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论文
扶贫论文
打好扶贫资金“预防针”
当前全国扶贫攻坚工作正在紧张开展,大量的资金在保证项目和工作的运行,许多人便盯上了扶贫资金,套项目、刮零头、拿回扣成了他们“发家致富”的途径。为了遏止这些违法违规行为,相关部门也出台了许多政策,但大多都是隔靴搔痒,效果不明显。
笔者认为,要管理好扶贫人员,保证扶贫资金的落实,重要的是要防范于未然,及时消灭恶劣的苗头,打好“预防针”——从审核、监督、复查等环节全面掌控扶贫资金,使群众能够真正、完全地得到实惠和便利。
打好审核预防针。要预防,要防范,首要的就是管理好资金出口。在扶贫地区报请资金输出的时候,就要严格把关,根据报请的材料,指派相关人员进行实地调查,杜绝套项目的情况出现。当然,也要根据当地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水平,对所报项目进行评估,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同时避免多报资金。
打好监督预防针。对于扶贫资金,更要做好监督工作。在时间和程序上,对申报、审批、划拨、运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实时监督、实时公示,让每个环节都能公开透明。综合运用各种监督方式——上级监督、同级监督、群众监督——结合使用,尤其是群众监督,更要广泛听取,让想要偷拿、偷摸的人无计可施。
打好复查预防针。在经过审核、监督后,扶贫资金是否真正用到群众身上,是否真正让群众受益?这就需要进行复查。一些人侥幸以为资金已经经过严格监督和审核,不会再有人来调查,便放开胆子,对扶贫资金“大展拳脚”。因此,复查是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做好资金的复查,也要充分运用各种手段,听取各方声音,进行调查。一旦发现和确定资金被动,便要及时给予打击,对其他企图动手者“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