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分析
高速铁路行车安全影响分析
铁路行车安全作业
高铁自从引进我国之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创新,我国的高速铁路已经将新建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速度至少达到了250公里/小时,经过升级改造的高速铁路,已经将速度提升到200公里/小时,有的甚至达到了220公里/小时。不得不说,高速铁路在党中央的先进的指导下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论是改建旧铁路还是新建新兴铁路,都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而现在很多的大中型城市之间都有高铁的连接,所以高铁在很大部分上能够代替其他交通工具成为两城人员运输的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长距离货物运输的首选。并且现在很多高铁线路都在建设中,目前我国营运的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已经达到了1.3万公里。在高铁飞速发展的时代,安全问题则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那么影响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设备质量
高铁,顾名思义就是速度非常高的铁路,那么在如此高速度运行的情况下要保证安全,那就不得不提到承载列车重量的基础设备问题了。越是飞速的发展高铁,那么就越是要注重基础设备的质量,他们的技术状态和质量状态的好坏都会直接影响运输承载的能力,但最重要的是承载了高铁的安全问题。据以往发生事故的经验来看,大多数设备都会在一定情况下产生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1)信号和通信设备。这个设备的问题出现后会直接导致行车司机的判断对当时情况的判断不准确,从而做出相当不准确的判断,而这种错误大都会导致列车相撞或是列车出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
2)列车本身配置。当列车自身出现情况,譬如刹车系统、传动装置等列车自身出现问题,严重将会导致列车无法停下导致车祸惨剧的发生,轻微则可能导致列车无法启动耽搁乘客的时间。而列车本身出现问题,则是有可能是检查列车的工作人员不细心的结果所导致。
3)铁路。铁路为任何列车、火车运行的一切根本,如果铁路出现问题,而没有事先查明,贸然启动列车,最后的结果一定是车毁人亡。铁路出现问题的原因有可能是天气原因,也有可能是地震等天灾所导致,甚至还有可能是认为损坏。
二、人员配置
能够运行的非常好的高速铁路一定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人员的配置能够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其中尤其重要的是驾驶员。驾驶员能够保持平常安静的心理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驾驶员的心理状态是非常烦躁不安的,那么在运行的过程中,他就不可能及时反应路况或者天气的变化或者不能及时对突发因素做出最正确的判断,所以高铁的人员配置应该尽量选择细心、稳定、工作又持久型性格的工作人员。而驾驶员心理变化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长时间的架势是驾驶员产生疲劳、烦躁的心理。在铁路运输工作中,都伴随着工作噪音大、持续时间长等客观因素,那么人长期呆在这种环境中,就很容易出现疲劳或者烦躁的情绪。而其精神都始终处于紧张、绷紧的状态,会对其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在这样的不良心态下架势列车,会造成驾驶员的反应迟钝、精神不集中,甚至产生情绪低迷或者烦躁的异常情况。
2)众所周知,在行车的过程中,总是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不可预知的意外情况,这就十分考验驾驶员的应变能力,但始终是对驾驶员心态的考验。如果驾驶员的应变能力差,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有事故的发生。在列车高速运行,突然出现特殊情况,很可能会造车机车驾驶员的恐慌心理。安全性问题与以上两个因素有离不开的关系,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下问题呢?
一、增强基础设备的检验,让每一个检查人员都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并不简单的是检查设备质量,还有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民的性命财产安全。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要设计指定专门的列车检验规格,从设计、安装、制造、维护等各个方面来真正保证基础设备的质量,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我认为还应该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提高安全设备技术:
1)应该在每节车厢都增设救援抢险设备,这样就能在极少发生危险事故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挽回生命和财产。
2)在列车上安装监测速度的设备,有计算机通过天气、路况来计算出一个最大安全运行速度,而如果驾驶员操控列车超过这个安全速度,会对驾驶员报警,并且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列车降低速度至安全行车速度。
二、训练驾驶员的心理素质,锻炼其心理承受能力、认知能力。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驾驶员在面对特殊情况是有较好地反应速度,能够较好地帮助驾驶员克服心理障碍并引导做出相对正确的选择。增强认知能力能够扩充驾驶员的知识面,这样就能在发生特殊情况后迅速判断是哪部分出现了问题,从而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高铁事业,也为了更多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实施方针。不论是高速铁路的修建、运行还是维护中,我们都要做到安全第一的工作态度,宁愿效率降低也不能拿人民的生命财产来当作赌注。
2)虽然我国是当前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的国家,但也可以引进国外高端的安全技术,毕竟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高铁的安全问题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还远远比不上国外发达国家。
3)在高铁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仍然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上的提升,人民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所以希望国家给予安全问题上的支持能够更多,这样才能让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性人才踊跃出现。
第二篇: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影响因素分析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影响因素分析
高速铁路安全运营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随着高速铁路运营线路的不断开通,高铁跟普通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高铁运营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作为设备维护单位,如何确保高速铁路设备的安全稳定,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本文从系统安全的角度,全面分析设备、人、环境、管理四要素对高铁安全的影响,并从四要素出发,提出确保高铁安全应该重点卡控的对象,对维护设备状态处于正常,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铁;安全;系统安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U262文献标识码: A
1安全管理概述
1.1安全的概念
安全的定义,是指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把人或者物的损伤和损失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范围之内。安全和生产过程紧密联系,存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安全不是一个瞬间的状态或者结果,而是对某个系统在一个时间范围内、一个阶段过程中的状态的描述。
安全的概念,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两种安全观。绝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指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导致人员伤害,发生疾病、死亡或造成设备财产破坏、损失,以及危害环境的条件。相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1.2铁路系统的安全研究
在铁路安全系统的研究中,基本上围绕着“人―机―物”三大要素基础上,加入管理要素,认为铁路安全系统是一个以“管理”为中枢、“人”为核心、“机”为基础、“环境”为条件所组成的总体性的以保障行车安全为目的的“人-机-环境”系统。
2京津城际运营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运用系统论的相关理论和观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相关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人、设备、环境和管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1单个因素影响分析
将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因素分为“人、机、环、管理”四类,具有下列意义:
2.1.1基于构成系统的最基本元素,从引发事故的最根本原因出发,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2.1.2充分体现安全的重要性,涉及全要素、全员、全过程。具体来说,因为这其中的“人”是指与维护系统安全相关的所有的人,“机”是指由人所操控的所有对象的总称(包括固定设备和移动设备),“环境”指人、机共处的工作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2.1.3充分考虑人、机、环三要素以及两两之间、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系统安全的影响;
2.1.4将管理作为最终的控制手段,使人、机、环之间的相互关系得以协调,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管理系统,从而使得安全管理方法得以改进,循环往复,趋于完善。
2.2人为因素
2.2.1人在保障高速铁路运营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在人-机-环系统中,人扮演了重要角色,掌握足够技能的工作人员能够发现并消除系统故障,然而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与人相关,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在铁路运输工作的每项作业、每个环节中,人控制、操纵、监督各种设备,完成各项操作,使得人的因素在整个系统的安全中起着关键的主导作用。
人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特殊作用可总结为下述三点:
(1)主导性。(2)主观能动性。(3)创造性。
2.2.2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人员分类
(1)运输系统内人员,主要指铁路系统各个部门的各级领导人员、专职管理人员和基层作业人员,这些人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最关键人员;
(2)运输系统外人员,主要指旅客、货主、铁路沿线居民、机动车驾驶人员等。系统外人员对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旅客携带违禁“三品”上车而引发事故;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B、铁路沿线人员违反铁路安全法规,偷盗通信器材、破坏线路安全屏障、拆卸铁路设备和在线路上放置障碍物等。
与普通铁路不同的是,京津高速铁路是全封闭式线路,所以不存在铁路-公路平交道口,不可能发生机动车驾驶员和道口行人不注观察,强行过道所致的道口事故。
2.2.3高速铁路运营安全对人员的素质要求
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人的因素,是指上述人员与安全相关的素质,对不同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不同的。
(1)铁路系统内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
A、思想素质;B、技术业务素质;C、生理素质;D、心理素质;E、群体素质。
(2)铁路系统外人员的安全素质要求
系统外人员不直接参与铁路运输相关工作,他们的安全素质要求,主要是要求他们严格遵守铁路运输有关的安全法规,并对其普及相关安全知识,使其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并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能。
2.3设备因素
高速铁路相关设备是决定高速铁路运营安全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设备的良好状态是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因素。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设备因素主要指相关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设计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
2.3.1设计安全性,指设备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修性等。设备在投入使用的初始阶段,可靠性一般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转使用后,由于磨损、老化、生锈等原因,其可靠性会逐渐降低,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必然会发生故障。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相关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设备的可靠性,保证其得到及时修理或更换。
2.3.2使用安全性。设备的使用安全性包括设备的运行时间,维护保养情况等。设备运行时间越短,即设备越新,其使用安全性越好;设备维修保养得越好,其使用安全性也越好。
2.4环境因素
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环境因素,包括内部小环境和外部大环境两部分。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2.4.1内部环境
铁路运输系统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它是由系统工作人员、系统硬件、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维修机构、运行机构等)、社会经济因素等很多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其内部环境从广义上来说,应该包括内部作业环境和内部社会环境,但从本文的研究角度出发,主要考虑内部作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内部作业环境主要包括作业场所的温度、湿度、采光、照明、噪声、振动等。
2.4.2外部环境
影响高速铁路行车安全的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决定的而且人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的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对运输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洪水、风沙、暴雨、地震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会威胁到铁路运营安全,本文主要考虑外部自然环境对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和制约。
2.5管理因素
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管理因素较多,主要有安全组织、安全法制、安全教育、安全信息、安全资金等。
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概括的来说,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消除运输事故及由事故造成的损失而采取的一切控制行为。具体而言,是指参与管理的人员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对系统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事故的目的。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功能,可以使得人、设备、环境等其它要素组成一个协调统一的大系统。从表面上看,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设备、环境,但管理才是最根本和本质的原因,因为其它三个要素都是受“管理”支配,管理对运输安全的至关重要性,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得到体现和说明:管理有助于提高运输系统内“人、设备、环境”的安全性;管理能够协调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管理具有优化运输系统的整体安全功能的能力。
3京津城际安全管理方法内涵
3.1对人为因素的控制
3.1.1在人员的准入退出机制上坚持高标准定位。制定了《高铁维修人员准入退出管理办法》,明确了选拔标准、培养机制、退出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机制。现有人员都是优选出来的具有高铁维修经验的拔尖人才,都经过了严格的条件筛选和岗位培训,通过严把入口关,确保人员素质一流。
3.1.2建立职工教育培训平台。一是完善教育培训硬件设施建设。建立了标准的多媒体教室,开发了在线学习的平台,以方便职工进行学习;建设四大专业实训操作基地,用于入职培训、实兵演练、技术比武、现场教学、模拟故障处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应急故障处理能力。二是建立适合高铁特点的电子培训教材、正反典型案例、培训考试题库和科技攻关课题库,鼓励技术创新,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三是编制完成《各专业作业指导书》和《京津城际专业手册》,加强培训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2对设备因素的控制
本着“巡测结合、重检慎修”的维修理念,借助先进的工装设备,确保基础设施设备常态优秀、安全生产有序可控。
3.2.1加强设备检查监测,准确掌握设备质量基础数据信息。
坚持“动态检测为主,动、静态检测相结合”的原则。一是利用综合检测车每旬检查、人工及便携式添乘仪每日添乘检查,车载线路检查仪趟趟检查等形式实施动态监测,严密监控设备运行状态。二是利用安伯格绝对小车、日月明相对小车、电子道尺以及人工检查等形式进行静态监测。三是根据设备属性坚持日常巡检和周期检查相结合。对道岔及联结零配件每个作业天窗进行巡检,对特殊结构的桥梁进行状态周期检查。
3.2.2开展设备质量分析与控制,探索设备变化规律。
一是圈定病害范围、制定方案。充分利用各种动静态检测数据和历史资料,结合设备图纸,分析各专业、各部位设备的质量参数,动态监测缩小病害范围、静态监测圈定病害部位,制定整修方案,并认真执行方案修和设备等级认定、方案审批制度,如道岔可动心部分超过3mm的整修方案须报路局审批后才组织实施,确保了整修的程序规范和质量创优。
二是坚持日常养护维修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在日常养护维修中,坚持标准化作业、坚持作业流程控制、坚持质量验收回检制度。对于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设备质量分析结果圈定的系统性病害和质量参数下滑的专业设备进行一次性集中整治。
三是开展科技项目攻关,掌握设备变化规律。随着设备质量分析的深入开展,在专业设备变化规律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初步掌握了设备变化的当前状态和长期趋势,有效指导我们对关键设备的重点监控以及预防修方案的制定,做到预防为主、有的放矢。
3.3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3.3.1对京津城际沿线环境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不定期的检查,并按照要求建立台账、档案,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解决。
3.3.2坚持日常添乘,尤其加强恶劣环境下的人工添乘监控。利用专业技术、人工感觉、工作经验,在添乘中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出现大风、暴雨、冰雪、雷电等恶劣天气时,更是加强添乘次数,及时掌握实时信息,以便准确应对。
3.4对管理因素的控制
坚持以夯实安全管理基础为根本,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以现场安全控制为重点,以“常态优秀、万无一失”为目标,通过建设“一八三一”安全管理模式,确保安全生产管理规范、运行有序、持续稳定。
3.4.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适合高铁特点的制度体系。
根据铁道部、路局下发的41个技术、管理文件,结合京津城际铁路设备、管理的自身特点,基本形成了涵盖综合管理、安全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教育培训等全方位的规章制度体系。
3.4.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按照领导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的要求构建安全生产责任制,明晰各层级之间的权责。一是建立领导负责制。明确主任对安全生产负第一位责任、全面负责,要亲自组织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二是按照“谁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分工负责制。明确成员和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职责,形成分工负责、逐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三是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专业负责制。四是明确各生产、管理岗位的安全管理职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对管辖设备实行专业包保、划片包保、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设备包保,做到事事有落实、责任到人。
3.4.3加强安全关键项点检查监督。
围绕高铁安全关键项点卡控措施中的关键项点和“日必查”要求,明确了干部深入现场全过程盯控量化指标。突出对关键时间、关键设备、关键作业、关键人员、关键环节的卡控,不断提高现场检查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4.4完善应急预案和故障抢修程序。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除雪打冰、防断、防洪应急演练,根据演练情况不断地完善和补充修改,使各项应急抢修预案具备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和快速及时反映。
3.4.5加强问题库建设和管理。采取定人定时全面排查隐患、包保负责,分层次、分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库。真正把安全管理问题充分暴露出来,把影响安全的隐患反映上来,全面掌握安全底数,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明确整改期限。按照“四不放过”原则(问题原因未查明不放过、整改措施未制定不放过、责任人未明确不放过、整改质量未达标不放过),自下而上盯住问题整改销号,确保隐患及时彻底消除。
4结语
高速铁路的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一个安全意识、技术能力沉积的过程,只有持续有效地做好设备的管理、人员的安全思想教育和综合素质培训,才能确保高速铁路运营的安全、稳定、高效,才能更好地避免和降低运营中事故的发生,确保高速铁路运营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一龙,加强我国高速铁路安全管理的思考[J].科学时代·下半月,2011(10).[2]冯睿为,高速铁路紧急救援系统设置浅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2).[3]田远,高速铁路安全防灾监控系统领域中国专利申请分析[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1(08).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石瑞喜(1982—),男,北京市丰台区,工程师。
------------最新【精品】范文
第三篇:关于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
关于铜业公司19#线、21#线东三角区内建筑围墙影响铁
路行车安全的情况说明
铜业公司:
贵厂的铜冶炼项目改造工程(渣包公路)与铁运公司厂区17#线、粉煤线、19#线、21#线铁路有四处平交道口通过。白银炉复产后拉渣专用汽车将频繁通过以上四处铁路道口。因19#线、21#线东三角区(21#线东大门处)建筑围墙影响进入19#线、21#线调车作业瞭望视线。对调车作业人员人身安全及拉渣车辆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为了保证在19#线、21#线作业的安全,特提请贵厂;
1、拆除19#线、21#线东三角区(21#线东大门处)建筑围墙。
2、清除围墙内所有堆放货物。
3、请贵厂于复产前尽快完成此项工作。
抄报:集团公司生产管理部、安全监察部
抄送:公司各个领导、生产部、安全监察部
白银有色铁路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11月7日
第四篇:超速行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超速行驶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所谓超载行驶是指在一定道路上行驶的汽车,超过了该段道路所规定的行驶速度。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表明,死亡事故中有50%是由于超速行驶引起的。超速行驶对行车安全为什么有这么大影呢?
一、超速行驶形成冲突点和交织点的机会增多。
超速行驶的车辆要经常超越正常中速行驶的车辆,如果道路上车辆流量较多,超速的车辆势必经常处于加速超车的状态,每超一辆同方向行驶的车辆后驶入原路线,就增加了一个交织点;超车时超越车辆一般都占据在中线位置,有的还占据在道路的左边,超载的车越多,与对面来车交会时形成的冲突点也越多;此外,车速越快,车距应越大,但超车时车距却不断减少,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会。
二、超速行驶,制动距离增大,扩大了制动非安全区。
汽车制动非安全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路面情况等。汽车的制动距离也是汽车的制动非安全区。汽车制动时的初速度,对制动非安全区划影响很大,因为车速同制动距离是成平方的关系在变化。如货运汽车在划分车道的混凝土道路上行驶;若按规定的极限时速50公里行驶遇到紧急情况情况紧急制动时,其制动距离为164米,时速为60公里时,制动距离达42米。因此,超速行驶,大大地延长了制动距离。便制动非安全区扩大,降低了汽车的安全性能。
三、超速行驶,加大了事故的严重程度。
在车辆发生撞击的过程 中,车速、车型、时间三者都是影响的因素,但车速快慢是起重要作用的,撞击的大小与车速快慢成正比的,车速增加一倍,撞击力也增加一倍,如一辆五吨的汽车,以规定的时速60公里行驶,不慎撞及道旁建筑物,02秒的时间才能停住,撞击力为41667千牛顿,如超速10公里,撞击力为48611千牛顿。若超速20公里,撞击力55556千牛顿。因此,车速越大,撞击力越大,造成的破坏越大,引发的交通事故越严重。
四、超速行驶会破坏操纵性和稳定性。
车辆在弯道行驶由于弯道曲率半径为定值,车速越高,离心力越大,如汽车等速转弯时,从时速40公里增加到60公里,离心力就会增加到原来的225倍,若时速由40公里增加到80公里,离心力就会增加到4倍。因此,超速行驶的车辆,当其离心力达到一定值时,轮胎便会开始滑倒,导致事故,特别是化冰雪、潮湿路面、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超速行驶,会增加车辆的颠簸,汽车的转向容易改变,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方向。因此,超速行驶往往会使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导致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浅谈汽车颜色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浅谈汽车颜色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摘要: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大,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与心理,能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颜色的色彩心理;根据色彩的生理心理特性,从车身和驾驶室配色等方面,采用安全心理学和色彩心理学以及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汽车色彩对交通安全和驾驶员反应的重要影响。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汽车色彩;;生理心理;行车安全
引 言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关注主题,随着经济增长,国民的汽车购买力逐年增强,道路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由此引起的道路交通事故问题也频繁出现。人的因素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最大而机动车驾驶员是最主要的因素。80%交通信息的获取来自于视力,而不同驾驶员的视力对各种色彩的反应时间和效果是不同的,其生理与心理上所产生的效应也各异。颜色作用于驾驶员的感觉, 引起心理活动,改变情绪,影响其驾驶行为。汽车色彩与交通安全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正确巧妙地选择汽车色彩,可以改善驾驶员作业环境,激发其积极情绪,消除不必要的紧张和疲劳,从而提高交通安全。色彩的心理学特点
颜色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不同的颜色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同影响。
1.1 色彩对心理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进入人们的眼帘,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但能使人们产生大小、轻重、冷暖、明暗、远近等感觉;还能引起人们产生兴奋、紧张、安定、轻松、烦躁、忧郁等心理效果。这是人的视觉与各种感觉器官通过大脑神经活动的复杂联系的结果,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常见色的心理作用见表 1 [1].1.2色彩对生理的影响
1.2.1对视觉识别能力和视觉疲劳的影响
当物体具有很好的颜色对比时,即使物体的亮度并不大,也会产生较好的视 觉辨识条件,不易造成眼睛疲劳。各种色调中,蓝、紫色较易引起视觉疲劳;其次是红、橙色.黄绿、绿、蓝绿、淡青等色引起 眼睛视觉疲劳的程度较小,因而可在驾驶室的主要视力范围内选这些颜色为基本色调。由于视觉存在游移性,在视线转移过程中, 明度差异过大,会加大视觉疲劳,因此,要进行明暗适应与调节, 使驾驶室中的色彩明度保持均匀一致。
1.2.2对人体机能和生理过程的影响
颜色对人体的生理过程也有一定影响如可引起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血压的 变化。红色会导致人各种器官的机能兴奋与不稳定, 血压增高, 脉搏加快;蓝色使人各种器官的机能稳定, 血压降低及脉搏 减缓;黄色增进食欲;绿黄色起中性作用;眼睛最忌紫色。因此, 驾驶室内色彩选择应慎重。
综上所述正确选择汽车颜色有益于视觉、生理、心理和驾驶安全合理调配汽车颜色以便于操纵;可使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减少差错、事故,提高全性;又令人赏心悦目,精神愉快, 减少疲劳;使环境整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1.3 汽车颜色识车主性格得车色心理学定律
选择车身颜色较不起眼的人,多是循规蹈距、工作欲望强烈的人;相反选择
亮丽颜色的人,真正野心勃勃的并不多,他们是满足于享受生活乐趣的人。红色:选择红色车的人,是潮流的追随者,他们注重自我,比较在意自己的社会形象。●行车警示:驾驶技术好,但要小心速度过快。
黄色:选择黄色车的人,什么事情都喜欢自己做主,这类车主很活跃而且慷慨大方,喜欢挑战。●行车警示:常因不守交通规则而惹麻烦。
绿色:喜欢绿色汽车的人,通常比较谨慎,富有观察力和好奇心。●行车警示:小心跟车太紧会撞人车尾。行驶时要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追尾。
蓝色:喜欢蓝色车的人,凡事为人着想,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性格沉着冷静而且容易满足。●行车警示:不要太追求驾驶技巧。
银色:喜欢银色车的人,不喜欢过于刺激的活动,个性好静,凡事花尽心思努力去做。●行车警示:你会很小心地驾驶,但要让自己轻松起来。
白色:喜欢白色车的人同样表现出其超乎常人的适应能力,尤其可与不同性格的人士相处。●行车警示:不要太苛求安全。
黑色:选择黑色车的人,车主性格很严谨,自我克制能力很强。●行车警示:容易因醉酒或分神而生意外,驾驶时切忌分神。汽车色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1 车身颜色的影响
理论上说,现在路上跑的车子,不管是什么颜色,只要能上路行驶,都应该是安全的,如果车身颜色不安全,就不会允许上路行驶。之所以现在出现了安全色和非安全色的说法,主要是一些科学家在一些事故中进行分析后得出了这么一个结果。这种说法主要是从视觉效果来讲的。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汽车颜色的选择多是从美观角度来考虑。但是,有关人士称,汽车颜色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有些颜色在汽车遭遇紧急危险时,起到加剧肇事的副作用;相反,还有一些颜色却从某种程度上减弱或者遏制车祸的发生。车身颜色影响着道路交通安全.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汽车颜色的选择吧。
在国内, 大陆汽车救援俱乐部与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曾就汽车颜色的安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5种颜色安全性的排序结果如表 2 所示。以及各颜色车辆事故率排序, 如图1所示。
说明在天气晴好的条件下, 浅色系的汽车视认性佳, 安全性能高于深色系汽车;在清晨及傍晚时段光线不好的情况下,黑色汽车的事故率竟是白色汽车的3倍。此外,对光线有较高反射率的银白色和色彩亮丽夺目的嫩黄色是较安全的汽车颜色。
不同色彩的组合还可以调节人的感情,色彩能引起人们视觉上的远近差异。蓝色和绿色为收缩色或后退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小,尤其是傍晚和下雨天,常不为对方车辆和行人注意而诱发事故。黄色为膨胀色或进攻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大,很容易引起对面来车和行人的注意。为此,美国和日本减少了蓝色和绿色车辆的涂装。比较容易被人的眼睛所辨别的颜色更容易引起道路上驾驶者以及行 人的注意, 相对不容易发生正面碰撞以及追尾等事故。可见颜色对汽车的可视性产生影响,汽车的颜色关系到驾车的安全问题。依据色彩理论,车身颜色与外界环境颜色反差大的车辆更容易被人眼识别。因此有比较高的颜色安全性。
因此驾驶员应利用颜色安全行车,尽量选用使汽车有较好可视性的浅淡且鲜艳的颜色, 这样可使对面来车驾驶员精神兴奋, 精力集中;另外, 要选择视 觉
效果较好的膨胀色、明色。
另外着重强调下汽车颜色对夜间交通安全的影响与夜间使用驾驶员的夜视力和目标物的颜色、对比度、位置等因素有关, 也和车速及驾驶员的年龄有关。实验得知,近光灯照明时, 白色、黄色视标容易辨认, 绿色、红色视标次之, 蓝色视标最不易辨认;使用远光灯照明时, 红色、白色、黄色视标容易辨认, 绿色视标次之, 蓝色视标最不易辨认。故汽车颜色的选用也要考虑到对夜间行车的影响, 特别是经常夜间出行的货车、长途客车等。
因此基于安全考虑, 在为车辆选择色彩时, 还要考虑车辆的使用环境, 合理的色彩搭配可改善汽车的视觉效果和安全性。另外机动车驾驶人应注意利用颜色来控制车速,调整车距,从而达到安全行车,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2.2驾驶室内颜色对司机的影响
驾驶室是驾驶员的工作场所,室内的颜色也会对驾驶员带来不同的心理生理反应。驾驶室内不应涂刷使人感到沉闷悒郁的暗淡颜色, 也不应涂刷使人亢奋烦 躁的强刺激颜色, 这都会使驾驶员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与生理机能上的影响, 使其易于情绪失常, 产生视觉疲劳, 状态低迷, 驾驶操纵行为易出错, 造成事故。一般应涂刷使驾驶员感到轻松愉快、各种器官机能稳定的色彩, 如乳白、淡蓝等色, 并可结合个人爱好对驾驶室进行布置。驾驶室内面板颜色如涂刷得过于刺目, 由于路面与面板颜色形成较大的反差, 会使驾驶员在观察路况时, 分散对路况的注意力, 还易造成过早的视觉疲劳。故驾驶室内选择色彩时, 应从人性化角度, 创造一个令驾驶员感到安静、稳定,祥和,美观又协调一致的驾驶环境。
3结 论
色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 也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汽车色彩与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基于色彩的心理生理特性, 分析了汽车色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希望从色彩安全角度加强对读者的安全色彩宣传教育。另外汽车色彩对心理生理的影响又因人而异, 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程度还很难量化, 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随着人们对色彩认识的逐步深化,对汽车色彩的开发利用也必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邵辉,王凯全 安全心理学 [ 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2】China Cars Resource Net(中国汽车资源网).Accident ratio of black cars is three times of white cars [ N / OL].[ 2005-08-04 ].http: / /.【3】王昆元 道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 [ M ].Beijing: China M a hine Press, 2004
【4】范红伟,肖贵平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