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边境贫困民族新牧区建设的思考(最终5篇)

时间:2019-05-14 05:3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边境贫困民族新牧区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边境贫困民族新牧区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边境贫困民族新牧区建设的思考

抓好新牧区建设,对于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构筑牧区新的发展平台,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边境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牧区当前和今后的重要任务是突出牧民增收、牧业增效这个重点,实现牧业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新牧区建设的思路、内容和目标措施

明确新牧区建设的思路:要以“政府引导,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全民参与,保留特色”为原则,保持“一个不变”,即家庭联产承包的基本经营体制不变;“两个坚持”,即坚持草场“三牧”(休牧、禁牧、轮牧)制度、坚持草畜平衡制度;“三个发挥”,即发挥牧区能人带动效益、发挥规模效益、发挥牧民主体作用;“四个整合”:即整合草地、畜种、牧业设施等生产要素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此基础上推进以现代家庭牧场为主要内容的新牧区建设。

在建设内容上提出:推进“三转”,即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转移牧区人口、转化人力资源和草地资源优势为切入点,加快建设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

在目标措施上提出:全面提高“五化水平”:即组织化、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实现“三生共赢”:即生态、生产、生活共赢。在推进试点示范建设上提出:“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本着“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思路,以村队为单位,在每个县抓好2-3个县级试点,全面推进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建设新牧区提供资金支撑

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发挥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通过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补助、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在资金投放上,对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贴息资金、支农贷款等,实行“政府统筹、捆绑使用、定向投放”,切实提高投资效益。进一步巩固完善牧民定居工作成果,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两不转”的要求,切实改善草料地配套水利设施、人畜饮水、牧道及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条件,积极促进草畜平衡,使牧民定居工程发挥综合效益。积极争取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资金,加大投入,通过实施退牧还草项目、高标准草料地建设项目、世行贷款等项目,加大草原改良保护工作力度,加快推进人工草料地建设步伐,同时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技术推广、牲畜品种改良、现代化牧业机械等科技投入力度,增加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三、采取综合措施转变牧区经济发展方式,千方百计增加牧民收入

要坚持稳步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原则,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场相结合,通过改善牧民定居点配套设施和加强饲草料基地建设等工作,积极促进以草定畜,转变生产方式,努力提升传统畜牧业活力。

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以草原的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为基础,积极推行封育保护、饲草料种植、畜种改良、育肥出栏等生产措施。重点抓好人工种草、舍饲补饲和划区轮牧三个关键环节。积极发展生态型家庭牧场,实现从单纯放牧向半放牧半舍饲转变,创建集约型的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在草场退化严重地区要坚决实行禁牧,让草场休养生息,逐步恢复植被。根据四季草场产草量、面积、再生能力和生态状况划等定级,限定采食强度和载畜量,确定科学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轮牧,提高草场有效利用率。实行以草定畜,认真落实草畜平衡管理办法,严格控制牲畜存栏。

调整优化畜牧业经济结构。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畜种结构、品种结构和畜群结构。在区域总体布局指导下,重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尽快形成提高母畜比重、提高繁殖总增水平、加快出栏、加速周转、提高效益的生产模式。调整优化品种结构,淘汰品质差、效益低的个体,积极引进、改良和选育适应性强、个体生产性能好、市场需求大、资源消耗少、经营效益高的品种,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畜牧业。大力发展家庭牧场和育肥牛羊,以规模化、基地化、特色化、区域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以发展设施畜牧业和高效畜牧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肉牛肉羊养殖规模,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搞好牧民技能培训,切实提高牧民的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同时把扩大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在畜牧业内部创业,充分挖掘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以旅游业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以及中心城镇商贸流通为载体,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同时,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各类协会、牧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组织带动作用和市场链接功能,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牧民开拓市场的能力,努力探索一条联合起来闯市场、携手共进奔小康的新路子。

加快制定产业经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龙头企业与牧民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增强

对养殖户的带动能力。

四、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以贫困牧业村为主战场,以贫困户为主攻对象,坚持定点帮扶和县级领导干部联点制度,在巩固以往扶贫开发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和推广县内及兄弟县市扶贫开发的好经验好做法,整合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合力抓好贫困地区基

础设施建设,为扶贫攻坚提供支撑。在充分尊重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同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着力抓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通过国家支持和群众参与,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着力改变农牧区面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样板。抓好“三清三改一绿”,着力抓好清理脏、乱、差和绿化村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牧业村队“脏、乱、差”的面貌,牧业村的绿化指数达到60%以上。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工作,争取用三到五年左右时间使一定比例的村(社)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水质优化,村间道路上等级的目标。

五、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继续巩固和完善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着力解决农牧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加强医疗救治服务网络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快乡镇卫生院的改造步伐,推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力争群众就医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镇、重病不出县”的目标。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实施好农村牧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合力抓好“两基”攻坚及巩固提高工作,落实好牧区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着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牧区文化教育事业,以就业为导向,创新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机制,广泛开展先进文化、科学技术、公民道德、民主法制意识和健康知识教育,切实提高农牧民素质,培育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自主创业能力的新型牧民。

六、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民主建设

以新牧区建设为切入点,转变职能,改进作风,着力提高基层班子构建和谐社会、完善发展思路、协调统筹运作、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快农村文化信息化建设,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活力,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制订和完善村规民约,破除陈规陋习,铲除黄、赌、毒,禁止封建迷信活动,开展星级文明户和文明个人树新风创建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结合“五五普法”,深入开展“政策法律进农家”等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政策法律集中教育,通过普法,逐步引导和促进农牧民法治理念的确立,成为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新型农牧民。

第二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调研报告

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新村是近年规划新建的自然村,全村人口550人,有耕地1.8万亩,其中水浇地1.5万亩,村址紧临干线公路,水浇地面积大,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发展环境,如何利用优势条件加快建设发展,首要的工作是抓根本、抓重点、抓突破、同时要开展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谈不上指导工作。抓根本,就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此我多次深入村里,和村委会成员一起研究部署工作,从抓“创先争优”入手,以提高农牧民思想认识,更新发展观念为着力点,组织发动群众,提高干部思想认识,通过支部大会、群众大会、广播等形式,宣讲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政方针、建设意义、发展目标、基本任务和要求。同时利用张贴标语、办宣传栏等形式,使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家喻户晓,充分调动农牧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与此同时,我和村委会干部一起挤出时间先后走访了几十户具有代表性的农户,特别是一些重点专业户以及贫困户,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状况、存在的实际问题、困难和要求,听取他们对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初步了解掌握了新村的基本情况和农民的思想状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经调研新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建村时间短,人居环境的改善、生产要素的完备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尽快加以解决。二是经济实力不够强,更重要的是农业主导产业尚未形成规模。针对新村的具体情况,经村委会研究,认为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尽快改变落后面貌,是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硬道理、硬任务。按照“做大做强‘乳、肉、薯、菜’四大主导产业”的总体目标要求,确定该村的建设发展首先要依托优势条件,以种植为主、特别是以发展马铃薯产业为重点,同时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整体发展主题加紧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新”字上下功夫,包括村容村貌建设,人文环境建设。用一二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一业、二整、三建、四改、五通”(发展壮大主导产业,整治房院、整治村内环境,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卫生室,改水、改厨、改厕、改栏圈,通水、通路、通电、通信、通有线电视)目标,使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使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到实惠。根据这一目标,以交通工作职能与特点为依托,结合指导村的具体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建设规划,并抓紧落实,将计划尽快付诸实施。

第三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一、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情况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昂素镇昂素嘎查位于昂素镇区东南部,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巴音哈达、桃里木、昂素、塔马哈赖、西日陶勒盖5个牧业社,居住着168户农牧民,总人口766人,其中蒙古族599人。全嘎查有大小牲畜51911头只(其中绵羊26819头只、山羊23593头只、大畜1499头只),水浇地7866亩(其中青贮2500亩),2005年牲畜出栏率达42%,粮食总产量达464000公斤,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25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

(二)农牧业科技推广、科技入户: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引进优良品种12个,推广适用技术14项,购进大中型农机具21台套,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近年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科技入户率达100%。

(三)农牧业基层设施建设: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2公里,距敖镇98公里,距乌审旗达掌线30公里,地下水资源和草场、耕地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面积大,饲草料资源充足,经济互补性强,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相对较好,各项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全嘎查有黑色柏油路15公里,乡村公路40公里。有10千伏输电线路19.8公里、0.4千伏低压线路2.2公里。接入了二级光缆干线,建立无线接入基站,基本实现了移动通讯无盲区。

(四)农牧业增长方式:昂素嘎查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其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畜牧业,增长方式依托牲畜改良、小区养殖、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等手段。现全嘎查已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2个,牲畜改良站点3个。昂素镇南与乌审旗苏力迪牧业大苏木毗邻,北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牧业大苏木接壤,是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现昂素镇正在全力争取四季青肉联厂落地生产项目,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流通体系相对较好。

(五)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2005年昂素嘎查连户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

二、农牧民收入情况

(一)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和非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

(二)打工经商情况及外部增收渠道:

(三)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近年来国家推行“三项补贴”政策,增强了农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并让农牧民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昂素嘎查粮食播种面积较少,加上补贴额度甚微,所以对当地的农牧民增收影响不是很大。2005年昂素嘎查直接补贴落实到位22万元,补贴标准每亩粮食作物补5.5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自实行以来,补贴是按农机部门的售价做为标准,实行农牧民出资50%,上级部门补贴50%的方式进行,截止目前,我昂素嘎查农机具补贴落实到位12元。良种补贴一直以来是由旗与镇两级从财政中自行补给。

三、民主法制建设情况

(一)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昂素嘎查于2006年3月份进行了嘎查党支部换届工作。现共有党员23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6名,45岁以下党员11名,女党员6名,流动党员3名。近来年,昂素嘎查基层组织建设在上级党委和镇党委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双六”工程、“6668”目标工程、“1234”突破工程为主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全面实现农村牧区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能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两委”班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二是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计划明确,措施得力,并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推进,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大多数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格局。四是农牧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农牧民群众民主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良好,农牧区社会稳定。

(二)嘎查村民民主自治情况:昂素嘎查于2006年4月份进行了嘎查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直以来能够坚持和完善嘎查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制度,并按要求成立了嘎查村民理财小组和嘎查村务监督小组,积极开展党员和嘎查村民代表议事活动,重大事项在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前,党支部、嘎查村委员会能够认真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能够严格实行由嘎查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嘎查党支部、委员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建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嘎查村务公开制度落实情况:昂素嘎查村务公开主要依靠张榜公布、召开嘎查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等方式公布。嘎查每年进行村务公开4次,为每季度一次,分别是3月份、6月份、9月份和12月份。公开内容主要有:每年的经济目标任务、计划生育指标、征用土地及宅基地审批、救济款物的发放、有关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嘎查村干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及工资(补贴)的确定和项目的确定、嘎查村的公共事业和财务公开等。

(四)普法教育开展情况:为切实加强以司法所、派出所、法庭为主体的法律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2005年,昂素镇拿出11.2万元对法律服务机构的办公场所进行了建设,并配备了专车。规范和完善嘎查财务、村务公开以及镇政务公开制度。认真执行国家税费改革和减轻农牧民负担的政策,保障农牧民依法承包使用土地、草场的权益。

四、农村牧区社会、文化建设

(一)农村牧区人口、教育及文化建设

1、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和“两免一补政策”。

2、农牧民培训:农牧民培训主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外出参观考察、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农牧民培训制度健全,并能够认真落实。

3、文化事业:因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文化活动室、学校等主要依托镇区。昂素镇现有小学1所;文化站1个,有工作人员5名。昂素镇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是保留蒙古族传统文化最完整的地方之一,这里拥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和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而且文化资源丰富,民间曲艺、民族服饰、饮食、歌舞、马术文化、祭祀礼仪等民俗风景随处可见。举世闻名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就位于昂素镇苏力迪嘎查境内,辖区内还有马良诚顾寿山革命列士纪念碑、阿日来庙、包日陶勒盖敖包、走马俱乐部、古树奇观、布日德草原、哈日根图庙等很多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浓厚的民族文化景点。

(二)农村牧区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发展教育事业和卫生事业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加大公共卫生、医疗卫生的投入力度,改善医疗环境,建立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其它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因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农村牧区医疗卫生建设都在镇区,昂素镇现有卫生院3个,2005年实行了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镇政府拿出6万多元,为农牧民代缴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农牧民自筹部分的50%,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昂素嘎查参合率达100%。

(四)农村牧区治安状况:昂素镇现有法庭1个,工作人员名;司法所1所,工作人员2名;派出所1个,工作人员6名。2005年镇政府成立了排查矛盾纠纷领导小组,全面落实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了社会稳定工作责任制和“严打整治”各项措施,确保了社会稳定,社会治安人民群众满意。

五、农村牧区改革情况

(一)农村牧区经营体制:以畜牧业为主

(二)农村牧区税费改革:从2001年国家实施农村牧区税费改革以来,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农牧业税以全部免去。

(三)旗县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2001年税费改革后,财政体制由上缴财政改为补助财政,2005年实行了“镇财旗管”。

(四)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昂素镇设有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含改良、农机、科技、林草水利),工作人员8名;草原执法大队,工作人员6名;动物检疫站,工作人员7人。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管理大多沿用行政管理模式,以科技人才管理为核心的新体制尚不健全,农技推广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同时,基础设施差,经费投入紧缺,致使农技推广机构根本无财力和精力进行技术推广工作,许多农技推广项目缺乏启动资金。

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重点建设内容。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农牧户居住分散,农牧户通电率仅为8.3%,乡村道路较差,生产机械化率低,养殖和居住布局不尽合理,绿化率低,社会保障水平低。

第四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2007-12-16 13:44:1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一、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情况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昂素镇昂素嘎查位于昂素镇区东南部,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巴音哈达、桃里木、昂素、塔马哈赖、西日陶勒盖5个牧业社,居住着168户农牧民,总人口766人,其中蒙古族599人。全嘎查有大小牲畜51911头只(其中绵羊26819头只、山羊23593头只、大畜

1499头只),水浇地7866亩(其中青贮2500亩),2005年牲畜出栏率达42,粮食总产量达464000公斤,嘎查集体经济收入达25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800元。

(二)农牧业科技推广、科技入户:先后投入资金10余万元,引进优良品种12个,推广适用技术14项,购进大中型农机具21台套,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近年来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科技入户率达100。

(三)农牧业基层设施建设: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2公里,距敖镇98公里,距乌审旗达掌线30公里,地下水资源和草场、耕地资源十分丰富,人均占有面积大,饲草料资源充足,经济互补性强,路、电、讯、邮等基础设施公益事业相对较好,各项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发展现代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全嘎查有黑色柏油路15公里,乡村公路40公里。有10千伏输电线路公里、千伏低压线路公里。接入了二级光缆干线,建立无线接入基站,基本实现了移

动通讯无盲区。

(四)农牧业增长方式:昂素嘎查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其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畜牧业,增长方式依托牲畜改良、小区养殖、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等手段。现全嘎查已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2个,牲畜改良站点3个。昂素镇南与乌审旗苏力迪牧业大苏木毗邻,北与鄂托克旗阿尔巴斯牧业大苏木接壤,是鄂尔多斯地区畜牧业发展的中心地带,现昂素镇正在全力争取四季青肉联厂落地生产项目,昂素嘎查距昂素镇区较近,流通体系相对较好。

(五)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与发展:2005年昂素嘎查连户组建农机服务队3个。

二、农牧民收入情况

(一)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和非农牧渔业生产性收入:

(二)打工经商情况及外部增收渠道:

(三)补贴等政策落实情况:近年来国家推行“三项补贴”政策,增强了农牧民

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并让农牧民增强了发家致富的信心,昂素嘎查粮食播种面积较少,加上补贴额度甚微,所以对当地的农牧民增收影响不是很大。2005年昂素嘎查直接补贴落实到位22万元,补贴标准每亩粮食作物补元。农机具购置补贴自实行以来,补贴是按农机部门的售价做为标准,实行农牧民出资50,上级部门补贴50的方式进行,截止目前,我昂素嘎查农机具补贴落实到位12元。良种补贴一直以来是由旗与镇两级从财政中自行补给。

三、民主法制建设情况

(一)嘎查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昂素嘎查于2006年3月份进行了嘎查党支部换届工作。现共有党员23名,其中60岁以上党员6名,45岁以下党员11名,女党员6名,流动党员3名。近来年,昂素嘎查基层组织建设在上级党委和镇党委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以“双六”工程、“6668”目标工程、“1234”突破工程为主题,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

进性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为主线,以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根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为全面实现农村牧区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农村牧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一是能够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能够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两委”班子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二是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计划明确,措施得力,并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党在农牧区的基本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推进,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区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大多数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格局。四是农牧区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

得较大成效,农牧民群众民主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社会风气良好,农牧区社会稳定。

(二)嘎查村民民主自治情况:昂素嘎查于2006年4月份进行了嘎查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一直以来能够坚持和完善嘎查村民会议或代表会议制度,并按要求成立了嘎查村民理财小组和嘎查村务监督小组,积极开展党员和嘎查村民代表议事活动,重大事项在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前,党支部、嘎查村委员会能够认真听取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意见,能够严格实行由嘎查村民(代表)评议党员、干部的制度,嘎查党支部、委员会、共青团、妇联、民兵等组织建设,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三)嘎查村务公开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

第五篇:07年新牧区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2007年上半年新牧区建设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陈巴尔虎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6月19日

按照陈组字[2007]8号文件的要求,现将我办2007年上半年新牧区建设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行文如下:

一、200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落实上级有关政策情况

根据上级下达的有关新牧区建设的各项优惠政策,我办及时呈报有关与领导,并做好与各部门间的沟通,大力扶持符合我旗部分地区的经济合作组织。目前,有15个奶业协会和扶贫联合体等经济合作组织从事畜牧业生产、扶贫等行业,带动1000余户牧民,这些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协调牧户与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关系,减少畜产品收购中间环节,整合资源,组织牧民开展生产,在保护农牧民利益,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我办还联系有关单位,为各苏木镇所在地开设了“玛拉沁科技服务网站”,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和牧民增收积极创造条件。

2、协调组织规划全旗新牧区建设项目

今年是我旗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启动之年,按照《陈巴尔虎旗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规划》的建设目标要求与“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的原则,打造试点嘎查建设,逐步推广,扩大范围。协 调有关单位,完成了6个嘎查和2个农牧场生产队规划,其他嘎查待全旗第二次农牧业普查后,摸清底数,做好规划准备。我办今年新牧区建设工作重点是做好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两级新牧区试点、样板嘎查建设工作,结合迎会工作举全旗之力,加快打造试点、样板嘎查建设新亮点。目前,乌珠尔苏木白音乌拉嘎查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规划经费也已到位。2007年6月8日,书记现场办公会在白音乌拉嘎查召开,对新牧区建设试点白音乌拉嘎查的总体规划以及下一步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同时也对各成员单位提出了把各类项目的落实尽量靠向新牧区建设工作上的要求。

3、督促建设项目的落实情况

自开展新牧区建设工作以来,我办积极与各级领导沟通联系,在履行职能职责时,经常深入基层实际工作当中,督察各地的新牧区建设具体情况,尤其是在各地新牧区建设的项目落实工作上,我办主要领导经常与有关负责人及时取得联系,了解实际落实情况,并向主管领导作汇报,为新牧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5月末,我办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组织,实地调研,在项目落实工作上结合上级有关文件的精神给予建议性知道指导,为各地的新牧区建设项目合理、有效的落实指明了方向。

4、新牧区建设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为了加大宣传,努力营造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氛围,我办联系旗电视台开设了“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专栏”,并充分利用新创 办《莫尔格勒》蒙文文学期刊和《巴尔虎通讯》(蒙汉文)两种刊物和“千名干部结对子”等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使全旗各族人民充分认识了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重大意义,同时也形成了全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舆论氛围,掀起了新牧区建设的高潮。

5、传达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情况

我办是政府与部门联系的联系桥梁,为了作好上传下达的职能职责工作,在每次接收到上级有关新牧区建设的文件精神后,及时联系主管领导进行签阅,并将领导的签阅意见下达到各部门,使全旗的新牧区建设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同时经常与旗新牧区建设综合办公室的联系沟通,共同完了成旗委、旗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2007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加强与旗新牧区建设综合办公室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掌握新牧区建设工作的进程。二是加大与各成员单位联系,了解掌握各成员单位新牧区建设的具体工作,并作好项目落实的督察工作,同时摸清各地新牧区建设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上报旗政府有关领导,以备能够有效的解决。三是进一步作好上传下达工作,使文件的运转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做到工作不拖拉、实际见成效。四是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围绕着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这一主线,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的精神和要求,按照规划先行、量力 而行、分布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结合我旗牧区、牧业发展实际,协助有关部门起草陈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等文件及相关材料。在办公室全体职工当中组织开展新牧区建设方面的学习活动。同时联系多种宣传媒体进行新牧区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及时报道各部门、各单位新牧区建设的工作开展情况,扩大宣传面,营造新牧区建设的舆论氛围。

下载关于边境贫困民族新牧区建设的思考(最终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边境贫困民族新牧区建设的思考(最终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牧区建设三年规划(共五则范文)

    锡林浩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7-2009年 支持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安排 2007年前三个季度,锡林浩特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下简称锡市联社)信贷工作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扩增存贷规......

    社会主义新牧区汇报材料

    社会主义新牧区汇报材料 汇 报 提 纲 中共+++委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的实际,在自治......

    社会主义新牧区汇报材料

    汇 报 提 纲中共+++委办公室 +++人民政府办公室 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的实际,在自治区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工作指导组......

    昂素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范文

    **镇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情况汇报提纲各位领导: [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xiexiebang.com 帮您找文章]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我镇**嘎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

    创新牧区党建新路子 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创新牧区党建新路子 促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方案[5篇模版]

    鄂托克前旗昂素镇阿日来嘎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规划方案2006年,鄂尔多斯市全面推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结合阿日来嘎查实际,在广泛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调研报告一、 农村牧区生产力发展情况(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昂素镇昂素嘎查位于昂素镇区东南部,属于典型的牧业嘎查,总面积48万亩,下辖巴音哈达、桃里......

    我市新牧区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5则范文

     一、**x市牧民的生产生活情况㈠基本情况:全市牧业村队57个,牧业总户数5861户,牧业人口27483人(纯放牧户2737户,纯放牧人口14198人),2006年年末,牧区牲畜存栏615312头。目前, 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