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后监狱管理的思考研究

时间:2019-05-13 09: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入世后监狱管理的思考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入世后监狱管理的思考研究》。

第一篇:入世后监狱管理的思考研究

加入世贸组织,表明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更加宽延。无疑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一件重大事件,它对于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英语论文格式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从而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宏伟目标,具有长远的战略性意义。同时,也给监狱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发展良机。首先,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法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监狱对罪犯改造的执法环境和法律条件将大大地改善。其次,对严格文明执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三,罪犯改造管理机制将面临着改革和调整。第四,罪犯的人权保障将进入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为此,就加入WTO 后监狱管理工作谈谈几点看法。

一、尽快制定出台《监狱法实施细则》,以适应加入WTO后的监狱管理工作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从监狱理论上看,最大的挑战是我国监狱法律制度的完善。《监狱法》已经颁布六年,作为一部部门法,虽然对监狱,刑罚的执行,狱政管理,罪犯的教育改造等方面作了原则的规定,但是由于《监狱法》是总体的、框架式的原则规定,因此在执行过程中,特别是执法实践中,经常遇到有法可依,但无章可循的现象。在实践中有的监狱仍然是沿用传统的改造管理方式,有的则根据自己的实际和改革形势的发展在不断探索和创造一些新的管理改造方式、办法,造成在执行《监狱法》的实践中,执法水平不一和执法方式、程序各异的现象。为此,应该有一部符合我国国情,适应加入世贸组织需要的较为具体的实施细则与之配套。一是要强调《细则》的针对性。比如对监狱和职能的重新定位,要明确刑罚执行机关的地位,缩小与其他专政机关地位差,突出改造人的刑罚职能。同时要强调监狱管理体制的定格和干部任免的权限。二是突出《细则》的操作性。要对执法的实体问题在操作程序上加以明确。比如对罪犯减刑、假释的申报、审批等有关监狱执法程序要有详细规定,以严肃和规则各环节依法操作,从而保证《监狱法》的贯彻落实。三是注重《细则》的规范性。目前各监狱在强调《罪犯改造行为规范》的落实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如何规范干警执法行为,对于入世后的监狱执法工作尤为重要。《细则》应对干警管理行为、执法行为、教育行为做出明确规定。

二、顺应加入WTO的形势要求,用现代化理念推进监狱建设

司法部提出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目标,对促进我国监狱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入世以后更加需要我们用新的现代化的理念,大胆借鉴外国文明的行刑制度和管理方式,把我国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目标向更高层次推进。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树立现代化意识。不能把现代化只作为一种科学技术目标,还要把它作为一种思想理念,这种现代化的理念就是“公正”,包括:法律公正、社会平等和执法公正。只有重新认识“现代化”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与入世后的文明社会相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要坚持科学管理,严格文明执法,为监狱的现代化建设确立思想基础。其次,大力推进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机制,目前我国监狱存在的两大难题是:设施老化,管理方式陈旧。在设施建设方面,要与世界先进国家接轨,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同时,要突出装备、设施的现代化,处理好人防和技防的关系,正确运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狱内侦查监控和维护监内安全稳定。在管理方式上要大胆借鉴外国先进的管理模式,完善罪犯处遇等级制度,对宽管级罪犯可采取提高生活待遇、给予劳动岗位优先选择权以及“试工”、“准假”等奖励办法。如获宽管级的罪犯,根据刑期长短,在释放前的一定时间内,可以选择劳动岗位,可以适当提高伙食标准和住宿条件,在监内给予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对表现特别突出的宽管级罪犯可予以安排“试工”、“准假”。同时可依法适当放宽假释比例,这样既可以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又可以降低监禁率,减轻监狱经济负担,也有利于罪犯早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三、要坚持贯彻改造罪犯的原则,突出对罪犯合法权利的保护

建国以来,我国对罪犯改造实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成功地改造了一大批罪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制环境的逐步改善,监狱实行了一系列的保障罪犯基本权利的措施,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不容讳言,我国监管工作与国际上先进的管理还不能对接,与进步的思想理念和在罪犯的基本权利维护上还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我国监狱的人权问题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入世之后是否能尽快使我国融入国际社会,加速我国法制环境的改善,无疑监狱罪犯的基本权利保障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从目前罪犯基本权利保护来看,我们在实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和实现刑罚执行职能中,还存在相当的问题。诸如罪犯超体力、超时限劳动问题;对罪犯体罚、虐待、打骂和歧视问题;罪犯生活卫生标准普遍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问题;受教育时间得不到保证等等。因此必须下功夫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罪犯合法权利。一是要突出强调罪犯人身权利的保护,坚决杜绝侮辱、打骂、体罚罪犯现象,不能因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剥夺罪犯的休息权。可以对罪犯劳动给予适当的经济报酬,让罪犯有其劳有所得,鼓励罪犯热爱劳动,乐意劳动,促进其自觉改造。二是加大公开执法的力度,让罪犯了解国家有关刑罚的法律条款和自身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监狱必须对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涉及罪犯切身利益的狱务向社会和罪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新闻媒体和罪犯家属的监督。有关具体条款、执法程序、处理结果要公开,张榜公布,保障罪犯拥有知法、知情权。三是对宽管范围内改造表现好的罪犯,可以放宽接见时间和允许罪犯与其家属同住,从人性的角度,对罪犯心理进行调整,从而调合和稳定家庭关系。并通过这种奖励形式,唤起罪犯对生活的热爱,促使其加速改造。四是牢固树立罪犯权益保护意识,提高干警文明执法水平。保证罪犯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干警要树立文明执法意识,要把改造人作为监狱工作的治本工程和监狱改造工作的目标,立足于把罪犯改造成为社会新人的基本点上,通过我们的思想、文化、技能教育,激活罪犯内在的改造因素,让其自觉改造成为社会有用的新人。

四、当务之急是全面提高干警综合素质,以适应入世后面临的新的挑战

入世后,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对外交流的日益扩大,将出现各种新的犯罪类型,犯罪手段和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学历高、知识型的职业经济犯罪将成为新的犯罪动向。总体犯罪将向集团化、智能化、流动化趋势发展。特别是社会底层人群由于心态失衡等原因造成的侵财型等暴力性罪犯也会增多,将给我们监管改造工作带来新的难度。就目前监狱干警的知识水平、管理水平、执法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入世的挑战,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积极对策,全面提高干警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有文化、懂业务,政治强、作风硬的队伍,以适应新形势要求。一是超前组织干警开展多层次、多门类的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了解WTO相关的法律规则,学会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式管理监狱,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执法水平。同时要抓紧制定相关的监狱规章制度,为我国监狱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和监狱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注重对罪犯斗争的策略研究,不断提高干警的管理能力。应建立一整套适应加入WTO后的对罪犯改造的对策,比如针对犯罪类型的变化,要细化分管、分押,隔断经济犯罪、智能型犯罪与暴力犯罪的联系,论文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教育措施,防止罪错交叉感染或形成新的预犯罪团伙。三是要学会和强化狱内侦查工作的技能和手段。不能只靠思想教育和个别谈话等传统的工作方法,要在加强狱内耳目建设的同时,加大对监狱现代化监控设施的投入,把人的工作和技术侦查技能结合起来,这样干警既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狱内敌情动态,防止大规模骚动和暴狱,又可以保障监狱稳定和干警的人身安全。四是要加强对干警纪律作风的培养,增强体能训练,以适应繁重的监管工作和快速反应处理突发事件的需要。随着入世后,罪犯智能性、技术型的增加,监狱安全防范工作也应向防重大、防恶性,反突发和突然方向发展,因此,要应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制定完备的应急处置预案,同时加强监狱干警的体能和应变能力的训练,真正建立起一支精干的快速反应队伍,以保证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第二篇:监狱安全管理生产研究

一:浅谈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及其防范对策

防止罪犯脱逃,是监狱机关狱政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驻在检察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黑北地区人民检察院所辖监狱近年来发生罪犯论文发表脱逃案件及破获的企图脱逃案件进行分析,概括出罪犯脱逃的几种反常表现,以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一,几种反常表现

l,罪犯伪装积极,骗取信任,表现出对干部过分温顺,言听计从,有的甚至在外出劳动现场主动给管教人员,看押武警搭凉棚,以取得民警的好感,民警对其稍有疏忽,便乘机脱逃.2,监内生活出现反常现象,有的犯人在脱逃之前将全部存款花光,有的将生活日用品,甚至将衣服和行李都给其他犯人,做好逃跑准备(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比较狂妄自大的犯人的身上).3,私藏便服和现金,为便于脱逃,犯人往往私藏便服钱款,多打听他犯是否有便服或工作服,以备脱逃时用.4,向他犯打听什么地方能找到活干,什么地方能多挣钱,尤其是好向捕前居住在煤矿和林区的犯人打听,因为那些地方盲流多,不易控制,逃脱后便于隐藏.5,探听监狱场所情况和属围交通情况,劳动时东张西望,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刚入监和入监不久的犯人身上,以便脱逃能迅速逃窜.6,情绪反常,有罪犯在逃跑前情绪突变或烦燥不安,夜不能寐或对他犯突然热情起来,甚至对一直不和的犯人称兄道弟,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初次逃跑的犯人身上.7,积极准备食品,有的突然多买饼干,白糖等,有的乘外出劳动时盗窃各种食品,做逃跑的准备.8,无病装病,小病装大病,蒙蔽民警,放松对其监控,乘机脱逃.9,不怎么跟大帮劳动,主动要求干一些零活,杂活和一些脏活,有时主动要求到监外去干活.当然,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还可举出一些,而有的罪犯脱逃前往往会有多种表现,随着形势的发展,还可能出现新的情况,只要我们多观察,多总结,及时发现罪犯脱逃前的反常表现,就能掌握罪犯的脱逃规律,搞好罪犯脱逃的防范工作.二,防范对策

针对罪犯脱逃的种种反常现象,我们要着重采取以下几项措施.l,要认真执行改造第一生产第二劳动的方针,把预防犯人脱逃当做第一位工作寒抓,落到实处,把犯人严格置于管教民警的严密监视和管制之中,做到一天二十四小时不脱管,管的严是落实对犯人改造的基本前提.2,要坚持敌情分析制度,达到危险分子预测明确化,把犯人置于我们民警的严密监控之中,要坚持中队民警对犯人四知道,杜绝 脱戒杂工的现象,组织包夹力量,掌握使用好耳目,做到敌动我知.3,加强对犯人的教育,一方面及时掌握犯人思想动向,进行面上的普通教育,可联系国内形势,结合犯人积极改造的典型事例,对犯人进行政策教育和前途,理想教育,大讲逃跑的“三个跑不掉”和“三个增加”把脱逃的可能控制在最低限度,另一方面有的放矢的进行个别教育或及时采取得力措施,是主观因素的要疏导,是客观因素的要妥善处理,特别是家庭有病变,事变的犯人更应如此.4,在监内管理上,坚持严字当头,一丝不苟,坚持定期,不定期的清监制度,把犯人的来往信件,现金,便服,劳动工具及可能用来脱逃的物品进行登记管理和予以清出.5,加强警戒设施和监控力量建设,做到警戒设施经常完好,要做到以下四项:(1)筑围墙,架电网,配电机照明.(2)健全通讯联网.(3)配备必要的车辆.(4)搞好内管,外警,群众联防三道防线.6,严格按政策办事,注意工作方法,自觉做到“四要”一要尊重犯人人格,不打骂,虐待犯人.二要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政策,搞好衣,食,住和劳保待遇,医疗卫生等.三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犯人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不偏听偏信,防止主观意断,感情用事.四要重视犯人申诉,做到查证核实清楚,结果与本见面.二:狱内罪犯脱逃的可能方式及防范对策

一, 狱内罪犯脱逃的原因: 狱内罪犯脱逃案件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罪犯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和罪犯能够逃脱成功的客观条件.1, 罪犯实施逃脱的主观原因:(1),不认罪不服法,企图以逃跑的方式逃避惩罚.(2),仇恨原告或办案人员,图谋报复.(3),好逸恶劳,企图逃跑抗拒劳动改造.(4),向往“自由”,不甘心身陷牢狱,希望摆脱监禁.(5),改造表现差,减刑无望,干脆破釜沉舟,孤注一掷.(6),思乡念亲,家庭变故,心理发生了变化,走“捷径”.2,罪犯脱逃客观方面的因素和能够成功逃脱的客观条件.(3),受狱内牢头狱霸欺压,打击,使罪犯不堪忍受.(1),干警管理管教方法不当,处理问题不公,引起罪犯不满,抵触情绪.(2),罪犯家中发生重大变故,如亲人病危,死亡,配偶离婚等.(3),受其他押犯的引诱及唆使等.(4),管理不严,控制不力,监管工作中严重存在漏洞,给罪犯脱逃带来可

乘之机.二, 狱内罪犯脱逃的可能方式

由于监狱的特殊戒备环境,罪犯实施脱逃的方式和手段受限,想脱逃 怎么逃 如何才能逃得脱,这是每一个企图脱逃的罪犯都认真思考,积极预谋和准备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分析认为目前监狱实施高强度警戒,要实施脱逃,可能有如下两种情形5种方式: 1, 秘密隐蔽型.(1),越围墙,挖地道老鼠猫狗式;具体表现在通过秘密地从地下向大围墙外挖通道或攀越围墙实施脱逃.(2),混车辆,冒警察混门岗瞒天过海式;主要以通过隐藏在外来车辆混出监门或盗抢警服,便服(尤其是雨衣)伪装监狱干警职工,趁夜间视线不清检查不周实施脱逃.(3),借零散劳动,会见,外出治疗,押解途中的警力不足,监管不紧,管理不严的“走为上”式;主要以借大围墙外零散劳动,外出就诊治疗或会见时的便利机会,趁警力足,管理不紧实施脱逃或强行脱逃.2,公开挑战或强行脱逃型.(1),冲门岗,千里走单骑式;主要以门岗管理不善,门禁故障,警力不足,借助个人体力,强行脱离监管.(2),挟持人质,武力威胁式;通过挟持人质(尤其是女干警,师傅,外来嘉宾),武力威胁,暴力强行脱逃.三,预防罪犯脱逃事件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1, 被动的防范对策和措施,主要解决“跑不了”的问题.(1),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监狱布局,着力解决影响监狱安全“硬件隐患”.当前,由于历史原因,布局不合理,狱政设施落后陈旧,监管科技水平低,效能差,更新换代迟缓,警力不足等等,哪个环节出差错,都可能给罪犯脱逃有可乘之机.要全面一概解决这些问题似乎不现实,因此,监狱可以以监狱体制改革和布局调整的契机,制订构建科学的监管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有步骤有计划实施监狱的“硬件”建设,比如我监正在筹建大围墙,因地制宜增加全方位,多角度的视频监控等,着力解决影响监管安全的关键问题.(2),健全有效的技防,物防管理机制.加强落实狱政设施管理,维护和维修制度,保持各种设施的完好率的有效性.通过监狱布局调整,在搬迁,新建,扩建和改建中按适应现代行刑要求,适合现代法制,人道,人权与效率精神建设监狱,运用现代科技(如信息技术,远程监控,计算机应用技术等)装备监狱技术防范设施,增加增强监狱“硬件”设备,健全完善管理使用制度,做到隐患不放过,问题不过夜,保证狱政管理设施防范和技术防范准确有效,条件允许还可以配备警备直升机,警犬等,这样,就能及时准确,有效地阻止和发现犯罪,罪犯就是想动也不敢动,逃也逃不掉.(3),构建和完善人防管理体系.制定,完善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如门卫制度,半小时清仓点名制度,会见制度,一日管理规范,“六必谈”制度等等),消除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盲点,着重解决干警执法合法性,罪犯奖评公平公正等,充分运用监管,教育,生产劳动的评价手段,实现“惩罚与改造相合,以教育人为宗旨”,预防和减少狱内犯罪,从根本上实现监管安全的长效性.(4),完善“三共”建设,共同实现监管安全.监狱要把和驻监武警的“三共”建设作为确保监狱安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切入点常抓不懈,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联席会议,学习交流主动通报监管安全形势,达到互通情况目的,改善驻监武警的工作环境,促使其积极协助监狱做好安全工作,还可以携手进行防暴防逃的演练,提高监狱自身处置突发事件能力.2,主动的防范对策和措施.主要解决罪犯“不想跑”的问题.(1),从思想上进行进攻性防范.要确保监狱的安全,实现罪犯“0”脱逃案,归根结底必须依靠强在力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治本”工作,提高教育改造工作功能,细化各阶段教育成效,针对新形势下押犯的不同特点,加强罪犯思想教育,激发其产生负罪感,认罪悔罪,从而服从管教,自觉接受改造;因人施教,重点突破,从思想上消除不安定因素,让每一位服刑人员在希望中改造,“有奔头”;坚决打掉牢头狱霸,净化改造环境,培养良好的罪犯改造群体;关心罪犯的生活,帮助解决罪犯的实际困难,促使其安心改造,放弃逃跑的念头;积极探索罪犯改过自新,做一个遵法守法公民的“改造好”刑罚目标,从罪犯思想源头上解决罪犯“不想跑”的问题.(2),依靠制度保安全,科学地构建人防安全体系.从制度上落实控制防范措施,在新的监管形势下,要建章立制与督促检查相结合,力求细化,严密,全面和讲究可操作性完善各项监管制度.(比如在监仓门禁岗位上,有的同志认为:年纪大了,就去门卫值班,图个轻松,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这个关键部位上,在监管的最后一道屏障上,更需要有能力,身强力壮有责任心的干警担任).着重抓好犯情分析,顽危重点犯的夹控,事务犯的管理,清监检查,现场管理,会见等制度的落实等,一级抓一级,明确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包干”措施,及时发现消灭监管漏洞和清除监管“死角”,完善防范工作的纵横网络,组建一个全天候,全方位,全员性防范体系.(3),加强狱内侦查和心理矫治.可根据罪犯的刑期长短,罪情轻重,危险程度和个性心理特点以及在狱内的改造表现等,从入监的第一天起,建立罪犯改造信息档案,采取主动的动态分析和研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一要拓宽罪犯情况动态信息搜集渠道,更新狱内侦查技术,完善狱内信息网络,采用公开与隐蔽,实与虚相结合的办法,形成敌动我知;二要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已经表露出和隐藏倾向性犯罪主体进行动态的跟踪分析和研究,借助心理矫治技术把犯罪消灭在萌芽状态;三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侦查手段,严密控制罪犯的一举一动,如录映机,摄像枪,红外线和微波感应技术,借助计算机信息分析处理系统,对反映出的蛛丝马迹进行技术性的分析,提供犯罪证据,及时发现,挖掘和揭露打击犯罪,有效的控制和震慑犯罪.(4),建立和完善狱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监狱,监区,分监区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预测犯情动态,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狱内突发案件预警处置系统,制订各种控制罪犯脱逃预案,不定期进行有目的的演练,增强队伍快速反应和有效处置罪犯脱逃案件的能力.罪犯脱逃的危害性远不能只从罪犯逃避惩罚上简单理解,他们或许疯狂报复社会,或许伤害原告或办案人员,或许为逃避追捕不顾一切¨¨¨我们不能单纯依靠某件设施牢靠,某种制度的落实或某个人力量就可以有效地防范罪犯脱逃,而应从整个社会安全和综合治理高度重视,群策群力,认真落实“狱内无小事”齐抓共管,不放过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的每一个细节,不错过任何监管漏洞,不给罪犯任何可乘之机,这样,防范罪犯脱逃也就水到渠成了.三,影响监狱安全管理的表现形式,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担负着对罪犯惩罚与改造的重要任务.搞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改造质量,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对维护社会稳定大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种矛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犯罪分子的犯罪趋势向高科技,智能化,团伙,带黑社会性质和更加隐蔽方面发展,作案手段更加凶残.严重暴力犯罪,二次以上判刑,异地流窜作案等罪犯入监,不仅给监狱的管理增加很大难度,也给监管安全构成很大威胁.研究如何加强对罪犯的管理,确保监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是监狱工作的主要内容.一,监狱发生事故的表现形式

监狱安全是以监狱不发生各种事故为衡量标准的总体概念.了解监狱各种事故的表现形式,才能进一步研究如何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监狱安全.监狱发生各种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罪犯脱逃事故.是监狱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罪犯脱逃是经常发生的较为普遍的事故,也是衡量监狱安全稳定和监狱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罪犯脱逃的目的是逃避刑罚的惩罚.脱逃的表现形式,有从狱内利用监管设施的漏洞脱逃;有的出工趁干警不备脱逃;更有甚者杀害干警,抢夺警服,警车强行脱逃等.特别是重刑犯脱逃和罪犯集体脱逃,对社会危害更大.这部分罪犯脱逃之后,一般都会重新犯罪,作案手段会比原来犯罪更加疯狂,对社会的破坏力和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侵害更大.——凶杀事故.凶杀事故是指发生在狱内的罪犯打死罪犯,罪犯杀害干警案件,是构成监狱事故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破坏监狱稳定的重大因素之一.虽然在监狱不常发生,但性质非常严重,影响很坏.凶杀事故的原因和形式主要有:有的是罪犯之间在服刑中发生矛盾,积怨引起,具有长期隐蔽性;有的是罪犯头脑简单,做事不计后果,因一点小矛盾就大打出手,具有突发性;有的是罪犯在社会上放荡无羁,不适应监狱严格纪律的约束,极力抵制干警的严格管理,而采取报复手段杀害干警;有的是为了脱逃而杀害干警;有的是干警不能正确执法,引起罪犯不满而报复杀人.——自杀事故.少数罪犯罪重刑长,对前途失去信心或家庭关系破裂,悲观失望而自杀.自杀事故往往会在罪犯心理上投下阴影,不利罪犯的改造,影响监狱改造秩序稳定.——安全生产事故.这类事故也是在监狱经常发生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触电,坠落,机械伤害,中毒,火灾,塌压等.主要原因是罪犯违章作业或干警论文发表监管不力造成.这类事故往往在罪犯亲属或社会上引起不良后果.——暴狱,闹狱事故.这类事故主要表现形式为罪犯打群架,群体械斗,对监狱管理或伙食不满起哄,冲击监门,监墙,游行示威或绝食静坐,劫持人质占领监舍与干警对峙.这类事故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处置不当会酿成大祸.——破坏事故.个别罪犯敌视社会,敌视政法机关,心怀不满,在监狱破坏机器设备和正常的生产秩序,破坏监管设施甚至放火,投毒.这类事故会造成重大的物质损失或人员伤亡.二,影响监狱安全的主要因素 影响监狱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干警因素.监狱人民警察是刑罚的执行者,是对罪犯惩罚与改造活动的管理者,对监狱的安全稳定负有重要的责任,是影响监狱安全的主要因素.(二)罪犯因素.这几年罪犯的构成成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次以上判刑,团伙作案,暴力犯罪,异地流窜作案的罪犯占总押犯的比例大幅度地上升.这部分罪犯恶习深,作案手段残忍,对社会破坏性大,有许多涉枪,涉毒,涉黑(黑社会)案件,入监后不认罪,不服法,不服管,有丰富的反改造和与政府对抗“经验”,管理难度大,对监狱安全威胁也大.(三)客观因素.一是监狱设施建设欠帐太多,许多监舍简陋,拥挤,监墙不坚固,电网,监控设施不齐全,常发生罪犯越墙脱逃事故.二是经费保障不到位,罪犯参加生产劳动时间过长,监狱法规定改造罪犯“实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造相结合”,劳动是改造罪犯的一种手段.而现在大多数监狱并是不把劳动当做是改造罪犯的手段,而是谋生的手段.监狱为解决改造罪犯经费不足,经常加班劳动,缺乏教育时间,罪犯心情烦躁,极易发生事故.据调查过去发生的罪犯行凶伤害案件,多数发生在工地或车间.三是社会负面影响.报刊电视对案件的报道宣传过多过滥,作案情节,作案手段描写过于细腻,夸张,对罪犯的犯罪心理起到了强化和诱导作用.三,确保监狱安全重在狠抓落实

(一)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制是搞好监狱安全稳定的前提.确保监狱安全是由物质基础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决定的.完善的监狱设施,充足的经费保障是确保监狱安全重要的物质基础.有的监狱领导没有把监狱安全当成是头等大事,用主要精力来抓,而是考虑生产多,把监狱安全工作完全推给分管领导.笔者认为确保监狱安全是一个总体“工程”,必须由各部门互相配合协调才能做好.首先是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使各级“一把手”能自觉地拿出主要精力来抓监狱安全.(二)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搞好监狱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通过以往发生的事故和血的教训总结出的各种规章制度,是管理监狱,维护监狱正常的改造秩序,确保监狱安全的重要保证.从以往发生事故的教训来看,制度不落实是一条主要的原因,为什么层层抓制度落实,天天喊制度落实,最终还是因为制度不落实而发生事故呢 笔者认为,之所以造成制度不落实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有的监狱领导缺乏深入细致,扎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少,搞原则领导多;二是基层干警常年和罪犯在一起,容易产生两种侥幸心理,一种变为松懈一会儿不一定就出问题,一种认为松懈一会儿领导供不一定会发现.由于这两种侥幸心理的存在,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三是检查不力,奖罚不严.落实制度一方面靠思想教育,激发广大干警工作积极性,养成遵守纪律,遵守制度,遵守规定的自觉性.另一方面,人固有一种懒惰行为,不是时时,事事,处处都能把遵守制度作为自觉行为,需要靠外力的督促.许多监狱制度落实不好主要是检查不力,检查少或是检查走过场,没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有的是对发现的问题没有严肃处理,没有严格奖罚,使罪犯有可乘之机,发生事故.(三)认真搞好安全大排查,大力破获预谋案件是搞好监狱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除了防止罪犯脱逃之外,防止罪犯行凶报复,以及预防其他各种事故,是监狱安全稳定的又一重要任务.罪犯在狱内又犯罪或发生各种事故是由罪犯的本质和各种诱因决定的.对罪犯及时排查,将易发生事故的各类罪犯采取非常措施,严密控制.大力侦破预谋案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确保监狱安全.1,认真搞好大排查,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认真分析犯情,狱情,将各种危险因素和危险罪犯排查出来.争取监管安全的主动权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在具体落实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排查危险犯看表面现象多,看罪犯本质少.排查危险犯不去认真分析罪犯的本质,作案手段,犯罪的根源和罪犯的心理特征,而只看罪犯“听话”或“不听话”,甚至用能否完成生产任务来衡量是否是危险犯,有时就将有些表面伪装积极改造而心怀叵测的罪犯漏排.二是排查危险犯走过场,不认真进行.有的排查危险犯不开会研究分析,不认真查阅档案和各种材料,而“凑数”交差一事.三是对排出的危险犯不落实包夹控制措施,结果在危险犯身上又出了事.2,大力侦破预谋案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狠抓制度落实和对犯情,狱情的排查分析可以避免减少一些事故,但是有一部分罪犯是难以改造的,一有机会就铤而走险,制造事端,重新犯罪,加之我们的工作即使要求再严,还会出现疏漏,给罪犯留下可乘之机.有些事故是突发的,不好预防,主要靠平时的管理,尽量不给罪犯留下可乘之机.大部分事故发生是罪犯经过预谋的,要做一些充分准备的,这就使我们有可能将一些狱内重特大案件破获在预谋阶段,避免事故的发生.近几年由于我们重视破获狱内预谋案件,使狱内案件大幅度下降.每年都要破获40起以上的狱内凶杀,脱逃等各种预谋案件,有力地促进了监狱的安全稳定.(四)加强教育改造,提高改造质量是确保监狱安全的基础.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是我国改造罪犯的特色,在确保监狱安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确保监狱安全的基础工作.一个罪犯想脱逃,如果思想教育及时跟上了,讲明了利害关系和坚持改造的光明前途,就有可能使他打消脱逃的念头,避免事故的发生.有许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教育改造工作簿弱,改造气氛不浓,反改造及歪风邪气占上风导致事故的发生.针对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一是强化个别教育,认真解决罪犯的思想问题,促使其安心改造.个别教育也要搞规范化.顽危犯由干警承包,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转化计划,进行时间较长的系统性教育.二是注重“三课”教育的实际效果.有的为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指标,在“三课”教育中弄虚作假,统计上报的入学率,参考率,及格率水分很大,实际论文发表效果差.三是抓好辅助教育,对促进罪犯思想转化,各级改造,稳定狱内秩序有着重要作用.各监狱每年都进行社会帮教,签定帮教协议的覆盖面达到50%以上.在罪犯中开展“重塑自我,奔向新岸”的讲演活动.要求每个罪犯都要讲演,分监区之间,监区之间开展比赛活动,通过选拔组成巡回讲演团,到各单位讲演,使罪犯在讲演中自我教育或受到相互启发.确保监狱安全,提高改造质量,减少重新犯罪,任重而道远.目前在干警素质,监管设施,改造手段,经费保障等方面仍和当前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必须从国情出发,从现有的状况出发,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确保监狱安全,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贡献.

第三篇: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入世后我国税收政策取向研究

入世标志着我国正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税收作为国家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其中,与各国税收政策的关系,又似乎显得更加直接和紧密。因此,我国税收政策方面的调整与协调任务都十分紧迫而繁重。从我国近期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来看,笔者认为重点解决好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将是我国入世后税收政策调整和政策创新的要义之所在。

一、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为入世后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奠定必要基础

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后,我们将直接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这种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其背后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与效率的竞争。瑞士国际管理学院每年公布的国家竞争力评估,将政府作为决定一国经济竞争力的基本因素之一,这一观点为各国政府所认同。显然,我们必须正视入世对政府管理体制的重大影响。

政府是入世的主体,是享受权利与履行义务的承担者和执行者。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在享受世贸组织成员权利的同时,将承担应履行的义务。这就需要我们接受世贸组织的规则,建设和完善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政府管理体制。

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和转变政府职能,首先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新世纪战略任务的需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着国家总体经济运行质量,政府科技政策影响到技术投入与创新能力,政府贸易与投资政策决定一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政府对财产权、企业和市场的基本态度决定了经济资源配臵的效率,凡此种种,说明政府在领导和组织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说明政府管理体制和职能方式进一步改革、完善的必要性。面对巨大社会需要,我们看到行政管理体制和职能存在的不足和困境。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源自传统计划经济,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重大改革。我们要进一步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要改革弊端重重的行政审批制度,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要尽快解决地区封锁、部门垄断、行业垄断和行政壁垒的问题;要立足全球竞争需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十五”计划中,对此有明确的要求,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努力实现。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由于政府职能错位和缺位而给税收政策调整带来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中,以下两个问题的解决显得尤为重要而突出:

一是地方政府对执行统一税收政策和税收法规的多重干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和不平等竞争格局。诸如,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擅自出台某些税收优惠或税收减免政策;基于所谓“放水养鱼”的需要,对某些地方企业的应缴纳税款,采取听之任之的“惜税”态度,以助企业发展;出于保护地方性市场的需要,对外地经营者和外地产品进行市场封锁,甚至不惜实行税收打击或税收歧视等等。这种情况显然是与现代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大相径庭的。

二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影响及政府管理对象或管理客体错位而带来的职能异化。我国国有企业过去一直是由国家投资和直接管理的,企业上有行业和主管部门,还有地方政府各种“吃偏饭”的政策支持,故对企业和地方利益的保护也无形中成了地方政府间的一种攀比机制,哪个地方对企业保护的好,哪个地方政府就受欢迎,哪个地方的经济就可以得到发展;反之则被看成是一种失职行为。这种观念、这种现象、这种职能异化如不能及时加以清除,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各种政策扭曲就不能的有效矫正,从而将与入世规则相冲突。

二、整体优化税制,为税收政策的传导提供良好载体

(一)逐步提高宏观税负总水平。

目前发达国家的税负总水平即税收总额占GDP比重一般为30%-40%,西欧和北欧的一些国家超过了50%,发展中国家则一般为20%-25%,2000年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4.2%左右,需要逐步提高税性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我国纳税人的负担偏重,主要表现为税外负担,应通过实施清费立税来逐步解决。

(二)改革流转税制。

1.增值税的转型及相应政策的调整。第一,按照消费型增值税的原则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实施消费型增值税在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基本已达成共识,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涉及到财政承受力问题。用单纯收入观点来测算,实现消费型增值税每年需抵扣固定资产所含税款1600-2000亿元,财政无力承受。若将增值税改革臵身于经济改革之中,则可通过以下途径缓解财政压力:(1)率先在高科技行业推行,可减少对财政的冲击力。(2)扩大消费税税基,提高消费税税率,可增加增值税收入;(3)加强增值税管理,确保足额征收入库;(4)为避免因增值税转型造成的财政收入骤减,对固定资产存量部分的抵扣可先挂账或分期抵扣,只对增量部分抵扣,存量部分待财政状况转好时再行解决。这样,财政承受力的问题将迎刃而解。第二,按照增值税中性的属性来简化税率。复杂的税率结构,会影响资源配臵和消费者的选择,造成消费者损失和社会净福利损失。我国应简化税率档次,对小规模纳税人实行一档税率;取消多档抵扣税率,实行征多少抵扣多少,对非增值税纳税项目通过征收范围划转实现税收抵扣;进一步扩大出口退税产品的范围,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出口产品成本,增强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拉动外贸出口,增加出口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2.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现行消费税的设臵是为了保证流转税的主体税种增值税能够平稳出台,减少不必要的社会震动,稳定市场物价,而对征税范围有所保留。经过8年的运转,存在征税范围过窄,实际税负过低的问题,特别是垄断性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税负过低,大大弱化了消费税的限制作用。一是要将高档消费、高档娱乐、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费纳入消费税的征收范围,而将现有的摩托车、化妆品、护肤护发品、酒精等加以剔除。二是调整部分消费品的纳税环节,对贵重首饰和珠宝玉石可在零售环节征税;对一般消费品应按生产环节价格计税,并在移送环节课征。三是改价内税为价外税。

3.逐步降低关税,完成预期目标。发达国家平均关税税率在3%左右,发展中国家14%左右,WTO成员国均在6%左右,我国通过加入WTO的谈判已承诺关税的算术平均水平到2005年降为10%左右,目前我国15%的关税水平仍比WTO成员国平均关税水平高出1.5倍。随着关税总体水平的降低,应不断调整关税税率结构,形成“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到最终制成品”、“从比较优势明显产品——到比较优势不明显产品——到缺乏比较优势产品”的由低到高的阶梯式关税税率结构,以体现对产业的不同保护。另外,我国关税减免太多,税基过窄造成关税名义税率高,实际征收率低。要大力清理整顿和削减关税减免优惠政策措施,保证关税税率降低后关税收入能随进口总值的增加而上升。

(三)健全企业所得税制。

1.统一企业所得税制。一是解决“一税两制”问题,加快新的所得税条例制定速度,科学界定纳税人;二是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税收会计制度,彻底解决财务制度和税收规定不统一的问题,摆脱税收依附财务规定的局面;三是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坚持以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由区域优惠向产业优惠转移和增加产业倾斜度的税收政策导向,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并转换税收优惠方式,在采用减免税和低税率的同时,更多采用加速折旧、投资抵免、专项扣除、税前列支等间接优惠方式,以规范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企业所得税的税率的选择。比例税率维持在目前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33%的水平上,这一税率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基本接近,同时取消两档照顾税率(即18%和27%);选择超额累进税率,档次不能太多,级距可以拉大,既可照顾小型企业和微利企业的负担能力,又可对盈利大户多收所得税,真正达到所得税宏观调控纯收入的目的。超额累进税率要注意低税率在15%-18%左右,最高税率不超过35%-40%。2.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提高国内公民的费用扣除标准;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以分类为主的个人所得税制;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为35%左右;个人合理费用应予以税前列支,个人经营所得应允许扣除成本、费用及损失,体现纳税人的技术、资本和风险投资补偿。

(四)其他税种的改革。

调整旧税和开征新税“双管齐下”,谋求税收的持续增长。筵席税由于征税目的与目前阶段扩大消费需求的政策发生冲突,且在我国现行体制下,试图通过征税来控制公款请吃和铺张浪费现象是不切实际的,可予以停征;土地增值税抑制了房地产投资和住宅业的发展,不利于当前扩大内需的形势要求,可予以停征。

研究设立新税种,适时出台取得共识并业已成熟的税种,如开征遗产税、社会保障税。对证券市场,尤其是证券投机行为,以及那些具有资金、信息优势的大户,只对股票证券课征单一的印花税,导致了税源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对此建议停征印花税,改征较为规范的证券交易税,扩大征税范围。

三、积极完善税收政策

继续保持我国加入WTO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税收政策取向

如何在加入WTO以后,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之间的辩证关系,或者说如何正确处理好当前扩大内需、发展经济与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作为税收政策的问题,还有是否应该和如何实行减税政策的争论等逐渐多起来。

诚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世界税制改革,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税制改革,的确出现了某些带规律性的历史趋势,一般将其简要的概括为“拓宽税基、降低税率、减少优惠、加强征管”这十六个字。但这十六个字或其所涉及的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内在统一体,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不能将他们割裂开来加以片面强调或理解。比如,降低税率往往是以拓宽税基为基础、为前提的,否则税收就不能税这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二增长,而且还将破坏经济与财政、经济与税收之间待规律性的相互适应性关系,而减少税收,加强税收征管,既是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个市场环境,同时也是确保税收收入,财政收入随经济发展而不断增长的重要因素或必要途径。就是说,降低税率耀与拓宽税基向伴随,而宽税基、低税率的实现,则又需要少优惠、严征管的保证与配合。正因如此,战后以来,一方面是世界各国税收收入总量不断增长、国家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是在经济型税基、税源随经济发展而持续增长的同时,一些主要税种的税率却又呈下降趋势,税制结构不断优化,税收的财政收入保障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职能都得到了双向加强,理论和世界各国的大量实践都充分表明,对税制改革趋势应作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不一简单的把优化税制与实行减税政策(尤其是总量型的全面减税政策)相混淆。

再次值得注意的问题有二:以是近几年税收的大幅增长,并非由于增加税种和提高税率造成的。二是1994年以来特别是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1998年以来,国家已经在不少方面和领域相继实行了力度并不算小的减税政策,只不过没把这些减税举措明确称之为实行减税政策罢了。

另外,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面对日益复杂的外国企业所得税管理现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至关重要。应经常性有针对性地举办国际税收协定、跨国企业的税收管理、反避税等专题培训班,开阔外税管理人员的视野,增强涉外税收审计调查能力。还可以通过内部的调整,逐步将外语水平好、精通国际税收业务的干部充实到外税管理岗位上去,专司外国企业税收管理,使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各项税收政策的制订和执行是国税部门管理方式的深层次反应,是国税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目标而产生的,并在国税部门的过程中由广大干部共同遵循,集中体现了部门形象、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具有鲜明的部门特色。只有进一步增添措施,群策群力,才能把国税建设引向深入,向更高的水平和层次迈进。

总之,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都必须正确认识 妥善处理好减税、增税与经济发展,减税与加入WTO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与税收之间的辩证性动态关系,并以此作为制定和调整一定时期税收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

经管学员:谭兴华 2003.09.20

第四篇:监狱企业改革思考

监企分开 高效运作 发展监狱经济

------监狱改革中有关监狱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姓 名:郭小刚 班 级:MBA341 学 号:3103080037

二○○三年十一月六日

监企分开 高效运作 发展监狱经济------监狱改革中有关监狱企业若干问题的思考

〔背景资料: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监狱体制一直实行监企合一的体制,即监狱执行刑罚职能,同时又从事生产劳动。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既满足了《监狱法》所规定的劳动改造的要求,又为监狱补充了国家财政对于监狱经费拨款的不足。但是,随着社会主市场经济的建立,监狱企业普遍因缺乏竞争力而陷入困境,监狱不仅得不到改造经费反而为监狱企业背上了经济包袱。这种监狱体制极大地影响了监狱职能的正常发挥,更甚者直接影响了国家司法行政职能的实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3年1月31日,国务院印发了《转批司法部关于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包括陕西等六省(市)内开展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本文试图就此次监狱体制改革中有关监狱企业的若干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一、现行监狱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现行的监狱体制产生于建国初期,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生产力状况下,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监狱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加强国家政权建设、维护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建设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现行的监狱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其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1、监企合一,使得监狱职能严重错位。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政对

于监狱经费拨款的不足,监狱不得不废命于抓经济效益以保证监狱的正常运转,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这种倾向日益严重。《监狱法》明确规定“监狱是国家刑罚的执行机关”,属于国家司法行政机关。劳动改造只不过作为三大改造手段之一(劳动改造、教育改造、思想改造)而存在于司法理论当中。而现实情况远非如此,监狱搞不好生产就不能保证刑罚职能的正常执行,这迫使监狱不得不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工作。试想,这样的体制如何能改造出高质量的新人,这种本末倒臵的做法,不仅影响了监狱职能的正常发挥,而且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司法公正,滋生了许多腐败现象,严重扭曲了监狱的职能。

2、监企合一,造成了监狱职能多元化。监狱的职能本来是比较单一的,就是执行刑罚,但是监狱直接从生产的结果使得监狱兼具了经济职能。同时,监狱还有许多社会职能,譬如办职工医院、学校、幼儿园和建立社区管理机构,甚至还有派出所等。这此社会职能的行使,不仅分散了监狱领导的时间与精力,也分散了有限的警力和财力。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不但监狱的刑罚执行功能将会被严重削弱,影响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3、监企合一,使得监狱企业难以正常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而作为监狱工作派生出来的监狱企业,首先要服从罪犯劳动改造的需要,同时又必须创造经济效益,来弥补各种经费的不足。体制赋予了监狱企业的目标具有双重性,既要追求社会效益,又要追求经济效益。而现实情况是,企业往往不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决策,而是

服从与监改造的需要。可想而知,这样的企业如何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再加上劳动力素质低,流动性大,专业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等因素都导致了监狱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结果连司法行政职能也发挥不好。

二、监狱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

现行监狱体制存在问题和矛盾,要本在于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监狱、企业高度合一的运行模式。因此这次体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按照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权责明确、运行高效、制约有效的要求,从监狱工作的实际出发,采取监狱刑罚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执法经费支出和监狱生产收入分开的运行机制,逐步实现“金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的目标。改革后的模式是,监企分开后,监狱将进一步强化刑罚执行,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和生活卫生职能;要将监狱所需的各项经费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家财政予以全额保障。而企业将从监狱独立出来,组建监狱独资或合资公司等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企业,决不能是原有生产经营机构的翻版,也决不能按照老一套办法去运作,要在观念上、制度上。管理上进行转变和创新,要用新的观念,新的思路研究、构建新体制下的监狱企业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有关监狱企业的问题及对策

这次体制改革涉及到监狱企业的问题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其中许多问题涉及到干警、职工的个人利益。我们要立足长远,考虑全面,积极稳妥地搞好这次体制改革。例如监狱企业如何定位,如何运作以及现有

人员的安臵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思考。

问题一:监狱企业的定位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改制后的监狱企业如何定位?它和监狱是不是可以和其它企业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直接决定监狱企业的角色、职能以及运作等。从现在的形势来看,由于监狱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还要为改造工作服务、组织服刑人员的就业培训。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监狱企业按照《监狱法》的规定,服务于改造工作,为服刑人员劳动改造提供场所和手段,追求社会效益;同时,按照《公司法》、《企业法》的规则运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兼顾社会效益。企业现在享有的税收等优惠政策继续保留。这种做法的前提是承认监狱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商品,可以参加商品流通。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不是商品。因为监狱企业的主体有两种:干警和服刑人员。他们劳动力都不能成为商品。首先干警作为国家公务员,其劳动是通过国家付酬实现的;其次,服刑人员的劳动具有法定性和强制性(《监狱法》

培训设臵习艺车间,或专门设立习艺工厂由监狱负责,专门从事技能培训,就可以解决监管改造的需要,其余监狱企业仍可按市场规则参与市场竞争。

问题二:监狱与企业的协调问题 由于监狱与企业二者目标的差异,必然造成它们之间的磨擦,那么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呢?通过利益和制度协调。从国资委的成立来看,一个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建立监狱企业资产监管机构,把监狱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从而达到合作和制衡的目的,其中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建立公司制。

首先,中央一级在司法部成立监狱企业国有资产监督机构,也可成立国资委驻司法部特派办,负责统一监督全国监狱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服务服刑人员劳动改造责任的履行情况;研究和制定国家对监狱企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等,它对国资委和司法部负责,相应地,在省一级应成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负责全省监狱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监狱管理局作为出资人,退居股东地位,行使出资者的权利,即收益权、重大问题决策权和资产运营监管权,不再具体管理和运营国有资产。

具体地,制度协调是指通过明确监狱、监狱企业二者之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如何沟通等使两者达成一种常效机制。利益协调主要是通过合同协调,指通过签订相关合同明确二者之问经济法律关系。例如,监狱企业要按用工量为监狱支付劳动报酬;要为服刑人员的技术培训提供相应的机会,而监狱要负责组织、管理服刑人员按生产流程进行操作,并达到相应的质量等。

问题三:监狱企业的经营问题 既然监狱和企业已经分开了,那么企业由谁来经营呢?这个问题涉及到监狱企业的具体营运,也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所以各方的分歧比较大。其中典型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激进型,即监企完全分开,企业所需人员全部在社会上招聘,监狱不在参与生产。其优点是改革完全彻底,有利于监狱和监狱企业的长远发展。另一种是稳妥型,即部分保留现有干警。其好处是社会阻力小,有利于平稳过渡。若是全部在社会上招聘企业所需人员不利于企业平稳运行和顺利过渡,也很难做到与监狱内部的协调一致;若是把现在从事经济岗位的监狱干警相应地划拨过来,可以很好解决问题,但是他们作为国家公务员,其身份问题和待遇问题如何解决又是一个难题。具体地讲,对这一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折衷办法:

1、委派制。为保证监狱企业的正常运转,分离到企业的人员,包括监狱局分离人员和监狱分离人员都由监狱局委派对企业实行管理,委派期间保留人民警察身份、国家公务员身份,工资、福利等都保持不变。这样由于企业经营人员身份待遇都未发生变化,可以使人员平稳分开,使企业平稳过渡,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暂时的用人矛盾。但是这种委派宜选择关键岗位,特别是关键技术岗位和领导岗位。其优点是熟悉企业情况,有利于迅速开展工作,同时,有利于和监狱搞好关系的协调。其缺点是近亲繁殖,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买断制。就是对分离到企业的于警,采取自愿的原则买断其公务

员身份,变成企业的员工。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通过经济上的补偿使企业人员的身份合法化,而且没有遗留问题,企业的运转也不受影响。缺点是需要大量资金,而且赔付的尺度也不好把握。

3、招聘制。即企业遵从市场经济的做法,从社会上招聘各类专业人才,原有的管理人员全部回到监狱从事监管工作。这种做法的优点是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且企业的竞争力比较强,不涉及公务员的待遇问题,劳动用工权企业完全可以控制。其缺点是企业人员变化太大,对生产、营销等影响波动太大,企业与监狱的协调也没有前两者顺畅。由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完全采用某一种方法可能也不太现实。因此,各个企业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国家政策的相关规定采用适合本企业实际的形式。

问题四:监狱企业的组织经营形式 前面我们说过公司制是这次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那么是不是每一个企业都适合国有独资公司制?恐怕不是。目前,我们采用国有独资公司这种形式主要是因为没有外来投资者的加入,我们不得不采用国有独资公司这种形式。吸引外部投资者参股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实力,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陕西省神柏监狱和马湾监狱对外合作中得到证实。神柏监狱现因种种原因投资3000多万元的大型煤矿被迫停工。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一家运销公司,双方合作成立股份公司共开发煤矿。煤炭公司负责追加投资和经营,双方按股权享受权利和义务。目前股份公司的运营良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还有一个是马湾监狱出让2000余亩土地的经营权给一家农业企业,不仅

发展了经济,而且带动了劳务输出。从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外合作,甚至出让国有权,吸引外来投资者对企业的发展还是大有好处的。

问题五:工人问题 由于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监狱企业产生了大量的工人,他们怎么办?对于已退休工人不存在任何问题,只要给他们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问题就解决了。对于在职工人,由于数量大、情况复杂、涉及面厂,也应采取多种形式妥善处理:

1、选聘一部分。根据他们的岗位和监狱企业的需要,采取竞争上岗等形式,择优选聘。这样满足了企业生产的需要,又解决了一部分工人吃饭问题,是一个有效、稳妥地办法。

2、分流一部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些不适合服刑人员劳动,但有一定发展规模或发展潜力的项目,建立工人企业,享受监狱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安臵一部分工人。

3、内退一部分。对于接近法定退休年龄的工人,采取内部退养的办法,发给其适当的生活费,继续按照规定为其代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费用,保障其基本生活。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再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4、下岗一部分。对于实在无法安臵的一部分职工,可以让其下岗,由企业为其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推向社会让其选择再就业。

此次监狱体制改革是一场影响深刻的革命,它不仅涉及监狱企业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到了监狱工作的每个细节,我们应结合实际,实事

求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到各个单位的不同情况,切忌搞一刀切,一个模式,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监狱企业营运的新模式,新思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稳步推进,开创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监狱事业!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主编:刘炳瑛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

3、《中国司法》2003

第五篇:监狱管理

对防范和处置罪犯应激性事件及突发危险行为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监狱监管安全主业意识的不断强化,监狱对罪犯的日常管理日趋规范和严格,由此直接带来各类安全事故逐步下降的安全效益。但罪犯中突发的行凶伤害、自杀自伤等狱内重大案件隐患苗头和严重违纪呈现出阶段性上升,突出显现了当前狱情的严峻形势和复杂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罪犯遭遇应激性改造事件后导致的危险行为突发性强,已成为当前监狱安全防范工作的难点。本文拟从监管工作实际出发,对罪犯应激性事件及突发危险行为的防范和处置对策作肤浅探索,也是对当前健全、完善排查及防控机制的一些补充。

一、罪犯遭遇应激性事件的特点、类型及其表现

(一)、应激性事件的特点

罪犯遭遇的应激性事件一般具备以下四个特点:一是特定的对象和环境。特定对象指罪犯,特定环境指监狱,或虽然事件发生在监狱外,但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却在监内;二是此类事件往往发生突然迅猛。罪犯本人缺乏心理准备,同时易引起民警处置滞后,或民警虽然知情,却未引起足够重视;三是事件的刺激强烈。在罪犯生活中属于标志性事件,对罪犯本人意义重大,或具有威胁性,强度足以对罪犯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

四、事件的影响具有联动性。某一名罪犯遭遇的应激性生活事件还可能对其他罪犯产生情绪传染和心理联动。

(二)、应激性事件的类型

罪犯中具体的应激性事件多种多样,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七种:一是家庭变故。例如妻子或女友有了外遇,妻子提出或正在办理离婚,罪犯赖信的家庭成员病重或死亡,亲情因故急剧淡漠或遭亲人抛弃,与家人亲友产生强烈的情感纠纷,家庭遭遇重大灾害或背负巨大的经济债务等;二是遭受意外伤害或患重大疾病。例如劳动生产中致伤残,患严重疾病久治不愈又保外无望,近期身体健康状况急剧下滑,受不确诊的病痛折磨等;三是案件隐情暴露或因违纪即将受严厉处罚。例如因余漏罪被提审或讯问,因重大违纪正在或即将被查处等;四是遭受他人威胁恐吓及剧烈的人际冲突。例如民警简单、粗暴管理,牢头狱霸欺压,弱势罪犯因狱内人际关系紧张而产生被害妄想等;五是个人生活境遇急剧变化。例如保外或假释收监,减刑延期,取消行政奖励,撤消事务犯,岗位调整等;六是自认为受到不公正待遇。例如拒不服从民警对某一件事情的处理或管理,片面认为监狱记功、表扬等执法活动弄虚作假,对民警工作方法强烈对抗,对禁闭、严管等行政处分和处罚强烈不服等;七是因环境诱因或心理暗示导致异常。例如因女民警、女职工随意的举动或不当的着装激发罪犯畸形心理需求,因攀比他犯劳动工种、行政奖励、会见次数等改造内、外环境所产生的心理强迫症状等。

(三)、罪犯遭遇应激性事件后的主要表现

人的心理承受力就如同“弹簧”,精神刺激的强度越高,“弹簧”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当精神刺激的强度超过人的心理承受阀限,就极易造成罪犯的强烈情绪反应。具体表现为: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行为和思维受病理情感的支配而呈现出各种精神症状甚至意识障碍,从而直接导致自杀、行凶、破坏、冲逃等激情、冲动类危险行为的发生。

罪犯遭受应激性事件影响后,必然会导致罪犯强烈反应,大多会在短期内出现以下反常表现,如:心情抑郁、失眠、食欲不振、焦虑、幻听、兴奋、烦躁、拒绝劳动、迫害妄想、故意伤人、毁坏物品、精神异常和自杀企图等。但并非所有罪犯都会发生自杀、行凶、破坏、冲逃行为。

总得来说,罪犯对于应激性事件的反应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正常表现,即罪犯虽有明显情绪波动,但随着时间推移,可以逐渐接受事实和适应变化,对于整个事件会有相对客观理性的认识和评价;二是异常表现,即罪犯在最初的震撼期过去后,仍然拒绝从内心接受事实的发生或境遇的变化,并表现出严重的言行异常并有恶化的倾向。罪犯对事件的承受能力与其生活经历、文化水平、个性心理特征相关联,民警应对承受能力差的罪犯加以特别注意。

罪犯遭遇应激性改造事件后出现的危机活动期一般不超过4—6周,所以是完全有可能通过严密控管和针对性疏导得以缓解直至消除。

二、哪些罪犯在遭遇应激性事件后更容易产生危险行为

笔者结合监管安全工作实际及众多相关案例分析来看,以下几类罪犯在改造中更容易为应激性事件所困扰并在刺激后产生强烈的现实危险行为:

1、心理测试中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情绪不稳定、自律意识差、情感依赖性强、冲动敢为分值高的罪犯;

2、狱内现实改造表现中呈现敏感多疑、不信任他人的罪犯;

3、有较长的吸毒史或强烈的毒瘾的罪犯;

4、情绪反复易变,性格懦弱无力、在狱内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具有偏执性人格缺陷的罪犯;

5、社会支持资源单一或缺乏的罪犯,如长期三无罪犯或被家庭抛弃的罪犯。

三、对罪犯遭遇应激性事件导致危险行为的防范与处置。

民警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或掌握某一罪犯遭遇应激性改造事件后,应首先牢固树立“控制为先”的思想,分别在现场处置、报告、盯控、教育转化等工作程序上落实细节措施。

在现场处置时应依次做到:首先,迅速将当事罪犯置于民警直接有效的管理区域内,严防其单独活动或独处一室,禁止其接触或制造各类危险物品;其次,视情况果断使用警、戒具,有效隔离和分别控制矛盾双方,避免其接触各类危险物品后再次冲突,同时对违纪情节恶劣、责任偏大,不服管理和处罚情绪明显的罪犯要及时加戴戒具严管控制。

在狱情的报告、通报时应依次作到:最先掌握罪犯遭遇应激性事件的民警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分监区、监区值班领导报告,内容力求准确详实;监区领导应迅速将情况报告监狱狱政、狱侦部门及当天监狱、管教六科、特警大队值班领导和相关民警;同时,监区当天必须及时召开重大狱情通报会,向所属全体民警详细通报情况(重点是监内24小时正班民警和相关现场值守民警),并详细分工、指定专人、明确工作要求和责任,作好专门记录后落实签名手续以示负责。

在落实盯控工作时应依次作到:对当事罪犯收工前和进监后由责任民警实施定点搜身,重点搜查人身及劳动现场的工作机台、监内床铺、储物柜等个人物品;同时,及时将当事罪犯队列定位调整于特定位置,便于门卫民警协同清查,要及时查获、收缴可能的危险物品,深挖来源及用途;突出防范工作的细节和责任。如:针对劳动、放风、就餐、夜间等时段和监内、监外、学习及购物、娱乐现场等地段的盯控必须安排罪犯左右监视和贴身监护,民警针对互监包夹罪犯要详细教授工作方法,布置任务具体可行;对有自杀、行凶危险的罪犯在晚点名就寝后还必须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搜查,夜间管理时段,要调整居住在“重控监室”,安排邻近罪犯彻夜盯防,民警要督促内值星员落实半小时查一次铺,必要时可掀开被子进行身体检查,确保罪犯没有机会实施危险行为;要及时建立“罪犯应激性事件跟踪处置工作记录本”,用于监区详细记录完整处置过程和各级领导检查督办情况,必须连同民警“值班记录本”和“分监区狱情日碰头记录本”一道实行严格的交接手续,确保狱情信息及处置工作的连续性。在教育转化时应依次作到:首先、迅速查清事实,切实掌握罪犯思想波动或违纪的真实原因,预测和判断现实危险发展趋势,及时安排当事罪犯可信赖的民警及罪犯进行谈话教育和舒缓引导;其次,业务部门和监区要及时指定专门民警对当事罪犯持续一段时间进行教育稳定和转化工作,引导当事罪犯正当宣泄不良情绪,给予其心理上适当支持,帮助其摆脱心理上的“孤独感”,引导其正确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讲明过激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授予其自我处理危机的方法和途径;第三,充分调动对罪犯有益的社会资源,可主动与罪犯亲属联系,在关键时期鼓励关心当事罪犯,鼓舞其改造信心;最后,要清醒认识当事罪犯可能的思想波动和反复现象,不能单凭经验和罪犯短暂的稳定就轻信已彻底消除其危险,要坚持专管民警跟踪教育转化;期间对于那些已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后,心理危机依然存在,转化效果不明显的罪犯,要及时建立危险犯专档,制定和落实长期的控管教育转化方案。

下载入世后监狱管理的思考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入世后监狱管理的思考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监狱管理(范文大全)

    加强监狱管理 幸福城讯: 连日来,和田、喀什发生**的信息传来。幸福城监狱五监区党支部高度重视,从加强管理入手,营造维稳氛围。对重点部位加岗,加强枪弹管理。监区成立了巡逻......

    关于监狱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关于监狱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根据石嘴山监狱“一区一品牌,一狱一特色”文化兴监工程建设的需要,我有幸于5月12日随马学宝政委及单位其他领导同志一起,赴湖北省和山东省各监狱考......

    加强新时期监狱宣传工作研究

    监狱警察队伍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 加强新时期监狱宣传工作研究 云南省元江监狱:王勇驹 陈庆芬 内容摘要:近年来,监狱机关越来越重视宣传工作,在宣传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努......

    农业“入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入世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农业面临新的冲击和考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要想实现新跨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就商城县而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我们......

    农业“入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入世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农业面临新的冲击和考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要想实现新跨越,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就商城县而言,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动植物资 源是我......

    关于入世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范文大全)

    关于入世与中国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近些年来增长速度却呈现出阶段性的递减趋势。入世后,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将会怎......

    农业“入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入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入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农业入世后,农产品供求关系将发生根本变化,农业面临新的冲击和考验,在新的形势下,农业要想实现新跨越,必须要有新的......

    监狱管理素质

    在整个管理活动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至关重要。而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决定于管理者的素质。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职业性管理阶层已运用而生。管理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