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翻译(中文)能源审计和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

时间:2019-05-13 09:4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外文翻译(中文)能源审计和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外文翻译(中文)能源审计和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

第一篇:外文翻译(中文)能源审计和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

能源审计和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个案研究

Tahsin Engin *, Vedat Ari 摘要

水泥产量一直是世界上最密集的能源产业之一。为了生产熟料回转窑广泛用于水泥厂。随着干式旋转窑水泥厂在土耳其的能源审计分析工作体系本文论述。该窑有600吨,每天熟料生产能力。结果发现,约40%的总输入能量正在通过热烟气(19.15%),失去了冷堆(5.61%)和窑壳(15.11%对流加辐射)。一些可能来恢复热损失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结果表明,大约15.6总输入能量(4兆瓦)%可以回收。

关键词:水泥厂;回转窑,能源审计;热平衡;热回收 1.简介

水泥生产是一个能源密集型的过程中,消费大约4GJ/吨水泥产品。从理论上讲,生产1吨熟料至少需要1.6GJ热。然而,事实上,对于装备精良先进的窑平均每单位能耗是水泥生产每吨约2.95GJ热,而在一些国家,消费超过5GJ/ton。例如,中国在关键的工厂生产熟料平均能耗的5.4 GJ /ton。

能源审计已成为其中一个最有效的程序,一个成功的能量管理程序。能源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能源消耗和能源使用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分析,揭示准确的帐户的详细信息,确定有关节能的可能的机会。

废热气热回收和热窑表面在窑系统的潜在途径,以改善整体效率窑闻名。但是,它仍然是相当困难的公开文献中找到了详细的回转窑系统的热分析。本文着重于水平回转窑系统,该系统已在土耳其凡水泥厂利用能源审计。一个详细的热力学分析窑系统首先给出,然后,一些主要的热量来源,回收热量损失可能途径进行了讨论。

2.过程描述和数据采集

回转窑耐火内衬管是一个直径达6米。他们通常是倾斜3%-3.5%夹角,他们转速在1-2rpm范围之内的。旋流式预加热器广泛用于预热原料进入前窑的摄入量。在一个典型的干法回转窑窑系统,在预热器开始预煅烧,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原始材料会预先在预热结束煅烧。预热器加热到850℃的原料顺序经过回转窑火焰。在煅烧区700至900℃的氧化钙和氧化铝、氧化铁和白炭黑与石灰发生的反应。900和1200℃之间,熟料生成硅酸二钙和硅酸三钙,反应不断进行。区域的温度会上升到1250 c。因为在冷却阶段铝酸三钙为液态形式,如果冷却是缓慢的,可以解除alite回到液相和belite出现二次。快速的产品(熟料)冷却使热量从熟料散发,可以提高产品质量。

凡从水泥厂所采取的数据已经收集了很长一段时间,当第一作者是在该工厂工艺工程师。该厂采用了一系列的干法工艺旋流式预加热器和斜面窑。窑直径为3.60米和长为50米。每天的平均生产能力600吨熟料,具体的能源消耗达到3.68GJ/ton。在2年已采取大量的测量,平均值都作了详尽的记录

3.能源审计和热回收 3.1.质量平衡

对于干煤和预热器组成的平均废气在图所示。对煤炭组成的基础上,净热值已发现30600千焦耳/公斤煤。

它通常是更方便的定义在单位时间内每公斤熟料生产质量/能量数据。窑的系统的质量平衡,是在图总结。所有气体流被认为是在给定的温度下的理想气体。3.2。能量平衡

为了窑系统热力学分析,以下假设: 1. 稳态工作条件。2. 在环境温度变化被忽视。3. 寒冷的空气泄漏到系统中是微不足道的。4. 原材料和煤组成没有改变。5. 窑平均表面温度不会改变。

所收集的数据为基础,能源平衡应用到窑系统。方程的物理性能和可在Peray手册[7]。参考焓,认为完全燃烧,该系统的完整的能源平衡见表2。从表2清楚的总能量的过程中使用的是3686千焦耳/公斤,主要热源是煤炭,给人一种3519千焦耳/公斤熟料(95.47%),总热量。此外,能源平衡表2 表明之间的总热量和总热量的输入输出一致性好。由于资源的损失大部分热量都被认为是,只有一个273千焦耳/公斤,能量从输入熟料热差。这种差异是近7%和总输入能量可以归因于假设和数据的性质。损失的热量分布合理的各个组成部分展品和其他一些重要的数据吻合文献报道[2,5,7]。3.3。窑余热回收系统

整个系统的效率可以定义由G¼¼问6= Qtotal输入1795=3686¼0:487或48.7%,可视为相对较低。基于当前的干法工艺方法有些窑系统在满负荷运行将有55%的效率。整体窑系统的效率可以提高热回收的部分损失。回收的热能可以用于多种用途,例如发电和热水准备。有几个主要的热损失,这对于热回收审议来源。

这些都是热损失:

(1)窑废气(19.15%),(2)热空气冷却器堆栈(5.61%),(3)辐射窑表面(10.47%)。

在下面的部分,我们讨论了一些可能的方法为追讨这笔浪费热能。

3.3.1.废热的回收蒸汽发生器使用(WHRSG)

有问题在工厂必须捕捉,否则将被浪费,环境的热量,并利用这些热量来发电。最容易到达的,最具成本效益的是可用熟料冷却机排出的窑废气。窑废气从 315℃下降至215℃由冷却机排除。热废气直接通过蒸汽发生器(WHRSG),与水换热完成能量转换一个典型的WHRSG周期示意图如图所示。可用的能源浪费是这样

使蒸汽产生。然后将这种蒸汽用来驱动蒸汽涡轮驱动发电机。产生的电力将抵销了部分购买的电力,从而降低了电力需求。为了确定了发电机的大小,必须从气流中确定可用能量。一旦确定了,指定的压力蒸率的近似值 就可以找到。热气的速度和压力将决定发电机的大小。以下计算被用来寻找发电机的大小。QWHRSG =Qavailableη

其中η是WHRSG效率。由于各种损失和效率低下的固有气流转移到水内WHRSG循环,而不是所有的可用能源的能量都将被转移。对WHSRG效率必须作出合理的估计我们假设一个蒸汽发生器,85%的整体效率。当气体通过WHRSG的推移,能量会被转移和气体的温度会下降。针对水轮机进水压力为8条,在WHRSG出口温度最低流,饱和温度大概是170 ℃。作为一个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假定出口温度为170℃。在退出WHRSG,这些能量流可以恢复使用紧凑式换热器。因此,最终温度可以减少尽可能低,但是也是有温度限制的。根据最终温度的限制,最后焓已计算为

hair = 173 kJ/kg, and heg = 175 kJ/kg。因此,现有的热能是: Qavailable =〔meg(egeheg1-heg2)+ mair(ehair1 _ hair2)〕×mcli Qavailable=〔2.094-(337-175〕+0.94×(220-173)〕×6.944≈2662 kW 因此,这将是通过WHSRG能量传递的 QWHSRG = 0.85×2662=2263kW 下一步是要找到一个蒸汽涡轮发电机,可以利用这种能量。由于蒸汽涡轮是一块旋转的机器,如果适当的保养和使用干净的电源供应干蒸汽,汽轮机应该持续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考虑到涡轮8条和10千帕的压力冷凝器压力,它可以证明的净功率,这从涡轮机将得到,几乎是1000千瓦。如果我们假设有用功率 生成的是1000千瓦,那么预期的节省将在1000基于负荷降低千瓦。假设使用8000小时,我们发现节省的能源=(发电量)×(使用时间)节省的能源=(1000 kWT)×(8000h/yr)=8×106 kWh/yr电力的平均单价为0.07可采取美元/千瓦时,因此,预期将节省成本节约成本=0.07×8×106 =560000 USD/yr。3.3.2。利用余热预热原料

收回水泥厂余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将预热熟料煅烧过程前的原始材料 引导气流进入原料磨就普遍做到这一点。除了增加它的温度这样就得到一个更有效率的磨削。然而,大多数粉末后的生料是不能直接发送到窑,因此,升高原材料的温度不是总有道理的,因为它将会被储存在仓库中一会儿在进入烧成过程。有一个在本研究中考虑核电厂磨,以下计算向显示多少能量可以通过预先加热原料保存。在轧机的优点是原料加热干燥的材料,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潮湿的性质。对于所考虑的厂房,原料水分含量约为6.78%,这表明了对0.7845千克/秒(0.113公斤/公斤熟料)水的质量流率来成磨坊。混合两种主要热气流将导致约280℃到一个单一的气体流,如图所示。运用质量守恒原理和节约能源法共 对轧机(忽略热损失)在对原料的温度上升了85℃,而气流冷却到150℃.它是

明确的是,大多数有用的能源必须用于加热水从15100℃,并在此温度下汽化完全。4.结论

一个详细的能源审计分析,可直接应用于任何干窑系统,已 提出了具体的关键水泥厂。输入热能分配系统 组件结果表明,在总输入和输出能量相当一致,给了显着 见解有关整体系统效率低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得到了系统的效率为48.7%。热损失的主要来源,已被确定为窑排气(总投入的19.15%),冷却器排气(总投入5.61%)和联合辐射和从窑表面(总投入的15.11%),对流换热。对于前两个损失,传统WHRSG系统的建议。计算表明,1兆瓦的能量可恢复。对于窑面,二级壳系统已提出并设计。这是认为该系统的使用将节能3兆瓦。因此,整个系统的总储蓄据估计,有近4兆瓦,表明了15.6%的能源总输入能量回收。在偿还期为二系统预计将低于1.5年。

第二篇: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回转窑操作技术

悬浮预热窑外分解技术---中控室窑操作员操作技术 窑操作员现场看火的具体要求

1)作为一名回转窑操作员,首先要学会看火。要看火焰形状、黑火头长短、火焰亮度及是否顺畅有力,要看熟料结粒、带料高度和翻滚情况以及后面来料的多少,要看烧成带窑皮的平整度和窑皮的厚度等。2)操作预分解窑要坚持前后兼顾,要把预分解系统情况与窑头烧成带情况结合起来考虑,要提高快转率。在操作上,要严防大起大落、顶火逼烧,要严禁跑生料或停窑烧。

3)监视窑和预分解系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废气中O2和CO含量变化和全系统热工制度的变化。要确保燃料的完全燃烧,减少黄心料。尽量使熟料结粒细小均齐。

4)严格控制熟料fCaO含量低于1.5%,立升重波动范围在±50g/L以内。5)在确保熟料产质量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废气温度,缩小波动范围,降低燃料消耗。

6)确保烧成带窑皮完整坚固,厚薄均匀,坚固。操作中要努力保护好窑衬,延长安全运转周期。

2预热器系统的调节

2.1 撒料板角度的调节

撒料板一般都置于旋风筒下料管的底部。经验告诉我们,通过排灰阀的物料都是成团的,一股一股的。这种团状或股状物料,气流不能带起而直接落入旋风筒中造成短路。撒料板的作用就是将团状或股状物料撒开,使物料均匀分散地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口管道的气流中。在预热器系统中,气流与均匀分散物料间的传热主要是在管道内进行的。尽管预热器系统的结构形式有较大差别,但下面一组数据基本相同。一般情况下,旋风筒进出口气体温度之差多数在20℃左右,出旋风筒的物料温度比出口气体温度低10℃左右。这说明在旋风筒中物料与气体的热交换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撒料板将物料撒开程度的好坏,决定了生料受热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换热效率。撒料板角度的太小,物料分散效果不好。反之,极易被烧坏,而且大股物料下塌时,由于管路截面积较小,容易产生堵塞。所以生产调试期间应反复调整其角度。与此同时,注意观察各级旋风筒进出口温差,直至调到最佳位置。

2.2 排灰阀平衡杆角度及其配重的调整

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的下料管都设有排灰阀。一般情况下,排灰阀摆动的频率越高,进入下一级旋风筒进气管道中的物料越均匀,气流短路的可能性就越小。排灰阀摆动的灵活程度主要取决于排灰阀平衡杆的角度及其配重。根据经验,排灰阀平衡杆的位置应在水平线以下,并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有人作过计算,最好能调到150左右。因为这时平衡杆和配重的重心线位移变化很小,而且随阀板开度增大上述重心和阀板传动轴间距同时增大。力矩增大,阀

板复位所需时间缩短,排灰阀摆动的灵活程度可以提高。至于配重,应在冷态时初调,调到用手指轻轻一抬平衡杆就起来,一松手平衡杆就复位。热态时,只需对个别排灰阀作微量调整即可。

2.3 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吹扫时间的调整

预热器系统中,每级旋风筒根据其位置、内部温度和物料性能的不同,在锥体一般都设有1~3圈压缩空气防堵吹扫装置。空气压力一般控制在0.6—0.8MPa。系统正常运行时,由计算机定时进行自动吹扫。吹扫时间可以根据需要人为设定。一般为每隔20min左右,整个系统自动轮流吹扫一遍。每级旋风筒吹扫3—5s。当预热器系统压力波动较大或频繁出现塌料等异常情况时,随时可以缩短吹扫时间间隔,甚至可以定在某一级旋风筒上进行较长时间的连续吹扫。当然无异常情况,不应采取这种吹扫方法。因为吹人大量冷空气将会破坏系统正常的热工制度,降低热效率,增加系统热耗。新窑第一次点火及挂窑皮期间的操作方法

新窑耐火衬料烘干结束后,一般可以继续升温进行投料运行。但如果耐火衬料烘干过程中温度控制忽高忽低波动较大,升温速率太高,则最好将其熄火,待冷却后进行系统内部检查。如果发现耐火衬料大面积剥落,则必须进行修补,甚至更换。

3.1窑头点火升温 3.1.1 窑头点火

现代化的预分解窑,窑头都采用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喷嘴中心都设有点火装置。新窑第一次挂窑皮,最好使用轻柴油点火。因为这样点火,油煤混合燃烧,用煤量少,火焰温度高,煤粉燃尽率也高。如果用木材点火,火焰温度低,初期喷出的煤粉只有挥发分和部分固定碳燃烧。煤粉中大部分固定碳未燃尽就在窑内沉降。而且木材燃烧后留下大量木灰,这些煤灰和木灰在高温作用下被烧融,粘挂在耐火砖表面,不利于粘挂永久、坚固、结实和稳定的窑皮。

窑头点火一般用浸油的棉纱包绑在点火棒上,点燃后置于喷嘴前下方,随后即刻喷油。待窑内温度稍高一些后开始喷人少量煤粉。在火焰稳定、棉纱包也快烧尽时,抽出点火棒。以后随着用煤量的增加,火焰稳定程度的提高,逐渐减少轻柴油的喷人量,直至全部取消。在此期间,窑尾温度应遵循升温曲线要求缓慢上升。在RSP型分解炉上,为使RSP分解炉涡流分解室有足够的温度加速煤粉的燃烧,窑头点火前应将2个C4旋风筒排灰阀杆吊起。这样,窑尾部分高温废气可以进入涡流分解室经排灰阀、下料管人C4旋风筒,对涡流分解室起到预热升温的作用。

3.1.2 升温曲线和转窑制度

系统从冷态窑点火升温到开始挂窑皮期间窑尾废气温度、C5出口温度和C1出口温度以及不同温度段的转窑制度。当窑点火升温约达24h以后,即窑尾废气温度约为750—800℃时,启动生料喂料系统,向窑内喂入5%左右的设计喂料量,为挂好窑皮创造条件。3.2 投料挂窑皮

当预热器系统充分预热,窑尾温度达950℃左右,这时分解炉涡流分解室温度可达650—700℃,窑头火砖开始发亮发白时,早先喂人的几吨生料也即将

进入烧成带。这时,窑头留火待料,保持烧成带有足够高的温度,并将吊起的2个C4排灰阀复原。三次风管阀门开至10%左右,打开涡流燃烧室和分解室阀门,开始向涡流分解室喷轻柴油和少量煤粉。当C1出口温度达400—450℃时,打开置于C1出口至高温风机废气管道上的冷风阀,掺人冷风调节废气温度,保护高温风机。待C5出口温度达900℃时,适当开大三次风管阀门后即可下料。喂料量为设计能力的30%-40%。喂料后逐渐关闭冷风阀,适当加大喂煤量和系统排风量,窑以较低的转速(如0.3—0.6r/min)连续运转并开始挂窑皮。当系统比较正常,分解炉温度稳定后,就可以撤除点火喷油嘴。如果系统烧无烟煤,则应适当延长点火喷嘴的使用时间,但油量可以减少,以对无烟煤起助燃作用。

挂好窑皮是延长烧成带火砖寿命,提高回转窑运转率的重要环节。其关键是掌握火候,待生料到达烧成带时及时调整燃料量和窑速,确保稳定的烧成带温度。窑速与喂料量相适应,使粘挂的窑皮厚薄一致、平整、均匀、坚固。挂窑皮期间严防烧成带温度骤变。温度太高,挂上的窑皮易被烧垮,生料易烧流,在窑内“推车”会严重磨蚀耐火砖;温度突然降低会跑生料,形成疏松夹心窑皮,极易塌落,影响窑皮质量。

挂窑皮时间,一般约需3—4个班。窑皮挂到一定程度以后,生料喂料量可以3-5t/h的速度增加,直至100%的设计能力。窑速和系统排风也随燃料和生料喂料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大。3.3 冷却机的操作

1)挂窑皮初期,窑产量很低。待熟料开始人冷却机时再启动篦床。但篦速一定要慢,使熟料在篦床上均匀散开,并保持一定的料层厚度。2)以设定冷却风量为依据,使篦下压力接近设定值。注意避免冷却风机阀门开度太大,否则吹穿料层,造成短路。

3)运行中注意观察拉链机张紧情况并检查有无空气泄漏和串风现象。漏风严重时,可暂时停拉链机,使机内积攒一定量的细料,以提高料封效果。

4)操作中如发现篦板翘起或脱落,要及时处理,严防篦板掉入熟料破碎机,造成严重事故。

3.4 三次风管阀门的调节 1)分解炉点火时,三次风温度很低。因此打开电动高温蝶阀时,宜小且缓慢,以避免涡流分解室温度骤降给点火带来困难。

2)投料后适当地调整涡流分解室顶部3个阀门的开度,以满足它们所在位置管道阻力的差异。当生料喂料量达设计产量的80%左右时,使总阀门开度达70%-100%。

3.5 系统温度的控制

从投料挂窑皮到窑产量达设计能力之前,烧成系统热耗一般都相对较高。因此系统温度可比正常值偏高控制: 1)窑尾温度:1000-1050℃;

2)分解炉混合室出口温度:900℃; 3)C1出口废气温度:350—400℃。3.6 废气处理系统的操作

1)系统投料之前,一般增湿塔不喷水,但出口废气温度应≤250℃,以免损坏电除尘器的极板和壳体。

2)增湿塔投入运行后,注意塔底窑灰水分,严防湿底。

3)待烧成系统热工制度基本稳定后,电除尘器才能投入运行,并控制电除尘器

人口废气CO含量在允许范围以内。挂窑皮的影响因素

4.1 生料化学成分

所谓挂窑皮就是液相凝固到耐火砖表面的过程。因此熟料烧成液相量的多少液相粘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窑皮的形成,而生料化学成分直接影响液相量及其粘度。以前湿法窑,人们主张挂窑皮期间的生料硅酸率适当偏低一些,而饱和比适当偏高一些。但对于预分解窑,目前窑头都使用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回转窑正常运行时,一次风量少,二次风温度又很高。因此煤粉燃烧速度、火焰温度远高于湿法窑。如果降低硅酸率,液相量相应增加,物料容易烧流,挂上的窑皮不吃火容易脱落。所以一般都主张挂窑皮的生料应与正常生料成分相同为好。4.2 烧成温度和火焰控制

挂好烧成带窑皮的主要因素除有一定的液相量和液相粘度以外,还要有适当的温度,气流、物料和耐火砖之间要有一定的温差。一般应控制在正常生产时的烧成温度。掌握熟料结粒细小而均齐,不烧大块更不能烧流,严禁跑生料。升重控制在正常生产指标内。要保持烧成温度稳定、窑速稳定、火焰形状完整、顺畅。这样挂出的窑皮厚薄一致、平整、均匀、坚固。4.3 喂料量和窑速

为了使窑皮挂得坚固、均匀、平整,稳定窑内热工制度是先决条件。挂窑皮期间,稳定的喂料量和稳定的窑速是至关重要的。喂料量过多或窑速过快,窑内温度就不容易控制,粘挂的窑皮就不平整,不坚固。所以新窑第一次挂窑皮起始喂料量和窑速最好能控制设计产量的35%左右。挂到一定程度以后再视窑皮粘挂情况逐渐缓慢增加。4.4 挂窑皮期间的喷嘴位置

一般情况下,喷嘴位置应尽量靠前(往外拉)一点,同时偏料,火焰宜短不宜长。这样高温区较集中,高温点靠前,使窑皮由窑前逐渐往窑内推进。随着生喂料量的逐渐增加,喷嘴要相应往窑内移动。待窑产量增加到正常情况,喷嘴也随之移到正常生产的位置。挂窑皮期间切忌火焰太长,否则高温区不集中,窑皮挂得远或前薄后厚,甚至出现前面窑皮尚未挂好,后面已经形成结圈等不利情况。回转窑火焰的调节

目前国内预分解窑大多采用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而火焰形状则是通过内流风和外流风的合理匹配来进行调整的。由于预分解窑入窑生料CaC03分解率已高达90%左右,所以一般外流风风速应适当提高,这样可以控制烧成带稍长一点,以利于高硅酸率料子的预烧和细小均齐熟料颗粒的形成。如需缩短火焰使高温带集中一些或煤质较差,燃烧速度较慢时,则可以适当加大内流风,减少外流风;如果煤质较好或窑皮太薄,窑简体表面温度偏高,需要拉长火焰,则应加大外流风,减少内流风。但是外流风风量过大时容易造成火焰太长,产生过长的浮窑皮,容易结后圈,窑尾温度也会超高;内流风风量过大,容易造成火焰粗短、发散,不仅窑皮易被烧蚀,顶火逼烧还容易产生熟料结粒粗大并出现黄心熟料。

目前国内大中型预分解窑生产线大多设有中央控制室。操作员在中控室操作时主要观察彩色的CRT上显示带有当前生产工况数据的模拟流程图。但火焰颜色,实际烧成温度、窑内结圈和窑皮等情况在电视屏幕上一般看不清楚,所以最好还应该经常到窑头进行现场观察。

在实际操作中,假如发现烧成带物料发粘,带起高度比较高,物料翻滚不灵活,有时出现饼状物料,这说明窑内温度太高了。这时应适当减少窑头用煤量,同时适当减少内流风,加大外流风使火焰伸长,缓解窑内太高的温度。

若发现窑内物料带起高度很低并顺着耐火砖表面滑落,物料发散没有粘性,颗粒细小,熟料fCaO高,则说明烧成带温度过低,应加大窑头用煤量,同时加大内流风,相应减少外流风,使火焰缩短,烧成带相对集中,提高烧成带温度,使熟料结粒趋于正常。

假如发现烧成带窑简体局部温度过高或窑皮大量脱落,则说明烧成温度不稳定,火焰形状不好,火焰发散冲刷窑皮及火砖。这时应减少甚至关闭内流风,减少窑头用煤量,加大外流风,使火焰伸长或者移动喷煤管,改变火点位置,重新补挂窑皮,使烧成状况恢复正常。

总之,窑内火焰温度、火焰形状要勤观察勤调整,以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篦式冷却机的操作和调整

篦式冷却机的操作目标是要提高其冷却效率,降低出冷却机的熟料温度,提高热回收效率和延长篦板的使用寿命。操作时,可通过调整篦床运行速度,保持篦板上料层厚度,合理调整篦式冷却机的高压、中压风机的风量,以得利于提高二、三次风温度。当床上料层较厚时,应加快床运行速度,开大高压风机的风门,使进入冷却机的高温熟料始终处于松动状态。并适当关小中压风机的风门,以减少冷却机的废气量;当析上料层较薄时,较低的风压就能克服料层阻力而吹透熟料层。因此,这时可适当减慢床运行速度,关小高压风机风门,适当开大中压风机风门,以利于提高冷却效率。增湿塔的调节和控制

增湿塔的作用是对出预热器的含尘废气进行增湿降温,降低废气中粉尘的比电阻值,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对于带五级预热器的系统来说,生产正常操作情况下,C1出口废气温度为320~350℃,出增湿塔气体温度一般控制在120—150℃,这时废气中粉尘的比电阻可降至1010Ωcm以下。满足这一要求的单位熟料喷水量为0.18—0.22t/t。实际生产操作中,增湿塔的调节和控制,不仅要控制喷水量,还要经常检查喷嘴的雾化情况,这项工作经常被忽视,所以螺旋输送机常被堵死,给操作带来困难。

一般情况下,在窑点火升温或窑停止喂料期间,增湿塔不喷水,也不必开电除尘器。因为此时系统中粉尘量不大,更重要的是在上述2种情况下,燃煤燃烧不稳定,化学不完全燃烧产生CO浓度比较高,不利于电除尘器的安全运行。假如这时预热器出口废气温度超高,则可以打开冷风阀以保护高温风机和电除尘器极板。但投料后,当预热器出口废气温度达300℃以上时,增湿塔应该投入运行,对预热器废气进行增湿降温。煤粉细度的控制原则

关于煤粉细度,各水泥厂都有自己的控制指标。它主要取决于燃煤的种类和质量。煤种不同,煤粉质量不同,煤粉的燃烧温度、燃烧所产生的废气量也是不同的。对正常运行中的回转窑来说,在燃烧温度和系统通风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煤粉的燃烧速度与煤粉的细度、灰分、挥发分和水分含量有关。绝大多数水泥厂,水分一般都控制在1.0%左右。所以挥发分含量越高,细度越细,煤粉越容易

燃烧。当水泥厂选定某矿点的原煤作为烧成用煤后,挥发分、灰分基本固定的情况下,只有改变煤粉细度才能满足特定的燃烧工艺要求。然而煤粉磨得过细,不仅增加能耗,还容易引起煤粉的自燃和爆炸。因此选定符合本厂需要的煤粉细度,对稳定烧成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产质量和降低热耗都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介绍几个根据煤粉挥发分和灰分含量来确定煤粉细度的经验公式: 1)用烟煤

对预分解窑来说,目前国内外水泥厂都采用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由于它们的特殊性能,煤粉细度可以适当放宽。简单地说,当煤粉灰分<20%时,煤粉细度应为挥发分含量的0.5-1.0倍;当灰分高达40%左右时,细度应为挥发分含量的0.5倍以下。

国内某水泥厂用过优质煤也用过劣质煤。根据该厂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经验公式如下:

R=0.15*(V+C)/(A+W)*V 另一个厂则用如下经验公式: R=(1—0.01A—0.0011Ⅳ)X0.5V 式中:

R-----90um筛筛余,%;

V、C、A、W——分别代表人窑和分解炉煤粉的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和水分,%。下同。2)用无烟煤

①伯力鸠斯公司介绍烧无烟煤时煤粉细度经验公式:

R≤·27 x*V/C

②国外某公司的研究成果经验公式:

R≤(0.5—0.6)*V ③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烧无烟煤煤粉细度经验公式: R=V/2—(0.5—1.0)必须指出,许多水泥厂对煤粉水分控制不够重视,认为煤粉中的水分能增加火焰的亮度,有利于烧成带的辐射传热。但是煤粉水分高了,煤粉松散度差,煤粉颗粒易粘结使其细度变粗,影响煤粉的燃烧速度和燃尽率;煤粉仓也容易起拱,影响喂煤的均匀性。生产实践证明,人窑煤粉水分控制≤1.0%对水泥生产和操作都是有利的。预分解窑的操作特点

9.1 烧成带较长,窑速很快

预分解窑烧成带的长度约为窑简体直径的5.0—5.5倍,较其它窑型都长。又由于人窑生料CaC03分解率一般高达90%左右,因此窑内物料预烧好,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所以出现窜料的可能性减少,这为提高窑速创造了良好条件。正常情况下窑速一般控制在3.0r/min左右。由于窑速快,窑内料层薄,物料填充率只有7%左右,而且来料比较均匀。所以熟悉预分解窑的窑操作员普遍反映,这种窑料子好烧,好控制,好操作。但是必须指出,我国绝大多数的预分解窑,包括早期建成甚至在建的,其L/D为15—16,与预热器窑基本相当。这使出分解带后的生料温度升到1250℃所需时间为预热器窑的近3倍,约15min左右。这样,使得已形成的C2S和CaO矿物晶体在较长的过渡带内长大,活性降低,不

利于C,S的形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德国洪堡公司开发了L/D=10的短窑(我国新疆水泥厂4号窑中4.0m*43m就是这种窑型)。窑简体的缩短,使过渡带也相应缩短,生料通过过渡带的时间约为6min。这样刚形成的C2S和刚分解出来的CaO活性很高,有利于C3S的形成和熟料产质量的提高。

由于三通道尤其是四通道燃烧器的广泛应用以及碱性耐火砖质量的提高,为进一步提高烧成温度创造了条件。窑速也由3.0r/min提高到3.5r/min左右,最高已达4.0r/min,使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相应缩短,从而提高了出过渡带矿物的活性。烧成温度的提高和窑速的加快,也促进了C3S矿物的形成速率。而第三代空气梁式篦冷机的广泛应用,使出窑熟料得到急速淬冷,冷却机热回收效率已达73%以上。所有这些使我国预分解窑的产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燃料消耗大大降低,3000t/d以上规模的预分解窑熟料热耗已接近3000kJ/kg。其热工参数和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2 黑影远离窑头

由于入窑生料CaCO3,分解率很高,窑内分解带大大缩短,过渡带尤其是烧成带相应延长,物料窜流性小,一般窑头看不到生料黑影。因此看火操作时必须以观察火焰、窑皮、熟料颜色、亮度、结粒大小、带料高度、升重以及窑的传动电流为主。必须指出,因为窑速快,物料在窑内停留时间只有25min左右,所以窑操作员必须勤观察,细调整,否则跑生料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9.3 冷却带短,易结前圈

预分解窑冷却带一般都很短,有的根本没有冷却带。出窑熟料温度高达1 300℃以上,这时熟料中的液相量仍未完全消失,所以极易产生前结圈。9.4 黑火头短,火力集中

三通道或四通道燃烧器能使风、煤得到充分混合。所以煤粉燃烧速度快,火焰形状也较为活泼,内流风、外流风比例调节方便,比较容易获得适合工艺煅 烧要求的黑火头短、火力集中的火焰形状。9.5 要求操作员有较高的素质

预分解窑人窑生料CaC03有90%左右已经分解,所以生料从分解带到过渡带温度变化缓慢,物料预烧好,进入烧成带的料流就比较稳定。但由于预分解窑系统有预热器、分解炉和窑3部分,窑速快,生料运动速度就快,系统中若出现任何干扰因素,窑内热工制度就会迅速发生变化。所以操作员一定要前后兼顾,全面了解系统的情况,对各种参数的变化要有预见性。发现问题,预先小动用煤量,尽可能少动或不动窑速和喂料量,以避免系统热工制度的急剧变化,要做到勤观察、小动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除。预分解窑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控制

操作好预分解窑,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是至关重要的。喂多少料,需要烧多少煤,也就决定了系统排风量。根据窑内物料的煅烧状况,窑速该打多 快,窑操作员必须随时做到心中有数。10.1 窑和分解炉风量的合理分配

窑和分解炉用风量的分配是通过窑尾缩口和三次风管阀门开度来实现的。正常生产情况下,一般控制氧含量在窑尾为1%左右,在炉出口为3%左右。如果窑尾O:含量偏高,说明窑内通风量偏大。其现象是窑头窑尾负压比较大,窑内火焰较长,窑尾温度较高,分解炉用煤量增加时炉温上不去,而且还有所下降。出现这种情况,在喂料量不变的情况下,应关小窑尾缩口闸板开度(当三次风管

阀门开度较小时也可开大三次风阀门,以增加分解炉燃烧空气量,也有利于降低系统阻力)。与此同时,相应增加分解炉用煤量,以利于提高人窑生料CaCO3分解率。如果窑尾O2含量偏低,窑头负压小,窑头加煤温度上不去,说明窑内用风量小,炉内用风量大。这时应适当关小三次风管阀门开度。需要时增加窑用煤量,减小分解炉用煤量。

10.2 窑和分解炉用煤分配比例

分解炉的用煤量主要是根据人窑生料分解率、C5和C1出口气体温度来进行调节的。如果风量分配合理,但分解炉温度低,人窑生料分解率低,C5和C1出 口气体温度低,说明分解炉用煤量过少。如果分解炉用煤量过多,则预分解系统温度偏高,热耗增加,甚至出现分解炉内煤粉燃尽率低,煤粉到C5内继续燃烧,致使在预分解系统产生结皮或堵塞。

窑用煤量的大小主要是根据生料喂料量、人窑生料CaCO3分解率、熟料升重和fCaO来确定的。用煤量偏少,烧成带温度会偏低,生料烧不熟,熟料升重低,fCaO高;用煤量过多,窑尾废气带人分解炉热量过高,势必减少分解炉用煤量,致使人窑生料分解率降低,分解炉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窑的热负荷高,耐火砖寿命短,窑运转率就低,从而降低回转窑的生产能力。

窑/炉用煤比例取决于窑的转速、L/D及燃料的特性等。一般情况下,控制在(40%~45%):(60%—55%)比较理想。生产规模越大,分解炉用煤量也应按 高比例控制。

10.3 窑速和窑喂料量成正比关系

回转窑的窑速随喂料量的增加而逐渐加快。当系统正常运行时,窑速一般应控制在3.0r/min,不过近年来又有提高的趋势,最高已达4.0r/min,这是预分解窑的重要特性之一。窑速快,窑内料层薄,生料与热气体之间的热交换好,物料受热均匀,进入烧成带的物料预烧好。如果遇到垮圈、掉窑皮或小股塌料,窑内热工制度稍有变化,增加一点喂煤量,系统很快就能恢复正常;假如窑速太慢,窑内物料层就厚,物料与热气体热交换差,预烧不好,生料黑影就会逼近窑头,窑内热工制度稍有变化,极易跑生料。这时即使增加喂煤量,由于窑内料层厚,烧成带温度回升也很缓慢,容易出现短火焰逼烧,产生黄心料,熟料fCaO也高。同时大量未燃尽的煤粉落人料层造成不完全燃烧,还容易出现大蛋或结圈。10.4 风、煤、料和窑速合理匹配是烧成系统操作的关键

窑和分解炉用煤量取决于生料喂料量。系统风量取决于用煤量。窑速与喂料量同步,更取决于窑内物料的煅烧状况。所以风、煤、料和窑速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制约。对于一定的喂料量,煤少了,物料预烧不好,烧成带温度提不起来,容易跑生料;煤多了,系统温度太高,物料易被过烧,窑内容易产生结圈、结蛋,预热器系统容易形成结皮和堵塞;风少了,煤粉燃烧不完全,系统温度低。在这种情况下再多加煤,温度还是提不起来,CO含量增加,还原气氛下使Fe203变成FeO,产生黄心熟料。在风、煤、料一定的情况下,窑速太快生料黑影就逼近窑头,易跑生料;窑速太慢,则窑内料层厚,生料预烧不好,容易产生短火急烧形成黄心熟料,熟料fCaO含量高。

由此可见,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是稳定烧成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窑的快转率和系统的运转率,使窑产量高、熟料质量好及煤粉消耗少的关键所在。应尽快跳过低产量的塌料危险区

预分解窑生产工艺的最大特点之一是约60%的燃料量在分解炉内燃烧。一般人窑生料温度可达830~850℃,分解率达90%以上。这就为快转窑、薄料层、较长火焰煅烧熟料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窑皮较完整的情况下,窑开始喂料的起点值应该比较高,一般不低于设计产量的60%。以后逐步增加喂料量,但应尽量避免拖延低喂料量的运行时间。在喂料量逐渐增加的阶段,关键要掌握好风、煤、料和窑速之间的关系。操作步骤应该是先提风后加煤,先提窑速再加料。初期加料幅度可适当大些,喂料量达80%以后适当减缓。加料期间,只要系统的热工参数在合理范围的上限,尽管大胆操作。这样即使规模很大的预分解窑,达到100%的设计喂料量只需约1h。一般情况下,喂料量加至设计值80%以上,窑运行就比较稳定了。我们操作过大到3200t/d,小到360t/d规模的预分解窑,在窑皮正常的情况下,从开始喂料到最高产量,一般都能在1h以内完成。如果说80%以下喂料量为塌料的危险区,那么喂料量从60%增加到80%,只需要十几分钟的时间,以后窑况就趋于稳定。这是因为预分解系统中料量已达到一定浓度,料流顺畅,旋风筒锥体出料口、排灰阀和下料管内随时都有大量生料通过,对上述部位的外漏风和内漏风都能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很少塌料。即使有也是小股生料,对操作运行没有太大影响。所以人们都说,操作预分解窑窑产量越高越容易操作就是这个道理。窑内结大蛋的原因及其相应措施

12.1 熟料配料方案中硅酸率偏低

配料方案中A1203、Fe203,含量高,SiO2含量低是形成窑内结蛋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国内外绝大多数预分解窑都控制A1203,+Fe203<9%,液相量24%左右,Si02>22%,n>2.50。12.2 有害成分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结皮或结蛋料中有害成分明显高于相应人窑生料中的含量。因为有害成分能促进中间相特征矿物的形成,而其就是形成结蛋结皮的特征矿物,如钙明矾石(2CaS04·K2S04),硅方解石(2C2S·CaC03)等。有害成分越多、它们的挥发率越高,系统中富集程度越高,特征矿物生成的机会也越多,窑内出现结蛋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目前国内外预分解窑一般都控制人窑生料中R20<1.0%,Cl—<0.015%,灼烧基硫碱克分子比控制在0.5~1.0;燃料中控制S03<3.0%。12.3 看火操作和煤粉细度对窑内结蛋的影响

在回转窑操作中,风、煤调配不当有时是很难避免的。当窑内通风不良时,就会造成煤粉不完全燃烧,煤粉跑到窑后去烧,煤灰不均匀地掺人生料,火焰过长,窑后温度过高,液相提前出现,容易在窑内结蛋。另外,煤粉细度、灰分和煤灰熔点温度的高低也都会影响回转窑的操作。煤粉粗、灰分高,容易引起煤灰与生料混合不均匀。当窑尾温度过高时,窑后物料出现不均匀的局部熔融,成为形成结蛋的核心,然后在窑内越滚越大形成大蛋。

12.4 开、停窑越频繁,喂料喂煤不稳定,系统塌料越严重,窑内热工制度波动越大,窑内越容易结大蛋。

综上所述,为避免或减少窑内结大蛋的问题,理化中心应该合理调整熟料率值,严格控制人窑生料的有害成分和煤粉质量,提高人窑生料的均匀性。窑操作员应该精心操作,把握好风、煤、料和窑速的合理匹配,稳定烧成系统的热工

制度,这样窑内结大蛋的问题是可以避免的。结圈形成的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13.1 结圈形成的原因

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 200℃左右时就出现液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粘度变小,液相量增加。暴露在热气流中的窑衬温度始终高于窑内物料温度。当它被料层覆盖时,温度突然下降,加之窑简体表面散热损失,液相在窑衬上凝固下来,形成新的窑皮。窑继续运转,窑皮又暴露在高温的热气流中被烧熔而掉落下来。当它再次被物料覆盖,液相又凝固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假如这个过程达到平衡,窑皮就不会增厚,这属正常状态。如果粘挂上去的多,掉落下来的少,窑皮就增厚。反之则变薄。当窑皮增厚达一定程度就形成结圈。形成结圈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13.1.1 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喂料量不稳定

实际生产过程中,窑操作员最头疼的事是人窑生料成分波动太大和料量不稳定。窑内物料时而难烧时而好烧或时多时少,遇到高KH料时,窑内物料松散,不易烧结,窑头感到“吃火”,熟料fCaO高,或遇到料量多时都迫使操作员加煤提高烧成温度,有时还要降低窑速;遇到低KH料或料量少时,窑操作上不能及时调整,烧成带温度偏高,物料过烧发粘,稍有不慎就形成长厚窑皮,进而产生熟料圈。

13.1.2 有害成分的影响

分析结圈料可以知道,CaO+A1203+Fe203+Si02含量偏低,而R20和S03含量偏高。生料中的有害成分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先后分解、气化和挥发,在温度较低的窑尾凝聚粘附在生料颗粒表面,随生料一起人窑,容易在窑后部结成硫碱圈。在人窑生料中,当MgO和R20都偏高时,R20在MgO引起结圈过程中充当“媒介”作用形成镁碱圈。根据许多水泥厂的操作经验,当熟料中MgO>4.8%时,能使熟料液相量大量增加,液相粘度下降,熟料烧结范围变窄,窑皮增长,浮窑皮增厚。有的水泥厂虽然熟料中MgO<4.0%,但由于R20的助熔作用,使熟料在某一特定温度或在窑某一特定位置液相量陡然大量增加,粘度大幅度降低,迅速在该温度区域或窑某一位置粘结,形成熟料圈。13.1.3 煤粉质量的影响

灰分高、细度粗、水分大的煤粉着火温度高,燃烧速度慢,黑火头长,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煤灰沉落也相对比较集中,就容易结熟料圈。取样分析结圈料未燃尽煤粉较多就是例证。另外,喂煤量的不稳定,使窑内温度忽高忽低,也容易产生结圈。

13.1.4 一次风量和二次风温度的影响

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内流风偏大,二次风温度又偏高,则煤粉一出喷嘴就着火,燃烧温度高、火焰集中,烧成带短,而且位置前移,容易产生窑口圈,也称前结圈。13.2 前结圈

在正常煅烧条件下,物料温度达1350—1450 ℃时,液相量约为24%,粘度比较大。当熟料离开烧成带时,温度仍在1300℃以上,在烧成带和冷却带的交界处,熟料和窑皮有较大的温差。带有液相的高温熟料覆盖在温度相对较低的窑口窑皮上就会粘结形成前结圈。对于预分解窑来说,前结圈是不可避免的,只是高一点和矮一点的问题,尤其当窑操作员控制二次风温度过高、燃烧器内流风偏

大和采用短焰急烧时,烧成带高温区更为集中,液相更多,粘度更小,熟料进入冷却带时,仍有大量液相在交界处迅速冷却。温差越大粘结越严重,前圈长得更快。另外,短焰急烧,熟料晶相生长发育差,易烧出大块熟料。但熟料中细粉比例也增加,冷却机返回窑的粉尘量大,这样更促进前圈的增长。13.3 熟料圈

它结的位置是在烧成带与过渡带之间,是窑操作员最头疼,对窑危害最大的结圈。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280℃时,其液相粘度较大,最 容易形成熟料圈。这时如果生料KH、n值较低,操作时窑内拉风又太大,火焰太长,烧成带后边浮窑皮逐渐增长、长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熟料圈。13.4 熟料圈形成以后的现象 1)火焰短而粗,火焰前部白亮但发浑,窑内气流不畅,火焰受阻伸不进窑内。窑前温度升高,窑简体表面温度也升高。2)窑尾温度降低,窑尾负压明显上升。

3)窑头负压降低,并频繁出现正压,发生倒烟现象。4)烧成带来料不均匀,波动大。5)窑传动电流负荷增加。

6)结圈严重时窑尾密封圈出现漏料。13.5 结圈的预防措施

13.5.1 选择适宜的配料方案,稳定入窑生料成分

一般说烧高KH、高n的生料不易结圈,但熟料难烧,fCaO含量高,对保护窑皮和熟料质量不利;反之,熟料烧结范围窄,液相量多,熟料结粒粗,窑不好操作,易结圈。但生产经验告诉我们,烧较高KH和相对较低的n,或较高的n和相对较低的KH的生料都比较好烧,又不容易结圈。因此,窑上经常出现结圈时,应改变熟料配料方案,适当提高KH或n,减少熔 剂矿物的含量对防止结圈有利。

13.5.2 减少原燃料带入的有害成分

一般粘土中碱含量高,煤中含硫量高。因此,如果窑上经常出现结圈时,视结圈料分析结果,最好能改变粘土或原煤的供货矿点,以减少有害成分对结圈的 影响。

13.5.3 控制煤粉细度,确保煤粉充分燃烧 13.5.4 调整燃烧器控制好火焰形状

确保风、煤混合均匀并有一定的火焰长度。经常移动喷煤管,改变火点位置。

13.5.5 提高快转率

三个班统一操作方法,稳定烧成系统的热工制度。在保持喂料喂煤均匀,加强物料预烧的基础上尽量加快窑速。采取薄料快转、长焰顺烧,提高快转率,这对防止回转窑结圈都是有利的。

13.5.6 确定一个经济合理的窑产量指标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产实践,每台回转窑都有自己特定的合理的经济指标。这就是回转窑在某高产量范围内能达到熟料优质,煤耗最低,运转率最高。所以回 转窑产量不是越高越好。经验告诉我们,产量超过一定限度以后,不是由于系统抽风能力所限致使煤灰在窑尾大量沉降并产生还原气氛,就是由于拉大排风使 窑内气流断面风速增加,火焰拉长,液相提前出现,这都容易形成熟料圈。13.6 结圈的处理方法

不管是前结圈还是后结圈,处理结圈时一般都采用冷热交替法,尽量加大其温度差,使圈体受温度的变化而垮落。也有用水枪打的,但前结圈一般太坚固,后结圈离窑头太远,处理效果大多不理想。13.6.1 前结圈的处理方法

前结圈不高时,一般对窑操作影响不大,不用处理。但当结圈太高时,既影响看火操作,又影响窑内通风及火焰形状。大块熟料长时间在窑内滚不出来,容 易损伤烧成带窑皮,甚至磨蚀耐火砖。这时应将喷煤管往外拉,调整好用风和用煤量,及时处理。

1)如果前圈离窑下料口比较远并在喷嘴口附近,则一般系统风、煤、料量可以不变,只要把喷煤管往外拉出一定距离,就可以把前圈烧垮。2)如果前圈离下料口比较近,并在喷嘴口前则将喷嘴往里伸,使圈体温度下降而脱落。如果圈体不垮,则有两种处理方法 ①把喷煤管往外拉出,同时适当增加内流风和二次风温度,这样可以提高烧成温度,使烧成带前移,把火点落在圈位上。一般情况下,圈能在2~3h内逐渐被烧掉。但在烧圈过程中应根据进入烧成带料量多少,及时增减用煤量和调整火焰长短,防止损伤窑皮或跑生料。

②如果用前一种方法无法把圈烧掉时,则把喷煤管向外拉出并把喷嘴对准圈体直接烧。待窑后预烧较差的物料进入烧成带后,火焰会缩得更短,前圈将被强火烧垮。但是必须指出,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由于喷煤管拉出过多,生料黑影较近,窑口温度很高,所以窑操作员必须在窑头勤观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13.6.2 后结圈的处理方法

处理后结圈一般采用冷热交替法。处理较远的后圈则以冷为主。处理较近的后圈则以烧为主。

1)当后圈离窑头较远时,这种圈的圈体一般不太坚固。这时应将喷煤管向外拉出,使烧成带位置前移,降低圈体的温度,圈体会由于温度的变化而逐渐自行 垮落。

2)当后圈离窑头较近时,这种圈体一般比较坚固。处理这种圈应将喷煤管尽量伸人窑内,并适当向上抬高一些,加大一点外流风和系统排风使火焰的高温区移向圈体位置。但排风不宜过大,以免降低火焰温度。约烧3—4h左右后再将喷煤管向外拉出使圈体温度下降。这样反复处理,圈体受温度变化产生裂纹而垮落。

不过,从总体来说,烧圈尤其是烧后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圈体很牢固,烧圈时间过长容易烧坏窑皮及衬料或在过渡带结长厚窑皮进而在圈体后产生第二道后结圈。所以处理时一定要小心。熟料中fCaO高的主要原因

1)生料成分的均匀性差

原料的预均化、配料电子皮带秤、出磨生料X荧光分析仪控制和生料的气力均化4个关键环节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是预分解窑窑速快、产量高、质量好、热耗低的基本条件和前提。但生产线上工艺生产环节不配套或某些缺陷,致使人窑生料化学成分波动较大,容易造成生料率值的很大变化,使回转窑操作困难,熟料中fCaO含量就高。2)烧成温度的影响

熟料煅烧温度对fCaO影响很大。在生料成分比较均匀,熟料率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较高的烧成温度,物料在烧成带又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则窑内物料的

化学反应完全,熟料中fCaO含量就低。假如烧成温度偏低,形成的液相量就少,液相粘度大,fCaO在液相中运动速度减慢,影响C2S+CaO---C3S的反应速度,熟料中fCaO含量就增加。因此要减少熟料中fCaO的含量,必须适当提高熟料煅烧温度以避免熟料的欠烧。3)操作的影响

窑速慢并采用短焰急烧,这样由于窑内料层厚,高温带又短,物料预烧不好,熟料fCaO就会比较高。

作者

王石银

2012-7-13

第三篇:外文翻译之中文解读

毕业设计

中文翻译:

新型煤化工技术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与煤炭伴生的洁净煤技术和煤化工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煤炭的洁净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液化技术以及其他新型煤化工技术已经从工业试验研究阶段,逐步向工业化、产业化阶段发展。我国煤炭要在煤炭工业安全生产、煤炭工业清洁生产、煤化工和新型煤化工领域更进一步,发展科技化、环保化、安全化的新型煤炭工业。同时进一步调整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关键词:洁净煤技术;煤化工;新型煤炭工业

由于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井工开采比例大,中小型矿井数量多,导致了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的多层次性,煤矿整体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水平还相对落后,煤炭资源洁净开发利用研究起步晚,技术不够成熟,大量煤炭直接燃烧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还相当严重。要解决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全面提升煤炭工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一 “十二五”煤炭科技重点发展的重点领域

“十二五”煤炭工业科技进步的发展目标:煤炭工业要全面落实《若干意见》精神,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发展目标,要紧紧围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技术、煤炭综合加工利用技术等领域,开展综合攻关,重点突破,强化创新,引领发展,实现绿色开采,发展循环经济,使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技术水平有所突破,“十二五”末使科技对全行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5%以上。

(一)资源勘探及矿井建设领域

在资源勘探及矿井建设领域,要重点研究开发高精度、高分辨率和高可靠性的地质勘探技术装备,提高地质结构的勘探精度,为我国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和复杂地层条件下的资源开采提供可靠的地质保障。同时开展中

毕业设计

东部地区深部煤层资源赋存规律和探测与开采技术、深部高效找矿和快速勘探技术的研究,解决600米深厚冲积层下凿井技术理论和技术难题,为我国深部煤炭资源高效、安全开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

(二)煤炭资源开采领域

在煤炭资源开采领域,利用现代加工、智能控制技术和工况监控技术,研究开发大功率、高可靠性的采煤装备,使井工开采工作面生产能力达到每年1000万吨以上,大型露天矿生产能力达到每年2000万吨以上,同时使薄煤层开采技术和短臂开采装备水平有突破性提高,使采煤装备更适合于各类复杂煤层的开采条件,全面提升我国采煤技术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三)煤矿安全生产方面

1.煤炭安全生产现状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煤炭行业都相继建立了安全方面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建立和完善了试验检测手段,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技术标准,为煤矿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近年来,国家也进一步完善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准的一些法律、法规,迫使煤矿企业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装备。但由于受诸多方面的因素制约与限制,全国煤矿每年事故死亡人数一直徘徊在6000~7000人左右,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2.国家煤炭安全生产办法

对于我国目前煤炭生产中还存在的重大问题,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安全生产办法,我国的煤炭企业必须遵照国家安排实行相应的安全生产办法,按规章制度进行安全作业。

1)加强调度值班指挥和干部下井带班的管理工作煤矿企业每天要安排一名副矿长以上管理人员值班,值班人员要做到24小时坚守岗位,随时掌握生产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2)加强现场管理,积极消除安全隐患必须认真查处现场的安全隐患,对不查处安全隐患的人员进行经济处罚,与安全奖励挂钩;在安全检查方

毕业设计

面应加大力度,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组织查岗小分队,重点对中晚班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各种事故隐患;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对现场违章人员按煤矿企业奖惩细则的处罚标准加倍处罚。

3)加快煤矿安全立法,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与管理不分,行业职能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因此难以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的关系,难以严格依法开展安全执法与监督,“安全第一”方针的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且行业主管部门在对煤矿进行安全监察时,主要依赖于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命令,很难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察。国家应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法律法规,建立一个令行禁止、监察有力的职业安全监察体系。

4)保证安全生产投入,提高抗灾能力和安全技术资金投入比例为保障煤矿安全投入,国家应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煤炭企业对安全技措资金的使用范围,对资金使用的情况定期进行审查和评估,真正做到专款专用,逐步提高安全技术资金比率。督促煤矿企业加强安全与技术投入,建立起一个可靠、有效的安全生产科研保障体系,加快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网络化建设,为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5)根据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建立有效、合法的中介服务机构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认真开展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估,对煤矿法人、矿长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能等情况进行定期严格考核,对矿用安全设备、器材、安全防护用品进行检测、检验,完善煤矿安全应急救护体系。

总之,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新的安全形势下,国家对煤矿企业提出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为天”的警钟越敲越响。而对待安全问题,单独靠专业部门一两名安全人员,要想迅速而准确地采取措施是不可能的。只有深入生产第一线,上下一心,齐心协力才能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把问题整理归纳,有组织、有领导地按轻重缓急抓落实。要进行调查研究,把隐患分类排队,并提高检测事故隐患的手段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避免伤亡,全面提升矿井的综合

毕业设计

安全保障能力。二 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简称CCT)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首先提出的,是指在煤炭开发和加工利用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换及污染控制等技术的总称,是使煤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限度潜能的利用,而释放的污染物控制在最低水平,达到煤的高效清洁利用的技术。

今年来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与支持下,我国洁净煤技术开发、应用、推广方面有显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煤炭的深加工有所进步,煤炭入洗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型煤和水煤浆技术开发和应用开始起步,已有示范性项目投入使用;煤炭气化技术已比较成熟,煤气已成为城市民用燃料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进行煤炭液化的性能和工艺条件试验,以及煤炭液化商业性示范厂的可行性研究。

发展洁净煤技术的重大意义:采用煤炭加工技术,可有效降低原料煤的灰分和硫分,实现煤炭燃前脱硫降灰,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减少煤炭利用的外部成本;发展煤基合成燃料可以促进能源供应来源的多样性,改善单一的能源结构,在相当程度上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供应不足的问题,且经济投入和运行成本大大低于采用石油和天然气,有利于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及长远的能源安全;洁净煤技术汇集了电子、信息、自动化、环境科学等高新技术,已不再是传统的煤利用技术。

总之,洁净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正处方兴未艾之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已将洁净煤技术列为能源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洁净煤技术将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三 煤气化和液化技术 1 煤气化技术

煤在高温条件下借助气化剂的化学作用将固体碳转化为可燃气体(气体混合物)的热化过程。用空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作为气化剂。它们与煤中的碳发生非均相反应。此外煤热分解出的气态产物如CO2、H2O 及

毕业设计

烃类等也能与赤热的碳发生均相反应。依气化法、气化条件及煤的性质不同,气化气的组成也不同。根据煤气发生炉内所进行的气体过程特点,可以将煤层自上而下地分为干燥带、干馏带、还原带、氢化带和灰层,在干燥带和干馏带中,煤受到高温炉气的加热而放出水分并挥发。剩下的焦炭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进行氧化反应。煤经过气化后得到的是粗煤气,再经过净化和加工后,可以得到各种化学品。常用于煤气化的方式有: 1)固定床气化。也称为移动床气化。因为在气化过程中,煤料与气化剂逆流接触,相对于气体的上升速度而言,煤料下降很慢,甚至可视为固定不动,因此称之为固定床气化;而实际上,煤料在气化过程中确是以很慢的速度向下移动的,故又称其为移动床气化。

2)流化床气化。它是以小颗粒煤为原料,并在气化炉内使其悬浮分散在垂直上升的气流中,煤粒类似于沸腾的液体而剧烈地运动,从而使得煤料层内几乎没有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

3)气流床气化。这是一种并流气化,用气化剂将煤粉带人气化炉内,也可将煤粉先制成水煤浆,然后用泵打人气化炉内。煤料在高于其灰熔点的温度下被气化剂气化,灰渣以液态形式排出气化炉。

4)熔浴床气化。也称熔融床气化,它是将粉煤和气化剂以切线方向高速喷人温度较高且高度稳定的熔池内,且池内熔融物保持高速旋转。作为粉煤与气化剂的分散介质的熔融物可以是熔融的灰渣、熔盐或熔融的金属。

煤气化技术

所谓煤液化,是将煤中有机质转化为流质产物,其目的就是获得和利用液态的碳氢化合物来替代石油及其制品,包括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两部分,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工艺、工程技术集中度高,是中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煤的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两种方式。

煤的直接液化首先是德国科学家F.Bergius 于1913 年发明的。其原理是煤炭在溶剂作用和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与气态氢发生反应,使煤的

毕业设计

氢含量增加,最后转变为液体的过程。1927 年德国燃料公司Pier 等人开发了硫化钨和硫化铜催化剂,将液化过程分为糊相加氢和气相加氢两阶段进行,解决了工程化问题,建成了世界第一座工业化规模生产的煤直接液化企业,并陆续建设了20 套煤直接液化装置。

煤的间接液化是德国皇家煤炭研究所的F.Fficher 和H.Tropsch两个化学家于1923 年首先提出的。其原理是以煤为原料先经气化制合成气(CO + H2),再以合成气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液态烃类产品。受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影响,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前苏联等国家重新重视煤炭直接液化的新技术开发工作,纷纷组织了一批科研开发机构及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开发工作,相继开发了多种工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工艺有以下几种。

1)溶剂精制煤工艺(SRC):是由美国煤炭研究局(OCR)于1962 年与Spencev 化学公司联合开发的煤直接加氢液化工艺,最初是为了洁净利用美国高硫煤而开发的一种生产以重质燃料油为目的的煤液化转化技术,不使用催化剂,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利用煤自身的黄铁矿将煤转化为低灰低硫的常温下为固体的SRC-1。后来又改进工艺,采用增加残渍循环,减压蒸馏方法进行固液分离,获得常温下也是液体的重质燃料油,即SRC-Ⅱ。

2)供氢溶剂法(EDS)是美国埃克森研究和工程公司于1966 年首先开发使用供氢溶剂的煤液化工艺。在液化反应组分中也不加催化剂,从而避免了煤中矿物质对催化剂的毒害作用,延长了高性能活性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其与SRC 法的区别是对循环溶剂单独进行催化加氢,从而提高了溶剂的供氧能力,液化油率提高,主要产品是轻质油和中质油。

3)氢煤法(H-Coal):是由美国碳氢化合物公司(HRI)在氢油法(H-Oil)工艺基础上开发的与SRC法和EDS法完全不同的氢煤法(H-Coal)工艺,它采用高活性催化剂和沸腾床反应器,使得液化转化率和液体收率都有很大的提高,并且提高了液化粗油的品质,液化油中的杂原子含量也降低了。

4)德国IGOR工艺:是由德国环保与原材料回收公司与德国矿冶技术检测有限公司(DMT)在德国老工艺的基础上开发的煤加氢液化与加氢精制

毕业设计

一体化联合工艺。原料煤经该工艺过程液化后,可直接得到加氢裂解及催化重整工艺处理的合格原料,从而改变了以往煤加氢液化制备合成油还需再单独进行加氢精制工艺处理的传统煤液化模式。后来IGOR工艺又将煤糊相加氢和液化粗油加氢精制串联,既简化工艺,又可获得杂原子含量很低的精制油,代表着煤直接液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四 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

新型煤化工是以煤炭为基本原料(燃料),C1化工技术为基础,以国家经济发展和市场急需的产品为方向,采用高技术,优化工艺路线,充分注重环境友好,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新型产业。它包括了煤炭液化(直接和间接),煤炭气化、煤焦、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技术,以及集煤转化、发电、冶金、建材等工艺为一体的煤化联产和洁净煤技术。其中煤炭焦化、煤气化-合成氨-化肥已经是我国主要的煤化工产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巨大需求,煤炭焦化、煤气化-甲醇、煤制油、烯烃及下游化工产品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型煤化工实际上是建立在传统煤化工基础上的,与传统煤化工密不可分。其特点如下。

以清洁能源为主要产品;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高新技术及优化集成;建设大型企业和产业基地;有效利用煤炭资源;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友好;人力资源得到发挥。

当前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热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煤气化制甲基叔丁基醚:采用多组分催化剂,可从合成气制含60%异丁醇和40 %甲醇的混合物,异丁醇脱水成异丁烯,从而可完成由合成气直接制取甲基叔丁基醚,这是一条很值得重视的由天然气和煤为原料制取高辛烷值添加剂的技术路线。

2)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及多种化工产品。甲醇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通过羰基化可进一步制取醋酸、醋酸酐、甲酸甲酯、甲酸、草酸等重要的化工产品。另外还可以用于甲醇汽油(掺烧或者全烧),甲醇转化为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和柴油或制造燃料电池等等。因此,作为可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甲醇下游产品是未来大规模发展甲醇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

毕业设计

重要方向。

3)以煤为原料合成低碳烃类。甲醇裂解制烯烃(MTO)技术由DOP和NOSRK HYDRO公司联合开发。鲁奇公司(LURGI)研制的甲醇制丙烯(MTP)技术,已经在工业化设计中,准备进行商业化生产。

4)煤炭气化多联产技术是新型煤化工的一种发展趋势。所谓多联产系统就是指多种煤炭转化技术通过优化耦合集成在一起,以同时获得多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和多种洁净的二次能源,为目的的生产系统。多联产与单产相比,实现了煤炭资源价值的梯级利用,达到了煤炭资源价值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满足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最友好。

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后,在21世纪的今天既有令人欣慰的成就又有欠缺和不足的地方。作为资源型的产业,煤炭工业需要更近一步地加大煤产品的再加工深加工,提高煤产品的附加值。最后希望我国的煤炭工业能在满足我国能源需求的前提下降低比重,大力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机构,摆脱过度依赖煤炭能源的现状,在科技进步中实现真正的大国崛起,强国再现。

第四篇:外文翻译(中英文)绿色水泥(环保)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Green cement

By TONG HAO(China Daily)Updated: 2008-11-03 07:53 Cement is a major component of concrete, the world's most widely used man-made material, an integral part of roads, bridges and buildings.But making cement requires heating limestone and other materials to very high temperatures, a process that releases into the atmosphere large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or CO2, a leading cause of global warming.Recently, under the back ground of China economy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China cement industry developed at a record speed attaining great achievement.Cement produced by New Suspension Preheater dry process increased rapidly, thus improve benefit dramatically.Nowadays Chinese NSP cem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NSP cement plant equipment fabrication technique are well developed and main index of NSP cement plant has reached world advanced level.Moreover, China has speeded up the cement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ing and big cement production group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All these facts show that Chinese cement industry is booming rapidly.Chinese cement industry's achievement results from the industry's long time struggle, carrying out cement industry policy, focusing on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being powered by reforming and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nd aiming on benefit.Now is the key stage of cement industry adjustment and optimizing.Clearly, the target of cement industry adjustment is firmly development of big scale NSP cement production meanwhile elimination of small scale cement production(mainly shaft kilns)thus finish cement industry adjustment in short term.Government’ policy encourage the construction of NSP cement plant exceeding 4000t clinker per day at resource abundant area.Setting up scientific view of development, making rational and sufficient use of resource, decreas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decreasing waste emission, fulfilling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ecology demand of society harmonious development, rapidly realizing the target of new type industrialization, pushing cement industry realize continuable development are the important task and historic mission of us.Cement plants are traditionally associated with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missions, but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Lafarge Shui On Cement in China has set a good example of a circular economy to reduce pollution and save power.A sludge usage project to make cement began at Nanshan Cement Plant in Chongqing of Lafarge Shui On in September.The project was jointly developed by Lafarge Shui On and Cho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With an investment of 6.5 million yuan, it consumes 36,000 tons of sludge from the loc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 every year, while the

cement production of Nanshan Plant in 2007 has exceeded 2 million tons.In the past sewage sludge has traditionally been buried in a local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landfill, but under the new project the sludge is taken from the sewage plant and processed into a raw material to produce cement.The sewage treatment plant pays Nanshan Cement Plant 100 yuan for every ton of the sludge it takes away.The cost of cement production is reduced and pollution caused by landfill disposal is also reduced.“Using sludge makes the cement no different than before,” a technician of Nanshan Cement Plant says in front of a rumbling cement kiln.The sludge to cement process was first developed at Lafarge cement plants in France in the late 1990s and it's also currently being used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Lafarge is willing to bring our technology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and experiences into China,” says Bruno Lafont, the Chairman and CEO of Lafarge Group.However, “such an undertaking is rarely seen in Chinese cement plants nowadays,” says Deputy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a Cement Association, Zhang Jianxin.“Lafarge's innovation has set a good example of a circular economy system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sludge usage project, a waste heat recovery(WHR)

project has also begun at the Nanshan Cement Plant.The 82 million yuan project can meet 30 percent of the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of the Nanshan plant.It is predicted that the investment will be paid off within three years.“The market price of electricity is 0.5 yuan per kWh, but our cost to produce a kWh of electricity is merely 0.1 yuan,” he says.Waste heat accounts for 30 percent of all the heat consumed during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cement making process.The WHR project will annually save 45 million kWh by recovering the waste heat from the cement kilns into power through a steam turbine, reducing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by 70,000 tons.In addition to the Nanshan project, Lafarge Shui On has invested in five WHR projects in Sichuan and Yunnan.WHR technology is also being used in other Chinese cement plants.Anhui Conch Cement Co Ltd is the largest Chinese cement enterprise.By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the end of 2007, the installed capacity of its WHR projects reached 168,900 kWh, accounting for 31 percent of the overall capacity of the entire Chinese cement industry.Anhui Conch plans to put another 19 WHR projects into operation during 2008, producing 3.79 billion kWh of electricity every year.In other words, 1.36 million tons of standard coal and 1 billion yuan in costs can be saved annually.Anhui Conch Cement Co Ltd is the earliest domestic cement waste heat generation, responder a resource-conserving, environment-friendly industrial enterprises,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March 1998, China's first set of waste heat generator in conch gone into production.Through nearly 10 years of digestion, absorption and integrated innovation, conch developed with independe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the international leading level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waste heat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of cement.A 5000 tons every available waste heat power line 21-24 million degrees, tons of clinker generating capacity can reach 40 degrees, which can solve the 60% of clinker self-used electricity, product comprehensive energy consumption can reduce 18%.Henan province is now requiring that new suspension preheater(NSP)cement production lines with a daily production capacity of 5,000 tons and above must be equipped with WHR facilities.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NDRC)hopes that 40 percent of the NSP cement production lines in China will use WHR equipment by 2010.At that time, the annual electricity produced by WHR projects will reach 8.93 billion kWh.Since 1985 China's cement production wa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for 21 consecutive years, accounting for 48 percent of the global annual output.Statistics from the NDRC show cement production in China during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the past eight months reached 887 million tons.From the present market situation, the cement industry will continue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energy consumpti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the cement production will b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Countries in the industry, “fifteen planning early in” production equipment trend forward “to large-scale, production process automatio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cale benefits and sav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nsumption”, cement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bigness trend is very clear.Meanwhile, auto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novation can in turn promote process improvement.In the future for a period of time, how to improve the cement production equipment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burden will is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cement production.The cement industry also consumes 15 percent of all the coal burned in China.Currently, China's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rate ranks second in the world.According to the 11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Chinese cement industry from 2006 to 2010,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each ton of cement should be reduced by 25 percen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five years.(China Daily 11/03/2008 page5)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绿色水泥

作者:郝通(中国日报)2008-11-03 07:53更新:

水泥是混凝土的一种主要成分,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人造材料,是建设道路、桥梁和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要使水泥需要加热熔解石灰石和其他一些物质,其温度非常高,这一过程释放到大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的问题。

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以创纪录的速度获得更大的成就。水泥生产过程由于新旋风预热器干燥的迅速增多,从而提高效益显著。当前,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新型干法水泥窑设备制造技术发展迅速,新型干法水泥窑已达世界先进水平。此外,中国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水泥厂和大水泥生产集团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些事实表明,中国水泥产业正在蓬勃发展。中国水泥工业的成就源于这个产业的长时间的斗争,实施水泥产业政策,把焦点集中在产业结构调整,依靠改革和技术上的改进,旨在提高效益。

现在是水泥工业调整和优化的关键阶段。显然,水泥行业调整的目标就是坚定不移地扩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范围,同时减少小规模水泥窑的生产,从而在短期内完成水泥行业的调整。政府在政策上鼓励在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窑。建立科学的发展观,理性并充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物排放、实现生态需求的发展、迅速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水泥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的人。

传统的水泥工厂一般都高能耗和高排放,但是发达的拉法基瑞安水泥模式在循环经济减少污染、节约能源方面在中国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拉法基瑞安的污泥使用项目九月份已经在重庆南山水泥厂实施。这个项目是拉法基瑞安和重庆环境保护局联合开发的。在6.5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下,它每年的水泥生产消耗掉来自当地污水处理厂的36000吨的污泥,在2007年南山的产量已经超过了2万吨。

在过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传统上被埋在污水处理厂专门的垃圾掩埋场,但在新的项目中来自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将加工成一种生产水泥的原料。每带走一吨的污泥污水处理厂将会提供南山水泥厂100元费用。这样不仅水泥生产的成本的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降低,而且填埋垃圾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有所减少了。

南山水泥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在隆隆的水泥窑前说道:“使用用污泥来造水泥和以前没有什么不同”。

利用污泥制造水泥的技术最早是上世纪90年代末期在法国拉法基水泥工厂应用的,它目前同样被应用在日本和韩国。拉法基集团在中国的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布鲁诺Lafont说:“拉法基愿意给中国提供技术和经验”。

然而,中国水泥协会的副秘书长张健新说:“这样一种事业在时下中国的水泥工厂中是很少出现的,拉法基的创新循环经济制度在中国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在污泥使用的同时,预热利用(WHR)项目也已经开始在南山水泥厂实施。82亿元的项目能满足南山水泥厂30%的总用电量。据预测,这项投资将在三年内收回成本。

他说:“市场电价为每千瓦时0.5元,但我们的生产成本的仅仅是每千瓦时的电力0.1元”。

余热占水泥生产过程中所有热量消耗的30%。预热利用(WHR)项目计划通过蒸汽涡轮机从水泥窑中回收余热转化为能量将每年节省45亿千瓦时的电力,减少70,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除了南山,拉法基瑞安在四川和云南也投建了五个余热利用项目。

WHR技术也被用在其他中国水泥工厂。

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水泥企业。到2007年底,WHR余热项目装机容量达到168,900千瓦时以上,整体余热回收能力占全中国水泥工业的31%。安徽海螺计划在2008年将投建另外19个的余热项目,每年可以生产3.79亿千瓦/小时的电力。换句话说,节约136万多吨的标准煤,每年可以节省成本一亿元。海螺集团是国内水泥余热发电的最早应用者,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企业,推进节能减排,1998年3月,中国首套余热发电机组在海螺建成投产。通过近十年的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海螺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领先水平的水泥余热发电综合利用技术。一条5000吨生产线每天可利用余热发电21—24万度,吨熟料发电量可达40度,可解决60%的熟料自用电,产品综合能耗可下降18%。

由于现实的需要,河南省新旋风预热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日生产能力达

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到5000吨以上)必须配备WHR设施。

国家发改委希望中国在2010年之前40%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使用WHR设备。那时,全年WHR所产生的电力将达到8.93亿千瓦时。

自1985年以来,我国水泥生产量连续21年是全世界最高的,占全球年产量的48%。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水泥生产量在过去的八个月达到887万吨。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水泥行业将会持续高速发展势头,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节能降耗、综合利用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在水泥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国家早在行业“十五规划”中提出“生产设备趋向大型化,生产过程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注重规模效益和节能降耗”,水泥生产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十分明显。而同时,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创新可以反过来促进工艺的改进和提高。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如何提高水泥生产设备的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减小环境负担将是水泥生产的发展方向。

水泥工业煤炭消耗量在中国占煤炭消耗总量的15%。目前,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

根据第11个五年计划,中国水泥工业从2006年至2010年制造每吨水泥的能量消耗较前5年应该降低百分之二十五。

11/03/2008 page5(《中国日报》)

第五篇:外文文献翻译--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在沙特阿拉伯的发展:协会理论透视

内部审计职能的价值1

早先的研究已经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制定适当的标准以评估内部审计职能的有效率。比如说,视遵照标准的程度为影响内部审计表现的其中因素之一。一份1988年国际会计师协会英国协会的研究报告就致力与研究内部审计作用价值中高级管理层和外部审计员的认知力。这项研究证明了衡量所提供服务的价值的艰难性就是做评估的主要障碍。收益性,费用标准以及资源利用率都被确认为服务价值的衡量标准。在这项研究里,它强调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应遵从SPPIA的必要性。

在美国,1988的Albrechta研究过内部审计的地位和作用,还为了能有效的评估内部审计的效率特别制定出一套框架。他们发现有四个能让内部审计部门发展从而提高内部审计效率的要件:一个合适的企业环境,高级管理层的支持,具备高素质的内部审计人员以及高质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在这项研究里学者们强调管理层和审计人员都应该承认内部审计职能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具有增值性的职能。在英国,1997年,Ridley和D’Silva证明遵循专业标准的重要性是促进内部审计职能增值功能的最重要的因素。遵循SPPIA 大量的研究都特别专注于内部审计部门对于SPPIA遵从性的研究。1992年,Powell et al对11个国家的国际会计师协会的成员进行了一项全球性的调查以证明是否有全球性的内部审计文化。他们发现对这11个国家的国际会计师协会成员的调查中,有82%的是遵循SPPIA的。这个蛮高的百分比率促使学者们建议SPPIA提供内部审计这个职业全球化的证据。许多的研究已经关注涉及到独立性的SPPIA标准。1981年,Clark et al发现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所做报告的权威性是影响他们工作客观性的最至关重要的两个因素。1985年,Plumlee致力于研究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潜在威胁,特别是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否会影响到关于该制度质量与有效率的决断力。Plumlee发现这样参与设计会产生偏见最终会影响到工作的客观性。内部审计职能与公司管理层两者之间的关系通常会成为决定内部审计

客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1989年,Harrell et al表明管理层对一些观点的认知能力以及欲望都可能会影响到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和判断力。同时,他们也发现作为国际会计师协会成员的内部审计人员是不大可能屈服于这种压迫下的。1991年,Ponemon调查研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内部审计人员是否会在他们工作过程中报告那些未被揭露的敏感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是,影响内部审计人员客观性的三个因素分别是他们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他们跟管理层的关系以及举报不道德行为的渠道的存在。在沙特阿拉伯的内部审计研究

已经证明相对地很少有关于沙特阿拉伯企业内部审计的研究,然而,例外的是1993年的Asairy和1996年的Woodworth和Said。Asairy试着评估沙特阿拉伯合股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的效率。他通过对38家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高级管理层和外部审计人员的问卷调查来研究。这项研究的结果显示了内部审计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独立于其他的企业的经济活动。内部审计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是会受到管理层,其他雇员和外部审计人员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背景,训练,经验和专业素质都会影响到内部审计的效率。根据他的这项研究,Asairy建议所有合股公司都应该设置内部审计职能,而且应在沙特大学把内部审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立。1996年,Woodworth和Said试着调查沙特阿拉伯的内部审计人员关于根据被审单位的国籍是否会对被审单位具体的内部审计情况有不同的反应的看法。基于34份来自国际会计师协会达兰协会成员的问卷调查,他们发现不同国籍没有很大的区别。内部审计人员不会根据被审单位的国籍来改变他们的审计方式,文化程度对于审计的结果是没有很大的影响的。

关于遵循SPPIA的重要性,专家和学术界都强调了内部审计部门和企业其他部门之间关系在决定内部审计部门成功或其他方面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的。(1972年的Mints, 1996年的Flesher, 1998年的Ridley & Chambers,和1999年的Moeller & Witt)。学术界致力于研究如果内部审计要有效率,事前的准备工作以及审计人员和被审单位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必要性。1992年的Bethea认为好的人际关系处理技巧是很重要的因为内部审计会产生消极看法和消极的态度。这些问题尤其对于多文化的商业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像沙特阿拉伯这样审计人员和被审单位在文化和教育背景上有很大差异的地方(1996年Woodworth & Said)。结论

缺少内部审计部门的原因

通过对92家公司的采访调查公司没有设置内部审计职能的原因,来自于52家公司的最多的回答就是信赖外部审计人员能够使公司获得可能会从内部审计中得到的赢利。典型地,被采访者认为外部审计者更好,要比内部审计更有效率,更省钱。在对外部审计人员的采访中透露出他们的客户公司不会特别的区分清楚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工作性质和角色的不同之处。比如,一个外部审计人员说到,对于外部审计人员是做什么的通常都有个误区,他们认为外部审计人员会为公司做所有的事情,而且一定会找出所有的问题。说到这里,一个外部审计人员质疑内部审计是否在任何一个企业环境中都具有增值的功能。当提到内部控制制度时他说到,只要他们满意这最终的报告结果,我认为内部审计职能也可以不需要设置。外部审计最终会显示出所有内部审计的大缺点。

第二个采访者(23家企业,25%)提到最多的不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原因是对成本和利润的一种权衡和协调。特别地是,17家公司认为公司规模小以及其活跃性有限的本质意味着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对他们来说反而是没有效率的。受采访的外部审计人员都支持这个观点,测量成本是毫不费事很容易的,相比较而言衡量利润则是比较困难这一事实就是促成这个决定的一个因素。

还有一些采访者给出的不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原因。由于执行内部审计职能需要高成本的事实,14家企业聘请了不处于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的雇员来执行内部审计的职责。有8家公司认为没有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必要,这是因为他们相信他们有内部控制制度已经足够了而没必要再去设置内部审计。5家公司认为内部审计不是什么重要的工作,还有三家公司觉得他们的企业类型是不需要内部审计的。有三个受访者提到他们不设置内部审计部门是因为找不到专业人员来管理运行这个部门,还有6家公司没有提供不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原因。有10家公司曾经设立过内部审计部门但由于在招聘合格的高素质的人员和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方面具有一定难度就不再运行这个部门。说到这里,有8家没有内部审计部门的公司计划在不久的未来成立一个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评论员和权威人士认为独立性是内部审计部门最主要最关键的一个特性。在对内部审计部门的问卷调查回复中有60份说有一份书面文件阐明了内部审计部门的目的,权威性和责任。在所进行的所有问卷调查中,有93%的人说一份在内部审计部门的职权范围内的文件被高级管理层所认可,有97%的人说这份文件阐明了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地位,有接近个人,纪录,资产的权利,还有90%的认为这份文件阐明了内部审计的范围。受访者被要求估计相关文件与SPPIA特定要求想一致的程度。在这些有这种文件的内部审计部门中有27家声称是完全遵循SPPIA,有23家认为他们的公文部分遵循SPPIA。有超过三分之一被调查的部门要么就没有这样的公文要么就不清楚文件是否遵循SPPIA。SPPIA建议当企业的董事会同意任命或撤除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时候要提高其独立性,还有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要对企业里资格老的个人负责。令人关注的是,有47家公司他们对于任命,撤除以及收入报告的责任是由非高级的管理者负责,通常就是一般的经理。SPPIA建议内部审计部门的负责人应该直接坦率的跟董事会沟通以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同时为内部审计的负责人和董事会提供了一种方法以能使彼此告知对方的利益。在跟内部审计部门负责人的交谈中显示出内部审计部门通常是对一般经理报告负责而不是董事会。由问卷回复者提供的缺乏跟董事会交流的进一步证据显示出在将近一半的公司中,内部审计部门的成员从来都没参加过董事会会议而只有两家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是定期出席董事会会议的。获取证据不受限制和不受束缚的询问权力是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方面。问卷的回复显示有34个内部审计主管认为他们不能完全获取所有有用的信息。而且,在所有调查中,少数一些人不相信他们可以不受限制的报告缺陷,隐瞒,不道德的行为或者错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做内部审计不能总是从高级管理层那里获得支持。

SPPIA证明参与制度的设计,设置,运行很有可能会削弱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受访者被问到在非审计职责的范围内管理层多久一次会要求内部审计部门的协助。有37个被调查的内部审计部门说管理层有时,经常有这样的需求,还有27个部门从来没参与过这些非审计的工作。这些调查证明了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经常会为其他部门的人弥补不足之处。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AUDIT IN SAUDI ARABIA: AN INSTITUTIONAL THEORY PERSPECTIVE

The value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Previous studies have utilized a variety of approaches to determine appropriate criteria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For example, considered the degree of compliance with standards as one of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s internal audit performance.A 1988 research report from the IIA-United Kingdom(IIA-UK,1988)focused on the perceptions of both senior management and external auditors of the value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The study identified the difficulty of measuring the value of services provided as a major obstacle to such an evaluation.Profitability, cost standard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 were identified as measures of the value of services.In its recommendations it highlighted the need to ensure that internal audit work complies with SPPIA.In the US, Albrecht et al.(1988)studied the roles and benefits of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nd developed a framework for the purpose of evaluating internal audit effectiveness.They found that there were four areas that the directors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could develop to enhance effectiveness: an appropriate corporate environment, top management support, high quality internal audit staff and high quality internal audit work.The authors stressed that management and auditors should recognize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s a value-adding function to the organization.In the UK, Ridley and D’Silva(1997)identified the importance of complying with professional standards as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dding value.Compliance with SPPIA 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cused specifically on the compliance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with SPPIA.Powell et al.(1992)carried out a global survey of IIA members in 11 countrie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re was evidence of a world-wide internal audit culture.They found an overall compliance rate of 82% with SPPIA.This high percentage prompted the authors to suggest that SPPIA provided evid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internal audit profession.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SPPIA standard concerned with independence.Clark et al.(1981)found that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and the level of authority to which internal audit staff report were the two most important criteria influencing the objectivity of their work.Plumlee(1985)focused on potential threats to internal auditor objectivity, particularly whether participation in the design of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influenced judgements as to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at system.Plumlee found that such design involvement produced bias that could ultimately threaten objectivit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nd company management more generally is clearly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internal auditor objectivity.Harrell et al.(1989)suggested that perceptions of the views and desires of management could influence the activities and judgement of internal auditors.Also, they found that internal auditors who were members of the IIA were less likely to succumb to such pressure.Ponemon(1991)examined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internal auditors will report sensitive issues uncover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ir work.He concluded that the three factors affecting internal auditor objectivity were their social posi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management and the existence of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to report wrongdoing.Internal audit research in Saudi Arabia To date there has been relatively little research about internal audit in the Saudi Arabian corporate sector, exceptions, however, are Asairy(1993)and Woodworth and Said(1996).Asairy(1993)sought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in Saudi joint-stock companies.He studied departments in 38 companies using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from the directors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senior company management, and external auditors.The result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one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perceived success of internal audit was its independence from other corporate activities.The service provided by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was affected by the support it received from the management, other employees and external auditors.The education, training,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of the internal auditors influen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audit.On the basis of his study, Asairy(1993)recommended that all joint-stock companies, should have an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and that internal auditing should be taught as a separate course in Saudi Universities.Woodworth and Said(1996)sought to ascertain the views of internal auditors in Saudi Arabia as to whether there were differences in the reaction of auditees to specific internal audit situations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ity of the auditee.Based on 34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from members of the IIA Dhahran chapter, they foun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nationalities.The internal auditors did not modify their audit conduct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ity of the auditee and cultural dimensions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sults of the audit.Given the importance of complying with SPPIA, the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literatur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and the rest of the organization in determining the success or otherwise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Mints,1972;Flesher,1996;Ridley & Chambers,1998 and Moeller & Witt,1999).This literature focuses on the need for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between the auditor and auditee if internal auditing is to be effective.Bethea(1992)suggests that the need for good human relations’ skills is important because internal auditing creates negative perceptions and negative attitudes.These issue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a multicultural business environment such as Saudi Arabia wher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auditors and auditees Woodworth and Said(1996).Results Reasons for not having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Of the 92 company interviews examining the reasons why companies do not have an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the most frequent response from 52 companies(57%)was that reliance on the external auditor enabled the company to obtain the benefits that might be obtained from internal audit.Typically, interviewees argued that the external auditor is better, more efficient and saves money.Interviews with the external auditors revealed that client companies could not distinguish clearly between the work and role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audit.For example, one external auditor said, there is a misperception of what the external auditor does, they think the external auditor does everything for the company and must discover any problem.Having said this, one external auditor doubted that an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would add value in all circumstances.When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he stated, as long as they are happy with the final output, I think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will not add value.External auditing eventually will highlight any significant internal control weakness.The second most frequent reason mentioned by interviewees(23 firms, 25%)for not operating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was the cost/benefit trade-off.Specifically, 17 firms considered that the small size of the company and the limited nature of its activities meant that it would not be efficient for them to have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The external auditors interviewed were of the opinion that the readily identifiable costs as compared with the more difficult to measure benefits was a factor contributing to this decision.A number of other reasons were given by interviewees for not having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As a consequence of the high costs of conducting internal audit activities, 14 firms used employees who were not within a separat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to carry out internal audit duties.Eight companies did not think there was a need for internal audit because they believed thei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were sufficient to obviate the need for internal audit.Five companies did not think that internal audit was an important activity and three felt that their type of the business did not require internal audit.Three respondents mentioned that they did not operate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because professional people could not be found to run the department, and six companies did not provide a reason for not having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In 10 companies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had been established but was no longer operating because of difficulties in recruiting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changes in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Having said this, eight companies without an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were planning to establish one in the future.The independence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Commentators and standard setters identify independence as being a key attribute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From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60(77%)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stated that there was a written document defining the purpose, authority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department.In nearly all instances where there was such a document the terms of refere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had been agreed by senior management(93%), the document identified the role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its rights of access to individuals, records and assets(97%), and the document set out the scope of internal auditing(90%).Respondents were asked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relevant document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SPPIA.In those departments where such a document existed 27(45%)claimed full compliance with SPPIA, 23(38%)considered their document to be partially consistent with SPPIA.In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departments surveyed either no such document existed(n=18, 23%)or the respondent was not aware whether or not the document complied with SPPIA(n=10, 13%).SPPIA suggests that independence is enhanced when the organization’s board of directors concurs with the appointment or removal of the director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and that the director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to an individual of suitable seniority within the organization.It is noticeable that in 47 companies(60%)their responsibilities with regard to appointment, removal and the receipt of reports lay with non-senior management, normally a general manager.SPPIA recommends that the director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should have direct communication with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o ensure that the department is independent, and provides a means for the director of internal auditing an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o keep each other informed on issues of mutual interest.The interviews with directors of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 showed that departments tended to report to general managers rather than the board of directors.Further evidence of the lack of access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was provided by the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showing that in almost half the companies, members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have never attended board meetings and in only two companies did attendance take place regularly.Unrestricted access to documentation and unfettered powers of enquiry ar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independ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audit.The questionnaire responses revealed that 34(44%)internal audit directors considered that they did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all necessary information.Furthermore, a significant minority(n=11, 14%)did not believe they were free, in all instances, to report faults, frauds, wrongdoing or mistakes.A slightly higher number(n=17, 22%)considered that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did not always receive consistent support from senior management.SPPIA identifies that involvement in the design,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ng of systems is likely to impair internal auditor objectivity.Respondents were asked how often management requested the assistance of the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 in the performance of non-audit duties.In 37 internal audit departments(47%)surveyed such requests were made sometimes, often or always, and only 27(35%)departments never participated in these non-audit activities.The interviews revealed that in some organizations internal audit staff was used regularly to cover for staff shortages in other departments.

下载外文翻译(中文)能源审计和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外文翻译(中文)能源审计和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区角活动外文翻译(中文)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幼儿园现有的条件,根据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和......

    发动机类外文文献翻译(中文)

    . 轻型发动机设计方案 摘要: 在过去的一些年里,新一代汽车发动机燃油效率并不是像我们预料中的那样会有所降低。其原因:汽车重量的增加。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整车重量以及部分重......

    网上购物系统外文翻译

    重庆三峡学院毕业设计外文翻译[肖伟]-网上购物系统设计与实现 重庆三峡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设计 (论文)题目 网上购物系统设计与实现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

    网络教学系统外文翻译

    SQL server 原文: SQL server SQL SQL is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English acronym, which means for the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QL language is the main funct......

    外文翻译(中文)羟基石灰石制备和研究

    纤维蛋白-磷灰石复合材料的仿生制备 摘 要:双向扩散的Ca和PO4的溶液加入到纤维蛋白凝胶中,在不同pH条件下和氟离子的浓度进行仿生矿化反应生成有机/无机模仿生物矿化复合材......

    外文翻译—工业机器人及电动驱动系统

    Industrial Robots and Electric drive system There are a variety of definitions of the term robot. Depending on the definition used, the number of robot installa......

    毕业设计网上选课系统ASP外文翻译

    论文题目姓名学号班级年级专业学院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外文翻译(一) 网上选课系统 软件工程 软件学院 2014年 5 月13日 : : : : : : : : : 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外文翻译) 英文原文......

    VB 图书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 外文翻译

    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译文专用纸 第 1 页 现在送(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答辩PPT) 都可以直接下载 源程序因为无法上传百度,需要者去空间留言 学院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