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蔬菜产业带建设材料 - 杭州市农科院

时间:2019-05-13 09:54: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杭州市蔬菜产业带建设材料 - 杭州市农科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杭州市蔬菜产业带建设材料 - 杭州市农科院》。

第一篇:杭州市蔬菜产业带建设材料 - 杭州市农科院

杭州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柴伟国

张雅

郑军辉

蔬菜作为杭州市都市农业六大优势产业之一,“十五”期间杭州蔬菜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复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品创汇在列种植业前茅,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为实现我市蔬菜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特开展本调研。方法

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蔬菜种植面积稳步增长,蔬菜产业地位和作用逐年提升,产业区域化布局结构日益显现。

1、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增,产业地位作用日益提升

蔬菜生产因其周期短、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好,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用非常明显,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自 “九五”以来,杭州蔬菜产业的发展经历了稳步发展期、快速增长期和巩固调整期三个阶段。2004年全市蔬菜栽培面积从81.6万亩,到2005年增加到154.58万亩,总产值38亿元左右,平均亩产值2373元(按播种面积计),大大高于全省亩均1540元的平均水平,蔬菜产值位居农业产业的首位,占农业总产值的34.3%,产业地位作用日益提升。今年三季度杭州市蔬菜播种面积在42万亩左右,平均单产2000公斤左右,上市蔬菜近85万吨,蔬菜生产面积比去年同期增1%,单产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蔬菜产业进入稳步发期。

2、蔬菜产业区域化布局日益显现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全市各地纷纷利用本地区位、交通、环境、资源优势发展适合当地的蔬菜种类和品种,全市蔬菜产业内部的区域化布局正在逐步形成。尤其是近年来西部地区高山蔬菜产业的迅猛发展,填补了原有山区、半山区蔬菜产业的空白。现已基本形成东部加工(出口)蔬菜产业区、城郊鲜销蔬菜产业区以及西部高山蔬菜产业区等三大蔬菜产业区块。城郊鲜销蔬菜产业区分布在杭城近郊的江干、西湖、下城、拱墅、开发区、余杭区、萧山南片以及其它县(市)近郊等地。东部加工(出口)蔬菜产业区分布在萧山和滨江两区的围垦地区。西部高山蔬菜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5个县(市)。

3、产业协会等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壮大 产业协会作为政府、生产者、市场间的联系桥梁与纽带,其重要性已逐渐为人认识,各地已纷纷成立并开始运作。杭州市蔬菜产业协会于2005年成立,有个人会员117人,会员单位38个,主要从事组织研讨蔬菜发展战略和营销对策;开展学术交流、信息交流、购销洽谈;引进推广新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展国内外市场调查,反馈市场信息;开拓销售渠道,为会员生产提出合理化建议。淳安县蔬菜产销协会成立于2001年11月,有会员数53人,其中蔬菜种植大户29人,蔬菜技术人员及管理干部12人,贩销大户6人,加工企业主4人,其他人员2人,注册了“千蔬”牌千岛湖无公害蔬菜商标。协会联系蔬菜基地面积5200余亩,带动农户1620余户,主要生产高山小尖椒、四季豆等高山蔬菜及豌豆等产品,供应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年销售量6500吨,年销售额近1000万元。萧山区蔬菜产业协会于2004年1月成立,第一届会员共89名,其中单位会员42名,个人会员47名,大会选举理事会成员20名。建德市蔬菜产业协会于2003年8月成立,协会首批共吸纳了 75 个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临安市蔬菜产销协会2002年10月登记成立,共有会员80名,其中单位会员2名,商标为“天目山”牌。其余县市的产业协会也正在筹办之中。另外成立了在富阳市成立芦笋协会专业协会、余杭水生蔬菜产业协会等。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杭州蔬菜产业发展存在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科技供献率低、经营分散等制约因素,并且三个蔬菜产业区各特性。

1、近郊基地逐年锐减,基础设施破坏严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城镇用地、基建用地的增加,我市原有近郊叶菜基地面积正逐年锐减。许多原本设施条件好,排灌渠道畅,土壤熟化程度高的蔬菜基地现已为城市建设所征用。而随着新一轮城市规划的实施,目前的许多近郊蔬菜基地在不远的将来也将被征用,部分城区甚至到“十一五”末,将面临无地可种的局面。与此同时,我市城郊蔬菜基地的整体规划工作则严重滞后,区域性、专业化的蔬菜基地有待于进一步统筹规划。

2、外源环境污染加剧,生产投入品监管难度加大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向中远郊延伸,原本城郊连片的蔬菜基地被分割成条块状,排灌水系等基础设施破坏严重。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染的加剧,加上水系破坏后自净功能的丧失,目前近郊蔬菜基地内及周边的大部分河道污染严重,河水已不能成为蔬菜生产灌溉用水。而随着城市空气污染的加剧,我市酸雨天气也频频发生,蔬菜生产遭受酸雨危害的程度也进一步加大。同时,原有蔬菜基地的土壤盐积化、连作障碍、肥药过量施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目前农药普遍采用商品名,加之从业者的素质较低,使得菜农在病虫害防治时,使用几种不同厂家的相同成份的农药,引起药害和农残超标。

3、产规模化程度低,蔬菜标准化应用差

目前蔬菜生产大多仍以单家独户、小规模生产、精耕细作经营为主,整体规模化程度较低。虽然近郊小规模种植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大市场、大流通”格局的形成以及市民追求“品牌化、优质化、便捷化”消费习惯的逐步增强,现有小规模种植格局弊端日益显现。另一方面,大多菜农依然沿用传统、习惯性的种植模式和生产方式,蔬菜标准化的应用和推广工作成效依然十分有限。这与现代农业追求的产品可溯制度、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差距较大。

4、蔬菜产业技术人员偏少,服务组织不够健全

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单位的转型,原有蔬菜农技推广队伍出现了线断、网破的局面,目前全市蔬菜科技人员仅40余人,与蔬菜产业规模与地位不相称。各地出现的农资经营机构不再具备原来那部分管理、指导职能。菜农生产设施、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出现了部分空缺。另一方面,近郊菜农大多就近农贸市场销售,各类专业合作社、协会等合作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滞后,社会化整体力量比较薄弱。

5、蔬菜加工出口企业各自为阵,带动辐射能力较弱

该区集中了全市几乎全部的生产大户和加工企业,具有较强的原料吸纳与加工能力。但是各蔬菜企业都属私营企业,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缺乏带动能力。尤其是原料采购基地大多局限于当地区域,对全市其它地区的辐射能力十分有限。各加工企业极少与周边农户签订规范收购合同,按照合同组织生产。大多根据市场行情,随行就市。一旦遇到加工产品滞销,往往进行竞相压价,菜农利益难以得到保障,甚至出现“菜烂地头”的局面。

6、品牌优势不够明显,技改投入普遍不足

我市现有蔬菜加工企业160余家,拥有蔬菜品牌200余个,但在全省甚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屈指可数。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企业实力和加工库容普遍较小。加上加工产品具有滞后期的因素,常常导致加工行业的“大小年”现象。大部分企业采用“稳扎稳打”的发展模式,技改资金投入普遍有限,整体发展步伐缓慢。加工方式绝大多数还处于粗加工水平,精深加工企业数量有限。新生产流水线引进、新产品研发力度十分薄弱,蔬菜加工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

7、高山蔬菜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产业化程度比较低

高山蔬菜基础设施投入十分有限,路、沟、渠、大棚等硬件设施较差,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不足,甚至常常导致干旱绝收的场景。同时,由于大多是新开发菜地,土壤沙性重,熟化程度差,有机质含量低,严重影响蔬菜单产。由于受土地、市场、机制的影响,广大菜农根据自身喜好和特长,种植茄果类、豆类、瓜类等不同类型蔬菜,集中单品种连片的菜区较少。这不仅难以体现农业产品的规模、集聚效应,而且也不利于购销中介组织的培育。通过多年的市场开拓和培育,虽然临安市的高山四季豆在上海市场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全市各高山蔬菜产区的总体品牌知名度普遍不强。同时,产前培训、产中服务、产后包装工作普遍较差。大多仍采用塑料袋等简易包装,不利于统一宣传和打响品牌。

三、蔬菜产业发展思考与对策

1、积极建设蔬菜产业带,优化产业布局

为提高蔬菜产业效率,重点是整合现有资源,挖掘内在潜力,从提高品质、做精加工、扩大出口、发挥优势上寻找新的增长点已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根据近年来建成的“点状”蔬菜园区以及呈现的“块状”蔬菜布局现状,结合不同区域、区位、地形以及蔬菜产品流向的特点,未来五年,我市将着重建设4条蔬菜产业带:近郊鲜销蔬菜、远郊鲜销蔬菜、加工出口蔬菜产业带和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带。拓展城郊鲜销蔬菜产业带,将杭城近郊鲜销蔬菜产业区将逐步外移,建设余杭区、富阳市、萧山南片及临安市沿杭徽公路两侧乡镇区域构成新的远郊鲜销蔬菜产业带;在在萧山和滨江两区的围垦地区做强做大加工出口蔬菜产业;大力发展山地特色蔬菜产业带,增加临安、淳安、建德、桐庐四个县(市)山区农民收入。结合新农村建设,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的原则,建成一批控制性骨干水利工程,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菜地排涝抗旱能力。

2、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增加科技贡献率

加大科技投入,根据农业科研的特点选取重点研究专题进行滚动支特。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重点研究、引进和推广品质好、专用型蔬菜种子(种苗),加大设施栽培及配套技术、精深加工、质量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无公害生产等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快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重视公益型农业科学院所建设,使之成为具有鲜明科研特色、一定创新能力、较强服务功能、全面和谐进步、综合实力在全省同类研究机构中领先的新型农业研究推广机构。引导和鼓励蔬菜科技人员与蔬菜示范园区和蔬菜龙头企业结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

3、重点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培育和扶持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和科技型龙头企业,优先发展能联结山地和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与广大菜农关系紧密、促进本市蔬菜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

积极探索适应市场化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作用,鼓励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积极兴办各类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鼓励发展蔬菜营销公司、蔬菜经纪人组织等各类新型经济组织,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加强、规范蔬菜市场建设和管理,走“市场—公司—农户”产供销密切衔接的产业化道路。实现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格局,从而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体系。积极推进土地制度创新,突破小农经营的束缚,鼓励土地有序流转,让种菜能手获得更多的土地使用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减少土地抛荒,促进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对大户补贴等措施,在政策上加以引导,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信息为纽带,拓展蔬菜销售市场。建立统一完整、信息灵敏、覆盖面广的蔬菜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预测、反馈发布工作,通过信息网络及时反馈各地的市场批发价格和主要产地的蔬菜生产状况,沟通、衔接蔬菜生产、经营、加工、销售各个环节。发展保鲜技术。蔬菜商品欲走向大市场,参与地区间、国际间竞争,长途运输不可避免。保鲜运输是保证产品质量、搞好市场流通的重要环节,使保鲜运输与蔬菜生产配套发展,对于整体上盘活蔬菜业、迎接WTO的挑战将会卓有成效。

4、重视无公害蔬菜生产,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贯活动,强化依法生产、依法经营和依法监管的理念,增强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一是加强产地环境的控制和监督管理,积极推广以抗病虫品种,生物、物理防治和天敌保护为主的综合防治技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二是确保生产过程的无害化,严格执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抓好农药、化肥残留的双控制。三是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加强种子、化肥、农药等蔬菜生产投入品的市场管理,坚决杜绝销售禁用农药和劣质化肥。四是加强蔬菜产品农残的检测工作,加强蔬菜产品的送检和抽检制度,实行无公害蔬菜的市场准入制度,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五是建立蔬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创立“可追究制”品牌,防止和杜绝卫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发展。

5、大力创导名牌培育,提高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要大力引导和扶持全市蔬菜名牌资培育。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及兼并、重组等手段,使得全市的加工出口蔬菜、山地蔬菜和特色蔬菜生产品牌实现有机整合,形成规模大、知名度高、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的强势蔬菜品牌,进而提高蔬菜生产的效益。

6、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蔬菜生产经营者素质

一方面,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现有蔬菜科研、生产、推广技术人员的素质,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加大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要选拔一些年纪轻、事业心强的农村基层干部和生产大户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进修实习,使这些人尽快掌握蔬菜生产经营知识,学成后充实到蔬菜生产第一线。此外,要加大培训力度,市、区(县、市)要层层举办多形式、多层次的蔬菜生产经营适用技术培训班,以提高山地和特色蔬菜生产和经营者的整体素质。

第二篇:杭州市情况

杭州市“12345”市长公开电话情况

[实施背景] 杭州市委、市政府为方便市民与党委、政府联系,于1988年4月1日,开通市长专线电话,号码为7074008。专线电话开通11年来,在服务群众,化解矛盾,提供信息,改进工作,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但是经常有市民反映市长专线电话门次少、宣传少、电话号码难记,要求开通方便易记的电话。1999年6月15日,“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正式成立,开通5门电话,同时受理市民群众的各类建议、意见和求助。同年6月25日,国家信息产业部发文,将“12345”作为政务类公开特服专用的电话号码。“12345”目前已普遍成为城市市长公开电话专用号码。

[基本做法]

1、确保“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

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公开电话的运转和发展,确保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规范行事。一是建立机构。1999年6月,市委、市政府建立“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协调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3位市委常委,一位副市长担任,成员由市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12345”协调小组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12345”受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成立“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负总责,市信访局一名副局长具体分管。二是选派人员。市委常委会决定,从市级机关中选调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后备干部到信访和“12345”受理中心挂职锻炼,实行一年定期轮换制度。现已有400余名后备干部到“12345”锻炼,40%左右的干部回单位后得到提拔使用。三是确保经费。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400万元,分三期对“12345”信息化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将176家单位纳入网络体系,实现电脑联网。

2、做到“制度、责任、措施”三到位。

按照“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的要求,深化目标责任追究制度,以目标责任制促落实。一是完善制度。为推进“12345”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相继发布《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行政投诉办法》(第172号市长令)、《杭州市市长公开电话工作追究责任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市委办发[2001]56号),联合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先后发布杭州市服务标准规范《网上信访服务规范》、《市长公开电话服务规范》。二是落实责任。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与13个区、县(市)党委、政府一把手签订《信访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区、县(市)也分别与乡镇(街道)及重点部门签订责任书,还向社区(区)延伸,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责任机制。市政府还将“12345”承办情况纳入市直机关综合考评暨满意单位评选内容。三是强化措施。采取岗位培训、目标考核、质量通报、奖惩评比等措施,提 升工作人员和网络单位的工作质量。如每年组织四次业务培训班,坚持每周召开业务分析会,每月通报“12345”办理情况,每季度召开网络单位联席会议,每季度举行疑难问题排查会议,对一个时期的投诉热点和办理情况进行分析。对考核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提请市委、市政府予以表彰。

3、拓宽“市、城区、社区”诉求三平台。

为顺应百姓的需求,“12345”市长公开电话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一是完善市本级。相继开通“12345”市长信箱、手机短信平台、网上信访,24小时受理群众诉求。到目前为止,市“12345”共受理群众各类诉求180万件,群众满意率98%以上。二是延伸区、县(市)。13个区县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先后开通公开电话和网上信访。三是拓展社区(村)。全面开展“社区12345”工作,全市765个社区(村)开通“86712345”公开电话。从而构建以“12345”为系列的市、区县(市)、社区三级公开电话网络,使群众诉求更为便捷。

[成效评价] 十一年间,“12345”以其快捷、优质、高效、群众满意的服务理念,得到广大市民及社会各界人士的信赖,已成为杭城的一张金名片。2000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的丁关根到杭州视察时,对“12345”市长公开电话给予充分肯定,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央文明委视察“12345”时指出,“12345”方便政府与老百姓的联系,是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很好的载体。中央电视台《焦 点访谈》、《共同关注》栏目,《人民日报》对“12345”工作进行专题报道。全国100多个兄弟城市到杭州考察“12345”工作,在全国市长公开电话年会上,杭州市多次介绍经验做法。2004年,杭州市“12345”被评为第六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008年,入选杭州市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10件大事之一。

[创新亮点]----市长公开电话是新时期信访工作的创新发展。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在我国经济体制变革、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的特定阶段,既是发展黄金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大量的矛盾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传统的来访、上访形式已不能满足群众的信访需求,市长公开电话的应运而生,起到感受民生疾苦的传感器和协调各种利益以及矛盾关系稳压器的作用。电话、手机短信、网上信访等信访形式,以快捷高效、公开透明、成本低廉的优势得到群众的好评,成为诉求表达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长公开电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牢固基石。市长公开电话按照“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四级联动机制、部门协作机制、新闻监督机制、96666联查机制的优势,就典型案件深入基层督办协调上万人次,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平安、法治、和谐杭州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市长公开电话是民主促进民生的有效载体。市长公开电话是党委政府倾听民声、体察民意、汇集民智的新型桥梁。群众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意见建议,均可通过市长公开电话渠道反映出来。市长公开电话开通以来,及时收集、分析、研判民情民意,编发各类信息5000余期,报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参考,市领导批示1800余件次,使政府决策尽可能体现群众意志,确保市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市长公开电话是提升政府形象的服务平台。市长公开电话是打造民本政府的集中体现,一头连着市委、市政府,一头连着老百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各级各部门力求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作出处理,以最佳的结果答复群众。通过一桩桩矛盾纠纷的化解,一件件意见建议的采纳,拉近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政府部门主动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服务质量发生明显改观,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第三篇: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杭 州 市 建 设 委 员 会

杭建工发[2008]427号

关于杭州市建设系统开展

2008年“质量月”活动和开展工程执法大检查的通知、县市建设局、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各有关企业: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浙江省建设厅关于建设系统开展(附件),结合杭州市实际,现将杭州市建设系统开展”活动及开展工程执法大检查的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

2008年建设系统开展的“质量月”活动主题为“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各监督机构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质量月”活动为契机,继续大力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增强质量安全法制意识,二、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做好“质量月”活动的各项工作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监督机构要针对这次“质量月“质量月”活动。要进一步抓好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2008年“质量月“2008

以科学发,切实各区(开发区)

”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年全国质量月

”。我市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完善体制、强化监管,要以坚持开展各项执法检查工作,全面落实建设各方主体责任,全面开展质量整治、确保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形成质量振兴、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提高全市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的管理水平。

”活动的开展,建立组织,加强领导,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和工作方案,突出重点,精心安排组织好的贯彻执行,不断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督,推进质量诚信建设,促进各方责任主体增强责任意识,规范行为。

1、突出主题,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围绕“质量月”活动的主题,积极扩大“质量月”活动的宣传和影响范围,深入企业、深入工地,广泛动员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机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宣传手段,采取竞赛、演讲、咨询、专题讲座和报刊专栏等多种形式,普及质量安全知识,加大宣传声势。要积极组织企业开展以“质量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为主题的讨论活动,切实加强全体从业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2、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提升企业品牌。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责任人是建设各方主体,全市广大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以及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机构等单位,要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好企业的自查自纠工作,紧紧围绕活动主题,进一步完善企业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水平。要通过对现场的自查自纠,发现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和漏洞,重点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确保各项保证体系在现场的有效运行。对发现的质量安全隐患,要落实责任,彻底整改,切实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推行住宅工程质量分户检验工作,加大对住宅工程质量的监管力度。继续组织实施好分户检验工作,及时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确保分户检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从减少质量通病、抑制质量问题,提高居民对住宅工程质量满意度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分户检验的标准和内容、程序和方法,强化市场主体质量意识,落实好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的质量责任,要及时总结取得的经验,结合分户验收工作的开展,不断探索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新制度、新方式,确保住宅工程质量。同时,抓好住宅工程质量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继续组织实施好分户检验工作,及时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确保分户检验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进一步严格按照建设部《关于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针对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较难解决,群众投诉多的情况,开展专项治理活动,积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保障措施,努力提高和保障住宅工程的质量水平和使用功能,以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今后的日常管理中都要把对住宅工程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的质量监管作为重点,严肃查处降低住宅质量的违法违规行为。

4、完善体制,切实做好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监督处理工作。各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市政府批转的《杭州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投诉处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完善体制,理清程序,明确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对住宅工程质量投诉的调查处理,提高工作效能。要从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开、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好各种工程质量投诉。在活动期间,各部门要对当前矛盾较为突出的质量投诉重点进行处理,决。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做为工程建设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体制,加强质量监管,落实质量责任,实行有效的质量回访和用户质量投诉处理的长效机制,认真做好各项售后服务工作,减少投诉数量,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真正让群众安居乐业。

5、创新思路,强化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建筑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贯彻实施节能减排的各项规定要求,尽快完善施工许可、施工、监理、检测及监督、竣工验收备案等各环节

“公质量月“"尽快予以解的建筑节能施工质量监管制度。继续大力开展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执法检查工作。

6、设计先行,把好勘察设计质量龙头关。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勘察设计成果质量。要加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特别是落实节能减排和抗震的各项要求,组织开展勘察设计质量执法专项检查和对建设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检查。

三、开展2008年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执法大检查工作

按照市建委工作安排,结合这次“质量月实《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巩固前阶段各项工作成果,决定组织进行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执法大检查工作。

1、检查要求。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文明城市迎检等工作,工作。要通过对施工现场的集中执法检查,重点督促和落实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规范企业行为。

2、检查内容。集中抽查工程现场,检查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安全行为和工程现场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实际情况,规定的执行情况。

(1)建设单位工程建设程序的实施情况和有关工作质量。

(2)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和审查机构的资格认定、工作质量情况,勘测、设计单位参加验收、签发设计变更等工作质量情况。按照《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检查设计和现场的执行情况。

2008年杭州市建设工

”活动的开展,为了继续认真贯彻落

立即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执法检查检查工程设计和建筑节能有关

(3)施工企业工作质量检查。质量、安全责任行为检查,包括质量、安全责任制是否健全并落实到位,质量、安全技术管理体系和保证体系是否健全,两项许可是否认真执行,是否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施工,项目技术管理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到位等。现场结构质量、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检查,包括有关工程管理技术资料和实物状况及实体检测情况。贯彻执行“质量月”活动各项工作情况。

(4查监理规划及监理细则是否按规定内容编制,划及监理细则的针对性、操作性。检查监理单位现场质量控制情况,包括对施工单位人员资格审核制度执行情况,计、施工方案审核制度执行情况;建筑材料质量报验制度执行情况,隐蔽工程报验制度执行情况,监理旁站制度执行情况,见证取样制度执行情况,关键部位和重要环节技术复核检查制度执行情况,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审核制度执行情况;工地例会制度执行情况,监理日记、监理月报情况,工程变更管理情况等。检查监理单位贯彻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对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监督情况。

(5和实体检测的有关工作质量。

3、检查的组织实施。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监管范围内的大检查工作。受理监督工程总数的4、检查结果处理。对现场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各部门应采取限期整改、是否按规定经过审查批准,监理规分包单位资质审核制度执行情况,施工组织设

各部门、单位对受监工程进行抽查的数量应不少于。)监理工作质量检查。检查监理人员现场到岗情况及上岗持证情况;检)工程质量检测机构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结合现场,检查其对材料10%停工整改等措施,责令企业落实项目部进行限期整改。对这次检查发现的有严重违反国家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相应工程监督机构要做好取证及立案移交工作,由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行政处罚。

四、“质量月”活动和开展工程执法大检查的时间安排

今年“质量月”活动和工程执法大检查的开展时间为

五、认真总结经验,改进工作质量

全市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各项工作要及时认真地进行总结,量月”活动成果。

建设系统“质量月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要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动员和引导各方质量责任主体、广大建筑业从业人员努力提高质量意识,量荣辱观,形成重视质量进步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以及广大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和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机构,一定要认真按照有关要求,积极开展好各项工作,牢固树立改革创新、崇尚质量的思想理念,通过不断努力,促进全市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开展执法检查情况汇总应在10月10量月”活动和工程执法检查的情况进行督查。

9月1日至质量月””活动的工作总结和我委将对各部门开展OO八年九月六日9月30日。切实巩固“质“质

"活动期间开展的以改进工作质量,实现标本兼治,树立正确的质“质量月日前上报市建委。期间,杭州市建设委员会

第四篇:2011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征求意见稿)

一、2010年工作回顾

2010年,面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目标,实施“六大战略”,破解“七难”问题,推进“一化七经济”,保增长、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顺利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预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亿元,增长(),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左右;财政总收入()亿元,增长(),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增长()和()。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人口自然增长率()左右。

(一)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园区6个。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12万亩,超额完成粮食生产任务。优势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69%。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和新农都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创建13个风情小镇。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实施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调整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和特色块状经济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137个,技改投入增长13%。新增273家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与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实施新能源产业和物联网发展规划,成立中科院杭州射频识别技术研发中心。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保持较快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左右。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中介服务和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加快发展。主城区税收超亿元楼宇33幢。房地产业平稳发展。中国美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挂牌,白马湖生态创意城中国动漫广场竣工。新增6家市级文创园区,十大文创园区扩容提质,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成功举办第12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与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文创产业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发展加速,杭州动漫、影视、设计等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全力推进大江东与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建设。新增11个国家级基地和试点拓展区。临安青山湖科技城全面开工,余杭创新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编制实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总体规划。

(二)城市化加快推进

加快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亿元。地铁1号线完成24个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区间隧道58公里。沪杭高铁开通,杭甬、宁杭、杭长高铁和东站枢纽工程进展顺利,杭黄高铁项目获批,钱江铁路新桥主桥合龙。秋石快速路一期、留石快速路二期等快速路建成通车,半山隧道完成主体结构,九堡大桥成功合龙,庆春路过江隧道建成通车。闲林水库开工建设。加快新城和城市综合体建设。高起点编制新城概念性规划,钱江、城东、之江等新城和杭州大学城加快建设。钱江新城国际会议中心投入使用,城市综合体建设继续推进。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进新西湖、新运河、新中东河、良渚、南宋皇城大遗址与市区河道等综保工程。实施“一绕四线”综合整治,推进危旧房、背街小巷、庭院改善和水井修缮保护,加快“城中村”、公厕提升、无障碍设施改造和截污纳管、道路交通改善。加强洁化、绿化、量化、序化管理,主城区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加大以城带乡和协作帮扶力度。“联乡结村”帮扶活动到位结对资金2.79亿元。加强县(市)省级开发区、城镇特色工业功能区建设。主城区与桐庐、淳安、建德实现公交一体化。瓜沥镇、塘栖镇、新登镇、分水镇列入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除险加固山塘水库311座。完成农房改造建设91064户,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21.74万人,安置下山移民2271户、7627人。

(三)生态环境继续改善

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推进有序用电和节能降耗,推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实施446个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左右。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开展迎“创模”复检与“国内最清洁城市”创建工作。完成“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任务,半山和北大桥地区关停转迁68家工业企业。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和钱塘江饮用水源地、千岛湖水环境专项整治,推进以生活污水治理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气环境监测系统一期与七格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建成。加强生态建设。加强耕地保护,查处违法用地,强化地质灾害治理。完成616个生态工程项目,植树造林6.55万亩,城区新增绿地715万平方米。临安市、桐庐县通过国家生态县市创建验收,余杭区、西湖区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区。半山公园、西山森林公园分别被批准为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全面开展低碳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实施铁路东站10兆瓦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项目,推进“阳光屋顶”计划和国家“十城万盏”与“十城千辆”试点,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与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主城区实行垃圾清洁直运,40%的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开展节能全民行动,低碳科技馆竣工。

(四)改革开放与创业创新全面推进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完成31个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51家。开展农房集中改造建设“二选一”试点。举办中小企业金融超市,新增上市公司19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成立杭州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建设区县(市)联网的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平台。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实现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全覆盖。强镇扩权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推进自主创新。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被授予国家高技术服务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及新能源产业、LED产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卫生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为全国首批三网融合、云计算试点城市。发展创新服务平台,组建产业技术联盟。新增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达()。专利申请量26389件、授权量24550件。杭州创新指数达114.6。推进人才创业。制定杭州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举办浙江•杭州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大会,设立浙江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21人入选国家、省“千人计划”。市、区两级创业引导基金达8亿元。加大大学生创业培训力度,办好赛博创业工场等大学生创业园,资助大学生创业项目191个,新办大学生创业企业1868家。推进人才专项用房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增长(),其中出口()亿美元,增长()。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4.5亿美元,增长57.78%。新辟杭州至曼谷、阿姆斯特丹国际航线。成功举办2010杭州国际友城市长峰会,对港澳台的合作交流进一步扩大,外事、侨务、口岸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强国内交流合作。实际利用内资()亿元,增长()。举办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杭州案例馆在世博园精彩亮相。全面完成接轨上海三年行动计划。杭州都市经济圈规划正式实施。开通下沙至海宁的公交线。市外医保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扩大至35家。全面完成援建青川和对口支援南充、涪陵及山海协作任务,对口支援阿克苏工作全面展开。

(五)教卫文体事业快速发展

出台学前教育新政。优质学前教育、优质义务教育、优质高中教育覆盖面分别达到65%、79.58%、81.6%,第二课堂教育生动活泼。名校教育集团达177个。完成29所“国有民办”城区中小学体制调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5.7%,杭州师范大学“创一流”取得新进展,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行列。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取得新进展,创建国家与省市级卫生乡镇(街道)24个。市属8家三甲医院建设及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城区信息化平台建设。市级医保定点机构覆盖率达95%以上。建立城乡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成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市。市药检所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市民卡(医保卡)实现全市联网发放。基本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任务,组织群众文化(电影)活动5万场,公共图书信息系统服务210万人次,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网络实现社区(村)全覆盖。杭州数字图书馆开通运行。成为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荣获“中国书法名城”称号,获省以上文化广播影视奖项82个。西湖“申遗”取得阶段性成果。奥体中心动工兴建,城北体育公园二期开园。我市健

儿在亚运会、亚残会上共荣获31枚奖牌,在省十四届运动会、省首届体育大会上奖牌、总分均获第一。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六)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

新增财力()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主城区100%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市区职工最低工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进一步提高;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缓解城区行路难和停车难;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4天,优良率达86.02%;推进食品安全整治;老小区人居环境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体育生活更加丰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七)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落实维稳工作第一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全力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全力以赴实施“环沪护城河”工程,构筑安全防线,为上海世博会圆满成功作出贡献。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开展校园安保专项行动,强化交通整治和科学管控。重视信访和律师进社区工作,建立村(社区)信访和群众工作室(站),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举办首个“社区工作者节”,建成1166个村社区服务中心,实现行政村劳动保障服务室全覆盖,基层社区管理服务工作得到加强。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出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条例,强化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重视公共应急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培训演练,妥善应对突发事件。

(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坚持政府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制度。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多渠道开展人民建议征集,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议案。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完善开放式决策制度。清理政府规范性文件10192件,其中失效、废止2913件。加强执法检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化综合考评,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市成为全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联系点。积极推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市行政服务新中心投入使用,“网上一家一中心”运行。坚持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深入开展“深化作风建设年”活动,加强审计监督,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开展工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政府业主内控管理。严格公车、公务接待、公务考察管理,实现公务出国(境)经费支出零增长。

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双拥共建活动。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统计、民族、宗教、人防、编制、档案、气象、防震减灾、地方志等工作进一步加强。文联、科协、社联、侨联、红十字会工作和爱国卫生、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健康发展。

我市发展中也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偏小,工业增加值率偏低,服务业比重不高;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商务成本攀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人口老龄化、城区交通“两难”带来的问题比较突出;政府职能转变与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办事效率不高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浮夸作风、官僚主义和消极腐败现象。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高度重视,尽力加以解决。

二、2011年的重点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之年。今年继续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少,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当前宏观经济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通胀预期增强,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正确把握与应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

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安排为: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左右,三次产业比重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外贸进出口增长()左右;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各类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和省确定的要求。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扩内需拓市场促消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建立扩内需的长效机制,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扩大消费需求。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着力引导文化、培训、休闲、健身、网络等服务类消费。发展十大特色潜力行业和夜间消费,鼓励自住型与改善型住房消费,规范住房交易与租赁行为。提升特色街区消费服务功能,推进“千镇超市、万村连锁”与专业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建设一批城镇小型商贸综合体与中心村标准化超市。继续开展各类促消费活动,合理引导消费,增强消费拉动力。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调整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更多地投向“三副六组团”和五县市。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突出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量。优化财政性投资方向,防范投资风险。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全面落实出口退税、信保补贴、展会补助等措施,支持企业走出去投资、并购和承接工程。积极拓外需,深耕美国、欧洲、日本等传统市场,重视新兴市场开拓和周边市场培育,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创新旅游市场开发机制,深化对台与日韩等周边市场营销,积极拓展欧美等远程市场。

(二)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力量扶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电子商务、信息软件、先进装备制造、物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十大产业,培育杭州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四中心一基地”。加快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工作,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和金融业,加快发展信息软件和物流业,提升发展商贸和房地产业,培育发展科技、中介、社区和健康服务业,做强做大楼宇(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发展空港经济等新业态。以西湖为龙头,整合历史文化和山水旅游资源,打造黄金旅游线,构建旅游、休闲、会展“三位一体”产品体系,加快旅游综合体建设。加强金融招商,引进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着力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江东汽车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建设,打造互联网经济示范区与物联网产业核心区,推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制订出台加快特色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发展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拓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造纸、印染、化工行业整治与调整力度。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全力支持和积极培育各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扶持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建设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培育杭州工业设计创意园区。办好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2011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等活动。积极推进申请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工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启动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30个主导产业示范区、4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等农业功能区建设。建设10个设施农业示范园、50个设施农业小区。提升发展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新增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万亩,完成全年233万亩、93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新建和提升改造市级叶菜功能区1万亩。加强耕地保护,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扩大农业保险,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监管。建设现代农业综合体,推进农产品进市场超市直供直销。打造大平台发展大企业。着力推进大江东、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等大平台建设,提升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创新水平,拓展国家级基地和试点功能。积极申报国家级开发区,整合提升市级工业功能区发展水平,规划建设西溪谷等市级产业集聚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推进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区、“一区两带”金融集聚区、重点科技园与软件园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积极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做强做大,着力培育微小型企业,构建大中小企业协作体系,打造民营经济强市。

(三)进一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坚持城市国际化战略,以规划为龙头,以需求为导向,以管理为优先,完善城市形态,启动和实施高

铁、地铁、高速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快速路网、空港二期、内河水运航道、电力建设、三网融合和水利水资源保护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实施新一轮杭州城市总体规划。以主城区为中心,以钱塘江为主轴,做优主城,做强副城,打造组团,建设新城与综合体,加大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的推进力度,加快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路网建设。推进高铁、地铁建设,加快区域公路主骨架、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综合交通枢纽、公交换乘中心、社会停车场建设。续建钱江通道及南接线、萧山机场公路改建、之江大桥、之江东路、杭长高速公路杭州段,开工建设吉鸿路、杭新景二期建德段等项目,加快推进临金高速、千黄高速、杭州都市圈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临余公路建成通车。开工德胜快速路东段、通城快速路、风情大道(滨康路—湘湖路)、彩虹大道(萧山段)以及延安路、西湖大道整治工程。推进火车东站、汽车南站等客运交通枢纽和公交场站建设。完善市域综合运输体系,强化主城与各副城、组团及5县(市)的交通网络。启动秋石三期和之紫隧道工程前期工作,运河二通道、富春江船闸改造工程力争开工建设。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副城与组团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建设,提高吸纳产业与人口的能力。加快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向副城转变。着力加强新城的功能性开发和提高综合配套水平。推进电力通道和智能电网建设,完善市域天然气管网,提高天然气利用比重。推进杭师大新校区、杭州科职院搬迁、杭州奥体博览中心等工程建设。强化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工作,重视地下空间开发管理和综合利用。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继续深化西湖、西溪、运河、市区河道和中山路、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工程。继续实施城区背街小巷与庭院、危旧房改善和“城中村”改造等工程。全面提高城乡信息化水平。推进三网融合,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推进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与全市个人住房、医疗和职业介绍等信息系统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动相关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建设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水利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全国水利普查。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与重点湖库监测与防控体系。推进闲林水库、三堡排涝工程、钱塘江水利枢纽建设。完成326座山塘水库除险加固、80公里中小河流堤防加固。加快市区污水收集系统建设与标准化改造,新开发区域全部实现污水管网、泵站配建。完善七格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城西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技改等项目。

(四)进一步加强区域统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积极推进城乡区域规划建设、产业发展、要素配置、生态保护、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一体化。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今年起市本级每年新增10亿元资金,支持五县(市)发展,重点用于中心镇、中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按照中等城市定位加快建设五县(市)城关镇,按照小城市定位培育中心镇,加强政策导向,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发展郊区经济。加强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百千”工程、沿路沿江环境综合整治、农房改造建设、农村庭院整治、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完成20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培育建设30个特色示范村。安置下山移民6000人。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与医疗保险参保扩面工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0%以上。全面开展区县(市)协作工作。共建10个区县(市)协作产业集聚平台,城区向对口县(市)转移产业项目投资20亿元以上。开展市区乡镇(街道)与五县(市)乡镇结对活动。组织帮扶集团联系相对欠发达地区乡镇,联乡结村活动到位结对资金6000万元以上。继续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推动“春风行动”向农村延伸。着力增加低收入农户转移性收入,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

(五)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大力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启动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生态、低碳、环保、宜居水平。加快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建设国家低碳产业示范区和绿色中心商务区,培育低碳产业集群。建立低碳实验室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研发基地。实施“阳光屋顶”示范工程和城市屋顶绿化、建筑立体绿化工程,建设节能建筑。开展节能减碳全民行动,推进绿色照明与绿色交通。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建设保护好六条生态带,增强森林湿地固碳占用。推行政府办公楼合同能源管理。完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对1200家重点排污单位监督,加强环保执法。对新增氨氮和氮氧化

物等污染物的减排任务,要研究有力措施,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推广应用清洁能源。推进工业企业脱硫除尘改造。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深化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启动千岛湖综合保护工程,推进苕溪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加强水源地氨氮、总磷和有机物污染防治。加强造纸、印染、化工、电镀、医药等五大行业污泥处置工作。推进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控制城市灰霾与噪声。加强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和处置。继续推进半山和北大桥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为重点,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对报废汽车、废金属、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废塑料、废玻璃等再生资源循环和回收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迎“创模”复检、“811”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推进“三江两岸”生态景观带建设和开发区生态化改造工程,开展生态文明街道(乡镇)和生态文明村创建试点工作。因地制宜推进中心镇与村庄生活污水、农家乐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污染治理。推进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垃圾分类收集、清洁直运和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工作,提高无害化处理能力,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

(六)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平安、健康与精神文化需求。繁荣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大力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名校集团化办学,扩大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覆盖面。加强教师全员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民办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支持在杭高校发展,促进市属高校办出特色和水平。构建开放式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市民素质。广泛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九大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文化精品战略,繁荣文艺创作。深化版权保护,推进文化体制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改革。推进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实施“城市记忆工程”,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卫生体育事业建设。按照城乡统筹要求构建健康城市建设管理体系,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万名医生下基层”和城市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对活动,加快社区卫生规范化建设和一体化管理。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加大医务人员培训、医院布局调整和名院集团化办医力度,建成3家市属三甲医院。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疗救治和信息监测预警报告机制,抓好国家卫生城市复评和国家健康城市示范市建设。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社区15分钟健身圈。推进新向阳健身中心、桐庐足球训练基地建设。办好第八届全国残运会。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水平。加强基层城管执法力量,基本实现数字城管全覆盖。进一步健全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完善基层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体系。加强城市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警务室建设,创建和谐社区。新建乡镇社区服务中心40个、村级服务中心370个。完成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全力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公共安全,完善重大事项决策维稳风险等级评估机制,深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发挥大调解机制作用,做好信访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建立110社会联动机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与火灾事故。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机制建设,提高应对灾害事故、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创建平安杭州。

(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

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形成更具活力、更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推进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扩权强县、扩权强镇改革,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和城乡管理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金融创新,积极发展产业与创业投资基金。完善农村信用担保机制,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村镇银行与资金互助社。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提高民间资本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医改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发展文化中

介组织。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加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实施重大科技十大专项,建设科技创新十大平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完善创投引导基金和创投服务中心功能。加快省科创基地与各级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企业(行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发展,积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组织。加强与大院名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科技联盟和产业联盟。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品牌战略,建设质量强市。发挥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引领作用。新认定国家扶持的高新技术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100家。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施人才规划纲要,落实人才工作六大政策,推进人才工作六大工程和六大计划,扎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一批海内外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新增国家和省“千人计划”人选25名以上。办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园,提升留学生、大学生创业园的创新孵化与科技成果转化功能,推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平台建设。开展多层次的人才培训培养,大学生创业实训1万人次以上,引导人才流向优先和鼓励发展的产业领域。以城市国际化为引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扩内需与拓外需、出口与进口、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引资与引智、吸收投资与对外投资并重,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整体水平。突出十大产业,加强产业链高端招商与总部经济招商,鼓励外商增资扩股与并购重组,提高利用内外资的质量和水平。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实行品牌战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建设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办好第三届中国服务外包博览会和国际服务外包商务发展年会,实现全市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增长20%以上。扩大对与港澳台交流合作。以“走出去”带动销出去,发展“杭州人经济”。完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主体建设和申报验收。办好第13届西湖国际博览会、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推进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交流。加强区域合作交流。贯彻实施国家长三角区域规划和杭州都市圈规划,加强与以上海为重点的长三角城市合作交流,深化杭湖嘉绍四市的全面合作。加快杭州都市圈公交、医保、邮政、通信、旅游等一体化,推进与邻杭节点县(市)合作。加强与国内省市的资源开发合作,在外省市建立若干煤炭、粮食、矿产等资源要素基地。做好对口支援与山海协作等工作。

(八)进一步推进“破七难”办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把保障与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实施惠民为民十大工程,继续推进以“破七难”为重点的民生实事项目,集中力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生活品质。一是全面实施主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程。着力抓好公共交通建设,完成地铁1号线隧道、轨道贯通和城东新城至下沙新城段列车的调试,优化公交服务,新辟公交线路10条,新增公交车辆300辆,快速公交4号线全线建成并运营;着力推进“三纵五横”快速路网建设,加快停车场库建设,新增公共泊位8000个;着力抓好交通管理,开展“文明出行•杭州先行”活动,科学进行流量调节,维护交通秩序;着力抓好出租车管理,提升管理智能化水平。二是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万平方米、廉租住房()万平方米、人才专项用房()万平方米;全年保障性住房竣工()万平方米以上。完善保障性住房分配和管理制度。完成农村住房改造30088户、困难家庭危房改造2479户。三是加大大气污染整治力度。推进工业企业脱硝、工地扬尘、机动车污染和灰霾天气治理。在全市推广简易工况检测法,检测率达80%以上,基本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工作,治理率达70%以上。新增公交车全部达到国Ⅳ标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310天以上。四是关爱弱势群体和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实施困难家庭价格临时补贴发放政策,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伙食补贴。新建和改造仁爱家园19家,落实6500名重度残疾人居家安养,推进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30家、累计达800家,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增长15%。办好市老年大学。五是全市达到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标准。全市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就业率达到96%以上,力争全市所有的区、县(市)达到充分就业区、县(市)标准。充分就业社区创建达标率95%以上,萧山区、余杭区和五县(市)85%的行政村达到充分就业标准。六是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城市。按照“三有”要求,加强市级食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构与基层监管队伍建设。做好农贸市场快速定性检测工作,推行肉菜等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确保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96%以上,严禁不合格产品上市。加强餐饮业与食品加工作坊的食品卫生监督,监督覆盖率达100%。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电子监管,实现基本药物质量全程可控制、可追溯。七是改善基层幼教、医疗、健身条件。开工新建与改扩建幼儿园100所,竣工60所,新增班级500个。各县

(市)均有一家综合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以上达到市级标准化要求。实施提升城乡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工程,建设20个农村体育健身中心、体育健身广场,行政村健身苑点建设覆盖率达98%。八是改善老旧小区居住条件。完成40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改善工程;完成300个庭院、100条背街小巷改善;实行早期住宅合表用户“专改公”一户一表供电工程;新增老小区居民用户天然气点火数3000户以上。九是完善城市公建设施。开工市区支路建设整治50条,竣工20条。完成200个截污纳管项目。实施70条河道清淤工程,完成清淤量70万立方米。实施河道综保工程44条,完成22条。十是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实施农村饮用水卫生安全工程,受益群众14万人。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加强水质卫生监测。完成10个整(乡)镇推进村庄整治;因地制宜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收集管网,完成400个环境整治村整治任务。

完善保障民生的长效机制。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十五年优质教育体系和公共文化、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制度配套衔接。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优先目标,以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和完善转移接续办法。加强粮食和蔬菜基地建设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鼓励“农超对接”与直供直销。健全主要食品储备和应急机制。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高度重视市场供应和物价监管,加强稳价、控价,遏制食品、住房等价格不合理上涨。实施“两个联动”机制,落实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与临时补贴政策。促进关心下一代、老龄、爱国卫生、红十字会、残疾人、慈善等事业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做好统计、外事、对台、侨务、民族、宗教、口岸、人防、编制、档案、气象、防震减灾、地方志工作,支持文联、科协、社联、侨联工作顺利开展。

三、关于《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的说明

中共杭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我市“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精神,市政府编制了《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下面,我就《纲要(草案)》编制作说明。

(一)《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和把握重点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编制“十二五”规划工作,2009年初就进行部署,在“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基础上组织力量开展监测评估,并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后,市政府按照市委《建议》精神,深入研究和编制“十二五”规划。开展了“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了许多建议。《纲要(草案)》征求了各领域专家组意见,并与各专项规划、区县(市)规划衔接。《纲要(草案)》的编制过程,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过程。

《纲要(草案)》力求突出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和富民强市、社会和谐的主旨,坚持率先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统筹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力求体现杭州特色、阶段特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谋划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努力提高科学性和操作性。

(二)“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造成的各种困难,社会生产力、城市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跃上一个新台阶,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五年来,我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与2005年相比,全市生产总值增长(),年均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五”末的5.0:50.9:44.1调整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和()倍。入选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和中国民企500强企业数量,分列全国城市第一。

五年来,我市城市功能不断优化。深入实施城市东扩、旅游西进、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进一步构建“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形态,加快迈入以钱塘江为轴线的“钱塘江时代”,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上。推进新城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实施旅游和交通西进战略,五县(市)加快融入大都市。高铁、地铁、市域快速路网加快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新辟国际航线7条。推进西湖、西溪、运河等综保工程,城市有机更新成效显著。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五年来,我市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全面开展省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创业创新体制、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发展动力与企业活力不断增强。推进城市国际化,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加快服务外包发展,外资引进取得重大突破。国内经济合作达到新水平,长三角区域合作取得重要成果,杭州都市圈综合竞争力国内领先。

五年来,我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发展水平总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杭州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成使用,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精品工程取得实效。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普及15年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高级人才指数连续5年位于全国前列。城乡医药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体育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超80岁。

五年来,我市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和()。各级财政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大力破解“七难”问题,扎实为民办实事,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市民幸福感不断增强,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同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与问题,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改进。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未来五年,我国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后,保持高基数上的高增长难度增大,各种制约因素明显增多。新阶段要求我们切实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社会和谐为主旨,深入实施“六大战略”,着力调整经济结构,着力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开创杭州科学发展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科学发展水平居全国全省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城乡区域更加协调,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政治更加清明,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具体目标是:

——综合实力跨上新台阶。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

——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力争实现充分就业。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卫文体等事业加快发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左右,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左右,投资增长()左右,出口增长()左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格局。

——自主创新跃上新高地。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的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

——统筹发展呈现新格局。城市国际化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带动力明显增强。城市化水平达到()。市区与五县(市)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基本建立,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土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持稳定,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和空气质量明显提高。低碳城市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上述目标是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后提出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既考虑了外部环境变化和基数增大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引导全市上下把精力和重点放在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和经济发展保持同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指标,与“十一五”规划相比,增加了城乡污水处理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等目标。这是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

(四)“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十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一是努力扩大内需。把努力扩大内需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积极拓展内需市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巩固扩大城市居民消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努力稳定物价水平。扩大民间投资,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建立3+1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全力打造国际重要旅游休闲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高技术产业基地。把服务经济打造成“首位经济”。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十大产业,做强大产业。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构建产业集聚区,打造大平台。加快形成核心竞争力强、品牌带动作用明显的大企业大集团。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巩固提升农村六大优势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

三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建设全省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以城市化带动国际化,以国际化提升城市化,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构建杭州都市圈。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功能,加快三个副城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建设,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发展六组团,着力打造卫星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大力培育中心镇。建立杭州城区与五县(市)对口协作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人口转移转化。

四是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的综合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着力构筑综合交通体系、水利设施建设和水资源保护体系,优化能源保障体系,建设高速信息网络体系。重点实施高铁、地铁、高速公路、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快速路网、空港二期、内河水运航道、电力建设、三网融合和水利水资源保护等基础设施十大工程。

五是建设生态型城市。坚持环境立市,扎实推进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强化生态屏障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健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加大污染物减排力度,推进环境治理,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推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加强应对极端气候能力建设,倡导低碳生活,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

六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百年大计、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建设科技强市、教育强市、人才强市。实施重大科技十大专项,打造科技创新十大平台。继续普及优质基础教育,加快提升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建设人才创业平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七是建设学习型城市。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城市软实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杭州人文精神。全面推进终身教育,加强学习型组织和活动载体建设。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传播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体育整体水平。

八是加强社会建设。实施惠民为民十大工程,使经济增长更多地惠及包括新杭州人在内的广大人民群

众,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和住房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创新公共服务管理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九是深化体制改革。以综合配套改革为载体,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农村、行政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推进城乡土地管理制度、资源环境产权制度改革和金融体制创新。加快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加强国有资本营运管理,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升社会中介组织功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等。

十是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外贸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提高对外贸易核心竞争力。健全国际贸易风险应对机制。创新利用内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内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内外资水平。以扩大境外投资、打响杭商品牌为重点,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努力提高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的能力。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构筑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各位代表,《纲要(草案)》描绘了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我们坚信,在中共杭州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奋斗,“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四、全面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全面完成今年和“十二五”的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大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发挥政府公务员在学习型、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务实、高效、诚信、亲民、清廉”的总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形势、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进一步推进职能转变,建设服务政府

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优化结构、强化责任和严控编制,提高行政执行力,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管理体系。加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整合公共资源职能,加大公共服务支出比重。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健全“两家两中心”服务体系,完善网上服务功能。创新“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方式,提升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水平,完善公共窗口服务评价制,提高行政效能。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围绕有利便民服务、增强基层功能的要求,完善市、区县(市)、镇街三级行政服务体系,推进镇街办事服务、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和招投标中心建设。健全城乡社区管理服务网络,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二)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时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工作。定期通报建议提案办理进度,加强办理工作的跟踪问效。加强政府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重视行政复议工作。启动“六五”普法教育及第四个依法治市规划。多渠道听取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三)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建设阳光政府

坚持以民主促民生。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推进开放式决策,增强公共政策制定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健全重大决策事先听取人民代表意见和与政协协商制度。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打造诚信杭州。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扩大公共资源配置、重大政府投资项目、财政预算、社会公共事业等领域信息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拓宽办事公开领域,建设行政行为信息化监督管理体系。

(四)进一步推进制度和作风建设,建设勤廉政府

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治庸治懒,着力真抓实干,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完善综合考评,强化绩效管理,推进政府创新。加强决策评估,实行决策失误追究和行政问责制。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推进第三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和政府性债务控制。全面实施重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规范财政预算管理,努力增收节支。加强因公出国(境)管理,规范公务接待。

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和政府采购制度,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化管理,实现“数字监察”系统全覆盖。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落实业主内控管理制度,着力治理腐败易发多发领域突出问题。切实加强审计、监察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建设勤政廉洁的公务员队伍。

第五篇:杭州市劳动合同

杭州市劳动合同5篇

杭州市劳动合同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定本劳动合同。

甲方: ______(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地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条:劳动合同期限: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其中试用期为___个月,自____年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二条:工作岗位及要求:甲方安排乙方在_____社区从事社区_____工作.乙方必须根据工作职责和要求,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工作和任务.

第三条: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甲乙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作安全,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甲方应为乙方的工作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保护条件,应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等规定.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第四条: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作时间按照社区工作的特点,实行综合计时工作和休息制.

第五条:劳动报酬:乙方试用期间的工资为每月_____元.试用期满后乙方的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区有关文件执行,遇到工资政策调整,按新政策执行.甲方不得无故拖欠乙方工资.

第六条: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乙方的人事档案及社会保险由甲方委托劳动事务代理服务中心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办理.

第七条:劳动纪律:甲乙双方都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乙方必须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服从甲方的日常管理,并接受区,街道(镇)民政部门监督及所在社区的领导.

第八条: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的条件:

1,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1)本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本合同无法履行的;(2)乙方不能胜任原工作岗位的

2,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4)职责调整造成岗位取消的;(5)考评不合格的;(6)泄露工作机密的;(7)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8)被依法罢免的;(9)依法不再担任社区相关职务的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但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到协议的

4,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本条第3款的规定解除本合同:(1)患职业病或因工(公)负伤被确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甲方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4)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或者低于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5)甲方未按政策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6,除本条第5款规定的情形外,乙方解除本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

7,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8,本合同期满或者甲乙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应当即终止.由于工作需要,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续定劳动合同.

第九条: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1,甲乙任何一方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根据后果和责任大小,向对方支付赔偿金.

2,乙方违反本合同中约定的行业秘密的,给甲方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因不可抗力造成本合同不能履行的,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

4,乙方未满约定服务年限解除本合同时,其在职期间参加的由甲方或乙方所工作社区出资进行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甲方可以按照实际支付的培训费(包括培训期间的工资)计收赔偿金,其标准为每服务一年递减实际支付的培训费总额的33.3%.

第十条:其它:

1,本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所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或区民政局申请调解,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本合同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3,本合同条款如与国家下达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的新法律法规为准.

4,本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5,本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人事档案管理单位存档一份,鉴证机关(乡镇,街道)备案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乙方(签字):________

签约日期: ________签约日期:__________

鉴证机关(盖章):___鉴证人员:__________

鉴证编号:_________鉴证日期:__________

杭州市劳动合同2

甲方:

地址:

联系方式:

乙方:

身份证号码:

户口所在地:

联系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劳动合同。

一、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_________方式确定乙方的本合同期限:

(一)固按期限: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二)无固定期限: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本合同约定终止条件出现时止。

(三)以完成工作任务为期限: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工作任务完成时止。

甲乙双方同意按以下第_________种方式确定试用期期限(试用期包括在合同期内)

1、无试用期。

2、试用期从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止。

试用期解除合同:

乙方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

二、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及要求

乙方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工作,工作地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工作应达到以下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甲方工作需要,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地点。

甲方因工作须要,有权常设调动乙方的工作岗位(3个月内),乙方应该服从。如甲方需调剂乙方的工作岗位或者派乙方到外单位工作(3个月以上),双方应协商一致签订弥补协定书加以确认,该协议书将作为本合同的附件。

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按下列第___________项确定:

(一)实行标准工时制。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____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____小时。

(二)实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的不定时工作制。

(三)实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结算周期:按______结算。

甲方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乙方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4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5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40小时。甲方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休假权利。

四、劳动报酬

甲方执行杭州市最低工资标准规定,按下列第_________种方法核发乙方工资:

(一)试用期工资:试用期工资为_________元/月。

(二)计时工资:岗位工种尺度为_________元/时,来计付乙方的月工资。

(三)计件工资:甲方按颁布的本单位制定计件单价制度,来确定乙方的计件工价及计付乙方的月工资。

(四)不定时工资或固定工资:_________元/月。

甲方根据单位的经营状况和工资调配制度、群体工资协商成果,适时调整乙方工资。

甲方每月_________日如期支付_________(当月/上月)货币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五、社会保险福利待遇

合同期内,甲、乙双方应执行所在地社会保障部门的规定,依法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按比例分辨缴交社会保险费。

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乙方因病或非因工逝世亡,依规定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

乙方工伤或因工死亡,甲方按社会工伤保险规定给予工伤待遇或者因工死亡待遇。

六、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伤害防护

甲方按国家有关劳动掩护规定,包含女职工、未成年工的劳动保护规定和标准,为乙方供给合乎国家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劳动条件。

甲方按国家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对乙方进行安全、卫生、职业病防护常识、法规教育和操作规程培训及其他业务技术培训;乙方应加入上述培训并须自觉遵守和执行甲方的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和职业病防护办法,进行生产和工作。

甲方根据乙方从事的岗位工种,按国家有关规定,发给乙方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及防暑降温等津贴,并按劳动保护规定定期免费支配乙方进行体检。

乙方有权谢绝甲方的违章指挥及强令冒险功课,对甲方及其管理职员疏忽乙方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请求矫正并向有关部门揭发、控诉。

七、劳动纪律

甲方依据国度跟省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制订的各项管理规章轨制,公示和告诉乙方;乙方应自发遵照,遵从治理,踊跃做好工作。

甲方有权对乙方履行制度的情形进行检讨、督促、考察和赏罚。

如甲方为乙方提供专项专业技术培训,应补充订立培训协议为本合同的附件,约定服务期和违约金。

如乙方控制甲方的商业秘密,乙方有责任守旧贸易机密,双方应补充签订保密协议为本合同的附件,约定竞业限制的年限、制约期按月经济补偿的金额、违约金等事项。

八、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乙方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乙方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乙方权益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乙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法规规定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劳动的,或者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乙方人身安全的,乙方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甲方。

(四)、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甲方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的;

4、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甲方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甲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五)下列情形之一,甲方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后,可以解除本合同:

1、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九、甲方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或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或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裁减人员方案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乙方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乙方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甲方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甲方决定提前解散的;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一、劳动合同期满,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二、调停与仲裁

双方在履行本合同时发生争议,应先协商解决。协商无效的,应先到所属地劳动争议调剂办公室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如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应自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

十三、其他

(一)本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二)本合同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三)本合同条款如与今后国家下达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以国家新的法律法规为准。

(四)本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五)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法定代表人(盖章):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乙方(签字):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杭州市劳动合同3

甲方:________

法人代表:________

乙方: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限自___月___日至___月___日止。 其中,试用期自___月___日至6_月___日止。试用期内,如乙方未达到甲方的聘用条件则甲方有权予以辞退,本合同自行解除。

乙方需取得原雇主彻底终止雇用的证明,否则工厂有权重新考虑有关聘用的乙方开始上班的日期。工厂没有责任为乙方原来的工作支付任何赔偿。

第二条 工作内容和职责

1.乙方同意按甲方需要从事 网络维护与办公文员岗位,并按照甲方的合法要求,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

2.甲方可以根据经营需要以及乙方的表现或专长调整乙方的工作内容或工作岗位,乙方应服从调整并尽其最大努力勤奋地履行其职责。

3.乙方应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4.乙方应不断学习技术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工作能力。

第三条 工作时间

1. 甲方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2. 甲方可以根据经营需要合理要求乙方延长工作时间或在假日期间加班工作,但不得违反国家劳动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并按国家规定支付加班加点工资。

3.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为8小时,不含吃饭和休息时间。

4. 乙方有权享有我国法定节假日、年假等假期,具体参见甲方的规章制度。

第四条 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

1.甲方应在每月10日以货币形式将劳动报酬发放给乙方。

2.试用期内乙方每月税前工资为人民币 ___ 元。试用期结束时如已满足工厂对其岗位的要求,则试用期后乙方每月税前工资为人民币 ___ 元。

3.乙方须自行负担其所得薪酬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个人承担部分及对乙方报酬所征收的任何其他收费或税金。甲方将从乙方薪资中扣除其个人承担的各项费用后代为缴交给有关部门。

4.乙方必须提供合法的手续和相关资料,依法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各项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甲乙双方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并及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乙方有权向甲方查询社会保险及福利费的缴纳情况。

5.如果发生本合同第2条第2款的`情况,则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税前工资作相应的调整。

第五条 劳动纪律

1. 甲方有权根据国家法律、有关劳动人事的劳动法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2. 乙方必须遵守符合国家规定的各项工厂规章制度。

3. 如果乙方违反甲方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未达到工作岗位要求或对工厂(或他人)造成伤害,则甲方可对乙方进行纪律处分。情节严重时,甲方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甲方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本合同有关条款解除本合同。

4. 乙方必须签署并遵守甲方的“行为准则“。

第六条 培训、相应要求和服务期

1. 内部培训

应届毕业生或无相应工作经历的员工,其在工厂的服务期限至少两年。如果此类员工在合同期未满时要解除劳动合同,则须向工厂支付赔偿费,一年为人民币壹仟元。

2. 在合同期内,如甲方出资为乙方提供培训/教育机会,则甲方有权根据培训费用确定培训后乙方须为甲方服务的年限。乙方则有义务认真履行此服务年限。其服务期(自培训结束后之日起算)根据培训/教育费的不同规定如下:

培训费 服务期

在人民币1000元以内 1年

在人民币1001-___元 2年

在人民币___元以上 ___年

3. 如果乙方享受了培训或教育而以因本合同第九条第1款或第十条第1款未履行完服务年限的,在离职时乙方必须按比例向甲方付培训费用。

第七条 劳动安全保护和健康卫生

1. 甲方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有效防治职业病。

2. 甲方必须执行国家关于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规定。

3. 乙方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及强令冒险作业。

第八条 保密及非竞争条款

1. 乙方同意以最严格的保密形式保守涉及甲方的生产管理、技术、市场营销、财务的信息、或任何与甲方有来往的业务单位信息、或与甲方产品、工艺、经营及服务有关的信息。乙方同意未经甲方厂长书面许可不向任何人透露此类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使用任何此类信息与甲方竞争。乙方特别同意该义务将在本合同终止后二年内有效。

2. 在合同履行期内,乙方不得到甲方以外的任何企业或经营业主处从事第二职业。如有发现,甲方有权按照本合同第九条第1款处理。

3. 本合同终止后,乙方应立即归还所有和工作相关的资料,例如但不只限于:图纸、备忘录、用户名单、名片及受雇于工厂期间收集的他人名片、钥匙、电脑光盘、方案、财务报告、市场营销资料等。

第九条 甲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1.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无须发出进一步通知则可随时与乙方解除本合同,并不给予经济补偿;

1.1 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或不符合聘用要求的;

1.2 严重违反本合同条款或甲方规章制度的;

1.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

1.4 被劳动教养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

1.5 违反本合同第八条保密及非竞争条款的;

1.6 隐瞒事实,与其他经济组织或与前雇主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1.7 犯了员工手册上所述的任何重大过错。

2.乙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须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乙方或以支付乙方一个月工资的形式解除本合同,同时根据相关法规给予乙方相应的经济补偿:

2.1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2 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3甲方因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确实需要裁减人员的;

第十条 乙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1. 乙方须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甲方或以支付甲方一个月工资的形式解除本合同。在这种情况下,甲方无义务就本合同的终止赔偿员工。

2.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有权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2.1 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甲方劳动安全、卫生条件恶劣,严重危害乙方身体健康的;

2.2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3 甲方未按本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2.4 在试用期内的。

第十一条 合同的终止和续订

1. 本合同期满或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出现,本合同即行终止,无需预先通知。

2. 本合同期满时,在甲乙双方自愿的基础上应及时办理续签劳动合同手续。

第十二条 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乙方同意将甲方制定的厂规、厂纪作为本合同的附件,并自愿遵照执行。

第十三条 争议和解决

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甲乙双方同意首先协商解决;不能协商解决的,任何一方有权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有异议,任何一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四条 其他

1. 本合同经双方签并经当地劳动部门鉴证后自本合同起始日起生效,只有通过双方同意方可修改。

2. 甲乙双方以往签订的任何合同或协议与本合同相抵触的,一律以本合同为准。

3. 本合同未尽事宜依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4. 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________

乙方签:________

签约日期:________

鉴证机构(签章):________

杭州市劳动合同4

甲方(用人单位)名称:住所: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 乙方(劳动者)姓名:性别: 居民身份证号码:文化程度: 住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同意订立本劳动合同,共同遵守本合同所列条款。

第一条 劳动合同类型及期限

一、劳动合同类型及期限按下列第 项确定。

1、固定期限:自年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无固定期限:自年月 日起至法定的解除或终止合同的条件出现时止。

3、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自年月日起至 终止。

二、本合同约定试用期,试用期自年 月 日起至年 月 日止。

第二条 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及要求

乙方从事工作,工作地点在 。 乙方工作应达到以下标准。根据甲方工作需要,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变更工作岗位、工作地点。

第三条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工作时间按下列第项确定:

1、实行标准工时制。乙方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每周至少休息一天。

2、实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的不定时工作制。

3、实行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结算周期:按结算。

二、甲方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后可以延长乙方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4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不得超过5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40小时。甲方依法保证乙方的休息休假权利。

第四条 劳动报酬及支付方式与时间

一、乙方试用期间的月劳动报酬为元。

二、试用期满后,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正常劳动的月劳动报酬为 元,或根据甲方确定的薪酬制度确定为 。

乙方工资的增减,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的发放,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等,均按相关法律法规及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甲方支付给乙方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甲方的工资发放日为每月 日。甲方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工资,不得拖欠。

四、乙方在享受法定休假日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甲方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第五条 社会保险

甲、乙双方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月缴纳社会保险费。乙方缴纳部分,由甲方在乙方工资中代为扣缴。

第六条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甲乙双方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劳动保护、职业卫生等规定。有职业危害的工种应在合同约定中告知,甲方应为乙方的生产工作提供符合规定的劳动保护设施、劳动防护用品及其他劳动保护条件。乙方应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甲方必须自觉执行国家有关女职工劳动保护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第七条 劳动合同变更、解除、终止

一、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由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二、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三、乙方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乙方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甲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四、甲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乙方权益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乙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法规规定乙方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乙方劳动的,或者甲方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乙方人身安全的,乙方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甲方。

五、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甲方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的;

4、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甲方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甲方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甲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六、下列情形之一,甲方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后,可以解除本合同:

1、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乙方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甲乙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七、甲方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或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或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或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裁减人员方案以书面形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乙方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3、乙方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4、甲方被依法宣告破产,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甲方决定提前解散的;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九、劳动合同期满,乙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乙方具有本条第九款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依据本条第六款第七款的约定解除本劳动合同。

第八条 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甲方违法解除或终止本合同,应向乙方支付赔偿金人民币5000元;乙方违法解除本合同,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向甲方支付违约金人民币5000元。

第九条 双方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条 其他

1、本合同在履行中发生争议,任何一方均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2、本合同未尽事项,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3、本合同条款如与今后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时,按国家新的法律法规执行。

4、本合同依法订立,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双方必须严格履行。

5、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 乙方(签字):

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签名:

签约日期: 签约日期:

杭州市劳动合同5

合同编号:___________

用人单位(甲方)全称: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

本地办公地址:_________________

劳动者(乙方)姓名: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

户籍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

本地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杭州市劳动合同条例)等有关规定,双方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经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按下列第_______项确定:

(1)合同期从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

(2)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从至止(必须目前具体的起讫时间)。

(3)试用期约定按项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无试用期;

②试用期从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止。

二、劳动岗位和工作内容

甲方安排乙方从事_______工种(岗位)。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在乙方能够胜任的前提下,甲方可以合理变更乙方的工作岗位和任务。乙方应按要求完成甲方合理分配的生产任务。

三、劳动报酬

1.甲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乙方工作岗位,按以下项确定乙方工资标准为:

(1)按月工资标准计发劳动报酬,每月工资为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

(2)按工日工资标准(1工日 = 8工时)和乙方实际工作时间计发劳动报酬,每工日工资为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_______);

(3)根据乙方完成工作量计发劳动报酬,具体标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采用何种标准,每月实际支付劳动者工资报酬不得低于项目所在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2.甲方应按规定制作考勤表,指定专人对乙方每天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量)等在考勤表上予以记载,并交由乙方保管,作为计算工资的原始凭证。

3.乙方非因本人原因而全天不能工作的,甲方按每天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_______)的标准计算误工费,列入当月工资支付给乙方。

4.乙方工资按月支付,按以下_______项支付和结算:

①每月_______日前结算付清上月工资;

②每月_______日前支付_______元(人民币大写:_______),余款按如下约定结算支付:______________

5.工资支付方式按以下项确定:

①银行代发:甲方为乙方在银行开设工资结算账户,每月通过银行代发;

②现金发放:甲方直接以现金支付,乙方本人凭身份证原件领取并签名确认。

四、工作时间

乙方工作时间按以下项确定:

①乙方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每周休息2天。

②甲方根据建筑行业生产特点,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或者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甲方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合理安排乙方工作和休息时间。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甲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其他保险和福利待遇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以及甲乙双方约定执行,具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

六、劳动保护

1.甲方应按照国家和行业劳动卫生、安全生产等相关规定,向乙方提供合格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需的劳动工具、劳动保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按规定定期安排进行健康检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保障乙方的安全和健康。

2.甲方应对乙方进行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乙方从事特种作业的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后持证上岗。

3.甲方为乙方提供的宿舍、食堂、饮用水、洗寓公厕等基本生活条件应达到安全、卫生要求,其中建筑施工现场要符合(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XX)。

4.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应遵守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冒险作业,对甲方管理人员漠视职工安全和健康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七、劳动纪律

甲方可以依法制定企业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对乙方实行管理,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应当及时告知乙方。乙方应当严格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八、劳动合同的解除、变更和终止

1.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本合同可以变更或解除。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甲方可以随时解除本合同:

①乙方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招用条件的;

②乙方提供虚假身份证、资格证、上岗证、劳动关系状况证明的;

③乙方严重违反甲方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的;

④乙方有偷窃、打架斗殴、赌博等行为,经教育仍不悔改的;

⑤乙方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

⑥乙方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乙方可以随时通知甲方解除本合同:

①在试用期内的;

②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③甲方不能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劳动报酬的;

④甲方不能按照国家规定和本合同约定确保劳动条件的。

4.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合同期满甲乙双方任何一方不再续订的;

②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工作完成的。

九、违约责任

1.甲方未按本合同规定期限发放工资,且未征得乙方同意的,除须全额补发工资外,还应当按每天____元(人民币大写:____)的标准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自本合同第三条第4款约定的发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

2.任何一方违反本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予赔偿。

3.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双方约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劳动争议处理

1.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劳动争议时,可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可以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任何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十二、其他事项

1.本合同未尽事宜,或与现行法律法规、本省市规定有抵触的内容,按法律法规和本省市规定执行。

2.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双方必须严格履行。本合同签订后,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___

甲方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_______

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月_______日 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下载杭州市蔬菜产业带建设材料 - 杭州市农科院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杭州市蔬菜产业带建设材料 - 杭州市农科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杭州市教育局

    杭 州 市 教 育 局 关于做好2009年杭州市文明学校表彰会准备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市)教育局(社发局),直属学校: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夯实学校德育基础工作,推进德育工作创新,我局拟......

    杭州市导游词

    杭州位于浙江省东北部,离上海180余公里,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七大古都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从秦朝设县治以来,杭州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五代吴越和......

    杭州市历史文化

    杭州历史悠久,早在4700多年前就产生了良渚文化,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定都于此,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文化积淀深厚,良渚文化、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明清文化,形成了一个......

    杭州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纲要

    杭州市电子政务建设实施纲要(2005—2006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名称: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修改《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部分条款的决定 法规分类: 城市建设 颁布日期: 2004-11-08 实施日期: 2005-01-01 有 效 性: 有效 颁布单位: 杭......

    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杭州市地铁建设管理,保障地铁建设顺利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杭州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发布时间:2005/9/9 18:51:47 市政府令[ 2003 ]第195号 《杭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3年9月21日市人民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

    杭州市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

    杭州市建设市场主体信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建设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建设市场主体及其从业人员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提高诚信经营的意识,增强企业风险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