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垃圾分类为城市文明增色添彩
垃圾分类作为一种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变革,既是减少废弃污染、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举措,又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市正在全力筹办2021年世园会,迫切需要打造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城市形象;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接受了测评,正向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积极迈进。无论是提升城市形象还是创建文明城市,垃圾处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多城同创为抓手,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四分类”试点,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闭环体系,垃圾分类工作扎实开展,逐渐成为城市文明新时尚。
一、“小事情”连着“大民生”,垃圾分类成效初显
1、工作推进有力有序。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统筹人员安排,抽调相关单位业务骨干到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办公室集中办公,成立相关专业推进组,对垃圾分类常态化开展进行督导。强化机制保障,推行联动、督导、考核等机制,加强市、镇(园区)、村(社区)垃圾分类工作联动,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纳入园镇高质量发展等考核体系。创新实施市级机关单位与社区结对共建,50家机关部门挂钩联系真州镇25个社区,给予资金、人员和技术支持。强化氛围宣传,成立三级宣讲队伍,建立垃圾分类教育基地,开通“两微一端”,组建100余支宣传队和以“五老”、共青团员、党员干部等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宣传推广。
2、硬件建设扎实有效。围绕垃圾分类、处理等需求,持续加大硬件投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保障。针对建筑装潢垃圾,投资1.2亿元建设年处置量25万吨的资源化利用中心,设立大件垃圾、建筑装潢垃圾收集点,实现建筑垃圾全量资源化利用。针对园林绿化垃圾,建设园林绿化垃圾处置中心,处置后用于裸土覆盖、基土掺拌、发酵堆肥、制造燃烧粒等。针对有机易腐垃圾,建设7座乡镇有机易腐垃圾处置分中心,建设分类亭2593座,配套分类收集车184辆,实现农村易腐垃圾资源化利用。
3、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强化了示范带动,每个园镇分别开展2个垃圾分类示范庄台和2个示范行政村创建,6个社区、19个小区以及30家机关单位先后完成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提升了垃圾分类覆盖面。拓宽了工作思路,对餐厨垃圾实施市场化运作,全市132家机关单位、学校、医院食堂以及大型餐饮企业,与专业资质公司签订委托收运协议,由其代为清运无害化处置。优化了分类质态,开展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撤销垃圾桶,设置厨余垃圾集中投放点,张贴分类投放指南和“红黄榜”,切实提高垃圾分类质态。
二、“小问题”有待“大改进”,工作质量亟需提高
虽然我市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先进地区和市民期望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工作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小问题”和不足,会影响整体工作成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不断加以改进。
1、机关带头效应不大。垃圾分类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党政机关表率作用至关重要。部分机关认识不足,单位内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不到位,与社区的共建关系建而不用,没有实质性开展共建工作。有的园镇对垃圾分类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存在应付现象,未能全域推开。
2、运行维护投入不足。垃圾分类工作不是打“运动战”,而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后续的不断投入与维护。经走访调查,真州镇纳入省市高质量垃圾分类达标考核的115个小区,分类亭配备的分类桶损耗过半,部分小区垃圾分类亭至今未建。枣林湾还在使用拖拉机收运垃圾,月塘部分老旧庄台还存在露天垃圾池,大仪、真州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指标完成量为个位数。
3、分类实施质量不高。部分公共机构至今未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四分类”,有的虽然配备了分类设施,但分类工作氛围不浓厚,分类设施配而不用,参与率、准确率不高。一些社区作用未有效发挥,在协调指导辖区内小区、宿舍区垃圾分类工作上不够主动,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质量不高、实效不强。
4、群众观念意识不强。受长期生活习惯与思维惯性影响,一些群众认为垃圾分类投放复杂麻烦,有事不关己的心态,在垃圾投放上更习惯于老方法,不分类、混投放现象时有发生,垃圾分类设施沦为摆设。甚至有的群众对垃圾分类设施不够爱惜,造成不同程度损坏,给维护工作增加了成本和负担。
三、“小细节”促进“大提升”,务求取得更大实效
做好垃圾分类这项工作,必须坚持从细微处着手,在精细化上下功夫,注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一个个小细节的优化、小环节的改进,促进整体工作的提升。
1、强化宣传引导,推进垃圾分类普及化。全方位推广垃圾分类工作,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和垃圾分类实训教育基地作用,加强公共场所公益推广,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动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制作科普手册和分类指南,采取入户宣传和现场引导等方式,促进养成垃圾分类投放习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三级志愿者队伍,分批次开展集中培训,深入小区、公共场所等重点区域面向群众开展宣传指导,营造社会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加强制度保障,推进垃圾分类规范化。对照垃圾管理法律法规以及《扬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市级层面制定出台细化的实施办法,明确各项管理规范。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管理、考核奖惩等制度,为垃圾分类和治理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居民“绿色账户”“环保档案”、积分兑换等制度,提升群众参与积极性,对不参与、不配合垃圾分类或随意丢弃生活垃圾的予以适当惩戒,不断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法治化水平。
3、凝聚各方合力,推进垃圾分类协同化。按照“政府主导、社区主抓、全民主动”的思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头倡导垃圾分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社区开展实质性结对共建,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提供支持和帮助。城市社区发挥主阵地作用,统筹居民小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等各方力量,全面做好宣传引导和监督管理工作,形成体现社区特色的工作模式。广大市民发挥主人翁精神,增强垃圾分类、维护城市环境行动自觉,爱护垃圾设施,养成良好文明习惯,为垃圾分类献言建策,形成全面参与垃圾分类的社会风尚。
4、树立经营理念,推进垃圾分类市场化。引入经营理念,走市场化、多元化道路有利于降低政府投入维护成本,弥补资金不足的问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着力引进专业化垃圾处理公司,将二手交易、废品回收、垃圾分类、环卫保洁等“打包”给公司,让公司有利可图。探索政府、环卫、保洁、回收公司等组建垃圾分类PPP项目公司,按资源、资金、技术等比例入股,通过多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鼓励设立垃圾回收利用专业公司,政府大力推广和优先采购再利用产品,形成垃圾分类和开发再利用的良性循环。
5、采用先进技术,推进垃圾分类现代化。推进智慧环卫技术运用,对从事垃圾清运的所有车辆安装定位装置,便于主管部门对收运全过程实时监管,统筹全市中转站、分拣中心、处置中心三者间垃圾存量,智能调节车辆清运频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垃圾分类网上服务中心,探索数据库信息与市民卡、银行、连锁商店等第三方之间的对接,让用户通过可回收垃圾兑换的积分折现直接转入市民卡、银行卡或用于消费。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网络和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两网”融合,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