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大全]

时间:2019-05-13 09:5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河南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河南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大全]》。

第一篇:河南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大全]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3.6

本试题卷共14页,4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选择题

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排水,高垄播

种),下田弃圳(把高地做成高垄和低沟,利用沟间播种,高垄挡风)”。由此说明当时的

农业生产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 25.《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26.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位不断提

高,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

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27.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

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

要原因是

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B.官员队伍的冗杂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的强化 28.《震泽县志》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成弘

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

该地区这一现象表明

A.经济重心从北向南完成转移

B.丝纺织业从城到乡逐渐推广

C.经济结构从农向工完成转型

D.工商城市从少到多逐渐发展 29.晚清冯桂芬主张设立船炮局并聘洋人为师,“招内地善运思者从受其法„„工成与夷制

无辨者,赏给举人,一体会试;出夷制之上者,赏给进士,一体殿试”o这反映出

A.科举制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

B.天朝上国理念阻碍社会进步

C.西方列强侵略引发制度变革

D.工业文明冲击促进观念革新 30.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规定全国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

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935年实行“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

月4日起,停止使用银元,改用法币(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o这在当时

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

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

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31.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

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 作”。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

B.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

C.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D.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 32.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的社论指

出:“我们对中央提出的‘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方针要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不要把’

它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犯右倾保守或急躁冒进的错误。”这篇社论

A.开始大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助长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开启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D.认识到三大改造中存在“左”的倾向

33.对雅典市民来说,不再是命令和服从,而是言论的交锋。谁要是想说服别人,就必须掌

握有力的论据,就必须有能力有技巧地表达出来。这种公开的思考和言论,对事物从各

个方面的分析,于是就出现了对人和神、天和地的新的思考。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

因素是

A.雅典的政体形式

B.雅典市民的全新思考

C.雅典的城邦体制

D.雅典市民的生活方式

34。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

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纽约等州因

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从中得到的借鉴是

A.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B.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C.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D.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35.如图8所示,1970年初,在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的冲突中,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与中

东的军火贸易急剧升温。这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经济全球化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分歧

C.“冷战”状态被打破

D.中东战争阿以双方力量对比失衡

非选择题

共1 3小题(含选考题),共1 60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是多元政治文明现象构成的有机整体,提出了具有平等、民主、公平价值的社会理想。老子的“小国寡民”、《礼记·礼运》中描述的“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 外桃源”等,这些理想模式为政治家提供了治国安邦的借鉴和参考,更为普通人民提供了 种种希望和企盼。中国古代政治活动都围绕着政治制度而展开,如科举制度、监察制度、政 治信息沟通制度等。……中国古代形成了“礼乐刑政,综合为治”的政治管理理念。政治改 革行为本身及其成果和积累的丰富经验也是中国古代政治行为文明的重要体现。

——摘编自谢俊春《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众所周知,启蒙运动开始时,孔子已经成为欧洲的名人。一大批哲学家包括莱布尼兹、沃尔夫、伏尔泰,以及一些政治家和文人,都用孔子的名字和思想来推动他们的主张,而在

此进程中他们本人亦受到了教育和影响。在欧洲,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民主理想的发

展中,孔子哲学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通过法国思想,它又间接地影响了美国民主的发

展。……以法国重农学派的权威魁奈为代表的一批启蒙学者认为,中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办

学校,重视教育,“有教无类”“学而优则仕”“选贤任能”和“科举考试”的教育制度,是中国

政治制度的基础。这一点,不仅成为他们反对欧洲贵族世袭制度的思想武器,也成为当时

欧洲教育改革的一个思想来源。

——摘编自王殿卿《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与欧洲近代民主》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构成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多元政治文明因素,并阐

述多元因素之间的关系。(1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对近代西方社会的影响,分析当

时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o(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

中外近代发展历史表明,人的现代化一旦被忽视或在这一问题上有所迟疑、滞后,必然带来

巨大的危害与祸患。人类要是不想自酿自饮片面发展的苦酒,就必须重视推进人的现代

化。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社会。1923年,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 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

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o" ——改编自《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就人的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关系,任选一个 角度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

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1 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根据汉律,郡国都必须向朝廷贡纳当地的土特产,由于交通不便,这些贡品的运输成本 很高,采购、保存十分繁杂,甚至存在各地商贾乘机哄抬物价的情况o(武帝时)桑弘羊(前 1 52年一前80年)提出了均输的办法,规定所有贡品均按照当地市价,由政府统一采购,然

后由官办的运输机构运往其他不出产此类物品的地区高价出售。朝廷在大农丞之下设立 均输令,各地设均输官,建立起一个由中央统一管理的国营商业网络。在大力推广均输法 的同时,桑弘羊还配套采取了平准法,由国家来控制全国的物资和买卖,以平衡物价,它与 均输相辅相成,成为中央政府控制市场、从流通领域获取利益的重要工具。均输与平准,两 者互相配合,构成国营商业的统一体系。

——摘编自吴晓波《跌荡一百年》(下卷)

(1)据材料概括指出桑弘羊改革措施的特点。(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改革措施的影响。(9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辛亥革命政制遽变,松解了政治对文化的刻板控制,造成了文化相对自由发展的可能 性,尤其是为中国社会的价值重建工作提供了某些便利。袁世凯发布《崇孔伦常文》之后,康有为随之筹建孔教组织,并积极推广中国式宗教。这激起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对价值重建 问题的关注。然而,1915年前,一批新的思想家正在悄悄聚拢,更大的思想风暴已经临近。材料二

然而,《新青年》同人显然无法解答:如果不进行社会改造,新道德、新人格、新价值又如

何实现?整个新思想的实现,似乎愈来愈有赖于社会改造本身。《新青年》同人棘手的问题

还不止于此。他们无一例外地把欧美当作人本主义、个性自由的典范,然而1918年大战结

束后的欧洲却呈现出近世以来从未有过的衰败现象。不少思想大哲对中国的道家、儒家文

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带给梁启超、张君劢的是新保守主义的强化,而对《新青

年》同人则意味着一种范式危机。

——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

(1)据材料一,指出“思想风暴”的兴起背景和主要使命。(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同人们面临的主要困境。这些困境又在 中国思想界引起了哪些变化?(9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海湾战争是1991年1月17日至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

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

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 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 威特撤军。

——摘编自《动荡中东何时休——两次海湾战争浅析》

材料二

美国以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发动单方面军事行动(2003年~ 2011年),下表是各国对美国参战邀请的反应。

——摘编自《中东战争史全传》

(1)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次战争的异同。(8分)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战争对国际局势的影响。(7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期蜀国大将,戎马一生,忠勇过人,但也刚愎自用,后败走麦城,被擒身亡。魏晋南北朝时期关羽故事已在民间流传,但基本忠于历史原貌,以英雄义士而 非神人、圣人形象出现。唐中期,荆州民众开始自发兴建庙宇奉祀关羽,但诗人们咏三国故 事还是以诸葛亮和刘备为主,很少有诗涉及关羽。北宋时期关羽的忠义勇武精神受到重 视,统治者一路加封,关羽由“侯”而“公”而“王”,成为护佑国家的最高武神。而正一派道

士编造关公战蚩尤的故事,关羽又成了道教的财神。元代时关羽又成为皇帝参加的“镇伏 邪魔护安国”法事的“监坛者”,人们相信关羽的驱邪镇魔的作用。明中叶以后,其庙与“孔 庙”并称,关羽成为知名度超过孔圣人的“武圣”。每年五月十三,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盛 大的祭祀活动。加上宋元以来戏曲小说的影响,关羽信仰日盛,明末清初“关帝庙”遍及全 国大小城市和村落,成为全民各个阶层特别是游民和行商所接受和崇拜的“关帝”,而且随 着华侨走向世界。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概括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过程中的变化。(7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上关羽崇拜形成发展的原因。(8分)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24.B

25.D

26.D

28.B

29.D

30.C

31.D

32.D

33.A

34.A

35.A 非选择题答案 40.(25分)

(1)多元政治文明因素:政治意识文明(政治理想);政治制度文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文明(政治行

为)。(6分)

关系:政治意识文明固化为制度性文明:制度性文明又促进了政治行为文明,同时强化进步的政治意

识;政治制度文明是中国政治文明多元有机整体的核心。(6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影响:为启蒙思想等西方民主思想的形成和宣传,提供了智力支持;对近代西方社会反对贵族世袭

制度,进行教育改革有重要借鉴意义。(4分)

背景:14~ 17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因素的发展,欧洲相继进行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思想,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批判教权主义和专制主义,对异域文明和文化持开明态度;(3分)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为当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利玛窦、汤若望等传教士和徐光启等中

国士大夫,为中西文化的交流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3分)17~ 18世纪中国处于康乾盛世,社会经济繁

荣,学术、科技系统整理和总结,名家辈出,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社会基础。(3分)41.(12分)

评分说明:

一等:(12—9分)

(1)观点明确,充分正确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理由充分。

(2)明确阐述人的思想观念近代化和现代社会建立发展的明确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

二等:(8~5分)

(1)能够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2)对人的思想观念近代化和现代社会的建立发展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比较清楚。

三等:(4~0分)

(1)运用中外近现代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观点不明,缺少论证。

(2)对人的思想观念近代化和现代社会建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者没有认识,论述逻辑不清。45.(15分)

(1)中央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干预;利用市场供求关系平抑物价;利用不同时间和地区的物价差获利。

(6分)

(2)增加了中央政府收入,增强了国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抑制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9分)46.(15分)

(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文化自由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袁

世凯等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激起新知识分子群体的不满。(4分)

使命:社会价值重建。(2分)

(2)困境:面临社会改造的压力;面对学习范式的危机。(4分)

变化:文化领域新保守主义的强化:新文化运动阵营发生分化,胡适等人仍坚持改良主义,李大钊等开

始宣传马克思主义。(5分)47.(15分)

(1)相同:两次战争都是在美国主导下对伊拉克的战争;两次战争都是高科技战争;都基本实现了美国

的主要目标。(4分,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

不同:第一次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第二次是美国绕开联合国而进行的:第一次是在多国支持下,第二

次以美英两国为主;第一次持续时间短而效果显著,第二次变成了持久战并付出了巨大代价;第一次美

军参战带有正义性;第二次美军参战是非正义的。(4分,答出其中任意2点即可)

(2)第一次战争强化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第二次战争使西方国家之间的分歧加剧,削弱了美国在世

界上的影响力;两次战争都导致中东地区形势更加复杂化。(7分)

48.(15分)

(1)变化:从地区性到全国性并流传至海外;从民间流传到政府推崇,各阶层普遍信仰;关羽奉祀规格不

断提升,作用不断扩大,不断被神化圣化。(7分)

(2)原因:关羽自身的忠义勇武品质;封建统治者基于政治目的而推崇利用;佛教、道教借助利用关羽而

对其神化;戏曲小说等市民文学对关羽形象的再塑造和广泛传播;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财富的 追逐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8分,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

第二篇:河南省2016届高中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6.3.6 本试题卷共14页,4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选择题

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与汽车中长途客运相比,高铁具有速度快、能耗低、安全性能高等优势,更能满足人们基于快捷、经济、安全等综合考虑的出行需求,逐渐成为城市间中长距离客运交通方式的首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图6能反映高铁发展对汽车中长途客运需求的影响的是

(注:P为汽车客运价格,Q为汽车客运供求量)

13.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要推进股份多元化、交叉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本轮国企改革有利于

①简政放权,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②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发展

③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

④强化国有资本经营,放大其功能,丰富公有制实现形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按照通常的观点,分享经济一般由第三方创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供应者从闲置的资源使用权的让渡中获得额外的收益,消费者则以合理的价格满足需求。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分享经济

①实现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社会活力

②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将代替传统经济模式

③能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满足个性消费需求

④借助互联网优势,实现了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15年10月23日,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①能够降低企业贷款成本

②必然加剧商业银行间的竞争

③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经济效益

④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15年12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会议强调要依法完善户口登记政策,把计划生育等政策与户口登记脱钩,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户籍政策的这一修改

①扩大了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范围

②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公布,前者是要求全体党员加强“自律”的“正面清单”,后者是强调对党员和党组织“他律”的“负面清单”,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 ②具有审时度势、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③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④领导立法,坚持依法治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近年来,中国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健康稳定的大国关系框架,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影响力全面提升。这说明我国

①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已经开始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主导作用

③致力于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设

④把谋求共同利益作为对外交往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6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超过3.22亿人,中国已进入机动车时代,但行车文明却没有相伴而至。随意使用远光灯、随意变换车道、不知道礼让行人等不文明行为,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这说明

①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社会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不可避免

③政府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来促进文明行车风尚的形成 ④文明行车风尚的形成及其发展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相适应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图7是两种不同版本的朱元璋画像,宫廷藏本(左)画得慈祥英俊,民间版本(右)则将其描绘得丑恶不堪。这表明

①人的意识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人们所处立场会影响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

④缺乏客观根据的人类认识总是具有片面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生活其间,你优雅,城市便不粗俗;你精神明亮,城市便不灰暗阴沉。当文明传递在城市的每个神经末梢,流进每个居民的血液之中,我们就敢说,这是一座有品位的城市,一座宜居的城市,一座闪烁着文明之光的城市。这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应该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 育服务管理的决定》指出,为适应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 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说明

①实践的发展会不断纠正人们已有的错误认识

②辩证的否定是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必然环节

③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的宗旨

④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正确政策的出发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2015年7月初,国土资源部批准33个区县作为实施土地改革方案的试点,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探索经验。此项改革的实施

①旨在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③符合辩证法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④符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扩大内需到供给侧改革是中央推动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我国传统塑料产业流通链条过长,生产厂家无法准确判断终端真实需求量,导致产品长期供大于求。于是,为塑料买卖双方提供撮合交易服务的某网络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在撮合交易和代售代购过程中掌握了大量真实需求数据,帮助塑料生产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该平台整合社会物流车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极大降低了塑料企业物流成本和价格;该平台与民生银行及一些优质互联网金融平台展开合作,根据交易大数据为塑料生产厂家提供金融贷款业务,放款快,费率低,促进了塑料行业的发展。材料二

2015年12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起“汇众智,编规划”活动,由国务院牵头,就“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广泛征求民意0 2016年新年伊始,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微信公众号开通运行,方便群众直接举报有关党风政风的问题。如今,“互联网+政务”已经成为政府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监管型电子服务,解决监管“死角”问题;通过发展服务型电子服务,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发展约束型电子服务,构建对公权力的监督约束系统。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产业互联网怎样推动了我国塑料行业供给侧的改革。(12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互联网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14分)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o"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极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目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否定重要历史人物及淡忘英雄。历史虚无主义者借“人性复杂”“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细节考证”来矮化、抹杀林则徐、邱少云、雷锋等在中华民族追求独立和富强进程中涌现出的英雄及其精神。历史虚无主义者还以主观化的态度曲解历史。如抛开历史背景,大肆宣扬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平稳过渡”的发展进程;聚焦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大革命”“大跃进”中的失误和教训,大搞“翻案”和“重评”,却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采取了“选择性失明”。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历史虚无主义者否定英雄、矮化英雄思潮的危害 性。(12分)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材料中历史虚无主义者曲解历史的观点的表现。(10分)

(3)请你就广大青年学生如何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提两点建议。(4分)

2016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答案

12.D 13.C

14.B

15.C

16.D

17.A

18.B

19.A

20.B

21.B

22.D

23.C

38.(1)能够使塑料生产企业更好地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有效化解过剩产能。(4分)降低了企业的物流成本,为客户提供具有价格优势的产品,更好地满足了客户的需求。(4分)拓宽了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解决了塑料生产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塑料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4分)

(2)推动了党风政风建设。(4分)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公民参政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公民行使监督权。(4分)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和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依法行政。(4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分)39.(1)抹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动摇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基。(4分)颠覆人们的价值观,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地位,不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4分)削弱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消融民族精神,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及综合国力的提高。(4分)

(2)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没有完全的独立和主权,不可能像今天这样通过改革开放向现代国家“平稳过渡”。(4分)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也有其特殊性。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的成绩与不足,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着重把握本质与主流。(4分)材料中历史虚无主义者没有对相关历史事件矛盾的特殊性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妄下结论,属于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2分)

(3)答案示例一

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辨别不同文化性质的能力,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每点2分,两点4分)

答案示例二

哲学: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认清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每点2分,两点4分)

(评分说明:第38、39题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云南省广南县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三) 历史

绝密★启用前2017年12月17日

云南省广南县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

(三)高三文综 历史 命题: 审题: 文综合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1.晚清民国时期,将不受约束的国家最高统治者关进民主国家法制框架,推动中国现代化,就是众多先贤的“中国梦”。为此他们()A.颁布《资政新篇》 B.发布《钦定宪法大纲》 C.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制定《中华民国约法》

2.子曰:“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称赞管仲,是因为管仲辅佐齐恒公()

①恢复了周礼 ②尊崇周王,会盟诸侯 ③实行了“初税亩” ④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图是我国北方常见的四合院。“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这种房屋建筑与生活状态()

A.体现唯我独尊心理 B.体现商品经济形态 C.反映尊卑等级观念 D.传递敬天法祖思想

4.从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到2011年的“地沟油事件”,再到2012年的蒙牛篡改生产日期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一次又一次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人们用一句流传了千年的愤论:“真是伤天理了”,表达着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伤天理”在古代主要是指()A.与当事人的基本意愿不符 B.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C.违反了当时的社会法律 D.违背了封建伦理道德

5.1912年2月12日,清帝颁布逊位诏书,宣布退位,有人因此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观点认为两国“光荣革命”()A.都减少了社会动荡,避免了更大流血牺牲 B.都以温和的方式改变了两国的社会性质 C.都保留了君主制,没有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D.都以非暴力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6.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员的任期为两年,每两年全部改选一次,而参议员任期是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这一规定()A.充分发挥两院的制约与平衡作用 B.防止立法工作草率从事 C.保证代表的广泛性和政策的延续性 D.兼顾大州和小州的利益

7.我国古代有许多生产生活上的发明创造,结合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下图所列各项的产生,最有可能与道教活动有关的是()

A.答案A B.答案B C.答案C D.答案D

8.下图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几次重大军事行动。这几次军事行动()A.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表明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胜 D.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9.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10.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D.不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11.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C.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1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作者意在说明()

A.“恶法非法”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 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 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 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其中13、14为必考题,15、16、17题为选择题,考试任选一题作答即可)13(25分).为预防和治理腐败,古今中外都做了有益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为政以德——防治腐败的德治经验

材料一

秦简上载有秦朝“为吏之道”,严格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包括“五善”“五失”。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长守富贵。” ——摘编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最早可见于《周礼》中的“八法”和“六记”,前者考核官员政绩,后者侧重考核官德。对官员德行的考核,从先秦到明清历朝看来,趋向于细化和严厉。例如唐代的“四善”就是把官员的道德修养放在考核的首位。——李丽珊《谈中国防治腐败的历史努力》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王朝为预防腐败、加强德治的主要措施。

二、御史之名——防治腐败的监察经验

材料四

西汉统治时期,御史大夫专门行使监督权,其下属御史中丞常驻内宫,专门负责监督王室和宫廷,也可以说是监察皇帝的;另一下属御史丞则负责监督政府,不论中央、地方都在内。值得注意的是,御史大夫是宰相的副手,因此,监察权是相权的一部分。……唐代单独设立御史台,其职权限于监察政府,没有监察皇帝和宫廷的权力。但在政府中,仍存在专责监督皇帝的,那就是谏官,谏官由宰相任命,宋朝谏官改由皇帝任命,他们就不再监督皇帝,反过来监督宰相。——《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宪法学透视》(2)根据材料四,概括从汉朝到宋朝监察制度的变化趋势。

三、分权制约——防治腐败的制度经验

材料五

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利克里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3)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并说明其与中国古代“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古代的哪些经验教训?

1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分析材料,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有三冗,小有三费,以困天下之财。……三冗不去,不可为国。” ——王安石

材料二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理财问题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司马光:善理财之人,不过是会敛钱,把百姓的财富搜刮尽了。这样的话,百姓困穷,变成盗贼,难道对国家有好处吗?

王安石:这可不是善理财。善理财的人,能不增加农民的负担却增加国家的收入。材料三近代梁启超称王安石变法是“实(中)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饮冰室合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三冗”具体指什么?

(2)材料二中对理财问题争论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的理财观在其变法中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3)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清代以前一般都认为是“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而材料三给予了高度肯定,对于这两种观点,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为什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于雅尔塔)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国分裂。

材料二 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政府钩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材料三 有人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世界的和平,它的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有人说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它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请回答:

(1)二战后的“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他国实施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用史实说明。并说明另一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时期以来,军政和绝大部分公民把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都齐声祝愿他能有一个同他的名望和同法国的伟大相符的称号。……大家感到他有一个国家最高元首的称号是顺理成章的,因为他实际上已扮演了这样的角色。……要说是皇帝了篡夺了金銮宝座,那么我们可以说,他身边的同谋比善于导演喜悲剧的所有暴君都多,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法)康斯坦《回忆拿破仑》

材料二 欧洲则普遍认为,由人民自己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但不管怎样,华盛顿并没有顺应当时的潮流,为世上多添一项王冠。然而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光甚至难以戴稳。——陈森《华盛顿--美国的开国元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促成拿破仑称帝的因素。

(2)材料二表明华盛顿拒绝称王,其个人原因何在?但有人认为,华盛顿实际上具备称王的条件,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世界却将因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暗淡无关甚至难以戴稳”?(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特定历史时期影响政治体制选择的因素。

云南省广南县一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

(三)高三文综 历史

1.【答案】C

【解析】《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没有推动法制化,故A项错误;《钦定宪法大纲》是清末新政时期颁布的法律,有名无实,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国建立时期制定的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文件,故C项正确;《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统治的北洋政府时期,为维护袁世凯独裁统治而颁布的法律,故D项错误。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齐桓公首霸中原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齐桓公之所以尊王攘夷是为了借助周天子的名义实现自己称霸的事业,并不是从根本上恢复周朝的势力,而且“初税亩”是鲁国改革措施故应排除①③。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3.【答案】C

【解析】从材料关键词“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了人和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含饴弄孙的思想。图文材料没有体现唯我独尊的心理,故A项错误;从上图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的是小农经济形态的封闭性、并非商品经济形态的开放性,故B项错误;从上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合院的房屋上房是有身份和地位的长辈、正室等住,厢房是身份和地位偏低的晚辈、偏房、下人等住。反映了尊卑等级观念,故C项正确;图文材料没有体现传递敬天法祖思想,故D项错误。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存天理,灭人欲”历史概念的理解。注意题干的限定时间是“古代”,根据所学知识,这里的“理”或“天理”,一般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封建伦理道德。D项符合题意。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两国的相同点,辛亥革命是暴力手段夺权,故B、D项错误;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清政府,清帝宣布退位,可以减少流血牺牲,故A项正确。6.【答案】C

【解析】两院的制约和平衡是从两院职权划分来体现的,材料体现的是两院议员任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两院议员任期体现不出从事立法工作的效果,故B项错误;议员实行任期制体现出代表的广泛性,议员每两年或六年才进行改选,体现国会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议员在各州的分配情况,故D项错误。7.【答案】A 【解析】道教产生于东汉时期。古代道士炼丹时偶然发明了火药,故A项正确。司南是战国时期发明的指南仪器,西汉前期已经发明了纸,B、C两项的发明早于道教产生的时间,排除。D项简仪是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研制用于天文研究的仪器,与道教活动无关。8.【答案】D

【解析】图片显示的几次军事行动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反攻阶段,此时并没有消灭国民党的主力部队,故A、B项错误;三大战役的结束是人民解放战争即将在全国取胜的标志,故C项错误;战略反攻阶段的几次战役扭转了战局,为战略决战做了准备,故D项正确。9.【答案】D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关键信息:商代、牛耕。甲骨文是商代文字,具备象形,而《诗经》是春秋晚期的作品,冉耕为春秋时期的人物,相较而言,D项是最有利的证据;A项容易会错选,注意牛骨的出土不一定说明牛耕的出现,如中国先人已能训养牛。10.【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冷战的“和平”属性,马歇尔计划重建欧洲不足以说明冷战的和平属性,故A项错误;冷战期间各国有武装冲突表现为局部热战,故B项错误;美苏两国有利益冲突,故C项错误;冷战中大国势均力敌及核威慑,使得各国不轻易动物,避免世界大战爆发,有利于和平,故D项正确。11.【答案】C

【解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故A项错误;现代化新时期是指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故B项错误;经济调节中,既有计划又有市场,故C项正确;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故D项错误。12.【答案】D

【解析】“恶法非法”并不是古罗马法的立法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与法律的目的无关,更与保护弱者无关,故B项错误;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的兴衰是正确的,但是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故C项错误;此题重点在讲法律的制定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故D项正确。

13.【答案】(1)措施:为官--遵守行为规范;选官--重德行志节;教育--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考核--重德行政绩.(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2)趋势:从全面监察皇帝、宫廷、政府到仅监察宰相与政府;制度发展逐渐严密,监察制谏官制相配合。

(3)古代希腊“分权”设置: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执行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

本质区别:古代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的不同政府部门分工。古代希腊是奴隶制的民主政治。(4)经验教训:重视官员的道德修养;加强对官员的监督;分权制约,防止绝对权力的出现;重视反腐廉政制度和法律建设。(任答两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1)根据材料关键词“秦……规定了官吏的行为规范”得出为官的规范,从“汉代察举制……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得出选官的标准,从“唐太宗曾重视对大臣的廉政教育”得出重视对官员的廉政教育,从“我国古代对官员的考核主要包括政绩和德行”得出重视德行和政绩。(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四信息归纳概括。(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五关键词“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并结合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机构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和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揭示古希腊政权机构的“分权”设置和古代中国“分权”设置的本质区别。(4)结合上面三问的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加强官员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监督、分权制约、法治等制度建设两个角度揭示回答。

14.【答案】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解析】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北宋年商税额不断增加的趋势可见,商业不断发展;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可见商业地位日益重要。第二小问北宋政府规定“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商税的征收从宽从简,重视商业的发展。15.【答案】(1)冗官、冗兵、冗费。

(2)实质:要不要变法。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既保障了政府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负担。市易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3)梁启超的观点是合理的,王安石变法虽然有用人不当和危害百姓的现象,但不可否认他的改革变法的勇气与精神,也需要看到所取得的一定的效果。

【解析】本题实际上仍是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评价。背景突出对“三冗”的了解;内容以“不增加农民的负担却增加国家收入”措施来说明;肯定王安石变法可以从变法的效果和体现的勇气和精神两方面加以说明。

16.【答案】(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抗。实质:美苏争霸。(2)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的目的。

(3)观点: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长期对峙,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和平方式进行。

观点: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发生过局部的激烈冲突,如朝鲜战争、修筑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

【解析】第(1)问应结合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特征分析。第(2)问理解归纳结合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即可。第(3)问是开放性的题目,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7.【答案】(1)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为他赢得崇高威望,法国大部分人对拿破仑的支持。(2)华盛顿有着强烈的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华盛顿不贪恋权力。

华盛顿通过领导美国独立战争而赢得个人威望,大陆军中的一些军官要求华盛顿当国王。(3)美国建立了共和制政体(民主制度),冲击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君主制度。(4)个人品质、具体国情、时代形势、历史传统等。

【解析】主要考查了拿破仑和华盛顿两位人物。两人都声名显赫,然而一个确加冕称帝,成立了法兰西帝国;而一个则功成身退,开创民主共和政体。第(1)问从材料一中“意大利战争和埃及战争的英雄人物第一执政当作偶像来崇拜”以及“因为四分之三的法国人都参与了他的阴谋”可以概括得出结论。第(2)问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察对独立战争基本事实的理解和掌握。第(3)问要考查了美国的政体,要回答清楚对欧洲封建君主制度的冲击;第(4)问从多个方面简练作答。

第四篇:云南省板桥三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六 高三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板桥三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六

高三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云梦秦简中记载了一段秦律,大意为:有贼入甲家,伤了甲,甲呼喊有贼,其四邻、里典、伍老都外出,没有听到呼喊。在论处的时候,四邻外出,可以不受责罚;里典、伍老即便不在,也不能免责。这段秦律最能说明()

A. 地方的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B. 当时地方基层的管理方式 C. 秦律采取轻罪重罚的原则 D. 实施暴政是秦朝骤亡的主要原因

2.下图是发生在我国近代渤海湾地区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 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后,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 B.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C. 洛川会议后,八路军广泛建立抗日根据地 D.平津战役胜利结束,长江以北地区基本解放

3.下图是某日本史书中一张战争形势图,它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 反割台斗争 B. 黄海大战 C. 威海卫战役 D. 鸦片战争

4.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边两个图表,图一(清初时期)至图二(清中叶时期)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变化。你认为图中的某国应该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5.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评论道:“写其人不徒写其貌,要肖其品。何谓肖品?绘出古人平素性情品质也。”下列与郑绩所评论的绘画风格一致的是()A. “振笔直遂”,“追其所见”

B. “胸有成竹”,“差之丝毫而失之千里” C. “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 D. “钩勒工细,良工苦心”,“九朽一罢”

6.归纳是复习历史活化知识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农政全书》归为一类。按其归纳标准,他还可以选择()A. 《离骚》 B. 《石氏星表》 C. 《四书章句集注》 D. 《红楼梦》

7.公元前215年,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其目的都是()

A. 巩固中央集权 B. 承认土地私有 C. 发展商品经济 D. 抑制诸侯势力

8.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9.费正清在《导论•近代中国历史的透视》中这样评价辛亥革命:“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它的方式本身(指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就是反中央集权的。”由此可知,费正清认为辛亥革命()

A. 结束专制统治 B. 引发军阀割据 C. 强化中央集权 D. 实现民族独立

10.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2001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这两个历史事件表明中国外交()

A. 坚定奉行友好同盟政策 B. 力图打破西方国家封锁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1.侯家驹在《中国经济史》中指出:“国家干预”在现代社会中,是政府与政策性干预来维护社会公正和经济正常运转;但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 官营专卖 B. 市坊制度

C. 朝贡贸易 D. 闭关锁国

12.1974年,出任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说道:“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段话说明了()①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的削弱 ④西欧政治经济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7分)

13(25分).近代世界史上,英国在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方面远远走在其他国家前列,由此成为现代化潮流的“领头羊”。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

材料二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

材料三

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

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

(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

(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图是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

——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提取图表11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角度予以说明。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请完成(1)~(3)题。

材料一: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采纳赵郡汉族大族李世安的建议,颁布均田令。……丁男(15岁以上的男子)受露田40亩,妇女20亩;丁男受桑田20亩,妇女5亩。奴婢与平民一样受露田和桑田,数量相同。耕牛每头受露田30亩,限4牛。所受露田,(注:露田基本上是无主荒地,需休耕轮作)凡两年轮耕一次的加一倍,三年轮耕一次的加两倍。……受田者年满70岁或死亡之后,其所受露田交还国家,并且不准买卖。桑田则不在还受之限,可以世代相传,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买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俘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魏书·食货志》

(1)把北魏均田令中鼓励农耕的措施概况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句)(2)分析说明北魏均田令中奴婢、耕牛受田与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关系。(3)指出北魏均田制对豪强地主兼并土地能否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并说明理由。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下列材料:

日本参加巴黎和会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想继承德国在中国山东强占的一切权益。……中国代表、驻美公使顾维钧驳斥了日本的立场,坚持“胶州租借地、胶州铁路及其他一切权力,应直接交还中国”。中国还提出取消日本和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顾维钧发完言后,“威尔逊和兰辛、劳合·乔治与贝尔福都走到中国代表团处表示祝贺;会议的新闻发布也强调中国声明受到除日本以外各大国代表的一致赞扬”。但是形势很快就起了变化……日本制造舆论说,如和会不同意日本对山东的要求,日本也要效仿意大利,退出和会,不加入国际联盟。原来不希望日本在远东实力过于强大的威尔逊为了保住国联计划,决定牺牲中国的利益,在山东问题上向日本作出让步。4月22日,“三巨头”会议召中国代表到会,威尔逊对顾维钧说:“中国代表团可以看到现已造成的困难局面,劳合·乔治先生和克里孟梭先生不得不支持日本的要求。”他们明确地要求中国对日本作出让步。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山东问题的实质,并结合有关史实概括这一问题的产生过程。(2)试从地理因素考虑,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争夺激烈的原因。(3)通过材料中反映的问题,你得出哪些认识?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自晚清以来在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形象被多维度解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授振举国者之君子,称华盛屯(顿)。此英杰怀尧舜之德,领国兵攻敌,令国民雍睦,尽心竭力,致救其民也。自从拯援国释放民者,不弄权而归庄安生矣。——《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论》(道光丁酉年,即1837年)

材料二 世谓华盛顿创西国民主之局,非也。……纵观西国英雄,如法之拿破仑,英之格朗穵(即克伦威尔),其初皆起于民主党。及功成名立,仍谋世袭,独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异矣。

——宋恕《六字课斋津谈》(1895年)

材料三 若华盛顿,若拿破仑,此地球人种所推尊为大豪杰者也,然一华盛顿、一拿破仑倡之,而无百千万亿兆华盛顿、拿破仑和之,一华盛顿何如?一拿破仑何如?其有愈于华、拿二人之才之识之学者又何如?有有名之英雄,有无名之英雄,华、拿者,不过其时抛头颅溅热血无名无量之华、拿之代表耳!今日之中国,固非一华盛顿一拿破仑所克有济也,然必须制造无名无量之华盛顿、拿破仑,其庶有济。——邹容《革命军》(1903年)请回答:

(1)材料一称华盛顿为“君子”的依据是什么?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解读华盛顿的主要标准是什么?(2)材料二认为华盛顿对美国民主的贡献主要基于什么?结合所学分析,华盛顿“坚拒诸将奉为皇帝世袭之请”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华盛顿、拿破仑等英雄是如何产生的?作者发此言论的意图是什么?(4)综上所述,历史人物被多维度解读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和推理能力。题干引用的《秦律》材料反映出什伍、乡里制度以及连坐法等为秦朝加强基层管理的举措,故选B项。2.【答案】A

【解析】从地图中“廊坊”可联想到“廊坊大捷”,而“冠县”则是义和团兴起之地,综合地图中箭头指向天津、北京、大沽等地均为义和团战斗的地方,因此题干所指应为“义和团运动”,故A项正确;B、C、D项分别指北伐、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战争,与题干所提信息不符合,故B、C、D项错误。3.【答案】B

【解析】从图片中的“吉野”、“定远”、“致远”等信息可以判断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选择B项符合题意。4.【答案】A

【解析】解答本题时注意该国与鸦片战争的关系,而在19世纪中叶,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故可判断该国应为英国。故选A。5.【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所说郑绩在《人物画论·肖品》中反映的是画家注重意境情趣,应该属于文人画的范畴,故应选择C项。6.【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归类是按照古代中国科技划分的。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属于古代科技,A、C、D三项分别属于文学、思想、文学类。故选B。7.【答案】A

【解析】“秦始皇下令毁天下城郭”是为了消除六国贵族的势力,巩固统一;“刘邦建立汉朝后,要求县以上的治所一般均须筑城”,是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其共同目的都可概括为巩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及商品经济内容,故B、C项错误;秦始皇没有分封诸侯,所以说不上抑制诸侯势力,故D项错误。8.【答案】C

【解析】关键信息:苏联、早早送上工业化大道、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1924年苏联成立,AB项排除;从题干中的“早早送上工业化大道”可知,所述的斯大林模式,因此排除D项;而“但毕竟达到了上西方国家国目标”反映了学者予以了斯大林模式一定的肯定,认为有其合理之处,C项正确。9.【答案】B 【解析】费正清强调辛亥革命的主要目标一直是推翻中央集权。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但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削弱了中央集权,引发后来的北洋军阀割据,故B项正确;材料中辛亥革命削弱了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实现民族独立,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故D项错误。10.【答案】D

【解析】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未体现“友好同盟政策”,故A项错误;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不是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封锁,而是为了共同应对国际恐怖主义,故B项错误;1950年的中苏友好,未体现“多边外交”原则,故C项错误;建国初中苏友好,2001年中俄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表明中国在不同的国际环境下,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故D项正确。11.【答案】A

【解析】关键信息:“但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题干材料强调国家政权的控制,故A项正确;市坊制度是政府对商业经济的管理相关制度,与题干“从中获取巨额财富的目的不相符,故B项错误;朝贡贸易主要是政治上的考虑,并不关心商业利润,故C项错误;闭关锁国是古代中国的对外政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20世纪70年代,西欧经济迅速发展,与美国和日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故①正确;1967年欧共体成立,在诸多方面强调用一个声音说话,并不断推行共同体的政治一体化,且据材料“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可知西欧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②正确;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表明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故③正确;西欧政治经济实力在20世纪70年代并未超越美国,美国仍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与史实不符,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13.【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资本的原始积累;圈地运动提供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外市场的扩大;手工工场时期的生产技术进步。

(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

(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

(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解析】

14.【答案】示例:1950年中国颁布《土地改革法》,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1953至1958年间,对实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以互助合作社取代农民个体生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稳步上升。1958年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大集体所有制,军事化管理,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使粮食产量下降。1978年改革开放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从50年代到70年代,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集体农庄制,但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保护自留地等政策,使苏联粮食产量与中国相当,70年代末开始,勃列日涅夫政府强调发展重工业,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远远低于中国;80年代中期后,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与美国军备竞赛升级为“星球大战计划”,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延展:

示例:国家的农业政策直接影响到粮食产量,应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国情出发制定适合本国的农业政策,鼓励农业创新,进行合理的农业改革,提高粮食产量。

【解析】第一小问提取信息,是对图表的全面解读,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把图表中表现的中国和苏联在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发生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进行阐述;第二小问根据对图表的解读,对粮食产量与国家政策的理论关系进行总结说明即可。

15.【答案】(1)有劳动能力的男女均授田;农民、奴婢、官吏均授田;耕牛授田;因轮耕而加倍授田;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可任意垦荒;鼓励地少人多之处的农民迁移垦荒。

鲜卑贵族拥有较多奴婢和耕牛,可以通过均田令中奴婢、耕牛授田的规定获得大量露田的使用权、桑田的所有权,进而转化为封建地主,加速封建化进程。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无地少地的农民可按劳动力的多少得到土地,北魏政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对土地享有使用权和占有权。

【解析】回答第(1)问要求对材料读懂,分层取义,概括提炼;回答第(2)问要对材料中体现出的鲜卑贵族、奴婢和耕牛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准确了解;第(3)问要从均田制的内容和作用入手去思考作答。

16.【答案】(1)实质: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强权行径。

过程:①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并把山东划为其势力范围;②一战期间,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③巴黎和会上《凡尔赛和约》把日本的这一侵略行为合法化,所以山东问题完全是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产物。

(2)山东地处我国北部沿海,靠近京津地区,扼渤海进入黄海的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如果列强控制了山东,就便于控制京津战略要地,便利的交通也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3)①帝国主义推行强权政治,以强凌弱;②处理国际事务的出发点是一切以自身利益为转移;③没有国家的独立,就不可能有独立的外交,国家实力是外交的后盾。

【解析】本题考查了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基本知识。结合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内容进行梳理。山东问题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一次表现,由此得出认识——列强的行径说明的问题;中国的处境反映的问题。

17.【答案】(1)建立国家而不做皇帝的高尚品德。以个人的道德和能力为主。

(2)世界民主发展的潮流。原因:①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缺乏专制王权存在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社会条件。②华盛顿个人有着强烈共和思想(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不贪恋权力。(3)顺应时势而为,成长为英雄(时势造英雄)。号召国民革命救国,创建民主制度。

(4)启示:要力求客观全面的解读;避免对人物简单贴标签,要历史的、发展的解读;应充分掌握史料,尽量搜集正反两面的证据解读。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和有关华盛顿史实的记忆。第(1)小题:材料中始终突出“救其民”,“ 尧舜之德”,学生应当从建国功勋和道德楷模方面思考。第(2)小题: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民主潮流和英法的领导者到后来的思想变化,更突出华盛顿在这方面的独特品格。第(3)小题:“不过其时”反映出作者强调时事对英雄出现的作用;而“今日之中国”就比较明显地道出了作者的意图。第(4)小题:为开放式题目,根据华盛顿的个人品质,结合本题的主旨去谈即可。

第五篇: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 高三历史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宣威市板桥三中2018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卷八

高三 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下图反映的是某一时期各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工业总产值比例的情况。据图中数据判断,当时苏联正处于()

A. 新经济政策实施时期 B. “一五”计划实行时期 C. “二五”计划实行时期 D.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2.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由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A. 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 B. 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 C. 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 D. 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

3.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A. 三权分立思想 B. 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 天赋人权思想 D. 社会契约思想

4.金冲及教授在其《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一文中提到,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 宣告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破产 B. 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C. 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意识

D. 促使知识分子关心中国的发展前途问题

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汉堡。”该规定()

A. 维护了德意志的统一 B. 继承了军国主义传统 C. 加重了封建专制色彩 D. 确立了容克贵族的统治

6.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者对1946-1949年国共之间的战争定性为“人民解放战争”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不过,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以“内战”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对这一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前者强调了战争的性质,后者强调了战争的结果 B. 前者受革命史观的影响,后者受社会史观的影响 C. 前者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后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价 D. 前者只强调了战争的一方,后者则强调了战争的双方

7.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华民族工业()A. 原料供应不足 B. 发展速度迅猛 C. 资本明显短缺 D. 地区分布失衡

8.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 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 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 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 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9.《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A. 唐朝初年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B. 唐朝初年,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C. 唐朝铸铜业的显著发展,使货币发行量激增 D. 隋朝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10.法国学者埃狄纳称宋朝为“现代的拂晓时辰”。下列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B. “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C. “民间典卖田宅、马牛、舟车等如之,全用会子者听” D.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11.史学家汪荣祖认为:“私人所修,所谓野史,诸如杂史、杂记、小说之类,既亦出士人之手,无论观点或方法,未必异于史官,而私修虽偶有他书不载的可贵记录,然掌握史料有限,往往道听途说,真伪杂糅,整个而言,野史绝不如正史之可信,更远不如正史之全面与完整。”据此说明()

A. 历史研究与个人身份有关 B. 野史不如正史完整 C. 历史研究应掌握大量史料 D. 正史比野史更可信

12.牛仔裤是发明于美国西海岸的一种工装裤。最为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整个“冷战”时期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尼尔•弗格森《文明》)。“苏联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的原因是()①美苏冷战重点转向经济领域 ②苏联忽视消费品的生产 ③“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④苏联体制束缚,技术落后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宪政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核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罗马法复兴的真谛并不在罗马法本身,而在于以它为承载而体现出来的时代要求。……在罗马法中,“一切权利均因人而设”,罗马社会只要是自由的罗马市民,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在罗马法中,当事人可以依自己的意思来创设权利义务关系。如在口头契约中的誓约、嫁资口约中,只要当事人作出允诺后,债即产生。……法学家一致主张,在罗马境内,依法享有的人格权、物权等,都“不得被侵犯,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董晓波著《市民精神与宪政:西方法治传统的形式》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据《英国宪法的历史沿革》

材料三

有人认为,当经济、社会走出传统农业社会时,政治民主变革势所必然。有人不以为然,却认为,经济的现代化非必然引起政治民主化,而且政治的集权专制才是经济现代化的致胜法宝。——据李季山《走向民主——英国第一次宪政改革》

(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罗马法的主要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的复兴”体现了怎样的时代要求?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宪政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结合有关史实,评述材料三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4.(19分)近代以来,为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艰辛探索,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材料三 1952年一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材料四 邓小平在向外宾介绍中国改革开放的由来时说:“我们现在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在总结了成功时期的经验、失败时期的经验和遭受挫折时期的经验后制定的。”——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2)指出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的时代背景和基本内涵。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据此说明为什么“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4)据材料四,分析改革开放与邓小平所阐述的历史经验之间的关系。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问教廷枢密大臣:“为什么犯罪的人不受上帝的惩罚?”他悠然地回答说:“上帝不愿罪人死去,宁愿让他们活着出钱。

材料二 赎罪券贩子的赦罪词:“首先赦免受教士责难的人,无论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其次赦免犯罪、犯规或过分无节制的人,不论他的过错多大。以赦免你该在炼狱接受的惩罚。”

材料三 “赎罪券能并且仅仅能免除教会的惩罚;教会能免除教会所加的惩罚,不能免除上帝所加的惩罚。

只要是罗马教会之匙所达之处,我都可“赎罪券决不能赦免罪过;教皇本人无权作此赦免;赦免罪过之权属于上帝。“赎罪券不能免除上帝对罪过的惩罚;那种权力也仅仅属于上帝自己。

“真正悔改的基督徒勿需赎罪券就得到上帝的赦免;不需要用赎罪券,基督要求每一个人做这种真正的悔改。

——“九十五条论纲” 请回答:

(1)依据上述三则材料说明宗教改革爆发的直接原因,并分析马丁·路德与天主教会的主 张的区别。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当时德意志产生了什么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材料二 下图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关系的一幅漫画

材料三 尼克松说:“……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我们某个盟国的自由……我们将提供保护,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他还说:“过去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杜鲁门说的“转折点”意味着什么?材料三中尼克松所说的“巨大变化”又是指什么?(2)材料二展示的漫画反映了哪一事件?画面反映出什么问题?(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不同点和本质上的相同点。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伟大的历史人物往往以其超凡的人格魅力、与时俱进的理论认识和社会实践活动引领时代的前进。

材料一 2005年4月20日北京青年报《环球光速昨晚耀长城》:为纪念划时代物理学大师逝世50周年,全球举行“物理照耀世界”光束传递活动。他说过这样的名言:“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20世纪最后一期的《时代周刊》也将其评选为“世纪人物”,称他为“天才、政治难民、人道主义者、原子和宇宙谜的开启者”,“以其伟大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形象独占鳌头”。

材料二 1939年8月2日,爱因斯坦出于对人类命运的极大关注,写信给罗斯福总统,建议美国务必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制造出原子弹;后来,当原子弹真的从潘多拉魔盒里跳出来后,爱因斯坦陷入了巨大的后悔与痛苦之中,自认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建议研制原子弹。并曾说过:“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原子能之父,我是以一种很间接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实上我没有预见到原子能会在我这个时代释放出来,我只是在理论上认为它是可能的……”“由于我不能预知原子能在今后的益处,我只好说目前它是个威胁。但也许这样也好,它可迫使人类在国际事务中采用秩序,倘若没有这种恐惧的压力,这种秩序决不会出现。” ——《爱因斯坦晚年文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阐述这位伟大人物对人类的贡献。

(2)结合爱因斯坦的观点,谈谈你对原子能的认识。依据材料归纳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题目所给图例中可以看出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经居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新经济政策实施虽然取得不错的效果,但苏联远没有超越欧洲传统工业强国,只是让苏联的经济恢复较快,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虽然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也只是打下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还未能超于传统工业强国,故B项错误;“二五”计划取得巨大成绩,使苏联最终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改革时期,苏联已经成为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超级大国,其工业总产值虽然没有赶上美国,但也不应该差距太大,而图例中美苏差距还是很大的,故D项错误。2.【答案】C

【解析】解读题意,门下省具有封还敕书的审驳权力,故A项错误;从“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可知B项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从题干介绍的门下省职权的演变可知门下省的地位重要,故C项正确;题干主要介绍了门下省的职权变化,故D项错误。3.【答案】B

【解析】分析材料,孟德斯鸠主张法律是民主自由的体现,民主自由也受到法律的制约。A项可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分权思想;C项排除,天赋人权指自然权利是天赋的,而不是由法律或信仰来赋予;D项排除,社会契约思想把社会和国家看作是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故本题选B项。4.【答案】C

【解析】材料并没有宣告洋务运动破产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更侧重于对国人的影响,没有涉及社会性质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救亡,主要表明国人的反应。故C项正确;材料主要讲普通民众的反应,与知识分子无关,故D项错误。5.【答案】A

【解析】从题干内容可知德意志国家是联邦国家,故体现的是德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故A项正确;题干没有体现出军国主义、封建专制和容克地主的内容,故B、C、D项错误。6.【答案】C

【解析】1946—1949年国共两党的战争,从战争结果来讲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用“内战”不是强调战争的结果,故A项错误;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用“内战”来概括这场战争不是受社会史观的影响,故B项错误;历史价值是指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或者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1946—1949年国共两党的战争,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战争,通过战争,中国人民获得解放,这是战争带来的积极影响,用“人民解放战争”来进行概括是对历史的价值评价,而从历史的客观评价来看,这场战争是国共两党的内战,故C项正确;“人民解放战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强调了战争的双方,故D项错误。7.【答案】D

【解析】题干信息主要涉及民族工业的地域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交通便利的沿海,沿江城市,而河南,河北,山东分布却很少,故D项正确;A、B、C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B、C三项错误。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相关内容,其中C和D明显错误,而B选项就当时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具体情况而言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排除。故选A。9.【答案】A

【解析】材料大意是说:唐初武德四年废五铢钱,以“开通元宝”钱(流俗称为“开元通宝”)作为统一的货币,径八分,重二铢四叅,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当年在铸造时,便委托了秦王、齐王、右仆射裴寂三位朝廷王公重臣在洛阳、幽州、益州等地开了四个造炉去铸钱。禁止私自铸钱,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故B项错误;C,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D两项错误。10.【答案】A

【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为明清时期,B,C,D三项均反应了宋朝商业城市繁荣局面,及向市民社会转型的趋势,故选择A项符合题意。11.【答案】C

【解析】私人也可以修史,“无论观点或方法,未必异于史官”,可见历史研究与个人身份无关,故A项错误;野史不如正史完整的观点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整个而言,野史绝不如正史,原因是“掌握史料有限,往往道听途说,真伪杂糅”,可见历史研究应掌握大量史料,故C项正确;正史比野史更可信的观点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12.【答案】A

【解析】美苏冷战重点一直是在军事上、政治上,故①错误;受斯大林体制的影响,苏联一向是发展重工业,故②正确;因为苏联认为牛仔裤是资本主义的东西,所以生产不出一条像样的牛仔裤,故③正确;苏联在工业技术上并不落后,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3.【答案】(1)精神:平等;契约;确保私人权利。

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资产阶级经济上要求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政治上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思想上要求摆脱神学束缚,人性解放。

(2)特点:时间长,渐进式变革;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影响:政治上,确立起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3)观点一:经济现代化促进政治民主化。可以英国为例进行论述。观点二:政治专制促进经济现代化。可以德国为例进行论述。

【解析】(1)第一小问精神,据材料一“即使是未出生的婴儿,也处于同新生儿完全同等的地位”可知体现平等;“如在口头契约中的誓约、嫁资口约中,只要当事人作出允诺后,债即产生”强调了契约;“依法享有的人格权、物权等,都不得被侵犯”强调确保私人权利;第二小问时代要求,“罗马法的复兴”发生在文艺复兴时期,时代要求即回答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可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角度展开。

(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从1215—1701年,体现了时间长,中间经历了六次改革,说明采用渐进式变革的方式,“进一步限制王权”说明王权渐弱、议会权力扩大;第二小问影响,可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分析这种变革对英国历史的影响。

(3)第一小问观点,材料三中有两个观点,“经济现代化促进政治民主化”“政治专制促进经济现代化”;第二小问评述,即评论和叙述,要做到史论结合。“经济现代化促进政治民主化”,例如英国,工业革命发展之后,议会改革随之而来,赋予了工业资产阶级普选权。“政治专制促进经济现代化”如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起来的德国,建立起专制政治,但德国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容克地主的垄断经济,迅速实现经济现代化。14.【答案】

(2)背景:三大战役胜利结束;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内涵:解放全中国;开展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建设。

(3)变化:总体上是增长的。50年代持续增长;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60年代中期恢复。主要原因: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一五”计划完成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自然灾害等;制定并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原因: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建设经验;任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4)关系:在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成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功的重要保障。

【解析】本题的中心是社会发展问题,涉及教育、时局、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属于跨度大,范围广的大题,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分析表格能力要求比较高,但总体上没有超出教材范围,中规中矩的试题。

15.【答案】(1)直接原因: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区别: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通过内心虔诚信仰,才能直接与上帝沟通,获得上帝赦免,而天主教会主张教徒通过购买赎罪券由教皇免除罪过。(2)推动了德意志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出现了1524~1526年的闵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用德文翻译《圣经》,促进德意志地区民族语言的发展;引发了新旧教诸侯间的多次战争,经妥协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新教取得合法地位 【解析】 16.【答案】(1)转折点:二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确立,从战时的美苏同盟关系转变为美苏对峙。巨大变化:日本、欧共体崛起,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有所下降,世界霸主地位受到挑战;苏联的军事实力赶上并超过美国。

(2)古巴导弹危机。美苏争霸,但当时美国处于战略优势。

(3)不同点:材料一表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战略;材料三表明美国坚持全球扩张的政策,但减少直接出兵的方式,同时承认苏联的霸权地位。本质相同点:都是推行霸权主义。

【解析】第(1)问反映了二战后不同时期美国的全球争霸态势变化: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第(2)问注意材料时间信息“20世纪60年代初”,判断是古巴导弹危机,当时的战略优势在美国。第(3)问根据材料信息“我们将提供保护……但我们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进行判断,但美国争霸的本质始终未变。

17.【答案】(1)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根据相对论得出的质能公式为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他提出的光量子假说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他在宇宙学、统一场论等领域的成果是人类自然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2)认识:①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②大国间的核军备竞赛对世界和平造成威胁;③核能的放射性污染可能严重破坏环境,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危害。人格魅力:乐于奉献精神,淡泊名利,生活节俭;关心人类,对社会有崇高责任感;热爱和平,厌恶战争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运用能力。解答第(1)题依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进行归纳即可。第(2)题先归纳爱因斯坦的观点,然后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说明对原子能的认识,再依据材料提炼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下载河南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河南省2016届高三毕业班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卷[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