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启示
【观察】典型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启示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钢铁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先上升后下降。●钢铁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前就开始出现下降,之后是大幅度下降。
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按照2000年美元计价,韩国在人均GDP为9548美元,美国在人均GDP为13639美元,日本在人均GDP为 20535美元实现工业化,基本上是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才完成工业化。因此,本文将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0%、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视为实现工业化。
综合典型国家(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工业化的情况来看,在工业化的起始点,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是缓慢提高,当第一产业的比重降低到20%以下、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并且在GDP结构中占最大比重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的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时,工业化就到了结束阶段。从全球范围看,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低于70%。
从人均GDP的角度来看,城市化的转折点出现在1万美元左右,之前,所有国家的城市化率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快速增长,达到1万美元以后,城市化率基本开始稳定。因此,本文将城市化率超过70%、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视为实现城市化。
综合典型国家城市化的进程来看,无论是先期发达国家还有后期发达国家,都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城市化进程,即城市化率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上升期,并且这一过程会持续几十年的时间。大体上在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时,这个过程出现明显的转折,城市化率基本稳定或呈现极为缓慢的增长。
由上述分析可知,城市化对应的转折点和工业化对应的转折点大体重合。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来看,钢铁、金属加工业等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占工业的比重有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钢铁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前就开始出现下降,然后是大幅度下降。而机械、交通、电气等制造业占工业的比重则持续在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前持续上升,之后基本保持稳定。
【深度】工业化和城市化需要钢铁工业支撑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目前已进行到中期阶段,预计2025年前将完成。未来15年左右,中国经济仍具有较快增长的潜力。
●钢铁消耗的峰值还未到来,钢铁产量增长仍要持续相当长的时期,但年均增长率较低。●“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缓解钢铁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未来15年我国经济仍将较快增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具体来看,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从2005年的12.1%下降到2010年的10.2%,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由47.4%下降为46.8%,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由40.5%上升为43.0%。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2011年,中国以国际汇率计算的GDP总量为5.75万亿美元,人均GDP为4283美元。假设以后中国都能实现7.5% 的经济增长速度,那么中国还需要12年能够使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也就是说,2023年前后,我国能够达到大体实现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即至少要到2023年前后才能完成工业化。
从城市化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过程中。根据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6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2011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51.27%,比2010年末提高了1.32个百分点。以2011年为基准年,我国要达到70%的人口化率,还要提升18.73个百分点。如果以后我国的城市化率能够每年提高1.3个百分点,到2025年,我国基本完成城市化;如果中国的城市化率进一步加快,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我国大体上还需要12.5年,也就是2024年左右完成城市化。
综上所述,中国大体上将在2025年前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和尚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之前,经济有可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我国钢铁产量将先增后降
钢铁的消耗量和积累量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代表性指标。典型国家的长时间序列的人均钢铁产量和钢铁总量保持了一个较长时期的增长,达到一定的峰值以后,钢铁产量开始出现下降。英国、美国等先期发达国家的人均钢铁产量增长时间较长,但产量峰值较低,人均粗钢产量在600千克时达到峰值;日本、韩国等后期发达国家的人均钢铁产量增长速度更快,人均粗钢产量的峰值也更高,为1000千克。目前,中国的钢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钢铁产量为 6.83亿吨,但人均钢产量只有498千克,不仅离日本、韩国等后期发达国家人均1000千克的钢铁产量有较大的差距,而且与美国、英国这些先期发达工业化国家人均600千克的钢产量峰值相比,也还有一定差距。从钢铁蓄积量来看,主要国家的钢铁蓄积量有一个持续增长的过程。当达到某一数值时,钢铁的蓄积量会基本达到稳定,即钢铁年消费量和折旧量大体相等。具体来看,美国在钢铁蓄积量达到20亿吨时基本出现稳定,日本在15亿吨左右出现稳定,英国为4亿吨,韩国为5亿吨。从人均钢铁蓄积量来看,美国达到钢铁总蓄积量顶点时的人均蓄积量为8.8吨,英国为7.6吨,日本在10.5吨左右时人均蓄积量开始企稳,韩国在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了9.5 吨。总的来看,一个国家要完成工业化,人均钢铁蓄积量需要达到8吨~10吨。
2010年,我国的钢铁总蓄积量为56.6亿吨(按照5%的折旧计算),人均钢铁蓄积量为4.13吨,远低于上述工业化国家的水平。《钢铁工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2015年,国内粗钢导向性消费量约为7.5亿吨;我国粗钢需求量可能在“十二五”期间进入峰值弧顶区,最高峰可能出现在 2015年~2020年,峰值约为7.7亿吨~8.2亿吨。结合工业化国家钢铁产量和蓄积量的经验数据,假设中国钢铁产量在2018年末之前仅保持年均 3.2%左右的增速,到2018年末,我国钢铁总产量将达到8.5亿吨的峰值,之后将开始下降,到2024年降至7.1亿吨。按上述数据进行计算,中国的人均钢铁产量的峰值在620千克/人左右,与英美国家的人均钢铁产量峰值接近。到2024年,中国钢铁总蓄积量将达到143亿吨左右,人均钢铁蓄积量在9 吨左右(人口年均增长率按0.6%计算),略低于日本和韩国的人均钢铁蓄积量。考虑到为保证国内供需平衡,从2012年起至2024年,我国要出口钢铁约 20亿吨。
铁矿石供需关系正在悄然变化
目前,铁矿石市场供需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态势正向着有利于中国钢铁企业的方向演变。从3大铁矿石供应商的角度看,为了维持自身的市场垄断地位,3大铁矿石供应商利用近几年铁矿石大幅涨价攫取的利润,继续扩大国际铁矿山收购和建设开发。例如,力拓将把铁矿石产量提高3倍,达到每年6亿吨。疯狂的扩张暴露了3大矿山的战略弱点。中国钢铁产业未来长期高消费、低增长的特点,以及中国钢铁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掌控国际铁矿石资源,使得3大铁矿石供应商的过度投资将变成沉重的包袱,而中国钢铁产业的产业链安全将因此有所保证。
淘汰落后将有助于缓解产能过剩
淘汰落后产能是加快钢铁工业装备结构升级、推进节能减排、优化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十二五”时期,在已开展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钢铁工业切实淘汰落后产能,争取全面消除按现有标准确定的落后产能,这是钢铁工业是否实现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一五”期间,我国钢铁工业淘汰落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绝大部分落后装备被彻底拆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但仍有7500万吨落后炼铁产能和4000万吨落后炼钢产能尚未淘汰。因此,“十二五”时期将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彻底淘汰。此外,将不再继续提高淘汰落后的装备标准。目前,以设备容积作为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主要是考虑到各地执行时比较容易判别,但也导致一些企业不断扩大炉容,使产量不降反升。因此,今后淘汰落后将主要依据能耗物耗和清洁生产标准,以免企业为躲避淘汰不断对落后装备实施扩容改造,导致实质上的产能扩张或谎报、瞒报装备容量等负面效果。随着科学发展的深入人心,特别是节能减排考核制度的完善,今后将逐步形成落后就无法生存的社会环境。
2012年末,中国钢铁产能预计将达到9.4亿吨,比需求多2.2亿吨。按照本文的预测,到2015年末,我国钢铁行业经淘汰落后和需求增长后,过剩产能将被消化至0.75亿吨。
【深度】四大比较优势成就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
●防城港钢铁基地较佳的开工时间点使其投资成本适中,2015年底建成后将面临黄金发展时机。
●“十二五”期间推进钢铁工业优化布局思路、西部大开发、北部湾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防城港市自身快速发展建设等因素给防城港钢铁基地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防城港港口优势和武钢全球产业链布局,有效保证了防城港钢铁基地产业链安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为防城港钢铁基地发展提供无限的市场机遇。防城港钢铁基地将面临较好的发展时机
按照规划,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年产铁850万吨、钢920万吨、钢材860万吨,总投资约为639.9亿元,吨钢投资规模约为6955元,投资成本相对适中。同时,该项目将力争于2015年底完成。如果按照笔者的预测,我国钢铁总产量到2018末达到峰值8.5亿吨,防城港钢铁基地于2015年底建成之后将面临至少3年的黄金发展时机。
随着国家“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总量控制等量置换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预计到2015年末,我国钢铁行业过剩产能将被消化至0.75亿吨,钢铁产业集中度低的状况将得到大幅改善,必将助力同时完工的防城港钢铁基地发展。同时,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的建设模式基于等量置换的原则,项目建设同时淘汰武钢本部、柳钢、鄂钢和广西范围内其他落后小钢铁企业炼铁、炼钢产能1571万吨,可以做到钢铁生产总量不增加,清洁生产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会对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造成进一步的负担。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要结合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在不增加生产能力的前提下,优化产业布局,并对重点区域钢铁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东“两市三省”)、长三角地区(江苏、上海、浙江“一市两省”)原则上不再新建钢铁基地。目前及今后一个阶段,珠三角和周边地区钢铁生产不能满足区域需求,其中大部分为高附加值产品供不应求。加快建设湛江、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有利于缓解区域供需矛盾。随着国务院加快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将加大对西南部地区的投入,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明显加快,西南部分地区钢材需求仍然很大。防城港钢铁基地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钢铁企业,与国内其他地区钢铁企业相比有着天然的地理优势。此外,从防城港市自身发展来看,广西近年来相继在防城港布局核电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势将推动防城港市自身的快速发展,会相应带来对钢铁的大量需求。这一系列因素都将给防城港钢铁基地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防城港钢铁基地具备较好的先天优势
依托武钢的装备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防城港钢铁基地必将成为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的大型钢铁精品基地。从成本上来看,防城港作为中国内地海岸线最西南的深水良港,巴西铁矿水运从防城港上岸与从武钢本部上岸相比,每吨运费低200元以上,防城港的区位港口优势大大拉低了矿石运输成本。
此外,国际3大铁矿石供应商为了维持自身的市场垄断地位,近几年的疯狂扩张导致铁矿石产能过剩的问题已开始逐步显现。中国钢铁企业在未来的铁矿石定价博弈中将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防城港钢铁基地的产业链安全将因此而得到进一步的保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带来无限的市场机遇
防城港市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处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和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有陆地和海上通道的城市,是中国内陆腹地进入中南半岛东盟国家最便捷的海陆门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防城港市高起点建设了一批大型泊位、铁路、高等级公路、国家一类口岸、邮电、通信、供电、供水等重大基础设施,连接东盟的出海出边大通道格局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为防城港钢铁基地发展提供无限的市场机遇。中国是进口东盟废钢的主要国家。与其他省份相比,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更容易获得东盟废钢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如红土镍铁矿等)。此外,东盟的快速发展必然会产生对钢材的大量需求,防城港钢铁基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凭借其综合成本的领先优势,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平台和优惠政策,将实现对东盟钢材市场的高占有率和强势竞争地位。
第二篇:《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学案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学案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2、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主要国际背景及地理条件。
3、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阶段,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特点及其对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4、了解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学习要点】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1.20世纪80年代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__________________,只有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市。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全国最大的__________之一。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得益于() A.优惠政策B.便利的交通 C.劳动力资源丰富D.资源丰富
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 A.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此时主导产业是()A.高新技术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
4.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是() A.地区产业基础的限制B.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 C.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D.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
5.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问题对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继续以轻工业为主,限制重工业的发展
B.应加大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等的比例,以此推动本地区的产业升级
C.区内各城市需加强分工与合作,构建以澳门、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D.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已经很成熟,“村中村”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在产业升级中面临的困境表现在() ①产业基础差 ②科技实力薄弱 ③人才队伍差 ④南岭的阻隔,使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②大气污染日益加剧 ③“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④围湖造田导致耕地面积增加⑤土壤肥力增高 ⑥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A.①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⑥ C.①②③⑥D.①②③④⑤⑥
8.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是目前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 B.1990年以前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较慢
C.1990年以后政策优势是吸引到该区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D.目前是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9.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 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 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规划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B.推动珠江三角洲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动力是交通条件的改善 C.珠江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密集区
D.推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因素之一是本区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完成11~15题。
11.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2001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1993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12.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13.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
C.夏季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14.以下工业中,最有可能在20世纪60~90年代初从日本迁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是()A.服装制造业B.钢铁工业 C.生物制药工业D.化学工业 1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
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 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
16.读我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乙)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图(丙),回答下列问题。
(1)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2)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3)乙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有哪些?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第三篇: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中政府作用
纵观当今世界60亿人口中,主要工业国人口约为10亿,所占比例不足17%,而超过21%世界人口作为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中国,开始进入工业化的高速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现象,也必然产生许多人类发展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挑战和问题。
1、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世界的工业化发展整体是推进城市化水平的进程,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水平呈现反方向的推动作用,欠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发展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推进。我国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农村要素不断转化为城市要素和城市要素不断向农村扩散的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从建国到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受传统体制的约束,我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分离,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工业化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新型工业化的道路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开始,中国城市化滞后的现象正在逐步消失,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适应的关系正在逐步得到确立。
2、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艰难曲折
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始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并没有沿用其他国家一般采用的轻纺工业起步的工业化道路,而是采取了重化工业起步的超常规道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赶超”的强烈意识是采取重化工业战略的基本动因,而前苏联的发展模式又似乎提供了一个可学习、借鉴的“榜样”。为了
尽快实现“赶超”目标,采取了比前苏联更强的强制性积累,试图在远比前苏联落后的基础上跨越轻纺工业阶段而建立重化工业体系。在经济制度上,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创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以保证能够通过高积累的方式集中大量建设资金,进行大规模的重化工业投资和建设。
1984年开始的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和农民的活力,从而自80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的土地上兴起了一股农村工业化潮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创举。从90年代初期起,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以每年2000万到3000万的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向城市涌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机制初步形成,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农村地区加入到工业的行列中。
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重要时期开始,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对资源配臵的基础性作用,产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以至于后来的对外开放成为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器。因为中国的工业化是依靠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而获得加速发展的。
3、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共同构成了中国工业化的推动力量。还应该看到中国仍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问题和矛盾仍很突出: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产品的附加价值低;工业化过程中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高;国有企业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突出问题等等。
与很多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一样,城市化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的社会问题。主要包括住房拥挤、环境卫生差、周期性失业以及学龄儿童入学困难等等,这些问题危及到社会稳定和企业发展。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作出了许多重要论断,其中对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也进行了科学阐释。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总书记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中国工业化道路任重而道远。
4、从发展过程中各国政府的作用对我们的启迪
一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相随,政府是推进城市化的主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解决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包括住宅问题、失业问题、疾病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建立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平稳运行创造条件。
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化过程的必然现象,城市化过程中的一切政策都应该有利于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相对稳定地就业和生活。否则,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长期不被城市接纳,长期在农村与城市之间徘徊,只会造成多种社会问题的积累,甚至于为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需要直面流动人口问题,通过经济
发展和制度创新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有可能使进入城市的农民逐渐在城市中稳定下来,完成中国的城市化过程。
5、国家工业化与城市化融合发展给我国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
(1)正确处理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关系
任何国家工业化的成功与发挥本国政府的积极调控作用是分不开的。在工业化进程中,各国政府必须适时采取一些必要的调控政策,才能较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形成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有力地促进工业化革命。如美国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有些一直沿用至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如土地所有权还不能实现顺畅流转、专利制度等产权保护制度尚待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管理制度尚待普及,教育人才制度亟需健全等。这些都是我国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重大障碍,因此,必须加速建立和健全这些已被历史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同时,还不能忘了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对外来讲,我们还有很多幼稚产业需要保护,要理直气壮地争取发展中国家的应有权利。对内则要尽快消除地方保护、区域封锁等,加快实现全国贸易自由化,形成统一大市场,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加大市场调节作用,只有通过市场化来推进工业化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将工业化与城市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府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作用。因此,加速工业化必须是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并举,国家政策投入与市场基础作用相结合,既需要“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也需要“看不见的手”调节市场,以确保我国工业化进程健康发展。
(2)加快制度创新
首先就应改变不合理的政策,突出改革创新和政策调整,推动人口和要素集聚,促进产业调整和结构升级,从而启动城市化能随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相应推动的动力机制。因为城市化的动因来自要素所有者对更高收益的追求,若生产要素的正常流动受到市场外力量(主要是制度和体制)的障碍,经济主体城市化的内在动力就会受到抑制,这样,城市化就难以和工业化相适应,必然导致城市化滞后。因此,政府只能通过制度创新为城市化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建立要素在区域内正常流动的制度,使要素在城乡间能合理流动并有效配臵,从而使经济主体追求城市化的内在要求得到合理的实现。为此,政府还应积极的引导和培育市场,以便市场的作用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还要努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形成强劲持久的城市化动力。好在我们已经开始通过改革逐步消除历史形成的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这将更有力的促进农村小城镇的发展。
(3)搞好城市化发展规划
通过政府的规划和规划的实施,整合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从而加快发展步伐。总之,整体规划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同时政府应具有开放式眼光,兼顾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引导工业化和城市化有序发展。
(4)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完善公共管理机制
宏观管理上要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法治力度,严格执法,以提高整体宏观效率; 总之,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政府不能
去抢夺市场机制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而且政府应通过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即政府主要起引导、促进的导向作用,而市场是基础和主导。只有这样,才能既克服政府原先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不适当的角色定位所造成的阻碍城市化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而且通过其角色的重新定位,不仅能更充分的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更能以其新的制度保障和政府对城市发展的合理规划贯彻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并不断地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在制度建设、基础设施以及发展教育、科技事业和协调区域经济、稳定经济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平衡、实行社会保障等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并能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篇: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浅析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浅析
韩静(环境学院)
摘要: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中两个重要指标,存在紧密联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常内容,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落实,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中,社会经济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同向发展中不断前进.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城市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工业化发展水平.在社会发展中,根据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规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将对我国加速实现全面小康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城市化 工业化 关系
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使工业化与城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H钱纳里和M塞尔奎因提出了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的世界模型。该模型研究了90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工业化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的结论。
1.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一般探究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在产业和区域方面的分别表述。钱纳里和塞尔奎因将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的一般变动模式概括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的基本内涵在于:由于工业化的推进,非农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与之相适应的非农就业人口和依托非农就业人口生存的相关人口向城市集聚,采用城市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然而,在漫长的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与许多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相关,因此,两者并不是自动协调发展的,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存在协调同步、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模式。所谓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发展超越了其赖以支撑的产业结构的发展,大量的城市人口没有能够在非农产业中就业;而滞后城市化则是指城市发展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转变,大量的非农就业人口和依托非农就业人口生存的相关人口不能够在城市中生活,无法采用城市的生活方式。由于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模式会产生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如何协调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2.中国的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
中国在很长的时期内,推进工业化的难度很大,因为长期以农立国,工业化的资本、技术、人才门槛太高,难以逾越。比较之下,“城市”却是老早就有了的。倘若工业没有长足的进步,“消费性的城市”再多,对经济也没有好处。衡量工业化的水平,关键指标是“工业化率”,也就是工业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例。城市化呢?当然是“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例。这两个“率”,一个经济,一个人口,当然无从直接比较。不过,由于工业活动总要“投影”到人口的空间分布上,所以在经验上,以上两率又可以作统计上的比较。今年国家统计局宣布我国城镇化率51.3%,那是2010年人口调查的结果。同年的工业化指数是多少呢?46.8%。这是说,2010年我国不但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且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工业化率。目前中国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产值结构偏高,就业结构、小消费结构偏低。二是二元经济结构显著。第三,由于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占绝对比例,其消费水平远远低城市居民平均水平,农民对工业消费品消费低,引发工城市工业增长缓慢,消费疲软。
参考文献:《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2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3期东方财富网财经频道2012年5月8日 《周其仁:中国的工业化超前 城市化滞后》
第五篇: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紧密相关的, 是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现代化进程在产业和区域方面的 分别表述。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协调表现为低价工业化进程和高价城市化进程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 产生的原因是中国独特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为此,“十一五”期间, 中国应该通过 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城市管理水平、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等来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发展我国
刘易斯认为,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主要表现在经济的二元结构上,即国民经济中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部门:劳动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村农业 部门与劳动边际生产力较高的城市工业部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变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工 业部门的转移。钱纳里和赛尔奎因也认为,“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理解为经济结构全面转变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恰如其分”。在结构转变中.城市化和工业化是重 要内容。库兹涅茨指出,“经济结构变化最重要的是产品的来源和资源的去处从农业转向非农业生产活动,即工业化过程;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人口分布发生了变化,即城市化过程。”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动态考察
从本质上说, 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关系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两者应该是始终相等或者同步增减关系, 因为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动态演进关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是呈现不同特征的。一般的规律是,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初期, 工业化影响和推动城市化是重要特征,城市的功能主要为了制造业发展提供集聚场所。该阶段以工业就业比例表示的工业化率应该高于城市化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 双方互动发展成为主要特征。在该阶段的前期, 工业就业和城市人口应该同比增长, 工业化率和城市化率都在相应提高;在该阶段后期, 工业就业开始下滑, 而城市人口不断上升, 城市化率超过了按照工业就业计算的工业化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成熟期, 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 城市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 城市化率与按照工业就业计算的工业化率差距拉大。也就是说,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初期阶段, 工业化率会高于城市化率, 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工业的发展带动, 但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期, 城市化率会高于工业化 率, 工业发展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贡献有限, 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第三产业对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贡献将大于第二产业。从世界发展报告有关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地区)不同发展时期的数据看, 1965—1997年期间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动趋势与这个规律基本吻合。对于低收入国家, 工业化对城市化进程促进作用十分明显, 城市化率的变动趋势与工业化率(按照工业产值比重和非农就业比重计算)变动的趋势基本一致;对于中等收入国家(地区), 包括下中等、上中等收入国家(地区), 1965—1980年期间城市化率和工业发展是相关联的, 但在1980—1997年期间, 城市化率的提高与工业发展并不相关, 而与非农产业发展更为相关;对于高收入国家, 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基本不相关, 城市化率的提高主要是和服务业的发展相关的。从各国整个城市化长期进程看, 城市化在工业化的带动下与整个非农产业的发展相关, 但从长期看, 与第三产业发展更为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美国1870—1970年百年的城市化率变化同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的相系数分别是0.6055和0.9770, 日本1920— 1979 年近60年城市化率变化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8621和0.9287.上述关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动态演进规律表明, 分析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应该注意三方面的方法问题: 一是从与城市化率直接对比角度出发, 计算工业化率应该采用就业比重指标,而不能够采用产值之类的指标。二是从城市化进程的长期趋势看, 由于工业化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并不表现为工业或者第二产业发展自始至终 对城市化有直接的带动效应, 而是非农产业的发展城市化的长期直接的促进作用。因此, 按照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来计算工业化率, 这更能够描述和判断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是否协调的问题。三是城市化与工业化是否协调的标准是随着 工业化的不同阶段而变化的,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 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高于工业化率都是正常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是否协调的标准不在于城市化率和工业化率两者存在差别, 而在于两者之差是否在与其发展阶段相对应的标准范围内。一般而言, 这个标准范围是根据国际历史经验归纳出来的。
二、阻碍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 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不相协调的原因是独特的工业化战略和道路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 基于工业化战略制定的制度和政策阻碍了城乡之间、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 采用了通过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 一方面使重工业超常规发展, 使以工业产值比重为衡量标准的工业化水平超常规上升, 但非农就业人口没有相应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使广大农民难以积累起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的起始资本, 破坏了城市化的正常机制。不仅如此, 为了降低工业化的成本, 减轻城市供给负担, 还采用“反城市化”战略, 减少城市人口。不仅用种种制度限制农民进城, 而且在“不在城里吃闲饭”、“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等口号下, 大规模地将城市人口迁往农村, 把城市居民和学生送到农村参加农业劳动, 这包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市民返乡、干部下放, 等等, 城市化进程被人为地阻碍。
在改革开放以后, 由于实施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工业化方针, 又阻碍了城市化的正常发展。该方针的核心在于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为乡镇企业工人, 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但不城镇化。虽然乡镇企业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但也存在自身规模效益差, 土地使用浪费, 不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劳动力和资金难以转移到聚集效益较好的城市和城镇等问题。2000—2003 年, 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员分别为1.28亿、1.31亿、1.33亿和1.36 亿, 这些工业人口被滞留在农村, 延迟了城市化进程, 使得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不协调。
三、促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建议
1.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当前, 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障碍还严重阻碍着中国的 现代化进程, 从城乡协调发展角度看, 户籍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教育与就业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改革等都有待进一步推进。中国渐进式先易后难的改革方式决定了这些改革难度非常大。
2.提高农民工收入, 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条件。2003年以来, 在沿海外来农民工较集中的一 些地方, 出现了所谓“民工荒”。中国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格局并没有发生变化, 农村仍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民工荒”,主要是对农民工的工资和应有的福利待遇被压低、劳动条件差造成的, 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企业。进城务工农民的工资没有体现保证社会必要劳动的基本要求, 而且存在着劳动 时间长、劳动条件差的问题。“民工荒”的出现, 实际上是通过劳动力及其工资的市场机制进行强制性的调节, 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待遇, 改善农民工的劳动条件。
3.改善城市管理水平, 优化城市职能结构, 提高城市质量。长期以来, 害怕“大城市病”(交通拥堵、社会治安恶化、贫民窟、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成为控制大城市规模、限制农民进城的 一个重要理由。现在看来, 这个理由可能更多地成为掩盖城市管理水平低下、维护城市中既得利益集团固有利益的借口。解决“大城市病”的关键不在于限制城市的规模, 而在于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优化城市职能结构。实际上, 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大, 产业门类多, 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经济显著, 辐射带动作用强。科学地发展和管理大城市,可取得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实力,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发展提供业支撑。城市化的本质是伴随着工业化、经济增长和社会变迁的一个发展过程。城镇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产业支持。只有当城市的经济实力提高了, 第二、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城市才会吸引非农人口和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和集聚, 进而发挥城市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促进分工和专业化, 推动经济的发展。没有产业作支撑, 有“城”无“市”, 城市就缺乏足够的活力, 也就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无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这样, 城市化发展进程就不可持续。因此, 要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 就必须加快繁荣城市经济, 增强城市产业竞争实力, 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为此, 一是要针对中国农村人口基数大、就业压力大的实际, 从中国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出发, 适时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不宜不分条件、不分地域地片面强调高技术, 过早、过多地用资金密集型的技术代替劳动密集型的技术, 将提高就业的门槛, 影响城市化的速度。国家应当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政策, 为劳动密集的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加快服务业发展。从中国工业重化工化和世界工业吸纳劳动就业能力的演变趋势看,“十一五”期间, 中国工业部门吸纳 就业的能力已相对有限,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服务业的发展。而与 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服务业所占比重低, 仍有很大发展和吸收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应当全面发展城市服务业尤其是大城市的各种现代服务业,并 以此促进城市化的发展和城市整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