明显受到抑制,一般比施肥水平差的棉田螨量低4-5倍。施肥水平差的棉田,由于营养不足,棉株瘦小,荫蔽度差,体内体外水分极易蒸发,造成高温低湿的小气候,另外,棉株体内的内含物转变为糖类,有利于棉叶螨的生存繁殖,故受害严重。(4)天敌。捕食棉叶螨的天敌主要有食螨瓢虫、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等。天敌对棉叶螨种群数量的抑制效果非常明显,因此保护和利用天敌是控制棉叶螨为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主要措施有:清洁棉田,冬春时清除棉田内、外杂草。对受害田增施速效肥料,促进棉株生长发育,增强抗螨能力。(2)化学防治。防治棉叶螨的药剂主要有哒螨灵、单甲脒、双甲脒、三唑锡、阿维菌素等,其中阿维菌素防效高,对天敌安全,而越来越被广泛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仍会是防治棉叶螨的首先药剂。

五、棉蚜

棉蚜在我县一年发生20-30代,且世代重叠严重。越冬寄主主要有木槿、野蔷薇、梨树等,早春在寄主作物上繁殖2-3代后于4月上旬开始迁入棉花苗床,为害棉苗,6月上、中旬,棉花现蕾初期,是棉蚜为害第一高峰期。6月中、下旬,随着梅雨季节来临,蚜群密度迅速消退。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梅雨结束后常出现伏旱天气,蚜群增殖速度加快,出现第二为害高峰期。

1、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棉蚜在田间的数量消长与气候条件、天敌和抗药性有密切关系。(1)气候条件。棉蚜发生的最适温度为17.6-24℃,相对湿度在70%以下。一般5、6月份的温度均适于棉蚜的发生,此时如果天气干旱少雨,往往会导致棉蚜大发生。棉花苗期的雨量、雨日和降雨强度是左右棉蚜为害轻重的关键因子。(2)天敌。棉蚜天敌种类多达200多种,其中主要有棉蚜茧蜂、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中华草蛉、草间小黑蛛等。天敌对棉蚜的控制效果明显,能有效抑制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3)抗药性。伏蚜的猖厥为害除了气候适宜外,棉蚜的抗药性增强也是其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上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杀虫剂防治苗蚜,棉蚜抗药性发展很快,防治效果降低,同时这些农药对棉蚜的天敌杀伤力大,天敌被大量杀死,破坏了棉田的生态平衡,以致伏蚜在失去天敌的控制作用下为害严重。90年代中、后期,吡虫啉类药剂因其对棉蚜防效高,对天敌安全而被广泛使用,使棉蚜一度成为棉花上的次要害虫。但近年来,棉蚜对吡虫啉类药剂抗性明显增加,使用剂量在不断加大。对棉蚜的控制效果不断下降。

2、防治方法

主要以药剂防治和保护利用天敌为主。减少施药次数,坚持达标防治的原则。防治药剂主要有吡蚜酮、烯啶虫胺、噻虫腈等,这些药剂对棉蚜防效高,作用时间长久且对天敌安全。

六、棉盲蝽

危害我县棉花的棉盲蝽主要是绿盲蝽和中黑盲蝽。两种盲蝽均以成、若虫刺吸寄主植物的嫩头、生长点或幼嫩果实上的汁液,棉株不同的生育期、不同器官受害后表现不同。子叶期棉苗被害,顶芽焦枯变黑,形成仅剩子叶的无头苗;真叶

出现后,顶芽被害枯死,不定芽丛生变成多头苗,或被害顶芽展开成为破叶丛;幼叶被害,出现黑褐色斑点,叶展开后破碎,称为“破叶疯”;幼蕾被害,由黄绿色变黑,2-3天后干枯脱落;中型蕾被害,苞叶上产生黑褐色斑点,不久苞叶张开脱落;大蕾被害后在花瓣上呈现黑褐斑,一般不脱落,但花瓣不能正常开放;幼铃被害,轻的被害处呈水渍状黑褐色斑点,并形成畸形铃,重的僵化脱落;顶心和边心被害,枝叶丛生疯长,称为“扫帚苗”。

在棉田,绿盲蝽危害的重点时期是苗蕾期,棉花嫩头受到严重破坏后造成“公棉花”、“破叶疯”,植株徒长致后期结铃稀少;中黑盲蝽主要危害繁殖器官,几乎不危害营养器官,因此危害重点时期是蕾铃期,造成蕾铃大量脱落或畸形,严重影响产量。

棉盲蝽白天停栖在植株叶背,夜晚活动取食和产卵,但阴雨天能全天活动。盲蝽象是一种喜温好温性害虫,因而其发生状况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绿盲蝽发生的适宜温度18-29℃,相对湿度在85%以上;中黑盲蝽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80%以上。6-8月间雨量大、雨日多棉盲蝽危害重、反之则轻。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合理间、套、轮作,清除棉田内外杂草,减少虫源基数;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棉花生长稳健;合理化学调控,忌偏施氮肥,防止棉花疯长;及时打顶去边心,消灭其中潜伏若虫和卵;出现多头苗时及早进行人工整枝,留1~2枝壮秆,加快棉株生长补偿损失。

2、化学防治:①防治适期。2~3龄若虫高峰;②防治药剂及方法。苗床期可选用80%敌敌畏拌干细土,于下午3~4时均匀撒入床内盖膜过夜;大田期可选用丙溴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敌敌畏、灭多威等药剂于上午9时前或傍晚对水喷雾(阴天可全天施药)。

第二篇:小麦穗期病虫发生与防治工作汇报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与防治工作汇报

(滁州市农业委员会 2008-4-17)

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380万亩。主导品种,春性品种以扬麦12号、扬麦

15、皖麦33、54为主,半冬性品种以烟农

19、皖麦50、泛麦5号、邯郸6172等为主。据苗情监测,目前全市小麦已进入抽穗期,4月18-29日陆续进入扬花期。

一、午季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

1、小麦赤霉病。预计中北部沿淮麦区中等发生3级,南部麦区中等偏重发生4级,全市发生面积约180万亩。预报依据:①菌源充足,菌量偏高。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4-10日调查,田间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一般7.35-17.39%,枝带菌率一般1.25-3.86%,超过重度流行指标。②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扬花期两期吻合度高。受冬季雨雪低温影响,小麦易感生育期拉长,田块内、田块间抽穗扬花期延长,增加了两期吻合度。定远、凤阳、天长4月10日镜检,赤霉病子囊壳成熟度指数较高,结合4月中下旬温湿度推算其发育进度,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4月18-26日基本吻合。③气候条件对赤霉病发生较为有利。4月中旬中期连续阴雨天气,下旬后期将有冷空气活动,降雨量较常年略偏多且气温略偏高。④品种抗病性较差。我市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大多易感赤霉病。

2、小麦穗蚜。预计小麦穗蚜中等发生3级,局部田块中等偏重,发生面积约160万亩。据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10-11日调查,目前田间虫量较低。有蚜株率一般3.3-23.5%,较常年减少10-46%;百株蚜量一般40-320头,较近三年同期减少27.5-73%。如果5月上中旬雨水偏少气候干旱、温度偏高时,将有利于小麦穗蚜快速增殖增长。

3、小麦纹枯病。小麦纹枯病中后期将进一步垂直向上发展,严重度上升到3-4级,发病面积90万亩。目前小麦纹枯病已经普遍中等发生,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8-11日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株率一般11.6-33.7%、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2-34%,侵茎率1.6-7.8%,病情指数2.72-8.2;大田普查病田率一般62-82%,病株率一般19.2-28%、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7.4-23.8%。

4、小麦白粉病、锈病。预计小麦白粉病轻发至中等偏轻发生1-2级。目前小麦白粉病发病较轻,据南谯3月26日、定远4月8日调查,病田率分别为25%、0.01%,病株率分别为1.5%、0.25%,与近三年同期比较分别减少24.24%、76.64%,病叶率0.42%、0.02%。小麦锈病轻发生1级,目前大部分麦区仍未见锈病病株。

5、小麦吸浆虫、粘虫。预计小麦吸浆虫轻发1级,沿淮常发麦区部分田块中等偏轻发生2级,成虫羽化盛期4月18-23日。4月10日明光、凤阳淘土调查,分别挖取样方130个、125个,平均每样方有虫0.15头、0.7头,比近三年同期均值较低。小麦粘虫轻发生1级,小麦粘虫近几年在沿淮常发区均轻发生。

6、油菜菌核病、霜霉病。油菜菌核病中等偏轻至中等发生 2-3级,发生较重田块严重度将进一步上升。全椒4月13日调查,叶病株率20.1%,侵茎率2.2%,病情指数3.6。油菜霜霉病中等发生3级,部分田块中等偏重发生4级。

二、总体防治技术方案

1、防治策略:加强田间管理,适时科学药控。病害以预防为主,虫害达标防治。重点突出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小麦高产攻关项目示范区,大片、大户、国道沿线,采取“一刀切”进行普遍药剂防治。

2、防治任务和目标:小麦病虫防治面积480万亩次,占应急防控比例85%以上,病虫处置率9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内,其中小麦赤霉病病穗率控制在8%以下,小麦纹枯病病茎率控制在10%以下,穗蚜百穗蚜量控制在800头以下;油菜病虫防治面积90万亩次,应急防控比例70%以上,处置率60%以上,危害损失控制在10%以内。

3、防治对象:主治小麦赤霉病、穗蚜,兼治纹枯病、白粉病、锈病、吸浆虫、粘虫等。

4、防治时间:于4月18-28日小麦主扬花期,集中时间开展药剂防治。穗期蚜虫根据蚜量在5月上中旬进行达标肥药混喷防治。

三、落实方案及防治行动情况

1、领导重视,落实防治任务。各级农业部门高度重视,以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为重点,启动病虫防治预案,精心组 织,落实防治任务、划定责任区域,部署防控工作。4月17日市农委发出明电《关于开展午季作物中后期主要病虫防治工作的通知》,计划4月22日召开全市小麦中后期病虫防治现场会。各县市区分别成立了以分管县区长为指挥长的午季作物重大病虫防治指挥部,各地农委分别以政府名义下发明传电报《关于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凤阳县4月16日召开了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会议,会上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时金发要求要把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抓实抓好,县农委主任许华新就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全椒、明光计划4月20日和21日召开小麦赤霉病防治现场会。

2、强化预警监测,认真会商发布。各地加强了对小麦、油菜中后期重大病虫害监测工作的领导,植保部门认真开展系统调查与大田普查,准确掌握小麦赤霉病、锈病、蚜虫,油菜菌核病等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病虫预报。市植保站4月14日召开全市午季作物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会商会,及时预报了2008年午季作物主要病虫将中等至中等偏重的发生趋势,制定了病虫防治技术方案。各县市区植保站也相继发布了以小麦赤霉病为主的穗期病虫情报,并制作一期小麦赤霉病电视预报播放。

3、传递防治信息,普及防治技术。各地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农网等媒体,迅速传递病虫防治信息和技术。滁州市农业信息网及时发布病虫信息与技术。明光市已印发明白纸 2万份,电视滚动字幕计划从4月18日开始连续播放一周,电视广播技术讲座正在进行。凤阳县4月16日印发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1万份。来安县电视台制作病虫防治节目2期,召开农技人员和经营户病虫防治会议2次,植保站举办培训班13次,广泛宣传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各县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普及推广重大病虫防治技术,切实加强进村入户的技术指导。凤阳组织10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小麦赤霉病防治,并要求每个农技人员要抓100亩的防治示范片。天长市植保站4月15日组织6个技术小组协同乡镇农技人员下乡到村、到田头,分类指导防治工作。南谯区4月17日在电台开播小麦赤霉病防治讲座,计划4月22日在“滁州日报南谯新闻版”刊登宣传小麦赤霉病防治信息,乡镇有线电视台将以滚动字幕形式宣传防治技术要点。

4、抓好防治示范、推行专业化防治。各地分别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示范工作,引导、扶持发展专业化防治队伍,大力开展专业化防治。明光古沛镇植保服务队集中采购农药统防统治面积5000亩。凤阳在府城镇及枣巷乡建立2个万亩小麦赤霉病防治示范片,在刘府、殷涧、大庙、总铺、官塘建立5个1500亩的防治示范片。天长市植保站应急防治专业队已落实140台机动弥雾机和4台担架喷雾机,3.9吨40%多菌灵将分别在2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片中进行集中统防统治示范,截止4月17日上报落实23个统防专业队,冶山镇和金集镇的示范片已开展 防治近千亩。

五、赤霉病防治专项农药已发放落实到位。省农委分配给我市的防治小麦赤霉病9吨多专项农药,已经按照省农委要求分发于明光、天长、凤阳三市县,三县项目区各乡镇分管领导和农技站长负责发放到村队,项目核心示范区重点乡镇统一领取专用药剂。为确保项目落实,农户领取药剂时要签名盖章,注明领取村队、数量、规格等。

六、开展农药市场专项检查。市县两级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已加强对以小麦赤霉病等中后期总体防治用药配方监管,同时配合农业部农药管理年,大力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4月下旬计划开展两次大规模的杀菌剂、药肥市场专项工作检查,重点突出赤霉病、肥药混喷制剂监管,同时做好农委推荐用药的宣传和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推广。

第三篇:2008年农作物病虫发生与防治总结格式

2008年农作物病虫发生与防治总结格式

一、主要病虫发生防治概况

1、为了汇总统计方便,请将病虫归为以下几类:

小麦病虫、玉米病虫、棉花病虫、蔬菜病虫、果树病虫、马铃薯病虫、暴发性病虫(包括蝗虫、粘虫、草地螟、高粱蚜等)、其它常发性病虫(如地下害虫、二十八星瓢虫等)。

2、先对每类病虫发生的总体情况进行概述:包括发生程度、发生面积(病害发生面积),虫害发生面积)、防治面积,挽回损失(吨)、实际损失(吨)、主要特点(与常年相比)等。

3、在每类中选取主要病虫害详述。包括具体病虫发生面积(万亩)

防治面积(万亩)

挽回损失(吨)

实际损失(吨)发生区域(县数)重点发生区(地(县)名)发生程度

与上年比增减(%)(发生面积、防治面积);发生情况、特点、防治概况等;

二、全年病虫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概括当地全年病虫发生特点。

从虫菌源因素、气象因素、生态环境、人为因素等方面出发对病虫发生原因做详尽分析。

三、在侧报工作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包括

1、常规工作:病虫监测情况、预报发布(份数、准确率)、虫情汇报情况等

2、可视化工作(电视预报)进展与突破等

3、宣传培训工作

4、小麦条锈病勘界工作

5、…………………… 目前测报工作中存在问题 下年测报工作计划

四、在防治中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技术措施

1、防治示范

国家级(个数、面积)

省级(个数、面积)

市、县级(个数、面积)

示范区效果

保产效果:对照产量

综合防治区产量

示范区增产量

生态效益: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示范区总产投入农药量

节省人工(个)经济效益:按最低保护价折算保产量效益、农药按市场价、人工按当地劳动秘市场价计

2、专业应急防治

投入专业防治队人数

出动机械台套数

防控制面积(万亩)

主要防控对象

3、技术储备或开发

新农药试验

品种数

试验数

效果简述

新药械应用试验:药械名称、试验数、效果简述 综合防治技术:

(二)防治资金筹措

中央补助(万元)

省级财政(万元)

地、县投入(万元)

(三)组织保障措施

领导批示(次数)

督导组(省、地县)(个)

文件(省厅、地县)

(四)防治行动和宣传培训现场会(次数)(省、地县)(份数))

培训班(人次)宣传品(电视、广播、资料等

第四篇:棉花病虫害发生防治技术总结

棉花病虫害发生防治技术总结

潍坊市植保站

今年我市棉花种植面积75万亩,病虫害综合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其中二代棉铃虫大发生,三代棉铃虫、棉苗蚜中等偏重发生,棉花苗期病害、棉花伏蚜中等发生。棉花绿盲蝽象、烟粉虱中等偏轻发生,棉花铃病、黄萎病小发生。

一、病虫发生实况

1、二代棉铃虫大发生,发生面积75万亩,防治面积 75 万亩。今年棉铃虫一代成虫较去年黑光灯下晚见蛾5天,前期田间落卵量少,后期田间落卵量较大,全代田间系统累计卵量963粒,大田百株虫量3.2头。由于目前都是种植的抗虫棉,虽然田间落卵量较大,但田间虫量不大,对棉花危害较小。

2、三代棉铃虫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0万亩,防治面积70万亩。田间系统百株累计卵量64粒,百株虫量3头。其发生较轻的原因为:7月中下旬潍坊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偏多31%,并且降雨次数多,降雨强度大,对三代棉铃虫发生不利。

3、棉花苗蚜中等偏重发生,发生面积75万亩,防治面积75万亩。由于去年冬天较冷,在潍坊连续低于-7℃的天气有47天,是近10年以来的第一个冷冬年,致使蚜虫的天敌越冬存活基数为常年的30%;由于今年春季蚜虫天敌数量少,不能有效的控制春季棉田蚜虫危害。另外采用膜覆盖的棉田,棉花还没有放风时蚜虫就开始危害棉株,由于地膜的 1 原因,棉农没法进行防治,也是造成棉田蚜虫发生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5月中旬调查棉苗卷叶株率达到25-32%,严重地块卷叶株率达到41-57%。

4、棉花苗期病害中等发生。由于今春气温回升较慢,致使春季棉花苗期病害发生较重,5月中旬调查,棉田死苗率都在8-12%之间,严重地块,死苗率达到20%以上,病苗率达到90%以上。发病重的原因是春季地温较低,以及连续多年重茬种植棉花所致。

5、棉花伏蚜中等发生,发生面积50万亩,防治面积50万亩。今年棉花伏蚜发生危害程度轻于常年,也轻于去年,一般棉田防治2-3次,比以往年份减少用药次数1-2 次。今年棉田伏蚜发生轻的主要原因是:7月份潍坊地区降雨多,降雨强度大,不利于棉花伏蚜的发生。由于今年加大了生物农药的宣传推广力度,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使用量加大,田间天敌数量明显增加。今年7月上旬调查,棉田百株天敌总量折合天敌单位12.6个,是历史上同期棉田天敌量最高的一年。

6、棉花绿盲蝽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0万亩,防治面积30万亩。过去由于棉农疏于防治,致使棉花绿盲蝽危害严重。最近几年加大了宣传力度,棉农逐渐认识到了棉花绿盲蝽危害的严重性,防治力度加大,其危害程度逐渐降低。7月中旬调查,被害株率为11%—17%,破叶率达到37%,百株残虫量7.1头,最高12头。以前棉农防治一次,棉田一般10—15天棉盲蝽不造成危害,今年最多不超过7天。防治药剂当前除了部分菊酯类复配农药外,主要用75%氟虫氰 2 进行防治,棉盲蝽的抗药性增长迅速。

7、棉田烟粉虱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3万亩,防治面积3万亩。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调查,上中下三叶烟粉虱平均比常年下降了17.6%、21.3%、36.5%,比去年下降了21.7%、31.2%、43.5%。

8、棉花铃病小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防治面积9万亩。今年我市降雨量主要集中在7月份和8月上旬,进入8月下旬以后,降雨量少且阴天日数少,使得我市棉花前期生长稳健,后期光照充足,棉花铃病发生轻,田间调查,一般棉田烂铃率都低于2%以下。

9、棉花黄萎病小发生,发生面积9万亩。8月中旬田间调查平均病株率7-15%之间,但是发病程度都在3级一下,分析其原因除气候因素外,抗病品种的推广种植起着重要作用。

二、防治活动情况

1、加强棉花病虫预测预报工作

为及时掌握棉花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市及各县市区植保站固定2-3名技术人员从事测报工作,深入田间调查记载病虫发育进度,结合气候条件,对主要病虫害做出发生期、发生量预报,指导农民科学防治。先后发布了上半年病虫发生趋势预报、棉花苗期病虫害预报、二、三代棉铃虫发生发生预报、棉花花铃期病虫害预报,预报准确率95%。并通过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扩大了病虫预报覆盖率。

2、加强防治技术指导。根据我市棉花病虫发生情况,3 制定下发了棉花病虫防治技术意见,在病虫发生期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防治工作,推动了棉花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3、大力推行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农业措施,包括选用抗耐有害生物品种,合理轮作;二是物理措施,大力推广了灯光诱杀、生态防治等措施;三是生物防治,通过利用抗生素防治病虫害,以达到保护利用天敌,减轻了病虫危害的目的;四是科学使用农药,在化学防治技术上,注意对症下药,提倡轮换用药、混合用药,同时采用低容量法和弥雾法施药。在预报准确的基础上,严格掌握不同病虫的防治适期,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2008年11月7日

第五篇:浅谈水稻病虫防治的措施及方法

浅谈水稻病虫防治的措施及方法

摘要:近年来水稻的病虫害逐渐增加,影响了水稻的正常产量和种植,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为把病虫危害程度控制到最低限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当前水稻常见的病虫害浅谈一下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及方法。

关键字:水稻;病虫防治;措施方法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水稻生长期间,由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导致了病虫害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也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与方法积极防治水稻常见的病虫害,保障水稻的产量。

一、水稻病虫防治的措施

1.重视防治督查,落实领导责任

流行性水稻稻瘟病、白叶枯病,迁飞性的稻飞虱、粘虫,以及常发性的水稻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等是在在水稻生长期间流行的重大病虫灾害。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监测预报,落实重大病虫预警制、值班制,及时准确发布病虫监测预报,对重大病虫、重要区域、重点品种,抓住病虫防控的关键时期科学防治。相关领导部门应该成立重大病虫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重大病虫防治责任制落实到实处,及时上报并通报水稻重大病虫防治情况与防治效果,有效控制重大病虫危害,确保水稻生产安全,为完成全年粮食增产目标做出应有贡献。

2.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主要病虫的重发区域开展培训,在防治关键时期,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移动网络、简报等多种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指导和发动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进田率。同时加强专家对农民水稻种植的技术指导,专家可以深入农村为农民进行技术指导,为农民提供新的种植技术或者是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提高水稻的种植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进行水稻病虫害的治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3.突出重点,科学防治

突出重点病虫防治对象。水稻要以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螟虫、稻飞虱、粘虫为重点防治对象;玉米要以玉米螟为重点防治对象。工作要抓早、抓实,及时规划落实到村组,抓好防治试点和示范,搞好防治技术宣传落实。此外要抓住防治关键时期采取关键技术措施。在移栽前搞好药剂浸秧和带药移栽,在防治中要讲究效益,保护环境,对病虫害的治理尽可能的进行总体防治与兼治,避免多次施药,以提高防治工作的整体效益。

4.合理安排品种布局,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避免在同一区域种植单一品种,做好不同抗源品种、不同抗性机制的合理布局,提倡布局上要优良品种当家,以利于提高抗性基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再者充分发挥生物多样性控害作用,大力推广杂糯间栽,多种作物插花种植,也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控制病害进行远源品种混播。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

抓好水稻病虫防治是保证农业生产稳产增收的一个关键措施,现在针对一些常见的病虫害,详细介绍一下它们的具体防治技术:

1.稻曲病。该病主要对水稻的穗部的谷粒造成危害。在受害谷粒内形成孢子座,然后破裂散生病菌的厚垣孢子,病菌以落入土中菌核或附于种子上的厚垣孢子越冬。翌年菌核萌发产生厚垣孢子,厚垣孢子再生小孢子及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

防治要点:选用适合本地的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增施钾肥,补施硼、锌肥。抽穗前 5~10 天每亩用 20%粉锈宁乳油 75 毫升或12.5%灭黑灵可湿性粉剂 50 克或 12.5%纹霉清水剂 150 毫升加水喷洒 1~2 次。

2.三化螟。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春季气温适宜时,化蛹羽化飞往稻田产卵。螟蛾产卵具有趋嫩绿习性,水稻处于分蘖期或孕穗期,或施氮肥多,长相嫩绿的稻田,卵块密度高。刚孵出的幼虫从孵化到钻入稻茎内需 30~50 分钟。在水稻分蘖期,由于稻株柔嫩,此时蚁螟很易从近水面的茎基部蛀入,而在孕穗末期,蚁螟则在露出稻穗的进行侵入。被害的稻株,多为 1 株 1 头幼虫,每头幼虫多转株 1~3 次,以 3、4 龄幼虫为盛。幼虫一般4或5龄,老熟后在稻茎内下移至基部化蛹。

防治要点:选择螟害轻的稻田或旱地作绿肥留种田。减少水稻混栽,选用良种,调整播期,使水稻生产的重要时期避开蚁螟孵化盛期。每亩有卵块或枯心团超过 120 个的田块,可防治 1~2 次;60个以下可挑治枯心团。在蚁螟盛孵期内,破口期是防治白穗的最好时期。破口 5%~10%时,施药 1 次,若虫量大,再增加 1~2 次施药,间隔 5 天。可用 3.6%杀虫单颗粒剂,每亩 4 千克撒施。用 50%杀螟松乳油,每亩 100 毫升,加水75千克喷雾。

结束语:

水稻最为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水稻种植的普及,水稻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也有所增加,严重影响了水稻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同时由于当前农民在种植水稻的过程中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未能得到比较好的效果,无疑对水稻种植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今后的水稻种植中应该重视并做好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更好地保障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姜华,程玲娟,方宇,等.水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8(22).[2]蒋春艳,陈淮川.水稻重大病虫害主推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杨剑峰.水稻虫害的综合防治[J].农技服务,2010,11.

下载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棉花主要病虫发生情况及防治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08年泰宁县农作物病虫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

    2008年泰宁县农作物病虫发生与防治情况总结 泰宁县植保植检站 今年我县农作物病虫害属中等发生。全县累计发生病虫草鼠40.15万亩次,防治55.12万亩次。其中水稻播种面积约13.8......

    乌苏市201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

    乌苏市201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 一、基本种植情况: 2011年,我市总播面积124万亩,其中棉花79.1万亩,玉米11.7万亩,加工番茄7.8万亩,小麦15.2万亩(冬小麦12万亩春小麦3.2......

    农作物病虫防治总结

    创先争优促业绩 示范推广求实效 2010年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工作总结 2010年我站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我站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新兵训练伤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军事训练是和平时期部队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根本途径。新兵刚到部队,由于身体和心理素质不够成熟,随着训练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如......

    有关杨树病虫无公害防治论文[本站推荐]

    论文关键词杨树;病虫害;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摘要阐述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介绍杨树烂皮病与杨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措施,以期指导杨树产业发展。杨树是东海县最主要......

    水稻秧田期病虫防治意见

    病 虫 情 报 第八期 宜兴市植保植检站编印2014年5月29日水稻秧田期病虫防治意见 麦田一代灰飞虱虫量高,大螟、二化螟、水稻黑条矮缩有上升趋势。秧田期是防治灰飞虱、控制水......

    食用菌无害病虫防治新技术

    食用菌无害化病虫防治新技术 顾名思义,“无害化”即指的是在食用菌生产的全过程中,无论栽培户是采取的积极预防的用药体制,还是在病虫害发生之后,消极的用药剂治疗,其生产的产品......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工作

    四、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工作 (一)、2013年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控省财政支农资金使用决算报告。 (二)、贵州省财政厅、农委(黔财农[2013]47号)文件下达我县2013年中央财政重大农作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