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21年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2021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以下简称“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促进我镇空气环境质量和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率双提升,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根据《XX县2021年秸秆禁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在全镇范围内实施全年全面全域禁烧,确保实现全镇卫星遥感“零火点”,努力做到“不燃一把火、不冒一处烟、不留一片黑”,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干线等禁烧重点区域内,基本消除露天焚烧秸秆现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二、工作方法
1.建立工作机制。建立秸秆禁烧工作包保机制,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包地块,农户负责自己的责任田,扎实开展秸秆禁烧工作,确保职责落实无盲点,监督管理无缝隙”。
2.强化巡查监管。坚持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户包地块的秸秆禁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按照全年全面全域禁烧的管理要求,落实秸秆禁烧各项政策和措施。各村在夏秋两季农作物收割高峰时段要进一步加强秸秆禁烧监管力度,实行24小时巡查制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制止焚烧秸秆行为。其他时段也要实施禁烧工作网格化管理,实施不间断巡查管控。在抓好农田范围内秸秆禁烧的同时,也要抓好荒草、垃圾、落叶、茶棵、菌棒等废弃物禁烧管控。
3.加强宣传引导。各村要利用发放禁烧告示信,在村民集中居住点悬挂禁烧标语,组织宣传车辆、利用喇叭广播等方式宣传秸秆禁烧有关政策、焚烧的危害,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焚烧秸秆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秸秆焚烧的自觉性,从源头上防控秸秆禁烧。要充分发动群众监督秸秆禁烧工作,鼓励举报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并对秸秆焚烧严重的村予以通报。
4.加大巡查力度。实行常态化巡查,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严格执行焚烧秸秆“黑斑倒查制度”、“田主责任追究制度”和“12369禁烧电话举报制度”,对违法违规焚烧秸秆、荒草、垃圾、落叶、茶棵、菌棒等废弃物的责任人依法予以处罚。
5.强化源头管控。各村要集中组织离田,做到离田、离路、离河、离林和集中堆放,同步做好田埂荒草清理。以村组网格为单位,及时对秸秆粉碎还田、打捆收储、离田清运、田埂荒草清理等进行验收,消除焚烧隐患。
三、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对辖区内秸秆禁烧工作负总责,村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同时,明确村两委为禁烧工作实施的主体。各村要成立禁烧巡查组,加大巡查力度,对重点区域要开展24小时巡查。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焚烧秸秆现象。
2.落实部门职责。镇农综站负责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加强秸秆粉碎还田指导和农机管理,确保秸秆及时离田还田,负责核实农作物种植面积,负责禁止河渠塘库荒滩烧荒的管理工作;派出所负责打击蓄意露天焚烧秸秆和拒绝、妨碍、阻扰禁烧监督管理人员执行公务的行为,配合管辖区域做好秸秆禁烧工作;林业站负责禁止林地烧荒及焚烧林业垃圾的管理工作,提前向县大气办报备林业炼山和松材线虫防治信息,积极组织森林防火应急队伍及护林员配合当地做好秸秆禁烧工作;供电公司负责农村电网和秸秆堆放场及其附近输电线路的检查与维护,防止因违规用电引起焚烧事故;宣传部门负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方面的政策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其他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严格火点核实。收到镇秸秆焚烧火点通报,各村必须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调查核实,并将调查处理情况及时反馈到镇。
4.强化督查考核。实行常态化巡查和重点督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镇巡查组在秸秆禁烧重点时段分组到各村开展巡查,并将每日巡查结果纳入村绩效考核。
5.严肃责任追究。凡镇级巡查发现火点超过三个,或县级以上督查检查被通报火点一个以上的村,在全镇范围通报批评,并约谈相关村两委主要负责人。
四、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初、9月初)
各村要及时召开秸秆禁烧工作会议,成立秸秆禁烧领导小组,巡查队伍,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禁烧责任制度,制定印发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方案,摸排种植地块,落实包保到人。按“镇干包村、村干包组、组长包户”的三级包保责任机制,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全面部署本年度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
(二)禁烧重点阶段(5月中旬—6月下旬、9月上旬—10月中旬)禁烧重点时段,各村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全面加强日常巡查和现场检查,及时制止焚烧秸秆行为。
设立举报电话和信息员,充分利用防洪防汛和森林防火工作机制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及时组织秸秆离田收储;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对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督查、检查。(三)检查总结阶段(6月底、12月底)
切实履行职责,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落实包保和巡查网络,严防死守,认真总结两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情况,明确下一步工作打算,及时报送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落实情况,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禁烧和综合利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