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儿劳模付俊生事迹材料

时间:2019-05-13 09:3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首儿劳模付俊生事迹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首儿劳模付俊生事迹材料》。

第一篇:首儿劳模付俊生事迹材料

儿科医疗事业的一枚螺丝钉

——首儿李桥儿童医院医师付俊生事迹材料

付俊生,共产党员,主治医师,北京首儿李桥儿童医院急诊科医生。自2009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在儿科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工作近十年来,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刻苦钻研,先后在病房、门诊、急诊等科室工作,只要是单位需要、病人需要,他总是义不容辞,像一枚螺丝钉那样,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为儿童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多次被评选为五好员工和优秀青年医生,他无私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患者的赞誉和同事的广泛好评。

一、爱党、爱国、爱医院

在思想上,他立场坚定,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学习党的各项政策、路线、方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中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负党的培养,不负群众的信任,不负病人的期望,把自己的心血、精力、智慧都毫无保留地投入到医疗事业中,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刻苦钻研业务,以帮助患儿为乐

2016年5月份,付俊生担任主治医师工作,参与医疗管理工作,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大了。医生是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职业,永远不能放松业务学习,工作之余积极参加院内院外举办的各类培训;学习相关专业书籍,并积极向前辈虚心请教,不断吸收新鲜的知识,与医学前沿接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工作中付俊生医生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急患者之所急、忧患者之所忧、想患者之所想”,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对待每一位患儿,他要求自己做到认真检查、详细解说,施诊。当遇到患儿家属不理解时,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化解医患矛盾,杜绝医疗纠纷。认真书写医疗文书,满腔热忱的对待每个患者,医疗工作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论是节假日,还是夜晚,只要是患儿需要,他就随叫随到,帮助患儿转危为安。

去年5月份的一天,病房收治了一位重症患儿。查体发现患儿精神差、神志不清、皮肤末梢循环差,付俊生医生立即将患儿抱入抢救室,与护士协助给予心电监护、吸氧,心率200次/分,呼吸60次/分,血氧饱和度:70%,血压70/50mmHg,考虑患儿存在脓毒性休克,立即给予扩容,抗感染,抗炎等,完善相关检查,血气存在酸中毒,给予纠酸,化验结果回报肠道病毒71型感染。经过2小时紧急抢救,患儿生命体征终平稳,顺利转往地坛医院重症监护治疗病房。2周后患儿爷爷高兴地来到医院,告知患儿已出院,感谢病房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为后续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这种抢救在病房很常见,选择了这个职业,苦与累已经成了默认模式了。付俊生说:“他热爱这个职业,患儿转危为安,家长给予信任和支持,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回报。”

自进医院工作至今已有8年的时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始终以满腔的热忱工作在医疗第一线。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举止文明,态度和蔼,注重医患沟通,耐心解答病人询问。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岗位纪律和操作规程。始终恪守职业道德,拒收红包及提成,不开大处方。总是替患者着想,为患者开价格低,药效好的药。一次,一位患者拿着药品划价单疑惑的对说:“医生,怎么才开几十块钱的药啊,这病能看好吗?我在别的医院最少也是几百块钱啊,你给我开点贵的药,我不怕花钱。”耐心的对病人说:“孩子的病用这些药就可以医治,没必要用多余的药。”业务上精益求精,工作上踏踏实实。工作做到了无有效投诉、无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发生,家长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100%。并受到上级领导及广大就诊人群的一致好评。多次被评为五好员工、优秀医生。

我爱院如爱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冬季是患儿患病的高发期,每天都要加班加点,从早上八点到下午四点看了60多位小患儿,忙碌的连喝水时间都没有,中午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吃完从食堂带回来的午饭,继续工作;晚上回到宿舍认真整理资料,做PPT片,准备参加病例讨论,平时在病房参加交班,查房,从早上一直忙碌到下班,在去年12月,我的妻子剖宫产迎来了我们的小天使,我们十分高兴,在生产当天陪在她们母子身边,照顾她们,由于医院里实在忙的不可开交,我的妻子说现在这么多患儿在等着,大家都非常忙,你不能因个人原因耽误工作,在第二天回到医院工作,这是作为医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自己将更加努力,弘扬老一辈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取信于民,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再攀高峰。

第二篇:劳模事迹

2、人在路上 路在心上:劳模小多吉的“养路经”

新华网拉萨4月28日电(记者 贾立君)“人在路上,路在心上。”作为一名公路养护人,20多年来,小多吉日复一日地践行着这样的座右铭。不仅如此,在营造平安大道的同时,他带领工人们发展第三产业,探索出“既养路又养人”的新途径。

小多吉是青藏公路西藏那曲公路段二十四工区工区长。出生在道班工人家庭的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当起了“编外养路工”。1983年,23岁的小多吉也如愿以偿成为一名真正的养路工人,为此他高兴得几夜没有睡着觉。从此,他的青春也伴着叮叮当当的铁锹声焕发出光彩。

“适才晴空朗照,转瞬雨雪交加;四季大风怒号,日日寒凉无常。”小多吉的工区所在地古露镇海拔4900米,在这没有无霜期的雪域高原,即便是夏季出工,都得穿上棉袄。“养好公路,是我们的天职。”虽然小多吉在1991年就当上了工区长,但他依然与大家一同劳作在45公里长的辖区道路上。

“这可是首都北京连接拉萨的„生命线‟,不能有半点马虎,工区长经常这样说。”工人高宏告诉记者,他们工区已连续10年各项公路养护指标名列全区道班之首。“我们的第三产业也一直领先,现在职工们的日子过得很舒坦。”

过去,在这个高原小镇流传着“苦不过养路工,穷不过道班人”的说法。因为在编的20名职工,大多是“单职工”家庭,光靠1000多元的工资养活一大家子人比较困难。工区100多名家属中,就有40多名待业青年,而养路经费又实行包干制,小多吉肩上的担子很重,他开始酝酿“既养路又养人”的办法。

古露镇距南边的拉萨市200多公里,离北边的那曲镇也有近百公里路程。从1992年开始,小多吉组织职工家属拣牛粪、垃圾,开小卖店、台球室、茶馆、磨房,打造铁炉子、收购皮张等,发展第三产业搞创收。

短短两三年,他们便购买了4辆东风自卸车开始跑运输。2003年,青藏铁路开工后,又购置了一台装载机,并组织10多名待业青年去铁路上打工。截至2005年底,累计盈利260多万元。现在多数养路工成为镇里的富裕户。二十四工区也一度成为青藏线上职工生活最好的工区。有了钱,小多吉提议拿出数十万元,补贴养路费用,改善了办公条件,维修了职工住房。三产成为职工致富的好渠道,也为道路养护提供了另外一个资金来源。

长期在高寒缺氧环境下重体力劳动的养路工人,身体大多欠佳。45岁的小多吉已患有心脏病、哮喘、痛风等多种疾病。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经常劝他到大医院治疗,他总是说工作太忙走不开。西藏自治区公路管理局的同志说,2005年5月,小多吉从北京开完劳模大会回到拉萨后,他们建议他留下来看看病,可是小多吉还是当天急匆匆又赶到工区去了。

采访时正是4月下旬,藏北高原依然不见春意。小多吉一瘸一拐地拖着严重痛风的右脚,与大家一起在修整路基。同事们说他刚刚吃过止痛药,但药效只能维持两三个小时。痛起来时,大家见他直冒冷汗,咬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

每逢三产分红时,不管是家属还是孤儿寡母,人人有份儿。小多吉还经常把自己应得的部分分给大家。去年小多吉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获得1万元奖金,他也全部分发给大家。他说:“这是我们大家的荣誉。”今年春节,自治区总工会给他个人的800元慰问金,他转而“慰问”了工区困难家庭。

双目失明的职工遗属次仁宗边老泪纵横地说:“要不是小多吉,我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到今天。”已67岁的她,颤抖着双手拉住小多吉的胳膊告诉记者,10多年来,她一直被安排在工区院内住,小多吉还派人轮流照顾她的起居饮食。“唉,自己没有孩子,可是他比亲生的都好。”老人摸着小多吉的头说。

20岁的达瓦多吉,展示着脚上的新皮鞋:“这是工区长前天花了100多元给我买的。”达瓦多吉弟兄三人,6年前父母相继去世,哥哥和他被安排当了临时养路工,工区还培养17岁的弟弟在镇小学读书,现在已经五年级了,吃穿长期由工区负担。工人们算了一笔账,为资助困难户,小多吉自己每年大约都会拿出三四千元。

小多吉办公桌对面墙壁上,贴着“人在路上,路在心上”的座右铭。近百平方米的工区会议室,布满了各类奖状和锦旗。2001年小多吉被自治区评为“十大杰出青年”;2003年他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2005年,小多吉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不擅言谈的小多吉说,尽管上级领导多次表示调他到拉萨市工作,但自己决心要留在这里工作一辈子。“我是道班工人的儿子,生在公路长在公路,公路又给我带来那么多的荣誉,还有这么多的好伙伴,这里就是我的家。”(完)

4、王建英:六盘山上的“守望者”

新华网银川4月22日电(记者 孟昭丽)为了六盘山区一百多万回汉人民能安全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宁夏六盘山转播台电视机房的值班长王建英,在六盘山山顶一待就是31个春秋。

50岁的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这片土地。

2933米的海拔,狂风甚至能把屋顶上的铁皮撕扯下来,年均零下9摄氏度的气温„„这就是山上天气最真实的写照。

“王班长好像不知道苦累。”同事邓文华告诉记者:“刚来到山上,可能是高原反应,我几个晚上头疼睡不着觉,王班长照顾我是女同志,就让我在机房里干一些轻松的活。只要是出去检修,一些累活苦活都是他抢着干。”

70多米高的铁塔上的天线要经常维护,无论白天黑夜,更不管春夏秋冬。2002年7月,台里更新调频广播天线,要将23副每副重达200多公斤的天线在铁塔上更换完。这样的事情自然少不了王建英。一天,正在起重的时候,绞磨发生了故障,钢丝绳被卡死,王建英赶快去排除故障,突然一个螺帽从上面掉下来砸在了他的太阳穴上,顿时鲜血涌出,他失去了知觉。

“老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六盘山转播台台长袁泾告诉记者:“老王总是将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之中。”

由于台里没有专门的电工,排除电线故障都是台里人兼职做。电线都是在崇山峻岭中,维修起来十分困难。2003年,王建英和同事梁广平从六盘山顶逐杆往下面排查电线,山里人烟稀少,到了天黑,两人不得不忍着饥饿,磕磕碰碰地顺着原路再回到山顶,到时已是晚上10点。接着,王建英又开始值班。“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王建英憨憨地一笑,然后这样说道。

王建英说:“人活着就是平平淡淡干好一些小事,既然走上了这个岗位,就要服好务,办好事,在干活中也会得到快乐。”(完)

3、50年代到70年代的劳模代表:张秉贵

张秉贵,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他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技艺和“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新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当选为党的十一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常委会委员。

张秉贵1918年出生于北京,只在一所贫民学校上过半年学,11岁时便到纺织厂当了童工,17岁到北京德昌厚食品杂货店当学徒。1955年秋,新建的北京百货大楼开张并招聘25岁以下营业员,36岁的张秉贵因有多年的经商经验被破格录取。

北京百货大楼当时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客流量大,张秉贵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从1955年11月到百货大楼站柜台,30多年的时间接待顾客近400万人,没有怠慢过任何一个人。他认为,“一个营业员服务态度不好,外地人会说你那个城市服务态度不好,港澳同胞会感到祖国不温暖,外国人会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文明。我们真是工作平凡,岗位光荣,责任重大!”从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信念出发,他在问、拿、称、包、算、收六个环节上不断摸索,练就了“一抓准”和“一口清”的过硬本领,接待一个顾客的时间从三四分钟减为一分钟。他通过眼神、语言、动作、表情、步伐、姿态等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几乎成了那个时代商业领域的服务规范。

商业服务业的简单操作,被张秉贵升华为艺术境界。在北京,传统的“燕京八景”名扬天下,而他的售货艺术被人们誉为“燕京第九景”。看张秉贵工作,也成了许多人的一种享受。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经常来欣赏他售货。这位老人说:“我是个病人,每天来看看您站柜台的精神劲儿,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劲儿,我的病也仿佛好了许多。”一位音乐家看他售货后说:“你的动作优美,富有节奏感,如果配上音乐,是非常动人的旋律。”随着张秉贵名声的升高,来买他的东西的顾客也越来越多。为了看他的表演,热情的顾客曾经将百货大楼的玻璃柜台挤碎。

在北京街上,张秉贵非常受人尊敬,他坐公共汽车有人让座;去洗澡时有人愿给他搓背。1987年患癌症病重住院期间,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教授、专家,更多的是热爱他的顾客。一位看过他售货的国际友人曾经感慨地说:“这种场面,在国外只有名声好的政治家和红得发紫的影视明星才能遇到,而中国的一名普通售货员能享此殊荣,真了不起!”

1987年9月18日,张秉贵因患癌症去世,终年69岁。

让我们谨记: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

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劳动孕育历史创造。随着时代变迁,劳模精神代代相传,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充实。20世纪50年代的“掏粪工人”时传祥,60年代的“铁人”王进喜,70年代的数学家陈景润,80年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90年代的公交售票员李素丽,直到新世纪的技术工人许振超、邓建军,还有私营企业主、农民工、体育明星--他们所处时代虽然不同,但都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高尚的价值观。他们不愧为民族的精英、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人民的楷模。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所体现出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尊重劳动,尊重创造,首先要学习劳动模范立足平凡岗位,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劳动意识和学习精神。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尊重和保护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的劳动。对于广大普通劳动者来说,知识和能力暂时不足不要紧,但关键是能不能树立劳动光荣、知识崇高的观念,能不能保持勇于学习、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不断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不断增强能力、提高素质,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更亮丽的人生。

第三篇:劳模事迹

李强同志先进事迹

李强,男,大专学历,高级技师,现任哈发电气分厂电机班技术员。

李强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在检修工作中,始终勤勉工作,虽没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可以无愧的说:尽到了他的职责,没有辜负公司领导对他的多年培养,在平时检修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人身价值,自他任电机班技术员以来,在检修工作中勤奋好学,踏实肯干,技术过硬,工作出色,连续几年被公司评委“先进个人”特别是今年,针对班组的实际情况,制定培训,大、中提出了很多建议,解决许多技术问题,确保电机班全年检修任务顺利完成。

李强同志比较注重业务学习和自身修养,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飞速发展,对在职人员理论素质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他十分注重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爱岗敬业的意识。凡有新技术,新工艺,他能够认真学习和钻研。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认真学习电气检修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理论知识,更好干好本职工作。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不爱讲话,但工作起来认真负责;他,不仅专业技术过硬,而且责任心特别强。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每天认真巡视运行设备,为的就是安排好当天的检修工作。在今年4月初一天,2号机励磁机和备用励磁机先后发生故障,情况紧急,他立即组织人员奋战抢修现场上,仅用了一天一夜时间就保质,保安全完成抢修工作,使发电和供热得到了安全保障。抢修结束后,他满身油污,浑身上下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

在今年机炉大修和全停工作中,由于电机班人员严重缺编,他为实现电机班检修工作顺利进行和检修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作业,他积极做好修前设备状况分析,特别是对工作中难题,他不顾环境恶劣,亲力亲为,从发电机本体的拆、装;定、转子的检查;空冷器的清扫,检查;实验到锅炉高、低压电动机大、小修工作都参与其中,认真检查,对每一个细微的缺陷均不放过,正是这种负责,认真工作态度,为保证了我厂机 炉顺利运转做出贡献。

李强同志在组织关怀下,在领导和同事帮助下,在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受到了大家认可。但在荣誉面前,希望他感到最多的是责任和压力。扎扎实实,无怨无悔的投入到工作中,在技术领域里不断学习,勇攀高峰,为哈发实业的发展做出自己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劳模事迹

***劳模事迹

***同志,男,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1990年**交通技院毕业后分配在**分公司工作。该同志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热爱企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

2004年被分公司任命为修理厂技术副厂长,当时分公司很多车辆面临报废更新,车辆技术状况非常差,为来保证车辆正常运行,他白天在修车的地沟里爬来爬去,晚上和维修人员一起研究加工急需又买不到的配件,保障了每一辆客车的安全运行。近几年来,该同志爱护集体、团结同志、艰苦奋斗、工作勤恳、不怕脏不怕累、虚心学习、作风正派,在广大职工中具有较高威信。

2008年***同志代表公司队参加临沂市汽车驾驶节能减排“价值连城”比赛获临沂赛区冠军,2009年代表临沂市队参加首届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机动车驾驶员节能技能大赛中获山东省赛区冠军,同年,代表山东省队获得“宇通杯”全国优胜奖。在2009年他被公司评为“生产标兵”的光荣称号。2011年,他再次代表山东队参加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第二届“宇通杯”客车驾驶节能、技能大赛,获“全国三等奖”,并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他还多次举办驾驶员“节能、减排”学习班,和驾驶员共同探讨安全、节能驾驶的经验技术,以“技能”促进“节能”为主要方式,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主要目的,倡导“绿色驾驶”理念,提升了机动车驾驶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规范了节能驾驶的职业行为、制度行为和文化行为,对于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和节能减排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宣传教育和示范作用。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驾驶技术方面他长期不懈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创建“阳光交通,和谐之旅”,保证“沂蒙快运”安全、快捷、健康,默默奉献着……

第五篇:劳模事迹

李德同志,男,汉族,现年38岁,1978年参加工作,现任准备队队长,从综采维修电工多年,是综采二队综采维修电工骨干。该同志能够始终以全心全意为综采二队服务为宗旨,积极发挥工长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同志,爱岗敬业,以身作则,乐于奉献,讲政治,讲正气,顾大局,识大体,深受全队职工的称赞,多年来被评为乌兰矿优秀员工和先进个人。

井架高耸,天轮旋转,矿车往来,马达轰鸣。车间里弧光闪耀,工业区人群穿梭,一列列装满原煤的火车正风驰电掣般的驶向祖国的四面八方……

远远望去,沸腾的矿山一派繁忙景象,这就是全国在普通过不过的煤矿之一的乌兰煤矿。近几年,这里出了个远近闻名的维修能手,他妙手回春,能让“瘫痪”的采煤机快速运转,可以让深度“患疾”的老设备起死回生。他负责检修的采煤机、运输机、胶带机和转载机等,无一没有沾满他辛勤的汗水,自从综采二队开采5767工作面以来,由于工作面条件复杂断层多,顶板破碎,水患严重,导致设备长期无法正常运转。作为综采维修电工工长的他责任重大,他当时说,电工班的担子非常重,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就不能正常的采煤,这就严重的影响了综采二队全体员工的收入,我们必须要把机电设备管理好,勤检查勤维修,要把问题处理在源头上,世界上没有困难的事,只怕没有实干的人。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他没有为自己找理由,兢兢业业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埋怨半句,他不怕苦不怕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让全体员工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好干,工作越干越顺,我们叫它各司其职,李德说。

“既然选择了矿山,我就把心交给了这片土地,铁下心学好技术,干好本职”

李德的成才之路,是一条自己铺筑的漫长艰辛的路,是一条只属于强者的崎岖的路,诚如斯言。

李德1994年毕业于石炭井技工学校,2001年调到乌兰矿综采队担任综采维修电工。通过十几年的磨练,他终于发出来他闪亮的光芒,这就正好应正了十年磨一剑这句古语。这十年的风风雨雨,并不平坦。在他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想,仅靠自己从技工学校学到的那点知识,是肯定无法应对这些机电设备的。于是,他暗下决心,自费订阅了《电子技术》、《电力传动》、《电器维修》等十几种报刊杂志,买回来一大摞子大学电气专业教材,在别人逛街、看电视搓麻将的时候,他却苦读苦思,一头扎进了知识的海洋。不到一年功夫,李德对矿井采煤上的大型电器设备的原理,线路图、部件结构和安装检修要领了如指掌。在工作中,他坚持做检修笔记。每次检修设备时的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元件服务时间、操作程序、相关原理分析等,他都条分缕析地记录下来,硬是凭借自己酷爱学习的那股劲头,练就了一身本领。他不但对所辖管的机电设备了如指掌,也对每台设备的习性全摸透了,设备一有故障,他一听一看就找到了“症结”,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李德技术水平提高了,但他没有忘记带动周围的工友一起学技术。为了帮助他的工友们尽快掌握井下机电设备的维修技术,李德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们。学习笔记拿来了,对照原理图手把手的教,对每台设备进行讲解。每次维修设备,李德都没有忘记在实践中向大家传授技术,使他们这个班组形成了人人爱学习,个个争当技术先锋的好风气。9月22日是平凡的一天,但对于李德来说并不平凡,早班刚升井不久的李德,还没来得及吃饭,就接到了井下打来的电话,说采煤机不牵引了,李德二话不说的马上换上衣服就下井了,在向当班电工问清情况后,及时奔赴现场,对采煤机做了全面的检查,在5767工作面检查采煤机是不容易的,空间狭小,只能蹲着,或者趴着,但是李德没有怨言,一检查就是几个小时,或者一个班都有可能。只有当采煤机能正常开启之后他才拖着疲倦的身体升井吃饭。这只是李德平凡工作中的一幕。

精湛的技艺使李德名声远扬,特别是在乌兰矿的几个综采队和搞机电方面的人当中。乌兰矿矿培养了我,组织上给予我那么多的荣誉,这不仅是对我的鞭策和鼓励,更是对我的信任和期望。我对这块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李德说。就这样,他牢牢的扎根于这片土地上,终日为工作忙碌着、奉献着。十多年过去了,他没有因为任何原因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当工人就要爱岗敬业,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什么叫“爱岗”?如何才算得上“敬业”,这个看似简单做起来难的字眼让李德二十多年的工作作风诠释的淋漓尽致。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实、做好。如何算爱岗敬业?怎样才是干好本职?李德以他的实践给人们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下载首儿劳模付俊生事迹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首儿劳模付俊生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模事迹

    劳模事迹XX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爱岗敬业,扎根煤海,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表现出了工人阶级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他刻苦钻研,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体......

    劳模事迹

    立足岗位为志向 ***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为自己是“****”而自豪,言行之中无不彰显着凯盛精神。他始终把做一个合格的凯盛人作为自己坚守的志向,他深知唯有不断地扩充知识、......

    劳模事迹

    钢品事业部 “巾帼不让须眉 爱岗敬业的中坚力量”—宋艳凤(投票编号:001) 宋艳凤,2007年进入集团钢品事业部,现任钢品事业部销售主管。从2007—2009年,销售业绩逐月稳步上升,2007年......

    劳模事迹

    李德同志,男,汉族,现年38岁,1978年参加工作,现任准备队队长,从综采维修电工多年,是综采二队综采维修电工骨干。该同志能够始终以全心全意为综采二队服务为宗旨,积极发挥工长的先锋模......

    付俊然实习日志

    医药销售实习日志 11市场1班付俊然04 (第一周) 在学校安排实习期间,我来到了家乡的的紫鑫药业进行实习,我的职位是医药销售,也就是医药代表。作为一个医药代表,平时的工作内容即为......

    矿长劳模事迹

    孙存山同志劳模事迹材料 孙存山同志于2011年7月被派到水磨湾煤业公司工作,来矿以来他立足本职,注重自身学习和作风建设,认真抓好煤矿建设认真抓好煤矿通风管理技术工作就,制定完......

    劳模事迹采访

    劳模事迹采访 劳模精神就是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面对全国在各行各业中历年涌现出的时代英雄,他们本着不怕苦、不......

    学习劳模事迹

    学习薛小永劳模事迹心得体会 薛小永是一名普通的钢铁工人,没有过高学历,也没有镀过金,但却像钉子一样在炼钢转炉炉前一扎就是21年,21年的岁月他坚守在转炉这个最苦、最累、最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