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纪检委员发挥作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镇纪委:***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级纪检员是农村基层反腐倡廉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县级纪检工作的延伸,是乡镇纪检工作的前沿阵地。按照县纪委的统一要求,**镇在全镇27个村(社区)级党组织中设立了27名村级纪检员。通过近3年来的工作实践,村级纪检员应该如何开展工作、怎样发挥作用,在工作中遇到什么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提几点看法。
一、**镇村(社区)纪检委员基本情况
**镇共有27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了纪检委员。27名纪检委员从性别来看,1名女性26名男性;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下1人,40—60岁22人,60岁以下4人,年龄普遍偏大;从文化程度来看,15人初中,12人高中,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从专兼职来看,23人兼任。
二、村级纪检员的主要工作职责
(一)是当好“宣传员”。村级纪检员要经常对村组干部和党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村组干部和党员学习党风、党纪的相关规定,宣传农村现行的法律法规,消除各种疑虑和误解;协助镇纪委开展廉政文化进村入户,协助村两委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在村里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
(二)是当好“监督员”。村级纪检员要围绕村级组织建设、党员发展、三资管理、农业综合补贴、村级重大事项实施、工程项目施工、土地承包与流转、危房改造、困难户、低保户和精准扶贫户确定等实施监督;抓好党务、村务、财务和“三资”公开,确保办事公正透明,使村“两委”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明明白白,促使村干部自觉廉洁从政,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是当好“信息员”。村级纪检员要利用“来自农村、熟悉群众”等特点,经常收集群众意见,特别是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了结。定期向镇纪委汇报本村纪检监督情况,及时提供案件线索,协助案件调查。
(四)是当好“调解员”。村级纪检员要接待受理本村群众的信访举报,做好台账登记,对违纪问题及时向镇纪委汇报;协调处理本村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力争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起到强基础、保稳定、促发展的作用。
(五)是当好“服务员”。村级纪检员充分发挥自身联系群众广泛、密切等优势,认真听取民情、了解民意,深入查找制约发展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及时把一些影响发展稳定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向镇纪委和村“两委”
反映,遏制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同时为镇纪检组织对本村开展信访举报调查,掌握证据,积极为上级纪检组织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做出正确处理决定提供可靠依据。
三、村级纪检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纪检委员自身具有局限性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不愿监督。大部分村级纪检员对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认识不到位,片面认为农村基层经济不发达,腐败的土壤不像党政部门那样肥沃,因此认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可紧可松,可有可无,导致村级纪检员不愿主动监督村两委工作。
2、职责定位不够明确,身份尴尬。纪检委员的职责设定本为监督村级财务、三资使用情况和四风问题,但作为五职干部之一的纪检委员去行使监督权无异于“法律的执行者与监督者混同”,根本难以达到预设的效果,同时他也很难监督位阶更高的村(社区)正职干部。因此,也比较容易理解纪检委员工作主动性不高,存在畏难情绪,担心监督村干部妨碍团结、监督党员怕伤和气,工作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得罪人,当“老好人”的情形。
3、知识理论水平不够,业务能力偏低。从以上基本情况中不难看出,村(社区)纪检委员普遍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偏低,加上镇村两级很少组织专门的纪检业务学习和培训,很多村(社区)纪检委员对需监督哪些工作,怎样监督,怎样协调相关关系等感觉无从下手。
4、精力不集中。村(社区)纪检委员大部分为兼职,现在基层工作的繁重相信大家早有耳闻,任何工作无一不是层层传导到基层来实现落实,很多纪委委员身兼综治、党建、群团、纠纷调解等多重身份,很难有精力来集中参与监督工作。
5、是工作不够大胆,不敢监督。有的村级纪检委员认为与村里党员干部都是同村人,有家族、宗族观念,“同耕一块地,同喝一井水”,有的甚至还是“一家人”,担心认真开展工作得罪人后受打击报复或人情上过不去,因而好人主义盛行,对村干部及党员违纪行为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二)客观条件导致监督工作氛围不浓
1、是职责不够明确,不能监督。目前,乡镇纪委对村级纪检员职责定位不准确,缺乏可操作性;平时工作指导不到位,导致一部分村级纪检员对自身的职责仍不清晰,任务不明确,工作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村(社区)“两委”支持力度不够。有的“两委”负责人担心原来有村监委,现在又强化村纪检委员的职能作用,如果处理不好与他们的关系,容易掣肘正常工作的开展;还有个别村书记私下抱怨越监督就是对自己越不信任,有损“一把手”威信。
3、党员群众持观望怀疑态度。对纪检委员的工作职能和作用不了解,认为只是在村干部中多了个职位名额,设了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三)监督履职缺乏有效保障
1、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涉及农村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相关制度不够完善;加上有些村干部民主意识淡薄,无视制度存在,村里大事小事都由村干部说了算,党员和村民代表在村里作用不大。在责任追究上,监督主体的监督作用没有很好发挥,或多或少存在畏难思想,对责任范围内村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不愿指出,导致党内监督制度执行不够有力。
2、待遇保障机制不到位。目前对村(社区)纪检委员没有专门的经费待遇保障,对其履职尽责情况也缺乏有效的评估考核机制。
四、解决村级纪检员发挥作用时存在的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村(社区)纪检委员力量
1、明确村纪检委员选配条件。探索在年龄、学历、任职经历、群众认可度等方面设立选配标准,真正将年富力强、作风正派、群众信任的干部推选到纪检委员岗位,同时探索建立专职村(社区)纪检委员,鼓励不是村委会成员的纪检委员兼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
2、加大对村(社区)纪检委员的教育培训。建议举办村纪检委员任职培训班,镇每年组织专项培训班,同时采取以会代训、经验交流、观摩学习等形式,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3、提高村(社区)纪检委员的影响力。对村(社区)“两委”干部特别是主要负责人采取专题会议、廉政谈话等方式,强调纪检委员重要意义及作用,要求重视和支持纪检委员工作。同时,积极宣讲扩大其在群众中的影响。
(二)明确村(社区)纪检委员职责范围
1、建议明确村(社区)纪检委员主要从事六项监督:监督村(社区)“两委”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情况,监督本村(社区)党员特别是“两委”班子成员遵守党纪条规情况,监督村(社区)重要决策、重要事项、重大项目等执行民主决策情况,监督村(社区)党务、村务、财务、政务“四务”公开工作实施情况,监督农村“三资”管理及运转情况,监督征地拆迁、强农惠农、救灾救助等资金使用情况。
2、建议发挥“五员”作用:发挥反腐倡廉建设宣传员、监督员、信息员、调解员、服务员的作用。积极面向党员群众宣传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有关政策规定,组织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倡树良好的村风民风;积极收集社情民意、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苗头性问题,及时向镇一级反映报告;经常向党员群众沟通交流村(社区)运转情况,及时化解群众意愿诉求。
(三)完善村(社区)纪检委员相关制度
1、完善权利行使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村(社区)纪检委员列席有关会议、参与事务决策、监督资金支出、监督公章使用、评议“两委”干部等保障机制,大胆探索纪检委员享有“两委”研究动议事项时的否决权、资金开支时的会签权等。四是要创造村级纪检委员履行环境。
2加强乡镇纪委与村级纪检员的联系,保障村级纪检员发挥监督作用。重视村级纪检员反映的问题,认真调查核实,及时拿出处理意见;对村级纪检员提出的工作建议或意见,认真研究,由乡镇纪委向村两委下发通知,村两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或处理,并把结果及时向乡镇纪委反馈;在村级纪检委员工作遇到困难时,及时协调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协助村级纪检员解决问题和困难,保证纪检委员工作顺利开展。
2、完善工作运转推进机制。实行“月走访、季汇报”制度,村(社区)纪检委员每月至少专题走访一次党员群众,每季度向镇纪委汇报一次工作开展情况;镇纪委定期召集村(社区)纪检委员会议,定期下访协助解决问题;村(社区)“两委”定期向村(社区)纪检委员通报工作情况,主动接受监督。
3、完善待遇和考核机制。探索建立村(社区)纪检委员经费补贴制度。实行目标化管理,建立工作情况台账,年底进行专项考核,考核情况与村(社区)年终考核挂钩,并对表现突出村(社区)纪检委员给予表彰奖励,对作用一般、群众不认可的做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