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品评
量子之父——潘建伟
“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正是这种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对于科学的求知欲望,引导潘建伟走上了科学之路。
2016年8月16日,由潘建伟担任首席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当时美国实施技术封锁,潘建伟团队完成了许多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原本打算做两年实验,实际上只用了半年,就提前实现全部三大既定科学目标。“墨子号”为我国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实现了“领跑者”的转变。
1996年,奥地利老城因斯布鲁克,一位中国小镇青年带着朴素的梦想来到这里,那时他想,一定要在中国建一个国际一流实验室。
21年后的12月19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最新一期的特写板块中发布了年度十大人物——在过去一年里对科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十人,当年的这位青年上榜了。他所带领的中国量子“梦之队”,刷新了中国科研工作者在量子科学领域的国际显示度。
“感谢新时代,感谢伟大的祖国;吾辈当继续努力前行,不负众望!”当选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科学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通过新华社说。与潘建伟并肩作战的还有很多年轻人,他们都是出国学习之后回归“墨子号”量子卫星研发团队的干将。潘建伟与他们有“君子之约”,要为自己的祖国服务。他感谢这些年轻人和他一起并肩战斗。
二案例分析
琢磨和感悟潘建伟追梦无惧、潜心默守、践诺传承的“量子精神”。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要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心系祖国、服务人民、实现价值。马克思指出:人的创造性、能动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潜能素质,若得到开发,就表现为人类特有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意志和体力。青年往往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盛,敢于尝试新生事物,这些都是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重要条件。纵观世界历史,许多重要创造,都是产生于创造者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大学生应当珍惜人生中最具创新创造力的宝贵时期,心系祖国和人民,敢为人先、开拓进取,像科学家潘建伟一样,做一名伟大的实践者,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实现梦想,演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