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发起[本站推荐]
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发起,并会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学部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结构工程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科技论坛,于2001年11月17~18日在清华大学举行。论坛的宗旨是:分析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现状,交流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探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与应对途径,并积极提出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或修订相关的技术政策或技术标准提供参考依据,以期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后面向市场经济的需求。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 1.4 ;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有关)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1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1.2 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1.3 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ISO2394,国外却鲜有重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系数的合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据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一份材料估计,他们需要有1.3万亿美元来处理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工程存在的问题,仅修理与更换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桥面板一项就需800亿美无,而现在联邦政府每年为此的拨款只有50~60亿美元。另有资料指出,美国因除冰盐引起钢筋锈蚀需限载通行的公路桥梁已占这一环境下桥梁的1/4。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公路桥梁为对付除冰盐侵蚀及冻融损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50年代的2.5cm逐渐增加到4cm、6cm直到80年代后的7cm,而混凝土强度的最低等级也从50年代的C25增到后来的C40,桥面板混凝土从不要求外加引气剂、不设防水层到必须引气以及需要设置高级防水胶膜并引入环氧涂膜钢筋。而我国遭受盐冻侵蚀地区的公路桥梁在耐久性设计方面至今仍无明确要求,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2.5cm与C25,与上面提到的加拿大50年代水准一致。国内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大桥,建成后仅8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
我国建设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海港码头一般使用十年左右就因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需要大修。京津地区的城市立交桥由于冬天洒除冰盐及冰冻作用,使用十几年后就出现问题,有的不得不限载、大修或拆除。盐冻也对混凝土路面造成伤害,东北地区一条高等级公路只经过一个冬天就大面积剥蚀。我国铁路隧道用低强度的C15混凝土作衬砌材料,密实度和抗渗性差,不耐地下水与机车废气侵蚀,开裂与渗漏严重;对几个路局所辖的隧道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漏水的占50.4%,其中1/3渗漏严重,并导致钢轨等配件锈蚀以及电力牵引地段漏电,影响正常运行,而1999年颁布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仍未能对隧道的耐久性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如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和在混凝土中掺入化学纤维等。
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还沿着老路重蹈覆辙。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甚至大型工程如2000年投入运行的珠海莲花跨海大桥,其主体结构在浪溅区仍采用不耐海水干湿交替侵蚀的C30混凝土与3~4cm厚的保护层厚度。
有专家估计,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高潮还可延续20年,由于忽视耐久性,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20年的高潮,这个高潮可能不用很久就将到来,其耗费将倍增于当初这些工程施工建设时的投资。
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
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
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桥梁、隧道、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资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国外有的规范甚至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施工规范仍在明文禁止使用。此外,工程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在修订规范的耐久性要求上,交通部于2001年颁布的港工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已为其它土建工程行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参照国内外已有的资料和经验,尽快编写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文件以应急需,另一方面则要安排系统的研究项目,加大耐久性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国际上结构工程学科最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当落后。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离不开原材料和环境等特定条件,需要考虑本国的特点,是不能完全依赖国外研究成果的。
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1/6,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多亿方的砂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料)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国际上对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多为100年,有的如英国为120年。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延长的趋势,如提出城市环境中的桥梁至少应有150年。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事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对于在役土建工程的检测和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要有从业人员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予以规范。
从国家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看,需要有工程整个使用期限即全寿命费用支出的论证。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与修理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程少,用于维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英国1978年的土建维修费上升到1965年的3.7倍,1980年的维修费占当年土建费用总支出的2/3。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国内40%公路桥梁的桥龄已大于25年,加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交通量猛增,超载严重,以往的设计标准又低,路、桥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养护维修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要支出更多的大修费用。在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已建工程维修的费用。
为加速路桥等公共工程建设,国家现在鼓励投资公司出资并给以一定期限如30年的经营收入作为补偿。如果对重要土建工程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的法规,就能保证这些工程在一定期限后归还国家管理和经营时的良好功能,对于设计工作寿命为100年的桥梁,至少还可正常使用70年,而不至于30年到期后国家接收的已是一个破旧的工程。
三、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
这次科技论坛对于土建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作用与管理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往往视技术规范为法,将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同于法律条文来对待。技术规范或规程,与各种技术条例、技术要求、工法、指南等技术文件一样都是技术标准,本身不具有法律作用,只当工程各方(业主、设计、施工企业)认同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依据并在契约的基础上,才能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将技术问题法制化并强制执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创造性的发挥,反而容易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当然,政府部门从国家和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在安全、环保等重大原则上对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但法规一般并不需要提供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技术途径和方法,后者是技术标准的任务。政府也可以原则认可或批准某些重要的技术规范或其中某些内容使用。
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我国的技术规范在编写风格上也有模仿法律的倾向,极少提及使用者需要注意规范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允许并鼓励使用者在某些问题上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在设计施工中要取代规范中已经落后过时甚至有害的技术规定,则无异于违法行为。相反,只要墨守规范,即使出了事故,就可不负法律责任。这样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要求与职责要求,不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并杜绝钻规范条文的空子进行偷工减料,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共识并作出规定,即遵守了规范条文并不意味着就可免除法律责任。国外有些规范就是这样规定的。
企图不断加强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来解决屡禁不止的工程事故,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关主管部门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条文抽出来,明确列为强制性条文,同时规定各个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须通过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委任的其他企事业设计单位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其任务已类似于执法;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似可商榷。我国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环节上的腐败;其次是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又难以短期解决;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建立与规范配套的完整标准体系,比如缺乏指南、工法等更为详尽具体的技术文件,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设计角度看,出现事故主要不是由于没有按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而是方案性的错误或忽略主要的设计条件;也有一些工程则因过去的设计标准过低,耐久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应有的例行检测而导致失效。其实,要做到设计规范强制条文的要求最为容易,为此请专业人士审查似无必要。重要的工程设计应规定请专业单位全面审核,其要点也应在结构方案、构造方法与计算分析的原则上。从结构设计的国家规范中抽出的强制性条文不免支离破碎,个别条文的规定也不一定适合某些地区和某些工程的具体特点,反而造成麻烦。
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力量悬殊,环境条件各异,客观上要求规范能给设计人员更多灵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规范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去解决问题。总之,在规范标准上,要摆脱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过分强求统一、较少考虑个性和缺乏实事求是灵活性的倾向。要提倡和鼓励各省市编制地方性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上,可有不同的设置水准。比如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应该高些,在抗震防灾要求上,更应区别对待。全国性的规范订得愈详细,其适用性可能变得愈差,造成的混乱也可能愈多;特别象岩土工程那样的规范更是如此。
技术标准中的强制性越多,也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在具体技术问题上需要承担的责任越重,而这些本来不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规范中的要求是最低要求,在安全设置水准上,政府需要干预的也应是保证公众安全的最低要求。对于土建结构的抗震设计,政府有关部门至今仍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抗震的设防标准(建抗586号文件)。事实上,如将商品房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抗震能力可提高约1倍,而增加的房屋造价相当有限,在众多城市中可能仅及居民用于室内装修费用的几分之一。政府的这一规定无异于限制居民只能购置抗震安全质量标准最低的房屋,如果发生地震造成损害,有关部门如何解释?
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亟待改善。建国以来,由政府部门负责统管并指定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每本规范编写和修订工作的做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有些在经费和人力上得不到保证,平时基本上没有专门人员去搜集了解规范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补充规范条文;面对新的结构型式、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规范的过时条文不但成为推广新技术的阻力,而且有被误用或盲目套用而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发达国家有关土建结构工程的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各类技术标准多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学会编制及管理,规范的翻新周期短,不象我们要长达10年以上。我国的学会与协会重复设置,分工不明,并且至今还依附于某一政府部门,基本上只起到政府职能部门非官方代言人的作用,距离独立和富有活力的健全机构还差的很远,如何发挥这些机构在技术标准编写和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整顿合并有关的学会、协会,加强其职能,并逐渐成为技术标准编制管理的主体。
四、准备提交政府有关部门考虑的建议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这次论坛中提出了以下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考虑,:
1、桥梁、隧道、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是当前亟待采取措施应对的重大问题。否则,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将得不到有效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将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
建议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主管土建工程设计标准的部门,能对工程的耐久性要求作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有正常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独立章节与论证;
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重点支持;
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在近期内编订有关法规标准给以立项资助;
建议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在其咨询研究项目中,联络国内有关专家,促进土建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导性技术条例的编制。
2、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
建议对桥、隧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凡属已建工程的安全诊断也可一并归入这一行业。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桥、隧、道路等土建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上,根据需要,加大工程维修费的比例。
3、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4、合理设置土建结构设计的安全水准,必须考虑工程失效的风险后果、社会的财富与资源供给、乃至公众的意向等多种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有必要重新审视现行土建结构工程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建议主管部门组织论证。桥梁等交通土建结构的风险后果较大,且由于车流、车载、车速的快速发展,在设计荷载标准值和承载力安全度的设置水准上似乎应比一般的建筑结构有更高的安全贮备。在建筑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上,建议进一步收集不同意见,包括商品房消费者的意向。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在建筑物安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上是否需要区别对待也值得探讨。5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采用可靠度设计方法的经验及问题值得总结。可靠度方法用于不同类型结构的先决条件和难度不一,不必强求一律。建议有关部门在推广可靠度方法于各类设计规范时,广泛征集各种看法,实事求是,稳慎对待,不宜急于求成。
第二篇:中国工程院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的院士简介
曹楚生 陈 新 陈厚群 陈吉余 陈明致 陈肇元 陈志恺 崔俊芝 戴复东 董石麟 范立础 方秦汉 冯叔瑜 傅熹年 葛修润 关肇邺 韩其为 何镜堂 黄熙龄 江 亿 江欢成 李 玶 李道增 李圭白 李猷嘉 梁应辰 廖振鹏 林俊德 刘济舟 刘建航 刘经南 龙驭球 卢耀如 吕志涛 罗绍基 马国馨 马洪琪 孟兆祯 宁津生 欧进萍 潘家铮 钱七虎 钱正英(女)容柏生 沙庆林 沈世钊 施仲衡 谭靖夷 王光远 王家耀 王景全 王梦恕 王瑞珠 魏敦山 文伏波 吴良镛 吴中如 项海帆 谢鉴衡 谢礼立 谢世楞 徐乾清 严 恺 杨秀敏 叶可明 曾庆元 张 杰 张超然 张锦秋(女)张蔚榛 张在明 张祖勋 赵国藩 郑皆连 郑守仁 郑颖人 郑哲敏 钟训正 周 镜 周丰峻 周福霖 周干峙 周君亮 朱伯芳 邹德慈 茆 智
(86人)
1、曹 楚 生
曹楚生院士1926年生,194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担任结构及钢筋混凝土教学工作,从事厂房、桥梁等设计工作,在结构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他工作务实,长期在第一线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在各种大坝的设计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几十年来,曹楚生院士主持设计了大批的水利工程。50年代,他在汪胡桢老工程师的主持和指导下,负责佛子岭连拱坝设计、磨子潭双支墩大头坝和响洪甸重力拱坝,这三种坝型各具特色,国内都是第一次建造;60年代,他主持设计了黄河上第一座发电的水电站——盐锅峡水电站;70年代,我国的第一座大型碾压式堆石坝——碧口大坝也是曹楚生院士负责设计的;80年代,他设计了潘家口工程,其中带宽尾墩的溢留坝属国内首次采用,其厂房系我国第一座大型混合式蓄能电站。为了适应供水需要,水头变幅极大,采用了可变频——变速运行的变速机组,下池左岸中立坝采用具有抗渗和抗冻性能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这些在国内均属首创。曹楚生院士结合工程实践,转写了坝工设计地震应力、坝基 稳定和处理等方面的论文20余片,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的部分内容,编写了《中国水利》中《中国坝工》一章。他在水工结构上做出了创造性的成就,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陈新
陈 新(1932.1.12~)
桥梁工程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53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铁道部大桥工程局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50年代在武汉长江大桥设计工作中,参加正桥管柱钻孔基础方案设计,60年代设计的南京长江大桥水上施工设施,成为水上基础施工的典型设施。70年代主持的九江长江大桥正桥基础设计,创造了―双壁钢围堰钻孔基础‖的正桥基础方案,是桥梁深水基础设计、施工方面的一个突破,迅速在全国得到推广,此项设计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九江长江大桥正桥钢梁及基础设计、施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1983年主持设计桂林雉山漓江大桥,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的V型刚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1983年主持钱塘江第二大桥设计,其在涌潮河段基础设计施工及多跨长联预应力连续梁的技术取得了成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陈厚群院士简介
陈厚群,水工结构专家。1932年5月3日出生,江苏省无锡人。1950年至1952年在清华大学学习。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在混凝土坝的抗震加固理论研究和解决重大工程的抗震关键问题方面做了贡献,解决了新丰江、二滩、小浪底等重大工程的抗震问题;主持编制和修编了我国《水
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多本规范的制定工作;负责建置我国第一座大型3向6自由度模拟地震振动台,并为大坝现场振动试验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科学测试监测手段。24次获得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发表论文百余篇。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陈吉余
生平简介:
1947--1952 浙江大学 助教、讲师;1952--1978 华东师范大学 讲师、副教授;1978年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名誉所长;1999年 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是我国河口海岸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主要开拓者。
主要成就:
陈吉余教授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河口海岸研究机构,发展了以动力、沉积与地貌相结合的我国河口海岸学科体系,组建了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国家综合重点实验室。他积极倡导全国海岸带调查,并负责技术指导,为沿海经济建设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他提出长江河口发育模式及自适应和人工控制理论,为长江口深水航道选槽和河口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他建议利用潮滩建设浦东国际机场并主持九段沙生态工程,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使大型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他根据涨潮冲刷槽理论提出陈山原油码头选址方案,开创了在杭州湾强潮海湾建港的先例,为金山石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主持了三峡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并在水资源、滩涂围垦、护岸工程等方面,为我国海岸带开发利用和工程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他还主持了中国主要河口研究国家重大基金项目和海岸带资源环境利用关键技术九五攻关项目等多项任务。发表论著150余篇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5项。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5、陈明致
陈明致,男,1929年11月生,福建省福州人。中共党员。
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历任水利电力部东北勘测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1978-1982);松辽水利委员会主任(1984-1990)、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著名的坝工专家。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4年至今,任松辽水系保护领导小组组长、水利部技术委员会委员。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从事水电设计工作40余年,在担任东北勘测设计院院长10年间,全院获国家级、部级奖励达百项。他先后主持、参加白山、太平湾、鸭绿江水丰扩建等大中型水电站,以及白河、三家子等小型水电站共50多座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与审查。70年代,他作为中国派遣的专家,在马里、塞内加尔和毛里塔尼亚等三国工作,提出马南塔水坝规模及效益论证。并在刚果布昂礼水电站和呵麦隆拉格都水电站指导工作。同时期,他在镜泊湖及丰满发电站水下岩塞爆破设计中,确定水口岩塞爆破方案,做到一次爆破成功,为国内水下岩塞爆破技术开创了新路。镜泊湖电站水下岩塞爆破,获全国科技大会奖;丰满电站水下岩塞爆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组织领导白山水电站的设计中,采三圆心重力拱坝、坝面掺气槽、厂房进水口上下层重叠布置等一系列措施,节省工程量,减免了气蚀和防止断层破碎带滑动。1987年获两项国家级设计金牌奖(地下工用厂设计、总体工程设计);一期工程地质勘测获银牌奖。与他人合著《土坝设计》、《堆石坝设计》、《中国江河防洪丛书.松花江卷》等六部专著。
1991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表彰为优秀领导干部。
6、陈肇元院士简介
陈肇元,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结构工程和防护工程专家,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浙江宁波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现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防护工程分科学会副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土木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职。长期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爆结构、防护工程设计理论、建筑物实际工作性能评估、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防护工程及高强混凝土结构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结合重要国防人防工程,完成大量科研任务并取得系统成果,许多纳入国家设计规范或用于重要工程,在爆炸引起城市灾害预测方面也取得领先成果。
陈肇元院士主持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并负责主编高强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规程。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国家教委、国家人防委、国家建设部、建材部等部门奖励。1984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并曾获国家建设部、国防科工委、国家人防委、北京市分别授予的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或奖状。撰写专著六部,科研论文报告近200篇。
7、陈志恺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水利工程系。现任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水资源协会中国地区委员会司库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技术咨询委员。
在小流域暴雨洪水、水资源评价、四水转化模式、水资源规划等方面均有开创性研究。主持了《中国暴雨参数图集》、《中国水文图集》等重大基础性研究,填补了空白。主持完成了全国首次水资源评价,并编写了《中国水资源初步评价》。在国家“六五”攻关第38项中,作为课题负责人领导完成了华北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步的研究。作为国家“七五”攻关第57项的项目技术负责人,与他人共同提出了华北水资源的四水转化模式。作为国家“八五”攻关黄河项目(85-906)的顾问,倡导将区域宏观经济和水资源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具体指导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在国家“九五”攻关西北水资源项目(96-912)中任专家组副组长,提出将经济、生态和水资源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指导20个专题的研究。参加了三峡论证、南水北调论证等工作和一系列水资源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8、崔俊芝院士简介
1938年7月12日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至今先后在中国科学院下属的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中心、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所工作,曾任计算中心主任,CODATA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现兼任九个一级刊物的副主编、常务编委或编委,以及建设部、西北工业大学等十余所大学、开放实验室的顾问、兼职教授或学术委员等
9、戴复东院士
男,1928年4月生于广州,安徽无为县人,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复东院士195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建筑系,同年到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至今,历任同济大学建筑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先后担任过同济大学建筑系系主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同济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总建筑师等职。是中国建筑学会常务理事,1987年-1991年任EAROPH(East Regional Organization of Planning and Housing)副主席。
获设计竞赛奖5项,其中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设计工程56项,其中2项获奖;大型规划2项;专著7部,译书1部,教材3部,论文85篇;指导博士生16名,硕士生35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0次,宣读论文8篇,国际讲学8次。提出―建筑是生存与行为的人工与自然环境,宏观、中观、微观,应全面重视,相互匹配,重视微观‖的全面环境观,―一手紧握世界先进事物使不落后,一手紧握自己土地有生命力的东西使能有根,并创造条件使两者结合‖的设计思想。不畏艰难开展轻钢砼轻板房屋体系及产业化研究开发,进行住宅商品化的制作组装销售全过程研究,设计出内外墙自封闭体系,使房屋建设向可持续发展、高
科技化走出探索性的一步。在医院、航空港建筑、高层超高层建筑研究方面富有成果。参加主持评审数十项重大项目,是大剧院专家组专家。重视乡土建筑与文化研究,如布依石建筑,胶东海草石屋,江南水乡建筑,藏族建筑。尤以海草石屋的北斗山庄,被誉为化腐朽为神奇,获得国内外赞誉。设计中崇尚―现代骨、传统魂、自然衣‖精神,突出新意,富有创新精神。
10、董石麟
空间结构专家。1932年12月生于浙江杭州。1951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土木专业并入同济大学直至1955年毕业。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先后在江苏省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等单位工作。主要成就:
董石麟教授主攻建筑业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专业。回国后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的科研与技术工作。具体成果有:建立了网架结构似夹层板法的计算理论、方法与图表;创建了计算蜂窝形三角锥网架的新方法——下弦内力法;首次提出组合网壳结构的三层壳的计算理论和方法等多项研究理论。曾先后获国家级、省部级一至三等科技进步奖计15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12部。在学术性团体担任的职务有: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空间结构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体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土建学会结构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副理事长,《空间结构》杂志主编。
11、范立础
范立础院士 男,1933年生,浙江镇海人,1955年7月毕业于同济大学路桥系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现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曾任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院长等职,现任国际桥协(IABSE)中国国家团组主席,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常委会交替会员,EASEC国际指导及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分会理事长等。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范立础教授四十余年来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桥梁结构设计理论和桥梁抗震领域内获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主编教材与科研专著十余本,90年以来发表论文近150篇,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四十余名。在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了桥梁抗震研究室,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稳定的学科研究队伍。创造性提出三水准设防三阶段设计的桥梁抗震设计理论,率先系统研究大跨度桥梁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并主持编制大型应用软件,已在全国二十余座重大桥梁工程上应用。他主编了公路和城市的多部抗震指南和规范及有关的理论和应用丛书。在国内,七五、八五、九五都参加大型国家级研究课题。先后获得茅以升桥梁大奖(个人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等各类重要奖项十余项。为国内公认的桥梁抗震学科的开拓者和带头人。范立础教授现任国际桥协常设委员会委员、中国小组主席,积极开展国际学术活动,与美国、加拿大、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现美国国家地震中心又邀请范立础教授建立长期的学术联系机构,每年开展学术讨论,论题是特殊桥梁的抗震设计。
12、周炳琨院士
1936年3月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留校任教。1960-1963年在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进修;1983-1985年在美国斯担福大学作访问学者。1985年至及今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先为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
主任、国家光电子工艺中心主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博士点导师,美国光学学会(OSA)会员。1984年周炳琨院士在国际上首先研制出“LD泵浦固体激光器”,实现了当时世界上效率最高(6.5%),线宽最窄,频率最稳定的固体激光器。他发明了“单片微型YAG环形激光器”。1990年又研制出“LD泵浦NYAB自倍频激光器”。以上工作开创了固体激光新领域。单篇论文被引用120余次。在国内周炳琨院士首先开展了“晶体纤维生长与晶体光纤器件研究”,成果经鉴定为国际首创或先进。开辟了光电子技术新方向和晶体材料生长新方法。“窄线宽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技术”通过七项成果鉴定,线宽、频稳度和调谐范围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相干光通信做出了贡献。在“光纤高温传感器”、光纤环形腔的细度及环形激光器研究中取得多项成果,为发展我国波分复用(WDM)光纤通信和传感器技术准备了条件。他指导下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和教育部科技奖多项,由他参加主编的《激光原理》获国家优秀教材奖。
13、冯叔瑜
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铁道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铁道工程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北京爆破学会名誉理事长、西安爆破学会名誉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名誉教授和该校土木工程学院爆破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务。1924年6月生,四川省邻水县人,1948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51年7月在苏联列宁格勒铁道运输学院攻读工程爆破技术专业,获科学技术副博士学位,1955年11月回国。任铁道部工程总局工程师,1958年调入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负责创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爆破研究室并任爆破研究室主任。
冯叔瑜院士是我国爆破工程界的技术权威,创立了我国爆破工程设计计算理论。50年代创立了我国山区及丘陵地区全路堑或半路堑爆破设计方法,提出路堑边坡上破裂线、边坡及路基保护层―压缩圈‖重要概念和路堑、半路堑大爆破设计原则及计算参数选择方法。在川黔、贵昆线建设中首先发展了定向爆破筑堤坝技术,此后在全国16座水坝建设中得到全面推广,并研究发表了―体积平衡法‖的坝体抛掷堆积计算公式,为全国工程界普遍采用。首先提出了深孔光面和预裂爆破技术,并在邯长,焦枝等线得到成功推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全力推行铁路深孔爆破石方机械化。在港口及水下航道疏通工程中创建了水下爆破水上作业的新型施工方法,总结了完整的水下爆破设计、施工技术及水下爆破安全技术,为长江三峡航道疏通及青岛、大连航道整治上全面推广应用。在控制爆破技术领域,建立了控制爆破技术的理论基础,80年代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迅速推广应用。他还参加了国内许多重大爆破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的技术指导工作。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被聘为铁科院首席专家。
14、傅熹年
1994年透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史专家。四川江安人。1955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曾在建设工程部、建设部研究中国建筑史,任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高级建筑师。五六十年代先后为粱思成、刘敦帧教授助手,协助他们进行中国近代和古代建筑史研究。以后,重点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和宫殿、坛庙等大建筑群的规划设计思想、手法及单体建筑的设计规律,初步揭示出中国古代城市以宫城、里坊为模数,大建筑群以主院落为模数,单体建筑以所用材和柱高为模数的一系列用基本模数和扩大模数控制规划尺度和建筑比例的设计方法。同时发现宫殿、坛庙等大型建筑规划时用标准方格网控制并把主体置于几何中心等布置手法。为补中国史料之不足,又研究日本9世纪以前建筑,找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南北朝、隋唐时建筑设计中运用模数的规律。这些研究证明,至迟自南北朝起,就存在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运用模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的体系,延用干余年,在当时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
用性。此外还利用已掌握的模数规律,对西周、战国、唐宋金元一系列建筑进行复原研究,力求达到科学地探索已不存在的重要古建筑,以补充史料空白之目的。已复原的唐含元殿将在日本奈良重建。发表论文近30篇。
15、葛修润院士
男 1934年7月出于上海市。现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岩土力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杂志编委。1952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被选派到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学院留学,1959年回国。主要从事岩石力学数值方法、测试设备和实验技术以及重大岩土工程关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他是我国在岩土工程方面最早引入有限元法的学者之一,1973年完成的511工程地下洞室群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工作,是我国将有限元方法用于大型地下洞室群分析的首例。领导科研人员开展了离散元法、不连续变形分析方法、流形元法、无网格迦疗金法和静态FLAC方法等新型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并开发了功能完备的计算软件。主持的几个著名露天矿(如海南铁矿、大冶铁矿、铜绿山铜矿、永平铜矿等)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监测和治理工作,在国内同类型工作中处于领先水平。主持研制的RMT伺服控制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系统 ―在总体性能上达国际领先‖(1993年中科院院级鉴定意见)。主持研制的钻孔全景数字摄像系统在国内居领先地位。主持了用于探索岩石细观损伤扩展规律的CT试验专用加载器的设计工作和CT实时试验工作,试验成果已在《中国科学》发表,在国外尚未见同类成果报导。他曾于(1981-1983)年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与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创始人、岩石力学权威学者米勒教授从事合作研究,并多次赴德国、奥地利、美国、瑞士、法国、加拿大等国参加重要国际会议,考察访问和学术交流。1985年以来共获国家和省、部级奖18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1988年被国家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6、关肇邺
建筑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生,北京市人。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后留校任教至今。曾做为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一年。1992年入选剑桥《国际知名学者名录》第16版。长期从事建筑教学、研究及建筑设计创作,曾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包括《积极的城市建筑》,《从伦敦看北京》,《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以及译著《从包豪斯到现在》等。建筑设计作品多次获奖,包括:云南大学图书奖,教委一等奖、云南省一等奖;亚历山大图书馆国际竞赛,获国际建协授特别奖;北京地铁东四十条车站,当选8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清华图书馆,获教委一等奖,建设部一等奖,国家金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其他通过设计竞赛中选或获一等奖的建筑设计有:北京西单商业大厦,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云南图书馆,云南大学科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等。
17、韩其为
男,1933年11生,湖北松滋人,中共党员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0-1962年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系统工作,1962-1980年在长江科学院河流研究室工作,任水库专题组组长,从事泥沙运动及水库泥沙研究。
1980年以后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泥沙研究所)工作,从事
泥沙运动理论、水库淤积、河床演变研究。1992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博士生导师 1986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工作简历
1.自1964年开始采用力学与随机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对泥沙运动统计
(随机)理论进行了长期研究。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专家鉴定,认为:―本项研究建立了较为
完整的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体系‖。―难度虽大,但研究比较深刻‖,―有显著的开创性‖,―达到 国际领先水平‖。―推动了泥沙运动理论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研究概括了诸多 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前人未涉及或未深入研究的新领域,如泥沙交换和输沙率的随机模型及统计
规律,非均匀沙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理论等。先后在科学通报、中国科学、力学学报、水利学报、泥沙研究、美国ASCE等杂志发表论文24篇,1984年由科学出版社
出版专著一本。前国际水利学会主席林泰造和肯尼迪等著名学者对其评价很高。美国流体力学百科
全书曾辟专章予以介绍。本项研究获水利部论文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2.在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研究方面统一了输沙率与起动的概念;证实起动时仍符合输沙率规律;给出了泥沙起动时有关统计规律;提出了明确的起动标准;研究了大水深时起动流速变化;干容重对
起动流速影响及细颗粒成团起动问题等。汇集这些成果的―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专著于1999 年出版。
获奖情况
1.水库冲淤过程的计算方法及应用 1986年获国务院电子振兴小组一等奖 2.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数学模型研究 1987年获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3.水库淤积与河床演变数学模型研究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4.泥沙运动随机理论研究 1992年获水利部论文一等奖 5.泥沙运动随机理论研究 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奖
6.三峡水库回水变动回水区泥沙模型试验研究 1995年获水利部科技进步一奖 7.流向仪设计制造 1958年获苏联电站部奖章和奖状
专著
韩其为 何明民 泥沙运动统计理论 科学出版社 1984年
韩其为 水库淤积《泥沙手册第九章》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2年4月
韩其为 何明民 泥沙运动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 科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主要论文
韩其为 杨克诚 三峡水库建成后下荆江河型变化趋势的研究 泥沙研究 2000 韩其为 周松鹤 三口分流河道整治原则的探讨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9 韩其为 周松鹤 三口分流河道特性及演变规律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9
韩其为 江湖流量分配变化导致长江中游新的洪水形势 泥沙研究 1999年10月
韩其为 何明民 底层泥沙交换和状态概率及推悬比研究 水利学报 1999年10月
18、何镜堂院士简介
何镜堂,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家
1938年4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人);
1965年8月毕业于华南理工学院(研究生)
1994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中国建筑界最高奖);
2004年获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
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兼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建筑师、教授。
19、黄熙龄院士简介
(1927-):男,湖北钟祥人,中国工程院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基基础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顾问(原任四届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岩土工程学报》名誉编委。20世纪50年代赴前苏联留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从事地下洞室土压力、旁压仪、软土地基、山区地基、膨胀土地基、地基抗震等研究。主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编著《地基基础设计计算》-书及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中地基基础部分、唐山地震实录地基部分。参与处理云南小龙滩电厂、唐山重建、阿尔及利亚陶瓷厂、苏丹大会堂、扎伊尔体育场等工程的地基基础问题。己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多名。20、江亿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建筑技术科学系系主任
1952年4月生,北京人,1973-1977在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本科学习,所学专业:供热通风空调 1978-1982在清华大学热能系读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供热空调
1982-1985在清华大学热能系读博士士研究生,导师王补宣,所学专业:工程热物理 论文题目:地下空间自然环境温差利用
(1)建筑热环境, 1983 起(2)建筑自动化,1985 起
(3)可持续发展住区, 1999年起(4)集中供热规划与控制1990 起
学术兼职:
清华同方总工.北京市政府顾问, 城市集中供热 中国暖通空调委员会委员 中国城市供热协会理事
ASHRAE 会员
英国J.of CIBS 杂志编委 暖通空调杂志编委
获奖成果:
(1)集中热网在线识别与控制,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1998(2)地铁热环境控制, 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1988(3)地铁热环境模拟,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 1999(4)土窑洞水果储存, 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 1987(5)大白菜新法储存, 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 1993(6)建筑热过程随机分析,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 1995(7)集中热网在线识别与控制, 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 1997
科研项目:
国际合作项目:
(1)IEA annex 21:建筑热模拟, 1989 – 1994(2)IEA annex 25:建筑优化故障诊断, 1992 – 1997(3)IEA annex 30: 模拟技术在建筑环境系统的应用, 1995-1999(4)Alliance for GSF: 中国可持续发展住宅 1999
论文著作:
约120篇文章发表于国内外杂志
研究方向:
(1)建筑热环境, 1983 起(2)建筑自动化,1985 起(3)可持续发展住区, 1999年起(4)集中供热规划与控制1990 起
21、江欢成
1938年11月出生,梅江区人,著名工程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总工程师,江欢成设计事务所所长,曾领衔设计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和印尼雅加达电视塔等,任世界第三高上海金茂大厦设计总监。
1963.2—现在华东建筑设计院助技、工程师、总工程师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其间:
1980.10—1981.2 Cardiff University English Centre 1981.2—1982.4 Ove Arup & Partners(London)访问学者 1982.5—1982.10 0ve Arup & Partners(H.K.)访问学者 1975.8—1976.5 赞比亚总部大楼工程现场 1983—198
4赞比亚总部大楼工程现场
作品荣获奖项
1、上海卫星地面站工程
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工种负责人
2、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
建设部优秀设计奖
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设计总负责人
设计历程
1.大屯煤矿主井井筒设计(80m深沉井、70m冻结施工)
主设计人 2.新中华厂总装车间(33m预应力砼屋架)
工种负责人 3.华东院高层住宅通用设计(24层、18层)
设计总负责人 4.东方明珠(468m高)
设计总负责人 5.雅加达塔(558m高)
设计总负责人
6.金茂大厦(88层、420m高)
设计总监SOM—ECADI 设计总代表 7.重庆滨江广场(53层住宅)
优化设计
设计总负责人 8.上海陆海空大厦(33层、29层)
优化设计
设计总负责人 9.深圳侩展中心
钢结构审查及优化设计
总负责人
10.主持许多华东院重点工程结构设计,包括红塔大酒店、上海城市建筑展示厅、两湾一宅工程、世茂广场等。
江欢成,1938年11月出生,梅江区人,土木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7年梅州中学高中毕业。1963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分配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历任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江欢成设计事务所‖所长(该所原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国际部,隶属上海市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全国政协第九届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1995年被英国土木工程学会和结构工程学会分别选为资深会员。同年应邀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和土木学会年会
唯一报告人,作了―东方明珠与浦东发展‖的报告,赢得高度评价。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2年荣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3年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
70年代,在大屯煤矿主井设计中,设计了世界土木建筑史上罕见的80米超深沉井;首次在软土地基上成功设计30米直径的卫星天线基础,荣获了上海市优秀设计奖和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首次用鱼骨式剪力墙成功地运用于赞比亚总部大楼工程设计,荣获―建工部援外战线先进工作者‖称号。1980年获英国CBI奖学金,作为期2年的访问学者,赴英国OVE ARUP结构设计顾问公司,参与设计埃及开罗28层米兹银行大楼和香港交易广场大楼等项目。
1987年,江欢成担任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总设计师。他怀着―创上海腾飞标志,树世界建筑丰碑‖的目标,精心设计出造型新颖、结构独特、雄伟壮观的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意境,足以抵抗12级台风、8级地震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该塔高468米,时居亚洲第一位,被评为―上海十大城市景观‖之一。―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被英国CE杂志用5版篇幅专题报导,被《纽约时报》誉为―新上海崛起的象征‖。江欢成被列为―上海十大建筑科技明星‖榜首。
江欢成还担任世界第三高的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总监和设计代表。1995年设计的印尼雅加达电视塔方案,参与美、日、加等6国设计事务所竞赛,一举中标。雅加达电视塔高558米,高度超过世界第一的多伦多电视塔,建筑面积超过东方明珠4倍。
江欢成设计出多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层建筑,为祖国、为家乡赢得荣誉。
22、李 玶
李玶,男,汉族,民盟盟员。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24年3月出生于湖北大悟。1947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947~1954 在原中央大学任助教、讲师;
1954~1959 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主任教员(大尉)
1959~1978 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78~现在 在中国地震局(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任研究员;
其中,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性论著、科研成果与成就:
代表性论著:
1.长江三峡坝区区域构造背景及新构造的发展趋势(专著)1965 国家科委 出版
2.云南川西地区缔造地质基本特征的探讨,1975,地质科学,第4期.3.西昌—渡口地区地震烈度区划综合研究报告,附烈度区划图及说明书(专著)1977,地震出版社
4.用图象识别技术确定京津及邻区强震危险性,1978,地震地质,第1期.5.昔格达层构造变形形成因素分析,1985,中国地震,一卷三期.6.辽宁核电站温坨子厂址东岗活动断裂活动性研究,1990.7.三峡、丹江口地区地震地质研究(专著)1994,地震出版社.8.中国强震发生带地震构造的几点思考,2001,《高校地质学报》Vol.7 No.3.9.台湾海峡地震危险性初析与海峡隧道修建的可行性研究,2003,中国工程科学.Vol.4,No.11 10.三峡库区崩滑体的治理应考虑中强地震的影响,2003,《工程院士建议》第4期 总第
55期。
获奖情况:
1.1978年西昌—渡口地区烈度区划综合研究报告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1986年二滩地区断裂活动性研究及烈度复核 获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同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3.1987年广东琼北地震基本烈度复核 获国家地震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同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4.1998年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专著)获中国地震局科技成果二等奖;
此外,还获得中科院重要成果奖、三等奖4次,国家地震局三等奖4次。
23、李道增
教授 男 1930年出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留校任教。
1982年-1990年曾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建筑学院首任院长。
1993年曾应聘美国卡那基?梅隆大学客座教授,讲授剧场建筑设计。
现任:清华大学建筑系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兼职:
(1)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高级顾问。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顾问。
(3)上海城市管理学院高级顾问。
(4)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著作等50余种,其中有《全球本土化与创造性转化》、《国际建筑界有关―生态建筑‖的实践》、《21世纪生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新制宜主义的建筑观》等。
对建筑设计有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曾完成公共建筑、别墅等各类建筑设计、小区规划、城市设计等数十项。总结多年实践经验提出―新制宜主义‖的设计哲学;关心学科前沿,1982年即发表过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论文―重视生态原则在规划中的运用‖;1985年在国内首先开设―环境行为学概论‖(已出版),近年正从事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研究与实践。
在学术上的业绩与水平突出地反映在剧场建筑的设计与科研上,1958-1960年曾主持设计建国十周年十大国庆工程之一的―国家大剧院‖与解放军大剧院(均因国家经济困难未建)。
1998年国家再次组织 ―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国际竞赛,清华大学方案属入围报送中央的3个方案之一(中央领导选择法国方案实施)。此外他主持了7座剧场设计,如:―东方艺术大厦‖、―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北京天桥剧场‖、―台州文化艺术中心‖等。他培养的已获学位的研究生中有10名是以剧场、音乐厅为论文的研究课题。
他汇集了30余年国内外调查、实践所得的学术积累,写作、出版了有150余万字、近千幅插图,史料翔实,很有学术价值的《西方戏剧?剧场史》上、下两册专著,体现他在学术上的―专精‖与―博达‖,是对剧场科研的重大贡献。
24、李圭白院士简介:
1931年9月出生,195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班。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建设部科技委顾问;全国水工业学会副理事长。1989年至1990年任英国伦敦大学的高级访问学者,是我国给排水界著名的科学家和教育家。
李教授长期从事给排水的科学研究,在地下水除锰除铁、水的曝气、高浓度水处理、水的沉淀和过滤、饮用水除藻除嗅和除污染、新型滤剂研制、水处理自控等领域均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是我国最早研究地下水除铁除锰的学者,研究成功的接能催化除铁工艺和接能氧化除锰工艺使我国的此类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获得全国科学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他是我国高浊度水处理技术的奠基人之一,研究成功的高浊度水透光脉动单因子絮凝自动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获国家发明奖。他关于水上一体化水厂的研究获国家发明奖,开发的高锰酸钾助凝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以及近年开发的高锰酸盐饮用水除污染技术、流动电流沉混凝控制技术等均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许多成果已列入设计规范、设计手册及高校教材。
李教授曾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劳动模范的称号,1986年被评为国家级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联合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5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教授从教48年,已培养了大量给排水的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生,许多学生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教授、学者和教育家。他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5部,提出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和新观念,为给排水和水处理技术学科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5、李猷嘉燃气领域第一位工程院院士 李猷嘉
李猷嘉,1932年11月21日出生。1983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87年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0年获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天津市授衔专家称号;2000年获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在2001中国工程院院士遴选中,华北设计研究院李猷嘉教授当选,成为我国燃气
领域第一位工程院院士。
李猷嘉教授是我国首届城市燃气供应专业研究生,在城市燃气领域工作的40余年中,他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燃气工程专业及最早的燃气实验室。作为华北设计院的总工,李献嘉教授完成了我国惟一的燃气行业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燃气用具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的筹建工作。他还负责了由世界银行委托与意大利国家燃气公司的合作项目等国内外项目10余项,多次担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大型项目审查专家组组长,如“陕甘宁天然气供北京可行性研究”等数项工程项目。并先后完成百余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审核工作,其项目遍及全国各地。在李猷嘉教授主持完成的多项研究课题中,《我国大中城市燃气化途径研究》获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蓝皮书《城市建设政策研究》获国家突出
贡献奖,并发表论文著作数十篇。
梁应辰
1994 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水道和港口工程专家,高级工程师(教授级),河北保定人。1952 年 2 月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水利组本科毕业。1952 年至 1953 年在天津塘沽原交通部新港工程局工作,负责勘探和土工试验,1954 年至 1958 年在原苏联敖德萨海运工程学院做研究生,研究波浪和海港码头结构。1958 年回国,历任原交通部水运规划设
计院业务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院长。1991 年 11 月起历任交通部三峡工程航运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顾问,交通部技术顾问、部专家委员会成员。1994 年初被聘为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设计审查升船机专家组组长、永久船闸专家组副组长。是国务院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成员;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运学院和重庆交通学院兼职教授。参加和领导过多项大中型港口和航道的规划设计工作,组织领导并主持过多项大中型港口和航道可行性研究设计及审查,对全面领导和指导大中型港口、通航枢纽规划设计、科研和配合现场施工工作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作为航运专家,在葛洲坝工程通航建筑物设计和三峡工程各个阶段有关航道工作中的技术攻关、科学论证、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都做出了贡献。1965 年获越南总理府颁发的二级红旗劳动奖章; 1985 年在《葛洲坝二、三江工程及其水电机组》项目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颁发的特等奖; 1991 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并 3 次获全国交通系统先
进工作者。
27、廖振鹏
男,汉族。地震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年2月出生于四川成都。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本科)。现任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科研工作经历
1962~1980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实习研究员,副研究员
1980~1999 美国加大土木系,访问学者
1982~1999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研究员。其中,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至今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所研究员;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教授
代表性论著、科研成果与成就:
《工程波动理论导论》 科学出版社,1995(第一版),2002(第二版)《地震小区划——理论与实践》 地震出版社,1990 科技贡献 :
1.在工程波动理论研究中,建立了波动数值模拟的解耦技术。这一技术已用于高坝和核电站等土木工程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和地震勘探等领域,例如,为小湾拱坝(世界第一座坝高300米级高坝)的抗震设计和地震安全性评定所采用。此外,有关研究结果在地球物理和声学等领域中亦获得应用,特别是在电磁场理论和有关技术问题的研究中获广泛应用(研究结果被引用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提出和发展了模拟各种单向波动的透射理论,并由此导出了简便实用的透射公式。证明了这一公式的精度与有限元或有限差分波动数值模拟的精度一致,并在此精度一致的意义上证明了透射公式等价于无穷远辐射条件。制定了在波动数值模拟中稳定实现这一公式的实用技术。
(2)基于波速有限原理,将透射理论和有限元技术结合,建立和发展了波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时空解耦技术,为一系列复杂散射问题和结构—介质动力相互作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
途径。
2.在地震工程领域内致力于地震学与土木工程的结合,从事结构动力学、结构系统识别、地震危险性评定、强震地震学和设计地震动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并综合研究成果推进我国地震小区划和地震安全性评定工作。
获奖情况:
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项
2.―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的波动‖(1992,第一获奖人),3.―地震小区划‖(1990,第一获奖人)。
4.2.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3.1990年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
28、林俊德
男.1938年3月13日出生,福建省永春县人。爆炸力学专家。
1960年,林俊德大学毕业,到国防科委西北核试验训练基地,献身于我国―两弹一星‖研制工作。1963年5月接受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的压力自记仪的光荣任务。当时,作为专家组长的林俊德,面临国内这方面资料和设备匮缺的严峻考验。他带领专家组全体专家,在周总理―万无一失‖指示下,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成功研制出测量冲击波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参加1964后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取盗显著成绩。他荣立二等功,他领导的专家组出色完成任务,荣立集体二等功。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9、刘济舟
刘济舟,土木和水运工程专家。河北省滦县人。1926年7月20日出生。1947年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交通部高级工程师、技术顾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持建设厦门海堤工程,主持领导了援助越南海防造船厂滑道、造船台和修船码头水工工程。主持日照港一期工程(10万吨绷煤码头)的建设,采用了开敞式(无防波堤)方案和3300吨沉箱座浮坞下水新式工艺;组织协调了秦皇岛港煤码头三期工程的设备制造、安装与调试工作,均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主持了连云港散粮码头7万吨简仓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组织领导―六五‖―七五‖技术攻关,其中真空预压软基加固、预应力钢盘混凝土大管桩和爆炸法施工等成果,为国内先进水平,并被广泛应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效益。主编―水动工程技术四十年‖。30、刘建航 简历:
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曾在上海市隧道工程局、上海市城建局、隧道处、上海市隧道建设公司任设计科长、试验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任上海市市政工程管理局任副总
工程师、上海市地铁总公司总工程师、上海市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技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成就:
是上海软土层地铁、越江隧道等隧道与地下工程的科研、设计及施工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为建成二条越江隧道、地铁1号线及近20条市政隧道做出突出贡献。领衔研究和设计含水软弱地层中盾构法隧道单层钢筋混凝土拼装衬砌,率先攻克衬砌结构防水关键,并用以建成Φ10m第一条黄浦江越江隧道及Φ6m地铁试验隧道,当时为世界首例。率先采用盾构法、沉管法、连续沉井法建成金山石化总厂及宝钢厂区困难地层中伸入江海的排水隧道,并攻克了在江底高压沼气含水砂层的排水隧道施工中喷发沼气和流砂等罕见难题。创造性地研究并成功实施了在含水软弱地层中以盾构法、顶管法及深基坑法施工所引起的地层位移预测及治理的方法,攻克了紧靠运行的地铁隧道、进行高层建筑地下室等深基础施工中,保护地铁隧道安全运行的技术难题。编著如《盾构法隧道》等3本专著,发表了20余篇关于软土隧道与地下工程方面的学术论文。格言:天若坍唯擎天而立何畏危难人欲言但从善如流安虑讥。
31、刘经南院士
湖南长沙人,1943年7月出生,1967年毕业于武汉测
绘科技大学天文大地测量专业,1982年获该校大地测量工学硕士学位。
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导师、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大地测量系副
系主任、地测院院长、现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刘经南院士长期
从事大地测量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大地测量坐标系理论、软件开发和重大工程应用方面
成绩显著。80年代中期他提出了―地心坐标到大地参考坐标系转换模型的等价性‖的完整理论,获
1987年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处理多普勒卫星定位数据中,提出了著名的―武测模型‖,该
成果获石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90年代主持的国家重要科研项目―青藏
高原地壳形变的GPS研究‖获1999年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广域差分GPS网建立及台站方案
研究,获1998年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持完成的清江隔河岩大坝形变GPS自动监测系统在
抵御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
刘经南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专家,他是国家测绘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GPS地球动力
学服务组织协调组成员、国际著名大地测量刊物<GPS solutions>的编委。1999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2、龙驭球
土木工程系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6年生,湖南安化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我国土木工程和结构力学专家。国家教委工科力学课程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结构力学课程指导小组组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工程力学》学报主编,国际杂志《Advances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国际编委。
研究方向为有限元法、能量原理和结构分析。有五项首创性科研成果:广义协调元、分区混合元、新型壳元、分区能量原理和可选参数能量原理。参加制订《薄壳结构设计规程》,发表论文140多篇,出版教材和专著18本。曾获 第一、第二、第三届高校优秀教材奖(1988、1992、1996),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993)、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986、1992、1994)、北京市学术成果奖(1984、1988)、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3)等。
33、卢耀如
1997年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专家。1931年生,福建福州人。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入北京地质学院,1953年提前毕业。现为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工程地质研究室、矿床水文地质研究室副主任,负责技术工作。现任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洞穴研究会委员、国际地理学会岩溶委员会通讯委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会员。
40多年来,参与实践及指导一系列水利水电、铁道、矿山及城镇建设工程的勘测研究。如:负责查明建国后第一大水库——官厅水库大坝渗漏与塌陷机理,为保证大坝及京津一带安全作出重要贡献;负责长江南津关坝区勘测研究,为三峡工程选坝提供依据;为我国岩溶地区第一高坝-乌江渡水电站兴建,从选坝至坝基渗流中心发现与处理及环境效应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并最后作了地质总结。60年代以来参与指导的水利水电工程,涉及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及其它流域百余座大中小型工程,装机容量达数千万千瓦。长期理论研究密切结合实践,建立了一套有关岩溶发育规律与工程效应理论,提出的水动力条件、三相流、岩溶作用过程、岩溶水与水资源特性、地质生态环境、工程效应等一系列理论,对生产实践都具积极影响。主编了一系列图件,如主编的《中国岩溶一景观·类型·规律》,总结了有关规律与基础处理经验,国外学者认为经典论著。研究岩溶地区地质-生态环境,提出论著与图系,为石山脱贫与可持续发展起积极作用。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曾在加拿大、美国、英国等大学及地质调查所进行讲学。曾应邀在香港和台湾进行讲学,并指导大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公开发表中英论文70多篇,出版5册图书及一图系。以系统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工程实践,在国内外建立了学术及工程建设上的威望,以在岩溶(喀斯特)研究上的卓越成就,誉称为―喀斯特卢‖。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地质科技二等奖、全国科技图书二等奖。
34、吕志涛
1937年11月4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1961年在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在校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1965年6月结构工程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土木建筑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工程实践。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建筑FRP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东南大学学术
委员会主任等职,是我国预应力学科的学术带头人。
吕志涛教授作为博士生导师,除了认真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国内访问学者外,主要从事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展了预应力、部分预应力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设计计算方法;建立了双向偏心拉构件的设计方法等,编有《混凝土结构学》、《现代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与研究》(合编)等著作;译有《现代预应力混凝土设计》、《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手册》(合译)等著作,在全国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论文集上已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并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次,省级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共五次及部级优秀设计奖一、二等奖各一次。
1987年3月,吕志涛教授获国家科委和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8年11月,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评选为―优秀中青年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1989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研究生教师‖;
1990年12月,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共同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10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目前,吕志涛教授领导下的研究室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1992年3月,他和他的同事完成的―多层工业厂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及相应性能研究‖成果,通过部级鉴定,并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某些方面,居国际领先地位。
35、罗绍基
(1933年~),广东南海人,水力电力界专家。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电力部中南勘测设计院设计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水电部华南电网办公室主任,广东省电力局副局长兼任广东抽水蓄能电站联营公司总经理(1998年聘为顾问)。现被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委任为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还受聘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内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和大型水电站建设咨询专家,世界银行江苏宜兴和浙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特别咨询团成员。
他组织设计的湖南凤滩水电站(装机容量40万千瓦)是我国第一座高112.5米空腹重力拱坝坝内厂房,解决了狭窄河谷厂房布置与大泄洪量的矛盾,为工程节省了投资,工程科研成果―砼腹拱坝‖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主持建成我国第一座高水头、大容量,也是当今世界上装机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工程科技成果―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36、马国馨
1997年增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学家。1942年生。山东济南人。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198l-l983年在日本丹下都市建筑研究所研修。1987-1991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研习建筑理论与历史,获工学博士学位。一直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任设计室副主任、教授级建筑师、副总建筑师。中国设计大师、特许一级注册建筑师。
在建筑设计工作中,曾多次主持和负责国家和北京市的重点工程项目。1973年主持西哈努克宾馆的游泳馆和多功能馆工程设计,受到西哈努克亲王和邓颖超同志的赞扬。1976年设计毛主席纪念堂,做为工程负责人之一,较好地解决了在建筑艺术、抗震、保安、使用等方面的复杂问题,该工程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特别奖、1994年―群众喜爱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新建筑‖评选第五名。l986-1989年,做为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的总体设计负责人所进行的体育中心的规划和设计与亚运村一起获得了国家、建设部和北京市的一系列高奖,体育中心还获得了国际体育、休憩、娱乐设施协会银奖,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等奖励。目前主持的首都机场新建航站楼和停车楼工程也是国家重点工程,规模大、技术高,令世人瞩目。他在建筑理论与历史等领域做过开拓性研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百余篇,在理论研究方面出版了专著,曾获得国家和部级奖励,如《丹下健三》,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建筑科技图书部级一等奖;《建筑师学术职业信息手册》(编委兼撰稿人),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部级二等奖;《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七集分编委及体育部分编写),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国家图书奖。曾被国家人事部、教委评为―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首都劳动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市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国家、市、部级荣誉称号。
37、马洪琪
中国工程院院士,籍贯上海,1942年10月出生,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六年制本科。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优秀施工企业经营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现任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公司总工程师。
马洪琪院士35年来,长期在水电建设第一线从事工程技术及施工管理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并完善了各种地下工程和各类土石坝施工技术,提出了加快大型地下洞室群施工的―平面多工序、立体多层次‖的施工方法,总结了高压长斜井快速施工工法,研制的XHM型斜井滑模填补了我国此项技术空白,属世界领先水平。岩锚吊车梁施工技术、无钢衬高压钢筋混凝土岔管施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其研究或主持研究的科技成果,有10项获国家、部省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专利,8项获优质工程奖,1项获国家鲁班奖,1项获科学管理优秀成果奖。
38、孟兆祯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风景园林学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性的建立了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的新教学体系,并建立了该学科在全国惟一的博士点。他指导的3名学生4次获得国际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大奖。他主持承担了国内外内容广泛的设计36项,多次获得重要奖励。他将植物学科的内容、中国传统写意自然山水园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现代社会融为一体,设计作品受到业内专家、中央领导和广大游人的好评。
39、宁津生教授
安徽桐城人,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曾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宁津生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大地测量学家,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从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专家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订后的我国《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作为我国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原点的地心坐
标及椭球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80年代中后期,他重点研究局部重力场的逼近理论,由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新技术项目和国家测绘科学基金项目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迄今为止我国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他目前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卫星重力梯度边值问题的研究‖等,是当前大地测量领域新的、代表发展方向的研究课题。
宁津生教授共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地球重力场精细结构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精化的研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整体大地测量、大地测量学科发展战略等四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国家测绘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编著出版教材、专著6部,翻译出版外文文献6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专著《重力与固体潮教程》获国家地震局优秀教材一等奖,《地球重力模型理论》获国家测绘局优秀图书一等奖,《地球形状及外部重力场》获国家测绘局优秀教材二等奖。
宁津生教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生导师、荷兰国际航天测量与地学学院(ITC)名誉教授,培养出了大量的博士和硕士。他的名字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辑出版的《澳大利亚及远东名人录》。
40、欧进萍 工程院院士
1976-1978:湘潭大学零陵分校水电系大学毕业
1979-1983:武汉工业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导师:陈敬生教授)
1985-1987:哈尔滨建筑大学结构力学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导师:王光远院士)
1987-1990:哈尔滨建筑大学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出站提升教授并留校任教
1993: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
1993-2000:哈尔滨建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1996: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访问教授
1998-2000: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1999-2000:哈尔滨建筑大学副校长
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
2003.11:工程院院士
兼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工程学科组副组长
国家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主题专家组专家(曾任副组长)
国际结构控制学会中国分会主席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
国内其它多个二级学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
《国际结构控制与健康监测学报》等多个学术刊物编委和副主任编委
------------------学科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力学)
------------------研究方向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领域:针对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和海洋平台结构及其地震、台风、波浪、冰力和爆炸冲击等具有空间分布、随机特性和动力效应的灾害作用,开展多学科交叉和高新技术融合的防灾减灾工程和防护工程研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结构灾害动力效应与振动控制,结构灾害演化行为与健康监测,抗灾减灾新型结构体系与性能设计。
------------------论著成果
在结构动力可靠性与地震损伤方面,建立了结构模糊随机振动基本理论,发展了结构抗风和抗震的动力可靠性分析方法,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和设计方法;
在结构振动控制方面,研制出4种结构耗能减振装置和3种智能控制系统,建立了结构耗能减振与智能控制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在重大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方面,研制出5种结构局部性态长期监测智能传感器,建立了结构健康监测的试验与示范系统;
在海洋平台结构安全保障技术方面,建立了海洋平台结构安全评定与维修决策理论和大型应用软件系统,发展了平台结构冰振控制技术;
部分成果已被我国有关规范和规程采纳和已经应用于或正在实施用于直接参与的实际工程19项;
主持或执笔国家“十五”有关专项科研规划和863主题论证;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等24项;
发表学术论文160篇、出版著作4部;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两次分别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研究基金和研究一等奖;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
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和“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培养毕业的博士21人、硕士32人,指导出站的博士后11人。
41、潘家铮院士
潘家铮是我国著名的水电工程专家。他原籍浙江省绍兴县,1927年10月19日(农历9,月24日)出生在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这个古老的家庭对他一生的思想和言行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值得多写几句。
他的曾祖父是清朝的一位饱学秀才,但在太平军攻陷绍兴府城之后,即抛下刚刚出世不久的儿子,投入天国怀抱。几经转折,他成了忠王李秀成的心腹幕僚,最后随同李秀成赴南京解围,城破殉难,尸骨无存。祖父是个孝子,成年后曾三次―一差一笠‖,徒岁往南京寻父,希望孝心格天,能在某座破庙古寺中父子团圆。这个愿望当然破灭了,但他却探问出许多鲜为人知的天国轶事。回乡后,他潜心学术,专治古文,不事清朝,以开馆授徒为业,并留下许多手稿。祖父在潘家铮出世后不久就亡故了。童年时的潘家铮经常钻在祖父遗下的书堆和手稿中,啃读着艰深难解的文字,均想着当年轰轰烈烈的―长毛造反‖和清军血洗南京的惨状,后来,他一直把这些手稿带在身边,视为珍物,直至―文化大革命‖才遭毁失。
他的父亲诞生于清朝末年,正是新旧学交替之际,所以一面受到祖父严格的旧式教育,一面进了洋学堂,毕业于东南大学教育系。而后长期任职于浙江省教育厅,做名小科员,抗战后孜任中学教师,一辈子饱尝生活艰辛。父亲把自己身受的一套教育照搬到儿子头上,而且出奇地严厉。潘家铮曾风趣地说过:―我父亲学的是教育学,案头堆满了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但对儿子却从来不考究什么原理、心理,而且采取最原始的‗棒头出孝子‘法。我头脑里的一些古汉语知识,都是他用棒头打进去的。潘家铮的母亲是位忠厚的贤妻良母型妇女,终日操劳家务,孩子就由祖母掖拖长大。这位老太,虽然识字不多,但却通晓百艺、知识渊博。她经常抱着孙子,讲述―长毛造反‖、―爷爷千里寻父‖,以及数不尽的民间故事,还能说出几百条谚语,唱数十种山歌。她是潘家铮童年时真正的启蒙老师,使他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薰陶,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喜爱诗歌的根苗。了解了这些情况,人们就不会感到奇怪,作为一位国内外知名的水电工程专家,潘家铮少年时的理想却全不在此。他一直梦想成为一位诗人,写一部―天国轶事‖。特别是在抗战逃难期间,他在乡下外祖父的遗物中,找到大量诗文集和旧小说之类的―闲书‖后,更是欣喜若狂,把身心都投入到文学世界中去了。他嗜读小说。据他讲,到17岁时凡是古城书市上能找到的新旧小说、传奇甚至弹词、宝卷已无不寓目。成年后又补读了许多外国古典小说。在读―闲书‖方面,他倒真正称得上道通古今、学贯中西了,而且,他还练就了一目十行的功夫,这可能是他严厉的祖父和父亲所始料未及的。但是,他的正规求学生涯却非常坎坷。小学尚未毕业,抗战爆发,一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辗转逃难。这期间他在父亲的严格督促下,终日啃着―四书‖以及古文。后来几年,他随父亲在浙东山区流浪,见缝插针地读点书。1942年日军大举侵入浙东,他不得不结束断断续续的中学生涯,最后学历是初中二年级。迫于生计,他只得跑到抗日游击区当个乡村小学教员,一自己对前途失去了信心。
1945年秋,抗战胜利,这也成了他一生中的一个转折点。潘家铮在经过半年夜以继日的苦读之后,居然以初二的学历,考得了高中毕业的资格,为此他竟瘦了十斤之多。紧接着,他报考浙江大学,在填报志愿时,由于对文学的热爱,他不加思索地填上了―中文系‖,不料却遭到了饱尝文人生涯之苦的父亲的坚决反对。这样,他只好填报了―航空工程系‖,去学习这门新兴的实用的学科。第二年,为了毕业后就业的机会更多些,又违背心愿转到更实用的土木工程系。四年的
大学生涯是极不平静的。由于解放战争和学运高潮,加之提前一年离校支援前线,他实际上并未从课堂上学到多少东西,主要收获还是浙大和许多老师的严谨学风,很多知识是靠他自己后来从工作中一点一滴刻苦钻研、勤奋自学得来的。1950年,他大学毕业来到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这样,他在两度因外界原因而不得不改变他心爱的志愿之后,终于走上了水力发电建设之路,并深深地爱上了这一开发再生能源、兴利除害、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从此,他在水电界辛勤耕耘了近50年,产生了生死与共的深厚感情,并对新中国的水力发电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40年代末,当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推翻压在身上的三座大山、顶天立地地站起来的时候,中国的水电建设还基本是一片空白。这时外国的水电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许多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并臻趋成熟,美国和欧洲一些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应用这些技术修建起百万千瓦级的大型水电站、高度超过百米甚至二百米的高坝和相应的大型、高压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而我国除开发了四川龙溪河上的几座容量为数千千瓦级的小型水电站外,只有东北有一座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我国资源匆促修建、千疮百孔的丰满大坝和水电站以及一座鸭绿江上中朝共有的水丰水电站。和发达国家相比其差距难以里计。这种情况与我国所拥有的世界第一的水力资源蕴藏量是极不相称的。面对这一事实,作为一名新中国的第一代水电建设者,年轻的潘家铮深为激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开发祖国丰富的水力资源造福后代建功立业,赶超世界水平。自1950年起,他先后在燃料工业部钱塘江水力发电勘测处、浙江水力发电工程处和电力工业部华东水力发电工程局等单位任技术员。他虚心向老一辈专家学习,继承他们的优良传统,从最基础的测量、水文内外业和描图、制图做起,勤学基本功,从设计、施工200kw和小水电站做起,一步步学习和掌握水电开发技术,在此期间,他夜以继日、如饥似渴地进修数学和力学知识,钻研每一本能够得到的书籍和资料,并特别注意将书本和外国资料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又从实际工作中汲取经验、找出问题,反馈到理论分析中去,或对理论提出新的要求,开始逐步形成他独特的设计思想和理论。1954年他调到北京水电建设总局,继续从事黄坛口水电站的设计工作。该电站位于浙江省行县乌溪江上,装机容量3万kw,是解放后开工兴建的第一座中型水电站。由于缺乏经验,在建设过程中遇到挫折。他在困难面前毫无畏惧,凭借深厚的数学力学基础,开始对重力坝、土坝、引水系统、厂房等各类水工建筑物的应力分析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总结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也吸取了一些教训,写出了诸如《木笼围堰的理论和设计》、双向弯矩分配法》、《连续拱之新分析法》、《角变位移方程的研究》、《双铰式土坝心墙的力学计算》、《调压井衬砌的力学计算》、《法兰应力分析的研究》等一系列专业论文,发表在有关学报和著名刊物上,在国内水电界崭露头角。其后,潘家铮奉调到水利电力部上海勘测设计院,历任技术员、工程师、组长工程师、设计副总工程师等职,前后长达18年。当时,新中国的水电事业蓬勃发展,前程似锦,任务非常艰巨,问题是缺少经验,尤其缺少青年技术骨干。针对这一情况,自己也是个青年的他主动在院内办起学术讲座,给更年轻同志系统讲授―结构力学‖和―水工结构分析‖,发表了他的许多见解和分析方法,把研究成果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与大家进行切磋。大部分青年水工设计人员都参加了听课,使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其中很多人成为新中国水电建设的技术骨干力量。以后,这些讲稿被整理出版成为一套《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对推动我国水工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起了良好作用,深受全国水利工程师特别是基层同志的欢迎。有人说,读了这些书抵得上进一所自修大学。1956年,他负责广东省流溪河水电站的水工设计,基于对坝址良好地质条件的认识,他积极主张采用双曲溢流拱坝的新结构。当时双曲拱坝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建造,缺乏资料和经验,他领导设计组同志积极进行繁复的坝体应力分析,首次提出和解决坝头稳定分析问题和坝体冷却措施等一系列课题,使拱坝设计迅速顺利完成。特别是对拱坝坝顶溢洪的做法,不少专家包括前苏联专家都没有把握,但他坚持这项新技术,深信这个方案既能保证安全,又能节省投资。他和同志们提出了拱坝坝顶溢流动静应力分析方法,组织进行了我国第一次拱坝震动试验,使我国第一座高78m的流溪河双曲拱坝于1959年胜利建成。30余年的运行和多次实际溢流考验证明,他的主张和设计是正确的。在工程建设后期,他又领导并参与了简化拱坝应力分析法的研究。1958年他在中苏朝蒙四国水利学术会议上,就上述流溪河拱坝设计中的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有分量的论文,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流溪河双曲溢流拱坝的建成,开创了我国薄拱坝建设的先例,对以后的泉水拱坝(高80m)、紧水滩拱坝(高102m)、东江拱坝(高157m)和二滩拱坝(高242m)等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57年他出任新安江水电站设计副总工程师。1958年,设计工作移至现场进行。他从1958年初至1960年兼任现场设计组组长,常驻工地,深入现场,具体领导该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工作。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建德县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总装机容量66.25万kw,水库库容220亿m3,坝高105m,混凝土工程量176万m3,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并自行施工的大型水电站,其装机容量、工程规模和难度都超过日本人在我国东北修建的丰满水电站。在工作中,他创造性地将原设计的实体重力坝改为大觉维重力坝,并采用―抽排措施‖降低坝基扬压力,大大减少了坝体工程量。他善于总结群众的正确意见,加以科学论证,先后在新安江工程上采用了坝内大底孔导流、钢筋混凝土封堵闸门、装配式开关站构架、拉板式大流量溢流厂房等先进技术。当坝体混凝土浇筑与压力钢管安装发生矛盾而且施工进度拖后时,他改变了坝体的分缝布置,将垂直的纵缝改为斜缝,解决了施工中的难题,抢回了进度,并发展了相应的理论,如大坝分期施工和分期蓄水的应力重分布问题,在技术上为大坝提前封孔蓄水创造了条件。新安江水电站能在短短三年内建成投产,单位千瓦投资仅690元,与他的创造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新安江水电站的)顺利高速度建成,大大缩短了国内外水电技术的差距。周恩来总理在1959年4月视察电站工地时,曾亲笔写下―为我国第 一座自己设计和自制设备的大型水力发电站的胜利建设而欢呼!‖的题词,高度评价了电站构建设成就。通过新安江工程成功的实践,宽缝重力坝已发展成为国内广泛采用的一种坝型。此后,古田一级、云峰、丹江口、安砂、枫树坝及潘家口等十余座大型宽缝重力坝相继建成,在祖国的大地上拦江蓄水,为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发挥巨大作用。新安江水电站的建成,为新中国的水电事业树立了第一座丰碑,其上也凝聚了他的智慧和心血,记下了他的卓越贡献。其后,他又参加了乌溪江、富春江、长江北口潮汐电站和钱塘江潮汐电站的设计、规划和科研工作。1964年,党发出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他义无反顾地告别江南,奔向荒无人烟的雅等江和大渡河,负责和参加锦屏、磨房沟和龚咀等水电站的设计工作。在此期间,先后在工程技术刊物上发表了30余篇论文,并出版了《水工结构计算》《重力坝的弹性理论分析》《水工结构应力分析丛书》和《重力坝的设计和计算》等四套学术著作,近两百万字,迎来了他设计生涯中的黄金时代。
1966年,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开始了。像许许多多正直而无辜的知识分子一样,处于事业顶峰的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毫无根据的斗争批判和人身攻击,打入―牛棚‖,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
顺便提一下,潘家铮虽已成为水电专家,终日与大江大河、大坝电站打交道,但他仍对他少年时的爱好棗中国文学依然眷恋。他在工作之余,常是一卷相随,自得其趣。他孜孜不倦在研读中国的正史、野史、名家的文集、诗集,稍有余暇余款,总是要钻到旧书店中去搜寻他心爱的旧书。他有喜怒哀乐,总要抒之于文,寓之于诗,先后写了《新安江竹枝词》、《读报志感》、《蓼莪吟》、《锦屏诗稿》等诗作,还在博览众说的基础上,写成一部《积木山房诗话》。他还认为,自古以来,中国的女诗人遭遇比男子更悲惨,偶而流传下来的一些作品,是中国诗词中最为可贵的遗产,值得搜集与整理。所以他发过愿心,要编一本尽可能完整的闺秀诗话,为此他已经搜集了不少素材。另外,他还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共磋进步。对于一切要求进步的有志青年,他总是
从心底里喜爱他们,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教课、赠书、改稿、审稿、推荐发表、回答来信来访……也不知花去了多少精力和时间。―文革‖中,有人查抄了他的寓所,里面并无金银珠宝,只有万卷藏书,其中半是文史专著以及他的一批手稿。这些旧书和手稿、日记构成了他的一大―罪状‖。他对青年人的关怀和培养更成为―腐蚀青年‖和―向党进攻、争夺接班人‖的罪证,遭到无穷尽的批斗。尽管如此,他对祖国、对水电事业的热爱并未稍减,对他所做过的一切,特别是培育青年毫不后悔,在批斗之余仍偷偷地钻研理论,思考技术问题,回想总结以往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没有纸笔和参考书,就利用他特殊的记忆力,在脑海中进行研究。他虽身处逆境,但始终坚信,祖国的水电宝藏必得到开发,总一天他还会回到水电战线的岗位上,继续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进入70年代后,他逐步恢复了工作。1970年10月,被派往雅苦江磨房沟工地做复工后的计工作,重返三线,―立功赎罪‖。他到了工地后,不禁跪在地上,久久地亲吻着这片土地。工地虽然贫困荒凉,电站规模虽然不大,可是这毕竟是座水电站啊,开发水电已成为他的唯一愿望。他振奋精神,忘我工作,在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年半时间,就使这座遭受破坏,满目疮疾快要停工、散伙的工程竣工发电,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以后,水利电力部对外司和基建司就把他‗借调‘出来,参加国内外水电站的设计和审查工作。他在参与乌渡水电站的复工审查会后,开始负责我国一批援外工程项目的设计审查工作。1975年和1976年他曾两次前往菲尔泽(阿尔巴尼亚)和技培都(喀麦隆)工地参加设计审查和指导工作,现在这两座水电站早已顺利建成投产,安全运行,造福于两国人民。
其后,他继续参加了国内一系列工程的研究、审查和决策工作,他十分珍视这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以十二分的热情将全部心力扑在工作上面。由于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更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极―左‖路线,全国走上了拨乱反正的正确道路,强加在他身上的错误结论得到彻底平反,他于1978年3月正式调京,出任水利电力部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后又晋升为总工程师,和水利水电建设总局总工程师,1985年出任水利电力部总工程师,成为水电系统的最高技术负责人。在此期间,他参与规划、论证、设计以及主持研究、审查和决策的大中型水电工程已不计其数,例如安康、铜街子、东江、岩滩、白山、龙滩、石塘、紧水滩、水口、葛洲坝、二滩、天生桥、小湾、龙羊峡、广州抽水蓄能、……直到参与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论证工作,担任论证领导小组副组长及技术总负责人。他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大河、山山水水。几乎可以说,在中国较大的水电坝址和工地上都留下过他的足迹和汗水。他以其精湛的技术、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胆识,解决过无数技术难题,提出过许多重大建设,作出过关键性的决策。例如,对于东江工程,他立论修建薄拱坝而不主张修重力坝的观点;在被一些地质专家认为是一堆烂石头的龙羊峡峡谷中,他肯定地认为可以修建高坝大库;在葛洲坝枢纽鉴定会上,他满腔热诚地支持采用―抽排措施‖;在岩滩工程讨论会上,他鼓励人们在这座高坝的主体工程上采用辗压混凝土技术,并承诺说:―建设成功,成绩是你们的,出了事,责任归我‖,极大地鼓舞了设计施工人员的信心。在水口工地上,为了抢回已大大延迟了的工期,他置世界银行特别咨询专家组的强烈书面异议于不顾,决策在基础部位使用辗压混凝土和氧化镁技术,并在暑期施工。他说:―外国专家的经验值得重视,但他们不熟悉中国国情,更不了解中国专家在某些领域中长期研究的成果,最后的决定得由中国人来下。‖他决心在二滩峡谷中修建242m高的辗压混凝土高坝和全地下厂房,和在小湾工程上采用295m高的双曲拱坝。1990年7月,他代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和400余位专家,向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界领导汇报历时三年余的论证成果。他恳切言词,以大量深入的科学分析为依据,综合阐明修建三峡工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紧迫性,得到领导的充分肯定,认为论证工作是科学的、民主的、可信的,满足了中央的要求,为三峡工程进一步开展初步设计和最终获得人大通过奠定了基础。他的许多决定和意见,事后证明都是正确的。他说,作出这些决定或提出建议决非冒险,在水电和坝工建设中不容许轻率,而是有无数设计和科研同志的工作为后盾。他经常对来采访的记者说,任何一座大水电站的建成,凝聚着从地勘、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到地方领导等无数人员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个别人的作用极为有限,不应强调。
他的意见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集中群众的智慧,在关键时作出正确决策所需的领导者的胆识和决心也同样是不可少的。
潘家铮在承担更高层的任务后,除了继续研究具体技术问题外,更多地思考有关中国水电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在他的组织下,开展了规程规范的全面编制和更新工作,将大量的新技术纳入其中。为了改进水电设计落后的面貌,他大力推动计算机的应用,成立电算机构,主持开发水电设计大软件包,开发和推广CAD技术以至专家智能系统。他不遗余力地推广新技术尤其是新坝型棗辗压混凝土坝和面板堆石坝,担任推广小组组长。他为提高工程质量发出过无数次呼吁,出任质检总站站长。他注意发现和培养新生力量,把全面开发祖国水电宝库的热情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他十分重视科教事业,制订和参与各种攻关计划,在不少高校兼职讲课,带研究生,还和钱正英、王林、汪德方等领导一起发起成立中华电力教育基金会。改革开放深化后,他多次出访,考察日本、法国、西班牙、美国、埃及、瑞士、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和挪威的水电及建坝技术、介绍和推广外国的好经验。他鼓励设计院向咨询公司发展,开拓国际市场,推行设计招标。他还研究阻碍我国水电发展的因素,不断向领导和国家提出建议。在技术领域,他在47年来对钻研技术解决难题的活动从未中断过,故设计成果浩瀚,著述极为丰富。他专长力学理论,特别在水工结构分析上有很深造诣。他致力于运用力学新理论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力图沟通理论科学和实际设计两个领域。他对许多复杂结构,如地下建筑物、地基梁和框架、土石坝的心墙和斜墙、重力坝和拱坝、调压井衬砌、压力钢管岔管和法兰以及建筑物及山坡的稳定、滑坡涌浪、水轮机的小波稳定、水蚀分析等课题,都曾创造性地运用弹性力学、结构力学、板壳力学和流体力学理论及特殊函数提出一系列合理和新颖的解法,得到水电界的广泛应用。可以说,我国水电和坝工技术的发展中有他奋勇开拓和辛勤耕耘的一份功学。他在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撰写了专门著作20种,约560万字,连同历年发表的学术论文80余篇,总字数达1000万左右。其它主编过的书籍和主笔的技术报告为数更多。在进行科技著述之余,他还写了不少小说、散文和科普科幻作品以及政论性文章,力图在批判社会不正之风,反击伪科学的泛滥和鼓舞青少年树立振兴中华大志上有所稗益。
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他也获得了党和人民给他的荣誉。他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土,1984年国家颁给他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证书,1989年被授予国家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并被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成为我国少数几位拥有双院士称号的专家之一。他目前还担任着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同时,他还是清华大学教授,和在其它一些院校兼职,培养博士研究生。
42、钱七虎院士
1937年生,江苏昆山人,汉族,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专家。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留学,获副博士学位,1965年回国,先后在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任教并担任教授。1983~1996年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1996年至今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委。1990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3年、1998年任全国政协八届、九届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现担任《爆炸与冲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土木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杂志编委。
钱七虎院士从事防护工程设计计算理论教学与科研近40年,在防护工程计算理论及防护系统工程理论方面提出很多新的设计计算方法和观点,为发展我国的防护工程学科和防护工程建设
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六七十年代,钱七虎院士在防护工程抗核武器及其效应研究方向中解决了防护工程孔口防护,大跨度防护门及土中浅埋结构等一系列难点的设计计算;1965年在国内首次应用空气动力学原理与方法解决防护工程孔口防护的一系列计算问题;70年代初在国内首次应用动力有限元方法对地下飞机库大跨度防护门进行了动应力分析,并主持设计计算了我国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地下飞机库钢筋混凝土防护门;70年代他领导项目组着重研究了土中浅埋结构复土层中核爆炸应力加载波及卸荷波的传播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第一次在国内提出了土中浅埋结构三自由度相互作用模型计算体系,该项目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80年代,他在国内第一个发表了防护系统工程论文,开创了国防与人防工程软科学研究领域,首先提出将运筹学方法应用于防护工程破坏概率的确定,抗力指标的论证及设计方案的比较;首先将系统工程应用于阵地防护能力和稳定性的分析、人防工程防护标准及防护效率的研究;并首次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军事大系统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其成果―人防工程防护标准研究‖、―团坚固阵地防护能力与稳定性系统分析‖、―工程兵发展趋势动态模型‖获全国人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以来,他领导课题组完成了―防护结构概率设计理论研究‖和―断裂构造对触地爆中远区地应力、地运动参数的影响‖等项目。在前一课题中他首次提出将可靠性修正因子法与二阶矩法相结合,并在分析结构可靠度时全面考虑了各种不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国内防护结构概率设计方法上处于领先地位和国际先进水平;后一课题中,他在断裂构造隔震机理、爆炸应力波通过断层破碎带耗能衰减定量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工作,所建立的爆炸应力波通过断层透镜体带的动力接触模型是在颗粒介质细观力学方面的创新。这些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90年代以来,钱七虎院士指导博士研究生应用前苏联学者建立的准饱和土三相模型分析爆炸应力波在准饱和土介质中的传播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得出了很多不同于目前国防和人防工程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成果。作为工程总指挥,他与大家共同研究方案,实施了装药量达1200000t的珠海炮台山峒室大爆破,创造了多层多列条形装药爆破的世界新纪录。
钱七虎院士撰写与主编了《民防学》、《防护结构计算原理》、《有限元法在工程结构计算中的应用》、《武器效应及其防护》等4部著作,发表论文80多篇,指导博士研究生多名。
43、钱正英 女,汉族,1923年7月4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嘉兴,1941年9月参加工作,194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现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9年至1942年在上海大同大学土木工程系,并参加学生运动,曾任学生团体党团宣传委员,大同大学工学院分党支部书记。1942年至1944年任中共淮北区党委机关文教教员,淮北泗五灵凤县中学浍南分校教员,训育员,教导员,分党支部书记。1944年至1945年任淮北行署建设处水利科科长。1945年至1948年任苏皖边区政府水利局工程科科长,运河南段工程处副处长,华东军区兵站部交通科副科长,前方工程处处长。1948至1950年出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副局长、党委书记。1950年至1952年任华东军政委会水利部副部长兼治淮委员会工程部副部长。1952年至1957年任中央水利部副部长,1952年至1954年兼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院长。1957年至1974年任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74年至1982年任水利电力部部长、党组书
记,水利部部长,党组书记。1982年至1988年任水利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1988年至1993年任政协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3年至今任政协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4年至今兼任中国红十字总会会长。199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共产党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44、容柏生
(1930年~),广东珠海人,建筑结构专家。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直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及科研工作,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建筑结构设计特别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有较深造诣。20世纪70年代 研究出应用于高层建筑实际设计工作的方法及计算程序;1983年成功地在花岗岩残积土层上用天然地基建成高层建筑;1987年利用多项措施设计高200米63层的广东国际大厦,其中无粘结构预应力楼盖的应用属国际先进水平。代表作有我国首幢超级构架体系的33层大厦深圳市―香格里拉酒店‖及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最高、层数最多的钢筋混凝土超高层建筑广州市―广东国际大厦‖。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科研方面的成果曾获国家级、省部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共8项。1989年被建设部评为全国首批100名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之一。1990年和1994年两次获广东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45、沙庆林院士介绍
沙庆林,男,1930年5月生,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长
安大学公路学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学术简历:1952年上海交通大学土木系公路专业毕业。1957年6月莫斯科
公路学院公路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副博士学位。1968年8月至1974年1月赴国外参加
援助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国家的公路建设,并任技术负责人;1974年5月至1979年9
月,作为工作组成员,代表交通部赴索马里、苏丹、马达加斯加、赞比亚等国家解
决公路工程设计、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主要学术成就:沙庆林院士作为我国道路工程学科领域的学科带头人,一直
致力于我国公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和道路工程的研究、开发,共主持完成了12项国家
和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其中有两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
科研成果,两项获国家级奖,6项获省部级奖,在理论和实践中有许多创新。特别是
在半刚性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方法,为我国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
层沥青路面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中对半刚性材料组成和力学性质的研究处于
国内外领先地位。对半刚性路面裂缝的研究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他据此完成的规
范、规程和著作不但具有先进性、完整性和创造性,而且适时指导和引导我国公路
路基路面建设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近几年来,他发表重要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
专著两本。他先后参与了京津唐高速公路、济青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京石高
速公路等10多条高速公路的设计和施工技术指导。他的杰出成就和学术造诣使他早
已成为我国公路路面学科和路面工程的著名专家,并于1995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
院士,奠定了他作为我国道路工程学科带头人的地位。
沙庆林院士现为交通部技术顾问,长安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公路学会专家
委员会主任委员。
46、沈世钊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3年生于浙江嘉兴
简介:1953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毕业,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毕业,中共党员,曾担任哈尔滨建筑大学校长职务。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ace Structures》杂志编委,中国《土木工程学报》编委、《建筑结构学报》编委等学术职务。
沈世钊教授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近二十年来致力于大跨空间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解决了多项关键理论问题,尤其在―悬索结构解析理论‖、―网壳结构非线性稳定‖和―大跨柔性屋盖风振响应‖等前沿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与此同时,结合吉林滑冰馆、亚运会石景山体育馆和朝阳体育馆、冬季亚运会黑龙江省速滑馆、威海体育场等工程创造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型空间结构,他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活动对我国大跨空间结构学科的发展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做出了贡献,其研究成果和工程创造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十余项奖励,1990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9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培养硕士、博士及博士后近70名,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140余篇。
47、施仲衡
现任中国地铁工程咨询公司总工程师,他是新中国第一位赴苏学习地铁并 取得学位的副博士,他先后从事过地铁专业的教学、科研、设计、咨询、评估、监理等工作,主持过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参与了国内各城市的地铁建设工作,曾对许多重大项目进行评估,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 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他主编的《地下铁道设计规范》,作为国家标准,是国内地 铁设计的强制性执行规范。他还凭借多年的专业经验,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地铁方 面的专著《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为国内的地铁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 士。曾历任北京市人民政府 专家顾问,中国 国际工
程咨询公司特聘专家。是我国在地铁方面享誉海 内外的知名专家。
48、谭靖夷
湖南省衡阳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921年11月出生。1946年5月毕业于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
谭靖夷是著名的水电施工专家,历任施工总工程师33年,他主持建成流溪河、柘溪、乌江渡、东江等大中型水电站大坝8座,1985年他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近十余年他继续为包括长江三峡的十余座大型水电工程倾注心力,参与提交咨询报告70余份,做出了重大贡献。1996年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他为―湖南科技之星‖。
49、王光远
王光远(Wang Guangyuan)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2考入国立西北农学院水利系。毕业后到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任教。1950年,作为国家工科院校首批师资优秀人才,被选派到哈工大随苏联专家学习,用了2年时间读完了研究生4年的课程,后任哈工大建筑力学教研室主任。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哈工大土木工程系独立建院,开始在该院作培养4年制研究生工作。1986
年,领导的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成为黑龙江省仅有的两家国家首批博士流动站之一。历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评议组成员、国际结构安全与可靠性协会会员。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国际上最早采用连续随机过程作为地震地面运动模型的学者之一。提出了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纵向振动的计算方法,首次将建筑物作为空间结构来研究它们的振动真实状态,创立了―建筑物空间整体计算理论‖。比项研究,获1964年国家重大科研成果、197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建立了―结构模糊随机优化理论‖、―工程系统的全局优化
理论‖和―结构模糊随机振动理论‖,初步建立了―结构维修理论‖的框架,在国内外首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工程软设计理论‖。其理论已被编成有关学科的教材。
曾获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科技工作者等称号。是国家首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科学家。
50、王家耀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主任、总装科技委专业组成员、上海同济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长期从事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9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
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科学部2001年有效院士候选人。
51、王景全
王景全院士情况介绍
王景全教授是我军著名渡河工程专家。他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从事渡河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多年,先后完成了26项重大科研课题,其中21项成果分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创造了多项国际国内渡河工程奇迹,为我军克服江河湖海障碍,特别是提高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60年代,王景全第一个成功地解决了黄河大流速条件下我军架设舟桥的安全锚定问题,其研究成果获得了工程兵首届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他还对黄河松软岸滩克服、黄河上游舟桥张纲固定等五个专题开展研究,8次成功地在黄河急流条件下主持研究性浮桥架设和通载试验,实现了我军工程兵战胜黄河的坚强决心,为我军克服黄河天堑作出了重要贡献。那年,黄河浊浪滔滔,某部关官兵运用这一“犁锚”技术,首次在黄河大流速条件下架设浮桥获得成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王景全陆续对长江、闽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江河的渡河保障进行了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他的《冰层承载力试验研究报告》,为解决冬季结冰情况下渡河及破冰架桥技术难题提供了依据。
52、个人简历
王梦恕院士1938年出生于河南温县。1961年9月于唐山铁道学院桥隧系毕业后,继续攻读研究生,1965年4月获硕士学位后分配到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而后三十余年从事隧道工程施工与科研工作,晋升为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任北方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博士生导师。1998年任第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9届全国人大代表。并着手筹建国家级隧道工程研究中心。
兼任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长,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和中国铁道委员会副主任。
研究领域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领域的主要贡献有:
开拓了铁路隧道复合衬砌新型结构领域的理论研究,并首次在大瑶山隧道应用成 功。目前经国家认定已在全国长大铁路、公路隧道、地下铁道、地下停车场全面推广应用。
为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修建采用新原理、新方法、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做了大量科学技术攻关工作。提前两年半建成大瑶山隧道,被视为我国铁路隧道发展史上的一次大飞跃。
主持黄土浅埋地层大跨度新奥法设计、施工试验工程。成果已在全国地下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
主持创造了浅埋暗挖法施工配套技术。该方法经济效益显著,为城市地铁建设开辟了一条新路。在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首次应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主持完成了应用浅埋暗挖法在北京进行的三拱两柱大跨度车站试验段工程。
主持了隧道爆破动、静态应力场叠加作用的现场试验,结论已被推广应用。
完善了浅埋暗挖法综合配套技术,并推广到各个领域。
主要获奖情况
在以上科研和工程中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二等奖3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结合研究成果,指导研究生情况
论文及著作
先后在国内外、省部级、国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28篇。主持、主编并已出版的书籍两册。任副主编已出版一册,参编一册,主编待出版两册。
53、王瑞珠
王瑞珠院士,专业特长:建筑规划。2003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学术成就:所编著的《世界建筑(含城市)史》是在实地考察和收集原始素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撰写的多卷本世界建筑通史。该书具有大型类书和学科基础工程的性质,具有信息量大、材料新、综合性强等特点,在编排立论和研究方法上亦有独到之处并附有完整的中外文对照检索系统。所著《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和规划》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历史环境保护的学术专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科学价值和学科建设意义,对当前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该成果获建设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顾问参与摄制的《欧洲古建筑保护》获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政府奖)。
54、魏敦山
魏敦山(建筑设计专家)
简历:
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教授级高工。
学术成就:
尤其在体育建筑设计方面独具匠心,主持参加了上海跳水池、上海游泳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八万人体育馆、上海虹口体育馆以及正在施工中的汕头游泳馆、云南红塔体育中心等的设计研究。同时在大型宾馆、会议中心的设计中也造诣颇深,如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毛里塔尼亚国际会议中心等。其中数十项分获国家及省、部优秀设计奖和科技进步奖;一项得到埃及总统亲自签署和授予的“一级军事勋章”奖励;二项作品载入英国“世界建筑史”史册。1994年获“中
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1997年被授予“上海市劳动模范”和“上海市建设工程”称号。1999年获国家“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0年获国家建筑最高荣誉“梁思成建筑奖”。
55、文伏波
水利工程专家,1925年生,湖南桃江人,1994年成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50余年来,他先后参与了荆江分洪、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设计、丹江口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和三峡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全过程,解决了许多重大技术问题。此外,他还参与和主持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制定,成为今后长江流域综合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活动的基本依据。
56、吴良镛
吴良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获美国匡溪艺术学院硕士学位。1946年起协助梁思成教授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从事建筑教育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曾任建筑系副主任、主任,国际建筑师协会副主席,世界人居学会主席。现任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
几次约吴先生做访问,都被告知他的时间表已全部排满。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为了中国的建筑和规划事业整日这样不知疲倦地奔忙,在他旺盛的精力背后是否另有原因?终于坐到吴先生面前时,他简短的开场白让我有所顿悟--
“我的人生很平淡,但少年时国难当头、背井离乡的经历让我对'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这句话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使我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这也让我走到了今天。”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京。青少年时代正值20世纪上半叶,战火纷飞,国土沦丧,南京告急,吴良镛辗转逃难至重庆,家仇国恨,加之居无定所的生活,促使他立志学习建筑。1940年,他以战后重建家园为奋斗目标,考入中央大学建筑系。1944年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我国建筑与规划界最具声望的大师,作为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两院院士,在60年的职业生涯中,吴先生在学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赏。就在记者采访的前几天,吴先生在巴黎接受了法兰西建筑科学院授予的院士证书和证章。当吴先生拿出那枚金质院徽时,透过他从容而坚毅的眼神,似乎可以看到半个多世纪来他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事业所付出的种种努力。特别是最近十几年的业绩,我们信手拈来,都能列举很多。
1992年,他主持的“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规划设计”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优秀建筑设计金奖”和联合国“世界人居奖”;1999年,他在北京主持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起草了国际建筑领域的世纪宣言--《北京宪章》;2000年,他与四十多名两院院士、一百多名建筑师联名上书,呼吁、请求重新论证法国设计师安德鲁的设计方案;2001年,他主持完成了《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2002年,他获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桂冠奖;自2002年12月起,他参与《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并在刚刚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修编工作中作为领衔专家。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
自入清华始,吴先生一直从事建筑教育工作。1946年,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先生在清华大学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建系之初,梁思成在美讲学,只有林徽因教授与吴良镛二人执教。1947年梁先生讲学返校后,逐步在教学中开始增加欧美现代建筑教育内容。1948年夏,经梁思成推荐,吴良镛赴美,在著名建筑师E.沙里宁主办的匡溪艺术学院进修。1950年当他获得该学院硕士学位时,梁思成来信:“新中国急需建设人才!”他毅然回国,重新执教清华。
1951年,吴先生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建议“更有效地更多地培养基本建设的生力军”,其后又多次提出建筑专业和建筑教育要结合实践等建议。他与农业大学汪菊渊教授联合建议清华大学与农业大学合办园林绿化专业,并在清华大学招收了我国第一批园林规划设计专业学生,这就是后来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系的前身。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调整,原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并入清华,建筑系规模迅速扩大。吴先生在担任建筑系副主任期间,负责主持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工作。他注意汲取国外经验,并注意从国情和本专业教学特点出发,开始制定建筑系的全新教学计划。经数年努力,清华大学建筑系师资队伍不断充实,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加,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很快成为在全国最有影响的建筑教学中心之一。
数十年来,他以严谨的学风,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50年代初,他就是指导建筑学专业第一批研究生的导师;1981年,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1984年,为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培养出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他所主持的研究课题“北京奥林匹克及亚运会建设规划研究”被评为国家教委的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在他正在指导2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其中不少论文都以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效益得到很好的评价。这几年试行全国博士论文评选制度,在入选的3名建筑类博士论文中,有两篇是吴良镛教授指导的。
80年代以来,吴先生悉心研究现代西方建筑教育的成就与不足,总结了我国建筑教学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对中国建筑教育的系统设想与建议:关于“建立多层次的教育结构,广泛培养多种建筑人才”、“教育机构、研究机构与生产实践结合”、“注意职业教育的地区性”、“重视建筑师的社会培养与社会联系”、“教学上将建筑设计扩展为人类居处环境的创造与设计”等,是对我国建筑教育特点的概括,也是对建筑事业发展战略的倡议。在他的积极推动下,1988年清华大学建筑系改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所致力探索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教学道路,也为推动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鉴于他在建筑教育领域做出的贡献,1996年被授予国际建协教育评论奖。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西方的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中国的古建筑是“土木的史书”,保护起来更为不易。
从1978年起,吴先生即开始对北京旧城区中心地段的整治进行研究,其后又深入到对破旧危房地区改造和新型四合院的规划设计工作。依据他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及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构想,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适应旧城环境及其肌理的原则,1988年,在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下,吴先生主持了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的规划设计。吴先生认为,城市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需要新陈代谢。如果把城市当作“木乃伊”去保护,当然矛盾重重。要把它当作有生命的机体,不能大拆大建,而是要通过城市的“新陈代谢”,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有机更新,保护城市文化,清除“死亡细胞”,更生“新细胞”,恢复城市的“微循环”,做好旧建筑的适当再利用。吴先生将胡同的房屋按照质量分为三类:质量较好的70年代以后建的房屋予以保留;现存较好的四合院经修缮加以利用;破旧危房予以拆除重建。重新修建的菊儿胡同按照“类四合院”模式进行设计,高度基本上是2-3层,维持了原有的胡同、院落体系,同时兼收了单元楼和四合院的优点,既合理安排了每一户的室内空间,保障居民对现代生活的需要,又通过院落形成相对独立的邻里结构,提供居民交往的公共空间。
菊儿胡同改造得到国内外建筑学界的充分肯定。1991年,菊儿胡同试点被评为北京市优秀设计一等奖,获1992亚洲建筑师协会金质奖和世界人居奖。1990年,英国一位知名建筑评论家曾说,菊儿胡同的改造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危改都具有指导作用。吴先生认为,这才是菊儿胡同改造的实质所在。他所做的项目,都是依据这种思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吴先生强调说,现在大家都在说创造性,不能只说空话,而要做实事。最近20年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形形色色的建筑流派蜂拥而至,对我国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短短20年时间里,尽管房子盖了不少,但是“千城一面”,这些未经消化的舶来品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文脉与肌理,以致中国的一些城市成了外国建筑大师或准大师“标新立异”的建筑设计的“实验场”。谈到这个问题,吴先生不免有些神情激愤,“并不是说不能借鉴西方,我也不是反对标新立异,恰恰这是文化艺术最需要的。我本人就是留学生,也经常出国和国外的建筑师接触。这其中当然得学习国外的东西,但不能照抄照搬。他们有些是成功的,也有些是不成功的,我们有的人甚至认为昙花一现的东西也是中国的未来,这是不能认同的。”失去建筑的一些基本准则,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探索,显然是一种误解与迷失。可惜我们自己的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认识还不够,钻研不深。吴良镛对此深为担忧,“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文化自强的精神。'中学'和'西学'要结合起来”。
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是由吴先生主持设计的。吴良镛说:“现在有些建设本来位于非常好的地点,特别是一些文化建筑,却没有中国文化的内涵在里面,我心里很难受。我们做孔子研究院的设计,就把其定位于在特殊地点(孔子家乡)的特殊功能的建筑(以研究和发挥儒学文化为内容)。它必须是一座现代建筑,又屹立在这个文化之乡,必须具备特有的文化内涵。在对战国时代的建筑文化以及对中国书院建筑发展的沿革、形制进行一番探讨之后,从建筑构图、总体布局、室内外造型包括装饰纹样等,都做了一定的探索。然后再运用西方和中国建筑的技巧予以现代形象表达,创造一种'欢乐的圣地感'。”整个设计独树一帜,被誉为该市的现代标志性建筑。
吴先生认为,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让建筑师、规划师“借题发挥做文章”的城市、地段几乎所在皆是。有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就好像顿生慧眼,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但有了李、杜题韵,东坡记游,即刻光彩照人。“科学和艺术在建筑上应是统一的,21世纪建筑需要科学的拓展,也需要艺术的创造。艺术追求的高低、文野、功力等一经比较即可显现,这是我们的建筑师必须补上的课。”吴先生谆谆告诫。
人居环境 广义建筑
蓝天、绿地、碧水,清洁、安宁、宜人的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渴望,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近半个世纪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几乎相当于有史以来的总和。人类在享受人类大脑所创造文明的同时,也在遭遇大自然的惩罚。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人类终于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必须改变。如何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成为永恒的主题。
作为国内“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创始人,吴先生认为,当今科学的发展需要“大科学”,人居环境包括建筑、城镇、区域等,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面对错综复杂的自然与社会问题,需要借助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从整体上予以探索和解决。他举例说,过去我们以为建筑是建筑师的事情,后来有了城市规划,有关居住的社会现象都是建筑所覆盖的范围。现在我们城市建筑方面的问题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通过从聚居、地区、文化、科技、经济、艺术、政策、法规、教育、甚至哲学的角度来讨论建筑,形成“广义建筑学”,在专业思想上得到解放,进一步着眼于“人居环境”的思考。
吴良镛先生主持的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
吴先生说,他毕生的目标就是创造良好的、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能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一个建筑师的追求和情怀。
1989年,吴良镛把数十年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心得,写成了15万字的专著--《广义建筑学》出版。这本分为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及广义建筑学构想等10章的学术论文,是我国第一部现代建筑学系统性理论著作,是他对建筑学进行广义的理性探讨和观念更新的研究成果。本书从更广范围和更高层次论证了建筑的本质、建筑学科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揭示其内涵的广博和综合性质。在总结历史经验及对国外相关理论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有的放矢、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当前我国建筑界存在的问题,展示了一个系统的建筑学理论研究框架,并对实际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出了多方面建议,热情地提倡建筑工作者必须培养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这也是他在梁思成、林徽因先生和沙里宁的影响下,一直努力从中与西、新与旧之中寻求适合于中国建筑学术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出版后,引起我国建筑界的广泛关注,被推荐为“一本建筑师的必读书”。1991年,被授予国家教委科学进步一等奖。
1999年,国际建协第20次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通过了由吴良镛教授起草的《北京宪章》。作为对宪章的诠释,吴教授同时发表了《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一书,在建筑学发展历史的关键时刻提出了一些崭新的观点,与近年来在国际设计领域广为流传的两种倾向,即崇尚杂乱无章的非形式主义和推崇权力至上的形式主义,形成了强烈对比。非形式主义反对所有的形式规则,形式主义则把形式规则的应用视为理所应当;尽管二者的对立如此鲜明,但它们却是源于同一学说,认为任何建筑问题都是孤立存在的,并且仅仅局限于形式范畴。此外,出于获取愉悦、表达象征或者广告宣传的考虑,为数众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被用于满足人们对形式的热切追求,成为当今时代的另一特征;从分析形式的风格和类型,到表达复杂的形式构成,再到构筑最奢华的形式梦想,其中的技术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先进和发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
这样屈从于对形式主义的幻想、好奇和迷恋。
总规修编 走出同心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吴先生近年来为促进北京城市的理性发展一直不懈努力。
吴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进行研究;90年代中后期又对迅速发展的北京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002年受北京市政府委托,他作为《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推动者和制定者,把他对北京区域规划建设研究的主要成果,如:完善中轴线和长安街“两轴”,强化“东部发展带”和“西部生态带”“两带”,构筑以城市中心与副中心结合、市区与多个新城相联系的“多中心”空间格局等,都写进了新修编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真正的城市规划是区域规划。因为不能够通盘解决城市所在地区的发展战略问题,就无法科学地实现一个城市的发展定位及空间秩序的合理安排。可是,由于区域规划理论及其实践的缺失,作为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并列的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的京、津、冀北地区,城市发展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由于北京与天津这两大城市在区域上缺乏分工协调,产业结构雷同发展,导致天津的衰落。另一方面,由于区域缺乏统筹,导致繁荣的城市周围净是落后的乡村。而作为这一地区的特大型城市,北京长期以来只是围绕着建成区这一个点做文章,新城放在古城之上建设,不但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还形成了以古城区为单一中心、以一圈圈环路向外扩张的“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的就业功能过度聚焦于中心区,郊区人口每天如潮水般进出城上下班,交通与环境问题持续恶化……
“我们必须从更大空间范围研究北京的发展,重点解决包括京、津、冀北诸多城市在内的大北京地区的发展战略,然后再回到北京的问题上。”他发出的这一声呼吁,今日终成现实。
水彩画家 艺人气质
谦谦风度的吴良镛,似乎文人的气质、艺术家的气质更浓于建筑师的气质。
吴先生自小就喜欢绘画。特别是他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就读时,徐悲鸿、吴作人、傅抱石等著名绘画大师都在该校的艺术系执教。吴先生有幸聆听他们的演讲,欣赏他们的画展,观看他们的教学,深受其艺术熏陶。毕业后的那几年,他又徒步行走于重庆、贵州、云南一带,边走边画,曾有很多优秀的画作问世。吴先生告诉笔者,迄今为止,他已举办过7次画展,第一次举办画展
是在1949年,最近的一次适逢他80岁生日。他也不无遗憾地说,后来由于战争以及各种运动或别的原因,很多珍贵的画作都丢失了。
1990年,吴良镛先生被美国建筑师协会提名为该会荣誉资深会员,并被誉为“新中国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先驱者之一,杰出的建筑教育家,著名的水彩画家,多产作家。”
中国的建设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吴先生说,因为自己的阅历比较丰富,看问题相对细致,加上理论方面的修养,所以他时刻感觉到一种义务,希望能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多引导年轻的同行们。年逾八旬的吴先生,仍致力于区域规划、人居环境、旧城改造等多方面的研究,为新世纪的中国城市规划建设出谋划策。
57、吴中如院士
吴中如(1939~),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宜兴人。1958年9月-1963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学生;1963年8月-1969年10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技术员;1969年11月-1974年6月,河南新乡地区水电局技术员;1974年7月-1978年12月,江苏省徐州电厂指挥部工程师;1979年月1月-至今,河海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1988年1月-1988年9月,葡萄牙国立土木工程研究院高级访问学者。奖获情况:
佛子岭连拱坝原型结构性态分析 1988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混凝土坝变形观测量的数学模型研究及其应用-安全监测与预报 1988年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控理论及其应用 1992年国家教委(甲类)科技进步三等奖 龙羊峡大坝安全监测及反馈 1992年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丹江口水利枢纽混凝土坝原型工作性态分析和反分析 1993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高坝安全监测技术及反馈 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高坝安全监测、监控标准和反馈分析 1997年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荣誉称号:
1989年水利部授予特等劳动模范称号
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92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主要创新和贡献:
1、变形监控指标
在国内外首先提出结合实测资料,用小概率法、粘弹性和粘弹塑性理论和方法拟定变形监控指标。
2、大坝安全综合评价专家系统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现代计算机的先进软硬件,实现综合调用―一机四库‖(综合推理机、知识库、数据库、方法库、图库),对大坝安全进行全过程的综合分析、评价和辅助决策等。
3、监控模型体系
包括完善统计模型,提出和建立了确定性模型和混合模型以及基于混沌理论、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等的监控数学预报模型。
4、反分析理论和方法
结合实测资料及理论分析,反演变形、热力学、断裂、徐变和渗流等物理力学参数,校准有限元模型和边界条件,为结构、渗流分析提供校准的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和参数。
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佛子岭水库、丹江口水电站、龙羊峡水电站等部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近四亿元。
指导研究生:
指导和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18名
58、项海帆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12月生于上海。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1958年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兼任国内外学术团体或组织的职务十余个。主要有国家建设部、教育部、交通部及铁道部的科技委委员,上海市建委科技委副主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风工程学会首席顾问。2001年当选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副主席。
项海帆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桥梁与结构专家,长期从事桥梁结构振动与稳定、桥梁抗风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奠基者与开拓者。在大跨度桥梁风致振动及其控制理论、拱桥与斜拉桥抗震分析、大跨度桥梁施工控制方法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理论研究成果。他积极倡导中国大桥的自主建设,为我国的桥梁建设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确立了我国桥梁抗风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近十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和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以及重大工程科研项目 40 多项。主持完成了国内绝大部分大跨桥梁的抗风研究,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奖项 13 项。由他连任两届主任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在 1997 年及 2003 年两次评估都取得 了优异的成绩。作为杰出的学科带头人,项海帆院士将同济大学桥
梁工程学科带入全国重点学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学科。
谢鉴衡
谢鉴衡(1925.01.03--)河流泥沙工程学家。湖北省洪湖市人。195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水利科学研究所河流泥沙工程专业副博士学位。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60年代研究制定了裁弯取直水力计算及河床变形计算方法,为下荆江中洲子及上车湾裁弯工程的设计奠定了基础。70年代主持宜昌工地葛洲坝坝区悬沙模型试验,落实了―静水过船,动水冲沙‖的科学设想,为成功解决葛洲坝工程引航道泥沙淤积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80年代以来参与组织领导了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工作,在揭示变动回水区泥沙淤积对航运的影响及研究其治理措施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长期研究黄河泥沙问题,对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演变,纵剖面形态变化和河床抬升的物理机制及治理途径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秀敏
杨秀敏(1942.6.5--)防护工程专家。河北省青县人。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四研究设计所高级工程师。在触地爆炸效应的研究过程中,最先完成了爆炸成坑和地冲击波传播的数值模拟。将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应用到防护工程的论证实践中,对防护工程的防护原则、防护标准、防护效益等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若干提高指挥工程战时生存能力的重要建议。建立了预测城市灾害的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软件,在几十个城市的人防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应用。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四部。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出生日期: 学科: 工作单位: 采访录像:
1937-03-28 00:00:00 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
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
简 介: 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上海市金山县人。1937年3月28日出生。1962年上海同济大学毕业。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研究施工技术,针对“高、大、深、重、新”不同形象形成了不同的施工技术体系。提出了广泛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升板机提模提脚手体系。实现350米高度自升式模板工艺;提出了上海软土地基中分地区、级别的支护原则,实现了20米深坑复合支护技术及10米深坑无支撑支护技术;完善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管理,实现240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浇灌;提出了商品泵送混凝土双掺技术与级配优化技术路线,实现350米高度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顶;提出了大型构件组合吊装、整体提升及现场工业化技术路线,实现高空特重构件简化施工。取得了10余项科研成果。199
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严恺(1912年8月10—),出生于北京。水利学家和海岸工程学家。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年又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
严恺,福建闽侯人。其父严文炳在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任数学教授。严恺幼年时父母双去,由二哥扶养,在北京上小学未完,转到浙江宁波继续读小学。在宁波读完小学后,先后就读于宁波的四明中学、浙江省立第四中学(今宁波中学)。他在二哥的鼓励和支持下,初中没有毕业就考高中,高中没毕业,又考大学。就这样,在他17岁那年,即1929年考上了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在大学期间,开始时有些吃力,经过努力,很快就赶上了。四年成绩不断上升,到毕业那年,已跃居年级的榜首。
毕业后,严恺先去沪宁、沪杭甬铁路局当实习员,不久就转到湖北省会工程处任工程员。在那里,他参加了城市建设工作,其中包括下水道规划设计、道路和码头建设以及城市访汛工作。他为当地设计了一座结构型式新颖的钢筋混凝土钢架桥,这种结构是国内首次采用。
1935年夏,适逢中央研究院要选拔一名土木工程方面的技术人员到荷兰公费留学(当时荷兰在水利和海港建设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的考试成绩优异,深得中央研究院总干事丁文江先生的赏识,中选。不久赴荷兰,在代尔夫特科技大学攻读水利工程和海岸工程。严恺学习勤奋刻苦,深得学校赞赏。根据他在唐山工学院的优秀学习成绩和在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分级测验的结果,被学校免去两年的预备阶段和两年候选阶段的学习,直接进入工程师阶段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还到代尔夫特水力试验所工作过,多次去工程现场实习,获得了丰富的实际知识与工程经验。经过两年多的刻苦学习,1938年7月,通过了工程师考试,获荷兰土木工程师学位。
严恺在大学时已通晓英语,到荷兰三个月就能听和记教师用荷兰语讲述的课程。1936年,他利用暑假在柏林大学学习德语,两个月就同时读完了初级和中级班,并以优异成绩通过最后考试。中级班考了第一名,初级班名列第二。1938年10月,离欧回国前,他在法国逗留了一个月,学习法语,掌握了阅读科技资料和简单会话的能力。这些都给他后来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1938年11月,他从欧洲回到了水深火热的祖国,在云南省农田水利贷款委员会任工程师,从事当地农田水利建设。在云南一年多时间里,他跑遍了云南省,几乎对所有可供开发的工程项
目进行了现场勘查。云南省弥勒县的竹园坝引水灌溉工程是他从事的第一项灌溉工程建设,为当地农业带来很大利益。
1940年初,严恺离开了云南省,到重庆,受聘为因抗战内迁的中央大学水利系教授,接着又被行政院水利委员会聘为水利讲座。他在那里度过了几年教书生涯。由于他对蒋介石兼任校长不满,一怒之下,放弃了月薪600元法币的中央大学讲座位置,于1943年10月离开重庆,到西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技正兼设计主任,参加治理黄河工作。他在一年半时间内负责完成了“宝鸡峡水电站”、“渭河治理”、“黄河下游治理”等重要规划设计项目。1945年3月,他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宁夏工程总队总队长,率领近百名工程技术人员对宁夏地区黄河流域进行综合的地形测量和水文测验,提出整个灌区的改建和发展规划,编制了《宁夏河东河西两区灌溉工程计划纲要》。1946年10月,他又回到黄河水利委员会担任研究室主任,研究根治黄河的综合计划,想为黄河治本问题作些探索和研究工作,同时还兼任河南大学水利系主任、教授。1948年2月,他转到上海,被聘为交通大学水利系教授,同时由上海市公用局聘为海港讲座。此外,还担任过上海港规划和钱塘江口治理的顾问工作,在钱塘江他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斜坡式海塘,突破传统的直墙式钱塘江海塘,抗涌潮效果良好,至今屹立于杭州湾北岸。1952年,他到南京,负责筹建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工作。他一抓师资队伍建设;二抓新校址建设;三抓校风建设。他历任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教授、校长、名誉校长。他还长期担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所(后改研究院)所长、名誉院长,扩大、创建了河道港口、土工、材料结构等新研究室(后改研究所),该所承担和完成了国家、部门、地方大量重要研究任务,包括很多攻关项目和关键课题,为国家的工程建设和学科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1955年他曾兼任过一年江苏水利厅厅长。
严恺是一位热忱的教育家,他从事教育工作60年,为国家培养了众多水利科技人才。河海大学是全国第一个海岸工程学科博士点,严恺也是这门学科全国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他常常把培养研究生的工作同科研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使培养人才和学科发展相互促进。
几十年来,严恺一直致力于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和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包括海岸防护、河口整治与海港建设。他从事河流和海岸泥沙问题的研究,在细颗粒泥沙运动机理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他开创了我国淤泥质海岸研究事业,为建立海岸动力学、海岸动力地貌学打下了基础。他在研究天津塘沽新港回淤难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天津新港回淤问题”一文中,阐明了泥沙来源和泥沙输移、沉降规律,找到了减少回淤的主要措施,为新港的扩建打下基础,在工程上和经济上都很有价值。这篇论文总结了典型的淤泥质潮滩上港口泥沙淤积问题。天津塘沽新港是世界上水域面积最大的人工港,建在坡度小于千分之一的平坦潮滩上,泥沙颗粒很细,中值粒径为5微米,潮汐和波浪都较强,港口每年淤积500万立方米以上。港口回淤的泥沙需依靠疏浚来清除,才能维护其功能。泥沙主要来之外海浅滩,是由黄河口输送来的泥沙多年塑造而成。但是,港口南侧海河口每年有600万立方米泥沙入海并堆积在浅滩上,成为泥沙的重要来源。北方蓟运河、滦河的泥沙影响不大。浅滩泥沙由波浪掀起后被涨潮流带入港内,大部分泥沙集中回淤在港池与航道内。严恺认为,回淤泥沙与港口纳潮量密切相关,减淤的主要措施是尽量减少港口内多余的水域面积,堵住北防波堤缺口,修复南、北防波堤合理断面,以及提高疏浚效率等,还应考虑延伸防波堤。此项研究成果为新港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证明淤泥质岸滩仍可兴建深水港,这对国内外建港都有指导意义。到2000年,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已超过9500万吨,成为全国第二大港。
他还主持过长江口的治理工作,并取得了进展。他两次率领工作组到广东省,为珠江三角洲的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报告。他参加解决葛洲坝水利枢纽工作的复杂科技问题以及三峡工程的研究论证工作。1973年,他率领中国赴美水利考察组,实地查看了田纳西河及其他诸河流域治理工程,并参观了几个大学与研究单位。这次考察了解到美国近百年来水坝建设以及船闸的设计和其他一些水利方面的经验,对解决葛洲坝工程中发生的问题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直到此项水利枢纽建成,他始终担任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顾问。
严恺长期参加三峡工程研究的咨询、顾问工作。由于三峡工程事关重大,1986年,国务院要求原水利电力部广泛组织各方面的专家从事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的重新论证工作。严恺担任泥沙专家组顾问和生态环境专家组副组长。作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受论证领导小组委托,在1988年8月,他主持了长江三峡工程“对中游平原湖区影响”、“对河口影响”座谈会和长江三峡以上地区“历年来沙变化趋势”讨论会,对许多问题取得一致认识,使有些问题又深化一步,同时也明确了今后需研究的问题。这些都为这项宏伟工程的最后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0—1988年,他一直担任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兼科技组组长,提出了长江口南支北槽125米出海深水航道的整治方案。这项工程已于1998年正式开工。80年代他还担任全国海岸带及海涂资源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兼技术指导组组长,这是一次包括气象、水文、海水化学、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林业、生物、环境、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专业)的综合性普查,经过7年多才完成。他负责制订“调查简明规程”,具体指导十多个专业组和各省、市、区的调查工作,走遍了沿海所有市县,主持审查了10省、市、区综合调查报告和主编全国综合调查报告,并于1990年12月通过评审。这项成果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上述工作外,他还参加了淮河治理、金沙江现场勘察与开发规划;指导珠江三角洲规划、西江航运规划、闽江流域规划;并对长江南京河段浦口岸坡坍塌防护工程、福建遭台风严重破坏的海堤修复工程等,提出重要的咨询意见。他在水利和海洋科技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多次参加全国科学发展规划和水利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
由于严恺在中国水利界和海岸工程界的威望,他被选为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今为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今为名誉理事长),中国大坝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第三、四届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1995年他被国际水利研究协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1996年获首届工程科技奖。1997年又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他还
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于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十一次代表大会代表。
在几十年工作中,严恺始终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特别是在学校工作中诲人不倦。他为河海大学提出了16字的校训:―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这也是他的座右铭。
曾庆元,男,汉族。1925年出生,江西省泰和县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南昌大学,1956年清华大学土木钢结构研究生毕业。
曾庆元教授长期从事桥梁结构振动与稳定的教学和研究。创立了一套崭新的列车一 桥梁时变系统横向振动分析理论,其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出了大跨度斜拉桥局部与整体相关屈曲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及刚构架、系杆拱桥、板桁组合结构桥梁的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列车-轨道时变系统横向振动分析理论及高速无缝线路轨道结构横向动力稳定性分析理论。他提出的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是对动力学理论的重大改进及对Hamilton变分原理的重要补充;提出的形成系统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是对结构矩阵分析的本质变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先后获詹天佑成就奖,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多次获省、部级奖励。
曾庆元教授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杰教授,男,汉族,1938年2月26日生,辽宁省本溪市人。中共党员。
1962年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1985年获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87年荣立吉林省头等功,1993年获国家特殊津贴,1994年评为吉林省设计大师,1996年评为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先进个人,1997年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历任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现任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院名誉院长、特聘总工、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建设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果:在“八五”期间完成了《生物固锰除锰技术研究》,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生物除锰机制,纠正了传统的理论误区,解决了半个多世纪来地下水除锰难题,确立了生物除锰技术,改变了众多水厂只能除铁不能除锰的现状,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跃居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研究
获省级科技一等奖;
主持创建了国内首座污水再生水厂,被评为“八五”全国优秀示范工程,并获建设部1996科技进步一等奖,开创了我国城市污水回用事业,并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开发了无氧-好氧活性污泥除磷技术,在A/O二级处理中去除COD的同时完成P的去除,而且污泥不膨胀,管理方便,出水水质良好,有代替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的必然趋势。用此法将大连开发区6万m3/d污水厂,在没增加投
资的情况下,改造成10万m3/d。此外,在低温低浊湖泊水净化,低温生化等工程技术方面主持开发了气浮、浮沉等水库湖泊水净化澄清新技术技术,有广泛的工程实践,均取得较好效果。
主持和完成国内多座城市重大给排水工程设计数十项,推动了寒冷地区给排水工程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多篇;主编《给水排水快速设计手册(2)排水工程》、《水工业工程设计手册水工业设备》、《给排水工程系统节能手册》;译审《新活性污泥法》等多部著作。
张锦秋,女,教授级高级建筑师,1936年10月生于四川成都。1954—1960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1962—1964被选为清华大学建筑系建筑历史和理论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1966年至今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从事建筑设计。其间,主持设计了许多有影响的工程项目。由于张锦秋的早期研究课题是与绘画、文学交融的中国古典园林,她所处的创作环境是有三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古都西安,多年来,她的设计思想始终坚持探索建筑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其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并注重将规划、建筑、园林溶为一体。
张锦秋的建筑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在清华大学是学习研究阶段,《颐和园后山西区的园林原状及造景经验》为代表作;在设计院工作进入建筑创作阶段,西安大雁塔景区的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群贤庄小区,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工程设计奖,建筑学会创作奖,被誉为―新唐风‖;此后她将建筑创作的领域扩展到城市设计:西安钟鼓楼广场(建设部优秀规划奖)、陕西省图书馆和美术馆群体建筑(陕西省、建设部及国家优秀设计奖)、已竣工的黄帝陵祭祀大殿及大唐芙蓉园为其代表作,由于工程项目不同的性质和环境,建筑创作的探索呈多元化。
鉴于张锦秋的学术贡献,1991年获首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称号、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1996年被母校清华大学聘为双聘教授,1999年和2004年当选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2001年-2005年担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2001年获首届―梁思成建筑奖‖。2004年获西安市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张蔚榛,出生于1923年10月,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农田水利工程教授。水利工程专家。1945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1955年8月在前苏联科学院获农田水利副博士学位,现任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教授,农水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水利部技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水利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应用渗流理论、饱和非饱和土壤水运动和溶质运移理论解决农田排灌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中取得了大量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推进水利学科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水利学科学术带头人之一。1981年成为我国农田水利学科第一个博士生导师,1997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在明
1942年7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中国工程院院士,勘察设计大师,教授、博导,我国著名的岩土工程专家,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我校双聘院士。196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
2003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在明院士长期从事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专业第一线的生产和研究工作,领导完成国家大剧
院、奥运会国家体育场等一大批重大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策划、实施与审定,领导和主持了全国和北京行业性技术发展要点的制定。此外,张院士还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学会土动力学会副理事长,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岩土工程学报》、《岩土
工程界》编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张在明院士非常注重理论研究,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余篇。由于他对我国以及北京市工程勘察和岩土工程事业的特殊贡献,曾获得中国工程勘察大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国内一流专家,首都劳动奖章称号或奖励。他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工程多次获得国家级、部市级奖励。
主要研究方向:
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土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分析、地下水渗流理论与工程应用、浅基础与深基础的分析理论与方法等。联系方式: 电 话:010-63964323 E-mail: bgizzm@vip.sina.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羊坊店路15号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100038 赵国藩(1924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西汾阳。土木建筑结构工程学家。1997年当选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赵国藩13岁小学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父亲从军,家乡沦陷。1938年春,他随母亲跋山涉水,辗转逃难,在西安市郊区的农村读完中学。1945年夏,由在四川全济煤矿做技术员的舅舅资助路费,来到重庆。一个月间先后考取了5所大学,最后选择了临时迁到重庆的上海交
通大学土木系,开始了大学生活。
1945年抗战胜利,第二年春,他随校迁回上海。大学生活期间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赵国藩照样刻苦学习。当时上海交大好多著名教授为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授课。著名的力学专家徐芝纶教授讲授“应用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结构学”一系列土木系主干课程,并亲自指导赵国藩将“结构学”听课心得写成论文,帮他逐字逐句修改,推荐刊登在当时的油印刊物《交大土木》上。这一切给赵国藩影响非常大。
1949年,赵国藩于上海交大土木系结构工程专业毕业,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学习。1949年9月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不久调入兰州大学水利系任助教。1950年8月赵国藩调入大连工学院任助教,边工作边学习,曾聆听著名力学专家钱令希教授、桥梁专家陆文发教授开设的“弹性力学”、“桥梁工程”等课程,突击学习了俄文,翻译了当时教学急需的苏联教材和参考书,同
时也学习了苏联学派的专业知识。
抗美援朝时,赵国藩被借调到吉林省公主岭810国防修建委员会任工程师,获吉林省一等模
范干部奖章。
1952年,赵国藩开始担任大连工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的讲课任务。1954年后历任讲师、教授(越级晋升)、结构工程博士生导师,并作为访问教授到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短期工作。1984年至今,他陆续被上海交大、浙江大学、武汉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郑州工业大学、西安公路交大、武汉水利电力大学等25所院校聘为兼职教授、顾问或名誉教授。赵国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在国内系统介绍了极限状态设计理论,60年代在国内首次提出用一次二阶矩法计算安全系数。他在出版的专著《工程结构可靠度》一书中提出可靠度实用计算法及荷载、抗力统计模式,在学术界颇具影响,发行1万多册,被其他学术刊物引用上百次,为我国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的编制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90年代,赵国藩专题组进一步提出了考虑变量相关性的广义随机空间内的可靠度分析法和精度较高的二次二阶矩法、四阶矩法、体系可靠度分析法、以及模糊数学分析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等研究成果。赵国藩系统地研究了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无粘结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机理,为我国规范提出了裂缝控制计算方法。他运用断裂力学理论,用激光散斑法测定混凝土的裂缝特征,提出了混凝土断裂韧度的概率分布模型和混凝土构件裂缝失稳扩展计算方法。他在混凝土静、动力学研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研究、高强混凝土抗震设计研究等方面都有学术建树。
第三篇: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院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外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
(一).普通外科学(4人)1.陈肇隆
陈肇隆(1950.9.29-)肝脏移植及肝脏外科专家。生于台湾省高雄市。1976年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现任高雄长庚纪念医院院长、长庚大学外科教授。
陈肇隆教授是台湾肝脏移植的开拓者,1984年完成台湾首例肝脏移植手术,是亚洲首例手术成功并长期存活的肝脏移植,并率先采用脑死亡定义,促成台湾在1987年达成亚洲第一个脑死亡器官移植立法。二十余年来陆续完成台湾首例儿童活体肝脏移植、亚洲首例一肝两受的劈离式肝脏移植、全球首例未输血活体肝脏移植、台湾首例成人活体肝脏移植、华人首例活体双肝移植。
陈教授对活体肝脏移植的技术与策略发展出多项创新与改良并获得领先世界水平的成绩。同时进行相关之基础研究,带动相关医疗科技之发展,于1996年获台湾行政院杰出科技荣誉奖,对增进全民健康、提升医疗水平有卓越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99篇,SCI收录253篇,获邀在国际学术会议演讲肝脏移植102场。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范上达
范上达(1952.2.5-)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专家。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潮阳县人。200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获科学博士学位。现任肝移植及肝胆胰外科主任。
范上达教授为四间外科学院院士,并持有四个博士学位。他的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医学期刊,文章迄今已累计506篇,记录了他对肝脏移植及亚洲常见病症之深入临床研究。这些病症包括肝细胞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內结石及急性胆胰腺炎。范教授入选I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全球临床医学科学家前0.064%之列。2001年,他获香港大学颁发卓越研究成就奖。2005年,他带领肝脏移植组荣获中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范教授现任香港玛丽医院肝胆胰外科部和肝脏移植部主管。1991年,他施行了香港首例成功的肝脏移植手术。直至目前,肝脏移植组于玛丽医院已完成468例肝脏移植手术,过去四年连续252例病人的总存活率维持在92.5% 的水平。这些病例中,224例为成人右叶活体肝移植,乃范教授于1996年为解决成人器官短缺问题而设计的术式。該手术突破了活体供肝的体积限制,已被世界多个移植中心广泛采用,惠及无数肝病患者。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黄志强
黄志强(1922.11-)普通外科学专家。广东省新会市人。1944 年毕业于前中正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外、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在国际上首先系统论述了我国常见疑难病症 “ 肝胆管结石病 ”, 拓展了肝胆科学领域;首创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 , 提出并完善了肝门胆管切形、重建、扩大修复等几十项高难度手术;首先开展我国胆石症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研究。其大量成果不仅改善了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现状 ,且影响提高了损伤性胆道狭窄、肝门部胆管癌等其它肝胆疾病的诊治水平, 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 点的肝胆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系统 , 特别是肝门部胆道外科的一系列独创性的诊治原则与外科技术 , 居世界领先水平。发表论文22O 余篇 , 编著学术专著 13 部。
1997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黎介寿
黎介寿(1924.10.11-)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湖南省浏阳市人。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经长期探索与大量动物实验,攻克肠移植技术难关,在防治感染与促进功能恢复、排斥反应的监控等方面创造了新技术、新经验,成功地进行了亚洲首例全小肠移植与首例肝肠联合移植,使我国成为当时国际上8个能开展肠移植的国家之一。独创一系列国际最好水平的肠外瘘治疗原则与方法,推广全国。在国内率先研究临床营养支持,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在我国积极推广,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水平,影响深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项,发表论文362篇,主编专著7部。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二).骨科学(7人)1.戴尅戎
戴尅戎(1934.6.13-)骨外科学和骨科生物力学专家。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5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1983年于美国Mayo Clinic任客座研究员。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及骨科主任,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九院临床医学院院长、终身教授、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和骨关节研究中心主任,任多个国际学术组织会长、副会长。
在国际上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制品用于人体内部。在步态和人体平衡功能定量评定、内固定的应力遮挡效应、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关节的基础研究与定制型人工关节、干细胞移植与基因治疗促进骨再生等方面获创新性成果,因而获国家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部、市级一、二、三等奖27项,发明专利6项。发表论文399篇(第一作者102篇),主编、参编专著33本。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付小兵 付小兵(1960.08.14-),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专家。四川省资阳市。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马德里大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解放军总医院基础所所长兼第一附属医院全军创伤修复重点实验室主任,创伤外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等国内六所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创伤和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主要领域涉及生长因子生物学、干细胞生物学以及皮肤和内脏损伤后的组织修复与再生等。解决了干细胞诱导分化与皮肤汗腺再生,生长因子调控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其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创伤救治成功率和研发出用于创面治疗的基因工程国家一类新药有重要作用。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主编《再生医学-原理与实践》等专著7部,在Lancet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求是”杰出青年奖、工程院“光华青年奖”以及政府特殊津贴等。2008年被国际创伤愈合联盟授予“国际创伤修复研究杰出成就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葛宝丰
葛宝丰(1922.12.26-),专业为骨外科学,河北省乐亭县人。1945年毕业于国力中正医学院。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研究所所长、博士后研究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事骨科专业50余年,早在50年代初即在国内开展了带血循环的骨移植,引进了髓管内穿针内固定术。对四肢和脊柱骨折,自发生机制、内外固定、促进骨愈合以至合并症的预防进行了系列研究,发明创造20余项。1989年首先将异种骨形成蛋白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确定了其单独应用的成骨性能。2004年在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中,确定了西北地区居民骨密度峰值,澄清了藏民的峰值骨量。先后获国家发明、进步奖和部队省级二等奖以上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共千万余言。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顾玉东
顾玉东(1937.10.19-)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山东省章邱人。1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70年代首创膈神经位移,83年创用多组神经位移,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优良率达84.6%,1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创对无法利用多组神经位移的病例健侧颈7移位,获1993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设计的“二套血供的手术方法”使我国首创的足趾移植术保持国际领先地位,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73年起应用皮瓣修复肢体创面,先后首创小腿外侧皮瓣,静脉干动脉化皮瓣,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组织移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5.卢世璧
卢世璧(1930.7.8-)骨科专家。湖北省宜昌市人。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教授。在国内首先开展了人工关节的系列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了周围神经伤系列研究。国内首先开展了火器性周围神经伤的自体神经移植并取得良好疗效。首先应用硅胶管套接的方法,证明运动及感觉神经、同名神经、神经与靶器官之间存在明显的趋化现象。首创脊髓后根切断对不同方法修复神经后,神经错接率的定量观察。首先开展了脱细胞异体神经移植的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取得良好效果,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第一个研制成功国产CPM机。首先采用微波热疗治疗骨肿瘤。首先提出并实验证明钢板内固定时骨内预应力是早期引起钢板内固定后的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首先利用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进行长骨再生实验研究;国内最先建立冷冻干燥骨库。先后获得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奖励16项,发表论文169篇,主编专著3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邱贵兴
邱贵兴(1942.3.13-),骨科学家,江苏无锡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82年获协和医大骨科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及国际脊柱畸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等。长期从事骨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尤在脊柱侧凸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提出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分型-“协和分型”;研制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内固定系统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5项。发表论著376篇,主编《骨科手术学》等专著17部,副主编、编委17部,主译8部。
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7.王澍寰
王澍寰(1924.12.12-)手外科专家。北京市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名誉院长,是我国手外科专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手外科领域中,最早、最系统地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一系列临床研究,并形成特色。1958年创建我国第一个手外科,设计和改进多种治疗和手术方法。1978年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手外科学》。1963年在国内最早开展直径1.0mm的显微血管外科实验研究,获得临床断指再植初步成功,填补空白。1987年发明大网膜轴型皮瓣。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12部,参加译著6部。先后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1999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进步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盛志勇
盛志勇(1920.7.1-)主要从事创伤、烧伤外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数十年,为我国创、烧伤专业开创者之一。一级教授、主任医师。浙江德清人,1942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四临床部专家组组长、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烧伤外科学会主委、中华创伤外科学会常委、解放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中华烧伤杂志名誉主编、解放军医学杂志主编、中华创伤杂志名誉主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副主编、国际烧伤学会资深委员及Burns杂志编委。美国科学促进学会和国际外科学会会员、美国创伤学会、加拿大创伤学会和以色列烧伤学会荣誉会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3项、其它奖24项。主编和撰写专著27部,发表学术论文880余篇,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总后勤部授予“一代名师”,1999年获何梁何利进步奖。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2次。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张涤生
张涤生(1916.6.12-)整复外科、显微外科及颅面外科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41年毕业于南京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第十届国际显微外科学会会议主席(1989),第三届世界美容外科学术会议主席(2002),第三届亚太颅面外科会议主席(2003)等,是中国整复外科创始人之一及开拓者。20世纪60年代在国内首先开展显微外科动物实验;创制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的烘疗机;并在70年代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国内外首创前臂皮瓣一期再造阴茎手术,距趾关节移植重建颞颌关节强直等手术;在国内首先开展游离肠段移植再造食管,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颅骨暴露坏死等手术,并开展颅面畸形外科,胸骨裂心脏外露等首创性手术。先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项25项。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王正国
王正国(1935.12.12~)野战外科专家。出生于福建漳州,祖籍安徽合肥。1956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研究员。1970年开始冲击伤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较系统阐明冲击波致伤机制和防治措施,达国际先进水平,获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0年代末,开展创伤弹道学研究,提出高速投射物致伤机制及防治原则,具有重大军事效益。80年代率先开展交通事故伤研究,主持建立了国际先进的大型撞击伤实验室,为推动我国交通医学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何梁何利基金医学科学技术奖;美国迪贝克国际军医奖;陈嘉庚医学科学奖;国际交通医学重大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主编专著20余部,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10余篇,培养博士生50余名。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三).泌尿外科学 1.吴阶平
吴阶平(1917.1.22-),生于江苏常州。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会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欧美同学会会长。现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欧美同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华医学会名誉会长,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终身名誉院长,首都医科大学终身名誉校长,南京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名誉校长,美国医师学院荣誉院士,比利时皇家医学科学院国外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名誉院士,香港外科医师学院院士 , 国际外科学会荣誉会员等。
1937 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42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7-1948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199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
作为中国泌尿外科开拓者之一,在泌尿外科,男性计划生育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对“肾结核对侧肾积水”的研究可使一些过去认为无法挽救的肾结核患者得以恢复,并在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得到了证实。确立了肾上腺髓质增生为一独立疾病,为国际上所承认。对肾切除后留存肾代偿性增长的研究,纠正了长期存在的一种不全面的认识。与同道合作把输精管结扎术发展为输精管绝育法,在国际上受到重视。从事医学教育工作60年,共发表医学论文150篇,编著医学书籍21部;其中13部为主编。获得全国性科学技术奖7次。获首届人口科技研究奖,北京医科大学首届伯乐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进步奖,巴黎红宝石奖,巳黎红宝石最高奖,日本松下泌尿医学奖等。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张心湜
张心湜(1942.6.26-)泌尿外科专家。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原籍河北省石家庄市。1967年毕业于国防医学院,获学士学位。曾任台北荣民总医院外科部主任、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院长、校长、台湾振兴医院院长、台湾泌尿科医学会理事长、国际外科学会副主席及台湾总会主席。现任台湾阳明大学终生荣誉教授、台北荣民总医院医疗顾问、台湾润泰集团医疗事业体系执行长、台湾卫生研究院董事会董事。发明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手术计算器监控装置,获多国发明专利及台湾科技最高奖,专利金全数捐出,成立泌尿科研究发展基金,奖掖后学。成立台湾第一个“泌尿外科培训班”及“外科肿瘤医师培训中心”。从事医学教育三十余年,并持续第一线临床医疗及教学工作,经验丰富,深受病患爱戴。发表论文204篇(含SCI 93篇),书籍22本,担任各医学杂志主编、世界影视泌尿学及国际外科学会世界大会主席。1990年起为促进两岸医学发展,从事下列交流工作:每年赴大陆颁发奖助学金,举办研讨会,安排两岸医科大学师生互访,安排大陆医师来台观摩、研究,捐赠大陆医学院及医院先进设备、医学期刊及录象带,担任北大泌尿科培训学院荣誉院长及专家培训委员。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郭应禄
郭应禄(1930.5.4-)我国泌尿外科和男科学新一代学科带头人。主编著作25 部,论文 300 余篇,成果20余项。82 年主持研制国内 ESWL 样机,84年用于临床治疗肾结石,87年首创俯卧位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国内 ESWL领域的开拓者。80 年代率先开展经尿道手术、输尿管镜、经皮肾镜和腹腔镜的微创手术,91 年主编第一部《腔内泌尿外科学》,为我国这一领域的奠基人。80年代主编第一部肾移植专著《肾移植》,95年提出腔内热疗3个温度段的观点,澄清了国际上模糊概念。91 年创建腔内泌尿外科和 ESWL 学组,95 年创建中华医学会男科学会,同年组建北京大学泌尿外科医师培训学院,1997年和2002年相继启动“人才工程”和“将才工程”。2005 年创建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为我国泌尿外科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四)神经外科学 1.王忠诚
王忠诚(1925.12.20-)神经外科专家。山东省烟台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50年代,在我国开展脑血管造影新技术,提高了颅内病变的确诊率,1965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推动了我国神经外科的发展。70年代,在国内开展了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脑血管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巨大动脉瘤及多发动脉瘤的手术切除、脑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等方面,都有新建树。80年代以来,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了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这两项治疗从病例数量,手术方法及所得结果诸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周良辅
周良辅(1941.7.27-)神经外科教授、博士导师、医学家。福建省古田县人。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1985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院神经外科Fellow。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复旦大学华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神经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WHO神经科学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华山神外(集团)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九、十、十一届委员。我国显微神经外科、颅底外科和微侵袭神经外科主要开拓者之一。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85,1995)和二等奖(2009)以及省部级一等奖8次。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40篇,SCI收录50篇。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五)其它外科学 1.邱蔚六
邱蔚六(1932.10.13-)口腔颌面外科专家。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1955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抗癌协会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第九人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口腔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医教研工作。主攻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颌面部畸形与缺损的整复及颞下颌关节外科。在国内率先开展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首次提出全额隧道皮瓣一次转移立即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获得成功。70年代末率先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整复畸形与缺损。倡导口腔癌的综合序列治疗,使生存率与生存质量都获得明显进步。创造性地提出经颞下颌关节镜滑膜下硬化疗法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及关节紊乱病及颞下颌关节强直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外科治疗。1980年以来共获国家发明奖2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23项和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内外发表论文300余篇。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等教科书及参考书12本。主编《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并为《Chinese J Dental Research》副主编,以及国际杂志《Oral Oncology》编委。先后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32名,硕士研究生25名,博士后出站5名。曾获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以及首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汤钊猷
汤钊猷(1930.12.26-)肿瘤外科专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54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教授。曾任国际抗癌联盟理事。60年代末从事肝癌研究,特别在肝癌临床诊治和相关基础方面成就显著。最早对小肝癌进行了系统研究,使小肝癌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达到60~70%,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病人,其5年生存率可达68.4%,这些重大成果使肝癌“不治之症”可望向“可治之症”转化,使我国肝癌临床诊治水平长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亚临床肝癌”概念和理论的建立,被国际权威称为“是人类认识和治疗肝癌的巨大进展”。主编肝癌、肿瘤专著8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张金哲
张金哲(1920.9.25-)小儿外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46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儿童医院小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我国小儿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在我国小儿外科界享有很高的声望。首先发现了当时死亡率最高的新生儿皮下感染,并命名为“婴儿皮下坏疽”,使该病得到有效控制;50-80年代在以创伤、感染、急腹症为主的小儿外科急症的诊断、治疗,及肛肠外科与胆道外科方面手术设计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为我国小儿外科迅速发展并在国际上享有特殊地位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国际小儿外科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获得者。发表论文150篇,著书20余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朱晓东
朱晓东(1932.9.21-)心血管外科专家。河南省开封市人。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65年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主任医师,曾任阜外医院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主要科技成就与贡献包括:1)40余年心脏病外科临床实践,全面开展各类心脏与大血管手术并参与建设全国心脏外科技术协作网;2)早期从事心导管检查与血流动力学研究;3)从事人工心脏瓣膜与心室辅助装置的研究。代表性成果为生物心脏瓣膜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并获得国家发明奖。2004年与2005年任世界心胸外科医生协会第14届与15届国际会议主席。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内科学院士名单
(来源于:中国工程院网址)
1.钟南山
钟南山(1936.10.20-)内科呼吸专家。福建省厦门市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首次证实并完善“隐匿型哮喘”的概念,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创制“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COPD病人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在2000年我国SARS疫情中,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学,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国际上最高的存活率(96.2%)。并获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被聘为撰写联合国《哮喘防治全球战略》文件的中国代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翁心植
翁心植(1919.5.10-)内科学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45年毕业于成都华西协合大学获博士学位。北京朝阳医院名誉院长、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在普通内科、寄生虫病、心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病诸领域均有创造性贡献。40年代,发现和诊断了国内首例高雪病;50年代,致力研究吸虫病,创建用于诊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的简制抗原方法;60年代,在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损害,并提出结核自家免疫是发病的原因之一;70年代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率先将肝素用于肺心病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创建呼吸重症监护室,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达到国际水平;在国内最早开始控烟运动并取得显著成效,获世界卫生组织金质奖章。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9部。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进步医药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3.陈灏珠
陈灏珠(1924.11.6-)内科心血管病专家。广东省新会人。1949年毕业于前国立中正医学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在内科领域特别是心血管病的临床方面造诣很深,率先作冠状动脉造影和腔内超声检查;率先用电起搏和电复律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达国际先进;率先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并阐明其原理。在国内外首先应用超大剂量异丙肾上腺素救治奎尼丁引起的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成功。为国家重点学科和上海市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对我国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等一等奖8项。发表论文358篇,主编专著11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4.高润霖
高润霖(1941.5.4-)心血管病学专家。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所)长。现任该院心内科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于1986年始在国内较早开展了经皮冠状动脉腔的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及其他介入治疗新技术,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先驱者之一。在国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心原性休克的急诊PTCA,使病死率明显降低,达国际先进水平。他积极促进国内及国际间学术交流,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普及、推广及规范化并扩大我国在国际介入学界的影响做出贡献。他参与领导的“心血管病介入性治疗技术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致力于介入治疗再狭窄机制及预防的实验研究,在冠心病临床、心绞痛病理生理和治疗及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等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先后发表论文250余篇。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4年起担任工程院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
5.张运
张 运(1952.9.28-)内科学心血管病学专家。出生于山东省聊城县,1985年获挪威奥斯陆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山东大学医学院院长、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主要从事动脉粥样硬化和心力衰竭的研究,在国际上较早开展了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等多项新技术,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和计划课题20余项,在国际杂志发表论文70余篇,中华系列杂志200余篇,国家级杂志200余篇,被《SCI》收录30余篇,被国内外杂志和专著引用1500余次,主编和参编专著23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8项,十大成果奖1项,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奖励20余项;多次应邀赴国外讲学和主持国际会议。已指导博士后3人,博士生35人和硕士生25人。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樊代明
樊代明(1953.11.7-)消化内科专家。重庆市人。1989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肿瘤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主任。发现4种新的胃癌抗原,克隆成功为其编码的2个新基因;研制成功10种胃癌单抗;首创胃癌血清免疫PCR诊断技术并获国家专利和国家新药证书,使血清诊断胃癌阳性率从45%提高到70%以上,并可检出部分早期胃癌;在胃癌耐药细胞上发现新的耐药分子及其编码基因。先后主持国际合作项目及国家863、973、国家攻关、国科金重点项目等所属12个国家级课题,是国家首批优秀中青年人才专项基金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获得者。发表论文181篇,其中国际杂志82篇,10篇主要论文被国内外引用781次。主编专著5本。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副主委和中华内科学会副主委,是12种医学杂志的主编或副主编。现任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特聘教授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首批“创新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7.陈香美
陈香美 女(1951.1.6-),内科肾脏病学专家。1977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86年在日本北里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解放军总医院肾内科主任、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所长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第七届中华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第五届《中华肾脏病杂志》总编辑。
长期致力于以IgA肾病为主的慢性肾脏病和老年性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慢性进展性肾病炎症与硬化细胞分子机理及临床意义、IgA肾病凝血纤溶与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的机制及防治、调控肾脏细胞衰老的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两次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的延续资助。发表论著298篇,SCI收录54篇。主编著作4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获解放军四总部“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2006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8.刘志红
刘志红 女(1958.12.26-)肾脏内科学专家。1989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研究生院。1993-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学习。现任南京军区总医院肾脏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教授。全军肾脏病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在医疗和科研中贡献突出,发表论著250篇,SCI收录60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二等奖四项。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中成绩突出。发现大黄酸是一种独特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良药。获中国及美国专利,立项为86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开发。研究了多种肾脏病的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功能变化与临床表型,预后的关联以及肾脏病患者肾小球基因表达谱及其变化规律。在IgA肾病的研究中发现肠粘膜免疫异常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提出临床分型治疗,显著提高了疗效。对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有独创的研究,经验在国际上推广。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求是杰出青年工程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青年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中央军委记一等功。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9.陆道培
陆道培(1931.10.30-)血液病专家。浙江省宁波市人。1955年毕业于同济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现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内科与血液病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我国骨髓(含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奠基人。1964年在亚洲首先成功同基因骨髓移植治愈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并创下首先以孕妇供骨髓以及重建骨髓的最少细胞数的2项世界记录。1981年首先在我国持久植活异基因骨髓,用此疗法可根治大量的恶性和重症血液病患者。创造了骨髓移植根治遗传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世界记录。首先证明骨髓混合胎细胞移植可明显降低抗宿主病。首先证明硫化砷类药物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卓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3本。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0.长耿
阮长耿(1939.8.14-)血液病学专家。上海市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1年毕业于巴黎第七大学获博士学位。苏州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教授,江苏省血液研究所所长。研制成我国第一组抗人血小板等多种单克隆抗体,在血栓与止血领域里对血小板膜糖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单抗导向诊断与治疗等进行了系统的创造性研究。发表论文250余篇,主编专著4部。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1.王振义
王振义(1924.11.30-)内科血液学专家。江苏省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终身教授。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2.李春岩
李春岩(1938.9.15-)神经病学专家。河北省大城县人。1962年毕业于河北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通过对300余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神经电生理学及20余例尸体解剖资料进行研究,发现GBS不仅存在着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病变,尚有以急性原发性运动神经轴索变性为特征的病理改变,命名为急性运动性轴索型神经病(AMAN),是GBS的一种新的亚型。采取700余份标本,经过千余次的培养,从病人粪便中培养出空肠弯曲菌,并利用该菌及菌体成份脂多糖诱发出AMAN的动物模型。上述研究于1994和2004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有关论文100余篇。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3.史轶蘩
史轶蘩(1928.11.1-)女,临床内分泌专家。江苏省溧阳县人。
1954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50~60年代,对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的早期诊断和抢救及原发甲旁亢的骨软化等多种内分泌临床的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显著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治水平。近年来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男性内分泌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发表论文约180余篇。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4.项坤三
项坤三(1936.2.21-)内分泌代谢病学(糖尿病)专家。1958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教授、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主任委员。1988年率先在中国开展糖尿病分子病因学系列研究。发现了首两个中国人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尚发现中国人MODY基因突变糖尿病家系及发现两个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分别呈显著及高度显著连锁的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对中国人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综合症研究中首次提出中国人2型糖尿病者的体脂分布特征及中国人糖兴奋后胰岛素分泌的特点。在以上基础上不断完善临床糖尿病因诊断、代谢监控及防治体系。研究成果获省、部及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2项。(11项为第1完成人)。发表论文223篇。
200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5.肖碧莲
肖碧莲(1923.10.31-)女。生殖内分泌专家。上海市人。1949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59年原苏联莫斯科第一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获后补博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长期从事妇产科、生殖内分泌等的研究工作,60年代在我国开展研制口服避孕药的低剂量和合理配伍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其后从事各种激素避孕药具的临床作用机理研究,为临床应用和探索新的避孕途径提供科学依据。为推动我国计划生育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6.胡亚美
胡亚美 女(生于1923.4.27-)。儿科血液学专家。北京市人。194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曾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儿童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中华医学会副会长。50年代研究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儿营养性贫血治疗和预防方案;60年代悉心研究婴儿腹泻的病因,临床和病理生理,制定并推广了合理的输液方案,使该病的病死率由20%下降至1%。70年代末,对组织细胞增生症X、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各类溶血性贫血,特别是对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诊治进行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使五年无病存活率达74.4%,属国际先进水平,挽救了无数危重病儿的生命。至今已有700多例白血病患儿已存活5年以上即治愈了。作为主编之一编著的《实用儿科学》是一部经典的儿科医学大型工具书,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7.沈渔邨
沈渔邨(1924.2.15-)女。精神病学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55年原苏联医学科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名誉所长、教授。长期致力于探索精神病防治方法,首创并建立农村精神病家庭社区防治模式。60年代建立我国最早的精神病生化实验室,研究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电针治疗等生化机理;80年代指导多种精神药物开发,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90年代开展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不同民族酒瘾者,除ALDH多态外,还有ADH多态不同类型。发表论文170余篇,被SCI收录19篇。主编大型参考书《精神病学》第一、二、三、四版,先后获卫生部优秀教材奖、国家新闻出版署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和卫生部杰出科技著作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被挪威科学文学院授予国外院士称号。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8.陈洪铎
陈洪铎(1933.2.18-)生于浙江绍兴。中共及致公党员,皮肤性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科大学教授、卫生部免疫皮肤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国际皮肤科学会副会长等职务。曾任中共13大、14大代表,第8、9届全国政协委员,第8届辽宁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他在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布、转换、抗原、功能和病理研究中,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有实际价值的贡献;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免疫学功能有新的发现;并发现维甲酸能促进紫外线所致结缔组织损伤的恢复。从事皮肤病性病临床工作近50年,发表论文273篇、专著11部。
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模、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辽宁省特等劳动模范、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等荣誉。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程莘农
程莘农(1921.8.24-)中医、针灸专家。江苏省淮安市人。1948年民国考试院考试合格中医师。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教研室主任,中国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现名誉主任)。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及国家八五重大基础理论科研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拜著名国医前辈陆慕韩为师,数十年潜心研究,深谙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善于治疗内科,妇科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特别对偏瘫、高血压、面瘫、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的研究和治疗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很高;在经络理论的实质研究取得重大成果,主持了“循经感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和“十四经穴点穴法”的研究;主编和撰写针灸专业教科书7部,成为国内外针灸教学的主要范本。并负责北京国际针灸教学工作,去过十多个国家,进行针灸学术交流。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石学敏
石学敏(1938.6.6-),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天津针灸学会会长。是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授衔针灸学专家。自 20 世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醒脑开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现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已达分子基因水平。20世纪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于法量学”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中。多年来,巳取得20余项科研成果,发表论文 30 余篇,培养博士研究生20 余名。先后出版《中医纲目》《石学敏针灸学》等著作 20 余部。“醒脑开窍” 针刺法及“手法量学“己多次入选高等教育教材中。近年来,在“醒脑开窍” 针刺法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中风单元”疗法,先后发明“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针药并用,为治疗脑血管病开创了新的思路。
l999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上。
2000 年获何梁和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1 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奖。
李兰娟
李兰娟(女)(1947.9.13-)传染病学专家。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原籍浙江省杭州人。1973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医学系。现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卫生部传染病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我国人工肝开拓者。现为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工肝培训基地主任。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ALSS)获重大突破。急性、亚急性重肝病死率从88.1%显著降低至21.1%,慢重肝从84.6%降至56.6%,已治疗700余例。主持制定ALSS技术规范作为全国标准,积极推广至全国。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立我国第一个永生化人源性肝细胞系;创建四步灌流分离肝细胞新方法;构建新型混合型人工肝。申请专利9项,已授权2项。首次揭示重肝肠道微生态变化规律,提出B/E值为肠道定植抗力新指标;发现五个β-内酰胺酶新基因型,01、03年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1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编9部。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廖万清
廖万清,(1938.11.11-), 医学真菌病学专家、皮肤性病学专家。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梅县。196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职将军、总后勤部一代名师。曾任皮肤性病学科主任、中国菌物学会常务理事兼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第九届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医学真菌病学的研究,在我国首次发现了6种新的病原真菌及新的疾病类型,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治及军队真菌病的防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真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等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玉清
刘玉清(1923.3.14-)放射--医学影像学专家。天津市宁河县人。1948年毕业于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医本科),195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我国心血管放射影像学主要创建人。自1958年以来,在支气管造影、肺脓肿、食管癌、心血管造影、心肌病、主动脉疾患、先心病、肺心病、冠心病的放射诊断研究,以及近年对数字减影和心脏大血管磁共振成像等新技术应用研究中,业绩卓著,处国内领先地位。在心血管放射-影像学研究领域,获7项科技成果奖,其中大动脉炎的研究属国际先进水平。为推动我国放射学和医学影像学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编著出版放射影像学专著7部。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
王永炎(1938.9.29-)中医内科学专家。天津市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学研究、教育、医疗40余年,主要研究方向是中风病与脑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通过对缺血性中风与血管性痴呆等病系统临床研究观察,总结了证候演变、辨证治疗、调摄护理的规律。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症、痰热腑实证设计、研究的化痰通腑汤与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疗法,显著提高了疗效。1999年承担国家“973《方剂》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部一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医药科技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主编专著12部,发表论文115篇,培养博士生51名、博士后18名。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咸中
吴咸中(1925.8.28-)中西医结合专家。辽宁省新民县人。1948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任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及天津市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研究所所长。早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从60年代初投身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与研究工作。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了规范的诊治原则与方法,博取两法之长,建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新体系。80年代后期提出了“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战略思想,扩大中西医结合领域,将研究重点转向危重急腹症的治疗及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明显地提高了胆管结石、急性重症胰腺炎及重型胆管炎等疾病的疗效,从不同层次上阐明了通里攻下、清热解毒及活血化瘀等治则的作用机理。已培养博士生30余名,硕士生近30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1部。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吴以岭
吴以岭(1949.10.24—)中医心血管病专家。河北省故城县人。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院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继承创新首次形成络病理论体系,创立中医络病学新学科,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辟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衰治疗新途径,研发出治疗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慢性心衰的芪苈强心胶囊等国家专利新药,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了“脉络学说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主编的《络病学》专著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的《络病学》教材在国内20余家及国外新加坡等高等医学院校开课,建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及多省市络病专委会。创立“理论-临床-新药”一体化发展模式,对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与现代化做出贡献。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伯礼
张伯礼(1948.2.26-)中医内科专家。出生于天津市,原籍河北省宁晋县人。198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内科教授。
长期从事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药基础研究。主持血管性痴呆(VD)系统研究,主持制定了VD证类分型标准和按平台、波动及下滑三期证治方案;提出益肾化浊法,治疗VD 360例,显效率39.3%;创立脑脊液药理学方法,揭示了中药对神经细胞保护的作用机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采用大样本临床流调方法,首次明确了中风病中医证候和先兆症动态演变规律;开展了中风病急性期常用治疗方法比较研究,建立了综合治疗方案,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973项目《方剂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创建了以中药组分配伍研制现代方剂的新模式及配伍优选设计方法,达国际先进水平。主持的子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发明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二等奖20项。授权专利16项。发表论文120余篇。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谢立信
谢立信(1942.12.12 一)临床医学眼科学专家,1965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名誉院长、山东省眼科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眼科角膜病、白内障等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为首获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5项和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国内首部《角膜移植学》、《角膜病学》专著,主编国内首部《人工晶体植入学》,另主编、主译和参编书籍 27 部。在国内外眼科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收录论著42篇。完成角膜移植手术和白内障手术各万余例。先后承担国家 “863”和 “973”子课题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共 30 项。现为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和青岛大学博士生导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3名。1998年获中华眼科学会奖,1999年获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眼科中心国际杰出成就奖,2004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2006年获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2008年获美国眼科学会成就奖,2008年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现为《中华眼科杂志》等12 种眼科杂志副总编、编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亚洲角膜学会副主席等。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四篇: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博士生导师一览
土木工程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博士生导师一览
丁大钧(1923—),安徽无为人,1948年安徽大学毕业,教授,首批博导,培养博士31名、硕士70多名。国内外兼职20种,93年退休。完成砼和砌体系列试验含10批计23年长期荷载试验。提出砼构件刚度裂缝计算纳入国家设计规范TJ10-74。合作开发砼深井管代替铸铁管,打井深达830M。改进砌体局压理论,创横配筋新理论。创有限基本构件法 FFMM和近似统一地基模式,指出国内外规程中关于箱基和上部框架共同作用的“叠板法”理论错误,提出“组合深梁”法使配筋合理,一般可节约钢筋,“反盆式”沉降法从理论上解决箱基漏水问题。指导研究生完成抗震自控及减震研究,3项已实用。出版书38本,执笔1100万字,中文论文近300篇,国际会议英文论文60篇,25国11语种论文110篇刊于40种国际学报,25种为核心刊物,20多篇摘要刊于EI和SCI。在国内43所大学(含港澳台12所)等讲课100次,国外31所大学等讲课40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10多次,含2002年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
吕志涛 1937年11月生,浙江省新昌县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土木系,1965年6月结构工程研究生毕业后留校。1986年6月审批为博士生导师,同年7月升为教授。1997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四十多年来,为我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完善了混凝土结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如提出了两类斜裂缝理论、抗剪设计方法和双向偏心受拉计算公式等;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开拓了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新领域;为我国不少重大工程(珠海海关、北京西站及南京电视塔等工程)的设计和建造解决关键问题,承担了设计、研究和计算工作。
已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出版著作7本。曾荣获国家级和部、省级科技进步奖共20项。已招收和培养博士生48名,硕士生61名,国内访问学者13名。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奖”(1999)、“全国模范教师” 等荣誉。
宋启根,1932年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第一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材料与工程科学部评审组成员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通讯评议专家组成员。现任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获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结构非线性分析及新型高层建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教委高校博士学科点基金等项目。研究成果“圆筒煤仓设计技术”及“钢筋混凝土板壳的非线性分析及相关问题”、“EDSS工程设计系列软件”分别获煤炭工业部科技进步奖及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对南京市体育馆的网架屋盖作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在《中国科学》(英文版),美国ASCE学报等权威刊物及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发表了《钢筋混凝土计算力学》等著作。指导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含外国留学生)、硕士研究生及国内外访问学者共69名。主讲多门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课程。
程文,1936年3月出生在浙江省平湖市,1957年在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留校。1988年评为教授,1992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南大学建筑工程抗震与减震研究中心主任。
程文 教授一直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第一线工作,是“九五”、“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混凝土结构》的第一主编,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南京电视塔风振控制的研究”中方负责人。现在主要从事多高层建筑抗震理论及应用技术;工程结构隔震、减震与振动控制;混凝土结构的基本理论及其在多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等方向的研究。曾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经指导已获得硕士学位的有56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有17人。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蒋永生,1937年10月生,江苏无锡人,1961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工民建专业并留校至今。长期从事结构工程和地下结构工程的教学及科研工作,1990年晋升为教授,1995年为博士生导师。1986—1997年任土木系副主任、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学报编委,南京市九届政协委员、江苏省八届人大代表。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全国优秀教师,2002江苏省高校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长期主讲土木工程概论、混凝土结构学、地下结构等课程,编写和参与编写教材、参考书11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能力培养”获江苏省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
在科学研究方面,主要研究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组合结构及地下结构工程。获部省级一等奖的有“高强混凝土结构变形及设计方法的研究”、“桩承载力自平衡测试方法的研究”等2项;二等奖的有“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力学分析的新方法”、“预应力钢骨高强混凝土大跨度叠层空腹桁架转换层结构体系应用研究”等3项;另有三至四等奖7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其中EI收录7篇。在指导和培养的研究生获硕士学位的有38名、博士学位的13名。
蓝宗建,1938年4月生,福建省龙海市人。1961年6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从事高等教育40余年,现任东南大学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技术研究所所长,全国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曾为全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蓝宗建教授一直从事结构工程学科的科研、教学和设计工作,并长期参加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工作,具有丰富的科研、教学和设计工作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几十年来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裂缝、变形和承载力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多层和高层建筑抗震设计和振动控制以及混凝土砌块建筑等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书籍10余本,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教委、建设部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优秀教材奖等近十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项。1993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赵惠麟,1937年1月生,1965年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结构力学方向研究生毕业,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大跨度空间结构科研及指导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现为国际空间结构及薄壳结构学会(IASS)会员。
赵惠麟教授于1972年参加了“江苏省万人体育馆网架屋盖的研究”;1978—1982年参加了“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编制工作;从80年代起从事适合中国国情的“轻质、高强”结构体系研究工作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已反映到国际空间结构规程的相关内容中去,目前正处于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产业化的过程,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瞩目。为此,自1987年来曾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部、省级项目资助。自80年代以来共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通过部、省级鉴定3项;获国家创造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要论著有:《穹顶网壳分析、设计与施工》、《悬索屋盖》;国内、外核心刊物及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80余篇。
汪凤泉,1940年11月生,安徽宿州市人,现任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批准为南京市劳动模范,1994年由国家人事部批准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振动理论与应用和动态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先后参加过工程力学、机械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或博士点的建设工作。
先后为研究生讲授过“振动理论”、“振动控制”、“机构故障诊断”、“试验振动分析”、“模态分析与参数识别”、“波动反演理论”以及力学有关基础课程。近年来指导博士生10多名、硕士生30多名。先后主持完成“123工程配套研究”、“高频振动校准技术与标准装置”、“军用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标准”、“基础结构动态诊断”、“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振动与超声凝固”等国家与省部委科技进步奖10多项,光华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有关论文100多篇,其中EI、SCI收录20多篇。发表专著有《振动分析》、《试验振动分析》、《机械故障诊断》、《基础结构动态诊断》、《工程师机械振动》、《电子设备振动与冲击手册》等10多种。
单建,1946年6月生于江苏泰州。1964年至1970年、1978年至1981年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土木系,获硕士学位。1981年起在东南大学土木系任教。1987年至1990年赴英国留学,在Warwick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工程系副主任;教育部高校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非力学类专业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空间结构委员会委员。
单建教授长期从事结构力学和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其主要成果包括:就读清华期间参与分区混合变分原理及分区混合有限元法的研究,对有限元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及断裂力学作出贡献;在英留学期间,将分区混合变分原理成功地应用于索网与蒙皮共同工作的力学分析,为解决该类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将荷载缓和体系引入国内并对其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取得了国际水平的成果;首次提出自平衡单元的概念并获得相关研究成果。单建教授参与空间结构的研究和设计,包括主持了泰州师范体育馆索网屋盖及其支撑体系、东台热电厂供热管道悬索桥结构的分析和设计等。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目前主持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
郭正兴教授、博士生导师、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东南大学工民建专业本科学习;1885年9月至1987年3月在东南大学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1987年6月至1988年12月在日本爱知工业大学研修。
郭正兴教授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施工技术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近年来,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专利4项;在《建筑技术》和《施工技术》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出版了施工方面的书籍4本。现为中国建筑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土建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郭正兴教授近年来直接参与了多项重大工程的建设,主要有: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工程、南京世纪塔工程、南京长江二桥工程、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工程、上海新浦东国际博览中心工程、山东威海体育中心工程、哈尔滨国际体育展览中心工程、江苏润扬桥工程、南京玄武湖隧道工程等,现为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施工顾问、南京赛虹桥立交施工顾问。
李兆霞88年河海大学水工结构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波兰科学院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所(IPPT)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至1995年东南大学土木、水利博士后流动站第二期博士后。1998年至2000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系作为访问研究员从事结构损伤识别和分析评估理论及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曾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奖项目:混凝土损伤力学)和江苏省“333”工程首批项目资助。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出版和发表学术论著七十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三十多篇次。主要学术领域:损伤力学及其在结构工程的应用、大型工程结构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状态反演、损伤识别和评估、大型复杂结构有限元建模及其计算、结构疲劳损伤评估和材料损伤本构理论等。在上述学术领域内,目前正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李爱群,1962年7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东南大学C&PC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专家组成员、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结构控制及健康监测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和南京市土建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建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江苏分会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土木工程结构抗震抗风、工程结构隔震减振与振动控制、工程结构新体系、结构安全性评价与健康监测等方向的研究。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级中美合作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8项等科研项目。已培养和正指导博士研究生20余人和硕士研究生20余人。获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项、江苏省青年科技奖和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编著书籍5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何小元,1956年9月18日生。1982年1月在华东工程学院(现名南京理工大学)获力学专业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3月在南京工学院(现名东南大学)获固体力学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9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微电子机械系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江苏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实验力学》和《力学季刊》编委、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常委、江苏省第九届政协委员。10多年来,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参加完成20多项国家和部省级项目。其中,2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主持研究的项目中2项成果经专家鉴定为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曾赴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微电子封装、微电子机械系统和高层建筑测试技术方面的合作研究。在光测力学方面已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目前正在进行MEMS材料与结构动、静态力学性能测试技术方法、工程中的现代力学测试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技术与表征方法等研究。
孙宝俊,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10生996年应邀赴英国Nottingham Trent大学作博士后研究,1997年学成回国。现任教育部东南大学RC&PC重点实验室桥隧研究室主任,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学会(IABSE)、美国预应力混凝土学会(PCI)成员,高等学校博士、硕士点基金通讯评议员。
孙宝俊博士主要从事土木建筑、桥梁与隧道结构工程学科的教学、科研、软件开发和工程应用研究,主持承担了国家标准规范重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交通部与江苏省交通厅攻关项目、国家和南京市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科研项目;参加了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南京玄武湖隧道等大型工程审查;出版专著3部、教材3本;在PCI、Structural Engineering(美)、The Structural Engineer(英)、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英)、土木工程学报、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公路学报等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EI检索);指导博士后2名(其中1名已出站)、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0名,被评为首届“东南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获“亿利达优秀青年教师”奖。
梁书亭,1964年7月生于河南省禹州市。1991年12月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12月晋升副教授,1999年5月晋升教授,2001年5月晋升博士生导师。现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结构体系与新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RC&PC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室主任,中国现代结构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江苏省土建学会,结构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目前,参加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赴西部挂职锻炼,任贵州省安顺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主要从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体系及其减震抗震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近几年承担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2项、省部基金6项、横向课题1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南京市首届十大科技成果1项,其他奖6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和EI等收录10余篇),撰写科技著作及教材5本。为研究生、本科生开设专业课4门,指导硕士生20余名,协助指导博士生10余名,指导博士生3名。
戴航,1964年4月生。1985年、1988年、1991年分别于东南大学(南京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等工作。曾获东南大学亿利达优秀青年教师奖和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8年晋升教授,现为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1993年作为合作研究员,前往美国Integraph Training Center接受ACAD计算机专业培训并从事合作研究。1994年至1996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香港大学进行高层建筑结构专题研究。研究领域:1、建筑结构构件及体系的减震抗震方法研究;2、结构物的静力和动力非线性分析;3、结构新技术与体系建构等。研究和工作成果:负责或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国家教委相关科研课题,研究成果曾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1999年关于高层建筑抗震的研究成果获英国皇家工程师协会Telford Premium 大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和EI摘录。曾主持或参与重点工程设计多项。
曹双寅,1962年12月出生,山东泰安人。1983年7月同济大学工业与民用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9月在同济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工程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研究开发中心主任,长期从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工程结构可靠性检测与鉴定、结构防灾能力评估、工程结构健康监测以及工程结构加固与改造技术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发表有关科研论文50余篇,编写有关论著(教材)7本,主持或参加国家和省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主持横向科研及科技服务项目40余项。目前,担任全国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全国贮藏构筑物标准技术委员会、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土建工程改造优化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结构委员会等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工业建筑》杂志编委会委员。
吕锡武,教授、博导、东南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1990年9月同济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工学博士)。1996年12月—1997年12月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国立环境研究所访问研究,1998年7月境研究所做日本地球环境基金Eco-frontier基金资助的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有:饮用水微污染净化和水质安全保障技术;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和生态水处理;生活污水除磷脱氮技术和装备;水处理过程地球温暖化气体逸出控制。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过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5部。
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沼气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水处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
王世和,教授,博士生导师,1945年11月生于在江苏省东台市,1970年大学本科毕业作为国家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和国立水处理研究所访问研究。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处理及资源化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包括:①高性能水处理工艺、技术及原理②难降解有机废水的预处理及综合处理技术③城市污水生态处理及回用技术④有机废弃物的资源化理论与技术⑤环境规划与管理。先后主持承担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部省级课题及多项横向委托课题的研究 Research》、日本核心期刊《下水道协会志》及国内《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中国给水排水》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多篇,在高教出版社等出版教材、专著3本,5项研究成果鉴定评价为国内首创或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获部、省级科技成果奖、优秀课程奖、优秀教材奖五项、其他奖多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现为国际水质学会、美国科学促进会nce、美国纽约科学院、日本土木学会等国际组织成员及国内多个学术组织成员,并兼任部分学术职务。s
孟少平,1960年10月4日生,博士,教授。1985年1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是吕志涛院士的主要助手。1986年木工程研究院进行合作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预应力体系应用与理论研究,主要从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设计方法,抗震能力设计与评估和预应力结构施工过程中结构性能控制研究。已培养和指导研究生30多名,公开发表的论文50多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了包括国家、省重点工程在内的200多项实际工程设计、施工方案论证及工程质量控制。主持或参加国家、省市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重点工程研究项目20多项。近十年来获各类省部级技术进步奖8项,其中,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现为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华东预应力技术联合开发中心主任,中国钢协预应力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土建学会常务理事、预应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江苏省注册咨询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江苏省“333”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成虎,1955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射阳县,汉族。1982年3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87年3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东南大学管理系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2001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南大学土木学院建设和房地产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著有《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现为全国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王修信,1960年5月生,工学博士,马德里理工大学 博士后出站。现任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抗震理论委员会理事、江苏省地震工程学会理事、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科研方向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理论,建筑结构抗震抗风抗火抗爆计算,桥梁设计与抗震隔震计算,城市曲线高架桥设计与计算,钢结构设计与制造,建筑结构鉴定与加固,结构损伤检测与健康诊断,大型结构非线性有限元静力与动力分析,建筑结构体系设计与体量优化,建筑可持续发展等。负责完成省部级科学基金项目四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部省级项目三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次、省高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次、校级科学技术奖和教学成果奖多次。编著书籍一本,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第五篇:土木水利论文1
《土木水利专业导论》课程论文
专业:农业水利工程
姓名:**
学号:********* 内容摘要:(1)根据所学知识及参考资料谈谈我对土木水利工程方面的认识.(2)对我自己家乡的土地建设及水利建设的一些看法.第一部分:根据所学知识及参考资料谈谈我对土木水利工程方面的认识.1.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对土木工程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首先是作为工程物质基础的土木建筑材料,其次是随之发展起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每当出现新的优良的建筑材料时,土木工程就 会有飞跃式的发展。
人们在早期只能依靠泥土、木料及其它天然材料从事营造活动,后来出现了砖和瓦这种人工建筑材料,使人类第一次冲破了天然建筑材料的束缚。中国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的西周初期制造出瓦。最早的砖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的墓室中。砖和瓦具有比土更优越的力学性能,可以就地取材,而又易于加工制作。砖和瓦的出现使人们开始广泛地、大量地修建房屋和城防工程等。由此土木工程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直至18~19世纪,在长达两千多年时间里,砖和瓦一直是土木工程的重要建筑材料,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甚至在目前还被广泛采用。
钢材的大量应用是土木工程的第二次飞跃。十七世纪70年代开始使用生铁、十九世纪初开始使用熟铁建造桥梁和房屋,这是钢结构出现的前奏。从十九世纪中叶开始,冶金业冶炼并轧制出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延性好、质量均匀的建筑钢材,随后又生产出高强度钢丝、钢索。于是适应发展需要的钢结构得到蓬勃发展。除应用原有的粱、拱结构外,新兴的桁架、框架、网架结构、悬索结构逐渐推广,出现了结构形式百花争艳的局面。
建筑物跨径从砖结构、石结构、木结构的几米、几十米发展到钢结构的百米、几百米,直到现代的千米以上。于是在大江、海峡上架起大桥,在地面上建造起摩天大楼和高耸铁塔,甚至在地面下铺设铁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奇迹。为适应钢结构工程发展的需要,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等就应运而生。施工机械、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理论也随之发展,土木工程从经验上升成为科学,在工程实践和基础理论方面都面貌一新,从而促成了土木工程更迅速的发展。
道路工程是指从事道路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的应用科学和技术。也指所建筑的道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道路通常是为陆地交通运输服务,通行各种机动车、人畜力车、驮骑牲畜和行人的各种路的统称。按使用性质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林区道路等。道路伴同人类活动而产生,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历史文明的象征、科学进步的标志。
桥梁工程是指桥梁指勘测、设计、施工、养护和检定等的工作过程,以及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它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以来,公路交通有很大发展。在内陆,需要在更多的河流、峡谷之上建桥。在城市中,以及在各种交通线路相交处,需要建造立交桥。在沿海,既需在大船通航的河口、海湾、海峡修建特大跨度桥梁,又需在某些海岛与大陆之间修建长桥。桥梁工程始终是在生产发展与各类科学技术进步的综合影响下,遵循适用、安全、经济与美观的原则,不断的向前发展。
总体看来土木工程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学科。在早期,土木工程是通过工程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吸取失败的教训发展起来的。从17世纪开始,以伽利略和牛顿为先导的近代力学同土木工程实践结合起来,逐渐形成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岩体力学,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的学科。这样土木工程才逐渐从经验发展成为科学。
2.水利工程: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
分类:按目的或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止洪水灾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涝、渍灾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水利工程,或称灌溉和排水工程;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水力发电工程;改善和创建航运条件的航道和港口工程;为工业和生活用水服务,并处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保护和增进渔业生产的渔业水利工程;围海造田,满足工农业生产或交通运输需要的海涂围垦工程等。一项水利工程同时为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目标服务的,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组成 水利工程的基本组成是各种水工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进水建筑物和输水建筑物等。此外,还有专门为某一目的服务的水工建筑物,如专为河道整治、通航、过鱼、过木、水力发电、污水处理等服务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物以多种形式组合成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
特点:水利工程不同于其他工程的特点如下。①有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单项水利工程是同一流域,同一地区内各项水利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工程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②对环境有很大影响。水利工程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生影响,而且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利有弊,规划设计时必须对这种影响进行充分估计,努力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消除其消极影响。③工作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中各种水工建筑物都是在难以确切把握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进行施工和运行的,④水利工程的效益具有随机性,根据每年水文状况不同而效益不同,农田水利工程还与气象条件的变化有密切联系。⑤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较长,投资多,兴建时必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标准进行。
展望 当前世界多数国家出现人口增长过快,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城镇供水紧张,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重大问题,都与水有密切联系。水灾防治、水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主要是:①防治水灾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进一步结合,非工程措施越来越占重要地位;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向综合性、多目标发展;③水利工程的作用,不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更多地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服务;④大区域、大范围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如跨流域引水工程,将进一步发展;⑤由于新的勘探技术、新的分析计算和监测试验手段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复杂地基和高水头水工建筑物将随之得到发展,当地材料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水工建筑物的造价将会进一步降低;⑥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将逐步加强。
第二部分:对我自己家乡的土地建设及水利建设的一些看法.我的家乡位于江苏省大丰市(隶属盐城市),所以我想谈一谈关于我家乡土地建设及水利建设的一些看法。
一.土地建设---------围海造田之利弊
我的家乡大丰市地处江苏东部,黄海之滨,有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全市耕地面积127.0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75亩。还有沿海滩涂116万亩,东沙岛104万亩(中潮滩以上面积29万亩),每年仍向大海淤长。是大丰市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土地资源。全市海岸线达112公里,沿海滩涂面积10万公顷,是亚洲最大的一片滩涂湿地,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原始滩涂湿地上栖息着400多个野生动物家族,生长着近500种海边植物,是各类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天堂。
最近一段时间,沿海发达地区掀起
了一股围海造陆,向海洋要土地的热潮,为了应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用地紧张,我市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滩涂资源积极发展围海造田,围海造田就是在海滩或浅海上筑围堤隔离外部海水,并排和抽干围堤内称的水使成为陆地的工程。又称围涂。它为农业、工业、交通、外贸等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围海造田可孤立浅海中形成人工岛,但多数是与大陆海岸相连,或在岸线以外的滩涂上直接筑堤围涂,或先在港湾口门上筑堤堵港,然后再在港湾内部滩涂上筑堤围涂。我市把开发利用滩涂、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大丰”与发展外向型农业结合起来,作为加快经济腾飞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创新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资金和科技等要素投入,使全市滩涂的开发利用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几年来,全市共引进各类开发资金1.16亿元,围海造田21.2万亩,占省“九五”百万亩滩涂开发新围垦面积的40%左右,相当于全市前10年开发面积总和的3倍。表面上看,“围海造田”可能会带来一些短期效益,但是,长此以往,却会带来生态灾难,主要表现在
第一,湿地消失,加重旱情。陆地上水分通过大气环流得以与海洋交换。但是,如果陆地上湿地减少,云就很难形成;即使有云,因地表干燥,上气(云)不接下气(湿地),降水就会逐渐减少。最近,北方不断出现干旱天气,降水逐年下降,就与北方大量的坑塘被改造成旱地有关。“围海造田”增加的是陆地,但消失的是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近海湿地。
第二、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减少。近海滩涂、红树林、潮间带等湿地,是陆地与海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场所。由于人为阻隔,近海来自陆地的营养物质不能及时入海,造成近海以陆地营养为生的蟛蜞、虾、蟹、蚌、蛤、螺、蚬等海洋生物受到威胁,从而影响海洋食物链和渔业,以此为生的陆地动物也受到影响。另外,海洋生物与陆地淡水还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中华鲟产卵就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流域,“围海”工程势必影响这些重要鱼类的洄游。
第三、“围海造田”诱发洪灾。由于近海湿地起着重要的能量交换功能,海洋能量通过湿地逐渐释放,从而与陆地生态系统相安无事。然后,人工围海措施中断了这个能量释放,使得海洋能量不断聚集,一旦释放厚后无穷。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理解为以单纯的经济增长为中心,把“发展是硬道理”理解为GDP增长是硬道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生态环境、国民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公正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到解决,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证明,没有教育、文化、政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以牺牲上述诸方面的发展为代价来换取经济一时的高速发展,将使社会陷入无序和危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确保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经济增长要考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围海造陆不能一概反对,但千万不能放任自流,盲目围垦,千万不可忽略了对海洋以及陆地环境的保护,如果我们努力发展和繁荣的地方经济,是以牺牲我们的生存环境为代价的话,那无异于杀鸡取卵、饮鸩止渴,必将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围海造田工程,许多国家有之。这种工程有利,也有弊。利者,造田生产,增粮添粟;弊者,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尖锐地摆在面前,孰轻孰重,何取何舍,当谨慎之。
二.水利建设---------大丰港发展之前景
大丰港位于江苏省 1040 公里海岸线的中部,东经 120 ° 43 ′,北纬 33 ° 11 ′,是国家交通部规划的港口项目和江苏省跨世纪五大战略工程,经国务院批准被国家海关总署列为“十五”期间江苏省唯一开放的水运口岸,纳入上海港国际航运体系,成为上海港北翼的配套港口。
大丰港建港条件优越。大丰港是利用该海域特有的潮汐通道“西洋深槽”建设深水码头,“西洋深槽”水深稳定,- 15 米 等深线宽 3 - 4 公里,长 55 公里,并与外海深水贯通.航道水深正常在 15 米 左右,可进出 10 万吨级海轮;“西洋深槽”东侧的小阴沙是天然屏障,避风防浪;港口常年不冻,全年可作业 300 天以上,港区陆域经简单处理后承载力可达 10t / m 2。目前正在建设北港区一期工程两个万吨级码头,还将在南港区、中港区规划建设深水泊位。
大丰港区位优势突出。大丰港将成为联接上海港和连云港之间的中心港,成为苏中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建成后将与 204 国道、盐宁高速、通榆运河、京杭大运河、新长铁路、正在建设中的黑龙江省同江到海南省三亚的沿海高速公路以及“十五”期间兴建的徐(州)大(大丰港)
高速公路联网,形成立体大交通格局,辐
射盐城、盐都、大丰、东台、兴化、高邮、建湖、宝应、金湖等市县 14263平方公里 800 万人口。该地区国民生产总值逾百亿元,年集装箱 30 余万标箱,近期希望从大丰港出口的标箱达 5 万箱,目前,已与上海港务集团合作,成立集丰物流公司,港口一期工程建成后该公司负责航线开通和经营管理。
大丰港建设方兴未艾。大丰港一期工程 2 个万吨级码头于 1998 年底开始动工,到 2004 年初先后完成 8平方公里匡围工程、4.3 公里引堤工程、43 米 高的导航观光灯塔、13 座航道灯标设置、35 万 KV 变电站、5700平方米的综合办公大楼、55 公里疏港公路、港区中央大道以及配套的辅助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工程、码头引桥推进 1200 余米,正在实施深水段引桥和码头平台水工工程,计划 2004 年底基本建成,2005 年上半年完成设备安装、仓储、堆场建设;与此同时,以大丰港为依托开发建设江苏大丰狮城产业园区,规划控制总面积 90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建设的北区主要为仓储、物流和临港工业、商贸、居住、旅游等产业,南区位于北港区南侧 10 公里,核心启动面积 1 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化工等相关产业,目前正在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热电厂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进区企业已有 10 余家,总投资逾 1 0 亿元。
大丰港发展前景广阔。大丰港规划利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在北港区建设 2 个 3.5 万吨级多用途码头,1 个万吨级油气码头。1 个 3.5 万吨级油气码头,1 个战备滚装码头,1 个 10 万吨级水厂,并配套建设铁路、航道及相应电网,使港口具备与日、韩、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大港口直航的能力,成为年吞吐量达 1000 万吨的国际中型商港;还将规划在南港区建设 3 至 5 个 3.5 万吨— 5 万吨级深水泊位,以优惠的政策欢迎国内外客商建设码头和开发港区,已设立开发区管委会,正在设立海关、商检、港监、海事等管理机构;兴建普通住宅、别墅和旅游休闲设施;开发食品、电子、汽配、石化、建材、生物、轻工产品加工;建立行政办公、商贸加工、旅游度假、仓储保税等四大功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