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教育思想网上作业
网上作业:(网上作业希望同学们自已另选内容,)
请说明在第1-3章的学习过程中,自已参加某次网上活动的情况,并谈谈收获与体会.九月中旬我们在电大参加了一次网上教学活动,讨论了“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通过讨论明确了要实际素质教育应该处理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关系: 1.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2.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3.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首先,“应试教育”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高等教育资源不足,供求关系过于紧张,这是造成“应试”竞争的直接原因.其次,还要看到劳动用人制度对现行教育的导向作用.要给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大学者以同等竞争机会,建立学历与能力并重,重实际,重素质的用人制度.4.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5.实施素质教育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6.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选修课,课外活动,发展特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也包含在国家课程计划之内,并常常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但这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如果说发展特长是素质教育的话,那么它还是素质教育之末,而不是素质教育之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还是课堂教学.二,你认为第1-3章内容中,存在最有争议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答:我认为在1-3章中,存在最有争议的问题是第三章中讲到的应该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我们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似乎与应试教育是矛盾的.应该理清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应试教育”不是对我国现行教育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中存在着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诸多弊端的教育现象的概括.批评“应试教育”倾向,不是要整个否定现行的教育.事实上,建国50多年来,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的巨大成就.你认为第1-3章内容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
答:我认为1-3章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素质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要处理好的六个方面的关系: 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批评“应试教育”,并不是否定以往的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外部条件 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实施素质教育会不会降低教育质量.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发展特长.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是素质教育的最终实践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高质量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请说明在第4-6章的学习过程中,自已参加某次网上教学活动的情况,并谈谈收获与体会.十月初我们参加了一次由责任教师组织的网上教学活动,针对主体教育思想进行了一次大讨论,主体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应该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性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育过程中师生双主体的协同活动,需要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的相互关系.所以对于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现代的教育本质观:教育不仅包括“教”,更要重视“育”;教育不仅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还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要探索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改革权威的教育管理模式;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班级和学校的管理活动
中唱主角.要建立起教师
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要帮助学生打破对权威的崇拜;教师的指导要到位而不越位;要使学生对教育活动有实质性的参与;要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你认为第4-6章的内容中,存在最具有争议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催化了我国教育实践中主体教育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应试教育”使教学活动专注于书本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而且往往使学习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失去活泼,亮丽的色彩.其次,“应试教育”重视所谓“智育”,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得不到健康成长.再次,由于追求合乎考试的标准答案,“应试倾向”对学生强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及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扼杀了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的发展.你认为第4-6章的内容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
最应该掌握的是主体教育思想和人文教育思想.因为主体教育思想是一种围绕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目标而阐发的教育理论.是人类现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人文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即,要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 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加重视精神追求.一,请说明在学习第7-8章的过程中,自已参加的某次网上教学活动的情况,并谈谈收获与体会.11中旬参加了一次由责任教师组织的网上教学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对于如何理解创新性学习及基本特征,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创新性学习就是要求能善于系统地提出问题,并把问题集中起来.例如,在骑车遇上十字路口时,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的是红灯停,绿灯行.但如果遇上全市停电,交通灯都不亮时,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就会犹豫不决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大胆求索的精神.我们应该领会创新性学习的两个特征:预期性和参与性.预期性是思维态势超前的表现,是积极直面人生,认真识别生存背景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参与性指的是把个体思维社会化的实践,参与性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性.二,你认为第7-8章的内容中,存在最具有争议的问题是什么 为什么
我认为存在最具有争议的问题是“应试教育”在实践教育上的缺失,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主观的和客观的各种原因,我们的教育实践事实上存在着“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的”的“应试教育”倾向.应试教育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对实践教育的忽视,对学生实践知识,实践能力,实践素质的忽视.像应试教育那样以知识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不注重实践教育,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素质,则是完全有悖于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的,必定为当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不容.因此,当前重新提出并强调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你认为第7-8章的内容中,最应该掌握好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
我认为第7-8章中,最应该掌握好创新教育思想和实践教育思想,因为创新教育思想是人类当代教育实践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培养创新能力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探索创新教育模式是我们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实践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基本内容,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特征,是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第二篇:现代教育思想作业评讲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作业评讲(2)
责任教师 闫坤豪
《现代教育思想》课程是开放教育(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限选课,同时也是开放教育专科小教专业的必修课和开放教育专科教育管理专业的选修课。这门课主要介绍了当前在教育领域比较新的教育思想,学好这门课可以为学生更新教育观念,进行教育反思,分析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打下基础。由于其理论性比较强,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初学者可能会感到有点困难,但不必担心。学习这门课,需要多做练习题。我会在平时作业评讲中,给你讲解一下主要的作业题,帮助你进一步理解各部分的教学内容,并掌握好回答作业的“度”。
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蓝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试分析下面这则案例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案例材料]一名初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字典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背面写了个“壁”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寒,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自己花钱买了一本字典,并在背面精心地摹下了一个“玉”字。然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它班的同学拣到的。
这个问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人文教育思想的理解。
人文教育思想是以人为核心,关注的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为人的潜力的充分发展创造环境。这在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过于重视教育的功利性、社会性的倾向下,关注人文教育环境的建设对于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这道题,首先要分析案例中提到的现象,找出现象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用人文教育思想的观念去来审视其中的问题,找出具有借鉴性的方法。
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妥当的。因为:
1、对于拿别人字典的女生,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事出有因(因家境贫寒,母亲抱病,无钱买来字典),便没有当众“杀鸡儆猴”,而是自己掏钱为学生弥补了过失,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表现出祟高的师德,令人敬佩。
2、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育的人道精神,在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中,老师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超越简单道德说教的束缚,对学生的品德影响深远而长久,教育效果是可靠的。
3、老师也没有采取简单的息事宁人的态度,而是将个别的问题进行个别的处理,通过心灵的交流,给学生以自我觉悟的机会,表现出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的尊重和对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信任,同时又利用集体的心理氛围的影响,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着无声的引导,这些都是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
人文环境的创造不是说教形成的,而是在各种教学活动中的具体的小事营造出来,从一些小事中发现其人文价值,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亲身体验中发现这些事物中的人文价值。
学生易犯的错误在于脱离案例谈人文环境的构建。从这个案例中需注意人文环境的创造需老师精细的设计。
二、你认为现代学校教育中应建立怎样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个题主要考察对主体教育思想的理解。在当前的师生关系的看法中,存在着三种看法,一是以教师为中心,二是以学生为中心,三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这三种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也是不一样,当然不同的师生关系有其相应的历史背景。对于这道题,我们可以从社会背景出来,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关系的变化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从这个角度再来审视现代学校教育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育与社会的协调。
1、在现代社会中,现代教育应把握发挥和培养学生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任务。
(1)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
(3)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本身就是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社会对人的创造性提出了要求,而创造性来源于多样性,来源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其中主体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由此也就决定了在现代教育中应该建立的师生关系。
2、现代学校教育中应该建立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1)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主体教育思想的关键所在。主体教育思想认为,要培育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确保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主体地位。而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建立一种合理的师生关系。因为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人,学生在学校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其主体性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态度。
(2)合理师生关系的要点是平等民主、相互尊重。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中,师生之间是给予与接受、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有人把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角色归纳为三种类型:保姆型、宪兵型和牧师型。不管哪种类型,其共同特点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教师可以批评和惩罚学生,而学生不能对教师提出意见或表示不满。
在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朋友、顾问。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但目前需要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等。
(3)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原则。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关系是关键,但同时也不可忽视学校中除师生关系外的其它关系。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其所有生活活动中自然形成的,因此,学校应该尽可能创造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风气。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交往是经常的,同学交往的方式,彼此之间的态度,对于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感觉,对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社会对现代人提出了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是主体性,而主体性要求学生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负责,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个体,而这种学生主体性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教师引导的过程,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都不是现代学校教育中的合理的师生关系,唯有建立平等民
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符合现代学校教育的要求,而这种关系不仅体现在教学中,在学校的所有的人际关系中都应该体现这种关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易犯的错误在于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和主体性发展,对教师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第三篇:现代教育技术1、2次网上作业答案
15春形考作业一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下列不属于教学组织形式的是()。A.班级教学 B.年级教学 C.合作小组式学习D.个别化学习
2.在计算机中常用的颜色模型为()模型。A.RGB B.GB C.RB D.CMYK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媒体课件开发过程中设计阶段的任务是()。A.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B.教学活动设计 C.交互方式设计 D.需求分析
4.下列关于网络教学中学习评价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网络教学中的学习评价比传统的学习评价更容易、更方便、更快捷。B.网络教学中学习评价的方法力求充分发挥网络的优越性。
C.网络教学中学习评价的方法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D.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建立多种学习评价系统,但是系统不必具有相应的分析和评估能力。5.下列关于网络课程的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作为教学资源,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开放性、协作性等特点。
B.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C.网络课程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集视频、音频、声像技术为一体的网络学习环境。D.网络课程没有打破传统教材组织的逻辑性和线性顺序结构。6.下面是关于教师与教学媒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是人,教学媒体是物,两者无关。B.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不是媒体。C.教师是教学的“特殊媒体”。
D.教师仅是媒体的使用者,不是教学媒体。
7.著名教育家戴尔在《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理论。A.“同伴教学” B.“经验之塔” C.“程序教学” D.“演播—情景”
8.杜比数字音响技术是一种新的立体环绕声技术,它采用了()个声道。A.2 B.4 C.5 D.6 9.迪克—凯瑞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最大的特点是()。A.以教学理论为构建模式的基础 B.对呈现教学的方式做出了规定和描述 C.递推性和非线性的
D.抛锚式教学与情景认知相结合
10.下列关于微格教学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微格教学也叫做微型教学
B.微格教学一般用于师范院校的学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模拟教学活动。C.进行微格教学的教室内不会装有电视摄像或者录像系统。D.微格教学系统的目的明确,即培养受训者的技能与技巧。
二、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和罗杰斯。A.错误 B.正确
2.幻灯机属于视觉教学媒体。A.错误 B.正确
3.JPEG格式是目前最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文件扩展名为jpg或gif。A.错误 B.正确
4.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整个教学过程。A.错误 B.正确
5.网络课件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易更新等特点。A.错误 B.正确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45 分。)1.简述AECT2005年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
参考答案: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而对各种恰当的技术过程和技术资源进行创作、利用和管理的研究及其呵护伦理道德的实践。
2.简述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五个方面内容。
参考答案:
(1)制定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计划和各项管理制度规章。(2)管好、用好教育硬件资源。
(3)有效利用教育软件,收集资源和网络信息。(4)在教学过程中普及、推广教育技术。(5)组织教育技术的实验研究活动。3.简述五种常用的小组教学形式。
参考答案:
(1)以学习任务为定向的学习小组(2)教导式学习小组(3)个别指导式学习小组(4)苏格拉底式的学习小组(5)合作式学习小组(6)脑力激荡式学习小组(7)漫谈式学习小组 回答出五种即可得满分。
15春形考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低于()Hz或高于20kHz的声波不能被人耳感受器官所感知,分别称为次声波和超声波。
A.20 B.10 C.30 D.50 2.学习动机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生活的()。A.态度 B.推动力 C.自觉性 D.积极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特点的是()。A.经济性 B.集成性 C.交互性 D.实时性
4.下列不属于视听媒体教学方法的是()。A.演播—设疑法 B.演播—讨论法 C.演播—抽象法 D.演播—情景法
5.下列关于WAV声音文件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文件扩展名为wav B.占用空间不大
C.通常用于存储原始材料 D.质量高
6.下列关于数字图书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存储空间大。
B.数字图书管中的同一信息不可以多人同时使用。C.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查阅、检索方便。D.数字图书馆不具有远程迅速传递信息的特点。7.发展教学理论是由苏联教育家()提出的。A.赞可夫 B.布鲁纳 C.克拉夫基 D.布卢姆
8.下列关于GIF文件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最高支持256色。B.不支持简单动画。C.采用无损压缩算法 D.支持背景透明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博客的特点的是()。A.个体性 B.社会性 C.不可管理性 D.动态性
10.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A.优化教学成果 B.设计教学过程 C.学习需求分析 D.制定教学策略
二、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1.戴维•奥苏贝尔是认知同化学习理论的代表。A.错误 B.正确
2.教学策略的设计涉及四方面内容(教育模式或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和包括对四方面内容的选择、决策、开发和整合。
A.错误 B.正确
3.每一种声音的基本频率决定声音的音响,每一种声音的谐波成分决定声音的音色。A.错误 B.正确
4.微格教学系统有十分明确的目的,那就是培养受训者的技巧,要求受训者将所学到的理论,在人为创设的情况中转化含有技能技巧的行为。
A.错误 B.正确
5.MP3是无损压缩格式。A.错误 B.正确
三、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45 分。)1.简述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特点。
参考答案:
(1)多种感官参与和交互活动(2)非线性组织结构和立体信息空间(3)人机界面自然友好、操作简便(4)信息量大,传输快,教学应用范围广
(5)提供虚拟现实的教学条件
2.数字图书馆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1.信息存储空间小,不易损坏; 2.信息查阅、检索方便; 3.远程迅速传递信息
4.同一信息可多人同时使用
3.什么是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学习社区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虚拟学习社区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在互联网上形成的,由相互间联系相对密切的人们所组成的虚拟生活共同体,它以共同的兴趣和利益为纽带,把身处不同地方的人们连接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一种虚拟的共同生活。虚拟学习社区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基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技术和多媒体信息展示技术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特点:时间、空间的无限性;规模灵活性;参与者的层次多样;多样性;自我管理性。
第四篇:现代教育思想复习资料
现代教育思想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教育思想最基本的功能是对教育事物的()。
2、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科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善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3、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实践就谈不上实践能力的发展。
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是体现()思想的关键所在。
5、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化、民主化、终身化进程。
6、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7、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落实()的战略重点地位。
8、科学方法与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素养的外部行为表现。
9、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0、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11、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实践家()在196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巴黎成人教育会议上做了以终生教育为题的报告。
12、人文学科教育与人文实践活动相结合是人文教育的()。
13、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和探索。
14、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为重点。
15、目前我国中小学学校科学学科教学过程缺乏一种过程优化意识,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主要是()结果。
16、实践能力形成于学生的()性的实践活动之中,没有学生的实践就谈不上实践能力的发展。
17、工业时代教育的基本职能:对知识的()。
18、全民教育思想推动了教育的()化、民主化、终身化进程。
19、教育是具有先导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产业。
20、STS(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基于社会实际和解决问题。
21、学生的主体性集中体现为他们的()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人文素养可以区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即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23、实践教育思想主张,必须坚持贯彻教育与()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24、终身教育的目标是完善的人与()。
25、知识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性:一是知识的(),二是知识的无限增殖性。
26、满足所有人学习的需要,是()的宗旨和最终目的。
27、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为重点。
28、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宣告:“人人享有()的权利”。
二.简答题
1、简述全民教育思想的基本涵义。
2、简述主体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3、简述现代教育思想的功能
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5、概述科学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
6、简述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
7、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有哪些?
8、创新教育思想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9、简述科教兴国战略的涵义。
10、简述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11、简述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
12、概括人文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13、简述“自我导向学习”。
14、简述教育民论思潮的宗旨。
15、简述实践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教育思想创新的看法。
2、为什么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3、举例说明教育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的作用。
4、试分析我国“应试教育”倾向弊端的主要表现。
5、实践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1、案例:上课铃响后,某班主任刚准备上课,发现几个在课间踢球的学生衣冠不整地跑进来,便当众大声斥责说:“XX,你是体育委员,这个头带得很好,请欣赏一下尊容,那德性!”不料,学生不服气地嘀咕一声。老师问:“我说错了吗?”学生的声音一下提高了八度:“什么‘德性'?老师怎么骂人!”学生的反诘让老师大为难堪,为保住面子,老师放慢了语速,加重了语气说:“今天你违反了中学
生行为规范中不得和老师顶嘴这一条。今天你带的什么头?扮演的什么角色?你必须在全班检讨,挽回影响,我等着看你的表现!”然后不容分辩,又把其他几个学生训斥一通后宣布上课。
请阅读这则案例,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2、案例:一名中学生向语文老师报告说,她新买的一本新华字典不见了,而她曾在这本新华字典的背面写了个“玉”字,老师问明了情况后,让这位学生先不要张扬,老师帮她找一找。这位老师来到教室说,前两天老师布置让每一位同学都买一本字典,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来让老师检查一下。检查中,老师发现一名女生的字典后面一页写了个“璧”字,而这显然是在原来的“玉”字上面改的。老师当时迟疑了一下,这名女生顿时满面通红,但老师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继续检查其他学生的字典。后来老师了解到这名女生平时品德很好,但她家境贫困,母亲抱病卧床。因为还要给母亲买药,一本11元的字典对她来说是很难买得起的,而老师当时要求每个同学必须买一本字典。了解了这些情况后,老师当着全班同学宣布说,某某同学的字典找到了,是其他班的同学拣到的。数年以后,学生毕业了,有一天这位老师收到一封信,里面夹着11元钱,信里,这名学生向老师认了错误,并衷心地感谢老师对她的爱护。
试分析这则案例材料中语文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为什么?
3、案例:某学校一名五年级的学生,因为对语文老师的课感到很无聊,就逃课去了学校附近的公共图书馆。没想到,一去迷上了那里丰富的书刊,原来只想逃一上午的课,结果欲罢不能,在那里一直泡了三天。三天中,家长以为孩子每天都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老师则以为生病请假了。后来双方对不上号,才知道他是有事了。这个学生被找回来以后,学校和老师应该对他怎么处理呢?
请阅读这则案例,谈谈你的处理意见。
4、案例:班里转来了一位女同学。她走进教室的时候,同学们先是惊讶得面面相视,而后捂住嘴、埋下头嗤嗤笑了起来。因为那女孩只有几绺稀疏的头发。女孩惨白着脸,象只受惊的小鹿手足无措地找到自己的座位。接下来的几天,一些同学把这个丑丑的女孩当作了笑谈的资料。老师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老师通过主动与女孩接触,发现这个女孩不仅心地善良,而且手特别巧,女孩是因为生过一场大病才变成这样的,她的父亲也离家出去了。后来,老师通地让女孩子办黑板报,让大家见识了她漂亮的美术字和潇洒的图案设计,通过手工比赛,让同学发现了她精美的剪纸艺术,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同学理解为什么是真正的美和美的价值。渐渐地,同学们都喜欢上了这个“丑”女孩,而且发现女孩原来有一双很大很美的眼睛,女孩的脸上终于有了快乐、自信的笑容。
试分析这则案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去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5、案例:我国某学校,来了一位美国的访问教师,对中国孩子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美术教育。有一次,他以“快乐的节日”为题让孩子们画画。结果,很多孩子画的是圣诞树,而且一模一样。他惊叹之余顺着孩子的视线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同样的圣诞树。于是,他把墙上的圣诞树盖起来,要求孩子们仍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重新画一幅画。这一回,孩子们咬着笔头,瞪着眼睛,无从下笔。
试从创新教育的角度,谈一谈你对这则案例的看法。
第五篇:《现代教育思想》复习题
《现代教育思想》复习题
一、选择题。(共70题)
1.(B)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A.教科书B.课程C.教师D.学校
*2.(A)出现了人力资本理论。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3.1996年,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报告中,正式使用了(B)概念。
A.市场经济B.知识经济C.农业经济D.工业经济
4.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C)和选择性。A.研究性B.艺术性C.综合性D.时代性
5.当前课程改革的焦点是(A)。
A.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B.协调学校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C.协调教育发展需要和课程改革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D.协调整体利益需要和长远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6.我国现行课程管理实行(C)级管理制度。A.一级B.二级C.三级D.以上都不是
7.我国哪一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B)。A.1985B.1986C.1987D.199
28.以下阐述中不属于当前整个时代发展的特征是(D)。
A.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C.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D.和平与发展
9.在此之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C)次课程改革。A.五次B.六次C.七次D.八次
10.课程类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是(D)。
A.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C.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11.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B)为主。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D.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12.本次课程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综合实践课程中不属于小学阶段的是(C)。
A.《科学》B.《艺术》C.《历史与社会》 D.《品德与社会》
13.农村普通中学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它不能局限于课的教学和知识的灌输,而要把实际操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二者的课时比例一般以(A)为宜。
A.6:4B.7:3C.5:5D.9:
114.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中,(C)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A.探究性学习B.劳动与技术教育C.信息技术教育D.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5.在综合课程中,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的是(B)课程。
A.《体育与健康》(7-9年级)B.《科学》(7-9年级)C.《科学》(3-6年级)D.《品德与社会》(1-2年级)
16.《纲要》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A)”。
A.选择性B.整体性C.目的性D.实践性
*17.在义务教育阶段,将(D)的课程时量给与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落实,从而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并行的层次结构。
A.12%-14%B.14%-16%C.16%-18%D.10%-12%
18.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自小学(B)年级开设。
A.二B.三C.四D.五
19.新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原则(B)。
A.平衡性、综合性、选择性B.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C.均衡性、综合性、单一性
20.课程标准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A),也是整个基础教育的灵魂。A.主导B.灵魂
21.教材的(C)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A.创新B.实践C.编写
22.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A)。A.大众教育B.普通教育C.实验教育
23.课程目标着眼于(B)的全面提高。A.教师素质B.学生素质C.基本素质
24.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是基础教育改革的(C)工作。A.基本B.主导C.核心
25.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要坚持(A)的原则。A.民主和开放B.民主C.开放
26.(B)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A.教师素质B.课程标准C.学生素质
27.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A)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A.人的发展B.学生发展C.教师的发展
28.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C)。
A.质量要求B.基本规范C.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39.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是(D)。A.独立性B.独特性C.体验性D.主动性E.问题性
30.现代学习方式的核心特征是(B)。A.独特性 B.独立性C.体验性D.主动性E.问题性
31.(C)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A.良好的心理素质B.学习习惯C.问题意识
32.苏霍姆林斯基论述:“学校领导首先是(D)的领导,其次是行政领导。”
A.教学研究B.教育方法C.教育改革D.教育思想
33.(B)被认为是“教师专业成长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A.专业技能B.教学反思C.教师备课D.教学手段
34.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C)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A.书面形式B.定论形式C.问题形式D.教学方式
-2012年运城市市级教学能手复习资料之一-1-
35.《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A)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并对这种应用的立足点作了明确的阐述。A.信息技术B.启发式教学C.探究式教学D.过程性教学
36.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B)。A.促进者B.研究者C.建设者D.开发者
37.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C)。A.研究者B.促进者C.建设者和开发者
38.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一句话的描述主要体现教师应(B)。
A.关注每一个学生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9.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B)的课程评价。
A.重视选拔B.重视甄别
C.重视结果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40.多元智力理论是(A)提出的。
A.加德纳B.H.G.吉诺特
C.皮格马利翁D.休伊特
41.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D)
A.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B.是新型教学关系的学习者
C.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D.是居高临下的教育者
42.以下哪项不属于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C)
A.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
B.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
C.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
D.考试只是学生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和其他评价方法有机结合43.以下哪项不属于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B)
A.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B.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
C.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D.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44.以下哪项是考试改革的重点之一。(D)
A.惟纸笔测验B.公布学生考试成绩C.将分数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
D.在考试内容方面,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45.以下哪项不属于新课程倡导的质性评价方法。(C)
A.成长记录袋B.学习日记
C.甄别考试D.情景测验
46.对教师素质评价标准中的学科知识不包括以下哪项。(A)
A.奉献、职业热情B.灵活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方法
C.了解本学科的动态与发展D.正确掌握本学科的有关概念
47.教师职业道德包括(B)。
A.了解尊重学生B.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
C.交流与反思D.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48.对教师文化素养的评价标准不包括(D)。
A.热爱学习,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取新知识的意愿B.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
C.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D.有所教学科的良好知识
49.自18世纪末就对学校课程设置进行了详细研究,并提出了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正式的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是哪个国家(C)。A.法国B.英国C.德国D.美国
50.下列属于地方一致课程管理的权责是(B)。
A.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
B.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计划等方针政策
C.监督地方和学校的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方针政策
D.美国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以及上级颁布的课程文件,并在规定的范围内实现学校课程创新
51.负责监督与评估当地学校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状况的机构是(C)。
A.国务院B.教育部C.地方教育行政部门D.学校
52.下列欧洲荷北美的国家中,哪个国家在义务阶段,教科书没有全部对学生借用(C)。
A.加拿大B.美国C.俄罗斯D.法国
53.学校课程审议委员的成员中,教师和学生代表至少应占全员中的(B)。
A.1/3B.1/2C.2/3D.1/
454.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主任由(D)。
A.校长担任B.教务主任担任 C.工会主席担任D.民主选举产生
55.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A)。
A.教材资源和条件资源B.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
C.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D.理论资源和实践资源
56.实行国家、地方、(A)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A.学校B.家庭C.社会D.教育行政部门
57.下列针对我国目前情况,我国教科书的审查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审查由政府部门主持B.聘请各方面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
C.评审委员会既要进行审查也要参与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工作
D.审查工作必须依据一套法律程序严格进行
58.学校课程管理的最基本原则是(C)。
A.正确处理好三类课程的关系B.坚持权利与责任相统一
C.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D.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
59.(B)是重要的课程资源。A.教材B.教师C.家庭D.学生
60.(D)是宝贵的课程资源。A.教材B.家庭C.教师D.学生
61.(A)是教师最为常用、最为熟悉的课程资源。A.教材B.家庭C.教师D.学生
62.(C)是可以依托的课程资源。A.教材B.家庭C.教师D.学生
63.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把课程资源分为(C)。
A.校内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B.地方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资源
C.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D.乡土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
64.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D)。
A.校外图书、科技馆B.校外图书、科技馆、博物馆
C.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D.校外图书、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
65.(D)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显现的符合礼仪要求及审美规范的仪容、服饰、表情、姿态、手势、举止等。
A.教学语言B.教学环境C.教学规范D.教学仪态
66. “面向全体学生”具体表现为强化普及意识,淡化(C)
A.竞争意识B.自我意识C.选拔意识D.公众意识
67.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实现(C)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
A.教学方法B.教学活动C.教学目标D.教学方式
68.多媒体技术是对(B)进行交互式整合处理的技术,它集计算机技术、音像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具有良好的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A.教学媒体B.多媒体C.电脑技术D.视觉媒体
69.(D)在整个课程改革过程中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A.行政管理B.教学过程C.教师素养D.课程实施
二、简答题
1.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①加强学科的综合性;②设置综合课程;③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2.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什么?
①整体性;②实践性;③开放性;④生成性;⑤自主性。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①服务社区②走进社会③珍惜环境④关爱他人⑤善待自己
4.课程标准包括哪几个内涵?
①它是按门类指定的;②它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③ 它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内容;④它规定了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5.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哪里?
体现在它规定了各科教材,教学所要实现的课程目标和各科教材教学中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规定评价那些基本素质以及评价的基本标准。
6.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关系怎样?
①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②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
③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④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7.课程改革中以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包括那几个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① 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②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③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④ 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8.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①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习方式;④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⑤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9.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
①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②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
10.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意味着什么?
①关注每一位学生;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③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1.新课程倡导什么样的学生观?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2.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①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②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③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
13.面对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主要致力于什么?
①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②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③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4.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将发生哪些转变?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5.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将发生哪些变化?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6.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主动性;②独立性;③独特性;④体验性;⑤问题性
26.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为此,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去努力? ①树立教育民主思想;②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③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17.质性评价的方法有哪几种?
①评语;②行为观察;③学习日记;④情景测验;⑤成长记录袋。
18.如何评价教师在新课程下的角色转变?
①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师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关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③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
19.关于教师素质的评价标准中的职业道德标准包括哪些?
①爱心;②正直诚实;③公正;④上进;⑤奉献、职业热情;⑥健康心态
20.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1.本次课程改革有哪些具体目标?
①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关系;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2.简述当前各个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
①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②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23.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的条件是什么?
①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
②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24.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①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极大的反差;
②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25.如何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①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②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③要将评价看成是一个系统。
*26.什么是课程结构调整?
重新认识和确立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27.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各部份分析?
①前言部分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了定性的描述;
②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③内容标准部分按照学习领域或主题组织学习内容;
④课程标准中的内容部分和实施建议均提供了典型的案例;⑤附录部分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主要术语进行解释和说明。
*28.本次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③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
*29.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①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②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③强调质性评价,定性批改家与量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方法的多样化;
④强调参与湖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题的多元化;
⑤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0.考试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①在考试内容方面,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在考试方式方面,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应用多种方法,打破惟纸笔测验的传统做法;③在考试结果处理方面,要求作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排序;④关于升学考试与招生制度,倡导改变将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
*31.国家如何对课程的管理?
①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②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
③制订基础教育课程标准④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32.地方如何对课程的管理?
①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
②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③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33.学校如何对课程的管理?
①制订课程实施方案②重建教学管理制度
③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④改进课程评价
*34.我国的课程管理改革与发展总的趋势表现特征是:
①课程管理走向②课程管理强调灵活性和弹性
③课程管理日趋法制化④社会力量参与课程管理
*3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①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阶段(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②课程管理改革的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未)
③课程管理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2l世纪初至今)
*3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①验证、修订并正式颁布各学科课程标准;
②形成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的有效机制;
③形成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
④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⑤初步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⑥促进广大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专业水平。
*37.课程资源的开发大致有那几个途径:
①从学生的现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②从师资的条件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③从学校的特色出发开发课程资源④从社会的需要出发开发课程资源
*38.如何加强对课程资源的有效管理
①建立课程资源库②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网络③建立课程资源开发的激励机制
*39.我们要为参与和实施新课程做些什么准备?
①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
②预先做好教师的教训工作;③做好课程改革的社会宣传工作。
*40.如何做好课程改革的支持保障工作?
①各地要把课程改革工作做为政府行为来对待;
②要从经费和政策方面来保障;
③确保新培养出来的教师能承担实施新课程的任务。
*41.大学的课程中心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工作职责是什么?
①承担国家的改革任务;
②与所在地区的地方教育部门建立联系,推进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③承担教育行政或教研部门委托的地方性课程的开发任务。
*42.如何做到课程改革培训工作的扎实有效?
①充分认识教师教训和指导的重要性;
②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培训;
③注意发挥各类专业人员在培训活动中的作用;
④注重培训的实效和对培训效果的反馈与检测。
*43.新课程的教学工作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①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②教师的改期热情高涨;
③课堂和学生开始喜人的变化;
④参与和支持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氛围开始形成。
*44.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意义?
答:“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形成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是促进课程其他方面改革的重要保障,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课程管理政策的调整和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力求改变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逐步走向课程决策权力分享,不断提高课程决策、课程管理、课程开发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水平,强化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主体意识,培育地方、学校和教师的课程管理与开发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