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自杀教师(5篇)

时间:2019-05-13 09:5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频繁自杀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频繁自杀教师》。

第一篇:频繁自杀教师

频繁自杀教师,谁最痛

河北馆陶县第一中学,未满30岁的高三年级班主任赵鹏服毒自杀。他留下遗书称,活着太累,每天无休止的上班让人窒息,工资只能月光,决定自杀离世。据悉,赵鹏3月份的工资为1950元,包括1450元基本工资和500元补助,而4月份没有补助,只有基本工资。(5月28日《新京报》)

赵鹏自杀的阴影在我们心中还未曾逝去,我们还在为那个年轻的生命伤感的时候,近日网上暴出的另一个更加年轻的生命的逝去,又一次剌痛了我们。

海南省三亚市一所中学一黄姓女老师今年3月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被发现在宿舍内自缢身亡,留下遗书称受到学生的恐吓和威胁,而且称“学校故意安排我做那么多活,我都累垮了”,家属由此认定该女老师之死和校方给其太大压力有关,并向校方提出赔偿要求,但校方在支付了抚恤金、安葬费等9万元之后便再无下文。

该名自杀的老师名叫黄芬(化名),出生于1988年10月4日,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人。2007年从澄迈中学考入东北师范大学,就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取得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7月毕业后分配至三亚市一所中学,从事高中信息技术课及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并担任高一(7)班班主任。

由于工作环境闭塞,以前我从未留意过教师自杀事件,偶然听说,也总觉得有些耸人听闻,未曾深刻思索过,也没有考虑过教师自杀事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问题。上网查阅教师自杀相关信息,却着实吓了我一跳,全国中小学教师自杀事件大约平均每月发生10次,一年内约120次,也就是说每年大约有120位教师用自杀的方式离开人世。120,不是一个大数目,可是相对于我们的教师队伍来说,也足以令人震惊。1.2002年05月29日

浙江桐乡第十中学(炉头中学)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跳楼自杀。造成脚踝粉碎性骨折,腰椎折断。2.2003年2月18日

江苏南京一中年女教师一纵身从办公楼三楼跳下身亡。3.2003年9月6日

福建福州连江第五中学发生一起跳楼事件,年仅29岁的原该校高三语文老师曾建茂于9日凌晨6点左右从六楼跳下身亡。

何女士哽咽着继续说:“丈夫在七中工作了一个多星期后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现在压力很大,想不到他会在9日早晨做出傻事„„” 4.2003年11月8日

广东德庆两教师相继跳楼。

春季开学的第二周,德庆县成人中专学校原团委书记李丽玲因家庭感情问题而跳楼离开了人世。

10月5日中午,德庆县新圩教师村某栋宿舍5楼的一位住户里,传出了吵闹声,2时许,只见男主人冲出房门,从5楼纵身跳下。跳楼自杀者系德庆县德城镇登云小学的教导主任张某,今年30多岁,有个2岁多小男孩,其妻也在德城二中工作。2人都是拿国家工资的,本来日子也应算是可以,但张某家时至今日都没有买房子,其妻子又花钱大方,因此,夫妻间产生不少矛盾。5.2005年5月25日

广东东莞市教育部门获悉,该市某中学一名年年被评为先进的优秀教师因不堪巨大的心理压力,从二十七楼跳下身亡,随后死者所在学校的校长也被免职。6.2005年9月29日

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二八镇中学青年教师张健跳楼自杀。这位专门给学生做心理健康指导的老师,最终没能解开自己的心结,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崩溃。一种说法是,该教师在学校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许多,本应在竞选中当上教导主任,可是校长没有选择他,导致他心里崩溃,从他姐姐家居住的6楼跳下自杀身亡。而按照老师的姐姐的说法是,袁华是因为举报校长有经济问题,被校长无数次迫害,走投无路才跳楼的。

7.2006年4月14日

广东省一级学校113中学初一某班女班主任从住所跳楼身亡, 据称其工作压力巨大,曾因精神问题病休。该老师家庭和睦,性格向外乐观。工作积极,比较珍视荣誉。8.2005年5月10日

浙江平湖农村一名教师于5月10日晚上10时左右在杭州割喉自杀,年仅33岁。

他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次评为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多年,任教已经十多年,为人厚道,工作积极。9.2006年09月09日 浙江瑞安, 一名年仅29岁的美丽女子,在8月18日这一天突然香消玉殒。她从家中5楼窗口坠落,身上仅穿一套贴身内衣———瑞安市第三中学英语教师戴海静就这样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戴海静系精神抑郁症发作,引发夜间跳楼自杀。”经过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三级公安机关的联合调查,终于有了结论。10.2006年10月17日

今年26岁的乡村女教师覃某,住院治疗精神障碍症期间突然跳楼身亡。覃某是广西巴马县某乡中心小学教师,2006年3月30日到广西区人民医院一分院就医,经门诊医师初步诊断其患有精神障碍症,遂收入该院心理康复中心住院治疗,入院后确诊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2006年4月29日上午,其亲属突然收到心理康复中心通知,称覃某在离开住院部约二百米处的实验楼上跳楼自杀身亡。11.2007年06月27日

福建泉州晋江内坑镇内坑中心小学六年级一名张姓女教师,从四楼跳下身亡,留下10岁的女儿。

据家属王先生称,前天晚上,他爱人一直在担忧自己班级的成绩,此前的一次考试,因为班级成绩不好,她曾受到学校的批评,压力大,„„ 12.2007年08月15日

福建泉州市区某小学三十多岁女教师黄某,在新华南路的住处跳楼身亡。海滨派出所调查后称,黄某因为工作压力大,精神抑郁,才导致悲剧发生。

13.2007年07月28日 南京六合一教师从教学楼4楼跳下自杀身亡。跳楼男子姓王,今年40岁,目前教4年级数学。校长介绍,王老师到该校任教数年,平时与同事关系融洽,教学水平属中上游。

一幕幕悲剧一直在我们身边发生,并且不断被重复上演着;一个个原本优秀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却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我们看到,大多数自杀的教师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承受不起,所以以死求得解脱。我们不能一味地将责任归于这些自杀教师身上,责怪他们心灵过于脆弱,抗挫能力差,责怪他们没有责任心,不珍惜生命。当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被相关法律保护起来后,当青少年的弱势地位被一再夸大后,没有人注意到教师这一群体正处于最尴尬的地位,没有人关心教师特殊的心理需求。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全社会大张旗鼓的尊师重教,我们听到的是夸大其词的违背人性的宣传,我们面对是教师师德被过分开发的现状。一个个人为拔高的教师典型事迹让我们不寒而栗,那些眼中没有孩子,没有父母,没有亲人朋友,有的只是学生,只有成绩的教师成了优秀师德标兵,成了正面典型,成了教师学习的榜样。这无疑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只有这样绝情绝义对不起父母亲人死守着讲台的教师才称得上优秀教师。所以我们在各种先进教师事迹中,更多的听到是为了学生父母重病不曾看望过一次,父母去世不曾灵前跪拜,孩子幼小被锁在家中,家中大事小情全推给爱人。说者声泪俱下,听者却触目惊心。这就是我们所崇尚的师德吗?这就是值得全体教师效仿学习的典型吗?我不知道,这种的对自己亲人冷血的教师,会一腔热血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吗?龙江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己救人,源于对学生厚重的爱,但她的爱不只是对学生,对父母、爱人、公婆、同事,她一样倾注了自己的爱,我认为,只有让周围的人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样的爱才配称得上大爱。

在这种“尊师重教”氛围中,教师越来越难做。“春蚕”、“蜡烛”、“园丁”、“人类灵魂工程师”,头上戴着这么多光灿灿的帽子,你好意思开口涨工资,闭口要待遇的吗?领导安排你超负荷的工作,你好意思拒绝吗?家长眼巴巴地等着孩子出成绩,你好意思不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吗?谁叫你的工作那么神圣呢?你苦你累你清贫,那是做教师必须拥有的,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否则就是觉悟低。责任心越强的教师压力就会越大,因为他们工作认真负责,因为他们知道要为人师表,而那些缺少最起码的师德的教师却生活轻松,因为他们是在混日子。我想选择自杀的这些教师,应该多是工作认真负责的教师,面对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反差,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面对捉襟见肘的生活窘境,梦想破灭了,生活之舟搁浅了,万念俱灰之下,他们走上了绝路。面对越来越频繁的教师自杀事件,我们只有自哀,我们自哀却无力改变什么,亦使后人而复哀我们。面对同行们那一朵朵过早陨落的生命之花,谁最痛?惟有我们这些不文一名的普通教师而已,我们,也仅仅只能痛一痛而已。

第二篇:频繁跳槽是职场自杀行为

频繁跳槽是职场自杀行为

每个人在即的职业生涯中都会经历若干次得职业转换:从这家公司转到那家公司,从这个行业转到那个行业,或者哪个企业也不去,选择自己创业。跳槽也好,转行也罢,创业也罢,只要这种职场转换一道来,我们都免不了问自己:“我现在该找一份怎样的工作呢?”或者:“我能做一番怎样的事业呢?”

根据美国的一项数据统计,在美国每个月换工作的人数约在80万左右。越来越壮大的跳槽一族,把换工作视为寻求自我提升与突破的有效渠道,认为“变”才是最安全的,才不易被竞争大潮淘汰。跳槽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千万不能把跳槽当成逃避现实的手段,否则,您会越跳越糟,失去方向找不到北。

跳槽分两种类型,一种是被迫跳槽,也就是被公司辞退;一种是主动跳槽,主动跳槽又包含两种情况,一种是积极的,因为现在公司提供不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薪酬而选择离职跳槽,另一种是消极的,因自己发现无法承担责任而自我放弃。

有些求职者因为工作不好找,就随便与愿意接受自己的用人单位签约,工作了几个月,结果却发现工作并不适合自己,于是就仓促跳槽。可是他们并没有发现自己究竟有什么优势,自己适合做什么,所以导致跳槽屡跳屡败,因此建议各位年轻的求职者,在找工作之前就要对自己作认真的思考,看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份工作,有没有能力做好它,有没有韧劲将它坚持到底。

另外,因为与老板关系不好就跳槽是不明智的。要明白,人际关系相处的好坏,并不是判断跳槽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家公司本身是否可以给你带来发展空间,是否能够提升你的职业含金量,才是你最需要去考虑的,如果仅仅因为与上司关系不好就冲动地跳槽,而考虑自己职业发展的连贯性,即使跳了,也只是换汤不换药。首先应反省一下,与上司之间的尴尬关系,自己是不是有责任,自己的个性是不是太锋芒毕露,可以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处事方法。如果确实是上司存在的问题,也要看是否可能换到其他部门。

为什么跳槽太频繁不好呢?其一,人的一生中,掐头去尾,实际工作的时间只有30—40年。在这段时期内,谁都希望干成几件事。但是如果你在年富力强的时候频频跳槽,在哪里也扎不下根,那成就从何谈起呢?过去提倡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如果我们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这句话对那些频繁跳槽者真算得上是金玉良言了。其二,频繁跳槽会使人滋长投机取巧,华而不实的心理。其三,频繁跳槽会引起聘用单位的反感,认为你是这山看着那山高,在哪里也干不长。

自由职业者是跳槽频繁的人在目前相对自由的时代最适合的职业,不过自由职业者的职业生涯曲线更加不确定,历史上可参照的榜样就是奉旨填词的柳永——这是历史上此类人的最高职业成就。不过这样的人,大多浪迹一生,潦倒残喘,不足为法。

频繁跳槽的原因是跳槽的动机不对头。跳槽是为了寻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岗位,所以在选择单位时一定要慎重、认真,对自己力不胜任,引不起兴趣的岗位即使待遇诱人最好也别去,一旦选中了就要认真干一段,干出成效来。

最危险的一种情况莫过于在一次次的跳槽和创业中,让自己在以往的职业生涯中好不容易积蓄起来、沉淀下来的职场能量一次次地“归零”。许多年轻的职场人士,大多都有这样的职场经历:经过职场前10年的轮回后,发现自己再也升不上去了,而升不上去的原因就是自己频繁跳槽的经历。然而自己走过的道路又无法更改,所以,人生脚步一旦迈出就无法收回。这就是随意跳槽的代价。

职业规划师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案例:一个工作经历已有七八年的职场“老人”却说不清自己到底在从事哪个职业——他们今天做这份工作,明天做那份工作,但前一份工作和后一份工作几乎毫无关联。这使得他们本该已经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人士了,却可能还在为找工

作而犯愁或者是还停留在职业探索期,对未来一片茫然。正是盲目的转换,使他们的历史职场能量无法对他们目前的职业经历提供任何的帮助,导致他们在以往经历中积累下来的职场能量在这样的转换过程中化为了零,他们又重新变成一个个职场新手。表现出来的后果是,过去的职场能量不但无法给自己信心暗示,更无法给别人以信赖感。

因此,明智的职场斗士,会在进入职场生涯的一开始,或者在面临职场转换的起始时刻,就将“职场能量积累”作为最重要的一条,纳入个人的整体职业规划表中。他们绝不容许自己的职业前后脱节,绝不容许自己的职场能量莫名其妙地释放、僵化、归零,他们总会用尽一切办法,把每一次的职场转换链接到前一次到达的驿站轨道上。这样,职场转换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升级,而不是格式化。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应是我们工作的原则。既然选择了一家公司,我们就应该为做好工作而努力,而不应总计较自己的付出是否与收入对等。要知道,被员工们认为是最差劲的公司也有很多有利于员工成长的东西,而大家公认最好的公司或最成功的企业也有其不足之处。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企业,只有不断追求完美的企业。

跳槽到一个新环境,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离开一个熟悉的环境,融入一个新环境是需要付出很多心血和时间的。有一句谚语说得好:“常挪的树长不大”。而“下一份工作会更好”在很多情况下只是美好的愿望而已。

频繁的跳槽直接损害的是公司和老板,但从更深层次来看,对员工的伤害更深。因为跳槽者个人资源的积累和自身能力的培养都必然因此大打折扣。

从职业角度看,一个人一生中难免要调换几份工作,但做出转换前,必须考虑到这种转换是在整个人生规划的范围内做出的调整,而不是盲目的跳槽。可能新工作会使工资待遇有所提升,但若跳槽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个人能力和价值的提高”,而只是为了多一些金钱上的收入,那便是得不尝试了。当感到自己怀才不遇时,正确的态度是:立足于现实,调整好心态,将现有的工作做得更好,甚至最好。

更重要的是,一个频繁跳槽的人,在经历了多次跳槽后,会不自觉地养成一个习惯:当工作不顺时想跳槽,人际关系紧张时想跳槽,想多挣几个钱时想跳槽,甚至没有任何理由也想跳槽,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用跳槽来解决,这些人却不想一想,如果换工作可以解决问题,为什么换了那么多还不行呢?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逃避,是他们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今天我们拥有了相对自由的职场时代,作为职场中人应该珍惜这种自由,而不是浪费这种自由。然而,在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的今天,许多所谓的职场精英人士却不知道珍惜,反而打着追求个人梦想的旗号,肆意地挥霍和浪费自由。稍微不随心或者有一丁点儿不如意就辞职,频繁跳槽、随意跳槽,职场跳槽泛滥,结果导致整个组织效率低下,也导致个人职业生涯在低层面徘徊。不珍惜的结果必然是受到惩罚,使自己的职业之花过早地凋谢,职业青春期大大地缩短,这都是自己糟践自己的结果。

相反,在这个职场相对自由的时代,最终能成大器、能晋升到职场高位的,一定是那些不浮躁、沉下心来做事情的人,这些沉下心来、沉到一个行业、沉到一个具体的组织当中做事的人,才有可能是未来职场的栋梁。作为职场中人,至少在一个优秀的组织当中要沉淀个四五年以上才有价值,才能学到一个优秀组织的精髓,不然浮光掠影,频繁跳槽,则什么也难学到,在未来社会的大厦中至多是砖瓦,而不可能是栋梁。

第三篇:近年来教师自杀案例摘录

近年来教师自杀案例摘录

全国中小学教师自杀事件大约平均每月发生10次,一年内约120次。自杀形式有跳楼、服毒、服安眠药、上吊、跳河、割喉等等。其中约一半事件中,自杀者死亡,另一半造成重伤最终大多数致残。自杀原因中,约一半是因为工作上的“精神压力”,得的病是忧郁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还有一半是跟领导矛盾、家庭不和、夫妻吵架、离婚、躯体疾病等。

自杀事件发生后,大多数情况被行政当局封锁消息,只有少数事件,一些网民在网上通过发贴子透露消息。

1.2002年05月29日

浙江桐乡第十中学(炉头中学)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跳楼自杀。造成脚踝粉碎性骨折,腰椎折断。

2.2003年2月18日

江苏南京一中年女教师一纵身从办公楼三楼跳下身亡。3.2003年9月6日

福建福州连江第五中学发生一起跳楼事件,年仅29岁的原该校高三语文老师曾建茂于9日凌晨6点左右从六楼跳下身亡。

何女士哽咽着继续说:“丈夫在七中工作了一个多星期后回到家里,跟我说他现在压力很大,想不到他会在9日早晨做出傻事……” 4.2003年11月8日

广东德庆两教师相继跳楼。春季开学的第二周,德庆县成人中专学校原团委书记李丽玲因家庭感情问题而跳楼离开了人世。

10月5日中午,德庆县新圩教师村某栋宿舍5楼的一位住户里,传出了吵闹声,2时许,只见男主人冲出房门,从5楼纵身跳下。跳楼自杀者系德庆县德城镇登云小学的教导主任张某,今年30多岁,有个2岁多小男孩,其妻也在德城二中工作。2人都是拿国家工资的,本来日子也应算是可以,但张某家时至今日都没有买房子,其妻子又花钱大方,因此,夫妻间产生不少矛盾。

5.2005年5月25日

广东东莞市教育部门获悉,该市某中学一名年年被评为先进的优秀教师因不堪巨大的心理压力,从二十七楼跳下身亡,随后死者所在学校的校长也被免职。6.2005年9月29日

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二八镇中学青年教师张健跳楼自杀。这位专门给学生做心理健康指导的老师,最终没能解开自己的心结,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崩溃。一种说法是,该教师在学校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许多,本应在竞选中当上教导主任,可是校长没有选择他,导致他心里崩溃,从他姐姐家居住的6楼跳下自杀身亡。而按照老师的姐姐的说法是,袁华是因为举报校长有经济问题,被校长无数次迫害,走投无路才跳楼的。7.2006年4月14日

广东省一级学校113中学初一某班女班主任从住所跳楼身亡, 据称其工作压力巨大,曾因精神问题病休。该老师家庭和睦,性格向外乐观。工作积极,比较珍视荣誉。8.2005年5月10日

浙江平湖农村一名教师于5月10日晚上10时左右在杭州割喉自杀,年仅33岁。

他是学校的教学骨干,多次评为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多年,任教已经十多年,为人厚道,工作积极。

9.2006年09月09日 浙江瑞安, 一名年仅29岁的美丽女子,在8月18日这一天突然香消玉殒。她从家中5楼窗口坠落,身上仅穿一套贴身内衣———瑞安市第三中学英语教师戴海静就这样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戴海静系精神抑郁症发作,引发夜间跳楼自杀。”经过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三级公安机关的联合调查,终于有了结论。10.2006年10月17日

今年26岁的乡村女教师覃某,住院治疗精神障碍症期间突然跳楼身亡。覃某是广西巴马县某乡中心小学教师,2006年3月30日到广西区人民医院一分院就医,经门诊医师初步诊断其患有精神障碍症,遂收入该院心理康复中心住院治疗,入院后确诊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2006年4月29日上午,其亲属突然收到心理康复中心通知,称覃某在离开住院部约二百米处的实验楼上跳楼自杀身亡。11.2007年06月27日

福建泉州晋江内坑镇内坑中心小学六年级一名张姓女教师,从四楼跳下身亡,留下10岁的女儿。

据家属王先生称,前天晚上,他爱人一直在担忧自己班级的成绩,此前的一次考试,因为班级成绩不好,她曾受到学校的批评,压力大,…… 12.2007年08月15日

福建泉州市区某小学三十多岁女教师黄某,在新华南路的住处跳楼身亡。海滨派出所调查后称,黄某因为工作压力大,精神抑郁,才导致悲剧发生。13.2007年07月28日

南京六合一教师从教学楼4楼跳下自杀身亡。跳楼男子姓王,今年40岁,目前教4年级数学。校长介绍,王老师到该校任教数年,平时与同事关系融洽,教学水平属中上游。

第四篇:因为平凡所以频繁

因为平凡所以频繁

――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有感

柴绍锋 看着《中国教室的奇迹》的封面,我的眼前便浮动了一幅幅画面:开学初,俞玉萍老师为每个学生做的个人名片;岁末俞玉萍老师为每位学生制作精美书签,并附上老师的“新年预言”;俞玉萍老师教会孩子们从心底里向司机问好;百合班的学生若无其事的端着书在食堂排队;清晨花坛边专心读书的孩子;每周五车厢里集体唱歌或诵诗;大课间全班同学在一根绳子上跳绳;大扫除拔草,老师检查每个人的草,必须是有根的„„

百合班的孩子作为新生走进校园的时候,和其他班级的孩子没有任何差别,是阅读改变了他们,是生活中的小事启迪了他们,是俞老师的行动感动了他们。但这些看似平凡且琐碎的小事却创造了中国教育的奇迹,带着无限的好奇与思考,我走进了中国百合班的故事,也开始慢慢读懂了俞玉萍老师。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她的成功:相信、爱、改变。

相信是最好的开始。相信,可以开启每个孩子向上的心灵。百合班所有的孩子都在开学的系列名片中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深深的信任和期待,并因此爱上了新的学校,新的生活。开学第一天的寄语,是因为无限相信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的渴望,即使他小学里做的再不好,那也不是他的本心;学期结束的颁奖词,是因为无限相信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向上的渴望,即使他过去的一学期或一假期做的并不好,那也不是他的本心。孩子的本心是渴望向上、向善的,无限相信,才会无限点亮本心,而总有一天,强大的光亮足以让孩子永远驻足于光明的心的原野。

让我们记住,信任,让每一个生命都开出花来。让我们试着向俞老师靠拢,让班级的孩子也能散发生命的芬芳。

“孩子感受着我的爱,于是,眸子渐渐变得明亮;家长感受着我的爱,眸子里是满满的信赖。”这是出自 “爱的功课”一节的一句话,从读到它的那一刻起,我的心就颤动了,因为它幸福的让人陶醉。孩子明亮的眸子和家长满满的信赖正是我,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想要追求的。我久久地品读着这句让我羡慕又嫉妒的话,一霎那,我犹如茅塞顿开,得到那个原本就在表面却容易被人忽视的答案-----源自“爱”。

读俞老师的百合班故事总会有很多的惊喜,很多的收获。没有看到她们班纪律严明,也没有看到她如何转化学困生,仿佛在她的班里,学生都很乖,很懂事,很会感恩。但是我明白,这正是俞老师神奇的地方。读她看似平常的的文章,却能在字里行间给感受到她浓浓的对学生的爱。她的用心在每一件小事上,每一个细节上,真的把教育演绎到极致,时时处处。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在我的教学生涯中也有曾经因“爱”而成功的案例„„

读了俞老师的百合班故事,我一直在想:我们关注的和俞老师关注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当每一届的孩子带着憧憬与希翼走向我们的教室的时候,我们向往的是这个孩子几年后的分数,忽略的是这个孩子未来所能创造的大厦。我们把眼前活生生的生命异化成数字。教师的痛苦在哪里?就是生命中一半的时间死死地盯着分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异化成了一个个数字,为了分数,每天让孩子做无数的题目,于是,无数的题目等待着自己的批改、讲解;为了分数,心中常常备受因孩子答不到标准答案而生的焦灼与无奈的折磨;为了分数,所有灵动的生命都变成了不务正业,于是,生活的沉闷与单调乏味不可避免的产生,一年又一年,无止无休。

不敢改变,因为,别人都这么做;不敢改变,因为,习惯的东西很难改变。但是,真的就这么复制生活吗?俞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启示:教师的生命与其在岁月的重复中消耗,不如蜕变,即使蜕变过程中有一种不适应的痛苦,但总胜过麻木无数。如果我们的目光由分数转向生命,如果我们的目光由结果转向过程,如果我们把师生生命的成长与完善视为最重要的目标,那么,我们就能创造出卓越。打开一扇窗,迎接的是清新的空气与阳光;换一种想法,迎来的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在此,我同样和老师们交流一个因“改变”而成功的我的教育案例。

俞老师紧紧追随新教育,俞老师把生命的成长视为最高的教育目标。从孩子现有的生活出发,一点点改善;从孩子现有的体验出发,一点点引导;从孩子现有的心理出发,一点点提升;从教室里的每一个生命出发,无限相信、无限热爱,创造指向生命成长的课程。

教育的课程就在平凡的生活中,不要刻意为之。不要只在意孩子飞的高不高,而要关注孩子在飞行的过程中是否宁静与愉悦。如果刻意让孩子飞的很高,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可能会折翅,再也不能向着未来飞翔了。面对教育难题,俞玉萍老师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愤愤不平。她关注的不是人生的杂草,而是考虑

在心田上种植鲜花,她关注的不是学生今天的分数,她关注的是学生的灵魂。俞老师的教育正是从平凡的生活中启迪学生,时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没有责备,有的是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她让学生学会安宁,学会充实,学会珍惜。

俞老师对孩子们的教育不是用什么长篇大论,而是从身边的小事中感悟为人处事的道理,平凡的小事,俯拾皆是,正是因为这样,俞老师可以频繁的利用身边小事来给孩子们做教育。不怕事情小,越小越有利于我们集中精力去思考。

因为平凡所以可以频繁,因为频繁所以不平凡。

第五篇:浅谈《自杀论》

浅谈《自杀论》

作者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体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作者把一个特定社会一段特定时间里所发生的自杀当作一个整体。

在当今社会,据调查资料显示,自杀在人口死亡原因排名中始终排在靠前的位置,成为除了传统的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等导致死亡的原因外又一重要的因素。且自杀是青少年死亡最高的事件,因此这个问题受到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以及思考。

在读这本书前,我曾以为自杀就是一个人一时冲动而发生的事,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是从群体自杀率来阐述的,认为群体自杀率高是因为社会形式有问题,而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性,且作者定义自杀为自己知道后果的事件也就是说人都是知道自己死的后果才自杀的,是迫不得已的。自杀分为多种,利他自杀和利己自杀使我感受颇多,利己是因为自己本身遭受了重大挫折,比如家庭破裂、公司破产等突如其来的事使得人一时绝望而动了自杀的心思,这是在当今社会非常常见的也许是因为社会保障机制亦或是其他条款的限制,使这类人无活下去的希望。也许因为社会的冷漠?或是社会的险恶?而家庭能使利己自杀降为最低,也许还是因为中国男女比例的不平衡?还是中国一些男女的奇怪要求还是社会中的拜金主义?据书中所说,一个完整的整体能有效减少利己自杀,而个人主义者更容易自杀。可能也是因为当代那毫无人情可言的企业,人与人之间无联系。这类自杀在世界中广泛发生不是没有道理的,正是因为社会的高速发展而留下了许多的漏洞。以及一些人对于社会意识看法的改变,对物质的追求。

而利他自杀,则是一件神奇的事,以此为代表的的就是曾经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动不动就为了武士道精神而自杀,这是一种对某种事物的狂热追求,同样也是社会支持社会教育出来的。社会整合过度从而导致自杀的上升,尤其在军队中显示,像从前的中国,也经常有这种事发生。正是因为那狂热的精神,和社会的放纵。宗教狂性质的利他主义自杀是强烈性利他主义自杀的完整模式,这种自杀仅仅是为了得到自杀的乐趣,只是因为这种毫无理由的自杀被认为是值得赞扬的。佛教已经把这种原则推向了极端,把自杀当作了宗教实践,因为佛教教导人们,最大的幸福是涅槃。在这些自杀中,“个人渴望摆脱他个人的生命,以便进入他看作他的真正本质东西中。他把这种东西叫做什么无关紧要,他相信他存在于这种东西中,而且只存在于这种东西中,而正是为了存在于这种东西中,他才如此使劲地和这种东西融合在一起。因此,他自以为没有自身的生命。在这里,无个性达到了最大限度,利他主义处于极端状态。”

这本书颠覆了我对于自杀的了解,从社会层次了解了自杀的原因以及类别。

下载频繁自杀教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频繁自杀教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杀体会

    安全教育心得体会最近**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变电检修室组织安全教育学习活动,集体观看了青岛输油管道爆炸报道和电力安全警示教育等宣传片,通过学习讨论进一步增强了变电检修专......

    大学生频繁跳槽

    大学生频繁跳槽,伤不起! 又到一年毕业季,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中小企业揽才难。频繁跳槽、渴求发展的大学毕业生,重视应用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两者该如何有效对接? 一边是大......

    频繁的反义词是什么

    频繁,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间隔短暂的。以下小编整理了频繁的反义词是什么,欢迎查看!频繁反义词偶尔频繁基本解释拼音:pín fán解释:间隔短暂的;(次数) 多的。英文:frequency日文:频......

    自杀案例分析

    自杀案例分析 当你们看到这份遗书的时候,我可能已经在天堂的路上了,我的心里有很多很多话想说,但是拿起笔我却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我不知道我这是怎么了…… 我是谁?我无数的次的问......

    《自杀论》书评

    《自杀论》书评 杨璟(武汉大学 社会学系,湖北 武汉 430072) [作者简介]杨璟,(1988—),女,苗族,湖南湘西人,武汉大学社会学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学习和研究城市社会学。 [内容摘要]......

    如何预防青少年自杀

    预防青少年自杀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趋势。据有关人士介绍,目前处于10岁至2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成为自杀或自杀未遂的主流人群。花样年华,过早凋谢,给人生带来不幸,给家......

    自杀 预案及程序

    患者自杀后应急预案及程序 2011-10-14 09:32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应急预案: 1.发现患者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 2.判断患者......

    论中学生自杀

    论中学生自杀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中学生自杀行为屡见不鲜且自杀率逐年上升,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进入“高发期”,中学生的自杀现象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由于社会压力过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