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的典型
一心扑在教学工作上的典型事迹材料
----张集中学XX老师
XX老师,是张集中学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他于1996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已经整整18年了。在这18年的时间里,他他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他挚爱的孩子们,把勤劳和智慧融入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使这块儿沃土上的花儿茁壮成长,竞相绽放。
一、激情满怀,无私奉献
他热爱自己的工作,如同热爱自己的生命。早在孩提时代,教师的圣洁和崇高品质就在他的心中根深蒂固。那时,就在心中萌发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愿望。大学毕业后,梦想成真,他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他不曾忘记自己的誓言,不曾动摇过这颗育人的拳拳之心。凭着这种对教育的赤诚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他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永远保持着一种崇高的敬业精神、忘他的牺牲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告诉自己要用心地做教育中的每一件小事、耐心地处理班级里的每个问题、用全部的爱呵护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他播种阳光,收获了春天。学生才是他最好的荣誉证书。所以,他面对世人的不解不曾退却;面对众多的诱惑不曾动摇;面对雏鹰般跃跃欲飞的学生,他依然风里雨里、脚步坚定、豪情满怀!
二、率先垂范,身教感染
在教育学生时,他想“喊破噪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正人,必先正己”。所以,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他总是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注意自己点点滴滴言行的影响。他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能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些年来,他明显地感觉到:他的言谈举止,既处于学生最严格的监督之下,又处于时刻被学生效仿之中。所以,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他首先做到了忘我的工作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当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他没有指手划脚、拈轻怕重,而是和学生一起参与劳动的全过程;当他叮嘱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班规……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拣废纸了;有人早晚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下课为学困生讲题了……当他表扬学生时,同学们的回答都是一样的:“他是跟你学的”。这句话震撼着他的心灵,他感觉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因为他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同时也验证了“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的至理名言。
三、严爱相济,教书育人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只有严爱相济,才可赢得学生的信赖,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才能在教书的同时育人。X老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级琐碎繁冗的工作中,使他深深体会到:只有给学生的爱是发自内心的,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金凤凰”要爱,“丑小鸭”更要爱。他喜欢优生,但不排斥学困生,对于暂时的学困生更是倾注了满腔爱心。他深深地懂得:学困生的自尊心是非常脆弱的。对他们,他总是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滴的露珠一样格外小心,做到了多谈心、多家访、多帮助、多鼓励,并努力寻找和善于捕捉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趁势表扬,促其发光。“上课提问多鼓励;课后辅导要耐心;犯了错误不急躁;错误严重不发火;屡次不改不灰心;问题不解决不撒手”。这是他转化学困生最深的体会。在关爱学困生的同时,他还兼顾着全体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他结合教材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了多种深度不一的教学方法,让尖子生吃饱,学困生接受得了,争取立足中等生,扶持差生,满足优生。
四、创新方法,培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为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他常常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创新班主任工作方法。严格地对学生训练课堂常规、集会常规、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并设立“卫生星”、“守纪星”、“文明星”、“安全星”、“创新星”等方式激励学生,使每个学生既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呈现“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又具有“个性张扬、百花竞放”的个性特长,同时结合不同的节日,开展了“好习惯伴我行”、“知荣明耻我能行”、“争创书香好班级”等主题班会,使学生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洗礼,不但再次矫正了他们的不良行为,而且使班级活动开展有序,学生个体特征得到了充分展示,形成了“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的治班方略,把素质教育要求下的学生管理和课改理念下的治学之道有机统一起来,为造就适应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做出了贡献。
五、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他深深体会到,在当今科研兴教,呼唤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必须是不竭之泉,时时奔涌出清新的、闪烁着斑斓色彩的溪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追求的境界。于是 他坚持学习,以此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教学中,他潜心钻研教材,反复研讨新课标,大量订阅教学刊物,坚持业务自学,认真做好笔记,广泛汲取营养,及时进行反思,转变教育观念,捕捉新的教学信息,勇于探索教育规律,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他常向同科老师学习教学经验,借鉴优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同时积极参加各个公开研讨课,教学技能不断提高。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位同事的热情帮助下,他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追求的境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丝毫没有懈怠,也不敢懈怠,他深知后面的路还很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还将立足实际,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他无悔的青春。他坚信“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只要辛勤耕耘,挥洒汗水。一定能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让桃李香满天下!
第二篇:她一心扑在工作上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
-----李侠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李侠,女,41岁,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涡阳县马店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侠同志1986年参加工作,历任妇女主任、几声班主任、副镇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镇长。先后在青町、闸北、楚店等单位工作过。
2006年因患恶性肿瘤做了切除手术。术后刚出院便立即投入到工作之中。六年来,她还需要定期到蚌埠肿瘤医院进行复查。但从未因此而影响工作。
一、由于并村等原因,马店集镇在二〇〇五年和二〇〇八年两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总有几个村不能顺利换届,有的甚至发生过激烈冲突,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2011年又是一个换届年,李侠当时身为党委副书记,分管组织、宣传、纪检、维稳、信访等工作。在党委书记赴皖南挂职的情况下全面负责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针对各村具体情况,找有关人员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对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协调,本着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法律和文件规定的程序,把握好每一个关键环节,最终在县换届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十五个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任务。由于前期工作做得细致,协调工作比较成功,选举过程都比较顺利,没有一个村换届选举而发生矛盾冲突。
二、信访稳定工作,事关一个单位的的全局和形象。李侠同志分管此项工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它当作第一位的工作。三相、前贾等几个村因宅基地纠纷,拖了好几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当事人也曾到上级信访部门走放过。李侠同志到任后,主动找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当事人,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通过认真分析,同有关人员反复研究,变上访为下访。使矛盾得到化解,问题得到解决。
同时,李侠同志对于分管的其他工作都是亲自过问,直接把关。首先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开个协调碰头会,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职责,提出严格要求。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批评时,不留情面。她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让同志们肃然起敬。在严格要求的同时,李侠同志在生活上总是对大家无微不至的关怀。镇村干部谁家有了病人,有婚丧嫁娶之事,她总是设法挤出时间来亲自上门,让同志们感受到那种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
三、马店集镇为了加强对各村的管理,成立了三个管理员。李侠同志兼任马店管理区书记,在三个管理区所辖单位和人口基本相当的基础上,对根据领导安排,把一个班子不团结工作难协调的村纳入麾下,使马店管理区成了全镇单位和人口最多,难度最大的管理区。由于摊子大,各项工作的
难度也就变大了。而李侠同志带领管理区包村干部,在分工负责的前提下,全区一盘棋,既分工有又合作,她还亲自参与包一个村,直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之中。在计生工作,新农合,新农保资金收取,协助代征站征收超生户社会抚养费等工作中马店管理区都在全镇前列。像大丁、马店、大胡等基础较好的村更上台阶,几个基础差些的村也上了水平。对于镇党委政府安排各项工作能圆满完成任务。
四、李侠同志对待工作室满腔热枕,从不考虑自己是一个做过恶性肿瘤切除手术的女同志。到了单位,不是接待村干部和反映问题的群众就是下乡进村入户,不是开会就是协调督查工作。回到家还要操持家务,因丈夫担任毕业班老师,工作较繁忙,在小学就读的儿子需要辅导,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李侠同志还要演好女儿、儿媳、妻子、母亲这样几个角色。
双方老人心疼她,逢人便夸,丈夫由于她的支持,业务上受到校方表彰和学生的拥戴,儿子由于她的教育,在班里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李侠同志用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待工作和事业,用高标准的社会公德与同事与他人相处,用传统的家庭美德对待家庭成员。在她的心中装着的总是事业、社会、家庭和责任。唯独没有她自己。她似乎忘了自己是一个动过大手术需要很好地休息的病人。
第三篇:勤政廉洁,无私奉献,一心扑在工作上
勤政廉洁,无私奉献,全力抓好区环境卫生工作
曹军同志事迹材料
曹军同志现任宣化区建设局党委副书记,区爱卫办副主任,任职两年多来,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跨越式”发展经济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勤政廉洁,无私奉献,为全区环境卫生工作的改善做出了贡献。
一、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为了进一步适应新形势的工作要求及“加强干部自身建设”的要求,他坚持学中干、干中学,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几年来,曹军同志一直把学习放在首位,他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参加自学考试,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他还带头学习中纪委,省纪委及市区纪委关于党政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章、规定,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努力提高自身防腐拒变能力。
二、坚持勤政廉洁,一心为民办实事。
曹军同志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始终保持勤政廉洁的作风,坚持用党的“两个条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牢筑思想防线,固守清正廉洁观,把对事业的热情投入到一心为民办实事当中。2005年,他刚到任后,摆在面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抓好全区环境卫生工作,他不辞辛苦,带领爱卫办工作人员,走社区,访办事处,走街窜巷,对基础工作进行摸排,掌握全区民
1办清扫和民厕情况。为了提高民办清扫质量和解决群众入厕难问题,他又积极向区政府领导汇报,争取资金,为增加民办清扫经费和启动民厕维修工程的及早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仅2005年,区政府就投入了100多万元用于民办清扫的工作,使全区小街小巷卫生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善;民厕维修及公厕建设又投入资金120多万元,新建了30多座公厕、维修了80座民厕,基本解决了群众入厕难问题。在工程建设中,他严格把关,严格要求,确保了各项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三、严格办事原则,无私奉献为事业。
曹军同志,在工作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两年多来,全区环境卫生工作有了较大突破,城市容貌有了极大改变,都凝聚了他不辞辛苦,无私奉献的汗水。他抓工作不要命,不怕难,讲原则,在05年民厕维修工程中,他不知贡献的多少休息日,也不知跑了多少腿,为了解决有些民厕多年无人管理的老大难问题,他首先要求各办事处要立档在册,然后投入人力进行维修,并要求办事处进行经常保洁,这样使多数无人管的民厕实现了有人管理,受到了百姓的好评。
曹军同志,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务实创新,一心为民办实事,在廉洁自律方面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他认真履行党政干部“一岗双责”制,严守党的“两个原则”,从不为自己谋私利,在爱卫办经费上严格把关,一视同仁,以工作量定维护费,而且从不弄虚作假,在自身廉洁自律上保持清醒头脑,预防腐败思想牢固筑起。
第四篇: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记泸州市劳教所医务工作者李玉怀
他一心扑在工作上
——记泸州市劳教所医务工作者李玉怀
李玉怀同志于2000年12月从市国安局调来泸州市劳教所工作。几年来,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地开展防病治病和心理矫治,为劳教所的安全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他是建所时唯一的医务人员。在劳教所建所初期,由于编制紧张,警力紧缺,所里将近三年没能专设卫生所,李玉怀同志是
全所唯一仅有的一名医务人员,他不仅要承担医治劳教人员的职责,坚持工作在防病治病第一线,还要参与管教一线的值班带班和主管劳教人员的管理教育工作。三年中,他总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工作,不论是深更半夜还是法定假日休息时,只要所里劳教人员一有发病或伤痛,他总是立即回所医治劳教人员,每月至少要在所里工作300多个小时。他常常以工作为重,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前年的一天,他父亲和女儿患病,在泸医附院住院治疗,正值所里打来电话告知他,有位劳教人员患病需要紧急治疗,他立即回所投入救治劳教病员的工作。妻子曾多次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不通情理”,而换来的也只能是他那赖着性子的解释和疏导。随着劳教人员收容量的不断增加,伤病人员也不断增多,乙肝、结核、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也相继出现,李玉怀同志仍一如既往地安心工作,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和退缩,而是专心致志地为劳教人员医治疾病。
二、他是医治“百病”的“警中扁鹊”。在日常救治工作中,李玉怀同志深知让劳教人员有病得到及时救治,是劳教场所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它直接围系到劳教所的安全稳定和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为劳教人员诊病时,他严格按照“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全力救治。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均随到随治,对病情危重者立即提出送市区具备相关条件的医院诊治的建议,并随同前往积极联系,使病号得到及时抢救。为及时发现病号,他每天都要带领卫生所的医务人员深入到劳教人员宿舍、食堂和习艺现场巡诊查病。五年来,经他医治的劳教病员已达3000多人(次),治愈率高达90以上,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在他行医救治过程中,发现有病不愿治疗者主动开展教育动员,使其配合治疗早日康复,而对伪装病情违规抗改人员决不让其阴谋得逞。五年来,他采用攻心医术和药理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及时戳穿了装病抗改人员20余人次,不仅使伪装病情者受到相应处罚,还震慑了一大批妄图通过伪装病情而逃避改造的劳教人员。叙永籍劳教人员陈永康,因妄图通过伪病达到办理所外就医的目的,在床上“瘫痪”了半年有余,怎么也下不了地,不仅饮食不佳,上卫生间也需同教背上扶下。李玉怀同志通过细致诊断和观察,发现了真实病根,耗费了长达半个多月的时间,不分白天黑夜地给陈永康促膝谈心、寻找病根,并从生活上给以关心和爱护,终于使他痛苦流涕地说出了他装病的心里话:我的病确实很“严重”,是李医生给我治好了“疑难杂症”。今后,我一定要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次日,陈永康便勇敢地站了起来,回到了他原来的劳动场地。
三、他积极开展各种疾病的预防。李玉怀同志在完成诊治劳教人员疾病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疾病预防工作。每逢季节变换,他都要及时组织预防流感的大锅药并督促劳教人员服用。凡发现易传染病号,立即收入卫生所隔离治疗,有效控制传播范围。在高温和严冬季节,他总是亲自深入生产和生活第一线指导防暑降温,及时购置防暑药品,定期进行所区消毒,并广泛开展卫生常识和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几年来,他多方收集相关资料,精心编写教案,通过举办板报,开展讲座等方式向全所劳教人员普及卫生防疫知识140余次。在艾滋病病毒严重威胁劳教场所的关键时刻,他大张旗鼓地在全所范围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仅今年以来,就请来市防疫站专家为全所干警、劳教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六场(次),组织办宣传板报三期,向劳教人员印发宣传资料1400多份,亲自对每批新入所劳教人员进行专题教育,确保了艾滋病知识教育的普及面达到100。在今年全国劳教系统开展的艾滋病知识竞赛活动中,他被评为竞赛活动先进个人,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李玉怀同志还积极与市防疫部门配合,对全所500余名劳教人员开展了HIV筛查,摸清了我所艾滋病疫情底数。有效消除了全所干警和劳教人员对艾滋病的疑虑和恐慌。通过他积极努力的工作,推进了我所HIV及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有条不紊的全面开展,全所收教工作开展以来,没有发生过传染病流行。
四、他积极维护场所安全与稳定。李玉怀同志在诊治病员过程中,十分注意了解每个病员的思想动态,还善于通过住院病人建立“眼线”,将全所劳教人员的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排除不稳定因素。为推动所内禁毒斗争和艾滋病病毒防控工作的开展,他在卫生所率先建立了医疗针具和医疗废品管理与销毁倒查制度,严格做到日清月结,有效杜绝了医疗针具和医疗废品的流失。今年以来,他带领卫生所全体同志,及时清查出新收劳教人员妄图带入所内继续复吸的毒
品两起,还采用口对口为劳教病员吸痰的应急措施,及时挽救了两名劳教病员的生命,收到全所干警和劳教人员的强烈反响。为了杜绝所内劳教人员妄图通过倾倒垃圾乘机传递违禁物品的现象,主动承担了由卫生所负责统一倾倒全所垃圾的任务,有效地堵塞了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
本文作者:泸州市劳教所副政委曾镒秀
联系电话:08302700282
投
稿时间:2006年9月6日
点击浏览该文件
第五篇:一心扑在公路事业上
一心扑在公路事业上
——记泰顺县交通局副局长、县公路段段长董晓华同志先进事迹
董晓华,男,1959年11月出生,汉族,大专学历,1982年入党,1974年参加工作,现任泰顺县交通局副局长、公路管理段段长。近年来,董晓华同志先后被中共浙江省委、省政府评为2005抗台救灾先进个人、2008浙江省抗击雨雪冰冻先进个人。任职以来,泰顺县公路管理段先后荣获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浙江交通创业创新先进集体、温州市抗台救灾先进单位、温州市交通系统抗雪灾保春运工作先进单位,并于2008、2009年连续获得浙江省公路系统先进单位和温州市公路工作目标考核第一名荣誉称号,生产养护股获2007-2008温州市劳动模范集体。
一、立足山区实际,破解发展瓶颈,公路事业实现了跨越性的发展。泰顺山区素有“浙南屋脊”之称,交通十分落后,“车一跳泰顺到”这种穷山恶路的印象深入人心,如何在欠发达的山区发展公路事业,尽快发挥公路“先行官”的作用,是摆在泰顺公路人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2005年,董晓华就职伊始就认真分析泰顺的县情和公路现状,深入各个公路站和有关部门调查研究,到公路养护工家里了解职工思想和生活状况。在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发展思路,制定各项措施。
据统计,仅2005、2006两年,泰顺县就完成县道硬化286.1公里,乡道硬化114公里,并顺利通过验收审计。截止2008年底,泰顺县公路总里程1997公里,公路密度113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甚至超过了温州市的平均水平,公路事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2008、2009年泰顺 公路段连续获得全市公路养护综合考核第一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被评为省公路局先进单位。
随着公路里程的大量增加,如何加强养护管理、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成为泰顺县公路事业持续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2007年5月,泰顺县被列为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县,董晓华率公路段领导班子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为县政府制定科学合理且符合泰顺实际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提供了有益参考,县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定和实施办法,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安排1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养,落实了农村公路养护管、养、建责任主体,农村公路养护机构、人员、经费均得到了保证,农村公路分级管养机制得到了有效落实。泰顺县成为我市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的典型,《中国交通报》介绍了其试点经验。2009年4月,泰顺县被评为全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先进县。
二、结合生态文明,创新“泰顺模式”,走出一条科学的文明创建路子。
公路事业不但要追求量的增加,还要追求质的提高,必须走文明创建的路子。于是,董晓华担当起泰顺公路文明创建的“总规划师”。
52省道是泰顺北上杭沪的唯一通道,过去由于弯道多、坡度陡、路况差,经常发生交通事故。2005年,52省道列入了路面整治,董晓华没日没夜地忙碌个不停。水毁抢修,他穿着雨衣和职工一起干,全然不顾风吹雨打、全身湿透。2007年,刚刚完成路面整治的52省道列入了温州市唯一的文明公路创建。董晓华知道,这是泰顺人改善交通条件的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必须视作公路人一生的最美杰作和精品工程。对公路文化情有独钟的董晓华,对52省道创建计划进行了认真的深思和周密 的安排。他利用泰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把52省道打造成为一条生态之路、希望之路、致富之路。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冬腊月,董晓华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创建的道路上。安保设施、边坡整治、两侧绿化、标志标线、墙体标语、警示用语,甚至设臵道路公厕,他总是事必躬身,一一过问。这年底,一条既凸显浓郁的山区生态特色,具有独特的公路文化氛围,又体现“畅、洁、绿、美、安、优”的崭新道路,展示在人们的面前,被称为“生态之路”、“希望之路”、“致富之路”。“52省道可以和日本的等级公路相媲美,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公路也不过如此。”当时到泰顺视察交通工作的浙江省交通厅厅长郭剑彪怀着喜悦的心情,对52省道的创建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52省道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公路,这是对泰顺公路人的最好奖赏!在泰顺交通史上,这是“零”的突破,是历史性的巨变。
然而创建无止境。2008年,董晓华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公路职工投入58省道的文明公路创建。他以创新的理念,在重人性化方面下功夫,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和谐的文明形态,在构建公路基础设施的同时做好了公路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相交融,与泰顺生态县建设的发展相和谐,做到公路与文化、公路与文明、公路与生态、公路与服务的有机结合。通过一年的努力,又一条集畅通、生态、文化和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省级文明公路延绵于泰顺山城。省交通厅验收58省道文明公路时再一次被这条别具特色的文明公路折服,连赞泰顺公路人开创了浙江公路文明创建“温州-泰顺模式”。这一年,泰顺县公路段荣获全省交通系统唯一的一个县级公路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创业创新奖”。
三、倡导身体力行,做到率先垂范,用实际行动赢得职工的信任和 赞誉。
在公路建、管、养中,董晓华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五年来他几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黄金周。52省道路面整治时,董晓华没日没夜地忙碌个不停。台风和冰雪灾害频发时,为了确保道路畅通,减少道路损失,董晓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
2006年8月10日,建国以来登陆大陆最大的超强台风“桑美”,在不到100公里的苍南县马站登陆后袭击泰顺县,泰顺58省道遭受严重的摧毁,全线瘫痪。当时,董晓华双脚正患风湿病红肿疼痛,在医院挂盐水。全段职工除了值班人员都到了抗台第一线。董晓华心急火燎,如坐针毯。终于,他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执意要拔掉针头。无奈之下,家人找来一根三叉棍。就这样,他支着盐水罐一瘸一拐地走出医院,消失在风雨中。抢通,抢通,此时,抢通是公路人压倒一切的天职。这场与超强台风的对抗持续了三天三夜。在这三天三夜,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职工们冒着随时被山体滑坡掩埋的危险经历着生死的考验。这一年,公路段被评为市级抗台先进集体。
2008年1月28日至2月5日,我国南方遭受百年一遇的冻雨天气侵袭。泰顺县境内2条省道、21条县乡道先后因冰冻和大雪中断,受灾里程271公里,全县交通基本陷入瘫痪状态,人民群众出行严重受阻。董晓华以昂扬的斗志和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以身作则,积极应对,他迅速组织技术人员研究、制定防抗措施,率全体公路人顶风雪、战严寒,在结冰的路面上撒盐化冰,铺撒砂、煤渣等防滑剂处理冰层,在主要路口设臵警示标志,用最短时间抢通公路,取得了抗冰雪、保畅通工作的全面胜利,得到了省市的表彰,作为个人他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08年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先进个人”。董晓华一心扑在公路事业上,把个人和家庭的事臵之度外。他在单位每年例行体检中各项指标频攀“新高”,身体素质每况愈下。2008年,继52省道文明公路创建成功后,全省最长的省道文明创建--58省道创建工作又拉开序幕。来自本省、福建和安徽的13个市级参观组,先后慕名前来学习、观摩文明创建经验。这一年,董晓华的家里发生了四大变故:4月,弟弟遭遇车祸成了植物人,8月、10月父母先后发现身患癌症动手术、12月,老丈人病重去世。但董晓华什么也顾不了,连父母动手术也无法在身边帮忙!
“公生明,廉生威。”董晓华的廉洁更是职工们所公认的。一位农民送来一箱水果感激他,他都要千方百计付钱;老同事用了段里的压路机不到半小时,他按规定自己代交了100元钱。段里共有各种车辆12部,可段长没有专车。段里职工家属生病他会派车接送,而他让女儿搭客车去温州参加高考,就是不用公车。
四、建设公路文化,注重系统和谐,使职工思想得到凝聚和精神得到升华。
公路养护职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曾流传着这样三句话:一代没老婆,二代无文化,三代单职工。公路人的处境,董晓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深认识到,公路文化建设是凝聚职工思想、提高职工素质、展现公路人形象、扩大公路人社会影响的有效途径,要靠强化公路文化建设,来增强职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他的重视和积极谋划下,泰顺公路系统的公路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6〃19”(谐音“路要久”)成为泰顺公路人自己的节日,举办全省唯一的“公路人节”联欢会,2009年浙江〃泰顺公路文化节拉开序幕,来自全省交通公路系统的130多位领导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引发 了一场全省乃至全国规模宏大的公路文化大讨论;他在公路边立起第一尊公路人雕像,弘扬公路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他亲自策划把52、58省道装扮得象人造公园,文化景点,“泰顺四宝”(廊桥、碇步、黄腹角雉、提线木偶)飞上公路;他成立公路摄影协会,举办“公路杯”文学摄影大奖赛,出版反映文明公路风貌的公路画册、《公路人》书籍;全市第一个编撰县级公路志--《泰顺县公路志》,谱写《公路人之歌》,让一批批反映公路人生活的作品应运而生;他在公路站建起了篮球场、阅览室、健身房、乒乓球室、休闲场所等,改善职工的文体娱乐生活。泰顺县公路文化建设成了温州交通系统的典型。
董晓华以高昂的斗志、雷厉风行的作风、苦干实干的精神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全段干部职工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