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设路扶贫主体管理论文

时间:2019-05-13 01:24: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建设路扶贫主体管理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建设路扶贫主体管理论文》。

第一篇:农村建设路扶贫主体管理论文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扶贫工作必须创新思路,扶贫力量应包含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农民三方主体。在扶贫中,政府的任务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指导农村事务工作;非政府组织要发挥其公益性、非营利性特点,在资金募集和社会影响力上服务贫困村;贫困村应当从村干部和贫困农民自身素质提高上着手,实现脱贫致富和向新农村的转变。

关键词: 新农村;扶贫;政府;非政府组织;贫困村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任务下,经济薄弱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无疑更加任重而道远。它不能仅囿于贫困户数量的减少和温饱问题的解决,更应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去规划实施,“使广大农民生活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使农业生产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切实加强,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1]。这就要求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创新思路,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2]。笔者遵循这一思路,以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扶贫村为视角,谈谈新农村建设形势下的扶贫主体。

一、扶贫主体之一:政府的角色定位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起着主导作用,扮演着全方位、多层次的角色。针对扶贫工作,笔者认为,政府起码要做到以下两点:

1.提供公共服务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表示,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现实任务。对农民而言,公共服务的主要产品就是农村公用基础设施。目前,我国贫困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不但严重地制约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和扶贫效率的提高,更为关键的是,它无法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无论是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都必须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性和农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为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性保障。

问题在于谁应该是贫困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承担者?笔者以为政府应当承担这一责任。

一方面农村公用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其投资主体具有特殊性,即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应主要依靠政府或集体投资。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主要供给者,理应承担起农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农村水利、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的资金投入动辄几十万、上百万,仅靠农民和村集体投入往往承受不起,对贫困村而言,更是天方夜谭。国家财政应该在这方面通过直接补助资金、补助原材料或“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扶持,这是政府的职责使然。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2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上提出:要做到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征用土地出让收益主要用于农村。

2.做好行政指导

在基础设施上,政府要为农民提供好公共服务;而在农村事务、农业生产上,政府要予以行政指导。行政指导(administrative guidance)具有助成性、诱导性和柔和性之特征,它相对于传统的“命令——服从”式的刚性政府行为,更能体现对贫困农民的引导和尊重,更符合新农村建设“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1]的基本目标。

另外,政府对农村事务予以行政指导,也是依“法”行政的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十六条规定:“国家引导和支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四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对村民委员会的工作给予指导、支持和帮助,但是不得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内的事项……”0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在新农村建设的路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政府如何做好行政指导呢?一是引导农村科学做好整体发展规划。政府应当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遵循农村扶贫与农村长远发展规划相结合的理念,从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角度,引导农民搞好整体规划,在规划中,“必须要统筹安排,兼顾左右,体现全面发展,而在实施过程中,又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先扶持发展”。[3]二是政府应当利用其掌握市场信息的优势,为农民做好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指导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供求、农业经营风险预测、农业气象水文灾害预报、农业种植技术等信息, 提高农民把握市场供求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三是政府应当鼓励农民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引导农民树立农业新理念。发展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脱贫、农业增收的必由之路。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文件中明确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农村基层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指导性发展计划,为农民生产经营指明方向。

二、扶贫主体之二:非政府组织的扶贫参与

经济学家茅于轼曾说,扶贫需要社会的合力。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各方面力量广泛参与”。民政部官员也表示,民间组织积极参与扶贫,为扶贫带来不绝的动力,必将成为扶贫项目中的主体。

1.非政府组织的扶贫优势

我国政府主导的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不足之处很明显。实践中,许多地方政府在扶贫事业中喜欢搞亮点,面子工程,忽视当地民众的基本需要;扶贫发展项目的计划通常是由当地政府制定的,作为扶贫对象的农民却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这就使得扶贫开发缺少群众基础;另外,扶贫资金、物品由于各种原因难以直接送到贫困者手中,也使得群众对扶贫工作不满。

非政府组织参与扶贫活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首先,它的适应性较强,能够针对当地各种既定的经济、习俗条件,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促进扶贫工作的深化;其次,它“能够近距离平等地接触基层群众,将贫困农户有效组织起来,培养自立和互助的精神,促进农户参与消除贫困活动的全过程”;[4]再次,非政府组织对扶贫村的综合发展项目,一般规模较小,且更为本地化,更能专注于贫穷农户;最后,非政府组织在消除贫困的事业中,利用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能有效地唤起一般公众对农村贫困问题的关注,充分利用各种扶贫资源。

2.非政府组织的扶贫领域

(1)非政府组织类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动农产品行业协会发展,引导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搞好信息服务,维护成员权益。鼓励发展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为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根据此文件精神,笔者认为要培育两类农村新型社会化服务的非政府组织。一类主要是以地域(自然村或者行政村或者它们之间的联合体)为单位的服务农民自身的非政府组织,简称村域组织(Village Organization);另一类是专业从事农村各种服务、协助农村发展的公益性、专业性非政府组织,简称农业非政府组织(Agriculture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5]。对于前者,要积极鼓励其发展,利用其植根于民间的优势,整合当地资源,参与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而对于后者,要予以培育,发挥其反映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帮助困难群体消除贫困等方面的作用,发挥其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上的优化配置功能,帮助和维护贫困农民利益、促进新农村建设。

(2)非政府组织功能。非政府组织要发挥智力的优势、发挥募集社会资金方面的优势,积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开展扶贫济困、救灾防害、安老抚幼、扶弱助孤、贫困助学等活动。在小额贷款方面已作出突出贡献的非政府组织,要继续完善以前的做法,并拓展向农民分发农业生产信贷,使农民有资金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或者向农民发放信贷使他们去开辟获得非农收入的机会。主要从事技术、学术扶贫的非政府组织,要积极动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贫困村开展调查研究,为农民脱贫致富建言献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另外,在卫生保健领域、教育领域等其他公共服务领域,非政府组织也应以填空补缺的身份及时出现。

总之,在中国,随着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非政府组织既可以在帮助农村脱贫方面发挥作用,也将在未开启的农村市场中大有作为。

三、扶贫主体之三:扶贫村的自身建设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贫困村的农民不但是扶贫的对象,也应当是扶贫的主体,成为解救自身的主人。如何做好扶贫村的自身建设工作呢?李源潮指出“在扶贫开发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首先要选好带头人。第二要培训新农民,让农民有新的创业素质、新的劳动素质”。

1.要选好带头人

选好带头人,第一步要选好村干部(主要是村主任)。笔者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村干部的选任应以“海选”+“提名”式竞选为主。即“海选”产生一名、村里致富能人推选出一名、村委会推荐一名、基层政府推荐一名,然后通过竞争上岗。这既体现基层民主,也杜绝“海选”的随意性。另外,把大学生输往农村基层组织,即培养“大学生村官”,也应积极推行。第二要处理好村干部(主要指村支书与村主任)之间的关系。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现实中,村支书是上级党组织直接任命,而村主任由选举产生,除少数情况下村支书、村主任由一人兼任外,一般都是两人各负其责。两者关系好坏自然关乎农村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村干部之间应以和谐为重,村集体利益至上,同心协力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要保障村干部的利益。扶贫开发工作,要求村干部把精力从收税、罚款等管理工作上转移到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尽心尽力为农民服务上来;新农村的建设目标促使村干部要以提供公共服务为工作重心。新的形势对村干部要求提高了,对村干部利益的保障机制也应健全。建议村干部的工资参照公务员工资支付形式,将其纳入县市区或乡镇财政统管统发系统,并逐步推行养老保险和工龄补偿制度,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和进退机制等[6]。

2.培育新型农民

扶贫开发涉及农村千家万户,关系到农民方方面面的利益,而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扶贫工作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要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否则,扶贫开发工作无法良性进展。只有得到贫困户的理解和支持,扶贫工作才能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坚实的群众基础。为此,一要实现贫困农民从生活脱贫到心理脱贫的转变。让一个人生活富裕起来不难,而让他从精神上也富裕起来却不易。现实中部分农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依然存在;不思进取,沉迷于吃喝嫖赌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因此,扶贫投入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和资金上,更要关注“扶志”,对其“输血”的同时更要注重“造血”。要通过教育、技术、信息等智力扶持,培养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要对贫困户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观念上的引导。逐步实现生活富裕到观念富裕及生活脱贫到心理脱贫。二要实现由贫困户向新型农民的转化。与新农村建设提倡新型农民相比较,现在贫困村农民的文化知识比较匮乏、道德素质不高、固守传统农业的心态较重。落后地区的农民应当利用扶贫开发工作人、财、物注入的契机,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逐渐实现“脱贫——富裕——新型农民”的转化。为此,贫困村民应当利用科技下乡、短期培训等机会,向专家学者请教、学习,定期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掌握致富的新技能。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大环境下,贫困户应当主动参与市场,在市场中开阔眼界、改变旧的生产方式,历练本领,成就经营能手。贫困村民应该充分享受国家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的成果,尤其是要享受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的“两免一补”政策,改变读书无用的观念,担负起子女受教育的义务,保证下一代不失学不辍学,让他们从小就接受教育,远离无知,保证使下一代成长为有文化的新型农民。

四、结束语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贫困地区建设和谐新农村”理论研讨会上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将围绕继续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和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两个目标,分区研究,整村推进,因户制宜,逐级建立责任制,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逐步增加他们的收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基本完成14.8万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规划”。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政府的坚定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参与和贫困农民的自我觉醒,落后地区的农村一定能尽快脱贫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一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北京:新华网,[2006-02-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02/21/content-4207811.htm.[2] 陈 梁.对提高我国农村扶贫效率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7,(02):51.[3] 毛胜华“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提升扶贫开发内涵[EB/OL].[2006-11-16].http://www.xiexiebang.com.[7] 成思危.扶贫工作要坚持开发式为主的方针[N].人民日报,2006-11-29(6).

第二篇:农村扶贫管理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 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实践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着力解决好贫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根据全市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会议精神,制定此方案。

一、目的意义

开展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是深入贯彻党的 三中全会、市委三届九次全委会精神,落实好民生导向、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是稳定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的现实需要。对进一步明确“十二五”扶贫开发主战场及其主要对象,与时俱进抓好扶贫开发工作,最大限度关注贫困,缩小“三个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建立起科学的动态扶贫开发机制和为“十二五”扶贫开发建立制度基础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总体要求

(一)工作目标。以两项制度有效衔接数据系统中的扶贫对象人数为基数,以乡镇为单位维持总数不变,每年按20%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对已实现脱贫致富的,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无意见后,停止相关到户扶贫开发政策,转为脱贫对象;对返贫的,重新按动态管理程序将其吸纳为扶贫对象。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广泛宣传,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客观面对农村千差万别的情况,扎实做好广泛的宣传动员工作,确保扶贫对象评定稳步进行。二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民主评议与集中决策相结合,评估核定人均收入客观准确,对象确认公开、公平、公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确保真正的贫困户进入扶持范围。三是符合条件、自愿申请的原则。在群众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程序,严格筛选认定扶贫对象。

三、工作范围

开展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的范围是:全县38个乡镇及278个行政村(社区)。

四、工作步骤

按照全市统一部署,我县农村扶贫对象动态调整工作从 年10月开始,至XX年12月上旬结束。具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年10月20日前)

1.认真学习市、县关于“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成立领导小组,结合各乡镇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相关工作,对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3.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充分运用广播、宣传栏、政务和村务公开栏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

第二阶段:对象识别阶段(年11月30日前)

1.自愿申请(10月25日前)。由符合条件的户主填写《 市农村低收入申请书》,向户籍所在地村委会提出申请。

2.入户调查(10月30日前)。村委会对申请的扶贫对象,按照扶贫对象识别指标,入户开展经济状况调查和劳动能力认定。

3.民主评议(11月10日前)。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上报乡镇。

4.乡镇审核(11月20日前)。乡镇组织力量对上报名单进行审核,并对审核结果进行公示后报县扶贫办。

5.县级复审(11月30日前)。县扶贫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上报的审核结果进行抽查,就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乡镇进行整改,然后将复审结果报市扶贫办。

6.发文确认。市扶贫办抽查合格进行批复后,由县扶贫办对合格的乡镇进行批复,按规定程序发文确认对象。

第三阶段:信息采集阶段(年12月10日前)

对象识别完毕后,各乡镇对确认的对象逐一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台账,并组织工作人员将登记造册的对象信息录入电脑,建立电子档案,实行网络化管理。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年12月20日前)

1.检查验收。信息录入完毕后,各乡镇将动态调整工作总结上报县扶贫办,接受市级检查验收,对不符要求的,立即进行整改。

2.召开总结会议。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评比。

五、关键环节

(一)制定方案。各乡镇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二)对象规模。按市扶贫办下达我县的扶贫对象控制指标,以乡镇为单位维持总数不变,按20%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具体由县扶贫办将扶贫对象人数测算到各乡镇。

(三)业务培训。要根据工作需要,抽调一批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的人员开展此项工作,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四)督促检查。县扶贫办组织力量对各乡镇工作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各乡镇年终扶贫考核内容。

六、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县上成立“县扶贫对象动态调整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扶贫办主任任副组长,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扶贫办,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监督各项政策执行情况,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

(二)落实工作责任。县扶贫办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的牵头工作,负责提出工作方案,确定识别扶贫对象的机制、制定扶贫对象的到户帮扶政策。县民政局配合县扶贫办做好扶贫对象评定工作。县财政局要提供资金支持,负责资金管理和监督。县统计局要及时提供贫困监测数据,参与制定扶贫对象识别的相关指标。县残联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核对残疾人有关情况,对残疾人中的扶贫对象提供重点帮扶。各乡镇要严格掌握扶贫标准和对象范围,严把入口关,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辖区内信访稳定工作。

(三)广泛宣传发动。各乡镇要通过召开会议、培训、办宣传专栏、开群众会等形式,宣传好“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的有关政策和要求,宣传口径要统一,不能出现偏差,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四)加强督查督办。加强对“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动态管理工作的考核,加强跟踪督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第三篇:农村扶贫 文档

农村扶贫

2010年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素材:农村扶贫 农村扶贫专题材料 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扶贫资金使用分散。由于扶贫资金数额有限,管理扶贫工作和使用扶贫资金的部门太多,政府协调不够,造成各自为政、互争资金以及争贫保贫的问题,没有形成合力。有些县和部门的领导只注重争取不注重管理,只注重投入不注重效益,致使扶贫资金使用不当、管理不善、浪费严重、效益不高,甚至导致腐败现象发生。

(2)以贫困县为单位确定扶贫资金不合理。

(3)扶贫资金被截留、挪用现象严重。

(4)扶贫项目变更频繁,缺少科学论证。

(5)返贫现象比较严重。由于山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遇到各种自然灾害,极易返贫。

(6)有些县区基层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低,基层组织薄弱,缺乏带头和示范作用,使扶贫工作非常滞后。

对策综述

(一)中国扶贫开发的措施

1.逐年增加扶贫投入

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高度重视扶贫,把扶贫开发作为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财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政府安排的专项扶贫投入不断增加。2008年中央安排的财政扶贫资金(含以工代赈)为167.34亿元,比2007年净增23.34亿元,增幅达16.1%,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增长的绝对值创历史新高。改革开放30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近2000亿元。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各自的财力和条件,不断增加扶贫投入。

2.强调扶贫到村到户

几年来,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扶贫到户方式,一是干部包扶到户。即组织各级干部与贫困农户结成“一帮一”对子,采取签订责任状等方式,明确干部包扶任务,为贫困户办好事、办实事,二是实体带动、效益到户。通过经济实体(主要是农副产品加工型企业),带动贫困农户解决温饱问题。最主要做法是“公司+农户+基地”,‘即鼓励企业与农户的合作。三是异地开发、移民到户。将贫困农户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地区迁移到沿海或条件较好的地区。四是社会各界、帮扶到户。即组织社会各界对贫困农户进行帮扶。扶贫到户的关键是扶贫资金到户。中国政府在认真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扶贫经验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小额信贷扶贫到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扶贫开发之初,科技部等十多家中央国家机关即率先帮扶贫困地区。此后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部门、单位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各帮扶机构都有特定的帮扶对象和明确任务,不脱贫,不脱钩。《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参与社会扶贫范围越来越广,力度越来越大。定点帮扶的单位由81个增加到138个,到1999年底,这些单位共派出3147名干部到贫困县挂职扶贫,直接投入资金44亿元,帮助贫困地区引进国内外各种资金105亿元。

此外,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也积极开展“希望工程”、“光彩事业”、“文化扶贫”以及“幸福工程”、“春蕾计划”、“贫困农户自立工程”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活动,支持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积极的影响。

4.开展东西扶贫协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差别发展战略,鼓励一部分区域条件好的地区先发展起来,实践证明,这一战略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更快。但差别发展不是目的,当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中国政府开始把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基本的政策趋向。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加大扶贫开发力度,中国政府组织沿海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对口支援内地贫困省、区。

5.自愿移民搬迁

中国的扶贫移民开发按照群众自愿、就近安置、量力而行、适当补助四项原则进行。这些年来,各地的移民开发创造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做法。主要有:一是插户移民。由贫困户自行投亲靠友,分散安置,政府给予一定补助。如宁夏规定,迁入县可以从现有水浇地中划给移民农户2亩耕地、每户安排2间住房。二是政府建移民开发基地安置移民。建基地前,各地对迁入地的情况进行周密调查,并进行可行性研究,既要保证可稳定解决迁入户的温饱问题,又要保证不破坏迁入地的生态环境。三是吊庄移民。甘肃、宁夏在“三西”建设移民开发中,采取搬迁初期两头有家的形式,等移民点已得到开发,生产生活基本稳定后再完全搬迁。还有地方采取“三三制”的办法,即组织部分村民移民搬迁,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部分村民就地解决温饱。

6.劳务输出

由于移民搬迁受到资源、投入以及社会文化等诸多限制,自愿移民的数量是有限的,为了鼓励生存条件极为恶劣的贫困社区和更多劳动力能够走出家门,实现就业并增加收入。中国政府鼓励有组织地输出贫困乡村劳动力,实现异地就业。劳务输出异地就业不仅能使贫困劳动力增加就业和收人,更重要的是劳动者通过异地就业可以学习技术,新生活方式,新工作方式,开阔眼界,接受新的文化观念,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贫困劳动力输出后,通过亲帮亲,人帮人,形成了很好的滚雪球效应,使劳务输出异地就业成了贫困地区农民增加收入、东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技术向西部传播的使者。如全国劳务输出最多的省份——四川省,每年有800~1000万人实现异地就业,通过邮局寄回家的资金每年接近或超过200多亿元。

7.加强村级组织建设

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归根结底需要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共同努力。关键是建设一个好的村级组织。为此,中国政府在扶贫开发中强调加强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户的自组织程度,引导农户对扶贫开发的积极参与。

村级组织建设的重点是解决农村社区“有人管理,有钱办事,有章理事”的问题。

8.扩大与国际组织在扶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借鉴国际反贫困经验,不断扩大与国际组织在扶贫领域的合作。1992年,中国政府与世界银行联合召开了“90年代中国扶贫战备的研讨会”后,双方于1995年在中国最贫困的西南地区实施综合性、跨行业、跨部门的扶贫开发项目——世界银行中国西南扶贫开发项目,开始了中国政府在扶贫领域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具体组织、协调、管理中外合作的扶贫开发项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中,世界银行与我国的扶贫合作投入规模最大,目前已经开展了西南、秦巴、西部三期扶贫贷款项目。援助总规模达6.1亿美元,覆盖9个省区、91个贫困县,800多万贫困人口。

(二)开展农村扶贫工作的措施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1)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农民增收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是促进农民增收的要求。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少取,就是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取消不应由农民承担的税费负担,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城乡税制的统一;放活,就是要放开农民手脚,搞活农村经济,通过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

(2)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推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畜牧业,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业化,壮大县域经济。稳步推进城镇化,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加强农民工培训,多渠道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此外,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大和加强对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等都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2.从政治上保障农民各项合法权益

(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2)修改和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投资农业和消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性障碍。

(3)通过法律手段促进和保障以棉粮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流通市场。

(4)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灾害救济、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

(5)加在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力度,使扶贫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此外,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为贫困农民提供无偿法律服务,也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解决农民的重要手段。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xiexiebang.com/n51662c972p3.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xiexiebang.com/n51662c972p2.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xiexiebang.com/n51662c972.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xiexiebang.com/n51662c972.aspx 文章来源于易贤网http://www.xiexiebang.com/n51662c972.aspx

第四篇:农村社区管理论文

1、当前商品化住宅小区物业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物业管理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对物业管理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还普遍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一、我国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现状问题

l、开发商遗留问题。在房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中,开发商遗留问题颇多,其问题主要有:开发商不实的楼盘销售宣传、承诺不兑现、故意隐瞒小区规划、擅自更改规划设计等;开发商利用建成投入使用的物业共用部分和共用设施经营取利,侵害业主的共同利益;墙体裂缝、防水渗漏等房屋质量问题;道路、绿化、车库、健 身器材等配套设施不完善等若干问题。

2、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问题。在全国的许多城市里,相当一部分物业服务企业服务意识不强;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存在着收费不透明、巧立名目多收费、少服务、提供的服务质价不符等情况。个别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人员处理问题的态度生硬、方式简单,甚至发生损坏业主财产、殴打 业主的恶性事件。一些物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内部管理混乱,造成行为不规范。

3、业主与业主组织之间的纠纷问题。物业管理中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业主自治管理与物业服务企业的专业化管理相结合。业主的自治管理,主要是通过制管理规约和成立业主委员会两个关键环节来实现的。然而目前我国住宅小区并没有成立相应的业主自治组织。

二、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发展对策分析

切实解决目前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公司的管理服务水平,完善物业管理服务功能,对促进物业公司的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小区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1.制定完善的物业管理相关配套法规

贯彻落实《物业管理条例》出台配套法规。完善的物业管理法律体系需要在与国家已经颁布实施的其它法律法规互相衔接,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法律规范组成有机整体,并成为国家法律体系必不可少的分支。

2.物业管理的早期介入

物业管理早期介入法制化。以法律的形式要求物业管理企业参与小区项目可行性研究、小区的规划、设计等阶段,站在业主的角度,从使用、维修管理出发提出前瞻性意见,从根本上杜绝影响日后物业管理的先天不足问题。

3.积极开展招投标机制

政府应加大工作力度,首先对比较规范的住宅小区进行试点运行,多组织相应的招投标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对物业管理公司实行优胜劣汰,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节约管理成本,促进物业管理规范发展。此外,应明确建设与管理的责权利,逐步推进分业经营,改变物业管理依附于房地产开发的状况,使物业管理公司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从体制上解决建管不分的弊端,通过完善物业管理前期介入和接管验收制度,明晰物业管理各方的责权利。

4.建立物业管理信用档案

政府应委派物业管理协会建立物业管理公司信用档案体系,它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及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为业主、业主委员会查询物业管理公司信用服务,为社会公众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投诉途径的信息管理系统,减少物业管理公司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

5.加强员工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培养物业管理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应强化培训,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6.奉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提升管理服务的质量

物业管理作为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最终的顾客是居住者,居住者的满意度才是衡量物业公司工作的最终标准。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一方面要更新服务观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管理中服务,在服务中管理;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优化服务质量,注重对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改革服务质量。

7.培育和监督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建立与运作

行政主管部门、社区居委会应加强对物业管理法规的宣传,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提高广大业主的物业管理意识,积极推动小区业主大会的召开及业主委员会的产生,并引导业主委员会开展工作。

2、新型农村社区的多元化管理主体职能定位与关系协调问题分析?

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主体,是在一定环境中产生的以社区党政组织、社区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和社区中介组织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

1.明确党与政府在农村社区治理中的指导职能。当前农村社区党组织的职能定位:

一、是农村社区的政治核心

农村社区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社区的执政基础,把握着各项事业的政治方向。农村社区党组织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社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党组织政治引导职能,是农村社区坚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的前提。

二、为推动发展指明方向

一切制度的改革和政策的实施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社区党组织要和社区居委会协同改善社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福利等状况,逐步实现人口、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社区内部的重新合理配置,从而促进 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为服务群众强化动力 社区党组织和党员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创新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载体和途径,努力建成结构严密的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政府公共服务资源对农村社区的全覆盖;与此同时,大力整合社区资源,通过社区党组织联系辖区内单位党组织、工 青妇等群团组织及协会等非政府组织,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 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改革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成果。

四、为构建和谐提供保障,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农村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居民 的主心骨,这不仅是由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也是历史形成的。要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党组织在增进和谐、维护稳定 方面的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把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始终,构建起党组织调控功能与群众 自治功能互补、行政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良性互动的社会管理格局。

2.以居民委员会为核心推进社区自治的职能。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定位: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我国农村社区中真正具有一定作用和地位的居民自治组织只有居民委员会。根据我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居委会是“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任务是组织居民“ 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并协助政府做一些群众工作。所以,居委会应该是由社区居民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以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并维护本居民区全体居民的利益为主要职责的社区组织。

3.推动各种农村社区组织的作用及职能。以治理与善治理为指导,有必要加强农村社区非政府组织的培育。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组织为依据,才能更好地整合农民多样的利益诉求,才能更好地实现利益表达。在新时期,我们不仅应重视组织的成立,更应不断完善组织的功能、运行方式,从而使农民利益表达得到更好的保障、政治参与渠道更畅通

新型农村社区的多元化管理主体关系协调问题分析:

一种良好的社区管理体制必须明确权力主体职权和责任范围,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1.建立健全社区内各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社区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规范社区居民的行为。

2.明确各管理主体的职能。正确处理社区党组织和其他社区管理主体的关系,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管理组织的领导核心,主要体现在政治、组织、思想等方面的领导。同时要正确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政府的关系。正确处理社区自治组织和政府的关系,社区自治组织的生成依赖于政府的扶持,社区自治组织的生成本身就是政府行为的结果,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与实践可以推动政府管理的民主化

3.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组织成立专门的监督委员会,采取设立党员干部监督意见箱等具体措施来完善社区监督机制,形成各部门、组织、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局面。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各方面协调作战的过程。在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机制下,各管理主体协调配合,同时也需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运行环境,只有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第五篇:建设路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建设路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化社区城市网格化管理,解决辖区内群众关注、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调动居民群众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参与的积极性,按照街道的安排部署,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现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建设路社区网格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

长:曾秀丽

副组长:赵慧燕 高银萍

员:何丹丹 高翠林 成小霞 关小进

曾贤斌 李俊莲 张小艳 雒红梅

陆桂春

二、活动目标任务

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树旗帜、优服务、作奉献为要求,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分类指导,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创新网格化载体、创新网格化管理,探索职责明确、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网格化体系,使社区面貌得到有效改善,社区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努力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社区发展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

(一)、创新网格化服务内容,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

社区始终把关注民生、注重民意、为民谋利、维护群众权益

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居民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探索创新性的管理模式,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进程。

1.实施网格化管理,打造精细化服务。依托四龙路街道社会服务管理综合平台,按照“界限清晰、任务适当、责任明确”的原则,开展“我的网格我负责,我的岗位请放心”的网格化服务活动,将社区每一位工作人员落实到每一个网格,对网格负责人在空间上和时间上进行准确定位全面推行“三级金字塔服务、四项网格化制度”(形成居民委员会——网格化管理小组长——网格员为线条的三级金字塔式长效管理,制定网格化工作管理制度、网格化工作例会制度、入户走访制度、社区居民情况基本登记制度)网格化管理模式,坚持“三不准 三不让”(三不准:不准弄虚作假,欺骗组织和群众,更不准虚报瞒报;不准故意拖延办事时间,推诿扯皮,损害群众利益;不准在群众中发表损害社区和不利于工作的言论,不搬弄是非。三不让:不让应该反馈的意见或传递的信息在我手中中断;不让正在办理的事在我这里积压、搁浅;不让各种差错在我手里出现。)网格员要改进方法、跟进服务,网格员对内要加强交流沟通,对上要加强联系协调。要尽快熟悉业务、独挡一面,履行好工作职责:一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政府的相关规定,把政府的惠民政策第一时间传达给居民,使居民及时知晓和受益。二是全面掌握网格内所有情况,做到 “三知三清三掌握”,即知道网格内每个住户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经济状况、遵纪守法情况;清楚网

格内就业情况、重点人员情况、困难群体状况;掌握网格内基本概况、社情动态、各类积极分子发挥作用情况。三是及时、准确的收集、反馈网格信息,积极主动地解决或协助社区其他人员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对居民提出或反映的问题,要做到一口受理,一网协同,限时办理。要与居民保持密切联系,做好居民的联络和服务工作。四是督促检查网格内的社区党建、维稳综治、劳动社保、计划生育、卫生服务、文明创建、民政低保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上报。五是积极主动调查处理网格内居民纠纷和信访等问题,积极维护群众利益和权益。实现社区管理由粗放向精细、静态到动态、分散到集中、局部到全面的转变,逐步实现管理的全覆盖与服务的全方位,加强和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水平。

2.强化岗位责任。以管辖地域为对象,将社区划分成若干网格化管理网格,通过“三定”工作模式实现“定人、定岗、定责”。以“社会资源整合、工作力量聚合、群众关系融合”为目的,通过划分网格化网格员,对网格内居民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实现“三个提高、三个下降、四个增强、四个没有”的目标,即:平安法治知晓率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不断提高、公众安全指数不断提高,刑事治安案件逐步下降、信访案件逐步下降、矛盾纠纷案件逐步下降,增强居民学法守法意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健康文明意识、增强和睦相处意识,没有吸毒贩毒现象、没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没有特殊人群脱管、没有邪教人员失控。同时强化责任意识,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嘴勤、笔勤,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处置问题,及时报告问题;主动与社区居民交流沟通、增进感情,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提倡“错时工作制”,坚持到网格巡查、踏看;认真填写网格员工作日志,做到工作日清周结、动态信息及时录入,做好网格内的管理工作。

(二)、创新载体,依托“七支队伍”,加强服务队伍建设。

为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建设路社区着力加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组建了七支队伍,即:政策宣讲队伍、社情民意反馈队伍、综治维稳队伍、环境卫生整治队伍、就业创业服务队伍、扶贫帮困队伍、志愿服务队伍,为社区网格化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1.政策宣讲队伍。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

机,将社保、计生、民政、就业等各项惠民政策细致地向居民解读,真真切切做到惠及民生,用真情动人,真正让党的惠民政策走进千家万户,惠及广大居民。

2.社情民意反馈队伍。建立一支由网格员、党员、个体工商户、物业管理人员等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人员组成的社区信息员队伍。负责收集辖区内破坏社会治安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言论、活动、行为等信息;负责在工作、生活中发现的倾向

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并报告驻区民警;加强与居民间的交流,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搞好居民意见建议征集和反馈;加强与居民间的交流,主动、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调解,减少诉讼,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3.综治维稳队伍。及时向街道、派出所反映涉及社会安全稳定的各类信息和违法犯罪线索,反映在创建平安社区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和好人好事,反映社区群众关心的热点和急需解决的治安问题,积极向辖区居民开展法律常识、治安防范、交通安全、防火知识等公益宣传。

4.环境卫生整治队伍。为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社区环境亮化、绿化、净化,社区工作人员要针对辖区内的卫生死角、花坛角落、暴露垃圾等处进行彻底的清理整治。

5.就业创业服务队伍。社区劳动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要大力拓宽社区就业空间,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进一步加大充分就业工作宣传力度,让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调动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主动性,不断完善档案,对就业的人员要及时跟踪调查,一事一册,一年一档。引导失业人员多渠道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多渠道开发新的就业岗位。

6.扶贫帮困队伍。社区扶贫帮困队伍按照组建的性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开展工作,主要开展卫生保洁,家政服务、治安巡逻、医疗保健、学生助学和居家养老等服务。

7.志愿服务队伍。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队伍、环境保护志愿者队伍、党员志愿者队伍,在职党员志愿者队伍,组织起来开展社区义务奉献活动,根据辖区不同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活动,有效地确保社区的和谐和稳定。

三、完善网格管理功能

要强化网格内以下六大功能:一是信息联通功能。准确、快速、完整的获取和反馈信息。二是处置快速功能。对于在网格中出现的居民反映问题,能及时处置的,必须及时进行处理解决,不能及时处置的,必须进行梳理、分析,及时汇报,研究解决。对于居民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积极予以支持;对于不合理的要求,要予以耐心的解释、教育好。三是资源配置功能。对区域内的党组织、学校社会资源和市场资源善于整合利用。四是便民服务功能。社区居民能够就近、及时、便捷的获得多样化、高质量的计生、党建等服务。五是社会保障功能。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社会救助,保障基本生活。六是群防群治功能。发挥好网格员在维护社区稳定,调解矛盾纠纷等方面的作用。

四、健全工作流程

建设路社区结合自身实际,以网格信息库、基础台账、民情日志等形式,建立社情民意“零盲点”、矛盾纠纷“零激化”、社区服务“零距离”、关爱帮扶“零缺失”、共驻共建“零障碍”的“五零”工作法,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

推广民情流水线服务模式,依托社区政务大厅和四龙路街道社会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围绕社保、民政、计生、就业开展“一站式”办理。对一般性工作:网格员现场处理,登记备案;协调性工作:网格员现场受理,带回社区协商,处理结果报社区网格化管理小组长,同时反馈给服务管理对象;突发性工作:网格员立即上报,社区进行紧急处理,网格员现场跟踪;审批性工作:网格员掌握信息,社区受理,街道相关部门审核,领导审批。

五、强化居民自治

重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宣传、支持、监督作用。积极探索在原有的社区代表大会和居民委员会之间增设“社区议事委员会”,承担部分议事、决策职能,构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三位一体”的分层决策管理体制,做到决策、议事、监督权与执行、操作权的分离。社区议事委员会作为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是社区成员充分表达自己意愿,对社区事务行使决策、议事、监督权的最高组织形式,其成员由代表大会选举,根据社区规模大小,由7名委员组成。社区议事会按周或根据需要临时召开,对在社区管理服务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协调处理,提出对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要求和建议,监督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是否令群众满意。通过社区议事会鼓励、引导居民深入参与社区事务,进一步提高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六、具体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高度重视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根据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同时,要科学整合机构,实现主动贴近群众、登门入户服务。按照总体部署,因地制宜、精心策划、严密组织、狠抓落实,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工作任务,稳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全面实施。

(二)加大宣传力度。在社区宣传栏、公共活动场所、各楼栋张贴宣传材料,解释说明社区推行网格化管理工作情况;在社区悬挂网格示意图,要标明责任区位置、道路、建筑等,同时,要在楼栋、单元等醒目位置设置网格化图谱,公布网格员照片、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内容和服务管理职责等信息,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加强学习培训。在社区要分层次、分类别持续不断地开展学习培训工作,提高网格员的素质和能力,有计划地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专题培训。网格员要自觉加强相关政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完成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任务。

(四)做好工作衔接。网格员要尽快适应新要求、熟悉新业务,逐步过渡到“一岗多责”。要处理好网格工作与社区工作的关系,网格员在履行好网格工作职责的同时,要服务社区的调度,与有关方面通力配合、密切协作。同时,要注重处理好推行

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抓好社区日常工作之间的关系,要把社区日常工作统一到网格化管理中去,切实保持社区工作的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

下载农村建设路扶贫主体管理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建设路扶贫主体管理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贫论文

    扶贫论文扶贫论文打好扶贫资金“预防针”当前全国扶贫攻坚工作正在紧张开展,大量的资金在保证项目和工作的运行,许多人便盯上了扶贫资金,套项目、刮零头、拿回扣成了他们“发家......

    扶贫 论文

    贫穷,两个字,简简单单,但却格外沉重。对沉重的事物,我们往往会给予特别关注。贫穷,这是一个围绕整个人类历史的终极性问题。从古至今,他一直在困惑着我们,而面对此种困惑,人类一直没......

    封浪 扶贫资金管理论文

    “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报账制管理的 共性问题与对策 ——浅析财政扶贫资金报账制运作全程要件 封 浪 黔西南州农业委员会在岗会计师 贵州 黔西南 562400 摘要:全国从上至......

    易地扶贫搬迁主体会议纪要

    郧西县马安镇惠家河村易地搬迁1-13#楼安置房工程 主体验收会议纪要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项目部办公室 主持人:总监理工程师 参加人员:详见会议签到表 会议内容: 年 月 日,马安镇......

    农村扶贫工作总结(最终定稿)

    扶贫是帮助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人才市场。临时工基本待遇,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的一种社会工作,对贫困......

    农村扶贫调查报告

    农村扶贫调查报告 农村扶贫调查报告1 农村精准扶贫调查报告模板1.帮扶增强干部责任。今后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精准扶贫精神,扎实开展“双包双建......

    农村扶贫年终工作总结)

    农村扶贫年终工作总结范文_农村扶贫优秀工作总结(3篇) 农村扶贫年终工作总结篇一 我镇认真贯彻落实xx区委、区府关于扶贫解困惠民行动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按照《徐家......

    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论文: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

    如何加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 在农村小学,课程改革推进缓慢,在于学校管理改革跟不上,建立起符合现代教育需求又适应农村实际的学校管理体系,是学校发展的保障。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