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管理的通知
【发布单位】81702
【发布文号】湘政发[1997]17号 【发布日期】1997-06-11 【生效日期】1997-06-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管理的通知
(1997年6月11日湘政发〔1997〕17号)
各行政公署,自治州、市、县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近几年来,我省自然灾害频繁,因灾造成的损失很大,严重制约了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抗灾救灾管理,对于减轻灾害损失,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管理,根据国务院国发〔1997〕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明确抗灾救灾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一)坚持防御为主、救助为辅、自力更生、生产自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方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工作,灾后要不等不靠,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开展生产自救、互助互济、重建家园。提倡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积极参加保险,建立多层次、相互联系的农村专项保险基金和农村灾损补偿制度。民政部门要在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进一步办好农村救灾合作保险、扶贫储金互助会、储粮会。要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支援灾区。
(二)坚持地方自救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各地要确立自救为主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做好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准备工作。要根据历年的灾型损失情况,在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抗灾救灾资金,并根据本级财力增长情况逐年有所增加。今后发生特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中央和省给予适当补助;发生较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原则上由行署和州、市、县政府负责解决;发生一般性自然灾害所需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必须立足依靠当地集体和群众自行解决。
(三)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中央和省用于特大自然灾害的抗灾救灾补助资金、物资,各地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突出重点,在逐级核实灾情、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救济方案。
二、二、规范抗灾救灾工作行为
(一)明确报灾程序。各地灾情统计口径必须一致,不得任意夸大或缩小,上报灾情必须实事求是,统一由各级政府核实后,以文电的形式逐级向上级政府或政府救灾办公室报告,并分别抄送上级政府的有关主管部门,报灾文电,必须由政府领导签发,严禁越级上报。要建立灾情调查审核制度,对于虚报灾情的要严肃查处。
(二)健全灾情汇报审批制度。各地原则上不要组织汇报团(组)来省汇报灾情,应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本地的抗灾救灾工作。如确需派人向省政府汇报,须先由行署和州、市政府报告省政府办公厅,经批准后,由省政府办公厅或省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组织省直有关部门共同听取汇报。进京汇报灾情,由省政府组织安排。
(三)确定灾损补偿办法。当特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本地、州、市、县上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一定比例或农作物绝收面积(指减产八成以上)、倒塌房屋间数、死亡人数达到一定数量时,省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救灾能力,先由民政、水利等部门提出具体意见,再由省政府办公厅或省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报省政府领导同意后,确定给予适当的资金、物资补助。省直有关部门安排给各地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可由省直有关部门单独或联合下达,并抄送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
(四)归口救灾募捐工作管理。各地因救灾须在当地开展救灾募捐工作,必须报请同级政府同意,全省各地、州、市、县(市、区)需出省募捐的必须报省民政厅批准。所有募捐款应归口民政部门统一接收、分配,实行专户储存管理。
(五)增强抗灾的科学决策能力。各地要配置必要的设施设备,逐步建立灾情信息网络,完善灾情管理制度,提高灾情测报和灾情信息处理的能力。气象、水文、水利、农业、电力、地震等部门要加强灾情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准确地为当地政府指挥抗灾救灾提供依据。要加强灾情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建立健全灾情档案制度,研究和探索自然灾害发生、发展规律,总结抗灾救灾经验。
三、三、健全抗灾救灾监督管理机制
(一)加强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管理。抗灾救灾资金、物资要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办法,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拨付,重点使用,坚决杜绝平均分配或挪用、截留。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健全科学的救灾款物分配制度,建立严格的五保户、特困户台帐。救灾款必须用于解决灾民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和因灾引起的伤病治疗困难以及紧急抢救、转移和安置灾民,在保障灾民基本生活的前提下,适当扶持灾民开展生产自救。
(二)确保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到位。各行署和州、市政府在接到下拨抗灾救灾资金、物资的文件后,要在20天内将分配使用情况报省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并抄送省直有关部门。省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要定期汇总有关情况并向省政府报告。各地要对抗灾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情况及时检查、全面监督,确保抗灾救灾款物按时足额发放到灾民手中。
(三)建立救灾款物监督处罚机制。各级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大对本级安排的抗灾救灾资金、物资使用情况的监察、审计执法力度,每年须向同级政府报告监察、审计结果,并予以通报。对于挪用、截留抗灾救灾款物的地方和部门要严厉处罚;对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并追究其领导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四)归口管理抗灾救灾宣传报道和灾情信息传递。要突出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对救灾工作的支持,报道灾区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广大民兵奋力抗灾、生产自救和各级各部门互相支援的先进典型和事迹,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团结抗灾。公开报道灾情不能道听途说,要实事求是,掌握分寸,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抗灾救灾工作,防止产生消极影响。重大灾情在国内报道,由省新闻中心或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核实后方可发稿;局部灾害一般只在当地报道;灾情在境外报道,一律由省政府新闻办公室负责管理和审稿。各地灾情信息传递,必须严格经当地防汛抗旱指挥部审核后方可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滥报。
四、四、加强对抗灾救灾工作的领导
抗灾救灾工作时效性强,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级政府要统一部署,加强综合协调。
(一)成立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由庞道沐任组长,肖求如、谢康生、陈学军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省农村办办公),谢康生兼任主任,于运兴任副主任。有关具体工作以省农村办为主,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省民政厅积极配合,并同组织实施,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省直各有关部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抗灾救灾工作,分配和管理各项抗灾救灾资金、物资,指导、检查本系统防汛包干责任单位的抗灾救灾工作,积极主动地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对我省的支持。
(二)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综合协调。各行署和州、市、县政府要明确承担抗灾救灾综合协调工作的机构,负责做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服务工作,加强抗灾救灾的综合管理。各地对每年的抗灾救灾款物的分配使用情况要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对全年的抗灾救灾工作要全面进行总结,并于次年1月底前书面报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政府抗灾救灾办公室及省直业务主管部门。
(三)立足于抗大灾、打恶仗。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长期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思想,不断增强全民的防灾减灾意识。任何时候都不可麻痹大意,任何情况都不能持侥幸心理,要把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工作与国民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共同做好抗灾救灾工作。
省直有关部门和行署,州、市、县政府要根据本《通知》精神,制定和完善抗灾救灾管理办法及资金、物资的分配使用办法。凡与本《通知》精神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的通知(全文)(定稿)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的通知(全文)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农村建房是指在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以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上进行的各类房屋建设活动。为规范农村建房行为,集约节约用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保护传统文化,突显湖湘民居特色,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加强农村建房管理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一)科学规划。加快制定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和镇区(集镇)规划。根据镇(乡)域村镇布局规划要求和行政村区划调整情况制定村庄规划。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合理确定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规模和设施配套,明确建房位置。严格履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得批准建房。
(二)合理选址。引导村民坚持在规划确定的居民点选址建房,避开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和地下采空区。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历史文化核心保护范围、河道管理范围和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建房。
二、控制农村建房规模
(三)坚持一户一宅。一户村民只能拥有一处农村住宅。村民申请住宅建设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具备分户条件,确需另立户建设住宅的;现有宅基地面积尚未达到国家规定限额标准需扩建的;现有住宅属旧房、危房需拆除新建或改、扩建的;因国家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需搬迁新建的;住宅因灾害损毁需重建的;其他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情形的。
(四)控制建房规模。引导村民按照经济适用原则和实际需求理性建房,严格执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注重完善功能,控制建房面积,避免资源浪费或因建房致贫返贫,各地可根据实际制定具体要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控制村级公共服务用房及行政办公用房面积,坚持“一房多用”,避免超标和重复建设。
(五)实行建新拆旧。原址重建的,除保留施工期间必须的生活用房外,应先拆除旧房后方可开工建设;保留的生活用房,应在新房建成3个月内拆除。异地新建的,原则上在新房建成6个月内拆除全部旧房。村民应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协议,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拆除旧房。逾期不拆除的,由乡镇人民政府依法组织拆除。
三、坚持集约节约用地
(六)盘活集体建设用地。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尽可能利用旧宅基地、荒坡地、空闲地、废弃地等进行建设。严格控制零星建房。鼓励统筹利用闲置土地和村部、小学、厂房等现有房屋,改造、建设村级公共活动场所和公租房。盘活现有村民住宅。允许将闲置村民住宅出租,鼓励向本村无房户或危房户转让。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推广试点经验。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除旧宅复耕或者恢复生态面积的宅基地,置换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收益,应按一定比例返还用于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七)引导村民适度集中居住。在农户自愿、方便生产、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引导村民到规划确定的农村居民点建房。切实保障集中建房用地。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农村集中居民点的投入,完善配套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让村民“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加快推进集镇建设,提高集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进入集镇购房居住。
四、提高农村建房质量和彰显民居特色
(八)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农村建房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农房设计要符合抗震设计要求,允许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个人从事村民住宅设计并对设计负责。农村建房必须由经培训合格的农村建筑工匠或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农村建筑工匠或者施工单位要对质量安全负责,并按合同约定对房屋承担质量保修责任。
(九)推行绿色农房建设。探索绿色农房建设方法和技术,提高农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意识。推广乡土绿色建筑,开展绿色农房示范,提高环境敏感区域绿色农房比重。推动绿色建材下乡,推广应用节能门窗、轻型保温砌块、陶瓷薄砖、节水洁具、太阳能热水器、水性涂料等绿色建材产品。
(十)推进农村住宅产业化。制定支持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住宅产业化的认识。发展农村住宅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强技术标准和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制定农村装配式住宅标准图集,提高产品质量和多样性,降低生产成本。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整村推进和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建设,在交通便利、集中建房户数较多、农户积极性较高的村庄开展农村住宅产业化试点示范。
(十一)突出湖湘民居特色。尊重村庄的传统选址格局及与周边景观环境的依存关系,新建房屋不改变传统建筑形式。尊重村民意愿,在一定范围内以乡镇为单位规范村民住宅建筑风格,特色鲜明的地区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编制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开展送图下乡,向村民推荐。享受各类财政补助资金的村民住宅,应严格按照规划和图集进行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有序开展村庄整治。
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十二)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5年专项行动,到2020年,90%的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通过就地分类实现减量70%。合理选用堆肥池和分散型环保焚烧设施,能够通过就地牲畜饲养、堆肥、焚烧等无害处理的,尽可能做到“不出户、不出村”;有资源回收价值的,依托农村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农村综合服务社网点等回收利用;其他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生产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等,转运区域集中处理。建立农村保洁长效机制,加强保洁队伍建设,开展培训,落实待遇,逐步实现每1000名村民配备3至5名农村保洁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支持将一定区域内的垃圾处理项目打捆推向市场。
(十三)完善配套设施。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农村污水处理工艺,优先选用技术成熟、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的符合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设施。到2018年争取实现重点集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到2020年,90%的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结合水土保持等工程,加强环境建设,实施村庄绿化,修复田园景观。完善村庄道路、供水、供电、清洁能源、通讯、广播电视、电信、网络等配套设施。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产业。积极开展地方适用技术研究,制定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和技术指南、标准,加强技术下乡宣传培训。
六、加强组织保障
(十四)落实责任。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建房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定当地农村建房管理制度,依法将农村建房管理权限下放给乡镇人民政府,为乡镇人民政府履行农村建设管理职责提供保障条件。要督促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开展工作,将规范农村建房纳入绩效考核。要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农村违法建房专项治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建房的指导和服务,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加强协作,形成合力。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牵头制定当地农村建房管理办法,对审批条件、流程、时限及建房选址、规模等做出具体规定。城乡规划部门要组织科学编制村镇规划,严格履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国土资源部门要清理一户多宅,杜绝占用基本农田现象,建立和完善承包地和宅基地的调配机制。财政部门要整合有关涉农资金,确保农村建房管理工作经费,并对规范农村建房的工作典型实施奖补。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要积极开展农村环境卫生连片整治和新农村建设。其他各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能职责,积极开展规范农村建房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建房管理的实施主体,应加强农村建房的规划、建筑方案审批,施工、质量安全监管,违法建设的查处等工作。建筑方案不符合规划、规模等要求的,不得审批。涉及农用地转用和宅基地审批的,应按规定上报审批。乡镇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规划建设管理机制,完善工作制度,充实技术力量,明确适应工作需要的农村建房专职管理人员,有效实施监管。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违法建设行为,依法处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农房设计的指导和审查,及时到现场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和检查,发现不符合基本建设要求的当即告知建房户,并提出处理建议和做好记录。
村委会是村民建房日常监管的基层组织,应结合实际,制订村规民约,规范村民建房行为,主动掌握村民建房动向,发现违法建设行为及时劝阻,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村民建房自治机制,依托村务监督委员会,组织干部群众参与管理,对村民建房申请提出意见。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村民建房理事会,明确规划建设协管员。
(十五)加强宣传和教育培训。各地要采取有效方式和途径宣传有关农村建房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规范农村建房的典型要大力宣传推介,对违法违规建房行为予以曝光,引导村民提高依法建房和理性建房的意识,杜绝违法违规建房行为。加快实施全省乡镇规划建设管理干部和农村建筑工匠3年培训计划。
(十六)加强示范带动。各地应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整体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特色民居等工作,整县整乡开展规范农村建房示范。2016年至2018年,省里将每年选择1个市、10个县市区、20个乡镇开展省级规范农村建房示范,并对优秀项目“以奖代补”安排一定新型城镇化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当地实际,对规范农房建设的农户进行一定补贴。
(十七)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建立规范农村建房监督检查制度,对在规范村民建房监管中“不作为”和“乱作为”的单位和人员,严肃追究其责任。建立农村违法违章建房举报制度,对经查实的举报人给予奖励。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6年11月8日
第三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1702
【发布文号】湘政办发[2000]89号 【发布日期】2000-11-10 【生效日期】2000-11-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殡葬改革工作的通知
(湘政办发〔2000〕89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直机关各单位:
殡葬改革是一项移风易俗的社会变革,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建国50多年来,我省的殡葬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全省火化率仅为7.3%,大大低于全国40.25%的水平;殡葬设施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土葬盛行,乱埋乱葬、丧事大操大办和封建迷信活动仍在蔓延。这些问题的存在,败坏了社会风气,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为了加快殡葬改革步伐,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一、努力提高死亡人口的火化率。火葬是最文明、最科学、最节俭的丧葬方式。殡葬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推行火葬。这对于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革除旧的丧葬陋俗,树立文明丧葬新风具有重要意义。提高火化率,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全国火化率平均水平,是当前我省殡葬改革工作的重点。在全省已划定84个县(市、区)火葬区范围的基础上,今年再新增加平江县、石门县、安化县、攸县、茶陵县、安仁县、东安县、道县、双牌县、武冈市、洞口县、麻阳县、辰溪县、靖州县、吉首市、慈利县、永定区、武陵源区等18个县(市、区)为火葬区范围。新划为火葬区的县(市、区)要积极加快殡葬设施的建设,尽快启动火化工作。为确保全省火化率整体水平的提高,各火葬区要切实做到城镇死亡人口一律实行火化,在近2至3年内。城区死亡人口火化率要达到100%。在稳定城镇火化率的基础上,要加大农村死亡人口火葬工作的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土葬为火葬。
二、二、切实加强公墓管理。殡葬改革最终要实现遗体的全部火化且不保留骨灰。公墓只是现阶段处理骨灰(遗体)的一种过渡方式。今后,除目前没有公墓的火葬区以及此次新划为火葬区的县(市、区)可规划兴建公墓外,其他地方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兴建和经营公墓属特殊行业行为,除民政部门的殡葬事业单位经批准可依法兴建和经营外,其它任何单位、部门或个人都不得擅自建立公墓(塔陵园)。在公墓管理中,各地要注意搞好公墓的绿化美化,推行墓碑小型化、多样化,增加墓区的文化艺术含量。要严格按规定限制墓穴占地面积和墓穴使用年限,严禁在公墓内构建封建迷信设施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要大力推行骨灰寄存、骨灰植树和骨灰撒海(江河、湖泊)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坚决禁止预售、传销和炒买炒卖墓穴和骨灰存放格位等不正当营销活动。农村要逐步建立起公益性墓地或集中规范丧葬用地,坚决制止乱埋乱葬。对乱埋乱葬的,要责令其迁移至规范化墓地;拒不执行的,应强制迁坟或平坟。全省各地要力争在3年内彻底改变乱埋乱葬、违规土葬现象,在农田保护区、经济开发区、城市规划区、风景名胜区、河堤湖泊旁、交通干线两侧等地禁止墓葬。
三、三、大力推进丧葬习俗改革。无论是火化区还是土葬区都要高度重视丧俗的改革,坚决制止丧事中的封建迷信活动和大操大办,树立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尚。要在群众中广泛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破除封建迷信;要积极倡导文明的祭祀方式,取代丧事中的陈规陋俗;要大力宣传尊老敬老、厚养薄葬的好典型,反对丧事奢办。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把丧俗改革作为农村和城市社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来抓,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和红白事理事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形式规范人们的丧事行为,党员、干部要在丧俗改革中起模范带头作用。通过丧葬习俗改革,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一种文明、节约、科学、规范的现代丧葬文化氛围。
四、四、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殡葬改革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殡葬改革重要性的认识,将殡葬改革作为一项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大事来抓。要加强殡仪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革殡仪设施落后造成殡葬改革难的问题。各级财政应挤出资金扶持本地区殡葬事业的发展,已有的殡仪馆和殡仪设施要加强改造,争取上等级;无殡仪馆的市、州、县(市、区)要尽快立项兴建。各市、州、县(市、区)、乡(镇、街道)还应规范或集中兴建便民悼念活动场所和其它殡仪服务设施。要加大殡葬改革执法力度,对违规土葬、火化后又搞棺葬以及乱埋乱葬的,对阻碍殡葬执法、破坏殡葬改革和殡仪设施的,要依照《国家 殡葬管理条例》的规定坚决查处,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要尽快规范丧葬用品销售市场,坚决打击制造和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和利用丧葬服务坑害丧户的行为;要加强对经营性公墓、骨灰塔、陵园的管理和清理整顿工作,对非法经营者,应坚决依法予以取缔。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新闻舆论工具,加强殡葬改革政策、法规的宣传,大力弘扬科学文明的现代丧葬文化和丧葬方式,宣传正面典型、抨击不良风气,为全省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十一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哈政
【发布单位】哈尔滨市
【发布文号】哈政办综〔2009〕55号 【发布日期】2009-07-29 【生效日期】2009-07-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的通知
(哈政办综〔2009〕55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今年以来,我市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尤其是进入6月份,极端气候呈突发、多发和并发态势,宾县、尚志市、巴彦县、依兰县、通河县、方正县和呼兰区等区、县(市)先后遭受局地强降雨、冰雹袭击,引发山洪、内涝等灾害发生,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截至7月8日,我市农作物受灾面积516千公顷,其中成灾面积289千公顷、绝收面积29千公顷;倒塌房屋201间,损坏房屋3636间;受灾人口140万人,因灾死亡2人(1人溺水身亡、1人因龙卷风刮倒大树被砸身亡),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8592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44154万元。
针对严重的灾情,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各区、县(市)政府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群众抗灾自救,解决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协调配合,指导各地抗灾救灾,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全市抗灾救灾工作呈现良好态势。鉴于目前我市进入主汛期,为进一步做好抗灾救灾工作,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强化领导,确保各项责任落实到位
各地区、各部门要认清当前灾情的严峻形势,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当前的重点工作来抓,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靠前指挥、加强领导,建立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逐级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认真落实值班值守制度,一旦发生灾情,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向上级报告,保证信息及时畅通,绝不能因放松值班,造成漏岗、漏报、迟报,延误抗灾抢险时间,切实为做好各项抗灾救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确保灾区群众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稳定。
二、多措并举,积极组织灾区人民开展抗灾自救
各区、县(市)政府要深入动员、广泛组织灾区群众积极进行抗灾自救,引导受灾群众农业损失副业补,鼓励有养殖经验和技术的灾民大力发展畜牧业。要组织引导灾民离土离乡外出打工,鼓励灾民从事商服业。同时,各区、县(市)政府要设法筹集必要的资金,通过适当补助的办法,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特别要抓紧时间开展房屋重建和维修工作,保证受灾群众有住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受灾地区,积极向国家和省报告情况,加强信息沟通,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在下达有关救灾资金和专项资金时给予倾斜和支持,为受灾地区开展抗灾自救提供有力保障。
三、广泛动员,大力支持受灾地区灾后重建
市财政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受灾群众的建房、修房给予适当补助;市建委要结合泥草房改造等专项工作,优先支持灾区灾民房屋重建工作,并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措施;市交通部门要结合公路建设有关专项工作,优先支持灾区交通设施建设和维修工作;市水务部门要结合水利设施建设有关专项工作,优先支持灾区水利设施建设和修复工作;各级信贷部门要采取小额低息贷款扶持措施,帮助灾区恢复生产。全市各对口帮扶部门,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心系灾区,情系百姓,加大对口支援包扶工作力度,有针对性地为灾区解决实际困难,帮助灾区开展灾后重建和生产生活自救工作。市政府新闻办要组织新闻媒体客观准确地报道灾情,大力宣传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先进事迹,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投入到抗灾救灾、灾后重建工作中,努力营造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紧急行动,加强抗灾备灾能力建设
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做好对气象、水文等资料的分析,加强对可能发生灾情的预测预警。各区、县(市)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抗灾备灾工作,进一步完善抗灾救灾预案,迅速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灾害应急使用;要加强救灾工作装备的配备,配齐、配全必要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施,为及时检查灾情和进行应急救助提供可靠保障。
特此通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全县抗灾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抗灾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县赈灾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6年8月11日)
我县“7·15”、“7·26”两次洪涝地质灾害发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全县上下坚持以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为核心,全力开展抗洪抢险、赈灾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前段抗灾救灾工作的进展情况
当前,全县灾后自救和重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灾民救助和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安排已基本到位,赈灾募捐活动正在全面开展,水毁基础设施修复逐步启动,农业抗灾补损不断推进。
(一)灾民救助和安置情况。截止8月8日,按每人每天救济1斤大米的救助物资和资金发放标准,已发放救助资金110万元,发放衣物3.6万件、棉被759床、大米156吨、面条2.08万斤、饼干5000公斤,其它用品若干,总价值约150万元。在灾区为“全倒户”建帐篷100个,采用帮助倒房户临时租借或投靠亲朋等办法,确保了6645户倒房户全部得到临时性安置。同时,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完成了对倒房户、缺粮户的核查以及对重建户的分类,确定了整体搬迁和个人原址兴建、异地建房户。目前,全县已有城关镇彦林新村、湘阴渡油塘村和太和乡仁忠村等地已完成新村重建的规划设计和“三通一平”的前期工作。
(二)水毁基础设施恢复情况。目前全县水毁基础设施的恢复绝大部分只是采用了应急性的修复措施。其中,水利工程抢修已投入资金55万元,完成受损灌溉渠道抢修工程 处 米。县城防洪大堤、柏永干渠、千洞支渠等水利工程预计在8月中旬可完成抢修任务,全县三大灌区五大主干渠通过简易的清淤疏通和抢修基本恢复通水。45座受损电站除永兴二级电站和部分受损严重的乡镇小水电外,已有70%的恢复正常发电,98%的受损供电台区恢复了供电。其它灌溉渠道、水库、河堤护岸等 处水毁重点恢复工程仍未正式启动。水毁公路交通抢修已经清理塌方 处,立方米,简易修复桥梁4座,涵洞 处,水毁路面 处 公里,S212和永塘、金香、鲤
七、鲤大等6条受损严重的通乡公路已基本恢复通车,大部分通村公路正在逐步恢复。现目前还有大布江、龙形市等七个乡镇22条通村公路、120公里未恢复通车,有140多处涵洞没有修复。水毁教育设施抢修已基本完成高亭、香梅、金龟、铜角湾等受灾严重的学校清淤工作,所有受灾学校的基本教学设备已基本维护和添置到位,可确保秋季按时开学。另外,全县受损广电通讯线路基本得到恢复,省市县三级联网干线网络正在加紧抢修,全县所有广电用户已经恢复收看,移动通讯基本恢复正常,固定电话除塘门口等乡镇8个村外,基本恢复正常。
(三)赈灾募捐情况。截止8月8日,全县募集到帐救灾资金356.11万元。其中,县内募集277万元,县外23万元,募集救灾物质价值26万元。同时,由县领导带队,组织相关单位分别到北京、长沙、广东等地募捐,现场募集现金近50万元、物资20多万元,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各部门采取对口联系的方式争取上级扶持项目 个,资金 万元。县直各单位按募捐标准完成103家,到位资金136.45万元,干部职工参与捐款5686人,捐款金额 万元,当前还有8个单位只完成部分捐款任务,12个单位分文未捐,有62个单位只完成部分个人捐款任务,19个单位分文未捐。
(四)农业抗灾补损情况。目前全县已完成补种晚稻7万亩,改种秋玉米6万亩,改种蔬菜5万亩,紧急调入44000斤秋玉米种子和1000亩蔬菜种子。分别在碧塘乡、城关镇创办了1000亩改种秋玉米示范基地,在湘阴渡镇创办抗灾补损晚稻生产示范基地1000亩,向灾民免费发化肥54吨、农药1800包。同时,指导受灾群众修建栏舍500平方米,生猪补栏1000头,家禽补栏5万羽,补放鱼苗300万尾。
(五)工矿企业恢复生产情况。全县永昌兴冶炼厂、鑫泰银业公司等32家因灾停产冶炼企业有27家恢复生产,12家国有企业已逐步恢复生产,95家煤矿企业正在全力排水、修复巷道和水毁设施,预计到8月底可恢复33家,年内有80家可逐步恢复生产。
前段时间以来,全县的抗灾救灾工作虽然在有序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认真对照有关要求和灾后生产自救的总体任务,各级各部门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和较多的问题。主要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部分乡镇和部门出现依赖情绪和畏难情绪。有的在组织本乡镇或部门的生产自救过程中,过分地强调在资金、物资上的困难,在工作中缺乏具体的思路和措施,对相关工作长时间没有制定可行的方案,一心指望上级给予全方面的支持和帮助,“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二是抗灾救灾的资金和物资有待于进一步合理调配。全县性抗灾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和调配具体办法缺失,部分资金和物资不能及时合理地分发到位,尤其是对一些急需修复的水毁工程的启动资金不能及时到位,致使全县在水毁基础设施的恢复中相对滞后。
三是抗灾救灾工作的责任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由于对各部门、各乡镇以及各救灾工作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不具体,导致部分单位和工作队员对自身抗灾救灾工作的重点定位不准,甚至存在思想不重视、措施不落实的现象。
二、下阶段抗灾救灾的工作重点
从我县当前抗灾救灾工作的情况出发,下阶段灾后自救和重建的任务将仍然非常繁重。尤其是在受灾群众生活安排、安置,农业补种补损,以及水毁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加大力度,采取各种有效方式予以强力推进。
一是要进一步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要在前段对受灾群众进行初步安置的基础上,进一步核实灾情,把安置工作做到每一户、每个人。尤其要着力解决好五保户、军烈属、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等弱势群体和重灾户的生活困难,确保受灾群众“五有”。
二是要深入组织开展生产自救。要抓住季节,迅速组织恢复农业生产,发动群众做好农作物的抢收播种、改种工作,尤其是要突出抓好秋冬季农业生产,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受灾群众开展多种经营,多方面增加农民收入,弥补灾害损失。要认真落实好有关扶持政策,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制定切合实际的扶持措施,进一步帮助、指导工矿企业尽快恢复生产,努力确保全年经济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要抓紧修复水毁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快对水毁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修复进度。尤其是要加大水毁通乡通村交通的恢复力度,保证赈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大抢修水毁水利设施的力度,保证中晚稻和经济作物的用水需要;加大水损中小学校的修复力度,保证灾区中小学秋季按时开学。
四是要切实抓好受灾群众住房重建工作。要进一步做实核查摸底工作,按照有关标准,兑现承诺,逐步落实建房救济资金。尤其是要把受灾群众建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力争把一批灾民房屋重建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工程。
三、进一步加强抗灾救灾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是切实强化抗灾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从实际情况出发,尽快明确相关工作的县级领导,确保及时有效地对各领域的抗灾救灾工作进行指挥和调度。将各部门和单位的抗灾救灾工作队纳入县赈灾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统一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迅速高效地落到实处。
二是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灾后重建的工作责任。建议对灾民安置、灾民建房、农业生产补损,水利、交通、学校等水毁设施修复、工矿企业恢复生产等工作,由各有关部门制定详细的专项实施方案,进而明确本部门工作的目标定位、时间期限、资金筹措方式以及具体保障措施和责任追究办法,以保证全县洪灾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大力度,对抗灾救灾工作的落实进行专项督查,尤其是对工作不力、措施不到位的,要责令限期落实到位,对违反工作纪律、渎职、失职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是进一步健全灾后重建项目建设机制。建议采用分类指导、分级负责、重点推进的方式加快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按照县级项目县负责,乡级项目乡镇负责的要求,切实加强重点项目的调度,全力保证重点项目在资金、物资等方面的需要。同时,迅速组织部分资金拨付到灾民建房、水毁交通和水利等一些基础设施修复工程中,力争尽快启动一批重点水毁基础设施重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