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大力发展牧区集体经济为新牧区建设助力[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9:3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大力发展牧区集体经济为新牧区建设助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大力发展牧区集体经济为新牧区建设助力》。

第一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大力发展牧区集体经济为新牧区建设助力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大力发展牧区集体经济为新牧区建设助力

近年来,阿巴嘎旗通过强化责任、政策扶持、制度保证等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嘎查集体经济,强化集体经济后盾,为新牧区建设助力。目前,该旗有集体经济收入的嘎查从25个发展到了71个,实现了全部嘎查都有集体经济收入目标。年纯收入达235万元,其中年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嘎查8个,5万元以上的12个,2万元以上的15个,2万元以下的36个。集体积蓄为513万元,每年用于扶持牧民生产生活的支出达150万元。

一、强化责任,为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提供保障。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为抓好牧区工作的关键来抓,一是建立了旗、涉牧部门、苏木镇联系干部挂钩联系嘎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制度,明确嘎查发展集体经济责任人,层层落实责任任务。二是配强嘎查“带头人”,将事业心强、懂经营、善管理、开拓创新意识较强的牧民充实到嘎查班子中,并开展苏木镇、嘎查干部“互派锻炼”活动,为发展嘎查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加大外出学习考察力度,提高基层干部能力。先后组织304名嘎查干部外出参观考察。三是制定《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奖励办法》,实行嘎查集体经济增长率与嘎查干部工资挂钩,激发嘎查干部工作热情。

二、创新载体,为壮大嘎查集体经济搭建发展平台。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了《阿巴嘎旗苏木镇嘎查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嘎查集体经济的“222”工程投入资金90万元,以购买良种西门塔尔牛、基础母羊、建集体牧场等措施,扶持了18个嘎查发展集体经济;有效整合“整村推进”、对口扶贫等项目,扶持了25个嘎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围绕肉、乳、草、马、沙五个特色产业,鼓励嘎查走“支部+协会+牧民”的模式,累计培育和发展各类牧区合作经济组织46个,辐射牧户660户、牧民1800余人。二是巩固现有集体积累。指导、引导嘎查整合集体草场、集体牲畜等资源,采取建打草场、承包集体牲畜等方式,实现集体创收。目前,全旗有集体牲畜和集体草场的嘎查分别达到了45、61个,集体牲畜2.8万头只,集体草场100余万亩。三是引导嘎查合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多渠道增收。目前全旗经营第三产业创收的嘎查达到11个,安置转移牧民40余人,年人均纯收入均达2万元。

三、科学管理,为壮大嘎查集体经济铺平发展道路。为了促进嘎查集体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该旗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强化财务监督,探索实行“村财乡管”制度,逐步提升了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篇:内蒙古论文:内蒙古 牧区 城镇化 建设

内蒙古论文:内蒙古中部牧区城镇化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雏形开始逐步形成,并日益兴盛,从而使城镇化这一发展模式成为新的独特的学科领域。但当前对于中国城镇化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的模式,因此要进一步总结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创新模式。解读城镇化的概念具有多种发展领域,即农村城镇化、牧区城镇化、小城镇等等。本文就牧区城镇化的形成、发展以及建设做了系统的论述。当前牧区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一些畜牧产业开始提高自身的优势,竭尽全力与城镇化进程相接轨。这不仅给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未来带来了无限的发展空间,还间接的促进了牧区的城镇化进程。本文主要以乌拉特中旗为例,在牧区实施城镇化进程中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第二三产业,满足城镇化的发展需求并以此来探索这一类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支撑产业以及发展模式,如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旅游产业的发展、工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均可以有效的促进牧区的城镇化进程。文中笔者利用“推拉”理论陈述了牧区的城镇化进程,并在此过程中证实了生态移民项实施是由于“推力”与“拉力”因素的影响使当地牧区人口在两种不同区域内的流转而形成的。生态移民项目是加快牧区的城镇化进程的举措之一,虽然生态移民村建设的最终是保生态、促发展,但是可以带动当地的城镇...【英文摘要】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gan taking shape

gradually, and increasingly prosperous,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ization as a new and unique subject areas.However, the current study for China’s urbanization has not yet formed a systematic pattern, so to further sum up the experience of urbanization and innovation models.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has a variety of development areas, namely,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in pas...【关键词】内蒙古 牧区 城镇化 建设

【英文关键词】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Pastoral area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 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保过包发

【目录】内蒙古中部牧区城镇化建设研究4-5义10-11的界定13-15的界定14-1515ABSTRACT5-6

绪论10-16

中文摘要

一、选题目的和意

二、文献综述11-1

3三、分析框架与相关概念

(二)概念与理论(一)文献法

15-16

(四)(一)分析框架13-1

4四、研究方法15-16

15(二)历史研究法(三)观察法

16-22访谈法16第一章 乌拉特中旗概述第一节 乌拉特中旗的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16-1716-17

二、自然资源17

一、地理位置

第二节 乌拉特中旗城镇建设遗

址17-2019-20

一、新忽热古城遗址18-19

二、秦长城遗址第三节 乌拉特中旗城镇化历史的回顾20-2

220

二、解放后的乌拉特

一、民国时期至解放前的乌拉特中旗中旗20旗20-21乌拉特期

21三、文革前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乌拉特中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西部大开发时期的五、西部大开发到至今

21-2

2第二章 乌拉特中旗资源与环境对城镇化的作用22-42资源推进牧区城镇化进程的变化发展

22-3

4第一节 利用环境与

一、海流图镇建设

二、生态移民村建设效基本情况及其城镇化发展的特点22-25果25-3434-3836第二节 工业化的发展促进牧区城镇化建设

一、边境口岸工业园区为牧区的城镇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矿业产业有效的提高了牧区城镇化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可再生能源促进牧区城镇化进程37-38

一、水平36-37第三节 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牧区城镇化建设体系38-42牧区城镇化进程应加快旅游业发展38-39中旅游业发展的不足及对策39-42发展策略42-4742-4

4二、牧区城镇化建设

第三章 城镇化建设可持续

第一节 牧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结

一、牧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42-43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牧区城镇化进程对策43-44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44-47政府、开发商、居民的利益45-4646

第二节 牧区

一、推进旧城改造要均衡

二、注重保护历史遗产

结束语

三、符合生态保护与发展的规律46-47

47-48参考文献48-

51致谢51

一、著作类48-49

二、文献期刊类49-51

第三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新村是近年规划新建的自然村,全村人口550人,有耕地1.8万亩,其中水浇地1.5万亩,村址紧临干线公路,水浇地面积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如何利用优势条件加快建设发展,首要的工作是抓根本、抓重点、抓突破、同时要开展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谈不上指导工作。抓根本,就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此我多次深入村里,和村委会成员一起研究部署工作,从抓“创先争优”入手,以提高农牧民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为着力点,组织发动群众,提高干部思想认识,通过支部大会、群众大会、广播等形式,宣讲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建设意义、发展目标、基本任务和要求。同时利用张贴标语、办宣传栏等形式,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和村委会干部一起挤出时间先后走访了几十户具有代表性的农户,特别是一些重点专业户以及贫困户,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困难和要求,听取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初步了解掌握了新村的基本情况和农民的思想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经调研新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建村时间短,人居环境的改善、生产要素的完备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尽快加以解决。二是经济实力不够强,更重要的是农业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针对新村的具体情况,经村委会研究,认为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硬道理、硬任务。按照“做大做强‘乳、肉、薯、菜’四大主导产业”的总体目标要求,确定该村的建设发展首先要依托优势条件,以种植为主、特别是以发展马铃薯产业为重点,同时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整体发展主题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新”字上下功夫,包括村容村貌建设,人文环境建设。用一二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一业、二整、三建、四改、五通”(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整治房院、整治村内环境,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卫生室,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通水、通路、通电、通信、通有线电视)目标,使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使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惠。根据这一目标,以交通工作职能与特点为依托,结合指导村的具体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建设规划,并抓紧落实,将计划尽快付诸实施。

第四篇:内蒙古新左旗:“六位一体”加强村官队伍建设全力推进新牧区建设

内蒙古新左旗 “六位一体”加强村官队伍建设

全力推进新牧区建设

今年,内蒙古新左旗认真开展“牧区改革推进年”活动,将嘎查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立足实际,创新思路,狠抓本土、名誉、干警、党建、科技、大学生“六位一体”嘎查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嘎查干部在新牧区建设中唱“主角”的能力。

“本土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领头雁”。着眼于新牧区建设对嘎查干部的知识、能力要求,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大学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科技示范户中选拔提嘎查干部,并着力将牧民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为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嘎查干部,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员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目前,嘎查“两委”成员中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达到136人,占总数的36.7%,致富能手型嘎查干部占总数55.2%,嘎查“两委”班子成员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带动致富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领头雁”。

“名誉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助推器”。为引导和动员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参与新牧区建设,以整村推进为目标,以帮扶对象增加收入为核心,认真推进“百企帮百村”活动,由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业主担任贫困嘎查名誉“村官”,由企业帮扶嘎查,通过企村结对、政商联手的方式推进新牧区建设。参与“百企帮百村”活动的民营企业结合帮扶嘎查实际情况,从培育增收 产业、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着手,扶贫扶智,已着手筹办畜牧业产业项目4个,届时将解决牧区剩余劳动力200余人,辐射带动300多牧户。

“民警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保护伞”。为进一步推动平安新牧区建设,切实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将基层组织建设与牧区社会治安稳定相结合,转变嘎查干部选任方式,从公安边防派出所选派民警任嘎查副书记或副嘎查达,让其零距离服务群众,近距离防范打击犯罪,形成了警民互助,警民共建平安和谐新牧区的良好氛围。此外,针对牧民群众报警、求助难问题,在远离派出所的生产作业点和社会治安复杂嘎查设立警务室、建立流动警务室、治安巡逻马队,上门提供服务,调解邻里纠纷,方便了牧民群众,密切了警民关系。目前,全旗38个嘎查配备了“民警村官”,设立警务室16个,配备警力29人,仅2009年为牧民群众做好事、解难事200余件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起,成为维护边境地区社会稳定的“保护伞”。

“党建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智囊团”。为有效改进基层组织建设软弱焕散嘎查,近年来,从旗直机关抽调38名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分批下派到嘎查担任党建指导员。“党建村官”充分发挥其“智囊团”作用,积极协助嘎查“两委”理思路、谋发展、引项目、强管理,帮助解决基层热点难点问题,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指导完善嘎查组织规章制度,发展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提高村务管理水平,累计增加集体收入36万元,发展集体畜群1100头只,有效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和新牧区建设。“科技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技术员”。实施“科技特派员支牧”行动,重点从科技、农牧业等专业院校毕业生中选拔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嘎查担任科技特派员。“科技村官”指导基层开展畜牧业科技项目,帮助牧民引进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了畜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新牧区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仅2009年,科技特派员为牧民诊治奶牛各类疾病800多例,为牧民挽回经济损失9万多元;帮助菜农引进80多个品种蔬菜,所种植的马铃薯、洋葱和圆白菜等无公害蔬菜还远销到蒙古国,促进了他们增收。

“大学生村官”成为新牧区建设的“生力军”。选派35名“大学生村官”到嘎查任职,并建立“大学生村官”QQ群,大学生“村官”三级培训制度、“3+1”帮带制度、例会制度等,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掌握牧区工作要领、基本方式、方法。“大学生村官”们积极融入牧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充分发挥自身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知识面宽、富有创造热情的优势,成为加强基层组织的后备军和新牧区建设的“生力军”。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一、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情况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昂素镇昂素嘎查位于昂素镇区东南部,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巴音哈达、桃里木、昂素、塔马哈赖、西日陶勒盖5个牧业社,居住着168户农牧民,总人口766人,其中蒙古族599人。全嘎查有大小牲畜51911头只(其中绵羊26819头只、山羊23593头只、大畜1499头只),水浇地7866亩(其中青贮2500亩),2005年牲畜出栏率达42%,粮食总产量达464000公斤,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25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

(二)农牧业科技推广、科技入户: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引进优良品种12个,推广适用技术14项,购进大中型农机具21台套,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近年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科技入户率达100%。

(三)农牧业基层设施建设: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2公里,距敖镇98公里,距乌审旗达掌线30公里,地下水资源和草场、耕地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面积大,饲草料资源充足,经济互补性强,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相对较好,各项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全嘎查有黑色柏油路15公里,乡村公路40公里。有10千伏输电线路19.8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2公里。接入了二级光缆干线,建立无线接入基站,基本实现了移动通讯无盲区。

(四)农牧业增长方式:昂素嘎查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其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畜牧业,增长方式依托牲畜改良、小区养殖、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等手段。现全嘎查已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2个,牲畜改良站点3个。昂素镇南与乌审旗苏力迪牧业大苏木毗邻,北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牧业大苏木接壤,是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现昂素镇正在全力争取四季青肉联厂落地生产项目,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流通体系相对较好。

(五)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2005年昂素嘎查连户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

二、农牧民收入情况

(一)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和非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

(二)打工经商情况及外部增收渠道:

(三)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近年来国家推行“三项补贴”政策,增强了农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并让农牧民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昂素嘎查粮食播种面积较少,加上补贴额度甚微,所以对当地的农牧民增收影响不是很大。2005年昂素嘎查直接补贴落实到位22万元,补贴标准每亩粮食作物补5.5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自实行以来,补贴是按农机部门的售价做为标准,实行农牧民出资50%,上级部门补贴50%的方式进行,截止目前,我昂素嘎查农机具补贴落实到位12元。良种补贴一直以来是由旗与镇两级从财政中自行补给。

三、民主法制建设情况

(一)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昂素嘎查于2006年3月份进行了嘎查党支部换届工作。现共有党员23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6名,45岁以下党员11名,女党员6名,流动党员3名。近来年,昂素嘎查基层组织建设在上级党委和镇党委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双六”工程、“6668”目标工程、“1234”突破工程为主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全面实现农村牧区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能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两委”班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二是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计划明确,措施得力,并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推进,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大多数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格局。四是农牧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农牧民群众民主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良好,农牧区社会稳定。

(二)嘎查村民民主自治情况:昂素嘎查于2006年4月份进行了嘎查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直以来能够坚持和完善嘎查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制度,并按要求成立了嘎查村民理财小组和嘎查村务监督小组,积极开展党员和嘎查村民代表议事活动,重大事项在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前,党支部、嘎查村委员会能够认真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能够严格实行由嘎查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嘎查党支部、委员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建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嘎查村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昂素嘎查村务公开主要依靠张榜公布、召开嘎查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等方式公布。嘎查每年进行村务公开4次,为每季度一次,分别是3月份、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公开内容主要有:每年的经济目标任务、计划生育指标、征用土地及宅基地审批、救济款物的发放、有关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嘎查村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工资(补贴)的确定和项目的确定、嘎查村的公共事业和财务公开等。

(四)普法教育开展情况:为切实加强以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为主体的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2005年,昂素镇拿出11.2万元对法律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进行了建设,并配备了专车。规范和完善嘎查财务、村务公开以及镇政务公开制度。认真执行国家税费改革和减轻农牧民负担的政策,保障农牧民依法承包使用土地、草场的权益。

四、农村牧区社会、文化建设

(一)农村牧区人口、教育及文化建设

1、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和“两免一补政策”。

2、农牧民培训:农牧民培训主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农牧民培训制度健全,并能够认真落实。

3、文化事业:因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文化活动室、学校等主要依托镇区。昂素镇现有小学1所;文化站1个,有工作人员5名。昂素镇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保留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这里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而且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曲艺、民族服饰、饮食、歌舞、马术文化、祭祀礼仪等民俗风景随处可见。举世闻名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就位于昂素镇苏力迪嘎查境内,辖区内还有马良诚顾寿山革命列士纪念碑、阿日来庙、包日陶勒盖敖包、走马俱乐部、古树奇观、布日德草原、哈日根图庙等很多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景点。

(二)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发展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改善医疗环境,建立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其它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因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建设都在镇区,昂素镇现有卫生院3个,2005年实行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镇政府拿出6万多元,为农牧民代缴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农牧民自筹部分的50%,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昂素嘎查参合率达100%。

(四)农村牧区治安状况:昂素镇现有法庭1个,工作人员名;司法所1所,工作人员2名;派出所1个,工作人员6名。2005年镇政府成立了排查矛盾纠纷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了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严打整治”各项措施,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治安人民群众满意。

五、农村牧区改革情况

(一)农村牧区经营体制:以畜牧业为主

(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从2001年国家实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以来,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农牧业税以全部免去。

(三)旗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001年税费改革后,财政体制由上缴财政改为补助财政,2005年实行了“镇财旗管”。

(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昂素镇设有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含改良、农机、科技、林草水利),工作人员8名;草原执法大队,工作人员6名;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7人。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大多沿用行政管理模式,以科技人才管理为核心的新体制尚不健全,农技推广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同时,基础设施差,经费投入紧缺,致使农技推广机构根本无财力和精力进行技术推广工作,许多农技推广项目缺乏启动资金。

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重点建设内容。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农牧户居住分散,农牧户通电率仅为8.3%,乡村道路较差,生产机械化率低,养殖和居住布局不尽合理,绿化率低,社会保障水平低。

下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大力发展牧区集体经济为新牧区建设助力[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大力发展牧区集体经济为新牧区建设助力[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2007-12-16 13:44:1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

    07年新牧区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精选5篇)

    2007年上半年新牧区建设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6月19日 按照陈组字[2007]8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我办2007年上半年新牧区建设工作总结及下半......

    新牧区建设三年规划(共五则范文)

    锡林浩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7-2009年 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安排 2007年前三个季度,锡林浩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锡市联社)信贷工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

    内蒙古农村牧区公共产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合集五篇)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牧区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徐全忠 (呼和浩特 内蒙古财经学院教务处 010051) 内容摘要: 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内蒙古农牧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内蒙古自治区......

    昂素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范文

    **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各位领导: [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嘎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

    创新牧区党建新路子 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创新牧区党建新路子 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方案[5篇模版]

    鄂托克前旗昂素镇阿日来嘎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方案2006年,鄂尔多斯市全面推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阿日来嘎查实际,在广泛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一、 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情况(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昂素镇昂素嘎查位于昂素镇区东南部,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巴音哈达、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