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个教师最好的职业自觉
一个教师最好的职业自觉,就是“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的标准,是对当代教师职业属性最精准的概括。
没有理想信念,意识不到肩头的责任和使命,教书育人就没有方向感,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好老师,充其量只能成为“授业”“解惑”的“句读之师”,而非“传道”的“人师”。教育要从追求真入手,从追求美突破,着眼追求善。毫无疑问,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才能时时为学生树立榜样,才能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扎实的学识,是教师建立职业尊严的根基,因为教育是传授知识的事业,也是一个科学的事业,成功的教育既要教会孩子脚踩大地,又要仰望星空;在这个学习越来越泛在化的时代,知识储备不足、不能站在知识发展的前沿,不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就很难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仁爱之心,是最伟大的教育力量。“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对学生充满爱心、信任、尊重、理解、宽容的好老师,才能成为学生的贴心人和好朋友,才能让每个学生享受到教育的甜美。
“四有”,是对我们每个教师的最好引领,只要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自我塑造,就有能力为教育事业大发展担当更大责任。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基础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学校要担负主体责任,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庭负责。家长要尊重学校教育安排,尊敬老师创造发挥,配合学校搞好孩子的学习教育,同时要培育良好家风,给孩子以示范引导。各相关单位特别是宣传、文化、科技、体育机构要积极为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锻炼提高提供条件。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一支宏大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一大批好老师。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劳、奉献了力量、贡献了才智,要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教育和引导学生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意识到肩负的责任,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中小学生是青少年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中小学生要立志成才,必须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做到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追求卓越,强健体魄、健康身心,锤炼意志、砥砺坚韧。同学们都要自觉加强道德养成,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把国家、人民、民族装在心中,注重养成健康、乐观、向上的品格;都要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在求知境界上越来越高;都要把身心健康牢牢抓在手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经常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通过多种方式怡情养性;都要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自觉培养不畏艰难、顽强奋进的意志品质。他希望同学们敞开胸怀拥抱自然,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努力做一个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努力做一个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
第二篇: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它没有轰轰烈烈的外衣,有的只是一份忙碌与充实。有人说做教师是一件苦差事,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以外,还有没完没了的班级管理工作。也有人说教师是一份“不食人间烟火”的职业,自己的言行举止处处都要做到“为人师表”,难!可见教师的工作量之大、心理压力之重是旁人所无法体会的。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却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有人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教师对学生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神圣的爱,十年走过的风雨历程,看见身边的老师像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老教师如老黄牛一般埋头苦干而不知疲倦。他们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诠释着“爱”的真正含义。
蔡晓文,是一个性格内向,胆怯懦弱的女孩,从小父母离异,由母亲独自抚养,为了生计,母亲在外打工赚钱,无暇照顾,只好将孩子放在外婆家,由外婆照顾。
第三篇: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
强化道德建设,培育创新人才
教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伟大的职责,尤其是在科学日新月异,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今天,教师这一职业更是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因此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和个人业务素质更是受到广泛关注。
教师的职业道德应该是考察一名教师整体素质先决条件,只有对教师职业道德有正确认识的教师才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
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教师职业道德的产生和发展,是同人们教育生活的发展直接相联系的,它对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形成教师特有的道德习惯和道德传统,起重要作用。
其次,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德的总和。它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以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态度和作风去接待人接物,处理问题,做好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他是教师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是一般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中的特殊体现。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这就更加要求我们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要求学校努力完成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近几年我们学校要在这方面下了功夫,花了力气。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
学校思想道德建设能否取得良好的成效,关键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能为人范的教师队伍。因此教师师德建设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我们始终把坚持一个“恒”字,抓着一个“新”字,贯彻一个“制”字,作为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方法。
1、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永恒课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德建设会有新的内容,会有更高层次要求,因此师德建设应是师德建设中的一个永恒课题。我们每学期组织教师师德建设教育不少于四次。我们学习内容有:(1)学习师德建设法律、法规。如《教师法》、《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学习党史、党章。(3)请革命老前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3)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重要讲话和指示,如《党的十七大报告》、《致富原则,富而思源》讲话、《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讲话》(4)通报建国以来祖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5)通过各种重要的纪念日和重大历史性事件如澳门回归、建党九十周年组织系列报告。(6)组织班主任学习德育管理文件文章。利用各种渠道,经常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潜移默化,持之以恒。使广大教师逐步树立爱岗敬业精神,使师德建设不断走向新的高度。
2、形式创新,加强师德教育的效果。
师德教育如千篇一律,采取说教式,时间一久,广大教师会感到厌倦,教育效果一定会不好。因此如何针对教师特点,在教育形式上创新,寓教于乐,寓教于愉快活动之中,提高师德教育效果是一项领导艺术。我们通过(1)请教师观看先进人物、祖国建设录像。(2)组织教师参加师德知识竞赛。(3)带领青年教师外出参观革命教育基地。(4)举办各种寓师德教育内容的晚会。(5)团委设立募捐箱,在教师中开展向困难学生献爱心。(6)让教师参加师德演讲比赛、师德作文大奖赛、师德演讲团。(7)班主任师德心得交流。(8)教师师德创优竞赛。
总之为了加强师德教育效果,我们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教师学习师德兴趣,使师德教育如春雨,于无声处滋润教师心田。
3、建章立制,让师德建设驶上依法治校的轨道。
师德建设不仅要通过正面的引导,更重要的还是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使师德建设做到有“制”可依,有“制”可循。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师德失范的现象,为了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我们建立制度、规定,使师德建设驶上 “以法治校”的轨道。
二、提高广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是学校首要任务。
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四有”创新人才,培养“四有”创新人才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1、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
养成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只有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才能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一辈子受益。
2、狠抓思想道德建设的根本,开展爱心工程活动。
道德建设的基础是一个爱。爱国家,爱人民,爱集体,爱事业,爱家庭,就是当今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因此在学生中开展爱心工程活动,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心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如在校园设立“爱心捐助箱”,学生成立 “爱心工程志愿者”组织,开展捡白色垃圾、保护绿地、回收旧电池、创设文明一条街活动。
3、创设浓郁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影响。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奥妙的领域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能给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每年举办艺术节,在艺术节上我们有大型文艺演出,师生书法展、美术展、摄影展,每年举办一次校园主持人大赛、十佳歌手比赛、“花园杯”辩论赛、主题班会比赛等,每年举办体育节,在体育节上我们举办了校田径运动会、广播操比赛、艺术体操表演、“三人制”篮球友谊赛等,学校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将思想道德建设走上了健康之路。
校园的环境整治,增加了绿地,建设多处环境优美的景点,在红花绿叶,鸟语花香处不时可见学校设立的名人名言牌,让学生在美丽的校园中受到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行为。
师德即教师的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师德不是一个停滞凝固的概念,尤其在教育现代化、道德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社会转型期,传统师德同样面临着升级转型,师德建设也就需要从认识上和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
一、对师德建设的认识
1、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为培养人才、促进学校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的尊重。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师德建设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呈现多元化,各种利益日趋多样化,这些必然要影响到高校;二是在校生生源地扩大,生源结构多样化,学生思想复杂化,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三是教师队伍迅速扩大,青年教师居多,教学改革力度增大,教书育人任务加重。所有这些都要求教师的整体素质要提高,特别是师德水平要提高,否则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
2、师德建设需要一套长效机制作为保障
师德建设要与时俱进,要充分考虑时代的特点、社会的变迁以及教师职业的演进,要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监督处罚之外更需要人性化管理,特别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健全规章制度,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教育教学评估制度、教育教学督导制度以及随机听课制度等,建立切实可行的师德评估标准,实现师德评估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二是要通过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师德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对教师工作的政策导向,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职务晋升、优秀教师评选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实行师德标准一票否决制。
3、师德建设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在规律,是社会主义师德建设必须长期遵循的重要原则。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敬业爱教、教书育人的道德情操,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精神,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关心、理解、体贴教师,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做实事、办好事的实际工作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应从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既看到教师职业神圣的一面,也考虑到其作为一种社会职业的平凡性,丰富教师物质生活,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让他们在教书育人中充分感受内心愉悦、体会职业尊严、彰显生命价值,帮助教师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激发他们蕴藏着的丰富激情和创造潜能,点亮心灵之烛。
4、师德建设应该围绕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而进行
师德建设不是空洞独立的,师德建设的成效最终表现在对学生的培养效果、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上,故师德建设应围绕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来进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修改、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践教学的拓展、学生心理辅导、学生就业指导等各方面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从点点滴滴中体现师德建设。
二、师德建设之举措
1、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目的:一是注重实践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年来多位老师先后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深入社区、福利院、法院、行政服务大厅等单位和机构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增强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促进分析问题的习惯养成和能力提升。二是辅导毕业生考研考公务员,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周定财老师利用专业优势和自身的学习经历经常性对每一届毕业生进行考研辅导,从报志愿、理论课程、到面试、调剂等进行全面辅导和跟踪,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考研率。祝老师和李力老师则利用公务员培训课程的优势义务为学生提供辅导,让学生在竞争中更有优势。三是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立项,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从全院的学生科研立项来看,公共管理系老师指导的学生立项率最高,发表论文的数量也最多,这都得益于老师们精心和耐心的指导。四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公共管理系的老师大多都兼任学生辅导员,他们除了在上课期间和学生接触外,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与学生谈心,并进行心理辅导和大学生涯规划辅导,对迷恋上网而导致成绩下滑的学生及时提醒并进行一定的心理规劝,点点滴滴都体现了老师对学生和家长的负责,融入的皆是老师的爱。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唯有不断探索、试验、实践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为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们经常相互切磋,互相借鉴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如利用课堂设问、演讲、做调查设计、实地考察等多种方法,灵活处理教学内容,融教学于实践中,寓教于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为人师表
现在年轻老师多,上进心较强,一向本着不断向别人学习的原则,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经过不断积累,这种学习已经初见成效。无论从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是从科研成果的统计,都在全院名列前茅。此外,今年在学科建设上也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不仅成功地申报了行政管理特色专业,而且还获得了一项精品课程,这些成就大大鼓舞了各位老师,激发了大家的斗志,今后还会不断地获得新的突破。老师努力的过程就是为学生树立榜样的过程,为人师表尽显于行动中。
4、将爱和责任融入教学和管理中
教师不光要教学,还要育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证,公共管理系的老师虽然年轻,却喜欢“唠叨”,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进取心。利用辅导员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尽可能帮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障碍。这学期公管系的一位学生出了意外,危及生命,杨老师不顾自己孩子小、家庭负担重、教学任务多等困难,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度过困境,让学生和家长深受感动。
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今后还要不断抓,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争取一年更比一年有成效
第四篇:一个大学教师的职业回忆
一个大学教师的职业回忆 留校本科生
80年代前半段,进入高校工作远没有现在困难。现在至少是硕士,好点的学校都要博士。当年本科毕业便可以留校教书。我就是从留校的本科生开始的大学教师职业生涯。
我的本科母校是50年代建校的部属高校。说不准是三流还是四流,在部里还能算第二方阵的前列。我刚入学时,全校只有9位副教授,没有教授。学校的学术骨干(这是现在的说法),当时多是从同部所属的二流高校淘汰下来的,因为政治问题或生活作风问题。在我毕业前,学校毕业了第一批硕士,其中一位硕士还教过我的课。后来听说他到深圳发展,做得很不错。
我读这所学校是双重错误的结果,所谓祸不单行。先是高考没有考好,比预料成绩低20分,当年仅是400出头。再是志愿没填好,报的专业体检都不合格。本省有所大学(现在也是211了)曾主动与我联系让改志愿,被我拒绝了。我已经做好复读一年再考的准备。后来,家长觉得还是马上读大学好。我父亲去趟省招生办,当时各大学的招办多撤摊了。本市所大学收留了我。这样我成该校当年录取分数最高的学生。
在大学里的学业成绩并不突出,主要是专业兴趣的问题。我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而其它课程都是考试前对付一下,一般得良。最糟的还挂过一科。我的数学老师给我最初的鼓励,首次小测验得了满分,而且说我的答卷一个字不多,一个字不少。这位老师对我很好,还借我些内部印的题解之类,都是配合数学专业比较通用教材的。可惜,后来他病故了,书还没还。我3个学期的数学课成绩是99,100和99,而且据说没次考试后几个任课老师一起跳我卷纸中的毛病。后来,在首次校高数竞赛中得了第一名,也是唯一的一等奖。
当时的基础部主任与我谈过次话,考问我一些概念之类。当时感觉问题都比较基本,如实数的分割定义,群的定义等。学校办个基础课师资班,我还去旁听过“近世代数”课,讲课的是位副教授,但真不觉得有多高明。该班比我高3届。如果只差1届甚至2届,或许就让我跳级了。这位主任也是奇才。名校工科专业毕业,但对数学感兴趣。后来教书时物理课没人上,又改物理了。
我还有个转回数学的机会,考研究生。不过,我当时年轻气盛,急于证明自己,这自然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我选定的目标是北京大学,与导师也通过信,指出她编写教材中的一点疏忽。当然,另个比较实际的打算是外语太差,
第五篇:一个聋校教师的职业期待
一个聋校教师的职业期待
陶莹
2015/9/3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是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期待。一名特殊学校的教师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除了需要个人的素质与努力,还要降低社会对教师职业期待的影响,即教育环境的影响。同样是教师,一个身处聋校,一个在普校,社会对这两个教师的期待就不相同;而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一个南外的或是南师附中的教师,与一个特殊学校的老师,他们对自己的的职业期待可能也会是不相同的。原因很简单:社会、聋人家庭、聋校教师自我认同感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保姆式的“看管”囿住教师的创造能力。作为一名聋校教师,不应只是为获得一份工作收入,我也不想说“行行出状元”之语,我只想获得阳光底下的那份坦然,问心无愧。聋校教师要打破封闭环境,确定自己的幸福指数。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传递给学生,学生也会按照期望的方式来塑造自己的行为,聋生在视觉上尤其敏感,他们更多的从观察教师面部表情,和教师的一言一行感受教师的期望,聋校教师不管其是否自觉,其特有的学生观会影响其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支配其行为,制约其角色技能的获得。如果教师对聋生存有偏见,看不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形成低期望,学生也会自暴自弃,越来越差,同样教师从学生那里又无法获得职业成就感,产生职业自卑,造成恶性循环。所以作为一名聋校教师,你可以这样做:
一、做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
1、热爱生活。死水还会有微澜,况且现代化教育不断开放融合,现代特殊教育又为我们搭建了宽阔的平台,我们聋教育不再是井底之蛙,聋校教师不该自怨自艾。暑期听了名师张万国《CI策略化的班级文化建设》颇有感触。教师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努力发展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教师,鲜活的有血有肉,从不掩饰自己对美的追求,但绝不是追求虚荣。对学生清爽的发型,整洁的衣物,从不吝啬赞扬的词语。教师传输美育内容,自己首先应该是美的典范,要在言谈举止方面做学生榜样,有时可以微笑地看着迟到的学生,不用多说什么,以后他们也不好意思再来晚了;有时要求学生做的事情,他们没有落实,教师可以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现身说法,这样会让学生有亲近感,真实感,更容易去模仿;晨会时捡起垃圾筐旁边的一个小纸团,把它放进垃圾筐;课间擦擦讲桌,整理整理教室书柜等。与学生谈话要平视,不要自己坐着让学生站着,请学生做事之后要道谢。在谈及学习效率时,也谈及自己学生时代的某些学习方法等。勇于向学生承认自己工作上的失误,人无完人,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真实与诚恳。
2、具备耐挫力。特殊教育教师所受压力有时不是来自社会,而是来自语言沟通障碍、校方、聋生家庭和聋生。有的教师可能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学生头上,而大多数教师遭受挫折后感到无能为力,压抑自己的愤怒情绪,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表现为无动于衷,漠不关心,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工作。如果挫折忍受力低,几经挫折,职业期待则消失殆尽,只有挫折忍受力强的教师,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获得职业认同感。
二、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1、熟练掌握教学技能
作为特殊教育老师必须具有能够有效的处理比普通学生更麻烦的问题的行为,除了理解和同情学生之外,聋校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够有效地实施教学,使聋孩子“开口说话”,优秀的教师不仅仅是看他培养了多少好学生,更看他帮助了多少困难生走出了人生困境,优秀教师教育的艺术就如哈利波特手中魔法棒,有效控制情绪、行为异常的学生以及教会他们重要的社会技能,指导有学习问题的学生。聋生都比那些健听的学生学得吃力。因为感官障碍以及智力或情绪障碍都会使学生的课业学习变得更加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更多的耐心,寻找有效的方法,运用一定的技能来清楚地呈现学习任务,譬如,根据学生需要改变讲课速度;教学中推导步骤更细致,增加学生尝试次数,增加复习频率,而且为适合每一个学生的需要作出调整,最终趋向于一对一教学。
2、巧妙运用教育智慧
(1)褒贬都要适度。尤其是批评形式多样,掌握尺度。聋校教师要积极探索聋生心理,细心揣摩学生心理,要经常换位思考,千万不要以为聋生头脑简单骗一下、吓唬一下就能解决问题,获得教育层面的成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时是要扮演着心理医生角色,矫治学生的偏常性格和偏常情感,温和相劝加严肃指正。但一定要有理有据,让学生心服口服。
(2)微笑能以柔克刚,起到“滴水穿石”的功效。对一些有意惹是生非的学生,老师不要急于找他们“磨嘴皮”,也不要急于采取“围、追、堵、截”的办法,更不要“请”出各路“诸侯”来助战,而是要冷静地观察,耐心地等待,当发现这类学生有“闪光点”时,就恰到好处地表扬他,恰如其分向他提出希望,并始终以亲切的微笑关注他,在这种微笑力量的感召下,“问题学生”粗野的“刚性”将被“柔化”。
(3)沉默是金。如果你走进一个吵闹混乱的课堂,马上大声的呵斥批评学生,也许学生能安静下来,但你转身走后往往学生又会恢复吵闹的状态。最佳的办法是你站在讲台上,严肃地默默地看着学生直到他们看到你的存在并慢慢安静下来为止。如果课堂上有个别学生要彰显“个性”,你就静静的走到他面前,默默地微笑看着他直到他把高傲的头低下来为止。有些班主任整天絮絮叨叨地厉声批评学生,但学生批评接受过了照旧,班级管理并没有实效,而有些平时沉默谨言的老师却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4)担任班主任要具备一双慧眼。情感教育及时跟进。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父母文盲,聋生情感缺失,这时“爱比责任更重要”。发自内心的爱胜过被动的职责。只有用真心,动真情,做实事,走进学生的心,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三、获得家长信任
很多家长会告诉老师说孩子在家不听话,他们听老师的话。这其实就是家长对老师的依赖和信任。聋校高中生大多数都是住校生,教师有时又是家长“代理人”角色。学生迫切希望教师能像其父母那样对待他们,特别是那些年龄小的孩子。寄宿制下的聋生迫切希望从教师那里得到父母之爱。聋校每一个教师都应自觉地愉快地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像父母一样对聋生充满热情、期望和关怀。教师在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时还有优于学生父母的一面。有的父母觉得愧对孩子而一味溺爱,有的父母因孩子的生理缺陷而失去家庭期待,对他们不管不问,任其发展,有的父母对孩子非常负责,千方百计对孩子进行培养训练,希望他们能像正常儿童那样生活,但他们教育、训练孩子时常常效果不佳,显得无能为力,鲜有克终。而教师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的优势在于,教师既有父母温暖与关怀,又有一般父母所不具备的严格要求。聋生进入学校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尝试与观察,逐渐发现在家里用哀求、发脾气、要挟和威吓等对待父母最有效的方法,用来对待亲切而严格的教师是行不通的。这也是不同于父母的教师权威帮助聋生在社会化方面迈出的标志性的一步。
总之,聋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付出更多的爱心、耐心,运用教育智慧达成良好的期望效应。在一种充满期待的教育教学岗位上获得职业幸福感。
201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