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国开现代教育思想考核作业册答案

2021-12-21 09:0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1最新国开现代教育思想考核作业册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1最新国开现代教育思想考核作业册答案》。

【现代教育思想】

作业1

第一章、第二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4分)

1.本课程所讲述的科教兴国思想、素质教育思想、主体教育思想、科学教育思想、人文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实践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全民教育思想等,都是从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着眼于探索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现代化的现实问题的。

2.本课程将教育思想划分成理论型的教育思想、政策型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三个部分。

3.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

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功能。

4.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认识功能。

5.教育经验既是对教育现实的直接反映和认识,又是对以往教育实践的历史延续和积淀,它是教育思想建设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

6.要实施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培养和造就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教育要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7.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8.知识经济以知识的生产和利用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为支柱,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体系为后盾。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如何理解教育思想的涵义?

答: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认识,具有实践性、抽象性、社会性和前瞻性等多种特征。

2.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结构。

答:本课程根据我国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现实关系状况,将教育思想划分成理论型的教育思想、政策型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型的教育思想三个部分。

3.试说明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答:我们把教育思想适应人们的教育需要而对教育实践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称为教育思想的功能。具体说,教育思想具有认识功能、预见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反思功能;概括起来说,就是教育思想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指导。

4.简述教育认识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答:教育认识产生于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教育认识的基础;教育实践也需要教育认识的指导,教育认识是教育实践的向导。教育思想能够帮助人们深刻认识教育事物,具有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

5.为什么教育思想具有评价功能?

答:教育思想之所以具有评价的功能,是因为教育思想能够把握教育与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揭示教育与人及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性,从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提供理论的依据和尺度。事实上,人们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经常以一种教育价值观、教育功能观、教育质量观、教育效益观等等作为依据和尺度,对教育过程的结果进行评价,以此指导或引导我们的教育行为过程。

6.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答: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

7.为什么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答:教育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有着极为紧密和深刻的本质联系,对国家或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的全局产生着关键性的影响。

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尤其是近现代史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是与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分不开的。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先进科学技术得以广泛传播,社会生产力就会获得巨大发展,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增强,并在世界竞争格局处于有利地位。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弘扬科学使法国异军突起。大兴科教使德国后来居上。科教为本使美国独占鳌头。科技立国使日本战后辉煌。

对主要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简单回顾表明,在人类社会的近现代历史上,社会生产力的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是与教育事业的发展,知识的传播,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推广分不开的。世界科教兴国的基本实践及经验,尤其是英、法、德、美等主要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与经验告诉我们,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就必须重视科技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要把教育事业作为一项关系到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性事业来发展。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归根到底取决于教育事业,取决于教育事业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对整个民族素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所以说,教育是立国之本。

8.为什么说“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答: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这是由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重要、最根本、最紧缺的知识和人才资源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只有加速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才能促进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目标。教育与现代化建设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相联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基础,所以它是现代化事业的基础设施。

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三、综述题(每题12分,共计36分)

1.结合工作体会,谈一谈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的关系。

答:教育思想是指经过人们对教育实践中获得的各种教育经验基础上进行思维加工而形成的教育理论认识。它具有抽象概括和社会普遍性的教育认识,它扎根于教育经验,但又具有超越日常经验的抽象概括性和理论普遍性的特征,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经验是教育思想建设的前提和现实基础。它是现实的、鲜活的,同时也是宝贵的,但是它往往具有个别性、零散性和表面性,很难概括教育过程的普遍规律和一般本质。它与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实践直接相联系。是教育理论的坚实的基础。

2.结合自己教育经历谈教育思想创新和教育观念更新的现实意义。

答:教育的思想创新是一个基于新的时代、新的背景、新的形势,以新的方法、新的视角、新的视野,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事实、新问题,探索教育实践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新内容和新方法的过程。

⑴教育思想创新是新的时代、新的背景、新的形势的客观要求。

⑵教育思想创新是对教育事业发展和人们教育实践中的新情况、新事实、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⑶教育思想创新表现为一个以新的教育观和方法论即思想认识的新方法、新视角、新视野,研究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的过程。

⑷教育思想的创新应体现在探索教育改革和发展及教育实践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

请结合自己教育经历谈以上内容

3.“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创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谈谈你对于这句话的认识。

答:⑴教育为科技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培养人才,就是把人类创造和积累的先进技术、经验、文化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得到加速发展,并自觉地把学到的先进科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去。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从而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

⑵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知识创新、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开展科学研究,发展科技与文化,是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职能。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方面具有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兴趣,开展跨科学和综合研究等特点和优势。

⑶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加快实施产学研工程,推进高校科技产业化,使之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作业2

第三章、第四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1分)

1.19世纪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为后来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实践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

发展的过程中,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4.必须逐步改变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的倾向,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就学

生的学习而言,则不仅是继承性学习,更是创新性学习。

5.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6.从内部心理结构上看,主体性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三个部分。

7.所谓全面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等。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计15分)

1.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答: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化;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概括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答:⑴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⑵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⑶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⑷现代学校教育中应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3.如何理解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学习与发展方式。

答:任何知识经验、行为习惯等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练习,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而学生之间在天资、个性、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式。一个老师讲得再好,也不可能同时适合40个学生的特点。所以,高明的教师,其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因为教师的教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生怎样学、会不会学才是对其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作用的因素。

三、综述题(每题8分,共计64分)

1.试分析我国“应试教育”倾向弊端的主要表现。

答:学校教育只重视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成长;整个中小学教育变成大学预备班的教育,只片面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以单纯分数标准评价学生成绩,以单纯的升学率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导致教育评价上的片面性。

2.如何理解创新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答:民族创新精神的复兴,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要完成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特殊使命。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首先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个人的创造性,另一方面要为培养能够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每个学校,每个教师,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为此,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衽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高等学校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要在培养大批各类专业人才的同时,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尤其是要下功夫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以带动和促进民族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3.实施素质教育,应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

答:“应试教育”,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指偏离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根本否定,但不能说素质教育是对现行教育的根本否定,因为不能说现行教育就完全是“应试教育”,不能简单地在现行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划等号。看待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着眼点,不应是某些应试教育内容本身而应是整个办学指导思想。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是根本不同的。“应试教育”关心的是如何考高分,关心的是应试能力,它不关心其他能力甚至排斥其他能力。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甚至可能发生监考教师鼓励学生考试作弊及其他弄虚作假的现象。而素质教育是有灵魂的,它关注内在目的,不仅关注素质,而且关注对素质的驾驭,是一个不能割裂的整体。因此,虽然应试素质可以作为素质整体的一部分,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却是对立的。

4.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答: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老师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形势对于全体教师的迫切要求,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都要自觉努力做到的事情。

首先应该自觉认真学习现代教育思想方面的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其次,要在本职工作中自觉抵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等“应试教育”倾向,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尤其要尊重学生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再次,增强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努力学习,使自己具备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勇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

5.为什么说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答:我国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我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然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靠相应的过程来保证。这个过程性目标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换句话说,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途径或工具。

教师教育过程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活动,因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教育的真正目的。而不是取决于教师如何“表演”,有哪些花样。所以,教师的注意力应该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应该更多地放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学生的反应上,而不是放在自己的动作上。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围绕着改进教育过程、改革教育方法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索,创造出一批卓有成效的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所有这些成功的教育实验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十分注重在教育过程中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充分激发学生活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来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6.你是否同意这句话:高明的教师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他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试举例说明。

答:我同意这句话。这句话体现出承认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个体学习状态。因为任何知识经验、行为习惯等都必须经过学生自己的思考、体验和练习,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这也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而学生之间在天资、个性、生活环境等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差异,因此每个学生都有最适合于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的方式。有些老师以为,教师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知识和道理讲清楚,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接受。其实,严格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老师讲得再好,也不可能同时适合40个学生的特点。所以,高明的教师,其最大的本事是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并为每个学生创造尽可能适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主动学习和发展。因为教师的教毕竟是外在的东西,学生怎样学、会不会学才是对其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作用的因素。

7.请阅读下面这则案例,谈谈你的处理意见。

案例:某学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对语文教师的课感到很无聊,就逃课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没想到,一去就迷上了那里丰富的书刊,原本只想逃一上午的课,结果欲罢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三天中,家长以为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教师则以为生病请假了。后来双方对不上号,才知道他是有事了。这个学生被找回来以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怎么处理呢?

答:⑴学生撒谎、逃学是不对的,应该严肃指正。

⑵学生对教师讲课感到无聊,说明教师工作存在问题,要认真听取同学的意见,想办法加以改进。

⑶学校应专门研究一些同学的特殊情况,对于确实可以不听或少听老师讲课的学生,要制定个别的学习管理制度,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学习时间的自由度。

⑷对于可以部分不在课堂上进行学习的学生,要有明确的自学任务,并定期检查、指导。

⑸尊重学生的特点和个别差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的发展空间,是现代教育思想中主体教育思想的重要主张,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中要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进行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8.请阅读下面这则案例,谈谈你对这位班主任事后的建议。

案例:上课铃响后,某班班主任刚准备上课,发现有几个在课间踢球的学生衣冠不整地跑进来,于是当众大声斥责说:“XX,你是体育委员,这个头带得好,请欣赏一下尊容,那德性!”不料,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了一声。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什么‘德性’?老师怎么骂人!”学生的反诘让老师大为难堪,为保住面子,老师放慢了语速,加重了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什么头?扮演了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辨,又把其他几个学生训斥一通后宣布上课。

答:显然,这位班主任是过于看重了自己在师生关系中所应具有的地位。他要求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不能有丝毫妥协和让步,以至于不惜破坏上课前全班同学所期待的和谐的教学气氛,也要为“挽回影响”、保住面子而加重语气来训斥学生。

其实,我们不应该过于强调学生必须服从老师的教导,否则我们只能培养出来一大批只会“听话”的孩子。有的时候,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也是促进教师自身进步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当教师的应该学会倾听我们学生的意见,而万万不能视学生的批评意见为顶撞老师的不良表现,伤心动气,实在为教育之大忌。

建议这位班主任平时多与同学接触,将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平日的共同交往和活动中,同时加强学习,充分了解当今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优势,克服不良习惯的影响,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共同学习生活的伙伴,赢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以真挚师生感情为基础建立起自己在学生中的可靠的威信。

作业3

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7分)

1.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善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2.所谓科学素养,是指人们身上与科学活动有关的一种综合素养,它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以及科学态度与精神等。

3.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科学行为习惯是科学素养的外部行为表现,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是科学素养的灵魂。

4.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过程缺乏一种过程优化意识,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是知识性结果。

5.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人文学科是人文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能等同于人文学科知识教学。人文实践活动是人文素养成长的必由之路。

6.人文教育特别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去亲身体验、用心感悟那些高尚、高雅的情感。生活中任何活动都含有人文因素,都可以看作是做人的过程,所以,做人的锻炼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比如洒水扫地——做起。

7.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性:一是知识的时效性,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

8.罗马俱乐部在其《学无止境》中提出了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预期性和参与

性。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

9.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二、简述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概括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答:⑴科学教育目标的重点是通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⑵科学教育课程应该体现现实性、综合性与时代性;

⑶科学教育过程应该重视科学方法,充满科学精神;

⑷科学教育要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2.概括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答:⑴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⑶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⑷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3.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答: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其一,一般意义的人文教育,其主要目标是要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其二,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

4.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答: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提出了“现代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认为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是:⑴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上倾向于革新和变化;⑵乐于发表意见;⑶时间观念强;⑷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⑸计划性较强;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人较多的信任;⑹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之原则;⑺对新式教育感兴趣;⑻比较尊重他人。

5.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答:《学无止境》提出创新学习的两个基本特征是:预期性和参与性。前者体现为目的性强、能自我调控和具有独创性等;后者体现为适宜群体生活行为、具有人际交往特点和维护公众利益等。

三、综述题(每题8分,共计48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下面这段话的认识:

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求现代人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站在超越人类自身的高度上看待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换句话说,现代社会要求人们能够把人与自然同时纳入自己的视野,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定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就要求在进行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接近自然、探索自然、建立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答:⑴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要求现代人必须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心胸,其中主要一点就是站在超越人类自身的高度上看待人、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视野狭窄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大敌。

⑵人本来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不仅是人类的衣食父母,而且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接近自然、善待自然,是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⑶对自然的关爱,不仅有利于现代人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博爱精神。

(注意结合实例谈以上内容)

2.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案例: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清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最后一页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

答:此是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回答:

⑴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

①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表现了崇高的师德,令人敬佩。

②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

③老师也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这些都是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⑵老师的做法并不妥当。因为:

①老师出于保护学生的心理,动机无可厚非,但老师为此而不惜自己说谎,当众隐瞒了自己已经知道的事实,这样做并不好,至少有了欺骗学生之嫌。

②学生无论有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做不道德的事,而老师过于强调客观原因而忽略学生行为失当暴露出来的问题及其可能导致的更大的危险,基本上只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这种表面的善良可能为学生带来更大的伤害,因此自掏腰包的做法并不可取。

③老师煞费苦心营造一种所谓的“人文环境”,其行为是否妥当,情节表明在“数年以后”才从学生的来信中得到肯定,这是不是也太冒险了一点?如果这位学生在当时就产生了一种“占小便宜没事儿”的侥幸心理呢?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因此还是应该即时说清楚,再个别加以解决为好。

3.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案例: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得面面相视,而后捂住嘴埋下头嗤嗤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着脸象只受惊的小鹿手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的女孩当作了笑谈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走了。后来,老师通过让女孩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美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有了快乐、自信的笑容。

答:⑴虽然人文教育的影响时刻都存在于我们身边,但学校教育中的人文环境永远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去加以细心发现和精心培育。案例中的老师善于利用“办黑板报”、“手工比赛”和“主题班会”等具体方式,让这位容易受到歧视的女生得到展现自己心灵手巧美好品质的机会,也让同学们发现了生活中更多的充满美好希望的事物,提高了思想认识的境界,使班级人文环境得到改善。老师的做法是成功而富有启发的。

⑵学生对于生活中美与丑的最初的认识,一般都处于简单和直观的水平,但这不是他们自己的过错,教师不能简单使用批评或说教的方式来给他们以帮助。

⑶让生活本身来教育我们的孩子们吧,因为在我们的世界上,往往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教师更具有发现美好事物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发现周围同学和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质,可以让教育赢得出乎意料的成功。

⑷让同学们的善良的天性都得到发挥,需要教师去创造一些必要的教育方式,如此为学生提供发现的机会,共同开拓一片促进美好事物得到发展的空间,这也是我们教师、长辈应有的职责。

4.为什么说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答:⑴知识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知识有两个基本特性:一个是它的时效性,即没有永恒不变的知识。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人们就要不断地掌握和创造新的知识,以应付各种挑战。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即知识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知识,用的越多,产生的新知识就越多。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的这两个特性越来越突出,只有充分把握知识的这两个特性,实现知识的不断创新,才能真正符合知识经济的要求。因此,我们说,知识的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

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知识经济的特征,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处理、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特征,决定了知识创新的水平和速度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力的核心,也决定了投资于人,培养和开发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现实紧迫性和客观必然性。

综上所述,知识经济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5.如何理解教育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础?

答:⑴教育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在传播知识中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

⑵教育具有知识的生产,即知识创新的作用。

⑶在知识经济中,教育的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两种功能都不能偏废。

总之,要产生新的知识,需要人们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知晓知识创新的过程,掌握前人在该领域所达到的成果,离开教育,显然是办不到的;要使新知识、新技术广为人知,扩大它的影响,使个人的发明创造成为众人共享的资源,离开了教育,无论是传播的受众面,还是传播的深度,都会大打折扣;新知识、新技术,还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人们只有掌握它,在生产过程中运用它,才能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由间接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是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要基础。

6.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下面这则案例的看法。

案例:我国某学校,来了一位美国的访问教师,对中国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美术教育。有一次,他以“快乐的节日”为题让孩子们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的是圣诞树,而且一模一样。他惊叹之余顺着孩子的视线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同样的圣诞树。于是,他把墙上的圣诞树盖起来,要求孩子们仍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重新画一幅画。这一回,孩子们咬着笔头,瞪着眼睛,无从下笔。

答:⑴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个性化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启发性原则)告诉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习惯,就应该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回答问题时的丰富的想像力。

⑵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很重要,如何针对中国孩子的特点来强调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突破单纯模仿的思维习惯,是教师进行创新教育的一项艰巨任务。

⑶本案例中孩子们的表现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受到环境和认识经验水平的限制,一定程度上说明先前教育上过分强调整齐统一的概念性认识,已经严重封闭了孩子们活泼自由思维活动的空间,后果是可怕的。

⑷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也不能凭空想像。应该多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生动和符合认识规律的学习的资料,拓展视野,加深对于事物的体会和认识。这方面要进行专门研究、大胆实践。

作业4

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8分)

1.教育可以培养和训练人的劳动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变劳动力形态。通过教育,可以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把普通的劳动力转变为专门的高级的劳动力。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决定》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一并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突出了全面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主体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主体性实践就谈不上实践能力的发展。

4.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必须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为目标,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为尺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解决学生的主体性问题。

5.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实践家保罗·朗格朗在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会议上以终生教育为题的报告,使终生教育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提倡。

6.《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提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7.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完成其社会化的过程,使每一个社会成员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终身教育的目的在于完成社会的改造与发展,使社会在全体成员不断学习的基础上更加快速、有效、和谐和圆满地得到发展。

8.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位置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被普遍确立,教师、课程、教育和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被逐渐认可,学生被动地适应教育发展的状况逐渐被教育适应学生的发展所代替,学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逐渐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

9.满足所有人学习的需要,是全民教育思想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10.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终身化进程。

二、简述题(每题6分,共计24分)

1.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实践教育思想认为,实践性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实践教育思想主张,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把教劳结合作为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实践教育思想主张,素质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素质;实践教育思想还主张,应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使实践教育有一个制度保证;实践教育思想还要求,应深化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使教育教学具有实践性。

2.简述“自我导向学习”。

答:所谓自我导向学习包含两个基本含义,其一,强调学习主体本人对学习负有大部分的责任。其二,学习者本人要知道如何学习,也就是要学会学习。在自我导向学习中,学习不再是社会或其它成员外部施加强制力的产物,而是学习者自主选择的活动。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方法,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可能性设定学习目标、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估。这样,学习者在离开学校之后就能够终身有效地进行学习。

3.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答:⑴从胎儿到坟墓的人生全程教育;

⑵超越学校围墙的教育;

⑶终身教育的学习方式:自学导向学习;

⑷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

⑸终身教育的目标——完善的人与和谐的社会。

4.简述教育民主化思潮的宗旨。

答:教育民主化思潮是产生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发展壮大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其宗旨是:取消等级教育制度,给广大民众以受教育的权利,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要求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三、综述题(每题12分,共计48分)

1.试举例说明实践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

答:最近一项有关中学生科学素质的调查中有一道题,是给初中生一颗花生米产,让学生剥开并讲述果实的结构。尽管生物课已经教过,但只有7.8%的学生真正能够正确指认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描述种皮、胚、子叶部分的学生不到10%。通过这个例子,我们看到青少年学生重视理论,重视知识,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知识的教学、理论的学习,必须被赋于实践性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校教育不可能不传授知识,学生不可能不需要掌握知识。但是知识教育要为学生的社会生活服务,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服务。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在价值取向上,知识应当为生活服务,为实践服务,否则知识就是空疏无用的;二是为学习知识考虑,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学习效果是比较扎实的。如果我们重视实践的教育价值、知识的实践性,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培养实践能力。总之,我们提倡实践教育活动中要有知识,知识教育活动中要有实践。

2.实践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⑴实践,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它是学生了解理论和知识的社会意义和人生意义的重要条件,是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源泉,是学生获得完全的知识而不是抽象的、片面的知识的必要条件,是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智慧、精神、人格的必要途径。

⑵实践,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它是全面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全面的素质教育决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教育,应当包括实践教育。没有实践教育,就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

⑶实践,作为教育的一种时代特征,它是工业时代和未来知识时代的教育形态的重要性质和特点。由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教育越来越和生产劳动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和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越来越和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实践性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关系?

答:从时间上看,我国终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前,而素质教育提出在后。

从内在精神上看,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同一性。首先,终身教育面对全体社会成员,使全体成员都具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成为更加公正、人道和高效的事业。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精英学生,在这一点上它与终身教育是相同的。其次,终身教育和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人的发展服务。再次,终身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实现的途径上也有许多共同之处。终身教育强调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地实施,素质教育也要求教育要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力量相统一,学科课程、选修课程与活动课程相协调,共同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全民教育思想的理解。

答:全民教育思想是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思潮。其宗旨和最终目的是满足所有人学习的需要,以提高所有人的基本文化水平和谋生的基本技能,追求公平、摆脱贫困和共同发展,解决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等全球问题,从而使世界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民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⑴满足所有人的“基本学习需要”,是全民教育的宗旨和最终目的,包括儿童的早期护理与教育、初等教育、成人扫盲、技能培训、妇女教育等等,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⑵全民教育是普及教育的继续与发展,全民教育思想提出要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受教育权益的平等,但是又不拘泥于普及教育,它从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的高度,来审视教育的重要作用。与普及教育相比,全民教育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与学习的效果,而不单纯注重入学率;⑶全民教育是解决当代“人类困境”的基本手段,实现全民教育有助于缓解贫困,有助于控制人口增长,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有助于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⑷有效实施联合行动,推动全民教育运动发展,“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召开以后,世界各国积极采取行动,加强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全民教育思想有着现实的意义:我国教育现代化需要确立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两大理论,素质教育实践也应当贯彻和落实全民教育思想,我们要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继续把实现“两基”作为我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搞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下载2021最新国开现代教育思想考核作业册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21最新国开现代教育思想考核作业册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现代教育思想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精选五篇)

    现代教育思想形成性考核册 作业 1 第一章 一. 填空题 1、 (人类)(培养人) 2、 (主体)(创新)(改革和发展)(现代) 3、 (理论型)(政策型) 4、 (实践)(基本) 5、 (需要)(事业) 6、 (预见)(调控)(评价)(理论) 7、......

    《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现代教育技术作业1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 2.简述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

    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第一章 一 简答题 1.试说出与教育技术学的形成与发展密切相关的3个主要方面. 答:1视听教学运动推进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2个别化教学......

    现代教育思想网上作业

    网上作业:(网上作业希望同学们自已另选内容,) 请说明在第1-3章的学习过程中,自已参加某次网上活动的情况,并谈谈收获与体会. 九月中旬我们在电大参加了一次网上教学活动,讨......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考核说明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考核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现代教育思想》总学时为54,3学分。作为教育理论学科课程,它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需要和教育基本原理领域新的认识成......

    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轨迹与里程碑。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

    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_答案

    电大【行政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答案 作业一一、名词解释 1、地方政府体制:是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法律或标准划分的政府组织形式。 2、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指组织的设......

    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建筑材料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新版) 建筑材料作业 1 一、选择题 C, A, A, A, A, B, C, C, C, C D, B, B, A, A, B, C, D, A, B 5、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及体积密度 V、V' 0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